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2024-05-11

七年级历史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通用8篇)

篇1:七年级历史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认识北魏迁都的原因,分析比较探究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围绕北方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师生共同创设一系列有趣的历史问题和活动,层层设问启发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使学生在最佳的思维状态中积极进行独立创新的思考,通过合作学习、发现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突破对重难点的学习,从而科学高效的完成本课的历史学习任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尊重学生已有知识和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以求真的科学态度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学生尊重历史、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和积极进取勇于改革的的历史使命感和健康向上的历史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

难点: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三、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课本相关资料、插图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破题导入: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她15岁时便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深受百姓的爱戴。她是谁?(花木兰)对,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一生充满神秘。那你知道她是哪个民族的姑娘吗?是鲜卑族。其实在鲜卑族的历史上还有两位木兰非常敬重的大人物:一位是北魏的冯太后,一位是北魏孝文帝。那么鲜卑究竟是怎样一个民族?孝文帝又有着怎样的作为?让我们跟随木兰一起,重回鲜卑部,共睹鲜卑史: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22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动画人物的形象导入本课,抓住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借助动画片这个学生感兴趣的媒体介入课堂,从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自主先学 知识梳理

结合《伴你学》知识梳理,预习课本内容,完成初步学习。

3、教材挖掘 合作探究

一、北方统一和民族融合

1、教师:说到鲜卑,我们在哪里提到过?(生:五胡的内迁:匈奴,鲜卑,羯,氐,羌)鲜卑是我国古代北方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其中的拓拔部早年生活在东北大兴安岭的大鲜卑山一带,打猎为生。出示图片《嘎仙洞》了解鲜卑族的发源地和简单发展过程。

板块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我的家乡

2、我们都知道木兰是鲜卑族人,但木兰却说她也是北魏人,这是怎么回事?请同学们阅读第一自然段内容找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北魏建立:4世纪后期,439年统一黄河流域。师接述:谁能总结一下,自三国以来,我们都学过哪些曾经统一过北方的政权?(生总结:曹操,西晋,前秦)结合地图来说明:《前秦与东晋》《十六国与东晋》《北魏与南朝》说明各个政权之间的关系,并总结:北方的分裂局面,直到439年北魏再度统一黄河流域告以结束。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是借助学生已有经验,通过类比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也能为学生提供方法借鉴,增添探究信心,为以后探索问题积累经验。

3、师:试想一下:一个马背上的民族,要想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统治政治经济先进的中原地区是何等地不容易,该怎么办呢?让我们先看看中原的形势再说。此时的中原可谓是多民族杂居的地方。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出示《服饰》《生活坐具的变化》《种桑图》设问学生:这些图片反映了 什么现象?你能否结合课本来说明?学生表述后,教师强调:各族人民在长期的接触中,在生产技术和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 2 融合成为一种趋势。点评学生的回答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民族融合概念的理解,深化认识。

4、师接述:在这种情况下,北魏原来粗暴的统治,落后的习俗似乎与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一切格格不入。作为一个落后的民族要想能够长久地去驾驭人口众多,文化发达的汉族,究竟该怎么做呢?你能不能为鲜卑的统治者出谋划策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最重要的就是改变本民族落后的局面,进行变革。审时度势,北魏统治者的决定是:顺应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向汉族学习,进行改革。那么北魏改革派的代表分别是谁呢?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导言部分了解相关内容。对学生的回答予以点评。

【设计意图】此环节借助主线人物——木兰叙述“我的家乡”引出北魏建立的相关知识及改革前中原的趋势,让历史贴近学生生活,缩短时间差,再以图片、具体实例的形式,如《服饰》《生活坐具的变化》《种桑图》等,说明问题,培养学生让事实说话的意识,拓宽学生了解历史的途径和渠道,同时建立直观形象思维,降低理解难度。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版块二:男儿可怜虫,出门怀死忧。尸丧狄谷中,自骨无人收。—我苦难的乡亲

1、孝文帝亲政后,面临的形势是什么?他又是如何应对的呢?学生自学找出。

2、紧接着孝文帝又推出了又一举措:迁都洛阳。出示《孝文帝迁都图》形象了解。出示导学提示,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暗含木兰从军的原因——受到柔然人的侵略)2)会得到众人的支持吗?3)面对阻挠,他如何应对?4)迁都后,洛阳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从另一方面说明了什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孝文帝用自己的智慧和决心完成了迁都。3、1)关于本部分内容教师可补充:俗话说故土难离,落叶归根,面对祖辈们经营百年的都城,大家愿意迁都吗?

2)迁都后,孝文帝命令南迁的鲜卑贵族把籍贯改为洛阳,死后也要葬在洛阳。对于一些实在难以适应洛阳生活的老臣,允许他们随季节的变迁往来于平城和洛阳之间,他们被称为“燕臣”。

4、迁都洛阳后,孝文帝的改革进一步深化,推行汉化政策。都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呢?你能否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师生共同总结孝文帝汉化政策的六条措施,并出示 3 在屏幕上。与学生共同分析,说汉话,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属于社会生活方面的改革,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属于政治改革,学习汉族的礼法属于思想文化方面的改革。其共同点是什么?(向汉族学习)师总结:这些政策可以说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见改革的周到性。

5、接下来,结合投影图片,依次对每一条措施来与学生共同了解分析。充分发挥图片与史料的价值,形象地为学生介绍,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提到礼法时,可提问学生,这条措施体现了哪一家学派的思想?这些内容在今天有没有现实意义?在你的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呢?教师可综述: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能关爱身边的老人。同样受到汉文化的熏陶,孝文帝非常崇信佛教。出示《龙门石窟图》说明中国现存著名的两大佛教石窟群都是从北魏年间开始修造的,可见,北魏对中华文明的贡献之大。

6、教师:让我们来回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背景是什么?改革分几大步进行的?有什么重要的意义?让学生思考回答。强调意义:促进了中国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设计意图】设置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层次,然后再通过自主学习及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意识,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历史、感悟历史的能力,减轻学生负担。

板块三:狐非狐,貉非貉,焦梨狗子啮断索。——北魏灭亡

7、教师:北魏迁都洛阳之后,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仍不断南下骚扰,于是就出现了木兰从军的故事,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段历史?学生讲述

教师:历经12年的艰苦奋战,木兰终于凯旋回家。而北魏也因此一度的繁荣昌盛,历史也似乎在期待着北魏的强大能够长久一些。但是,孝文帝后,北魏的统治日益腐朽,后来北魏发生了分裂,怎么变化的呢?

