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为题的作文

2024-04-10

以课堂为题的作文(共9篇)

篇1:以课堂为题的作文

我喜欢抄抄写写,信手涂鸦,写的作文在妈妈那总是被无情地粉碎。妈妈找来了教语文的叔叔,帮我“诊断病情”。叔叔看后皱了皱眉,什么也没说,只是提出要带我去爬山。

我去了,到达时,正是傍晚。群山伴着夕阳,显得如梦似幻,甚为迷人。山腰云雾缭绕,恍如仙境。山顶的景色很壮观。

正当我沉迷于这美景时,叔叔拍了拍我:“这景色如何?能描述出来吗?”我愣了一下:“好吧。”

我将我所见到的景物一一描述了一番,连绵起伏的山峰,如梦似幻的夕阳……

叔叔递来纸笔:“把你刚刚说的写下来,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再发挥想象,稍作修改……”

我拿起纸笔,在山间的石桌上刷刷地写了起来。等我写完,叔叔说:“自己读一遍。”我声情并茂地放声朗读起来。

“自我感觉如何?有什么想法吗?”叔叔问。

我茅塞顿开:“我明白了。”叔叔意味深长地笑了。

“其实写作很容易,平时注意观察,留意生活,看到有感受的,不妨挥笔记下来。记住,我手写我心。”

原来,生活才是一场永不完结的语文课,而社会就是多姿多彩的课堂啊!

篇2:以课堂为题的作文

我先拿一张纸,把它对折,然后把它压平,再把它打开,中间就有了一条清晰的中线,将左右两下角沿中线对折两次,最后反面朝上,往外翻折,这样我的纸飞机就做成了。我还给它画上了五颜六色的图案。

于是,我就拿着我的那架纸飞机准备去试飞。我轻轻地把飞机向前一飞,它居然在空中飞了一个半圆形,然后它就落地了。所以,我给这架飞机取名为“飞圆号。” 忽然,只听老师再喊:“同学们,拿着自己的纸飞机来参加纸飞机大赛了。”老师话音刚落,我们马上就站在起跑线上了。我心想:我的这架飞机飞到空中一定会飞一个半圆形的图案吧!老师喊预备的时候,我就哈了一口气,心里暗暗地给纸飞机加油。老师喊飞的时候,我就轻轻地把纸飞机往前一飞。结果,我的纸飞机被另一架纸飞机撞到了。我的纸飞机因为它后重前轻,另一架飞机正好撞上了机尾,我的纸飞机被撞下来了,第一次我是第四。我拿着它去改装后,我们又站在起跑线上,老师喊预备时,我还是哈了一口气,喊飞的时候,我把飞机轻轻地往前一飞,这一次我的“飞圆号”好像爆发了一样,它居然没有飞一个半圆,而是直线飞向前方,第二次我是第三名。

篇3:以课堂为题的作文

1. 吕剧

吕剧大体可分两种:一种是小戏和单中出戏, 如《小姑贤》《小借年》《王定保借当》等, 这是它的基本戏;另一种是连台本戏, 多根据鼓词, 如《金鞭记》《金镯玉环记》《五女兴唐》等。20世纪五十年代是吕剧的辉煌时期, 名角荟萃, 新戏迭出, 《李二嫂改嫁》等享誉全国。

吕剧音乐是在从民间俗曲演变而来的“坐腔洋琴”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其唱腔以板腔体为主, 兼唱曲牌。曲调简单朴实、优美动听、灵活顺口、易学易唱。

2. 山东梆子

传统剧目有《墙头记》《万家香》《玉虎坠》《两狼山》等。此后又先后编演了一些现代戏, 如《三回船》《前沿人家》《老王卖瓜》《铁马宏图》《柳下人家》《程咬金招亲》等。《泰山石敢当》属新编神话剧。

想。她的这些内心感受都体现在举手投足的动作和气质神韵上, 因此她的眼神应该是温柔却又坚定的, 她的动作仪态不会是小家碧玉般地忸怩作态, 举手投足之间是婉约地、大方地、得体地。

比如, 仆夫将婵娟带至关押屈原的东皇太一庙, 婵娟见到了先生, 急切地奔至先生怀中, 为了展现此刻人物的心理变化, 可借鉴戏曲的表演手法, 比如起范、趋步、跪步等许多步法, 同时还可以运动一些舞蹈化的程式动作表演, 将婵娟欣喜、激动地情绪逼真地表现出来。又如, 第五幕中, 在监牢里, 面对张仪、宋玉的威逼利诱, 她大声喝斥宋玉, 然后转身站在高高的石阶上, 动情地呼喊出跟随先生而去的心愿。为体现婵娟内心深处的向往与期盼, 深刻地表达她与先生共存亡的渴望, 演员表情要勇敢、坚毅, 眼神要坚定、执着。动作手势根据音乐语言的节奏可以稍稍夸张, 比如, 斥责宋玉时的用力甩袖、转身、刻画出婵娟对小人宋玉变节求荣的不耻。通过这种真实的艺术设计及动作表演, 能产生强烈地舞台效果, 使观众完全融入剧中, 激起他们对婵娟精神的肯定与强烈共鸣。

结语

一个歌唱演员在演唱作品之前, 通常先要做好扎实的案头工作, 如熟悉作品, 对作者的生活背景、作品内容、体裁形式以及语言风格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还应对作品相关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认真的学习了解。以此为基础, 运用各种声乐技巧和表现手法进行诠释作品时, 才会有的放矢, 丝丝入扣。对于歌剧表演来说, 则要求表演者既要有纯熟的声乐技巧, 还要求

山东梆子的传统表演程序与鲁西南一带的其他古老剧种如柳子戏、大弦子戏、平调等一样, 表演动作粗犷, 架式夸张。在脸谱上则根据人物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更有一个角色在同一出戏中随剧情变化而不断变换脸谱。山东梆子的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山东梆子唱腔慷慨激昂、高亢健壮, 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3. 山东二夹弦

