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主人翁精神一起同行

2024-04-20

与主人翁精神一起同行(精选11篇)

篇1:与主人翁精神一起同行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主人翁精神一起同行》。

我走上这个神圣的讲台,内心充满了激情,作为一名普通的员工,在《新主人翁精神》的启迪下,受益匪浅,深有体会,也深知主人翁精神对出色完成岗位工作的重要。

一个企业的发展壮大靠的是良好的员工队伍,一个良好的员工队伍,来源于员工过硬的自身素质,而素质的提高就需要员工有深厚的文化涵养和过硬的技能。对生产一线的员工而言,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摒弃打工者定位。尤其是当前个人利益越来越“理直气壮”的时候,个人与企业潜在冲突愈演愈烈的时候,我们要把“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把“做完了”转变为“究竟做得多好”?把我们打工的角色变为岗位真正的主人。明白“我是谁?我是干什么的?我要得到什么?”这条工作思想,去寻找工作的动力,工作的激情。把工作上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甚至比关心家事更关心工作;主动、积极、负责任地完成岗位工作,为了工作目标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正确树立主人翁的精神,用主人翁的意识和心态从事岗位工作,在检修工作中,认真修好每一个阀门,拧紧每一棵螺栓,认真利用好每一块检修材料,认真清除每一块积垢;在榨季生产中,认真控制好每一个工艺指标,认真做好每台设备巡回检查,认真做好每一次岗位记录;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遇到问题勤于思考,面对错误勇于担责,而新主人翁精神体现的就是这种尽职尽责、爱岗敬业、追求上进、大局意识。

篇2:与主人翁精神一起同行

暖暖的阳光能融化坚冰,朋友们的加油呐喊能抚慰焦躁的心灵。

——题记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日益迫近。“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这支锤炼了三年的士兵,也就快要上战场了。我们积极备战,应战中考,六月争锋,舍我其谁!

下课铃响了,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还未离开,数学老师已经站在了教室门口。

“下节课数学”,“头疼……”不偏不倚,刚好数学就是我的弱课,还真是应了那句“数学伤我千百遍,我待数学如初初恋”,伤什么?当然是伤我的心啊!每一次的考试,都是我的数学成绩拉我的后腿,我的这个心呐,真的是如万箭穿心般的痛啊……眼看着就要上“战场”了,我这大脑可真的`不敢中途“短路”啊!所以,为了我能够打一个漂亮的胜仗,我要在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泪……

为了提高我的数学成绩,我和数学老师确认过许多次眼神:和数学学霸坐同桌。不过,还得和数学老师“约法三章”:绝对不在学霸思考问题时打断其思路;绝对不抄袭学霸的answer,不会就问;一定会虚心请教,如有意见不一,便向老师求助。就这样,我被安排到了学霸的身旁,吸收学霸的灵气。

“大哥,这题咋做?”我指着一道已经让我苦思冥想大半天的题,弱弱地问道。他接过题,眼睛仔细地审视着每一个字,我仿佛看到了他脑海里浮现的各种各样的证明、定理、公式……

“这样求,先证明……”学霸他平淡的嗓音在我耳边响起。

哇,真神!我的眼神里充满着对他的崇拜,他被我盯得有些发毛,不由地看看我,继续面不改色地说:“你其实会做这题,但你有点爱钻牛角尖,下次尝试换一种思维。”我听了后,收起目光,认真地看看题,想了想。嗯,还真是这么一回事!我对他真诚地说了声:“谢谢。”他有些一愣,但也微笑地说了声:“不用谢,加油!”

篇3:与主人翁精神一起同行

“走转改”是新闻战线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重要部署, 是新闻战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是伟大时代的命题, 是新闻规律的本质要求。“走转改”作为一项长远举措,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重在联系实际, 贵在取得实效。实施“走转改”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将笔触放在基层, 把镜头对准群众”, 提高报道质量和舆论监督水平, 推动我国新闻事业蓬勃发展。

一、“走转改”实施的必要性

(一) 扭转浮躁风气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 新闻工作者的浮躁风气已浮出水面。难以沉下心来认真地做新闻采访与报道工作, 导致刊载、播出的新闻违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践踏了新闻规律。具体表现为:

1. 疏离群众。

许多记者视自己高人一等, 经常摆出一副盛气凌人之势, 与人民群众刻意保持距离, 增添其职业的神秘感与高贵感。这些记者很少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导致采访的不到位。他们在办公室里、在网络上寻找消息源, 经过简单的复制与拼贴则成为一篇新闻稿, 盲目追求新闻的时效性而忽略了真实性本质。新闻的时效性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的。那些不尊重真实性原则的报道, 已非新闻, 更无时效性可言。我国著名新闻记者黄远生曾于上世纪初曾提出过记者的“四能”, 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时至今日, 腿脚能奔走依然是衡量新闻记者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准。

