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脱贫攻坚

2024-04-12

银行脱贫攻坚(精选9篇)

篇1:银行脱贫攻坚

****银行脱贫攻坚问题

集中整改方案

为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确保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现就市、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暗访和督查脱贫攻坚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制定如下整改方案。

一、加大结对帮扶人的帮扶力度

帮扶人定期深入到结对帮扶的贫困户家中,详细了解贫困户的情况,掌握贫困户的脱贫需求。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与贫困户共同商定脱贫措施、增收办法,让贫困户认可并积极实施。为贫困户建立增收的长效机制,变“慰问式”帮扶为“造血式”帮扶。责任人:******************等同志一对一帮扶 驻村工作专责:*****同志具体负责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

二、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作用

1、进一步增强村组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经常性地深入走访贫困户,与贫困户交心谈心,了解贫困户的所想所盼,取得贫困户对脱贫攻坚工作支持、理解和参与。责任人:******************等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

2、加强对脱贫攻坚政策、项目、资金的公示公告力度。不但在村务公开栏进行公开,还应在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组进行公开。同时,通过院坝会、集中服务日、走访贫困户等方式,向贫困户公开,提高贫困户对脱贫攻坚的知晓度

责任人:******************等 驻村工作专责:*****同志具体负责 整改时间:立即整改

3、督促村组干部在执行扶贫政策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对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责任人:******************等 驻村工作专责:*****同志具体负责 整改时限:立即整改

三、进一步加大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

对镇村干部开展一次扶贫政策的培训学习,促使镇村干部全面熟悉、掌握扶贫政策,更好地想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

*****银行

2017年5月11日

篇2:银行脱贫攻坚

作为 XX 本土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近年来,XX 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XX 农商行”)严格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监管部门有关脱贫攻坚的各项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主力军”作用,积极践行金融国企责任担当,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持续加大金融资源倾斜,举全行之力助力全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一、党建引领,强化金融扶贫顶层设计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关键在于党的坚强领导。近年来,XX农商行始终坚持“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这条主线,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切实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以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引领推动全行凝心聚力推动脱贫攻坚。

——强化顶层设计,夯实扶贫保障。金融助力脱贫攻坚,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为全力推动脱贫攻坚,在该行党委安排部署下,在总行层面成立了精准扶贫领导小组,将金融扶贫纳入党委工作要点,制定精准扶贫实施方案,细化精准扶贫工作细则,出台“脱贫攻坚 20条规定”以及“脱贫攻坚指导意见”,持续强化扶贫组织保障、制度保障。同时,在高级管理层下专设“三农及扶贫金融服务委员会”,专门提供全行金融扶贫政策支持、产品支持及流程支持等。

——压实扶贫责任,筑牢战斗堡垒。一方面,该行坚持由各级党委带头,各级党支部与贫困区县贫困村党组织“结对子”,凝聚党建

合力,共同推动脱贫攻坚。另一方面,明确 18 个贫困区县及具有扶贫开发任务区县分支行党委负责人为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按季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具体举措,明确扶贫要点并推动落实。此外,贫困区县所在地分支行党委负责人每季深入贫困乡镇不少于 1 次、基层党支部负责人每年深入贫困乡镇行政村走访摸排实现100%覆盖,形成了“包片到村、对接到户、帮扶到人”的金融扶贫责任体系和工作格局。

——配强扶贫干部,强化榜样示范。近年来,该行坚持选派扶贫干部到贫困地区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有力夯实了基层脱贫攻坚人才基础。如,该行选好配强 30 余名专职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及驻村工作队员,深入开展定点帮扶。扶贫队伍长期工作在一线,吃住在基层,走村入户听取社情民意、宣传扶贫政策、普及金融知识、对接金融需求,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支持特色项目、特色产业发展,切实做到了真扶贫、扶真贫,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金融扶贫队伍。

二、资源倾斜,健全金融扶贫长效机制

近年来,XX 农商行主动适应脱贫攻坚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撬动效应”,坚持向“三农”地区注入源源“金融活水”,着力培育脱贫攻坚新动能。

——倾斜信贷资源,发挥金融扶贫“撬动效应”。抵押物少、用款期限短一直是困扰贫困户的难题,对此,XX 农商行加大对扶贫贷款的研发力度。在产品创新上:创新推出“江渝扶贫贷”,有效支持贫困区县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推出“扶贫收购贷”“政府增信贷”,有力支持贫困地区涉农产业发展;创新推出“贫困扶助贷”,有效支持贫困户生产经营、增收脱贫。此外,该行还积极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近3 年累计发放美丽乡村住房贷款支持贫困农户近2200 户、金额近2 亿元。在特色扶贫上:结合贫困区县“一县一品”和特色产业实际,先后在 xx 推出“xx 肉牛贷”、在 x 县推出“x 椒贷”、在 x 县推出“x 人家贷”,有效满足了贫困区县特色扶贫信贷需求。

截至 2020 年 9 月末,该行涉农贷款余额 1697.3 亿元,约占全市涉农贷款总额的 30%;贫困区县贷款余额 1327.7 亿元,比年初增长203.2 亿元;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 32.8 亿元,约占全市该类贷款总额的 40%。

