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2024-05-13

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精选8篇)

篇1: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启蒙教育应以爱护儿童为出发点。所谓“爱养”,就是以慈爱的精神关心、爱护儿童,用说理的方法教育 、感化儿童。

孩子六七岁时入蒙学读书,刚开始不大适应。此时教师应“不问知愚,皆当用好言劝谕,使知读书之高” ;同时“勤于教导,使不惮读书之苦”。切不可一味训斥甚至“扑责”,因为这样做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到 八九岁时,儿童渐渐懂事,此时可适当采用责罚手段,但只能偶尔为之,才有效用。若经常使用,“则彼习以 为常,必致耻心丧尽,顽钝不悛矣。”十四五岁时是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关键期,此时须“循循诱掖”,使 之“专心读书”。应根据儿童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对聪颖者,应“单用善言警悟”,使其不责自成;对愚 顽者,可适当予以责罚,但责罚后仍然要用“好言劝谕”、使其“知悔而能新”。否则,虽然采取了处罚措施 ,但却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的。同时,处罚学生还应当掌握时机,做到“四毋责”,即“空心毋责,方饭毋责 ,毋乱责,毋出不意从背后掩责”。因为这些都有害儿童的健康,故须绝对禁止[1]。

(一)以爱养之,就要对学生负责。

而要对学生负责,就必须严格要求,所谓“教则必严,严则必勤,勤则必成 。”[2]然而仅仅严格还不行,还须济之以宽。只有宽严相济,才能取得教育的成功。

一是年幼以宽,年长以严。儿童幼小时,“筋骨未坚,血气未满,心知未定”,因而胆子较小,见生人或 异物,“不免心悸而神怖”。在其刚离父母而入学之时,若老师要求过严,则必然“恐惧而畏缩”。他们表面 上虽不敢违背,但实际上内心却受到伤害,畏学、避学之心便由此而生。因此,当年幼儿童刚刚入学时,“教 诲固不可缺,而保护尤所当慎”。此时要求可适当放宽一些。假如有的孩子“放纵无度”,也只须脸色严厉一 点,“令其稍改即止”,切不可大声呵斥或扑责[3]。年幼以宽,其目的在于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并“诱其入道 ”。儿童稍长,“则智计渐生”

(二)顺其性情,寓教于乐

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若按照儿童的特点,顺其性情,就能促进其发展;否则,便会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教育儿童“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那么,他们将一定进步很快。这就好比花草树木在春风吹拂、时雨滋润之下,“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若以“冰霜剥落”,其结果只能是“生意萧索,日就枯槁矣”[4]。

要使儿童趋向鼓舞,就要“常存童子之心”,采用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其乐习不倦”[5]。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6]可见乐之是学习的最高要求。儿童只有乐学,才能极大地发挥其学习积极性,才能真正理解学习内容,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一般来说,儿童都喜爱音乐、诗歌和舞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组织儿童唱歌、跳舞,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气氛中和愉快的情境下,教学效果将明显提高。

当然,教学活动还须以读书为主。“读书虽不如嬉戏乐,然书中得有乐趣。”[7]这样,学生才会爱读。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选择儿童喜爱并易于接受的内容,如历史典故,名人名言以及模范人物的事迹,用故事的形式讲给儿童听,他们定会兴趣十足,注意集中、精神振作。

读书贵简约,使学生易于理解。“今日进有功,以鼓发其兴致”[8]。当儿童感到学习并不困难,并看到自己的进步时,便会激发起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负担不可过重。功课完成后,即使时间尚早,也不要再增加任务,让孩子能够自由地嬉戏、玩耍。尤其是年幼儿童,切“勿令终日在馆,以苦其心志,而困其精神”[9],而应当让其有自由活动时间,满足其活泼好动的需要。

顺其性情,寓教于乐,则儿童无不欢欣鼓舞,对老师的教导便易于接受;而悖其性情,“劳苦拘束,则厌弃之心生矣”[10]。即使老师言之谆谆,学生也只会是听之渺渺。

(三)量资量力,循序渐进

儿童资质有高下之分,故教学内容和方法须因人而宜,“浅人浅解、深人深解”。不能不分高下深浅,一概而论。只有“斟酌变通”,使之“与资相合”,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如果学生肯动脑筋,能质疑问难,就应当启发他进一步思考,自己解决问题;假若学生不善于思考,可由老师提出问题,让他分析解答,也可提出几种观点,令其选择;对于那些反映迟钝,一时不能回答的学生,可宽限几日。

聪明的孩子往往容易骄傲。对于这样的学生,即使进步较快,也不宜过多表扬,相反倒应常常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以免其骄傲自满。所谓“摘其短以抑之,则不骄”。

愚钝的孩子往往容易丧失信心,对他们如果批评责罚过多,便会令其自暴自弃,“而安于下流,无上进之机”[4]。因此,对这样的孩子应以表扬为主,即使他们只取得了点滴进步,“亦不妨极言嘉许”[5],以鼓舞其“踊跃向往之心”[6]。所谓“举其长以扬之,则不退”[7]。

儿童年龄幼小,故教学应量力而行。“初立课程”,当“量其资力”所及,先“酌定十分之六七”,留有充分余地,“再观后效,逐渐加增”,从而使学习者“有日进之功”。教学中亦应“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援以一百字,常使精神力量有余,则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

教学生读书,切不可躐等,应当循序渐进。“先易讲者,而后及难讲者。”[10]因为,只有先易后难,学生才容易理解,容易接受、进而有所“进益”。先选择浅显易懂的内容讲给学生听,使之易学,只有易学才能够条理通达。然后,再“由浅入深,由显入微”,一步一步因势利导,儿童才会“兴致勃然”。

