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费调整申请书

2024-05-14

劳务费调整申请书(共8篇)

篇1:劳务费调整申请书

劳 务 用 工 协 议

甲方:上海申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万昌·东方巴黎二期工程项目监理组 乙方:

甲方因本项目监理业务开展的需要,聘用乙方担任东方巴黎二期工程项目监理组监理员兼监理资料员。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1、工作内容:监理员和监理资料员工作范围;监理员工作范围包括:现场巡视旁站,记录监理日记和有关监理记录表,根据设计和规范要求对施工工艺过程进行检查,协助监理工程师现场隐蔽工程验收等相关工作。监理资料员工作范围包括:相关工程资料的收发、整理保管、归档、会议记录等。

2、工作地点:广西自治区玉林市万昌·东方巴黎二期工程工地。

3、工作时间:每周工作6天(48小时),休息1天。

4、工作报酬:甲方每月支付乙方工资人民币贰仟元整,小写:2000元整;除上述工资外,甲方不承担其他任何费用。甲方不提供住宿,仅提供工作餐。

5、在工作期间,乙方必须遵守甲方公司相关规章制度。

6、乙方需在 6个月内取得监理员上岗证书。

7、本协议的期限为:2011年5月日起至2012年5月日止,为期1年,在协议期间,甲方若提出解除协议或乙方提出辞职,均应提前一个月时间通知对方。

8、本协议一式贰份,甲乙双方各执壹份。

本协议自甲乙方双方签字(章)后即行生效。

甲方签字(章):乙方签字(章):

签订时间:2011年05月日

篇2:劳务费调整申请书

关于调整保安服务费的函

鉴于目前物价飞速上涨,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保安员各项社会福利待遇不断增加,致使保安服务成本呈不断上升趋势。2011年7月7日颁布的京人社法发〔2011〕196号《关于落实社会保险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原按照社会平均工资60%的1%缴纳医疗保险费的农民工,其缴费比例统一调整为12%,与城镇职工缴费标准一致。即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其中用人单位按照10%的比例缴纳,个人按照2%的比例和每人每月3元缴纳。我单位自2011年8月1日起,每名保安员医疗保险成本增加200元左右。另外为了缓解招工难、人员流失大这一制约企业健康发展的难题,我单位决定自2012年1月1日起,保安员月工资从1500元上调至1800元,贵单位每人每月1800元服务费,明显低于经营成本,我单位已很难维持经营,综上原因,希贵单位保安服务费每人每月上调500元,从2012年1月1日上调至每人每月2300元。上调费用全部用于提高保安员工资待遇及福利保障,以此进一步提升保安服务质量,更好的服务于贵单位,希贵单位给予理解和支持。

篇3:劳务费调整申请书

近日, 笔者所在物业管理公司采取业主意见征询的方式 (也就是视同于召开业主大会进行意见表决) , 在所属的4个物业管理小区内成功地促成物业服务费用调整的表决, 为物业小区服务的良性循环提供资金保障。调整物业服务费收费标准的成功, 一方面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物业服务资金, 弥补物业服务费用的不足, 提高了物业维修养护的及时率, 提升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物业员工待遇, 稳定员工队伍, 便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服务水平。下面笔者将一些经验和作法整理出来, 与同行分享交流。

一、打好“法规牌”

打好“法规牌”, 读懂、用好相应的法规, 因时制宜地进行物业服务费调整, 是成功的前提。

当前, 物业管理企业面临着服务成本大幅度提升与员工招聘困难的巨大挑战, 加上物业服务价格指导价普遍偏低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多重压力之下, 物业服务企业举步维艰。有部分物业服务企业, 因要求合理提升物业服务收费标准得不到业主的赞同而撤出所管理的物业小区, 造成了物业小区出现较长时间的管理“真空”, 带来了一定的社会问题。“适时提升物业服务费”再次引发热议, 成为当前物业管理行业和业主们谈论的重要话题。这种大环境与形势给适时调整物业服务费带来良好的契机, 物业服务企业应因地制宜, 顺应时势, 打好有法可依的“法规牌”。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福建省物业管理条例》已有的明确规定, 福建省物价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下发《福建省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办法》 (下称《办法》) , 从2010年8月1日开始执行。这就是说, 对于像物业服务费提升这类问题, 原先必须通过2/3业主的表决, 也是执行特别多数的表决原则, 新《办法》规定, 可以通过双过半表决, 也是简单多数的表决方式, 即通过1/2小区业主, 1/2小区建筑面积的业主表决通过。因此, 小区物业服务费的表决通过力度大大降低。笔者认为, 通过双过半的表决, 在管理相对到位的小区通过物业服务费提升的表决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有效地进行小区物业服务费用的调整, 事关物业服务企业良性可持续发展, 依法、依规, 有理、有据, 适时、适当地提高物业服务费, 找到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之间都能接受的服务价格平衡点, 根据不同物业小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提高物业管理费的幅度, 应作为物业管理企业战略的重点来抓好。

二、打好“舆论牌”

打好“舆论牌”, 做好相应的思想动员工作, 做足宣传是促进调整物业服务费成功的基础。为确保取得有效的表决效果, 应该在相关表决之前, 先做好表决内容的宣传工作, 将表决事项、内容、意义等相关情况向小区业主进行宣传。由于所涉及的是物业服务费的适时调整, 因此, 必须将提升服务费的原因与物业服务单位当前的困难向业主们进行阐明:物业服务费多年没有提升是不正常的, 长此以往, 物业管理企业将会因缺少有效的服务资金而难以为继。由于工资水平偏低, 留不住好的员工, 只有招用年龄偏大的人员, 而目前没有竞争力的工资, 不能吸引素质较好的员工, 造成企业招用员工困难。因此, 为搞好小区建设, 必须适当提高服务收费标准, 否则会造成恶性循环, 物业保值增值谈不上, 还会加速物业的老化, 加速物业价值的贬损。物业管理单位如果不能正常开展服务与管理工作, 还要倒贴钱来为业主搞服务, 那么物业管理单位撤离小区是早晚的事情。

