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地理教学反思

2024-05-04

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地理教学反思(共8篇)

篇1: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地理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教好学生,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教学反思都不失为一种自我提高的捷径,都有必要认真做好。现将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地理教学反思如下。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世界地理教学中国家地理部分的必考内容之一,是同学们接触到的西半球上的第一个国家。鉴于许多学生对美国的了解比较片面、零散,甚至存在盲目崇拜、妄自菲薄的现象。美国教学中依据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手发动学生收集美国的相关资料,将美国放置在世界大环境下认识其经济的发展,从而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美国的发达与弊端,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责任感,以求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利用“热点问题美国在南海的挑衅”引入新课时,学生争相发言,涉及的话题和领域五花八门,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一个个新颖话题的引入和资料的补充,学生群情激昂,学习劲头空前活跃,自学展示环节中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既看到许多美国进步之处,也对美国不惜损害他国利益笼络人才、身为大国对世界环境不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干涉别国内政等不可取的做法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澄清了认识。随着美国发达经济的学习与比较,学生在看到我国经济与美国差距之大的同时,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并决心努力学习,为将来参加祖国建设做贡献。

本节课从美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作为切入点,引发美国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等特点。考察学生对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关系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达能力。

只有深入课堂,才会发现问题,找准问题的症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求得进步。

篇2: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地理教学反思

自主探究

——《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教学设计

设计者:惠台学校

潘春燕

一、课题选择的背景

本节课我选择的是七年级下册《美国》的第二课时“农业地区专业化”。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对于大国它的战略地位更是重要,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国务院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到“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而纬度位置、气候条件与我国极为相似的美国,它的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典型模式,同时美国也是通过农业专业化生产成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农业大国之一,它农业当中的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措施,对于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

二、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分析美国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了解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并能初步理解美国主要农业带的分布情况及成因。

2.通过教师设计好的各种题目,如各类专题地图,通过了解区域的自然条件,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区域地理中农业生产的基本方法,并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提高识读地图的技巧和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科学思想和综合考虑各种自然条件的全局观念。4.培养树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农业分布的地区专业化特点。

教学难点:农业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三)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七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以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各种习题,借助竞赛的方式,采用读图分析法和启发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自主探究、思考、分析和讨论,最后归纳得出结论,通过这一部分的教学力图对学生进行学科内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综合意识形成的教育,力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感到学习的快乐,获得启迪。

三、教学过程

展示课题:美国发达的农业

(一)引入新课

1、展示:《美国200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

设疑1:观察这些数据,看看它们想告诉我们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由数据可以看出:美国主要的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拥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粮食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5.出口量约占世界粮食贸易总量的1/2.它有“农业世界冠军”的美称。

设疑2:如果是让你去种植一片水稻或玉米,要想它长的好、产量高,你会重点考虑哪些自然条件。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

与农业密切相关的自然条件有很多,比如地形、气候、水分、土壤、光照、热量条件等等,今天,我们将重点从地形和气候两个自然要素的地区分布来了解美国发达的现代化农业。看一看:美国是怎样利用它的自然条件来安排行农业生产活动,并依靠什么“法宝”成为世界农业发达的大国之一的。有哪些可以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2、小竞赛:“男生女生对抗赛”

比赛规则:开动大脑,仔细读题(图),让我们在友谊和谐又充满竞争的氛围中,开始我们的“农眼看美国”之旅行。

1)幻灯片——地形篇

设疑:

◆ 从太平洋一直向东到大西洋,依次会经过哪些地形区。

◆ 假如想用一条曲线来展示美国自西向东地势高低起伏的大致状况,你会怎样画.◆ 从地图上比较、估算山地和平原的面积的大小情况。分析这对发展农业有何影响

分析中部平原地区的河流和湖泊对发展农业有何影响。

◆ 综合美国不同地区的地形及河湖分布情况,你将如何在美国西部、中部地区安排农业生产。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美国地形、地势特点,让学生学会评价一个地方地形地势的特点,并尝试根据这些特点来进行农业生产布局。

2)观看视频:密西西比河流域农业生产

承转:不同的地形条件,应该布局不同的农业生产,而美国中部地区、即密西西比河流域,因为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成为美国主要的农作物种植区域,看一段有关密西西比河流域农业生产的视频,注意观察:密西西比河不同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否相同。

3)展示幻灯片——气候篇 气温:

◆美国的玉米带和小麦带主要生长于哪种气候类型?水稻呢? ◆比较玉米和水稻,哪种农作物需要的热量条件更高?

