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护理专业的感想

2024-04-21

对护理专业的感想(精选8篇)

篇1:对护理专业的感想

实习感想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经是实习的最后一个科室了,轮转过很多科室,遇见过很多人,对于即将毕业成为社会人的我们来说,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或好或坏,都将对我们的成长和对这个社会的认知烙下深刻的印记。

还记得第一天的入职大会,所有的实习生都第一次穿上医院给发的护士服,穿戴整洁早早的来到会场。那时我看到来自各个学校的实习生,突然就有一种莫名的压力。我知道每个能够进入郑大一附院实习的学生都是从各个学校里经过层层选拔的,都是各个学校最优秀的学生,这么多优秀的学生集合在一起,显得自己又是那么的平凡。我没有人脉关系,也没有担任学校大组长,相比其中一些人,我的平台没有那么高,但是我相信我和更多的一部分人是一样的,只要踏实努力,也一定会有自己的一片天。于是我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这十个月一定咬牙坚持,不争不抢,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不管结果怎样,一定要给这段实习一个漂亮的交代。

但是现实永远比想象中要残酷。我的第一个科室是神经介入科,去上班的第一天简直要累残。刚刚从学校出来的我是极其不适应。在学校的时候天天不是教室就是宿舍,几乎都是在坐着的状态,但是到了医院不一样了,几乎没有时间让坐,所以一天下来腰都要断了,腿也发沉,回到住的地方瘫在沙发上动也不想动。

现在想来其实第一个科室一点都不算忙,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的身体也渐渐适应这种节奏。早上早早的起床吃点早饭就往科室赶,忙到下班回去自己做饭吃完再收拾干净,抓紧时间休息一下就要去上下午班。每天紧凑的生活让我很充实。

但是针对实习,我觉得自己很长时间以来都是很盲目的。虽然第一天老师就告诉我们要怎样去实习,怎样去学习,但是方法都是要经过自己的摸索才能领会到的。我曾经有过抱怨,我觉得作为一个护士,到哪里实习工作都是一样的,来郑大一附院也不过如此。因为每天做的工作都差不多,扎针输液各种治疗,当我们实习一段时间,都熟悉了各种操作,甚至能独立去完成各项操作之后,我们就失去了刚来实习的热情。但是当我们转科到妇科五的时候,护士长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刻的谈话,问我们实习感想。那次的谈话让我意识到是自己的学习方法存在问题。我们来郑大一附院实习,为什么感觉跟去其他医院没有区别,就是我们不会利用身边的资源。因为这个医院的优势所在,所以吸引很多病人。病种很多,表现也不尽相同。我却从来没有认真去看这些病例,了解治疗方法,思考护理问题,而是着重于护理操作。原本以为实习没什么大不了的,就那些操作几个月就学会了,但现在看来,护理是一门终身学习、长期积累的学科。即使将来进入了工作岗位,不断的学习也是很有必要的。

谈到感想,还有很多很多。关于生命、关于责任、关于成长...现在实习已经过了一半,也即将面临就业。不管结果怎样,我感谢医院给我实习的机会,感谢老师对我的包容,感谢患者对我的信任。我想在这个医院我所见到的、学到的、领悟到的,都将受用一生。

篇2:对护理专业的感想

人的心理现象可以说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而心理学则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在我看来,心理现象既包括普通动物的又包括人类的,既有表面的行为又含大脑的思维,它是自人类诞生即存在的,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一门科学。

虽然“心理学”一词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出现了,它的古希腊文的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但是几千年来它一直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9世纪,才算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在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冯特,在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也标志着心理学学科的诞生。冯特也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著名创始人之一,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生理心理学原理》可称得上是“心理学独立宣言”。

在接触心理学之前,我曾经狭隘的认为,心理学就是根据一个人的表情和行为来判断一个人的内心想法,或者是像心理咨询师那样开导那些有心理障碍的人的一门技术,学习心理学的要点在于观察和交流。但在接近两个月的心理学课程学习中,我逐渐地明白,心理学其实不像我想象那样,它是一门系统的、具有事实依据的科学,而不是只凭主观臆断就能进行的对他人心理的猜测。

学习心理学,必须要有良好的生理学基础,可以说生理学是心理学之父。大量事实表明,人类的心理现象是受生理控制的。例如,人之所以心中有爱,拥有创造力,感受快乐和幸福,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体内产生的一种激素--多巴胺,它给给予人快乐和恋爱的感觉:恐惧感之所以存在和消失,是由于在压力的刺激下,人体内产生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I型和一些其它激素的作用。由此可见,心理现象与生理是密不可分的。

心理学的范围十分广泛,目前我所了解的心理学分类有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实验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广告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恋爱心理学、两性心理学、军事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行为分析学等。而在短暂的心理学发展过程中,却又诞生了不少心理学派,例如构造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等,可谓是有百家争鸣、百舸争流的局面。

通过两个月的学习,我粗浅地认为,在心理学研究中,首先要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其次需要通过人的观察、调查和实验才能得出一个简单的心理学结论。而在研究心理现象时,研究方法的选择很重要。对于心理行为,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得出结论,研究对象可能并不知情,这有助于研究的客观性,但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问卷调查是一种心理测验法,它可以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并可以同时分析多个变量,但是同时,因为被测验者的回答不确定是否可信,所以很难推出因果性的结论;实验法通过控制条件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以便于研究者积极干预被试者的活动,创造某种心理现象并使之重复出现,但对研究者的能力要求较高,而且被实验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很可能会干扰实验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因为心理学是一门中间学科,所以它的知识面比较广,要学的东西很非常多且杂,尤其是哲学和生理学方面,其它方面均要涉猎一些,这对于我是一个挑战,也正是我的兴趣所在。我比较喜欢新鲜事物,对于很多方面都想去尝试。最初选择心理学作为专业选择,原因是认为学好心理学可以帮助很多心理有障碍的人,能够学到很多东西。后来误打误撞地被录取了也挺开心的,因为填的几个专业中,应用心理学是我比较感兴趣的一个。开学两个月下来,我明白了其实它不像我想象中那么简单,它覆盖的范围也远比我想象中的广,它几乎可以用于生活中的任一方面,而不是简单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教师这些职业。