山东二夹弦有《王莽篡朝》《贺后骂殿》《三拉房》《孟姜女》《打狗劝夫》等50多种传统剧目, 剧目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宣扬伦理道德的且农村题材居多, 乡土味很浓。

二夹弦唱腔是在“纺纱小调”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曲调由黄河船歌、渤海沿岸的渔民号子、打夯号子及民歌小调等融合变化而成。在发展中又汲取了花鼓、梆子、琴书等民间歌舞、戏曲的音乐营养, 经历代艺术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唱腔。

4. 柳子戏

代表性剧目有《白兔记》《金锁记》《孙安动本》《玩会跳船》《抱妆盒》《燕青打擂》《三盗芭蕉扇》《张飞闯辕门》等。

柳子戏的唱腔以俗曲和柳子调为主。其中俗曲部分比重较大, 现存的200多个传统剧目中, 由俗曲联成的约占二分之一。俗曲曲调委婉曲折, 能够表达细腻复杂的思想感情, 素有“九腔十八调, 七十二咳咳”之称。

二、山东地方戏的现状与抢救、整理、传承山东地方戏的意义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和谐文化”为支撑, 而我国几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化正是“和谐文化”的基石。齐鲁大地历史悠

具有以丰富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的真实动人的演技, 挖掘出人物的艺术内涵和价值, 尽可能地发挥出自身潜能去表现人物情感, 准确、自然的塑造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音响资料:

歌剧《屈原》VCD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警文工团合作演出

著作类:

[1]李晓贰:《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1年[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

[3]储声虹徐朗余笃刚:《声乐教学曲库中国作品第二卷——中国歌剧曲选 (下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

[4]施光南:《我怎样写歌》湖南文艺出版社, 1991年[5]游国恩:《屈原》, 中华书局, 1980年

[6]赵辉:《楚辞文化背景研究》,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年论文类:

[1]龚琪:《施光南与歌剧<屈原>》, 载《人民音乐》, 2003年第6期[2]孙允文:《歌剧<屈原>启示录》, 载《人民音乐》, 1999年第4期, P22

[3]房长永:《歌剧舞台表演艺术我见》, 载《音乐生活》, 2006年第4期

[4]周进华.《谈歌剧表演与歌剧艺术》.载《艺术教育》.2001年第5期.

久, 山东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众多的地方戏就是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山东地方戏的种类丰富, 优质资源众多。秧歌、柳子戏、柳琴戏、五音戏、茂腔、道情戏、一勾勾等已经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大平调、大弦戏、四平调、柳琴戏、道情戏、皮影戏等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吕剧、柳腔、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等已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剧种的代表剧目内蕴丰厚, 具有极高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历史价值, 表现了山东人民对生活的高度热爱和对乡土的深沉眷恋。

但是,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这些代表山东传统文化精髓的山东省地方戏各剧种普遍遇到了演职人员流失、资金严重缺乏、观众日渐稀少等问题, 只有少数剧种的个别剧团比较红火, 如吕剧、五音戏的个别剧团。有一些剧种已经名存实亡, 如柳腔、茂腔。原因主要包括:第一, 许多剧目缺乏新意和创意, “老戏老演, 老演老戏”, 具有现代气息、契合时代精神风貌的代表性剧目较少。时间已经进入二21世纪, 各地方剧种的多数剧目在形式上依然没有摆脱慢慢悠悠、咿咿呀呀的特点。许多剧目信息量较小, 往往是“一人一线一故事”, 情节进展比较缓慢, 适应现代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口味的剧目很少。第二, 宣传意识不够, 市场化运作不成熟。许多剧团存在“吃老本”的思想和做法。目前, 有关部门对一些地方剧种大力扶植, 但一些剧团本身也产生了惰性, 不考虑创新剧目和发展市场, 造成了恶性循环。第三, 缺乏一批艺术水平高、领导能力强的“台柱子”和“领头羊”, 剧本创作人材也很欠缺。据统计, 目前我省专业的戏剧剧本创作者不超过10人。

而在市场的诱惑下, 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正在用我国的传统文化打造文化品牌、生产文化产品。因此, 应下决心改变这种局面, 挖掘和延伸山东地方戏中的文化张力, 打造山东新的文化品牌。这就首先要求我们对山东地方戏展开抢救、整理、传承工作, 这也是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戏曲与动画结合的实践

戏曲与动漫的结合早有先例。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 便大量吸收中国戏曲艺术的造型特点, 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长恨歌》以昆曲唱腔为基调, 人物造型、服饰仿古, 布景艳丽;《神笔》的造型设计将戏曲的脸谱演化为近似漫画的夸张手法;《猪八戒吃西瓜》《丝腰带》等均源于中国民族戏曲艺术;1956年拍摄的动画片《骄傲的将军》也大量借鉴了传统戏曲元素, 从动画人物造型到人物角色、动态、配乐都有浓厚的戏曲元素的影子;著名动画片《大闹天宫》和《三个和尚》也融入了部分中国戏曲的特色。

进入新世纪以来, 国内许多事业单位、公司已经涉足戏曲动画的策划与制作。青岛新旋律传媒公司制作的戏曲动漫《西厢记》, 15分钟成片已完成。这部工笔重彩的戏曲动画, 以戏曲《西厢记》为内容框架, 已经在市级电视台播出, 获得了2009年中国国际动画节“美猴奖”最佳短片提名奖, 并入选山东省“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奖”。该公司制作的《贵妃醉酒》5分钟成片已完成, 属工笔淡彩的戏曲动漫, 以戏曲《贵妃醉酒》为内容框架。该片已被推荐参评山东省“文艺精品工程奖”。该公司制作的京剧《三岔口》戏曲动漫15分钟样片也已完成。事实证明, 将戏曲做成动漫不仅可行, 而且已在业内取得共识。湖南京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早已开始晋剧《凤台关》, 楚剧《站花墙》, 京剧《智取威虎山》, 《红娘》和花鼓戏小戏《补锅》《打铜锣》《打铁》等的动画剧本创作和动画片的试制。在2007年4月第三届中国国际动画节“美猴奖”原创动画大赛上, 该公司选送的晋剧《凤台关》脱颖而出, 成为“五个奖项”的入围作品, 并最终获得“最佳FLASH入围奖”。

