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24-05-15

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共11篇)

篇1: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核心,以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为重点,坚持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并治、依法行政与优质服务并举、强化管理与利益导向并重,加快长效工作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大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全省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稳定在90%左右,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

一、推动综合治理,营造良好环境

(一)坚持宣传教育为主,继续强化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基本国策的党政倡导和新闻社会宣传,特别是宣传计划生育30年的巨大成就,加强人口文化建设、人口理论研究,深化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组织举办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党政领导专题研修班。

(二)协调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就贯彻落实中央《决定》和省委《实施意见》情况开展督查,推动各地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指导各地出台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具体政策措施。

(三)完善人口问题宏观决策体系,切实发挥省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的议事协调作用,促进各项经济社会政策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衔接,推动人口问题的综合治理。改革并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考评制度,精简考评内容,优化指标设置,突出抓主抓重,倡导求真务实。探索在考评中引入预警机制,科学运用“一票否决”权。坚持农村、城市及流动人口考评数据共享,在考评中充分利用WIS等信息化手段。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建立人口统计数据会商机制。

(四)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按照中央《决定》要求,推动各级财政加大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力争各级财政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增长幅度,“十一五”末基本实现年人均30元的投入目标。

二、坚持分类指导,强化重点工作

(五)继续贯彻“主攻皖北、提升江南、带动江淮”的总体工作思路,重点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皖北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工作指导力度、投入保障力度,着力推动皖南地区优质服务上新水平。针对制约工作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强综合调研,确定专门课题抓点探索,推进整体工作平衡发展。

(六)进一步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完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大力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村为主”等工作机制,加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阵地建设和管理,引导基层做好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推动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实现规范化、制度化。适时召开基层基础建设现场会。

(七)加强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全省“一盘棋”工作格局。召开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化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创新工程”建设,加强城市社区人口计生服务机构建设,开展流动人口专项清理,实行流动人口全员统计。强化流出地基础建设,积极探索流出人口管理新模式,开拓省际间双向协作新途径。

(八)进一步完善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深化关爱女孩行动,坚持宣传教育、利益导向、孕情监测、依法打击等多措并举,完善“两非”案件查处工作规范,开展定点分娩、实名登记试点工作。适时召开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现场会。

(九)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积极推动法定奖励优惠政策兑现。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在皖北和沿淮23个县全面开展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试点工作。总结推广各地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建设方面的经验做法。深入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发挥安徽人口基金会作用,加大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救助扶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普惠性政策中,体现与计划生育国策的兼容统一,并对计划生育家庭予以优先、照顾。

三、坚持依法行政,维护群众利益

(十)积极做好《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的各项工作。同时做好新《条例》的宣传和普法工作。

(十一)强化计划生育行政执法监督,纳入目标责任制考评,对重大恶性案件实行“一票否决”。继续改革完善社会抚养费征管用机制。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加强法制培训,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认真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指导工作。

(十二)深入推进便民维权活动,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提高群众满意度。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继续加强人口计生系统效能建设,实行信访规范化管理,切实发挥“12356”人口计生阳光服务热线作用。

四、完善服务体系,推进优质服务

(十三)深入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和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站所创建活动,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工作提质提速。加强对创建活动的研究和指导,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探索和推动城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创建活动。

(十四)全力推进县站乡所建设。加快国债项目建设,落实县站乡所技术装备等项目,进一步推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所、室)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力争到“十一五”末全面达到国家建设标准。

(十五)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能力建设,加强执业监管,优化执业资质,强化依法执业,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完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医疗文书管理。继续推进科技大练兵活动,落实“三千人才工程”,提升技术服务人员能力和素质。继续推动计划生育生殖保健促进和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工作。深化药具工作改革。组织开展“幸福微笑”活动,推动项目县做好联合国人口基金项目和有关国际合作项目工作。

(十六)大力推进全省人口计生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快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PADIS)建设,完善我省WIS信息管理、奖扶特扶管理、城市人口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等建设,提高实际应用水平。探索建立无纸化办公系统。

五、加强作风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十七)进一步加强人口计生系统行风、政风建设,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导向,着力解决弄虚作假问题。完善有奖举报制度。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

(十八)确保人口计生工作机构和人员的稳定并不断加强,加强干部队伍职业化建设,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建设好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宣传咨询、信息工作、群众自治五支队伍。加强对基层计生工作人员的选拔、培养、激励,引入优秀大学生充实基层计生队伍,大力宣传系统内干部职工的先进典型,加强对系统干部职工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拓展能力建设,提升素质、搞活队伍。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努力解决计划生育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考聘问题。推动市、县两级计划生育协会落实参公管理和“三定”工作,做好省计生协会的换届和“三定”工作。

主题词:人口和计划生育 工作要点 2009年 通知

篇2: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 

 

文章来源: 江苏人口网 发布时间: 2009-4-1 点击次数: 1688

作者: 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大】 【中】 【小】

2009年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的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以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为契机,按照“解放思想、城乡统筹、转型提升、创新创优、率先发展”的总体思路,突出稳定低生育水平、优质服务体系全覆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和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四项重点工作,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优生促进工程”、“关爱女孩行动”、“阳光计生行动”、“强基提质工程”、“生育关怀行动”六个工程项目,大力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全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内,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5%以上,为江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推进新一轮综合改革,创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

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解决影响制约人口计生工作科学发展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大全省人口计生工作统筹协调的工作力度,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作用,按照“大人口”的工作思路,形成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新格局。

深化综合改革。加快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步伐,进一步创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创建机制、协调机制、奖扶机制、服务机制和保障机制。积极开展创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活动,制定我省深化综合改革、创新评价考核体系的指导意见,加快建立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优质服务、村(居)民自治、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长效机制。

强化目标管理。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检查考核。召开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会议,制定“十一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考核验收办法,组织实施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的申报考核。