对于专业导论这门课程,一开始,我以为应该是很枯燥的专业知识的灌输,或者是心理学的发展历程。虽然教材是讲实验的,但是上课时大部分是老师在分享一些经验和案例。相比之下,普通心理学的课程显得更加专业。但是在老师提供的视频中,我们了解到心理学的一些小方面,还有一些经典的实验,虽然好像看起来没有什么用,但是我觉得在以后的学习中也是能够效仿的。

前段时间,我的室友给我分享了一下她借的资料,是关于弗洛伊德的思想。弗洛伊德是心理学史上比较有名的心理学家,他的著作《梦的解析》可谓是心理学的一大著作,但是同时也受很多人的批评。由于中外文化和年龄的差异,他的某些关于性的观点我无法理解,但是他的关于潜意识的理论我却十分赞同。其实每个心理学家都有令人无法理解的思想,也有让人钦佩的观点。虽然我不完全赞同弗洛伊德的性理论,但是我还是会尝试去理解。

篇3:对护理专业的感想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国学理论凸显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成为创建和谐社会、推动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近几年,国家非常重视在中小学开展国学教育。中职卫校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仅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专业态度和职业素养养成的重要时期。护理专业是关涉人的生命和健康的专业,护理服务更是集科学、艺术、爱心于一体的工作,护理专业学生是未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也是医德医风的维护者、创设和谐社会的践行者。所以,用国学思想浇灌学生心灵, 用国学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学行并举,知行合一,把国学理论与护理专业教学相结合,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适应社会发展、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竞争力的合格人才。

1国学理论对学生专业素质培养意义深远

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是在中专环境和护理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是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较为稳定的身心要素与结构水平,是其在毕业时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态度的总和。在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引入国学理论,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专业态度,增强职业认同感、责任感,树立救死扶伤的博爱精神。

1.1国学教育可以端正学生专业态度,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

中职卫校学生多数文化基础较差,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往往存在问题,进而导致情绪低落,厌倦学习,行为懒散、消沉,自卑或自负,克服困难的意志较薄弱,专业学习方法和策略缺失。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对护理工作有偏见,认为护理工作既脏又累,是伺候人的工作,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缺乏认同感,更不用说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了。用国学理论教育学生,让其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过去,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现在和未来。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用国学的主体思想,即“以安身立命”为终极追求的生命哲学,浇灌学生心灵,为学生打开安顿精神生命的智慧之门,增强其自信心和责任感,端正学习态度,明白护理不光是一项谋生的技能,更是生活的技艺,有一技之长无论身处何境,都能乐得其所。同时,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用“穷而弥坚”锤炼其意志;用“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思想激励其学会学习,持之以恒。

1.2国学教育对专业知识、专业技术的学习起到促进和补充作用

进入21世纪,护理模式已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人们对医疗护理的需求越来越人性化、个性化,现代护理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内容更加丰富,知识结构更加全面合理,处处蕴涵着国学思想和理论。例如,护理伦理学要求护理人员应具有德、善、爱、术,这与传统国学思想完全契合;“人处疾则贵医”“医者仁术”“有德胜有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 与对病人的人文关怀以及医德、生命伦理的要求一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领悟这些道理可以更好地学习人际沟通课程;老年护理中的临终关怀,也体现了国学理论的“孝亲” 之道、“伦常”之礼,可结合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对学生施教,让学生懂得“仁义”是儒家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关怀着人之初,守护到人之终。妇产科护理、康复护理及中医护理、养生保健等专业课程中,更是充满了中医理论“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等思想,结合国学理论,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可增强其学习兴趣,使其在认识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完善知识体系。

1.3国学教育可提升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竞争力,为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竞争激烈,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虽然医疗事业的发展、医院的扩建以及外资医疗机构的进入需要大批护理人才,但只有具备较好沟通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强烈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以及高雅的气质仪态等综合素养的学生才有职业竞争力。

国学思想中的“阴阳中和”“大易之道”,被称作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国学著作《中庸》《道德经》等所讲的“仁和、柔和、 圆和”之理,正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百折不挠、变异创新、与时俱进、拼搏进取、勤劳勇敢的体现,也是厚德载物、包容宽厚、 谦虚谨慎、以柔克刚精神所在。“阴阳中和”的基本精神还与时代精神完全融通,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只有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身与心和谐相处,社会才会进步,学生的事业才能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理励志,专业综合素养不断提升,职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

2在中职卫校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中渗透国学教育的措施

2.1加强护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国学理论知识水平,尤其是把国学理论与护理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的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所以,首先要使教师深刻认识国学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增强国学理论渗透意识,树立新的护理教育观念;其次要加强护理专业教师国学理论等人文知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使其能有意识地把国学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会贯通,把国学思想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国学修养。另外,教师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仪态风貌等,都会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形成、国学素养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2.2开发校本课程,让国学教育与护理专业教学有机结合

中职卫校护理专业教材专业性强,编排呆板,人文知识较少,对于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中职生来说,不仅难以理解,还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开发校本课程,寻找切入点,通过故事、案例和漫画等形式把国学理论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深更快地领悟专业知识和技能。

