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024-05-12

毛概---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10篇)

篇1:毛概---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决定,总结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

首先,这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品质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创立时就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工人没有祖国”,但是工人“本身还是民族的”。马克思恩格斯说过无产阶级的世界性、国际性和民族性的辨证是统一性的。我们由此就可以推导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则是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一旦走出书斋,落脚现实世界,成为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的理论思想和行动纲领时,就必须回答和解决当时当地的实际问题。反过来说,一个民族的无产阶级及其政治上的先锋队——共产党,要想成功地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一定要将这一原理和本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用新的实践、新的内容、新的语言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互为依托的,这是马克思主义放之四海皆为准”的力量源泉

其次,这也是我们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

一、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特别是第二次革命时,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应用于中国实际,创建了工农红军,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和工农政府,实行工农武装,连续击退国民党军队的多次围剿;在国民党统治区,发展了党和其他革命组织,展开了群众革命斗争。这一切都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的结果。但在这一时期党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还不够自觉,党内出现了左倾错误,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使中国遭受挫折,陷入绝境。后来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的共识。

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

真理,具有普遍的指导的意义。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着特殊的国情,在旧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不仅革命的条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不一样,而且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道路同其他国家也不可能相同,同样,如何进行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改革,也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要真正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恩格斯曾明

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内容。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篇2:毛概---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符合辩证法

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过程,所以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恩格斯也说过“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符合辩证法,所以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符合认识论

认识论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实践到认识,有个别的,特殊的现象之中总结出一般的,普通的认识论的第二个阶段是由认识到实践,这个过程甚至要比第一个过程重要。马克思主义是根据资本主义的普遍发展规律和国际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能够用来指导中国,用来解决中国问题,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意。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向前推移的,实践永无止境,真理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作为真理,也是要不断发展的,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基本含义之一。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

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进行革命,必然会遇到许多特殊的复杂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中找到解决中国革命一系列基本问题的具体答案,也不能简单地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照搬外国经验来解决中国的具体问题。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但是,马克思主义只有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指导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

3.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的中国共产党,正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要求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尽管在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上,党内曾经出现过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这两种错误态度,但从整体上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

篇3:中国为什么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一、存款保险制度是促进民因资本进入金融领域、打破金融垄断的关键

由于历史的原因, 中国的银行体系形成了国有资本垄断的局面。尽管我们国家对银行业改革和银行治理的改革都取得不少成绩, 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我国经济结构性矛盾的日益突出, 国有资本垄断的银行体系显示出极大的不适应性。由于缺乏异质化竞争, 高度垄断的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推进商业化改革、提高经营效率的动力和压力。国有商业银行常常选择高杠杆、高风险的经营模式;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断减少, 造成大量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社会经济问题, 导致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同时, 国有商业银行缺乏提高服务质量的激励, 在长期的垄断保护下维持着低效率、高福利的平衡;因为治理结构的限制和监督约束的不足, 金融腐败也较为严重。国有银行的现状使得现有的银行体系的结构固化, 不利于金融对经济社会的正面作用的发挥。所以, 2013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容许民营资本设立银行, 以改变现有银行体系的异化。而且, 民营资本也对设立银行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截止目前已有阿里巴巴、苏宁等多家民营企业申请设立民营银行。民营银行在获得设立资格后如何与现有的国有商业银行竞争, 如何吸收存款, 将是下一步银行改革十分现实的问题。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 一旦民营银行倒闭, 存款者的储蓄存款难以保障, 即使民营银行支付再多的利息, 也很难吸收到存款。而民营企业自身募集的资金在资金涌动的银行市场不过杯水车薪, 难以吸收存款的民营银行最终将必定沦为民营企业的融资平台, 岂能奢望这样的民营银行通过市场性竞争对国有商业银行体系形成“鲶鱼效应”。所以, 从发展民营银行的角度讲, 必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二、存款保险制度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和基础

世界其他国家利率市场化的经验表明, 存款利率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改革最深刻、不确定性最多的一步,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减少存款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波动。一旦放开存款利率, 长期压抑的存款利率会激烈震荡, 韩国等国的利率市场化都发生过类似的现象, 这是市场逐渐调适的必然结果。但市场是无情的, 市场的调整伴随的是对银行体系的冲击, 一些资产状况较差、经营能力较弱的银行会在竞争中倒闭破产, 或者被较大的银行吸收合并。一些资产质量较好、经营管理优良的企业也有可能受到冲击。所以, 为了防止银行竞争加剧出现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和资产贬值带来的挤兑危机, 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安全网

经过30多年的经济、金融改革, 我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 但与此同时, 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也在加大:一方面, 个别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不断加大;另一方面, 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往来更加密切, 相互依赖的程度更大。从而从个别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两个方面加大了我国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存款保险制度对维护一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不仅可以通过改变存款者的预期减少挤兑等金融事件的可能性, 也能在问题银行倒闭后通过理赔维护中小存款者的利益来稳定社会环境。

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的客观要求

篇4:毛概---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欧美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国际关系理论

