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县)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补贴工作自查报告2012.03.2

2024-04-25

(若羌县)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补贴工作自查报告2012.03.2(共5篇)

篇1:(若羌县)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补贴工作自查报告2012.03.2

若羌县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补贴工作

自 查 报 告

根据自治州财政局《关于转发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开展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自查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巴财建[2012]25号文件精神,我县立即对2009-2011三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检自查,现将自检自查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成立自查领导小组

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对于“两项补贴”发放工作进行自查各项要求,切实维护农牧民利益。接到文件通知后,县财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此项工作,迅速组织召开“两项补贴自查研究会”,并成立了“两项补贴自查工作领导小组”。由县财政局局长任组长,县乡镇财政管理局、县农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各乡镇财政所所长为自查小组成员。

二、制定相关制度,严审补贴发放工作

(一)制定相关制度。为了规范涉农补贴发放工作,县乡镇财政管理局早在2009年就制定出台了《若羌县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管理办法》和《若羌县涉农补贴资金“一卡通”发放流程图》,并要求相关人员按制度、规程办事。

(二)严把补贴收录、发放审核关。我县对农牧民申报补贴信息资料形成了乡镇财政所初审、乡镇财政管理局复查人员复审、县级稽查负责人三审的层层审核程序,最后交由局领导签字,再报至农村信用联社并通过信用社代发补贴资金。县乡镇财政管理局层层把关,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制度要求,以最大程度确保补贴资金安全发放。以

最大程度确保农牧民得到实惠。

(三)定期抽查自查。为了避免涉农补贴资金被错发、迟发、漏发等现象的发生,县乡镇财政管理局研究制定了《涉农补贴整改通知书》,一旦发现错误发放和延迟发放的现象,立即将《整改书》下发相关乡镇财政所,限期将补贴资金及时、安全、准确的发放到农牧民手中。并定期安排人员对补贴农户进行电话抽查,核查农户应该享受的涉农补贴金额是否被及时、足额兑现,抽查率达到了80%以上。

(四)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县乡镇财政管理局在发放涉农补贴资金时,要求各财政所及时将补贴数据以村委会为单位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广大农民群众监督,并设置举报电话,以便农牧民及时反映和查询补贴情况。同时还将补贴数据在财政局网站开设专栏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深受广大农民好评。

三、2011全县“两项补贴”发放兑付情况

为了确保中央公共财政的阳光普及到农村和千家万户,县乡镇财政管理局主动与农口单位和财政有关股室沟通,认真做好“两项补贴”的监督管理和发放工作。在兑付工作中乡镇财政干部严格执行“五到户”和“六不准”的政策,认真做好对农民补贴信息的核对、数据录入和资料整理工作。与农村信用合作社做好衔接,密切配合,及时将享受财政补贴资金农户的电子信息传至信用社,通过“一卡通”涉农补贴内网及时将补贴对付给农户。2011全县“两项补贴”发放兑付情况:

1、粮食收购直补。按照每公斤0.3元的补贴标准,已兑现1342吨粮食的收购直补资金40.2万元,受益农户2200户。

2、农资综合直补。按照每亩118元的补贴标准(其中:自治区 2

每亩补贴88元,自治州每亩补贴10元,县级每亩补贴20元),已发放农资综合直补资金196万元,受益农户2000户。

四、“两项补贴”自查工作自查结果

由县财政局、农业局、乡镇财政管理局联合组成的两项补贴自查工作小组历时4天时间,分别对全县三乡两镇2009-2011三的“两项补贴”工作发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自检。

(一)通过对三乡两镇2009-2011三的“两项补贴”发放工作进行全面自查自检,发现所有乡镇均严格按照自治区规定的补贴方式对付补贴,补贴面积、补贴商品数量等数据均核对无误,不存在虚报农户、夸大补贴面积及利用“转圈粮”逃去财政补贴资金等虚报冒领行为。所有“两项补贴”补贴资金均及时、足额、安全、准确发放到了农牧民手中。同时,三乡两镇2009-2011三的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在发放前及发放后均执行了5-7天的村级公示制度。

(二)通过对近三年涉及“两项补贴”的信访案件进行排查梳理,未发现遗留未解决的事项,所有案件均已解决答复完毕。

(三)县财政、农业、乡镇财政管理及粮食等部门开展了一次联席会议,进一步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在补贴面积、补贴数量核定、资金拨付、“一卡通”信息管理等环节的职责,并分工协作,形成了合力。