2.3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国学教育一定要改变以往简单诵读和吟唱的传统形式,要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教育手段以及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与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国学理论学习。

2.4学行结合,知行合一,促进国学理论与实践结合

临床见习和实习是护理专业教育至关重要的环节,学生通过各科室轮转实习、与病人接触及亲身体验护理操作,不仅使学校所学的各科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巩固,还能学行结合,知行合一,体验国学理论在救死扶伤、护理沟通、医患和谐中的魅力。国学理论中“阴阳中和”“五行相生、相克”“天人合一”“标本兼治”“顺应四时,护养结合”等思想对护理技艺有指导作用;“孝悌之道”“大医精诚”“仁者爱人”等思想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使护理专业学生专业素质进一步提升。

2.5充分利用社团活动与志愿者服务开展国学教育

中职卫校国学教育可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社团活动与志愿者服务等。可以成立诗词古琴吟诵社、书法绘画社、陶艺剪纸社;通过护士礼仪大赛、护士形象设计大赛、《论语》故事演讲、孝亲摄影大赛、戏剧小品大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还可以结合养老院和社会福利院志愿者服务活动进行国学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音、体、美、劳全方位培养学生,使其成为具有高尚人格、博爱思想,兴趣广泛,心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人才。

篇4:对护理专业的感想

关键词:钢琴课;音乐;表现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142-01

不知不觉中,体育艺术系的音乐学专业已经走进第五个年头了。从2008年这个专业的萌芽开始走到今天,可以说历尽艰辛,这里面倾注了所有音乐教师的辛勤劳动。由于音乐学是新专业,尤其在体育院校这样一个看似和音乐没有关系的院校里,发展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一、专业差异

这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学科,首先,需要有一定水平的本专业的教师,作为教师,自身不但要具备丰富的学科知识和能力,还要有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够传道授业解惑;其次,要有配套的硬件设备,比如钢琴,电子琴或其他有声设备;第三,要有良好的音乐氛围,让学生很快进入状态,把音乐当做自己的爱好、特长,并乐于去表现。

我是从2008级第二学期开始带钢琴课的,因为是从其他老师那里分过来的学生,程度差异很大,自身钢琴技巧也有很多不同。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练琴的习惯,练琴也有很多方法,不必去遵守一个固定的方法,但目的只有一个——弹出美妙的乐曲。当我接手这些学生的时候,开始有些不习惯,因为我没有参与这一届的招生,他们的专业和我想象中的相差甚远,我认为音乐学专业不可能招程度这么浅的学生,毕竟我是音乐院校毕业的,我或多或少会用专业院校的眼光去看待,内心的落差实在是太大了。我适应了一段时间,不断跟学生交流,从他们口中去了解他们想要的音乐,去了解他们在想什么,对音乐的看法是什么,慢慢的我能理解了,很快进入了教学的角色。

二、变换教学思维

我从小练琴比较规范,老师和父母对我也很严格,把业余爱好当做专业来培养,我受益匪浅。在我的教学工作里,我用到了很多自己学生时代曾经用过的方法,对学生都很严格,不管他们是喜欢声乐还是喜欢钢琴,毕业后是否从事和钢琴有关的工作,我都一视同仁,绝不含糊。学生们说我上课很认真稳重,有条理。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我作为人民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以德服人,才能教书育人。对于钢琴教学,需要严肃但不刻板,有原则但懂得变通。我会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情況选择更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做到因人而异,使他们能够更快更容易的理解,最终练好钢琴。

随着音乐学专业的逐步发展,现在已经是第四届学生了,从招生考试中能看到学生的专业程度越来越好,多才多艺的学生更是才层出不穷。

我们慢慢的总结出了自己本专业的一些特色,规范制度、合理教学,根据我们自己的学生情况制定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我负责编写2008级的教学内容,这也是对我自身专业的提高,编写中要做大量的思考和总结,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做到多样化,不单一。

三、实践教学

2010年5月,我和我的学生举办了钢琴专业汇报表演,这是体育艺术系首次专业汇报表演,教研室教师和全体音乐学专业的学生都观看了此次活动,收到良好反响,也得到了系里的大力支持,这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

举办这样的表演,我是深思熟虑的:

首先,我想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

其次,同学们之间可以通过这样的表演取长补短,鼓励他们努力学习;

第三,给同学们一个我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在这里,没有好坏之分,没有相互比较,不打分,不评价。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同学们的心理素质,我不希望学生平时只是自己闷在琴房里埋头苦练,更多的希望他们用自己的理解去表现音乐;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激励的作用。我觉得不一定每学期要期中考试,用严肃的形式考量,可以换种方式,比如表演,来鼓励学生,老师们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也能有更直观的了解,并能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完成教学计划。

篇5:对护理专业的感想

涉外护理在近年欧美、中东等地区缺少专业护理人才的形势下应运而生。由于国际市场缺少护理人才, 国内很多护士走出国门, 进入国际市场[1]。目前, 各个医学院校都逐渐开设了涉外护理专业, 其中医学术语课对于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提高专业英语水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有效衔接涉外护理专业公共英语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意义重大。

1 医学术语课程的特点

医学术语课最早是作为必修课程出现于欧美一些医学院校的, 同时, 医学术语课也是美国医师执照考试和美国执业医师规范学会的考试课, 可见国外将医学术语课教学列为医学教育的重点之一, 相对而言, 我国该课程的开设较晚。目前, 我国很多医学生虽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但其在与外国学者交流时还欠顺畅, 其中, 临床医学术语不过关是主要原因。医学术语课的开设可帮助医学生解决与医学对应的英语学习问题, 医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医学术语, 保证了其与专业医学课程的密切结合[2]。所以, 医学术语课不能等同于单纯的英语教学, 它不是单纯的语言教学, 而是专业性很强的外语教学, 只有使其与基础医学教学内容并行, 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当然, 医学术语课教学不是医学词汇教学。如果教学过程中以介绍生词为主, 就偏颇了医学英语教学和医学实践之间的关系。

