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毕业季:欧美校园电影大盘点

2024-04-25

【盘点】毕业季:欧美校园电影大盘点(精选3篇)

篇1:【盘点】毕业季:欧美校园电影大盘点

【盘点】毕业季:欧美校园电影大盘点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伤感的离歌再次响起,曾经熟悉的校园成为了毕业生恋恋不舍的圣地。这次为大家盘点几部经典的欧美校园电影,让我们一起感受青葱校园的美好与温暖。三傻大闹宝莱坞 3 Idiots(2009)导演: 拉库马·希拉尼

编剧: Vidhu Vinod Chopra / 拉库马·希拉尼 / 阿西奇·乔希 主演: 阿米尔·汗 / 卡琳娜·卡普 / 德瓦汉 / 沙尔曼·乔什 / 奥米·瓦依达 / 波曼·伊拉妮 / Mona Singh / Rajeev Ravindranathan 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 / 歌舞 语言: 印地语 / 乌尔都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2011-12-08(中国大陆)/ 2009-12-25(印度)法兰、拉杜与兰乔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结为好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乔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动法兰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碧雅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兰乔的特立独行引起了模范学生“消音器”的不满,他约定十年后再与兰乔一决高下,看哪种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歌舞青春3:毕业季 High School Musical 3: Senior Year(2008)导演: 肯尼·奥特加 编剧: Peter Barsocchini 主演: 扎克·埃夫隆 / 瓦妮莎·哈金斯 / 阿什丽·提斯代尔 / 科宾·布鲁 / 巴特·约翰逊 / Leslie Wing / 艾莉森·瑞德 类型: 剧情 / 喜剧 / 家庭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8-10-24(美国)三年的时间匆匆一过,经历了风风雨雨的特洛伊(扎克·埃夫隆 Zac Efron饰)和女友盖比瑞拉(瓦妮莎·哈金斯 Vanessa Hudgens饰)即将迎来毕业,面临着各奔东西的局面。虽然两人非常希望能够继续在一间大学就读,延续彼此的感情,可惜无论是家人还是自己的志向,让两人产生分歧颇大,免不了争吵。但两人还是决定和野猫队的其他同伴们一起举办一场音乐剧,以此来怀念那些高中的美好时光,并憧憬美好的未来。盖比瑞拉接到的斯坦福大学的荣誉课程通知书,课程的日子正好与毕业舞会的日期相冲突,面对选择,她不知道自己到底该何去何从。特洛伊知道后,虽不愿分离却仍然劝说盖比瑞拉不要放弃这个机会,不要埋没自己的人生。最终盖比瑞拉最终决定离开,而且也没有在毕业舞会的前夕赶回来…… 最后,特洛伊和盖比瑞拉的爱情是否能修成正果?

壁花少年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2012)导演: 斯蒂芬·切波斯基 编剧: 斯蒂芬·切波斯基

