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2024-04-11

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通用4篇)

篇1: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践行普惠金融 助力乡村振兴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大善县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的工作开展情况作以下汇报,不当之处,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战略工程。为更好的发挥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助推作用,2018 年以来,人民银行大善县支行紧紧围绕普惠金融的工作要求,充分借鉴普惠金融兰考模式,以农村商业银行为试点,以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为载体,以评级授信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形成了以农商行为主,其他金融机构协同参与的发展模式,我县的做法,多次受到市县主要领导肯定,人民日报、新华社、大善日报、学习强国等主要媒体也多次予以报道。

一、主要做法 (一)创建党建金融联盟,发挥党建统领作用。

一是人民银行大善县支行积极推动县政府制定出台《大善县普惠金融助推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明确了责任分工,形成了以县委县政府为领导、各部门参与、金融机构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党建联盟,充分发挥党建对普惠金融的引领作用。二是各金融机构成立以行长为组长、经营班子为副组长,各支行行长、部室经理为成员的普惠金融实施领导小组,层层压实责任,做实、做深、做精农村金融,为农民、农村、农业提供更近、更快、更实惠的金融服务,为大善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一是根据大善地域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信用等级评定,形成了全员参与、以信用定额度、以额度定星级、宽授信、严用信的工作方法,既扩大评定覆盖面,又严控金融风险。

二是以信用评定试点村为依托,全面推进信用户信用评定。信用村居民贷款一律享受利率优惠 2%的政策,信用村中的信用户贷款再增加3%的优惠幅度。信用户第一年用信记录良好,第二年用信可以再优惠 3%,第三年乃至以后年度扩大为优惠 5%。

三是逐步完善信用体系的建档增点扩面,建成了“城乡居民—城乡商户—企业及其上下游”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信用工程体系,保障惠农支农资金的有效投放,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三)

依托普惠金融服务站,打造品牌化金融服务

为推动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工作,人行大善县支行专门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大善县支行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分工方案》(延银发【2018】46 号),分工明确,任务具体,重点打造“物理网

点+自助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站”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网络。一是开展人口分布调研,根据大善县域村庄分布特点和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特点,针对不同乡镇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普惠金融服务站建设计划。组织各金融机构与服务站管理员签订管理协议,明确服务站管理员工资考核办法,刺激服务站管理员办理业务的积极性,使普惠金融服务站管理有制度保障,更好地服务当地百姓。二是增加普惠金融服务站设施配备,满足群众差异化金融需求。硬件方面投入使用了新型惠农自助终端I58,与传统型设备相比,新型普惠金融设备全程自助操作,无需人工代办,实现了小额现金存取、转账、查询等多项业务功能,同时提供缴费、充值、消费等民生服务,有效节省客户排队办理业务的时间;软件方面在每个普惠金融服务站张贴“阳光信贷服务公示牌”,宣传金融机构信贷产品及服务,使普惠金融服务站成为阳光信贷业务的联络站,切实打通农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三是扩充服务站

活动形式,打造多功能服务站点,与县民政局合作,在服务站设立爱心捐助活动中心,张贴“爱心接力 温暖麦乡”慈善二维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捐赠活动中。同时每月组织金融机构在普惠金融服务站进行宣传,内容主要包括普惠金融服务站业务范围、假币识别、反洗钱和非法集资等,提高群众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四)

创新普惠金融产品,促进普惠金融全面发展。

一是确定大善农商银行为普惠金融业务重点培育对象,鼓励其大力开发特色金融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稳步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二是大善农商行先后推出了金燕 e 贷、幸福 e 贷、扶贫 e 贷、“乡村振兴贷”等六大系列 26 款金融产品,其中“金燕快贷通”简化了贷款流程,大大地缩减了审贷时间。同时,对地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上门金融服务,对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合作社给予信贷资金支持。

三是从组织领导、制度保障、考

核评价、差异化政策等方面着手,推动辖内金融机构不断完善自身普惠金融产品和政策,促进“三农”业务在实践中“落地生根”。

(五)规范管理,严防发生风险

为有效防控普惠金融服务站运营中的潜在风险,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以下七项管控举措:

一是聘用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加大巡检力度,每月至少巡检两次,按月提交工作报告,并实行风险共担机制,实现风险的转移和分散。

二是把信用评定、金融知识宣讲、客户维护活动定期在普惠金融服务站开展,同时反复宣讲普惠金融服务站的业务范围,既能扩大活动效果,又能有效监督。三是发挥“党建金融联盟”作用,让当地党员和协会会员参与监督。

四是明确检查监督的次数,并认真考核,严禁在原有代办站设立,严禁对普惠金融服务站分配存贷款任务。

五是发挥监察专员的作用,定期对监察区域的普惠金融服务站进行独立巡查,在第三方公司监督检查基础上再监督。

六是扩大公示范围,在普惠

金融服务站之外的显著位置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形成监督合カ。

七是加强后台运行数据监测,发现异常动向,立即进行专项排查,真正管好风险 。

二、取得的成效(一)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突飞猛进

一是农户电子信用档案逐步健全。截至 2020 年 3 月底,大善县已为 6 万农户建立电子信用档案,覆盖率 52.7%,农户普遍拥有了经济“身份证”。二是信用贷款逐步增加。截至 2020 年 3月末,大善农商银行已累计完成信用评定行政村 337 个,占全辖345 个行政村总数的 97.68%。采集电子信息建档户数 63332 户,评定信用农户 49467 户,授信金额 18.67 亿元,用信金额 2.02亿元;累计评定信用商户 2726 户,授信金额 1.68 亿元,用信金额 0.43 亿元;评定信用企业 143 家,授信金额 23 亿元,用信金额 17.51 亿元。

((二))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实现全覆盖。

截至 2020 年 3 月末,大善辖区建成投入使用普惠金融驿站共 151 个,布放 ATM 机具 108 台,POS 终端 778 个,流动银行车1 台,初步构建了“营业网点+自助银行+普惠金融服务站”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网络,实现了“简单金融业务不出村,复杂金融业务不出乡”的金融服务目标,满足 50 万群众的需求。

(三)

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作用发挥明显。

截至 2020 年 3 月末,累计走访贫困户 6040 户,发放扶贫明白卡 15200 余张,投放各类扶贫贷款 1085 笔,金额 24440.8 万元。其中:产业扶贫贷款 16 笔,金额 22412 万元;小额扶贫信用贷款 1069 笔,金额 2028.8 万元,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101 户脱贫;保障了惠农支农资金的有效投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金融活水;金融扶贫“卢氏模式”和兰考普惠金融“一平台四体系”在我县得到了深入推广和复制。

(四)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文明,防范了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通过信用评定工作的开展,老百姓明白了信用就可当钱花,返乡就业、创业人数增加,涵养了当地税源,农民贷款难、贷款贵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农村空心化”的现实问题得到逐步解决。老百姓的金融素养也大大提高,挤压了农村非法集资、电信诈骗、保健品诈骗的市场,有效保护了农村妇女、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利益。许多村组、农户都将信用户牌当作“好人牌”“文明村民”牌,是农村“娶媳、嫁女”的重要参考标志,都争取早日挂上信用户牌,整个社会信用意识全面增强,村委凝聚力显著增强,乡风更加文明。自2018年2月23日以来,大善农商银行300多名员工历时810个日日夜夜的进村入户,走街串巷,构成了新的社会治安防控力量,社会上一些小偷小摸等违法犯罪人员无立足之地,社会治安案件数量明显下降,提升了老百姓的安全感。

篇2: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这是在充分总结脱贫攻坚经验后的一项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创乡村振兴大好局面指明方向,注入动力。人才聚则事业兴,事业兴则国家强。要坚持“派强用好”与“严管厚爱”双管齐下,用好人才这张“王牌”,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早日照进现实。