儿童读书,“贵分层次,”先读什么,次读什么,再读什么,都要有明确的安排。如果“不循次序”,“不分层次”,虽然“欲其速成”[12],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因此,教儿童学习,“不必性急一时,而在操功于悠久”。让其“悠而游之,使自得之”[13]。这样,孩子便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懂道理。

(四)随读随讲,知行并进

教儿童读书,应当随读随讲,这样,“久久胸中自能有所开悟”。如果只读不讲,学生不明其义,即使读得再多,也毫无益处。“故先生教学工夫,必以勤讲解为第一义。”

给初学者讲书,要用浅显易懂的话语加以解释,“宜说白话,指实事,道俗情。”要使“仆僮炊妇”听了,都能“手舞足蹈”,这才是“真讲书”。例如讲解“学”字,就是“看了人的好样,依照他做好人的意思。学读书,学写字,学孝顺爷娘都是。”

讲解书中的文理,必须“证之以日用常行之事”,这样学生才容易领会。若脱离实际空洞讲解,那么学生就难以真正理解。老师讲书时要学生字字句句都向“自家身上体贴。这句话,与你相干不相干,这章书,你能不能学。”务须将伦理道德要求,“说与学生知道,要这等行,才是好人。”例如,“立身根本,孝弟为先。”这是必须首先要向学生讲清的道理。在教儿童识字时,就应当灌输这种思想。“如认父母字,则教以如何孝顺;认兄弟字,则教以如何友悌。”在教儿童读书时,老师必须专门讲解孝悌的有关要求,如对父母应当和言悦色,尊重爱戴,听从父母的教导,关心父母的健康,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兄弟要团结友爱,互敬互让。每日可教一典故,将可师可法的故事讲给儿童听,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等等。总之,要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各种方法,使儿童懂得必须孝顺父母,友爱兄弟。

老师在讲授时,须诱导学生提问,然后根据学生的问题再详细讲解。学生若能勤问,则说明他用心思考,已进入书中。若提不出问题,便可知他尚未专心听讲,或未用心思考,此时老师可提出问题请他回答。一则督其专心,二则“令其善疑”。只有专心,才能听清老师的讲解;只有善疑,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含义。

对于年幼初学者,老师在讲完一章以后可将此章重讲一遍。因为年幼初学,往往不得要领。“初讲一周,多未领略,惟经再讲,始知梗概。”然后让学生复讲。学生讲错的地方,老师加以纠正,学生不理解的地方,老师可以再讲,直到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于那些不用心听讲,一点也讲不出来的学生,需要适当惩罚,以督促其用心学习。让学生复讲好处很多,它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内容。“使之胸中开明,真实有得。”

读书是为了做人。因而,学了就要做,力行才是根本。如果学生只读书而不按书中道理去做,那么,书读得再多也没有用。所以,“学要切己”。要使学生将书中的每句话都和自己联系起来,切实照着去做。如书中讲“头言直”,即“端正头顶”,讲“手容恭”,即“整齐手足”,如此“知行并进”,那么,读书的目的就达到了。

(五)务求精熟,力戒贪多

“凡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因为内容多了,就不可能详细讲说,学生也就难以理解,理解不了就容易遗忘。只有少而精,抓住要点,反得讲解,才能使学生“章章句句,无一字不明白”。所谓“多则惑,少则得。”故“讲书切不可贪多”[10]。如果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了老师讲授的内容,那么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会提高,通过举一反三,对于那些老师没有讲过的内容,也能渐渐有所理解。这样的教学便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儿童读书务求精熟。若此尚未精熟,决不读他。要“含英咀华”,仔细体会,才会有所领略。如果东读一,西读一,“这不熟,那不精,岂不枉费工夫?”因此,读书时一定要精力集中,读一就要全力以赴读熟并理解它,“切不可读着这,又想着那”。这就好比烧开水。一锅水不停地烧,自然会开。如果水还未开又换水煮,这样,即使花了很多时间,烧了很多水,但始终一锅也烧不开。

儿童年幼时记忆力强,故所读之书均须“精熟明透”,这样,“根本既深”,以后才能“永不遗忘”。

(六)多加诱掖,少施惩戒

老师教育学生应以正面开导为主,经常用“好言劝谕”,“上之动以圣贤、德业,次之动以功名,富贵,再次之惕以利害、祸福。”[2]同时可将各种宣传善行的书籍,当作每日学习的功课,时时与学生讲说。这样,即使再愚钝的儿童,每天都能听到有益于身心的“嘉言”。自然会逐渐警惕醒悟,产生追求上进之心。

好的老师应当“以诱掖奖劝为主”。学生有了过失,便“讽以微言”,使其“翻然改悔”。不到迫不得已时,不可轻易使用惩罚手段。即使惩罚学生,也要掌握以下原则:一是惩罚次数切勿过多,因为“数则不威”。二是惩罚要严,“不责则已,责则须威”。只有严厉才能达到效果。三是惩罚时也要用“诱掖奖劝语”[5],使其认识错误,改过自新。就是对于那些沾染了种种恶习的学生,也要“耐住火性,婉言劝诫”,对他们过去的表现,一概既往不咎。他们如果有了点滴进步,不妨多多表扬,以“鼓其上进之心,开其自新之路”。为了帮助这样的学生进步,还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古人的“嘉言懿行”,常常讲给他们听,时间长了,或许能使其改掉恶习,成为好人。

教育学生有许多诀窍,其中之一就是把握好奖功督过的分寸:即多加诱掖,少施惩戒,所谓“神机妙用,亦在奖励鼓舞与督责兼行也”。

篇2: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易经》云:“蒙以养正,圣功也。”端蒙学,重家教,中国古代极为注重儿童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始于胎教,在婴儿还未落地之前便开始对其的教育,中国古代提及胎教最早可追溯到西周,刘向《列女传》载:周文王之所以天生聪颖,才华出众,是由于其母太任重视胎教,妊娠期间眼睛不看邪恶之物,耳朵不听淫乱之声,口中不讲狂妄之言。