为了达到调整提升物业服务费标准的目的, 必须与业主进行坦诚的沟通与交流, 宣传与阐明物业管理公司所面临的困境, 与业主算一算服务成本的细账, 向业主做足解释提升标准的“文章”, 取得业主的理解与支持。物业管理费提升, 若没有向业主做足解释与沟通, 将会引发业主的不满, 物业服务工作也不能持续地搞好, 物业管理公司、小区业主和业委会之间原有的矛盾也可能因此激发。物业管理人员应学会良好的沟通与交流技巧, 有针对性地做好业主的思想动员工作, 用真诚与客观事实打动业主、说服业主。

三、打好“策划牌”

打好“策划牌”, 做好意见征询全过程的合理运筹, 明确操作步骤与责任人, 是促进调整物业服务费成功的关键。适时调整物业服务费的表决是一项牵涉到各方利益, 操作复杂的系统工作。为促成物业服务收费标准提升的成功, 必须打好“策划牌”, 做好意见征询全过程的合理运筹, 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与实施。

如何有效地进行物业服务费调整表决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 了解与掌握小区周边楼盘的物业服务费用的收费水平及同类型物业管理小区的收费标准, 给出合理、可被业主接受的提升标准, 提供可靠的价格调整依据。其次, 掌握业主对小区物业服务工作的认可程度, 以及对物业服务单位的满意度处于什么水平, 根据各个小区的不同特点与具体情况, 提出调整的额度, 了解业主可接受的价格调整范围, 最大限度争取业主的广泛支持, 便于物业管理单位采取相应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最后, 还需要了解小区业主对价格调整的态度, 进行必要的分析, 了解业主的期望值。

解决了前期的准备工作, 就进入了实质性物业服务费调整表决的运作。为有效地实施工作, 应分步骤推进表决进程。第一, 设计好相应的征询意见表决文件。把表决内容、事项清晰明确进行表述, 让业主表达真实的意愿。第二, 在设计好提升服务费用表决表格的前提下, 物业服务中心要注意意见表决的过程安排, 确保意见表决的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落实责任人, 分区域、分楼幢、分梯口;同时强化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工作。在做好业主表决意愿的了解工作上, 先分清主次问题, 在充分了解、摸底的基础上, 将小区业主进行分类, 先列出认同本物业服务单位的业主, 也就是赞同物业管理服务费合理提升的业主, 再列出可能存有异议的业主。重点是争取中间立场的业主, 客观事实显现, 在小区的物业管理事务中占大部分的业主是随大流的。因此, 关键是分化反对提升服务费的业主。第三, 应落实好责任人, 服务管理中心经理务必亲自带队, 进入业主家中, 通过与业主坦诚沟通与交流, 说服业主支持物业管理工作, 支持服务费的提升, 工作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培训, 统一对外与业主沟通、解释的口径, 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第四, 表决表格经业主签字后收回, 再进行统计数字的公布并反馈给业主, 根据政策和法律规定达到双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即可调整价格, 并明示新价格开始实行的时间。

表决实施阶段的重点工作是对表决对象进行分析, 并进行有效的入户访谈。为何要对表决对象进行必要的分析、分类呢?因为只有通过分析、归类, 掌握业主的基本态度, 才能有目的明确的主攻方向, 便于有针性地开展工作。在入户进行意见征询的过程中, 应错开正常的上班时间, 因时制宜, 利用非正常的上班时间入户与业主进行交流与沟通, 减少“打空枪”的几率。在入户与业主的沟通、交流过程中, 应注意摆事实、讲道理, 用好相关数据, 让数据与事实来说话。阐明物业服务费上调是必然的趋势。此外, 在物业服务费调整幅度的表决上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还要设计好调整幅度的底线, 以增加操作的灵活度, 确保调整表决的成功。

四、打好“服务牌”

打好“服务牌”, 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 提高服务水平, 适应业主的现实与心理需求, 带给业主提升收费标准后的心理享受, 是促进调整物业服务费成功的重点。

服务费用提升后, 在提高服务品质和相关设备设施的维护上要加大管理力度, 让业主感受到物有所值。物业管理公司只有通过规范化的管理、人性化的优质服务, 加强与小区业主的沟通与交流, 让小区业主普遍认同物业管理单位的服务, 满意率不断提升, 提高物业管理费用的先决条件才有了可靠与扎实的根基。

篇4:劳务费调整申请书

今年初,我与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签订书面劳动后,即被派遣到一家工厂担任技术员。半个月前的晚上,我因在上班期间被遗留在地面的电线绊倒,导致右手骨折,现仍在住院治疗,且已花去3万余元医疗费。而面对我申请工伤认定的请求,工厂认为我是由公司派来的,属于公司的人,其只是用工单位,自然应当由公司负责;而公司认为我是为了工厂利益、于工厂工作期间、在工厂车间内受伤的,只能由工厂申请。鉴于双方一直互相推诿、扯皮,导致我无所适从。请问:究竟应当由谁来申请工伤认定?

