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的激励文化

2024-05-01

浅析企业的激励文化(精选6篇)

篇1:浅析企业的激励文化

浅析人本文化对企业知识性员工的激励作用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作为新型工作群体,个人特质、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有着与非知识型员工截然不同的特点,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显然不完全适用于对他们的管理,本文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特征和行为动力分析,指出企业只有建立侧重人文关怀的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激励知识型员工。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 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

【前言】随着时间推移,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将十分强调自己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并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营造自己新技术和核心能力的主要途径,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性和难以模仿性,使得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性的,富于变化的,不可测的知识型工作将成为新经济的主要工作形式,知识型员工将成为劳动力的主体,所以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也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核心命题。

【正文】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将知识型员工描述为“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并具备智力输入、创造力和权威等能力来完成工作的员工”。随着时代的发展,企业知识型员工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其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所从事的是以知识和技术应用、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也就是说,企业知识型员工是指在一个企业组织中用智慧所创造的价值远高于其动手创造的价值的员工。

在这个时代,员工个人所拥有的思想、知识、技能和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资源,然而由于员工个人的这些有价值的思想、知识及技能是一种未编码的、隐含性的知识,因此不容易被知识企业其他成员利用,也不可能作为资产转让和出售。因此,员工个人的知识对于企业只是一种潜在的财富。如何使这种未编码的知识转化为编码知识,进而使其可以整合到知识企业的集体知识中去,是知识企业能否将人力资源的潜在价值充分发掘和利用的关键。只有通过员工个人之间的知识对话、共享、最终个人未编码知识转化为企业的组织编码知识,企业才能利用这些知识去获取利润。因此,员工的奉献意愿和对企业的忠诚,是企业能否有效利用员工才智的重要前提。

由于知识员工的最主要价值在于能够将附着于他们个人身上的经验、技能、判断等未编码知识奉献出来,并促使这些潜在的未编码的知识转化为组织编码知识,转化为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知识型员工的价值在于将有价值的知识带给组织,并促使这些知识的商业化,为企业带来利润。这种作用,是其他生产要素所无法替代的。“知识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可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投资收益。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专业知识员工视为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源。

知识型员工的高使用价值是潜在的,专业员工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他们的贡献意愿和程度,他们相互间知识的匹配程度,而且更取决于专业知识员工的知识和技能与组织目标的相符合程度,取决于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组织其它资源之间的协同程度。因此,知识员工的效价具有一定的潜在性。组织目标的调整、组织资源的重组都会对员工知识效价产生影响,而个人的工作满意程度努力程度以及员工之间的协调程度都会直接影响员工对实现组织目标的作用。

根据美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人类都是有需求的,这些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属于低级需要,因为这些需要主要是通过外部条件得到满足,而且当这些需要满足到一定程度时,人们的需要强度就会降低,因而对人的驱动作用也会减弱。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这两种需要主要从内部使人得到满足,尊重的需要是指一般人都有基于事实给自己高评价的倾向,并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赏识和尊重,由此产生两方面的需求:一是渴望有实力、有成就,独自而自由;二是渴望得到名誉和希望。自我实现是指促使潜能得以最大限

度实现的向往,有关自我实现的两个重要动机是胜任与成就。人类行为的主动力之一就是胜任的欲望,胜任感表现为一种精通工作和职业成长的欲望,而高成就动机者往往认为个人的成就感比成功的报酬更为重要,他们并不拒绝这些报酬,但认为报酬远不及成就本身重要,因获胜或解决难题而振奋和满足感远胜于他们所获得的金钱与赞美。

可见,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具有其自身特点,传统的物质激励并不能达到效果。我们知道企业能力包括硬性能力和软性能力。相比较而言,软性的组织能力更难获取或模仿。要想使企业拥有并维持这些能力,尤其是软性能力,就必须从培养企业能力的角度来安排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实践,而能力的培养以及所培养的能力能否为本企业持续使用,这取决于企业的价值观。所以说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知识型员工对企业具有归属和认同感,才能从根本上激励员工。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根据企业价值观而制定的组织制度、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作用。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优秀的企业文化,这主要从该文化对企业、员工及社会产生的效用上得出的结论。人是企业最大的资源和财富,尊重和关心每一个员工,并强化其自信和出人头地的心理,是生产率提高的一大关键要素。任何一个组织要想生存,首先必须拥有一套完整的信念,作为一切政策和行动的最高准则。其次,必须遵守那些信念。处于千变万化的世界里,要想迎接挑战,必须自我求变,而唯一不变的就是信念。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其企业文化的行为方式需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进行创新。