学生说明简单过程。教师出示简图,形象说明。说明至此,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形成。

8、请学生完成一个小任务:理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线索。并设问:这一时期有着怎样的时代特点?学生说明后,师点出:“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并说明也正是由于这种大分裂,促成了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会、对号入座等教学形式,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理解分析归纳和表达历史信息的综合能力,建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追踪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初步能力,并整体感悟第四单元的特点: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4、拓展视野情感升华

人物评价——评价孝文帝,教会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两大原则:人物的两面性评价和是否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

【设计意图】以辩论赛的形式为依托,通过对孝文帝和孝文帝改革的评价使学生懂得北方各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影响的史实,使学生知道各民族友爱往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培育其民族友爱来往的意识;通过懂得孝文帝顺应历史潮流、不顾旧权势的反对,保持改革的史实,促进学生积极进取人生观的形成。

结束语:点评学生的表现。并说明: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一个古老的民族:鲜卑,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改革家北魏孝文帝。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推动了中国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民族腾飞的今天,更需要我们这些小主人百倍的努力!

5、知识整合练习反馈 板书设计:

北方民族大融合

一、北魏

1、建立:4世纪后期

2、统一北方:439年

3、民族融合成为趋势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整顿吏治、均田制等政治经济改革

2、迁都洛阳(平城——洛阳)

3、推行汉化政策:1)穿汉服;2)说汉话;3)改汉姓;4)鼓励联姻;

5)采用汉族官制、律令;6)学习汉族礼法

4、意义: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

篇2:七年级历史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自十六国以来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

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过程与方法

理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以后,对中原人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

思考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和意义(为什么有些鲜卑贵族反对迁都洛阳?为什么他们无法阻挡迁都?)

归纳列举本课的知识点:黄河流域的统一、北方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和作用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

充分利用新课标教材上的动脑筋、活动与探究等有趣栏目,调动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进行独立思考,从而科学的完成本课的历史学习任务。注意师生共同探究,归纳列举。

教学媒体

投影

陇上墨客:472850588

教学结构和过程

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听一位鲜卑和他的子孙之间的一席谈话:

我的孩儿们!我老了,生活在洛阳,我更怀念草原的游牧生活。孩儿们!今天我忽然很怀念过去,尽管我们现在姓“元”。但不要忘了我们的根。我们身上流着鲜卑拓拔部的血。我们的祖先最开始生活在黑龙江境内的大兴安岭,由于那里气候寒冷,物产不丰富。部落联盟逐渐西迁和南下。到魏晋之际,我们迁到鄂尔多斯草原,而且拥有了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西晋政府为了利用我们拓拔部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允许我们进入中原,并且把我们的首领封为代王。来到这里我们经常遇到身着不同服饰的民族,但是这里的主人还是身着袍服的汉人,我们开始并不怎么来往,时间长了,日常接触开始频繁了。我们彼此影响着:

我们开始学会了农耕和定居生活,农产品也慢慢成为我们主要的食物,也开始接受他们文化。听说他们南朝人也穿我们的裤褶服,并且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我们也穿他们的汉服。我们生活得很安逸。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啊!我们的政权,被当时强盛的前秦所灭。直到淝水之战后,我们的首领纠合旧部,即代王位。398年,拓拔硅即皇帝位。定都平城,改国号魏。我们政府制礼乐、定律令;给人民耕牛,计口授田,劝课农桑。我们鲜卑族迅速发展,我们的政权也强大起来。我们一一消灭了当时北方地区的十六国,统一了北方。没想到我们的皇帝拓跋宏又把都城迁到了洛阳。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比如我们的姓氏等

我这一辈子可以说是在颠簸流离中度过的。好啦!你们以后可以过太平日子,我也将在这里度过我的余生。你们都歇息去吧!

师:听了这位老人谈话,心中略过一丝悲凉,谁不念家,谁会忘记自己的根,我们祝愿这位老人健康长寿,福如东海!

随着老人谈话的结束,我们的思绪也回到了现在。刚才老人的谈话向我们展现了1600年前的那些史实?

(北方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而且还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魏政府把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和改革措施)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指导学生阅读106-107页“导入框”以及“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课文、插图《北魏骑马俑》、《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

陇上墨客:472850588 1.北魏的建立

鲜卑拓跋部原来居于大兴安岭北段,汉魏以来逐步南迁,过头游牧生活。4世纪后期,拓跋部首领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2.黄河流域的统一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3.民族的大融合

北魏建立以前,原形跋部主要以游牧为业。这从前秦苻坚和拓跋部首领的一次谈话中,可以看出。苻坚问拓跋部首领,部落里有没有能做将领的人。这位首领回答道:“漠北人能捕捉六畜,善骑马奔驰,随水草迁移,哪有什么可以做将领的人!”北魏建立以后,鲜卑人受汉族影响,学习农耕,逐步定居下来。思考回答:

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是哪个世纪?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这时,黄河流域出现了什么样的历史趋势?

