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强化五项措施 提升综治和平安建设整体水平

2024-04-15

**市强化五项措施 提升综治和平安建设整体水平(共2篇)

篇1:**市强化五项措施 提升综治和平安建设整体水平

**市强化四项措施

提升综治和平安建设整体水平

**市综治办

近几年来,我市全面落实省和伊春市综治工作的总体部署,扎实推进综治和平安建设各项任务和措施的落实,全市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形势持续平稳,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高,我市自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省级“平安县(市)以来,连续10年保持这一综治荣誉;连续6年被伊春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标兵单位;连续4年经伊春国调队抽样调查,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98%以上。

一、坚持齐抓共管,落实综治责任,不断强化组织保障措施

近年来,我们把落实责任作为提升综治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取得了实际效果。一是强化责任落实。进一步完善了主要领导负总则、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的平安建设领导体制,每年都逐级签订党委、政府、综治委成员单位综治工作责任状,并将综治工作作为评价乡镇(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重要依据,形成上下共担的责任落实机制。二是强化综治工作考评。去年以来,我市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考核指标进行了整合精简,但综治考核项目一直作为重点考核指标,我们对所有签状单位实行动态管理,并运用“一票否决”、“挂牌整治”等手段,推动领导责任制落实。目前,综治签状单位已经覆盖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中省及伊春市直单位、区域内重点企业。三是强化统筹协调。通过建立健全综治委成员单位述职、情况通报、联席会议等制度,发挥综治委成员单位在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的职能作用,使各部门围绕平安建设的目标要求,分领域、分系统、分行业抓好各项任务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二、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源头防范,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密切关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出现的矛盾纠纷,采取有效措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一是建立涉稳信息研判机制。确定公安(交警、网安)、国安、信访、安监、610办等7个部门,围绕国家安全、社会治安、信访稳定、公共安全、舆情管控等内容,每个月进行一次情报信息预警研判,重点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上半年,共研判和处置重要涉稳信息23条,一些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和隐患,做到了提前预警和有效化解。二是深入开展社会矛盾排查调解。坚持末端处置与前端治理相结合,以有效预防群体性事件、非正常到省进京访、重大刑事案件、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大矛盾为重点,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着力完善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工作体系,乡镇基层司法所总结出了“熟、理、情、德、防、活、了”七字调解法,被广泛运用在人民调解工作实践之中,化解了大量的社会矛盾纠纷。截止2016年4月末,全市基层调解员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20起,调处成功率达96%。三是推进信访机制改革。落实诉访分离制度,及时将涉法涉诉访导入司法程序解决,对其他类的信访事项,也通过发挥乡镇维稳工作中心、社区(村)维稳工作站以及基层司法所、法律援助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社会矛盾导入导诉平台作用,引导社会矛盾当事方通过法律渠道反映诉求,解决矛盾。四是全面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了决策前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机制,重点在征地拆迁、涉农利益、劳资纠纷、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市公共服务管理等方面完善了公共决策的社会公示、专家咨询论证等制度,确保各项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安全性、可行性。三年来,我市共评估农业农村、城市建设、道路改造、工业发展等方面的重点项目70多项,全市没有因风险评估不到位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信访事件。

三、加强打防管控,突出集中整治,努力提高对社会治安局势的掌控能力

围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大力推进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一是加强严打整治。按照“什么治安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的原则,对盗抢骗、黄赌毒等突出问题,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行动,预防和减少了重特大刑事案件的发生。在近几年社会矛盾集中凸显、不稳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全市刑事案件保持了逐年下降的良性趋势。截至4月份,全市共立刑事案件95件、治安案件124件,分别同比下降30.5%和6.5%。因社会治安环境等重要评价指标优良,我市被命名为全国最佳投资环境城市。二是全面提升防范效果。加强了街面巡逻防控机制建设,将特警路面巡逻、刑侦大队便衣巡逻、派出所辖区民警重点区域巡逻相结合,有效增强了治安巡逻的震慑力。针对反恐防暴形势,成立了**市反恐防暴大队,有力提升了涉恐案件应急处置能力。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了省内第一个集城市技防、数字化城市管理、交通电子警察“三大系统”为一体的城市监控系统,建成以来,依托这一平台破获了多起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显著提升了社会治安防控智能化水平。三是加强网络安全和舆情管控。建立了互联网舆情动态监测、研判、会商、预警工作机制,有效提高网上发现、控制、处置有害信息的能力。去年以来,妥善处置了两起利用网络串联非访事件(站前社区退伍军人网上串联集体进京非访、“伊春知青联盟群”网上计划上铁路拦截火车),并快速侦破了一起编造传播虚假恐怖信息案(李某在**吧发帖称在**商厦放置了炸弹),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四是加强公共安全重点领域集中整治。将综治工作向保障民生安全领域倾斜,由综治部门牵头,开展了食品安全、校园安全、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集中整治,取得了良好效果。此外,每年的国家、省两会期间,综治部门都牵头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重大矛盾纠纷排查,确保重要政治活动期间的社会稳定。