——倾斜考核资源,激活扶贫工作动力。为切实提高全行员工强化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的积极性,该行建立内部激励机制,对发放的乡村振兴项目中农户、农业产业化贷款利息收入按一定比例直接调增分支行专项激励费用;对贫困地区发放扶贫贷款按户奖励一线客户经理,将扶贫贷款利息收入的 30%、40%分别调增贫困区县、深度贫困乡镇分支机构经济利润,有效调动基层工作积极性。

——倾斜政策资源,精准扶持“三农”小微。据悉,近年来,该行充分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优惠,对涉及农林牧渔业、批发零售业中的涉农小微企业执行优惠利率政策,实施基础利率浮动点差低于其他小微企业;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扶贫主体实行经营性贷款续贷和减免疫情防控期间贷款逾期利息等,切实降低了贫困

地区各类客户融资成本。截至 2020 年 9 月末,该行共“纾困”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及各类扶贫主体 2.4 万户、涉及贷款 343.7 亿元。

——倾斜人力资源,抓实抓牢队伍建设。近年来,XX 农商行把积极作为、本领过硬的骨干员工派往贫困区县锤炼,并凭经营业绩和脱贫攻坚实绩正向调动,充分发挥人才撬动扶贫效应,扎实推进金融扶贫工作。此外,在全市 8000 多个乡村推行“亮牌工程”,亮出“普惠基地、金融服务、客户经理”牌子,构筑公开透明的服务监督机制。

三、产业带动,激活金融扶贫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精准施策、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对此,XX 农商行积极找准脱贫攻坚着力点——坚持以扶持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通过发挥金融“输血”作用,激活农业产业“造血”功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金融扶贫之路。

——聚焦培育打造,激活特色产业“造血功能”。近年来,该行精准对接贫困区县,依托自身基层机构和当地基层政府的“双基联动”优势,摸清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建立了产业扶贫白名单。同时,坚持以服务特色涉农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攻坚,确保支持每 1 个贫困区县形成至少 2 个特色优势产业。先后打造出城口腊肉、石柱辣椒、奉节脐橙、丰都肉牛等一系列扶贫示范项目,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453 家、贷款余额 105.4 亿元,有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如,2019 年,该行提供 1000 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位于石柱县内的 xx 土家香菜加工有限公司加大辣椒种植、收购加工及货物

进出口,助力石柱辣椒产业发展壮大,带动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截至目前,该公司运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收购+加工销售”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在石柱县多个乡镇(街道)建立了辣椒生产基地达20000 余亩,年产鲜辣椒 19300 余吨,有力带动当地 6800 余户农户(其中贫困户 860 户)种植辣椒,户均增收 1.1 万元。

——依托电商平台,打通特色产品销售渠道。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了,特色产品销售是关键。近年来,XX 农商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推出多项消费扶贫举措,带动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一方面,该行充分利用线上渠道优势,通过创建“渝快购商城”,设立渝快扶贫专区,将鸡鸣贡茶、石柱辣椒、城口腊肉等贫困区县特色农产品搬上了“云端”,让贫困区县特色农产品从“小乡村”走上“大平台”。另一方面,依托直播带货新业态、新模式,联合市商务委、市扶贫办共同举办“扶贫搭把手·助农拼一单”直播电商助力脱贫攻坚公益活动,进一步拓展了贫困地区农特产品销售渠道,打造了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品牌,并引导、扶持贫困地区涉农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该活动已开展 10 场,累计观看人数 155.2 万,销售扶贫产品 1 万余单。

四、多措并举,推动金融扶贫提质增效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让老百姓过上美好的生活才是奋斗目标。多年来,XX农商行通过用心互动“真情扶贫”、多方联动“协同扶贫”、普惠行动“深化扶贫”,坚持扶智、扶志相结合,致力提升金融扶贫质效。

——用心互动“真情扶贫”。扶贫先扶志,只有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才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近年来,该行积极支持深度贫困乡镇学校——走进贫困地区的 36 所乡村小学,通过捐建“互联网+教育”智慧教室、全国优秀教师同步课件、学生文体用品等方式,向贫困家庭宣传“知识改变命运”“扶贫不失智”“兴学拔穷根”等理念,助力提升贫困山区的教育水平。同时,该行持续健全贫困区县劳务就业精准对接机制,针对 XX18 个深度贫困乡镇的贫困农户和大学生,优先安排贫困户对接管理农村“便民金融服务点”,先后推荐 200 余名贫困人员到当地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就业,累计为 1500 余名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并给予一定补贴,帮助贫困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

——多方联动“协同扶贫”。一方面,该行不断深化政府与银行合作,主动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对接,区县分支行积极与当地政府签订战略协议,创新贷款风险共担机制,按 10 倍放大涉农、小微企业等贷款投放额度,联合撬动金融资源向农村市场倾斜。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建立扶贫专家服务团队,邀请扶贫专家针对贫困户开展创业技能培训,为村民传授产业发展经验和专业技能,结合引“智”提“质”,提升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能力和水平。如该行邀请农业专家对深度贫困乡镇群众、种养殖大户等开展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受训人数超过 1 万人次。