国家对于戏曲动漫的制作也采取了积极支持的态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的“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已于2009年底启动, 目前已筛选出首期制作100集的剧目, 既包括了京剧、昆曲、黄梅戏等常见剧种, 更选取了耍孩儿、碗碗腔等珍稀剧种, 54个剧种中32个剧种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四、戏曲与动画结合的理论依据与宗旨、方法

1. 戏曲与动画结合的理论依据

戏曲与动画在艺术上有诸多相通之处, 这就为戏曲动画的制作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1) 性格的符号化。人物内在性格特征的概括在戏曲当中体现为人物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而动画形象当中这种人物内在性格的符号化、外向化更加突出, 我们往往从外形也能判断出形象的性格特征。

(2) 外形的意象化。所谓意象化, 是人的主体精神的对象化。戏曲演员本着超越自然的自由精神, 按照主观意念来处理自然时, 就会产生意象化。意象化的动画造型也很常见, 它可以是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夸张变形, 也可以是设计师理念的表达, 甚至可以是人们臆想出来的某些形象。

(3) 造型的夸张与变形。夸张与变形不仅在戏曲艺术中很常见, 在动画造型中也是常用的手法。通过夸张和变形可以让我们平时所熟知的一些形体更加典型, 更易于传达感情和增加叙事效果。夸张有无穷的魅力, 其主要功能在于强化视觉效果, 制造幽默诙谐的气氛;而变形则是根据艺术家的独特理解与构思所赋予对象的装饰化变形, 使形体在保持原有特点的前提下又有新的突破。

(4) 动作的精细化。动画是运动的艺术, 动画之所以吸引人, 靠的不仅仅是出色的人物形象和华丽的舞台背景, 更源自于对动画角色的精细动作刻画。这与戏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 戏曲与动画结合的宗旨与方法

(1) 戏曲的元素、动画的手段和电影的语言相结合是戏曲动画的创作宗旨。

(2) 将传统戏曲元素融入到现代动画设计中去, 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交叉累计, 而是以动画技术为间架支撑起戏曲艺术的创造性活动。

五、戏曲与动画结合的意义

1. 戏曲动画是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的需要, 也是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结果

把山东地方戏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不论是对弘扬传统艺术精粹, 还是传播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 乃至于开发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 都是一件具有独创意义的工作。近年来,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出现空前危机, 一些地方剧种更是销声匿迹, 中国现存戏曲剧种267种, 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减少上百种。与此同时, 国产动画作为近年兴起的一个朝阳产业, 尽管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 但是目前市场上流行的主要是日本、韩国、美国的动画产品。国外动画占据中国文化经济市场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中国青少年的“历史记忆”。如何摆脱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危机以及国外动画的挤压和自身原创力不足等问题, 已成为中国传统戏曲及动画产业的当务之急。戏曲动画的出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动画道路。

2. 戏曲动画的产业拉动作用明显

戏曲动画是由动画片的生产、营销、播放及动画片衍生产品的研发组成的一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 这其中又会带动出版、广告、玩具、游戏、服装、礼品、纪念品等多个行业。

在日本, 动漫产业已经形成一体化的格局, 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其动画产值已经超过了钢铁业。调研表明, 动画产业的投资回报率是2-50倍。正是动画产业投资的高回报率创造了迪斯尼神话。戏曲动画的起步, 必定会给动画产业带来新的思路与创新。当务之急是, 政府应该加大对戏曲动画制作的支持力度, 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摘要:山东地方戏主要剧种包括吕剧、山东梆子、山东二夹弦、柳子戏等, 特色各异。山东地方戏的现状不容乐观, 抢救、整理、传承山东地方戏的意义重大。将戏曲与动画相结合是挽救地方戏的新举措, 相关实践已为数不少, 而对两者相结合的特殊规律展开研究自然意义非凡。

篇4:以“难”为题作文分类点评

“难”这个字,读nán的时候,意思往往与“易”相对。做起来费事叫“难”,使人感到困难叫“难”,不容易、不大可能也叫“难”。和“难”相关的词语有很多,比如,难处、难度、难题、难点、难免、难为、难保、难怪……

请以“难”(nán)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立意】

提示语中“做起来费事,使人感到困难,不大可能等”可归结为“不容易”这一内涵。做起来费事,重心在“费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使人感到困难,重心在“困难”,仍然在“不容易”这一层面。

对“难”做生活(包括工作、学习等)、哲学、审美等层面的解读,均视为切题。在生活方面,比如不向困难低头、挑战难度;在哲学方面,比如与“易”的辩证思考,以“易”写“难”、以“难”写“易”、表面写“易”实则写“难”等,通过对比或者辩证思考突出“难”的主题的,视为切题。

因此,“难”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读,第一层是因个人(自我、内心)而“难”(感到为难,觉得艰难),个人学业、事业上的困难处境,情感纠结,人生选择的为难,命途的艰难感慨,等等。第二层是因他人而“难”,主要从处理人际关系之难的角度去思考,父母与子女(养育与理解之难)、师生(教育之难)、同学同事(相处之难)、领导与百姓(服务与监督之难)、穷二代与富二代(因差距与歧视而“难”)等。第三层是指因国家(民族社会,大众百姓,历史文化,道德精神)而“难”,老百姓看病难(医保)、出行难(春运买票)、办事难(上头没人)、维权难(不懂法),生活样样都难,越活越难,不活不难。扶起一个跌倒的老人有那么难吗?调查清楚,说清事情的真相有那么难吗?承认错误,担起责任,给公众一个交代有那么难吗?少一些“三公”消费,多买几辆校车有那么难吗?

