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书记在2010年全区武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4-05-13

区委书记在2010年全区武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共6篇)

篇1:区委书记在2010年全区武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区委二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区“两会”精神,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党管武装工作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于进一步做好今年的人武工作,全面加强人武工作正规化建设,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都有重要意义。刚才,**同志做了很好的报告,认真总结了去年全区武装工作,深刻分析了当前形势,全面部署了今

年武装工作任务,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做好武装工作,加强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武装工作的责任感

坚持党管武装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一项重要的政治原则,是推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各级党委、政府一项义不容辞的职责。做好人民武装工作,不仅关系国家安危、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也是凝心聚力,兴惠富民,实现我区跨越发展的需要。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军分区党委、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区人武部团结带领广大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科学谋发展,精心保稳定,思想政治建设深入推进,综合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党管武装、双拥共建工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区人武部被国防部评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区武装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特别是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参与生态建设、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我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好评,在此,我代表区委、人大、政府、政协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工作在武装战线上的广大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2010年,是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关键之年,是**市成立50周年的大庆之年,也是我区调整远期发展方略的承上启下之年,要开好局、起好步,就需要动员包括广大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内的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致力于加快**区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武装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二、服务大局,为全力打造**陆港经济区作出新贡献

民兵预备役工作是一项地方军事性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积极投身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光荣事业,是民兵预备役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和平时期锻炼部队、考验部队、提高战斗力的有效途径。一要争当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骨干。民兵预备役人员是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要积极构建经济建设与民兵工作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机制,发动和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积极投身全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各乡镇、各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不同载体,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帮助解决资金困难,引导他们树立发展意识,理清发展路子,选准致富门路,掌握致富本领,使他们成为生产骨干、技术能手、行业标兵。二要争当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兵。要不断适应民兵预备役人员特点,充分发挥人武部优势,把民兵预备役人员组织起来,积极参与到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等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争做精神文明的建设者、传播者和维护者。要进一步加大科学理论、先进思想文化、时代文明新风和社会正气宣传教育力度,引导他们带头移风易俗,带头抵制封建迷信。要组织他们积极参加公民道德建设,以实际行动推进“三德工程”建设和双拥共建工作。要认真总结经验,培育典型,创新载体,以点带面,在构建和谐**中发挥积极作用。三要争当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具有政治素质好,作风纪律严,作战能力强等优势,是执行急难险重任务的生力军和突击队。要牢固树立前列意识、有为意识和忧患意识,尤其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更要发挥优势,义无反顾地履行职责,为地方党委、政府分忧解难。要科学组织、周密部署民兵预备役人员的参建工作,尤其是在防凌防汛、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关键时刻,要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敢于克难点、攻险关,切实提高民兵预备役的作战能力和执行任务能力,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四要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卫士。一个地方的发展,离不开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当前我们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黄金发展期”,又是诸多不稳定因素的“矛盾凸显期”。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要带头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头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以个体带动整体,在维护全区政治稳定、化解矛盾纠纷、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为建设“平安**”多作贡献。

三、加强领导,推动全区武装工作迈上新台阶

民武装工作涉及军队与地方,衔接军事与经济,关乎平时与战时,是一项全民性、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机遇,全区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都要把做好人民武装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领导,推进武装工作全面发展。一要狠抓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武装工作的灵魂。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抓好国防观念、爱国主义

和形势政策教育,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不断提高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坚定性。要加强学习调研,进一步深化对区情的认识,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创新发展措施,以思想大解放促进武装工作大发展。二要狠抓各项制度建设。要一以贯之地坚持和落实党委议军、武委会例会、定期到军事机关办公和过“军事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切实提高各级干部的国防意识,从而进一步增强各级党委、政府关心、支持武装工作的自觉性,使党管武装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三要狠抓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专武干部是基层人民武装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一线指挥员,是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执行多样化任务的骨干力量。近年来,随着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必须着眼需求、立足长远、紧贴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要按照“用、练、养”相结合的思路,提高专武干部正规化建设水平。要不断改进“管”的方法,提高“管”的能力,切实把党管武装落到实处,抓出成效,把专武干部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实战力量,建设成为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有生力量。四要注重解决武装工作面临的各种问题。各部门、各单位要相互协调,紧密联系武装工作实际,正视困难,为武装工作办实事、解难题。对武装工作的重要任务和活动,要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人力保障、后勤保障和舆论支持。要积极做好各项拥军优属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良好局面,真正把民兵预备役建设成为一支“拳头”力量。

同志们,人民武装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团结一致,奋力拼搏,务求实效,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人民武装工作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全力打造**陆港经济区贡献力量,以优异的成绩向**市建市50周年献礼。

篇2:区委书记在2010年全区武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经历严峻考验的2009年刚刚过去,充满多重挑战的2010年已经走来,值此全区上下认真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刻,我们召开全区经济工作暨农村工作会议,其目的就是要回顾总结2009年全区经济和农村工作,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10年各项目