(5世纪,鲜卑族,民族融合)

2.当时黄河流域民族融合在服装上的表现如何?

(南朝的汉族乐手穿上了北方少数民族的“裤褶服”,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穿上了汉族服装。)过渡讲解:这说明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不但在生产技术上相互学习,而且在生活习俗上也相互影响。

他们之间出现了大融合的趋势,中华民族获得新的发展。在这过程中,北魏政权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孝文帝亲政。他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决心进一步推行改革和汉化,关键的步骤是迁都洛阳,北魏故都平城,地处边塞,难以控制中原地区。况且平城周围的鲜卑平民,不耕不牧,游手好闲;京城里的鲜卑贵族奢侈腐化,失去了以前强悍好战的性格;加上平城一带连年荒旱,粮草缺乏。因此,他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即是决定迁都洛阳。他不顾贵族大臣的反对,毅然宣布要南下攻南朝的齐。他亲自率领20万大军,冒着连绵秋雨,长途跋涉,到达洛阳。人困马乏,群臣叫苦,他趁机说:兴师动从,哪能无功而还,继续前进!鲜卑贵族苦苦哀求,不愿南下。孝文帝说,如不南进,那就得迁都洛阳,随行贵族只好同意。495年正式迁都洛阳。为了照顾鲜卑贵族的习俗,允许他们“冬则居南,夏便居北”。迁都后,太子轻骑逃回

陇上墨客:472850588 北面,孝文帝下令把他废为庶人。保守派贵族在平城阴谋叛乱,孝文帝派兵镇压,平定叛乱,稳定了政局。自此,北方各族人民陆续移居中原,加速了民族大融合的步伐。思考回答:

1.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A.北魏原来的都城平城地理位置偏僻,一方面容易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对广大中地区的统治、不利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B.当时洛阳已很繁荣,北魏孝文帝要通过建都洛阳取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同时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2.为什么有些鲜卑贵族反对迁都洛阳?为什么他们无法阻挡迁都?

(他们抱残守缺,观念落后。迁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

过渡讲解:迁都洛阳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他进一步实行改革,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指导学生阅读107-108页“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课文和插图《汉族服饰俑》、《鲜卑族服饰俑》、“鲜卑姓氏改为汉姓”表、“文献资料·《魏书》摘录”等。1.措施

定都洛阳后,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改穿汉装、禁鲜卑服。按着,孝文帝规定汉语为北魏通行语言,禁鲜卑语。正如后人所言,北魏已是“衣冠号令,华夏同风”。之后,孝文帝下令把鲜卑复姓,改成汉文的单姓。孝文帝还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还有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2.作用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种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的改革家。3.北朝的分裂

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过东魏和西魏并存、北齐和北周对立的局面。历史上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总称为北朝。577年,北周武帝亲率大军灭北齐,统一北方。这为以后隋朝统一中国判定了基础。思考回答:

陇上墨客:472850588 1.请你找出孝文帝改革措施的六个关键词。(汉语、服饰、姓氏、联姻、官制律令、礼法风气)

2.组织学生根据108页“动脑筋”:北魏孝文帝之后,北魏的皇帝多用“孝”字作为谥号,这是为什么?

(北魏孝文帝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

3.根据109页“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北魏孝文帝能够起这么重要的作用,原因是什么?(A.北魏孝文帝早年受到文明太后的教育和汉族文化的影响,立志改革,胸怀宽广,日后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在历史上发挥重要作用。而那些没有没有充分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的鲜卑贵族,就反对迁都洛阳,反对学习汉族文化,终究成不了大事。

B.但是,北魏孝文帝积极推行改革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这就是当时已经形成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自从进入十六国时期以来,黄河流域以北的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他们同汉族人民频繁接触、相互影响,在生产生活上日益接近,互相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这就为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提供了可靠的历史条件。)小结: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不是缺乏民族自豪感?我们今天正在融入世界这个大家庭,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我们的许多传统的文化正在收到冲击。大量的洋节正在被中国人接受。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呢?这个可以我们以后继续思考。

板书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 1.北魏的建立 2.黄河流域的统一 3.民族的大融合

二、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平城)

篇3:七年级历史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就是一节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和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能有效地指引教学活动朝着高效能的方向发展, 更能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 从而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本着抓基础的原则, “北方民族大融合”一课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及呈现等要符合本班学生历史基础薄弱、方法缺失、动力不足等情况。

一、制定本课的课堂教学目标要做到“两根据一整合”

“两根据”是根据课标、根据学生;“一整合”是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规定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 这是整个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 每节历史课都要围绕这个大方向进行。方向有了, 在实践中需要将“总体目标”细化、分解。“将知识问题化, 将问题具体化”。在细化、分解方面, 本课目标的制定要充分做到有根有据、明确可行、详略得当。

课标“内容标准”在这一部分列出的“学习要点”是“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学习要点是要求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因为本班学生没有课前预习历史基础知识的习惯, 所以本课的“知识”目标在内容上更翔实具体, 目标的实现形式更易于学生操作。如把历史基础知识编入填空题、思考题、探究题等题目。在本班学生连课本知识都看不懂、看不明白的情况下, 翔实地制定目标不仅符合课标要求, 更易于让学生在课堂上忙起来。正如魏书生老师所说的:“让学生忙起来。人忙, 总觉得日月短。人忙, 闲事、闲思、闲话才少。”翔实的基础知识目标不仅能让学生忙起来, 更易于让学生忙得有方向, 忙得有信心, 让学生形成历史学科学习并不难的心理。

除基础知识外, 本课还根据内容标准中的“学习提示”制定了“初步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的课堂教学目标, 这一目标对本班学生相对较难, 但如果根据教材上提供的小字和图片, 引导学生进行“史料”分析, 学生还是能理解的。这一教学目标是根据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而设计的。根据这一理论, 儿童的发展水平有两种: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如果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则能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如果设计的教学目标全部都是基础性的, 学生会感觉太简单, 设置一些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易于调动学生潜在的挑战性。