二、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

稳定和坚持现行生育政策。加大违法生育治理力度,切实维护现行生育政策的严肃性。认真组织实施城镇违法生育专项治理行动,强化企业法人代表责任制,完善实名举报奖励制度。加强对苏北地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对工作基础薄弱的地区,采取切实措施,加强重点指导和管理。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根据省政府重点工作的部署要求,将“新农村新家庭计划”项目县扩大到全省2/3的县(市、区),深入开展“百镇千村万户”示范创建活动。完善“新农村新家庭计划”载体建设,制定示范活动创建意见。进一步加强农村计划生育基层基础工作,强化管理服务措施。

深化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探索加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的途径和举措,建立完善计划生育群众参与机制。制定《江苏省计划生育村民自治规范》。召开全省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经验交流会。

强化城市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功能。加强街道、社区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建设,建立健全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规范,组织社区居民实现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夯实城市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基础。召开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

三、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形成省内“一盘棋”

制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办法与规范。贯彻落实国务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制定《江苏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办法》、《江苏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规范》,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机制,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

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把2009年确定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推进年”,召开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总结推广无锡、苏州等地的经验和做法,加快建立以现居住地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统一管理、优质服务新体制。加强城区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综合整治和管理,探索建立外来人口居住证制度,制定流入地与流出地的工作职责和双向考核实施办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定点服务机构建设,推进人口计生与统计、公安、卫生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加快全省流动人口信息平台建设步伐。

推进省际协作。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区域协作,召开长三角地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作会议,加强长三角地区、苏鲁豫皖四省边界地区和流入人口大省的省际协作,建立数据通报、信息查询和沟通议事等制度。

四、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和“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

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进一步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市创建活动。围绕“生育文明与和谐社会”主题,集中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结合建国6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第三届全省人口计生文艺调演。与省委宣传部共同表彰全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加强党政干部人口理论学习教育,举办县级党政分管领导研修班。

深化“关爱女孩行动”。加强高层倡导和部门协作,制定完善“关爱女孩”行动的实施意见,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和任务,制定出台“关爱女孩”的优先优惠政策。加强依法打击“两非”的工作力度。召开全省“关爱女孩”行动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工作会议,进一步推进重点地区的综合治理工作。

五、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进部门工作法治化

实施“阳光计生行动”。在全省开展“阳光计生行动示范点”试点工作,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便民维权活动,用3年时间,使全省9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示范点的要求。开通省本级及省辖市统一的“12356”热线服务。加强人口计生信访长效机制建设,加大信访事项督查督办力度,全面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建立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机制,规范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的权力运作。

加强依法行政督查。落实和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规范,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考核与评估基本要求》,制定我省依法行政考核评估方案,开展全省人口计生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积极参与“法制江苏”、“平安江苏”建设。

六、关注民生工程,完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

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特别扶助制度。制定“实施规范”,健全“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实施“三项制度”工作的通知》要求,将全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于720元。

全面落实法定奖励。落实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计划生育免费基本技术服务制度等法定奖励,开展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转为独生子女保险的试点工作。全面落实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企业职工一次性奖励政策,确保年内全省全面实施,并探索建立长效发放机制。

继续开展“生育关怀零距离服务”活动。进一步建立完善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发挥协会等组织的作用,联合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做大公益金规模,加大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扶助力度。积极推进计划生育系列保险。组织推进“生育关怀”、“思源工程”、“和谐家园”等民心工程。

七、推进优质服务体系全覆盖,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全面推进“世代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快“世代服务”体系全覆盖的步伐。2009年,全省再建500个“世代服务”中心,并向村(居)“世代服务”室延伸。农村“世代服务”体系覆盖率达80%、城市“世代服务”体系覆盖率达50%。召开“世代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拓展“世代服务”体系综合职能,全面推进“世代服务”体系职业化建设。研究制定城市人口计生优质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性意见。

深化优质服务内涵。实施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新技术/新方法推广行动、避孕节育随访服务/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监测行动、环孕情监测/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艾滋病干预/宫颈癌早期筛查行动、出生人口素质促进/孕前保健与孕前指导行动、家庭营养指导/抗衰老保健和青少年/男性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全面推进避孕节育、生殖健康、家庭保健行动计划。新建17个避孕节育随访服务/避孕药具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监测行动监测点。在全省13个市建成20个县(市、区)级筛检中心,建立覆盖全省城乡的生殖道感染/宫颈癌早期筛查转诊体系。

全面推进优生促进工作。积极参加国家人口计生委组织的“优生促进工程”试点工作,认真落实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六项措施,建立300家出生缺陷干预项目点,出台《江苏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行动计划》,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社会联动、群众参与的社会化干预机制。

八、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与决策水平

建设“江苏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完成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一期建设,建成省市县三级数据中心,完成WIS系统升级改造,设计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启动“世代服务”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逐步建成集人口宏观信息、育龄妇女个案信息、人口计生业务管理与服务信息为一体的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数据库。召开全省人口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

实施人口和计划生育统计监测工作。组织并指导各地做好数据直报、监测点调查、人口快速调查等工作,建立完善相关统计制度。开展省级监测点的相关调查及数据质量检查工作,正确把握和分析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形势。

九、建立研究平台,着力提高人口发展研究水平

完善人口发展研究长效机制。建立高水平、多层次的研究平台。筹建人口发展研究学术委员会和人口发展研究组委会。建立人口发展研究中长期课题库,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研究课题,发布人口发展研究报告。定期召开高层论坛和出版江苏人口发展论集。

深化人口发展功能区研究。完成江苏省人口主体功能区研究,加强流动人口、老龄化等相关人口政策应用性研究,做好成果的发布工作,为党委、政府实施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十、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建立人口计生事业可持续发展保障机制

稳定工作机构和队伍。指导市、县两级人口计生部门做好“三定”方案的报送和实施工作,切实加强各级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机构建设,强化部门职能、健全内设机构、保证人员编制。在农村综合改革中做到基层机构、编制、人员三落实,做好计划生育协会“三定”方案编制和报批工作。

推进队伍职业化建设。加强全省人口计生系统队伍职业化试点工作,制定实施方案。探索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推进生殖健康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开展多层次多专业在职学历教育,抓好乡村医生中专学历补偿教育,加强和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进一步加强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干部全员培训工作力度。制定“世代服务”体系职业培训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计划生育科技大练兵活动”、继续实施“三千人才工程”计划。