◆找出美国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比较俄罗斯和美国的纬度位置,比较两国发展农业的热量条件。

(提示:回忆我们学过的国家俄罗斯的气候特点,书上第43页图7。46《俄罗斯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并让学生对比两国的热量条件差异及对两国农业照成的影响)降水:

◆在图中指出美国年降水量最丰富(最少)的地方,并读出大约在多少毫米以上(以下)。

◆分析说明美国的年降水量地区变化的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喜热的水稻是生活在美国密西西比河的南部地区。正因为不同的农作物所需要的热量、水分条件甚至土壤都不尽相同,我们不能象安排座位一样,随意安排它们生活的地方,否则就会出现生态被破坏的问题。

承转: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大力开发西部后,这儿曾出现非常严重的土壤流失,原因就是因为草原被过度开发,飓风卷走了地表很厚的肥沃土壤造成的。这是美国在开发西部时得到的教训。而现在我们国家也在开发西部,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如何开发利用自然条件,这是国家在开发西部时必须综合考虑的问题,我们应从美国的西部开发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

4)展示幻灯片——规划篇(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读图引导学生分析影响农业带分布的主要原因。归纳影响玉米带和乳畜带的主要因素。(地形、土壤、气候、人口、市场等)

☆参照以上描述,完成影响其他农业带分布的主要因素。(学生独立完成,所讲理由能体现对自然条件的综合利用即可。)

归纳:美国正是因为能根据不同农作物的特点,综合分析了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给农作物找到了最适合他们生长的家,为美国发展现代化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即:农业地区生产专业化,其实就是在某一区域专门来生产一两种农作物,比如:中部玉米带主要产玉米和大豆,这里生产了全国3/4的玉米、60%的大豆,这里还利用玉米做饲料,饲养了全国2/3的生猪和1/4的肉牛。

☆让学生对比景观图,能够理解东北部乳畜带和西部畜牧带的区别: 教师归纳:美国东北部人口多,乳畜带主要是提供城市人口肉类、蛋、乳制品,一般是圈养,惠州市周遍分布着一些生产鲜奶的奶牛场、养鸡场,原因也是这样,而美西部畜牧带,主要生产动物的皮毛,因为这里降水较少,最适宜发展畜牧业,和我国西部的内蒙古草原相似,是一种很粗放的经营方式。

设疑:美国农业为什么要采取在一个地方集中种植某一种农作物的方式?(可大规模进行机械化生产,更方便的使用高科技技术,形成规模效益。)5)展示幻灯片——科技篇(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

承转:在美国,农业人口还不到全国人口的2%,但其生产的粮食不但养活了2.7亿美国人,还大量出口。那里两个人就可以养两万头牛,一个人可照料10万只鸡,他们依靠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现代化、机械化、高科技。

教师:介绍了美国农业的现代化与机械化的程度,以及精确农业。

6)“农”眼看美国——感怀篇

教师:以前大家认为美国发达,头脑里只有它的工业的概念。今天,我们了解到关国发达的农业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还了解了美国是如何它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发展它的农业的。谈感悟

☆请谈一谈美国农业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

☆我国地大物博,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也很优越,对于我国农业来讲,美国的农业特点有什么可以借鉴的?

总结:你知道吗?现代农业是如今中国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国务院在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旗帜鲜明地提到“建设新农村首要任务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文章开篇的三句话,更是言简意赅地说出了重视农业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对我国的深远意义,发人深省。让我们在这三句话中,结束今天的美国农业之旅。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课后作业:

1、我画地图

每两人发给一张美国空白轮廓图,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自己认为的美国自然条件中重要的地方,绘制在相应的地方,并根据书上的《美国地形图》,回家简单地分层上色。

篇3: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地理教学反思

1 配合自然资源

不同的自然条件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 如气候、光照、温度、湿度、土壤肥力、天然水资源系统等都会对农产品的成本、产量、质量、味道、储存等产生影响, 为了追求最低化成本基础上利润最大化, 农业生产就必须配合自然环境。 美国领土面积幅员辽阔, 地理位置优越, 境内土壤和气候条件适宜, 是全世界自然条件最好的国家之一。 当1607 年第一批英国移民在美洲建立了第一个定居点时, 面对北美大陆上肥沃的土地、茂密的树林、潺潺的流水不由得惊叹道, 这是“天堂与大地赐予人类最理想的居住场所”, 是农业自然资源最优厚的国家之一。 垄断资本介入农业后按照美国自然环境的特点规划大农场的生产物种, 例如美国中央大平原的东南部地区属于典型的亚热带气候, 冬季温暖而夏季潮湿, 降雨量适中且在全年时间里均匀的降下, 非常适合农作物生长, 逐步形成了棉花、烟草和稻谷的出产地。