企业是否遵循以人为本以及实现以人为本的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但企业的动机和行为是由企业的理念和行业的需求决定的,即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如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生命周期、行业竞争格局等因素决定了企业实行以人为本程度,企业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实现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行为方式。理念的存在是为了指导和规范行为,所以它一定要转化为规则。企业规则相对于个人而言有三种状态:相互融洽、相互冲突、互不相干。相互融洽是企业规则汇编成个人的规则,转化为个人行动,多个个人的行动的集合就会形成较高的认知度;相互冲突时,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就不能得到企业期望的个人行为,从个人角度来说,会造成个人对企业的失望。显然,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的企业规则是与个人相互融洽的,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以人为本的具体行为方式的认识是截然不同的。有关雇员与组织关系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互惠投资模式下工作的雇员通常会有较满意的表现,他们对企业也有较强的归属感,互惠投资模型就是雇主与雇员彼此愿意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承担一些没有明确界定范围和内容的责任,在这种关系模式下,雇主不单为员工提供短期的金钱报酬,还会顾及员工的感受和福利,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工作保障。雇主提供这些长远的投资,对雇员则有相称的希望:忠诚和归属感,以及把工作范围扩展到核心工作以外,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作出贡献。该研究得出这种结论的前提是:企业能以诚对待员工,自然能期望雇员作出贡献。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由从属地位趋向本位地位,成为实现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共同发展的基础。这样,企业内部就存在如何对待员工的问题。应对此问题,客观地要求企业为全体员工服务,满足员工个人的正当需要,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在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把社会利益、员工利益和企业利益的共同发展,内化为企业的共同价值观,从而激发每位员工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因此,我国企业管理必须体现“以人为本”,唯如此,才能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管理才能产生高效益。我国企业管理要逐步走向“以人为本”,须采取一些可操作的原则方法:

尊重个性差异。任何一种管理理论都是建立在某种人性假定基础上。传统管理理论提出了“经济人”、“社会人” 假设。无论是X理论还是Y理论或超Y理论,都是将人作为平均人看待的,在一种人性假设下,企业对所有员工进行相同的管理。现代管理理论提出了“复杂人”假设,人是很复杂的,不仅人与人自己不同,而且一个人本身在不同的事件或不同的条件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哈罗德?孔茨 关于人性假设的观点极具指导意义:一般人是不存在的,把人假设成都

是相似的,试图对人进行算术平均,那是注定要失败的。知识经济时代,组织面临着日趋显著的劳动力多元化挑战,劳动力多元化一方面指组织的构成在性别、种族、国籍方面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另一方面则指组织要充分重视每个知识型员工的个性。以人为本并不是以平均人为本,而是针对知识型员工的不同个性需求,采取相应的管理和激励措施。传统组织理论将组织视为大熔炉,认为员工进入组织后就必定会发生些变化,人们会自动被组织同化,而成为同质群体中的一员,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个性将日益显著,组织鼓励管理者和雇员们重视个体差异和群体成员的差异,并把差异资本化使之成为组织生产力的主要财富。通过尊重差异,组织可引导不同个体带给组织的独特绩效,并赢得以多元化为特征的人力资源市场。因此传统管理制度对所有人的一致性将受到挑战,一对一管理将能更好的体现以人为本。这一点对中国企业尤其具有指导意义,我国的许多知识企业对人的认识甚至仍然停留在“X”理论的基础上,这样就不能针对知识型员工,建立对知识型员工的信任机制。组织行为理论研究表明,信任包括五个维度,其重要性的排列依次为:正直、能力、忠实、一贯、开放。培养信任感可遵循以下方法:向他人表明你既是为自己的利益工作,也是在为别人的利益而工作;用语言和行动来支持你所在的组织;开诚布公;公平;说出你的感觉;表明指导你进行决策的基本价值观是一贯的;替别人和组织保守秘密;表现出你的才能。具体到企业行为上,企业应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制度,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连续性等。企业领导者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并为领导与知识型员工之间、知识型员工与知识型员工之间营造建立信任的组织氛围。

满足知识型员工不断学习的需求。知识经济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变化的加速,英特尔公司总裁曾用10倍速来形容当今时代的变化,未来社会变化的速度将会更快。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而知识型员工要想保持其持久的竞争力,对组织能否提供给其不断学习的机会的需求会成为他们择业的重要标准。知识型员工对获得不断学习机会的需求程度将取代以往对薪酬的需求程度。因此,体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须着力建立学习型组织。许多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要性,并以付诸行动,但大多数企业的知识型员工的培训是一次性的,多半是针对中高层管理者,基层员工很少有机会得到培训。学习型组织应该做到:为知识型员工提供长期、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即为不同层次的知识型员工提供不同的培训。员工培训应成为人力资源部门的主要职能,让所有知识型员工都有机会为获得新知识而不断学习,从而为企业做出贡献。

建立知识型员工自我管理团队。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更多会把工作当成是生活方式的选择,而非仅仅作为谋生的手段,他们希望在工作中寻求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对工作自主性的要求将取代传统被动受上级指令而进行工作的状况。知识型员工对价值分配要素的需求也是多元的。知识型员工希望从组织中获得的价值分配包括:更大的工作自主权、参与决策、更多的责任、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建立自我管理团队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重要途径,团队为实现多元价值分配提供可能。我国企业正式的劳动分工、自上而下的权力等级、统一指挥和组织控制妨碍了知识型员工的自我实现,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为改变这种情况,就很有必要学习和借鉴美国企业的员工自我管理方式,特别是属于技术密集型或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企业,其知识型员工占员工的比重大,有着强烈的自我实现需要,如果实行自我管理,将有效激活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意义十分深远。