读者:乐笑笑

乐笑笑读者:

应当由公司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该规定不仅明确了申请工伤认定的主体为“所在单位”即用人单位,且也明确了当用人单位怠于申请工伤认定时,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也具有直接申请工伤认定的权利。而《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与之对应,本案申请工伤认定的责任主体自然当属作为派劳务派遣单位的公司,并非工厂。《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十条则以更加明确地指出:“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的,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工伤认定,用工单位应当协助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工作。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可以与用工单位约定补偿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同样表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下列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单位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二)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职工在用工单位工作期间因工伤亡的,派遣单位为承担工伤保险责任的单位……”

篇5:国际劳务合作当前境况与调整机遇

我国国际劳务合作事业在2009年经受的冲击,可谓是近二十五年来最为广泛、最为深刻、最为强烈的。关乎国际劳务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动态、信息、政策,涉及整改布署、法律制定、市场调整等,都接连不断地“喷涌”到我们经营公司的领导与业务骨干面前,其中值得关注的重大事件不胜枚举。例如,2009年初立陶宛中国劳务群体事件。从2008年开始到2009年10月还在处理中的罗马尼亚建筑劳务群体事件。2009年春季的澳大利亚中国屠宰工集体罢工事件。2009年初起加拿大对华普劳的招聘业务全面趋紧。2009年3月、5月、7月、10月,中央领导连续对我国外派劳务的群体恶性事件作出严肃批示。2009年4月,商务部在国务院指示下正式启动编制《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2009年10月已经报国务院,可以说我国对外劳务长期无法可依的时代即将结束。五年前由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扶持实施的“境外就业服务”体制,于2009年已全面转换到“对外劳务合作经营”体制,使本就“产能过剩”的对外劳务合作的“持证企业”一年内净增106%,合计超过千家。2009年7月七部委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市场的整顿,原定9月30日结束,后临时决定延长,在10月中旬进行了成果总结,虽然成果很大,但是仍有局限性。2009年6月,我国对外劳务最大主市场日本研修制度的修改正式启动,不出意外的话2010年7月正式实施,赴日研修业务操作必定被迫调整;2009年1月到10月,我国对外研修生派遣同比减少23%;而截至9月底的统计表明,越南对日本研修生派遣同比大幅度增加。进入11月份后,在日本中国研修生发生数起恶性事件,虽然人次不多,但触目惊心。2009年新西兰对华劳务合作的“协定”正式生效。2009年10月下旬,香港“家援”项目已经在相关层面上深入细化的“研究中”。根据2009年10月末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对外劳务的构成中,海外工程承包项下的劳务占比三十年来首次正式超过50%。

二、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对外劳务合作事业现况

(一)2002-2006年是对外劳务合作鼎盛时期

今年全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急减,金融危机不是主因。套用一句俗话来说,金融危机的影响充其量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从1995年到2006年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尤其是2002年到2006年这五年,是我国外派劳务的全盛期,无论劳务人数、国别与地区数,行业种类和技术工种,劳务人员的平均年收益;无论经营公司的合同额、营业额、平均人次纯利润、年末在外总人数;还是新签合同与持续执行合同,都达到了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的巅峰。同时,与之同步并且更为引人瞩目的,是我国三十年经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特别是最近十年,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是非同寻常的。我们在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自豪的同时,也应该思考新的形势所带来的新问题,对于我们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业内人士来说,就特别应当看到经济发展对国际人力需求及流动性的纵向冲击,并且意识到这种冲击和作用力都具有时间上的滞后特性。

(二)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引发国际就业动因转变

我们不难发现,三十年前几乎没有什么大型集团性企业能像今天这样吸引数亿技术劳务大单;二十年前没有多少技术工人可以在国内的大型企业中每个月拿到两三千以上的收入;十年前,东南亚地区哪里有那么多的具有大专或者以上学历的机械加工、造船焊接、服装加工、电子技术工人和各类服务人员可以与“优秀”的中国人才竞争国际就业岗位;五年前,我们选派的劳务人员会如此多地在国外不顾一切地以非理性手段进行利益诉求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今天,我们都看到了,很多外在的、内在的、经济的、法律的、自身的、环境的各类因素,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基础上发生着变化。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了,世界经济风云变幻,人才需求跟着变了,人力资源的成本和收入更是变了,纠纷当然变多了,中国出国劳务的大形势开始局部地发生了多米诺现象。原因部分地归结于金融风暴,但真正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状况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我认为,这一点决定着我们对我国国际人力资源事业的战略分析及制定今后发展坐标的正确与失败。

(三)中国人力资源可比优势正在下降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高潮时期的优势,已经随着三十年经济改革的伟大成就而发生着改变。我们引以为豪的年轻、专业、廉价、适应性强、能吃苦、能忍耐的充足的国际劳务生源,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条件转变。二十年前出国劳务人员境外的年收益是他们在国内从事同等劳动的年收益的五到十倍。而今天,只要考察一下日本、新加坡、阿联酋、马来西亚、澳门、中东、俄罗斯、罗马尼亚、立陶宛各地的建筑工地就可发现,吸引力已不能同三十年、二十年甚至十年前同日而语了。同样的年收入,我们如何去同越南人、菲律宾人、巴基斯坦人、盂加拉国人来竞争?国际劳动力流动的稳定性指数表明,年流动变化率<25%是正常的,是稳定性指标。同样,流动的正常收益欲望值(即国内收入与同等劳动国际收入比)大于三到五倍,是合理的。

(四)在对外经济合作总量中外派劳务占比急速下降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程中,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值得赞誉的贡献。在我国外经事业中的占比曾经是不可忽视的,累计为中国较低收入的480多万的家庭完成了脱贫与致富,也因此一直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得到政策扶持。但是,随着我国外贸和海外工程承包更为辉煌的发展,对外劳务合作的比重明显的、不能否认的急速下降。以2008年计,对外劳务合作的经济总量是80亿美元,在外贸、海外工程、外劳三项的总量中,已经“无足轻重”。从2009年11月起,国家有关主管部门针对当前我国对外劳务的现状,已经取消了对外派劳务派遣的补贴。对此,应该有正确的认识与判断。空洞的愿望式的鼓动,是没有积极意义的,清醒方能萌发创意。