写作时,要特别注意“难”字在文章中的具体解释。即便用“难”组词,也要将重心放在“难”上。无论选择何种文体,都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真实体验,写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或展开具体细腻的情感体验描写,或深入挖掘表达自己对某一领域问题的深刻思考和见解。写作时应注意一个化大为小的问题,切不可罗列或泛谈各种“难”。其实就集中写家庭关系难协调、农民工买票难、做个好人难、爱一个人好难、自我人生中追逐与放弃之难等,不需要在不同层面和角度都提到一些,展开时又“平均用力”,这样的文章往往没有侧重,表达也不鲜明。应当使文章内容更典型,更有针对性,这样的文章才实在。审题思考时可以放开,具体构思布局时就应收拢,切入角度明确,可以的话加入些辩证思考(难与易是相对的),适当深入拓展一下。

【分类点评】

苏州一考生

我从未在舅爷爷口中听到过一声“难”,无论是调侃还是哀叹。

在他回来的前几年,他常常这样告诉我:“人只要能读书,肚子里有了墨水,天下事都不至于一个‘难’字了事。”说这话的时候他蹲在低矮的红砖平房前翻动着晒在场上的草药,屋檐下吊挂的龟甲轻微地摇晃着。

舅爷爷读了一辈子的书,可读书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好处。他是当年下乡的知青,全村敲锣打鼓送出去的唯一大学生,回来时却只带了满面的风霜和到了如今也养不好的一身瘦骨。

不是没有人背地里说些闲话的,仿佛当初的歆羡如今一股恼(脑)儿地变作了毫无道理的轻蔑。除了闲言碎语,舅爷爷的生活也很不宽裕。几十年在外,一切都得从头开始。可他从未抱怨过一声“难”,也不接受任何人的帮助。凭着在大西北自学的中医,他在医院谋了一份工作,即便上班的路程要骑两个小时的自行车,他也乐此不疲。

闲暇的时候,他总爱给我们讲述在大西北的见闻,善于“引经据典”的舅爷爷能将简单的故事润色成一波三折的传奇。待到众人听得唏嘘不已,正神游其中的时候,他便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露出已然稀疏的牙齿。在这些故事里,我们忽视了漫天的黄沙,忘记了干裂的土壤,也没能在难以下咽的干菜里体味到某种艰难和辛酸。很久以后,我才懂得了那种快意潇洒后到底是怎样的“不难”。

每当这个时候,舅婆婆总会端着做好的饭菜出来,用她带着西北腔的尖细嗓音打断他的侃侃而谈,再讥讽上两句,也不忘送上个白眼。她总爱抱怨舅爷爷满肚子的不合时宜,也对他所谓的“读书无难事”的理论嗤之以鼻,却放任他将屋子堆满了书和工具,时不时还会帮忙整理。

舅婆婆越是跟他叫板,他就越是起劲,仿佛在这种“难”与“不难”的争辩里能获得某种快慰。可这种争辩也戛然而止了。在舅婆婆突发脑溢血去世后的那几天,舅爷爷第一次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闪烁的泪光,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度让我们担忧不已。

如今他终于恢复了往日的健谈,又似乎比往日更多话,有点喋喋不休,也不像以前那样妙语连珠。

只是他仍然不说一个“难”字,或许是不知说给谁听。

我去看望他,最后在告辞的时候,他依然告诉我:“要读书啊!就没什么是难事。”说着,眼里有泪花在闪动。

【评 析】

文章摘取了舅爷爷生活中的几个典型片段,如舅爷爷年轻时坎坷艰辛的经历,舅爷爷返乡后对自己的“传奇”的描述,以及舅爷爷与舅婆婆对“读书无难事”的争辩,一层层地引发了读者对“难”的思考。同时,细节描写精炼传神,如“便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大笑,露出了已然稀疏的牙齿”,“闪烁的泪光,时不时的喃喃自语”,一个不畏艰难、重情义、豁达乐观的老人形象跃然纸上。文章语言朴实真诚,字里行间汩汩流动着家庭成员间的亲情。舅爷爷的口头禅“要读书啊,没什么是难事”在文中反复出现,既串联全文,使文章衔接自然,浑然一体,又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加深了讀者对“难”的感悟。总之,此文写出了有血有肉又有性格的舅爷爷这个人物。综合评分:68分。

徐燕笑

当青少年争相推崇名牌效应,当青少年对“快男超女”顶礼膜拜,当青少年对中性越来越痴迷,如何恢复青年的豪情壮志已成为难题。

是的,如何恢复青少年的纯洁已成为难题。

青少年生活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早已经不起物质的诱惑而迷失了自我。他们对耐克、阿迪趋之若鹜,极度追求物质享受。据说,有位年仅17岁的孩子,仅因为要买一部苹果手机而卖掉了自己的一个肾。尼采曾说:“成功只会在远离市场的前提下才会产生。”试问,这样的青少年,还会取得怎样的成就?还能担当得起祖国的未来吗?

是的,如何找回青少年的壮志已成为难题。

我们迷失在“温一壶月光下酒”的柔情中,失去了目标,找不到方向。我们是父母眼中的珍宝,富裕的生活让我们不必为温饱而奔波,于是“富二代”“官二代”出现了,于是有了“郭美美炫富”“我爸是李刚”等事件。青少年的志向坍塌了,那么,中国的明天又会在哪里呢?

是的,如何找回青少年的霸气已成为难题。

我们沦陷在“人似黄花瘦”的婉约中,早已没有了“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的豪放。当年“五四”运动中激情澎湃的青年,当年高呼“内争主权,外惩国贼,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的青年,如今又在哪里呢?

