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2024-04-11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共13篇)

篇1: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2011年秋季学期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紧张忙碌的一学期已结束,检验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考试,评卷工作也结束了,为下学期更好地教学。下面是我对本班第一学期语文期末测试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一、考试总体情况分析

实考人数为47人,总分为4190分,平均分为89分。优秀成绩总人数为34人,占72%,及格成绩总人数为46人,占97.9%,不合格成绩总人数为1人,占2.1%。

二、对试卷的总体分析

本次考试有十二大题型,有基础知识的考核和阅读能力的考核。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较为全面,包括字、词、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考核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设计的,主要考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如,“我会阅读短文填空”,要考查学生能否读懂文章,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

我对全班47名学生的试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计,下面就试卷呈现的方式分两部分对该卷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尤其是第三、四、五、六、七、八、九题正确率较高。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二题为考察拼音,第一题为中下水平的学生错较多,虽会读这些音节,分辨哪个音节是三拼音节、二拼音节的学生就不会。特别是平时没练多的题型就放弃不做或乱写。ü与声母q相拼是要去掉两点,教师平时强调多,但到做练习时又忘记了。做题不灵活。

第六题,让学生在田字格看拼音写词语,有个别学生不注意把拼音拼完就写、或不会拼乱写。还有个别学生书写不工整,个别字都东倒西歪或超出田字格了。

第九题“我会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部分学生“我”字和女字旁写的不对而被扣错别字分。第十题“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总体情况较好,少部分学生对要求背诵的课文掌握得好却会被不会认“烟村”二字,并受第一小题的影响,加上没读完题目,错写成“春去花还在”而失分。

(二)阅读能力部分

阅读能力这一部分,只有大部分的学生能完全读懂儿歌的意思并且顺利填写完课后的习题,大部分的学生把“短文里写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 _都来祝小兔生日快乐。”学生能从短文中找答案,只是学生抄时把字写错而被扣分,第3小题是在文中完成的,学生粗心大意要么不写,不会读题的要么看到横线就乱写。主要原因是独立阅读能力不够,在以后还要对阅读方法上多加指导。

总之,本次对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比较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虽然学生的阅读题完成得较理想,但中下水平的学生存在的问题还是很多。

综合以上答题情况我班这次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部分学生学习方法较死板,对所学知识不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2、有的学生想象力不够丰富,分析判断能力差。3.部分学生不会审题,不理解题意,书写不规范。

4.有些题型训练不到位,学生失误多。如第一题为中下水平的学生错较多,虽会读这些音节,分辨哪个音节是三拼音节、二拼音节的学生就不会。特别是平时没练多的题型就放弃不做或乱写。做题不灵活。教师在平时认为这类题简单,而很少设计,殊不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5.教师对部分学生要求不够严格,没有制定可行性措施,使极个别学生不完成家庭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外宿的学困生没能和家长达成齐抓共管的共识,影响平时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改进措施:

1、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注重学生识字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识字。

2、继续加大听说读写教学的力度,使字词句训练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 重。尤其是对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必须进行强化训练。

3、加强阅读及写话训练,培养学生审题和语言表达能力

4、多与家长联系,密切配合,抓好中下学生的学习。

5.加强对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的训练,贯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6、把好单元检测关,及时弥补不足,以激励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7、狠抓后进生,采用多种方法帮辅,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们的作业争取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全班教学质量的提高。

8、充分把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等现代化教育资源引进课堂为教学服务,提高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9、教师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多与其它学校同年级教师联系,相互学习,从中找出差距,自加压力,改进不足,拼搏向前!

篇2: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对试题的认识:

本次试题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适中,覆盖面较广,题型灵活多变,很适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还检测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命题人员是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而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

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包括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情况分析

1、检测成绩统计:

应考人数 实考人数 总分平均分 及格率 优秀率 最高分 最低分

% %

2、分数段统计表(百分制)

100-90分 89-80分 79-60分 59分以下

三、典型错例分析: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部分

本次考试这部分同学们做得较好,写字尽管平时总是强调纠正,但是还是有个别学生写错,说明在平时没有把它夯实,没有给人人把住关。有的学生审题不清,有的则是不理解题意,造成失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部分

整个阅读题的得分率偏低,造成的原因主要是

1、理解问题不到位。

2、宏观把握内容的能力不强,只是片面的思考。

3、综合概括能力不强。

4、题目没有给出相应的位置,学生又没认真读题,失分严重。

(三)作文部分

很多学生写得很好,内容具体,还有个别学生内容不够具体,造成失分。

四、从试卷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这份做到全、新、活、难度略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部分学生平时不注重生字的读音,普通话不标准。

2、有的同学不认真区分词意,从总体来观察,学生的错别字出现较多。

3、有的同学平时不注重积累语言。

4、教师要重视和加强识字写字教学和学生语言的积累,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要把学习拓展到课外,让学生多背诵、多积累好诗文,好文章,好词句,并能学以致用。

5、部分学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不够,对文章一知半解,很难正确回答。

五、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关爱后进生做得还不够。本次试题无怪题,依标扣本比较紧,所考查的字词都是选取生活中频率极高的,所考查的知识点都来源于本学期教材。教学设计和实施是否主要面向尖子生,以顺利完成教案为主要目标,而忽视了后进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课堂上对后进生的关注度是多少?课后补差措施是否落实?是不断激励后进生前进,还是对其置之不理甚至冷眼相待?