公平过程。“公平过程”是目前在西方企业界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公平过程”思想强调人们不仅关心实际的结果是否公平,而且还关心产生这些结果的过程是否公平与公正。这一思想是与民主管理的实践紧密相随的,且被一些企业的实践所检验。这一思想与方法尊重了员工的参与和了解决策的需要,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并培养员工与企业之间的信任。在知识企业,公平过程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只是企业的知识员工,他们希望自己被视为人,而不仅仅是“员工” 或“人力资产”,他们希望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能够被企业认真地对待,他们希望他们个人的努力和才智得到尊重。同时,他们对于企业的决策有是非常敏感的。在《研究与开发》

杂志每年一度的研发人员调查结果中,“没有从管理者那里获得足够的反馈”和“没有被管理者足够的重视”占据重要的位置。公平过程则注意到知识员工的这些内在需要,提供知识工作者参与决策、了解决策的机会,使他们不仅能够知道应该做什么,而且知道并理解为什么做这些,从而真正认同企业的决策,并将个人的生产活动与企业目标主动相连。通过推行“公平过程”这一方法,知识员工与企业管理者之间将更加和谐一致,有利于企业快速应对市场需要的变化。组合国际电脑公司负责技术开发副总裁指出,为了发展雇主与研究者之间的关系,雇主应努力工作以使研究者满意,通过给予他们合适的工作,使他们从事成功的产品开发,为他们创造一个了在其中的工作环境。所以说,为了促进知识员工更多更好的奉献才智,知识企业想方设法营造良好氛围。“公平过程”是其中颇为有效的方法。公平过程营造的是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组织氛围。需要注意的是,公平过程管理并不是要求所有员工的观点一致,也不是同过妥协各人的观点、需求、利益老获取众人的支持。公平过程管理是给每一个观点一个机会,通过考虑各种观点的优缺点,而不是妥协折衷各种观点来做出决策。

直接陈述的沟通原则。在有效的知识活动所要求的信息沟通网络中,直接陈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沟通原则。在传统的沟通方式中,委婉、间接、含糊的表达使不得罪上司、保住铁饭碗的有效方法,但在这种迂回战术中,无限商机可能化为乌有。英特尔公司宁愿采用更直接的方法:你可以直接告诉上司说:“我觉得你的想法可能影响我们新产品的上市时间,理由是……” 在英特尔公司“以结果为导向”的企业文化的倡导下,这种直接陈述的沟通与表达方式使职位较低的知识型员工有机会表达他们的个人的判断与感受,从而集思广益,构筑企业组织知识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使知识型员工对企业具有归属和认同感,能够从根本上激励知识型员工。而满足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要求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技术、管理态度直到管理效益的全面转变,它是涉及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彻底的思想革命、观念更新与理念提升。在人本理念指导下,管理者不再把员工作为管理的对象,而是战友和同盟军。管理者对员工的态度将发生根本的转变,真正从心底尊重员工,相信每一个员工都能把工作做好,具有做最佳员工的内在原始冲动。而影响员工达此目标的主要因素不是员工自身,而是管理者提供的管理环境和对员工的正确了解与恰当使用。为此,他们将致力于管理环境的优化,致力于员工思想的沟通、素质的提高和潜能的开发,致力于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致力于企业文化的塑造,致力于职工需求的满足。这种情况下,职工的行为将发生根本的改变:职工不再因害怕惩罚而被迫工作,也不再因期望奖励而向管理者展示积极性,蕴藏在职工心理深处的价值实现感、成就欲、事业心、自尊、自爱、自强心理与主动性、创造性将自然地倾泻出来。他们将自觉与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尽可能好,企业和员工将得到共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琪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M].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2

[2] 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7

[3] 孙景梅.知识型员工管理与激励刍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1

[4] 彭剑锋.张望军.如何激励知识型员工[J].中外管理,1999,8

篇2:浅析企业的激励文化

一、制约与激励的不同体制背景

现在社会上有人一提到计划经济就摇头,好像如果没有三十年计划经济的“祸害”,中国早就赶超美英日法德了。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或者说是在认识上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在转型时期,我们的确是要竭尽全力将市场化“进行到底”,同时也为企业“去计划色彩”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这些都不足以否定中国当年实施计划经济的重大意义。从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角度来看,新中国建国后推行“全国一盘棋”的计划经济,与现在推动由计划向市场转型的做法,同样具有内在的历史必然性。

新中国成立时,有两个历史背景是不能忽视的:

一是从外部来看,战争的危险还大量存在。“二战”打出了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形成对峙局面,这是美英等国万万没有料到的一个结果。所以,美英打着联合国的旗帜“四处灭火”,尽一切可能企图控制社会主义势力的蔓延,他们在中国周边和东欧不断挑起战端就是为了阻止社会主义力量的急剧增长。而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呢?为了保住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也必然要集中一切政治的、军事的和经济的力量来与西方军事列强针锋相对。在当时的国际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活动完全是为国防战备服务的,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国防战备是为保障内政和发展经济服务的。所以,在社会主义的最初阶段,大力发展计划经济,实行全国物资计划调控,集中一切力量来保卫新生政权的安全,是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其实,在面临类似战争这样的特殊状态时,就连美国这样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也经常对整个国家经济加大宏观计划调控的力度,譬如罗斯福的“新经济政策”。因此,在特殊历史时期采取计划经济体制,并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二是从内部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前,我们还是一个工业基础严重匮乏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可以说,“一穷二白”是对它的准确描述。如何让这个历经长期战争状态的传统农业国“多快好省”的走上一条现代化的发展之路、谋求工业基础的迅猛提升、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这对于刚刚在战场上取得了巨大胜利的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来说,肯定又是一场更为长期和更充满挑战性的战斗!要在短期内建立起自己的工业基础,自由市场经济固然是选择之一,但关键是当时的中国,不象同时代经历革命的其它国家,连市场经济最起码的基础也不具备。当时苏联计划体制的成功效应和抗美援朝时一度采取计划调控所获得的成功经验,让新政府坚定了推行计划经济的决心。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定位是在国际经济封锁、国内战争废墟的环境中的恢复性建设,对外无放可开、对内也无革可改,结果通过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政府逐渐把人、财、物的控制权掌握到自己的手里,让零星、分散的社会资源迅速集中起来,为建设中国的工农交通国防业体系奠定了极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于是,计划经济体制便成了当时国情背景下的唯一选择。可以这么认为,如果中国没有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就不会构筑起八十年代实行体制转型之前的工农业基础;而没有这些基础,中国就不会在短短二十年的改革中取得如此突飞猛进的成果。改革生产关系的动力最终还是来自于内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极大的提升了中国的整体生产力水平,也为改革开放巨大成就的取得提供了“厚积薄发”的基础。关于这一认识,今天,我们从计划经济遗留给我们的许多重大农田水利基础、轻重工业基础、交通能源基础、国防建设基础等方面都可以找到充分的依据。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并不是两种对立的体制,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市场经济否定了计划经济,而是要把这两种体制理解为新中国发展进程中不同历史阶段的必然选择,两者之间应是一种传递“接力棒”的关系。

既然计划体制和市场体制反映了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力需求,那么,这两种体制所要求的企业管理就会有不同侧重,从而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色。计划体制讲求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利益,其它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整个国家就象一个巨大的企业,人们的生产和消费都要服从国家计划调拨,分配上实行平均主义“大锅饭”。这种体制下的企业管理强调纪律约束、服从大局、步调一致、利益平衡、道德奉献,从

文化上看,具有更多内部制约的性质。而市场体制下的企业管理强调的是市场激励、责权利统一、利益驱动、个人价值实现,文化上具有更多内部激励的性质。

我们的国企绝大部分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对于计划体制下的企业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可否认,这些经验即使到了市场经济阶段,仍然能有效的作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但是,如果试图以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方法来处理向市场转型过程中的一切问题,那么,注定要在市场经济的大门口碰得头破血流。作为转型期的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时刻明确这么一个基本的区别:即计划经济中的企业管理性质更多的是制约,倡导的是企业集体利益压倒一切、牺牲个人利益达成集体利益的观念,这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被理解为某种不相容的、对立的关系;而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管理性质则更多的是激励,谋求的是企业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共赢,企业得到发展,个人实现价值,在此,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不再是一种对立、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就是我们理解转型期企业管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二、企业文化是激励之源

在企业里,员工的根本利益是一个方向,它关系到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企业的根本利益也是一个方向,它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寻求这两种利益方向的并驾齐驱就是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要做到这一点,仅靠管理制度中的制约机制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靠激励机制发挥作用。

譬如在证券行业中,制约机制固然重要,主要是指遵纪守法、服从集体道德规范、明确是非判断、防范经营风险等内容,这些原则虽然重要但却并不是万能!毕竟市场条件下的企业,目的是要赢利、要发展、要做大做强,一味谋求管理上的四平八稳并不是出路,对维持现状、不出问题的道德楷模进行过度鼓励,必定会严重侵蚀、甚至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与其说是方法上的失误,不如说是方向上的失误。但激励机制就不同,它是企业管理对企业经营的一种强有力的拉动,主要体现在绩效考核方面,强调可量化和可操作性,存在明显的价值取向;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一个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必须为各类资源型、经营型、管理型、专家型的人才脱颖而出建立一个良好的机制,必须摆脱以往的那种不注重效率的是非评价习惯,在考评过程中让绩效和能力真正开口说话,必须为留住关键人才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做到了这些,才谈得上是“人本管理”!才能在企业获得发展的同时实现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价值!

有人打比方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经营管理能使企业象一架飞机飞翔在蓝天上,那么客户关系(也就是市场信用)、资金链、技术支持平台、团队创新能力、以及制度建设平台等就是这架飞机发动机螺旋桨的桨叶,但是这些桨叶自己不会转动,必须还有一个强有力的动力轴心来带动。那么在企业里,这个充满激励力量的轴心到底是什么呢?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全员共同愿景(如图所示)。这个轴心恰恰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次。

市场体制的引入,让计划体制下被集体利益高度压制的个人欲望终于抬起头来,人们对财富的欲望形成的合力,又极大的推动了市场化进程。但是,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个体的欲望永远是一柄双刃剑,把握得不好,整个市场体系也可以毁在它的手里;在企业里也是这个道理,员工个人利益的满足必须与企业的长远发展达成一个和谐的关系,这就需要管理者对每个员工的欲望进行正确的把握,既要好好发挥它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又要坚决防止它损公肥私。要摆正这个利益观,靠“治表”的制度法规是不可能的,只有靠“治心”的文化才能解决。我们知道,拉动和激励一个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根本动力,不可能仅仅源于这个企业员工打工谋生(即生存)的需求,更重要的应该是这个企业与它的员工对共同价值和共同愿景的追求。