标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夺取现代晋商中心区建设新胜利。刚才,**区长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客观总结,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了认真分析,对新一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冲刺“十一五”规划目标做了详细安排部署,这个报告是对区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具体化,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会上,我们还对200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奖励,特别是一大批纳税大户、经济结构调整先进集体和优秀企业家,为我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全区上下一定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争先创优,群策群力,共克时坚,奋力赶超,为赶超发展争做新贡献。同时,也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树立新的目标,提升新的境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再接再厉、再建新功,继续争当赶超发展新标兵。下面,我就抓好2010年全区经济和农村工作,在继堂区长报告的基础上,再强调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成绩,科学研判形势,以坚定的信心迎难而上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我区凝心聚力、克难求进、和谐发展的一年。一年来,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自然灾害的影响,各种矛盾的困扰,以及困难叠加的严峻局面,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力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发展战略和“3363”发展思路,众志成城,克难求进,沉着应对金融危机,努力践行科学发展,推动经济社会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区呈现出“经济发展总体向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文化旅游品牌凸显,和谐建设取得突破,基层党建全面创新”的良好局面,保持了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了全区大局和谐稳定。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5亿元,增长11%,财政总收入突破16亿元,增长3.5%,经济基础进一步夯实;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30.9亿元,增长11%,重大项目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7亿元,增长15.8%,工业回升进一步加快;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800元,增长12%,五大产业实现新发展,四大体系呈现新变化,省、市现场会接连召开,三个农业大奖揽入怀中,三农发展进一步提质;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三产服务业比重上升,多个“国字号”品牌花落我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人民生活全面改善,和谐建设跨入省、市先进行列;“凝聚力工程”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受到省委张宝顺书记好评。但同时,我们也感到巨大的发展压力。新的一年,可以说是机遇和挑战交织,转机和压力并存,我们各级干部必须科学研判形势,积极应对变化,以更加坚定的信心,继续迎难而上。

1、从宏观形势看,我们仍拥有难得的发展机遇。去年四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各国政策干预作用显现,市场主体信心恢复,表现出诸多利好因素。从国际形势看:全球主要经济体合作进一步加深,在伦敦20国峰会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转变发展方式,推行低碳经济等一系列重大事项达成初步共识,给世界经济加快复苏带来了新的希望。特别是四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强劲,下滑态势趋缓,已渐入上升通道,今年有望实现整体复苏。从国内形势看:在中央一系列积极政策的拉动下,gdp“保八”之战取得胜利,我国成为2009年全球显著增长的唯一主要经济体和世界经济触底反弹的主引擎,全国上下发展信心倍增。再加上,新一年中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5900亿中央投资注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将进一步增强。从省内形势看:今年,我省计划投资6000亿元拉动经济增长,势必带动一批大项目落地,特别是省、市将发展重点转向壮大民营经济和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上,将为我们实现新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总的来说,我们面临“政策主导”和“投资驱动”双重机遇,必须顺势而为,积极应对,抢得发展先机。

篇3:区委书记在2010年全区武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两多”, 在很多人眼里, 都很成问题。集体经济在不少同志心目中, 是落后的公有制形式, 老行业, 老职工, 老问题, 所以就有“过时论”和“消亡论”。而小型、微型企业, 鼎锅铁锅、藤编芒编、凉鞋布鞋、皮革塑料、单车手表等等, 不足挂齿, 登不得大雅之堂。还有一个担忧, 国家现在实行新的统计口径, 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年主营业务收入从500万元调整提高到2000万元以上;投资统计起报点由项目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以上。这就更容易造成小型、微型企业可有可无的误判和误解。

别人这么看, 情有可原。我们自己也觉得低人一头, “破帽遮颜”, 那问题就大了。

姑且不论企业所有制形式优劣与否, 单说企业规模, 我们就不能简单以大小论贵贱高低, 不能因小而鄙视轻薄, 而慢待不为。

中、小、微型企业大量集聚的传统工业产业, 在工业中仍是最主要的生产能力、财税来源和主要就业场所, 尤其是县乡经济基础的重要支柱。有资料显示 (1) , 传统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0%、工业增加值的89.75%、固定资产的94.4%、税金的92.95%、利润的86.38%、从业人员的93.54%。即使在工业化已完成的发达国家, 传统产业也仍然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占四分之三以上。新型工业与传统工业并非水火不容, 完全可以并行不悖。

中小微型企业也不象有人认为的那样成不了大气候。2007年, 浙江省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4.4%, 个体户企业从业人数达到1153万人, 民营经济税收达2592亿元, 占全省当年财政收入的80% (2) 。贾庆林同志曾经用“两个地”来形象地比喻大与小的关系:大项目要“顶天立地”, 小企业要“铺天盖地”。

广西二轻现在的五个特色经济区域的数据 (2009年) , 反映了如下的特征: (见下表)

(1) 行业企业规模小, 宾阳小五金每个企业平均15.6人; (2) 劳动密集型, 五个产业吸纳劳动力21.19万人; (3) 具有极强的市场适应性和成长性, 2010年金融危机风暴余波未平, 五个特色产业工业产值增长44.16%, 犹如“离离原上草, 春风吹又生”; (4) 集群经济成为地方的支柱产业, 一个产业, 在一个县, 就业人数上万, 甚至上10万;税收七八千万, 怎么可以小觑、轻慢?小企业, 可以成为“小巨人”;老行业, 可以焕发新生机、新活力。说这个话, 是有依据的。

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今年经济工作任务中, 最值得我们二轻行业关注的一个特点, 就是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富民强桂”战略的新举措, 即:大力发展创业成本低、就业弹性空间大、成果见效快的微型企业, 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我们应当把握“战略任务”、“政策机遇”和“成长工程”三个主题词,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工程中, 促进行业小型、微型企业的发展。

“幸福”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最为关切的热点。幸福不是“恩赐”, 不单单是通过政府的二次分配调节来实现社会的公平, 更为重要的是让人民在创造财富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富民工程就是幸福工程, 因此, 加快“富民”步伐, 既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 也是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政府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 我们应当在“富民强桂”中, 大力发展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 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打牢“富民”的基础, 满足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2011年国家将对中小企业给予信贷资金扶持, 对小型微型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我们要认真研究, 把握住全面落实相关措施的政策机遇, 引导中小微型企业为大企业配套、打造产业链和构建产业集群, 培育行业“小巨人”。

我们要继续开展行业服务的“创先争优”活动, 充分激发各级联社服务基层、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行业小型、微型企业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壮大, 形成“铺天盖地”、“星火燎原”之势。