——普惠行动“深化扶贫”。作为 XX 本土金融扶贫主办行,该行畅通与贫困地区关键人员、致富带头人的沟通渠道,积极围绕“组

长工程”,与贫困地区村长、社长、组长等建立良好联络机制,深入贫困乡镇、村委会院坝一线,充分利用宣传折页、海报等载体宣传涉农贷款优惠政策、维护个人征信、防范电信诈骗及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拓宽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融资知识,守护好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五、双轮驱动,拓宽金融扶贫服务渠道

脱贫既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为更好地推进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强化农村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供给,XX 农商行坚持金融服务“线上+线下”双轮驱动,有效打通了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网点渠道覆盖全。该行充分发挥 1768 个网点、100 个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等渠道优势,积极为当地群众提供金融服务,实现 XX38个行政区县网点全覆盖。同时,进一步优化贫困区县网点功能,优先布放 ATM、CRS 等自助服务机具;在偏远乡镇设立农村 464 个“便民金融自助服务点”,有效填补了农村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空白区”。

——机具渠道布局广。该行推动新兴智能机具在深度贫困地区运用,在 XX 市 18 个深度贫困乡镇均布放了集存、取、转于一体的 I58新型自助终端,在场镇商户积极投放 POS 机,方便群众用卡、刷卡。同时,在贫困区县的乡镇、村社启动“流动银行服务车”服务,每台年服务天数达 289 天,有效提升了农村偏远地区金融服务便捷度。

——线上渠道服务快。该行持续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银行等智能化金融服务,有效建成“乡镇有实体网点、村社有自助机具、个人有手机银行”金融服务体系。目前,该行手机银行用户超过

1000 万户、80%在县域地区。此外,还先后推出“渝快贷”“房快贷”等线上产品,让贫困地区群众足不出户就可办理信贷业务。同时,通过代收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业务,强化贫困地区医疗保障服务,惠及 2100 余万居民及贫困群众。

篇3:脱贫攻坚的武宁答卷

按照中央、省、市到2020年全面同步小康的要求,武宁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将精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本届县委班子上任伊始就向全县人民提出了本届内实现困难群众居者有房住、把全县所有学校、医院按照规划全部新建和改造到位三项承诺,解决百姓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目前三项承诺已经基本兑现。

2016年,武宁县脱贫工作再出大手笔,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前不久庐山西海大水面养殖部分股权转让收入1.234亿元,全部用于精准脱贫,确保扶贫资金足额到位。

篇4:银行脱贫攻坚

加大扶贫支持力度

叙永县是国定贫困县,被国务院扶贫开发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列入乌蒙山片区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同时也是一个山区农业大县,经济基础差,财政收入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资金需求巨大和居民储蓄增长缓慢的矛盾,为此,叙永农商行向人民银行积极争取扶贫再贷款,缓解这一矛盾。2016年获得扶贫再贷款10000万元,目前已全部投放完毕。

2016年,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拔寨阶段,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全部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叙永县现有建卡贫困户20394 户,贫困人口77240 人。根据叙永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规划,叙永农商银行充分发挥几十年支农工作优势,依托政府平台,找准精准金融扶贫的结合点,不断推动精准金融扶贫工作全面开展,效果明显。截至2016年5月末,已对14275户贫困农户进行了评级,占贫困建卡户的70%;已授信10197户,占建卡贫困户的50%,金额40,788万元。发放扶贫贷款2980户,金额7023万元,解决了多数贫困户生产发展资金缺口。

制定精准扶贫方案

为了有效扶贫,叙永农商行成立了精准扶贫工作领导组,由董事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此外,各支行成立了相应的扶贫领导工作组,负责辖内扶贫工作的开展,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沟通协调,多次组织召开金融产业扶贫会。

为了把精准扶贫工作做实、做好,叙永农商银行董事长采取多种形式多次向县上主要领导汇报该行扶贫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路和举措;分管行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参与县政府组织召开的精准扶贫工作联席会,共同制定《叙永县小额信用贷款扶贫实施方案》。叙永农商银行根据政府精准扶贫的要求和相关政策,结合叙永农商银行实际,专门制定了3个贷款产品,配合县相关部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每款产品还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

此外,银行还继续推进县域普惠金融发展,加大贫困地区ATM机、POS机、EPOS机和自助服务终端等金融电子自助机具的布放,实现“村村通”全覆盖,持续提高电子业务替代率。

积极实施精准扶贫示范工程

叙永县枧槽苗族乡群英村,是叙永农商银行对口帮扶村。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以“贫困党员带头脱贫、带领贫困群众脱贫”为目标,大力实施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养牛圈舍。该工程位于枧槽苗族乡群英村6社,是群英村党员示范项目重点工程,也是叙永农商行对口援建重点工程,农商行全力出资修建。6月14日,叙永农商行党委书记徐军、监事长吴江一行冒雨来到该村,实地查看党员示范工程养牛圈舍工程推进情况。

为了贯彻落实好省、市、县精准扶贫精神,叙永农商银行不仅对挂钩帮扶村——枧槽苗族乡群英村积极实施各项扶贫措施,更在去年就委派了后山支行青年员工李臆枰进驻该村并任第一书记,深入基层开展扶贫工作。

