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N的二次开发关键技术

2024-05-04

IMAN的二次开发关键技术(通用7篇)

篇1:IMAN的二次开发关键技术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课程名称:

地理信息系统

设计名称:

MapObjects的二次开发

院(系):

*********

专业班级:

*********

名:

***************

号:

***********

指导教师:

********

****年 * 月 *日

一、设计目的:

(1)、实习类型:课程设计;

(2)、了解VB的软硬件环境、MapObjects数据类型;(3)、初步掌握该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

(4)、能够熟练的操作VB6.0软件,并能应用该软件简单的与MO进行开发(5)、掌握产品的输出设计。

(6)、培养利用GIS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主要仪器设备,器材,药品,软件等

(1)软件准备:VB6.0(2)硬件准备:PC机 500M内存,128M显卡(最低)(3)资料准备:MapObjects控件、USA等SHP文件

三、设计原理和内容:

(1)设计题目:MapObjects的二次开发

(2)具体要求:应用VB软件与MO控件进行结合,实现MO的二次开发。(3)功能描述:

 MapObjects是可以允许用户向应用程序中添加地图的制图软件控件集合。 MapObjects 可以在多种符合工业标准的开发环境下使用,比如 Visual Basic,PowerBuilder,Visual C++等。MapObjects 可以直接嵌入到这些开发环境中使用,允许用户快捷地创建应用程序。

 MapObjects运行于Windows XP或Windows NT 4.0或更高版本。

 MapObjects 包括一个ActiveX 控件(OCX)也就是Map控件,还包括45个

ActiveX 自动对象。可用于符合IT行业标准的Windows编程环境。 MapObjects主要功能:

 显示一张包含多个图层的地图(道路,河流,边界)。 放大,缩小,漫游。

 创建新的几何图形,如点,线,圆,多边形。 为图层添加注释。

 识别地图上被选中的要素(点,线,面)。 可以通过线,矩形,多边形,圆来选择要素  可以选取距某参照物一定距离范围内的要素。 可以通过SQL语句来选择要素。 对选择的要素进行统计。

 查询与更新被选择的要素的属性数据  制作专题地图。

 根据字段的值标注图层要素。 显示从航片或卫星图片上获取的图像。 动态显示实时或时间系列数据。 通过输入地址在地图上定位。 将数据投影到不同的坐标系下

 MapObjects对象模型(具体见附录)

 数据通道对象组(Data Access Objects) 地图显示对象组(Map Display Objects) 几何图形对象组(Geometric Objects) 地址匹配对象组(Address Match Objects) 地理坐标对象组(Projection Objects)

四、设计步骤

1、添加图层

CommonDialog1.Filter = “ESRI Shapefiles(*.shp)|*.shp” CommonDialog1.InitDir = App.Path + “data” CommonDialog1.ShowOpen

2、添加菜单栏

工具——菜单编辑器

3、Toolbar和ImageList

If Toolbar1.Buttons(1).Value = 1 Then

Map1.MousePointer = moZoomIn

ElseIf Toolbar1.Buttons(2).Value = 1 Then

Map1.MousePointer = moZoomOut

ElseIf Toolbar1.Buttons(3).Value = 1 Then

Map1.MousePointer = moPan

ElseIf Toolbar1.Buttons(4).Value = 1 Then

Map1.MousePointer = moArrow

Set Map1.Extent = Map1.FullExtent

ElseIf Toolbar1.Buttons(5).Value = 1 Then

Map1.MousePointer = moIdentify

ElseIf Toolbar1.Buttons(6).Value = 1 Then

Map1.MousePointer = moArrow

Form5.Show

Toolbar1.Buttons(6).Value = tbrUnpressed

ElseIf Toolbar1.Buttons(7).Value = 1 Then

Map1.MousePointer = moArrow

Toolbar1.Buttons(7).Value = tbrUnpressed

ElseIf Toolbar1.Buttons(8).Value = 1 Then

Map1.MousePointer = moCross

reflash

ElseIf Toolbar1.Buttons(9).Value = 1 Then

Map1.MousePointer = moCross

reflash

ElseIf Toolbar1.Buttons(10).Value = 1 Then

Map1.MousePointer = moCross

reflash

ElseIf Toolbar1.Buttons(11).Value = 1 Then

Map1.MousePointer = moCross

reflash

ElseIf Toolbar1.Buttons(12).Value = 1 Then

Map1.MousePointer = moCross

Reflash

If Button = 1 Then

If Toolbar1.Buttons(1).Value = 1 Then

Set Map1.Extent = Map1.TrackRectangle

ElseIf Toolbar1.Buttons(2).Value = 1 Then

Set r = Map1.Extent

r.ScaleRectangle 1.5

Map1.Extent = r

ElseIf Toolbar1.Buttons(3).Value = 1 Then

Map1.Pan

ElseIf Toolbar1.Buttons(5).Value = 1 Then

Form2.TreeView1.LineStyle = tvwRootLines

Form2.TreeView1.Nodes.Clear

Set l = Map1.Layers(Me.Combo1.text)

Set p = Map1.ToMapPoint(x, y)

Set partNode = Form2.TreeView1.Nodes.Add(, , “r”, Me.Combo1.text)

theTol = Map1.ToMapDistance(Searchtolpixels * Screen.TwipsPerPixelX * 3)

For Each l In Map1.Layers

If l.Visible = True And l.LayerType = moMapLayer Then

Set Rect = l.SearchByDistance(p, theTol, “")

If Not Rect.EOF Then

Form2.ListView1.ListItems.Clear

For Each Fld In Rect.Fields

Set newItem = Form2.ListView1.ListItems.Add

newItem.text = Fld.name

newItem.SubItems(1)= Fld.ValueAsString

Form2.Text1.text = ”当前坐标:(“ & p.x & ”,“ & p.y & ”)“

End If

Set partNode = Form2.TreeView1.Nodes.Add(”r“, tvwChild, , Rect.Fields(”NAME“).ValueAsString)