主演: 罗根·勒曼 / 艾玛·沃森 / 埃兹拉·米勒 / 妮娜·杜波夫 / 保罗·路德 / 梅·惠特曼 / 迪伦·麦克德莫特 / 凯特·沃什 / 梅兰妮·林斯基 类型: 剧情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2-09-21(美国)查理(罗根·勒曼 Logan Lerman 饰)是个害羞和孤独的高中新生,拥有超越年龄的敏感和泪腺,总是默默观察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是个典型的「壁花少年」。他的青春期充满各种挫折,先后经历了阿姨为给他买生日礼物去世、最好朋友自杀、受同侪排挤欺负、单恋没有回应等各种事情。然而查理还不是最惨的,因为和他一样被生活逼入墙角罚站的人实在太多。他幸运的拥有一个开明的老师和两个高年级的好友:叛逆娇俏的少女珊(艾玛·沃森 Emma Watson 饰)和自信满满的同志男生帕特里克(埃兹拉·米勒 Ezra Miller 饰),他们让查理明白了有时候不能永远旁观,必须要参与进来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重返十七岁 17 Again(2009)导演: 布尔·斯蒂尔斯 编剧: Jason Filardi 主演: 扎克·埃夫隆 / 莱斯利·曼恩 / 汤玛斯·蓝诺 / 马修·派瑞 / Tyler Steelman 类型: 剧情 / 喜剧 / 爱情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9-04-17(美国)17岁的迈克(扎克·埃夫隆 Zac Efron 饰)是校园风云人物,在一次关键性的篮球冠军赛上,他决定放弃前途,向怀有身孕的女友斯佳丽求婚。20年后,人到中年的迈克(马修·佩里Matthew Perry 饰)生活事业两失意,妻子斯佳丽(莱斯利·曼恩 Leslie Mann 饰)决定与迈克分居,一双儿女也对他形同路人,迈克只好搬入科技新贵的朋友奈德(托马斯·列侬 Thomas Lennon 饰)家暂住。迈克追忆自己本来可有的锦绣前程,却在重返高中校园过程中遇到一位神秘的清洁工,让他突然重返17岁。迈克决定与奈德假扮父子,重入高中,相信这是上天给他第二次机会让他做出正确决定,却发现自己的女儿玛吉(米歇尔·崔切伯格Michelle Trachtenberg 饰)与儿子亚历克斯(斯特林·克耐特Sterling Knight 饰)在学校问题重重…… 死亡诗社 Dead Poets Society(1989)导演: 彼得·威尔 编剧: 汤姆·舒尔曼

主演: 罗宾·威廉姆斯 / 伊桑·霍克 / 罗伯特·肖恩·莱纳德 / 乔西·查尔斯 类型: 剧情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89-06-02(加拿大)/ 1989-06-09(美国)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新学期文学老师约翰·基汀(罗宾·威廉姆斯 饰)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基汀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 ;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基汀教授、基汀老师、基汀队长,他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留在每个人心里…

叫我第一名 Front of the Class(2008)导演: 彼得·沃纳 编剧: Thomas Rickman / Brad Cohen / Lisa Wysocky 主演: 詹姆斯·沃克 / 特里特·威廉斯 / 多米尼克·斯科特·凯伊 / 莎拉·德鲁 / 凯瑟琳·约克 / Joe Chrest / 帕翠西亚·希顿 / Nicholas Stargel / Charles Henry Wyson 类型: 剧情 / 传记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08-12-07BoBo(詹姆斯·沃克 James Wolk 饰)患有先天性的妥瑞氏症,这种严重的痉挛疾病,导致他无法控制地扭动脖子和发出奇怪的声音。而这种怪异的行为,更是让他从小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在学校里老师经常批评他,同学们更是对他冷嘲热讽,就连他的父亲也对他失望透顶。只有他的母亲一直是他的坚实臂弯,母亲的坚持与鼓励,让他能够在正常人的生活里艰难前行。然而面对这个不能理解他的世界,BoBo一直在痛苦的漩涡里挣扎。直到在一次全校大会上校长在众人面前巧妙的让大家了解了BoBo的真实情况,让他有了成为一名关爱学生的教师的坚定梦想,即使因为这个病症让BoBo在寻求教师梦想的道路上遭到众人怀疑,屡屡受挫,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这份梦想, 为了找到一个愿意接受自己的学校,不抛弃梦想,不放弃信念,默默的努力。而他曾经曲折的人生道路在他的坚持下也开始慢慢好转…

完美音调 Pitch Perfect(2012)导演: 杰森·摩尔 编剧: 凯·加农 / 米奇·拉普金

主演: 安娜·肯德里克 / 斯盖拉·阿斯丁 / 本·普拉特 / 布兰特妮·斯诺 / 安娜·坎普 / 蕾蓓尔·威尔森 / 亚历克西斯·克纳普 / 伊丝特尔·迪恩 类型: 喜剧 / 爱情 / 音乐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2-10-05(美国)巴顿大学新人贝卡(安娜·肯德里克 Anna Kendrick 饰),意外加入学校的阿卡贝拉女子美声合唱团,该社团集结了又乖又坏又怪的各样女性成员,唯一共通点就是能清唱出犹如天籁的美声。社团成员包括:自认歌声最好,自信过人的“胖艾美”(蕾蓓尔·威尔森 Rebel Wilson 饰)、常常出言不逊又固执墨守成规,但其实焦虑不已的欧柏莉(安娜·坎普 Anna Camp 饰)、团员精神支柱克萝伊(布兰特妮·斯诺 Brittany Snow 饰)、性事无度的撩人歌姬史黛西(亚历克西斯·克纳普 Alexis Knapp 饰)、歌声动人的男人婆辛西亚萝丝(伊斯特·迪恩 Ester Dean 饰)、声音小如蚊子但即兴饶舌却令大家惊艳不已的哈娜梅李。与校园格格不入的贝卡,如何以她惊人的才华改变阿卡贝拉的传统表演方式?又如何率领这群女生与竞争激烈的全国美声团体一较高下?