中图分类号:D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369(2009)5-0006-07

近年来,虽然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话题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被屡屡提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也多次把“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作为重点课题予以推出,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尽管陆续有这方面的论著问世,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们尚未创立出一个可与世界体系理论、批判理论和依附理论比肩,具有世界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甚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分布中所占的比例也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国家意识形态的社会主义大国来说,这的确令人遗憾甚至是尴尬。至于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学者认为,除了文化、语言和知识积累等问题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学者对什么才算是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关系理论不清楚。而在本文看来,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对为什么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认识上或者很不到位,或者很不准确。实际上,无论是基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的需要,还是基于建构国际关系理论“中国学派”的需要,抑或是基于改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自身状况的需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推进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

学术发展史表明,理论范式问的竞争对一门学科的理论研究的整体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没有理论范式的多样化,没有各种理论范式之间在学理层面上平等的对话、深入的辩难,要想取得理论研究的整体和实质性的进步,是根本不可能的。

就当今国际关系学界特别是中国国际关系学界而言,广为流传并起主导作用的是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一些美国学者甚至直言:“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门美国的社会科学”;不少中国学者则提出了国际关系理论领域的“美国霸权”问题,并呼吁予以纠正。虽然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状况的出现也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历史合理性,但无论如何,任由这种状况存在,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特别是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并不有利。

应当承认,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其主流理论包含有许多合理的成分,否认或忽视这一点,并因此而排斥对这些理论的研究和借鉴,不是起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但在另一个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即使是广受追捧的主流理论也是如此。这可以从不同理论群的内部争论和外部批判、从它们与现实之间的关系中很明显地看出来。否认这一点,同样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欧美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其主流理论存在的种种缺陷,为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整体发展提供了可能与空间。因此,运用正确的方法,系统而深入地剖析这些理论,弥补其缺陷,矫正其错误,是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整体发展进而实现国际关系学科的整体进步的基本前提。在这方面,尽管欧美国际关系理论不同范式间的争论和批判——特别是非主流理论对主流理论的深刻质疑和严厉批判——可以起到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主流理论在激烈论战之后日益趋同的现象,主流理论与非主流理论的对话在短暂勃兴之后的式微,使得人们必须寻找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整体发展、国际关系学科整体进步的更具持久性的动力。在本文看来,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可以担当这一角色。形成这一判断的依据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马克思主义的巨大解释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已经产生的巨大影响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尽管马克思主义在理论的预见性和实践过程中存在许多缺陷和失误”,尽管“20世纪末的历史多次否认了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抽象认识”,但“马克思主义仍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解释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州”。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一些欧美学者十分看重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关系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尼思·汤普森明确地把马克思列为16位“国际思想之父”之一。马丁·格里菲斯(Martin Griffiths)则把列宁列为国际关系学科的50位关键思想家(key thinker)之一。克努成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1917)可能是有关20世纪国际政治的最有影响的著作”。马丁·怀特(Martin Wight)、约舒亚·戈尔茨坦(Joshua S.Goldstein)、迈克·多伊尔(Michael W.Doyle)等则把马克思主义列为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流派或理论范式之一。不仅如此,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批判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流派对于推动国际政治经济学这一国际关系学科重要分支的诞生和成熟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并一起成为该分支的三种主要理论模式之一。这些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对推动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公认的贡献。安德烈·杰努斯(Andrew C.Janos)曾这样评价沃勒斯坦:他的研究“是一个充满艰辛探索的典范”,他“通过总结大量的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将国际收入的不平等放入历史的视野之中”,其中关于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的阐述充满了真知灼见。

其次,马克思主义在欧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建构过程中也曾发挥过建设性的作用。通观现当代国际关系理论演进史,我们可以发现,欧美国际关系学界的不少主流学者在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时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开了学理意义上的对话,甚至直接采用后者的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例如,现实主义的奠基人爱德华·卡尔在《20年危机》一书中多次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并予以充分肯定。在卡尔之后,另一位现实主义大师汉斯·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一书中也与马克思特别是列宁就帝国主义问题展开了高水平的学理对话。结构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肯尼思·沃尔兹虽然对霍布森一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提出了批评,但仍认为这一理论是“还原主义”(reductionist)的最佳案例。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尽管明确表示不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范畴,但也承认他的“研究和许多马克思主义者的研究存在相似的地方”,以至于建构主义的最主要理论家亚历山大·温特认为新自由制度主义持有“结

构马克思主义”的假定。温特本人在明尼苏达大学读书期间曾“认真研究了马克思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理论”,他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论述依附理论的(dependency theory),并以这一理论为框架讨论了南北关系”。进入该校的研究生院后,温特深受以新马克思主义(Neo-Marxism)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巴德·杜瓦尔(Bud Duvall)教授的影响。上述学术经历对温特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一书中探讨霍布斯无政府结构所产生的四种“趋势”时,温特特意说明他采用的是马克思主义对“趋势”问题的理解。