2、目前教学对学生的“双基”训练重视还不够。

3、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过分追求教学过程的完整性,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教师在上课前都有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把教学设计的完整实施作为目标。如果以完整实施教学设计为目标,课堂教学中就不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得留一定空间给学生去考虑,加工,消化。恐怕学不会,由于方法不得当学生也就学不会。

4、教师在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或繁琐。在整个课堂中问题的理解与发现都是以教师的提问与发现为中心,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机会太少,学生的思维围绕着老师转,没有了自己和思维空间。在课堂中,有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提出来,不应一切问题均由老师设计。实际的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妨,讲课前作一项学前调研,对症下药,才能一针见血,效果才能显现。

5、只顾“教”,缺乏培养学生“学”的方法。教学应该是源于教材但又要高于教材,尤其在当今社会显得更重要。教材只不过是一个范文或者例子,在教学时要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且达到终身学习。在教学中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领会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窍门。提炼教材,才能高于教材,同一个问题,可有不同解决方案。因为人们观察的角度不一样。

六、今后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通过本次试题,反映出了学生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审题的能力和习惯较差。面对试题,审视学生的状况,挖掘出现如此状况的根源,今后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在继续抓好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的同时,要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有力而有效的训练方法,做到既因人而异,又使各种训练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这样学生乐学且有效果。

2、继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强对差生的辅导,从字、词、句抓起,严格把握好基础关。

3、重视对学生读写练习的指导,使不同基础学生的读写能力都有所提高。

4、在平时的课内外阅读中,要教给学生不仅要读懂句子、文章的表面意思,更要透过表面看本质,想想句子、文章表达的深层含义及情感,做到“学而又思”。

篇3: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体育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状况

一般来说,在大学中体育专业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差。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考入大学的体育学生有两类,一类是经过高考考入大学的,这类学生很大一部分选择体育不是因为喜欢体育,而是因为学习成绩差体育专业录取分数低容易进入大学;而另一类是体校等中专生考入大学的,这类学生文化水平比较低,有些甚至没怎么接触过英语。另外,体育专业学生课程大部分是训练课,都是高强度、高运动量,这样,学生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难以投入到英语学习上。除此之外,学校对于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也不高,只需达到英语三级水平。并且,部分学校体育专业还规定只要参加全国比赛获奖就可以加分获奖学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专业学生对英语这类公共课程并不重视。这些情况都导致了体育专业绝大多数学生的英语水平过低。

二、大学英语成绩测试的重要性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测试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成绩测试是依据某一教学大纲及其相应的教材内容和要求来命题对学生进行检查的测试,是“用来考查个别或全体学生在学习外语的某一阶段或最终阶段的成功程度”(束定芳、庄智象,1996)。它包括了“期末测试和阶段性测试”(Hughes, 2000:10)。如本文开头所讲,非英语专业大学都要参加两种测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学校组织的校内考试。本文所谈的便是指校内考试,包括期中测试、期末考试等。

成绩测试目的在于检查和评定学生在一个教学阶段里学习上所取得的成绩,看其在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要求的范围内,外语水平达到的程度。研究表明:“有效发掘、延伸期末考试的正面反拨作用,可实现英语教学向课堂外延伸,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英语运作能力。”(赵亮,2002)“成绩测试不仅可促进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整体语言水平”(原萍,2002)。

由此可见,成绩测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运用成绩测试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刘润清(1991)说过,“有些语言教师开始掌握语言测试的理论和方法,也设计出了一些比较成功的试卷。……但从全局来看,我国的语言测试还相当落后”。目前,我国的大学英语成绩测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设计试卷的科学性和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仍然难以得到保证。比较常见的情况是题型设计的不合理。如一些院校为了保证评分更加“方便、快捷、公正”,把试题大都设制成多项选择题,这就产生了很大的弊端,Hughes (2000:60-62)在谈到多项选择题时列举了其存在的六个方面问题:1)只能检测应试者的语言识别能力,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其语言应用能力;2)猜测成分很大且难以确定其在得分中所占比值;3)严重限制了测试内容;4)设计出成功的题项很难;5)反拨作用往往不好;6)考生作弊更容易。

那么,在下面一节,本文以某校一份期末试卷为例,结合体育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对该试卷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

三、信度与效度分析

这份试卷是2008年12月体育专业学生的期末试题。现将试题概况列表如下:

LC=listening comprehension, RC=reading comprehension, VS=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CL=cloze, WR=writing, M/C=multiple choice, O=objective test, S=subjective test

1. 信度分析

信度和效度,是衡量学期成绩测试质量高低最重要的指标。信度指的是测量数据和结论的可靠性、稳定性程度,也就是考试结果的可靠性,即测量的结果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考生的实际水平。李筱菊(1997)认为,信度就是测试的结果是否可信。可信的测试结果应该能够准确地反映测试参加者的能力。准确地说,语言测试的信度就是测试结果对测试者的表现而言有多可信。影响测试信度的因素很多,就试题本身来说,信度取决于测试范围与题量;而评分的信度则取决于评分标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先看这份试卷的测试范围。这次试题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都进行了考核。听力部分考核了数字、地点、人物关系等。阅读部分包括了推断题、主旨题、词义题、态度题等。词汇与结构部分主要考查了动词短语的用法、介词短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同义、近义词辨析等。完型填空部分是选词并用适当形式填空,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及其对词型变化的掌握。写作部分则是要求学生对目前学校进行的每学期一次的口语考试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联系实际状况,与目前形势结合,以所学知识各抒己见。从题量上看,这份试题共有5大题81小题,考试时间定为2个小时。对于大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即使是英语水平较差的体育专业学生,这次考试的题量和时间安排也是比较合理的。从评分标准来看,如表中所示,这次考试试卷的组成中客观题占了85%,主观题只占了15%,可以说,评分很大程度上兼具了客观性和准确性。

这样看来,这份试题的信度似乎比较高,但是,认真看这份试卷,发现阅读理解部分2篇文章选自课本后TEST阅读理解原文,另外2篇来自2002年大学英语4级考试阅读理解原文。课文中原文会使学生更方便作弊,而且学生可能会将答案记住参加考试而不是真正去阅读,4级考试的题目又远远超过体育专业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这样的测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英语学习情况,不能达到测试的目的,测试可信度很低。还有完型填空部分,选自课文原文选段,测试的结果并不真实。