打好人才“选拔牌”,任人唯贤“尺度”清。干部人才队伍是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坚力量,要把好“三关”,把真正愿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留下来。把好“政治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把党性纯洁、信念坚定、明辨是非的干部选出来;把好“能力关”,坚持“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的原则,结合地域实际,对队伍进行科学搭配、优化组合,发挥人才最大效能;把好“作风关”,坚持“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持之以恒端正干部作风,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打好人才“管理牌”,责权明确“戒尺”严。驻派干部不仅需要在改善农村产业布局、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上专研发力,也要成为基层党建的带头人,使基层工作不断在党的指引下实现突破、开创新局。同时,驻派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共同作为乡村振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守好自己的“责任田”,还需做到遇事共商、问题共解、责任共担,共谋乡村发展。此外,要严格考勤、请销假、工作汇报等要求,明确请示报批流程,让纪律成为规范言行、强化担当的有力手段。

篇3:普惠金融助力农村地区发展研究

关键词:普惠金融,金融创新,发展

一、普惠金融在农村地区发展的困境

(一)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

信誉是贷款的前提, 是金融机构考量的主要因素, 完善的信誉体系能够提高贷款效率, 满足借贷双方的需求。“农户守信意识薄弱、还款意识不强、担保机构太少或者机制不完善, 农村担保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1) 导致了金融机构排斥农村市场。金融机构之间信用信息沟通渠道缺乏是导致我国信用制度建设迟滞的主要因素, 阻碍了金融资本向农村地区的流入。其次是地理环境和农民居住生态的影响。由于中西部多山地丘陵, 农户居住分散, 使信息收集难度和成本成倍增加。

(二) 商业可持续发展与普惠公益目标的冲突

法人以追求盈利为目标, 《公司法》虽然规定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但这以取得利润为前提, 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金融机构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 只有实现可持续发展, 才能有足够的资金开发支农惠农新产品、才能增设更多营业网点和贷款总量。我国中西部的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低、可抵押担保的资产有限, 并且多分布在山地丘陵等交通不便的地方, 这些因素加大阻碍了金融在该地区的发展。金融机构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必然会选择舍弃投资。因此, 金融机构在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的初衷与现实出现了冲突, 使得广大山区农村仍处于金融空白状态。

二、普惠金融在推动农村发展的内在优势

普惠金融作为将农村等贫困、弱势群体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 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金融福利为目标。普惠金融体系的平民性使其能够迅速在农村地区开展, 成为促进农民全面发展的辅助机制。

(一) 普惠金融具有普遍性和非歧视性

(2) 普惠金融本质上是为中低收入群体服务的金融制度。与传统金融不同, 普惠金融的群体主要是中低收入者、农村的广大农户、小微企业、边远乡镇等分布范围广、金融资源占比小的群体。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在其发行的《服务所有的人———建设普惠性金融体系》中, 将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分为极贫者、贫困者和脆弱的非贫困者三类。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认为,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一种理念, 是指一个能够有效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普惠金融致力于为广大贫困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 对具有相同信誉的客户采用统一的标准, 提供相同的金融资源。 (3)

(二) 普惠金融具有服务的可持续性

普惠金融的可持续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供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由于资金虹吸现象使得农村地区金融荒漠化现象严重, 农村金融基础设施缺乏, 农田水利设施改良资金缺口大, 农民金融知识储备不足, 银行网点稀少以及大量的村镇企业周转资金短缺现象严重, 这些因素给普惠金融的提供主体的可持续带来巨大挑战。二是接受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普惠金融受益的主体是农民等中低收入者和小微企业, 因此, 只有大力宣传金融知识, 提升受益者的理财观念, 帮助小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才能够使服务对象真正受益, 而非短期获益。

三、普惠金融助力农村地区发展的途径

(一) 放宽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条件, 鼓励金融创新

金融业是特殊行业, 对注册资本高、内部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提出很高的要求。农村的特殊性导致很多有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民营企业往往达不到这些要求, 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地区的发展。“从世界各国政府实施市场准入的实践来看, 放松经济性市场准入而不断加强社会性市场准入是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市场准入监管与维护的发展趋势” (4) 。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 鼓励金融产品创新, 开发符合农村地区发展的金融工具, 有效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