医学术语具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3], 即它具有单义性, 任何一个医学术语在医学领域里只有一个严格规定的意义, 不能有第二种意义。而且这种意义也是具有长久的稳定性的, 一旦医学界公认, 其含义和词语形式是不会发生改变的。明确医学术语具有这样的特点后, 教学中就不能像普通外语教学那样以生词作为切入点, 教学要以构词形作为教学重点, 通过构词形将单一、稳定、严肃性极强的医学术语教学更加形象化。通过以构词形为主的医学术语教学,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2 涉外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及对策

涉外护理专业培养的是专业性强、英语沟通能力强的人才, 医学术语是涉外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但目前受专业学制的限制, 课时安排尚不完善, 还有待进一步改善, 而且医学术语课程与公共英语存在诸多不同之处, 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在学习时仍会感到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是医学术语课具有极强的专业性, 涉及到的医学护理专业名称往往单词较长, 发音生涩。医学术语课程中选用的教材多为长句结构, 多数学生在阅读时感觉句子太长, 弄不清句子含义。教学中的英语长句由主从复合句以及并列复合句构成, 学生需要弄清句子成分, 然后迅速、准确辨认句型才能读懂句子。其次医学术语构词也颇为特殊, 其前后缀与一般常用词汇的前后缀是不同的, 其前后缀一般较长且较特殊。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受法语、希腊语以及古拉丁语的影响极大, 所以医学词语多为一些长词和书卷语, 且以多音节为主, 这些影响一直延续到目前正式的医学词语[4]。同时, 临床上为了书写方便, 在病例报告中常采用缩写和非标准英语, 这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医学基础知识, 将生涩的护理专业单词进行分类, 这样, 才能掌握好医学术语。

针对以上提到的医学术语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可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医学术语中存在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 即很多医学术语单词都具有盎格鲁-撒克逊、希腊、拉丁3个词源。医学术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对这3个词源的讲解, 探究其规律性, 帮助学生掌握医学术语。再者, 医学术语的发音也有其特殊的发音规律, 通过系统地总结其规律, 并强化培训就可以使学生掌握医学术语音标。所以, 教学中要注重特殊的发音规律。医学术语课程的教学不能以构词形为单一教学模式, 以防造成学生的倦怠感, 要注意结合原版的教学文章, 选择长度适宜的原版文章进行教学, 要保证医学术语的使用密度至少达到20%, 以加强医学术语的教学效果。

3 医学术语课对公共英语课与护理专业课的衔接作用

医学术语课程是专业英语的一个分支, 既继承了外语课程体系的特征和规律, 也带有医学基础课程的专业性, 所以医学术语课程的学习难度要大于公共英语课程, 这就要求学习者不仅要有扎实的外语基础知识, 还要具备特定的医学背景知识。医学术语课程对于公共英语和护理专业课程的衔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而言, 在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也必不可少, 这是掌握医学英语的切入点。在医学术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 不是单纯地背单词, 而是通过医学术语知识的渗透, 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听说能力, 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在医学术语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对选择的教材进行精讲, 围绕教学目标, 选择典型范例, 引导学生多说多练, 构建一个教学互动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 模拟护理实践教学模式, 突出医学术语的口语练习, 教师予以适当辅导。

国际医疗合作逐步加强, 医务护理工作者也迫切需要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并用英语阅读和撰写医学著作[5]。作为医学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师, 要针对涉外护理专业的特点逐步渗透医学专业知识, 以英语教学和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为基础, 促进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掌握英语和专业技能, 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明山.医学英语术语教程[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2000.

[2]魏菊红, 范庆林.医学词汇构词特点分析[J].基础医学教育, 2000, 2 (4) :343~344.

[3]王晓鹰, 章宜华.同学科同词尾英文医学术语中文译名的系统性[J].科技术语研究, 2004, 6 (4) :35.

[4]凌梅生.医学硕士生英语教学改革的专业需求与文化定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1) :37~38.

篇6:对护理专业的感想

关键词:技能高考;中职护理;启示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4-0057-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构建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贯通的“立交桥”,打通技能型人才深造发展渠道,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保障。高职招生入学考试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入口”,对高职院校及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湖北省“技能高考”招生改革是高职院校招生制度发展的突破。“技能高考”以实践能力本位为导向,有利于构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立交桥”,有利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扩大高职院校自主权,有利于为社会选拔输送专门人才。[1]

所谓“技能高考”是湖北首创的针对职业教育发展推出的一项重要的招生考试改革,要求高职院校开展只针对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招生考试,招生考试以技能操作为主、文化考试为辅,技能考试由指定的几所院校组织实施,文化考试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考试时间与普通高考同步,“技能高考”录取时间和普通高考录取时间同步进行。[2]

从2013年起湖北省开始实施护理专业技能高考,在湖北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作为组考院校的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已经成功地组织实施了两年的护理技能考试工作。通过对这两年的护理技能考试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护理技能高考相关中职学校在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建议,从而提高考生的护理技能成绩,让在技能方面有才能的中职毕业生能够更加顺畅地踏上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这座“立交桥”,同时增强中等护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一、护理专业技能考试大纲分析

护理专业技能考试以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护理类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护理技能训练内容,依照《国家护理职业技能标准》的初级护士技术等级标准。要求考生能按照考试要求,独立完成考试项目的操作,并能在操作过程中表现出相应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技能。[3-4]

