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校热总结教育局

2024-05-03

择校热总结教育局(通用8篇)

篇1:择校热总结教育局

如何选择学校一直是考生和家长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不忍心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又害怕选择太多学校分散复习精力,导致一个合格证都拿不到。这时候选对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接下来告诉小伙伴们如何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1、兴趣特长最重要

每个艺考生都有各自的兴趣和特长,有的擅长造型,有的喜欢设计类;有的在动画方面有特长,有的则是书法方面的小专家,有的喜欢播音主持,有的喜欢唱歌跳舞。

考生和家长应重点考虑考生的兴趣和专长所在,量身选择专业。

目前美术类专业主要可以分为五类:

一是美术学类,也称为纯艺术类;

二是设计学类,含艺术设计学、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工艺美术等;

三是戏剧与影视学类,包括动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等;

四是艺术学理论类,美术史论、设计史论、艺术管理等;

五是带有艺术属性的非艺术类专业,如风景园林、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等。

传媒类专业主要包括三大类,编导类、播音主持类、影视类,即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导演、影视摄影与制作、影视表演、播音主持艺术、数字媒体艺术、空中乘务、服饰表演、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

音乐类专业大致分为音乐学、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作曲、指挥、音乐科技等六大类,包括音乐学、音乐艺术管理、音乐治疗、声乐专业、器乐专业、作曲及作曲理论、录音艺术、乐器制作等专业。

舞蹈类专业大致分为舞蹈学、舞蹈表演、舞蹈编导等三大类。

专业方向不同,所学课程和就业方向也不尽相同。

2、扬长避短有技巧

很多成绩很好的考生,参加十几场校考为何一个都没过?

主要是没有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来选择校考,所以考生应学会扬长避短。

例如速写较差的考生在选择校考时,尽量避免有校考考试科目的院校和专业;没有学过设计的考生,尽量避免参加需考察设计基础科目的院校和专业。

擅长默写的考生就多参加些只考默写科目的院校和专业;头像画得好的考生可选择头像科目考试的院校和专业;一般地,在报名现场,考生可询问报名的老师今年的考试范围和内容。

此外,考生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拉开梯度,各个层次选择2-3所,共9所比较合适。

所谓拉开层次,因人而异,如果是非常拔尖的考生,第一个层次当然是著名的艺术院校;如果是成绩一般般的考生,二本院校就是第一个层次。

一般地,选择稍微比自己专业水平高一些的院校,例如利用专业成绩能考上重点大学的,那么校考就应该冲刺那些著名美院、艺术学院;例如利用专业成绩能考上很好的二本院校,那么校考就应该冲刺那些一本院校或者211工程大学。

3、城市选择需考虑

中国城市发展不均衡已经是众所周知,大部分的教育资源,就业资源都集中在几个大中城市。

从某种程度上对于考生(特别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来说,读大学就是选择城市,虽然大中城市消费高、房价高,但是机遇、待遇同样还是吸引广大考生的一个致命性的优势。

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主要分为:

一线城市:北京市(首都,中国政治中心、华北区域中心)、上海市(中国经济金融中心)、广州市(华南区域中心)、深圳市(经济特区)

准一线城市:杭州(互联网基地)、南京(华东区域中心)、武汉(华中区域中心)、西安(西北区域中心)、成都(西南区域中心)、重庆(直辖市)、天津(直辖市)、大连、青岛、杭州、厦门,以及经济发达省份的省会城市等。

很明显的是,中国经济、教育资源最发达的主要就集中在以上城市。

其中尤以中国的七大区域中心和经济金融中心高校最多。

即:北京市(首都,中国政治中心、华北区域中心)、沈阳(东北区域中心)、南京(华东区域中心)、武汉(华中区域中心)、西安(西北区域中心)、成都(西南区域中心)、上海市(中国经济金融中心)。

此外,很怕冷的考生尽量不要选择东北地区;怕热的就别去武汉、南昌、重庆、南京、福州、广州等城市;吃不了米饭的,就别到南方,等等。

高校认同程度有一定的地域情结。不同城市之间,同一水平的高校,认同程度不同。

如果你是陕西考生,最后想在西安就业,那么对于你来说,西安美术学院的认同程度要比湖北美术学院高。

如果你想在福州就业,那么福州大学要比南昌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认同程度要高一些。

4、招生简章很关键

学会看招生简章很重要,招生简章里招生计划、录取规则等都是重点。

各院校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一般会集中在12月-1月期间公布。

另外,录取批次对于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考生在报考校考的时候很盲目,同一个批次的学校报了5-6个,拿证也拿了好几个,其他批次的都没有报。

最后只能填报一个院校,其他的批次就空着,白白浪费了机会、金钱、精力。

5、历年录取分数

学生可以参照近三年各院校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分析往年专业合格线、往年文化分数线、今年的专业合格线、文化分数线,进行对比,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报考的院校及专业。

对于要实行校考的院校,选定院校及专业后,要根据各院校各专业考试的具体要求,进行专业学习和专业培训,做到有的放矢进行有效培训。

而且,某些专业的录取每年波动都会很大,有时候这个高校的录取是428,有时候又会变成358。所以,录取分数线仅供参考。

6、实力和专业前景

艺术类专业这几年发展很快,有些院校盲目扩招造成有些专业就业过剩。

但也有许多专业社会需求大,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

考生在选择院校时尽量选择专业性强的学院,例如,美术艺考生尽量报考九大美术学院,音乐艺考生尽量报考九大音乐学院等。

其次是著名艺术院校,一些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也是不错的选择。

以下是各类院校中实力比较强的院校,供各位艺考生参考:

九大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

九大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

六大艺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新疆艺术学院

其他著名艺术院校: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舞蹈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等。

著名综合性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华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印刷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著名师范院校: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

篇2:择校热总结教育局

文/ 素问

儿子小学毕业了,我没有丝毫犹豫地让他读我们学校的附中。这是一所老的公立学校。结果他们班所有的教师子女,只有儿子一个人选择的是这个学校。

不光他们班,整个年级的情况几乎都一样。可以选择读公立附中的教师子女,基本上都选择了读私立的初中。一位年纪挺大的同事问起这个事情,很不解地说:为什么现在的人都要去读学费昂贵的私立学校呢?明明有免费的公立学校啊?

因为在中国人的思维里,贵的一定比免费的好。私立学校收那么多钱,就一定有它收钱的道理。

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一所厂矿子弟学校读的。当时我们的老师,有些连正规大学都没上过,就是工农兵大学出来的。他们的知识结构确实有很大问题,甚至讲的有些知识是错的。我初中的数学老师,一个唾沫横飞的老太太,表达能力是有问题的,很少能把一个知识点讲清楚。但这一点都不妨碍我把数学学得非常好。怎么学好的?我也不知道。总之没上过培训班就是了。至于语文老师们,我几乎不知道她们上课到底在讲什么,等我知道的时候,多半是发现她们讲课硬伤的时候。英语老师好歹是正规大学毕业,毫无疑问我英语应试能力是顶呱呱,虽然又聋又哑。历史老师天天上课讲段子,政治老师一直热衷于给每段文字分层次(是的你没看错,就是分层次!我们可敬的政治老师一直以为自己是教语文的)……

然后,我就高考了。

那一年区文科第一名,就这样出在了我们这个师资参差不齐的厂矿子弟校。

区里最好的学校傻眼了。

我说这事,并不是想说我有多牛逼。恰恰相反,我智力平平,又懒又没志向,高三了晚上还在看武侠片。但凡勤奋刻苦一点的人,都比我厉害。

我只是想说,学校,真的没你们想的那么重要。

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所谓好学校,也有差生;所谓差学校,也有优秀的学生。

很多家长总是津津乐道,哪个学校中考上重点线多少,高考上重点线多少……可是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呢?学校考试成绩好看,就能保证你孩子的成绩也好看吗?每次听到家长说哪个学校又出了状元,我都会想起梁静茹那首歌——可惜不是你……

我知道大部分家长的想法:进一个“好”学校,孩子学好的概率肯定更大。(至于另一些人抱着去结交牛逼校友的目的,因为觉得太好笑,都没有反驳的必要。)

从理论上说,“好”学校生源更好,学生你追我赶劲头也足,榜样的力量也更明显,的确有利于孩子更积极努力的学习。

但是概率这东西,只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绝对肯定。就算有90%的可能,偏偏你可能就是那10%.学习这回事,有时候是很难单纯从知识的角度解释的,否则你怎么解释有些学习认真努力的孩子就是学不好?同事曾经给我讲过她学数学的事,她数学一直不好,后来家里请了当地最好的学校最好的数学老师一对一的给她补习,经过漫长的补习,她最终数学还是没及格……事实上她是个头脑灵活反应很快的娃。

所以,好的学校,好的老师,牛逼哄哄的同学,这些都只是客观条件。而决定一个孩子学习好不好的,绝不仅仅是这些客观条件,或者说,最重要的根本不是这些。

那最重要的是什么?

当然是孩子的主观条件。

而孩子的主观条件,不是智商,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等。

我们见过太多的孩子,小学和初中都是拔尖的学生,到了高中就神奇的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最后甚至沦落到“差生”行列了。

不是他智商不行,也不是他不够努力,是因为,每一个阶段的学习是不一样的,他以前的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已经不适合更高阶段的学习了。同样的例子是,我接触的很多高考成绩相当不错的孩子,进了大学就完全没有继续学习的潜力和空间了。

对一部分成绩平平的孩子来说,进入一所“好学校”,恰恰是一个摧毁他们信心和兴趣的开始。

当他们在每次考试中都不如别人,渐渐被老师忽视之后,他们会在内心自暴自弃,不再对学习有热情。这样的孩子,我们也见过不少。

相反,这些孩子如果选择的是大家眼中比较一般的学校,他们会在学校里树立起信心,激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兴趣从哪里来?如果你长期得不到肯定,你还会有兴趣吗?