十一、以项目投入为重点,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

加大经费投入。按照到“十一五”期末各级财政投入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人均不低于30元的标准,逐年增加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根据省人口计生委、省财政厅《“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继续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经济薄弱地区、已改造完成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补助经费和配置设备。督促项目县认真实施国家国债项目资金支持项目的实施。

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资金的监督检查。加强系统内转移支付经费的管理,建立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出台《江苏省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依法规范社会抚养费的征收主体、征收程序和缴纳方式,制止和查处下达社会抚养费征收指标等违法现象,探索将社会抚养费征收情况纳入社会诚信体系。

十二、做好反腐倡廉和作风建设各项工作

加强行风建设。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促进全省人口计生系统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围绕省政府“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的要求,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切实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宗旨意识、群众意识和服务意识。推进全系统行风建设,组织行风评议,表彰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组织开展行政效能监察,促进机关行政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实施办法》,召开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反腐倡廉工作会议,部署全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完善廉政制度,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建立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制定年度审计制度和重大项目审计制度,对新增省投资所开建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督查,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关闭窗口】 【打印】

篇3: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一、围绕产业发展重点, 加大标准制定力度。

根据当前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产业发展需求, 按照“面向市场、服务产业、自主制定、适时推出、及时修订”的原则, 围绕钢铁、石化、有色金属、汽车、船舶、装备制造、纺织、轻工、电子信息等9大产业振兴规划, 重点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化、产品创新与产品质量、节能减排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方面标准的研究制定。

特别要求石化和化工行业研究制定国IV车用汽油的行车试验、国IV车用柴油、燃料乙醇和脂肪酸甲脂 (车用乙醇E10、含5%生物柴油的柴油机调合燃料) 等标准。着力完善基础化学品质量规格、安全、卫生、环保、化工机械、设计、工艺等标准体系;开展危险化学品的检测和评价方法、高性能复合材料、工程塑料和有机硅、食品添加剂质量规格、食品接触性材料中物质迁移量的检测方法、有害物质限量、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方法 (饲料、化肥、农药) 、轮胎安全性能、涂料和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橡胶塑料和工业循环水再生利用、废弃化学品处理和处置、合理用能设计导则等标准的研究制定。

二、着力解决标准老化问题, 开展标准复审工作。

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现行工业领域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清理工作。标龄5年和10年以上的工业行业标准分别占总量的74.21%和57%, 2009年重点对标龄10年以上的16774项行业标准开展复审工作, 其中:化工行业364项、石化行业76项。通过标准复审, 废止一批水平落后的标准, 着力解决标准老化问题。

三、做好我国相关领域国际标准提案的推进工作。

务实做好相关领域在研80余项国际标准提案推进工作。

四、探索构建新的工业标准化工作运行机制, 强化工业标准化管理与协调。

一是以企业为主体开展标准化工作, 积极发挥各行业协会 (联合会) 、标准化技术组织和机构的作用;二是加大有关部门的沟通会商力度, 建立与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的“部际会商”机制;三是结合地方发展需要, 构建“部省合作”机制, 加强在标准制定、标准宣贯、标准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

研究制定行业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加强标准制定过程的规范管理。注重标准制定与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政策的衔接, 坚持行业标准与国家标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的结合。突出标准制定与技术创新、试验验证、知识产权处置、产业化推进、应用推广的统筹协调, 保证标准质量。

五、推进工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

篇4: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

1.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2.认真做好科学发展观进课堂的工作。

3.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4.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5.组织召开全省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会议。

6.推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7.着力抓好职业教育技能大赛。

二、加强课程评估和质量监测,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1.继续做好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估工作。

2.做好2009年度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三、改革命题考试方式,完善考试评价机制

1.组织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

2.组织好全省中考命题研究工作。

3.做好全省高职对口招生考试命题工作。

四、创建特色教研模式,丰富教研活动方式

1.研究制定教研工作基本规程。

2.积极开展高效课堂研究,推广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

3.加强网络教研工作的规划和研究。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

五、加强培训和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组织全省教研室主任培训。

2.组织教师的业务培训。

3.加强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4.深入调查研究。

六、强化自身队伍建设,提升教研服务水平

1.切实加强组织作风建设。

2.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内部建设,改善职工生活福利和办公条件。

综合教研工作安排表

月 份教 研 活 动 内 容

3月做好高中各学科网上跟进指导服务工作;完成2008年教研年鉴撰写工作;完成教研规划和规程起草工作。

4月拟召开市教研网站管理员培训会议;组织对部分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的成果鉴定、验收和评奖;完成向省申报的2009年省级教学研究课题的评审立项工作。

7月公开聘用部分网站特约编辑(通讯员)和《新校园》杂志特约编委。

11月做好《山东教学研究三十年》组稿、编稿、出版工作;继续开展乡镇整体推进农村中小学教学改革研究工作。

1-12月试编辑出版《新校园》教研版杂志1-4期;协助出版《新校园》学习版杂志1-12期,高考版1期。

高中教研工作安排表

月 份教 研 活 动 内 容

2-4月高中化学、语文、数学等优秀论文评选。

4月省外语教研会理事会议;高中历史优秀论文评选;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青年物理教师教研会年会;高中地理优秀论文评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

5月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

7月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研讨会议;高中数学教学经验交流会;高中物理教学经验交流会;高中地理教学研讨会。

8月高中化学教学研讨会;高中物理优秀论文评选。

9月教育质量监测;新课程调研活动。

10月高中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省中语会年会;承办华东六省中学物理教研年会。

篇5: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一是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活动。各乡镇开展大型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不少于两次,并利用元旦、春节期间的计划生育宣传月、“四下乡”活动和“7%26#8226;11”世界人口日、“9%26#8226;1”《人口与计划生育法》颁布纪念日等重大纪念日,开展群众性生育文化宣传服务活动,使计