End If

Next

partNode.EnsureVisible

Form2.Show

ElseIf Toolbar1.Buttons(8).Value = 1 Then

Dim Shp As MapObjects2.Polygon

Set PL = Map1.TrackLine

Map1.TrackingLayer.Refresh True

ElseIf Toolbar1.Buttons(9).Value = 1 Then

Set Poly = Map1.TrackPolygon

Map1.TrackingLayer.Refresh True

ElseIf Toolbar1.Buttons(10).Value = 1 Then

Set PL = Map1.TrackLine

Set BLine = PL.Buffer(Combo2.text)

Map1.TrackingLayer.Refresh True

ElseIf Toolbar1.Buttons(11).Value = 1 Then

Set Poly = Map1.TrackPolygon

Set BLine = Poly.Buffer(Combo2.text)

Map1.TrackingLayer.Refresh True

ElseIf Toolbar1.Buttons(12).Value = 1 Then

Set p = Map1.ToMapPoint(x, y)

Pts.Add p

Set BLine = Pts.Buffer(Combo2.text)

Map1.TrackingLayer.Refresh True

End If

ElseIf Button = vbRightButton Then

PopupMenu view

End If 例如:鹰眼

放大

属性

4、图层控制

本设计的图层可以实现上下移动、显示和隐藏图层等功能 Private Sub Form_Load()

legend1.setMapSource Map1 End Sub

Private Sub Map1_AfterLayerDraw(ByVal Index As Integer, ByVal canceled As Boolean, ByVal hDC As stdole.OLE_HANDLE)legend1.LoadLegend True End Sub

Private Sub legend1_AfterSetLayerVisible(Index As Integer, isVisible As Boolean)Map1.Refresh End Sub

5、显示比例尺、动态坐标和时间等 Private Sub refreshScale()ScaleBar1.MapExtent.MaxX = Map1.Extent.Right ScaleBar1.MapExtent.MinX = Map1.Extent.Left ScaleBar1.MapExtent.MaxY = Map1.Extent.Bottom ScaleBar1.MapExtent.MinY = Map1.Extent.Top ScaleBar1.PageExtent.MinX = Map1.Left / Screen.TwipsPerPixelX ScaleBar1.PageExtent.MinY = Map1.Top / Screen.TwipsPerPixelY ScaleBar1.PageExtent.MaxX =(Map1.Left + Map1.Width)/ Screen.TwipsPerPixelX ScaleBar1.PageExtent.MinY =(Map1.Top + Map1.Height)/ Screen.TwipsPerPixelY ScaleBar1.Refresh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Me.StatusBar1.Panels.Item(5).text = ”当前时间 :" & Now()End Sub

五、设计总结分析

设计阶段是在VB中创建应用程序的最重要的部分。首先需要为应用程序设计一用户界面,然后对每个功能模块编写代码。但设计代码的结构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不易掌握。构造应用程序的方法不同,可能会造成应用程序的性能以及代码的可维护性、可使用性不同。

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针对MO二次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如下总结:

(一)实验难点

1.由于对VB的应用环境不大熟悉,各个控件的使用方法不甚了解,所以在开始构建工程模块时很是吃力。

2.VB编程是实验中的一大难点,每个功能都要通过编写代码来实现,对加载的每个功能函数需要不断的修改和调试。

(二)注意事项

1.在构建不同的窗体模块时,要注意模块之间的链接;

2.每个模块有多个过程,每个过程是一个可执行的代码片段,要划分清晰每个子过程、函数过程或是属性过程,以便程序的调试、检查;

3.在很多情况中存在多个对象共享的重复过程,这样可创建一个共享的子过程,以方便调用,来增加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应用每一个变量前需要进行定义,以保证程序可读; 5.在调试程序时可通过设置断点来进行追踪分析;

6.在工具栏设计中,Toolbar里按钮的索引号要与ImageList的图像编号链接一致,按钮样式要设为“tbrButtonGroup”,否则无法对地图实现各项操作; 7.在实现“打开”功能前,需加入CommonDialog控件,否则无法实现;

心得体会:

在这次上机实习中,我们使用VB和MO中的Text,Label,Toolbar,Command,Statusbar,list,Listview,Map,Legend等控件创建了一个用户界面,并通过编程实现了MO的一些主要功能。

通过上机实习,我们熟悉了VB的工作环境,初步掌握了该软件的基本操作与用法,学会了用属性窗口及代码设置对象(窗体和控件)属性的方法,学会了如何用对象建立界面及在代码编辑器中输入程序代码的基本操作,基本掌握了用VB开发应用程序的一般步骤。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对VB软件的学习和了解还不够深入透彻,开发实现的MO功能还不够全面,以后还需要加强学习和训练,培养自己利用GIS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篇2:IMAN的二次开发关键技术

CATIA V5是法国达索公司最新推出的一款CAD/CAE/CAM软件平台, 是目前汽车、轮船及航空航天领域内应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三维工程设计软件。作为一款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软件, CATIA以其超强的自由曲面造型和逆向功能, 为板料零件设计提供了方便。随着CATIA软件在设计和制造领域内的应用不断深入, 用户对软件在个性化服务方面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此软件为用户提供了一系列用于二次开发的接口。通过这些接口用户可以实现程序界面的定制、零件的自动建模和装配等特殊的功能。

1 CATIA二次开发技术简介

CATIA的二次开发模式主要有2种, 即CAA (Component Application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C++模式和C A A Automation模式。CAA C++模式可进行最有效率的应用程序开发, 但入门困难。而CAA Automation对于某些功能的实现有较大的限制, 但入门很容易,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一般应使用CAA Automation作为基础的二次开发工具。CAA Automation技术是建立在COM基础上的, 是由OLE (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Automation发展而来的。COM作为一种二进制兼容规范, 它可使不同语言开发的组件在二进制可执行代码基础上相互通信, 并提供对外访问的接口。