我大学毕业后曾在母校有过短暂任教史(就是那个厂矿子弟校)。当时教的那届学生,都是好学校选剩下的孩子,他们进高一的时候基础确实不算好。但因为老师们的尽心竭力(这时候的老师都是正规师范院校毕业的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很大激发,最后高考成绩是母校有史以来最耀眼的一次。当时他们同学中有些中考成绩更好,去了更好的学校的,最后高考却不如他们。特别是有个叫苏萃的孩子,在川大的时候恰好碰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这学校现在的排名比清华靠前)来选拔人才,在所有最后通过筛选的学生中,他是唯一一个来自于子弟校的学生,很多毕业于重点高中的孩子都被刷下去了。现在他已经定居新加坡了。

因为家里老师多,见的也就特别多,所以我对择校一直是很不以为然的态度。所有的客观外在条件,都无法保证最后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而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孩子主观方面的东西。包括对现在如火如荼的各种培训学校,我一概不热衷,甚至是比较反感的态度。中国基础教育已经走入半疯魔的泥沼了,别人怎么样我管不着,我自己是绝对不会去推波助澜的。

篇3:均衡教育:破解择校热的一把钥匙

一、义务教育不均衡的主要表现

自解放初至20世纪70年代,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受有限的教育资源限制, 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各地都曾集中一定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和发展了一部分学校, 使这些学校成为“重点校”。1978年, 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办好一批重点中小学试行方案》, 要求在大中城市的市和县区两级举办重点学校, 择优录取新生, 并对重点校的教育经费、师资条件等大力支持。因此形成了国家级、部委级、省市级、地市级、县区级的重点学校系列。相比之下, 大部分城市还有20%—30%的薄弱学校存在, 而偏远农村的学校甚至连基础的办学条件都达不到。义务教育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不均衡;二是地区之间不均衡;三是同一个县区内校际之间不均衡;四是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 即常住人口和农民工子女之间受教育程度不均衡。

二、“择校热”的形成

多年来小升初的方式一直在统一考试与就近入学两者之间摇摆, 两个方法优缺点似乎互不相容, 使决策者总是感到顾此失彼。统一考试把学生按成绩分等级, 教师容易掌握教学程度, 也容易做到因材施教;免试就近入学体现了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公平性, 以此保证在义务教育阶段人人有均等受教育的机会。今后的教育则因趋向于“开创适合儿童的教育”其间的含义不仅仅是让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而且是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择校是在取消小升初的统一考试后, 对就近入学方式的一种补充。现在就近入学把同一所小学的毕业生通过电脑派位随机分配到几所不同的中学。与此同时, 过去重点中学作为优质资源, 则以民办公助等各种名目用收费、考试的形式划定择校范围。

择校是我国计划教育体制向市场教育体制过渡的一个标志, 在此过程中体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逐渐市场化。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予以约束, 权利和社会关系以市场化的形式全面参与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相比较, 在统一考试的情况下,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权利和社会关系的作用难以体现。在取消统一考试后, 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出现了复杂的局面。现行升学方式在牺牲了效率之后并没有获得预期的公平。

三、择校热的主要原因

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是导致“择校热”的首要原因, 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当代版的“孟母三迁”现象已经非常普遍, 从某种程度上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并不是选择合适的教育 (因为家长并未完全按孩子的特长、能力择校) , 实质就是家长凭借社会、经济、地位为孩子选择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行为, 造成好学校挤破头, 薄弱学校无人进的现状。家长们要择校, 主要是出于以下考虑:一是好学校教师素质高、见识广、经验丰富;二是好学校办学条件好, 外部环境、内部设施宜人;三是好学校生源好, 问题学生少;四是好学校管理严格, 综合实力强。所以孩子不能就近入学, 就是缘于家长认为没有理想的学校。

学生家长盲目的虚荣心, 是导致“择校热”日趋严重的助推剂。家长盼望孩子成才, 这本无可厚非, 但有些家长择校时, 全然不顾孩子的自身条件, 认为进了重点学校就一定成为优等生, 更有的家长虚荣心作怪, 认为孩子上重点学校, 自己有“面子”。

四、建立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 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破解“择校热”的一把钥匙。

温家宝总理和国务委员刘延东多次要求各级政府解决中小学择校问题, 并且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 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择校作为一种教育决策满足了一定的教育需求, 同时也暴露了一些相应的问题。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宏观把握逐年提高, 必须有一个能够保障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的制度框架, 其内容包含以下关键性的制度建设。

(一) 建立经费保障制度

保证义务教育经费增长, 满足可持续均衡发展的长期需求, 无疑是实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最为关键也最为迫切的一环。如果没有一个稳定并且有强制性的制度保障, 仅仅依赖政府的选择, 实现义务教育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战略目标将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 应建立起中央、省、市、县、区各级财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制度, 用于薄弱学校改造的经费要纳入财政预算, 并逐年提高比例。近年来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约60%用于义务教育, 其中投入农村教育的只有35%左右, 这个比例远远不能满足农村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 加大对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并保障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性是义务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同时, 在人头经费的划拨上, 可考虑建立“择校生人头经费调剂制”, 将择校生的人头经费调剂60%—80%到生源地学校, 既可抑制强势学校抢生源的行为, 又可保证生源地学校的办学热情。年终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 确保薄弱学校改造经费专款专用。

(二) 建立教师合理流动制度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 择校主要是择师。要使学生不流动, 首先教师要流动, 并且要合理、良性流动。应该由县、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出台, 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体系及合理流动的评价体系, 保证教师定期在学校之间实行交流, 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 让区域内学校共享优质教师资源。为了避免弱势地区, 弱势学校优秀教师的流失, 教师管理可以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可考虑依法建立类似体育人才流动“转会制”, 以利流失学校培养新的优秀教师。