护理专业技能考试由护理专业技能应知和专业技能实践操作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200分,其中专业技能应知考试成绩占30%,专业技能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占70%。

1.技能应知部分。主要内容为住院环境及护理、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患者清洁护理、患者饮食护理、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排泄护理、药物疗法和过敏试验法、静脉输液和输血等八个章节中与实践技能操作相关的知识。

2.技能实践操作部分。由必考、抽签考试及自选考试三部分组成。必考项目为无菌技术铺无菌盘(半铺半盖法),抽签考试项目为徒手心肺复苏术(成人)、戴无菌手套,自选考试项目为铺麻醉床、测量血压及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设置不同的考试方式,既考查对护理专业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的掌握情况;既兼顾了技能考核的覆盖面,又考虑到了考生的专业兴趣、爱好及倾向,以人文关怀的角度照顾了考生个性化的选择。技能实践操作考试中涵盖有护理职业素质的内容,结合国内外护理最新动态,在个别项目中引用了最新的国际训练标准。

二、技能考试分析

1.成绩分析。

(1)总评成绩分析,见表1。成绩呈正态分布,说明各中职学校和考生对此次技能考试工作较为重视,取得较好的成绩,效果满意。

(2)单项成绩分析,见表2。从应知部分的考试成绩来看,不及格率较高,说明考生对专业技能基础知识考试不够重视,在与技能实践操作相关的基础知识掌握方面还较为薄弱,准备不充分;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患者存在的问题,对客观题难以把握、判断不准。

从技能实践操作部分考试成绩来看,平均分都在75分以上,说明考生对技能操作普遍较为重视,认知度较高,大多数考生能准确熟练地完成此项操作,技能操作掌握得较好。

2.操作考试过程分析。

(1)铺无菌盘(半铺半盖法)。此项操作要求考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正确准备用物,能正确识别与判断无菌物品,清楚划分无菌区域与非无菌区域、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能正确履行职业技能规范并符合职业标准。从考试过程来看,部分考生着装不规范如未戴口罩、帽子等,不能正确准备操作用物和无菌物品,无菌区域污染。说明各中职学校训练标准不统一,考生无菌观念有待加强。

(2)徒手心肺复苏术(成人)。此项操作是必须掌握的急救技术,要求考生能快速识别并判断呼吸或循环情况,迅速对呼吸停止患者实施呼吸支持、心脏停搏者实施胸外按压及时建立有效循环,施救后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价。从考试过程来看,部分考生操作顺序先后颠倒,约35%考生心脏按压定位不准,按压姿势不规范,胳膊弯曲;约40%考生人工呼吸操作无效,吹气时胸廓未隆起;约20%考生仍然按照旧复苏标准施救,先人工呼吸后心脏按压。可见,各中职学校在此项目中未按照考纲和操作标准进行训练。

(3)戴无菌手套。此项目是预防和控制交叉感染的一项重要基本操作,是保护患者和自身预防医院感染的基本技能。要求考生能明确戴无菌手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知道无菌手套污染的处理方法,能准确地戴好无菌手套,操作规范符合无菌要求,应用到位。从考试过程来看,大多考生不注意细节,操作中违反无菌原则的人较多,说明考生无菌观念不清,未明确考核的目的,取得高分的考生较少。

(4)铺麻醉床。此项目是确保手术患者安全舒适的基本技术,要求考生能根据患者的麻醉方式和手术部位准确判断铺床目的,动作连贯、手法轻稳,能正确运用节力原则。从考试过程来看,发现部分考生未按护士工作规范着装、多余动作较多、动作不流畅。

(5)测量血压。血压是生命体征中一项重要的内容,要求考生测量部位准确,操作规范、熟练,测量结果正确。从考试过程来看,发现部分考生未和患者有效沟通,没有进行操作前的核对及评估便开始操作,没有检查血压计、听诊器各部件的完好情况,测量时放气速度过快或不均匀。

(6)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此项目是临床上挽救患者生命和改善健康状况的重要治疗手段,要求考生操作规范、无菌观念强、动作熟练、关心体贴患者。从考试过程来看,考试过程中发现部分考生未按要求着装,操作时未佩戴口罩,爱伤观念不强,表现在未与病人进行有效沟通,止血带绑扎时间较久。

3.操作考试过程共性问题。

(1)护士基本职业素质尚有欠缺。表现在技能操作考试中多数学生着装不规范,如没有佩戴口罩或护士帽,还有部分考生举止、礼仪不够规范;沟通技巧及人文关怀不够,多数考生在操作过程中既没有与主考教师及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也没有操作环节的必要解释。

(2)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不强。多数考生既不注意对自身的安全防护,也不注意对操作对象的安全防护。在技能操作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如不能按区域放置无菌物品,随意跨越无菌区,导致无菌物品和无菌区域污染,给患者带来安全隐患;脱手套时接触到污染面,没有有效地保护自己;铺床时不佩戴口罩,导致灰尘、飞絮进入到自己的呼吸道,从而给自身安全带来风险;密闭式静脉输液操作时不核对医嘱、药物,不查对病人,这些均说明考生安全风险意识低、质量意识较差。

(3)规范意识不高。较多考生未按标准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三、护理技能高考对中职护理专业教学的启示

1.强化护士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多数考生能按照操作规程完成各项操作,说明护理操作技能作为考生必须具备的“硬素质”已基本被掌握,但操作中涉及的护士基本职业素质方面如着装、举止、礼仪、沟通技巧、应急能力、人文关怀等相对较薄弱。因此,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护士基本职业素质的培养,将护士基本职业素质的教育内容有机地融入到专业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在进行护理操作训练时同时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职业素养。

