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2024-05-11

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共15篇)

篇1: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在日常活动中发现,幼儿特别喜欢跟同伴分享自己的梦。而梦是非常美妙、神秘的,有许多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事情,有可能在梦中都一一实现,梦对于小朋们来说,总是充满了幻想与向往。所以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大班语言活动《梦》,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环境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根据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诗歌录音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幼儿初步感受梦的意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张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师:夜晚这么美,小女孩抱着小熊在床上睡着了,她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小朋友们有没有做过梦?都梦到了什么?

师:你们的梦真有趣呀!那肯定想知道这个小女孩梦到了什么吧?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朗诵诗歌,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2.教师提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诗歌里的小女孩都变成了谁?

三、分段学习诗歌。

我们一边听着诗歌,一边把梦中的花朵、太阳它们都请出来好吗?

1.师:在梦里,我变成小花以后,遇到了谁?太阳为我披上了什么?

变成白云以后,我遇到了谁?(风)风教会了我什么?变成轻烟以后,我遇到了谁?(雨)雨做了什么?

2.师:在梦里,我开心吗?你们怎么知道的?

四、播放录音,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1.完整播放录音。

2.师:听完诗歌《梦》,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3.师:看着这些美丽的画面,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最美。(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梦的温柔)4.幼儿跟读。

延伸: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创编诗歌。

师:小朋友们,小女孩的梦美不美?你们喜欢吗?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梦也变成好听的句子,用温柔、甜美的声音说一说。

附诗歌:

梦在梦里,我是多么甜蜜。

我梦见自己变成一朵小花,柔柔的太阳给我披上金色的衣裳。

我梦见自己变成一朵白云,轻轻的风教会我跳舞。

我梦见自己变成一缕青烟,细细的雨给我挠痒痒。

在梦里,我咯咯地笑啊,笑个不停。

不,这不是梦,这是真的!

我们的生活就像像梦一样温暖甜蜜……

活动反思:

《梦》这首诗歌为读者创设了一种幽美、温柔的意境。所以在选择语言课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它。我想无论是从情感还是从意境上都是一个非常好契机。再者因为这首诗歌想象奇妙,能让孩子从想象中获得一些幻想的美感,通过想象,让孩子的思维不断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虽然这次的语言活动是一首非常有意境的诗歌,但是真正要好好的把握这种意境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今天对诗歌《梦》的开展,再加上老师们的评课,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觉悟和反思,以下是我的几点感触:

一、可将活动的重点内容定位到目标里。

在活动中的三个目标都能基本完成,可能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整首诗歌在学习过程中有点难度,但是幼儿能初步感受到诗歌中的语言和意境美。通过欣赏图片、倾听音乐,幼儿能在一种舒缓的气氛中表现出整首诗歌,并能够根据诗歌的句式再来进行创编,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从中看出,幼儿的想象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至此,三个目标都能很好的达成。但是在活动中,我着重是让幼儿学会说三个“梦见……”,所以可以尝试将这一重点内容加入到目标中,让目标更加具体一点。

二、活动的导入部分需更加切合实际一点。

在活动中,我用音乐将幼儿带入一种甜甜的梦乡,但是最后发现在进入这个状态时幼儿没有很好的配合,幼儿也做不到马上进入梦这样的情景中,所以在马上提问“你梦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时幼儿有点不知所措了。所以根据老师们的.意见,可以将导入改为用回忆来引入孩子对梦的记忆,在音乐中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曾经美丽的梦,相比较幼儿可能会比较有话可说,对于最后环节的创编可能也更有帮助。

三、诗歌的意境还表现的不够。

精读这首诗歌,不仅会为它优美的意境索感叹:小花披上金色的衣裳,白云跳起了舞蹈,轻烟有了被挠痒痒的感觉,这些拟人化的比喻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这些美丽的比喻也是这首优美诗歌的重点部分,所以需要在朗诵诗歌的时候更要抑扬顿挫一点,将孩子也带入这种优美的意境,这样孩子的兴趣也更加高昂。

在磨练中成长,慢慢克服紧张的心态,用最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每一次的挑战,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机遇中更加充实自己。

篇2: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活动设计背景

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选择了这节语言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

2.理解散文诗的内容,能有感情的朗诵。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编能力。

4.愿意欣赏散文,感知散文语言的优美,风趣。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难点:老师的帮助下,幼儿能以散文中的形式来表述

重点:让幼儿告诉大家自己认识的颜色或者梦内容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一份、花篮一个、花、钢琴曲《卡农》、图谱。

活动过程

(一)回忆经验,直接导入

1.你们做过梦吗?都梦到了什么?

评析:引导幼儿回忆生活经验,直接切入主题。

2.是谁让你们做梦的呢?

3.教师小结:原来是梦姐姐让我们做梦的呀。(出示课件,并介绍梦姐姐:在一片深绿色的树林里,住着美丽的梦姐姐。她的胳膊上总是跨着一只轻巧的花篮,花篮里装满五颜六色的花。一到晚上,梦姐姐就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地飞出来。)

(二)欣赏散文

1.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散文诗,听一听,都是谁做梦了?

(第一遍)评析:为让幼儿直观地认识种种颜色,体验多彩的世界,我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用课件展现逼真的色彩,让幼儿通过视、听,多通道感受散文诗的梦幻色彩、优美意境。

2.感受她们做梦的呢?它们都梦到了什么?让我们再来听一听。

(第二遍:教师在幼儿讲述的基础上,出示小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散文)

评析:本环节采取了开放式的提问,老师再次提供给幼儿充分表述的机会,并将小动物图片,以及梦到的景物图片一一按散文内容的顺序展示在黑板上,帮助幼儿记忆散文内容。(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此时,我并不是在等待幼儿正确答案的出来,而是鼓励幼儿尽可能的讲述梦的内容,不强求答案的正确度、完整性。当有些答案幼儿无法讲出时,我给予了丰富知识的机会。

3.它们的梦真美啊,让我们再来欣赏一遍吧。

4.这么美的散文诗,让我们一起来念一念吧。

(第四遍)评析:在开放式提问的基础上,老师和幼儿一起对散文进行了适时的概括、提炼和总结,使幼儿对散文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和掌握,也使幼儿对颜色的认识得到了提高和升华。

(三)幼儿创编散文

1.梦可真美啊,老师也想来当一回梦姐姐,送花给你们,让你们也做很美的梦,好吗?