在“两根据”基础上, 本课还制定了“一整合”的课堂教学目标, 即“知道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朝代更替”, 这些知识点分散在不同的课题里, 在本课进行适当的整合,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历史框架的构建, 也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发掘和利用。

二、课堂教学目标的呈现形式要简单明了

“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知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学生知道这节课的目标后, 学习针对性强, 积极性也会高, 能力强的学生, 还可以适当给自己扩展。这和儿童玩拼图游戏之前首先看的是拼好后的图案或形状是一样的道理。先整体了解, 然后再各个击破。正因如此, 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以往的“教学目标”是写给教师的情况, 而是把“教学目标”以一个个问题的形式直接明了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本课在目标呈现方面做了如下处理:① (ppt1) 温故知新:回忆并尝试以数轴的形式做出东汉末至南北朝的朝代更替图;② (ppt2) 动态展示东汉末至南北朝的朝代更替图;③ (ppt3) 展示本课知识树;④ (ppt4) 自主学习, 感知基础知识:北魏政权是哪一少数民族建立的?北魏政权的统治区域是哪里?北魏政权统一黄河流域有什么历史意义?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迁都?北魏孝文帝改革采取了哪些措施?北魏孝文帝改革有何历史意义?等等。设计这些问题时除了要考虑本班学生的基础较弱外, 也考虑了逐层递进。简单明了的“问题目标”展示有利于学生在“动手”之前先做到心中有数, 也有利于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教材的关键, 有利于学生浅化教材内容, 从而达到让学生带着问题先学, 教师适时点拨, 最终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

三、课堂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 还要慎重选择用什么方法教给学生知识

完成本课课堂教学目标时应充分利用“先学后教”的理念。在开始上课时将教学目标以翔实的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 引导学生动眼、动口、动脑、动手, 进行自主学习尝试, 教师寻找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遇到的疑难点, 然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在基础知识目标方面, 本课设计了“读一读, 说一说”这一环节, 围绕课堂目标设计了一系列基础性问题, 这一“问题教学”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对历史教材的“有意注意”,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锻炼了本班学生的概括、归纳和总结能力。

在“方法”目标方面, 除了要关注学生“先学”外, 更要注重问题设计的层层递进, 如“想一想, 试一试”,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尝试构建本课知识框架。学生先自己尝试构建, 学生构建好后在班级里进行部分展示。展示环节学生并不积极, 主要原因是对本课的知识结构没有把握好, 展示的结果也显示学生对本课知识结构的掌握并不好。鉴于本班只有少数学生能构建出不完整的知识网络, 所以在课堂教学现场笔者临时改变课前预设, 把“备用”的环节“想一想, 排一排”抽调出来, 以此引导学生构建本课完整的知识网络。

再如“我明白……”, 这一环节要求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史料, 谈谈对“民族融合”的理解。这一环节不仅拓宽了学生利用教材的空间, 更有利于学生学会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在学生初步理解“民族融合”的基础上, 教师再加以点拨。“融合”有合成为一体之意, 所以2011年新课标将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改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融”是“相互融合”, 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

师生互动有利于让学生懂得如何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同时, 在教学中还应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培养, 设计题目时要综合考虑到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堂思考题相结合, 如采用“我想到……”“我知道……”等一系列以“我”为中心的活动。比如“我能做……”要求学生给北魏孝文帝做一个“名片”, 而后引导学生对北魏孝文帝做出评价;“我想到……”让学生开放思维, 多方面思考生活中与“胡”字有关的东西, 比如胡萝卜、胡麻、胡椒……从而引导学生加深对“胡”的了解;而“我知道……”则要求学生说出同学姓氏的来源, 最终思考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我国各民族的发展、繁荣以及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何借鉴之处。

总之, 在“先学后教”理念的指导下, 把课标的要求和建议“因地制宜”“因生而动”, 从而达到较理想的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实践表明, 本课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和达成等方面是相对成功的。“问题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信心。而一系列以“我”为中心的目标达成环节, 不仅易于操作, 更易于带着学生走进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 从历史学习中体验到快乐。

篇4: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反思

历史这一学科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政治、经济、天文、地理、科学、文学等。所以对这一学科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来说,历史这一门课程他们既陌生又熟悉。在小学阶段对于历史知识也了解了一些。面对这些初一的学生,历史这一门课程我们老师应该怎么教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

初一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青春叛逆期,学生的独立性增强,希望有较多的民主。比如自己支配更多的钱和时间,而有些学生有时会错误地理解民主,并逐渐滋生叛逆心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们希望独立、自由,有自己的空间,有些事情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再加上他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与新的老师和同学接触,这需要一段适应期。而且许多学生认为历史课枯燥无味,不喜欢上历史课,所以这门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并不大。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呢?

