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里乡脱贫攻坚汇报材料

2024-04-24

张里乡脱贫攻坚汇报材料(共3篇)

篇1:张里乡脱贫攻坚汇报材料

张里乡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根据省市县有关部署,我乡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创新思路,突出重点、多策并举,合力推进、务求实效,认真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张里乡位于淮滨县西北 45 公里处,三县交界,乡域面积 60平方公里,辖 12 个行政村,166 个村民组,3.7 万人,全乡下辖31 个党支部,党员 787 人,耕地 4.7 万亩。现有四个贫困村,八个非贫困村,共有贫困户 1167 户 4823 人,其中未脱贫 496 户1503 人。

二、责任落实情况 张里乡按照国家、省市县有关脱贫责任体系建设要求,成立了村级脱贫攻坚责任组,成立张里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经过精准帮扶,张里乡 2014 年吴寨村已脱贫退出贫困序列,2015 年后楼村已脱贫退出贫困序列,2016 年前楼村已脱贫退出贫困序列,丁寨村计划 2018 年脱贫退出;2014 年度全乡户脱贫 135 户 614人,2015 年度全乡户脱贫 327 户 1484 人,2016 年度全乡户脱贫117 户 576 人,2017 年度全乡户脱贫 96 户 464 人,还有未脱贫496 户 1503 人,计划 2019 年前全部实现脱贫。

三、工作落实方面 张里乡根据各级有关脱贫攻坚的部署和安排,结合实际,扎实在全乡开展、落实工作,具体制定了张里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方案和制定了张里乡脱贫攻坚精准退出的实施方案、成立了张里乡贫困人口精准识别核查领导小组和张里乡脱贫攻坚精准脱贫退出审核领导小组。严格开展精准识别和精准脱贫工作,截至2017 年 12 月底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共 1167 户 4823 人,其中 4 个贫困村共 873 户贫困户 3972 人;8 个非贫困村共 294 户贫困户 851 人。2017 年 11 月份动态管理,张里乡严格按照程序新识别 63 户 261 人,补录 162 人,自然变更增加 22 人,变更减少 44 人,做到应进则进,应退则退;2017 年度系统标识脱贫 96 户 464 人;2016 年度因灾因病全乡共返贫 4 户 17 人。制定了张里乡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到户增收资金 369.36 万元已拨付到位,易地搬迁 2016 年 25 户 112 人补助总资金 288.6 万元已全部发放、2017 年度 12 户 61 人集中安置淮滨县城年底前能全部实现入住,2017 年贫困户危房改造资金 64 户 101.112 万元已全部拨付。张里乡共有市县派驻帮扶单位5 个,第一书记 7 个,工作队组成人员 15 人,扎实开展帮扶工作,1167 户共有帮扶人员 453 人。全乡 1167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汇总因病致贫有 553 户 2175 人,因残致贫 145 户 531 人,因学致贫 74 户 345人,因灾致贫 7 户 20 人,缺技术致贫 253 户 1270 人,缺劳力 70 户185 人,缺资金 58 户 175 人;根据致贫原因,帮扶人走访入户,按照一人一策、一户多策的原则,深入开展周六帮扶日活动、情满家

园活动、星级示范户活动,落实多彩田园工程(计划投入资金 76.45万元对多彩田园项目进行奖补。产业链接优质花生种植 276 户 1381人 3423 亩;果蔬花木种植 15 户 76.3 亩;发展优质弱筋小麦 136 户678 人 1066.8 亩;狮头鹅养殖 40 户 173 人;光伏发电带动 137 户;建成扶贫车间 3 个带动 27 人;建 12 家村级电子商务电商服务站;个贷企还入股分红 52 户;摸底出全乡 34 家企业合作社、其中带贫明显的林园种植等 9 家合作社已经乡批复实施,初步带动近50 户;2017年到户增收覆盖 216 户 944 人)、易地搬迁 37 户 173 人、危房改造64 户、兜底保障 94 人、贫困户纳入低保 360 户 1534 人、贫困户纳入五保 137 户 196 人。