2.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护理技能考试中,心肺复苏操作考试标准采用的是2010国际复苏指南标准,新标准相对于旧版本在基本生命支持方面有着较明显的变更,如去除了“看、听、感觉呼吸”的步骤,流程方面也由2005版的A-B-C改为C-A- B,但考试过程中仍有近半数考生未按照新标准进行操作。再如,“腕带”作为近几年临床普遍使用的一种患者身份识别标志,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外,必须核对腕带,实行双向核对,以确保患者的安全。但在静脉输液操作考试中,只有少数考生同时对患者使用两种身份识别方法。因此,在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注重操作的规范和标准。

3.采用案例教学。护理技能考试中不管是应知部分还是实践操作部分都涉及案例分析,要求考生具有系统思维能力,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目的选择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讨论,教会学生分析案例的思路或程序,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加强质量意识和安全风险意识教育。针对考生在操作过程中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不强的现象,在护理专业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例如,采用角色扮演法,将学生置于模拟操作场景中,体验护患角色心理,加深对病人角色的认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自身和操作对象的安全防护意识,从而提高实践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严格技能训练。护理操作不是练一两遍就能学会并熟练掌握的,加之护理各项操作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这就更加需要学生具备持之以恒和刻苦训练的精神,并在技能训练中注重操作的规范和标准。学校可以开放实训室,增加学生课后技能训练时间,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水平。

6.建立技能应知部分试题库。针对技能应知考试部分的内容,各中职学校可参照考试大纲建立试题库,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训练,从而促进考生对技能考试应知部分相关知识的掌握,有效提高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詹嘉仪.“技能高考”:高职院校招生改革论述——以湖北省为例[J].教育与考试,2012,(3).

[2]詹嘉仪.湖北首创的高职院校“技能高考”解析[J].职教论坛,2012,(33).

[3]湖北省教育考试院.2014年我省高校招收中职生技能操作考试大纲公布[EB/OL].http://ea.hbee.edu.cn/html/2013-02/7541.html,2013-2-1.

[4]湖北省教育考试院.2013年高校招收中职生技能操作考试大纲公布[EB/OL].http://ea.hbee.edu.cn/html/2012-03/6115.html,2012-3-31.

篇7:对护理专业的感想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 护生本研究是针对我院实施专业英语教学改革五年后进行的总结性实证调查研究。研究对象为我院在校09级12个护理班的617名护生。学生均使用我院精品课程教材《实用护理英语》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 并于10年下半年完成了一学期的护理英语课程。

2) 教师参与护理英语授课的7名教师严格按照授课计划开展教学。护理英语教学团队在实施课程改革以前只担任公共英语教学, 从07年开始投身于护理英语教学, 经过四年的探索和研究, 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和方法策略。

1.2 研究方法

1) 学生问卷调查在09级所有护生中随机抽取58名护生问卷调查, 发放问卷58份, 回收55份, 回收率94.8%。问卷的答案采取多项选择式;问题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内容主要涉及学习口语的态度、方法及影响因素。

2) 教师访谈对担任09级护理英语课程的所有6名教师进行访谈。教师访谈主要涉及对本班口语水平的整体评价、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方法等方面。

3) 口语测试以分层抽样的方法从09级开设护理英语课的12个班级的每个班随机抽取5名学生, 然后对这60名样本学生进行护理英语口语测试。测试内容为护患和医患模拟对话。之所以采取这种对话形式是一方面是因为“口语学习与实践是一种基于群体之上的活动形式, 在大部分场合中不会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 而需要有即时交流对象, 通过交流传递信息。”[1]另一方面, “模拟创设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涉外护理工作的情景, 使学生能够在模拟真实的职业氛闻中用英语进行深层次的沟通交流, 这样既可以提高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熏陶与锤炼”。[2]与之进行情景对话的搭档是本院的外教一名和当地附属医院医生一名。外教充当患者参与护患对话;医生参与医患对话。

测试中所使用的30个话题来源于全体教师根据所使用教材编写的话题库, 包括15个护患对话和15个医患对话。在测试前五分钟要求学生从两组话题中分别随机抽取一个护理实践中的常用话题, 五分钟准备之后分别进行护患对话和医患对话。

笔者结合护理英语学科特色及目前普遍采用的口语评价实践案例, 编制出下列评价等级表[3]。该表测试内容涵盖7项, 每项10分, 总分70分。 (具体见评价表) 。前5项主要采用公共英语通用的评价指标, 后2项在普通口语测试评价表的基础上, 突出了对护生护患和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价。

2 结果

2.1 学生的调查问卷的结果

1) 在学生对待学习口语的态度方面90.1% (50/55) 的学生认为学习护理英语口语非常重要;当被要求在词汇、语法、写作、听力、口语五项中选择护理英语课最重要的一项时, 83.6% (46/55) 的学生选择了口语;52.7% (29/55) 的学生每天花半小时以下的时间学习口语;74.5% (41/55) 的学生希望开设两学期的护理英语;70.9% (39/55) 的学生希望专门开设护理英语口语这门课。

2) 在学习策略方面调查结果显示89.1% (49/55) 的学生护理英语口语训练主要依赖课堂, 很少课后主动练习。此外, 70.9% (39/55) 的学生选择通过朗读课本上的对话锻炼口语。92.7% (51/55) 的学生愿意通过角色扮演和医患及护患间的情景对话来提高口语。85.4% (47/55) 的学生反映课后很少与同学搭档进行护患和医患对话。

3) 影响护理英语口语学习的因素在调查影响护理英语口语学习的因素时发现, 81.8% (45/55) 的学生认为口语是最大的障碍。在语法、专业词汇、缺乏语言环境、缺乏专业知识、发音五个选项中, 61.8% (34/55) 的学生认为专业词汇是护理英语口语的最大障碍。