此外,叙永农商银行积极贯彻叙永县委组织部《关于党员精准扶贫示范工程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补助该村5000元贫困村示范项目资金。还根据实际情况,向该村投放扶贫贷款,截至目前,已向29户村民发放扶贫贷款,共计89万余元。

服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有扶有控化解过剩产能,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点对叙永农商银行贷款的7家煤炭企业贷款进行压缩清收或资产重组,截至6月底,叙永农商银行煤炭企业贷款余额为8646万元。

——切实降低信贷融资成本。一是对生产经营政策、产品有市场、企业有效益、诚实守信、符合产业政策和信贷条件的贷款企业给予适当的利率优惠或匹配一定额度的扶贫支农再贷款;二是对下岗职工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助学贷款民生类贷款等执行基准利率;三是对全县建卡立档贫困户一律享受扶贫支农再贷款利率;四是严格执行银监信贷工作的“七不准”“四公开”规定,不收取任何费用。

——创新贷款方式。开展循环贷款、续贷业务,缓解存量小微企业“倒贷”问题。积极运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新渠道提高服务便利度,采用“一户一策”的原则制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另外,还成立了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创新推出了具有“重信用、轻抵押、手续简、放款快”特点的“才升道”系列小企业信贷产品,开发适合小微企业资金需求特点的流动资金贷款产品。

——增强银政企沟通合作,加大困难企业帮扶力度。主动加强与当地政府和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地方党政的支持。主动与企业进行对接,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按照企业自救、政府支持、银行帮扶”三同步原则帮助困难企业转型发展。

篇5:银行脱贫攻坚

1,产业扶贫促贫困户增收。

2,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

3,扶贫开发,利国利民。

4,社会兜底保民生,扶贫政策脱贫困。

5,一户一策,脱贫致富。

6,产业扶到户,致富有门路。

7,规划到户帮与促,产业扶贫助增收。

8,勤劳可致富,扶贫来帮助。

9,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10,扶贫开发铺富路,幸福乡村惠民生。

11,干部驻村心连心,同步小康齐步走。

12,扎实推进精准脱贫 保障打赢青河脱贫摘帽攻坚战

13,把贫困人口找出来,把扶贫政策送进家。

14,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

15,整村推进展新貌,产业扶贫促增收。

16,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消除贫困户。

17,扶贫开发显真情,易地搬迁助民富。

18,只要努力就能脱贫 只有努力才能致富。

19,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脱贫攻坚硬仗。

20,一户一策 目标明确

21,把村民组织起来、让民主自治起来、使发展和谐起来。

22,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

23,坚持整村推进,提高扶贫效益。

24,只有努力才能改变 只要努力就能改变。

25,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

26,精准脱贫 不落一人

27,消除贫困,同步小康。

2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民致富基础。

29,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

30,村有主导产业户,民有致富门路。

31,弘扬中华美德 援手扶贫帮困

32,创新机制抓脱贫,开拓新路奔小康。

33,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 积极推进民族大团结

34,不甘贫困,奋力脱贫。

35,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培养农村适用人才。

36,聚力脱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37,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38,以积极态度、得力措施,扎实作风完成脱贫攻坚工作

39,劳务输出一人,脱贫致富一家。

40,向贫困宣战,一起动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41,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

42,落实每个阶段任务,抓好每个环节工作。

43,提升素质,当地就业。

44,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

45,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46,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47,集众智 聚群力 团结一心 攻坚克难 打赢脱贫攻坚战

48,建档立卡,精准扶贫。

49,结对帮扶,一户一策,脱贫致富,同步小康。

50,先富帮后富 同奔小康路。

51,坚持项目到村、扶贫到户。

52,安贫可耻 脱贫关荣 团结一心 共奔小康

53,营造全社会参与脱贫良好氛围推动共同富裕

54,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心同向同小康。

55,扶贫开发送温暖,“双到”工作促和谐。

56,整村推进扶贫富村,扶贫济困到户惠民。

57,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扶贫攻坚致富幸福

58,全民动员 全民参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59,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60,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

61,打造幸福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62,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

63,创新脱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64,大力开发,整村推进。

65,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66,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篇6:银行脱贫攻坚

一、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必然性

精准扶贫的出发点是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民心连着初心,脱贫为了人民,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是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不断前进,也正是因为依靠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依托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更要依靠人民群众。

在新时代,如何更有效地消除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更有效地推动不同领域的协调发展,将成为解决我国多年持续高速发展所积累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主要路径。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正是有利于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要求,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紧迫需要。

脱贫攻坚任务是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二、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重大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就是脱贫攻坚,这是一个最大的短板,也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中国彻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候,就是把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划上句号的时候。中国在脱贫攻坚方面的认识与总结,必将跨越一国范围而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三、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现实要求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需要各级党委(党组)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的坚强战斗堡垒。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还需做到任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举措明确,要坚持以实际效果为导向,确保各项方针政策部署落实到位。

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执行要到位,监督就要到位。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强责任监督,一些干部、一些地区就会发生松懈,如果不对这种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就会向外传导,甚至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