在《黄帝内经》、《千金要方》等医学著作中也有关于胎教的论述,如孕妇孕期的保健、养胎、护胎的知识,以及对孕妇身心健康保健的指导,建立了独特的“外象内感”“因感而变”中医理论,即孕妇的身心状态会直接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为后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直至明清两代,胎教在理论与实践上均已发展的较为完备,汪辉祖在《双节堂庸训》中提到优秀的孩子往往在于母亲的贤良。 汪辉祖认为胎教极为重要,母子一脉是有一定道理的,母亲没有不孝不悌的念头,也没有无道无义的异心,子女必然端端正正心无暴戾之气,母亲不以欺骗迷惑的话教导胎儿,也是有利于以后孩子的蒙养教育的顺利开展。

教妇初来,教子婴孩。小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天真无邪但亟需修建,越早着手培养,越早打下纯正的根基。清代学者王朗川在《言行汇纂》中写道:儿童少时,应采取有道的蒙养方式,衣冠要整整齐齐,言行举止端庄识大体,年纪虽小也要懂得廉耻二字的含义,这样的教导下的孩子自然端正大气。

夏峰先生指出古人便很重视启蒙教育,对子弟习性的养成很是谨慎,现如今只是盼望子弟成人,如若不对幼子进行品行教育,等到其养成习惯再想补救便为之晚矣。希望各位为人父者共同勉之,蒙养是家庭教育第一要事。明清家训明确提出男女均应接受蒙养的教育观,即蒙养不局限于男子,女子也应该从小便接受教育。

清圣祖在《庭训格言》中明确了蒙养的年龄阶段:“人之一生,多有习气而成,盖自孩提一至十余岁,此数年间,浑然天理,知识未判,一习学业,则有近朱近墨之分。”康熙帝指出一至十余岁是人一生中习气养成的关键期,在这期间知识尚未系统的开始学习,此后一旦开始学习,就会有变好变坏之分。

因材施教

孔子首提因材施教,不同学生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因其不同的性格秉性给予他们不同的答案。在教育子弟的.问题上,明清家训中延续了这一优秀的教育方法,在教育子弟时依据其自身的认知水平及能力,促进其发挥长处。

明初官员朱显宗在《奉先公家规》中指出:子孙后代资质不同,遂采取不同的引导方向,出仕为官者,家族鼓励他们专心读书,在仕途上有所晋升;从事农商者,家族告诫他们耕种要勤劳,经商要到远方去;如果子孙非常贫穷无法自己生存,那么家族帮助他们立业,给他们田地耕种收取税收,或者给他们钱财去贸易,不论是才智之人,均不能够让子孙染得陋习玷污门楣。

清初名臣于成龙在《治家规范》中有言:子弟到了十二三岁,是有才能还是愚笨已成定局,贤能之人固然积极考取功名,愚笨之人应让其学习一门收益,不至于无事可做。清代邓淳也是同样的看法,他在《家范辑要》中讲到:资质笨拙的子弟,不要让他总是参加科举考试,应该早早练习其他营生,教育子弟的目的不一定是做好官,应该是做一个好人。

严慈相济

慈,爱也。严,威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家庭的血缘关系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具有身后的感情,这种深厚的感情使任何教育动机和措施都带上浓厚的情感色彩。人类的本性对待子女便是怜爱,父母之爱是天底下最真挚的爱,可为子女毫无保留的付出一切,这种情感性可以加强父母的责任心和影响力,使子女对父母的教育具有依赖性。

做人母亲不用担心自己不够慈爱,而应该忧虑自己是否只知爱护而不知道教导,古人云,慈母多败儿,只爱不教,孩子容易犯下大错,甚至身陷艰险境地。娇生惯养的孩子容易傲慢狂妄、卑鄙不孝,残害族内,招惹祸患,实在是令人畏惧,不可骄纵。

为了遏制此现象的发生,又产生了另一极端,对待子女过分的严苛,古有严父出才子之说,现代虎妈狼爸更是层出不穷。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那么,在对待子女的教养问题上该如何处理呢,儒家思想提倡宜慈与严相结合。明清家训中提及,对待子女应采取严慈相济的教育方法,子女表现优秀时应给予嘉奖;子女表现不良时应施加惩罚,奖惩结合可以激发子女的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的动力。

明成祖仁孝文皇后徐氏《内训》有言:“慈爱不至于姑息,严格不至于伤恩”,贵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同样讲求在教育子女时应采取严慈相济的教育方法,她认为父母可以爱子女,但不可以无视子女的过错,作为长辈应该对后辈严格要求,但也不宜采取过于极端的手段而伤害彼此的感情,直言父母对子女的慈爱与严格要求应掌握一个平衡的尺度,否则过于严格会导致“离”,过于慈爱会导致“纵”,长此以往,便无法进行教育了。

言传身教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者自身品行端正作出表率,即使没有命令的要求,被教育者也就会不自觉的向其学习;反之,如果教育者自身品行不端,却要求被教育者做到其所做不到的境地,纵然三令五申,被教育者也会心有不甘,难以服从。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抵如此。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自身的知识、品德修养、兴趣爱好等,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教育常常是在不自觉、无意识中进行的,父母的行为举止,在举手投足间给孩子以榜样示范的作用,耳濡目染的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明代进士徐三重在《徐氏家训》中指出作为家长最是应该谨守礼法,“以一身整束一家”,凡事以身作则而后管束家族成员,那么“法行而情合矣”,于情于理皆大欢喜,鸿州先生点出运用言传身教教育方法于一个家族的重要性。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孙奇逢在《孝友堂家规》中开言明家规诸条需要长辈以身作范,子孙共勉之,夏峰先生讲“一家之中,老老幼幼,夫夫妇妇,各无惭德,便是羲皇世界”,由此可见,言传身教教育方法的运用对一个家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达到无忧无虑、恬静闲适的境界。