划生育宣传教育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厂矿、进村入户,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人口意识和自我生殖保健意识。二是做好宣传品进村入户工作。各乡镇要按照县人口计生委的规划要求,统一订购、发放计划生育宣传品,扩大计划生育宣传品覆盖面,增大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量,加大计划生育宣传教育的感召力,使宣传品进村率达100%,入户率达75%,提高干部群众对计划生育政策和计生科普知识的知晓率。三是抓好五期教育工作。认真实施(达人计组[2006]5号)《关于积极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五期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方法和载体,按照分类指导、归口施教的原则,改过去集中办班式教学为个性化教育,与实施生育文化工程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多媒体电教设备等,全方位、多渠道、广角度开展“五期教育”,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知识需求。四是抓好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各乡镇要积极配合省、市、县婴幼儿早期教育试点工作,搞好师资专业培训,为全县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全面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扎实开展“关爱女孩行动”

一是开展一次以“关注法律、关爱女孩”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普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婚姻法》、《母婴保健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广泛深入宣传关爱女孩、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重大意义,宣传“以人为本”、“男女平等”、“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和“出生性别源于自然、人为选择有害社会”等新型生育观念,在全县形成关爱女孩、关心妇女、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开展一次专项调查,组织乡、村干部逐村、逐组、逐户调查掌握“独女户”和“符合政策生育的双女户”家庭及女孩的基本情况,建立女孩信息卡。三是健全关爱机制,建立“关爱女孩行动”基金,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制定关爱女孩的“七项”优待优惠政策,与计划生育“三结合”、劳动就业培训、春蕾计划、生育关怀行动、惠民行动相结合,对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独女户”和“符合政策生育的双女户”家庭及女孩进行资助、救助,使辍学的女孩重返校园、患病的女孩及时就医、生活窘迫的女孩度过难关,真正帮助困难家庭的女孩健康成长。四是开展一次打击“两非”专项行动,联合公安、卫生、计生、药监、妇联等相关部门,对各级医疗保健、计生技术服务机构、个体诊所和药物销售市场开展B超、染色体检测和人工终止妊娠术情况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两非”违法行为。

三、全面建设新型生育文化工程

一是各乡镇计生办严格按照四川省实施生育文化小区、中心、大院、计生中心户建设基本标准和达委宣发[2004]03号《关于实施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工程的意见》文件要求,因地制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巩固和完善乡镇生育文化中心、村生育文化大院、社计生中心户等载体,每个乡镇要建好一个生育文明示范村。二是巩固和完善省道202线达县西部永进、石桥、石梯、九岭、管村、金檀乡生育文化精品线,清理和修复省道218线万邻路、省道202线广开路、省道201线通宣路的计划生育宣传碑,打造达县“百里生育文化长廊”。同时继续与陕西帝标传媒有限公司的合作力度,对南外城区和重点乡镇进行科学规划,力争实现宣传广告牌达到150个。三是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图书角建设,严格按照达人口[2007]121号《关于建设人口计生图书角的通知》文件精神,与新农村建设和生育文化工程建设相结合,将图书、音像制品、报刊等计划生育宣传品归类放在图书柜,图书角“牌子”、图书管理制度、图书借阅登记簿上墙,建成50个规范性的人口计生图书角。

四、扎实抓好计生干部的业务培训

根据省市人口计生委对基层计生干部进行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的在职培训要求,以《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读本》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操作规范》为主要培训教材,采取集中分期培训的方式,完成对乡镇计划生育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努力建设一支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高素质、职业化的计生干部队伍,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纵深发展。

五、努力抓好计划生育宣传报道工作

一是各乡镇计生办及直属单位,报送县计生委的信息简报不少于四期,信息简报的内容要有新颖性;二是各乡镇计生办要加大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等宣传媒体上的宣传报道力度,正面

篇6: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汇报

今年以来,我区的人口计生工作在确保完成2010年目标责任书的要求以外,紧紧围绕全市的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及《责任书》,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高度重视,把人口计生工作摆在第一位

全市人口计生工作会后,我区党工委、管委会及时的召开了全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对我区的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在会上党工委、管理会与两乡,五个管理处签订了《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与公安、卫生、教育、宣传等7个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成员单位签订了《2010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责任书》,明确了各成员单位的工作职责。保证了计划生育经费的投入。

二、2010年预算情况

2010年区级财政预算投入10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34万元,公用经费6万元,计生专项经费60万元,其中:独生子女奖励经费30万元,农村计生经费5万元,农村基础服务费15万元,免费服务1万元,救助公益金3万元,其他6万元,现已全部到位。人均投入达到了43.57元。

三、人口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到2010年9月30日,全区总人口22951人,出生人口179人,其中男孩90人,女孩89人。

四、奖励政策的落实情况

1、奖励政策落实情况:

全区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686人(农村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561人,城镇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1486人),其中子女在18周岁以下的839人(农村的317人,城镇的589人),落实金额7.45万元(农村的3.746万元,城镇的7.051万元),落实率100%。

三千元一次性奖励落实情况:

到2010年9月底全区退休干部、职工233人,所需资金69.9万元,因数额较大,经研究决定分三年兑现。在2009年已经兑现了77人(2005年以前),兑现金额23.1万元。2010年兑现96人(2008年底)兑现金额28.8万元,余下的明年完成。

2、救助情况:

今年救助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及父母死亡伤残家庭12户,救助金额2.4万元。

3、优先优惠政策落实情况:

2009年高考加分13人,中考加分22人。

五、依法行政情况

1、乱收费治理

全区没有乱收费现象发生。没有发现侵犯群众人身权、财产权行为,没有重大、恶性案件发生及其查处和责任追究情况。

2、生育审批情况计划生育审查情况

全区考核年度共审批二胎34对;

在办理一孩生育登记卡、第二个子女生育审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等工作中没有发生过刁难推诿等现象。简化办证程序,便民利民,群众在办理有关证件时该减免的程序都已减免,按照

文件规定的简化证件及留存资料;在社会抚养费征收方面,全区实现立案在区,不存在超标准收费、不存在随意使用自由裁量权、不存在白条收费或使用不规范票据等现象。严格遵守收支两条线。办理一孩生育登记卡、第二个子女生育证等证件没有收费或乘机搭车收费、捆绑收费现象;对各项收费的依据、标准都进行了公示,没有乱收费、乱摊派,巧立名目收费等违法违纪情况;没有强制或“软”强制收取优生检测费、办理计生保险等现象;没有收取生育证工本费、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工本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费用等已明令取消的费用等现象。