一、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安排不同的讲课方式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一)》,这一节涉及的内容是比较广泛,包括先秦时期文字的演变、天文、历法、医学和音乐等方面的成就。因此我认为这一节课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方面去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由小组的代表给大家讲述他们所了解的内容。最后再由老师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能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所创造的辉煌文明。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对这部分历史知识的掌握。

又如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这一节的重点内容就是汉武帝对汉朝的统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给大家看一些大屏幕《汉武大帝》的片段,加深学生的形象记忆,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同时也可以加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汉武帝的了解进行点评,并且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汉武帝没有实现大一统,那么中国的历史会怎样发展呢?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西汉历史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给学生搭建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二、上课前老师要做充足的准备,尽量从学生的视角去讲解

从学生熟悉的内容进行教学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例如第18课《三国鼎立》,相信许多同学都对这一课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为这一课的内容与他们所熟悉的《三国演义》的内容有关,因此学习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可以在课前多了解一下学生对这部分的哪些人物比较熟悉或者是一些小故事,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从调查的方向上去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抓住学科之间的渗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历史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都有,所以老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从其他的学科上引入历史这一学科的学习。例如第9课《中华文明的勃兴(二)》这一节会学到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介绍这一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那么在这里可以结合语文课上对《论语》十则的学习,学生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由此导入我想学生应该会比较容易接受。

那么对于初一的学生怎么才能学好历史呢?由于初中的学习要求与小学不一样,学习方法也就不同,对此许多学生很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去学习。在此提出一些我的看法。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好自己手中的教科书。对每一节的学习内容要根据小课题有所大致的了解,并在脑中形成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在老师讲课的时候不会摸不到头绪。然后不断地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开始可以简单地进行练习,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形成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篇5:七年级历史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了解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等史实。

体会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知道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教学重难点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重点;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过程

淝水之战

淝水之战发生于哪一年?作战双方?有关成语? 结果?影响?

强大后的前秦(前秦(350年---394年)是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政权之一。350年氐族人苻洪占据关中,称三秦王,共历六主,享国四十四年。),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余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8万精兵应战,在淝水与前秦军前锋隔岸对峙。在决战即将爆发时,东晋将领提出要前秦军队稍稍后撒,以便晋军过河交战。苻坚认为在晋军渡河时发动突然袭击,定能一举获胜,随即命令军队后撒。不料,当前秦军后撤时,有人在阵后大喊:“秦兵被打败了!”前秦军顿时阵脚大乱,自相践踏,一溃而不可收拾。晋军乘机发动猛烈攻击,打败前秦军。苻坚中箭负伤,带领残兵逃回北方。

思考与判断: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哪几次战争相似?

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经济有所发展。但是,南方的东晋政权又被大将所夺。420年大将刘裕称帝,国号宋,南朝开始(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城都在建康,总称为“南朝”。

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世纪后期,东北鲜卑拓跋部首领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汉族与少数民族不但在生产技术上相互学习,而且在生活习俗上也相互影响。他们之间出现了大融合的趋势,中华民族获得新的发展。在这过程中,北魏政权起了很大的作用。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学生结合课文思考回答:

1、北魏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A.北魏原来的都城平城地理位置偏僻,一方面容易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另一方面又不利于对广大中地区的统治、不利于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

B.当时洛阳已很繁荣,北魏孝文帝要通过建都洛阳取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同时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2、为什么有些鲜卑贵族反对迁都洛阳?为什么他们无法阻挡迁都?

(他们抱残守缺,观念落后。迁都符合历史发展趋势,是任何力量无法阻挡的。)

迁都洛阳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他进一步实行改革,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1、措施

定都洛阳后,推行汉化。孝文帝下令鲜卑贵族改穿汉装、禁鲜卑服。按着,孝文帝规定汉语为北魏通行语言,禁鲜卑语。之后,孝文帝下令把鲜卑复姓,改成汉文的单姓。孝文帝还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还有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2、作用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种族封建化的进程,增强了北魏实力,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的改革家。)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学生阅读(p.95)。北方各民族在经济上密切交往,在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社会习俗,民族心理。

意义: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魏以后,北方又经历过东魏和西魏并存、北齐和北周对立的局面。历史上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总称为北朝。577年,北周武帝亲率大军灭北齐,统一北方,这为以后隋朝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问题思考(p.96)

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民族大交融的高潮? 各民族错居杂处,加强了相互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政治制度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君主专制;思想文化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社会习俗上各民族相互借鉴吸收;民族心理上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小结:

北魏的建立,北方的统一;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意义。

知识拓展:阅读(p.96)北魏时的洛阳。作业:课后活动(p.96)

1、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根据图画说一说,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对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丰富了汉族生活,改变了汉族席地而坐的生活习俗。

篇6:七年级历史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了解东晋取胜的原因。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内容及作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比较系统地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实,包括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实,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把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具体分析民族融合的表现、分组对比回答、讨论等方法,化难为易,从而轻易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观,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认识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融合的前提条件。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动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从而初步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历史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难点:正确认识民族大融合的含义。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淝水之战、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三块内容通过前秦和北魏这两个少数民族政权不同的统治措施及结果,突显出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国家分裂时期。222 年,魏、蜀、吴形成三国鼎立之势。280 年,西晋短暂统一。316 年,西晋灭亡,国家重新陷入分裂。南方先后历经东晋和南朝时期。北方进入少数民族政权统治时期,先后经十六国和北朝时期。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彼此攻战,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民族间差异逐渐缩小,民族交融向前发展。

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逐渐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原有本民族旧俗难以适应先进文明地区的统治形势。社会内部矛盾重重,特别是民族隔阂与偏见导致民族矛盾尖锐。如何化解民族矛盾,成为维护和巩固统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前秦淝水之战的失败,除了苻坚个人因素和人民厌战之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境内充满民族矛盾。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顺应民族交融趋势,以国家政权推动鲜卑族汉化,促进了北方地区民族大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吸收借鉴少数民族文化和少数民族的汉化,共同促进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

图示法、比较分析法、史料分析法、列表归纳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

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和56个民族大合照图片,在学生感受现代各民族大团结的盛况时,说:我们祖国五十六个民族亲如兄弟姐妹,和睦相处,共同繁荣发展。那么在这五十六个民族中,有没有我们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匈奴族、鲜卑族、羯族、氐族呢?

那么,他们到哪里去了呢?如果大家想知道,就和我一起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看看那时北方民族融合的情况吧!