我曾多次谈到过企业决策层(“师”)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这种核心作用就是架设共同愿景、提倡共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形态有如一个同心圆,能量集中在企业管理中枢上,从最高管理层到基层员工,它以“核辐射”的形式朝这个企业的各个层面散发。

一个企业规模越大,企业管理制度化程度越高,对文化的需求就越大。当市场体制的激励在企业中深入人心,一种进取创新的企业文化就会象一面旗帜迎风招展起来。有了文化的企业管理,必定是一种

篇3:浅析中小企业文化激励机制的构建

1. 文化激励机制构建的现状分析

1.1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制约性影响

在计划经济时期, 由于认识上的原因, 总认为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 计划经济等于公有制, 公有制等于平均主义, 平均等于无激励。

1.2 企业文化构建认识不足

很多中小企业家认为中小企业没能力也没必要进行文化建设。企业主要的精力应放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资金运作和企业管理上。

1.3 缺乏自身个性特色

许多中小企业在企业精神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形象物质文化建设过程中忽视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没有认识到个性化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4 重视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用起初是递增的, 当人力资本对物质方面的激励达到期望值后, 就应该向精神激励倾斜了。企业要想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单靠物质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不可取的。

1.5 企业决策的专制性

中小企业管理者不应该独揽大权, 应该提倡民主管理, 把一部分决策权下放于员工。这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参与性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欲望和需求。

1.6 缺乏沟通, 以人为本观念淡薄

沟通是管理者协调和激励员工的基本途径。部分中小企业以利润作为企业的目标, 只重视员工的工作, 却忽视了领导与职工、职工与职工相互沟通的机制。

2. 构建适应文化激励机制的对策

2.1 引导机制———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

2.1.1树立平等观念, 尊重员工人格

中小企业应该以员工是企业主体为基本出发点,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充分地体现了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 它把人放在企业一切问题的首要地位和核心地位。

2.1.2 关心员工发展和成长, 规划员工职业生涯

在了解员工个人前提下, 中小企业应该帮助员工设计他们的职业目标并努力创造实现目标的条件, 为员工设计不同的升迁途径, 使员工知道自己的发展空间。

2.1.3 引导个人目标为企业目标

企业的任务就是帮助员工积极行动去实现个人目标, 把个人的奋斗与企业的目标发展方向统一起来, 使员工自觉地将企业目标化为自己的目标。

2.2 驱动机制———协作、奉献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的驱动作用在于:产生信仰、产生使命感和形成意志力。这种企业精神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中小企业要培养员工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帮助、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奉献、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的和谐企业团队精神。

2.3 约束机制———企业伦理道德与企业制度建设

2.3.1 提高员工素质

员工是企业的主体, 员工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伦理道德的构建程度和水平。而中小企业员工的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员工的素质。中小企业应该要求员工始终坚持业余学习并定期接受各种培训。

2.3.2 加强领导的道德素质修养

领导者掌握着企业的命运, 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素质是一个不容忽视了的问题。企业道德建设要求领导者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并模范地遵守企业伦理规范。

2.3.3 与企业的规章制度相结合

企业需要将伦理道德建设与规章制度建设相结合, 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把企业文化融于制度建设的框架中, 使其体现企业伦理道德的要求, 来规范员工的行为。

2.4 激发机制———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

2.4.1 确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中小企业要使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让员工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体, 使员工充分认识到企业兴亡, 匹夫有责, 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

2.4.2 营造企业的大家庭氛围

企业在一定环境中也是一个大家庭。有了这个大家庭, 使员工与员工之间像亲人一样有凝聚力, 也使员工不仅收获到了物质利益, 而且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中小企业应该从事业、生活、尊重三个方面来营造大家庭的氛围。

2.4.3 建立学习型组织,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中小企业要想成为卓越的企业, 就必须培育有特色的创新文化, 企业竞争优势最终取决于一个企业的学习能力以及将其迅速转化为行动的能力。企业应该鼓励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团体学习, 把企业建设成互动互型学习团队。

2.5 沟通机制———有效便捷的信息渠道

2.5.1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企业要充分考虑行业特点和人员心理结构, 结合正式沟通渠道和非正式渠道来使各种需求的沟通得到有效的实现。

2.5.2 运用各种沟通方式, 加强组织与员工的沟通

在企业中, 大部分沟通都是单向的, 这导致领导不能及时地了解员工的情况, 也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应该有自下而上的沟通, 为这种沟通设置一些沟通工具。

3. 结语

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在职工行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弥补企业管理的不足, 能够激发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小企业应努力建立适应自身的文化激励机制, 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丹.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激励机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3) .

