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语言“活起来”

2024-05-05

中考作文语言“活起来”(通用10篇)

篇1:中考作文语言“活起来”

例子一:

例1“昏黄的灯光下,妈妈依旧在不停地拧着螺丝。一下,又一下,每一次的拧紧都用上了全身的力气。三轮车架下的妈妈,两鬓已经布上了银丝,眼角的皱纹好似一条条深深浅浅的沟壑,粗糙的脸夹在灯光下愈加显得苍白,一双枯树皮似的手在不停地用力、用力……看着妈妈这用着力的双手,那幕幕的往事从脑海里汩汩地浮现出来。”

例子二:

例2“在我的抽屉里,珍藏着一枚胸针。这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针,这胸针,凝聚着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当我看到它,奶奶那慈爱的面容就浮现在了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令我回想起那件难以忘怀的往事。” 例子三:

“今天早晨,在水东街上,一位初中生正急匆匆地赶往学校,后面,一位老大爷在紧紧跟随。转眼间,这位初中生迅速地闪进了学校,径直朝班级走去,老大爷也急忙跟了进去。老大爷为什么要跟踪这位初中生呢?事情还得从上个星期天下午说起。”

篇2:中考作文语言“活起来”

中考作文,语言因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文章的外衣。外衣的漂亮与否直接会影响人们对“穿着者”的看法,所谓“三分人才,七分打扮”是也。没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如同没有精良的手艺,难以把一块用事实与思想凝聚的“高级布料”,缝织成一件适体的、漂亮的外衣。须知,优美、靓丽的语言使阅卷者为之眼亮,呆板、枯燥的语言使你的文章得分大加折扣。那么,如何使你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呢?

一、巧用修辞手法

恰当的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借代等,能大大增强语言的生动形象,展现文章的魅力,很好的吸引人的眼球。如朱自清先生的《春》里:“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里运用了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格,充分表现了花的争奇斗艳、色彩缤纷的特点。

又如2007年荆州市中考满分作文《我最好的朋友》,开头是这么写的:“她,犹如一缕春风,扬去我心头的惆怅;她,犹如一场春雨,滋润我干涸的心田;她,犹如一束阳光,驱散我心灵的阴霾。”这里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格,写出最好的朋友“书”对我心灵的作用。开头优美生动,给阅卷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二、巧用诗词名句

恰当运用诗词佳句、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歌词等,能使文章神采飞扬。因为它们都是历经大浪淘沙后的精华,是语言宝库中的珍珠和钻石。作文时引用它们,正像戒指镶嵌了光彩夺目的钻石陡增身价。你能恰当引用,显示你的书卷气,有才气,你的文章就能显出文化底蕴。如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里就运用了孔子、庄子、老子、朱子的名言,有力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又如2007年山西省中考满分作文《人生因你而精彩》开头写道:“因为有你,岑参恋恋不舍,题‘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因为有你,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因为有你,王勃慨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因为有你,王维才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些妙语联珠的句子,不仅形象地道出了友情的珍贵,而且文章文采飞扬,更显示了考生的才情!

三、来点幽默风趣

语言的个性表现不一。大气是个性,轻灵是个性,深邃是个性,质朴是个性,清新是个性,犀利是个性,幽默是个性。作为初中生,限于阅历,要求做到这些并不容易。

但文章语言幽默一点、活泼一点还是切实可行的。“幽默也是智慧的象征。”运用幽默手法要做到诙谐而不失之无聊,轻松而不失之肤浅。要能寓教于乐,叫人在微笑

用心

爱心

专心 1 中受到教育,得到美的享受。如鲁迅的《故乡》中写杨二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这里运用幽默诙谐的笔调,写出了杨二嫂爱贪小便宜的性格特点。

又如一位学生的作文中写道“父母对我的期望值很高,考试成绩如不理想,他们赏给我的便是巴掌拳头,先是女子单打,接着男子单打,后来便是男女混合双打。”小作者借用体育用语,写父母对子女的暴力教育,幽默风趣,令人捧腹。

四、描写生动传神

同学们作文常见的语言形式大多为记叙,而缺乏细腻、生动、传神的描写。一篇文章若通篇是记叙,则似流水账,读了如喝白开水一般,缺少形象感。如果恰当地运用描写性的语言,则会使所写的形象“活”起来。

如鲁迅先生在《百草园》中描写百草园景物时,就调动了眼、耳、鼻、舌、身等各种器官。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诸方面,描摹事物的形状、神态、声音、色彩、气味、质地等特征,使百草园中的各种人事景物跃然纸上,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又如《故乡》一文,景物描写、人物的外貌描写、动作描写,都使人有形象生动之感。

如淄博市中考满分作文《美丽的清晨,美丽的校园》:“第二道曙光给了种满了花草的花圃。白茫茫的浓雾渐渐地散开了,水晶般晶莹的露珠,成了点缀花瓣和绿叶儿的花边。花瓣上的饱满的晶莹剔透的珍珠,在晨风吹拂下像一个个水晶玻璃球在滚动。一阵阵淡淡清香,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看完这段话,让人感到曙光下校园的美景。

好的语言,还要注意用好动词、形容词、成语等,善用变化的句式,饱含真情实感、富有哲理的句子。但追求语言的文采,要先在准确、得体、规范上下功夫。在此基础上,才能典雅优美,相得益彰。只有留心生活中的鲜活语言,广泛阅读名著名篇,精心锤炼语言,才能写出文采飞扬的佳作来。

用心

爱心

篇3:让语言活起来, 让课堂动起来

一、创设情境, 让心动起来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 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 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因为学习英语的目标就是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PEP Book 3 Unit 5 Part A Let’s talk中的Everything’s ready为例, 这句话是该课时的难点, 大多数学生对ready这个抽象单词不能理解。但是从三年级开始, 每节英语课之前我都会问:“Are you ready?”这样一来, 到四年级时全班学生都知道ready这个单词的意思了, 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就解决了。