有人又问, 怎么样才能促进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遍阅各地成功经验, 无外是四个字:“特色”与“集群”。

结构趋同, 曾经是计划经济时期基层工业的显著特征, 也是一个普遍现象。因为需要自给自足, 所以, 大家都上“五小”工业。你那个县有酒厂, 我这里也要有一个, 不然逢年过节, 干部群众就没有酒喝。

市场经济则不分天南海北, 不问企业出身贵贱, 优胜劣汰, 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企业争夺的是市场占有率, 打拼的是竞争力。竞争力来自特色, 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有我新, 特色就具有竞争力。县域经济发达的先进地区, 往往是将自己的工作着力点放在构建以某一种或某几种产品为主导的专业化特色经济之上。如浙江省“块状经济”为突出特征的70多个专业乡镇, 其特色产业销售收入平均占总销售收入的50%左右, 有相当一部分专业镇甚至达80%以上。江苏省吴江市的纺丝业和IT产业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超过60%;温州特色小工业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皮鞋20%, 西服10%, 打火机90%, 眼镜80%, 锁具65%, 水彩笔90%, 剃须刀60%, 商标徽章40%……打造专业化的特色经济, 应当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的基本方向。

光有特色还是不够的。大海里处于生物链低端的小鱼, 怎么实现种群的繁衍生息?有个“群鱼效应”。一个种群的小鱼聚集在一起, 数量变得十分庞大, 达到成千上万吨。尽管被大鱼吃掉一部分, 甚至大部分, 可是小鱼群依然保留着足以维持种群繁衍的数量而不至于灭绝。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小型、微型企业的生生死死时时在发生, 不足为奇。2009年, 广西集体企业新开业1465家, 注销1859家, 年末集体企业总数为1.89万家。这一年, 新开业的个体工商户为16.25万户, 尽管同年注销了12万多户, 年末总数依然达到117.85万户, 从业人员218.48万人, 分别比上年增长3.6%和5.7%所以。 (1) 所以, 关键要把企业集群尽可能地做大, 这样才能使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平稳、可持续地发展。有的人把培育行业“小巨人”, 片面地理解为把中小微型企业的“个体”做大。固然, 一些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 可能演进为大型或者特大型企业, 成为大块头。但是, 这到底是少数, 不具备普遍意义。任何时候, 中小微型企业数量都占有绝大多数, 我们所关注的是如何将企业族群做大起来, 大到“铺天盖地”, 足以抗击市场的变化而不至于影响到行业或地区经济的跌宕起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集群”意义。

近年来,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 行业和地方工业呈现出区域性结构调整的趋势, 主要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产业集群的勃兴, 且逐渐成为行业和基层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流路径。

产业集群, 也称产业群、产业族群、块状经济、特色产业区域等。所谓产业集群, 是指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特色产业为支柱、网络结构为基础的一种空间产业组织形态。产业集群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发源地以农村和小城镇为主, 形成以“小企业、大集群”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布局。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以市场驱动为主, 形成的方式以关键性、或者叫做龙头企业的带动为主。

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 基本上依靠的是地方政府、行业组织的强力推动。产业集群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形成特殊的集群竞争力。在产业集群密集的江浙一带, 方圆50公里之内, 就能找得到面料、染料、纱线、缝纫线, 甚至小到一颗纽扣的所有配套厂家, 几万件成衣的订单, 一个星期就可以解决。产业集群有效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被授予“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的广西博白县编织集群, 当地20余万农民被吸纳进来。

所以, 我们讲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 关键要突出特色, 载体是构建产业集群。这次会议表彰了去年开展行业“创先争优”活动的先进市县。大家应当都注意到了, 去年, 全行业吸纳新成员单位122家, 其中博白最为突出, 新成员企业41家, 单项获奖5.65万元;全行业去年招商引资项目1 3个、资金达到4.05亿元。行业必须要有一定的“种群”数量, 才能在“富民强桂”中体现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现在大家在招商引资中, 比较热衷追崇大项目, 几乎把主要精力和热情都放在大项目上。这没有什么不对。对于一个县、一个乡来说, 争取到一个大的项目, 立马可以使当地的经济打个翻身仗。问题是, 哪里有那么多的大项目呢?于是, 更多的地方, 高不成, 低不就, 年复一年, 起色不大。

发展小型微型企业, 是绝大多数地方、尤其是我们二轻行业的极其主要的选择。广西自治区政协主席马飚用三句话来概括小微企业的特点:创业成本低、就业弹性空间大、成果见效快。这是非常准确的。还要补充说的是, 发展微型企业, 从某种角度讲, 难度并不比搞大项目低。大项目往往有大企业做业主, 具有人才优势, 地方主要做好服务工作就行了。小微企业怎么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环境?需要怎样的有效服务?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自治区本级财政连续5年每年安排2亿元用于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用于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服务、贷款担保等平台建设, 力争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增长20%;在促进微型企业发展中, 采取“投资者出一点、财政补一点、税收返一点、金融机构贷一点”等办法。对此, 怎么落实?与谁对接?老实说, 我们研究得不够, 知识贮备也不足, 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这里也没有现成答案, 办法要靠我们在实践中去探索。可以看看《新变化、新规则、新导向:县乡基层工业10讲》, 可能会得到一些启发。这次会议安排的5个典型材料, 很有代表性, 值得大家借鉴。如钦州促进坭兴陶传统特色产业发展, 可谓风生水起;还有荔浦、博白、融安和钦南区等经验, 提供了示范样板。我们决定, 在去年取得明显成效的基础上, 今年安排100万元自有资金, 在全行业中, 继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完善激励机制, 重点突出大力发展行业小型微型企业。力争今年积累基本经验, 明年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这就是我们贯彻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确定的今年工作重点之一。

注释

1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学术委员会.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21世纪中国工业的发展方向, 秦宝庭.新型工业化的内涵、特征及评价指标体系.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1, 第47页.