篇4:浅析企业的股权激励政策

关键词:股权激励政策利润最大化经济人假设

0引言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全体员工的努力程度,对所有员工尤其是管理层的激励成为企业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而对于管理者的股权激励政策又无疑成为人事管理方面的焦点。针对这项政策中国证监会曾经专门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可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一直牵动着各方的神经,管理办法的出台所能带来的好处不言而喻。在此就股权激励政策对企业的价值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一简单分析。

1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论证企业股权激励政策存在的必要性

首先,在“经济人”的假设下,股东和管理者都是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但二者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完全相同的。股东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希望其投资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回报,比较关注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作为资产实际管理者的经理来说,虽然企业利润也是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并非其全部目标。企业利润最大化并不等同于经理效用最大化,经理倾向于追求高额薪水、职务消费《如豪华的轿车、舒适的办公条件等》,相对而言,更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于是就产生了经理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忽视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二者激励不相容问题。股东与总经理利益取向的不一致使理论上存在着经营者利用手中权利侵犯股东利益的可能性。

其次,股东与经理之间还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肯尼迪·阿罗把信息不对称划分为“隐藏信息”和“隐藏行动”,前者指一方不知道另一方诸如能力、身体健康状况等信息,比如公司在雇佣经理时,股东并不能准确知道经理能力的高低;后者指在签订合同时双方拥有的信息是对称的,但签订合同后,一方对另一方的行为无法管理、约束,比如在签订合同后,经理是努力工作还是偷懒,股东不能全面控制。经理由于实际管理企业,拥有更多的关于企业经营过程中收入、费用以及市场等情况的真实信息,而股东由于不直接参与经营,则难于获得这些信息,因此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或事后的信息不对称都可能引发经理偷懒或侵犯股东利益的“道德风险”问题。

最后,股东与经理对企业经营结果所承担的责任也是不对等的,经理承担的责任相对于股东投入企业的所有资本而言是微不足道的。激励相容、信息不对称、责任不对等的存在,使得对总经理进行股权激励成为必要,从而使管理者更多的关注企业的长期效益,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2企业的股权激励政策在现实操作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实践证明,股权激励机制的缺陷和它存在的必要性一样明显。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运作需要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环境,即股票价格能真实反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信息。股权激励可能会导致另外一种结果,那就是:企业的管理者对股价的关心程度会超过对业绩的关心程度。由于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与股价的提升之间并不是同步的,因为从上市公司利润的提高到其股价的提高之间存在着很多复杂因素,实现的过程比较困难和曲折。

首先,过于关心股价弊端甚多。一只股票能否上涨不仅仅取决于经营业绩的好坏,还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市场整体趋势的发展方向,上市公司的分红送股情况,是否有实力机构资金的介入,概念题材的作用以及是否属于市场行情中的主流热点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股价的涨跌,其中某些因素甚至比经营业绩的影响力更大。

既然管理者是通过期权来获取收益,那么他们对股价的关心就会大幅增加,如果业绩提升对股价的刺激作用不大时,管理者有可能会采取其它方法来刺激股价的上涨。比如企业管理者有可能使用高额分红和大比例送股的方法来吸引投资者买进,从而使得股价上涨;企业管理者有可能会人为制造各种概念或题材,营造上市公司的个股利好,从而在短期内刺激股价的上升;有可能会采取和实力机构资金进行合作的方式:有可能会重视短期行为,而忽视企业的长久发展。

企业管理者可以在远离自己的期权行权时采取压缩利润的方法,甚至玩“一次亏个够”的把戏。等到自己的期权行权时间临近时,再尽一切可能压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短期业绩,从而间接刺激股价上升。管理者可能采取的刺激股价的方法还有很多,这些方法虽然有利于股价的短期上升,但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却没有什么实质作用,这和股权激励的本意是相违背的。

其次,治理不到位易被高管钻空子。中国上市公司现在仍处于市场化转轨的阶段,治理结构尚不到位,投资者和管理者界限有待进一步理清。而一旦得不到公司治理的有力支撑,股权激励很容易就会流于形式而难以为继,甚至可能成为个别利益体谋取私利的寻租工具。

尽管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阶段性胜利,但中国的证券市场仍然稚嫩,上市公司的股价和真实业绩多少存在偏差。在这种情况下,实施股权激励不仅不能反映持股者付出与回报的相关性,还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将为操纵股价、套现获利提供了可能空间,而制度上的缺失,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这种寻租行为。

由于股票期权将高管人员的利益与未来股票价格高低相挂钩,未来股票价格水平越高,管理者按照固定价格行使股票期权取得的收益也就越大。这样,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作为内部人的管理者就完全可能根据期权行使的期限情况,通过做假账、发布虚假信息等手段,人为地对股票价格进行操纵,以达到股票期权激励下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比如美国的安然、世通、环球电讯等公司的管理者们正是充分了解到了这一点,才肆无忌惮地通过做假而将自己手中的期权及时套现。这就充分说明,股权激励决不是一剂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药”,如果制度不完善,那么就很容易被一些公司的高管们钻空子。

3企业实行股权激励应保持冷静头脑

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资本市场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建设和谐社会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推进股权激励,实行工者有其股,也是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一大动力。要构建和谐股市,就必须营造好的股市生态环境。历史不能推倒重来,却可以正本清源,减少资本的“原罪”,让资本也有历史的丰碑。社会公有制定位,推进股权激励,将来无论谁控股,上市公司必须是社会公众化的现代产权公司,谁经营公司,谁承担主责,权力归股东大会,逐步实现经营控制权向话语控制权的跨越,上市公司不是管理层的金钱漏斗,是投资者的资本吸盘,为全体股东谋利益,为社会作贡献。

篇5:浅析企业对销售人员的激励

系别:工商系

专业年级: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吴艳竹

学号:

前言:

对一个企业而言,销售人员的工作在整个业务链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而其工作本身所面临的非同一般的压力,也是的对他们进行激励有很重大的意义。