篇7:银行脱贫攻坚

&扶贫攻坚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不甘贫困,奋力脱贫。、弘扬中华美德,援手扶贫帮困。、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先富帮后富,同奔小康路。、扶贫济困,践行友善。、凝聚青年力量,助力精准扶贫。、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知识改变人的命运,扶贫共奔和谐之路。

精准扶贫、挖掉穷根、利民惠民。、同心同向同力精准施策,抓紧抓准抓实扶贫攻坚。、始终把保护生态、绿色发展作为根本方向,将扶贫开发与工业化、城 镇化、农牧业现代化有机结合。、建好水、电、路、讯、房,提升科、教、文、卫、保。、坚持整村推逬,提高扶贫效益。、坚持项目到村、扶贫到户。、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培养农村适用人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民致富基础。、规划到户帮与促,产业扶贫助增收。、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2& 干部驻村心连心,同步小康齐步走。、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

31.扶贫先扶志 ,治穷先治愚。

32、扶贫开发送温暖,“双到”工作促和谐。

33.扶贫开发铺富路,幸福乡村惠民生。

34、大力开发,整村推进。

35、打造幸福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36、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消除贫困户。

37、村有主导产业户,民有致富门路。

3& 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39、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篇8:践行“三严三实”助推脱贫攻坚

笔者(右一)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了解产业扶贫发展情况

一、以“三严三实”的要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1. 全面谋划脱贫攻坚规划。规划是实施总体目标的行动计划, 是开展扶贫工作落实具体措施的蓝本和指南。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工程, 必须有一个既要落实中央脱贫攻坚的扶贫政策又要切合当地实际的精准扶贫规划。资溪县是山区林业县, 生态资源是优势, 林区面积广阔, 从事林业产业群众多。我们从调查摸底着手, 深入村组, 全面摸清贫困群众致贫原因及发展方向, 同时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良方”。规划内容为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技能培训、教育扶贫等七个方面。规划措施以生态产业为主攻方向, 以林区经济为主要经济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经济产业链, 依托国家5A级景区大觉山等旅游企业, 鼓励贫困群众兴办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旅游项目;重点扶持贫困群众种植养殖林下产品竹林鸡、生态蜂蜜、生态牛羊等短平快项目;支持有机白茶, 有机油菜等有机产品的发展壮大。规划中要求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群众入股必须办理司法公证手续, 从法律上保证贫困群众的经济利益。规划制定过程中各界人士参与集思广益, 广纳良策, 规划出台后, 群众反映规划切合资溪实际, 操作性强, 贫困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

2.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准确识别贫困人口, 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 事关精准扶贫的成效。2013 年底按照省市扶贫部门的安排要求开展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 当时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人均年收入2736 元, 并明确全县贫困人口数额, 再加上资溪县是人口小县面包产业大县, 部分即贫又非贫的群众差距不是很明显, 一些乡镇出现识别不准的现象。资溪县严格按照省扶贫部门“七个一票否决”、“四个严格甄别”的规定, 学习瑞金先进经验做法, 吸取广西马头县的教训, 制定精准贫困户评估表, 强化工作力度, 以市县“四进四联四帮”小分队和乡村干部组成联合工作组严格按程序和要求开展“回头看”, 重新评选真实贫困户。几年来, 多次部署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 共开展6 次拉网式 “回头看”活动,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 年底的8025人精准到2016 年初的4287 人, 贫困户的精准度提高了46 个百分点。

3. 精准实施扶贫措施。贯彻政策和落实扶贫措施是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 资溪县主要实施七大精准扶贫措施。一是产业扶贫, 充分用好赣南原中央苏区每年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元, 帮助和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快速脱贫。采取两种方式实施产业扶贫, 即“专业合作社 (实体企业) + 贫困户”和“私定套餐”。“专业合作社+ 贫困户”方式就是能人带动贫困户学习产业技术发展生产, 建立稳定产业经济增收渠道, 家庭经济逐年稳定增收, 实现真正致富脱贫, 如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迦南生态观光园带动几十户贫困群众。“私定套餐”方式就是根据贫困户特长和自身条件不受任何限制, 适合发展何种产业就扶持他发展哪种产业, 愿意做何种产业就帮助他做哪种产业。目前87 个产业实体带动969 户贫困户致富, 334 贫困户分散发展50 多种产业。二是安居扶贫, 安居扶贫是中央提出“两不愁、三保障”扶贫的主要内容, 是解决贫困群众安全居住的重要措施。资溪县扎实推进安居扶贫工作, 上皇新村安置点成为省扶贫搬迁的示范点, 几年来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解决6479 人安全居住的问题。资溪县严格按照“一户一宅、拆旧建新”危旧房改造扶贫原则, 在住房困难群众自愿的基础上, 按照贫困户类别进行拆房补助, 全县已落实改造农村危旧房900 户、确保3000 余人的安全居住。三是教育扶贫, 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 重要因素就是智力不足, 要脱贫必须实施智力扶贫, 教育扶贫是智力扶贫的重要手段, 实施教育扶贫能拓展其智力和思维, 增强生产和就业能力, 提高贫困群众孩子的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内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职业技术学校予以资助, 其中“千百十”助学工程, 扶持100 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30 万元, 每人一次性发放助学金3000 元。四是保障扶贫, 对于没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 为了保障其正常生活经济来源, 采取统一标准“兜底”的方式, 这部分贫困群众纳入农村低保对象范围, 享受低保待遇, 保障他们基本日常生活水平, 并推行资产收益扶贫以提高托底水平。五是电商扶贫。实施“村邮乐购* 农村e邮”计划, 在县城建设“村邮乐购* 农村e邮”精准脱贫运营服务中心, 乡级建设电商服务中心, 村级建设电商服务站。目前建立县城电商运营中心1 个, 乡级电商服务中心6 个, 村级电商服务中心11 个。电商旅游扶贫是资溪主攻方向, 全国游客都可通过电商购买资溪门票及旅游业商品。六是“支部十”扶贫, 以“支部十”为平台,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大力发展富民产业,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形成了支部引领发展, 新型主体带领致富, 贫困群众广泛参与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格局。正在推进支部+ 合作社、支部+ 协会等模式。七是结对帮扶。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是脱贫重要有效方式, 资溪县实行“321”结对方式, 县委县政府下发文件明确全县党员干部都要与挂点村的贫困户结对帮扶, 县级干部结对3 户、科级干部结对2 户、科以下干部结对1 户, 结对帮扶不限内容和方式, 只有要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就行, 实行一包到底, 不脱贫不脱钩, 全县结对帮扶贫困群众1000多户。