(三) 建立分类推进制度

建立城镇、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分类推进制, 在城乡教育统筹规划中, 要注意合理规划, 不能顾此失彼。城乡统筹不应是优秀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削峰填谷”, 而应是二者的双赢共进;城乡教育统筹不是区域之间的“简单拉平”或“城乡混合”, 而是初等教育与中、高等教育之间的资源整合的良性行动。因此, 在城乡教育统筹中, 既要“造峰”, 促进优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又要“扬谷”, 促进薄弱学校良性发展。

篇4:择校热总结教育局

关键词:择校热;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130-02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或者按照户籍分区划片,家长依据规定让孩子在规定的学校入学,而不提倡家长及学生随意择校。然而,这一规定却屡屡得到挑战,“择校”风气愈演愈烈,且多发生于义务教育阶段。许多家长舍近求远,也要将自己的孩子送至某些口碑好、教学质量优的所谓“名校”或者私立学校就读,希望借助优质教育使自己的子女在面对未来社会的激烈竞争时更具优势,可以说,优质教育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家长们盼望子女成才的心理值得我们理解,同时,家长们的苦心也着实让人感动。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苦心和上进心带来的“择校热”确实冲击了正常入学秩序,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比如说由此产生的择校费问题,有可能会引起校方和家长的纠纷,同时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择校热”还可能会引起城乡生源的不合理流动,给城市发展带来压力等。可以说,许多隐患伴随着“择校热”而生,而究竟“择校热”是什么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一、“择校热”现象愈演愈烈

(一)“择校”现象的类型界定

“择校”就是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由学生或家长自行选择学校的现象。据某些学者的研究,择校有以下几种类型:从办学体制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在公办学校系统内部进行的体制内择校和在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之间进行的体制外择校;从地域角度来说,可以分为在本县、市、区范围内进行的区域内择校和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的跨区域择校;而根据教育机构的不同,可以包括在常规学校之间进行择校,也包括在常规学校与非常规教育机构之间进行选择,后者包括参加课外辅导班、聘请家教等。家长一般会按照自己的期望以及孩子的学习需求,缴纳择校费或动用一定社会关系进行择校。

(二)“择校热”现象的争论

“择校”类型有着不同的区分,人们对于讨论“择校”的热情也不曾减灭。不同人对于“择校”持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就近入学”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力,而并非每个学生应履行的义务,也就是说,学生理所当然可以放弃“就近入学”这个权力而选择“择校”,同时,“择校”也是学生和家长维护平等受教育权的正当要求,因为学生及家长希望通过择校而获得优质教育的想法并没有过错。相反,有的学者认为,“择校”风气滋生了教育的腐败和不公,因为很多家长通过支付高额的择校费或者动用各种社会关系进行择校,占据原本属于别的孩子的受教育权利,这对于弱势群体接受平等的教育产生了阻碍。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者则认为,择校是学生和家长的正常选择,这无可厚非,但是将择校费或是社会关系用于择校过程中,那么教育的公平自然难以保障,包含权钱交易择校的弊端日益显现。然而,在现实的体制下,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的教育质量有明显差别,城市学校之间和城乡学校之间,这种差别更是明显,国家也没有更好的政策来保障城乡学生择校需求和教育公平,所以“择校”现象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三)“择校热”现象产生的原因

以笔者之见,出现“择校热”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当然要从家长和学生自身来分析,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和家长对受教育的期望值普遍提高,他们认为按户籍分区划片的学校满足不了学生自身对于优质教育的追求,这将影响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竞争力,为了使他们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家长们可谓是绞尽脑汁也要将孩子送进所谓“重点校”或是口碑、办学质量不错的民办学校,哪怕付出再多的努力也在所不惜,且当今社会的重点校及一些办学条件好、办学水平高的民办校,近些年来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引进优秀教师资源,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这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确实也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这样一来,选择高质量学校入学不足为怪。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问题,这一因素则是导致“择校热”的根源,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主要体现在国家对于区域学校的资源分配不均和校际的办学理念不一上,同时,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也是导致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想缓解“择校热”,便要从其根源上,即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方面进行剖析,进而找出可行之策。

二、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是“择校热”现象产生的根源

(一)义务教育阶段资源分配不均

众所周知,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这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不光体现在城乡学校之间,也同样显现在城市学校之间。总体来说,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政府财政投入不均、师资不均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均。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政府财政对于农村教育投入较少,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相比普遍较差,农村师资力量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无序,城乡学校发展差异明显。而城市学校之间的差异也显而易见,政府财政投入明显倾向于所谓重点校,学校的教育质量越优,其各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就越齐备,就愈加吸引优秀的教师来该校任教,学生和家长也会因此择校,试图在此接受更加优质的教育。而同样是处在城市中,有些学校由于历史或其他原因,教学水平一直没有明显提升,因此,国家经费投入也不会过多关注,基础设施愈加薄弱,教师资源逐渐流失。综合以上条件的比较,城乡学校和城市学校之间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学生若按照“就近入学”的规则必定不公,“择校”由此产生,殊不知,“择校”的产生并不能解决教育的不公,权、钱成为接受均衡教育的砝码,更加助长了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气焰。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理念不一