五)期盼已久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即将出台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近期将出台,已成定局;15项配套措施与实施细则,相关部门与机构也在研究与制定中。期盼了二十多年的对外劳务合作法规在业务总量下滑的时期,得以研究、编辑、制定、审批,当然是全国广大的对外劳务合作经营企业多年呼吁的结果,但是更应该看到出台背景中不能否认的原因之一,是这两年如此多的外派劳务境外突发重大恶性事件对我国国际发展战略的干扰。这方面,我因为参加了《条例》的一部分的研讨工作而有更深切的感受。

我们盼望着对外劳务合作法规的建立与成熟,但在这种非常时期、非常背景下出台的条例,不可避免地表达出主管部门的急迫愿望,不可避免地使条例规则重心放在了“规范”和“对恶性群体事件的遏止”上。

我们希望,这第一部对外劳务合作管理的法规,能够彻底改变我国以经援项目为起点、已经延用了三十年、已经明显陈旧的对外劳务派遣的法律定义。

我们希望,这第一部《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的实施,能使我国国际人力资源服务与国际就业从此与国际通行概念及公认法律相接轨。

我们希望,这第一部《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的具体规则,能约束全体持证经营的企业在开拓市场、追求企业利益与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忽视社会公益的前提下,切实保护好每一位劳务人员的合法利益;同时,也约束每一位出国就业人员对有效合同的充分履行。

我们希望,在这第一部《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的宗旨下,国家各相关部门快速制订出更加全面、完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促进办法与助推措施。希望各省市相关主管部门能结合本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因地制宜,确定出当地国际人力资源业务的发展重心和市场方向。

但是,由于《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出生的时期背景,决定了我们的愿望一时难以被主管部门所接受,决定了我们的目标还必须经历“发展的初级阶段”,决定了我们的改革路线还必须有迂回的过程。

所以,即将出台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是进步的产物,但有其时代局限性;是一部专业法规,但与各上位法还存在着不相吻合之处;是一部行业规范的依据,但有赖于全国各省市的实施细则具有互动性与一致性;是一部既有原则又细化的管理规定,但又有赖于相关的管理监督与执法部门具有当仁不让的意识和能力。所有相关思考和良好愿望,有赖于国家各主管部门和全体经营企业的认真学习、理解和贯彻。

《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的发布是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二十多年无法可依状况下的一大进步。如果《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发布以后,能够得以有效实施,则将对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事业的经营环境的改善起到极大作用。如果《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发布以后,能够配备有效的、及时的监督与执法,则我们应该相信,全国劳务经营企业的管理水平的提升、相关企业的兼并重组、经营模式与结构的转型,和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内容的扩展和外延,将引发一轮可喜的发展高潮。

三、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国际劳务经营企业产业调整机遇的若干思考

(一)经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不会因金融危机而改变

上海及长三角地区国际劳务输出主要面对日本、新加坡为了维持经济发展的三类产业,在今后二十年内,不可能改变基本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局面。虽然因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赴日研修生数量锐减,但也必须看到,受波及的产业种类有限,而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种类的劳动力招聘,不减反升,新加坡的情况相似。特别是最近,这两个国家的劳动力招聘明显回暖。事实说明,金融危机的影响是有的,但不会改变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与地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

(二)国际劳务合作传统模式下的外派劳务业务发展高潮已经过去

传统的国际劳务合作模式下的外派劳务业务的发展高潮已经过去,我们不能指望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能在全国各地都可立即操作的普劳项目上体现出市场竞争优势。但是,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国际渠道、业务骨干,还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使我们的经营企业可以保持一定量的国际劳务合作业务。

作为国际劳务合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际市场的开拓能力;二是国内优秀劳动力生源的招募与培训能力;三是国际劳务业务的设计操作与管理能力。今天的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营公司,上述一、三两个方面的竞争力当然不弱,但普劳生源的招募能力——核心竞争力还在不断下降。随着竞争的激化,随着各地经营公司业务能力的提高,随着《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出台以后各地地方保护主义的进一步抬头,随着国际人才公司实质性进人中国国内,我们经营企业在这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必定不复存在。所以,研究与组织符合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战略的国际人力资源服务项目。制订与建立具有上海及近周边地区产业特色的人才培育机制,通过几年的努力形成具有上海产业特色的国际劳务合作的行业种类,将是我们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经营公司的重点课题之一。

(三)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是我们上海的强项。

虽然,我国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比世界许多国家地区起步晚、系统化程度低、相应政策扶持较弱,但是,三十年经济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十年的外资引进与服务,我国主要沿海大城市,特别是上海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已有了举世瞩目的进步。国际劳务合作产业中的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所占比重必定会日益增长,这是国际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系统化、细分化演变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的主要大类:人才招聘、人才派遣、人事代理、人才租赁、薪酬外包、HR法律咨询、境外人员服务、员工援助、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员工培训服务、HR关联商务咨询、HR专业俱乐部、专业分工段外包服务。这为经营企业提供了大有可为的机会。

(四)对外承包工程项目下外派劳务方式应该创新

在今后的十年中,中国国际劳务合作中对外承包工程项下的劳务占比肯定会居高不下,而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人力资源配套业务的不善、不精、不专,又是近年各类海外劳务恶性事件频发的主要内因。对此,国内大型海外承包工程专营企业都在研究、探索、实施新型国际劳务合作模式和合作体制。作为具有二十多年对外劳务派遣经验的经营企业,应该对此有所创新与突破,应该在国际劳务合作事业的服务转型与结构调整的课题上,从理论探讨走向实质动作,在国际业务与市场的开拓中,走出我们上海的双赢特色之路。