2. 效度分析

Henning (1987,引自Alderson, 2000)将效度定义为:“效度通常是指测试的恰当性或者测试的任何组成部分发挥出其测量的作用。有效的测试应该能够测试出其应该测试的东西。”他认为测试有各种作用与目的,不应该错误使用测试,如果错误使用了,测试就失效了。效度的概念有几个方面内容效度、标准相关效度、结构效度、表面效度等。其中内容效度是最重要的,如果测试内容不能测试被测试者的能力,那么这个测试就失去效度。内容效度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测试内容是否和测试目标有关;测试内容是否有代表性;测试内容是否全面地、充分地体现了要考查的各方面内容;试卷中是否有足够的题目去体现所要考的各方面内容;测试内容是否适合测试对象等。

这份试卷的测试对象为大学二年级体育专业学生;测试目的是检验学生对本学期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在这一学期学习之后的英语水平;测试的范围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5—10单元及第三册1—2单元。

试题听力部分分两种题型,Section A要求学生听10段简短对话,每一对话一道题目,Section B要求学生听3段小短文,每段短文3—4道题目。听力原文中并未出现生单词,且语法项目与学生学过的内容基本保持一致,仅在答案选项中有个别生单词,但是并不影响学生选择正确答案。因此,该部分的考核存在比较高的效度。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一共四篇文章。阅读理解题着重考查学生对语篇的理解,它能够考查学生根据所提供的语境提示,综合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四篇文章内容涉及多个领域,但是作为一次成绩测试,这四篇文章并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Passage 1和Passage 2是《大学英语精读》第二册“Test yourself 2 (Units 6—10)”中选取的两篇阅读理解文章,并且题项完全相同。学生对于这种课堂上已经做过的题目在考试中只需凭自己的记忆选择正确答案即可。若是学生提前从老师口中得知考试题目会从课本Test中选取,学生会死记硬背正确答案,考场上找到对应的选择。并且,这样的题目更方便了学生作弊,产生不良后果。而Passage 3和Passage 4选自2002年1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属于水平测试,而这份试题是期末考试,也就是成绩测试。选取四级考试的题目与测试目的不符合,并且,对于体育专业大多数学生而且,四级考试题目远远超过了他们的英语水平,并不能真正检验学生的英语状况。因此,阅读理解部分效度过低。

第三部分词汇与结构,共30题,有18道题目与本学期教学内容符合,均选自《大学英语精读》的课件中对重要词汇短语的讲解例句。余下题目考查了一些比较基础的语法知识,如动词时态的使用、连词的使用等。对于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这样的题目难易适中,既考查了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掌握情况,也对其基础知识的了解进行了检验。因此,这一部分有效度较高。

第四部分完形填空,出题者选取了课本Unit 10的课文第4, 6, 14自然段,将这几小段组成一篇短文,让学生从给出14个单词中选择恰当的单词并用适当的形式补充短文空白处。需要补充的地方都是一些形容词、名词,没有对一些如介词短语搭配等进行考查,学生只是凭记忆选词填空,并且这样使学生更方便了作弊。这部分的测试并不科学,效度极低。

最后部分写作,题目为“Is a Test of Spoken English Necessary?”要求学生写100个词以上。对于体育专业学生来说,这个题目比较接近他们的实际,他们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能够有话说,而100个单词对于大二的学生并不困难。因此,作文部分能够比较有效地考查到学生水平,效度较高。

四、结语

总的来说,这份试卷设计并不科学,信度和效度都较低。对于体育专业学生,要根据他们的英语实际水平,设计有质量的科学合理的试题,从而能够真实有效地检验和考查他们的英语学习状况。

参考文献

[1]Alderson, J., Clapham, C., and Wall, D.Language Tes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Beijing:Fro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Beijing:Fro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李莜菊.语言测试科学与艺术.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4]刘润清, 韩宝成.外语测试和它的方法 (修订版)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5]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6]原萍.成就测试对外语教学的正面反拨效应.外语教学, 2002, (4) :18-21.

篇4: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1) 著名作家博尔赫斯长期在图书馆任职。他说:“那时我已经是一个有名的作家,只是图书馆的人还不知道。一次,一位同事在一本百科全书上看到了‘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这个名字,发现跟我的完全相同,他感到很惊讶。”

(2) 陈丹青在一次演讲中说:“国外很牛的人站在你面前,害羞得要命。明明弄了四五十年这个专业,他拼命躲,不讲,我才知道:原来教养是这个样子。但我们这边不是。我发现真有人会说:我是做学问的,我是读书人,我是艺术家,我是雕刻家,我是诗人,我是作曲家……我听了,好害臊。”

(3) 俄国作家赫尔岑说:“宽广的河流平静,有教养的人谦逊。”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 (1)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 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3) 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4) 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意图】

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教养却呈下降之势。人们高调地“露”“炫”“秀”,却很少有人发现谦逊、低调是教养的重要内涵。题目紧扣作文的育人导向,引导同学们思考、阐述教养的内涵。

【写作立意】

第一则材料表现了博尔赫斯的低调、谦逊;第二则材料以国内外的人作对比,说明有教养的人低调、谦逊,无教养的人高调、自大;第三则材料以河流为喻,指明“有教养的人谦逊”。

所以,文章的最佳立意应包含“谦逊(低调)”“教养”两个关键词,并能阐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如“甘于谦逊,力求品格善美,是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低调是一种教养”。

【评分标准】

兼顾“教养”与“谦逊(低调)”,能阐明二者关系,材料新,论证有深度,语言简明且有文采,可得49分以上。

重点谈“教养”,提及“谦逊(低调)”,但着墨不够,文章有一定深度,得42—49分。

单方面谈“教养”,或是单方面谈“谦逊(低调)”“高调”,如果文章有一定说服力,语言尚可,得36—41分,否则得36分以下。

篇5: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年级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质量分析

教者: 任园琴

一、成绩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本班共参考27人,总分2189分,其中80分以上24人,80—100分有24人,79分到60分3人,60分以下的2人,平均分为87.83分,合格率为96.3%,优秀率为88.89%。而期中考试本班共参考29人,总分2189分,其中80分以上21人,80—89分有12人,79分到60分3人,60分以下的5人,平均分为75.48分,合格率为82.75%,优秀率为72.41%。联系卷面和学生实际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发挥较为正常,考出了实际水平,但也从中暴露了学生存在的问题。成绩看起来有所上升但是跟兄弟学校比起来却差一大截,使我深深意识到危机感