(二) 建立村民信用体系

大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发展农村信贷员的方式解决信息搜集困难以及信息不对称的难题。如寿光农商行扩展了信贷员的范围, 主要是吸收村组成员。由于农村是熟人社会, 从村组选拔的信贷员对村内成员的信息掌握的比较真实和准确, 从而减小了甄别信息真伪的成本。在信用体系建立的基础上, 可以针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三) 大力发展网上金融

短时间内大范围的扩展金融机构网点有很大困难, 但网络的便捷性可以替代部分金融机构的功能, 使每一台终端都是一个营业窗口。网络信贷平台因其设立成本低、客户群体广泛的特点, 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P2P网贷业务简化了正规金融机构繁琐的层层审批模式, 只要在信用合格的情况下, 就能高效的满足借款者的资金需求。” (5) 交易手段的革新必然带来普惠金融的快速发展, 利用铺设网络线路的低成本与快速满足农村, 特别是中西部偏远乡镇的金融需求, 将是未来普惠金融发展的方向。

(四) 增加农村金融教育的投入

金融以其专业性而被少数人掌握, 这与缺乏金融知识的农民产生的很大的冲突。

首先, 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宣传画册等简单易懂的方式, 使农民了解最基本的金融知识, 对金融产生兴趣。其次, 借鉴印度RBI开展的“金融教育普及工程”, 将金融学理论纳入学校的教学体系。此外, 可以成立公益性的金融教育机构。利用与受教育者的联系方式, 定期将最新的金融发展动向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短信等途径传达给大众。

以上的各种措施不仅可以缓解农村金融荒漠化的现状, 满足中低收入者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 改善农村的生态环境, 而且, 这些举措对促进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 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具有现实意义。

四、结语

通过加大金融创新, 开发更多诸如小额信贷、掌上银行、互联网金融等新的方式。同时, 完善政府支农惠农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 避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金融教育是推动普惠金融长远发展的基础, 是农民享受更高层级金融服务, 如基金、保险、理财产品、资本市场投资。在未来普惠金融助力农村地区发展中, 坚持商业可持续发展与普惠金融目标的协调, 真正做到为低收入农民而非只为富裕农户服务, 最终消除农村的金融荒漠化和金融虹吸现象的发生, 实现金融权即人权的理念。

注释

1罗荷花, 李明贤.我国普惠制农村金融机构支农水平影响因素探析[J].当代经济管理, 2012 (9) .

2杜晓山.小额贷款的发展与普惠性金融体系框架[J].中国农村经济, 2006 (8) .

3李国华.普惠金融聚焦中国[N].中国邮政报, 2013-10-17.

4崔向华.市场秩序的监管与维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105.

篇4:普惠金融夜校 助力脱贫攻坚

王浩屯镇政府结合菏泽农商银行,推出了脱贫攻坚“普惠金融夜校”模式,为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促进学习活动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镇政府结合实际,制定下发了《王浩屯镇“脱贫攻坚普惠金融夜校”活动实施方案》文件,明确了活动活动宗旨、组织领导、时间安排、活动范围、活动目标、实施步骤和活动要求等内容。“普惠金融夜校”每周开班一期,内容涵盖金融政策、惠农政策,扶贫开发,创业致富等群众普遍关注的内容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通过开办“普惠金融夜校”普及金融知识、推出“农商联村发展”,转变扶贫服务方式,推进农商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通过扶贫贷款支持贫困户、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发展;通过开办“普惠金融夜校”为农村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自主创业就业搭建融资服务平台,为农村青年电商、淘宝等互联网创业人群提供科技、信息、资金支持,为百姓金融维权途径、投资理财信息等提供增值服务。

“普惠金融夜校”的启动不仅满足了农民在金融方面的需求,而且增强了农民群众致富能力,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的“软实力”,同时丰富了农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文/姜连义朱传喜)

上一篇:腌制食品问卷调查下一篇:书架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