2.播放音乐。“梦姐姐“为每个幼儿放一个小礼物,幼儿自由讨论,大胆构思自己彩色的梦。

3.那请小朋友看看梦姐姐送给你了一朵什么颜色的花,想一想你会做什么颜色的梦,会梦到些什么呢?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看看谁说的梦最美,待会儿请你来跟梦姐姐说一说。

4.鼓励幼儿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人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用上优美的词汇:梦姐姐送给我一朵XX颜色的花,我会做一XX颜色的梦,我梦到了……

5.小朋友做的梦可真美啊,我们再去把你的梦说给别的班的小朋友听一听。

教学反思

我运用了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散文诗的内容情节,很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同时,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表达语言能力的机会,使他们能一步步深入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散文诗非常的优美,加上课件优美的意境,保证了幼儿整个活动的质量。在活动中,我只是活动的引导者,把更多说的机会留给孩子,让幼儿真正做活动的主宰者。

篇3: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一、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分析

幼儿对语言符号的学习是被动而不完整的过程。在语言交际环境中, 当幼儿有交往需要时, 他们才会去探索记忆中需要使用到的词汇或句子, 常识性地进行表述, 而这也是生活中常常听到幼儿说错话的原因。也由此可见, 当幼儿需要表达而又缺乏必要的词汇或语法时, 交往就可能被中断。因此,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促进幼儿的正常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大班幼儿语言发展来看, 首先大班幼儿的语言更具有个性特点。这在幼儿日常交往活动模仿语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选择性和变通性就可见。应该说, 幼儿的模仿能力是超乎想象的, 他们甚至能说出看过一两次的动画片中的语言, 甚至会跟着学习, 但这个过程中大班幼儿又会创造性地使用所学到的语言。如, 幼儿接受了“如果”这一词汇后, 在生活中就会常常说“如果我怎么样?老师要怎么样?”等句子。其次, 大班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还表现出了一定的综合能力。众所周知, 语言可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如表示水果一类的词语。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的形式, 同时也在揣摩语言所表达的含义。当他们理解了某些语言所代表的含义后, 就会试着“以此类推”。如, 告诉他们香蕉、苹果是水果后, 他们就会问, “梨是水果吗?”其实, 这个过程就是幼儿在综合语言的过程。最后, 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还表现出了循序渐进的过程, 幼儿逐渐学会积累词汇。幼儿在一岁左右开始开口说话, 而此时只能简单地说出如“妈妈”一类的简单词汇,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大班幼儿开始更加独立地探索语言的应用并学着积累语言。这时幼儿在语言学习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欲望, 表达能力逐渐发展, 如教师向幼儿讲述一个故事后, 幼儿就开始学着去重复, 甚至补充一些新的情节, 增加一些新的词汇。

二、影响大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分析

掌握幼儿语言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实施教育, 但在幼儿语言发展过程中, 社会因素、成人的观念和对幼儿的态度都会成为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直接因素。因此, 正确分析这些影响因素, 发挥积极影响因素的作用, 减少不良因素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就社会因素而言, 因幼儿生活于社会中, 他们的语言环境不同, 所受到的影响也就自然不同。如一个孩子从来没有见过大熊猫, 也没有听说过大熊猫, 他也就无法学会大熊猫这一词语, 如果一个孩子去过动物园, 见过大熊猫, 那么, 他对“大熊猫”这一词汇也就会有个更深刻的体会。同理, 一个在菜市场长大的孩子更多会受菜市场的环境所影响, 而一个在科学院长大的孩子自然会受科学家的影响。故而, 社会环境对孩子语言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在日常生活中, 因成人在工作中更多的是使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 而认为生活中的口语不太重要, 于是在对幼儿的教育中就更加关注书面语的培养忽视口语能力的培养, 这就自然让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趋向于“书面化”, 口语能力较差。这还受我国教育体制所影响, 因我国教育所采用的是应试教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要通过书面语言来作答, 于是口语能力就不高。在幼儿的语言发展过程中, 家长或教师的态度对幼儿的语言发展起到了直接的影响作用。在教学中不难发现, 一些幼儿出现表达错误后, 如果遭到教师的批评, 幼儿便不再喜欢去尝试表达, 而如果教师能先鼓励, 然后再引导, 结果幼儿不断能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 还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家庭教育中也一样, 有的幼儿因生活在较为开放的家庭中, 喜欢和家长交流, 有什么想法也喜欢表达出来, 而有的幼儿则生活在较为封闭的家庭中, 受家长的态度影响,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较差。

三、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分析

从对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因素探究中不难发现, 要提高大班幼儿的语言能力, 环境是关键因素。因此, 在大班幼儿语言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为幼儿创设表达的语言环境, 要让幼儿多方面接触语言, 如, 教学中通过看电视、听广播、看图书、讲故事、对话、朗读等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各类语言, 在活动中学习并应用语言, 从而丰富幼儿的语言知识面, 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大班幼儿喜欢展现自我的特点, 在语言教学中, 教师要尽量为幼儿创设表演的情境, 让幼儿在情境中学习语言的应用。尤其要将游戏和表演活动结合起来。因为此类活动不仅符合幼儿学习语言的特点, 还能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语言经验。如, 在学习动物词汇的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戴上有动物图标的帽子, 然后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小动物,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学习动物的名称, 结果发现, 幼儿对此类词语的掌握速度更快。同时, 在表演活动中, 幼儿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 于是, 活动中幼儿就会尝试用各种语言去表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语言得到更好的应用。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也是接受知识的知识的工具。在大班语言教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注重尊重幼儿的语言发展规律, 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敢说、愿说、会说, 有针对性、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 为幼儿创设自由表达、交流的语言环境, 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家芳.浅析幼儿园大班语言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以《秋的畅想》为例[J].教师:上, 2011 (4) .

[2]张璇.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活动的一些体会[J].考试周刊, 2012 (22) .