垄断资本在规划农业作物时除了适合主要作物生长外, 还尽力规划出能够配合其它生产需求的副产品作物。 比如美国中央大平原北部地区属于四季分明的温带气候, 冬季降雪夏季多雨, 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降雨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其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灌溉适合收获低成本高产量的玉米, 而且生产出来的过剩玉米又可以作为廉价饲料用来养猪、养牛、发展畜牧业, 在这一地区进行玉米种植的农业专业化生产能够获得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双重丰收, 农业地区专业化随之而形成, 这就是美国中央东北区和西北区著名的“玉米地带”。

2 适应工商体系

谈到介入美国农业经济的垄断资本, 首先要明确, 单纯依靠经营农业收入、累积而形成农业垄断资本的道路在世界历史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美国现有农业垄断资本中比例微乎其微。 在工业时代、商业时代、金融业时代, 农业中的垄断资本并不是由单纯的农业竞争形成, 而是由工业、商业进化到金融业垄断资本形成后再逐步渗透到农业中。 “一般来说, 垄断公司已成为美国农业地区的统治力量, 它们对农业市场的垄断和对农业人口的支配权力与日俱增。 对美国农业的控制已从田间地头转到纽约、堪萨斯城、洛杉矶以及其它大企业中心的董事办公室”。 由于垄断资本是后来介入农业的, 这就要求垄断资本控制下的农业生产与先期形成的工商业体系 (如交通运输体系、加工体系、市场体系等) 相配合, 因而, 农作物品种集中的专业化生产必须方便于先期建立的工商业体系的运作, 也就便利于农产品的收获、管理、运输、加工和销售等环节。比如今天美国中部大西洋区集中于养猪、 养牛等畜牧业生产, 除了湖泊众多草场茂盛等天然条件外, 当地在工业时代修建的极为发达的铁路、公路和内河航运体系有能力将大量的牲畜和新鲜的奶品、禽蛋等畜牧业产品在极短时间内送达到销售市场上。 因此, 受垄断资本控制的大农场所生产的农作物必须与垄断资本下辖的运输网络和工业系统相适应, 就会逐渐形成特定区域内只生产最适合工业体系运作的农产品, 逐步向地区专业化方向发展。

垄断资本在控制大农场经济生产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从每一个环节入手节约成本、打开销路, 因此除了工业运输体系外, 垄断资本还必须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区市场需求方面的差异, 也就是商业销售体系的要求。 例如纽约市人口密集、牛奶需求量极大, 因此尽管纽约州是全世界著名的金融业和工业密集区, 无论气候还是土地等方面都不适合发展畜牧业, 但垄断资本仍然在纽约州推动畜牧业大农场发展, 将纽约州变为高度集中的畜牧业牛奶产区。 又如某些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适合发展畜牧业, 但由于地处荒凉, 牛奶的保鲜、运输、加工、销售等环节所需成本过高, 因而垄断资本转为控制大农场生产便于运输和保鲜的小麦等粮食作物, 最终形成了种植业产区。 工业运输体系和商业销售体系共同作用于农业生产, 推动了适应工商体系存在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出现。

3 专业技术使用

在世界现代农业发展史中, 法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明显落后于英国和美国, 除了农业资金较少和农机技术滞后外, 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法国小农经济的盛行阻碍了农业机械的普及。这是因为农机的使用成本较高, 若想降低成本提高产出的唯一办法在于增加农机的使用面积以达到单位面积里均摊成本降低的效果, 而中小农场由于土地面积小而导致单位面积里使用农机的成本过高, 再加上中小农场资金有限, 因而“根本没有考虑到农业集约化的过程, 即以牲畜、机器、改良种子和改良耕作方法等方式投入每个单位耕地面积上的资本的增长”, 因此在小农经济时代农机使用率是很低的。 在美国现代垄断资本介入农业后, 随着农场兼并的不断扩张, 美国大农场的土地面积也随之不断增加, 再加上垄断资本雄厚的经济实力, 美国农机使用相当普及。 “农业在二战后通过应用电子技术、生物工程和激光技术, 从育种、耕作到收成、管理实现了科学化、工厂化和离土化”。 在辽阔的土地上专门生产一种农作物, 更有利于收割机、拖拉机、播种机等现代化农业机器的使用。 如在美国中部辽阔的平原上集中生产玉米, 大型联合收割机可以一次性完成玉米的收割、耕地、播种等环节, 其间不参杂任何如水稻、小麦等农作物, 只是针对玉米这一种农作物进行农业机械的研发和使用, 在农机的应用过程中更方便也更有效率。