欣赏音乐,观看图片。

回答问题:没有。

产生疑问,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新知

(授新课)

1.淝水之战

东晋建立的同时,北方地区重新陷入了混乱的局面,出现了十六个不同的政权,统称十六国。

那么这种混乱的局面是何时结束的?

过渡:苻坚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国,带兵南下,与东晋政权大战于淝水。

(1)布置任务:在教材上找出淝水之战的时间、地点、作战双方、兵力、结果、影响。

(2)故事会:用“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讲述淝水之战的大致过程。

播放动画。

(3)动脑筋:为什么苻坚拥兵80多万,却不能统一江南?

(4)从以少胜多方面考虑,淝水之战同此前哪几次战争相似?

讲述:淝水之战后,前秦的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状态,东晋在南方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条件。

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北方的混乱局面一直持续到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统治者苻坚。他重用汉人王猛,励精图治,前秦迅速强大,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1)时间:公元383年。

地点:淝水。

交战双方:东晋——前秦。

兵力:东晋8万,前秦80万。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

影响: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2)学生代表讲述“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的故事。

观看动画。

(3)从前秦方面看:

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当时民族融合的程度不深,其他民族不满于前秦氐族贵族的统治,希望秦军失败,前秦军中的汉人更是希望东晋的汉族军队获胜。前秦军劳师远征,战线过长,苻坚指挥失误。

从东晋方面看:广大将士在保卫江南、恢复中原的思想激励下,士气高昂,团结作战;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4)回忆已学的内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了解前秦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了解记忆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

了解一些典故的由来,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全面地看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认识到“骄兵必败”道理。

归纳以少胜多的有关战役。

2.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世纪后期,鲜卑拓跋姓迅速崛起,建立北魏。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

过渡:在北方的民族融合趋势中,假如你是北魏的皇帝孝文帝,你会怎么做?

(1)迁都洛阳

北魏孝文帝进行改革,他首先第一件事情是迁都。

动脑筋: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

(2)推行汉化措施

讲述:从迁都洛阳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的决心很大。在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孝文帝进一步采取措施,实行改革。

①阅读史料和图片,提出问题:北魏孝文帝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革?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一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二 (如图)

汉族服饰俑和鲜卑服饰俑

材料三 鲜卑族姓氏变革

鲜卑姓

汉姓

拓拔

丘穆棱

步六孤

贺赖

独孤

贺楼

材料四 孝文帝选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聘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材料五 孝文帝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

材料六 孝文帝时,尊儒崇经,兴办学校;而孝文帝以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3)阅读材料,讨论孝文帝改革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具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一 南朝的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材料二 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精血,注入中华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

(4)动脑筋

①孝文帝之后,北魏的皇帝死后多用“孝”字作为谥号,如“孝武帝”“孝明帝”等。结合我们学过的课文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②孝文帝当时是一个战胜者、征服者,他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实施这样的汉化政策,他大可以用武力将鲜卑文化推行于中国北方?

回答问题。

学生甲:“顺者昌,逆者亡”,我要顺应潮流,采取汉化措施,消除民族隔阂,促进民族团结,从而稳固我的政权。

学生乙:汉族文化比我们先进,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祖母冯太后的许多改革措施不也是向汉人学习的吗?只有向汉族学习,才能促进自己的发展。相反,如果我们目光短浅,思想保守,停滞不前,我们的民族岂不是越来越落后?

学生丙:鲜卑人在生活习俗、、礼仪制度上还很落后。只有改变我们民族落后的习俗,向汉族学习,才能加强同汉族的联系,促进民族间的和睦相处,巩固我的政权。

学生丁:我要移风易俗,吸收中原的文化,用汉族先进的礼仪文化来治理国家,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1)讨论问题,回答问题。

学生甲:①平城位于今山西大同东北,位置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出产的粮食不能满足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不适合作为规模较大的王朝的都城。②洛阳曾是王朝古都,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宜人,是黄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周围地区农业发达,城市繁荣。有发展基础,是理想的建都之地。(从地理环境看)

学生乙:①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②迁都洛阳之后,有利于北魏加强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从巩固政权的角度看)

学生丙:①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鲜卑政权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封建文化)。②在洛阳,有利于加强同黄河流域汉族地主之间的联系,有利于进一步学习和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

①学生回答:

语言: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饰: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氏:鲜卑姓氏改为汉姓,拓跋改为元。

婚姻: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政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礼法: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壮大了中华民族,丰富了中华文明,让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的发展。

(4)①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因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北魏王朝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

②广泛交流,发散思维,回答问题。

换位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改革的必要性。

通过讨论认识到迁都洛阳的重要目的。

培养学生的表演艺术的能力;理解孝文帝迁都的阻力及孝文帝的聪明才智。

培养学生从史料、图片获得历史信息的能力,进一步了解“论从史出”的原则;理解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为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民族融合的进程和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过程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从史料获得历史信息能力,进一步了解“论从史出”的原则;了解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能力。

 

3.北方地区的民族的融合

(1)民族融合的表现

展示教材第89页知识拓展“北魏时的洛阳”和北魏陶瓷、胡床等图片,提出问题:当时北方民族与中原地区汉族人在哪些方面相互影响?