是时候了,青年们,起来吧!做一个像谭嗣同一般“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雄,做一个“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战士。

nlc202309010829

如陈嘉庚一般,有“敌未退出我国土,有敢言和者,以汉奸罪论处”的豪情,有温总理“吾身虽瘦,必肥天下”的壮志。

在《敬告青年》百年之后,我要写下:

战争的而非妥协的;

激烈的而非婉约的;

精神的而非物质的;

热情的而非柔媚的;

在死亡到来之前,

让生命与日月争光辉!

【评 析】

文章抓住提示语中的“难题”展开论述,针对当今青少年中存在的缺乏“豪情壮志”的现象分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批驳,立意准确,切中时弊,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文章脉络清晰,内容旁征博引,语言热情洋溢,震撼人心。文章的不足在于对“难”缺少进一步的正面解读,内容略显单薄。同时,结尾部分还可适当点题,最后几行语意欠明。综合评分:58分。

沈 烨

世上之事,有难易之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难,如前进途中的绊脚石,绕过它,也许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难,如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难,如穷途末路的悬崖峭壁,退一步则海阔天空。

因此,我们要愈挫愈勇,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吳。前进途中的绊脚石不可避免,但不论多难,只要不放弃,坚定信心,就可克服那道难关。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忍辱负重,成就“史家之绝唱”——《史记》;孙子遭到陷害,膑脚后写下《孙子兵法》;左丘明失明,写下不朽著作《国语》;孔子四处游说不成功,编著《春秋》。这些人无不遭遇难关,可他们不畏艰险困厄,完成了自己的理想,留名千古,为后人敬仰。

行百里者,半于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楚霸王项羽,兵败逃至乌江仅余二十八骑,乌江亭长为其准备一小舟,助其渡江,可他却说:此乃天之亡我也。遂于乌江自刎,留下无限遗憾。试想,若楚霸王渡过乌江,重见江东父老,那他与刘邦的鼎力之势,也许会更为长久,胜负输赢更是一个未知之数。因此,我们不应被眼前的难关吓倒,而应放眼未来,抓住机遇,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历览中华上下五千年之文明,其间困难重重,可中国毅然挺了下来。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清朝长期封闭的大门,西方的物质文明开始进入中国,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身的落后,开始了救亡图存的道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一代代志士仁人前赴后继,走上民族复兴之路。抗日战争之中,全民族心手相连,共同抗日,最终赢得了民族独立,摆脱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尴尬境地。由此可见,只有不畏难,才能赢得自由。

难与易,不在客观事物本身,而在于我们自身。只有不畏艰难,奋发自强,才能克服困难,走向成功的彼岸。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评 析】

本文从“难”与“易”的辩证关系入手,围绕面对“难”该怎么做展开文章,切合题意。但文章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首先,文章思路混乱,从“要愈挫愈勇”到“末路之难”再到“中国的不畏艰难”,各分论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层次感。其次,文章素材的使用不够典型,同时因为对材料分析不够,有硬贴标签之嫌。综合评分:45分。

篇5:以课堂为题的作文

有一次,我闲来无事,就用两本书交叉重叠在一起。一拽,咦?为什么拉不开了呢?我叫来小伙伴,两人对拉也拉不开。正当我疑惑不解的时候,妈妈进来了。我忙问妈妈是怎么回事,妈妈说:“这是因为两本书交叉时挤走了空气,而且,还会产生摩擦力,所以书就拉不开了。”听了妈妈的话,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我点点头。

还有一次,妈妈和我出去散步,我们路过一座大桥,看见桥底下有半圆形状的洞,于是我就问妈妈:“为什么桥底下有半圆形的桥洞呢?”

妈妈笑着说:“那你告诉我,桥是建在什么上的?”我说:“是水上的呗!”妈妈又说:“底下的半圆形是为了让水流通的,半圆之间的墙是支撑桥的。如果有洪灾什么的,可以排水泄洪。”我又明白了一个道理。

那天,妈妈正在做饭,我说:“妈妈我帮你打鸡蛋吧?”妈妈笑着说:“好呀!”

我拿出一个碗,拿出三个鸡蛋。第一个鸡蛋,我磕了一下,然后一掰,蛋壳不小心也掉了进去。我着急地说:“妈妈,为什么蛋壳也掉进去。”妈妈说:“你磕一下,然后掰磕出来的裂缝,抓住鸡蛋壳……”

我又试了一遍,成功了,我开心极了。

篇6:以课堂为题的作文

这天,我刚低着头从学校出来,便向来接我的母亲抱怨课堂有多枯燥。母亲听后,沉思了一会儿,笑着说:“今天带你去姥姥家,让你体会一下农家生活。”我不屑的答道,“净是土,有啥好玩的。”

转眼间,就到了姥姥家。没想到,母亲直接把我带到了外婆的田地里。一下车,我就要晕过去了,这里太阳更毒!母亲看着我的表情,递过来一顶草帽,说:“这里的下午比上午热,戴顶草帽去和小溪妹妹玩吧!”