在CAA Automation模式下通过程序来访问CATIA对象的方法很多。对于其他程序或脚本而言, CATIA只是一个OLE自动化对象服务器, 任何能访问COM对象的程序或脚本都能访问CATIA并对其进行操作。CATIA支持从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访问它的对象, 在系统内部可以通过编写VBScript脚本程序来访问, 在系统外部可以通过VBScript、JavaScript、Visual Basic及Visual C++程序来进行访问。

在CAA Automation中所有的数据都是被封装成对象形式的, 并成树状结构, 见图1。这样就可以通过根对象对所有的其他对象进行访问。例如, Application对象是根对象, 通过这个对象的Documents、Windows等属性就可以实现对所有CATIA对象的访问。

2 CATIA二次开发的具体操作流程

利用Visual Basic进行CATIA二次开发时, 为了简化程序的编制, 以及充分利用CATIA提供的二次开发功能, 往往需针对具体零件利用CATIA的宏录制方法获取零件建模所需的宏命令, 然后对所录制的宏命令进行相应的修改, 例如增加零件参数变量设置、与数据库进行连接以获取零件结构参数等, 这往往会节省很多时间。

(1) 标样零件参数化建模及其宏命令的录制

零件整个建模过程是基于参数化设计理念的, 即将具有代表性的几何形状定义为特征, 并将其所有尺寸设为参数变量, 通过特征尺寸参数来生成特征实体, 并以此为基础构造更加复杂的零件模型。参数化设计常采用的是尺寸驱动法, 即在保证零件的拓扑结构不变的情况下, 把零件的尺寸参数定义为尺寸变量, 并给出变量之间的约束关系。当给定不同的尺寸值时, 便可得到一组结构相同而尺寸不同的零件。

首先, 针对要建立的实体模型将其结构分解, 根据CATIA创建实体的特点, 确定各特征结构建立的顺序, 单次所建立的特征结构尽可能要简单、规范, 从而使复杂的零件由一系列基本特征结构表示出来。在参数化过程中, 各特征建立的顺序要严格正确, 否则可能导致尺寸驱动的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开发人员在CATIA环境下, 按照正确的拓扑关系建立标样的三维模型, 并保证建模过程中驱动各特征的驱动尺寸和基准正确, 这些尺寸和基准主要用于描述特征形状大小和确定特征位置。在进行标样建模之前需要激活CATIA中的宏命令录制功能, 即工具→宏→启动录制, 以获得整个标样建模所需的宏命令流。模型建立完毕后, 打开宏命令, 并对其中涉及到的驱动尺寸进行参数变量设定。使程序通过用户界面获得驱动尺寸参数值后, 对已经定义好的标准模型的相应约束关系进行修改和求解, 使其特征的几何或拓扑信息发生改变, 并引起相关模型及关系的联动, 生成所需要的零件。

值得注意的是, 有一些常用的方法和属性是无法通过宏录制获得的, 需要在Visual Basic程序中由用户自行添入相应代码。例如, 在零件总装模型中对各装配零件进行颜色设定是无法由宏命令录制来获得的, 此时可参考CATIA帮助文件所提供的原代码 (原代码文件为DMUInf ColorTable20Source) 。

另一个比较常用的命令是界面截图, 因为有时需要对生成的零件或装配件进行界面截图, 供客户端程序调用或生成报告文本等, 该命令也无法由宏命令录制来获得。CAA Automation提供的Viewer对象可实现上述界面截图的要求, 具体代码如下。

(2) 驱动尺寸参数变量的设定

在进行驱动尺寸参数变量设定时, 一个较为便捷的方法是将所录制的宏命令拷贝至写字板等文本文件中, 然后在宏命令中搜索“.Value”字段, 其后面的数值即为零件建模过程中的驱动尺寸参数值。将那些需要被参数化的驱动尺寸值用变量代替, 即可完成宏命令中驱动尺寸参数变量设定的工作。

在录制宏命令时, 圆的直径被默认为半径标注的形式, 参数变量设定中需注意。另外, 在零件建模过程中, 草绘时有些特征的建立要充分利用位置约束来进行, 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尺寸约束以及后续的参数变量设定。

(3) Visual Basic用户界面程序的编制

在访问CATIA对象之前, 必须添加相关的CATIA类型库。这些类型库实质上是一个COM接口, 通过该接口实现程序间的沟通和访问。在Visual Baisc菜单中选择“工程→引用”, 打开工程对话框, 选中所有以CATIA开头的类型库, 这样就可以使程序调用CATIA所有的对象并使用相应的方法和属性。

首先, 程序应具备从用户界面或数据库中获得驱动尺寸参数的功能;然后将尺寸参数以过程变量的形式传送至由宏命令组成的过程中, 该过程用于实现CATIA的连接及零件自动模型建立和装配的功能。

利用Visual Basic程序实现CATIA连接的代码如下所示。代码的内容是:进行CATIA连接, 如果CATIA未启动, 则启动它。

需要说明的是, Visual Basic对每个模块的过程数量没有限制, 但每个过程却只能包含64 k的代码。如果过程或模块超出这一限制, 程序将产生编译性错误。对于较复杂的零件结构, 宏代码往往非常大, 为避免上述编译性错误的发生, 通常需要将宏代码分割成为若干个较小的过程分别进行调用。

3 CATIA二次开发技术在挤压模具设计中的应用

挤压成形是指利用模具使金属材料在一定压力和速度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 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零件的加工方法。随着汽车制造行业的发展, 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汽车零件不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作为无切屑、少切屑加工的冷挤压工艺将成为汽车制造行业继续发展和开拓的关键技术之一。

挤压模是用于大批量生产挤压零件的一种精密工艺装备, 结构较复杂。基于CATIA CAA Automation技术来实现挤压模具标准件的自动建模对提高模具设计效率、确保模具设计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挤压模具零件可分为如下几类。