上述种种状况实际上再次印证了马克思的一个著名观点:“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所以,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进而整个国际关系学科的整体发展,无法规避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国际关系理论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绕开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或者不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进行正常的学理对话,是无法形成真正有强大解释力和生命力的国际关系理论的;而刻意排斥或者漠视、忽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则势必大大弱化国际关系理论乃至国际关系学科的发展动力。

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且正在成长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有着独特的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在当今世界体系中有着根本不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地位和作用。要彻底改变自近代以来形成的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相对不利地位,有效维护和进一步扩展中国的国家利益,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更大贡献,就必须有一整套系统的、具备“独立自主”品格的国际关系理论,具体体现为有自己的核心问题、独特的概念体系、研究方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系统判断。——这就是一些中国学者念兹在兹的“中国学派”,或曰“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中国范式”。那些源于欧美特殊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现实需求的国际关系理论,是不可能成为宣示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的理论基础的,它们至多可以成为一种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这一点并不需要太多的学理论证。而要形成“中国学派”,除了深深扎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近代以来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丰富外交实践外,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其中的国际关系理论无疑是其主要的思想资源。这与当代中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与主导意识形态有着直接的关系。

实际上,自1949年以来,以社会主义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战略和对外行为的指导思想方面深深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的烙印。叶自成在对毛泽东的外交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后指出,马克思、列宁反对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激进革命意识形态、中国传统哲学和传统外交思想、毛泽东本人务实的外交实践,构成了毛泽东外交哲学和外交思想的三大来源。克努成也发现,毛泽东在延安时期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并受到了巨大影响。虽然毛泽东在著述中“几乎没有提及马克思和恩格斯”,但两位思想家所采用的“辩证法引起了他的注意”。而“列宁的理论帮助毛泽东理解了西方干预中国事务的原因”,“列宁关于战争的评论”也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牛军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处理对外关系的指导原则,也一直指导着新中国的对外政策和对外关系的发展,而且那些原则的影响必定还会长期持续下去”。在上述指导原则形成的过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袖的毛泽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只要对照《毛泽东外交文选》中收录的有关文献,就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至于邓小平,虽然他谦称自己“读的书并不多”,并且坚决反对对马克思主义采取“本本主义”的立场,但他始终“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此,尽管他的外交思想的内容、风格与毛泽东有着明显的差异,并且比毛泽东更少直接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话语,但这并不妨碍他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他对“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强调和坚守,他的世界主义取向,他对国家利益与国际利益、安全、人权与主权等关系的论断,他对世界新秩序基础的阐述,他对中国和世界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无不体现出他的马克思主义者的本色。

近年来,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大力倡导和谐世界理念。在探讨这一理念的思想渊源时,绝大部分国际关系学者将焦点对准了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该理念是中国特有的“和合文化”传统在当下的延伸和体现。但这一思路和观点在历史逻辑上是有明显缺陷的。它无法解释这样一个历史事实:1949年以前的中国数个封建王朝在对外关系中的确采取过征伐行为,而这些王朝的统治者无一不是以中国传统文化——自然包括“和合文化”——作为立国之基和治国之术(statecraft)的。因此,在本文看来,当代中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提出并切实地践履和谐世界理念,其最主要的理论渊源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想,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这是一种能够真正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人类不同群体和谐共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其现实基础在于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种社会制度从根本上决定了它不能通过做二战时的“德国梦”、二战后的“美国梦”这两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崛起,而效仿“苏联梦”则是殷鉴不远,且是中国领导人一直警觉并竭力避免的。

总之,当代中国的基本社会制度和主导意识形态,决定了在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而言之,只要我们做的是“中国梦”,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独特的中国和平发展道路,那么,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就是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的基本前提或者说是应有之意。

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增强其时代性、系统性、规范性,进而增强其解释力和吸引力

发展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中有生命力、影响力的不二法门。作为这一宏大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本身自然也需要发展,需要完善。首先,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们的确面临着不同的形势,需要解决不同的问题,对国际关系的判断和解读具有时代、地域乃至个人的多重局限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根据时代特点和客观需要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使之与时俱进,解释力、吸引力不断增强,同样十分自然。作为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认识论方面作出卓越贡献的唯物辩证法已经反复告诫人们:“在我们的知识向客观真理接近的界限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意义

上”。应当“承认我们一切知识的相对性”。“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那种期待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国际关系的论述——能够解释所有的国际关系现实的臆想,实质上是基于对该理论的不恰当推崇而赋予了它根本无力完成也不打算完成的任务。这样做,既给了他们过多的荣誉,同时也给了他们过多的侮辱。至于那些基于偏见而产生的种种苛求,则缺乏起码的科学精神。