3、亮点工程

沙沟乡的“一站式”服务大厅七个服务窗口同时开通,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工作效率。2010年又对该大厅进行了升级完善,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能力。

六、综合服务开展情况

1、宣传教育和综合治理工作

为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我区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利用下乡、走访和开展各种活动如春节慰问、5.29、7.11、母亲节和

9.25公开信发展30周年等一些大型的活动和广大育龄妇女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共发放各种宣传品6000多份,张贴标语200多条。在关爱女孩方面我区出台了关爱女孩优先特优惠政策,今年为五名贫困女准大学生发放了助学金10000元,还联合各部门救助了其它女孩,救助金额2000元。区还出台了性别比专项治理文件且明确了“治理靠县,责在政府”成立了政府领导牵头、有关部门参加的综合治理性别比办公室,在今年的专项治理行动中没有发现一例违法案件。

2、民心工程情况

为做好我区育龄妇女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我们结合季普查、综合服务日和“民心工程”为全区育龄妇女做到了服务热情,服务周到,服务全面,受到了广大育龄妇女的一致好评。今年我区“民心工程”进行了又一次升级,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医院联合,于六月份开始利用2个多月的时间为全区3908名育龄妇女进行了免费检查,免费服务率达到107.5%,查出各种疾病284 例,比去年减少了12.9%,并且给予治疗或提出医学建议。在检查时,除了进行B超、妇科、乳腺等常规检查外,还为一些育龄妇女做了肝胆B超。期间,区主管计生的王主任、计生局长、副局长等相关工作人员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3、计划生育协会工作

为贯彻落实省、市计划生育协会关于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千村(居)示范活动的精神,我区成立了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活动领导小组,骆驼房和洋西洼两村通过申请,经过验收,确定为我区计划生育协会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并把骆驼房村推荐为省级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按照示范村标准进行了自查和验收,为我区基层群众自治起了个良好的开端。现两村还在不断完善中,争取在三年内探索建立好我区基层群众组织长效工作机制。

七、药具管理与供应

1.药具管理信息平台的运用

2010年3月全省药具信息平台正式使用,为做好这项系统工程,我区领导在人员配备、设备投入、教育培训、责任落实等多

方面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克服了各项困难使药具工作走上了正轨,现在发药、登记、随访、统计、上报等信息平台应用各环节处于正常运行。我区录入随访信息的乡级单位有7个,按乡级单位计算的随访率100%。信息平台上报使用药具人员309人,全部录入了随访信息,按人数计算的随访率也是100%,育龄妇女信息完整率100%。

篇7: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12年全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紧紧围绕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中心任务,以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创新工作为着力点,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水平,促进我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发展。

一、夯实基层基础

1、强化孕前管理工作。采取以日常访视为主、集中访视为辅的办法将孕前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强春季普查力度。要在思想上重视春季普查工作,要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提高育龄妇女(包括流动人口育龄妇女)B超检测率。二是在春季普查基础上,筛查重点人群,完善重点人群管理档案,严格落实重点人群月访视制度和其他人群季访视制度。三是建立孕情监测例会汇报制度。每月基层要在例会上汇报所辖区域育龄妇女孕情情况,共同探讨和解决疑难问题。

2、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根据培训对象不同采取工作研讨、集中培训、以会代训、层级培训等方式加强基层计划生育干部业务能力,建立考试制度以强化学习效果,扎实业务功底,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3、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以健康家庭促进计划为主线,以健康家庭指导站为阵地,以重要节日、纪念日为载体,加强计生政策、知识宣传力度,精细化落实“家庭生命周期服务链”服务项

目,提高群众知晓率、满意率。对街道和村级室外宣传板进行重新更换。

4、完善信息化建设。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继续核对手工报表与微机报表;年内重点完善全员流动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入库率和个案信息核查,解决好工业园区和华城企业集团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建立流动人口报表季报制度。

二、继续深化特色工作

继续深化阳光计生、诚信计生、依法行政创新工作。

1、进一步推行人口计生政务公开制度,规范政务公开形式、内容、载体和渠道;

2、继续加强和完善法人单位诚信评估体系,与企业、育龄群众签订诚信计生承诺书,提高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综合满意率。

3、继续落实计划生育事项全程代理服务

篇8:2009年全省档案工作要点

一、围绕中心推进三项重点服务

(一) 以抓好扩大内需项目档案为重点, 推进档案工作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2009年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 全力抓好扩大内需项目档案工作。要把抓好扩大内需项目档案作为档案部门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 围绕省委提出的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的战略布局, 加强与项目主管部门沟通协调, 对项目档案管理提出要求, 开展业务指导和检查, 确保项目实施过程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 为项目尽快发挥效益和投资监管提供相关服务。

围绕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活力的各项任务, 加大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力度。要通过协会、协作组等方式把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全部纳入指导范围, 积极主动指导民营企业建档, 实现档案规范化管理, 帮助民营企业建立符合自身特点的“自我完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档案工作机制。

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任务, 加强对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指导和帮助, 尤其要密切关注新一轮企业重组与改制的动向, 按照国家档案局、国资委《国有企业资产与产权变动档案处置暂行办法》的要求, 切实指导企业做好资产与产权变动中档案的处置工作, 避免国有档案资产流失。

认真贯彻落实《企业档案管理规定》, 在抓好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同时, 指导企业切实建好自主创新、产品质量、生产安全、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档案,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档案的管理。省档案局将会同省劳动和保障部门对企业职工档案管理情况进行一次检查, 出台企业职工档案丢失损毁的补救办法。

(二) 以抓好新农村建设档案为重点, 推进档案工作为农村改革发展服务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结合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任务,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 统筹城乡档案工作协调发展, 努力建立与农村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相适应的、覆盖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和全体农民的农村档案工作体系。要在抓好村级档案的同时把重点转向乡 (镇) 一级。省市县三级档案局的领导同志要每人确定一个农村档案工作联系点, 加大对农村档案工作的调查研究力度、经验推广力度、业务指导力度以及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 切实解决农村档案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县级档案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 争取把档案工作纳入对乡 (镇) 村工作的考核内容, 纳入示范村、小康村、文明村的建设内容, 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安排, 从保护国家森林资源安全和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出发, 积极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工作, 切实加强林地承包、流转、经营、处置、勘界等各个工作环节及时建档和规范化管理, 使国家森林资源流向清晰, 农民的各项权利不受侵害。