风雨哈佛路 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2003)导演: Peter Levin 编剧: Ronni Kern 主演: 索拉·伯奇 / Makyla Smith / 凯莉·林奇 / 艾伦·佩吉 / 迈克尔·莱利 类型: 剧情 / 传记

语言: 英语 / 葡萄牙语 / 巴西手语

上映日期: 2003-04-07(美国)丽兹(索拉·伯奇 Thora Birch饰)出生在美国的贫民窟里,从小就开始承受着家庭的千疮百孔,父母酗酒吸毒,母亲患上了精神分裂症。贫穷的丽兹需要出去乞讨,流浪在城市的角落,生活的苦难似乎无穷无尽。随着慢慢成长,丽兹知道,只有读书成才方能改变自身命运,走出泥潭般的现况。她从老师那里争取到一张试卷,漂亮的完成答卷,争取到了读书的机会。从现在起,丽兹在漫漫的求学路上开始了征程。她千方百计申请哈佛的全额奖学金,面试时候连一件像样的衣服也没有。然而,贫困并没有止住丽兹前进的决心,在她的人生里面,从不退缩的奋斗是永恒主题。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看更多电影资讯

篇2:【盘点】毕业季:欧美校园电影大盘点

NO.1 再见-张震岳

我们每天都在说着再见,却不知道在哪一次再见之后,就真的再也不见了,

也许,这就是一种分别的宿命。

那些我们一起有过的美好回忆,那些我们一起走过的路,一起看过的风景,会在今后的日子中,永远沉淀。

我们曾有过这样的生活,我们曾有过多么难忘的记忆。

在这个初夏的夜晚,我想要一个人默默的坐在海边的沙滩上。

吹拂着迎面而来湿润的海风,静静地回忆我们一起经历过的所有的事情。

不管是快乐的回忆,伤心的往事,亦或是激烈的争吵。那些都是你在我内心深处刻下的永远不会忘却的故事。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还会想起你,想起我们的回忆,那些过去的日子。

也许我会流泪,也许我会悲伤。我只想再对你说一声:

我会牢牢记住你的脸,我会珍惜你给的思念,这些日子在我心中永远都不会抹去。

NO.2 凤凰花开的路口-林志炫

又是一年凤凰花开的`时节,又是一年离别的六月。

快乐,总是让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走。

仿佛那飘落的花瓣,一点一点地把我拉到记忆的深渊。

再次回到了我们分别的路口,那个我们曾经抱怨了四年的地方。

习惯了等待,一遍又一遍,最终还是回到属于我们的季节。

漫天飞舞的花瓣,永远只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却已记不清那些斑驳的光影诉说的故事。

也许值得纪念的事情不多,至少还有这段回忆够深刻。

凤凰花开的路口,有我最珍惜的朋友。

NO.3 同桌的你-老狼

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

可是现在,天空依然是一片蔚蓝,那过去的日子却已不再回来。

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从此以后,我再也不会有一个同桌的你,和我一起分享生命中的喜悦和悲伤。

NO.4 老男孩-筷子兄弟

初入大学,我们都怀抱着自己的理想,满腔热血,坚定前行。

四年过去,回头看看,当初的理想都实现了吗?事到如今只好祭奠吗?

任岁月风干理想,再也找不回真的我。

抬头仰望这满天星河,曾经陪伴我的那颗,现在还在闪烁吗?