当然, 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是简单并且有效的, 因为教学情境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的, 它不在于刻意创造什么, 更不在于额外添加什么, 它只在乎学生学会了什么。因此, 利用我们身边的一些简单的物品, 就可以达到出人意外的效果。比如在教授PEP Book 1 Unit 5 Part B Let’s learn时, 教师可以把水、牛奶、果汁等饮料带到课堂上, 通过实物教学,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这几种饮料, 更牢固地掌握这几个饮料单词。

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 因为情境教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两种:一是把学生注意力从其它地方吸引过来的外在兴趣, 这种兴趣比较有价值, 但并不一定有内在价值;二是真正吸引住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内在兴趣。这两种兴趣是缺一不可, 但绝不应该止于第一种兴趣。例如, 在教颜色单词时, 我设计了Guess and guess等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情境非常受学生欢迎。事先我把八支蜡笔放进袋子里, 让学生来摸其中一支蜡笔并说出其颜色, 猜对就可以得到蜡笔作为奖励。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 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的内容, 而且也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此外, 在教授PEP 4 Unit 6 Part A Let’s learn时, 我创设了现在流行的偷菜游戏这个情境, 通过偷QQ好友牧场动物来进行六个动物单词的新授、巩固和操练。一堂课下来, 全班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六个动物单词了和Let’s do部分的内容。

二、激发兴趣, 让情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 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 乐于与他人合作, 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因此, 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情感因素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 缺乏的便是一种交际环境, 这便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 课堂上尽量多地使用英语, 这可在课堂上形成英语氛围, 有助于语感的培养。但即便是简单用语, 在初学者看来仍有些难度, 于是发挥“非语言”优势便成了课堂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艺术。教师用无声的语言 (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语言) 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如其分地补充、配合、修饰, 能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易于被学生接受。在教授stand up 和sit down时, 教师可以用手势来辅助教学。

在课堂中, 教师尽可能地多用礼貌用语, 如:please, thank you, sorry等。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 不是直接一句sit down让学生坐下, 而是用一下鼓励用语, 如:Can you try, please? Think it over and try again等, 给他一次改正自己错误的机会。

三、运用游戏, 让手动起来

小学生活泼好动, 让他们安静地坐一节课进行朗读对话或单词, 是不可能的事。因此, 在设计教学步骤时, 必须充分考虑到游戏。在教人体部分名词时, 我让学生摸着自己的或别人的头、脸、鼻、眼睛、耳朵等说my head, your face, my nose, your eye, 等等, 然后教师发指令Touch your head/face/nose/eye.学生随即做动作, 并在小组间开展比赛。这样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通过这个操练, 小学生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并用, 精神高度集中, 脑筋快速运转, 反应灵敏, 印象深。

四、运用多媒体, 让课堂动起来

现代化的教学仪器, 可以使静态的图画变成动态的画面, 符合儿童的形象思维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 生动活泼地讲授新知识, 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教五年级下册的现在分词时, 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正在动的动物图片, 学生就能理解“ing”的意思了, 而不需要教师用中文解释现在分词的意义。

摘要:英语教学是一门语言教学, 语言是开放的, 活动的。因此, 英语课堂也应该是开放的课堂, 活动的课堂, 但在现实中, 我们的英语课堂是死气沉沉的, 特别是在五、六年级的课堂上, 大多数学生选择了沉默。因此, 让英语课堂动起来, 让学生开口说英语是每位英语老师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情境,兴趣,游戏,多媒体

参考文献

[1]王雷.让英语课堂“活”起来[J].小学教学参考, 2006, (26) .

[2]刘本清.浅谈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

[3]曹小勇.浅议维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 新课程 (小学版) , 2010, (01) .

篇4:学生动起来,语言活起来

一、激发兴趣——说的前奏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的主观原因。”可见,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参与都是由兴趣作先导,有了兴趣,学生则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而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我从启发、诱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为学生创造各种交际情景,组织各种游戏、节目表演,创造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产生好奇心、新鲜感,主动配合老师教学。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他就会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如在教学生十二个月的英语名称时,为了加强记忆,我模仿儿童记忆歌谣的方法,以顺口溜的形式介绍给学生“1月1月January,白雪飘飘元旦到;二月二月February,新春佳节放鞭炮;3月3月March,风筝盈天孩子笑;4月4月April,百花吐艳花枝俏……”,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很容易为学生接受,他们不但在课上兴致勃勃地说,课下也津津有味地说,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另外,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英语歌曲,能将学生的身心置于愉悦的环境中,自觉地把一般性的听、说、读、写活动上升为对美的欣赏和创造活动,化苦为乐,变紧张为轻松,减少了学习过程中的感情过滤因素。现行的英语教材中有很多旋律优美动听的歌曲,并且生活中也有很多广为传唱的英文歌,我将它们结合到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而且争先恐后学习,如歌曲《My heart will go on》的学习,既满足了学生追随时尚的心理,又帮助他们轻松记住了很多词汇,且记忆深刻。

再有游戏的巧妙运用,对复习学过的内容更有着意想不到的收效。如数字学习之后的报数游戏,身体部分器官学完后的Touch游戏,是历届学生都喜爱并印象深刻的活动项目。

上述所提及的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强化学生对英语语句的理解和应用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为他们开口说英语拉开了序幕。

二、创设情境——说的展示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流,而语言如何去运用与语言要使用的背景密切相关,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必然是在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取得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调动各种手段,创设真实、合乎逻辑的语境,为学生的说提供平台。

如在讲授句型“Where do you come from?”時,我用I come from “和平大街”. He comes from “海格村”.等学生熟悉的地名,极易为学生理解与接受。而在讲解一些单词时,我利用体态语言,很轻松地让学生记住了hungry、tired、angry等词,并且我还会通过课堂上个别学生的不良表现创设的现实的情境,自然而然地用英语表达我的想法,意见,让学生很容易猜出词汇的意义,给他们留下很深的印象。