认真细致地做好农村各立档单位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修改与完善工作, 要特别注重把农村土地、林权、房产、社保、就业、教育、医疗等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档案, 农民合作组织、专业户、龙头企业等农村各种新型社会组织和新的工作领域的档案, 以及农产品种植、检测、加工等方面的档案纳入到农村档案资源体系中来, 确保农村档案资源不断丰富和完善。要进一步强化乡、村两级档案部门的档案利用功能和服务功能, 已经实行村档乡管的地方, 要努力解决各村档案的日常利用和方便村民利用问题。要加强对乡、村两级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 使他们增强档案意识和法治意识, 增加档案工作的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要求, 提高工作水平。

(三) 以加强“两个体系”建设为重点, 推进档案工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

要把涉及教育、医疗、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物权、诚信、知情权和公共服务获得权等八个方面的涉及民生的档案纳入业务指导范围, 加强监管。对已有民生档案资源要摸清情况, 编制详细的民生档案目录, 进行科学的整合开发, 有条件的地方要优先对民生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以方便人民群众查询利用;对于新形成的民生档案, 要实行定期向县级以上综合档案馆备份制度;对于过去因管理不当造成民生档案丢失损毁的, 要推出必要的补救措施, 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二、以综合评估推动公共档案馆建设

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是新形势下推动档案事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手段。各级档案部门要以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综合评估为动力, 抓住机遇, 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信息化建设、服务窗口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馆库建设, 完善公共档案馆的服务功能, 整体提升全省档案工作水平。要齐心协力做好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 申报文明城市的地方要把档案馆测评同评估工作结合起来, 从实际出发, 找准本地区档案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主动向党委和政府汇报, 争取得到党委和政府的支持, 解决一些影响档案事业发展的实际问题。

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 完成好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任务, 同时做好各级各类档案馆进馆范围的修订工作, 确保把涉及普通人、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反应该立档单位基本职能的文件材料列入归档范围, 纳入进馆范围, 夯实档案信息资源基础。要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归档工作, 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电子文件中心建设。

按照国务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认真做好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要认真总结查文查档服务窗口建设的经验, 注意收集利用效果事例, 研究改进服务、方便公众的具体措施。

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重大活动, 开展各种档案宣传和服务。一方面积极参与当地党委、政府开展的重点宣传活动, 主动提供档案服务;另一方面要发挥档案资源优势, 利用报刊、出版物、电视文献片、展览、网络、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 大力宣传新中国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成功经验。

省档案馆要全力做好搬迁工作。各市地县要认真执行国家建设部、发改委新发布的《档案馆建设标准》, 达不到规范要求特别是贫困县的档案馆, 要抓紧做好档案馆建设的可研报告, 争取当地政府批准立项, 以获得国家给予的资金扶持。

三、坚持不懈抓好各项管理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加强依法管理是保障。要抓住全国人大修订《档案法》的有利时机, 深入开展档案法治宣传和档案法制建设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围绕“两个体系”建设和新领域的档案工作, 以民生档案、重大活动档案为重点, 进一步加强档案法规体系建设, 完善科学的档案管理机制, 促进档案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发展。深入贯彻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 注重研究和解决实施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档案行政执法检查, 加大对违法案件查处力度, 形成依法治档、依法管档、依法用档的良好环境, 不断提高依法管理档案事业的能力和水平。

推动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强化安全管理是基础。要深刻认识当前档案安全形势的严峻性, 把确保档案万无一失作为档案部门和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 强化措施, 从严管理, 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要集中开展一次档案家底大普查, 各级档案局要自上而下开展一次档案保密和安全保管的专项检查, 看各项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和得到有效落实;看工作的各个环节是否存在漏洞和安全隐患;看档案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是否齐全、能否真正保证档案的安全等等。各级各类档案馆、档案室都要制定应急预案, 对各种突发灾害、突发事件到来时怎样抢救和保护档案制定出方案, 以保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档案能够得到妥善处置。对重要的档案要实行多套、异地、异质备份制度, 对已有缩微、复印、数字化等副本的档案原件一律封存, 以复制件提供利用。继续做好国家重点档案的抢救和保护工作, 对每个抢救项目要进行跟踪问效, 项目完成后要及时上报结项报告, 保证把国家补助的专项经费管好用好。

篇9: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近期,北京局队召开2009年北京市人口变动和劳动力调查工作布置会议,部署2009年北京市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劳动力调查和群众安全感调查工作。北京市统计局副局长王红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详细介绍了调查方案,重点讲解了调查的组织实施过程、工作安排和具体要求,并就如何做好调查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

王红在讲话中强调了三项调查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在调查工作中要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领导,既要有专人负责人口调查工作,又要保证人员质量,同时要做好工作衔接;要从组织实施和协调基层两个方面给予经费保障,确保调查工作顺利进行;要主动解决问题,将调查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协调,要加强与基层单位、相关部门的协调,加强与市局、总队的沟通,加强区县之间的横向交流,为调查员入户登记创造良好的条件。三是加强质量控制,制定各阶段质量控制措施;加强现场指导,及时纠正调查过程中的偏差;加强数据评估分析,关注重点指标。四是加强工作总结,在调查过程中,要注重积累,注重总结,结合新情况、新特点,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为第六次人口普查积累经验。

会议还对人口调查工作考核办法及质量控制办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修改意见。

四川省人大要求切实改善统计执法薄弱环节

近日,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志文所作的《四川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四川省统计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执法检查报告》)。

常委会完全赞同《执法检查报告》,并认为:近年来,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贯彻实施统计法律法规,在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建立统计工作体系、增强统计服务功能、提高统计工作水平、加大统计执法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较好地发挥了统计在服务党委重大决策、满足公众信息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新形势、新任务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省统计工作基层基础和统计执法机构、环境等一些环节依然比较薄弱。此外,常委会还就深入贯彻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强化全省统计工作提出了意见。