受到垄断资本控制的大农场在特定农业地区实行农作物专业化生产, 也有利于灌溉、施肥、除虫等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应用。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 针对特定农作物的生长需求设计统一的浇水灌溉系统, 使用专门配置的统一肥料, 大面积喷洒同一种杀虫剂和除草剂, 将农作物生产过程转化为类似于工业产品集中生产的 “流水线”方式, 集中精力完成单一产品的生产, 提高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里的效率。 如美国南部大片地区集中生产烟草, 针对烟草移栽过程中喜雨不喜晴的生长特点使用了雾雨式连续灌溉系统, 并使用飞机喷洒等方式大面积使用只对烟青虫有效的杀虫剂, 既能提高产量又能节约成本, 也推动了特定地区的农业生产专业化进程。

4 农业经济危机

从表面上看, 农业经济危机所造成的伤害对于大农场和中小农场都是相同的, 甚至大农场由于规模大、产量高、生产过剩状况更加突出, 所遭受的损失也应该更大。 但在实际生产和销售过程中, 受到垄断资本支持的大农场并不惧怕农业经济危机的出现与持续, 而且可以利用危机加快兼并中小农场的进程, 以便专业化生产的大农场可以更为快速的出现。 农业经济危机爆发与否对垄断资本来说都有好处。 这是因为如果不爆发危机, 农产品销售价格上涨, 产量多的大农场利润也多;如果危机爆发, 中小农场破产, 大农场借机兼并导致规模不断扩大。 美国每一次农业经济危机基本上都会持续超过20 年时间, 美国农业部编写的1970 年《农业年鉴》中指出:“有着大量经济资源的公司, 在必要的时候, 可以抵受若干年的亏损。 它们可以用公司在其它方面的投资收益来抵偿农业经营方面的损失。 ”大农场由于垄断资本支持可以保持生存, 但同时, 伴随着农业经济危机的长期持续与发展, 大量中小农场则由于成本、收益、债务等种种原因纷纷破产, 垄断资本可以借中小农场破产之机用最低廉的价钱并购中小农场, 不断扩大大农场的规模, 把新兼并的中小农场迅速转化为大农场集约化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在渡过危机后获取更多的利润。

甚至于为了加速兼并过程, 垄断资本有意识地制造并保持农业经济危机。 产生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能力的巨大增长同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垄断资本为了摄取更多的利润, 利用自己在收购市场和消费市场上的垄断地位, 压低收购价格抬高销售价格, 这就形成了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超过了包括农业从业人员在内的广大劳动群众的支付能力, 造成了大量“剩余”农产品卖不出去的局面, 促成了农业经济危机的出现。 而且为了保持价格、加速兼并, 每一次农业经济危机过程中垄断资本都会通过焚烧、抛弃、滥用等种种方式大量销毁“过剩”农产品, 完全无视广大人民的窘困生活。 如众所周知的1929~1933 年大危机中, 垄断资本通过焚烧大量粮食、倾倒牛奶入河、制造棉花公路等手段应对危机, 其实质达到了保持农产品低收价、高售价、农业经济危机长期存在的效果。 垄断资本凭借自身的优势地位, 制造并利用农业经济危机推动了农场兼并的进程, 一方面极少数的大农场土地面积几乎涵盖了整个农业生产地区, 另一方面大农场内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倾向于产品高度集中的专业化生产, 最终确立了整个区域内受垄断资本控制的大农场专业化生产的局面。

5 结语

美国的农业生产发展到了今天, 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生产高度集中的9 大地区, 其中新英格兰区以农业畜牧业为主, 该区的农产品最主要的是鲜牛奶和家禽, 但由于该区属于工业化密集区, 畜牧业产量和产品收入在全国九大区中排行最后。 中部大西洋区的畜牧饲养业与奶品业高度专业化, 全区有超过一半的农场是专业的奶品业农场。 中央东北区集中畜牧业、奶品业、玉米和燕麦的出产。 中央西北区属于玉米生产地带的一部分, 同时利用产量高、价格低的玉米作为饲料来发展畜牧业。 南部大西洋区集中生产烟草, 同时也是家禽、花生、柑桔和热带水果的集中产地。 中央东南区是专业化的棉花和烟草产区。 中央西南区集中生产稻谷、棉花和养牛。 西部山区利用天然牧场放牧的畜牧业为主, 大麦和小麦产量也很高。 太平洋区是全美国九个农业区中种植业最发达的区, 这个区同时也是垄断资本大农场最集中的一个区, 主要生产果类、蔬菜、小麦、大麦、棉花、蔗糖等。 在垄断资本的不断推动下, 虽然也会产生持续性农业经济危机对农业生产和普通农户的负面作用, 但是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的形成既保证了不同资源环境下农业生产的最大化, 又节约了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运输的成本, 还为消费市场提供了最便利的产品来源, 取得了农业分散经营根本无法比拟的效果, 对当代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农业霸主地位的形成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值得世界其它国家学习和借鉴。