再也没有了当年的热血和激情,梦想已经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转眼过去多年时间,多少离合悲欢。

各自奔前程的身影匆匆渐行渐远,我的未来,又在哪里?

歌里唱着的每一句歌词,都像黑夜里划过天空的流星,深深地印在我的内心。

此刻,我只想问自己,这里的故事你是否还记得?

NO.5 那些花儿-朴树

时光总是太短暂,留下了我的眷恋,刻下了你的自信和恬然,

岁月总是太漫长,印记划过我的脸,彩虹架过你的天。

也许有一天我会认不出你,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你。

我们就像那些花儿,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NO.6 最后一个夏天-金莎

梦还是一样甜,我们都还是我们,睁开眼离别却已在眼前。

曾经在同一个校园中,我们每天都会见面,从来不必担心时间。

但是,离开了这里,我不知道我们多久才能再见一面。

最后一个夏天,我们就要说再见,很想知道你会记得我哪一点。

最后一个夏天,没有心情去海边,只想静静躲在房间翻照片。

NO.7 如果当时-许嵩

离开校园,走入社会,可能从此以后我们再也找不回曾经的那份纯真,那份感悟。

校园里的每一条路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每一朵花都都变成一段美好的回忆。

那是属于你和我的足迹,那是永远不会再有过的回忆。

默默的分手,正如当初我们默默的相逢。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须感伤离别。

NO.8 路口-张震岳

四年时间,不知不觉就已到了尽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生命中的这一段,谢谢有你的陪伴。

拖着行李,回头看看送别的你,我却不愿继续前行。

因为,转过了下一个路口,我就再也看不到你那熟悉的面孔。

我不想走,去 路口。

NO.9 跟往事干杯-姜育恒

人生就像一场盛大的宴席,总有散场的时候。

大学生涯也像是一场热闹的宴会,当四年前我们一起赴宴的时候,我已知道会有这么一天。

只是我没有想到,它竟会那么快结束。

当我还在原地回想的时候,已经有人匆匆从身边走过。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举起杯,跟往事干杯。

NO.10 我们去远方-水木年华

曾经多么盼望早日离开校园,离开宿舍,离开课堂,离开书本。

但当我们真的要离开这一切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有多么的依依不舍。

告别温馨的校园,背起行囊,我们去远方,追寻未知的理想。

不管前路多么艰辛,只要有你的陪伴,我会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NO.11 祝福你亲爱的-筷子兄弟

不曾恋爱过,但却爱过一个人。

不曾向她表白,可我们似乎都明白些什么。

曾经希望一直陪着她的我,终究还是等来了离别。

狠狠心挥手告别,别这样依依不舍。

从此你我各天涯,也许再也不见了,亲爱的你还会记住我吗。

NO.12 祝你一路顺风-吴奇隆

既然是离别,总归是要说点什么的。

暂时抛开那些伤感,抛开那些不舍,把回忆埋藏在心底。

我知道你也会悲伤,你也会难过,你也会对未来充满迷茫。

篇3:欧美出版2006年岁末大盘点

2006年书业真的不平静,世界出版业暴出的丑闻不少,如德国著名作家、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文特·格拉斯(Guenter Grass)首度承认,自己二战时曾经在德国纳粹精英部队党卫军服役。8月法国一本名为《性政治》的图书,揭露了几十年来法国国家中心各式各样的政治家大搞婚外恋,玩弄女性、通奸、诱奸的丑事。特别是总统希拉克,以及他的前任密特朗、德斯坦等,都在玩弄法国国家、他们的家庭和成群的情人的命运。法国内政部长、执政党人民运动联盟主席尼古拉·萨尔科齐,也就是中右派在下届总统大选中的不二人选,利用其图书做不公正的总统选举宣传,出版社在此书的制作和宣传费用上可能有不正当行为。为此,议会决定进行全面调查。