2 高尚全:《解放思想的四个着力点》改革内参, 2008/第20期.

篇4:区委书记在2010年全区武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开创云南教育现代化的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优先发展、稳步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稳步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了教育事业“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是教育水平有较大提升。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两基”人口覆盖率实现100%;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普通高中进一步向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建设职教园区和集团化发展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研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941.33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在学人数69.95万人,毛入学率22.68%;高中阶段教育在学人数133.45万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校生比达1∶1.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629.34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108.59万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44.26%。

三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开工280.32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50.88万平方米;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高等院校达到66所,呈贡9所高校的新建校舍总竣工面积360万平方米,入住学生11.1万人。

四是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85%、98.84%、96.71%,高等院校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45.29%,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新的提升。

五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办学力度不断加大,民办学校在校生大幅增加,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人数近四分之一。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改革较好推进。改革初中教育評价制度,逐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与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来滇留学生数突破2万人。

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密切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向5所民办高校下派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执行学校的重大决策、完成学校的重要工作,以及师德师风、教风学风、服务作风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为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提高认识、把握机遇,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之基。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区域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国际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全球正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人才培养与储备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以人才和科技全力抢占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制高点。从国内看,我国正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把改善民生、发展教育等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全国各地都在深入实施国家和地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着力培育竞争新优势。从云南看,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虽然“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教育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二是虽然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但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三是虽然办学条件总体改善,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差距还比较大;四是虽然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但内在动力和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还要看到,我省教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党和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民生为重、教育优先的观念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进一步形成。二是国家对我省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十二五”规划、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措施、设立教育发展项目、安排教育资金都进一步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我省被国务院列为为数不多的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获得11个专项改革试点项目。三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学难问题的基本解决,人民群众通过接受优质教育改变生活状况、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各族人民的教育权益,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我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屆二次全委会精神,立足于实现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抓手,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紧扣教育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坚持教育资源总量合理增长与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并重,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开创云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总量。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必须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着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办园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二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和督导机制,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资源总量,提高职业教育内涵,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办学机制和灵活的办学模式,搭建城乡一体的终身学习与培训平台。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化、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建设,支持各中专学校和县区职教中心加快发展,高标准建设好一批职教基地,打造富有活力的职教集团。四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深入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工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要扶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教育发展,全面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实现民办教育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像重视公办教育那样重视民办教育,对民办教育实行同等对待、同样管理、同步发展,实现公办、民办教育平等竞争、平等招生、平等办学、平等待遇。

第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缩小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投入,实施好中小学各项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二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要。三要建立完善体现规则公平的教育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四要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给予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在普通高中阶段,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要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有关费用,并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建立和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及生源地贷款办法,并逐步提高奖(助)学金标准和覆盖面。

第三,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一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思维、去陶冶情操、去创新创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同时,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名师名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所有改革项目,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要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支持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捐资办教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生机活力迸发的办学体制机制。三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符合各类学校特点的办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五,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必须把教育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置于重要地位,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要抓好校车安全整治工作。各级政府及教育、公安、安监等部门要开展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往返学校车辆的安全检查,加大对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的其他客运车辆行驶路线,特别是乡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车辆超员载客、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取缔货车、拖拉机和非法运营客车接送学生。各级教育部门要结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不乘坐“黑校车”,学校和家长不租用“黑校车”。中小学幼儿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幼儿和低年级学生校车教师跟车值班制度,坚决杜绝将学生遗忘在车内事故的发生。二要稳步推进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将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结合、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特别是D级危房的改造结合、与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结合、与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与国门学校建设结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三要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收费、代收费许可和公示制度,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坚持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逐步杜绝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继续推进“阳光招生”,使考试招生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四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严格执行国家教材和课程标准,取消违背教育规律、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规范中小学招生中的加分政策,有效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五要建立中小学生营养监测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改善贫困学生营养水平。

第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加快我省教育对外开放步伐。立足于服务桥头堡建设这个大局,发挥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坚持开放办学、包容吸纳,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一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和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拔尖创新人才。二要加大开办孔子学院、华文学校,互派留学生,加强周边国家小语种教学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把云南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人才培养基地及周边国家学生留学中国的重要目的地。三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建立面向外国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机制。

第七,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落实宏观管理的各项措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负总责,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各级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的情况、教育经费依法增长情况、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考核的指标体系。各级领导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扎扎实实为加快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办实事、办好事。