正确且坚定的办学理念是每个学校存在和发展的指南针。有学者曾说,一个学校没有办学理念就等于没有灵魂,就是投入再多、管理再严,也没办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学校的办学理念要尽量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教师水平和培养学生成才。因此办学理念不一,各校发展的状况也就不统一,由此引起的教育发展不均衡也就是必然的结果。据笔者了解,农村学校的办学理念应集中于从农村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培养促进农村发展的新型人才。然而,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学校及其学生将重心放在应试之上,以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为学习的根本任务,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而在城市学校中,由于文化气氛较浓,学校的办校理念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尽力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相比之下,城市学校的办学理念更符合现代社会学生的发展要求,并且有更好的条件帮助学生满足这些需求。“择校热”也因此产生,很多农村学生的家长努力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城市中拥有优质教学理念的学校中,以期孩子能得到更好的引导,农村生源源源不断流入城市,其后果可想而知,伴随着城市学校的饱和,各种社会问题如交通、住房等也不断出现。各种不利因素让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现象变得更加严重。

(三)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差异

城乡经济发展状况差异是教育非均衡发展的根本原因,同样也是引起“择校热”的原因。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重重,城市经济发展显著快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带来了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农村教育不论在经费投入还是教学质量产出方面均不如城市。近年来,我国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随即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希望通过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将城乡教育带出困境。不容否认的是,农村现今的经济状况渐渐得到改善,农村教育也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对农村教育实行政策支持和经费补给,比如说,安徽省已全面实现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并在2000年取消了农村的教育费,进一步减轻了农村学生入学的负担,至2005年底,安徽省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基本得到保障。总的来说,城乡发展朝着均衡的大方向走去。当然,城乡经济发展一天未达到均衡,我们就不能完成城乡教育的均衡,而“择校热”也必将伴随着教育的不均衡而继续存在。

三、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缓解“择校热”现象的最有效手段

城乡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给城乡间甚至是城际间学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避免的影响,盲目的“择校热”便是其后果之一。就目前整个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来说,从根本上消除“择校热”现象是很难实现的。然而,我国可以通过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来缓解“择校热”问题。因此,针对上文所提到的影响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种种因素,首先,妥善、公平地分配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资源和教师资源,同时,明确义务教育阶段各校的办学理念,要始终坚持以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再次,加强城乡一体化,协调城乡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真正均衡与公平。

四、结束语

种种原因造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非均衡发展。而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则引起了“择校热”现象的产生。因此,当我们面对“择校热”现象时,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源入手达到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厚禄.城乡一体化的法律促进与法律保障[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6:43.

[2]陈燕.安徽省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0.

[3]瞿博.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J].教育研究,2002,(2).

[4]朱家存.就近入学:是权利还是义务[J].中国教育学刊,2011,(6):11.

[5]翟静丽.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中政府行为失当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1,(7):18-21.

篇5:择校热总结教育局

一、我校于今年开学之初,成立了以李鸿雁校长为组长的控制择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工作职责,不折不扣的开展择校控制工作,同时加大控制力度,有力改善了学校在择控工作上的不利局面。

二、我校根据择控专班的会议精神,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择控工作规章制度,要求各工作成员严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做好自己的相关工作,为学校的择控工作做出新贡献。

三、摸清情况 防患未然

开学之初,根据择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校“比教学 访万家”活动,积极组织工作成员“访万家”,摸清其学生就读情况,了解相关信息,掌握好第一手资料。同时积极做在外就读学生家长的工作,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思想态度,并宣传介绍学校在择控工作上做的一系列工作,与其家长签订择控目标双方责任书,减弱甚至打消他们的让其孩子外出择校就读的想法,防患于未然。

四、举自之力 改善条件

结合在“访万家”活动中,我们清到的相关信息,凡是涉及到我们学校自己的问题的,我校不遗余力的努力加以改进。

五、我校在择控工作上,还大力通过各种宣传工具宣传汇报我校的择控工作,积极宣扬回校生在校工作学习取得的成绩和学校的一系列相关整改工作。在辖区社会中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随着我们工作的深入,已有部分择校生返乡就读,还有部分择校生与学校达成了返乡就读意向,初步改善了择校就读的不良局面,有力创进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篇6: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及方案

“好的学校=好的教育”这样的等式是否成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家长已经把两者画上了等号。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家长们放弃了近在家门口的公立免费学校,甚至削尖了脑袋不惜花上大笔的“择校费”也要把孩子送到那些所谓的“名校”里面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家长和学生们疯狂的择校行为呢?面对这样一个已经引起全国热议的问题我们又应该如何理性应对呢?

一、“择校”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择校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有教育管理部门的原因,也有家庭、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从表面上看它是在个别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作出故的个别行为,而实质上它是在教育改革、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在教育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一、教育部门的人才观、教育观没有于是俱进,实际办学实践背离正确的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教育界虽然一直呼吁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但在实际上却没有切实贯彻落实到行动上。我们都知道,义务教育的任务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要求中小学教育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事实上,现在的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搞“应试教育”那一套,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成了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依据。在这种人才观和教育观的影响下,必然导致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择校正是这种观念的产物。

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地方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原来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小学校总能得到“特殊关照”,而那些原本办学条件较差、地理位置偏僻的学校则处于“饥饿”状态。长此以往,就使得基础好的学校越来越好,基础条件差的学校越来越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办学条件较差却又长期得不到改善的中小学校,其师资的配备和每年招生计划的落实都不能如愿,学生纷纷择校离去,教师也不安心于工作,从而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

