地理高二会考公式

2024-04-27

地理高二会考公式(精选6篇)

篇1:地理高二会考公式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精选两篇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1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

1、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2、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释放的能量

3、太阳辐射能的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4、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是0.15-4微米,分为紫外光、可见光和红外光,50%的能量集中于可见光。

5、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生物生长离不开太阳

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太阳辐射本身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能源

为生产生活提供煤、石油等能源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外部结构的分层由里到外: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2、太阳活动:黑子(温度比其他区域低)、耀斑、日珥和太阳风

(光球层、周期11年)(色球层)(日冕层)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影响气候;

扰动电离层,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中断;

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两极地区产生美丽的极光;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高二地理期末复习知识点21、我国主要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北煤南运等。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且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

(2)区域间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不匹配。

3、西气东输工程:

(1)基础:新疆天然气资源;

(2)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

(3)主干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向东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最终到达上海。管道工程采取干支结合、配套建设进行。

4、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①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是能源相对贫乏;

②西部能源丰富,但因经济水平的限制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的需要:

①煤炭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导能源,带来众多的环境问题,还因为北煤南运对我国的交通运输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②天然气具有清洁以及燃烧效率高等突出优势。

(3)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陆地天然气(四大气区)主要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陕甘宁鄂尔多斯地区。我国东北、华北等地区的油气田开采已到了中后期,西北则成为战略接替区,因此我国采取了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油气发展战略。

5、西气东输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推动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推动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2)对东部地区的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优化东部地区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刺激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改善大气环境,缓解交通压力。

(3)加强区际联系,合理配置西部的资源优势和东部的经济、技术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沿线农村地区通过天然气的推广,减少植被破坏。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三篇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一)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二)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三)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③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④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三篇

读书人不一定有知识,真正的常识是懂得知识,会思想,能工作。下面是课件范文网小编为您推荐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一)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二)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三)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③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④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②主要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地区。

篇2:地理高二会考公式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一)

一、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口的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模式):高低高(水平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三低(发达国家)、“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

3、世界人口增长: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二、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姻、投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三、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二)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

(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发达,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

(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

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服务范围。

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服务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一)、自然方面

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

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

3、河流——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

1、农业基础

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汇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发展带来影响。(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科技、旅游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

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发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发展快。——大城市化趋势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 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4、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① 特点: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② 我国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

③ 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于少数大城市。

5、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四、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 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郊热力环流、大气污染严重。

(2)对水文的影响:对地下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漏斗区范围和深度增大。

对河流水——坡面流水的流速加快,河流汇水时间缩短,更易形成洪峰。

对水质——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城市水源的污染。

(3)对生物的影响:草坪和人工林品种单一;破坏生物栖息地,生物的多样性减少。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生态城市”

①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分散城市职能。

②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环境。扩宽主干道,建环城公路,建高架公路、地铁、轻轨交通。

③ 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大力加强绿化建设。

高二地理会考复习知识(三)

一、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1、崇拜自然——采猎文明——人与自然是恐惧与依赖的关系;

2、改造自然——农业文明——人对自然的依附性大大减弱,对抗性增强;

3、征服自然——工业文明——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

4、谋求人地协调——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二、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①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开发”——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促进更新。②非可再生资源:关键在于“合理利用”——节约和综合利用,寻找新的代替品。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口压力、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1)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消耗资源的速度超过其再生速度;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原因是:①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②经济技术水平低,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③发达国家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三、主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1、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污染源:工业生产、家庭生活、交通工具。

①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温室气体有CO2、CH4、N2O、O3等。火山灰、植树造林能减弱气候变暖的趋势。

危害:沿海——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耕地减少,风暴潮和盐碱化加剧。

中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大,耕地和草原退化,沙漠化扩大,农业种植面积缩小。

②酸雨(雾、雪)——“空中死神”: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

危害:对水体,对土壤,对生物,对建筑物的影响。

③臭氧层破坏。

(2)水污染:工业废水;农业污水(来自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各种洗涤水,包括氮、磷等)。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垃圾、农业垃圾、建筑垃圾和城市生活垃圾。

危害:污染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影响卫生传播疾病。

处理: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填埋;堆肥(发酵、高温杀菌);焚烧(发电)等。

2、生态破坏:破坏生态平衡——生物物种减少、森林和草原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

(1)生物物种锐减

现状: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的程度越来越快。(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发生在热带雨林)。

生物的作用:①经济方面—为人类提供食物、木材、工业原料等。②生态方面—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构成生命支持系统。③原因:乱砍滥伐、过度捕猎、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也能导致物种灭绝)④危害:生物多样性破坏,食物链断裂,使生态平衡失调。

(2)森林资源破坏——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

森林面积减少的原因:砍伐、开荒、开矿、薪柴采集、放牧和空气污染。

(3)湿地减少——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①湿地的作用:经济作用——提供食物、水源,航运、养殖、旅游、灌溉等。