下接第21页

上接第20页

另外,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激“活”教科书,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如利用电教器材TV、VCD、课件等让教科书“活”起来,动起来,形象起来,发出声音。让“活”的教科书震撼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智力,让声音与动作配合起来,更直接地激发学生说的欲望与模仿的能力,改变学生“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例如,在学习寓言故事“A frog in a little well”时,利用课件的优势,向学生们展示frog 和turtle的生活空间,学生们很容易就能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通过frog 和turtle带有夸张色彩的语音语调的对话,更是激发了学生们去说去表达去表演的欲望。

此外,在学校和班级可以定期举行英语演讲活动,播放英语歌曲,创办英语板报和英语广播,在课外成立英语读写小组、口语兴趣小组等,这些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无疑都为学生的说创造了条件。

三、检验激励——说的升华

英语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语言功能,讲究对话的艺术。这就要求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树立自信心和勇气,克服羞于开口的毛病,积极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在教学中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景并提供广泛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如Dialogue的教学,我让学生从看图听录音到口述,表演整个故事,再自编自演对话。这样以来,本来只有几句话的内容,经过学生的处理,就成为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了。长期的训练,学生由胆怯别扭到自然大方而且不时有精彩的表演。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将“动中学,学中动”有机结合,使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耳、动手及动表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语言便会真正活起来。

篇5:中考作文语言“活起来”

一、设计理念:

作文在毕业和升学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作文教学也就被语文老师看作重中之重。而想要作文夺取高分,除了具备准确地审题、奇特的立意、合理的结构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优美的语言。针对许多同学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这个特点,我特意设计此堂课,力求教会学生一些常用的写作技巧,使他们的写作语言靓起来。从整体上提高学生作文的档次,增强学生习作的可读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优美语言的一般写作技法和规律。

2、学习运用多样的修辞手法,精炼的语言句式,引用恰当的古诗文等使语言靓丽的方法。

3、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三种让作文语言靓起来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语言没有文采,便难以广泛流传;用于考试作文,该是“言之无文,难得高分。”没有文采的文章,再深刻的立意,再丰富的内容,也会显得默然失色。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文语言靓丽起来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作文指导课——《让作文的语言靓起来》

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

那靓丽的语言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呢?(齐读)根据这些特点,老师教你几招。(具体可感鲜明生动富有情韵)

【写作指导】:

第一招:善用修辞,来一点“形象”

修辞用得好,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

1、修改比较,找出修辞

原句: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改句: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地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借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写出了脸上的‚青春痘‛越来越多的的情形,语言生动、活泼)

2、例句欣赏,感受作用

原句:考试成绩好,回家才有好日子过。

改句:考试成绩是家长的晴雨表,优秀是晴天,及格是多云,不及格是暴风雨。(运用比喻之后形象的写出考试成绩好坏所带来的家长的不同反应,生动而富有情趣)

原句:祝你一天到晚幸福快乐。

改句:一片树叶代表快乐,我就送你森林;一滴水代表祝福,我就送你大海;一根针代表思念,我就送你仙人球。(排比能增强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用排比说理深入透彻,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感情洋溢)

例句:丑女一回头,吓死一头牛;丑女二回头,黄河瀑布水倒流;丑女三回头,泰森改打乒乓球。

(夸张能增强语言的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时还能增加幽默感和趣味性。但夸张不是浮夸,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

3、实战演练:

请扩写下列句中的任意一句,要求运用恰当的修辞: ①他很胖。②我爱……

③春天的桃花源真美啊!

4、小结

精彩的修辞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会发生神奇的变化。但修辞不是用的越多越好,也不能抓来就用,强按,硬套。修辞一定得用得自然、贴切,精妙,方能起到形象生动的作用,否则只会给人矫揉造作的感觉。

第二招:精选词语,来一点“感情”

我们在写作时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构思,有的人写出来会让读者觉得苍白无力,有的就会让人觉得韵味无穷。其实,只要在要在语言上下功夫,有时就可以收到化平庸为神奇的效果。

1、要巧于修饰、锤炼 示例:

《清平乐.村居》中“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卧:写出顽皮小童在溪头剥莲蓬的可爱、天真,童真毕现,童趣盎然。)我们古代文人皆是炼词的高手,在我们学过的诗词、文章中 有很多这样用词精妙的句子,你能举个例子吗?

对比下列两组句子,分别说说哪一句好,原因是什么? ①春天来了,一株株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长出来。②春天来了,一颗颗小草从土里偷偷地钻出来。①树叶落下来,我轻轻接住一片,哦,秋来了!②树叶飘落下来,我轻轻托住一片,哦,秋来了!其实,写文章就像走围棋,围棋的技巧在于做眼,眼做活了,棋也就活了。语言的表达技巧也在于做眼,篇有段眼,段有句眼,句有词眼。眼做活了,文也就活了。

2、要学会变笼统为具体

具体描写就是对所描绘的事物进行准确、生动、细致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

比如写“胖”——

①“这个女人长得很胖。”

②“这个女人胖得就像刚刚发开的面团。”

名句示例:“她的脸胖得发亮,皮肤已经不够用了。睁眼的时候必须把嘴闭上;张嘴的时候必须把眼闭上。”(契诃夫)

具体,就是要将事物写得可闻可睹可摸可感,而且要尽量给人以新的感觉,语言的美感也就产生了。

3、要善于巧妙地组合 有时把一些看似简单、直白的句子巧妙地组合在一起,也能达到一种“常字见奇,陈字见新”的语言效果。

例句:一同学描写班上的三个女生“一个秀气,一个洋气,一个土气。秀气的满是灵气,洋气的全是娇气,土气的露出几分傻气。”

(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华丽的词藻,巧妙的组合起来同样也别具情韵。)

我们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有语言华美才是好文章,于是拼命地追求一些好词好句,结果却让人觉得华而不实。其实,“话须通俗方传远”,简单朴素的语言组合,也许更能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

4、要善用幽默的语言

人人都爱读语言幽默的文章,所许多同学在写作时也想“幽他一默”,却常常憋得脑袋疼也憋不出一句幽默的话来。有句话叫“机智出幽默”,也就是说,幽默的语言都体现着某种机智,我们读马克吐温的作品,就常常有这种感觉。

例如:戒烟很不容易,一般人会说“戒烟很不容易,我几次想戒都没有戒掉。”而马克吐温用完全相反的说法来表示同样的意思:“戒烟其实很容易,我每年都戒好几回。”这样就有了强烈的幽默感。

想写出语言幽默的文章并不简单,它需要我们平常多读一些幽默故事,在生活中多多留心观察说话幽默的人怎样表达,掌握一些诸如褒词贬用、正话反说、谐音双关等幽默语言的“制造”方法,慢慢地就会使自己文章的语言幽默起来。

5、实战演练:

将下列句子改得更精彩

他走进教室,把练习本放在我桌上说:“看看你做的题,全错了!”