二、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抓住了本年级本册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整个试卷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试题内容全面,共计八道大题。考察了学生的看计数器,数字组合、计算、看图列式、图形、钟表。形式多样,但是都很基础。一是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二是对学生<、>、=号的掌握。三是对学生列式、计算、画图的综合考察。四是对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进行考察。总体来说,试卷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学生考情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书写较规范。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填空题、选择题以及应用题。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死学习。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微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者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单位带错等一些低级错误。4.学生没有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大部分学生由于长期不积极动脑,思维滞后,不会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遇到难题,常常持观望态度,等着老师把答案告诉他。

5.不会听讲。课堂上精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听讲,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会从别人的发言中学到数学知识。

四、试卷特点

本次一年级数学期中检测卷,主要是以、位置、11-20个数的认识认识以及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时间等应用到实际生活。试卷共有五个类型的题目,填空,判断,选择,计算,解决问题。做到了试题覆盖面广,难易适度,照顾全体学生。保证了基础性,突出灵活性,注重导向性。

五、典型错例分析

(一)填空涉及内容是本学期前四个单元。从答题情况来看,学生答题不尽人意,全对的很少,得分平均为20分。失分最多的是填空题中第七题和第八小题俱多,这几道题学生对基本公式知识点不熟,不会熟练变通。

(二)判断题共5分,大多数错在判断第三题和第四题。学生把知识点没有记清楚。

(三)选择共10分5道小题,得分平均分为4分,可能学生对知识点有所遗忘,上课没注意听讲。

(四)计算题失分率也较高,原因是老师讲解欠到位。学生做的不是很好,没有良好的认真计算的好习惯。

(五)解决问题共18分,此题大多数学生做的不好,得分平均在10分左右,问题在于,学生粗心大意,身审题不认真,对前面的知识点有所遗忘。

六、学生分析

(一)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欠佳。1.学生完成作业时精力不能完全投入,经常有抄错题现象,如,应付作业的现象严重,作业做完后不能认真检查,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的质量不高,几乎每天都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同程度的出现错误。

(二)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班有五分之一的学生基础差,抱着自暴自弃的学习态度,学习中没有积极向上的态度。

(三)全班学生学习数学的氛围不浓,学习中缺乏竞争意识,如比较聪明的李志兴,范金学习积极性都不高,竞争意识差,而班级中中间学生多,也是平均分不高的主要原因。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待加强。从这次考试的试卷来分析,我们发现几个问题: 1.学生存在粗心大意的毛病。2.学生的书写质量不高。

3.试卷完成后不能做到认真检查。

4.成绩出来后只看重分数,而不知道去分析、总结考试的得与失。

5.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落实问题不够注重。这次考试就很明显的反映出很多知识点,老师都是讲了多次,学生也做了多次,但考试时,学生却还是做不来。很多纪律,班主任都是反复强调,但很多学生却还是要违反纪律。

七、自身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1.对教材还缺乏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教学存在着只看表面,不挖深的现象。

2.缺乏和学生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得不到位,平时只是一味的严格要求,很少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谈心,缺乏亲和力,对教师,学生多得是惧怕和少主动与教师谈心,使得教师的教学被动,学生学得越非常被动。

3.平时题型训练少不到位。1.加强直观教学,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加强实践活动,强化应用意识。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思考能力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如:听课认真、审题细心、答题仔细、勤学好问等。注意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方法。

4.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要培养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觉检查习惯。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限度的发展

八、奋斗目标

(一)抓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我将利用课前几分钟,课余时间深入到学生当中,给学生讲学习的重要性,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多与学生谈心,使亲近教师,喜欢教师,进而喜欢我的数学课。

(二)抓学生的学习习惯

1.课堂上认真听讲,精力集中,主动思考问题,并积极回答问题,声音洪亮。

2.认真对待课内外作业,书写干净整齐,做完后认真检查,提高作业的正确率能独立完成作业,不会的请教他人。

3.加强与科任老师与家长的联系与沟通。

(三)钻研教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每天的新授内容要认真钻研备课,把握目标,确定重难点,按时完成教学内容。

2.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关注记名后进生,不让每个学生掉队,读后进生耐心细致,多提问他们简单问题,不厌其烦,抓住闪光点,鼓励表扬,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抓好单元过关。

1.争取每单元进行一次过关测试,让学生人人过关。在测试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2.在单元测试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篇6: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命题的指导思想。

这次调研测试,着重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年级学生识字、写字的现状,考察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形成情况。本次测试不仅是为了检测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努力帮助广大教师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明确教改方向,为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供依据。

二、测试的基本情况。

1、试卷情况。

本次调研测试卷是在市教研室组织各区县一年级语文测试卷集中研讨的基础上,结合本区实际,认真推敲,几易其稿,最终完成的。本次试卷努力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评价理念,力求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考察。试图既考察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情况,又能检验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情况。努力使试卷充满童心和童趣,力争让学生觉得考试也是快乐的,也是一次愉快的学习活动。

2、考试情况。

卷面考核为80分,口头考核为20分,总分为100分。本次卷面测试,全区均分为74.41分;72分为优,全区优分率为80.29%;48分为及格,全区及格率为99.24%。本次测试表明,各小学在基础知识的教学上比较重视,教得比较扎实,学生掌握的情况较好;而在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方面,一些学校则有所忽视,做得不够好,学生失分较多。总体来看,扬子片的几所学校成绩较好。

三、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试卷由8大项组成。有:抄写正确的音节、选择正确的读音、加一笔成新字、看拼音写词语、选字组词、按课文内容填充、连线写话、附加题(找朋友成词)。从试卷内容组成来看,力图体现这样几个特点:

1、基础性。

从正确地抄写音节、选择正确读音、看拼音写词语、选字组词、以及按课文内容填充这几项基础知识的考核上来看,合计分就有52分,占总分的65%之多,可见对基础知识的重视。

2、灵活性。

测试中的.第三题“给下列字加上一个笔划成为另一个字”、第七题“连线再把句子补充完整”这两题,则较为灵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字和写话,形式较为灵活,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能力以及课外阅读的知识面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3、人文性。