篇3: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1 关于“教”的原则和方法

1.1 启发式教学原则和方法:愤启悱发、善问、善待问、子欲无言

所谓启发式教学原则和方法, 就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其思维活动, 使其更好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孔子完整地论述了这一原则和方法的特点“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3]因为“愤”和“悱”正是受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主动、思维活跃的“受激发状态”, 是学习心理发展的最佳时刻, 在这个时候教育者加以启发开导就能达到使受教育者“举一反三”, 融类旁通的目的。[4]如果不愤而启, 不悱而发, 结果就会是“喋喋然徒劳而无益也”。[5]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系严整的教育专著《学记》对孔子这一思想进行了进一步总结, 它写到“君子之教, 喻也。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矣。”[6]这里的“喻”就是启发诱导。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启发方法有三种:一是“和”, 就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引导学生但不是牵着他们;二是“易”, 就是严格要求学生, 但不施以过大压力, 以至于使其视学习为畏途;三是“以思”, 就是在教授时不和盘托出, 让他们处于积极、活跃的思维状态。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在《论教学的若干原则》一文中写到“既然学习与解决问题取决于个人作出选择的探索活动, 那么教学就必须对学习者方面作出选择的的探索活动起促进和调节作用。”[7]这简直就是对《学记》上述论断的现代阐释。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举一隅而以三隅反”, 就是从一个已有的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而获得新认识和新知识, 实际上是类比推理的思维方式。从《论语》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孔子经常运用这种方法。如:“子贡曰:‘贫而无諂, 富而无骄, 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 始可与言《诗》已矣, 告诸往而知来者’。”[8]王夫之解释说:“若一隅可推以三隅, 则必一理可进求夫众理, 于是而复焉, 我无凌越之施, 而彼亦无多闻而无实之患。若举一隅矣, 三隅固可类推, 而不能以三隅反也, 又以他端告之, 彼徒贪未闻之新, 而不务自求之益, 则必使之寻究于一理之始终, 而勿使之越此之不知以求彼之知, 则不复也。若是者, 岂教者之有隐哉?盖教在我, 而自得在彼, 虽以诲人不倦之情, 而施之心不专、志不致之士, 则徒以多言谢教者之责, 君子之所不屑, 亦君子之所不忍也。”[9]可见, 孔子所言的“不启”、“不发”、“不复”绝不是不教, 而仅仅是时机未到, 是教育者的待机而发, 只有适时而启、而发、而复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

在《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与诸弟子论学的记录多以提问回答的方式进行, 这也就是教学论上所说的“问答法”。孔子自己说“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0]即是从提问者本身提出的问题的正反两面去询问他。《学记》对此做了更加精辟的总结和论述:“善问者如攻坚木, 先其易者, 后其节目, 及其久也, 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 叩之以小者则小呜, 叩之以大者则大呜, 待其从容, 然后尽其声。”[11]这里就提出了“善问”与“善待问”两个问题, 也就是教育者要“善问”, 更要“善待问”, 教师问学生答是教师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了解学生学习程度;学生问教师答则是要做出准确而有针对性的回答, 重于辩明正误。所以苟子指出““故不问而告, 谓之傲;问一而告二, 谓之囋, 傲非也, 囋非也, 君子如响矣”。[12]这些论述直到今天仍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

在《论语·阳货》中还记载了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贡的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 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这里就含有很深的启发教学的意蕴, “无言”本身就是一种教学、教育形式, 因而韩愈在《论语笔解》中指出:“吾谓仲尼非无言也, 特设此以诱子贡, 以期言语科未能忘言, 至于默识, 故云‘天何言哉’, 且激子贡使进于德行科也。”清代学者陆陇其也说:“夫子斯言, 盖欲子贡于动静语默之间, 随处体认, 如曾子之随处精察而力行, 不沾沾在言语上寻求也, 必如此方是著实功夫。”[13]运用这种无声的“语言”来启发学生, 值得今天的教育者认真思考与体味。

1.2 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因其材而笃

所谓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年龄差异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工作。“必因其材而笃焉”就充分表达了孔子的这一思想。[14]

针对众弟子的不同情况, 孔子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地进行指导, 这在〈〈论语〉〉中有很多记载, 如答颜渊问仁为“克己复礼为仁, ”答樊迟问仁为“爱人”答子张问仁为“恭、宽、信、敏、惠。”答司马牛问仁为“其言也訒”。[15]这都是针对众弟子的具体情况而给予的不同回答。《论语·先进》还记载了孔子在教育学生时给学生答出的完全相反的一个答案:“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对这种近乎自相矛盾的答案, 当时在坐的公西华也是觉得非常不解, 面对公西华的的疑惑, 孔子解释说:“求也退, 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因材而教的智慧与艺术跃然于纸上, 使人叹为观止。

就是因为有了孔子的因材而教和悉心指导, 愚鲁的高柴、曾参[16]一个以“不盈五尺”的身高而成为卫国的士师, 一个成为思孟学派的先驱, 被历代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尤其是年轻时“戴鸡佩豚, 勇猛无礼”的子路, 也在孔子的教导下“渐渍磨砺, 阖导牖进, 猛气消损, 骄节屈折, 卒能政事, 序在四科。”[17]因而朱熹说:“圣贤施教, 各因其材, 小以成小, 大以成大, 无弃人也。”[18]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度修养和德行的人, 所谓“门徒三千, 贤者七十二”, 成为了后世的楷模和表率。