(四)进一步加强了补贴管理工作,严格落实补贴资金专户管理、村级公示、“一卡通”发放、信访受理、档案管理等各项制度,完善了具体操作办法,强化了乡镇财政审核职责,确保补贴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到实处。

(五)进一步加强了与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进 3

一步加大了对补贴工作的监督检查工作力度,定期抽查与核对,彻底杜绝各类违规违法行为。

五、补贴发放存在的问题

(一)、随着涉农补贴发放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工作越来越细化,农户个人基本信息数据和补贴数据的收集、整理、核对和“一卡通”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再到通过信用联社代发补贴。加之大量补贴信息资料的统一申报、核查、发放和农牧民“一卡通”信用联社存折的频繁使用、频繁更换,使得补贴发放工作程序不断繁重,加大了人员工作量。同时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对各相关部门所提供数据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能有误差,否则农户领不到补贴。

(二)、农牧民享受补贴资金所使用的存折本在刷卡程序上还有待改善。存折本上所有金额支出情况只有借、贷、代工三种,没有明确说明哪笔钱是哪种涉农补贴资金发放的,这使得农牧民不能确定补贴资金到底发放没有,从而数次前来问询,耽误了时间,也耽误了工作。

若羌县乡镇财政管理局 二〇一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篇2:(若羌县)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补贴工作自查报告2012.03.2

根据XX省《关于开展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自查整改工作的通知》(电文„2012‟XX号)的文件要求,我镇党委、政府布置了对种粮农民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自查整改工作,并按照省财政厅提出的五点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入户重点抽查,通过听、看、访、查、核对等方式对补贴面积、村级公示情况、资金拨付情况、一卡(折)通管理和档案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经过15天的全面自查整改,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核实补贴面积和标准。核定到户补贴面积是做好当年粮食补贴工作的前提和关键。为此我镇根据县农业局下达给我镇的播种面积指导数,结合当年全镇耕地面积变动情况,做到各村分解到户,逐组逐户核对,签字盖章,如实填报,提高透明度,确保面积准确无误。通过核实,本镇实际粮食直补补贴面积为亩,补贴标准元;农资综合补贴面积为亩,补贴标准元。

二是核对农户的基础信息。我镇按照村填报,财政所审核的方式,核实农户基础信息。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际户数、农户姓名、存折号变更及死亡、新增农户等情况逐一进行核实;财政所对变动情况进行审核、确认,严禁虚报农

户、夸大补贴面积等冒领行为。2011年我镇实有农户

户,新增农户户,死亡户,变更户主户。为了确保完成对种粮农民补贴资金兑付工作,我镇在录入“两项”补贴基础信息时采取边查看、边审核的方式,确保了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基础信息的准确、可靠。

三是抓好补贴面积的公示。粮食直补工作涉及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为保证直补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户,在兑付补贴资金之前,我们将23个村核定到户的面积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公示,其中1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补贴面积进行单独公示,公示时间均不少于7天,将补贴政策的落实置于农户的广泛监督之下。

四是严肃资金的兑付纪律。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实行“ 一卡(折)”通方式兑现到农户,做好补贴兑现组织工作,充分运用补贴网络,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方便农户,确保按时完成补贴兑现工作。做好一卡(折)通”管理工作,严禁村干部收回农户“一折通”专用存折代领补贴资金;严禁将农户应补贴面积转到其它农户名下代扣补贴资金抵扣农民上交费用,确保农民受益。2011年我镇共发放粮食

直补资金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万元。

五是加强检查和监督工作。财政所及驻村工作组做好“两项”补贴检查和监督工作,补贴资金兑现期间,检查是否切实做好补贴咨询工作,耐心解答政策;对农民群众反映的问题,是否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同时,财政所也将组织专人到村到户核查清册规范情况、检查公示情况,种粮农民是否足额领取,有没有被截留、被挤占现象存在。以确保今年水稻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工作规范操作、平稳推进。

