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实行“中调战略”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2024-05-10

广州市实行“中调战略”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共3篇)

篇1:广州市实行“中调战略”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广州市实行“中调战略”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最近,广州市经贸委组织召开了广州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经验现场交流会,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总结推广广州市市实施“中调”战略,整合“退二”资源,通过“进三”发展创意产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所取得的成功经验。

一、因地制宜整合“退二”资源,“进三”发展现代服务业取得新成效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州市紧紧抓住“中调”战略和市区产业“退二进三”,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中介服务”的形式,充分调动“退二”企业的积极性和区政府的主动性,整合利用了一批闲置和废旧的工业厂房,以发展创意产业为切入点,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初步摸查,广州市城区目前利用旧工业厂房(仓库)发展现代服务业项目共有54个,占地面积45.7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10万平方米,初步形成了一批以创意产业基地为示范带动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主要做法:

(一)政府积极引导,“一区一策”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一是以高起点规划为导向,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投资发展现代服务业。荔湾等十区都主动适应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结合区位优势,制定出台了“十一五”现代服务业发展方面的规划,明确发展重点、完善发展措施,积极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特别是越秀区和荔湾区两个传统老城区,紧紧抓住“中调”战略机遇,加大整合优化“退二”工业老厂房资源,以发展创意产业为抓手,示范带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两个区都专门成立了发展创意产业领导小组,研究制订出发展创意产业的规划和有关扶持政策,并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齐抓共管发展创意产业。荔湾区通过牵线搭桥、试点带动、资金扶持、改善环境等措施,采取“一园多区、一港多区”形式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上半年,全区创意产业实现产值达36亿元,拉动全区GDP增长6.8个百分点。越秀区还率先在华南地区出台了首部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成立了首个创意行业协会,制定了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实施办法,对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统一规划和整合,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越秀区去年全区创意企业实现年营业额约350亿元,创意企业达3600多家(年营业额超亿元的创意企业超过50家),创意产业从业人员达8.42万人。

二是因地制宜,凸现“一区一模式”。各区在发展路径上,遵循产业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以及自身拥有的资源,差别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发展模式。初现雏形的有4种模式:第一种,建筑文化传承式。荔湾区以历史建筑和老工厂为载体,把一批老城区搬迁和关停(转)企业的工业楼宇以出租的方式转型发展创意产业集聚区,使昔日的老工业建筑成为今天的“广州设计港”、海角红楼等吸引创意人才、集聚创意产业的新天地,成为适应城市功能转型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第二种,依托高校专业式。海珠区依托广州美术学院的教育资源和专业人才优势,以美术设计业、广告业为突破点,把一栋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厂房改造成“广州设计创意中心—联星168”项目,吸引了50多家企业入驻,并把这个项目扩大成为 “文化星城”创意产业园。这个产业园引起省的高度重视,目前已被列入广东省五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第三种,腾笼引凤置换式。黄埔区通过腾笼引凤,积极实施产业置换,对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行“腾笼”,共腾出厂房、仓库、商铺约10万平方米,用地约15万平方米,引进项目8个,合同投资额2340万美元,利用腾出的物业和土地资源引进一批创税能

力强、资源消耗少、投资密度大的现代服务业企业。第四种,产业链集聚式。越秀区通过盘活“烂尾”楼宇打造出合润创意园区,并以它为主体园区发展了包括五羊新城等其它片区的广州创意产业园,充分发掘历史文化和社会资源,在动漫原创、创意设计、创意产品流通消费等多领域发展,形成了从创意创作、交易消费市场、传播媒体、服务体系等具有区域特色、比较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此外,各区在资金扶持、管理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和城区综合整治方面,都积极为创意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如荔湾区到目前为止,对进驻创意产业园区的企业租金补贴,并投入80万元整治广州设计港周边环境。越秀区每年将在财政安排1000多万设立创意产业发展资金,与广东工业大学合作建设国内首家创意产业研究院,为创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平台。