安徽省县级非公经济考评首次开展

为进一步促进县级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日,安徽省政府决定对2008年县级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由省统计局具体实施。

此次考核评价工作是第一次针对县级开展的。为顺利完成评价工作,安徽省统计局高度重视,迅速组织召开相关专业处负责人会议,研究并布置工作。各相关专业处密切合作,测算县级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研究确定考核评价指标,积极整理加工分县的相关专业指标。与省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办公室加强联系,及时取得了工商、税务、工商联等部门的有关资料。将归集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后,对61个县(市)进行了计分评价。评价结果上报后,得到省政府有关领导及有关部门的肯定,认为省统计局落实工作行动迅速,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基本反映了各地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状况。

篇10: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决定》精神,坚持争先创优目标,以稳定低生育水平和逐步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首要任务,突出信息化建设、违法生育和“两非”案件查处两个重点;把握整体工作水平不下降、统计数据不造假和执行政策不偏差三个基本点,完善长效工作机制、考核评估机制、案件查处协作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四项机制,进一步推进“生育服务关怀行动”,稳步提高全市人口计生工作整体水平。

二、工作目标

(一)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88%以上,政策外多孩率控制在1%以下;

(二)出生人口性别比继续保持下降趋势;

(三)出生人口统计准确率达到98%以上;

(四)两年以内生育对象长效节育率达到70%以上;

(五)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率达到85%以上;

(六)社会抚养费征收2009、2010年度到位率达到80%,当年到位率达到50%;

(七)计生知识群众知晓率达到90%以上;

(八)全面落实法定的计生奖励优惠政策。

三、工作措施

(一)加大统筹力度,落实工作保障。

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完善市乡两级人口计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大领导小组对有关部门履行计生工作职能的协调力度,在执行上级有关奖励和惠民政策时,注重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坚持齐抓共管,强化城乡协作、联合执法等举措,完善与纪委、监察、公安、卫生、民政、人社等相关部门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和常态化协作协调机制。加大财政投入,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要求落实计划生育事业费预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公益性服务和以钱养事的要求,确保计生工作运转和免费技术服务落实。

(二)加强重点工作,提升整体水平。

坚定不移地稳定低生育水平。全面贯彻《湖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认真落实和完善人口和计生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加强对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生育行为,依法做好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加大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力度,依法申请强制执行一批典型案件,并予以公开曝光。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加强计生、卫生、药监等部门协作,加大完善B超孕检、终止妊娠手术、终止妊娠药品、出生实名登记等管理制度的落实力度,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及时发现管理漏洞和“两非”线索。继续加强区域协作,充分发挥“打非”专班作用,加大对“两非”及遗弃女婴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乡镇的调研、指导、督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爱女孩优惠政策》,扩大计生困难女孩家庭的救助范围,落实中考、高考加分奖励政策,营造全社会有利于女孩成长的舆论氛围。

特别注重计生服务关怀,大力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坚持“面向基层、深入乡村、服务上门、方便群众”的工作方针,强化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方式方法,确保为育龄群众提供免费计划生育基本服务项目的落实。深入推进“生育服务关怀六项行动计划”,大力推行免费新婚健康检查,开展孕产全程服务关怀,及时提供安全、有效、适宜的避孕节育服务,继续开展妇女宫颈癌、乳腺癌筛查,努力满足群众对生殖保健服务的需求。

创新方式破解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题。依法开展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强化双向服务管理职责,加强部门配合和属地管理,堵塞城区、镇区流动人口管理漏洞。总结经验,扩大市外流动人口区域协作范围。提高流动人口信息平台有效反馈率、办(验)证信息入库率、有效联系率,推进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盘棋”建设。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继续做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制度的落实,加大独生子女保健费和落实企业退休职工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兑现力度,整合部门资源,加大对计划生育困难家庭的帮扶力度,积极推进社会经济惠民政策同计划生育工作相衔接。

(三)加强基础工作,落实长效机制。

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全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麻办发[2010]66号)文件精神。理顺计划生育管理机制,落实各行政村(社区)人口计生工作主管领导,配齐配强女性计生专干。强化市纪检监察、法院、检察院、公安、卫生、财政、民政、工商、药监、房产等有关部门在人口计生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和目标任务。

健全计生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将人口计生工作成效作为干部运用、奖惩、否决和聘用人员是否续聘、连任的重要依据。对符合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落实奖励,根据新的形势和上级的有关规定,修订完善计划生育工作责任追究办法,增强责任追究的针对性和对工作的促进作用。对工作严重失职渎职、统计弄虚作假的责任人员,依照规定给予纪律处分、经济处罚。

强化计生事业保障机制。逐年增加计生事业费的财政预算,保障法定计生奖励优待政策的落实兑现,加大对市乡计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的投入。加强对计生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管,保障乡镇计生办(服务站)、村级计生专干工资待遇。完善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机制。加大对乡村计生干部的培训力度,通过业务培训、岗位锻炼、交流学习、量化考核等方式,大力加强乡、村计生干部和技术服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培养。

(四)加强五项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依法行政执法体系建设。落实计生执法机构和人员配备。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开展诚信计生活动,对粗暴执法、违规施术、乱收费乱罚款、计生奖励政策不落实等问题进行处理,巩固文明执法成果。关注信访、网络舆情,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十二五”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规划工作,按期完成黄冈市下达的乡级服务站新建和改扩建任务,提升“两化”建设水平。坚持依法执业,规范服务行为,严禁超范围服务。深入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质量管理年”活动,通过开展“科技大练兵”,进一步提高各级人口计生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水平和质量,不断深化优质服务内涵。

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卫生、公安、民政、人社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充分发挥人口信息系统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提供依据作用。提高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国家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全省人口计生信息共享平台等数据库的运行质量和效能。加强计生统计业务建设,开展打假挤水整治行动,提高人口计生统计质量。