2. 作风浮躁。

在物欲横流的社会, 许多记者难以抵制各种诱惑, 出现了作风浮躁的现象。新闻记者是社会舆论的监督者与瞭望者, 如果不能发挥其功能, 则渐行渐远。当前, 一些记者过于急功近利, 为了谋取个人私利, 违背了职业操守, 把新闻作品当作商品进行买卖, 只是考虑了自己的眼前利益, 而未考虑长远利益。还有一些记者为了自己的升迁, 经常做一些表面性的工作, 乐于沉浸于“会议”新闻, 并把会议提供的资料作为撰写新闻稿件的权威信息, 秉承“不求甚解”的态度, 从不做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尤其是网络传播时代, 记者如果不能很好地对新闻进行“把关”, 将会导致“伪信息”的猖獗与泛滥。

3. 文风浮夸。

新闻语言的表述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 过度简单化、口语化, 这样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当前一些记者在新闻语言上, 经常使用一些夸张词语展现其文采, 诸如, “华彩揭幕”、“巅峰巨献”、“高调发布”等虚饰性较强的词语, 夸大新闻事实, 违背新闻传播客观性的规律。同时长篇累牍的“八股文”依然盛行, 更有甚者, 新闻稿件中“人为信息”比重日益攀升, 造成新闻失真。

新闻界的浮夸现象源于新闻工作者远离基础, 远离人民群众。“基层是国家和社会的毛细血管, 最壮阔的变革在这里呈现, 最新鲜的探索在这里发生。从老企业转型到新农村建设, 从边疆牧区到城市社区, 无数基层构成了新闻工作的时代景深。” (1) 因此“走转改”的实施如同一场及时雨扭转新闻界的浮躁之风气, 并为其注入清新的空气。

(二) 新闻规律要求

新闻规律要求“新闻真实、迅速;新闻要有新闻价值;新闻要客观”。 (2) “走转改”尊重客观报道、尊重真实传播、尊重新闻价值, 践行了新闻规律的内在要求。走基层, 就是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切实将群众观念、群众路线体现到新闻报道中, 保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维护新闻正义, 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转作风, 是提升新闻工作者素质的重要途径, 有利于加强新闻工作者的队伍建设,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文化素养, 进而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提高舆论监督的水平。改文风, 要求在客观报道事实的基础之上, 对新闻事实的真实描写, 这样才能真正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主流与本质。

(三) 时代的呼唤

当前, “我国改革开放正进入深水区, 面对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的国情和人民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不断增强, 故而社会舆论生态越发呈现出多元多样多端的世情, 我们的新闻传播工作遇到了许多过去从未有过的新问题、新挑战。” (3) “走转改”活动让新闻工作者扎根基层, 采写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 增强新闻的贴近性。同时能够提供舆论监督的水平, 使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在信息技术的强力助推之下, 我们已身处微传播时代, 碎片、秒杀、浅阅读等方式成为了新的流行趋势。而我们的新闻工作者要能够适应这一新时代的来临, 把握时代脉动、紧扣社会生活、反映社情民意, 才可能以此为基础建立公信力。“走转改”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深入基层的同时, 转变以往冗余的工作思路, 化繁为简, 使信息传播更加快捷与畅通, 满足人民群众对信息的内在渴求。

二、“走转改”的精神价值

“走转改”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发展与实践, 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内涵, 成为了当代新闻界深入贯彻落实群众观点的一面旗帜、一个导向、一个榜样, 乃至一种鼓励的力量, 成为了新闻界的一种精神符码。“走转改”精神主要指“经过全行业所有编辑记者的奋斗努力, 新闻传播界总结、概括和提炼出体现和反映这个行业特点和行业精神。” (4) “走转改”精神已深深植入了新闻工作者的心中, 并逐步内化为一种强大的力量, 激励与鼓舞着新闻工作者带着情感深入基层, 全身心投入到人民群众中去, 撰写出人民喜爱的新闻报道。

“走转改”活动中走基层是转作风、改文风的基础, 只有深入基层, 深入生活, 深入人民群众, 新闻报道才能真实的反映社会, 而不是粉饰社会。“走基层”新闻工作者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 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走基层”有利于进一步增进新闻工作者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感情, 正确地回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我国当代著名新闻记者穆青一生奉行“为人民服务”的行为准则, 采写了《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铁人王进喜》等脍炙人口的名篇。穆青精神已经成为了当今新闻界的一笔重要财富。“走转改”是对穆青“勿忘人民”精神的一种延续与承接。