对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和方法, 王夫之这样总结到:“夫教之为术也, 或顺而成之, 或逆而矫之, 或诱之以易从, 而生其慕道之初, 或困之以难得, 而起其奋发之切, 盖亦多术矣。”还说:“教思之无穷也, 必知其人德性之长而利导之, 尤必知其人气质之偏而变化之”。[19]这就是说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 或顺从其意向, 或矫正其偏颇, 或引发其志趣, 或激发其努力, 还要根据其品德发展情况, 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使其能健康地成长。这些原则和方法直到今天仍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2 关于“学”的原则和方法[20]

2.1 主观努力, 自强不息的原则和方法:学如不及、乐勉结合、自省自讼

所谓主观努力、自强不息的原则和方法, 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要努力唤起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的意识,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以达到教育目的的原则和方法。

孔子特别重视主观努力在教育中的作用, 他指出“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21]“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22]但前提就是要努力地学习, 是“譬如平地, 虽覆一篑, 进、吾往也。”[23]因而他教导学生“学如不及, 犹恐失之”[24]。当他听到学生冉求“力不足也”的言论时, 就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力不足者, 中道而废, 今女画。”[25]意思就是批评冉求是给自己设置障碍不想前进而中途停止。

在教育实践中, 孔子认识到了受教育者稳定兴趣与快乐情感对学习的重要性, 因而提出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25]的主张, 引导学生由“知”至“好”再上升到“乐”, 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 使学习完全成为了自觉的行动而坚持不缀, 自己也是“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27]这样就把 “乐”与“勉”巧妙地结合起来。正如《吕氏春秋》所写“达师之教也, 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于学, 则邪辟之道塞矣, 理义之术胜矣。”[28]所以高明的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要要求学生安、乐、休、游, 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快乐的情感, 还要注意肃与严的问题, 这六者就是学习成功的条件, 也指出了乐勉结合的成效。可见, 只有这样, 才能把快乐的情感、稳定的兴趣、持久的恒心结合起来, 乐而有免、免而有乐, 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 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孔子还要求学生要“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9]意思就是要加强自省自讼, 严格要求自己。在他的影响下, 曾参“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0]子夏也是“日知其所亡, 月无忘其所能”[31]对于自己的不足, 偏颇和错误。孔子也是要求恭身自省、自讼、勉励学生“吾未见能见其过而自讼者也”[32], 要求学生正视错误“过则勿惮改”[30], 指出:“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34], 这就是说人免不了要犯一些错误, 出现一些偏差, 这没有什么必要大惊小怪, 因为“人非圣贤”, 但是如果人总是犯同样的错误, 重复出现一些偏差, 那就不可原谅了。因而孔子要求学生要善于采取“自讼”的方法, 认真严肃地面对错误, 争取“不贰过”。在他的教育引导下, 学生们对此都有了一个好的态度和较高的认识, 如子夏就为后学指出“小人之过也必文”[31]子贡则说:“君子之过也, 如日月之食焉。过也, 人皆见之。更也, 人皆仰之。”[31]

总之, 孔子对于在学习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 由学如不及来树立恒心, 到乐勉结合来固恒心、再到自省自讼纠编补遗“过勿惮改”, 无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直到今天仍令世人敬之仰之。

2.2 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原则和方法:学思结合、温故知新

所谓学思结合、温故知新的原则和方法, 就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 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且要在复习旧的已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领悟新的知识的原则和方法。这一原则和方法在我国仍是滥觞于孔子。

孔子在讲学时就明确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37]。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关系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在这里“学”主要是指通过感觉器官获得认识, 属于感性认识范畴, “思”则是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消化和运用知识, 属于理性认识范畴, 前者带有记忆性质, 后者则是发现性质。孔子认识到学思结合十分重要, 因而教导学生“吾尝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以思, 无益, 不如学也”, [38], 他的学生子路也因一句“何必读书, 然后为学?”而遭到孔子严励批评“是故恶夫侫者”[39], 足见孔子对读书学习的重视。另一方面, 孔子特别强调思考的重要性, 指出“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40]尤其是“疑思问”更是指出了学习的要旨, 只有学中有疑、疑中有思、思后便问、问后再思, 学识水平才能循阶而升, 日益精进。他的学生子夏在后来也总结道“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41]把学、问、思并列起来。可见只有勤于学、善于思才能做到“不罔”、“不殆”, 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论语》开篇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42]在《为政》一篇中, 孔子更是明确地提出了“温故而知新”, 强调学习必须要掌握温故知新的原则和方法。这就是说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 而且还要通过复习领悟出新的意义、有新的收获、新的设想、成为探寻新知的动力。前文所论及的曾子“日三省吾身”其中就有一条是检查是否认真温习了老师所授的学业, 朱熹也是由此而发, 指出“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 须除了, 方见新意。如去了浊水, 然后清者出焉。”[43]) 可见温故之必要, 温故知新之重要。

篇4: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内心,做孩子的父母,更要做好孩子的朋友。这样,孩子才能在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中成长。

要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父母要想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首先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孩子最初的人生观、价值观、是由家庭给他的,家庭直接造成了一个孩子今后的发展。而现在的社会往往注重学校的责任,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家长道德观念、责任观念越来越淡薄,比如一些家长随意的离婚,给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阴影。因此,给孩子一个美好的家庭非常重要。

有了一个好氛围的家庭环境还要有一个很民主平等的家庭教育。这些只是家庭教育最基本的条件,但是并不是有了这样的条件就能够满足了。在教育方面存在着许许多的措施和方法。教育不同类型的孩子要适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要针对孩子的特点教育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下面,我归纳了几种类型孩子的表现及主要教育方法。

