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乡村两级干部学习教育培训计划

2024-04-24

2009年度乡村两级干部学习教育培训计划(共3篇)

篇1:2009年度乡村两级干部学习教育培训计划

ZZZZZ乡2009年度乡村两级干部

学习教育培训计划

根据中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试行)》,本着“提高效率,注重实效”的原则,现提出本年度全乡干部教育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树立落实科学干部教育观,坚持“育人为本”,推进我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上新水平。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全乡中心任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执政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内容为重点,积极拓宽培训渠道,继续实施大规模培训,全面提高全乡干部队伍素质和执政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担当重任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

二、培训对象、内容及时间安排

(一)村级干部培训班

1、培训对象,名额与时间:该班培训对象为村干部,进入村两班子后未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优先安排,举办3期,每期30人,时间3--5天。实行点名调训,各村要注意搞好协调配合,做好调训工作。

2、培训内容:以基本理论、当代知识、党性教育为基本内容,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基本知识,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同时结合实际,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工作思路,切实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3、时间安排:

第一期:2009年3月10日—3月14日;

第二期:2009年5月14日—5月18日;

第三期:2009年10月6日—9月10日。

4、培训地点:乡党校。

(二)电教员远程、教育操作员培训班

1、培训对象,名额与时间:该班培训对象为各村电教员,举办1期,共16人,时间2周。

2、培训内容:以基本理论,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电教知识及操作,现代远程教育知识及操作等。

3、时间安排:

电教员培训:2009年3月12日—3月18日

远程教育操作:2009年6月23日—6月29日。

4、培训地点:乡党校。

(三)“双语”培训班

1、培训对象,名额与时间:该班培训对象为各年龄在45岁之下的乡机关干部、站所干部,名额待定,时间30天。

2、培训内容:“双语”知识基础。

3、时间安排:待定。

4、培训地点:乡党校。

(四)村支部书记培训班

1、培训对象,名额与学制:该班培训对象为全乡各村(场)支部书记,举办1期,共16人,3天。

2、培训内容: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党性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基本知识;经济结构调整,市场经济,农业科技致富,第三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内容,是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就如何“建设新村居,完善新设施,营造新环境,造就新农民,形成新风尚,健全新保障”等问题进行专题辅导。增强针对性,提高培训效果,按照因地而异,分类施教。

3、时间安排:3月份。

(五)“两支队伍”培训班

1、培训对象,名额与时间:该班培训对象为村级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名额待定,时间5天。

2、培训内容:党的基本知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

全会精神和党性教育。

3、时间安排:2009年3月14日---3月18日。

4、培训地点:乡党校。

在组织教学上,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继续采取与县党校、乡中小学、县直有关单位(林业局、农业局、农广校等)联合办学的模式,将优秀讲师请到我乡来传经送宝,探索研究式、体验式、案例式等互学互动式教学方法,建立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学员参与程度,加强能力培养。

在教学管理上,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除了做好本乡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以外,同时,做好选派干部参加县、地区及自治区举办的各类培训班。

三、组织管理及其他事项

各有关单位党支部要严格按照培训班的名额分配计划,紧密配合,抓好落实,切实加强领导,保证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学员培训期间一律不承担本单位安排的会议等活动。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应提前写出书面请假材料,经乡分管培训的领导批准后予以准假。

中共新和县ZZZZZ乡委员会

2009年2月26日

篇2:2009年度乡村两级干部学习教育培训计划

为了进一步加强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经水磨沟区委组织部、老干局党支部研究决定,特制定2009年度干部职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如下:

学习内容

第一季度

1、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五中全会精神及时事政治。

2、学习和谐社会、和谐社区有关内容。

第二季度

1、在干部职工中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和“四个认同”教育,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

2、学习《反分裂国家法》、《宗教事务条例》、《民族区域自治法》、《新疆地方史》、《公务员法》。

3、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

4、学习《老干部工作手册》;

二、学习形式

以集体组织学习与平时自学相结合,以中心组学习与支部学习相结合,以专题讨论学习与写心得体会相结合,结合学习内容,开展自学。

三、学习要求:

1、凡所学内容要求撰写心得体会和读书笔记。

2、参加专题研讨,必须准备好书面发言材料。

3、学习读书笔记每人每年不得少于10篇。

4、除以上安排的学习内容,若有其他内容,随时调整。

水磨

篇3:2009年度乡村两级干部学习教育培训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唐伟教授致开幕辞,对联校论文奖计划颁奖大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唐伟教授高度肯定了联校论文奖计划在引导研究生和青年教师选择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借鉴西方理论并进行批判反思和本土理论创新、采用客观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等三个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并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对联校论文奖计划的发起人、香港圆玄学院等资助机构、论文奖计划的学术委员、评审专家和秘书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联校论文奖计划学术委员会主席顾明远教授指出,社会科学研究应当坚持三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重要问题;树立良好学风,脚踏实地做学问;重视学术规范,坚守学术道德。顾教授还满怀深情地感谢杜祖贻教授、汤伟奇先生、香港圆玄学院以及所有支持联校论文奖计划的机构和人员。当顾教授说“没有他们的支持,论文奖计划不可能持续到今天”时,会场掌声雷动。