高校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民服务为抓手,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为主题,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篇5:区委书记在2010年全区武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今天召开的全区旅游工作会议,是XX区旅游业在新时期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科学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动员全区上下,包括社会各部门、旅游企业,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目标,抢抓战略机遇,奋力开创XX“十一五”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刚才,炎发同志就下一步的旅游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请到会的同志,包括企业的同志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认真分析我区旅游业现状,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要从两个方面分析XX旅游业的发展情况:一方面总结成绩,另一方面分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样使我们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从取得的成绩看,“十五”时期是XX旅游业发展不平凡的五年,是旅游业加快发展的五年,也是XX旅游产业经济和社会地位大提高的五年。一是做大做强旅游产业的认识在全区得到进一步统一。正因为思想认识得到统一,所以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路更加明晰。全区发展大旅游、构筑大产业、开发大项目、组织大活动、拓展大市场的发展战略得以开始实施,XX因此获得湖北省首批“优秀旅游区(县)”的称号。二是旅游景区的开发取得突破。景区开发不仅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质的提高。这几年,先后开发建设了木兰天池、古门山和云雾山、清凉寨,包括原来的木兰山、木兰湖等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不仅如此,在品牌上木兰山、木兰天池跻身国家3A景区。天池丰泰公司的曹总又在汤池建设了一个4A级景区,这是XX的光荣。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我们也要感到危机,激发我们把本土旅游搞上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年,木兰山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大余湾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另外还有一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如武湖生态园、谦森岛庄园是全国108个农业旅游示范园(武汉仅有两个,全部在我们XX)。这些旅游项目都是本土旅游中的佼佼者。三是旅游产品体系逐步建立。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 六大要素为主体的相关产业作支撑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旅游产业体系。在吃的方面,今天大会现场有产品展示,看起来比较分散,集中起来看出我们的希望。现在全区旅游食品有7大类50多个品种,旅游工艺品4大系列20多个品种,下一步要将这些旅游产品进行整合。在住的方面,全区近年新增了一批旅游的星级饭店、旅游餐馆,有的正在创新。如木兰湖周边高档接待宾馆正在建设之中。四是旅游市场得到不断扩大。坚持XX山水生态特色,加大媒体、网络促销,加大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黄金周”的假日旅游得到快速发展,有力拉动了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十五”期间,全区累计接待游客12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6%和7%;2005年全区接待游客2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5亿元。目前,旅游业直接产值占到全区生产总值的3.04%,这个比例虽然不高,但毕竟看到了我区旅游的贡献和发展潜力。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拉动了全区经济、致富了当地农民,也宣传了XX,树立了我们的品牌,为我区经济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积累了非常好的经验。为进一步实施富民强区,实现经济科学发展摸索出了具有XX特色的发展之路。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区旅游系统的同志们团结一致、迎难而上、辛勤工作的结晶,也是各级和有关方面高度重视、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与我们一大批旅游企业在XX旅游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分不开。在这里,谨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大家向全区旅游系统、旅游企业的广大员工、以及所有关心支持XX旅游业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十五”时期我们虽然取得了不寻常的发展成绩,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区旅游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这不仅仅表现在物质基础方面,也体现在人才资源缺乏方面。丁陵生同志为我区旅游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是难得的人才,希望在这方面人才越多越好;二是旅游精品项目较少。目前我区顶级旅游品牌仍然缺乏;三是旅游设施还不够完善。比较明显的是一些配套基础设施,包括污水处理、接待能力、接待档次等问题;四是旅游企业规模不太大。有实力的不多,导致一些景区开发进展缓慢,达不到预期的要求;五是旅游市场发展速度仍然不快。旅游商品仍然偏少,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和知名品牌;六是旅游发展的体制、政策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

二、真正把壮大旅游业作为全区重要的发展战略,切实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发展战略是明确旅游业龙头地位的问题,支柱产业是进一步突出产业带动作用。从旅游行业和资源的角度看,应该说XX是有条件的。旅游业是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同时也是促进制造业和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作为需求潜力大的新兴产业,旅游业也具有传统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重特征。对其他产业行业关联、带动、影响和促进作用非常明显。XX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区,有农业大区的不足和弱势,另一方面也有我们的优势。其优势就在于我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山水资源、生态资源以外,农业本身也是一个资源,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都与旅游相关。由于近几年做了打基础的工作,形成了初具雏形的产业体系。特别是近年政策和相关举措的落实,我区旅游业发展在提速,旅游业高于区域经济平均增长速度。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发展的空间更广阔,市场的需求也更大,为我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且我们也有这方面现实基础,对此我们也应抱有信心。

结合我区“十一五”发展,全区经济转型、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民的要求,旅游业作为关联带动性强、市场需求潜力大、投资效益好、吸纳就业多、发展速度快的综合性朝阳产业,对于XX整个经济的发展至少在四个方面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对于推动全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的进步,提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成长的质量有促进作用;二是对于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区域服务功能,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来投资,也有重大的促进作用;三是对于扩大就业、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平和质量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四是对于加大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把旅游业作为发展战略,作为支柱产业来培植,对于XX“十一五”的发展,乃至于XX今后的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区上下必须从事关XX发展的高度,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大局出发,切实重视和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努力把旅游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做大做强XX旅游业

“十一五”是加快XX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把旅游业培植为支柱产业的关键阶段。全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已经确定,现在关键是要按照思路和目标,提升XX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围绕我区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都市农业气息,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发展机制,改善服务环境,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重要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重点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以旅游促“三农”,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三农”工作的一条主线,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区正在实施具有武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即“家园建设行动计划”,按“四进家园”的要求,核心是培育支柱产业,所以在我区家园建设过程中,试点村工作的重点、政策倾斜主要是围绕景区做文章,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就是要壮大旅游产业。今年国家旅游局确定“中国乡村游”为旅游主题,在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上,对乡村一级进行倾斜。全市“乡村休闲游”启动仪式也初步定在XX召开。综合这些因素,如何进一步推进旅游业发展,需要我们抢抓机遇,把旅游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一是要深入推进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建设。以示范引导、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引导不同类型的农业旅游和乡村旅游,因地制宜,走特色化发展道路。今年我区在农业旅游方面还要下更大气力,争取产生更多的国家级旅游示范点。二是要善于总结各地“农家乐”的经验,推动农业旅游上水平。全区“农家乐”(乡村休闲游)有300家,从业人员1000人,发展势态非常好。但是规模较小,品位不高,部分经营点仍存在卫生问题、宰客问题。在“农家乐”旅游上不能一哄而上,要加大政策的倾斜指导,特别要加强业务上的指导和行业上的管理。要学习成都等地先进经验,促进地方“农家乐”的发展。今天会上印发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各地要根据要求正确引导,提倡个性多样化,提升服务水平。三是积极推动区域旅游小城镇建设。区域旅游小城镇贴近农村、富有特色,能带动农村发展,对保护环境和地方文化将发挥重要作用。今年的区人大2号议案提出加强镇区所在地建设,努力实现一镇一品。相关地区要考虑如何办理区人大2号议案,在围绕打造旅游乡镇、文化乡镇上做文章。四是要扩大旅游区域对周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把发展旅游区与致富一方农民有机结合起来,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今年我们出台的政策和相关措施都要按这个要求进行调整。