其次,从理论自身形态看,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在系统性、规范性方面的确存在不少问题。这与该理论的建构状态直接相关。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根本使命在于剖析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制定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行动纲领,以最终实现无产阶级乃至全人类的解放,研究国际关系并不是他们全部理论工作的重心所在;他们没有刻意地去建构一个相对独立的国际关系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相比,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领袖们更是将主要精力和智慧放在了实践层面上,理论工作只是其繁重事务的很小一部分。尽管这些政治领袖中不乏具有出色的理论素养、极大的理论兴趣之士,他们对国际关系的理解和判断也不乏深刻、独到之处,但按照严格的学术标准衡量,无论就个体而言,还是就总体来说,他们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国际关系理论;以前理论形态存在的各种思想、观点往往具有较强的政治话语特色。而语言哲学告诉我们,表达的主体、表达的语境、表达的目的等因素深刻地影响着语词和语句的选择。即使话语的实际意义相同,表达主体使用的语词和语句可能根本不一样。所以,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虽然不无重合之处,但两者的差异仍是非常明显的。一般而言,学术话语比政治话语更为规范。

最后,从纯粹学术研究层面看,那些以研究国际关系为基本学术旨趣的新马克思主义者,在理性主义、科学主义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且已经制度化、格式化的欧美学术环境中,要坚持自己的学术立场,并获得起码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某种程度的妥协在所难免。比如,多尔蒂和普法尔茨格拉夫就发现:“沃勒斯坦的理论在本质上属于新马克思主义,但融合了现实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他赞同肯尼思·沃尔兹和赫德利·布尔这样的现实主义理论家的观点,认为国际体系的特征是无政府状态,国际社会缺乏一个全球性的政治权威。……沃勒斯坦避免像古典马克思主义者一样过于强调或只强调阶级斗争。他认识到民族国家、族群、宗教、种族、语言群体,甚至家庭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不过他最终还是更倾向于马克思主义而不是现实主义。他坚持认为均势是经济过程的结果,这个经济过程超越了纯粹的民族国家的边界”。

又如,阿什利在批判新现实主义时,虽然明知“美国国际政治话语中盛行着地方狭隘主义”,但也不得不用“熟悉”的用语,即以一种参照北美国际关系学者共同阅历的表达方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新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家们的这种做法中所含有的非学术因素,多多少少伤害到了其所建构的理论的自洽性。至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者,他们主要的工作集中于综述、诠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领袖的国际关系理论和思想,以及少量的对新马克思主义国家关系理论的引进、介绍,学理上的贡献极为有限。上述种种情况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现有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存在不系统、不规范之处。这可能也是一些人轻视或者忽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及相关研究的原因之一。

总之,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有助于增强其时代性、系统性、规范性。而这一切又都有助于增强其对国际关系现实的解释力,进而增强其对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吸引力。因为理论只有彻底,才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结论

在国际关系理论的知识潜系中,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具有独特的地位;在推进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健康发展和整体进步、建构国际关系理论的“中国学派”等方面,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这一切都导源于其深刻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以及对国际不平等现象的高度关注,对改造世界的坚定信念,对人类进步及其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在这些方面——特别是后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欧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罗伯特·考克斯恰当地将它们称之为“问题解决理论”(pmblem-solving theory)——拉开了距离。也正因为如此,发展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此,不仅马克思主义者在学理上必须搞清楚,在认识上要到位,在行动上要积极,并要不断增强自己在发展方向的本领;即使是那些对马克思主义持有不同见解但真正理解并尊重学术发展规律的学者,也应秉持一种公允的态度,并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作用——包括学术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实事求是的认知和评估。毕竟,“大其心容天下之物”是一个真正的国际关系学者的基本素质。

篇5: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决定着国家的发展走向,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

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经过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而作出的郑重选择,也是从根本上结束近代以后中国悲惨命运、给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发展前景的正确道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祖国山河破碎,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危机,无数有识之士纷纷寻求救国救民大真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两大历史任务。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到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未能把中国从悲惨境况中解救出来。中国先进分子对各种主义和方案进行反复比较和鉴别之后,从各种各样的主义中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各种流派的社会主义中选择了科学社会主义,从各种救国救民的方案中选择了俄国十月革命道路。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引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经验的总结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在饱经沧桑、历经磨难之后认识到的真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几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在推进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国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中形成了许多宝贵的思想成果。在短短十几年内取得了旧中国几十年所不可能有的建设成就,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打开了新的历史篇章。党领导人民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为逐渐探索和开辟出来的这条新道路赋予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三十多年来,沿着这条道路,我们不仅在经济建设上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上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的国情

一个国家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国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就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统一、党的宗旨和人民期望的统一,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生动彰显了我们党推进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目的要求。

四、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90年奋斗、创造和积累的“三大成就”,源于历史,植根现在,通向未来,是党90年辉煌成就和历史经验的结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我国获得了从未有过的长期快速稳定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村贫困人口大大减少。

篇6:毛概---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和重要性

在当前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加体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价值之所在。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他还指出:要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说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利用一切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全方位地吸呐人类一切先进的文化因子和精神财富,重新整合、构筑现代化的中华文化体系。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一致的,党在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文化就是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它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体现的文化意识,是一种超越一时一地具体经济政治问题的远虑,它与长治久安、造福万代的执政理念连在一起,与延续中华民族斯文与道德的历史感连在一起,与谋求人类完善和人类解放的终极关怀连在一起。