三是盘活存量,发展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并举。各区通过退出一批受产业政策限制、淘汰的项目,发展了一批业态创新、交易先进、功能完务的创意设计、物流仓储、商贸市场、批发交易、服装商铺、酒店等,既盘活了存量资源,又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真正起到“退二进三”的效果。从分布区域来看,越秀区的发展项目数和利用的建筑面积在各区中均名列首位,共有38个项目,建筑面积达11.89万平方米,分别占全市的70.4%和30.4%;海珠区利用旧厂房(仓库)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土地占有面积最多,达16.46万平方米,占全市的36%。从经营领域来看,以发展设计创意为主的项目占地面积最多,达21.60万平方米,占全市的47.2%。从产业集聚来看,各区都初步形成了一批创意产业集聚地。如,荔湾区已形成了5个创意产业集聚地,天河区建立了国家网络游戏动漫基地,越秀区初步呈现了“四大路段、四大片区”的创意产业空间集聚格局。这些现代服务业集聚地的发展,实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企业形态和企业文化等“四个变化”。

(二)企业积极承接,赢得了新的发展。

部分工业企业积极响应市政府“退二进三”的号召,将生产制造基地向郊区迁移的同时,努力寻找合资合作者,采取“三个不变”的开发办法(即旧工业厂房的房屋产权关系不变、房屋建筑结构不变、土地性质不变),将位于中心城区的原有厂房重新包装、策划、推介,发展成为娱乐传媒、广告策划、工业设计、时尚设计、商务中介等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盘活旧厂房,又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使原有企业增加了稳定的收入。如,广州纺织集团与某集团合作,拟将原广州一棉厂纺机分厂的9万平方米厂房建筑将进行统一整修,注入时尚、艺术的元素,全力打造一个以纺织服装设计为主题的创意园区,力争建成华南地区服装行业著名品牌、设计师聚集交流的平台和引领服饰时尚潮流的基地。国际信义会馆的发展模式值得学习借鉴,它是由源天工程公司利用重组前的原省水利水电机械施工公司苏式旧厂房,在保留原有优美环境的基础上融入历史文化内涵,借助珠江景观,进行整饰改造,建成广州市首家综合性、高档次创意文化综合小区,在境内外艺术界、时尚界享有一定声誉。原厂区在开发建设后得到升值,产生了一批新的就业岗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依托“退二”载体和区位优势,“政府推动、企业主动、集聚区联动”三管齐下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市经贸委将全力做好对接服务工作。一是搭建合作平台。据初步摸查,环城高速公路以内工业企业有170多家。主要分布为:沿珠江岸线22家、荔湾区南片(原芳村区)38家、海珠区工业大道沿线27家、赤岗-琶洲地区15家、天河员村地区12家、罗冲围地区6家,这些企业按“退二”的要求都将有计划地向城区外迁移,是发展现代服务业很好的资源。市经贸委将广泛组织形式多样的对接会、推介会,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引导投资商、开发商和专业机构进行策划、开发、管理和运营。二是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突出抓好工业设计平台、中小企业融资平台、人才培训平台、对外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将依托由市经贸委主办的每年一届的广州国际设计周,积极引进国际一流的设计大师、创意品牌企业和优质项目,吸引国际著名设计公司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建设全球性的创意产业发展平台。三是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把“退二”企业、创意集聚区建设列入“十一五”期间我委技术进步扶持的重点项目。

(二)各区要进一步完善推进机制。一是要加强规划引导。研究制定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挖掘区域的潜力资源,积极打造功能错位、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现代服务业产业集中、要素集聚、规模发展。二是要加强对“退二”资源的整体包装推介。结合中心城区的区域和人文两种优势,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对“退二”存量资源进行整体包装策划。通过新闻发布会、宣传短片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向专业公司和意向合作者推介 “退二”资源的建筑历史、人文特色、江景风情、商业氛围,为老城区工业企业 “转型”创造条件,提供通道,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本区的知名度。三是要加强园区管理和配套建设。创意产业园的开发不同于简单的一次性房地产开发,具有长期经济效益,因此它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开发过程。各区要加强园区的管理,深化经营模式,加强品牌经营和资源整合,推动园区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形成入驻机构的聚合效应。鼓励园区搭建公共平台,组织艺术交流,推广工艺、技术改造新成果,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商务服务。严禁不符合环保、安全生产要求和违法经营行为的企业入驻,鼓励企业就地注册,增加所在区域的税源。同时,要加强园区、楼宇的建筑立面整饰和周边环境建设,使之与大都市的环境相协调,与中心城区的建筑形态相协调。

(三)“退二”企业要积极主动承接发展现代服务业。“退二”以国有企业为主,相关企业要充分利用自己对原有厂房产权的优势,积极参与发展现代服务业。要主动与所在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联手,并通过引入国内外知名的策划推广机构、协会、大学以租赁或合资合作等形式,包装腾出的旧厂房发展以创意产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另外,“退二”企业大都处于市中心地带,在不违背城市规划,符合交通、消防要求的条件下,可以利用原来的空地向有部门报建停车场,既可缓解当前广州市停车难的状况,又可实现资源配置和利用。