生态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湿地中的泥炭含有大量未分解的有机物,不参与大气CO2的循环,成为炭库,可缓解“温室效应”)

②湿地减少的原因: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沉积;引水灌溉导致入湖(沼泽)水量减少;围湖(海)造田,使湖泊、滩涂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使湿地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4)土地荒漠化

①沙漠化的表现:耕地、林地、草地、湿地缩小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篇3:浅谈初中地理会考复习策略

一、夯实基础是前提

俗话说“基础不牢, 地动山摇”, 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犹如“空中楼阁”, 因此, 必须先练好地理学科的基本功。主要做法是:通读初中地理教材和课堂笔记, 梳理基础知识, 列出主干知识, 研究内在联系, 确定重难点,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在头脑中形成完整、清晰、有序的知识网络, 将课本知识经过思维加工、融会贯通地进行横向和纵向整理而获得正确理解、自由支取和灵活运用的有效知识。

例如:进行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差异的比较时要能清晰、有序地浮现出:划分界线, 气温、降水、主要气候类型、河流主要特征、主要地形特征、植被类型、主要耕地类型、农耕制度、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经济作物、传统民居特点、主要运输方式、主食、其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学习地理最基本是对地理事物所处位置的认识, 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应用的过程中, 要多思、敢问、善问, 真正弄懂、吃透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 熟练掌握重难点。

二、能力培养要突显学科特色

地理学科能力培养要凸显地理学科的基本特征———熟悉运用地图、图解、图变、图练等方法, 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 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如何判断各种类型的地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如何从各种资料中进行地理信息的提取、优化信息, 如何比较分析、评价地理事物和现象, 如何进行文字准确、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述”等等, 多总结、摸索适合自己的求实灵活的地理学习方法, 理清解题思路, 形成准确、简洁的书面语言, 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例如:中国政区图。政区图是各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的基础, 要把众多的地理要素落实到地图上, 政区图必不可少。要熟记各省、区的全称、简称、行政中心、位置、轮廓;要掌握各省、区与重要山脉、大河、海洋、邻国的相对位置。

在运用地图进行比较分析和综合时, 要注意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 正确掌握因果关系, 并能用正确的地理语言来回答问题, 只有这样,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结合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探究

热点问题最富吸引力, 这也是热点问题之所以成为热点的原因。选择热点问题探究, 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 活跃学生思维。时政热点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探究的动机, 让学生感觉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之中学习不是累的而是快乐的。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情境中去, 也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从而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例如:可结合2008年入冬以来, 我国华北、黄淮等地的特大旱情等信息来探究华北、黄淮地区缺水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气候类型、耕作制度、人口分布等。

笔者认为结合时政热点引导学生探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引导学生获取信息

获取信息具体表现在———能有效地整理及正确地表述图、表、文字、数据等提供的信息和知识;能提取资料中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以解决相关问题。

例如:及时对各种地图、图表运用的特点、规律和方法进行归纳, 养成以地理图表辅助记忆进行思维的习惯, 学会图文互换、绘制简单的地理图表, 从图表上准确、全面、有效地提取显性和隐性的信息, 以培养自己的读图、析图和用图能力。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所谓分析, 指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 这种能力能通过命题设置的试题情境把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体现出来。

分析问题能力的展现, 必须有两个基本的立足点:有足够的相关资料或者信息, 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踏在这两个立足点上, 是展现该项能力的关键所在。

例如:根据非洲大陆大河流向的分析可初步判断非洲地势的倾斜方向。

又如:根据太阳直射情况的分析判断当地的季节、节气、昼夜长短、正午影子的长短等。

3. 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 以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 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如:文字表达。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术语使用情况、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情况是体现学生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也是初二年学生在应试中失分较多、同时也是平时练习中老师容易忽视的方面。

一般来讲, 针对试题设计的具体情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从中得出多方面的要点;如何从这些要点中选出符合试题设问的内容, 并将这些要点整理成逻辑顺畅、层次分明的论述, 也是学生实际掌握、理解、运用知识的外在表现。

例如:通过对位置、资源、交通、劳动力素质、市场、环境、工业基础等影响工业布局因素的分析, 明白沪宁杭地区为什么会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就能够对其他地区 (特别是自己家乡) 工业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设想。

“处处留心皆学问”,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以及老师的指点中了解各种新问题、新现象, 在读、听、看中思考, 在思考中读、听、看。

篇4:浅议高中地理会考

关键词:会考纲要 精讲 教材 考点 单元习题 强化训练

05年开始我校招收高中生,注册高中学籍,意味着这部分学生要参加每年的毕业科目会考和高考,生源差是其突出的校情。高中地理会考是高中学生地理课的水平过关考试,对于大多数学习困难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高中地理必修课开设只有一学年,授课教师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指导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会考复习。会考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的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这就是摆在我们教师和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怎样才能有计划、有重点、有条不紊地进行地理复习呢?