类型一:爱玩、爱动,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的孩子

这类孩子采取的教育方法:管教适度,适当放手,管教太严,往往会适得其反,要给他一定的自由和活动空间并且耐心教育与疏导,通过讲道理和他交朋友等方式,使他们在心理上接受教育和指导。如我们班的郑思雨同学,刚上初中时就这样,他妈妈找到我,我们一起针对他的特点研究对策,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并且持之以恒,开学一个来月他变化非常大,由原来的不爱学习,不听话变得现在学习勤奋,非常懂事,班级的事情也积极主动的承担。

类型二,追求享受,讲吃穿,好与别人攀比,乱花钱。

针对这类孩子,我建议应该采取这样的方法。首先,家长把父母每月的收入情况和规划、支出计划情况告诉孩子。同时,也让孩子适当的作一天爸爸或妈妈,可以利用双休日,让孩子管一天家庭的日常生活开支,包括买菜做饭。让他体验一下家庭成员的责任。同时,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艰苦朴素,适当的给他讲一讲名人伟人艰苦朴素的故事,也可以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钱,让他计划去花等等。

类型三,不尊重长辈,不听长辈话

对于这类孩子,首先做父母的要让他理解长辈的苦心,千万不要大道理讲起没完,可以举实例。沟通时要在融洽的气氛中进行,让他接受教育,消除他们的敌意,使他们愿意受到教育,同时,也让他表述自己的想法,说出原因和理由,哪怕错误的不真实的,然后再一起疏导,千万别指望一两次就能达到目的。要耐心,要学会等待,要给孩子改正的时间。

类型四,具有严重惰性的孩子。

这类孩了学习被动,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对于这类孩子首先应以平时家务事开始训练,让孩子给父母盛饭、打扫卫生、洗碗等,再次父母要以身作则,起表率作用,再就是从孩子力所能及的小事培养勤劳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类型五,做事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的孩子

对于这类孩子可以从做算术题训练准确度或者让孩子记电话号码等方法,改掉做事马虎的习惯,要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和孩子讲话时,一定要让他认真听并且看着你的眼睛。

篇5: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涵义是____ A:开而弗达 B:不凌节而施 C:温故而知新 D:学而时习之

2、课堂管理始终制约着教学和评价的有效进行,具有____ A:维持动机作用 B:促进和维持功能 C:思想教育作用 D:培养纪律功能

3、校园文化的核心是__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组织文化 C.学校环境文化 D.学校精神文化

4、完形一顿悟说的创立者是 A:加涅 B:布鲁纳 C:苛勒

D:奥苏伯尔

5、姜昆是相声演员,姜昆是曲艺演员。所以相声演员都是曲艺演员。以下哪项推理明显说明上述论证不成立? A:人都有思想,狗不是人。所以狗没有思想

B:商品都有价值,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所以,劳动产品都有价值

C:所有技术骨干都刻苦学习,小张不是技术骨干。所以.小张不是刻苦学习的人

D:黄金是金属,黄金是货币。所以,金属都是货币

6、小学教师引导学生按偏旁部首归类识字,他所运用的教学策略是()。A.精细加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7、应当成为学校美育的核心内容。A:艺术美育 B:自然美育 C:社会美育 D:教育美育 E:重视个别差异

8、过程模式的思想最初可以追溯到________ A:生活世界的教育 B:科学世界的教育

C: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教育的总称 D:一种基于“课题”解决的教育

9、班主任工作中的个别教育工作的教育对象是 A:优等生 B:后进生 C:全体学生 D:中等生

10、航天飞机以很高的速度绕地球飞行,宇航员能够离开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行走而不被甩掉的主要原因是。

A:宇航员身上都有一根绳子与航天飞机相连

B: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火箭助推器使他们的速度与航天飞机相同

C:太空中没有阻力,他们在太空中仍然保持着与航天飞机相同的速度 D:此种传闻不太可靠,人不可能在太空中行走

11、()是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对教师提出的道德要求。A:关心工作 B:依法执教 C:为人师表 D:自我监督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教师知识素养的是。A:政治理论修养 B:教育科研能力

C: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D:管理科学知识

13、婴儿最初掌握语音是通过____学会的。A:辨音 B:自发 C:强化 D:模仿

14、”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____(株洲市荷塘区)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15、感觉记忆又称__ A.直接记忆 B.工作记忆 C.形象记忆 D.瞬时记忆

16、下列关于态度与品德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A:二者实质相同 B:二者结构一致

C:二者所涉及的范围相同 D: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17、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__。A.2-5岁 B.6-7岁 C.8-10岁 D.11-12岁

18、教师在幼儿发现学习中的指导可分为三类,下列哪一选项是教材中未提及的____ A:系统的教师指导 B:听凭幼儿独立发现 C:幼儿的自我指导

D:教师对幼儿自我发现的指导

19、对操作技能的熟练阶段的特点,表述不对的一项是。A:完善化 B:自动化 C:程序化 D:概括化

20、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用来说明____对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A:颜色 B:环境 C:遗传 D:物质

21、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的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的假设方法称之为__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22、”态度”与“欣赏”属于价值内化五等级中的哪个等级()A:接受 B:反应

C:形成价值观念 D:价值体系个性化

23、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 C:操作整合 D:原型内化

24、教师在讲课时要求有必要的走动和手势,以增强学生感知的效果。所依据的感知规律是__ A.强度律 B.差异律 C.活动律 D.组合律

二、多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日本制定的第一部幼儿园教育法令是____ A:《教育令》 B:《学制令》 C:《幼儿园保育及设备规程》 D:《壬戌学制》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陶冶法 B:锻炼法 C:说服法 D:榜样法

3、下列属于非正式评价的是。A:测验 B:问卷 C:观察 D:谈话 E:布置作业

4、下列属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的是____ A:和谐教育

B:教学过程最优化 C:教学发展观 D:全面发展观

5、经验类化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学习迁移中的作用?()心理官能的发展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概括化的原理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理 A:心理官能的发展 B: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 C:概括化的原