(五)改革创新是必由之路

中国国际劳务经营企业的数字庞大,专业品牌不高,产能远远大于市场可服务总量。随着国际需求市场对我国经营企业的服务内容与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我国经营企业的分化必定会加快。明年《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的出台、日本研修政策的调整,以及越南、菲律宾、印度、巴西等国的人力资源的技术能力与服务水平的提高等国内外因素,必然将进一步引发我国对外劳务经营企业的变化。与之对应的战略思考是:与其到时候被迫改变,不如主动考虑经营企业的重组、兼并、战略合作和专业细分等各种重大转变。2008年中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完成营业额前二十名的企业营业额之和为49.58亿美元;前十名的企业营业额之和为43.9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前十名的企业的营业额在行业中的比重达到54.5%;前二十名的企业的营业额比重则达到61.5%。行业集中度连续三年递增接近10%。纵观世界逐步成熟的人力资源服务市场,都有这一特性。根据国家主管部门的统计数字,在全国前十名企业中,我们上海有一家半,在全国前二十名企业中,上海有两家半。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全国1000家有证经营企业的2006至2008总营业额,仅占全国业务总量的40%至45%左右。明年《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出台以后,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审批下放到各省市级别,如果地方宏观控制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则“持证企业”的数字更难预测。到时,企业数、产能、成本、平均营业额等等问题,必将更加尖锐突出,必定会走向部分退出,部分兼并重组的方向。对此,众多经营企业的领导们,有没有更早更具创造意义的决策与动作;我们的地方主管部门能不能对这个题目做出解答与提示呢?

篇6:劳务费调整申请书

论健康发展城镇化须处理好五大关系

摘 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城镇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处理好扩大城市规模与强化产业支撑的关系、处理好城镇规划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镇化进程与建设新农村的关系。

关键词:城镇化;健康发展;关系

稳步推进城镇化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战略任务,是进一步落实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选择。《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处理好城镇化速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了以牺牲农业和农村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人为地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推行非城镇化的工业化。改革开放后,在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又采取了“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策略来发展乡镇企业,造成城镇化和非农化的严重脱节。这些都导致了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

程,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加快城镇化进程,保持一定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实现现代化都是非常必要的,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必经的历史阶段。

城镇化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为党和政府制定城镇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当前,我国很多地方都把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重要的工作来抓,都希望通过加快城镇化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样的动机和本意当然是正确的,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地方的做法却是欠妥当的。比如:为了提高城镇化水平,有的地方把拉大城镇框架、扩大人口规模作为主要目标,大肆圈占土地,滥占耕地,盲目拆迁,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生活;有的地方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城镇建设混为一谈,认为城镇化的过程就是就是城镇建设的过程,简单地用城建工作来代替经济社会发展,替代城镇化;有的地方滥征耕地搞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以工业区、科技园区、创业新区等名义大肆征占土地,实际上“开而不发”,导致大量土地长期闲置,撂荒浪费严重;有些地方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常常不顾本地经济实力的限制,盲目照抄照搬发达地区的一些做法,建大广场、大草坪、超宽马路等来展示其城市形象;有的贫困地区甚至在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的情况下,就盲目地把有限的财力全都用于在城镇高标准建设方面,贪大求洋,劳民伤财;有的地方甚

至采用突击调整行政区划、扩大城市管辖面积等做法,来达到提高城镇化水平的目的;有些地方的问题更为严重,为了提高城镇化水平,不惜动用行政命令强制推行,不准农民翻建住宅,新住宅必须建在城镇上等。这样做的结果,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反而带来了消极效应,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提高城镇化水平不可一蹴而就。城镇化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工业化为动力的,健康的城镇化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城镇化。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量力而行,不能违背经济发展实际人为地拔高城镇化水平。尤其是对一些经济发展还比较落后的地区来说,农民人口数量多、农业比重大、工业化水平较低,加快城镇化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如果一味地追求过高的城镇化水平或速度,不仅不能促进当地发展,而且会破坏经济发展的基础,产生一系列风险,带来城市就业、治安、交通、生态环境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所以,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要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必须注重城镇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必须合理把握城镇化发展速度,使城镇化进程与当地经济发展、就业岗位增加以及环境容量等因素协调平衡,走出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健康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二、处理好扩大城市规模与强化产业支撑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的过程往往也是城镇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城市规模总体上还不够大,进一步扩大城镇规模、拉大

城市框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必要的。但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可以说,没有产业发展就没有城镇化。城镇化的外在表现是人口的聚集,实质上是产业的聚集,人口聚集往往是通过产业的聚集来带动和实现的。产业是立城之本,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发动机和推进器。一个没有强大产业支撑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没有发展动力和发展前景的城市。因此,在加快城镇化进程中,决不能单纯地靠城市规模和框架的快速膨胀来提高城镇化水平,这样必然导致城镇发展缺乏产业和经济支撑,发展动力和后劲严重不足。扩大城市规模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前提,要着重通过产业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生产要素,使扩大城市规模与加强产业支撑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强化产业支撑必须从当地实际出发,明确城市功能和产业定位,紧密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区位交通等,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壮大比较优势产业,促使潜在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真正培育起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比如,就河南来说,大城市可以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等优势,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的装备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一些靠资源发展起来的资源型城市可以在严格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考虑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的发展,注重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市可以与大城市发展需要相呼应,大力发展为城市配套服务的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众多的县市可以立足于本地资源和产业的比较优

势,推动资源转化和深加工,拉长产业和产品链条,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工业基础较好的地方应围绕主导产业,走专业规模、产业集群的发展道路,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有优势的地方可以走农副产品加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等。