四、加大投入,完善功能,不断夯实综治基层基础

把健全基层网络作为提升平安创建水平的重要手段,加大投入力度,夯实综治基层基础。一是着力改善社区办公条件。三年来,市政府投资1900多万元,新建了5个城市社区服务中心、3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办公用房。投资130万元,改造了**镇东岗社区服务中心(1000平方米),改扩建工农乡北星村、桃山镇石长村两个社区(每个50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基层社区工作环境。我们还为每名社区综治工作人员月增资200元,社区人员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二是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按照提升居民自治工作水平和网格化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我市各社区服务中心以健全完善服务功能为重点,努力拓展服务领域。目前,社区服务由过去单纯的社会救助、劳动保障、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文化教育、基层党建等方面拓展到再就业服务、体育健身、综合治理、家政服务、物业管理、便民利民等全方位服务,使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得以提升,社区服务管理的职能作用也得到加强。三是推行社区治安联防模式。充分发挥治保、调解、治安联防等基层组织的作用,使群众共同参与到社会服务管理中来。例如针对刑释解教、社区矫正、重性精神病人等重点人群,我们加强警民联合管理,每个重点人员确定1名包片民警、1名社区协管员为包保人,“2对1”做好重点人员情况摸排、信息反馈、定期随访等服务管理工作,多年来,我市没有因重点人员失管失控制而引发的重大矛盾纠纷和刑事案件。

篇2:**市强化五项措施 提升综治和平安建设整体水平

着力提升“三率”水平

平安梅山个个出力,梅山平安人人共享,平安创建作为保民生保稳定促和谐的经常性活动,在梅山已成为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民心工程”。近日,从市综治办传来好消息,2012年全市第一季度公众安全感测试结果显示,梅山镇平安建设知晓率达到了73%(全市第二名),党政重视率97.47%(全市第二名)、社会治安满意率95.45%(并列第四名)。我镇具体做法如下:

一、周密部署,提高党委政府重视率。及时召开镇党政联席会,研究部署抓好市综治委综治 “三率”第一季度测评工作。2012年3月12日上午,镇党委政府召开安全生产及平安建设工作部署会,传达党政联席会议精神,具体部署工作措施,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为检查会议部署落实情况,镇政府成立综治检查督导组,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进村入户检查各项宣传措施落实情况,巡逻情况,并按百分之一人口用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随机抽查干部入户访视情况。

二、广泛宣传,提高综治平安建设知晓率。

1、全镇共悬挂横幅50多条、张贴标语600余条;

2、由镇综治委与佳加佳合作共建,每村安装了10幅平安宣传固定栏;

3、共印发《平安梅山入户访视宣传单》3万份,党员禁赌承诺书2000份,组织镇、村干部集中开展入户访视活动,向群众介绍建设“平安梅山”情况、综治“三率”测评知识以及防盗防抢知识;

4、在梅山有线

电视开通平安宣传专栏,定时定期播放综治平安建设宣传漫画和综治宣传标语;

5、通过移动、电信部门向移动、天翼手机发送综治平安建设信息开展宣传,共向移动用户发送短信10.2万条、天翼手机用户发送短信2.6万条;

6、通过镇工会组织各工厂企业工会在宣传栏出墙报、张贴《平安梅山简报》开展宣传;

7、在学校举办综治平安建设知识讲座,向各中小学生发放综治平安宣传材料;

8、开展法律咨询和“家庭拒绝邪教”宣传活动,组织政法部门、青年志愿者在超前广场开展一次法律咨询,组织工会、企业办、司法所、综治办、妇联在新蓝工业项目区开展“家庭拒绝邪教”万人签名活动;

9、组织公安、交警、交管、林业公安、村治安联防队每周开展一次踩街宣传活动;

10、出动宣传车和开通村级广播,从3月15日起每天出动宣传车到各村进行宣传活动(重点放在早中晚群众集中在家时间),创新宣传模式,在全市首家建成“福建省村村通”镇级终端平台,并指定专人管理,通过播音和播放宣传带,使全镇各个区域能在统一时间收听,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加强巡防打,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加大对辖区内暴力犯罪、毒品犯罪、“六合彩”赌博等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重点人员管控;加强巡逻,目前全镇18个村19支巡逻队近期建立联片巡逻制度,一是梅峰水口片,具体巡逻队范围:演园、梅峰、芸塘、林坂、水口五个村。二是灯埔灯光新蓝片三个村。三是明新、丰溪片。四是埔仔、格内、鼎诚片,通过村与村之间 的联动,加强巡逻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群众安全感; 集中力量开展设卡盘查统一行动,每个设查点有公安民警1人、联防队员2人、镇干部4人,由镇党政领导统一带队;充分运用“全球眼”监控器,及时破获偷盗机动车等突出治安问题;镇司法所、信访办牵头组织各村开展一次拉网式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重点做好征地拆迁、劳资纠纷、医疗纠纷、涉法涉诉及群体性事件隐患的调处工作,着力消除各种不稳定因素。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镇也清醒地认识到做好社会治安工作任重而道远,如:如何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举全社会之力,真正实现“全面设防、有效管控”的目标;如何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参与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义务治安联防活动;如何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群防群治工作的组织形式、工作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群防群治。

上一篇: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孟浩然,题云门下一篇:《门外装盏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