先进文化站应该是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时刻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我们的先进文化,正是朝着反映时代前进的方向,表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的方向前进。江泽民同志曾把主旋律精辟地概括为“四个一切”即“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和思想和精神,一切有利于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这些都是先进文化的集中反映。

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紧迫性

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纽带,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发展的长河中,传统文化既是广收博采、熔铸万物,又必须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民族文化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着发展先进文化和被西方或同化的危险。这表现出文化领域的竞争,不仅表现在文化产品的市场覆盖上,更表现在文化价值观的渗透上。

不少人认为只要中国在、中国人和汉语言还在,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就必然会存在,就会被很好地继承和发展,所以我们听到了“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这样的声音。其实我们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横行而来的西方文化逐渐渗透,而且残存的部分也正在被全球化过程进一步扫荡而消失。对于另一个声音“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表示过于乐现,而认为“

走向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仍然而临铲除封建主义的历史重任。”透过这两种不同的声音,而且是完全对立相反的说法,一个的共同前提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确实还活生生地存在着,而且几近消亡,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正面临着重大危机,而且这种危机现象日趋严重。

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的必然性

我们要时时注视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最新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紧密结合我们党员干部队伍发生的重大变化,来深入思考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这个重大问题。我们既有丰厚的物质文明,更要有富足的民族精神支撑,才能充满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广义的概念中,“文化”既是一种精神价值体系,又是一种社会生活方式。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相对封闭的存在状态被西文的坚船利炮所打破。西文列强与中国的战争既是一场军事战争,又是一场文化战争。中国人在痛苦而屈辱的失败中认识到了工业文明与现代化文化的力量与价值,西学自此开始被先进的中国人所自觉接受。中国人是从两个角度肯定并接受西学也即现代文化的。其一是认识到了不接受现代文化就要亡国灭种,学习西方的技术、经济、价值与制度是抵抗并战胜他们的唯一途径。当时所说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就包含着这个意思。其二是逐渐认识到了西学所代表的工业文明与现代文化具有先进性,体现了历史的进步的脚步,是中国所应该选择的方向。就是在这种背景与思路之下中国文化开始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艰难转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党仍坚持文化的现代立场,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文明,通过大规模的社会动员使民主、平等等现代观念深入到社会最基层,使历来封建程度最深的中国农村纳入了现代国家的制度框架之中。我党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使人民日常的生活方式、思想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建国后我党也曾在文化意识形态方面犯过从局部性到全局性、从短时段到长时段的左的错误,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那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我党在追求现代化的愿望太迫切了,以至于想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最终反而走到了现代化的对立面。“文革”过后,我党根据变化了的新的形势制定了改革开放的新方针,带领中国重新回到国际社会,回到了现代文明的主潮流,中国共产党的现代文化导向更加彰显。二十年来对市场以济的建构,对民主政治与法制的追求,对信息时代的认识,对知识经济的倡导,都表现了我党追随历史脚步的旺盛的文化活力。

要树立既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点,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在观念、体制、机制上要真正解决面向群众、面向市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决心,就是要实现整个中华民族全面的、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进入小康社会,群众的文化消费将进入旺盛期。据有关部门估算,到2005年我国潜在的文化消费能力将达到5500亿元。这就要求在发展文化公益事业,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的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新形势要求我们不断适应新情况、新变化,紧跟时代,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一个重要途径,将极大地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从而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先进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做为21世界的我们,该怎么跟上时代的脚步,怎么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做为学生,我们的第一责任是好好学习。其次再其他领域发展自己的特长,为这个社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我的未来靠我们自己

市政09—2

篇7:毛概---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1941年5月,毛泽东在下列的哪篇文章中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做了马克思主义的界定: A、《矛盾论》 B、实践论 C、《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 2.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解释的是: A、李大钊 B、刘少奇 C、邓小平D、毛泽东 3.“实事求是”被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是在:

A、遵义会议 B、党的八大 C、延安整风时期 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4.“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

A、政治路线 B、思想路线 C、组织路线 D、工作作风 5.毛泽东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段话出自: A、《整顿党的作风》 B、《反对党八股》 C、《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 6.邓小平首次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在:

A、1978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1982年党的十二大 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

A、形成阶段 B、发展阶段 C、成熟阶段 D、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8.1978年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为了解决我们党的:

A、政治路线 B、组织路线 C、思想路线 D、基本路线 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A、实事求是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D、改革开放

10.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加强党风建设 D、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1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12.研究我们党思想路线最早的文章是毛泽东的: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D、《新民主主义论》

1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独立自主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产生的标志是:

A、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D、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标志是:

A、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B、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D、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1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保证:

A、与时俱进 B、解放思想 C、实事求是 D、独立自主 17.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开拓创新 D、与时俱进

18.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是:

A、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 B、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多项选择

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

A、让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 B.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