三、差别办学: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划分

重点学校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当时政府实行倾斜政策,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教育效益,这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在今天,这种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存在,伤害了许多人的感情,这直接导致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均,也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众所周知,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公民都有责任将自己的子女送去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同时,他们也都希望让自己的子女尽可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人为地将现在的中小学校再分为三六九等,那么,势必导致更多的人去参与择校的大竞争。

四、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

独生子女现象导致了“择校”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的升高,这又是导致是择校出现的一大重要原因。随着独生时代的到来,家长对孩子“上好学”的愿望更强烈。为了子女能够圆大学梦,受教育者的竞争从小学甚至从学前教育就开始了。为了给自己的子女营造更便捷的成才条件,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政府和社会的供给能力。教育需求的膨胀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使政府和学校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为尽快满足家长的需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设法变通,把优质教育资源向部分家长有条件地开放从而为择校,这一问题是伴随着高考制度的实行而产生的。各学校之间质量的差别甚大。以高中论,有的学校升学率极高,而有的学校升学率几乎为零。一所普通高中能有一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便让人欢欣鼓舞,而重点高中动辄考上清华、北大一长串。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很清楚,要让孩子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必须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步不落地打好基础。于是,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父母们便为孩子的前程开始了旷日持久、不见硝烟的“择校战争”。

五、家长的攀比心理,社会从重心理的影响

在为孩子选择教育资源这方面,大多数家长都会多多少少受到从众心理现象的影响。看着身边其他的家长都为孩子择校,自己也盲目地选择这条路,这中间或多或少有面子观念的影响。“别人的孩子上名校,我的孩子也要上名校,别人的孩子学什么,我的孩子也要学什么”。至于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才是最好的,自己的孩子适合就读什么样的学校,很多家长可能并不清楚,而孩子们也多数听从家长的安排,走上了“被择校”的道路。成为了择校大军中的一员,投入了这场战争。

六、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地域间教育水平发展发的不平衡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大程度上依托经济发展的教育发展状况也就出现了各个地区良莠不齐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能力对教育进行大手笔的投资,这些地区的学校无论是在教学设备还是在师资方方面都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更大的优势,长久发展下来,在经济发达地区就出现了一大些的名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名师高徒,声誉

也就自然打开了。学生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到优质的教育,将他们送到离家很远的学校去接受教育,不惜在孩子义务教育阶段就让他们寄宿,如果距离不是特别远的话就每天接送上下学,有的家长甚至为为了接送孩子辞掉工作,可谓是牺牲巨大。

二、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危害

表面上看,择校让孩子们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但实质不然择校风光的表面下其实潜藏的巨大的危害。

第一,大面积择校择优只会导致生源两极分化,加大初中办学差距,从而进一步刺激家长择校的欲望膨胀,如此循环往复只会让更多的小学生丧失“快乐教育”,严重干扰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二,过早择校对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择校行为可能过早地把孩子放到了一个过渡竞争,过渡攀比的环境当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些家长为了方便,直接让孩子寄宿学校,对低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不利的,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能都脱离家庭独立的阶段的程度。

第三,择校给很多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在择校大军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中等收入家庭,他们对于支付昂贵的择校费用其实是很吃力的,但是种种的原因让他们心甘情愿微择校买单。

第四,择校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由择校所导致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不公平上,被择学校因为吸引了大批学生入学,壮大了规模,引进了资金,就只,声誉也在不断扩大,而被学生和家长放弃的那些学校却因为留不住也招不到学生而更加无人问津陷入了恶性循环。

第五,择校中人际关系的介入,败坏了社会风气,诱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它是现如今中国“有关系好办事”在教育里领域的最直接体现,一方面这直接对孩子灌输了错误的关系主导论,对今后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危害;另一方面,它直接加剧了教育领域的贪污腐败现象,给纯洁的教育抹上了黑点。

三、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方案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和危害,治理择校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们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改革教育经费制度,大力改造和扶助薄弱学校

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和扶助是解决择校热的重要途径。只有使薄弱学校发展起来,才能让

所有学校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必须加大治理薄弱学校的力度,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扶助薄弱学校上来,同时高质量学校也有责任帮扶薄弱学校进行不断改进,缩小校际差距;另一方面,对薄弱学校的治理除了要加大硬件投入外,还必须要优化其内部环境,重视软件建设,这就要求把领导班子建设和师资水平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对薄弱学校来说,生源是基础,校长是关键,师资是根本。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消除教育不平等

我国教育资源紧缺,配置不均衡是引发择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又是由于政府划分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造成的。近年来,虽然国家在逐渐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提法,但是在一些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上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教育不平等状况一直存在与政府行为有直接关系,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就使得重点学校的经费投入多,条件设施好,师资优良,生源好,而普通学校则恰好与之相反,这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平等原则相违背。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教育经费不采用地方划拨的形式,可以根据学校注册入学的学生人数而定,对各学校平等投资,以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生流动的可能性,使学生不受家庭背景,居住地等客观原因的限制,接受同等优质的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三)支持民办教育,以市场促发展

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应该在鼓励的同时加以规范和支持,民办教育长期以来只是作为公立学校的补充而存在的,使其无法与公立学校进行公平竞争,也导致了公立学校对教育的长期性垄断,因此民办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造成了义务教育的失衡,所以,政府应对民办教育负有更多的支持责任,对私立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以法律形式赋予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同等地位,使两者公平竞争。并且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同时推向市场,由学生和家长进行选择,保证学生和家长教育需求的满足,同时,通过学校之间的平等竞争,促使学校不断地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