4. 精准安排扶贫资金。资溪县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政策, 精准评选扶贫项目, 精准安排扶贫资金, 规定两个“一律不安排”, 即与精准扶贫无关的企业一律不安排扶贫资金, 对贫困群众家庭经济增收没有帮助作用的项目一律不安排扶贫资金。精准扶贫资金分配安排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把关申报, 程序为由贫困户和专业合作社等实体自愿申请, 村委初选上报, 乡级政府按扶贫要求评审项目, 在当地进行公示, 研究后统一汇总申报到县扶贫办, 扶贫办组织相关人员再次调查审核评选进入扶贫项目库, 根据当年项目资金计划拟选编制《资溪县产业扶贫资金项目年度计划表》, 经公示后, 报请县政府研究, 上报省市扶贫部门审批备案。2014 年实施以来, 安排产业扶贫资金2000 万元, 项目475 个。

5. 精心实施严格管理扶贫项目。

扶贫项目的实施是精准扶贫的主要环节, 关系着扶贫效益的大与小。资溪县精心实施扶贫项目, 严格执行项目施工程序和要求, 从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把好关,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扶贫项目实施, 严格按照项目工程设计图建设, 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在项目管理方面坚持四个严格执行, 即:严格执行“先立项后实施”的原则, 严格执行招投标制, 严格执行开工报告制, 严格执行结算评审制。防止旧项目、老项目、多部门安排资金等方式套取扶贫资金的行为, 有效地杜绝各种违纪违规的现象发生, 促进精准扶贫项目安全有序推进。

6. 建立联合验收机制。项目验收是实施精准扶贫重要把关环节。资溪县实行多部门联合进行扶贫项目验收审查制, 联合工作组检查验收精准扶贫项目, 有效地确保扶贫项目合法合规。验收工作由相关的贫困户、项目所在地乡村干部、扶贫、财政部门、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把关。项目实施完工后, 由施工方提出验收申请乡村进行初验合格后, 由项目负责单位 (业主) 向扶贫部门申请验收, 扶贫部门牵头组织财政、乡镇单位进行联合验收, 验收合格后, 办理请款手续, 拨付资金。验收不合格的, 提出整改意见, 确保扶贫项目质量, 保障贫困群众的利益, 管理好扶贫资金不受损失。

7. 制定多方把关请款制。请款是扶贫资金管理的关键工作, 资溪县把请款环节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管理, 请款由贫困户、村干部、乡镇领导、扶贫、财政等五方共同把关签署意见。首先, 由贫困群众把好2 道关, 即在扶贫功能评估审核时把关该企业是否真正发挥扶贫作用, 带动和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经济致富, 贫困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在项目验收时把关该项目施工质量是否过硬, 达到相关要求;不达标或项目施工质量不合格的, 均不能拨付扶贫资金。其次, 参与验收的干部对项目请款意见要一致同意, 方可办理请款手续, 并出具《实施方案》、招投标、开工报告单、扶贫功能评估表, 验收单等18 个材料。把关请款制能更好地杜绝工作中的失职和个人套取资金等以不权谋私行为发生, 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合规合法使用。

8. 建设精干扶贫队伍。精准扶贫政策出台了, 实施脱贫攻坚战成效如何, 关键要有一支精干的扶贫工作队伍。资溪县把扶贫队伍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来抓, 首先抓扶贫队伍的思想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思想素质高, 认识就深刻全面, 队伍的战斗力就强。其次抓业务能力提升, 精准扶贫是一项国家战略工程, 是全面建设小康攻克“短板”的新课题, 必须要一支业务能力强敢打硬仗、敢闯新路的扶贫工作队伍。资溪县实行培训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让每位都成为扶贫工作能手和标兵。再次抓法纪教育, 聘请纪委、司法部门上法纪课, 把纪律挺在前面, 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大胆放心地工作, 才会管好用好精准扶贫资金。四是增加人员壮大扶贫队伍, 2015 年, 县政府在机构改革精编的形势下, 增加扶贫办工作人员3 名, 提高扶贫队伍的战斗力。