2.2 教师访谈记录

根据笔者之前设计的访谈提纲, 并结合笔者对六位教师的访谈记录, 将访谈结果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 对本院总体护理英语口语水平的评价6位授课教师一致认为我院护生护理英语口语有待提高。如果用高、中、低三档来概括学生的口语水平, 5位教师选择了中等水平, 一位教师选择了低等水平。

2) 专业医学英语词汇是口语学习的一大障碍所有教师都反映医学词汇是护理英语口语学习的一大障碍, 因为大部分专业词汇都“难记”、“难读”。“难读”是因为医学英语单词较长, 所以重音难判断, 许多还来自拉丁语、希腊语。而且由许多词根词缀组成, 拼写很长, 所以“难记”。

3) 师资队伍需要改善在课堂上护患间的对话还勉强可以操练, 但一旦涉及医患间的对话, 学生和教师都会感到无能为力。由于护理英语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为支撑, 一方面, 护生的医学知识本来就有限。另一方面, 许多护理英语课是由公共英语教师担任的。在模拟医患情景对话时, 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难胜任医生的角色。所以, 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完善, 学生也需大量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

4) 对课程安排不满其中5位教师都提出需要增加护理英语课时, 而且对开课时间不满意, 建议在学生学完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之后再开课。因为教师在授课中发现有些专业知识学生还没有学过, 学生不能结合专业知识学习护理英语, 从而无形中增加了学习难度。

2.3 学生口语测试成绩

为了避免某一位教师对测试结果的主观判断, 笔者邀请承担护理英语课程的六位教师同时对60名护生逐一进行护理英语口语测试的评价。七位授课教师加上一名外教和一名医生组成评价小组, 最终的口语成绩是9位教师评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的均数。

3 讨论

3.1 护理英语口语整体水平不容乐观

从对我院在校所有09级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的抽样口语测试发现我院护理英语口语整体水平不容客观。很多学生难以流利地与患者和医生沟通, 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作为模拟患者的外教反映测试对象大多可以听懂患者的意思, 但是他们不能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特别当涉及到一些医学或护理知识。例如, 在“晨间护理”模拟对话中, 很多学生不能用英语恰当地向病人解释“褥疮bedsore”。而在临床上, 护士应当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患者明白将进行的护理操作。另一方面, 被邀参加口语测试的医生也认为我院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学生无法听懂医嘱, 更不用说医护交流。例如, 当医生让测试对象立即准备输液和输氧仪器时, 很多人没有理解医嘱。如果在实际工作中护士不能听懂医生的医嘱, 就难以及时地执行医嘱, 从而耽误患者的治疗。

从口语测试表最后统计的每一项的得分同样可以看出学生医患和护患沟通能力远远低于前五项。这与两位测试员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学生的护理英语口语水平远低于公共英语口语水平。这就要求学院、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努力以改善目前的状况。

3.2 学习策略问题及对策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口语训练依赖课堂而且愿意通过课堂上医患及护患间的模拟情景对话练习口语。学生反映课后难以找到愿意配合的搭档或者难以安排合适的课余时间练习。另外92.7% (51/55) 的学生愿意选择通过护患对话来锻炼口语, 85.4% (47/55) 的学生希望扮演护士的角色而不是医生的角色。究其原因, 是学生医学知识的欠缺。

1) 对于搭档难以寻找的问题。建议教师在护理英语第一次课的时候就根据学生的个人选择意向将全班学生分成固定的两两搭档的学习小组, 而且告知不管是课堂操练还是课后训练都要以小组为单位, 这种小组合作应列入教师过程性评价的一项。当然, 小组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有一定的流动性。教师可以根据平时授课观察, 以提高合作效率为原则, 适当地调整搭档对象, 但一定要把握“度”的问题。

2) 对于专业医学知识缺乏的问题。建议教师和学生一起不断补充专业知识。例如在学习每一单元之前, 教师搜集大量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医学和护理知识, 认真备课, 努力做到可以向学生传授医学知识。同时, 学生应花更多的时间预习, 不仅搜集相关知识, 甚至可以课前向本院专业教师咨询。课堂上教师和学生能够交流专业知识, 做到教学相长。当然这不论对于学习语言的教师还是对于学习护理知识的学生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 而且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3 影响学习的因素及对策

1) 医学专业词汇是口语学习的最大障碍61.8% (34/55) 的学生认为医学词汇是学习护理英语口语中的最大障碍, 教师在访谈中也指出教学中最大的瓶颈也是专业词汇。因为医学词汇拼写较长 (例如electrocardiogram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sinus arrhythmia) , 所以重音很难判断。而且“从词源学的角度来看, 医学英语的专业名词和术语, 有2/3以上的词汇都是源出拉丁、希腊语”。[4]另外, 医学词汇多数由词根 (word root) , 前缀 (prefix) , 后缀 (suffix) 和连接元音 (combining vowel) 按照一定规律组合而成。[5]基于医学词汇自身特点, 建议教师课堂上注重医学词汇发音的训练和构词分析法的讲解。

2) 教师专业知识的缺乏妨碍口语的学习许多护理院校的专业英语是由公共英语教师担任的。近几年的护理英语教学情况证实:公共英语教师缺乏护理和医学相关知识, 在讲授专业英语时无法结合护生的专业理论知识,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6]一名合格的护理专业英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涉足护理专业, 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要求教师既擅长英语又精通护理专业知识。Hutchinson Waters (1987) 认为, 一个ESP (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 教师不必深人学习专业知识, 但是他应该掌握该专业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基本的语言特点。[7]因而在护理英语的教学中, 教师应该将英语和护理知识融会贯通, 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 巩固、强化专业知识。