第三招:巧引诗文,来一点“意蕴”

灿若星汉的古诗词,向来以凝练优美著称,有的慷慨豪放,有的婉约清丽。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古诗词(或名句),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写作中能合适地引用,就一定能让我们原本平淡的句子靓起。

1、我向往幽闲,我喜欢清纯,我心仪静谧,我追寻祥和……(原句)

我向往(“采菊东篱下”的那种)幽闲,我喜欢(“清水出芙蓉”的那般)清纯,我心仪(“人迹板桥霜”的那片)静谧,我追寻(“低头弄莲子”的那股)祥和…(改句)

例2:套用古诗句:前不见鸡翅,后不见猪肘,望肚子之空空,独怆然而涕下……唉,都是零食惹的祸!

善用诗词,特别是贴近主题的名句,点缀在文章之中,定能增强作文的韵味和理性升华之美。

实战演练:

她千姿百态,或含苞欲放,或敞怀盛开,或玉洁冰清,或粉妆脱俗。是啊,夏荷不仅有“亭亭净植

”的美好姿态,更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性。

【方法回顾】:

回顾本堂课,我们探讨了哪些让作文语言靓起来的方法? 善用修辞描形象

精选词语绘真情

活用诗句添意蕴 【小试牛刀】

选择你喜欢的图画,尝试用我们刚才所学的写作技巧(生动的修辞,精炼的词语,恰当的诗句),用100字左右来描绘这些美丽的画面。【教学赠言】:

篇6:让作文教学“活”起来

应试教育的樊篱,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脱离生活实际的被动写作,感情虚假的无病呻吟,注重结果的单一评价等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效率低下。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目标,为我们进行作文教学改革,走活作文教学这一盘棋,提供了新的视角。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 ㈠作文教学观念陈旧

传统的作文教学偏重阅读练习,轻视作文指导。有的教师甚至一学期没有一堂真正的作文评析指导课,不做一次作文的评批。偏重作文技能,忽视品德修养。学生说一套做一套,谎话、假话连篇,形成双重人格。偏重命题要求,忽视学生对写作的内在心理需求。有的教师命题远离学生生活,或反复作同类题型练习,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笔下无物。偏重语言表达,注重文采,忽视学生在文章中所闪现的思维的火花。㈡作文教学环境封闭

传统的作文教学教师“闭门造车”,学生“依样画瓢”。二点一线的学习生活,狭小窒息的写作空间,静态封闭的教学体系,使教师忽视了自身的教学创造力,更扼杀了学生的写作创造力。㈢作文教学目标有偏差

尽人皆知,在中学阶段所要培养的是写作适应实际需要的一般文章的能力。至于文学创作能力,不是中学生作文教学的培养目标。但是,目前不少教师在作文教学上偏离了这个标准,常常以新概念作文大赛为范本,刻意地拔高写作基本要求,使绝大多数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乐趣,反而陷入苦恼,厌倦的境地。

而且,在“应试教育”的阴影笼罩下,作文训练也跟着考试指挥棒转,大量类似的应考作文训练,必然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小学作文教学的批评最中肯,呼吁最强烈,而作文教学也确实成了语文教师的值得研究的一项课题。

二、整合作文教学资源,让作文教学“活”起来

㈠作文与生活体验相结合,提倡“生活化写作”教学理念。

曹雪芹有句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叶圣陶形象地指出:“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歇。”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他的《中学作文教学导论》中把观察生活作为学习作文重要的基本功,他用诗化的语言告诉我们,“文章不应当是硬做出来的,而应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来自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

笔者认为:对于中学生来说,好作文在“做”与“不做”之间。所谓“做”就是要遵循一定的写作规范,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所谓“不做”就是文章应当面对生活有感而发,象泉水般从心间流出,而不是无病呻吟或刻意拔高。

新课标中对说真话,对自由表达,对创新精神特别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念。”“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这种理论导向十分鲜明。关键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真正做到用自己纯洁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好奇的大脑去思考,用自己纯真的语言去表达。那就要求教师充分认识到:让学生的写作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那么,如何将这种理念转化为一种具体的教学行为?

写作目标生活化。在教师给出的话题中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如:以“感受校园生活”为大目标,再列出小目标:

1、一扇待开启的门——走近教师,2、同桌的你——走近同学,3、风景这边独好——观察学习环境,4、给我一双慧眼——观察学习活动。对目标的解释(包括子目标)充分生活化,以免在目标转变成教学行为时产生异化。保证写作指导能够顺着生活化写作的方向。

写作过程生活化。作为语文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生活丰富的人并且善于带领学生去开展活动,体验生活。通过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写作对象,获取更为深入的人生体验,延长写作者 的情感触须,使自己的心灵变得丰富而厚实,使写作与心灵同步成长。

写作形式生活化。鼓励学生用随笔的形式自由的写作,形式的自由其目的在于打开精神的自由之门。用随笔来张扬学生独立的个性。所谓凸现“个性”,其实并非要求学生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而是希望学生能够真实、客观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抒发真情实感,体现精神的自由。