加强生育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第四阶段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继续推进生育文明家园推进计划。进一步推动计划生育宣传品进村入户工作,提升宣传工作整体水平。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体和生育文化建设阵地开展社会宣传,创新生育文明建设活动。进一步丰富宣传教育内涵,拓展宣传教育领域,增强宣传教育活力,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提升宣传教育效果。

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开展创新创优活动,按照黄冈市“一县一品”的要求夯基础、创亮点、树品牌。深入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加强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大力推进基层计划生育群众自治工作。加强人口计生系统作风建设,完善落实“三项公开”,开展基层“阳光计生”行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树立人口计生部门的良好形象。

(五)加大落实力度,实现工作常态化。

一是目标任务常态化,实行分阶段考核结帐,将各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经常工作之中;二是“两非”和违法生育案件查处常态化;三是责任追究常态化,要综合运用多种追究手段,及时对失职渎职的单位和个人兑现责任追究,不能等到年终算总帐;四是技术规范服务常态化,为育龄群众提供及时、便捷、优质的计生

篇11:2009年安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12年,是新一届党委、政府任职的第一年,也是全区人口计生工作提升工作水平的机遇之年。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整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4.26”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这一根本任务,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狠抓宣传教育、阵地建设、队伍建设;以规范经常性工作为立足点,狠抓育龄妇女管理率、查体到位率、长效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社会抚养费征收率;以深化村民自治为支撑点,狠抓群众参与、合同签订、奖惩兑现、利益导向;以开展优质服务为结合点,狠抓技术服务、入户随访、行风建设,以研究破解新问题为突破点,狠抓非婚生育治理、打击“两非”行为、流动人口管理、城市社区管理;继续保持人口计生工作良好发展势头。

主要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宣传教育,优化舆论环境

一是以纪念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确立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社会化大宣传,构建以区委宣传部为核心,计生、广电、文化、工会、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协调配合的“大宣传、大联合”格局,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合力。利用春节、5.29、7.11、“三为主”提出30周年等纪念日,宣传计生政策、优生优育知识,组织2~3次有影响力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1-

浓厚舆论氛围。二是继续开展新型生育文化创建活动。突出特色,重点开展面对面宣传,在进家庭上下功夫,在群众参与上做文章。深入开展村级婚育新风模范家庭评选活动,把宣传活动融入服务之中,推进“五进家庭”活动持续深入开展,推进村级移风易俗,促进男女平等和新型生育观念的形成。三是继续优化户外宣传环境,提升宣传阵地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实现宣传标语板牌、设施更新温馨化,宣传活动经常化。力争年内全区85%的村(居)达到示范村(居)标准,村级宣传阵地面貌显著改观。

二、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优化工作环境

认真执行人口目标责任,严格落实重点管理、黄牌警告、一票否决、离职审计、追踪奖惩制度。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不动摇,落实定期督查、问题约谈等警示制度。坚持区级领导联系镇街、区直部门帮包薄弱村制度。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人口计生工作大的方向不动摇,做到工作持之以恒。

三、继续强化基层基础,确保低生育水平的稳定

一是深化“4个100%”的落实。在努力提高查体率、孕情跟踪率、社会抚养费征收率、信访查处率的同时,更加注重查体质量和剩余人员的落实,更加注重对中断孕情人员的调查处理和原因分析,更加注重首次征收比重和依法征收、规范使用,更加注重造成信访问题的原因分析和工作漏洞的查找。二是定期在全区开展清理清查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口基础信息共享平

台建设,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准确一致,澄清各项管理底数,加大对非法婚姻和非婚生育的治理,提高育龄妇女管理的覆盖率。三是继续开展好争创无违法生育村(居)和无多胎生育镇(街)活动,加大长效避孕节育措施和流引产的落实力度,努力遏制违法生育上升的势头,切实稳定当前的低生育水平。

四、实施综合治理,改善出生人口性别结构

进一步健全实名登记、信息共享、孕情随访服务等制度,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持二孩《生育证》人员和符合办证条件而未办证人员的随访服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范私自终止妊娠行为的发生。成立打击“两非”案件专项工作组,并作为常设机构,定期开展联合执法活动,加强对B超、流引产药物市场的管理。严厉打击“两非”案件以及假手术、假证明、非法为他人摘取节育器等行为,力争在典型案件查处上有突破,在全社会形成高压态势。

五、完善社区管理,全面加强城市人口计生工作

加强城市计划生育干部建设,进一步完善“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的工作机制。增加经费投入,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力争50%以上的城市社区达到“三室两栏一厅一校一机”的标准。加强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育龄人员的管理,深化“国策再教育”活动,对履职部门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继续加强 “全员人口信息平台”的信息采集和作用的发挥,定期开展流动人口专项清查活动,实行分类管理,积极构建“一盘棋”工作格局,实现城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无

缝覆盖。

六、加强经常性工作督查力度,强化监督考核

进一步完善“月检查、季通报、半年考核奖惩、年底综合汇总兑现”工作机制。加大平时经常性工作指导和调研的力度,根据镇街不同特点,采取更加灵活的考核方式,精简考核内容,简化考核程序,突出工作重点,严格兑现奖惩,强化工作的推进机制,发挥考核的工作推动和工作激励作用。根据平时调查、信访调查和阶段性考核中发现的问题,查找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研究措施,狠抓落实,从调动工作积极性和激发工作活力入手,引导基层做好经常性工作。

七、深化村民自治,完善利益导向

以提升村级干部工作能力和工作主动性入手,增强村级自治能力,进一步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章程合同,落实“包保责任制”,加快薄弱村转化提升,促进工作均衡发展。狠抓基层专职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力度。进一步完善落实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严格落实各项法定奖励政策,争取村级集体经济利益向计生家庭倾斜,做好计生家庭新农合、新农保的落实工作,抓好企业特别是困难企业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加发养老补助政策的落实,真正使计生家庭最大限度的享受优先和优惠政策。

八、坚持依法行政,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维护低生育水平和社会秩序“两个稳定”,加强依法行政日常监控,提高执法能力。坚持村(居)民自治,坚决杜

绝工作方法单

上一篇:《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宣传发动阶段工作方案下一篇:初中800字作文:这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