试卷努力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几乎在每个大项的题目旁,都有一定的提示语。有的提示语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有的是提出善意的要求,还有的是提示一些学习的方法,力求使学生感到亲切,消除学生考试中的紧张感,更好、更顺利地完成这张试卷,甚至希望使学生产生一种考试很好玩,很有趣的感觉。

4、开放性。

本次测试,卷面考核只占80分,还有20分是口头考核的内容,体现了新课标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要求以及对语文实践能力的强调。除此之外,在卷面考核中,第七题让学生连线后把句子补充完整,其中出现了在一年级课本中没有出现的词语“武器”,并且要求学生看图后给一部分词语归类并把句子补充完整。这对学生的课外知识以及思维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开放性。

(二)考试分析。

综观整个考试,给人这样的几个鲜明的感觉。

1、层次分明。

好学校的学生,几乎各个都是优生,优分率达到100%;而有的学校,优分率不高,还有一些学生不及格。总体来看,扬子片的几所学校整体情况比较突出;南化片的几所学校和地方校同档次的学校不分伯仲;薄弱学校整体来看,进展不大。

2、能力较差。

很多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只注重死记硬背,忽视知识的延伸、拓展和思维训练,导致学生在完成形式比较灵活,对语文素养有一定要求的题目时,出现失分较多或茫然无措的现象。

3、教法陈旧。

一些教师认为试卷中的第三题超纲了,甚至还认为这是智力竞赛的题目。这在课改之初,是可以理解的。我为什么要出这题呢?主要是为了考察我们的教师教学生字词时的教学方法,有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没有让学生自主识字。试卷中有这样一题:“二”字加一笔可以变成哪两个字?设想一下,如果教师在教学“土”这个字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学生会说,在“十”下面加上一横,就是我们今天学的“土”;还有的学生可能会说,“二”的中间加一竖,上面出头,下面不出头就是“土”。教师再相机总结一下记字的办法,比如把这种方法叫作“加笔画法”等等。我们在教学“工”这个字的时候,也采用上面的方法。学生遇到这种类型的题时,怎么会不会做呢?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在识字的时候,还是都用唱笔划的方法;或者让学生讲如何记字形时,只是走过场,不进行扎实的训练,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考试时考不出来,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说,这里不是在出怪题、偏题,也不是叫我们的教师再去搞什么题海战术,而是重在考察教师是怎么教的,学生是怎么学的。只要我们的教师充分相信学生,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实践能力,是不会害怕这样的考试的。我们的学生这题大部分失分较多,正是说明了我们的教学方法亟待改进。

4、忽视课外。

我们经常说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要开发多种语文教育资源,为我们的学生成长服务,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做得是不够的,尤其是在我们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突出。很多学校、教师忽视语文课外活动,忽视学校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的建设,不注意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校园、班级氛围和情境,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失去了一个培养各种语文能力的良好阵地,以至于这次检测,刚刚涉及到一点学生课外的基本常识,很多学生就马上显得手足无措,这是应该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反思的。

四、教学改进意见。

1、更新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

依然有很多教师认为,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方式在应付考试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他们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课上得好,学生的考试成绩不一定好,教师搞题海战术的,他的学生往往考试成绩很好。实际上,这只是相对于过去的考试试卷而言,对于一些体现新课标精神的试卷,可能应验的恰恰相反,陈旧的教学方式教出来的学生必然处于劣势。

2、注重“双基”,夯实基础。

教师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不能光教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低年级语文教师尤其要注意对学生识字、写字、说话、写话能力的培养,要特别强调的是“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在识字、写字、说话、写话的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地经历学习的过程。

3、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一定要注意班级文化的建设,重视语文课外活动的开展,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良好氛围。扬子二小的低年级教师在这一点上是做得,很多教师能够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天气预报发布”、“设计邮票”、“剪贴小报”等等语文课外活动,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的。扬子二小一年级在这次抽测中就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

4、写字教学,应常抓不懈。

篇7: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学期: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考试科目:语文 年级:小学一年级

一、考试总体情况分析

实考人数为29人,总分为2465分,平均分为85分。优秀成绩总人数为9人,占32.1%,良好成绩总人数为17人,占56.8%,及格成绩总人数为27人,占93.1%,不合格成绩总人数为2人,占3.4%。

二、对试卷的总体分析

总体而言,该试卷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生活,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能力。体量适中,难易适度。依据课标,尊重教材。同时,有一道题目没有单一的答案,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发挥,比较注重课改评价理念的践行。

本次考试有七大题型,有基础知识的考核和阅读能力的考核。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较为全面,包括字、词、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考核是根据二期课改精神设计的,主要考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如,“我会读一读,再填一填”,要考查学生能否读懂文章,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

我对全班29名学生的试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统计,下面就试卷呈现的方式分两部分对该卷及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基础知识部分 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尤其是第一、二、四、六题正确率较高。但是,有一小部分学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题,让学生抄写词语,有个别学生对个别字的结果或笔画没弄清楚,比如:“果”字,有一个学生先写“田”再也“木”;“书”字,有一个学生把第二笔工整,个别字都东倒西歪了。

第二题“连一连,我知道花儿该种哪里”,个别学生对生字“南、蓝、热、路”这四个字的读音掌握得不扎实。

第三题“我会变汉字小魔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加一加,变了样”,另一部分是“减一减,我能行”,一部分学生对题目的意思不理解,不加笔画,直接变汉字,导致十分率比较高。

第四题“手拉手,我给词语找朋友”,由于出现的词语都是很常见的,所以正确率很高,只有个别同学将“头发”与“又唱又跳”,“小朋友”与“又黑又亮”搭配不妥。

第五题“我会连词造句”,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感到困难,连句的错误率比较高。首先,试卷试题呈现排句的方式和平时的练习题不太一样,它不是以词语前带序号的形式出现,而是让考生直接连词抄句,而一年级上册要求学生会写的字都是笔画较少容易抄写的,因此学生抄写这些复杂的字时显得比较杂乱。甚至有个别学生一点都不懂题目意思,不知道这么写,干脆就空着了。