对出版业可以看作是地震的消息也不少,最有声望的《自然》杂志质疑《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权威性,声称《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科学性与民间的《维基百科》差不了多少;英国《每日电讯》发文认为,年龄为16-24岁的年轻人有脱离电视、电台和报纸的倾向,逐渐转向游戏平台、网上交流论坛,以及能下载音乐或其他内容到他们的iPod或手机上的网站;英国书业放出话来,按目前独立书店关门的速率,15年后英国将没有独立书店了。以上这些新闻还不算震撼,因为书业讨论很久的谷歌图书馆扫描工程已经进入实质阶段,谷歌公司开始允许消费者免费下载和打印那些已经不受版权保护的经典小说,以及许多公众领域无名作家的作品,而且谷歌公司已经在德国打赢了图书馆藏图书扫描的官司。

书业处在危机四伏的现实中也好,书业处在新闻抨击中也好,总体来说,世界出版业还是健健康康地又度过了一年。

全球图书销售额稳中有升

2000年的一个数字显示,全球图书年销售额约为850亿美元。暂且不说其精确性,因为每个国家的图书销售统计都很难达到精确,更何况要说清这世界上200多个国家的图书销售额。但美国图书年销售额基本是年增长5%左右,这是实实在在的。在一个讨论会上,美国图书工业研究会发布了其2005年图书销售最新调查结果,据称,美国2005年图书销售增长9.6%,达到345.9亿美元。当然,这一结果包括了以前基本忽略的年销售在5000万美元以下的出版公司销售额。据参与这一调查的杰夫·哈叶斯说,这一调查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小出版公司对美国图书业年销售总额贡献有多少。据他的统计数字表明,小出版公司在2005年图书销售总额达110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小出版公司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不能像以前那样可以简单忽略不计。

我们没有理由怀疑这一权威机构作出的结论,我们仅仅是在此结论上满怀信心地去猜测,如果美国的图书销售额都能从251亿美元“挖潜”而修正到346亿美元,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说世界图书年销售额有850亿美元。为什么要这么执着的计算世界图书年销售额呢?因为无论这一数据增长多少,至少说明书业在增长,全球书业增长就是书业在发展,这才是出版人追求的硬道理。

但是美国还会比较失落,因为美国一直拥有的世界新书出版第一大国的头衔2006年落在了英国的手里,两国新书品种数分别是17.2万种和20.6万种。

三国的出版热点

土耳其 土耳其政府成为本年度图书业的政治风波中心,不为别的,全为土耳其政府要起诉本国作家——埃里夫·沙法克和奥尔罕·帕慕克,前者因为她小说中的一些评论语言而触犯了土耳其法。这是一本名为《伊斯坦布尔的私生子》,原来用英语撰写的,今年3月用土耳其语出版,并很快成为畅销书。这是一本有关不同背景的两家人的故事,一家是旧金山被流放的亚美尼亚家庭,另一家是伊斯坦布尔家庭。这本小说使沙法克卷入了土耳其最严厉的法律中:根据土耳其刚颁布一年的处罚条例第301条,任何在土耳其的人只要反对政府,都将被起诉。而沙法克在其小说中正好通过亚美尼亚后裔对20世纪初土耳其对亚美尼亚族实行的种族灭绝一事做了负面的评论。而后者,在接受瑞士媒体访问时说“3万库尔德人和100万亚美尼亚人被杀害,只有我敢提到此事”而被土耳其右翼团体告上法庭,罪名是“侮辱土耳其”。

本来这只是一个有关土耳其的国家法律和政治之事,但上升到土耳其要加入欧盟,以及美国对其所做的人权报告上,无疑这一书业小事也就晋升到国际大事了。无论是欧盟施压,扬言不处理好此事将导致土耳其加入欧盟道路艰难,还是美国派员,声称如果不还以人权就会有经济制裁,我们都可以忽视。毕竟,斗争总是会有牺牲的。可法兰克福也恰巧在此时传来,2008年书展的主宾国不选大热门美国,而是土耳其,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言论自由落实到土耳其。在还没有出结果的时候,瑞典又传出消息,2006诺贝尔文学奖就授给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不为别的,一为其自由言论抗争土耳其政府出名,二为在他追求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美国 作为世界警察的美国,在政治上也不会落后于他国。一直鼓吹言论自由的它,竟然也会为了穆斯林学者塔里克·拉马丹发表了反对美国政府的言论,而拒绝给拉马丹签证去美国。好在,美国作家协会不干了,美国宗教学会、美国大学教授学会和美国公民自由协会也怒了,一纸将美国政府告上了法庭,法院还有正义存在,作出了有利于拉马丹的判决。