四、政策落实情况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策部署和行业部门政策安排,张里乡严格按照安排落实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大扶贫体系。

一是 基础设施助扶贫 。2017 年,实施“村村通”工程,新修道路 18 公里、桥梁 3 座、整治灌溉沟渠近12 公里、塘坝 6 座、全饮水工程覆盖 12 各行政村 166 个村民组、争取 160 万元对吴寨村人居环境美丽乡村建设进行打造提升、修建文化广场 5 个、光伏发电 2018年计划实施 2 个带动 137 户贫困户、危房改造 64、实施丁寨等 7 个村进行村部活动场所改建扩建工程、电网改造投资 369.1 万元。

二是产业联动带扶贫。实施农业拉动扶贫,立足弱筋小麦、优质花生、花木种植、生猪养殖、狮头鹅带贫 40 户 173 人等特色产业优势,目

前 936 户贫困户入股 3 家企业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2017 年度申报216 户 944 人已申报待实施、扶贫小额贷款发放 53 户 165 万元。三是 易地搬迁固扶贫。2017 年上半年,我乡扶贫搬迁 37 户 175 人,已拨付资金 288.6 万元,2016 年 25户均已搬迁入住,旧房均已拆除。四是转移 就业强扶贫。2017 贫困劳动力培训 125 人,完成新增就业人员 417 人,城乡困难人员就业 38 人,新增劳动力转移 306 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3 场 260 人次。

五是 医疗健康保扶贫。

。提供免费健康检查 4927 人次,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4559 人;慢性病补偿 3023 人次,仅在乡卫生院新农合报销 419002.77 元;大病补偿报销补充保险人数 22 人次,总费用 728318.13 元,医保可补偿 19942人,医保补偿金额 2790991.41 元(其中住院 637 人 1047163.8 元,门诊小额 13113 人 1069580.55 元,统筹 6011 人 553549.06 元,日间手术 181 人 120698 元)。

六是。

社会保障兜扶贫。全乡有 1241 户 1260人享受低保政策,258 人享受五保政策,优抚对象 299 人,社会兜底94 人,建档立卡低保贫困户 360 户 1534 人、建档立卡五保贫困户 137户 196 人,百岁老人救助 1 人、孤儿救助 1 人、民政医疗救助 95 人、民政残疾人护理补贴 305 户 18300 元、民政残疾人生活补贴 288 户17280 元,为贫困户新农合补贴 3074 人 461100 元、为困难群众代缴新农合补贴 1282 人 192300 元、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意外伤害险资助4515 人 135450 元;为贫困对象代缴养老保险 2725 人 272500 元,为建档立卡、低保、五保、特困人员资助养老保险 1740 人 194000 元。七是 公益帮扶托扶贫。

。开展教育扶贫,共计补助 422 人 33.225 万元,5 实施徐寨村教学楼、茶水房“薄改项目”面积 538平方米 78 万元 ;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助学补贴 12 人、短期技能培训补助 1 人,选配林业护林员 26 人,共计已发 87900 元;残联资助 2 名贫困大学生,发放 15 辆轮椅,为残疾家庭修建改造房屋 10 户,筹集资金 15 万元;计生奖扶 6 户 11 人 10560 元,发放相关资料 600 余份,养殖技术培训 2 次 100 人,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免费健康检查 315 人次;文化助脱贫演出 12 场次;人居环境实行市场化运作争取奖补 34 万元,成立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建立相关机制,现有保洁人员 82 人。其中街道保洁员 11 人、村保洁员 71 人,保洁管理人员 48 人,保洁车辆13 辆。八是实现户户通宽带、广播电视户户通。

五、存在问题

2017 年,全乡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1、产业发展滞后。目前,我乡 12 个村都有到户受益项目。但我们产业扶贫项目相对单一,带贫成效还需进一步提高。2、精准帮扶不彻底。个别帮扶责任人不能做到入户常态化,大都停留在单位组织的集中入户,为应付检查而入户。还有少数驻村工作队成员作风不实,不能胜任帮扶工作。3、、。