篇4: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关键词】语言发展;大班幼儿;教学策略;特点

幼儿时期是发展语言能力及提高语言认知水平的关键阶段,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进行相对应的教学,以便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语言交际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对大班幼儿在认知过程中语言发展的具体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班幼儿语言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特点

大班幼儿多为5岁~6岁,相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来说,大班幼儿具有更强的理解能力及观察能力,需要采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变得更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班幼儿所具有的语言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具备一定的语言学习综合能力。大班幼儿不但能够学习到不同的语言形式,同时还可以对语言含义进行感性的揣摩;当幼儿通过揣摩了解语言含义之后,会尝试对类似语言进行推测。如教师告诉幼儿橙子及梨是水果,则幼儿通常会问教师香蕉及柚子是否同样是水果。(2)个性化特征明显。幼儿会变通及选择性地模仿日常生活或动画片中听到的词语,从而创造性使用模仿到的语言,因此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例如国产动画喜羊羊当中的台词经常被大班幼儿模仿及使用。(3)语言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及不断积累的学习过程。大班幼儿能够独立探索应用日常语言的规律,并能够在好奇心及表现欲望的驱使下不断积累语言词汇。如当幼儿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时,就会尝试复述故事内容,或在复述故事时增加新词汇或情节。

2.大班幼儿语言教学策略分析

2.1利用真实生活情境实施语言教学,使幼儿学会正确运用语言

现实生活为幼儿语言教学提供了较好的情境,为了利用真实生活情境实施语言教学,则教师可以带领大班幼儿走出课堂及融入社会,并让幼儿切身体会真实生活中的事物。例如在春天可以去郊游踏青,夏天则到池塘边观察小蝌蚪或小青蛙,在秋天为幼儿讲述嫦娥奔月的故事及和幼儿一起赏月,到冬天时让幼儿认识白雪。当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融入现实生活时,就会在内心产生强烈的感受,并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新鲜事物。如此一来,幼儿不但能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习到语言知识,同时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当中练习及运用语言,实现学与用的统一。此外,还可以利用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展开话题讨论,如讨论怎样成为父母的小帮手等,以便能够让幼儿在生活中时刻提升自己的语言能力。

2.2结合表演活动及手工操作活动实施语言教学,以丰富幼儿的语言词汇

大班幼儿通常具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因此教师可利用表演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对动物词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事先制作好绘有简单动物形象的头饰,在上课时将头饰分发给幼儿,并让幼儿利用头饰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随后教师可在进行表演活动的过程中告知动物名称,以便能够让幼儿更快地掌握动物类词汇,并学会正确表达动物名称。另外,在开展表演活动时可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学会运用更多的语言。手工操作是大班幼儿比较喜爱的一项实践活动,且多数幼儿在手工操作时喜欢自说自话,因此教师可利用手工操作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学习小兔子时,教师可发给幼儿折纸,并引导幼儿动手折小兔子;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幼儿说出自己已经折好的部分,如兔子的眼睛、耳朵及尾巴等。

2.3采用差异化语言教学法让幼儿学习语言知识,以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差异化语言教学指的是根据幼儿的个性化特征及学习能力开展语言教学,为了保证差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鼓励幼儿积极与自己的小伙伴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分享自己所获得的深刻体会及生活经验等,例如可交流旅游经验或到动物园观看动物的经验等。此外,可以在实施绘本教学时利用差异语言教学法。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可先设定一个多数幼儿都可以完成的语言学习目标,随后在进行阅读活动及看图说话活动时充分考虑不同幼儿的语言学习能力差异,实施对应性的语言学习指导,以便能够确保所有大班幼儿都能够在绘本教学中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教学对于大班幼儿日常表达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应充分关注幼儿语言教学,并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升大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颜香.入情入境悟语感循序渐进塑语言——浅谈幼儿语言的培养[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7):224.

[2]于滢慧.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提高幼儿语言表演艺术指导技能[J].华章,2011,(29):268.

[3]承绿野.让孩子爱上『语言艺术』——浅谈情境教学在幼儿语言活动中的运用实践[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10):172.

[4]陈茜.论多媒体技术在创设幼儿语言学习情境中的作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2,(8):294.

篇5: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设计意图: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在日常活动中发现,幼儿特别喜欢跟同伴分享自己的梦。而梦是非常美妙、神秘的,有许多现实生活中无法做到的事情,有可能在梦中都一一实现,梦对于小朋们来说,总是充满了幻想与向往。所以结合幼儿年龄特点,设计了大班语言活动《梦》,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环境中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初步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能根据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诗歌录音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幼儿初步感受梦的意境。

师:小朋友们,你们在这张图上都看到了什么?

师:夜晚这么美,小女孩抱着小熊在床上睡着了,她做了一个甜甜的梦,小朋友们有没有做过梦?都梦到了什么?

师:你们的梦真有趣呀!那肯定想知道这个小女孩梦到了什么吧?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二、朗诵诗歌,幼儿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教师配乐朗诵诗歌。2.教师提问:小朋友你听到了什么?诗歌里的小女孩都变成了谁?

三、分段学习诗歌。

我们一边听着诗歌,一边把梦中的花朵、太阳它们都请出来好吗?

1.师:在梦里,我变成小花以后,遇到了谁?太阳为我披上了什么?

变成白云以后,我遇到了谁?(风)风教会了我什么?变成轻烟以后,我遇到了谁?(雨)雨做了什么?

2.师:在梦里,我开心吗?你们怎么知道的?

四、播放录音,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1.完整播放录音。

2.师:听完诗歌《梦》,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3.师:看着这些美丽的画面,你们觉得哪些地方最美。(引导幼儿用优美的动作来表现梦的温柔)4.幼儿跟读。

延伸:教师引导幼儿尝试创编诗歌。

师:小朋友们,小女孩的梦美不美?你们喜欢吗?现在请你们把自己的梦也变成好听的句子,用温柔、甜美的声音说一说。

附诗歌:

梦在梦里,我是多么甜蜜。

我梦见自己变成一朵小花,柔柔的太阳给我披上金色的衣裳。

我梦见自己变成一朵白云,轻轻的风教会我跳舞。

我梦见自己变成一缕青烟,细细的雨给我挠痒痒。

在梦里,我咯咯地笑啊,笑个不停。

不,这不是梦,这是真的!