(四)要联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不仅要建设工业产业集聚地,也要加快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因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具有产业集聚、空间集约、高效连通的特点,通过合理布局和有效开发,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市经贸委将重点扶持和引导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促进集聚区尽快形成产业规模和集聚效应。各区县要统筹规划,科学定位,确保集聚区建设与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布局相适应,天河区要立足金融、黄埔区和南沙区要立足港口、越秀区要立足总部经济、创意产业、萝岗区要立足研发中心、荔湾区要立足中介和创意产业,各区都要错位发展,形成特色和品牌,通过这些集聚区集聚一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技术、管理、采购、销售、营运、结算中心等项目,以形成“总部经济平台”;集聚一批软硬件产品设

计、工程设计、工业设计、系统集成设计及开发项目,以形成“研发设计平台”;集聚一批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产业孵化器,以形成“创新孵化平台”;集聚一批为上述平台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项目,如科技中介、风险投资、产品技术展示和交易、金融服务等各类服务项目,以形成“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跃上新台阶。

篇2:广州市实行“中调战略”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一、湖州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状况

1. 生态循环农业对湖州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是促进建设现代新农村的重要举措, 能有效促进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有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湖州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目标, 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

2. 湖州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现实基础。

湖州市不断巩固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 把建设农业示范园作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途径, 发展蚕桑、茶叶、特种水产、蔬菜、果品、畜牧、花卉苗木、笋竹等八大特色主导产业。全市的老茶园、老鱼塘、老桑园改造不断推进。

湖州市的产业特色不断凸显, 全市目前特色产业中“三品”的生产面积占食用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湖州市基本形成了以长兴和南浔湖羊及种鸭、德清和南浔生猪、吴兴肉鸡和安吉优质土鸡等生产基地, 以及湖州广东和南浔温氏畜牧有限公司为重点的特色家禽产区, 以德清、南浔为重点的特种水产养殖产区, 以环太湖沿线为重点的蔬菜主产区, 以长兴西部山区、安吉为重点的优质茶叶产区。

湖州市生态农业工程已经全面实施, 启动生态家园富民等一系列工程, 建设各类沼气池, 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推行农村“三改”。建成养殖场污水处理系统, 实现水产排放达标。

3.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几大障碍。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湖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小而散”的状况, 农业龙头企业的规模小, 产业化市场体系不完善, 缺少大型综合农产品交易中心, 农业产业化基本处在初级阶段, 缺少技术和管理人才, 农业合作组织的带动能力差。

湖州农村污染量大地广, 实施治理污染的技术人员和设备有限, 而农民污水随处排放的生活习惯很难改变, 养殖业污染治理技术支撑不足, 农村生活污水净化设施目前缺乏成熟技术。

农业机械化推进难度大。农机新技术研发缓慢, 虽然稻麦已实现收获全程机械化, 但是油菜收获机械化, 农民难以接受。一些主导产业机械化研发的力度更不是发展需求。由于农业自主权和自由度较大, 加上区域规划不强, 不利于农机的有效利用, 增加了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难度。

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趋势

1. 水产业生态循环模式的发展趋势。

通过水产示范养殖, 推广生态养殖、特种水产养殖, 推广人工配制海水育苗循环水利用技术, 建设示范点龟鳖养殖。建设养殖污水处理系统。

2. 蔬菜水果业生态循环模式的发展趋势。

建立以太湖沿线乡镇为重点的蔬菜产业带, 发展大棚栽培, 以318国道沿线乡镇为重点的葡萄产业带, 在两县三区城郊结合部, 建设都市型农业, 发展附加值高的精致农产品。

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品种的, 促进了种菜技术水平的提高, 基本做到了“淡季不淡, 旺季不烂”。

3. 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趋势。

湖州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和特色农业, 发展太湖、古镇、竹乡、湿地、名山、古生态六大旅游品牌。利用当地独特的地形地貌, 生态条件和文化风俗, 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建设休闲农庄、农家乐、观光园等农业生态旅游建设。

三、湖州市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措施

1. 完善循环农业相关规章制度, (资金扶持、税收减免) 。

强化政策的支持, 加大农业投入, 健全政府支持现代农业的长效机制, 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提供专项资金支持。调整信贷结构, 不断完善农民贷款担保体系。调整税收政策, 对于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项目适当减免税收。