(二)突出旅游品牌,深度开发各类旅游产品。目前,全区景区(点)从量上来说是比较多的。但景区建设不能简单求量,要避免恶性竞争,几败俱伤。特别是要整合资源,求精,走品牌发展的道路。一是要抓好龙头景区的建设。纳入旅游发展规划的龙头景区,必须上质量,上档次。今年必须做好木兰故里申报国家非物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果丧失了木兰故里这个品牌,对我区整个旅游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必须确保申报成功。要成立专班,安排专项资金作好申报准备。一方面要作好申报的基础性工作,材料齐全,证据确凿;另一方面要组织宣传攻势。在这个品牌前提下,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对建成的景区要开展升4A、创3A活动。旅游企业从自身的发展需要出发,要加大创建力度。在建的项目中要加快清凉寨、云雾山、木兰草原、农耕年华等景区的建设,按目标进度抓落实。特别是清凉寨,要确保五月份对外营业,以迎接省旅游扶贫现场会的召开。云雾山建设时间较长,按照目标计划也要加快进度,在四月份实现试营业。除了以上企业外,所在街乡镇要给予支持,优化环境。还有一批待建项目,要重点跟踪,搞好服务。盘龙城遗址是我区三大品牌之一,市里总体规划已经制定,也成立了领导小组,文物规划正在编制中,一旦总体规划获得批准,盘龙城遗址作为一个主题公园,启动建设将势在必行。长江乐园是一个设施旅游、现代旅游,也是一个主题公园。目前该项目市里正在与香港李嘉诚洽谈,这个项目不仅对XX南部、而且对整个中部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对于推动我区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将全力促成市里立项。前期的工作必须认真做好。要通过重点景区的策划带动XX旅游整体水平的提高,进而把XX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和资源增长的优势。二是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红色资源在XX非常多,不管是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留下来的遗址、史料比比皆是,如何深度挖掘、保护、运用我区红色旅游是一个重要课题。年初我和木兰乡的同志专程到红安看了李先念故居,回来后再看我们的红色旅游文物,破坏得很厉害,这么宝贵的资源,这么难得的活史料,毁损严重,觉得非常愧疚。省、市对我区红色旅游给予了高度关注,今年又是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我们一定要下决心做好红色旅游这篇文章。红色旅游不仅包括政治,而且还包括文化、经济。要将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与其他文化资源旅游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互动联动格局。我们要在认真评审红色旅游规划的前提下,制定工作计划,拿出具体实施方案,抓好旅游线路的组织和项目对接,决不能再让资源遗失,要以红色旅游为主轴带动其他产品的开发,以其他旅游产品为后盾,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三是要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旅游产品,满足人们“求新、求奇、求知、求乐”的旅游愿望。要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提高旅游服务的适应性。今年结合XX实际要大力发展都市观光旅游农业、民俗风情游等旅游新产品。开发生态、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形成适应各类消费群体的旅游产品体系。当然开发不能一哄而上,现在到XX来谈旅游开发的人很多,其中不乏有圈地之嫌的开发商。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但是各街乡镇场守土有责,今后凡有大面积对外土地批租,必须报区批准,决不能各行其是,要坚持做到规划先行,实行全区一盘棋,做到有序、有效开发。

(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促进旅游市场协调发展。旅游产品本身是一个宣传产品,旅游建设发展的过程,就是宣传不断提高的过程。一是要注意整体化的营销。把整个XX作为旅游目的地来对外宣传。XX号称“武汉后花园”,在整体营销上要围绕“武汉后花园”下气力。外地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比如,上海没有打东方明珠、外滩的牌,而是把整个上海大都市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大连不仅仅是老虎滩、星海广场,而是把整个大连作为目的地来推销;厦门鼓浪屿很吸引人,但是他们是把整个厦门作为国际化的旅游基地来建设的。因此,我区也是要尽可能把整个XX旅游资源整合起来,相得益彰。XX有自己的优势,毛主席曾经讲过“湖北XX县有个木兰山……”。去年我们在口杯上做了文章,产生了较好的效果。说这话的意思是,搞旅游要善于利用伟人、名人、历史、典故等进行包装,整体营销。二是要注意区域化的协作。一方面尽可能加强景区内的合作。当前XX进入了“大旅游时代”,各自为战、零打碎敲没有出路。特别是XX北部已建成的景区要相互协作,要学习外地经验,在区域化合作上,“木兰八景” “南部四园”都要相互协调配合,促进共同发展,这也是提升我们整个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区旅游局要加强研究,加强协调、加大服务,从政策上、机制上保证区内各景区的旅游联动。北部木兰生态旅游区各景区可以搞通票、联票,让游客一票游完所有景区景点,这样对企业大有好处。各景区企业之间经过相互协商,在保证自身利益前提下,共同发展,真正形成资源共享、客源共迎、线路互推、政策互惠、信息互通、交通互畅,实现共赢的新格局。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有更大的雄心壮志,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加快我们的旅游合作。目前,木兰天池曹总已走出合作第一步,下一步我们将要加强与武汉周边地区旅游产品的联手。借助东星国际航空来做好大旅游这篇文章。三是要注意节庆促销。今年我区旅游大事很多,除了继续搞好木兰旅游文化节外,还要全力以赴做好全市的乡村休闲游节和全国旅游扶贫开发论坛等筹备活动。要借助国家、省、市举行的各类旅游节庆活动平台,加大XX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力度。今年的木兰旅游文化节正在筹划之中,主题是“走进XX”。围绕“走进XX”,我们相关的交通、配套设施,服务功能,包括产品都要在这个方面做文章。盘龙大桥通车,巨龙大道畅通,川龙大道建设等,全区都要做好“走进XX”这篇大文章,要借助这一平台宣传XX,推介XX。希望在座各位献计献策。