我们的生活就像像梦一样温暖甜蜜……

教学反思:

《梦》这首诗歌为读者创设了一种幽美、温柔的意境。所以在选择语言课的时候一眼就看中了它。我想无论是从情感还是从意境上都是一个非常好契机。“屈,老师.教,案,网”再者因为这首诗歌想象奇妙,能让孩子从想象中获得一些幻想的美感,通过想象,让孩子的思维不断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虽然这次的语言活动是一首非常有意境的诗歌,但是真正要好好的把握这种意境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困难。

通过今天对诗歌《梦》的开展,再加上老师们的评课,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新的觉悟和反思,以下是我的几点感触:

一、可将活动的重点内容定位到目标里。

在活动中的三个目标都能基本完成,可能对于大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整首诗歌在学习过程中有点难度,但是幼儿能初步感受到诗歌中的语言和意境美。通过欣赏图片、倾听音乐,幼儿能在一种舒缓的气氛中表现出整首诗歌,并能够根据诗歌的句式再来进行创编,这也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从中看出,幼儿的想象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至此,三个目标都能很好的达成。但是在活动中,我着重是让幼儿学会说三个“梦见……”,所以可以尝试将这一重点内容加入到目标中,让目标更加具体一点。

二、活动的导入部分需更加切合实际一点。

在活动中,我用音乐将幼儿带入一种甜甜的梦乡,但是最后发现在进入这个状态时幼儿没有很好的配合,幼儿也做不到马上进入梦这样的情景中,所以在马上提问“你梦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时幼儿有点不知所措了。所以根据老师们的意见,可以将导入改为用回忆来引入孩子对梦的记忆,在音乐中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曾经美丽的梦,相比较幼儿可能会比较有话可说,对于最后环节的创编可能也更有帮助。

三、诗歌的意境还表现的不够。

精读这首诗歌,不仅会为它优美的意境索感叹:小花披上金色的衣裳,白云跳起了舞蹈,轻烟有了被挠痒痒的感觉,这些拟人化的比喻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这些美丽的比喻也是这首优美诗歌的重点部分,所以需要在朗诵诗歌的时候更要抑扬顿挫一点,将孩子也带入这种优美的意境,这样孩子的兴趣也更加高昂。

在磨练中成长,慢慢克服紧张的心态,用最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每一次的挑战,希望能够在以后的机遇中更加充实自己。

篇6: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散文诗的优美意境,了解诗歌的大概内容,并学习有感情的朗诵。

2、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不同的简短诗歌,培养发散性和求异性的思维。

3、学习词语:“梦”、“五颜六色”、“金黄”、“碧绿”“火红”。会应用适当的词语修饰语句。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知道每个人都会各种不同的梦,梦是在睡眠时才会产生。欣赏过田野、河塘、秋色等美丽风景。

2、物质准备:梦姐姐图片、小黄鸡、小青蛙、红颏鸟做梦时的彩图片,花篮、各种颜色的花、实物投影、字卡、钢琴曲磁带。

三、活动方法

激发法、直观表达法、观察发现法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梦姐姐的图片,知道梦姐姐的形象和作用。

1、提示性的问话:你们做过梦么?什么时候会做梦?想知道是谁让你们做梦的么?

2、看实物投影,观察梦姐姐的形象(出示字卡:五颜六色)

(二)欣赏散文诗

1、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到了夜晚,梦姐姐就会提着花篮,从林中轻轻的飞出来,知不知道她去做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有感情的配乐朗诵诗歌。

3、回忆式的启发提问:梦姐姐都让谁做梦了? 她是怎样让它们做梦的?小黄鸡做了一个什么梦(出示字卡:金黄色)(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利用实物投影观看小黄鸡做梦彩图同样方法提问小青蛙和红颏鸟。

4、看图片再次欣赏散文诗,鼓励幼儿可以跟着朗诵。

(三)幼儿创编散文

1、引导:梦姐姐最喜欢爱幻想的孩子,今天她带来了五颜六色的花,请你们也来做个美美的梦。(可适当提示花的颜色和梦内容的关系)

2、放优美的乐曲,请出“梦姐姐”为幼儿放一朵花,并请幼儿闭上眼睛想象。(注:有各种颜色的花)

3、音乐停止后鼓励幼儿创编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人不同的内容。

五、各领域的渗透

1、认知领域:人为什么会做梦?(科学)

2、社会领域:绘画“我的梦”

3、健康领域:怎样才能睡个好觉?(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

六、环境中的渗透

环境布置:《梦姐姐的花篮》,在相应颜色的花旁边贴上相关的彩图,便于幼儿复习朗诵。(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并可以让幼儿画出不同内容的自己的梦,贴在相应花的后面,自由创编。

七、生活中的渗透可以在午睡后讲一讲做了什么梦,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八、家庭教育

1、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2、在和幼儿交谈或听他讲述时,可以适当的教他一些形容词,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教学反思:

《梦姐姐的花篮》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散文诗,散文中提到的梦境给人一种宁静又美好的感觉。课件是我自己精心制作的,让幼儿边听边欣赏画面,可以给予幼儿直观的视觉经验,并在不同的梦境中去触发幼儿的想象力。因此,通过此次语言欣赏活动,不仅让幼儿在ppt画面的基础上进行再造想象,而且可以大胆地表达幼儿的所思、所想。开始部分我利用幼儿感兴趣的识字和组词游戏引出语言欣赏的主题内容;第二部分采用ppt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用课件展现逼真的色彩,让幼儿通过视、听感受散文诗的梦幻色彩、优美意境。本环节采取了开放式的提问,老师提供给幼儿充分表述的机会,引导幼儿发现花的颜色和梦内容的关系,一改一听、二问、三总结的传统模式。而是进行分段欣赏-提问-设疑-释疑-再欣赏的方式层层递进,通过我的提问"小黄鸡得到什么颜色的花?它梦见了什么?金黄与黄色有什么不同?请幼儿说一说在小黄鸡的梦里仿佛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觉?--猜猜看在小青蛙绿色的梦中还会梦见什么?有什么感觉?--请幼儿说一说在红颏鸟的梦里仿佛看见了什么?有什么感觉?来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我并不是在等待幼儿正确答案的出来,而是鼓励幼儿尽可能的讲述梦的内容,不强求答案的正确度、完整性,不断引导幼儿用已有知识经验来推断下面可能发生的事情。不仅能激起孩子带着问题学习的欲望,更给孩子创编的空间。在集体讲述时,全体幼儿都能有兴趣的用完整的句子来讲述整首散文。第三环节是在幼儿理解的基础上学习纺编散文,发挥他们再造想象的能力,鼓励幼儿创编与花色相应的梦,激发幼儿想象与他人不同的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回答,用上优美的词汇:梦姐姐送给我一朵色的花,我会做一个色的梦,我梦见了……本环节充分给予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的机会,让幼儿告诉大家自己认识的颜色,以及还有什么东西是这种颜色的。在老师的帮助下,幼儿能以散文中的形式来表述。但在仿编环节中,幼儿的思维不是很开阔,联想到的事物有类同,如果教师再引导的深入一点,那仿编出来的效果可能还要好。

篇7: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1、欣赏并理解散文故事,把图片贴到相应的匹配位置上

2、感受春天里大自然变化的美丽景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欣赏并理解散文故事,把图片贴到相应的匹配位置上

难点:感受春天里大自然变化的美丽景象

材料与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画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想看吗?

(二)欣赏:

(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理解画面内容)

1、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儿歌中的主要角色:小溪、麦苗、桃花、柳树、燕子等,以及它们在春天里的样子

2、师:图上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3、引导幼儿理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习朗诵儿歌。

(1)、教师出示PPT,引导幼儿欣赏故事。

(2)、引导幼儿说出故事的名称和主要角色。

师: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春天来了,谁醒了呢?

(3)、请幼儿倾听故事一遍,提问并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a、师:春天来了,谁醒了?它在干什么呢?

b、师:小溪醒了,它在做什么?什么叫长跑?为什么说小溪在练长跑呢?(集体朗诵这句儿歌)

c、师:麦苗醒了,它在做什么?麦苗为什么会弯腰?(请幼儿模仿麦苗弯腰的动作,边做动作,边朗诵这句儿歌)

d、师:桃花醒了,它在做什么?什么是绽笑脸?

e、师:柳树醒了,它在做什么?柳树的辫子是什么?

f、师:燕子唱起了什么歌?什么是春之歌?

4、教师幼儿共同完整地将图片放到匹配的位置上

篇8:大班语言教案:谁咬了我的大饼

1.通过想象、猜测、讲述, 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仔细观察动物的咬痕, 学习角色间的对话。

3.体会故事角色的情感变化, 感受活动的乐趣;感受故事的有趣, 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PPT、电子白板、自制大饼、实物饼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 引起幼儿欣赏兴趣

1.出示图片, 观察大饼。

师:小朋友, 这是什么?这是一块怎样的大饼?这块大大的、圆圆的大饼会是谁做的?

2.根据图片提问, 引出问题。

师:小猪做了一块很大的饼, 累得睡着了。当他醒来一看, 发现了什么?

二、观看课件, 欣赏绘本, 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1.逐页观察大书, 以“牙印”为线索, 理解故事内容。

(1) 小猪问小鸟:是你咬了我的大饼吗?小鸟说:不是我, 你看, 啊呜。

师:是小鸟咬的第一口大饼吗?为什么?为什么小鸟的咬痕是尖尖的呢?

(2) 小猪又去问谁啦?他会怎么问呢?小兔子会怎么回答?

2.借助图片, 通过对比动物牙印描述不同动物的牙印特征。

(1) 小猪很着急, 他找到了三个动物, 是谁? (出示图片) 想一想小猪会怎么问?小动物又会怎么回答?

(2) 幼儿相互讨论。

(3) 师:小猪问了谁?他是怎么问的?是不是狐狸咬的?为什么?

(4) 师:小猪接下来又去问谁了?鳄鱼的牙齿是什么样子的?那是它咬的吗?

(5) 师:最后小猪去问了谁?河马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学学河马的动作。大饼怎么了?为什么大饼会被咬掉一大半?

(6) 这么大的大饼, 只剩下一点点了, 小猪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它会怎么想?最后小猪饿得肚子咕咕叫, 啊呜, 它也在大饼上咬了一口。“吧唧吧唧”, 它一边嚼着大饼, 一边想:究竟是谁咬了我的大饼?

(7) 小朋友, 你们知道是谁咬了大饼吗?为什么?

三、完整倾听故事, 感受故事幽默的情节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

四、活动延伸:玩游戏, 体验游戏的快乐

篇9:大班语言教案《昆虫》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

2、仔细倾听科学童话,了解内容,并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

3、熟悉昆虫的定义,并能据此作出判断。

4、愿意分角色表演简单的儿歌情节。

5、理解儿歌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教学准备:

各类虫虫的玩具模型或图片:如蚂蚁、蜜蜂、蚯蚓、蜈蚣、蜘蛛、蚕、螳螂等。

教学过程:

1、什么是昆虫(出示各类虫虫的玩具模型:如蜘蛛、蚂蚁、螳螂、蚕、知了、蝈蝈、蜈蚣等)“它们中那些是昆虫?”“你觉得长得怎样的虫虫才是昆虫?”