中央电视台在“走转改”活动中, 认真践行“走转改”彰显的“人民至上”的精神。自走转改实施以来, 中央电视台先后派出200多路、600多位精兵强将深入全国各地调研、采访, 展开了一系列的报道。基层中许多感人的故事被发现、许多鲜活的素材被激活, 记者的报道语言也开始以平民的视角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是基层力量的感召与呼唤的结果, 这是贴近人民群众的真实体验。一向被视为高高在上的《新闻联播》频频出现人民群众的身影, 让人民真实地感到了传媒行业“听群众心声, 做百姓新闻”的新闻理念的回归。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活动报道了《邵全杰的回家路》。在拍摄的过程中, 记者跟着邵全杰一起在网络上购票、在西客站排队买票, 一跟就是四天, 邵全杰在排队的时候, 记者也跟着他一起排队。在买到站票之后, 记者与邵全杰踏上了北京到安徽阜阳的火车, 一站就是15个小时。到达目的地的时候, 腿都站肿了。记者跟踪采访邵全杰回家的整个过程, 融入了邵全杰之路的艰辛。在报道《皮里村孩子的上学路》的时候, 记者跟随马尔洋乡党委的领导干部一起到皮里村接孩子们到县城读书。翻过数次陡峭的悬崖、踏过数次刺骨的河水, 历时几天的时间才能到达皮里村。记者与他们一起感受着皮里村孩子上学路途艰辛的同时, 也感受到了广大的党员干部始终心系百姓冷暖人生, 忠于事业, 忠于人民的职业操守。可以说, 不管是《邵全杰的回家路》还是《皮里村孩子的上学路》, 其报道风格都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 纪实的镜头始终聚焦于采访对象, 画面的解说也不再是端架子的强调, 而是“白描式”的生活语言。

“走转改”直面基层发展面临的问题, 真实反映普通群众的迫切愿望, 提高了新闻舆论监督水平, 维护了人民的利益。一大批“接地气”的新闻在“走转改”中得以真实展现, 让新闻记者能够亲身体验人民群众的真实感受, 与人们群众同呼吸共命运, 这样才能创作出切实维护人民利益的优秀作品, 能够全面提升媒体公信力、引导力、整合力与凝聚力。

三、“走转改”的创新路径

目前, 随着“走转改”活动的深入开展与全面进行, 一些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形式主义”依然存在, 例如千龙网开设了“走转改”板块, 但是未能发挥其真正作用, 采写的文章官腔十足, 未能充分体现人们群众的呼声;“文风浮华”依然存在, 时常运用一些华丽辞职来修饰新闻内容, 八股文比较盛行;作风不踏实现象依然存在, 比如拼贴新闻、抄袭新闻等不良现象给新闻界抹黑。因此, 走转改的力度必须进一步加大, 提高创新水平, 才能保证“走转改”发挥真正作用。

(一) 扭转观念, 化“形式”为“自觉”

“走转改”不是搞形式主义, 而是要带着真情实感脚踏实地的深入基层, 这样才能与大地贴的更近, 与人民贴的更近, 才能真实反映社会民生问题。深入基层不是任务, 而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丹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刘彤从事新闻工作16年间始终沉在基层做采访和报道, 与人民打成一片。他深入基层采访不是为了完成任务, 而是关注人民群众的冷暖人生, 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刘彤曾感言“跑农村, 我能沉下心去倾听普通农民的呼声;走社区, 我把名片发给一个个社区居民, 尽心帮助群众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新闻永远在路上, 我的百姓情结在田间地头和大街小巷的穿行当中得以凝聚;新闻意识经过新闻一线的锤炼得以养成;工作热情在对时代前沿典型信息的把握和挖掘中得以不断地高涨。” (5) 刘彤作为一名新闻记者, 成为了体验式采访的一把好手, 真正做到了把镜头对准群众、给群众话语权。《互联网上卖鲜桃》、《大水沟村听民谣》、《爱计算的农民秦世贤》等优秀的作品出自这个“泥腿子”记者的手中。

(二) 改变习惯, 变“动态”为“常态”

坚持开展“走转改”, 是提升新闻宣传的亲和力、感染力的需要。“‘走转改’是新时期新闻宣传工作贯彻落实群众观点、群众路线, 弘扬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坚持‘三贴近’, 推进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是广大新闻工作者升华思想认识、提高业务素质、培养扎实作风、锤炼优良文风的有效途径。” (6) 因此, 走转改必须成为一种常态, 一种机制, 才能保证新闻工作者素质的有效提高, 才能保证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

“走转改”不是一个动态、间隔性的活动, 而是一种常态化的行为。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新闻作风。新闻战线建立和完善“走转改”的长效机制。目前,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制定了各宣传业务部门走基层的人次数、时间表、任务要求等具体规定, 以及稿件处理、工作安排、生活条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这一措施确保了“走转改”能够形成长效机制, 确保了“走转改”的常态化, 必将推动广播新闻事业蓬勃发展。

(三) 创新手法, 变“呆板”为“生动”