二、以“三严三实”魄力破解扶贫工作难题

脱贫攻坚战是中央部署的国家战略工程, 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具体战略措施, 是新常态下的扶贫新课题, 在工作中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我们要以“三严三实”的魄力去探索解决这些新难题, 顺利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安全有效实施。

1.破解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难题。扶贫开发工作经历了30 多年, 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仍然认为扶贫开发工作难做, 对彻底解决贫困群众脱贫信心不足, 对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精神认识不深不透, 对扶贫政策理解不全面, 存在一支半解等现象。从深层次解决号“扶持谁”的认识问题, 加强政策学习, 加大培训力度, 把扶贫政策措施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必修课, 从事扶贫领导工作和业务人员都要学会学懂, 要融会贯通, 只有真正懂政策、对贫困户富有爱心, 才能重视扶贫工作, 热爱扶贫事业, 做实做好扶贫工作。

2.破解精准扶贫难度越来越大的难题。从八七扶贫以来, 未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一些贫困家庭一穷二白, 缺乏劳动、劳动工具和安全住房;一些贫困者非贫即病, 劳动能力弱;一些贫困人口居住在深山区, 扶贫难以见成效。解决这些难题, 必须采取一户一策, 一村一策的精准扶贫措施, 多个部门 (或单位) 联合起来整合资金, 紧握“拳头”强攻猛打, 有针对性地一个一个攻克难关, 精准扶贫就不会越扶越难, 而是呈现众志成城, 众人推墙“墙易倒”的新局面。

3.破解精准扶贫“热”难题。推进扶贫开发成为“十三五”规划十个目标任务之一, 脱贫攻坚战已经成为全党共识。一时间脱贫摘帽成了热议, 精准扶贫成了热词, 脱贫攻坚掀起热潮, 扶贫工作一下子“热”了起来。一些地方热在口上, 热在纸上, 热在会上, 却冷在行动上, 工作落实不到位, 措施办法不切合实际, 与中央的要求差距明显。我们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扶贫工作应该成各级党委政府永恒的课题;必须从思想上和管理措施等方面强化认识、增强主动扶贫的内生动力, 加大考核监督力度, 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扶贫工作人员真正重视扶贫工作, 把“要我做扶贫”提升到“我要到扶贫”, “贫困群众要我帮”转变为“我要帮贫困群众”这一更高的境界。

4.破解承担责任心不强的难题。精准扶贫是新常态一项新课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大事。由于资溪县是全国“面包之乡”, 从事面包经营人员很多, 面包大军高达4 万多人, 占全县总人口的30%, 占全县劳动力40% 以上, 部分群众贫富界限不是很分明, 因此, 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有些难度, 实施扶贫工作的精准度难以把握, 有些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准扶贫的进度。一个干部没有承担责任将一事无成, 任何工作都做不好。我们要提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为贫困群众脱贫, 干部必须要有担当精神, 为贫困群众扛着风险。市场是动态变化的, 发展任何产业都有一定的风险的。单位主要领导要有担当责任意识, 为贫困群众办事要敢于担当风险, 才会有超常扶贫成果。

5.破解精准扶贫措施不力的难题。到2020 年, 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时间短、任务重, 按部就班式工作是难以实现定时节脱贫攻坚战任务。资溪县开展大讨论, 解决好“怎样扶“的问题, 如何发动、带动、帮助贫困群众围绕优势产业做好扶贫工作。一是发展生态经济, 林下经济, 实施小产业、土产业, 如有机种植产品、有机特色养殖等;二是发展旅游经济和其产业链经济, 资溪县是江西省旅游重点县, 培育贫困家庭子女学习导游业务, 进入旅游企业工作, 培训贫困群众学习制作旅游土产品, 创办农家乐等。三是帮助贫困群众进入面包大军行列, 面包产业是资溪县大产业、强产业, 具有强大帮扶能力和空间。四是扶持资溪传统经济产业, 传统土产品见效快, 投资不大, 经济效益可观, 毛竹产业是资溪第一产业, 许多贫困家庭有毛竹山林;加大扶持土豆腐、笋干制作、毛竹林改造等产业的发展, 增加扶持贫困群众项目资金额数, 发展壮大土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提升经济价值, 使其成为贫困群众经济增收重要渠道。

篇9:脱贫攻坚看创新

到2020年,我国要解决最后7000多万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脱贫”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扶贫力度不断加码,也需要扶贫工作持续创新。回首2015年,我国在扶贫理念、扶贫机制、扶贫路径上都有新的探索,极大地推动了减贫工作。

新理念:精准扶贫深入人心

面对纷繁复杂的致贫原因,不少地方的贫困农户陷入“不高不低、不上不下”的尴尬,低保、五保等政策,只有农村特殊困难群众才能享受,贫困户虽然经济收入偏低,但是达不到社会救济的标准。这使得一些贫困户的状况难以改善。