四、齐抓共管,努力营造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实践表明,哪里重视旅游,哪里的旅游就做得有声有色,形成旅游业快速增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局面。各地、各部门要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度出发,将旅游经济纳入目标管理。真正把旅游经济摆在重要位置来抓,把旅游服务于富民强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大对旅游经济的投入,满足旅游规划编制、旅游队伍培训、旅游宣传促销等方面经费需要。这里我要指出,旅游投入有几个方面,有政府投入、社会投入,重要的是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企业要加大对旅游经济的投入。旅游业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需要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有关部门都要切实树立全局观念,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计划、建设、财政、公安、交通、土地、林业、文化、环保、卫生、水务、电力等部门,都要深入思考本部门、本单位、本人为发展旅游业该做些什么,为旅游业发展多办一些实事、多作一些贡献。区旅游局和旅游系统各单位,在加快我区旅游发展中要搞好综合协调,改善服务方式。要深入研究旅游发展的新问题,当好区委、区政府的参谋助手。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必须着眼于充分调动积极性、创造性。下步区里还要出台一些措施,鼓励各类企业广泛参与,真正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市场运作”的旅游经济发展机制。

(二)进一步创新旅游资源管理体制。要创造性地实施在“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处理好景区(点)资源、历史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实行景区(点)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政企分离。通过市场运营,旅游景区经营权实行招标或其他方式转让,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谁负责的原则。要建立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原则,加快推进旅游企业的改革创新步伐,推进建立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通过联合、兼并、资产重组优化等资本运营方式和连锁经营形式,做强做大一批旅游企业,提升和带动XX旅游的实力和竞争力。中小旅游企业也要向经营专业化、市场专门化、服务精细化方向发展,建立与大型旅游企业的网络服务协作关系,提高旅游组织程度的社会化水平。对发展得好、为我区旅游产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旅行社、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给予奖励。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

(三)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和队伍建设。要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进一步建立旅游行业服务标准体系,健全旅客投诉处理制度,完善旅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严肃查处无证经营、强买强卖、价格欺诈、毁约失信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黑社”、“黑导”、“黑车”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这一点非常必要也势在必行。要加强旅游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自律作用,促进旅游行业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要继续加大对旅行社的监管力度,重点查处虚假广告等违规违法行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做好旅游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队伍。总的讲,旅游队伍是好的。要再接再厉,旅游战线上的党员干部要按照先进性教育的要求,自觉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在发展旅游经济工作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树立奋力崛起、从我做起的意识,以奋发有为和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要增强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体系下做好旅游工作的本领,既要精通旅游业务,又要熟悉经济工作,还要懂得外语,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要重视旅游队伍建设,在全区上下造就一大批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勇于创新、熟悉法律法规、善经营、会管理的旅游管理人才队伍,还要培养一支和一大批爱家乡、爱景点,有知识、有修养,热情周到、诚实守信、服务高效的旅游服务队伍。

篇6:区委书记在2010年全区武装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区安全生产会议,安排部署安全生产相关工作。

一、严格审查开复工企业

当前,许多企业陆续开复工,各镇街和部门要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上好“开工第一课”,同时,要结合各自实际,搞好自查自改,对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工艺等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发现问题隐患要立即予以整改。各镇街、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好开复工企业验收、备案或督导工作,企业安全自查未开展、隐患治理未完成的严禁复工复产。尤其是对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交通运输、人员密集场所等高危生产经营单位或行业领域企业要进行拉网式检查排查,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复产;对未组织“开工第一课”、未开展开工前培训、隐患不排除、安全生产无保障、验收不合格的,坚决不准生产。

二、扎实开展各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

建筑施工方面,住建部门要全面加强危大工程管控,严格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严禁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强行组织施工,严查赶工期、抢进度和违法转包行为,严防高空坠落、坍塌、触电、中毒等事故发生;严厉打击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大力整治私招滥雇、无证上岗、违规作业、弄虚作假等行为,对严重违反强制性标准的,坚决打击一批、清出一批。

涉爆粉尘方面,应急等部门要扎实开展涉爆粉尘专项整治行动,全面彻底消除粉尘企业存在的问题。所有企业必须经过监管人员和专家现场核查、签字确认具备复工条件,绝不允许企业“带病”复产。

危化品方面,工信、应急等部门要落实落细国家、省《关于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意见》,强化重大危险源管控,对重点部位全面排查,守好防冻、防凝、防火、防爆、防泄漏底线;部署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安全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道路交通方面,公安、交通等部门要深入推进交通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严查超速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强化雨雪冰冻、大雾等恶劣天气和事故多发路段交通管控,做好防雪防滑准备工作,严防各类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消防方面,消防部门要紧盯宾馆饭店、公共娱乐、学校、医院、养老院等重点场所,坚决整治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饰装修、违章动火作业、占堵疏散通道、消防设施损坏等问题;开展彩钢瓦、三合一场所、城中村、群租房、沿街门店等“回头看”,督促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燃气方面,综合行政执法、市场监管、商务、公安等部门要认真落实各级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视频会议精神,系统整治燃气安全问题,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燃气安全风险。