工作进展不平衡。村与村之间工作推进的力度和进展不平衡,对脱贫形势盲目乐观,缺乏责任意识、忧患意识。

4 4、资金缺口比较大。扶贫投入与实际需求矛盾突出,贫困群众增收难问题日渐显现,势必进一步加剧扶贫投入与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创新举措,多方筹措资金。

六、8 2018 年工作打算

2018 年张里乡将继续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县脱贫攻坚会议精神,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抓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群众住房、行业脱贫等工作,圆满完成年度脱贫任务。1、提高思想认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脱贫攻坚推进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确保思想认识到位、精力投入到位、人员保障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结合实际制定相关落实措施。2。、强化精准施策。坚持以致贫原因为依据,以帮扶成效为标准,以稳定脱贫为目标,完善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和脱贫途径的到户扶贫措施清单。按照致贫原因进行分类,制定有针对性的脱贫帮扶计划,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致富。3、强化资金监管。针对审计部门,检查发现扶贫资金使用方面的问题,组织乡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合开展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检查和审计工作,确保扶贫资金使用规范、安全。4、推动政策落实。为贫困户量体裁衣、因户施策,继续推动实施“五个一批工程”,积极寻找承载小额信贷途径,确保贫困户获得小额贷款分红。创新产业扶贫方式,确保每个村都有特色优势产业,7 做好贫困户产业扶持。大力宣传雨露计划,积极对接教育部门,确保贫困户学生获得资助。实施低保兜底,确保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同时强化医疗救助、就业培训、转移就业等帮扶措施落实,为如期实现脱贫打下坚实基础。5、强化社会帮扶。总结 2017 年以来开展的全乡帮扶工作,特别是“企业帮脱贫”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村第一书记履职尽责情况,完善各项工作举措,强化帮扶工作的落实,促进全乡更多资源投向贫困村、贫困户。6、、完善督查机制。

。分乡、片区、行政村三个纬度,开展月调度、季督查,以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为重点,实施调度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推进工作落实;坚持以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查帮扶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落实“每月一督查、每月一汇报”制度,进一步加强精准脱贫督查考核工作,定期、不定期向贫困户了解工作人员履职尽责满意情况。

张里乡人民政府 二〇一八年一月九日

篇2:张里乡脱贫攻坚汇报材料

工 作 总 结

今年以来,旺里乡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在社会事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并作为全乡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初步建立了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为重点的农村社保体系,农村居民基本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困有所助,实有所济”。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医疗制度。我乡共有农村居民3.2万人,参合28890人,参合率达到90.3%,完成县定目标;城镇居民参加医保167人,参保率100%。新农合专职监管人员按要求参加了培训。加强乡中心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建设,健全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全乡村卫生室全部投入使用。2011年投资20万新建的卫生院门诊楼和办公楼各一幢,完善科室设置,配齐设备,达到中心卫生院的要求。按期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培训,培训率达到100%。

二、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一)在去年四个示范村马楼村、后楼村、前楼村、吴寨村实施新农保的基础上,全乡全面铺开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截止目前全乡参保人数15980人,征收保费228万元,完成县定目标。

(二)建立了养老保险工作机构,达到机构、人员、场地、工作经费四落实。办公室可利用面积50平方米,服务大厅100平方米,专业技术人员6人。

(三)建立健全养老保险各项工作制度,配齐电脑、打印机、上网设备等,与全省新农保网络联网。

三、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低保工作群众评议制度,长期公示制度,低保对象分类管理制度,低保家庭定期审验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得到贯彻落实。全面落实低保动态管理,有进有出,逐步实现应保尽保。2011年下半年,结合全省开展的低保专项检查工作,将全乡低保指标按人口数平均分配到村,由村民代表民主推荐、评议,拟享受低保对象,实行“三榜”公示,全乡有495人因家庭情况好转而退出低保享受对象,此举受到群众的一致拥护和上级的好评。低保专项检查以来,未发生一起因低保不公而引发信访事件。目前全乡共有1244人享受低保补助。工作保障制度健全,乡政府有低保工作窗口,村委会有兼职低保人员,低保管理服务机构健全并与担负任务相适应。