生活有多广阔,作文的天地就有多广阔。作为教师关键在于为学生搭建自由写作的平台,让他们畅所欲言的表达他们所感知的生活,尊重他们的生活体验,唤回他们的青春话语权,让他们与生活保持最亲密的接触,让作文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㈡作文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提出“为做人而写作”的教学理念。

新课程中各学科教学内容中无处不存在道德教育的内容,尤其是《语文》、《科学》、《思想政治》和《社会历史》等学科。这为作文整合教学提供了取之不竭的道德教育素材。

如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九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与七年级的《思想政治》课中所安排的学习内容“孝敬与爱心”正好出现了共同点。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为父母做一件事”,也可以要求学生“回忆父母为我做的事”,来进行道德教育,并借此契机,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孝敬教育”过程中,自然能体会到父母深情,从而做到“情动于衷,而形于外”。这样的整合资源还有很多,关键在于教师善于抓住时机,适时引导,促使学生诉诸于文。㈢作文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提倡“为学习而写作”的教学理念。

在作文教学中,很多学生将学科知识与语文作文教学相结合,有利于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提升思维能力。作文教学与自然学科结合,可进行相关内容的实验报告、自然科学小论文、环境保护调查等项目的训练;作文教学与艺术学科相结合,可进行艺术欣赏评论类的写作训练;作文教学与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拓宽作文信息源,指导学生健康地进行网上交流,编写短信等。

不仅如此,如:语文老师与生物老师的一堂合作课“观察落叶”。语文老师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启发学生由落叶联想到季节,联想到人生;生物老师从科学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叶面形状,了解落叶特征及其作用,制作树叶标本。最后以《发现与思考》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用入说明、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

又如语文老师与音乐老师的一堂合作课课“我最喜爱的流行歌曲”。语文老师从歌词内涵出发,让学生体味歌词所体现的思想美和语言美;音乐老师从音律节奏出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美。最后以《我最喜爱的流行歌曲》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展开联想。

通过课程资源的整合,学生将所接受的知识,延伸到智力思维上,或者说将课堂书本思维适时地切换到学生的智力思维频道上去了。同时,体现了知识与实际的结合,充分地发展了学生的交互思维能力,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写作视野。

三、改变作文评价方法,让作文教学“活”起来

评价的主体应多元化:改变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的局面,让学生、家长也来参与学生作文的评价,注重学生自评、互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评价的方式多样化:将书面评价和口头评价、集中评价和单独评价、综合评价和专题评价结合起来。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形成性评价,可采取成长记录袋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水平的不同时期的习作,记录下学生成长的轨迹,注意发现学生获得的点滴进步,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评价纬度多元化:不只关注学生的作文成绩,还要注意学生在作文时的情感、态度,将考查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尤其要注重学生写作时的兴趣、动机、意志等。

篇7:如何让小学生作文“活”起来

梧州市藤县岭景镇罗江小学陈宏远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发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乐学生之所乐。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最大的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作文教学在小学阶段是一个难关,每逢写作文,许多学生就象老鼠咬龟——无从下手,要学生写出好文章了,那更难了。如何在小学高年级培养学生自主作文能力,让学生的写作“活”起来呢?本人经过十几年的探索、研究和总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让口语交际带活作文

口语交际与习作联系十分密切。有些口语交际有专门的主题且与习作要求保持一致。如,六年级上册第四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习作的要求是针对生活中存在的“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写一份建议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口语交际和习作的主题高度一致,联系密切,在实施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精心地设计教学,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跃跃欲言,不吐不快,当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的时候,兴之所至,妙语连珠,情之所至,妙笔生花。

其次,口语交际提示性文字十分注重指导,要求比较明确。一般提示语从生活实际或情境引入,如,五年级上册第四组“生活的启示”,其中一个口语交际的建议是结合名言警句谈谈自己所受到的启发。教材先提供了两条不同的座右铭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接着从“你觉得哪句话对你的启发大”,“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事例来说一说”等方面,帮助学生拓宽交际思路,注意在内容上提供多个角度,在表达上提倡多种形式,增加了选择性,为学生回归常态进行口语交际、自主习作,留有更大的创造空间。让学生作文思路活了起来。

当然教师语言的诙谐,关系的融洽,情感的交流,都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的基本保障。而切切实实的口语交际训练正是学生们写好习作的前提条件。

二、让日记积累作文

根据高年级作文教学特点,我分析了全套小语教材,我发现:教材在安排中,安排了一个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留心观察周围的生活”,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的看法是:除了学习一些技巧、培养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意识和习惯。把留心观察生活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来培养,促使学生不断地、独立地区运用学到的观察认识事物的方法去观察事物,获取和积累作文素材。

因而我组织学生写日记,从生活中积累材料.生活中家长与老师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是向导.“向导”和“跋涉着”之间在旅途中,发生着许许多多真情挚爱的故事.让孩子们把这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并通过每天的批改,适当给予褒贬.对于一些内容深刻,意义明确的日记或片段进行全班规范评讲,并将它打印出来,贴在学习园地上,让同学用来借鉴、学习;对于某些普遍存在的思想或写作技巧问题进行集体纠正。为帮助学生发现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还可以出示些具有提示性的题目.如写实日记《新学期,新感受》、《赛龙舟比赛》、《一次有意义的安全教育》等等;双休日我布置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或科学实验,并写进日记,题材不限,这样不仅可以增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丰富写作内容,写作时才不至于出现“找米下锅”的无奈局面。

三、让欣赏激活作文

培根说过:“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其实,面对作文亦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学会欣赏、懂得欣赏和选择欣赏,就会有“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收获,“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惊喜。

第一、开设作文欣赏课。每一个学生都盼望着自己的作文能被选做范文来读,课堂气氛和效果可想而知。还有,在学生读文章的时候,老师一定不能到处走或想别的,要在旁边非常专注地听。我经常是微笑着看着他,时不时地点头称赞。学生读完后,我会大声点出这文章的妙笔之处。这样,不仅使读文章的学生获得成功感,而且使其他同学也学到写作的技巧,真的一箭双雕!