其二是臭名昭著的美国爱国法条款修正一案也在今年因两院通过告一段落,虽然美国几大团体感觉努力没有白费,联邦调查局固然有权调查相关恐怖分子或间谍在书商的销售记录和图书馆的借阅记录等,只是原来不受法律咨询和质疑改为被调查方有权上诉或寻找法律帮助。这一修正案上留下的尾巴,给出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允许政府做这一类的调查的空间,政府随时可以做相关的调查。而且,此案已经修正过了,恐怕以后联邦调查局再来调查也就是师出有名,名正言顺了。美国总统行使其无视权,使得那些附加条款变得一文不值。

英国 当言论自由遇到犯罪文学,也并不是在所有国家都一帆风顺。英国政府因受害人要求强制罪犯不能通过口述犯罪过程所出版的犯罪文学获利。本来,出版犯罪文学既是由于对犯罪心理研究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大众对犯罪的猎奇心理。不过,英国政府这样的措施,确实影响了犯罪分子的创作积极性,虽然有人提出这是不是侵犯了言论自由呢?但为了维护宪法的言论自由,就让犯罪分子可以通过残酷的犯罪事实做一回畅销书作家,从而让受害人再忍受内心的痛苦吗?

宗教信仰的自由

遇到了大众的挑战

尽管调查显示,美国是西方国家中最注重宗教的国家,但今年两本反宗教的图书却红遍美国。一本是山姆·哈里斯的《信仰终结:宗教、恐怖和理性的末日》,另一本是丹尼尔·丹尼特的《解除符咒:宗教是一种自然现象》,两书都旗帜鲜明地向宗教宣战,认为宗教最终对于人性肯定是有害处的,热衷于宗教的美国应该重新审视对信仰的热情。

丹尼特是美国著名外交学校——塔夫茨大学的认知研究中心主任,他应用进化论的理论评论了宗教。通过悠久历史的回顾,他认为有组织的宗教是一种新现象,现在对于人类已经是害多于利了。作者哈里斯观点更是鲜明,他认为多元宗教拒绝接受宗教传统的差别,这在不知不觉地培养了一种极端主义,这是非常危险的。

不过,宗教就是宗教,不容人亵渎。六月刊的《哈珀》期刊,由于其中一篇由阿特·斯皮格尔曼撰写的长达10页的文章里,讨论丹麦卡通时谈及了先知穆罕默德,结果被从加拿大260家书店撤下书架。这篇文章题名“画血”(Drawing Blood)的文章,引用了12幅曾经引起伊斯兰世界示威和骚乱的卡通,并曾在2005年9月丹麦日报中刊登过。之前,刊载过4幅丹麦卡通的美国《自由询问》(五月刊)也被鲍德斯书店撤下书架。

版权法迫切需要修改

版权法到了数字时代,确实有些不适应时代的变化了。

谷歌的图书扫描计划 谷歌公司的图书馆扫描计划,对于版权处理,采用的是如果事后著作权人要求,他们可以不扫描。这违背现行的未经许可不得复制的原则。如果谷歌公司或其他任何人希望复制甚至储备受版权保护的作品,那么他们必须征得许可,而不是事先假设允许,或在持有版权的作家抱怨后才停止侵权行为。但不管书业人的争论也不管出版团体的反对,反正图书馆业是赞成的,像《泰晤士报》、《卫报》和《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也发文说谷歌所做绝对有利于图书阅读,因此谷歌出手了。谷歌出手之后,还在德国打赢了图书馆藏图书扫描官司。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站出来了,他们支持谷歌的扫描工程,提供他们的庞大图书馆藏书。书业遇到大问题了。