我接过草帽时,小溪跑过来对我说:“姐姐,我给你摘个东西吃!”我跟了过去,她给我摘了一个红红的、圆圆的,看起来上樱桃的果子。“这叫山枣,你尝尝。”我听了她的话,把山枣放进嘴里。甜、酸,口感很好。

“姐姐,这个叫蒲公英,你一吹,它的种子就飞到很远的地方去了。老师说,我们就像蒲公英的种子,早晚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的父母,自己自立。”

“蒲公英的茎里面有白色的液体,不要弄到手上,很不好洗。”小溪像个小老师一样给我介绍着田野里的一切。

篇7:以**为题的作文

以**为题的作文(一)

星期天下午,忙了一周的我,终于能好好的休息一下了,蜷缩在床,回味着一周的辛苦。

我打开电脑,“暴打”游戏中的小人来发泄。不一会,爸爸回来了,说:“儿子,我一会要工作,要用电脑,你现在看书去吧!”我回答道:“我已经把你说的哪本书看完了!我想玩一会。”爸爸却让我下楼玩,我一生气,我就去看电视了。妈妈过来,一看电脑上没人用,就上去看她在网上购物的物流信息,爸爸上去准备抢“位”,我说:“妈妈,老师让我们看一看新闻或者历史以及讲座之类的纪录片,这时妈妈边站起来边说:“那好啊,看看挺好,有些是书本上你还没有接触到的.。”于是我赶快打开百度搜索一些军事新闻知识。看了一会,觉得很无聊,便打开游戏刚准备玩,突然有一双手把我腾空架起,双脚离地,原来爸爸从后面抱起了我,对我说:“哈哈,被我逮到了吧!”我羞愧地低下了头。

这时想起了孔融让梨的课文,他四岁就知道大的让哥哥小的自己吃,我却霸占着电脑耽误爸爸工作。我都十二岁了连电脑都不给爸爸让,何况他是我最亲近的人啊,心里真的是很内疚啊!

于是,我把电脑让给了爸爸,这一个周末的忧虑全部被这浓浓的亲情融化、赶走。

以**为题的作文(二)

在我们的成长中,有幸福的眼泪,也会有痛苦的眼泪,曾清楚地记得我有一次落下的眼泪是甘甜的。

记得有那么一天,我犯了一个错。在一个星期日,我从青少年宫回来,在电梯上我就吵着要叫妈妈去帮我买橡皮。妈妈说:“先回家吃饭,吃完晚饭再去买。”可是我非要现在就去。妈妈生气了,本来我们还在菜场里挑这样买那样还挺开心的,没想到,妈妈一下子拎起我就走,连说一个字的机会都没有。坐在妈妈的摩托车上,我就感觉到:肯定要被妈妈好好地修理一顿了。()回到家,妈妈连鞋子也顾不得脱,就重重地打了我一个耳光,我心里恨极了,把鞋脱了就直冲自己的房间,狠狠地把门关上了。

我在房间里一个人生闷气,气极了就扔起枕头、被子来,好让我解解气儿!累了,就躺在床上看书,看着看着,其中有两个故事《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让我很受感动。想想小羊羔吃奶时一定要跪着,代表对母亲的爱,我却对妈妈的爱没有感恩,反而还要惹妈妈生气;想想小乌鸦都懂得抓小虫子喂妈妈来表达自己的感恩,我却还要给妈妈惹麻烦,让妈妈难过。想想自己刚刚的行为多么幼稚,我不如小动物孝敬,真是羞愧!我想:我怎么能输给小动物呢?我也要爱妈妈呀!

于是,我轻轻地打开门,勇敢地走到妈妈面前,说了一声:“妈妈,对不起!”我和妈妈终于开心地笑了。

以**为题的作文(三)

在我们的生活中,会引来种种**。如:家庭的**、课堂上的**等。但是我却忘不了那次包饺子的**。

记得那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乡下姥姥家去。来到了姥姥家,我可高兴了,终于可以跟表姐在一起玩了!我们玩了一会儿,回到屋里一看,姥姥和妈妈正准备包饺子,我们就洗了洗手,跟着妈妈学包饺子。

我手上拿着一张饺子皮,另一只手用勺子把馅儿挖到了饺子皮上,正打算包起来的时候,可是那些馅儿就是不听我的使唤。不是从坐左边冒出来,就是从中间跳出来。我心想:唉,这饺子真是不听话。抬头一看,姥姥和妈妈已经包了许多饺子了,那些饺子形态各异,让人看了不流口水才怪呢!我看着妈妈包的是那样轻巧,我就对妈妈说:“您还是教教我怎样包饺子吧。”妈妈一边示范一边对我讲了包饺子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我又重新拿起一张饺子皮,按照妈妈的方法去做,果真奏效。不一会儿,我便包了十几个饺子。

煮熟的饺子出锅了,姥姥把饺子捞出来放到了盘里,我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美滋滋的!

篇8:以课堂为题的作文

1. 以往写作教学和作文训练的误区。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 教师往往把写作理论的灌输放到了重要地位, 忽视写作是实践性很强的事实。与之相配套的作文训练形态是:教师出一个作文题目或者列一些材料,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写作成文, 习作由教师批改、打分、写评语, 下一周讲评, 讲评后再进行新一次的作文训练。

这种以“写作就是写文章”为指导思想的训练方式, 它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缺点和不足:它很少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写作的心理机能, 很少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 也不曾涉及教师对学生思维的诱导和激情触发, 课堂气氛平静甚至死寂, 几乎不会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波澜。在教学中, 大多数学生由于长期进行陈旧、单调的训练, 早已厌倦了作文, 因而根本写不出好作文。

2.“游戏式”作文训练形态的理论要点。

在作文教学中, 笔者通过多次实践, 认为把游戏带入作文课堂, 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这种“游戏式”作文训练形态, 以写作是一种创造活动的观念为指导思想, 较好地纠正了以“写作就是写文章”的传统教学观念, 可以使作文教学推陈出新, 开创一个崭新的局面。这种游戏式作文训练方法的设计, 主要基于以下几个理论要点:

(1)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 (鲁迅语) 。其实游戏是人生之必需, 亚运会、奥运会就是成人化、组织化的大型游戏。同样, 在作文课堂中, 设计的游戏活动是融入大量生活信息的游戏, 它的最终目的是教师创设活动情景, 促使学生思维激荡。

(2) 作文教学, 观察起步, 这已是作文教学工作者的共识。很多学生之所以写不出动人的作文, 关键在于缺少细致的观察。如果教师适时为他们设计一个情景, 创造一个事件, 开展一个游戏, 让他们学会细致观察, 学会摄取生活素材, 这对于初学者或者写作技巧欠缺的学生来说, 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