2、讲述《昆虫运动会》,使孩子了解昆虫的判断特征。1、昆虫运动会“昆虫要开运动会,会有哪些虫虫来参加呢?”(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2、昆虫都来了(教师讲述故事,并注意贴出蜜蜂、蜻蜓、蝴蝶、瓢虫、螳螂、蜗牛、蚯蚓、蜈蚣和蜘蛛的图片。)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小蚂蚁要请蜗牛、蜈蚣、蚯蚓和蜘蛛回去?”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了解昆虫的主要特征。(出示毛毛虫)“毛毛虫来了,它能参加运动会吗?为什么?”“为什么毛毛虫参加两个项目的比赛?”(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提示幼儿注意倾听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3、通过儿歌进一步对昆虫特点加深印象:《昆虫运动会会歌》:运动会,真热闹,昆虫朋友来参加。头胸腹,分三段,首先先要看清楚。一二三,四五六,我们都有六条腿。不能多,不能少,千万不能数错了。

教学反思:

多元整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活动的内容我们也把学习活动的内容于我们的课题研究进行有机整合,把孩子对昆虫积累的经验等其他方面经验的收集进行有机整合,使孩子对两个不同的内容出发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便于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得以体现。

篇10: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活动思路:

《三个和尚》的故事幽默有趣,富有哲理,内容适宜幼儿表演,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可以让幼儿体验各种角色的情绪感情,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同时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扮演故事中的角色。

2、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制作部分故事表演道具,与幼儿一起布置故事环境。

2、经验准备

(1)幼儿能在教师指导下分组和轮换角色表演。熟悉故事情节,掌握角色间的对话。对身体动作有一些设想,幼儿能和老师一起复述故事旁白,并适时插入。

(2)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根据需要及教材特点、幼儿实际情况,深入推敲,钻研教材,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法。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幼儿讨论各个角色的表现方法和注意事项,思考哪些角色可以让小朋友来表演,可以用哪些形式表现。

活动难点:

合作表演中幼儿不仅要表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还能照顾其他幼儿的表演进度。

活动过程:

1、谈话导人,引导幼儿回忆故事。

教师:小朋友,我们已经表演过了《j个和尚》,其实故事中除了三个和尚,还有很多角色可以有小朋友来演,现在请你们仔细想想,还可以演哪些角色?

幼儿:小老鼠!太阳!观音菩萨!火!白云!蝴蝶!水桶!

2、尝试表演,并总结部分角色的表现方法及注意事项。

引导幼儿尝试各种表现方法并使用部分道具,充分发挥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太阳必须要在小和尚来之前出来,同时晚上还要落下,表演太阳的幼儿就要跑来跑去,东升西落;火苗是要等到着火的时候才能出来,而且是从小火越烧越大,幼儿的动作也要从蹲到起再到站,灭了就要全部趴下或躲起来等。)

幼儿1:观音有水的时候就会很高兴,水被小和尚喝完以后就不高兴了,当起大火的时候,观音还有点害怕。

幼儿2:火有许多表现方法,火可以用红色的塑料袋,也可以用红色运用的词汇和情节推理来自于他们自身,他们对同伴传达信息接受的程度远远高于教师传递知识的信息,因此,要使幼儿的言语信息在同伴的发言中不断丰富起来。由于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由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推理、想象出来的,因此幼儿的预想与假设的技能得到了锻炼,这是一般的故事教学所无法达到的效果。活动中幼儿倾听同伴发言的同时,要对同伴提供的信息进行判断,在头脑中迅速选择与其他人不同的词汇与想法进行表达。在故事表演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得到了快乐,而且锻炼了勇敢和自信的品质,感受到了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

活动反思:

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我观察到本班幼儿的词汇量较少,对幼儿来说扮演角色可以帮助幼儿丰富词汇,词本身具有抽象概括性,因此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是个难点。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边说边做动作,体验、理解、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能够给幼儿带来乐趣。表演还需要练习角色间的对话,想象并创编身体动作,激发幼儿参与表演的兴趣,提供与同伴交流的机会,同时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不足之处:

篇11: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设计背景

通过观察图片。图画。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现象力。幼儿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能用丰富的语言看图讲述故事,能够懂得做事一定要一心一意。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探究欲望。

2、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理解和感受能力。

3、尝试通过图片。试述故事。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重点难点

幼儿不能在活动过程中不能够配合老师完成过程,不理解某些过程的做法。

活动准备

1、钓鱼竿。

2、自制蜻蜓,蝴蝶和小猫头饰。

3、优美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钓鱼竿。放音乐,引出课题。(2个钓鱼竿)

2、老师头戴自制的小猫头饰。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片。

3、一只蜻蜓飞来了,小猫是怎么做的。、

4、蜻蜓飞走了,小猫捉住了没有,它又回到了哪里。

5、一只蝴蝶飞来了,小猫又是怎么做的。

6、蝴蝶飞走了,小猫空手回到河边,发现了什么。

7、小猫说些什么,猫妈妈又是怎么说的。

8、小猫听妈妈说的话来没有,它又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9、小猫和妈妈钓到鱼后,干什么去了。

教学反思

经过这次的活动有以下的总结:

1、在这次的活动中,大多数的幼儿都对此活动很感兴趣,并积极的参与到其中,达到了动手的目的。

2、幼儿能够很好的理解老师说的做法,提升了他们的认知能力,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3、在准备的过程中对年龄较小的幼儿没有考虑周到,以至于有的孩子对有的过程不能太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够重视。

篇12: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活动目标:

1、能积极参与活动,对排图讲述感兴趣。

2、能仔细观察图片,按自己的意愿排图,编出情节合理的故事。

3、通过自由排图的方式,引导幼儿独立构思,自由地发挥想象,培养大胆讲述、创编故事的能力。

4、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5、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活动准备:

拔河比赛图片四幅,幼儿人手一份与大图内容相同的小图。

活动过程:

一、提问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你们知道什么比赛是向后拉才能赢?(可以提示是一项运动项目)教师小结:对了,是拔河。拔河是要使劲地往后拉才能赢的比赛。

今天,我们来看一场非常精彩的拔河比赛。

二、出示顺序打乱的图片,引导幼儿感知观察图片,描述画面的内容。

1、出示图片三师:图上有谁啊?它们在干什么?

大象在做什么?你觉得最后谁会赢?为什么?(右边的人多,拉的很轻松,小猪和小鸡的身体都是向前倾的等。)

2、出示图片一师:谁和谁在比赛?谁赢了?

3、出示图片二师:谁跑来啦?它跑来干什么?

这一次谁会赢呢?

4、出示图片四师:发生什么事情?绳子为什么会断?绳子断了,之后小动物们会怎么样?(摔倒了)小朋友注意到了吗?大象的旁边多了谁啊?(小鸟、小老鼠),它们来干什么?