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各自实际,抓好安全管控,确保不出现问题。

三、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各镇街、各部门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一是开展全员教育培训。要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研究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全员教育培训,尤其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保证持证上岗。要组织开展班前会、安全宣誓、班前承诺、换岗培训等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方式,让安全理念入脑入心。二是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各生产经营单位都要利用本行业领域事故典型案例,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总结经验教训,熟悉岗位操作规程,提高逃生自救技能。三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组织开展宣传教育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家庭“五进”活动,积极创建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安全文化示范社区、安全文化示范小区、安全文化示范学校、安全文化示范企业。

同志们,安全生产一抓再抓,决不能出任何差错,必须做到严摸排、严执法,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全面排查治理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防止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不出任何问题。

县委书记在全县2022年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深刻汲取近期我县发生的几起安全事故教训,分析当前我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经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召开这次会议。刚才,X同志通报了1—2月份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下面,就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的安全生产工作,我讲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增强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近期我县安全生产事故高发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丝毫不容乐观。特别是自2月份以来,接连发生X起安全生产事故,这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暴露出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务必要增强危机意识,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要充分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和工作的艰巨性,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务必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全力抓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事故应急能力,营造人人讲安全、时时抓安全、事事为安全的社会环境。

二、落实责任,强化措施,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

(一)进一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全县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落实各自责任,强化责任跟踪考核,努力防范和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各生产经营单位一把手要牢固树立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把安全生产任务层层分解,逐级落实,确保责任到人,并与经济利益挂起钩来,真正担负起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行业监管职能,负责抓好各自管辖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各镇街(园区)要对辖区内的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进行认真排查,切实落实整改责任和主要负责人员。主要领导要亲自带队,深入重点企业、车间、事故多发路段和危险生产经营场所,督促检查各单位、各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情况,认真查看安全责任是否真正落实到人。对今年以来发生的安全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对因整改工作不力,措施不落实的,县应急管理局要依照有关规定,实行严格的经济处罚和责任追究。

(二)持续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目前即将进入夏季高温季节,持续高温、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周密部署,落实责任,积极做好防范应对工作,集中时间、集中人力,认真开展好本辖区、本行业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落实人员、资金、责任,确保整改效果;对短期内难以彻底整改的,要制定应急救援预案,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监控,防止造成人员伤亡。

一是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要针对气温升高易造成危险化学品挥发、泄漏和爆燃的情况,加强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做好危险化学品装置和管道的防爆、防雷电、防泄漏等工作。特别是近期大气污染治理集中行动被列入限停产的化工企业一定要汲取X事故教训,务必制定详细的限停产方案,按方案要求一步一步的严格执行,防止出现风机跳车、放散着火等事故发生。要狠抓源头治理,通过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严格危化品生产经营和运输企业的市场准入,对生产工艺、设备、储存方式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要继续抓紧整顿,关闭非法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等活动和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

二是加强对冷库行业的安全管理。

冷库安全历来是我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有些冷库部分设备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各镇街园区要全面做好冷库的摸底排查,对每一个冷库都要建立安全档案,实施重点监管,对制冷设备老化、超过X年使用年限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冷库,要拉出清单,确定关停名单,依法强制关停。同时,要加快推进冷库“退城进园”步伐,积极引导冷库企业入驻园区进行集中管理,最大限度的消除安全隐患。

三是加强对建筑施工行业的安全管理。

加强对脚手架支搭和临边防护的安全管理,有效防范坍塌事故。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强化临时用电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的管理。加强防水施工作业的管理,避免火灾等事故的发生。配置必要的防暑降温设施,劳动时间尽量避开烈日高温时间,杜绝疲劳作业。

四是加强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管理。

对各类运输车辆安全状况进行检查,防止车辆受高温、雷电影响,发生自燃、爆燃事故。结合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加强对各类客运、货运车辆驾乘人员的安全教育,并对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检查。

另外,对于城市燃气、烟花爆竹、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X等相关责任单位都要加大专项整治力度,不间断开展“拉网式”排查,确保不放过任何薄弱环节、不落下一丝隐患苗头,切实把各类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需要强调的是,要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坚持谁负责谁检查,谁检查谁签字,谁遗漏谁负责,并做好台帐记录和材料归档。切实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彻底排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

(三)严打重处安全违法行为,从严从快追究责任

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是有效遏制重大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之一。企业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普遍存在,侥幸心理、麻痹思想乃至麻木不仁行为是发生死亡事故的重要根源。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落实好领导干部检查企业和“四不两直”检查制度,常态化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围绕冷库、化工、交通、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电力燃气、特种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等事故易发多发领域,抓紧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集中精力抓好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对顶风违章生产经营的,要抓住典型,从严从重处罚。县应急管理局等相关部门要严格依照《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条例》,对发生的重伤事故、死亡事故的要严肃认真调查处理,该处罚的要处罚,该追究的要追究,该通报的要通报,该曝光的要曝光,充分发挥查处案件的警示教育作用。

三、加强领导,严格责任,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针对本辖区、本行业安全生产的特点,认真查找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对夏季高温和汛期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部位,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机构和岗位责任制,务必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到位。对于忽视预防、疏于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落实、人员不到位而造成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和有关单位主要领导,要依法依纪追究责任。要完善预案,加强值班,进一步落实各项应急措施,切实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要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对出现的各种突发事故和异常情况必须立即上报。各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要加强备勤工作,充分做好应急救援的动员和准备工作,保证设备和装备的完备有效,确保在发生事故后,能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抢救。要迅速、规范地报告事故发生和处理情况。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报告上级领导并向上级部门反馈信息,杜绝迟报、瞒报、漏报现象。

上一篇:生产物料员岗位职责下一篇:扫黄打非宣传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