按需印刷公司败诉案 8月份美国堪萨斯地区法官判决爱情小说作家吕贝卡·布兰迪温起诉按需印刷公司——作家之家的诬蔑一案,作家之家需支付布兰迪温惩罚性赔偿费20万美元。而作家之家,并不能因为书稿量的巨大就可以免去责任。印刷公司可以不认真阅读每一本书的具体内容,也可以说明在按需印刷模式下书稿责任基本由作家本人承担,但判起案来,印刷公司还是要赔钱的。虽然由于按需印刷的出现,自助出版在美国成爆炸性增长,但要少吃官司,一定要花些时间看看稿子。对此,各国版权法还未有明确规定,所以,版权法已经开始阻碍电子图书出版的高速发展。是要发展电子图书,还是要修改版权法,确实要好好考虑。

来自英国作者的挑战英国挑战版权法的是一位小说家。他说,图书出版最大的问题不是盗版,而是出版后很长时间内还是默默无闻,不为世人所接受。这一句话就抹杀了版权法权威人士的所有努力,作家真的还有不怕盗版,只怕没有人盗版的吗?这位小说家向公众公开他的图书内容,使得该书的爱好者到处宣传此书,而网上对此书的推崇也给网下的销售带来了好处。据统计,经过60万次的下载后,该书网下两年内印刷了6次。正因为有了网上免费下载,此书才得以出版,而且还有了电视连续剧,甚至出了专门的体恤衫。因此,英国有组织呼吁政府修改版权法和专利法,以确保这些法律能促进创新的发展。将内容锁闭对作家、代理商和出版公司并没有什么好处,出版业也要考虑音乐现在所面临的情况。

“地皮之争”

本年度最为出彩的版权之争,当属英美两国的“地皮之争”了。英美两国的“地皮之争”也就是属地之争,好长时间成为媒介关注热点。英国出版公司认为欧洲的英语图书版权应该归英国所有,美国无权进入欧洲英语图书市场。如果美国出版公司要进入欧洲版权市场,必须提高他们的版权出口版税,因为美国的出口版税标准目前仅仅是英国版税的一半,或者更少。而从作家的观点来看,英国出版公司支付给作家的出口销售版税更高些。这也使英国的代理公司所处地位很尴尬,因为美国出版公司如果不进入欧洲,他们就不会购买版权,那就意味着代表作家最大利益的代理公司不得不放弃美国版。两国由此争论起来,从美国书展,到法兰克福书展,一聚就吵。美国西蒙·舒斯特公司认为,英国出版公司的地域霸权,将欧洲版权想当然说成是属于英国出版公司专有的,其法律依据和业务借口非常脆弱。更多的美国出版公司代表坚持认为,英国想将“开放市场”的定义回到古老的解释,以抵制新生力量。这种妄想使用命令和控制权来进行地域划分,是极具霸权的做法。他们呼吁关心书业健康发展的人,要起来对抗英国这一观点。同时,也呼吁美国同行要在会议上显示出更多的骨气。

“地皮之争”不仅仅是指英美两国出版业之争,其他国家也发表了他们的看法,澳大利亚艾伦-乌尔温出版公司的版权经理就不同意这种地域划分,认为对地域问题的解决方案,应是世界图书的,因为谁也无法肯定在每个英语地域里谁是最适当的图书出版商。而且即使是在英国出版业,也有一些出版公司不认可这种霸王做法,毕竟,现在的出版公司很多是跨国的,谁能搞清一本书上印着的兰登书屋是美国的还是英国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销售利润。据统计,英国版英语图书在欧洲大陆(不含英国)的年销售额约为3亿美元,约占总销售的6%。在欧洲的游客、移民说英语的人购买图书,一般有两种选择:美国版图书和英国版图书。两种版本封面明显不同,纸张不同,而且定价也不同。这与以前欧洲大陆只有英国版图书销售是完全不同的,而且从欧盟对外开放起,美国图书就大批进入欧洲,甚至在英国书店或网上书店都能见到美国版图书。

事情争论到这个地步,欧洲销售商也按捺不住了。来自里斯本、巴塞罗纳、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和巴黎的欧洲图书销售商列举了顾客的多重选择重要性,也表明了日益增加的网上图书销售,以及没有竞争英国出版商会提高书价等多个不利因素,这五家图书销售商敦促有关出版公司一起反对英国这限制竞争的动议。

上一篇:教育心理学的思考题下一篇:路与车的絮语小学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