(1) 工作组件:凸模、凹模、凹模预应力套、顶出器、卸料板等。

(2) 模架组件: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导套、模柄。

(3) 装配组件:凸凹模固定板、螺钉、螺栓、垫圈、弹簧、柱销、键等。

(4) 其他组件:顶杆、垫板、限位器等。

对模具零件进行分组将有利于模具结构参数化的实现, 这是因为同一类功能的组件彼此间存在着定位和尺寸关联的情况。将整体模具结构分解成上述几类组件后, 一方面可以降低模具参数化设计的难度, 另一方面也增大了模具设计的灵活性。

下面以模架组件设计为例对用户界面构成进行说明。进入图2所示模架组件设计界面后, 首先选择挤压用设备的类型, 设备的选择决定了T型槽的位置和尺寸。导柱、导套和压板采用企业标准ACO014-94、A C O 0 1 8-9 4和ACO015-94, 需选择直径规格和导柱长度。模座可选择企业标准或采用钢板模座。标准模柄为可选项。完成所有设定以后, 程序界面将出现钢板模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大部分尺寸已被经验化设定而无需用户输入参数, 例如导柱间距、压板位置、起重螺孔的尺寸和位置、止口形式等。用户只需在关键尺寸对应位置处输入数值即可, 点击“建立模型”启动CATIA软件并建立和装配模架组件, 见图3。

4 结束语

篇3:基于VB.NET的二次开发技术

一、引言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迅速发展,许多工程问题已经逐从人工求解向计算机求解转型,即从人工数值分析转向计算机数值模拟。

目前,许多工程师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来辅助自己的工程设计。但是,由于软件自身的限制,当一个工程的设计方案需要调整或出现错误时,所有数值模拟都要重新开始,整体上拖慢了工程进度,延长了工程周期。

针对上述问题,不同工程师采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自己的实际工作需求。二次开发技术是众多解决方法中拥有较高效率、较高精度的一种。本文通过 VB.NET语言自带的函数对 ANSYS Mechanical APDL产生的命令流文件进行调用修改,实现梁结构的“参数化分析”。

二、ANSYS命令流文件

1.ANSYS简介

ANSYS是一款融结构、流体、电磁场、声场和热学等为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在多物理场耦合领域具有不可多得的优势,是现代工程师最常用的CAE软件之一。在ANSYS 7.0版本后,ANSYS公司根据用户需求,将ANSYS分成 ANSYS Workbench和 ANSYS MechanicalAPDL两个不同的平台,以适应不同的分析情景。

2.ANSYS的工作平台

ANSYS Workbench平台是一种全新的界面和设计理念,通过自顶向下的分析方式向用户展示了完整的分析过程,其最大的优点是操控性强、参数化程度高、界面友好、接口丰富。ANSYS Mechanical APDL平台即 ANSYS的经典版,虽然界面相对落后,分析步骤较为复杂,可视化程度低,但是其分析过程可直接产生命令流文件。

3.APDL命令流文件

APDL命令流文件是 ANSYS特有的分析文件,通常为 Windows文本格式。它记录了整个数值模拟的过程,包括一系列建模参数、网格划分类型、求解器设置、后处理模块设置等数据。利用命令流文件,只要通过改变其中关键的数据,再通过调用ANSYS Batch(ANSYS批处理命令)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模拟结果。本文就是在基于 APDL命令流文件的基础上对 ANSYS进行二次开发。

三、二次开发技术

1.二次开发技术的简介

狭义上的二次开发技术,即在现有软件提供 SDK的基础上,针对用户的特别需求,利用 SDK中公开的 API(应用程序接口),通过编程语言来访问软件原有的一些功能,即开发出一款用户专用的软件。总的来讲,二次开发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相对于完全的定制开发,二次开发工作量小,效率高,风险低,周期短。

(2)二次开发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故原产品的功能和优点能有很好地继承。

(3)解决了单纯的产品个性化需求不能满足的问题。

2.二次开发平台的选择

Microsoft Visual Studio(简称 VS)软件是美国Microsoft公司的开发工具包系列产品。VS是一个完整的开发工具包,包括了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中所需要的大部分工具,如代码管控工具、UML工具和集成开发环境 (IDE)等。所写的目标代码适用于微软支持的所有平台,包括 Microsoft Windows、Windows Phone、.NETFramework、.NET Compact Framework和 MicrosoftSilverlight等。

3.二次开发编程语言的选择

Visual Basic.NET语言是基于微软公司的 .NETFramework上的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通常简称 VB.NET(非 VB)。

VB.NET是当今 Basic系语言中最完善的一种,其可视化操作与拖拽化编程环境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任。与 VB不同,VB.NET具有更加完善的功能。

(1)真正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

(2)强大的事件驱动功能。

(3)软件的集成式开发。

(4)结构化的程序语言设计。

(5)强大的数据库访问功能。

(6)支持对象的链接与嵌入、动态交换、动态链接等技术。

(7)网络编程功能。

基于以上优点,VB.NET是进行软件二次开发设计的理想编程语言。

四、APDL二次开发的可行性

ANSYS APDL平台进行有限元分析时,由于软件自身的限制,导致当模型改变或参数出现变动时,整个数值模拟过程重新进行,这过程包括“重新建模—重新定义材料—重新划分网格—重新定义边界条件—重新设置求解器—重新求解”等步骤,需耗费大量的时间,重整体上拖慢工程进度。

APDL每次进行分析时,在工作目录下会产生一个命令流文件,文件里记录了项目的各种分析参数。利用VB.NET的文件操作函数,在指定目录下生成新的文本文件,通过 VB.NET中的数据写入功能,将用户自定义的参数赋予新的文本文件,从而形成新的命令流,再通过函数调用 ANSYS Batch进行分析,并通过图片控件直接显示分析结果(各类分析云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参数化分析”。