新闻报道手法贵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基础之上, 不断地创新, 这样才能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亲和力。中央电视台的系列报道《招工局长陈家顺》、《重访郭明义》、《北京儿童医院蹲点日记》等就是在“走转改”中创新报道手法的典型。首先新闻工作者善于抓典型人物, 比如选取的陈家顺这个默默无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 树立了以他为代表的基层干部的正面群像。《招工局长陈家顺》连续五天在《新闻联播》上播出, 掀起了电视新闻节目史上崭新的一页。较之于以前的新闻报道, 《招工局长陈家顺》采用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 记者口语化的讲述、主人公生活场景的再现等一一铺陈开来。“在创作中注重突出故事化表达, 针对人物行动与事件发展进行流程式跟踪, 直追故事结局。突出连续性, 每期节目中设置悬念与波折, 提升期待。敢于留足时间与版面, 为故事和情感的表达留有足够叙事空间, 以故事化、情节化的充分呈现形成视觉与心灵的冲击力。” (8) “字正腔圆”的播音腔也随之转化为亲民的语言传播方式, 使新闻文风呈现一种展现的面貌。

目前, 各新闻单位正在积极深化“走转改”报道, 推出了一大批有分量、有价值的新闻作品。“走转改”任重而道远, 需要新闻界同仁一起努力, 深入基层、体察民情、走进民心, 采写生动鲜活的新闻报道。落实“走转改”精神需要“不断深化、持之以恒、务求实效”, 与人民同步, 与时代同行, 为新闻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摘要:“走转改”切中时代脉搏, 是扭转新闻传播领域不良现象一剂良药。“走转改”是新闻战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 是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在新闻传播领域的生动实践, 是新闻传播规律的必然要求, 充分体现了在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感召下的时代呼唤。新闻单位在积极实践“走转改”的过程中, 秉承“人民至上、群众至上”的核心理念, 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采写了一篇篇带着泥土芬芳、充满真情实感的“接地气”的新闻报道。“走转改”精神正深深植入新闻工作者的心中, 通过调查实践, 形成文风新颖的新闻作品。在媒介格局多元化的时代, “走转改”依然需要在求真务实中创新发展途径, 化“形式”为“自觉”、变“动态”为“常态”, 并不断创新报道手段, 谱写新闻界的盛世篇章。

关键词:走转改,时代,精神价值,创新路径

参考文献

①刘晓鹏、傅丁根、吴建群:《“走转改”:提升影响力的时代路径———人民日报社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闻战线》, 2012年第3期

②李良荣、林琳:《浅谈新闻规律》, 《新闻大学》, 1997年第4期

③④尹韵公:《略论“走转改”精神》, 《新闻与写作》, 2012年第6期

⑤刘彤:《当一个接地气的记者》, 《青年记者》, 2012年第7期

⑥李伟:《深化走转改推动常态化》,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12年第4期

⑦包云:《走出一片新天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走转改”活动的思考》, 《新闻战线》, 2012年第1期

篇4:与运动精神同行

自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以来,中关村人凭借强大的精神意志和催人奋进的人文精神,持续培育和发展着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做强做大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立志将中关村打造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刚刚结束的首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运动会正是中关村人拼搏精神的延伸。这里采撷来自海淀园的几个镜头。

别开生面的运动会

2010年4月17日,由北京市体育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和丰台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届运动会”在丰台体育中心隆重举行。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吉林,北京市委常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海淀区委书记赵凤桐,北京市副市长刘敬民等出席了运动会。

中关村一区十园管委会、中关村创新体系各机构和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组成的108支方队、2000多名运动员、15000多位中关村人参加了本届运动会。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功能区,海淀在本届运动会上,共派出入场方队32个,占所有方队数量的近30%,参与人数近2000人。报名参赛运动员700名,参与企业总数达到34家,是此次运动会参加企业最多的园区。海淀团参加了所有项目,在40个个人项目和4个集体项目中,海淀园最终获得14个项目的冠军,共有112人获得名次103项。

为了做好运动会的发动和筹备工作,海淀园管委会机关先后召开12次相关会议,讨论组织、训练等相关事宜,成立各专项工作组织,协调园区机关及企业参会各项事务。园区机关干部踊跃报名,积极参加,认真训练。

海淀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也积极组织员工参与到运动会各项比赛中。经过在收入、领域、注册类型、融资模式等方面综合考评后,清华同方、联想、新浪、搜狐、百度等31家企业脱颖而出,分别以64人或44人方阵,在运动场上展示出企业最昂扬的精神风貌。

竞技凝聚企业力量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提出了“高度重视、严密组织、展示形象、振奋信心”的要求,公司确立了“以开幕式方阵为主要形式,着力展示搜狐公司作为互联网旗帜的品牌形象和创新活力”的目标,在近百人的报名队伍中特别甄选,组建了64人方队,利用工余时间坚持训练。

中关村旗帜企业联想组织参会队员经过艰苦的训练,带着清脆响亮的“发展企业体育运动,创建和谐美好家园”的运动会口号,带着联想人的精神面貌出现在运动赛场上。

中科大洋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认识到,此次运动会是树立企业形象,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良好契机,希望借助此次运动会的平台展示企业奋进的精神,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引领未来的热情与活力。