D: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6、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__。A.凯兴斯坦纳 B.卢梭 C.福禄培尔 D.小原国芳 E.裴斯泰洛齐

7、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一般采用的记忆策略是。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8、童年期的年龄阶段是【】 A.3—6.7岁

B.6.7岁—11.12岁 C.11.12岁—13.14岁 D.13.14岁—17.18岁

9、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__ A.国家的出现 B.阶级的分化 C.学校的产生 D.文字的出现

10、推动教师热爱本职工作的力量源泉是__ A.热爱学生 B.团结协作 C.个人发展 D.为人师表

11、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____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行为

12、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这种规律称为“贝勃规律”。它表明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后施与的刺激对他来说会变得微不足道。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能用贝勃规律进行解释的是。

A:当人们从一个明亮的地方进入一个光线很差的地方时.一开始会看不清任何物体,但过了一会儿后能很快适应黑暗

B:得知公司将进行第三次裁员时。小王没有前两次时那么担心,能够比较平静地对待了

C:甲公司向乙公司出售整套设备。开始时报价很优惠,谈判即将结束时,却提出加收安装服务费,乙公司认为不可以接受

D:小李刚开始工作时兢兢业业。熟悉环境后慢慢松懈下来,但周围人仍觉得他很敬业

13、根据使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分为。A:讲授课 B:练习课 C:实验课 D:技能课 E:复习课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布于__ A.1998年 B.1999年 C.2002年 D.2003年

15、下列不属于我国的天然气主要分布地区的是()A:塔里木盆地 B:云贵高原 C:渤海湾 D:四川盆地

16、柯尔伯格关于道德判断的三水平包括__。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相对功利水平E.普通伦理取向水平

17、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所专属的权利有【】 A.社会实践 B.获得证书 C.免试入学 D.就近入学 E.不交学费

18、家庭教育有如下特点()A.终身性 B.先导性 C.权威性 D.针对性 E.有效性

19、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A:性别差异 B:年龄差异 C:种族差异

D:智商分数差异 E:同龄团体差异

20、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____ A:认识基础 B:关键 C:核心

D:行动指南

21、、是一个班级在长期的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面貌。A:体育活动 B:课余活动 C:课外活动 D:群众活动

22、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A.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B.教育与劳动相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D.学校与社会相结合

23、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篇6:中小学德育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是他们言行一致。

疏导原则

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严格要求和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进行德育要把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因材施教原则

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续性原则

篇7: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德育教育论文: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及原则

徐辉元,冯毅

(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广州510800;中共建宁县委党校,福建三明354500)

摘要:随着经济、科技、信息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学生德育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德育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其渗透德育教育是富有成效的方式。由于德育教育的特殊性,探索高职院校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基本原则,充分挖掘高校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是新形势下取得良好德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课程教学;德育;渗透;原则

在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育具有社会性的本质反映,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求高职学生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过硬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一、德育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是教学过程和德育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但担负着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任务,而且还担负着培养受教育者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职责。教师兼有教学者和育人者的双重职能,两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是统一的。但有不少人,甚至有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德育与其他课程教育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他们认为,德育是德育教育工作者的事,这种认识是不科学的。其实德育对学校其他课程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论文范文 )德育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应具有的思想、政治、法纪、道德素质,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其他学科的教育决定着受教育者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水平和才能。可以想象,一个学术水平高而没有良好的道德、法纪观念的人,可能会成为社会的“危险品”。只有将德育和其他课程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德育教育的任务。可以说德育对其他学科的教育起着方向盘和引擎的作用。

高职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高校教师必须担负起教书育人职责,增强使命感、以身作则,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以自身的良好品行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施于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融入到大学生相关专业学习的过程中去。在专业知识教学环节中挖掘德育教育资源,并适时地渗透到课堂中去,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能自觉地加强道德素养,提高思想境界,以达到育人之目的。“教师应该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高职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是以德治教的要求

以德治教是贯彻落实以德治国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培育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现代化建设者具有深刻影响。德育是素质教育中心环节,要培养有道德的学生,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及模范表率作用。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具备教书的本领,而且要有育人的良好品德。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表明以德治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德治教需要高校教师共同协作、落到实处,这就要求全体教师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各自的课程教学全过程当中。这样,以德治教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而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的现实需要。

(二)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高职学生是未来现代化建设事业主力军,是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确保他们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能抵御各种诱惑和经受得起风浪考验,始终坚守自己的道德情操、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政治觉悟,使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不断开拓创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国庆40周年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不仅要建立完备的文化知识的传授体系,而且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辽正确的政治方向。”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学问”与“道德”是培养人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高职教师要把德育教育、传授知识、技能训练、能力培养有机统一起来,以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教师应尽量挖掘各课程中的德育教育素材,结合任教学科的知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运用变化、发展、联系的观点观察事物现象,抓住本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去认识、分析、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这样,学生就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抓住矛盾的变化发展,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必然与偶然、现实与未来等对立统一关系。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扎实的思维基础。

二、高校课程教学渗透德育的基本原则

德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教育活动的基础上,教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接受外界信息,通过受教育者主体内部矛盾,将外界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动机,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的外在的言行过程。由于德育过程的复杂性,教师在渗透德育的活动中应该讲究方法,遵循一些行之有效的原则,才能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一)贴近生活与把握时代脉搏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完整体系,要树立科学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德育观念,要敢于肯定学生的个人正当欲望。因此教师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就必须贴近生活、把握时代脉搏。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提倡大学生自主择业,很多学生关心自己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和待遇。这种欲望对于每个大学生来说都是合情合理的,但在传统的德育观念中,大都把个人欲望当做“恶”的消极的东西加以否定和限制。现在,市场经济的建立和运行已充分表明,个人的正当欲望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时应该结合学生的正当需求。例如,教师在讲授市场营销学时,介绍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需要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我们不能以背信弃义、制假售假、坑蒙拐骗等方式来实现所谓的“发财梦”。这时我们就可以对学生进行道德、法纪等方面的教育。让大学生明确只有在公平、公正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个人的正当欲望才能实现。教师结合学生的这种正当欲望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接受,这样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人文性与学科性相结合的原则