三、处理好城镇规划建设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

规划是城镇化的龙头和灵魂,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到本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关系到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以战略的思维、高标准的规划,合理引导城镇化节奏,谋划城市的未来。科学的城镇规划既要合理确定城市性质定位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决定城市的规模,又要合理设计城市的功能分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更要充分考虑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统,决不能为了过于追求现代物质文明而割裂与历史的联系。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缺乏科学规划意识,忽视城镇规划的严肃性,由主要领导决定城镇规划和随意改变规划的现象比较普遍。并且在一些人的思想中,以为城镇规划和建设就是盖房修路,就是修大道、建广场,搞标志性建筑,这才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因而,为了加快城镇发展,实现“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目标,或者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重开发,轻保护,盲目去旧建新,搞破坏性建设,不注意保护当地原有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致使许多承载着历史沧桑和延续着商埠文化的老街老房被推倒,具有历史文化韵味的老建筑被

铲平,城市深厚的历史积淀随着开发的浪潮而流失,许多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损毁。这样既破坏了城市千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导致城镇建设千城一面,大同小异,缺乏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品位,削弱了城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座城市不在于它的奢华气派,而在于它是否有历史文化底蕴,在于它是否能够与历史和谐为一体,在于它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健康的城镇化要求在城镇建设中必须保护当地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突出城市的文化品位和魅力。现代城市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现代城市是以文化论输赢的。每一个成功的城市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一个城市如果失去了文化特色,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就河南来说,地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有较长的建制历史,在历史上都是有名的,这为我们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财富,我们完全可以规划建设出自己的特色,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品位和历史魅力,避免千城一面。有文化历史的城市才有个性,才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处理好建设现代化城市与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关系,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的人文内涵和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处理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人类聚集在城

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健康的城镇化不能是建筑和道路堆积起来的“水泥化”,而应该是人与城市、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生态化”。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让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作为推进城镇化的根本目的,全面满足居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健康需求,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不可否认,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生产力落后、物质匮乏,也由于认识上的偏差,一些地方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提供更好服务、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等方面,而是一味地架桥修路建广场,着眼于看得见、摸得着的“脸面工程”,只见物、不见人,城市建设得很漂亮,但社会事业发展严重落后,居民的住房、就业、上学、就医、出行、环保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却得不到根本改变,给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带来不良影响。如有的城市商业网点缺乏,日常生活不便;有的城市房价高涨,住房紧张;有的城市交通堵塞严重,出行不畅;还有的地方强行拆迁,低贱补偿,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尤其是在个别欠发达地区,城市建设得豪华气派,而经济发展缓慢、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严重匮乏,远远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众素质的提高,也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镇化过程中,比物质建设更重要的是“以人为本”。要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在城市建设中要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解决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要加快转变发展模式,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牢牢把握处处为群众着想、努力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宗旨,在搞好城市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快教育、医疗卫生、信息网络、科技文化馆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满足居民的物质需求、文化需求和健康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的身体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上学、就业、医疗、出行、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使城市真正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五、处理好加快城镇化进程与建设好新农村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进程并不是简单的城镇建设问题,也不是一个与农村发展毫不相干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我们已经到了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但是,正像加快城镇化进程不是否定建设新农村一样,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不是要忽视城镇化或要放慢城镇化步伐,而是为了更健康、更扎实地推进城镇化,决不能简单地把二者相互对立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加快推进城镇化,实现二者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这是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和农民大国,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靠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这“两条腿”走路。即使将来我国城镇化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居住在农村的农民规模也仍然会相当庞大。因此,我们不仅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城镇化,适度转移农村人口,缓解农村日益明显的资源环境压力,而且也必须把农村建设好。新农村建设搞好了,不仅有利于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也有助于解决城镇化的基本矛盾,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可以说,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从城市层面来考虑,也需要从农村层面来考虑。加快城镇化进程和搞好新农村建设,二者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使农村发展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里的重点,是要树立城乡联动发展的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目标,统筹城乡规划,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项工作延伸到乡镇和村庄,构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城镇与农村发展格局,促进城乡联动发展。并通过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为城乡联动发展创造宽松的体制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格芳,王成新.走出对城镇化的认识误区[n].学习时报,2006—01—09.[2]卢丹.“破坏性建设”:城市保护与更新的失衡[n],中国

篇7:劳务费调整申请书

目前,淘宝商城的盈利模式是向企业收取技术服务费,具体为成交额(不含邮费)×商品对应的技术服务费率+技术服务费年费。其中,技术服务费是固定每年6000元,技术服务费率依据品类的不同在2%~5%之间。

昨日,淘宝商城召开发布会公布了开放平台战略和一系列经济措施,以提升其管理服务体系。据《北京日报》报道,淘宝商城将大幅提高商户的技术服务费,初步计划将其原来6000元的技术服务年费,提高至3万元和6万元两个档次。

淘宝商城今日在声明中否认了上述说法,称2012年暂时没有调整费率的计划,但技术服务费会做调整,淘宝称:“调整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而是为了促使商家更好的经营,激励商家提升服务质量和更好发展。”

此外,淘宝商城在声明中还表示,将建立违约责任保证金制度,保证金的额度也会在2012年会做相应的调整,

淘宝商城强调,违约保证金属于缴纳的商家,不属于淘宝商城,更不构成我们的收入。(爱文)

以下为声明全文:

近期我们注意到网上有关于淘宝商城提高技术服务费到3万-6万,服务费率与营业额挂钩,月营业额不足35万的将不再续签等种种传言,我们再次澄清这些说法纯属谣言。鉴于这是所有淘宝商城商家都关心的问题,我们也希望就淘宝商城对下年度费率方案的考虑与大家做一个沟通。

1、我们欢迎所有具备好的品牌、商品和服务的商家在淘宝商城经营,我们希望引导商家不仅关注销售,也关注对消费者的服务。淘宝商城会一视同仁的对待所有商家,没有大小之分,淘宝商城眼里只有诚信与不诚信的商家之分,只有服务好坏的商家之分!