安泰科技针对方队队员选择、着装选择、展示内容等方面召开专题讨论会,几次调整方案,力求更好地展示安泰科技的企业形象和安泰员工的精神风貌。在运动员的选拔上,公司也力争派出最优秀的队员代表海淀参赛。公司组委会根据2008 年集团公司首届职工田径运动会、近几年春季长跑及跳绳比赛获奖情况,以及公司篮球队、足球队队员的特点,进一步筛选确定参加第一届园区运动会的人员名单,参赛运动员最大的是60岁,最小23岁。为保证训练效果,公司专门请来三位武警教官为队列进行指导,组织全体运动员在交大体育场集中训练,聘请交大体育老师具体指导和训练。

中国软件服务领军企业文思创新在接到参与此次运动会的任务后,成立了由公司首席行政官牵头,人力资源部、公共关系部及各业务集团分工负责的组委会,并依托公司人力源部设立了组委会办事机构,分为运动员组织、入场式组织、啦啦队组织、教练、志愿者、后勤保障、宣传7个组。陈淑宁董事长要求“一定要积极参加运动会,将组织工作做好”。首席行政官周颖定期听取筹备工作汇报,并关注到每一个细节。

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高度重视第一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运动会活动,专门组织会议部署安排参与运动会的各项工作。她表示,参加第一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运动会是时代公司服务首都发展,促进中关村综合建设的一件大事,她要求公司参与活动的全体方队队员,振奋精神,搞好训练,全力投入,以最佳的成绩展示时代公司的良好精神风貌。时代集团把此次活动既作为公司顽强拼搏、勇攀高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的文化精神的集中展示,同时又以此激发广大员工的热情和活力,作为建设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

当接到第一届示范区运动会通知的时刻起,用友科技园员工争先恐后地申报自己所能承担的项目。通过此次运动会,用友将把“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移植到中关村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上,运用到用友日常的工作中。

腾讯北京分公司抓住召开第一届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运动会的契机,成立了运动会准备工作组,下设方阵展示、观众组织、运动员报名参赛和后勤保障四个小组,明确专人负责运动会参赛组织协调工作。在公司的层层发动和精心组织下,企业员工积极参与、踊跃报名,组织了64人的入场方阵,300人的观众,所有运动项目全部积极报名参加。

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首届运动会,意在弘扬“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和锐意进取、志在领先的中关村精神,展现“坚决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雄心壮志,树立示范区整体形象,营造中关村团结向上的文化氛围。

比赛彰显中关村精神

在激烈博弈中,海淀精英们展现了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战无不胜的勇气。运动赋予了他们无所畏惧的目光和决不退缩的信心。

篇5:与“三个代表”一起同行演讲稿

与“三个代表”一起同行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好:

发展和进步是人类常青的主题,进取和创新是我党永恒的追求,在新世纪的开启之时,我们的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纲领,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在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和经济上的深谋远虑,这为马列主义理论宝库又序写了里程碑似的新篇章。

我是通煤总医院计算机工程师曲丽楠,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三个代表”一起同行》。历史不会忘记,年前,在碧波荡漾的嘉兴南湖画舫中,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他们穿过浓浓的黑暗,躲过追逐的枪炮,拉起了就要搁浅在沙滩上中华民族的这条巨轮,一点点驶向光明,在那里展开一面熠熠发光的的五星红旗,历尽数十载的抗争,用中华儿女沸腾的热血冲刷去中国百年屈辱的泪水。“落后就要挨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几多磨难,让当代的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终于寻找出这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三个代表”的提出是我党正确应付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化,是新时期我们党战胜压力和挑战,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致胜法宝。

“三个代表”你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与“三个代表”一起同行,必须执政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为了人民的利益,我们的党迎着战火硝烟,冲锋在前。头可断,血可流,时刻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在他们面前,日本帝国主义退却了,国民党反动派畏缩了。我们的党来自于人民,根植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在××年这个不平凡的春天,一场抗击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人们听到最多的话是“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这句话虽然简单,但更能体现出党员的丰彩,也更能折射出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情怀,更加体现出了共产党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忠实实践者。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可爱的家园,防御战全线胜利。在共产党人面前,病魔屈服了,消失了,天灾人祸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放弃人民的利益。

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你的身影,领袖与人民同呼吸,党中央与人民心连心。为人民服务,当人民公仆,为了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我们的党敢冒风险,敢于与狼共舞,加入是中华民族的机遇,更是历史性的挑战。年奥运会的成功申办,更是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是劳苦大众的党,是中华民族的党。