C、以邓小平理论代替毛泽东思想 D.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2.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3.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理论联系实际 C、密切联系群众 D、批评与自我批评.4.在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中,被称作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的是: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D、《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

5.下面属于表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内在统一关系的选项是: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C、与时俱进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要求 D、三者思想本质相同、哲学范畴相同 6.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是:

A、体现时代性 B、把握规律性 C、富于创造性 D、开拓创新

7.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大讨论,具体针对的问题是: A、“两个凡是”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苏联模式 D、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解放思想的科学含义是:

A、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的束缚 B、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打破主观偏见的束缚 C、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D、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9.实践证明,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必然会导致: A、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 B、思想僵化和迷信盛行

C、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 D、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10.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的最直接的重大意义表现在: A、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拨乱反正的进行

B、有力地保证了我国改革开放正确的政治方向 C、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D、有力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三、辨析题

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与时俱进。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简答题:

1.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哪些新的贡献? 2.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什么?

3.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五、论述题

1.请结合个人生活实际,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真正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如何科学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六、材料题

篇8: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转基因技术?

作为国家战略, 2006年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2008年7月, 国务院批准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09年6月, 国务院发布《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 提出“加快把生物产业培育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 “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 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 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除了国家的需求, 我们还需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我国已建成独立的转基因研发体系。例如, 转基因棉花大规模产业化, 具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转基因水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产业化条件成熟。转植酸酶基因玉米处国际领先水平, 产业化条件成熟。转基因大豆、小麦和油菜亟待技术突破。

其实, 还有一个核心问题, 即转基因安全之争的实质是什么?

1996年, 全球转基因品种开始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后不久, 国外媒体就爆出“马铃薯试验大鼠中毒”、“美洲斑蝶死亡”、“墨西哥玉米基因混杂”等一连串所谓的“转基因事件”, 中国也先后出现过“先玉335玉米致老鼠减少、母猪流产”、“广西大学生精子活力下降”等虚假报道。这些所谓事件或虚假报道由于缺乏科学依据, 最终被科学界和有关国家生物安全管理机构一一否定。

很多媒体常常问这样一个问题:目前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为什么不进行人体试验?首先, 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不进行人体试验, 遵循的是国际共识。《国际食品法典》和我国相关安全性评价指南认为, 目前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食品, 不是药品, 现有的动物试验可以回答转基因产品的食用安全性问题。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多次强调, 转基因食品与常规食品实质等同, 并无必要进行临床试验。对此我个人观点是, 人吃五谷杂粮, 就有生老病死。我们不能要求自愿者只吃转基因水稻而什么食品也不吃吧?如果既吃转基因水稻, 又吃其他食品, 就算有负面结果, 如何判定是转基因食品还是其他食品造成的?人体试验个体差异非常大, 如果只吃非转基因水稻的对照组中有自愿者得了癌症, 是否也证明传统水稻致癌?而采用动物试验进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 可以保证试验个体和试验条件一致, 试验结论科学可靠。这就是为什么目前批准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只作动物试验不作人体试验的原因, 也是全球科学界的共识。

转基因安全之争论原因错综复杂, 其中包括历史背景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的商业利益冲突;国际贸易中农产品出口国与进口国之间的矛盾;媒体舆论不可忽视的影响, 加之政治家在民众支持率和国家利益间选择的政治背景。转基因安全争论的实质是贸易之争。

篇9: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

今天我想谈谈什么是理想主义?为什么大学要培养理想主义?这里首先谈关于理想的三个特征。

第一,理想不是现实,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一个特征。

第二,理想意味着善良完美的观念,是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精神。公元前5世纪的柏拉图是古希腊世界里最著名的唯心主义者,他的著作集中讨论“善”,即“good”。从11世纪到18世纪,欧洲流行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的核心内容是绝对精神,是absolute,即完美的善良,绝对的善,也就是孔子讲的“至善”。

“理想”不是关于个人私生活的,而是完美的道德观念,是大公无私。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是在为他人做自己生命之内无法完成的事。他们被后人传颂千年,因为他们展示了追求理想的生命,展示了生命的完美。

Idealism通常都攻击私有观念,攻击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柏拉图穷其一生,鼓吹“理想国”。理想国是个道德国家,没有私有制。比柏拉图早生一百二十多年的孔子也有这样的思想。他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同社会就是大道,是最大的道理。这理想是完美的,所以是永恒的。这理想到了马克思的时代,成就了一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那伟大理念不会死,因为那理想是善良完美的。所以,理想是道德的、完美无私的,是无私地去为社会做贡献。这是关于理想的第二个特征。

第三,既然是完美的道德观念,理想就不大可能成为现实。实现了的理想,就不是理想了,新的苦恼就出现了。所以,理想是很难实现的观念,经常是穷尽一生的努力也无法实现的完美观念。

“社会”的进步需要利他的道德情操,也就是理想主义。除了学习实用的科学知识,大学生要为服务于社会做准备

我们今天处在一个现实主义的时代,是理性时代,不是浪漫时代。“理性”指的是“对代价的敏感性”,是算得失账,是盘算个人的付出和个人的收益。对今人而言,神不存在,上帝不存在,既然生命不过百年,生命内的物质享受就是一切。所以,个人的物质得失最重要,理想是不重要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在大学里讨论理想,鼓励理想主义呢?