第二、批改上下工夫。对于文章中好的句子、哪怕是运用准确的一个词语,我一定要用小圆点线画出来。评语也没有“文通句顺,中心明确”等含糊的词,全部是充满激励性的语言,学生很在意老师给他们的评语。曾经有一次,刚下作

文课,我们班一位同学就很激动地跑到我跟前,兴奋地问我“老师你说,以后我每次都这样写,真的能成为大作家吗?”这个学生作文基础不是太好,但这次写得还可以,有一定的进步,我就在评语里给了他充分的肯定。我微笑着摸着他的头,肯定地说“当然能,只要你继续好好努力,你肯定能成为真正的作家!”

第三、利用一切机会,挨个当面表扬。比如上课前,我会坐在学生凳上,与同学聊天,并趁机点出一俩个作文有进步的同学。简短的一两句话,点滴的成功,会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豪情,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感受到习作的乐趣,为学生下一步写好作文提供前提。

四、让阅读打好作文基础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借助阅读活跃大脑,发展逻辑思维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思维力。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抓好课内的阅读,还要注重课外的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首先,要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收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

其次,要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曾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作文能力。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阅读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

再次,要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文学刊物,或是浏览报纸、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好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三)利用好读书笔记。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

一定的程度下笔时才可能流畅。否则,心中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每学期,我不但有计划地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与单元作文相对应的好词,佳句、段落,还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的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随地地纪录积累语言材料,将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的好的词句片断写作知识及时纪录下来,为写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

这样“三步走”的阅读积累法,使学生们有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语言和作文素材的积累,作文对他们来说已不再是一种苦差,也不再是搜索枯肠挤牙膏,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流露。

五、让方法指导作文

1、学会审题。

如:我把题目《我熟悉的一个人》写在黑板上,我会这样问学生:你们能从这句话中知道几个作文要求?经过训练,每个学生都能马上指出:第一,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第二,要求写“一个”人,而不是两个人,第三、要求写“熟悉”的一个人,而不是写在大街上看到一个陌生人。第四、要求必须是“我”熟悉的一个人,不是别人熟悉而我不熟悉的人。到学期末为止,全班学生再没有因为审翻题而出现作文丢分的现象了。

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学习语文和学习数学的道理是一样的。数学的一个例题需要反复训练学生才能掌握,那要掌握语文方面的一个技能也同样需要反复的强化训练才能凑效。就拿“作文审题”来说吧,如果光是一味地强调“同学们要学会审题呀,同学们一定要学会审题呀”,我相信老师喊破嗓子也没有用,因为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就叫“审题”,又怎样一步一步去审题。我在这方面就深有感触。有次期末考试中,学生书信格式有十多个出现错误。这是我没想到的,因为,我们曾练过一次写信,当时有很多学生出错。我都给他们做了标注。讲评卷时,时间关系,只是又一次强调要怎样写书信的格式,没有让学生再写写。直到这次假期返校,我让错的学生再重写一下,错的简直没法看了。原因在哪?在于只是口头反复强调,没有强化训练。

2、学会开头、结尾的写法。

老师可以讲一些好的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开门见山、篇末点题、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还可以从作文书上或网上找一些好的开头结尾演示出来,让学生写

在读书笔记上并要求写作时灵活运用;还要鼓励学生自己读书时,注意搜集好的开头和结尾积累在读书笔记上。关键是教师要有目的引导学生写作文过程中运用好的开头结尾,对于自创的精彩开头、结尾更应该大力表扬。在日记、练笔、大作文甚至口头作文时都应注意并做到的。

3、学会神态、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

可能我们在作文教学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怎么学生的作文总是写不长,内容空洞,语言干巴巴,不生动。其实,这就是缺乏细节描写。我们文章中人物的语言很重要。如同一部电影全部由木头人来演,又没有动作,也没有神态,所有的人都是呆呆的一个表情,没有人愿意看。人物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也是很重要的。

一次班级篮球比赛结束后,回来我们就练笔。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我接到球快速跑到篮底,一个鲤鱼翻身把球投了上去,可惜不中。幸好某某同学抢到球向我扔来,被我接住球,轻轻一投去,好,中了!”我对同学们说,虽然动作写得比较细致,但没有声音,没有表情,就好像我们在看两个木偶在打篮球。我邀请那位同学下来,我和他一起面无表情地,没有一点声音地,把这段话给学生表演了一番,孩子们笑得前伏后仰的。我说“大家看,文章中如果缺失了语言、神态描写,就是在让人家读者看谁也不爱看的木偶哑巴剧。”接着,我们重新来表演,要求他们必须把当时的情景再现,表情、语言、动作都要注意,其他同学要认真看,看到底怎样写这个场景,改后再让学生对比哪段好,最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现在班上的学生基本都知道并注意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细节描写的方法,我自己觉得:“细节描写法”是我送给孩子们写好作文的一把金钥匙。

4、学会升华主题与点题

点题就是在文章的关键地方用一两句或者一般话点明题意。点题不仅使文章中心突出,主题鲜明,而且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文点题的方法很多。那么,作文怎样点题呢?