四、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和敬老院建设。一是凡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农村居民均及时纳入五保供养范围,做到应保尽保。二是乡建有一所60个床位的中心敬老院。2011年下半年,结合上级危房改造项目,争取上级项目资金36万元,乡镇自筹20万元,在王竹园村改扩建敬老院一处,新建标准住室18间,改造住室22间,规模占地15亩,住房44间,达到乡级中心敬老院建设的标准,集中供养占五保对象45%,并且达到“五有”标准。三是按照规定配齐敬老院管理服务人员2名,及时足额拨付工资。四是敬老院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2011年乡拨付1.5万元管理经费。五是筹资2万多元,添置了床上用品、电扇和其他生活日用品,拨出专款对集中供养人员进行了身体体检,建立健全档案,五保老人每周改善生活3—4次,五保户生日提供特餐,老人洗衣、洗澡、娱乐问题初步得到解决,实现了从“要我住”到“我要住”、从“不愿住”到“争着住”的转变。六是及时足额拨付五保户待遇,全部实现社会化发放。

五、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的,配备工作人员3名,实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工作、制度六到位。推行一站式服务制度,并将工作职责,办公制度,服务内容、办事程序、办事结果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完善信息建设,实现资源共享,切实提高服务功能,购买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要求,规范服务行为,为广大群众提供全面、优质、高效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健全政策落实体系,促进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切实加强农民工的技术培训,2011年,共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9600人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和养殖业提供启动资金,共带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00人,大力发展创业示范户,目前全乡已发展创业示范户20户,带动农民工就业8000余人。2011年结合招商引资,全乡共引进3家企业,金岭养殖场投入1100万元,可吸纳劳动力200余人;返乡创业成功人士丁建投资1000万元在家乡创办纺织厂,吸纳周边剩余劳动力300多人。残疾人丁春生身残志不残,今年扩大投资规模,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创办春生制衣公司,吸纳劳动力100余人,产品出口至新加坡一带。另外孟宽松的蔬菜大棚,吴寨村养猪厂,恒辉制衣厂,俊岭砖厂,王凤强的建筑队每年也可吸纳劳动力达800余人。

篇3:张里乡脱贫攻坚汇报材料

8月30日,江西省脱贫攻坚工程专项督查工作汇报会在南昌举行。国扶办副主任郑文凯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扶贫和移民办主任章康华汇报了我省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国扶办规划财务司副司长郭建军、郑友清,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涂俊伟及主要处室负责人,省委农工部、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等省直单位代表共30余人参会。会议由省扶贫和移民办副主任涂俊伟主持。

郑文凯副主任指出,这次专项督查主要针对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千万减贫任务落实情况。包括逐级分解年度减贫任务情况,制定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规划情况、精准帮扶情况。二是扶贫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包括完善考核机制有关情况、贫困识别退出情况、扶贫资金整合使用情况。三是驻村工作队工作情况。包括派驻情况、发挥作用情况。四是扶贫小额信贷情况。包括组织实施情况、政策落地情况、贫困户受益情况。

章康华主任汇报了我省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的具体情况:一是科学编制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二是建立健全脱贫攻坚机制;三是着力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四是改革完善脱贫攻坚保障体系;五是结合我省工作实际,创新小额信贷工作,建立了适合我省发展的“扶贫和移民产业信贷通”风险补偿机制,规范了工作程序。

针对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碰到的实际困难,章康华主任提出了二点建议:一是请国家从顶层出台加强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指导意见,完善机构、增加人员编制;二是建议国家研究制定新的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切实指导各地做好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使用的监督管理。

上一篇:窃玩记下一篇:咏清明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