这就要先解释什么是“大学”。“大学”指的是最大的学问。我们把University译为“大学”。University的词根是universe,是宇宙。University的意思是环宇普遍的学问道理,包括了自然及社会科学知识和道德人文知识这两大类。

直到20世纪开始,要在我国当“知识分子”,就要熟读四书五经。《四书》的第一本是《大学》,《大学》开篇的第一句就讲了“大学”的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用今天的话来说:学问的最大目的有三个:(1)光大高尚的品德;(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追求“至善”这一最高境界。

为什么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至善”?为什么“至善”被称为“大学”?我讲三个理由。

第一,人类社会需要理想主义、集体主义、利他主义。当这种人文精神衰落了,就只剩下科学了,这个社会就被功利主义左右,被物质主义所垄断,就堕落成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什么是人类社会?彼此关联的人群构成社会。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来源于社会,却并不维护社会,并不能使社会上的人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相反,个人主义承认强者胜出,弱者成为社会的失败者,活该被强者奴役。

大家可能都知道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年他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书中阐述了一个道理:一只看不见的手,指挥着自私自利的人们在不知不觉、毫无意识和目标的状态下,为社会的财富积累做了贡献。这个道理经常被当前的经济学家们引用,为自私自利辩护。

然而,亚当·斯密并不仅仅写了这一本书,他在1759年出版了同样有名的《道德情操论》,在其中,他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民族发达,有的民族落后?他首先解释说:自私自利是人的普遍本性,但是人还有另一个本性,就是获得社会的认可,尊重。这种欲望是独立于个人功利欲望的。他称这种被社会认可的欲望为“同胞之情”(fellow feelings),指的是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受道德观念约束,不要去伤害别人,而是要帮助别人。“同胞之情”对保持人类社会关系的和谐至关重要,所以,追求永恒高于追求个人私利。

接下来,他就回答了问题:为什么有的民族落后呢?他说所有的民族都需要fellow feelings来获得进步和发展,但很不幸,只有一小部分民族能拥有这种高贵的情操。所以,只有一小部分社会能从社会组织的野蛮阶段进步到文明阶段,成为文明社会。人人自私只是野蛮社会的机制。

道德情操是举世皆知的,但能拥有这种道德情操的只是极少数人,以道德情操为本的民族也极少。为什么到1700年为止,我国文明在世界上领先了两千年?我国有孔子,孔子以道德情操为“大学”,让所有的社会精英去研究和遵循“大学”,成就了中国的道德治国,成就了“礼仪之邦”。

为什么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至善”?为什么“至善”被称为“大学”?我的第一个解释是:“社会”的进步需要利他的道德情操,也就是理想主义。除了学习实用的科学知识,大学生要为服务于社会做准备。大学生要有服务于公共生活的精神,成为我们社会关系中的健康力量。

我们昨天的理想,决定了中国今日社会的现实。如果你们今天对现实不满,那么,你们的理想就是祖国的未来

第二,既然讲究集体主义的“至善”是“大学”,是大学问,就只有社会精英才可能掌握。或者说,具有了这种精神的人就是社会精英。社会精英未必有正式大学训练的经历,更不一定是考试成绩最高的那些人。士兵雷锋、掏粪工时传祥都是精英,因为他们是我国社会精神的楷模。

nlc202309020703

我们不必追究《雷锋日记》里的细节是否真实。为世人所知的雷锋是精神世界的楷模,他使我们的社会比过去更文明、更亲切了。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英雄。英雄是精英中的精英。英雄的基本特点是:他们不是自私自利的“小人”,而是胸怀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并为之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变不可能为可能,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那些人。美国商界的英雄不是那些赚了很多钱的人,而是那些赚了钱,却将这些钱全部奉献给社会进步事业的人。我们人类不是因为有了弱肉强食的竞争而成为人类,而是因为有了人类的精神,也就是人文精神,才成为人类,才有了人类社会。

能够坚持理想的成年人是极少数。理想使他们坚强、弘毅,百折不挠,成为英雄。作为思想家,马克思是百年世界里的第一人。他以自己的理想批判社会,批判资本主义,批判国家,批判私有制度,批判家庭。他生前从没得到过任何官方的承认,没有大学教职,没有女王的奖励,甚至没有祖国。但他终生勤奋,在学术领域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王国。

现实生活会摧毁理想,如果大学不鼓吹理想主义,如果我们不在大学播撒理想的种子,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精英,不会有百折不挠的英雄,不会产生知识泰斗,整个社会的质量就会比较低。因此,把无私地为社会服务当作“至善”,把“至善”称为“大学”的第二个原因是:那是英雄的品德,是领袖的要素。大学只讲分数,不讲“至善”,就不会是培养精英的地方。