(1)用修辞手法点题

a.用比喻点题。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结尾:“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这里用比喻点题,形象地描绘了小兴安岭的美景

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b.用设问点题。如《海底世界》开头:“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这里作者的设问紧扣题意,读者读开头便明确本文的中心大意。

c.用象征点题。如《金色的鱼钩》中:“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光芒。”这里作者用象征手法点题,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

(2)用引用点题。如《桂林山水》中:“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作者引用晚清诗人的一句诗来点题,既赞美了桂林山水的美,又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用抒情点题。如《一夜的工作》一文中作者的抒情:“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我看见了他一夜工作。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文中有这个句子,犹如龙之有睛,使整篇文章的内容活了起来。

(4)用反问点题。如《海上日出》结尾:“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作者用反问句结尾,更加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感受和对海上日出奇观的赞美。

篇8:白板课件让语言活动“活”起来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的融入, 激发幼儿学习的主动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 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 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老师会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经验设计相应的游戏环节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的融入, 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利用课件中的动态效果来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如:语言活动“艾玛过化妆节”,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会寻找相应的图片来引导幼儿观察, 从而引出教学活动, 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被动, 他们的思维都是被老师的语言领着走。但是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中, 幼儿通过观察课件中色彩鲜艳的图片和图片的动态效果, 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提高了, 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同时, 教师根据故事情节设置了“艾玛出现”“艾玛旋转”等动画效果, 让幼儿从单纯看画面的简单活动中感受动态效果的趣味性。同时, 教师还利用“找不同”的游戏来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在找不同游戏中, 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并用放大镜功能进行验证, 这样不仅使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也有效地让全体幼儿参与到了检验活动之中, 幼儿在这一环节可以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讲述, 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幼儿通过与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的互动, 自主观察画面, 自主猜测故事内容, 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对于故事内容有了更好的记忆和了解。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的融入, 提高幼儿语言的运用能力

随着幼儿园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各种先进的电教设备也走进了我们的教室。在运用信息化工具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主要利用幻灯片、Flash等多媒体课件, 让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如:语言活动“大纸箱”,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 鼠标的运用比较困难, 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忽略幼儿与课件之间的互动。因此在本次活动中, 我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软件制作了相应的课件。在与幼儿分析故事的环节中,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中的隐藏功能让幼儿直观地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小班幼儿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动态的课件效果使幼儿对于故事中的角色一下子就了解了, 而且当幼儿自己动手点击出故事角色的时候, 他们对于本次活动就有了很浓厚的兴趣, 对于接下来的故事也比较期待。在本次活动中根据幼儿已有经验设置了相应的游戏环节。在开窗户的游戏环节中,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中的隐藏功能引导幼儿自主地进行操作活动。当幼儿点击窗户的空白处时, 相应的图片便出现了, 这时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讲述自己所看到的图片内容。在纸箱变飞机的环节中, 利用飞机起飞的音效引导幼儿进行开飞机游戏。在纸箱变桌子的环节中, 教师同样利用幼儿与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之间的互动来组织相应的游戏环节。整个活动中幼儿在玩玩、说说的过程中对于故事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同时也掌握了角色之间的对话, 巩固了相应的句式, 提高了幼儿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的融入,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能够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记录, 这种反馈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使幼儿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如:语言活动“微笑”, 故事中讲述了小动物们用自己的方法来帮助别人。在猜测“小蜗牛用什么方法来帮助别人”的环节中, 以往老师们都会引导幼儿将自己的想法画在纸上, 然后再逐个讲述。但是在讲述的过程中, 幼儿在纸上的作品往往会被老师、同伴忽视, 从而使幼儿在讲述的过程中不能表达清楚。因此, 在活动中教师可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当幼儿自己绘画的方法不明显时, 教师可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中的绘画功能将幼儿的回答进行简单的记录。小小的画笔在屏幕上作画, 使幼儿的想法更好地展现在集体面前, 幼儿讲述的欲望也被无形地激发出来。在表达自己想法的过程中, 幼儿能够根据教师的记录大胆地讲述、创编。这样的形式不仅增强了幼儿讲述的积极性, 而且还使幼儿对于故事情节有了更多的想象, 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在整个活动中, 幼儿不仅欣赏了故事, 同时也体验了自己创编故事的乐趣。

把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融入语言教学活动中, 使语言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不仅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 同时在与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互动的过程中, 幼儿学会观察、尝试猜测、尽情讲述, 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相信只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巧用、善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课件, 将自己置身于幼儿的天地之中, 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参考文献

篇9:让语言活起来,让课堂动起来

情境兴趣游戏多媒体英语新课标倡导,在英语课程中,应努力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建构知识,提高语言能力,而且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探究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语言目标。因此,在英语课堂上,不能再出现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启发式教育,让学生多动嘴和多动手,让课堂动起来。

一、创设情境,让心动起来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因为学习英语的目标就是将英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以PEP Book 3 Unit 5 Part A Let’s talk中的Everything’s ready为例,这句话是该课时的难点,大多数学生对ready这个抽象单词不能理解。但是从三年级开始,每节英语课之前我都会问:“Are you ready?”这样一来,到四年级时全班学生都知道ready这个单词的意思了,这节课的一个难点就解决了。

当然,创设的教学情境必须是简单并且有效的,因为教学情境是为了教学目标服务的,它不在于刻意创造什么,更不在于额外添加什么,它只在乎学生学会了什么。因此,利用我们身边的一些简单的物品,就可以达到出人意外的效果。比如在教授PEP Book 1 Unit 5 Part B Let’s learn时,教师可以把水、牛奶、果汁等饮料带到课堂上,通过实物教学,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这几种饮料,更牢固地掌握这几个饮料单词。

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因为情境教学的核心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两种:一是把学生注意力从其它地方吸引过来的外在兴趣,这种兴趣比较有价值,但并不一定有内在价值;二是真正吸引住学生的课堂教学的内在兴趣。这两种兴趣是缺一不可,但绝不应该止于第一种兴趣。例如,在教颜色单词时,我设计了Guess and guess等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情境非常受学生欢迎。事先我把八支蜡笔放进袋子里,让学生来摸其中一支蜡笔并说出其颜色,猜对就可以得到蜡笔作为奖励。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生不但巩固了所学的内容,而且也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此外,在教授PEP 4 Unit 6 Part A Let’s learn时,我创设了现在流行的偷菜游戏这个情境,通过偷QQ好友牧场动物来进行六个动物单词的新授、巩固和操练。一堂课下来,全班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六个动物单词了和Let’s do部分的内容。

二、激发兴趣,让情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是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因此,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情感因素在英语课堂中的作用。