2、2012年,淘宝商城暂时没有调整费率的计划,更没有将费率的高低与经营规模挂钩的计划,会依然保持目前较低的费率以帮助商家控制自己的经营成本,并且在未来几年内都不会以增加收入和利润作为自己的主要目标。

3、2012年淘宝商城的技术服务费会做调整,但调整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收入,而是为了促使商家更好的经营,激励商家提升服务质量和更好发展。如果商家能够提供好的服务,并且达到一个最基本的经营规模,淘宝商城将把技术服务费返还给商家。按照目前的方案,绝大多数商家会在年底获得全额或部分的返还。

4、淘宝商城将建立违约责任保证金制度,保证金的额度在2012年会做相应的调整,目的是让大家共同保障消费者的合理权益,享受更好的服务。我们会充分考虑商家的承受能力和对消费者的责任因素,来设置保证金的金额。违约保证金属于缴纳的商家,不属于淘宝商城,更不构成淘宝商城的收入。

篇8:劳务费调整申请书

( 一) 非典型劳动关系的内涵厘定

传统的劳动关系表现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一重的劳动关系、八小时全日制劳动、遵守一个雇主的指挥, 法律在调整时也建立了相应的最低工资和基本的社会保险等一系列的制度。非典型劳动关系与传统劳动关系相区别而存在, 非典型劳动关系源于约翰·艾京生的劳动弹性化理论, 它的宗旨在于通过弹性化的用工方式消减劳动成本, 调动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笔者认为, 法律关系特征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传统劳动关系形态的一类特殊劳动关系即为非典型劳动关系。

与传统劳动关系相比较, 其非典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 劳动主体广泛的自主性。劳动者拥有较强的自主权, 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以及劳动报酬支付具有灵活性,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约束和限制大大降低。

2. 劳动关系的隐蔽性。用人单位往往以民事关系掩盖劳动关系的实质, 采用与劳动者签订“劳务合同”的方式逃避用工风险和社会保障义务, 劳动关系属性被隐藏, 劳动者无法获得合法地位。

3. 雇主对劳动者控制多重性。劳动者与用人单位联系纽带出现松动, 不仅限于单一性的劳动关系, 出现了双重甚至多重的劳动关系, 劳动者要同时接受多个用人单位的管理和监督。

4. 劳动者身份边缘性。劳动者的劳动行为可能缺乏职业性, 工作简单, 可替代性较强, 这些因素引起人们对劳动者身份的怀疑, 或者由于劳动者不符合劳动主体资格, 身份处于边缘化的困境。

( 二) 非典型劳动关系民法调整的理性分析

司法实践中, 对非典型劳动关系主要依托民法—劳务关系进行调整, 但由于我国民法调整雇佣关系的缺位和劳动合同制度理性的欠缺, 导致民法调整非典型劳动关系存在以下缺陷:

1. 劳务关系的出现混淆了民法和劳动法界限。劳动法根植于民法, 又超越了民法, 劳动法是在对民法矫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除了矫正的内容, 仍保留了民法的内容。劳动法没有调整的法律关系, 仍由民法进行调整。但劳务关系的出现使民法开始主动介入了劳动关系的调整, 在多重劳动关系中, 一重以外的劳动关系通常被认定为“劳务关系”, 违背了雇佣契约社会化的发展趋势, 混淆了民法和劳动法的界限。

2. 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民法调整造成了实质上的不平等。一些用人单位故意与劳动者订立看似平等的民事劳务合同, 搭建“避风港”, 隐蔽劳动关系, 规避劳动法义务, 造成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实质上的不平等。

3. 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民法调整导致劳动者权益保护缺位。在非典型劳动关系中, 劳动者身份得不到认可, 劳动者各项法定权利无法实现, 特别是在劳动者遭受人身侵害时, 只能按照民事合同的约定或侵权法的规定享受赔偿, 而不能按照法定标准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二、价值证成———非典型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价值重构

( 一) 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性质争论

关于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法律性质存在民法属性说和劳动法属性说。

民法属性说认为非典型劳动关系中双方主体地位平等、人格独立, 且可就双方之间法律关系进行确认、变更、延续和终止, 这都表明非典型劳动关系存在平等性, 不过这种平等性已超越了传统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平等性, 更趋近于民法中的平等性。此外, 主体之间经常以民事劳务合同的形式出现, 因而赋予了非典型劳动关系更强的民法属性。

劳动法属性说认为, 与传统劳动关系一样, 非典型劳动关系也是以提供劳动过程为目的, 雇主和劳动者签订协议后双方之间便产生从属关系, 劳动者必须遵守用人单位的指挥和管理, 虽然非典型劳动关系的人格从属性与组织从属性已经被弱化, 但经济上从属性仍然存在, 劳动者必将依附于一个或多个雇主, 并以他们提供的劳动报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 即使劳动者存在较大的自主权, 雇主始终可以通过控制其收入来支配劳动者行为。

笔者认为, 劳动法具有民法的平等性, 但劳动关系所具有的从属性又与民法相区别。从属性是指劳动主体之间不仅存在财产关系, 还存在人身关系, 也就是说劳动者除了提供劳动力之外, 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 接受其安排, 而在民事劳务关系中, 主体之间只存在财产关系。非典型劳动关系中劳动法的从属性被弱化, 存在着平等性和从属性的抗衡, 在一定程度它既不被我国劳动立法所认可, 也不被劳动法所禁止, 并且还超出了民法的调整范畴, 形成了法律调整上的灰色地带。