摘要:自美国现代垄断资本逐步介入到农业中, 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生产的脚步逐步加快, 到现在已形成了9个农业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区域。在这一过程中, 垄断资本配合不同地区自然资源的特点规划大农场的专业生产物种, 适应工业运输体系和商业销售体系的要求发展专业化农产品, 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在特定的农业区域使用专业化农业技术, 利用农业经济危机加速对中小农场的兼并过程以便开展大农场的集约化经营。垄断资本通过这四个方面的努力积极推动了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的确立, 对当代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农业霸主地位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垄断资本,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推动

参考文献

[1]何顺果.美国史通论[M].北京:学林出版社, 2001:174.

[2]列宁.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47.

[3]彭树智.世界史?当代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411.

篇4:白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产业链 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双层经营的基础上,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使之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内外贸、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产业化通过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技术现代化,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的经营状态,实现农业集约化、现代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白城地区位于吉林省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居吉林省第一位,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杂粮、杂豆等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几年来由于农产品加工转化力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大都以“原字号”进入市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制约了白城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2006年全地区农村经济总收入达5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167元,虽然分别比上年增长18.5%和25.8%,但都低于吉林省平均水平。因此,提高白城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是促进白城地区农业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

一、白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人们对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白城地区很多农民对市场经济了解不多,质量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等都比较弱,忽视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的作用;部分干部不懂得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如何转换政府职能、如何为农户提供服务,如何引导、调控、支持、保护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缺乏统一、强有力的领导组织机构,缺乏相应的扶持政策。实践中,对农民种什么、养什么,有的干部采取的是放手不管的态度,而有的则搞行政命令、瞎指挥,结果适得其反。

2.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水平低

白城地区是玉米产区,受一家一户经营模式制约和传统落后小农意识影响,农业企业“小而全”的种养格局没有彻底改变,专业化生产进程缓慢。而且在生产中品种使用混杂,追求产量、忽视产品内在品质和质量安全的问题比较突出,与加工的需要和市场的需求不相适应。同时,由于白城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技术人才缺乏,开发的产品存在“四多、四少”现象,即粗产品多,精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内销产品多,出品创汇产品少,产品附加值不高。在全地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80%以上从事的是农产品初加工,大部分农产品仍以原料的形式进入市场,农业的工业化水平仍然较低。

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小

白城地区龙头企业总量少,单体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带动能力弱,这已成为白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在全地区841户农产品加工企业中,销售收入达5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仅有196户,占企业总数23%,全省销售收入超亿元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90户,而白城地区只占裕丰米业1户,从统计情况看,企业年销售收入远远小于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年平均销售收入。并且白城地区现有加工企业大部分是以初级加工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

4.资金投入不足,投资渠道单一

投资是现代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白城地区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一方面白城地区政府投资有限,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对社会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大,大多数农民对农业产业化投资的积极性也不高。这固然有观念和认识上的缘由,但根本性原因在于政府对农业的政策保护力度不够,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投资回报仍不足以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的水平,这样外商不愿到该地区投资,吸引社会性投资的农业大环境仍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5.市场体系不健全,体制不完善

目前,白城地区农村市场体系还不发达,机制不健全,农民生产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农民面对市场的风险比自然的风险要大得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产品的调控保护体系尚未完善,容易带来市场波动,市场发育不健全,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少,规模小。截止到2006年底,白城地区年交易额3000万元以上的农贸市场仅有3个。二是市场信用机制不完善,具体表现在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上涨很快时,有一些农民就不愿把产品卖给龙头企业,而是自己上市直销,使企业蒙受损失。而当某种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下跌时,某些龙头企业不愿意按原来协议的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把风险直接转嫁给了农民。农户与企业之间这种脆弱的信用关系,已经违背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从而影响白城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巩固与发展。三是销售渠道狭窄。目前,白城地区猪肉除靠边贸少量销往俄罗斯和朝鲜外,其他出口渠道还基本是空白;国内市场只是集中在白城地区和吉林省的其他几个大市。四是营销手段落后。白城地区农业的几个产业重点项目在产品销售上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信息和销售网络,产品的宣传力度不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