五、梁结构分析的二次开发实例

本文利用工程上一个经典的梁结构结合 VB.NET进行ANSYS的二次开发,阐述二次开发的主要过程和实际的工程意义。开发的软件如图 1所示。

1.分析模型

本文采用的是工程上一个经典的工字梁结构,具体模型如图 2所示。

图2梁结构模型

nlc202309031627

其中:左端是固定端约束,右端在 XZ平面内可左右滑动, Y方向不具自由度。梁截面是工字梁结构,具体的参数意义如图 2所示。

2.命令流文件的获取

进入 APDL界面,设置 Preference为 Structural。依次点击Preprocessor—Element Type—Add,选择梁单元为 BEAM189。依次点击 Section—Beam—CommonSections,选择工字梁界面,输入相关参数。依次点击Modeling—Create—Nodes,按照图 2完成模型的建立。依次点击 Solution—Define Loads—Apply完成对模型的约束和荷载的定义。上述步骤完成后,点击 Solve进行求解,当提示“Solve is done”时,进入工作目录,将生成的命令流文件保存(默认的命令流文件是名为 file的 Windows文本)。

3.代码编写

得到命令流文件后,利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2平台上的 VB.NET语言对命令流进行二次开发。

向 Form1窗口添加一个 Button,并对 Button添加一个 Click事件响应。首先,需指定一个目录生成新的命令流文件,这里指定默认目录为工作环境,并用 Sw.WriteLine函数对新的命令流文件写入原命令流数据,语句中需用户自定义的参数部分留空。部分关键代码如图 3所示。

将分析语句写入新的命令流后,需定位 ANSYS原程序,这里通过 Shell函数实现该功能。部分关键代码如图 4所示。

接下来,需要建立一个控件存放ANSYS的安装路径,以便通过 Click事件响应将路径位置赋予命令流,这里通过定义 System.IO.Stream变量来实现。部分关键代码如图 5所示。

最后,为了保证每次分析结果不与上次分析结果混淆,需在每次新分析前对上次分析结果进行清理,这里通过 kill函数实现这个命令。部分关键代码如图 6所示。

完成第一个 Button控件的编写后。需添加一个 PictureBox控件和 4个 Button控件分别控制显示 “位移、应力、剪力、弯矩”四张云图。这里,利用赋值函数直接将图片名赋给PictureBox控件。部分关键代码如图7所示。

完成上述代码最关键部分的编写后,再对整体代码和软件界面进行细节上的修改,全部完成后,导出最终的软件应用程序。

4.实例演算

完成软件的设计(图 1),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演示软件的功能。本次分析参数如表所示。分析结果如图8~11所示。

六、结语

本文通过利用 VB.NET对一个经典的工程梁结构问题进行 ANSYS Mechanical APDL平台上的二次开发,设计出一款用户个性化的软件,详细展示了二次开发的工作流程和实际应用意义。在实际工作中,分析模型往往比该模型复杂,故开发用户个性化的软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上面的分析,可知二次开发的具有如下优点。

(1)参数化分析:通过实例演算可以看出,用户通过自定义界面完成参数的输入,无论改变哪个变量,均可通过界面一次性完成,免去了重建模等复杂步骤,极大缩短了分析时间。

(2)继承性好:因为求解处理器仍然是 ANSYS的处理器,故用户可将注意力集中在界面窗口设计和事件响应上,而不必关心计算结果是否准确。

(3)界面友好:通过软件最终的设计结果可看出,开发出来的软件界面友好,即使是不熟悉甚至是未曾学过ANSYS的用户仍可进行有限元分析,并得到准确的分析结果。

(4)软件通用性强:VB.NET编写的 Windows程序能在任何安装有 Windows系统的电脑上使用,故只要在安装有 Windows和 ANSYS的电脑上都能使用。

篇4:IMAN的二次开发关键技术

“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 ”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它包含诸多方面, 主要有: (1) 传统文化素养的延续和拓展; (2) 使受教育者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 (3) 对信息源及信息工具的了解及运用; (4) 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 如对需求的了解及确认, 对所需文献或信息的确定、检索, 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组织及处理并作出决策。简而言之, 完整的信息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知识层面———文化素养, 意识层面———信息意识, 技术层面———信息技能。

二、信息技术教师的信息素养

我市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都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而且大部分是与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的师范生, 可以说已普遍达到了信息素养中的知识和技能两个层面, 所欠缺的是信息意识。信息意识, 通俗地说就是人的信息敏感程度, 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行为、理论观点等, 从信息角度的理解、感受和评价, 面对不懂的东西, 能积极主动地寻找答案, 并知道到哪里、用什么方法寻求答案。信息时代处处蕴藏着各种信息, 能否很好地利用现有信息资料, 是人们信息意识强不强的重要体现。教师的信息意识, 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信息意识, 即对信息的重新组织、分析利用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材的“二次开发”

教材的“二次开发”, 主要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度的增删、调整和加工, 合理选用和开发其他教学材料, 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图片的处理》这一课选自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 (上册) 》第5章《图片的获取与处理》中的第2节。本节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利用常用的图片处理方法, 通过图片处理更好地表达主题。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实践性强, 如果简单地按照教材中的步骤和所提供的素材上课, 则不可避免地出现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变成机械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过程。下面首先看看这四位老师是如何上这一课的。

第一位老师以“变脸魔术”引入课题, 由男孩脸变成女孩脸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授环节中, 老师先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 接着用其中的一种———ACDSee软件演示“调整亮度”和“旋转与裁剪”两种操作, 学生模仿完成, 然后出示一张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的合成图, 演示在Photo Shop中如何将图片抠出来并合成出此效果, 学生尝试完成, 并添加文字。在教学设计中, 老师还设计了一个拓展提升的任务, 就是用所学到的知识, 完成一开始的“变脸魔术”效果, 由老师和学生点评作品, 最后老师总结本节课知识点。但由于时间关系, 拓展任务及点评总结都没有来得及完成。

第二和第三位老师都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 让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中掌握操作技能。第二位老师以“低碳生活”为主线, 要求学生在Photo Shop中对图片进行亮度调整、旋转、裁剪及合成的操作, 把大部分时间交给了学生自主学习。第三位老师以“制作动漫海报”为主线, 提供给学生熟悉的动漫卡通图片作为素材, 要求学生利用ACDSee软件模仿完成调整亮度、旋转、裁剪和合成的操作。