三、幼儿自由排图,完整讲述所排图的内容。

刚才大家看的几幅图是没有固定的顺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顺序把这四幅图排一排。说一个故事。

提示幼儿:编故事的时候要注意说清楚故事里有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1、幼儿自由排图讲述。(幼儿讲述,教师巡回聆听。)

2、个别幼儿示范讲述。帮助幼儿先排图,再讲述。

教师对幼儿的讲述给予简单评价。

四、教师有感情地讲述图片内容,帮助幼儿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师:我也给这四幅图编了一个故事,我是这样排的?紧接着讲述故事。

你们觉得我讲的好吗?哪里好?(故事很长、精彩,结尾有趣等。)

教师小结:小朋友在编故事的时候尽量把图中的内容编进你的故事里面去。还有动物们之间的对话,说故事的气语调等。

五、巩固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幼儿再次讲述故事。

活动结束:

今天,小朋友学会了看图自己编故事的本领,可以回去和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编的故事。

教学反思:

拔河这一活动项目是集合了大部分学生的力量来进行练习的,这周我给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拔河比赛教学,同学们甚是高兴。可是从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和感想;大雪过后的第一周开始了,正在想操场面积受限,不能带领孩子们大面积进行活动,要给他们上什么课呢。一个比赛通知让我有了领悟。拔河比赛是同学们都比较兴奋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表现一个班集体的荣誉,也能通过练习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感情。所以我选择这周给他们上如何进行拔河比赛。

学生虽然高兴,可是组织起来就有点难度了,不过正因为他们的积极参与性,也搁置了他们的纪律性。一周下来在技术教学上没有出现什么大的漏洞,但是在给学生的思想感情上出现了一些漏洞;今天我听说几个班主任反应学生上完体育课,说因为拔河男女生都打了起来。听到这里甚是高兴甚是愁,高兴的是同学们都很积极,愁的是我自己没有给学生讲明白这是练习,没有给他们灌输比赛时友情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

篇13: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活动目标:

1、欣赏毕加索的绘画作品《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

2、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孩子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3、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4、感受到绘画的魅力,喜欢绘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梦。

2、幼儿作画工具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出示毕加索的作品《梦》,师生共同欣赏。师:有一个国家叫西班牙,那儿有一个大画家名字叫毕加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的一幅画。

二、通过赏析:引发感受和体验

1、师:画家画了一位什么人?她在做什么?(点击鼠标,出现作品《梦》)生:画家画了一位阿姨靠在沙发上睡得好香,她在做梦呢? 师:我们来学学她的样子。

2、师:红红的,软软的沙发,衬托出阿姨粉红色的手臂,画家把它画得大大的,用了暖色的调子,小朋友,你们能感觉到红色和黄色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生:暖洋洋的。

3、师:阿姨正在做梦,我们看看好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背景出现蓝色夜空)生:梦见了蓝色的夜晚,现在阿姨睡在冷色的调子里,不但睡得温暖、香甜,而且还很安静。

4、师:她还在做梦呢?梦见了她睡在沙漠里,红色为主的沙漠给人什么感觉?(点击鼠标,切换背景)生:炎热的感觉。

5、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切换背景)生:绿色的草地,以绿色为主的草地,让我们感觉空气很好,阿姨睡得很舒服。

6、师:她还梦见了什么?(点击鼠标,出现背景)生:她梦见自己睡在海边,蓝色的海水,让我们感觉海边好像有风要吹过来,很凉爽。

三、启发幼儿作画 小朋友,阿姨还梦见了什么?比如:她在阳台的月光下,或者绿色的花园里,不同环境的背景色调给我们的感觉不同,请你试试看,等会儿,我让阿姨搬到你那里去,好吗?

四、过程指导

1、对没构思好的幼儿,帮助其建立构思。

2、对不太敢表现的幼儿,鼓励其大胆表现。

3、通过表扬提示幼儿大胆使用色彩,涂画背景。

五、评价 在实物展示台上展示幼儿作品,请全班幼儿一起体验背景变化后的感受。

课件设计思路与教学教学反思

一、设计思路 封面 以蓝色泡泡模板为背景,依次出现美术欣赏、梦、设计者、制作者。

图片一 以盒式向内收缩出现名画《梦》,供幼儿欣赏,感受《梦》的意境。

图片三 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剪贴,去掉人物的背景

图片四 人物不变,插入蓝色夜空背景,让孩子感受蓝色给人冷、安静的感觉。

图片五 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沙漠背景,让孩子感受红色给人暖、热的感觉。

图片六 人物置于顶层,插入绿色草地背景,让孩子感受绿色给人空气清馨的感觉。

图片七 人物置于顶层,插入海边背景,让孩子感受淡蓝色给人凉爽的感觉。

图片八 出现名画《梦》、图片四、五、六、七,供幼儿欣赏,鼓励幼儿大胆用色涂画背景。

封底 和封面背景相同,依次出现多谢指教等字样。

二、教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名画欣赏,毕加索的《梦》,引导幼儿发现美并体验这种感受;其次是增加幼儿对色调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幼儿运用色调进行表现的兴趣和能力。

首先,设计的课件《梦》色彩鲜艳明快,一下子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孩子在欣赏的过程中体验了美感,课件取代了传统教学法中的图片,让图片活了起来。其次,名画的背景采用蒙太奇式的切换,让孩子充分感受随着背景色调的变化,而引起的不同心理感受,这样幼儿很容易将抽象的色调理解转化为直观感受。课件取代了幻灯片的不覆盖性、多变形,名画的色彩明亮、课件制作巧妙,在这里课件发挥了它无可替代的作用。

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对背景的设计大胆而丰富,小部分孩子画的非常有创意,大部分孩子想的奇妙却难以表达。孩子们很喜欢创作画,今后我将多设计想象画课题,开拓幼儿的思路,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篇14: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我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最高的山、最长的城墙、最大的广场。

2.领略蒲公英所见的祖国秀丽山河,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热情。

3.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ppt、童易软件《月亮船》、上海建筑图片、仙女棒一个、上海宣传片视频、歌曲《大中国》

活动过程:

一、情境引入--引起幼儿兴趣师:(出示蒲公英在流泪的图片)这是谁?它怎么了?