(12)影响

汉族与少数民族不但在生产技术上相互学习,而且在生活习俗上也相互影响,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融合在一起,是“胡人汉服”“汉人胡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也就是说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中华民族获得新的发展。

(1)①服装方面:“胡人汉服”“汉人胡服”。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zh‡)服,本来是便于骑马打仗的小袖子上衣和窄腿裤子;传入中原后,适应汉人的衣着传统,袖子逐渐变宽。裤腿也变得肥大,像喇叭一样。裤褶服成为当时南北流行的服装,不仅打仗时穿,平时也穿。

②饮食方面:“胡人汉食”,北方少数民族的饮食原来以畜产品为主,到了魏晋以后,农产品成为他们的主要食物。

③生产技术方面:北方民族也学会了汉族的农业生产技术。

培养阅读能力和归纳能力,了解民族融合的表现。

课堂总结

 

归纳、梳理知识点。

理清线索,构建知识结构体系。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淝水之战的表述,错误的是()

A.淝水之战产生于4世纪的后期

B.在大臣和军民的支持下,苻坚率军攻晋

C.淝水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D.东晋军队大败前秦

2.北魏孝文帝在统一黄河流域以后,采取措施革除落后的“胡风国俗”,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促进了民族的融合。下图是某一同学整理的其措施要点,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3.孝文帝改革与商鞅变法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符合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

C.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D.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北方民族融合

B.加速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进程

C.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固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参考答案:

1.B

2.B

3.C

4.D

回答问题。

巩固基础知识,启发思维,培养学习能力。

中考链接

1.(甘肃卷)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对出现这一景象影响最大的历史事件是()

A.昭君出塞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达~、**

2.(20山东卷)史载,孝文帝雅好读书,遍览经史,深受儒学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

A.独尊儒术

B.实行汉化

C.开发江南

D.科举取士

参考答案:

1.B

2.B

回答问题。

熟悉中考题目。

课后作业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试结合所学内容,简要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指导: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既要看到他的积极方面也要看到他的消极方面,同时要注意两者的主次关系。评价古代历史人物一定要坚持生产力标准,要注意站在是否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祖国统一的高度看问题。评价孝文帝要注意他顺应时代潮流,对鲜卑族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改革,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强了民族大融合,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既要看到他是我国少数民族首领,也不能忽视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一部分,也应该站在整个中华民族的立场上看问题。

学生讨论做作业。

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板书设计]

篇7:七年级历史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南朝与北朝;江南地区在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以及江南地区商业的繁荣;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方案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南北经济的发展。

(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2)收集历史典故和历史成语,更好地了解历史。

(3)通过创设情境采用访谈的方式,概括南方经济的表现,提高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人口南迁是一个艰难的过程。(2)学习孝文帝改革创新的精神。

(3)了解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才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认识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分析南方经济的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北方民族的交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的家人有没有在外地城市上班、经商的?主要在哪些城市呢? 学生回答

教师:同学们说的城市大多位于南方,这说明南方经济相对较发达。可以说南方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今天我们就回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了解当时南方经济发展的情况。

【讲授新课】

一、南朝与北朝

教师介绍从东晋以来历史的发展。同时让学生阅读课本。

宋:420年,刘裕废东晋皇帝,自己称帝,改国号为宋,仍以健康为都城。

南朝:宋统治结束后,齐朝梁朝,陈朝相继统治我国南方,历史上合称这四个王朝为南朝(420-589)。

北朝:439年,强盛的北魏统一北方,十六国时期结束。534-535年,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后来,东魏西魏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北周又统一北方。581年北周覆亡。因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都在北方,历史上称为“北朝”。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就“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讨论,教师以游客的身份访谈。多媒体展示成果:

能够得到开发的原因:江南地区气候适宜。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1、农业

(1)开辟湖田(2)改进耕作技术(3)兴修水利

(4)农作物品种增多

2、手工业

(1)纺织业:蜀锦(2)冶铸业:灌钢法(3)制瓷业:青瓷

(4)造船业:吴国的船队到达夷州(今台湾)

3、商品经济

(1)商品经济初步发展(2)城市繁荣:建康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从拓跋珪传到第六代时,又出了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卓越人物,即孝文帝拓跋宏。他与他的前辈不同,武功虽不显赫,政治上却很有作为。在他的一生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史称为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时实行了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孝文帝(471—499年在位)继位时年仅5岁,由冯太后执政,故前期改革(484—486年间)由冯太后主持,主要改革政治、经济制度;后期改革在公元494年迁都洛阳之后,着重改革鲜卑人的生活习惯,实行汉化。

孝文帝迁都后进一步实行汉化政策,主要内容有: ①改服装。禁止鲜卑人穿胡服,改穿汉服。

改了姓,又下令禁穿胡服,改穿汉服,服装样式与南朝流行样式大抵相同。孝文帝对禁穿胡服下了很大决心,不允许有任何松懈。499年,孝文帝从前线回到洛阳,他坐在车中,留意街上行人的服饰,见仍有人穿鲜卑旧服,大为不满。第二天,他对群臣说:“朕昨入城,见车上妇女,冠帽而著小襦袄者,若为如此,尚书何为不察?”任城王澄作解释:穿旧装的少,不穿的多。孝文帝立即反驳:这话说得奇怪,你难道还想满城都穿旧装吗?

②改语言。

495年下诏,不得在朝廷上讲鲜卑语。30岁以下朝廷官员须说汉语,30岁以上者逐步学说汉语,违者“降爵黜官”。

孝文帝又下令禁止说鲜卑语。北魏初入中原时,以征服者自居,不仅自己讲鲜卑语,还命令所有任职于魏的汉人官吏也要讲鲜卑语。为了提高鲜卑族的文化水平,便于读汉人书,接受汉文化,孝文帝下令宣布:“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指汉语)。年三十以上,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③改姓氏。

改鲜卑族复姓为音近或义近的单音汉姓,孝文帝带头将皇族拓跋氏改姓为元氏,因为鲜卑人以“土”为“拓”,土是万物之元,因而改“元”;他如独孤氏改为刘氏,丘穆陵氏改为穆氏等,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共有100多个胡姓改为汉姓。

④改籍贯。

规定随迁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河南洛阳为原籍,死后不得还葬平城,葬于洛阳北邙山。⑤胡汉通婚。