二、白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1.提高思想认识,推进白城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白城地区是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的落后生产经营模式,导致农民观念的落后。因此,要提高白城地区农业产业化水平,必须提高农民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首先,要转变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方式,树立现代农业思想,把发展农村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要转变农民,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急功近利和短期行为,改变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发展格局,树立大开放、大流通、大循环的市场观念,开阔思路,放宽视野,开拓发展领域,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本地农业融入国内外大市场。再次,各级领导部门要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真正从思想上认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农民明白发展农业产业化对于提高农民收入的好处,吸引他们自觉地加入到农业产业化中来。

2.加强白城地区农业产业化高技术发展

转变白城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关键是依靠科技的进步、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从目前白城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应该着手抓好以下工作:第一,重视技术培训。建立起由地方政府统筹领导,形成较完整的连接初、中、高级并与农民成人教育相结合的农民职业教育体系,通过农民的农业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二,要加强与各相关产业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共同体。把最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应用于实际,促进高效农业发展。

3.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是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在现有企业中选择裕丰米业、洮北畜业等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功能强的骨干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通过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自主或与域外知名企业挂靠、联营,引进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扩大企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档次。充分发挥白城地区农产品资源优势和工业园区政策优势,吸引域外企业集团和投资财团来白城地区投资建设精深加工项目,引进外资,建设龙头企业;依托农产品主产区和贸易集散地原料集中、地价低廉等优势,汇集城乡民间资本,大力兴建各类专业加工小区,挖掘内资,兴办“小规模”专业性加工企业群等措施,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

4.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

就一个地区来说,一要提高传统特色产业;二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三要注意开发名特优新产品。政府要进行市场调查,分析区域优势,建立具有本地域的主导产业,实行综合开发,进行区域分工和总体布局。培植、发展主导产业要从白城地区的实际出发,突出玉米产业、小杂粮生产、养殖业等特色,各展所长,建立玉米种植带、小杂粮种植区、生猪养殖区、黄牛养殖区,进行区域分工和总体布局,避免产业雷同,区域叠加。

5.积极培育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市场体系

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专业批发市场。创新营销促销方式。与龙头企业联合组建地方网上展厅,并与中国农业网上展厅联网运行。培育知名品牌。组织龙头企业积极开展省级以上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绿色有机食品的申报,并借助国家及省级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提高市场认知度。

参考文献:

[1]于秀丽赵明宇:透析吉林省白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集团经济研究,2006(11)

[2]富燕妮周晓梅:东北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东北亚论坛,2003(9)

篇5:地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汇报

近年来,塔城地区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作为新阶段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工作,作为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培育地区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支柱产业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专业化加

工、市场化经营,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4年,全区一产产值完成31.2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1.6,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4309元。

一、塔城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情况

(一)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塔城地区把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作,强化各种扶持措施,按照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原则,以基地为依托,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发展,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地区先后引进了乌苏麦科特棉纺、沙湾秦岭棉纺、屯河乌沙番茄、裕民悦羊肉品加工、中粮北海油脂、金牛沙湾盖瑞乳业、金牛额敏生物等一批龙头企业;通过企业改制和扶优扶强,组建了沙湾棉花产业公司、沙湾天宝绿色食品公司、塔原红花有限公司、乌苏啤酒等一批产业化程度较高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有力地推动了我区农业产业化进程。金牛沙湾盖瑞乳业120吨乳品项目、山东高密化纤有限公司3万吨棉浆粕项目、新疆天鹰有限公司6万吨棉蛋白项目等一批新的农副产品加工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天海、瑞隆、盘龙、天宝等粮油加工企业不断强化农产品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出了“福临门”油脂品牌,进一步做大“沁康”面粉品牌,年内油脂加工行业企业日处理原料能力可达2000吨,生产成品油、面粉10万吨以上。额敏万通活畜交易市场已成为塔城盆地四县(市)牲畜主要集散地,日交易牛120头、羊2000只,并辐射到周边地市,占有了克拉玛依市牛羊肉80的市场份额。到目前,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54家,固定资产总值16.44亿元,年销售收入19.5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2个,1000万元以上的15个),辐射带动农户9.68万户,占全区总农户总数的75.1,带动基地面积264万亩,占全区播种面积的57.2;农牧民人均收入中来源于产业化经营的收入达1525元,占农牧民人均收入的38。

(二)地区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产业规模化经营效应日见显现

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已初步建立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农产品基地,棉花、番茄、粮食、奶牛等基地建设都初具规模,为吸引龙头企业发挥了积极作用。2005年全区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461.8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48.1万亩,增加15.06万亩(小麦95.69万亩,增加7.02万亩,玉米41.71万亩,增加3.34万亩);棉花面积121.37万亩,增加19万亩;油料作物46.35万亩;饲草料基地43.55万亩;区域特色产品基地面积102.43万亩。