( 二) 匡正非典型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价值理念

国际劳工组织对非典型劳动关系经历了由禁止到肯定再到适度规范的转变, 实际上是一个放松管制的过程, 非典型劳动关系的产生是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 必须正确加以面对。我国现行劳动立法对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态度仍然消极, 虽有部分非典型劳动关系纳入了其调整范围, 但并非出于主动积极的态度, 而是迫于社会矛盾激化的形式作出的临时规定, 因此, 我们应当改变对待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消极态度, 积极构建科学价值理念。

1. 保障劳动者权利, 实现体面劳动。倾斜保护是劳动法的重要理念和基本原则, 倾斜保护并不是法律的“单保护”, 而是法律平等原则在劳动法领域的转化, 在具有依附性的劳动合同当事人之间必须对劳动者之弱势情形给予立法匡扶, 以实现实质上的平等。

2. 坚持利益平衡, 协调劳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重要目标, 劳动立法也应以构建和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为己任, 针对劳动力市场上的不和谐因素进行立法规制, 起到抑制不和谐的功能。非典型劳动关系的产生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实行“劳动弹性化”的必然结果。一方面, 企业为降低经营成本, 实行“劳动弹性化”, 这是企业的自由, 另一方面, 劳动者权益涉及到宪法中的基本权利, 不可克减, 在用人单位的经营自由和劳动者的权益保护之间就存在着利益冲突。

三、机制构建———非典型劳动关系劳动立法调整机制构想

非典型劳动关系兼具民法属性和劳动法属性, 但是本质上具有从属性, 属于劳动关系, 理应纳入劳动立法的调整范围。笔者以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沟通与重构为视角, 提出了完善非典型劳动关系法律调整机制的构想。

( 一) 路径选择—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沟通和重构

我国出现对非典型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的真空, 其根源在于劳动立法技术存在缺憾, 不能对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范围作出准确的界定。笔者以法律关系的构成要件为切入点, 对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界分予以重构。

1. 主体—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平等关系

劳动关系的主体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对于劳动者, 只要年满16 周岁就应当具备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不管其身份是否特殊 ( 如在校实习生、下岗职工) , 完全可以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作为雇主一方的用人单位, 应当是具有法人资格或类似法人资格的主体, 具有或多或少的产业特征, 当雇主为个人或家庭时, 基于双方力量差距不明显, 劳动风险大大降低, 完全可以通过双方协商维护自己的权益, 该类关系仍纳入到民法依托劳务关系调整。

2. 内容—具有应然权利义务关系

劳动关系内容是指劳动关系主体双方依法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对于劳动关系的内容应关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 劳动者是为雇主的经营目的而劳动, 具有较强的利他性, 且劳动者受雇于雇主从事工作获取劳动报酬以谋取生活之状态; 另一方面, 雇主对劳动者具有较强的控制性, 劳动者要遵守雇主制定的规章制度, 接受雇主的指挥和管理, 不论劳动者有多大的自由选择权, 雇主始终可以通过对劳动者经济收入的影响实现对劳动者的控制, 而不能只注重实然权利义务的履行情况。

3. 客体—存在劳动行为

劳动关系的客体是指劳动关系双方权利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 即劳动行为。不管雇主与劳动者有无签订劳动合同, 或者采用隐蔽用工签订劳务合同的形式, 只要劳动者事实上存在劳动行为就应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

笔者认为, 雇佣类法律关系可以通过以上三个条件进行识别, 凡具备上述条件者, 则应纳入到劳动关系的范围, 反之, 纳入劳务关系范畴。

( 二) 机制构建—宏观调整与分类化调整相结合

笔者认为, 非典型劳动关系下基于劳动者工作形式的灵活性、工作时间的短期性、人员的分散型等特点, 导致劳动者很难利用集体合同和集体谈判的形式维护自己的权益, 因此, 对非典型劳动关系的调整应坚持宏观调整和分类化调整相结合的调整方式。

1. 以劳动基准作为规范非典型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规范。劳动基准是实现劳动者基本权利的法律保障, 非典型劳动关系虽然存在用工形式和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但非典型劳动关系和传统劳动关系在根本上具有同质性, 它们的劳动基准在基本原则和精神上具有一致性, 非典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也应获得基本劳动条件和待遇, 因为劳动基准在保护全体劳动者的态度是平等的。因此, 非典型劳动关系也应当以劳动基准法为基本法律规范, 对劳动者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劳动保护以及社会保险方面进行保障。

2. 非典型劳动关系的分类化调整。非典型劳动关系在工作形式、主体应对关系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源于这种特殊性, 劳动立法应在调整方式上作出特别对待, 以满足该部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需要, 实现劳动法的弹性调整。

四、结语

边沁认为, 理解法律, 特别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我国非典型劳动关系研究的序幕刚刚拉开, 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更需要我们用一种宽容和执着精神去不断发展和完善。劳动立法的发展史实质就是法律不断满足劳动关系特殊法律需求的历史, 笔者仅以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沟通与重构为视角, 提供一种规制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思路, 希望对非典型劳动关系的研究有所助益。

摘要:劳动关系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其必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产生深刻变化。目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更为灵活、更富弹性的就业模式逐渐兴起, 我国劳动关系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格局, 出现了有别于传统劳动关系的非典型劳动关系。非典型劳动关系本质上具有从属的性质, 应纳入到劳动立法的调整范围, 但是, 我国现有劳动法律制度对它的调整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司法实践中, 主要依托民法—劳务关系进行调整, 劳动立法只有少量的调整, 但民法的调整并不能使雇主与劳动者之间从形式上平等走向实质的平等。因此, 笔者以劳务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沟通和重构为视角, 尝试提出了对非典型劳动关系进行宏观与分类化相结合的调整模式, 以期构建我国非典型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

关键词:劳动关系,非典型劳动关系,劳动立法

参考文献

[1]马建堂.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探索与应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3:15-17.

上一篇:五上分单元复习下一篇:入党宣誓仪式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