通过这次自查整改工作,真正地做到了政策透明,宣传到位;也让农民更加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惠农政策,更加充分的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为今后做好粮食补贴发放工作夯实基础。今后我所将围绕“政策宣传是前提,面积核实是基础,张榜公示是关键,监督检查是措施,资金兑付是核心”的工作重点开展工作,做好政策宣传、面积核实、登记造册、资金划拨、督查监督等工作,确保2012年水稻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工作圆满完成。

XXX镇财政所

篇3: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自查总结

自查总结

根据《省财政部关于开展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自查整改工作的紧急通知》(甘财办明电[2012]4号)精神,我镇高度重视,重点安排,按照“问题不解决不放过,整改不到位不通过”的要求,迅速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自查自纠,切实抓好整改。现将我镇的自查自纠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经自查2009年至2012年我镇粮食直补及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发放情况为:2009年下达资金3983881.99元,其中粮食直补1042714.58元,农资综合补贴2941167.41元,实际补贴金额3983881.99元,其中粮食直补1042714.58元,农资综合补贴2941167.41元,补贴户数5373户,补贴面积45355亩;2010年下达资金3980281.64元,其中粮食直补1041772.249元,农资综合补贴2938509.391元,实际补贴金额3980281.64元,其中粮食直补1041772.249元,农资综合补贴2938509.391元,补贴户数5437户,补贴面积45355亩;2011年下达资金4346494.368元,其中粮食直补579093.8749元,农资综合补贴3767400.493元,实际补贴金额4346494.368元,其中粮食直补579093.8749元,农资综合补贴3767400.493元,补贴户数5456户,补贴面积45355亩;2012年下达资金4152366.31元,其中粮食直补597190.56元,农资综合补贴3555175.75元,实际补贴金额4152366.31元,其中粮食直补597190.56元,农资综合补贴3555175.75元,补贴户数5504户,补贴面积45355亩。

一、认真核对,开展排查工作

我镇认真贯彻文件精神,对事前审查、公示制度、是否虚报等行为进行认真核查,并走访部分农户进行调查核对。自查过程中,均未发现有虚报户主、夸大补贴面积等虚报冒领、村组干部代领代发、收取各种费用、抵扣债务等行为,也未发现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补贴面积、补贴金额、“一折统”账号等基本信息不相符的情况,对于外出务工和丢失存款折等特殊原因的农户,都进行了登记造册,补发了存款单,并由本人或亲属签字领取。发放期间,严格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及早做好信息核对工作,在收到资金后,当日将补贴资金全部兑付到了种粮农户手中,并对农户兑付资金一律实行“一册明、一折统”。同时及时对补贴的政策依据、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补贴金额等信息张榜公示,认真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对接、协调,明确责任 在“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的发放及领取过程中,我镇积极与村委会对接,对一年来村内土地流转、个别调整、分户分地等情况认真核对,收集相关依据,积极与经管部门协调,调取相关资料,对补贴面积和农户信息及时进行了更新,确保发放的准确率,至目前没有反映“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发放情况的信访事件。

三、严格管理,做好督查“回头看”

为了彻底杜绝有关违规违纪行为,按照粮食直补和综合直补“回头看”的工作精神和要求,我镇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安排布臵直补“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加强补贴管理工作,严格管理、公示、督查制度,落实补贴资金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对全镇范围内直补工作进行了抽查。财政所人员包村包片,走村入户检查直补工作。共抽查900多户农户,没有发现错发、漏发等现象。同时加强与合作银行的协调配合,加大对补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地兑现落实到农户手中,切实让农户真正得到实惠。

四、存在的问题

1、由于个别农户银行卡遗失、更换户主、新分户等原因,未能及时到财政所登记备案,导致基本信息不完善,资金暂时无法兑付。

2、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多,个别农户常年不在家,明白册不能及时填写、互换。

3、明白册量大面广,填写、互换滞后。

五、下一步工作的打算

惠农政策是党在农村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为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增强责任感。确保中央、省、市及我镇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我们务必充分认识,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并把它摆到重要位臵,指定专人负责,抓紧抓好。

2、落实责任,阐明政策,切实把握工作总体要求。我们要加大政策、补贴方式的宣传力度,提高惠农政策群众知晓度,对自查和检查中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梳理,逐条整改,做到“整改目标、任务、措施、方法、责任、要求”六个到位,对在检查中发现顶风违法违纪案件,组织力量予以查处,切实推动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3、健全制度,完善机制,进一步规范组织管理工作。通过监督检查,认真总结经验,创新惠农政策管理工作机制,探索惠农政策落实和资金发放的办法和措施,建立、完善明白册管理使用制度,惠农资金监督督查制度及惠农政策的张榜公示等制度,为惠农资金运行安全提供制度保障。