496年,孝文帝将汉族第一等士族崔、卢、李、郑、王五姓之女收为妃嫔,同时又命5 2 个皇弟把前娶的王妃降为姬妾,另娶汉族高门女子。北魏公主或宗女大约也有40多人嫁给汉族高门。

⑥改革官制,制订法律,采用汉族行政机构。⑦定族姓,仿汉族门阀制度建立鲜卑族姓。

495年,孝文帝下话制定门阀制度。鲜卑族除帝室外以穆、陆、贺(贺赖氏)、刘、楼(贺楼氏)、于、尉(尉迟氏)大姓为最高,与汉族的著姓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相当。此外,汉族根据祖宗官位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姓,姓以下称族,不入姓族的就被排斥在门阀之外。这样,“以贵承贵,以贱袭贱”的门阀制度确立了,胡、汉贵族进一步合流。

孝文帝改革是对东汉末年以来,各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民族大融合的一次总结,是继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胡”汉化之后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它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各民族融合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了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各族融入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大群体的发展趋势。孝文帝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放弃自己民族的旧俗,毅然进行改革,对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北方各民族融合,发展社会经济文化起了重要作用。

篇8:七年级历史上册《北方民族大融合》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西晋短暂的统一;八王之乱;少数民族的内迁和西晋的灭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这一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

2.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大乱,人口大规模迁徙。人口大迁徙是社会**的结果,但它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西晋使我国从分裂复归于统一,这符合人民愿望,也适应社会经济‘、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认识到统一是中国历史最突出的特点。

2.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解,加强联系。

3.西晋的短暂统一固然有多种矛盾冲突的因素,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却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历史教训警示我们,无论治理国家,还是管理小家,都应居安思危,切不可放纵奢侈。重点难点:

重点:八王之乱。难点:各族内迁及其影响。教学准备:

《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西晋的疆域图》;PPT课件。教学基本过程:

导入新课:在魏、蜀、吴三国中哪一国实力最强?(学生议论、回答)

历史的事实是曹魏的发展超过了吴、蜀,因为它的地域最广,经过大兴屯田,兴修水利,推广先进生产工具,在中原人民的艰苦努力下,北方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都曾追求以自己的国家统一中国,但三国追逐竞争的结果都未能如愿,而且在不长一段时间里相继退出了历史舞台。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是代魏而立的西晋政权。但西晋的统一极 1 为短暂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八王之乱对西晋产生了什么影响?

感知理解

一、西晋的建立

1.讲述:魏自曹丕之后,司马懿父子逐渐控制魏国军政大权。司马氏掌权大体上分三个发展时期:司马懿时期,司马师、司马昭时期,司马炎时期。

曹丕建魏,得到多谋略善权变的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司马懿父子发动政变,控制了魏国军政大权。263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趁诸葛亮亡、蜀帝刘禅无能、朝政混乱之机派兵灭蜀。

266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晋武帝经过周密的准备,派兵灭吴,280年吴亡,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

强调: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不是曹魏,而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西晋265年建立,280年统一全国。

2.图片展示《西晋的疆域图》。

引导:西晋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呢?(可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

客观原因:司马氏控制的魏国实力日益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主观原因:统一德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和人民愿望。

3.过渡: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并没有出现长期统一的富强局面,由于统治阶段内部的混战和他们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迅速激化。

二、八王之乱

1.讲解:西晋初年大封同姓王,并使封王拥有财政军实权,留下**隐患。晋武帝统一南北后,并非不想巩固这种统一,而是采取的措施不当。本来,曹魏承两汉以来削弱诸侯王的趋势,虽因循汉制,封建同姓王侯,但均为虚封,“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于匹夫。悬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制。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因此在地方上,宗室毫无屏藩的势力。晋武帝惩诫曹魏之以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并让他们享有优厚的田租户调收入。后来,晋武帝裁撤州郡兵,却让封王们“移封就镇”,并逐渐拥有武装,势力越来越大,给日后的**埋下隐患。社会风气败坏,君臣上下贪婪腐化,是导致**的社会深层原因。

2.提问:八王之乱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性质怎样?带来哪些危害? 根本原因:西晋统治者昏庸腐朽。性质:西晋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进行的混战:危害:混战长达16年,给人民带来灾难;经济遭到破坏,西晋衰落。

3.探究:造成西晋短期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严重,八王之乱削弱了统治力量。

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简介:东汉、魏晋时期,边疆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称他们为“五胡”。

2.学生看《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找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以加深印象,但不要求记忆此图。

讲述:西晋内迁各族的分布是:匈奴族居幽、并、雍诸州,特别是并州一带;鲜卑族居住在幽、并州以及秦、凉一带;羯族居住在并州上党一带。氐族在武都、略阳以及扶风(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始平(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京兆(今陕西西安),和汉人交错居住;羌族居住在关中的冯翊(今陕西大荔)、北地(今陕西耀县)、新平(今陕西彬县)、安定(今甘肃泾川西北)。

补充: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同汉族杂居相处,互相学习,逐渐融合,对祖国北方的生产发展作出了贡献。

3.引导: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为奴。这种剥削压迫迅速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

4.简介:西晋末年,匈奴首领刘渊起兵称帝,进攻西晋,匈奴兵占领洛阳,俘虏晋怀帝,316年,刘渊之子刘聪又率兵攻入长安,西晋灭亡。

5.探究: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 引导学生从西晋的灭亡原因和存在时间上分析。

(1)西晋统治集团腐朽,八王之乱后西晋统治衰落;对各族人民残酷剥削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族人民纷纷掀起反晋斗争,导致西晋灭亡。

(2)西晋从建立至灭亡(265~316年)共51年,从统一至灭亡(280~316年)i共36年,所以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

6.过渡:西晋灭亡后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 出现了十六国。

上一篇:dsp技术的介绍下一篇:带教老师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