畜牧业优势凸现,长足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牲畜饲养量达724.73万头(只),比去年同期增加27.13万头(只),增长3.89,其中牛62.3万头,增加4.2万头;羊590.5万只,增加15.67万只。全区已培育养殖专业乡34个,专业村161个,养殖大户2773户,15个千头牛养殖小区共完成投资6673万元,建成棚圈10.6万平方米,进入小区的养殖户700余户,存栏牛7480头。为全面提高畜牧产业水平和综合效益,地区不断加大品种改良工作力度,大力推广牛胚胎移植技术。2004年全区牛胚胎移植投入资金671万元,完成牛胚胎移植1303头。今年地区下达牛胚胎移植任务2005头,安排补助资金200万元,目前已组织受体牛6455头,移植395头。

(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日趋活跃

篇6: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地理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亮点在于能够创设平等的氛围,让学生敢于去发表个人的看法,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足之处:学生讨论不是太充分,时间相对较紧。

篇7: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地理教学反思

2014年美国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排名(本科)2014年US News美国大学本科排名于2013年9月10日公布,因为“US News美国大学本科排名”对美国留学生选校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天道留学第一时间为您整理了“2014年US News美国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排名(本科)”,大家可以在申请美国大学和专业的时候,对此进行适当的参考和借鉴。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普渡大学西拉法叶校区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 Champaign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Texas A&M University德州A&M大学–College StationIowa State University爱荷华州立大学North Carolina State University,Raleigh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Raleigh6 University of Florida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Davis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Cornell University康奈尔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Columbus11 Virginia Tech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密歇根州立大学

以上就是天道留学为您整理的“2014年US News美国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专业排名(本科)”,留学专家提醒大家,申请美国本科适当的参考排名非常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想了解更多2014年美国大学排名的变化趋势,就请拨打免费留学热线:400-019-0038,或者直接点击网页上的在线咨询,跟我们的留学专家聊聊吧!

原文地址:

篇8:美国农业地区专业化地理教学反思

——以国家级贫困县水城县为例

张周虎

〔内容摘要〕 本文结合水城县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的主要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总结,立足县情实际,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农业产业化 发展

〔作者简介〕 中共水城县委组织部

农业产化经营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深化,是各级各部门必须重视和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水城县农业产业化基本现状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水城县积极探索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农业领域的道路交通、农田水利、农业科研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得到进一步推广普及,农业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二)农业产业化已进一步优化升级。“十一五”期间,以“三农”工作为重点,从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结构调整、政策优化等方面,全方面、全方位地打牢农业产业化基础,深入推进以“种植、养殖、采掘、加工、旅游”为主要内容的“五大产业”,优化布局以“水黄路沿线、两水线沿线、北盘江流域、三岔河流域及市中心城区城效”为重点的“五个产业带”。“十二五”启动实施一年以来,在进一步加大“三农”工作力量的基础上,切实将“农业产业化”作为全县“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进一步优化调整思路,认真落实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着力整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扎实抓好草地生态养牛、养羊以及马铃薯、烤烟、生姜、蔬菜、猕猴桃、核桃、茶叶、中药材等“十大农业产业”建设,农业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升级。

(三)农业产业化软环境进一步优化。坚持把优化软环境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手段,认真研究出台了《关于实施党的惠民工程,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意见》,《关于扶持重点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和《水城县乡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奖励办法》,进一步增强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动力和拉动力。

(四)农业产业化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全县已培育省级龙头企业2个,高级龙头企业9个,未评定等级的一般农业企业20余个,各类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组织100余个,农村经纪人队伍500余人;百车河生态农业园区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并与云南华丰集团达成了投资协议,总投资100亿元,即将开工建设,园区一号路已基本建成;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5.53亿元,增长36.75%,预计全年可完成20.19亿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前三季度预计完成3148元,同比增长25%,全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得到了有序推进,并呈现出强劲势头。

二、水城县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分析

(一)凉都福地的区位优势。水城县县城位于“凉都·六盘水”的市区东部,素有“凉都福地”之称,继钟山大道、凉都大道建成后,在建设中的乌蒙大道和明硐水库、红山轻工业集中区、老鹰山重工业区以及“五校区”和十余个住宅小区等的开工建设,使双水新区的配套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学校、医院、交通、供水、电力、通讯、市场、煤气、电视网络等服务设施日趋完善,双水县城逐步成为“凉都·六盘水”的第二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水城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