篇4:(若羌县)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补贴工作自查报告2012.03.2

为了能让农民及早领取补贴资金,不误农时,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为农村春耕生产服务,黄泥岗镇财政所认真做好农户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发放工作。

一是农户自主申报,逐级汇总。镇政府组织村组干部根据农户申报情况,逐户逐田块审核,填制登记表,经农户签字或盖章确认后,在村务公开栏张榜公示。在无人提出异议的情况下,再逐级汇总上报。

二是完善信息库建设。财政所对补贴对象、补贴项目、补贴标准、土地调整、联系方式等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和调整数据库,完善农户基础信息,实行动态管理。

三是加强补贴对象审核。根据财政补贴农民资金有关政策和区分配方案对补贴对象的真实性、补贴项目的合理性和补贴数据的准确性进行重点审核。

四是实行张榜公示。财政所将分户发放清册在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等场所张榜公示,并设立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

五是及时上报数据。财政所将有关电子数据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上传南谯区农村局,争取早日打卡发放。

六是切实做到“六个到户”和“八个不准”。确保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补贴对象手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或集中保管农民的财政补贴资金“一卡式”专用存折,严禁镇、村组干部从农民“一卡式”专用存折中提取粮食补贴资金,用于抵扣以前农业税尾欠和其他任何费用,更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财政补贴资金。

黄泥岗镇财政所 鄢毅

篇5:(若羌县)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补贴工作自查报告2012.03.2

及良种补贴责任状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粮食补贴工作,加强粮食补贴资金发放管理的领导,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保护农民的利益,确保粮食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根据有关精神,现制定2013年粮食补贴责任状。

一、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镇一把手对本镇直补工作负全面责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本镇直补工作在2013年3月20日之前全部完成。

二、加强政策宣传。各镇人民政府要切实提高粮食补贴的宣传力度,确保政策宣传效果,要及时将各级政府关于粮食直补政策《致农民朋友一封公开信》及农民监督卡及时张贴,发放给种粮农民手中。

三、面积核实。镇人民政府是粮食补贴面积统计、核实的责任主体。镇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粮食种植情况,坚持以农户为单位,以农户二轮土地延包面积为基础,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分季度、分作物,逐户对农户种植面积进行 登记、核实,汇总填写《粮食补贴面积农户分户登记表》后,经农户本人签字认可,并由镇财政专管员签署初审意见。

四、严格审核。镇人民政府组织相关机构对各村上报的农户姓名、二轮土地延包面积、粮食种植面积、开户账号、身份证号码等基础信息进行审核。对单季粮食种植面积20亩及以上的农户,要逐一调查审核。审核无误后,填报《粮食补贴面积农户分户登记汇总表》,由镇人民政府加盖公章上报县农业、财政部门,并经县级政府审核后,作为财政部门下发放粮食补贴资金的依据。

五、补贴资金公示。补贴公示由镇人民政府负责。镇财政所通过《农民补贴网络信息系统》生成每个村组的农民补贴情况公示表(包括补贴面积、补贴资金等内容),加盖镇政府公章后,由财政所专管员在村内公示7天,公示表不得交干部代为公示,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必须重新核实调整。

六、负责粮食补贴“一折通”发放工作。农户“一本(折)通”必须由镇政府工作人员直接交付到农户手中,禁止村干部经手代办。对外出打工,暂时不能发放的农户“一本(折)通”,应按照《省财政厅关于建立镇财政专管员制度的指导意见》(鄂财农村[2012]3号)文件要求,一律由财政所专管员保管,登记造册,统一管理。

七、各镇行政一把手作为作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当地粮食补贴工作,严格执行《湖北省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责任追究暂行办法》(鄂办文[2011]69号),对违纪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对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影响或严重工作失误的,以及违反操作,发生抵扣补贴等,由纪检、监察部门追究镇政府主要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镇政府: 县政府领导

(签字):(签字):

上一篇:管事部培训资料下一篇:二O一O年监理总结hhg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