与“三个代表”一起同行,必须加快发展,这是兴国安邦的第一要务,你看到祖国南海上空霸权主义的挑衅吗?你听到那一衣带水的邻邦军国主义的狂嚣吗?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帝国主义不会善罢甘休。发展才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肩负使命,加快发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唯有中国经济富强,我们才能站得更直,站得更稳。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界变迁中,网络经济、电子商务、信息产业,面对这些新的发展,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了祖国跻身于世界经济强国之林,为了我们伟大的祖国不再落后,无论前方是万丈深渊,还是沟壑荆棘,只要我们沿着“三个代表”的正确指引,就一定会胜利到达“全面小康”的彼岸。与“三个代表”一起同行,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惟有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把握风云变幻的局势,我们的党将更加富有生机,我们的事业将更加蒸蒸日上。

高峡出平湖,荒漠化绿洲,载人飞船畅游宇宙,文明古国步入信息时代,信天游唱出开发大西北的神奇旋律,二人转唱响东北工业老区的勃勃生机。

篇6:与雷锋精神同行

时间:2012年3月18日

地点:教学楼***教室

参会人员:全体同学

主要内容:

1.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这是雷锋日记中的部分,内容看到这样的句子,就不难体会到古人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大境界;而感受“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当成自己的幸福”这样的情怀,耳边就会响起“仁者爱人”的千古咏唱„„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在华夏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今天,我国已进入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该怎样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握其核心和实质,紧密联系实际,着眼于推动工作,不断把学习活动引向深入。

2.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学习他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目的,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牢固树立党的宗旨意识,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要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作珍惜资源、优化环境的表率,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讲排场、比阔气的奢靡风气;就要积极参与干部下基

层、进村入户工作,创新基层群众工作机制,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交朋友,广泛开展“三进三同”、“大下访”、“结穷亲”等实践活动,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就要紧密结合群众工作特点,到条件艰苦、环境复杂、矛盾集中的地方了解民情,倾听民声,集中民智,真心实意、尽心竭力地为基层和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3.雷锋是我们中华民族永垂不朽的丰碑,雷锋是我们中华儿女永无止境的榜样,雷锋精神是全体人民树立鲜明道德标尺的需要,也是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道德建设的需要,更是时代热切呼唤和事业发展要求的需要。因此,各级党委在开展学习雷锋精神活动的同时,必须坚持与文明创建相结合,与公民道德建设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与人们的日常学习工作相结合。

篇7:长征精神与环保同行

时光荏苒,红军长征已胜利八十周年。想当年,党和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革命形势十分严峻,被迫进行长征。红军在长征途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翻雪山,过草地,历尽苦难,终于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长征胜利。

它是中国革命史中意义重大的一篇,让中国革命希望重燃。也让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发扬。长征途中,红军历尽千难万苦,奋勇向前,表现了红军将士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长征途中,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中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表现了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将士以草根树皮为佳肴,以草丛为军帐,体现了不怕吃苦的乐观精神。长征途中,面对生死考验,红军将士坚持长征,体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精神。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把生的机会留给别人,自己选择死亡,表现了甘愿牺牲,顾全大局,关心集体的精神。长征是永不能忘的史诗,长征精神是世代相传的财富。

如今的中国已和那个年代大不一样,人民以脱离了战乱的苦海,国家和平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但长征精神在当今的时代也能激发我们巨大的力量。长征精神成为中国战胜困难,创造奇迹的伟大精神。它不仅仅给我们带来一种对民族的自信,更让我们在新时代下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到一种新的改变。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我们还面对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环境与资源愈加突出,我们应关注环保问题,其实,我们对“环保”这一概念并不陌生,而“环保”这一概念也恰如其分在社会主义新建设中占据这重要地位,它是我们发展的基础,也是我们子孙后代生存的基本。为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还要从长征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横念物力维艰在长征那个年代,那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物质十分贫乏。在长征中更加珍惜每一斤粮食,每一滴清水,因为它能让生命继续延续。当代的社会相比那个时代,物质生活已经繁荣许多。我们是不用和革命先烈那样,过得太过艰苦。但无论物质生活多么丰富,我们都不能铺长浪费。当媒体报道每年我国浪费粮食数量之惊人,我们不觉为其反思。于是光盘行动成为席卷全中国的思潮,人们开始珍惜,节约粮食。何止节约粮食,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还有许多,比5如,我们可以用纸张的双面书写,离开房间应关闭电灯,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这样就为我们国家节约了许多资源。我们相信我们可以做到,因为我们的革命先烈比我们更能吃苦,勤俭节约的长征精神还会在社会中延续。

牺牲自己的个人私利,维护集体的利益是值得赞。节约资源也为国家的发展,也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在国个家集体利益面前,我们要节制自己铺张浪费的习惯。

我们要坚持环保的理念。在长征的遵义会议中,毛泽东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将中国革命 引向胜利。在当代的社会中,绝不能为了经济发展,无限制的破坏环境,浪费资源。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 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环境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