(四)调整人事政策,吸引教师向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流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小学择校现象并不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学校之间在计划经济的统包统分政策前提下,分配政策的确起到了按需分配的调节作用,同类学校之间师资基本上达到均衡水平,中小学生及家长认为:只要师资水平相当,就可做到就近入学,没有舍近求远择校的必要。因此,要解决择校问题就必须调整人事制度,想方设法引导优秀教师向师资薄弱学校转移。国家可运用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标准,各校间平等分配职称指标,评聘分离的办法,引导重点学校的优秀师资向师资水平薄弱的学校流动,用师资相对均衡分布的办法缓解中小学生择校的社会矛盾。

(五)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理性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篇7: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择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就近入学,免费上家门口的公办学校,还是舍近求远,花钱上招生名额有限的热点民办学校?这个问题早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尽管教育部门都明令遏制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可是每年的择校热从来没有真正冷下来过。本文将就择校产生的原因及应如何对择校问题的相关对策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择校义务教育原因对策

“好的学校=好的教育”这样的等式是否成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但是,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家长已经把两者画上了等号。为了给孩子找到一个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家长们放弃了近在家门口的公立免费学校,甚至削尖了脑袋不惜花上大笔的“择校费”也要把孩子送到那些所谓的“名校”里面去。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家长和学生们疯狂的择校行为呢?面对这样一个已经引起全国热议的问题我们又应该如何理性应对呢?

“择校”行为出现的原因分析

择校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的产生有教育管理部门的原因,也有家庭、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从表面上看它是在个别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所作出故的个别行为,而实质上它是在教育改革、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矛盾在教育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一、教育部门的人才观、教育观没有于是俱进,实际办学实践背离正确的指导思想

长期以来,教育界虽然一直呼吁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但在实际上却没有切实贯彻落实到行动上。我们都知道,义务教育的任务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要求中小学教育必须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事实上,现在的大多数中小学校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搞“应试教育”那一套,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成了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依据。在这种人才观和教育观的影响下,必然导致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择校正是这种观念的产物。

二、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地方对教育资源的配置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原来办学条件较好的中小学校总能得到“特殊关照”,而那些原本办学条件较差、地理位置

偏僻的学校则处于“饥饿”状态。长此以往,就使得基础好的学校越来越好,基础条件差的学校越来越薄弱。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办学条件较差却又长期得不到改善的中小学校,其师资的配备和每年招生计划的落实都不能如愿,学生纷纷择校离去,教师也不安心于工作,从而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

三、差别办学: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划分

重点学校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当时政府实行倾斜政策,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教育效益,这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在今天,这种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的存在,伤害了许多人的感情,这直接导致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均,也造成了事实上的不平等竞争。众所周知,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公民都有责任将自己的子女送去接受基本的义务教育,同时,他们也都希望让自己的子女尽可能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人为地将现在的中小学校再分为三六九等,那么,势必导致更多的人去参与择校的大竞争。

四、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

独生子女现象导致了“择校”家长对子女期望值的升高,这又是导致是择校出现的一大重要原因。随着独生时代的到来,家长对孩子“上好学”的愿望更强烈。为了子女能够圆大学梦,受教育者的竞争从小学甚至从学前教育就开始了。为了给自己的子女营造更便捷的成才条件,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了政府和社会的供给能力。教育需求的膨胀加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供求矛盾,使政府和学校面临着极大的压力。为尽快满足家长的需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设法变通,把优质教育资源向部分家长有条件地开放从而为择校,这一问题是伴随着高考制度的实行而产生的。各学校之间质量的差别甚大。以高中论,有的学校升学率极高,而有的学校升学率几乎为零。一所普通高中能有一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便让人欢欣鼓舞,而重点高中动辄考上清华、北大一长串。望子成龙的父母们很清楚,要让孩子考上大学特别是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必须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步不落地打好基础。于是,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父母们便为孩子的前程开始了旷日持久、不见硝烟的“择校战争”。

五、家长的攀比心理,社会从重心理的影响

在为孩子选择教育资源这方面,大多数家长都会多多少少受到从众心理现象的影响。看着身边其他的家长都为孩子择校,自己也盲目地选择这条路,这中间或多或少有面子观念的影响。“别人的孩子上名校,我的孩子也要上名校,别人的孩子学什么,我的孩子也要学什么”。至于究竟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才是最好的,自己的孩子适合就读什么样的学校,很多家长可能并不清楚,而孩子们也多数听从家长的安排,走上了“被择校”的道路。成为了择校

大军中的一员,投入了这场战争。

六、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地域间教育水平发展发的不平衡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大程度上依托经济发展的教育发展状况也就出现了各个地区良莠不齐的现象。经济发达地区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能力对教育进行大手笔的投资,这些地区的学校无论是在教学设备还是在师资方方面都比经济欠发达地区有更大的优势,长久发展下来,在经济发达地区就出现了一大些的名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名师高徒,声誉也就自然打开了。学生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到优质的教育,将他们送到离家很远的学校去接受教育,不惜在孩子义务教育阶段就让他们寄宿,如果距离不是特别远的话就每天接送上下学,有的家长甚至为为了接送孩子辞掉工作,可谓是牺牲巨大。