一、钻研会考纲要,扣“本”依“纲”精讲教材

高中会考着眼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为此,每年会考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毕业会考考试纲要》这个“纲”,规定考试范围、题型、标准,对不同知识点分别提出了“了解、理解、读图、应用”等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个“纲”来源于课本并规定命题的范围。正因为如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不是机械地把教过的内容再重复讲一遍,而是尝试运用归纳总结方法,让学生首先能理解掌握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体系,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较完整的地理知识框架。

具体方法和步骤是,首先带领学生按顺序回顾各章节具体内容,教师补充并归纳出各章知识体系结构表。再帮助和引导学生搞清楚各章内容之间关系,列出整个高中地理知识结构简表,也大体上可用课本说明中的图解表示。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认识到,高中地理知识结构以宇宙环境为开端,因为地球是宇宙中太阳系的一个成员,地球运动的特点和地理意义都离不开宇宙环境。地球内部和外部圈,层即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要素的特点、性质、分布和运动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构成了我们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进行的。农业、工业、人口与城市发展等是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内容。而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构成地理科学的一对矛盾——人地关系,正是通过人地关系这一对矛盾体,把高中地理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即组成了高中地理知识的一个整体系统,它是由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这两个高级子系统组成,这两个高级子系统又由组成它们的要素次一级子系统构成等。然后,教师顺着系统层次再进一步讲解说明。这样,学生对高中地理知识就能够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解和认识,在复习过程中也就能很自然地沿着系统层次去思维和记忆,不至于无章可循,无从下手,也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为进一步学好地理找到了一条正确的途径。

二、分析会考特点,了解试题导向

考试的内容、形式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科特点、教学规律及时代需求等因素决定,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大纲》、《会考纲要》的方针和要求。因此,教师分析会考试题内容、形式、配分上的特点,预见下次会考趋向,有助于地理教学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更有助于学生会考合格率的提高。我对近四年地理会考试题的分析发现:

1.会考内容基础面广,重点突出

历年会考内容涉及上下两册所有的章和节。考纲上40多个知识点中近40个点考到,覆盖面广大。但试题基础性强,难度不大,体现了会考目的。在各章的配分上也有侧重点,人文地理重于自然地理,自然地理中“大气”一章分值高出其它章1/3,可谓重点章。下册人文地理除“人类与环境”一章内容量少而配分也相应减少,其它各章配分都大,我改变平时对上册所花精力大而对下册所花精力小的局面,复习中注重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值得注意的是试题覆盖面广,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利,在时间紧、学习内容多的情况下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学习兴趣也随之降低。我在复习时既面面俱到,又重点突出,既精讲巧讲,又教给学生答题方法。

2.图像题多

这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考生如果图像不熟悉或图意不了解,将会导致连环失分。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以文释图”,“以图释文”和“以图释图”的基本能力和方法。“以文释图”,即指将图像及图表中内容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图分析,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以图释文”,是将课本文字转化为图像,以直观的图像来表述教材中的文字内容,这对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是大有益处的;“以图释图”,即是用另一张图反映这一张图,它对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大有帮助。

三、以《考试纲要》单元练习题为依据,强化训练

俗话说:“刀不磨不锐”,学习也一样,对学生不进行强化训练,成绩也不会提高。“强化训练”是给学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训练。过多会增加学生负担,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精神上的压力,还可能产生负效应。如个别学生因无法应付过多的练习题而干脆不做,这就达不到练习的目的。然而过少不符合我校的校情达不到要求。我在强化训练时是根据《考试纲要》的跟踪练习进行单元过关练,配合学校组织的两次模拟考试,集中精力分析一些典型易错题、知识迁移题、纵横联系题,对学生澄清模糊概念、灵活运用知识。练是实践。学生只有通过练习,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教师也必须通过学生的练习,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在高中地理会考复习中,最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完成知识间迁移组合,并在完成这些要素的同时,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让学生在系统梳理知识的具体过程中,对会考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地理知识形成较清晰、深刻的认识。

篇5: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

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

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

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

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

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极昼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

篇6:高二会考地理知识点重点

(1)我国地震的基本特点:分布范围广;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危害大。

(2)我国地震多发的原因:处于地壳活跃地带

2、泥石流和滑坡灾害

(1)泥石流:定义: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类型:

①暴雨泥石流:西部和半湿润、半干旱气候过渡带

②冰川泥石流:102°E以西的高原

(3)泥石流发生的条件:

①地形:坡陡谷深的山区

②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质多

③植被:缺乏,山坡表层缺少保护

④气候:暴雨或连续性降雨或冰雪融水汇集

(4)泥石流分布地区:

以燕山、太行山、龙门山、邛崃山、大凉山和乌蒙山一线为界;以西:呈带状或片状;以东:呈零星分布

(5)滑坡

①定义: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②我国滑坡的分布:

空间分布:以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时间分布:6-8月

上一篇:改厕目标责任书下一篇:殷墟日语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