一. 研究的意义

1.激励的含义

激励指利用某种外部诱因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想所期望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也就是激发人的行为,推动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就是让人们自觉自愿地、努力地工作,并创造好的绩效。因此,它的心理根据就是人的行为过程。激励的心理国策和那个就是人的行为心理国策和那个。行为的基本过程:需要——内心紧张——动机——行为——目标满足紧张消除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需要由需要引起,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求。因此他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激励也就成为管理中的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2.研究的意义

我国入世后,保险行业处于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外资保险公司进入我国保险市场使得对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保险销售人员作为保险销售的主力军,其流动性非常高,多数为非专业人士,有时为了个人利益会做出损害公司和客户利益的行为。完善的激励机制可以增强保险公司的竞争力带来更多的优势。(1)降低销售人员的脱落率,提高其对公司的认同和忠诚度。

(2)提升保险销售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内 在的潜能。

(3)有效防范保险销售人员的“道德风险”问题。(4)增强客户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5)留住、吸引功能更多的优秀业务骨干。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适当的运用激励机制并据此进一步研究改进生产环境,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可以协调人际的关系,可以缓和劳资矛盾,统一认识,齐心协力应付经济危机。从精神上、物质上引导员工充分发挥他们的劳动创造性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

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企业中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存在的问题

1.销售人员薪酬体系不规范

(1)透明性差、弹性差

企业没有形成明确、规范的、为员工所周知的薪酬体系和薪酬管理制度,而所谓的各种薪酬标准仅仅是约定俗成而已,而且模糊不清,销售人员无法通过该薪酬体系来获知当年的大致收入。比如,业务提成是以业务员全年完成订单的销售额作为基数进行计算,业务员应得的业务提成与业务员的业绩直接挂钩,也就是说,业务员认为提成的多少应该和订单的利润大小成正比。

(2)销售人员薪酬内部公平性欠却

在目前的薪酬福利体系中,没有形成明确的工资等级,有的只是大家所熟知的工资差别,而产生这种工资差别的依据则是长期以来对职位高低、职责大小等因素的主观判断,即使以销量判断也未考虑到全面的因素。未能科学规范地确定各职位的相对价值,从而使不同职位上的任职者所得工资之间无法形成合理的差异,这导致薪酬的内部一致性欠缺。同时,作为基本工资的一部分,敬业奖的发放也缺少科学、有力的依据,导致基本工资的支付有失公平性

2.激励失调

(1)缺乏稳定销售人员的激励措施

企业对销售人员的激励体系中正面激励远远少于负面激励,考核注重量化指标、片面的提成制,销售人员更多、更注重的只是完成销量任务和完成量化指标,不管是员工内部薪酬比较还是外部薪酬竞争,都容易失去公平性,所以销售人员经常只是把销售作为一种临时性的职业,对自身长远的职业规划不够明确,而企业对销售人员的培训也会随销售人员的流失而流失,无法达到劳资双方互赢共利、谋求长远的发展

(2)企业重视销售人员的物质激励,忽视非物质因素激励

对企业员工来说,除了高工资外,员工同样渴望工作愉快,每个人愉快的标准可能都是不同的,但应该包括身心的愉快,环境的良好和工作的顺利。除了工作所需要的硬件之外,工作氛围和内部关系更为重要,直接领导者的领导素质和领导能力往往也起决定作用。

销售的从业人员一开始都很年轻,有时把自己长期的发展更看重于短期的物质回报。职位的升迁是对销售人员成绩和能力的肯定,无疑也是大多数销售人员的职业目标和理想,自然也能带来更多的物质回报。销售人员肯定希望除了销售经验之外,拥有更多的其它经验,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企业薪酬管理与工作绩效挂钩不强,激励功能弱化

由于中国中小企业缺乏管理方面的人才,因此在其激励与约束度上存在着漏洞,主要体现在,薪酬管理与工作绩效之间缺少必要的桥梁沟通,使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虽然也说是采用的是绩效工资,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评判标准,绩效工资也就只能停留在形式上,从而导致激励功能的弱化

4.企业管理人员的认识误区,企业缺少必要的企业文化作支撑鉴于我国国情,我国目前中小企业的老板,相对而言文化层次并不高,缺少必要的管理理论,因此很难改变他们心中只注重物质资本的传统观念,从而导致忽视人力资本的认识误区,他们认为员工付出的劳动由其所得薪酬补偿,只要支付及时性的高薪酬就能吸引并留住人才,但是并没有认识到现在我国的人才已经开始想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传统的观念只是在物质奖励上,不能有效的满足知识型员工对知识的渴求,从而很难留住人才。而且,企业往往缺少必要的企业文化底蕴,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通常时间都比较短,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而企业的经营者也往往忽略了对企业文化的建设,也造成了企业人才很容易被别的企业“玩墙角”,造成人才的流失。

二. 如何解决企业中对销售人员的激励存在的问题

1.薪酬激励

针对销售人员的激励手段有很多种,其中薪酬激励是最基本、最直接的一种方式。销售人员的薪酬一般包括固定部分和提成部分,固定部分(基本薪酬)要通过职位分析和评价来确定,提成部分(绩效薪酬)则要与销售人员的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参考绩效考核的结果来确定,提成率可以作为销售人员薪酬与绩效考核的结合点。一般来说,效率型销售模式较适用绩效薪酬比例很大、基本薪酬比例很小的高弹性薪酬模型;效能型销售模式较适用绩效薪酬比例很小、基本薪酬比例很大的高稳定性薪酬模型。