第四位老师以猜谜语形式引出今天的课题《“我型我秀”个性月历制作———图片的处理》, 先简单介绍了ACD-See、“我型我塑”、Photo Shop等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 并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然后从版权、实用性等方面进行思考, 引出学生易上手的“美图秀秀”图片处理软件。随即请学生做模特, 用现场拍摄的照片作为月历的前景素材, 先分析素材对于表现主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然后引导学生利用软件中的功能对素材加以调整, 如亮度、裁剪和旋转, 再鼓励学生探索软件中的特效, 将前景图片进一步美化, 彰显个性。最后从老师提供的月历背景中选择一张, 与处理好的前景图片加以合成, 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在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后, 请学生反思自己的成功与不足,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进行“我型我秀”的月历制作。

对照教材, 四位老师或多或少都做了二次加工, 但是由于老师本身的信息素养不同, 二次加工后的效果各有不同。

四、从对教材的二次开发看教师的信息素养

第一位老师, 只看她的教学设计, 步骤清晰, 首尾呼应, 但实际上非但没有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而且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累, 老师上得累, 学生学得累, 听课的老师听得累。仔细分析, 是因为这位老师过分拘泥于教材, 没有很好地对教材进行重组和整合, 是在教教材, 而不是用教材, 在教学方法上较多采用教师先演示, 学生再操作, 学生停留在操作技能的学习层面, 缺少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没有成功的喜悦, 学生的信息素养很难得到提高。

第二位老师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任务, 自主完成学习内容。可见这位老师已经意识到,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但是给出的任务不够明确, 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不强, 成就感也不足。而且整节课的教学环节松散, 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够, 再加上老师的语言缺乏激情, 给人的感觉非常沉闷。

第三位老师也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 而且是以学生感兴趣的动漫卡通为素材,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也知道本节课要学习哪些操作, 达到怎样的效果。但是由于教师的要求过于单一, 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没有得到体现, 学生的信息素养不能很好地提高。

第四位老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题材和范例组织学生学习, 使学生在明确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之后, 从而产生对图片进行处理的需求, 激发学习本节内容的热情和愿望, 教学过程充满体验、充满探究、充满创造、充满实践。这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出她对新课程的理解,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 而且是教材的开发者。在对学情的分析中, 她认为图片处理是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 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初一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对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选择一款难度适宜、实用性强的图片处理软件进行教学至关重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特点, 教学内容不宜过深, 教学设计应着重于学生掌握图片处理基础知识技能后的个性化塑造和长远意义上的信息素养的提高。

五、我的思考

信息素养是当今教师必须具备且有待提高的一项重要指标, 信息技术教师更要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意识。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教材不可能时刻随之改变, 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 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 重组利用, 二次开发。而学生能否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是体现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领悟纲要, 消化教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 丰富社会实践, 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 学会动手动脑, 学会生存生活, 学会做人做事, 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 开创美好未来。”在教学中, 要拓宽学生的视野, 促进他们参与信息化社会活动。但是教材的二次开发绝非教师随性所为, 首先要消化教材, 以学生为中心地处理教材, 这样才能使教学不流于随意。

2. 精选素材, 事半功倍。

教学素材是教学内容的基本元素, 是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知识, 提高信息素养的基本载体, 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信息技术与生活的联系、体验信息技术学习价值的重要资源。由于地区的差异、学生之间的差异, 信息技术教材中的素材很难适用于所有的学生, 所以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挑选素材, 做到趣味性、生活性、实用性、多样性。比如第四位老师采用学生的生活照作为素材, 非常贴近学生生活, 教授的“美图秀秀”软件对学生来说很实用, 提供多种背景供学生选择, 又可以做出多样化的月历。做到以上几点, 学生就会动起来, 课堂就能活起来, 轻松实现有效教学。

3. 留有空间, 自主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 不给他们自己动手的机会, 学生的创新也就无从谈起, 信息素养更无法得到提高。教师首先要意识到这一点, 在具体教学中, 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 动手实践,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始终坚持, 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 多一些活动的空间, 多一些表现的机会, 多一份创造的信心, 多一些成功的机会, 为学生创设有利于创新的学习环境。

摘要: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基本要求, 教材二次开发是一项创造性工作, 它凝聚着教师的创造性智慧, 释放了教师的个性, 为教材增强了弹性。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 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要以教师的信息素养为基础。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师,信息素养,教材二次开发

参考文献

[1]信息素养能力与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9.

[2]初中信息技术 (上册)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7.7.

篇5:IMAN的二次开发关键技术

一、貼近实际,增强学习兴趣

教材不可能细致地顾及到每个地区的环境状况、学生情况,因此应从教材出发,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科学地处理教材, 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例如在《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单元中,教材介绍了作品制作的大致流程,多媒体制作软件的介绍也是“点到即止”,没有具体的操作学习,但学生们对该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考虑到学生们操作基础较好,我增设了“音频处理”和“视频处理”两个课题,很受学生欢迎。此外,在《操作系统》单元中,考虑到学生对课本中部分操作技能早已熟知,我在教学内容中设置游戏环节,让学生根据一条信息的提示找到下一个提示,在游戏中穿插资源管理器,文件查找以及文件系统的各种知识,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激发创新思维

“探究性教学”不仅有利于对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这种模式要求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而建立专题网站的探究性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效的办法。例如:在《信息与信息技术》单元中,我把整个单元学习设置到“为三口之家设计4天 ‘清凉夏日旅行线路’”的问题情境中,并制作了《“信息与信息技术”专题学习网站》,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生活中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分层教学,提高技术能力