第六题“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总体情况一般,两三个学生对要求背诵的课文掌握不好,因此填空时空了一大半。在这一部分,出

写成了“┐”。也有个别学生书写不现一个现象,大概有半数的学生把“过了几天”的“几”写成了“己”。

(二)阅读能力部分

阅读能力这一部分,只有小部分的学生能完全读懂儿歌的意思并且顺利填写完课后的习题,大部分的学生把“儿歌里写了____爱妈妈的孩子,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了4个:“白云、绿树、小草、鱼儿”,而把“小朋友”落了。学生答错,主要原因是独立阅读能力不够,在以后还要对阅读方法上多加指导。

总之,本次对学生完成的情况来看,总体上比较好,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虽然学生的阅读题完成得不是很理想,但跟试卷的难度也有一定的关联。

三、今后改进教学策略

1、更加重视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2、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仔细审题、仔细答题、仔细检查。

3、注重在教学时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而不是通过题海战术。

4、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方法。

5、重视词语的积累,增大阅读量,提高说话、写话的能力。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学生得失分情况分析

本班49人,总分:5466 均分:111.55 优率83.7%

1、填空题部分

个别学生因为不认真出现错误

2、我会算

做完的学生出现个别错误。学生的口算能力一般,准确率不够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力求会的做全对。

3、我会想

2小题看图数图形错的比较多,有些学生对于复杂的图形就不会数了。

三、存在问题

通过这次考试,我感觉孩子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书写不规范:拿起试卷,看起来孩子写的挺干净,但仔细观察,会发现很多孩子的书写不到位,例如,数字“ 6”,有的孩子写的6不象6,0不象0。还有,数字的大小书写不一。

2、学习习惯不太好:不认真倾听是孩子考不好的主要原因,本不该错的题,因为没认真听老师读题而出错。马虎、大意、不认真思考是孩子考试不理想的又一原因,出现错误最多的就是第六题。

3、做题不灵活:数学源于生活,有的孩子学数学太脱离实际生活

4、疏忽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干任何工作、任何事都要注意细节。在教学过程中,我要加强对孩子在这方面的培养,注意孩子书写的规范、爱动脑筋的习惯、说话完整的习惯。通过这次考试,从第六题填空可以看出,虽然孩子大部分都做对了,但做后没有按老师教的方法去检查,这也是我以后教学要注意的细节。

四、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

1.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和多种信息。以后教学中,多编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以后的平时练习当中我会多让学生自己探索和思索问题,培养学生能够把一个知识点运用到各种题型当中去。2.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

一是关注全体学生,缩小学困生的面,让优生帮学困生,以优带中;

二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在教学中不仅仅重视结论,更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考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自我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认真仔细检查方面做得不够到位。

这次考试暴露出不少问题。有些学生做题不认真,粗心大意,不看题目要求,做完题不会检查,以致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以后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好的学习方法,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让学生不再出现同样的错误,促进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使他们能主动地思考。

4、对后进生原因分析与补进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后进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了,但由于学生基础不太扎实,有几个孩子学习习惯还不好,对题目的理解能力太差,还需要加大对个别后进生的辅导的强度,我现采用组长帮组员的学习方式,并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进行多鼓励、多激励的手段,慢慢让小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有的学生考试时不够仔细,很多题目都会做,但由于不细心,便做错了。要逐步培养学生的检查习惯。

篇8: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知识海洋细填空(每空1分,共16分)

1.一个数由3个百万、3个万、3个百组成,这个数是 ( ),读作( )。

2.天王星与太阳的距离为二十八亿九千二百万,写作(),四舍五入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

3.□45×8>2000(在□里填较小的一位数)

□05÷49<6(在□里填较大的一位数)

4.小红爸爸每次给小红100元生活费,小红每天用13元,可以用()天,余()元。

5.1个周角=()个平角=()个直角=()°

6.张先生自驾车出差,车速9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15分,两地相距大约()千米。

7.条形统计图分()式条形统计图和()式条形统计图。

二、是非曲直明判断(对的打“√”,错的“×”)(4分)

1.最小的自然数是1。()

2.100个100是1万。()

3.角的两条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4.江伟骑自行车的速度达60千米/时。()

三、众说纷纭慎选择(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8分)

1.在除法算式中,如果被除数不变,除数缩小10倍,那么商()。(被除数、除数都不为0)

六、生活数学活应用(共24分,1~4小题每题3分,第5小题8分,第6小题4分)

1.一台电话机76元,张主任带了600元,可以买几台电话机?还剩多少元?

2.王大爷养了48只狐狸,比养的兔子少240只,养兔子的只数是狐狸的几倍?

3.时令水果店共有3人,昨天共售出苹果36箱,每箱15千克,得货款3240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多少元?

4.小轿车从广州到北京,如果车速120千米/时,需要行驶20小时,如果车速为100千米/时,需要行驶多少小时?

5.某县城乡小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6.李大妈做早餐,洗碗要1分钟,洗米要2分钟,洗菜要3分钟,炒菜要5分钟,下楼买包子、馒头要10分钟,烧稀饭要20分钟(用全自动电饭煲)。李大妈怎样安排才能使全家人尽快吃上早饭?(写出过程)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祝贺你全部做完了,认真检查一遍,成功是属于你的!)