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危害

表面上看,择校让孩子们接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但实质不然择校风光的表面下其实潜藏的巨大的危害。

第一,大面积择校择优只会导致生源两极分化,加大初中办学差距,从而进一步刺激家长择校的欲望膨胀,如此循环往复只会让更多的小学生丧失“快乐教育”,严重干扰素质教育的实施。

第二,过早择校对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是有害的。择校行为可能过早地把孩子放到了一个过渡竞争,过渡攀比的环境当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有些家长为了方便,直接让孩子寄宿学校,对低龄阶段的孩子来说是不利的,他们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能都脱离家庭独立的阶段的程度。

第三,择校给很多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在择校大军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属于中等收入家庭,他们对于支付昂贵的择校费用其实是很吃力的,但是种种的原因让他们心甘情愿微择校买单。

第四,择校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现象。由择校所导致的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教学资源的不公平上,被择学校因为吸引了大批学生入学,壮大了规模,引进了资金,就只,声誉也在不断扩大,而被学生和家长放弃的那些学校却因为留不住也招不到学生而更加无人问津陷入了恶性循环。

第五,择校中人际关系的介入,败坏了社会风气,诱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它是现如今中国“有关系好办事”在教育里领域的最直接体现,一方面这直接对孩子灌输了错误的关系主导论,对今后社会的发展有重大的危害;另一方面,它直接加剧了教育领域的贪污

腐败现象,给纯洁的教育抹上了黑点。

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对策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和危害,治理择校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我们对这一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改革教育经费制度,大力改造和扶助薄弱学校

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和扶助是解决择校热的重要途径。只有使薄弱学校发展起来,才能让所有学校处于平等的竞争地位。一方面,各地方政府必须加大治理薄弱学校的力度,加大对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扶助薄弱学校上来,同时高质量学校也有责任帮扶薄弱学校进行不断改进,缩小校际差距;另一方面,对薄弱学校的治理除了要加大硬件投入外,还必须要优化其内部环境,重视软件建设,这就要求把领导班子建设和师资水平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对薄弱学校来说,生源是基础,校长是关键,师资是根本。

(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消除教育不平等

我国教育资源紧缺,配置不均衡是引发择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种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又是由于政府划分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造成的。近年来,虽然国家在逐渐取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的提法,但是在一些地区的义务教育阶段同一地区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上仍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教育不平等状况一直存在与政府行为有直接关系,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是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就使得重点学校的经费投入多,条件设施好,师资优良,生源好,而普通学校则恰好与之相反,这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平等原则相违背。因此,国家必须加大对教育的财政支持,教育经费不采用地方划拨的形式,可以根据学校注册入学的学生人数而定,对各学校平等投资,以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学生流动的可能性,使学生不受家庭背景,居住地等客观原因的限制,接受同等优质的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不平等现象。

(三)支持民办教育,以市场促发展

政府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应该在鼓励的同时加以规范和支持,民办教育长期以来只是作为公立学校的补充而存在的,使其无法与公立学校进行公平竞争,也导致了公立学校对教育的长期性垄断,因此民办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造成了义务教育的失衡,所以,政府应对民办教育负有更多的支持责任,对私立学校办学条件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法律规定,同时,以法律形式赋予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同等地位,使两者公平竞争。并且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同时推向市场,由学生和家长进行选择,保证学生和家长教育需求的满足,同时,通过学校

之间的平等竞争,促使学校不断地改善教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

(四)调整人事政策,吸引教师向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流动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小学择校现象并不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学校之间在计划经济的统包统分政策前提下,分配政策的确起到了按需分配的调节作用,同类学校之间师资基本上达到均衡水平,中小学生及家长认为:只要师资水平相当,就可做到就近入学,没有舍近求远择校的必要。因此,要解决择校问题就必须调整人事制度,想方设法引导优秀教师向师资薄弱学校转移。国家可运用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标准,各校间平等分配职称指标,评聘分离的办法,引导重点学校的优秀师资向师资水平薄弱的学校流动,用师资相对均衡分布的办法缓解中小学生择校的社会矛盾。

(五)家长要转变教育观念,理性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

篇8:择校热总结教育局

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启动城乡中小学标准化提升工程,统一城乡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建立两年一次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市级统筹、分级承担,分类指导、区别对待”和“一圈层(中心城区)给政策、二圈层(近郊)给补贴、三圈层(远郊)给倾斜”机制,统筹实施“免费师范生计划”“高校毕业生支教计划”和“常青树——名优退休教师下乡兴教计划”。严格实行校长同一学校9年任期制和教师交流制度。

拓展升学选择渠道。将中心城区小升初学位确定分四个批次进行,在保证所有学生具备基本学位的基础上,为具有相应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选择。统筹市级优质公办学校学位,鼓励民办教育学校扩大办学规模,鼓励民办学校采取微机排位方式录取学生,延长招生报名时间。将省级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统招计划按不少于50%的比例,合理分配到区域内每一所初中学校。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采取领办、合办等形式,推进传统名校进入山区、新区发展优质义务教育。组建57个义务教育名校集团,带动105所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和新建学校优质发展。遴选125所学校作为培育对象,支持、鼓励学校发展。实施优质教育资源远程推广计划。

上一篇:恩施市三万活动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下一篇:论日本的食品安全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