蒲公英为什么会哭呢?(引导幼儿自主猜测。)师: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故事《月亮船》,就知道蒲公英为什么哭了。

二、分段欣赏故事--知道故事情节

1.第一段:(知道蒲公英哭的原因)提问:

(1)蒲公英为什么哭了?(蒲公英迷路了。)

(2)迷路的蒲公英碰到了谁?(好心的蟋蟀和善良的螳螂)蒲公英什么反应?

(3)蒲公英迷路了要回家,我们怎样帮助它呢?(幼儿自由回答。)小结:原来蒲公英迷路了,很伤心很难过。

2.第二段:(知道蒲公英的家是中国)师:我们继续听下去,就知道谁帮助了蒲公英,是怎样帮助的?

提问:(1)是谁帮助了蒲公英?蒲公英的家在哪里?

(2)月亮船在云海里飘呀飘呀,蒲公英看见了什么?仙女告诉它那叫什么?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世界上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世界上最大的广场--tiananmen广场;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小结:原来蒲公英的家是中国,中国有世界上最长的城墙,万里长城;最大的广场,tiananmen;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最高的山,喜马拉雅山。

二、整体欣赏故事--学说世界之最

1.师: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一下故事《月亮船》吧!你觉得故事中什么地方很好听的!(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好听的话)师:黄老师觉得这些话是很好听的:月亮船在云海里飘呀飘呀!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仙女就告诉他,那叫太平洋。蒲公英看见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仙女告诉他,那叫喜马拉雅山。

2.教师引导幼儿找好朋友,一个做蒲公英,一个做仙女,进行学说!

小结:从故事里我们知道,中国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很多世界之最,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三、自主分享讨论--我爱家乡上海

1.谈谈我的家乡上海师:蒲公英的家乡在中国,我们的家乡在哪里呢?请小朋友互相说说我们的家乡上海都有什么?

2.幼儿欣赏宣传片:我爱家乡上海师:我还带了一段关于上海的城市宣传片,说说你欣赏后的感受。

小结:原来我们的家乡上海也有很多有名的地方和世界之最。

四、结束--欣赏歌曲《大中国》

师:小朋友,我们是中国的小主人,不仅要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自豪,还要从小学好本领,长大了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富强!(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让我想起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大中国》,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教学反思:

在整个说课的过程中,从一开始准备我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的,我没有按照一般的要求的去设计这节课,我以为这会是好的,没想到这却成了偏题,说实话有一点儿伤心,不过这是第一次嘛,而且我觉得应该是我在设计的课中并不能体现我的想法,所以老师们就更不能理解了,只是会觉得我设计的课偏题了,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经验教训:在还没有把课说好的情况下就不要去一昧的讲究新颖,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表达自己的本意可能还会很乱。

篇15:大班语言教案及教学反思《梦》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能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2.感受故事情节的起伏及诙谐、有趣。

3.能较清楚连贯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及故事的基本内涵,培养幼儿做事认真仔细的态度。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5.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重点:

胖嫂这个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内涵,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他们即将面临升入小学,那么如何做一名做事认真、仔细的小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活动准备:

故事《胖嫂》课件、VCD

活动过程:

1.向幼儿简单的介绍胖嫂的事情,激发幼儿观看影片的兴趣。

这个故事有意思吗?故事中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出示课件)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

这些有意思的事情是怎样发生的,我们再来看一看故事。

第一件事:(把枕头当宝宝)胖嫂收到妈妈的信后,知道妈妈生病了,她是怎么做的?(观察胖嫂的表情),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怀里抱的是什么?(大枕头),她为什么抱的是大枕头?(引导幼儿懂得不能因着急而做错事的道理)

第二件事:(来到冬瓜地里,错把冬瓜当宝宝)来到冬瓜地里天已经黑了,发生什么事情了。在大冬瓜地里摸到了小斗篷,这时胖嫂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这时胖嫂做了一件什么事?

小朋友说说胖嫂应该怎样做?(引导幼儿说说胖嫂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第三件事:(来到妈妈家)当胖嫂来到村口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妈妈看到胖嫂抱着的小斗篷,会发生什么样的事?(看看妈妈和胖嫂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那宝宝到底在哪呢?

第四件事:(再次来到冬瓜地)观察胖嫂着急的图片,问:这时我们看看胖嫂急得怎么样了?(瞧把胖嫂急得,又是泪水又是汗水,她在冬瓜地里摸呀摸呀,她摸到了什么?可是胖嫂却以为怀里抱的是什么呀?

第五件事:(回到家的情景)回到家以后会发生什么事?胖嫂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吃惊、惊呆、惊讶……)学一学胖嫂惊呆的样子。她为什么惊呆了?

3.概括故事的要点,知道做事不能马虎,遇到事情要认真、仔细,看清楚了再做,这样就不容易做错事情了。

故事中胖嫂闹出了很多的笑话,出了那么多的错,胖嫂为什么总是出错呀?胖嫂是一个怎样的人?胖嫂总是出错,我们来帮帮胖嫂好不好,那么你想对胖嫂说些什么?

延伸活动:

讨论:小朋友就快要上小学了,做为一名小学生,做事认真仔细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小朋友说一说,怎样做才能不粗心呢?

教学反思:

1.活动过程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展开。首先完整欣赏故事,为幼儿能理解故事内容,设计有效提问:对故事中什么地方感到有意思?来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大意。目的是落实故事的诙谐、有趣的这个教学目标;第二次讲故事的目的是理解故事的基本内涵,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育幼儿做事应认真仔细,并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请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怎样做事才能认真仔细,最后通过交流来提升幼儿的关键经验。从而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

2.采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教学,引导幼儿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大胆表达,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通过观察画面,来体验故事的跌宕起伏,教师能及时进行关键环节的引导,使幼儿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关键经验,较好地落实教育目标。

3.能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恰当地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唤醒幼儿对在日常生活中及入小学后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认识。如:怎样做不粗心?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幼儿的回答积极踊跃。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万人评国土局”活动工作汇报下一篇:中央水利资金管理责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