(3) 激情是写作的酵母。写作需要兴奋点, 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是容易兴奋而难以抑制;情绪难于持久而又经常发生变化。基于这样的心理特点, 在课堂中引入游戏, 为他们造就一个又一个兴奋点, 让他们尽情地参与各种有趣的极端放松的游戏, 使之以即时之激情作即时之文章。事实证明, 这种“趁热打铁”式的作文教学, 容易激发青少年的写作热情。

(4) 所谓“习惯成自然”。如果每一次课堂作文训练都是先有情景提供、情绪激荡, 然后再请学生记叙即刻发生的生活, 或议论、说明有关的问题的话, 那么, 在几次、十几次、几十次这样的训练之后, 在学生大脑中就会建立起一种“生活—意识—记忆—文章”的固有联系, 这种联系机制一旦形成, 他们便会产生一种以“游戏式”训练形态的常规法则去观察、理解、想象生活的习惯和心理。这种习惯和心理的形成, 不但可以为写作打好基础, 而且将为学生的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做好相当的准备, 在培养人才上意义重大。

二、课堂实录

敲击代码

(七年级)

1. 引入课堂。课间听郭富城的劲歌《动起来》;和学生约定这节课的口号:动起来!

2. 动作描写——微型写作一:

师:动起来, 由我开始。 (摆出“v”形手势) 这是什么意思?

生:必胜, 胜利! (异口同声地)

师: (双手举过头顶, 摆“爱心”手势) 这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爱, 爱心。 (陆陆续续地)

师:这叫肢体语言。可见, 手势动作可以表示特定的意思, 声音也可以表示特定的意思。我们来听一听, 这是什么声音? (师用手敲打讲台桌面) 这声音用拟声词应怎么表示?

生1:嘭——, 嚓嚓! (多么富有节奏感!)

师:咦, 刚才我是怎么敲出那样奇妙的声音的? (很多学生表示没注意) 我再敲打一次。你们要仔细观察哦!注意, 看我的手! (为了让后排的学生也看得清, 这回用手敲打黑板, 并且把手部动作做得尽量夸张)

(学生们非常专注地看着老师的动作)

师:现在请你们用两三句话把我刚才的动作准确而传神地写下来, 在3分钟内完成。

(学生立刻动起了笔, 三分钟不到, 已有学生举起了手。老师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品)

生2:老师先用左手用力地击打了一下黑板, 接着用右手指尖如小鸡啄米似的, 轻扣黑板两下, “嘭——, 嚓嚓!”富有节奏感的拍击声就这样产生了。

师:写左手, 用“击打”这个动词, 写右手却用“轻叩”这个动词, 写得多么传神啊!

生3:老师左手摊平, 右手手指微微弯曲, 呈现出一条美丽的弧线。再用左手手掌重重地在桌子上打了一下, 声音是那样干脆有力, 然后, 用右手的指尖轻轻敲了两下。老师面对的似乎不是桌子而是一种乐器, 美妙动听的乐音在整个教室里荡漾开来。

师:写左手, 用“手掌”, 写右手用“指尖”, 观察得多么仔细啊!细致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平时, 对于周围人的一举手一投足一转身, 你都应该多留心多观察, 因为这些都是你写作的好材料!

3. 心理描写——微型写作二:

师:前面我们提到声音也可以表示特定的意思, 比如我们规定“嘭——, 嚓!”表示“1”, “嘭——, 嚓嚓!”表示“2”, 那么“3”怎么表示?“4”、“5”呢? (学生依次脱口而出)

师:那么“6”呢?

生:“嘭——, 嚓嚓嚓嚓嚓嚓!”

师:“嚓”声太多, 我们可以倒过来用“嚓——, 嘭!”表示“6”, 那么“7”如何表示?“8”、“9”呢? (学生又脱口而答)

师:如果“0”用“嘭!”表示, 那么, “0~9”各个数字我们都可以用这样的声音代码表示。我们还可以用这种声音代码来表示两位数。比如, 连续敲“嘭——, 嚓!”和“嘭——, 嚓嚓!”就表示“12”, 那么“37”怎么敲?

生:“嘭——, 嚓嚓嚓!/嚓擦——, 嘭!”

师:我们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学号, 会敲自己的学号吗?

生1:我的学号是49号, 应该这样敲:“嘭——, 嚓嚓嚓嚓!/嚓嚓嚓嚓——, 嘭!” (学生一面回答, 一面敲课桌桌面)

生2:我的学号是06号, 应该这么敲:“嘭!/嚓——, 嘭!”

师:我们就用这种声音代码做游戏!游戏规则是:敲到谁的学号, 谁就在三秒钟内快速站起来, 接着在自己的桌子上继续敲另一位同学的学号, 这样轮流不断地敲。如敲到了你, 你却没有在三秒内站起来, 或者敲的不是你, 你却站起来了, 都表示你输了, 输了就要受罚——站壁角;这个游戏人人有份, 包括我, 我的代码可以是……

生3:老师, 我同桌请假了, 你就代替他, 13号!

师:好, 请大家侧耳倾听, 游戏开始!

(游戏正式开始, 教室里人人参与, 气氛热烈)

师: (当起了记者, 手握“话筒”采访学生) 你刚才在想什么?

生4: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生5:还好没敲到我, 心有余悸!

生6:菩萨保佑!

师:从游戏开始到现在, 你在这当中的某个瞬间里想了些什么, 请你用一段文字把当时的心理活动写下来。时间6分钟。

(学生“刷刷刷”地开始写起来)

生7:老师“奏响”了催命的“音符”, 我的心僵硬着, 此时此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千万不要敲到我!万一我反应不过来, 就会被罚站壁角, 虽然平时胆子不小, 可我也知道害羞啊!只要不敲到我, 我愿意付出一切, 阿门!