(二)立体型农业气候优势。水城县位于贵州西部,地处乌江和北盘江的分水岭地带,境内最高海拔2861米,最低海拔633米,属温凉湿润的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2℃,年平均降雨量1100—1300毫米,大部分地区年日照为1300-1500小时,无霜期250天左右,属典型的立体型气候,这对水城县农业产业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国家贫困县的政策优势。水城县是国家级一类贫困县,中央和省、市均有较多的政策倾斜,特别是在“三农”、扶贫开必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不断加大。这为我们争取上级各类项目和扶贫资金等方面提供了广泛的平台,是深入推进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优势。

(四)农业大县的基础优势。一直以来,水城县都是贵州省的一个农业大县,农业生产领域的农田、水利、交通、科技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各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识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性优势。

三、影响和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投入一直严重不足。由于历史等因素,水城县工业、企业、旅游开发、餐饮服务等第二、三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发展一直较为缓慢,目前全县生产总值仅为72.49亿元,财政总收入仅为13.4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仅为6.16亿元,经济总量较小,是国家级贫困县,加之融资平台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农为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二)人才资源难以形成优势。自2002年以来,水城县虽然全面启动了“人才强县”战略,认真研究制定了引才、引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由于对县内乡土人才资源的盘活力度不够,扶持乡土人才创业的渠道不畅,目前未被聘任的乡土人才达168名,而农村经纪人队伍仅为500人,经过审核认定的乡土人才仅为400人,难以真正形成人才合力,农业产业化领域人才短缺的问题一时还难以解决。

(三)群众素质仍跟不上步伐。近年来,全县各级各部门虽然不断加大“新型农民”培养力度,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难以取得“质”的突破,加之水城县大多数乡镇处于边远落后的山村,培训难以实现全覆盖,大多数人民群众综合素质仍然偏低,跟不上改革发展的步伐,对农为产业化方面政策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利用政策致富的能力不强,产业调整积极性不高。

(四)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不够。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筹而就。但由于各级各部门在具体工作中未能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未能立足长远,难以抓住工作中的重点,或眉毛胡子一把抓,或顾此失彼,或急功近利。如在扶贫开发中,各扶贫单位仅仅停留简单的节日慰问,发放一些慰问品、慰问金之类的,不能立足开发式扶贫和扶贫先扶智的长远规划上,治标不治本,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发展。

(五)机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水城县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机制体制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完善。如当前各地尚未真正探索出一条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机制,所谓的城市支持农村和工业反哺农业仍只是一句空话、一句口号,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机制也还处于空白状态,所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仍然靠政策投资和上级部门的扶持,还未正真的实现农业产业化投融资的市场运作。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强化组织领导,实现指导扶持常态化。要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组织领导,明确各级各部门“一把手”的主要职责,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的一系列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做到目标细化、指标量化、责任到人。完善考核奖惩措施,将农业产业化发展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注重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工作中考察干部的政绩,积极提拔重用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干部,大力调整和处理那些在农业产业化中不作为、慢作为的干部。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下级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指导和扶持力度,形成上下联动,共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着力创新制度建设,推进农业产业科学化。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发挥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工具的产业导向功能,防止农业产业无序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过度竞争等现象。建立健全规范的市场规则和制度,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以有效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实现农村经济新跨越。完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机制、工业反哺农业机制、上下联动机制、部门协调机制,切实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发展。

(三)着力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规模化。要推广“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企业+农户”的“X+1”模式,紧紧围绕“龙头”做文章,抓好农业产业化发展,着力发展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精品名牌,使龙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在不断做大做强自身的同时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着力围绕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主导产业,解决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原料的问题,让农民作为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车间,实现农民和企业共担风险的经济实体,以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四)着力培养合作组织,引导农业发展市场化。注重把分散的农民聚集起来,形成一股力量,减少经营风险,实现利润最大化,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在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下,通过试点示范引路,鼓励多种形式发展,并采取边发展、边规范的办法,降低登记、注册标准,引导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协会等经济组织,推动农业发展迈上市场化轨道。

(五)着力培育人才队伍,推进农业发展集团化。切实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加大对以农村乡土人才、农民经纪人、农业科研人才等为主体的农业产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开发力度,引导和扶持农民经纪人改变发展初期的“单打”模式,鼓励其由个体营销逐步走上联合之路,靠分工协作的集体力量开展经营活动,提高市场竞争力;并引导农民经纪人与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关系,改变单纯从事农副产品收购向生产、加工、保鲜、贮藏、运输等一体化经营方式转变,把服务内容拓宽到技术支持、生产指导、产后处理、项目咨询等方面,使农民经纪人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的带动力量。

上一篇:冗余系统解决方案下一篇:甩掉危险六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