把大任务进行细化,设计出层次丰富的小任务。第一层次是以模仿为主,用来巩固知识,通过该层次任务的完成来为学生展示把对应知识应用到学习或生活的实例。第二层次比较开放、能够让学生去探究、去发散思维,从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让能力更上一层楼。这种设计方式有利于基础薄弱、接受力欠佳的学生巩固基础,也让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例如:《数据处理》的《电子表格中的计算》一课,我设计了两层任务,第一层:明确要求学生利用本课要求掌握的sum、average、max、min、countif、count函数来解决“查找银行窃贼”的情景问题,第二层:解决 “检控嫌疑人”的情景问题,其中需要用到未知用法的round函数,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函数使用规律与方法。

四、开阔视野,提升信息素养

关注伦理道德、人文精神的培养,把信息技术中表达的艺术、文化和道德责任渗透进学生心灵,从而实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动画制作》的《综合活动:Flash宣传短片制作》中,教材着重操作技能的评价,我关注到初中学生思想比较单纯,对新奇事物也有浓厚兴趣,很容易被网络上一些不良作品迷惑,需要从旁加以指引。为此,特意准备了大量正面、贴近校园生活的实例在活动前引用,并在学习评价中增加了“道德价值”这项评价指标,以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让学生做到“学之有方,用之有道”。

五、构建平台,丰富教学资源

教材设计的教学活动与教学资源,对于不同时段不同地区的学生,不可能完全适用。通过构建教学平台和开发教学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重构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经历了:书本教材向多媒体教材过渡,最终使用网络教材的发展过程。目前我们的信息技术课都使用网络课堂的形式进行,网络平台的使用,为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探究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且在教材二次开发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其他辅助教学的功能,如:教师备课、在线提交作业、在线测试、教师批改、教学统计等,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更好地服务。

教材二次开发是一项持续工作,在使用二次开发教材时,要关注学生的反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同样的教材、教学资源,未必对每个班都适用,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都存在差异,有时会觉得这个环节这样处理学生跟不上,那个方面学生已有基础再重复就没必要,如果延用固有教材去执行教学任务,必会影响教学效果。此外,即使已完成教材的二次开发,也不能固步自封,停滞不前,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教学后,随着社会与技术的发展,学生思维比原来更开阔、知识量更丰富了,这就要求我们开拓新思路,继续对教材进行不断地开发、改革,才能激活信息技术课堂,真正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标。

篇6:高中数学教材的二次开发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开发

好的开场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由于数学本身是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复述课本的内容,不仅不能很好地传递知识,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通过生活的实例引入课堂内容,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欲望,也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

例如,在高中数学教材选修《圆锥曲线》一章中,教师就可以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在《椭圆》一节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见到的椭圆形的物体,如放映机上的反射镜、汽车储油罐的轮廓、碎石机等实例[1],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物品, 学生感受到椭圆的广泛应用。在《抛物线》一节中,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或者实物进行演示,还可以让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喷泉中的水喷出的轨迹,依据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增加感性认识。

二、知识概念的开发

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是整个知识的基础,是数学知识拓展、运用的前提,数学概念在整个数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却不是那么理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于数学概念的背景,没有做完整的介绍[2];第二,对概念的发生以及后续发展历程没有足够的重视;第三, 忽视对概念的总结与提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教材概念的开发。

例如,在高中数学必修教材《函数的奇偶性》一节中,教材中对于奇偶性的定义如下:一般的,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如果对于任意的x∈A,都有f(-x)=f(x),那么称y=f(x)是偶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的x∈A,都有f(-x)=-f(x),那么称函数为奇函数。一般对于此类的概念,教师都是让学生自学或者是根据几个具体的函数画出图像来总结奇函数与偶函数的概念[3]。实际上教师可以对这个概念加以开发,如果对于任意的x∈A,都有f(-x)=f(x),实际上就说明有x就有-x存在,是相对的,也就是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所以,通过对定义的开发,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第一,判断定义域,看函数的定义域是否是关于原点对称的;第二,判断f(-x)与f(x)之间的关系;第三, 若f(-x)=f(x),则可以判断函数y=f(x)是偶函数,若f(-x)=-f(x),则判断函数y=f(x)为奇函数。

另外还可以运用概念来处理习题,如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做这类题的时候,如果教师没有将概念讲解清楚,学生仅仅判断f(-x)与f(x)的关系,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如:(1)f(-x)=f(x),所以判断y=f(x)为偶函数;(2)f(-x)=f(x),函数y=f(x)为偶函数。实际上,对于第(1)题,我们可以判断出函数的定义域是(-1,1],它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不对称的,所以不能够判别奇偶性,对于第(2)题,函数的定义域为[-1, 1],在定义域内f(x)=0,所以该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4]。因此,对于教材中的概念一定要开发到位,高度重视,认识到概念的重要性。

三、公式的开发

数学中公式最多,公式也是高中数学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数学论证与推理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有了公式,解题过程就会非常的简单。公式几乎在数学的每一章节中都是必不可少的[5]。在公式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同学们学会用公式解题, 还要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所以公式的开发也是数学教材开发的重要内容。

在高中数学 《 三角函数 》 这一块,公式特别多,例如 《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 中的两角和与差的公式:这是两角和差的正切公式,是非常重要的公式 。 这类公式,我们不仅要记住,还要进行深层的开发,我们可以从两 个公式中 推出tan α +tan β =tan ( α + β )(1-tan α tan β ),an α -tan β =tan( α β )(1+tan α tan β ) 。 求解的值,就是考查公式的运用 。

四、例题的开发

例题是数学课堂的精髓内容,课本例题是教材编写者根据课本的章节内容精心设计的,是对所讲内容的实际运用。课本例题都是非常典型的,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一般都是代表了一种解题方法或者数学思想[6]。教材编写的时候考虑到普遍性,所以例题都是比较简单的,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对例题进行二次开发。

例如,在高中必修 《 基本不等式的证明 》 一节中,例1:若a是整数,证明不等式a+ 1/a ≥ 2 。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不等式条件的运用,我们根据公式,就可以证明出上述不等式 。 这是比较简单的基础运用,下面可以对该例题进行扩展:

扩展1:求函数y=x+ 1/x (x>0)的最小值;

扩展2:求函数y=x+ 1/x (x<0)的最大值;

扩展3:求函数(x>1)的最小值;

扩展4:求函数x ∈ 0(1,+ ∞ )的最小值 。

例2.设点P是线段P 1 P 2上的点,P 1 、 P 2的坐标为 (x 1 ,y 1 ),(x 2 ,y 2 ),

(1)当P在P1P2中点时,求点P的坐标;

(2)当P是P1P2的三等分点时,求点P的坐标。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 它的解题方法有许多,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这道题,我们可以将问题扩展为四等分点,五等分点,以至n等分点的坐标。

篇7:高中数学教材的二次开发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教材 二次开发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源,高中数学教材,为教师教学提供了一个参考。但是由于教材本身的限制,一些问题在教材中并没有深入地讲解,所以教材二次开发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教材的二次开发,主要就是教师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针对书中的某些概念、公式、习题等进行一些知识的扩展补充。高中数学教材的二次开发,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开发

好的开场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由于数学本身是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如果只是单纯地复述课本的内容,不仅不能很好地传递知识,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创设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通过生活的实例引入课堂内容,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欲望,也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

例如,在高中数学教材选修《圆锥曲线》一章中,教师就可以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在《椭圆》一节中,教师可以让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见到的椭圆形的物体,如放映机上的反射镜、汽车储油罐的轮廓、碎石机等实例[1],通过这些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学生感受到椭圆的广泛应用。在《抛物线》一节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或者实物进行演示,还可以让同学们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喷泉中的水喷出的轨迹,依据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增加感性认识。

二、知识概念的开发

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概念是整个知识的基础,是数学知识拓展、运用的前提,数学概念在整个数学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却不是那么理想,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于数学概念的背景,没有做完整的介绍[2];第二,对概念的发生以及后续发展历程没有足够的重视;第三,忽视对概念的总结与提炼。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对教材概念的开发。

例如,在高中数学必修教材《函数的奇偶性》一节中,教材中对于奇偶性的定义如下:一般的,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如果对于任意的x∈A,都有f(-x)=f(x),那么称y=f(x)是偶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的x∈A,都有f(-x)=-f(x),那么称函数为奇函数。一般对于此类的概念,教师都是让学生自学或者是根据几个具体的函数画出图像来总结奇函数与偶函数的概念[3]。实际上教师可以对这个概念加以开发,如果对于任意的x∈A,都有f(-x)=f(x),实际上就说明有x就有-x存在,是相对的,也就是定义域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所以,通过对定义的开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第一,判断定义域,看函数的定义域是否是关于原点对称的;第二,判断f(-x)与f(x)之间的关系;第三,若f(-x)=f(x),则可以判断函数y=f(x)是偶函数,若f(-x)=-f(x),则判断函数y=f(x)为奇函数。

另外还可以运用概念来处理习题,如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y=f(x)=(x+1);

(2)f(x)=+

做这类题的时候,如果教师没有将概念讲解清楚,学生仅仅判断f(-x)与f(x)的关系,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如:(1)f(-x)=f(x),所以判断y=f(x)为偶函数;(2)f(-x)=f(x),函数y=f(x)为偶函数。实际上,对于第(1)题,我们可以判断出函数的定义域是(-1,1],它的定义域是关于原点不对称的,所以不能够判别奇偶性,对于第(2)题,函数的定义域为[-1,1],在定义域内f(x)=0,所以该函数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4]。因此,对于教材中的概念一定要开发到位,高度重视,认识到概念的重要性。

三、公式的开发

数学中公式最多,公式也是高中数学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数学论证与推理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有了公式,解题过程就会非常的简单。公式几乎在数学的每一章节中都是必不可少的[5]。在公式的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让同学们学会用公式解题,还要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所以公式的开发也是数学教材开发的重要内容。

四、例题的开发

例题是数学课堂的精髓内容,课本例题是教材编写者根据课本的章节内容精心设计的,是对所讲内容的实际运用。课本例题都是非常典型的,具有一定的示范性。一般都是代表了一种解题方法或者数学思想[6]。教材编写的时候考虑到普遍性,所以例题都是比较简单的,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对例题进行二次开发。

例如,在高中必修《基本不等式的证明》一节中,例1:若a是整数,证明不等式a+≥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不等式条件的运用,我们根据公式a+b≥2,就可以证明出上述不等式。这是比较简单的基础运用,下面可以对该例题进行扩展:

扩展1:求函数y=x+(x>0)的最小值;

扩展2:求函数y=x+(x<0)的最大值;

扩展3:求函数y=x+(x>1)的最小值;

扩展4:求函数y=x∈0(1,+∞)的最小值。

例2.设点P是线段P1P2上的点,P1、P2的坐标为(x1,y1),(x2,y2),

(1)当P在P1P2中点时,求点P的坐标;

(2)当P是P1P2的三等分点时,求点P的坐标。

这个问题比较简单,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它的解题方法有许多,通过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这道题,我们可以将问题扩展为四等分点,五等分点,以至n等分点的坐标。

数学本来就是一门比较难又枯燥的学科,单单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很难达到学习目标。所以在对知识进行讲解的时候,需要教师用心、用智慧去对课本进行二次开发,帮助学生去理解知识。课本中的例题、公式、概念等都是可以进行二次开发的对象。

参考文献

[1] 张捷.浅议高中数学教材的二次开发[J].基础教育参考,2012(4).

[2] 李金蛟.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的原则与路径探微[J].数学通讯,2012(18).

[3] 吴志鹏.高中数学教材的“二次开发”[J].中国数学教育,2013(Z2).

[4] 陈亮.高中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的探索与研究[J].理科考试研究,2015(3).

[5] 张丽婉.浅谈高中数学教材二次开发的涵义与方法[J].福建中学数学,2014(9).

上一篇:用银行卡怎么充话费下一篇:传媒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