2.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就是确定适当的目标,诱发人的动机和行为,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目标作为一种诱引,具有引发、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一个人只有不断启发对高目标的追求,也才能启发其奋而向上的内在动力。每个人实际上除了金钱目标外,还有如权力目标或成就目标等。管理者就是要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这种或隐或现的目标挖掘出来,并协助他们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在随后的工作中引导和帮助他们努力实现目标。当每个人的目标强烈和迫切地需要实现时,他们就对企业的发展产生热切的关注,对工作产生强大的责任感,平时不用别人监督就能自觉地把工作搞好。这种目标激励会产生强大的效果。

3.参与激励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研究表明,现代的员工都有参与管理的要求和愿望,创造和提供一切机会让员工参与管理是调动他们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毫无疑问,很少有人参与商讨和自己有关的行为而不受激励的。因此,让职工恰当地参与管理,既能激励职工,又能为企业的成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通过参与,形成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认同感,可以进一步满足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4.企业与员工间要建立好沟通渠道,及时沟通

上下级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是在所难免的,下级触犯上级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还有当下属在做业务时难免不犯错误,尤其是企业新招进的大学毕业生,由于实际操作能力及工作经验不足,可能将一笔可观的业务搞砸,这是很正常的事。要关心人,多谈心沟通,特别是一个人有思想情绪时,要及时谈心,解除他人的心理障碍,营销主管与自己下属的日常交往既是正常的、大量的,又是于无形中实施“柔性激励”的最佳时机[7]。首先,管理者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领导与被领导只是行政职务岗位上的分工,上下级在工作中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领导在下属面前不能有丝毫的优越感和特殊感。考虑到下属可能会产生心理障碍,领导者更应在交往中主动、虚心,神态语言要平易、谦和,从这个基点出发,和部下的融通就会更加朴素地不着痕迹。人与人交往,一方面谋求情感方面的交流,另一方面实现信息方面的沟通。尤其是营销人员,他们在作业务时,经常频繁地与上级主管接触交流,可以增强彼此的信赖和了解程度,上级体察到下级的所思所想、才华能力,在工作安排上就能知人善任,人尽其用。其次,团队之间也要善于沟通。团队出了问题,不是要追究谁的责任的问题,而是要追究问题出在哪,以及如何避免与之类似的问题。一个现代企业,一个鼓励创新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允许人犯错误的企业,一个没有人犯错误的企业或部门只能是死水一潭,没有活力,工作只是平推。企业员工被鼓励发展,鼓励创新,他们便没有思想包袱,没有后顾之忧,不必畏首畏尾。

四. 结束语

由以上我们得出企业对于销售人员的激励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提高企业的业绩。并且通过销售人员,把企业文化传输给企业的合作伙伴和顾客,达到文化营销的目的。

篇6:企业文化激励员工

搭建企业文化激励体系的三项原则

一、企业文化激励体系构建应遵从人性化原则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综观东西方国家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无不是以“人”为企业之本。了解员工的需要,通过注意选择多样化的文化激励内容,实施立体精神激励法、沟通座谈、弹性工作等多种精神激励形式,使其内容和形式真正能满足多样化的员工需要,使激励方式更为人性化,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

二、企业文化激励体系构建应遵从灵活性、差异性原则

人的需求因人因事因时而不同,只有灵活、有差异的精神激励形式才能影响人们,产生激励的力量。采用多种多样的精神激励形式,对员工进行激励,能够收到比较理想的激励效果,立体精神激励法可在员工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灵活使用,有利于开拓和发挥员工各种潜能。

三、企业文化激励体系构建点面相结合的原则

文化激励就其作用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点激励和面激励,前者是指对少数人的直接激励,后者是指对大多数人的直接激励。一般来说,点激励对少数特殊人才会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但点激励的手段不宜滥用,因为如果经常受激励的总是少数人人,就会挫伤大部分员工的积极性,致使激励效果大大降低。而且越是前层(底层)的精神激励使用的越多、越频繁,而越到后几个层次使用的频率就越少,实现了点面结合,激励作用比较突出。

运用激励机制建立企业文化参与激励,促进认同。激励机制能获得员工的广泛参与和认同,同时能提升员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制度激励,文化互动。我们在公司里提倡一种理念时,就要把这种理念尽量地流程化,让员工按照此理念所要求的程序去工作。企业内部实践企业文化的优秀人物最具有号召力,也最直观形象,可以说是文化落地的“生力军”。企业中实际发生的故事亲切、可感、最具有传播效果。精神激励,声誉引导。在企业内部开展各种优秀评选活动,比如优秀员工、优秀团队、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分子等,除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外,重点通过板报、企业网站、企业内刊等渠道充分宣传,以鼓励更多的员工实践企业文化。反向激励,批评后进。建设企业文化,既要对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进行鼓励表扬,又要对不符合企业文化的行为也要进行批评惩罚,彰显态度,以弱化不良行为的动机。生涯激励,愿景规划。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理

上一篇:带病回乡退伍军人证明下一篇:2024年学习两会和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