英语作为学生的第二语言,缺乏的便是一种交际环境,这便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示范作用,课堂上尽量多地使用英语,这可在课堂上形成英语氛围,有助于语感的培养。但即便是简单用语,在初学者看来仍有些难度,于是发挥“非语言”优势便成了课堂教学中一项不可缺少的艺术。教师用无声的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语言)对有声语言进行恰如其分地补充、配合、修饰,能使教师的表情达意易于被学生接受。在教授stand up和sit down时,教师可以用手势来辅助教学。

在课堂中,教师尽可能地多用礼貌用语,如:please, thank you, sorry等。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不是直接一句sit down让学生坐下,而是用一下鼓励用语,如:Can you try, please? Think it over and try again等,给他一次改正自己错误的机会。

三、运用游戏,让手动起来

小学生活泼好动,让他们安静地坐一节课进行朗读对话或单词,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在设计教学步骤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游戏。在教人体部分名词时,我让学生摸着自己的或别人的头、脸、鼻、眼睛、耳朵等说my head,your face,my nose,your eye,等等,然后教师发指令Touch your head/face/nose/eye.学生随即做动作,并在小组间开展比赛。这样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整个课堂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通过这个操练,小学生眼、口、耳、手多种感官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脑筋快速运转,反应灵敏,印象深。

四、运用多媒体,让课堂动起来

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可以使静态的图画变成动态的画面,符合儿童的形象思维特点。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生动活泼地讲授新知识,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教五年级下册的现在分词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正在动的动物图片,学生就能理解“ing”的意思了,而不需要教师用中文解释现在分词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雷.让英语课堂“活”起来[J].小学教学参考,2006,(26)

[2]刘本清.浅谈小学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保持[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

[3]曹小勇.浅议维持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新课程(小学版),2010,(01)

篇10:如何让高年级作文活起来

第一、开设作文欣赏课。“哎呀,同学们,老师今天真的特别高兴,因为我今天不仅看了精彩的龙舟赛,还品尝了万江最出名的水蛇涌粽子,你们想与我一起分享吗?”顿时,大家兴奋起来,争着举手品尝。我接着说:“袁豪同学亲手包的粽子又美观又好味。而何芳家阳台看龙舟赛最好,可以把运动员的神态、动作一目了然。”“哈!哈!哈……”如梦初醒的学生忍不住笑起来!接下来,作文欣赏课就正式拉开了序幕。每一个学生都盼望着自己的作文能被选做范文来读,课堂气氛和效果可想而知。还有,在学生读文章的时候,老师一定不能到处走或想别的,要在旁边非常专注地听。我经常是微笑着看着他,时不时地点头称赞。学生读完后,我会大声点出这文章的妙笔之处。这样,不仅使读文章的学生获得成功感,而且使其他同学也学到写作的技巧,真的一箭双雕!

第二、批改上下工夫。对于文章中好的句子、哪怕是运用准确的一个词语,我一定要用小圆点线画出来。评语也没有“文通句顺,中心明确”等含糊的词,全部是充满激励性的语言,如“谢谢你,你的文章使我高兴了半天,真想把每一句话都画上小圆点,因为每句话都是那么精彩。”学生很在意老师给他们的评语。我观察了一下,发现在作文发下后,每一个学生都会先看评语。曾经有一次,刚下作文课,我们班黄旭同学就很激动地跑到我跟前,兴奋地问我“老师你说,以后我每次都这样写,真的能成为大作家吗?”这个学生作文基础不是太好,但这次写得还可以,有一定的进步,我就在评语里给了他充分的肯定。我微笑着摸着他的头,肯定地说“当然能,只要你继续好好努力,你肯定能成为真正的大作家!”

第三、利用一切机会,挨个当面表扬。比如上课前,我会坐在学生凳上,与同学聊天,并趁机点出一俩个作文有进步的同学。简短的一两句话,点滴的成功,会激起学生奋发向上的豪情,调动了大多数学生尤其是中差生的写作积极性,感受到习作的乐趣,为学生下一步写好作文提供前提。

四、让阅读打好作文基础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就要求借助阅读活跃大脑,发展逻辑思维力、形象思维力和创造思维力。而中学阶段,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课文是有限的。尽管现在强调单元教学的整体性,训练的系统性,但毕竟阅读的面是狭窄的。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发挥。语文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抓好课内的阅读,还要注重课外的阅读,拓宽阅读面,扩大阅读量。

首先,要从现有的教材入手,将单元教学中涉及到的作品介绍给学生,并作为必不可少的课外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这样,既能将课内的阅读延伸到课外,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又能加深对单元教学中有关课文的进一步理解,收到“窥一斑见全豹”的效果。

其次,要指导学生多读教材之外的名著和优秀作品。著名历史学家、诗人郭沫若曾主张“多读名著”。这是因为名著的内容丰富而深刻,影响力大。它不但能拓展思维,还有独特的见解。它的能言前人之未言,道古人之未道的创新精神必定能触发学生的悟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速成和优化学生的作文能力。名著之所以生命力强,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其中有学之不完,赏之不尽的文学艺术价值。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在立意、构思、语言等方面,都应视为作文的典范。无论阅读小说、剧本,还是散文、诗歌,学生都会受益匪浅,或在选材上受到启迪,或在构思上有所感悟,或在语言上受到熏陶。再次,要鼓励学生订阅或借阅质量高的文学刊物,或是浏览报纸、广播中有欣赏价值的好文章、好演讲稿、辩论稿、甚至好解说词等等,这也不失为一种阅读提高的途径。不仅仅因为这些读物的内容时代气息浓,更因为其语言的鲜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化能切合现代学生,现代社会的特点。

(三)利用好读书笔记。

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中道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下笔时才可能流畅。否则,心中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片言只语。每学期,我不但有计划地要求学生每周摘抄与单元作文相对应的好词,佳句、段落,还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课堂上的阅读方法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随时随地地纪录积累语言材料,将课外阅读中看到的优美的好的词句片断写作知识及时纪录下来,为写作积累必要的语言材料及写作技巧。

上一篇:安监工作意见下一篇:市总工会工作心得体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