我们要把环保做为自己的理想信念,见此自己的理想。长征途中,革命先烈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会放其对革命理想的追求,才能实现了革命的目标。如果我们想让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我们就坚持自己的环保理想,无论有什么困难,都要克服。

我们一定要团结。伟大的长由千千万万征是 个红军战士谱写的,长征路上有无数人的汗水鲜血。今天我们为实现美丽中国的中国梦,也要凝聚一万人的力量,我们一个人办不到的,好有整个社会谐力前行。如果每个人都甘愿为环保付出一分力量,那整个社会就会凝聚巨大力量,美丽中国自热可待。

篇8:与主人翁精神一起同行

一、集思广益, 充分发挥群体智慧的优势

为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我校在“三人同行”教研模式中的备课环节, 大体面向以下目标进行:

1.“同教研组”的老师共同研究本节课

的课程标准, 把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分清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以便于确定好学习目标, 有助于在课堂上各个击破。

2. 研究本节课堂的每一个环节。

每个环节的开始、结束、所需时间等都由集体讨论确定。而更重要的是研究学生,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应引导学生哪些地方该自主学习, 哪些地方该合作学习, 哪些地方该探究, 等等都做到心中有数。

二、整合资源, 不断完善, 精心完成教研三环节

1. 主讲人的精心备课。

作为授课的主备人必须提前准备好有关的材料, 根据课标提出自己的思路, 并说出理由, 之后教研组集体教研, 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对主讲人的设计思路, 去伪存真, 去粗取精, 使其成为初步的教学设计。

2. 主讲人带着教研组制定的教学设计

走进课堂, 按照设计, 逐一完成各个环节, 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 及时掌握设计的可信度。教研组其他成员共同参与, 重点掌握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 以便课后反思、整改。

3. 课后教研组成员集体反思, 先由主讲

人提出自己的实施体会, 上课过程中哪些环节比较顺利, 哪些环节还不是得心应手, 应如何改正, 之后其他成员各抒己见, 共同研讨, 对设计实施中存在的不足给予修订, 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作用于指导教学实践。

三、“三人同行”教研模式的成效

1.“三人同行”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人同行”教研模式为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一个教师的成长、成熟, 总是与集体的培养分不开的, 即使有些教师出类拔萃, 但如果仅靠个人的力量, 也势必会影响他教学技艺的成熟。同事间进行教研交流, 了解他人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相互取长补短, 推陈出新, 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这样做不仅专业素质提升较快, 也创造了和谐、融洽的气氛, 使同事间形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氛围。教师之间合作意识的培养, 协作精神的形成, 在“三人同行”备课这个环节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

2.“三人同行”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 需要我们从理性和智慧的层面研究课堂, 当我们理解课堂的实践功能与价值时, 必须在课堂中让学生主体地位得到落实, 让学生在合作、参与、对话、创新中得到全面发展, 所以我们研究的首要方向是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生命、尊重差异, 做到教材、教法与学生实际的有机结合, 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一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势单力薄, 如果建立在合作的基础上, 势必会更加完善, 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三人同行”教研模式。

篇9:与雷锋精神同行

俗话说得好:“道德是金,发出希望之光;道德是光,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我们看见光明……”要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道德是最美的花儿,最圣洁的心灵,它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它是崇尚美的精神之光的闪烁。

有时道德是感恩。韩信小时侯家中贫寒,父母双亡。他虽然用功读书、拼命练习武,但是,挣钱的本事却一个也不会。迫不得已,他只好到别人家吃“白食”。为此常遭别人冷眼。韩信咽不下这口气,就来到淮水边垂钓,用鱼换饭吃,经常饥一顿饱一顿。淮水边上有个老奶奶为人家漂洗纱絮,人称“漂母”。她见韩信挨饿挺可怜,就把自己带的饭分一半给他吃。天天如此,从未间断,当时韩信发誓要报答漂母之恩。后来韩信被封为“淮阴侯”后对漂母当年对他的恩情始终难忘,便派人四处寻找……

在春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公共汽车上,我看见一位孕妇小心翼翼的走上了车,我便马上给她让了座位,姐姐对我微微一笑,因为妈妈曾说过,凡事都应该倒过来想一想,换一个身份,就会体会到不同的感觉。二年级的一个小同学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流血不止,凯迪看见了,急忙跑过去,背起那个小妹妹就向医务室奔去,把凯迪急得满头是汗。

看啊!我们的身边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小雷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幸福。我领会到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句话的意思了,因为看到别人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也很开心!