篇9: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共有51人,参加考试51人,高分人数10人,高分率0.196,及格人数37人,及格率0.725,人平均分68.13,均分率0.681,综合指数0.658,从考试成绩来看,优等生较少,差生较多,整个班的学生成绩现状不容乐观。

二、试题分析

这次四年级的语文试题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第三部分,语文实践。第四部分,快乐习作。

命题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能够照顾大多数学生,题目容量适中,难度不大,无怪题偏题。它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平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如:看拼音写词语、把词语补充完整、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按原文填空等。

三、卷面分析

第一部分前四道题是检测学生对本册课本中汉语拼音的拼读能力和字词的掌握运用情况,第五题检测学生句子的转换运用情况,第六题检测学生的对本册教材的掌握理解情况和课外阅读积累情况。第二部分,阅读理解,这主要是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及课外阅读的积累。第四部分,开心习作主要是考查学生能不能围绕中心把一件事写具体。

四、失分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第一部分积累运用的第三小题我会查字典失分较多。主要表现在查字典的方法都忘了,音序都不会写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的第五小题按要求写句子失分较多,主要表现为:把月亮的形状真多。(改为比喻句)很多学生不理解题意,只对月亮进行了一次比喻,没把理解形状较多这个词。本人也觉得这个题出得不够科学。第一部分积累运用的第六小题按课文原句填空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平时课外知识积累少、课内知识又记得不牢固,加上写错别字扣分,这很不应该的。

2、阅读理解部分失分严重。第一个是课内阅读,考察学生课内知识掌握情况,第一题失分较少,第二题在文中找三个近义词和第三题按要求填空失分较多,学生没能认真阅读短文,平时上课老师讲的知识没记牢固。第二个阅读题为课外阅读,第二小题划线句子可以用文中的一个成语来形容纪昌学射的过程,并写出它的反义词,很多学生不认真阅读短文,没有理解划线句子的意思,做错了,还要一部分学生在文中找到了这个词语,却不会写反义词,所以失分较多。

3、作文的主要问题是内容写不具体,篇幅较短。还有少数学生不会审题,写跑题了。

五、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

2、教学方法不够灵活。

3、学生平时书写不过关,不重视积累优美词句,不注意观察,习作要求不明确,没仔细读题目的要求,作文无话可说,主要是教师平时要求不严格,指导不到位。语言表达不清晰,语句不够通顺,有明显的语病。

4、阅读不认真,盲目乱作不认真的思考,阅读形式单一,只注重课内训练,课外阅读由于训练较少,达不到本年级段阅读的基本要求。

5、教师对课改理念渗透不够。对教材理解、钻研不够。

六、努力方向及措施

1、加强写字教学,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坚持不懈,要让学生把字写正确、工整和规范。

2、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为了学生的今后发展,必须夯实基础。对缩句、改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等句型除懂得运用方法外,还要多练习,多巩固。

3、重视语言积累,重视过程评价。强调平时对“优美词句”“成语”“名言警句”“优秀诗文”等汉语言精华的积累,并激励学生在广泛的课外阅读中积累。

篇10: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2017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题

xuǎn zé zhèng què de yīn jié xiě zài sì xiàn 括 lǐ

一、选 择 正 确 的 音节 写 在 四 线 格 里,(3分)

shū uì yǔ xuē jīn yú

sū uì yǔ xüē jīn yú

dú yi dú,zài jiān yīn jié àn yāo qiú fēn lèi

二、读 一读,再 将 音 节 按 要 求 分类。(8分)

xiàn zhā nín cǎi zǔ 括n chū pén

qián bí yīn hòu bí yīn

前 鼻 音: 后 鼻 音:

pín shé yīn qiào shé yīn

平舌 音: 翘 舌 音:

kàn pīn yīn xiě cí yǔ

三、看 拼 音写 词语。(30分)

lì zhèn mǎ yǐ fēn làn wǒ men xiě zì

qīn cǎo kāi fàn jiān nán dōn fān yě xǔ

jiàn miàn dà shǒu shān cūn cón xiǎo kě shì

dú yi dú,lián yi lián

四、读一读,连一连。(10分)

uó qìn jié fù mǔ hū xū shùn chén

3月8日 国 庆 节 父 母 呼 须 顺 承

fù nǚ jié fù mǔ jiào xū jìn tīn

10月1日 妇 女 节 父 母 教 须 敬 听

huái sù bō shì tǎ fù mǔ zé yīn wù huǎn

怀 素 广播电视塔 父 母 责 应 勿 缓

hěn yǒn 括n jiě luò qiū yè yè yǔ shēn

小鱼 很 勇 敢 解落三秋叶 夜来风雨 声

mín zhū fǎ jiā chù wén tí nén yuè huā

东方明珠 书 法 家 处处 闻 啼鸟 能开二月 花

xuǎnzì tián kòn

五、选 字 填 空,

(8分)

1、我 一个好 朋 。(友 有)

2、爸爸在 园里 作。(工 公)

3、妈妈带我去音乐 ,我们 了 美 妙 的音 乐。(听 厅)

4、我们 家一起去 看 喷 。(全 泉)

括n jù kè wén nèi rón tián kòn

六、根 据 课文 内 容 填 空。(32分)

1、秋 姑 娘 的`信 给 的大雁,让他们路上多 加。

2、天冷了, 花谢了, 菊花怕 冷,大家 都 很 喜 爱 它。

3、早晨,面对太阳,前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傍 晚,面对太阳, 前 面是 ,后面是 ,左面是 ,右面是 。

4、深 夜 , 海 睡 觉 , 着 明 月,着 星 星。

5、冰 花 像 宽 大 的 ,像 柔 嫩 的 ,像 满 的 牡 丹。

kàn tú,zhǎo yi zhǎo,zài tián yi tián

七、看 图,找 一 找, 再 填 一 填。(6分)

篇11: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我会写。

把字写漂亮,写美观。

二、我能分出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q

e

wu

t

zi

i

o

si

ɡ

ɑ

f

yu

声母:

韵母:

整体认读音节:

三、填空

b

—ɑ

()

j

()

—jù

()

()

()

()

qià

()

()

()

z

u

ó

()

四、读拼音,写词语,看谁写得最漂亮。

kāi

xīn

shū

běn

shuǐ

guǒ

zǎo

shàng

zhèng

xiǎo

dāo

chǐ

zi

tou

五、我能把拼音和对应的字连起来。

xiào

shan

míng

yuǎn

六、比一比,再组词。

刀()

去()

木()

五()

力()

云()

本()

正()