2. 引导产业发展主体科技创新投入, 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孵化培养) 。

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切实抓好湖州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工作, 坚持产学研相结合, 与当地高校合作, 发挥教育资源在农业创新中的作用。

3. 加大循环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注重农技人员知识培训, 培养各类农民技术骨干, 积极响应“百万农村中专生计划”, 培养一批有文化, 有技术的农民, 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4. 加大宣传力度。

利用报纸, 电视, 乡村宣传栏等资源, 大力宣传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让农民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接受新型农村的生活生产模式。通过宣传提高农民的科技创新意识, 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做出贡献。

四、结束语

以“产业链、科技园、生态区”为发展平台, 发挥湖州市资源、文化、基础设施等优势, 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 实现现代农业技术高新化, 经营产业化的生态循环农业。把湖州市农村建设成城乡一体化、江南水乡、生态环境优美、农民生活富足的新型农村。

参考文献

[1]戴耀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江苏省淮安市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 2008, (12) :32-33.

[2]钱淑琼, 张方方, 吴亚琪等.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33) :16314-16317.

[3]庞建新.发展循环农业,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农业科技通讯, 2010, (8) :34-35.

篇3:广州市实行“中调战略” 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岭南炎热,果然名不虚传。但此次让我见到的是,广东各界对农业品牌建设的热情却比这炎炎夏日更加热烈。

众所周知,这些年来,国家对于农业的发展极为重视。自2004年以来,11个中央一号文连续锁定“三农”,这充分体现了农业乃国之根本。去年12月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农业强则国家强,必须进一步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此次广东省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评选推介活动的举办,正是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深入落实农业部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广东省农产品品牌知名度,提高广东农业产值和促进广东的现代农业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也为其他省(市、区)在进行农业品牌建设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道路。

今天来到美丽的清远,参加我们十大名牌系列农产品的推介盛会,就如何推动农业品牌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等问题,我发表三点看法。

第一是保障质量安全。

农产品是我们生活最密切的东西,是我们的衣食之所系。农产品的安全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些年来,偶尔发生的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些都是我们深有体会的。现在人们上市场、超市买东西,第一反应不是价格的高低,而是产品是否安全。人们的从追求温饱到追求健康安全,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必须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在生产经营中严把质量关。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一个质量有问题的产品是寸步难行的,更何谈去营造品牌?品牌说白了就是一个信誉,是消费者对这个产品的信任,而质量就是这种信任的核心基础。这些年来,社会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为企业建设自身产品品牌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同时,国家对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查检测力度和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生产企业惩处力度不断加大,这也对企业建设品牌起到了客观上的倒逼作用。企业处此环境,保障产品质量、建设自身品牌是发展壮大的不二法门。

第二是提高信息化程度。

社会进入了机械化、信息化之后,生产也迎来了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农业从其实质上讲,就是一种运用现代科技进行社会化生产的农业发展模式。保障产品质量,要靠科技;创建产品品牌,更离不开科技。

十八大报告中,在以往的“三化同步”的基础上中加入了信息化,变成了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共同发展的“四化同步”。可见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但在农业中,信息化却是一块短板。跟很多国家相比,我们农业信息化水平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阶段。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但制约着农业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对农产品质量保障和品牌创建有着重要的影响。近些年来,农业生产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品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控、生产要素的科学化管理、产品质量的二维码信息扫描等等,通过农业信息化都能精准地进行把控,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系数,为企业创造自身产品品牌打下坚实的质量基础。

第三是创新流通方式。

农产品生产出来了,要经过流通才能产生价值、才能为人们所消费,而流通状况是否高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价值的高低。我们知道,农产品很多都是食品,而且很多都是保质期比较短暂、对保鲜技术要求又比较严格的产品。因此,相对于工业产品,农产品的流通环节就要求保持一种高效的活性。如果流通不畅,一两天之间,农产品价格就有可能是天壤之别。我们广东这里有“荔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的说法,这是广东人对于农产品流通的经验之谈。

创新流通方式,不但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产品品牌实力的一种体现与提升。一个实力强劲、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一定是很注重产品流通环节的。对他们来说,产品流通是否高效已成为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流通能力的提升意味着品牌知名度的提升。近年来,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不断开拓,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产品新型流通方式异军突起,其精准、便捷、高效、低成本等属性受到了很多生产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方式转型升级的方向。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上一篇:超市主管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学生毕业典礼老师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