如果人人都像雷锋叔叔那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世界该是多么美好,多么和谐啊!只要你有一个道德之心,请不要说出来,因为我们要用行动去表现。我们大家都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你没有道德,那你必须要努力找的“道德”。

因为但丁曾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难以用知识去弥补。

篇10:雷锋精神与我同行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着你生活的岗位?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做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无穷无尽的支付者。

雷锋,就是这一缕阳光、这一滴水、这一粒粮食、这颗最小的螺丝钉,虽然他的一生短暂,但他的精神长存。

三月曾经是“学习雷锋月”,以后渐渐淡去了,演变为3.5日“学习雷锋日”。在这一天,街头红旗招展。百姓有脸盆破了的,收音机不响的,自行车出了毛病的......总会在街头找到热情的学雷锋年轻人,为他们义务修修补补。尽管“雷锋同志没户口,3月来了4月走”,一年就这么一次感受“春天般温暖”,毕竟还让人感到雷锋还

活在人们心中;尽管学雷锋日,一年就这么一天热闹,尽管街头插的彩旗日渐其少,以至近年“偃旗息鼓”,毕竟人们还能看到学雷锋的身影,雷锋还是人们学习的榜样。

我大疑惑,眼前出现了一串问号:是雷锋已经被人们遗忘,还是“公仆”们已经把雷锋看做是个落伍人物?按照惯例,每年都是由官场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学雷锋活动的。今年,他们是否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已经过时,不需要再学雷锋了?

学习雷锋是45年前,毛泽东同志首先提出来的,并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难道毛泽东思想就涵盖不了学习雷锋精神?在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条件下,邓小平同志也为学习雷锋题了词,“谁想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当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雷锋精神应该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雷锋精神体现着助人为乐、团结和睦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应该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

在过去学雷锋过程中,我们应该检讨的是,如何才是真正学习雷锋。把学习雷锋简单化,每到学雷锋纪念日前后,就涌到敬老院、社区和大街上集中做好事,那不是学雷锋精神的实质。学雷锋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把学雷锋搞成运动,如同我们搞过的许多品德教育活动,比如“五讲四美”等等。运动,就避免不了一阵风,避免了形式主义,热闹有余,扎实不足。运动式的学习雷锋,就难免有一种强制性,难免有口头上的表面文章,看起来思想觉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是一种虚假。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一阵风就可以一举成功、一劳永逸的。精神建设从来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是一种不知不觉的熏陶,是社会主流阶层的无言示范,是每一个时期人们所共仰的英雄模范人格的久远影响。

无庸置疑,雷锋已经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雷锋精神已深入人心。人们赞美雷锋精神,社会需要雷锋精神。我们可以不在3.5日上街学雷锋,但绝不可以抛弃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永驻神州人间,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不可缺少的民族精神。

篇11:《与雷锋精神同行》主题队会

甲:三月,阳光明媚。乙:三月,万物复苏。

甲:三月,春风送暖。乙:三月,大地换新颜。

甲:三月是什么日子呢? 乙:三月是学雷锋活动月。

(甲乙合):《与雷锋精神同行》主题班队活动现在开始。

(雷锋生平)

甲:在我们的记忆中,雷锋的名字是那样的熟悉和亲切,一个普普通通的解放军战士,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声,响彻中国大地,在那火热的年代里,多少颗心为了他而悸动,又有多少人把他的日记做为座右铭,恪守一生。

甲:也许我们很多同学对雷锋的事迹并不了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雷锋的生平》.《雷锋的生平》:雷锋叔叔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7岁就失去了父母,成了孤儿。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平时他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从平凡的小事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此,他多次立功。1962年8月15日,一个普通士兵逝去了,雷锋叔叔因公牺牲时,年仅22岁。

乙:雷锋叔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光辉形象却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虽然他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了一个永不消逝的名字--雷锋,也留下了一种伟大而高贵的精神--雷锋精神。他的精神将会永远地闪耀在祖国的大地上,闪耀在校园的每一个角,雷锋精神将会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

(学习雷锋事迹,讨论雷锋精神,与雷锋精神同行)

甲 : 下面,请各小组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学习雷锋的事迹,讨论什么是雷锋精神,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把雷锋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生活当中……

(学生自由发言。)

(总结)

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学习了雷锋的事迹和伟大精神,我们每个人都从中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教育。我们要努力把雷锋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我们要学习他不怕苦的精神,在学习上刻苦用功。

我们要学习他那的艰苦朴素精神,在生活中勤俭朴素、厉行节约,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

我们要学习他那种无私、善良、团结、友爱的精神,在班集体中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因为一点一滴的小事都能体现雷锋精神。(唱雷锋歌曲)

有一支歌曲我们耳熟能详,那就是《学习雷锋好榜样》。

下面让我们一起敞开喉咙,充满激情的唱响这支歌,我们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要将这支歌代代唱下去,并要永远以雷锋为榜样。

(齐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下面,请班主任袁老师总结今天的班队活动。

主持人甲:希望同学们记住雷锋精神,并运用到我们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

主持人乙:下面我宣布三年级六班“雷锋精神与我同行”班队活动

上一篇:撼庭秋,撼庭秋晏殊,撼庭秋的意思,撼庭秋赏析下一篇:高考语用题十种新题型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