七、我会把下列的句子补充完整。

1、远看()有色,近听()无声。

春()花还在,人()鸟不惊。

2、锄()()当午,汗滴禾()()。

谁知盘()餐,粒粒皆辛苦。

3、众人一条(),黄()变成金。

4、一()之计在于春,一()之计在于晨。

5、()()明,()()男。()()尖,()()尘。

6、()对雨,雪对风。花对树,()对()。()清对()秀。

7、弯弯的()()()()的船,()()的船()两()尖。

8、数不清的()点(),从()彩()飘落()()。

9、()时()识(),呼作白玉盘。

10、早晨起(),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

八、我能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8分)

大--()

男--()

上--()

关--()

多--()

反--()

外--()

无--()

九、认一认,连一连。

十、手拉手,找朋友。

十一、数一数,分一分。

十二、加减笔画,变新字。

例:加一笔

(田)

()

()

()

()

例:减一笔

(大)

()

()

()

()

十三、读一读,做一做。

我自己做

早上起床,奶奶要帮我穿衣服。我说:“不,我自己穿。”上学时,爷爷要替我背书包。我说:“不,我自己背。”做完作业,爸爸要给我收拾学具。我说:“不,我自己收拾”晚上,妈妈要帮我洗袜子。我说:“不,我自己洗。”

我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根据短文内容填一填。(只填序号)

①背

②穿

③洗

④收拾

“我”自己()衣服、()、()学具、()袜子,真能干!

2、填一填。的事情

篇12: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一、基础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小题都给出三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你将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写在括号内,共10分)

二、探索部分(26分)

1.想一想,画一画。(4分)

(1)先将○向右平移3个格,再将○向上平移3个格。

(2)先将△向上平移4个格,再将△向左平移4个小格。

2.量出所需要数据(保留整厘米数),算出右面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4分)

3.拼一拼,想一想,再填一填。(5分)

有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拼成后的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厘米;把这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拼成后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周长是()厘米。

4.找一找,填一填。(4分)

(1)狮子家在骆驼家的()面,金鱼家在大象家的()。

(2)狮子家的东南面是(),东北面是()。

5.分一分,想一想,涂一涂。(3分)

三、拓展应用部分(21分)

1.为迎接元旦邮票展,王乐和魏明在整理邮票,共有186张,每页可以放6张,一共可以放多少页?(5分)

2.元旦期间,希望小学组织中年级学生到奥运馆参观,三年级去了246人,四年级去的人数是三年级的一半。希望小学共去多少人参观?(5分)

3.希望小学三年级五班为庆元旦买了一些彩纸装饰教室,刘燕小组负责做花朵,刘晓辉小组负责做五角星,魏春玲小组负责做彩旗,她们计划所用材料情况如下:

刘燕:我们小组计划用这些彩纸的2/7。

刘晓辉:我们小组计划比刘燕小组多用这些彩纸的1/7。

魏春玲:我们小组计划用的彩纸比刘燕和刘晓辉小组共用的少1/7。

(1)刘晓辉小组计划用这些彩纸的几分之几?(3分)

(2)魏春玲小组计划用这些彩纸的几分之几?(3分)

(3)这些彩纸够用吗?请解答并说明理由。(3分)

4.希望小学举行迎元旦学科竞赛,三年级三班共有学生45人,参加语文竞赛的有18人,参加数学竞赛的有22人,两科都没参加的有20人。语文、数学两科竞赛都参加的有多少人?(2分)

篇13: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我班有学生72名,这次期末考试的总分是5493.5。:平均分77.37分,及格率97%,优秀率58%。最高分99分,最低分8分。从这些数据来看,成绩是比较好,但最高分与最低分悬殊较大。从四年级的试卷情况来看我认为反映出以下几个问题:测试情况:四(3)班有72人,参考率100,总得分5493.5分,平均分77.37分,其中优秀41人,及格63人。总体测试结果良好。

一、填空题。

第1、2、3、7、8题正确率较高。对于一些灵活运用的题目,学生理解不到位,说明学生学了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如第4、5、6题。学生审题不清,没有看清题目就轻易去判断。如第6题:学生对题目理解不透。

二、判断题,该题是得分比率最高的一题,6小题最在平时练习与测试中出现过,但仍然有不少学生没有仔细审题,盲目判断,如第5小问:“用放大3倍的放大镜看一个30度的角,这个角变为90度”,没有细想就打了“V”。

三、选择题。

本题考查了学生有角度、画线、梯形画高、数学广角等,其中1、2、3、6题得分率稍高,4、5、6、8失分较重。说明学生理解不足。

四、计算题。

口算、用竖式计算题,平时练习较多,正确率都较高。

1、口算题主要错误均在计算时粗心所致。如:600÷4=15、250×30=750、由于粗心,用竖式计算时在写横式上的结果有错误。

五、画一画,量一量。

第1小题画平行线和垂线大都能画好,只是垂直常常忘记加上直角符号。第2小画平行四边形,错误较多,可以看出缺乏多练。

六、解决问题。

第1、2、3、7题错误较少,对这题的解题方法都已掌握。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这两个问题。第4题,很多学生没做对,主要原因是学生没有读懂题目。第6题也是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根本不能理解题意。

1、重视基本概念、算理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减少机械、单调地重复训

练,而应多设计一些有层次的变式训练,以提高学生对于概念正确的、全面的认识。减少学生因片面理解基本概念和思维定势造成的失分。

2、联系学生生活。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生活情境给学生提供真实而完整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知识的获取过程。学生的第一影响最重要,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应在首次教学时,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的活动,充分地感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和感悟数学。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才是永远都忘不了的,才能够灵活地举一反三运用到各种变化的情景中,并在这一过程形成能力,发展智慧。

4、重视知识的实际运用。平时既要注意知识的及时巩固,更要注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不论在新知还是练习的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外,一要注重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和策略的渗透,二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适当的多角度的拓展。长期以往,学生的思维品质就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6、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能忽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培养,一方面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读题、审题、验算等方法;另一方面,要做到长抓不懈,因为任何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而是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因审题不清、看错题目、漏写结果、计算不细心等原因所产生的错误减少到最低程度。

xxx

上一篇:数字化法庭概念及应用下一篇:朔里实验小学2012年度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