在重庆市石柱县大歇镇黄山村,一个村170多个贫困户,因病致贫的就有40多户,贫困户王应丰长期患有脑血栓、风湿性关节炎,家里借了2万多元治病,医保报销了4000多元,剩下的都要自己出。

王应丰说,自己也曾向村里申请大病医疗救助,但是村干部说民政救助只有低保户才能申请,贫困户享受不到。

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说,要落实“真扶贫、扶真贫”,就必须在“找准穷人、抓住穷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普惠性的社会保障、民生帮扶举措,针对农户不同致贫原因,采取到人到户举措,有针对性地提供特惠性帮扶资源。

据重庆市扶贫办统计,在重庆165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人口约占34%,是第一大致贫原因。为此,重庆推出政策,覆盖全部建卡贫困户和贫困村,支持其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等,使因病致贫户看到了脱贫希望。

与重庆“找准穷人、抓住穷根”一样,如今在许多地方的扶贫工作中,首重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具体而言,要做到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2014年,我国完成了规模浩大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去年以来全国多地已推出了各自的精准扶贫具体措施。我国扶贫正从粗放“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以往长期存在的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逐步解决。

“以前没有建档立卡,扶贫政策大多像大水漫灌,一享受都享受,一不享受都没有。”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认为,现在是让有限的扶贫资源更精准地指向真正需要的人,发挥出最大效益。

新机制:让基层干部全身心投入扶贫

在甘肃省通渭县马营镇回岔村,记者遇到一位面色黝黑、眼睛充血的汉子,站在一个贫困户的场院里,反复劝说户主张进国修建标准化牛舍一定要向阳,因为“良种牛需要晒太阳”。他手里拿着两张表,一张是张进国家2014年的收支表,另一张是2015年他家增收预测表。

这人是马营镇党委书记苟建军,据张进国介绍,上任半年来,他每周至少来家里一次抓扶贫项目。“工作不细,没有底气。”苟建军说,“省里要求贫困地区党委、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到乡镇一级,大家90%的精力都用在精准扶贫上。”

2013年9月启动的甘肃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确定,提前脱贫的扶贫工作重点县,原有扶持政策不变,县委书记和县长优先提拔重用。延期摘帽或扶贫不力,先摘掉县委书记、县长的“乌纱帽”。

去年6月,甘肃省进一步完善了扶贫攻坚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制度设计。扶贫绩效按年度考核,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考核为好的提拔、重用;考核结果为一般、较差的领导班子,对“一把手”诫勉谈话,或进行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等组织调整。

去年以来,甘肃已有3个贫困县的6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因扶贫绩效考核“一般”而被组织调整。同时,还有8名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因为扶贫业绩突出被提拔、重用,10名县长转任县委书记。

这不是甘肃一个地方的做法。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全身心投入扶贫,不少地方去年都建立了新的考核机制,淡化甚至取消GDP指标,着重考察干部的脱贫实绩。

贵州省最近出台规定,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扶贫绩效考核“一般”的党政领导、部门领导、干部将进行组织调整,扶贫绩效考核突出的将予以重用。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

新路径:电商和乡村游潜力巨大

在扶贫路径上,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首要的“一批”,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这其中内容丰富,就2015年来看,最有新意和潜力的应该是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

在吉林省通榆县,农民霍亮开了一家名为“最草原养生坊”的网店,每月给自己贫困的家庭带来1000元左右的收入。“主要代理小米杂粮,最近置办了智能手机,网店经营起来更方便。”霍亮说。

通榆地处吉林西部,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艰巨。这个县盛产绿豆、葵花等农产品,是许多农民赖以为生的主要农作物。以前,品质很好但知名度不高的杂粮少有人问津,而今在政府指导下,许多贫困农民像霍亮一样开了网店,杂粮销售“量价齐升”。

如今,通榆县葵花、杂粮、小米等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已占总销量三成以上,农户增收效果明显。尝到了甜头之后,通榆县计划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年均减贫2.5万人左右,到2020年,完成贫困村电商扶贫全覆盖。

和通榆县一样,不少偏僻的贫困地区都开始依靠电商,把当地的土特产卖出去,“网农”大批涌现,一些地方政府借着“互联网+”的东风,推动电商扶贫,取得了不错效果。

与此同时,发展乡村游也日益成为扶贫工作的—个重要抓手。据统计,每年我国国内旅游总计达36亿人次,其中18亿人次在乡村,农民直接接待的至少在6亿人次以上。旅游扶贫潜力巨大。

“是旅游开发让俺们重新焕发活力。”河南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栾川县杨树坪村支书石进锋感慨道。记者在该村看到,宽阔的马路直通滑雪场门口,游客们沉浸在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中。

“以前穷得叮当响,年收入只有千把块钱,根本维持不住生活。自从滑雪场开发后,日子开始慢慢变好。儿子也在滑雪场上班两年,去年正月结婚还买了一辆10万元的越野车……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60岁的杨树坪村民常太娃说。

上一篇:老坝港镇2010年元旦食品安全整治工作计划下一篇:仲裁协议内容及示范仲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