第三,为什么要着重在青年时代讲究“理想”?因为理想不是现实,现实会蹉跎理想,摧毁理想。许多人在年轻时有远大理想,但多数人在成家、工作或者遭受挫折之后就成为现实主义者,甚至变成争权夺利、庸庸碌碌的“小人”。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大学里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鼓励集体主义,讲授理想,与学生一道憧憬人类社会的光明前途。教授们懂得社会的黑暗,但他们批判黑暗,鼓励大家追求光明。我们不在大学生中散布个人主义的,甚至反社会的灰色阴暗情绪。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改善社会,我们应培养积极乐观的情绪,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培养未来的、社会公共生活的积极参与者。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当年,过去的成年人对我这样的过去的青年,曾经这样讲。可当时的我没有感觉。而今,作为今天的成年人,我对今天的青年也这样讲。为什么?因为我们昨天的理想,决定了中国今日社会的现实。当我在这校园里呼唤找回理想主义的时候,那反映了我对今天社会现实的痛苦反思。如果你们今天对现实不满,那么,你们的理想就是祖国的未来。我希望这未来不是更堕落,而是更美好。

(摘编自北大校园网)

讲者简介

潘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讲授世界政治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中外政治制度比较、美国社会发展史等课程。代表论著有《法治与民主迷信——一个法治主义者眼中的中国现代化和世界秩序》《农民与市场》等。

篇10:毛概---为什么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课程名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院系年级:电气工程系

2009级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技术

电信S2009-4班

姓名:

授课老师:

2011年 4月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熟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内容和基本方针。[学习重点]

1、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

2、党为什么要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重点)

4、理解中国先进文化。(难点)

一、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文化的科学涵义:文化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是指与经济、政治等并列的,即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精神文明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

探讨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发展进程与特点,其根本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1.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我们党对文化发展基本规律的高度概括,是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辩证统一的。如果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甚至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十分错误的。我们应全面贯彻党的文化政策,坚持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2.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阵地。实践证明,不用先进文化去占领阵地,腐朽落后文化必然会乘虚而入。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阵地,是我们党领导文化事业健康发展的经验总结,也是保证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实现文化繁荣的内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大众的文化,应认真搞好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场馆的思想文化教育功能。

3.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

(1)把文化建设纳入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从“三个代表”的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坚持党的文化政策,领导和团结广大文化工作者,遵循文化事业的发展规律,制定并实施正确的文化政策,处理好文化工作中若干重要关系。

(2)把文化建设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文化。各级党委、政府应按照“重在建设”的方针,努力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事业;对基层各项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应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加强建设和管理。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在领导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创造性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在建设高度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党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任务,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科学的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等等。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强调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建设和谐文化,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和道德规范。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胡锦涛指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是现阶段我国文化工作的主题”。

80多年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要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都搞好,使它们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才能实现。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综合国力是,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全部实力的总和。在当今社会,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任何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都需要有一种普遍的社会认同和凝聚力,以维护社会的协调与稳定。这种认同和凝聚力主要来自于文化。

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文化建设能够使人们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准则,提高劳动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开发人的智力资源。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从思想上保证了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也是文化的创造者。人的素质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又给历史发展以巨大的影响。在社会主义社会,努力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获得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而提高人的素质,培养人的素质,是文化建设的特有功能。在新的世纪,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培育四有新人。

(二)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必须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培育民族精神。

伟大的创业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共同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品质,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维系、协调和推动作用的一个精神力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新时期“六十四字创业精神”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现在我们正在从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事业,正在并将进一步使民族精神更加发扬光大,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职责,是要为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所以,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切切实实,长期不懈地抓紧抓好。

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任何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需要有法律规范提供制度保证,有道德规范提供精神动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着力培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观念,逐步构建起日益完善的、反映社会不同层次和不同职业要求的、具有很强引导力和规范力的道德体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就是使德治与法治相辅相成。法治以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就是要把中华民族具有悠久而深厚的道德传统,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美德,发扬光大。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根本,理想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文明力量,是人的一种崇高的精神文明境界。我们党的最高理想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党和我国各族人民在现阶段的共同理想。当前要坚持不懈地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利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方式、方法。

(三)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是增强我国综合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觉悟水平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当前,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要制订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建立国家创新体系,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要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新闻媒体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要坚持正确的导向,把体现党的意志同反映人民的心声结合起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从服务于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要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使宣传报道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要把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克思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使之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阵地,对外宣传的新渠道。

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坚持重在建设,以立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把注意力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人民的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创造性上来,集中到满足人民的文化和精神需要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来。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既继承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创新精神,既立足于本国本民族又大胆吸收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先进文化的精神和特质。要在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中创造有利于文化创新的机制和环境。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开拓能够极大促进我国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

2、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双百”方针是对文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总结,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3、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这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丰富沃土和不竭源泉。

4、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5、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繁荣是文化建设的永恒主题,管理是文化繁荣发展的有力保障。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3、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上一篇: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调研下一篇:立足本职工作深化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