香港圆玄学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汤伟奇先生介绍了香港圆玄学院的概况。圆玄学院是香港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宗教慈善组织,倡导佛、儒、道的融合,注重道德建设,推动世界和平。该学院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和教育事业,在香港和大陆设立了众多的中小学和福利院,仅在大陆就资助了60余所希望小学。汤伟奇先生肯定了联校论文奖计划取得的成绩,对有关人士的支持和努力表示感谢。他表示,圆玄学院董事会将长期支持“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希望促进青年学术人才的培养,对国家有所贡献。

香港中文大学社区医学讲座教授李绍鸿教授在讲话中指出,健康与教育密切相关,推动健康研究与教育研究的结合,需要有效的领导,开展伙伴合作,加强社区参与,还需要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层面加强研究合作。

密歇根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教育讲座教授、研究科学家杜祖贻教授对会议的成功举行表示祝贺,感谢圆玄学院和九龙商会等机构。他指出,联校论文奖计划的目标在于促进国内学术水平的提高,树立学术自信。联校论文奖计划要发扬四个特点:(1)弘扬中国文化传统;(2)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选择最重要和有意义的课题;(3)推动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4)学以致用,实现培育人才、富国强民的目标。他希望,联校论文奖计划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力量,累积知识和经验,产生示范作用以及与其他计划不同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周作宇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文利教授先后代表参与院校的学术机构讲话,并分别代表所在学术机构向为联校论文奖计划做出贡献的机构和人士致谢。周作宇教授指出,联校论文奖计划发挥了“播种机”、“催化剂”、”聚英堂”的重要作用,获得课题资助的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在经济上得到了支持,在精神上得到了鼓舞。李文利教授结合自己作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共三次获得论文奖资助的经历,阐述了联校论文奖计划对扶持、激励青年学术人才成长的促进作用。

受联校论文奖计划秘书长曲恒昌教授的委托,北京师范大学曾晓洁老师代表秘书处作工作报告,对联校论文奖计划的缘起、发展过程、主要经验和问题进行了总结。

大会报告结束后,顾明远教授、汤伟奇先生、杜祖贻教授、李绍鸿教授向获得2008~2009年度联校论文奖计划课题资助的、在京28名获奖者颁奖。4名获奖学生代表,北京大学的郗戈,北京师范大学的郭鑫、孙龙存,清华大学的何华青同学致辞感谢。

在颁奖大会结束之际,联校论文奖计划学术委员会主席顾明远教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文利教授代表联校论文奖计划12所参与院校向汤伟奇先生、杜祖贻教授、李绍鸿教授和香港圆玄学院赠送了精美而有特色的纪念品。

颁奖大会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马健生教授主持。《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对联校论文奖计划2009年度颁奖大会活动进行了报道。

6月20日下午,“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工作会议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第三会议室举行。顾明远教授、汤伟奇先生、杜祖贻教授、李绍鸿教授和参与联校论文奖计划的在京院校部分专家、曲恒昌秘书长及联校论文奖秘书处工作人员共20余人出席了会议。

顾明远教授在会议上指出,“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主要是一个资助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的“起步奖”。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论文奖计划越来越规范,课题越来越符合联校论文奖计划宗旨的要求。

杜祖贻教授指出,提高华人社会的国民素质,须将教育与医疗卫生等结合起来,这方面有待研究;他还建议就知识的转移与应用、宗教的科学化和中国化开展研究。

与会的参与院校专家的主要建议包括:(1)参与院校中的“985”院校,以后应只资助研究生的课题研究,不再资助青年教师;(2)要求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在发表获得资助课题的研究成果时,注明资助来源;(3)利用论文奖计划的部分经费,资助出版获奖课题研究中的优秀成果;(4)利用增加的经费,资助专项课题和非参与院校学术单位的计划外课题。

香港圆玄学院董事长汤伟奇先生也参加了会议,并明确表示,为帮助青年学术人才成长、为国家做贡献,圆玄学院将长期支持联校论文奖计划。从2010年起,圆玄学院将对论文奖的资助额度从目前的每年6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80万元人民币。

6月21日上午,杜祖贻教授、李绍鸿教授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第三会议室与联校论文奖获奖者代表、联校论文奖获奖者的指导教师、论文奖计划秘书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

座谈会主要讨论三个问题:如何提高课题的选题意义;如何改进研究方法;研究如何学以致用。

上一篇:【山东省网上家长学校】济南高中第二次录取填报志愿 盲目跟风不可取下一篇:山东大学口腔考研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