德育过程是师生之间和谐共处和交互影响的过程,是心灵的相遇和思想的沟通。如果教师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只表现出理性和冷漠,德育就会演变成机械的“说教”和缺乏人情味的`“管教”。富有人文情怀的教师始终高度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始终体现仁慈、关怀、公平、正义,尊重学生的发展意愿。当然,这种人文性应该与学科性结合起来进行德育渗透。所谓学科性原则就是在其他各科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避免临时性的“穿鞋戴帽”式的“渗透”。比如,在数学、物理、化学的教学中,我们利用教学内容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培养学生勇攀科学高峰的勇气、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德育教育,也就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依据,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道德、法纪等方面的教育。但是这种教育如果不和实践结合起来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甚至给有的学生造成逆反心理,很难取得实际的德育效果。德育的关键是实践,其教育的效果如何,最终是由学生在自己的行为卜反映出来。所以,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用马克恩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更要重视学生在实践中行为的养成,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磨炼意志,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来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努力做到寓教育于娱乐、寓教育于指导、寓教育于实践活动。

(四)自然性、连续性与持久性相结合的原则

篇8: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一、以情感人

注重发挥情感因素在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个鲜明特色。孔子特别注重诗和乐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中的作用。孔子认为,道德教育要从《诗》入手,他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论语》中多处提到孔子用《诗》进行道德教育的案例。孔子认为音乐的感染力对人所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最有助于人格的最终完成,所以他特别重视乐教,身边总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对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有深刻的认识,如王阳明就特别重视情感教育,他说:“今教童子者,当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其培植涵养之方,则宜诱之歌诗,以发其志意;导之习礼,以肃其威仪;讽之读书,以开其知觉。今人往往以歌诗习礼为不切时务,此皆末俗庸鄙之见,乌足以知古人立教之意哉?”(《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可见,道德教育不只是空洞的说教,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对儿童进行渗透,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规程》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对中国古代情感教育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二、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表率作用可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重身教是儒家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传统。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意思是统治者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本身行为不正当,纵三令五申,百姓也不会信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上)意思是,假若端正了自己,治理国家有什么困难呢?连本身都不能端正,怎么端正别人呢?孔子这里虽然谈的是执政者的身教对治理国家的影响,但是,很显然,也适用于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明代大儒曹端说:“人能无私,方能率人以无私,所谓有善于己而后可以责人之善,无恶于己而后可以正人之恶也。”“未有私于己而能率人以无私者焉,所谓未有己不正而能正人者也。”(《通书述解》)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如果回到八岁以下儿童的社会,我们就会经常见到这样的现象。早期社会似乎最有利于年长者意见的流传,乃至最利于他们对儿童的约束;没有一种小孩姿态不受他们的影响或暗示,在这里,没有一个自主的个人,没有一个自觉的心灵,他们都不能根据他们内心服从的法则使他们自己产生某种行为。”[2]皮亚杰说儿童没有自主意识,没有自觉的心灵,我们不敢苟同,但是他认为儿童会受到成人的影响或暗示是非常正确的。这为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身教理论提供了心理学上的依据。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们要注意用自己的正确的言行影响幼儿,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道德意识。

三、因材施教

道德教育中的因材施教,主要指依据不同儿童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培养、教育人的目的。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他善于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性进行不同内容和不同方式的教育。《论语》中有一段记载被视为因材施教的经典案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冉有懦弱,做事犹豫不决,故孔子要培养他的果断品质;子路性格急躁,做事独断,故孔子要培养他的谦和品质。因材施教原则对幼儿教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因材施教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在幼儿教育中,我们要根据幼儿的性格差异实施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帮助幼儿克服自身的弱点,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四、知行统一

儒家道德教育十分重视知行统一或言行一致。儒家认为,道德修养是成于内而形于外的,道德修养的水平主要通过行为来体现和检验。他认为,对人的德行的考察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即不仅要看他的道德认识水平,还要看他的道德实践情况。在知行关系上,朱熹主张知先行后,认为应先教育儿童有正确的道德认识,然后再根据这些认识去行动。因此,他专门为儿童编了《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礼仪规矩、行为细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教导儿童按照这些规定去做,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认为真正的知必见之于行,如果道德观念不能落实到道德行动中,就不能算是有了真正的道德观念。他说:“夫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传习录中》,《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在王阳明看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只灌输一些道德观念是不够的,比如说“孝”,判断一个人对“孝”是否有正确的认识,要看他在日常行为中是否表现出孝行,如果表现出孝行,就说明他对孝是真知,如果没有表现出孝行,就说明他对什么是“孝”并没有真正的认识。

儒家知行统一的道德教育原则对现代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幼儿园教育存在着重道德观念教育,轻道德行为培养的不良倾向。教师只满足于幼儿对道德观念作出符合成人预期的选择,而不重视这些道德观念在幼儿实际生活中的落实。《幼儿园工作规程》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特点,要求各种教育内容“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就道德教育来说,道德内容也应渗透于各项活动中。《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品德教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即“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这是对道德行为的重视,与儒家重道德践履的精神是一致的。幼儿教育应从中国道德教育传统中挖掘资源,加强幼儿道德教育,提高幼儿道德素质,为幼儿的一生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悠久的道德历史灿烂的道德文化.传统与选择——中国传统道德大家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6.7, (1) :26.

上一篇:提倡为自己鼓掌的作文下一篇:外销会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