生8:该死的耳朵!平时见它还挺灵敏的呢, 这会儿怎么就失灵了呢!唉, 也许不应该怪自己的耳朵, 要怪也应该怪我那颗太随意的心!它总是抱着侥幸心理, 总想着自个儿没那么倒霉吧?!唉, 谁知偏偏就敲到了我!没听过“不怕一万, 只怕万一”这句老话吗, 没听见刚才老师的提醒吗?现在出丑了吧, 现在完蛋了吧, 现在知道后悔药找不到了吧?!

生9:……

4. 肖像描写——微型创作三:

师:我们继续做游戏, 但在游戏的过程中, 你要仔细观察某个人的神情姿态!

(大家又兴致盎然地做起游戏来, 游戏中还出现了“意外”, 有学生竟然敲到了老师的学号——13号, 老师没反应, 也只好站壁角)

师:刚才游戏过程中你观察了谁, 为什么观察他呢?

生1:我观察的是老师您, 因为您刚才的表情多特别啊。

生2:我观察了蒋焕, 因为他是第一个站壁角的人。

师:是啊, 在生活中, 我们要特别留心那些与众不同的的人和事, 作为我们的写作材料。现在就请你用一段话把游戏中某个人的神情举止写下来, 时间6分钟。 (学生很投入地写着)

生3:蒋焕一脸疑惑和无辜, 似乎在说:“是我吗?不可能啊!”当同学们一致肯定他输了之后, 他才不情不愿地、慢慢地站到了墙角边上。站在那儿的他啊, 霎时就脸红了, 头也低下了!但他又不时地斜着眼睛瞄几眼, 因为游戏太好玩太热闹了。

篇9:以“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为题

他们将于3月29~30日的北京东方君悦大酒店,参加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的2015中国服装论坛,共同探讨“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

将品牌价值物化为产品

后危机时代国际市场失去源动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就需要中国服装业通过特色化经营提质增效,实践出独有的商业价值。正如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所说,所谓的新常态,就是数量增长慢下来,质量增速提上去。

消费市场的变革,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着力点。消费者越来越理性,消费心理、购物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满足消费需求的升级,成为服装品牌的新任务。

新秩序正在酝酿,中国服装品牌急需贴近市场、适应产业规律、进行本位创新。即回到产品和服务本身,回到产业运行质量提升的根本轨道,大练基本功,提升品牌运营和消费服务的综合能力。于是,2015中国服装论坛主题定为:直面消费的品牌产品。

显然,这里的“产品”指的是“品牌产品”,即将品牌基因和内核价值物化。

这是核心价值的力量,行业的崛起必须伴之以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升。其决定着品牌走向,是获得消费者认同的心灵力量,也是品牌运作的根本原点。只有在核心价值指引下,产品才能在生产过程中呼应市场,让品牌思想和设计体系物化为产品。

将文化用服饰表达

中国进入了品牌的产品时代,我们要不断追问:我们到底为社会和消费者引导什么,这是品牌之魂。接下来的关键,在于产品的打造。这是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品牌运作的基本方法论。把中国文化融会贯通,变成现代人的语言,用服装表达出来,从而和世界分享东方的生活方式,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之亟需。

在这次变革中,一批中国服装品牌已投身其中,践行品牌发展的新逻辑。例外、白领、依文、歌力思、播、汉帛??中国服装领军品牌们均把研发看作市场一线,努力提升把品牌独特风格、文化转化到产品中的能力,在向世界先进服装国家学习的同时,创建中国品牌的独立价值。

其实,这些品牌多年来一直是中国服装论坛的参与者、支持者,甚至是主席团成员。而在接下来两天时间里,他们将在这里完成品牌的实验:探索国际化语境下的东方生活状态,将传统美学还原给真实的生活日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如1951年美国工业设计师雷蒙·罗维赴日演讲,给日本带来了巨大能量,山本耀司2012年中国服装论坛之旅也带来了一次智慧风暴,“设计师要始终贯穿自己的信念,做出中国服装。”的箴言仍在耳边,如今第二次中国服装论坛之行,在互联技术盛行的当下,他又会给中国同行哪些新的思考与见解?值得期待。

同时,法国高级定制时装品牌Alexis Mabille设计师Alexis Mabille及其品牌CEO Martin Mabille 、英国针织时装品牌 Artwork 缔造者Patrick Gottelie等著名设计师也将来到现场,和中国企业一起探讨消费、设计与时尚的未来。

无印良品的三驾马车:松井忠三、原研哉、深泽直人齐聚中国服装论坛,分享经济下行之时依然保持高增长的奥秘——始终站在消费立场来制作商品,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紧跟消费脚步,实践“良品美学”。

其实,寻找当代中国美学,正是中国服装论坛的密码,广邀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及企业家,对品牌美学实验的完成,具有关键意义。

站在新的风口

“工业4.0”是德国政府2010年正式推出的《高技术战略2020》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其目的在于奠定德国在关键工业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成为指引未来工业生产的一种全新概念。

2014年,“工业4.0”成为探讨的热点方向,中国也提出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概念。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 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

这就代表着我们已经站立于新的风口浪尖,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着组织、生产、渠道以及供应链管理方式的变革,还改变甚至颠覆着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和产业形态。

如何用信息技术去洞悉消费动向,进行产品研发和上下游集成创新,已成为产业变革、提升效率的重要内容。为此,2015中国服装论坛特意设置了风口论坛,以探讨工业4.0时代的商业趋势与模式创新、将商业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等热点话题。

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在探讨中。2015中国服装论坛融中西古今之学,创反本开新之路,不仅对消费趋势和产业方向进行前瞻思考,还对传统手工艺与文化美学进行深度挖掘,以期和企业在这里完成一次年度品牌实验。

上一篇:村下水道计划实施方案下一篇:明修栈道成语典故及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