3) 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74.5% (41/55的学生希望开设两学期的护理英语;70.9% (39/55) 的学生希望专门开设护理英语口语这门课。对六位教师访谈中发现5位教师都提出需要增加护理英语课时, 而且对开课时间不满意, 建议在学生学完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之后再开课。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对于课程安排中存在的问题的认识是一致的。建议本院将护理英语课程开课时间推后至第四学期, 在学生完成所有专业知识学习之后再开课, 或者在学生接触过临床实践之后开课。

4 结论

我院于2007年开展大学英语课程改革, 并以护理英语精品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护理英语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我院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成果。本研究通过对我院09级所有在校护生的护理英语口语学习状况的调查与研究, 发现存在种种问题, 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不仅对我院五年来的护理英语口语教学做了回顾性的总结, 也为今后护理英语口语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同时对兄弟院校护理英语教学具有借鉴意义。相信通过教师对教学方法不断的探索和学生的努力学习, 我院护理英语教学将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摘要:护理英语重视培养护生的护患和医患交流能力, 然而回顾我院五年的教学实践, 部分护生仍不具较强的护患、医患沟通能力。为了找出影响学习的因素, 研究者通过学生调查问卷、教师访谈和口语测试等方法对口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 旨在为护理英语口语教学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关键词:护理英语口语,学习状况,调查研究,对策

参考文献

[1]王贵彬.论英语口语课程评价系统[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 (2) :137.

[2]杨卫红.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口语考试改革的思考[J].时代教育, 2008 (7) :32.

[3]高旭阳.英语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J].教学月刊, 2007, 15:3-4.

[4]Oscar E N.Greek and Latin in Scientific Terminology[M].US:Lowa State College Press, 1959:5-20.

[5]沈姝.从英语词源角度分析医学英语词汇特点[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4) :31-32.

[6]刘春妹.公共英语教师在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的角色转变[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2) :82-83.

篇8:对护理专业的感想

根本得不到满足。我校在2007年正式开办了养老护理专业,2007届的养护专业学生也已经走向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但我们的学生也存在一些不足。笔者在此谈谈在养老护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些见解供大家参考。

一、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适应实践工作和养老护理员角色

护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必须在服务老人的实践过程中进行学习和应用。所以应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尽早接触老人。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学生在所有课程学习结束之后集中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见习,第三年再去实习。笔者认为应该在第二个学期就让学生到养老院去提前接触老人,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养老院的实践活动,可以一周在养老院,一周在学校,这样提早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接触老人的机会,还可以培养他们与老人的感情,也让他们理论联系实践不断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在进养老院之前,除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外,注意向学生灌输“以老人为中心”的观念,还应增加学生素质与行为规范和交流技巧的训练。

二、课程设置改革

传统的课程设置一般都是按照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教学法,即先基础后实践带来了基础与实践割裂、理论脱离实际的局面,所以考虑在公共课中穿插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课中穿插专业课,并增加实践练习的机会。实习和社会实践不仅能让他们开阔视野,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充分了解社会对自己本专业的真实需求,并把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实践过程中,提高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三、改革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贯彻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以教师为中心,重视教师的表达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尝试运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教学模式,完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尽量做到理论与实践并行,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积极性,锻炼和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如:提出学生可自我评价的定量与定质的实习目标;结合护理实践过程中知识需要与问题为学生安排各种讲座;采用多种形式给予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锻炼专业能力的机会,允许学生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创新,对合理的创新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是护理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特点。2007届养护专业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一般能比较快地适应工作要求,但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实际动手能力不足,工作期间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普遍较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中专教育阶段虽然安排了实习或者社会实践等课时,但是存在实习时间太短、力度不够等问题,使学生缺少在相关职业岗位上的真正锻炼。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评价普遍较低,有些学生已经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却不被社会认可,这是由于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缺失造成的。有些学生的心理素质与用人单位所需求员工心理素质的要求相差甚远,很多学生在社会上跳槽频繁,有的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否能胜任工作就要走人,也给人一种缺乏信誉的感觉,种种现象都折射出学生不成熟的心理素质。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就是要求学生重视自己的专业技能训练,并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如:积极参加社区活动,居家养老活动,走进养老院,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护理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各种操作技术,单纯的课堂讲授和操作演示,学生常感到内容抽象难以掌握,对操作有时不能全面系统地观察。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利用图、文、声、像等多媒体,在先进计算机的有效控制下,以最优化的方式实现教学目标。它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优选形式多样的教学媒体,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和对实践操作的感性认识,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六、重视提高带教老师的实践能力

我国的养老护理教育还是以中专为主,护理老师学历普遍不高,养老院工作经验缺乏,另外有一些老师是在医院的临床护理岗位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相对不足的问题,所以老师本身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不仅要进行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掌握精湛的护理技术,而且要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教育和教学理论水平,探索改進教学方法,才能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特别是针对养老护理专业老师养老院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应该让老师走进养老院,走进社区活动,走进居家养老,以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水平。

七、不断完善实验室建设

养老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养老护理实验室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护理基本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培养学生护理实际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资源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直接制约和影响着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和护理人才培养。实验室对培养实践和技术应用人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实验室管理,增强实验资源活力,推进优质实验资源为培养养老护理人才服务。如何加快实验室建设,增加一些必要的实验室器材,合理安排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是我们改革的重要环节。例如,可以考虑每天课外活动、自习时间实验室对学生开放,并安排专职教师进行操作辅导,目的是为了巩固并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就业人员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我作为一名中职老师,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能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 江西省民政学校教务科)

上一篇:中财综合案例下一篇:太平洋油库岗位安全行为负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