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2024-05-18

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精选11篇)

篇1: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 刘莉

摘要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特殊部门,每天要迎接全院所有手术科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工作。由于人员流动性大,工作环节多而复杂,护理风险较其他临床科室更大。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我院将护理标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了标识形象直观、色彩醒目等优点,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患者的安全度和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关键词 护理标识 应用 手术护理 1.手术患者系列标识 1.1腕带识别标识

病区护士于手术前在患者手腕带上填好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室、床号、过敏史、血型和术前诊断,原则上佩戴于患者的手腕上,特殊情况佩戴于患者下肢,无药物过敏的患者用蓝色腕带,有药物过敏的患者一律用红色腕带。从患者进手术室到离开手术室,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手术结束后,便于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核查。1.2管道识别标记

①输液管道

在手术中,患者安置的输液管道在透明敷贴的上方(便于观察注射部位)标明置管的日期、时间、置管人签全名。静脉管道用红色表贴。②引流管道某些手术患者在手术结束时身体带有多根引流导管,每个导管在导管与引流袋连接处贴有专门的一次性标识,注明日期、名称、操作者及备注,如胸腔引流管用浅绿色色,腹腔引流管用绿色,导尿管用黄色,T管引流用紫色。1.3手术部位标识 择期手术由主刀医生术前一天在手术部位划标识,急诊手术由手术医生在确立手术方案后在手术室进行标识,标识要求是在手术消毒铺巾后仍清晰可见。方便手术医生、麻醉师、手术室护士三方核对。2.环境标识 2.1手术区域标识

在手术室不同的区域都有明确的标识,如清洁区、缓冲区、洁净区、污染区。每个区域都在醒目处悬挂标识牌,提醒参加手术人员检查自己的着装及操作是否符合要求。2.2手术间标识

每个手术间门上有醒目的号码,以提醒参加手术的医生在第几手术间 进行手术。3手术室药品标识

3.1药品放置标识

将外用、内用药物及毒、剧、麻药物分开放置。每种药物都注明药物名称、剂量、浓度及有效期,毒、剧、麻药物由专人专柜保管,每班检查。3.2药品使用标识

配制不同药物时,在注射器上粘贴不同颜色的标签,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剂量、时间、用法。4.手术室其他物品标识 4.1 无菌物品的标识 手术室无菌间内的无菌包外都有标识,注明包的名称和灭菌日期及有效期,并根据无菌架上的标识归类放置,这样既方便取用,也便于检查保管,减少过期物品的回炉率。4.2一次性物品的标识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种类也不断增加。标识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各类一次性物品都按照标识分别放置在塑料筐内,不仅方便取用,更有效防止一次性物品的挤压和过期。4.3贵重仪器标识

手术室的各种贵重仪器如电刀、电动止血带、超声刀、显微镜及显示器都粘贴标识,注明仪器的名称,注意事项及使用流程,重点标明安全值范围,如腹腔镜气腹压力设置为12-15mmHg,宫腔镜膨宫仪的压力范围为25-30mmHg,防止错误使用。各种贵重仪器定点放置、专人管理。4.4卫生处置的标识

每个手术间的拖把抹布都是专物专用,并用红色标识注明房间号,有效的避免交叉感染。4.5其他物品标识

手术室的其他物品如各种体位垫、搁手板、推车等都粘贴标识,便于使用、管理。讨论

手术患者腕带标识、手术部位标识,特殊仪器的安全指数标识等为规范医疗管理提供了可靠地查对辅助工具,形成了安全有效的预警机制,确保患者安全,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管理工作效能。减少医疗纠纷和护理差错的发生。所有的物品药品定点存放保管,标识明确,使手术室护士使用方便、迅速,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保障手术工作顺利完成。醒目的标识能起到警示、提醒、敦促的作用。规范护生的护理行为和操作,让她们迅速熟悉手术室环境,早日融入手术室工作中

总之,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科室,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护理识别可以将手术室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护理人员对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为规范医疗管理提供了可靠的查对辅助工具,形成了安全有效的预警机制,极大地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孙元美 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护理研究 2006年第9C期

郑芝芬;蔡学联;陈爱初;唐晓英;;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实践和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7年13期

篇2: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管道标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管道设计7种颜色不同的标识,进行管道规范化管理。结论

使用管道标识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及风险防范意识,保证患者安全,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管道标识;护理;安全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nursing 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in pipeline identification.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ipeline design 7 kinds of different colors of the logo,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pipeline.Conclusion the use of pipeline markers can improve the nurses work efficiency and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reduce nursing errors,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Keywords:Pipeline identification Nursing Safety

神经外科术后的患者常留置多种管道,如创腔引流管、侧脑室引流管、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导尿管、鼻胃管等[1],护理环节多,如果护理不当,易发生管道识别错误,从而导致护理差错的发生。根据“人们在观察事物时,80%的信息是从视觉上获得的[2]”这一心理学研究结果,我院从2013年4月起对管道标识进行规范化管理及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采用一次性粘贴式标签,彩色大标识设计为长10cm,宽5cm;彩色小标识设计为长6cm,宽2cm;共有红色、蓝色、紫色、黄色、粉红色、和绿色七种颜色。白色标识设计为长6cm,宽2cm。

1.2方法:黏贴于患者治疗所需的各种管道上。

2管道标识的应用

2.1各种管道对应的标识颜色

2.1.1各种输注标识:动脉导管用红色标识;中心静脉压监测导管用蓝色标识;肠内营养管用紫色标识。

2.1.2体内冲洗导管标识:腹腔冲洗、膀胱冲洗等治疗所需的各种腔内冲洗导管,采用黄色标识;吸痰冲洗管用粉红色标识;气道湿化管用绿色标识。

2.1.3各种引流管标识:鼻胃管、尿管、各种引流管(包括各专科术后引流管)均为白色标识。

2.2引流管标识书写格式

导管标识上注明管道名称、置管日期。

2.3标识黏贴方法

2.3.1各种输注标识部位

2.3.1.1瓶/袋/注射器标识:将代表各种输入/冲洗目的的颜色大标识黏贴于输液瓶/袋空白处,标识上注明用途。

2.3.1.2输液器标识:将代表各种输入/冲洗管道的颜色小标识黏贴于莫菲式滴管下端,对齐包裹于输液管,将两层贴紧固定。

2.3.2各种引流管标识部位

统一黏贴在相关引流管道的末端,对齐包裹于管道末端将两层贴紧固定。

3效果

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我科未发生导管连接错误的不良事件。在平时工作中,均能够在3秒内准确无误地找出对应的管道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4讨论

4.1降低护理风险

神经外科护理工作量大,患者留置的管道多,有些管道可用输液管代替,如膀胱冲洗管、侧脑室冲洗管,一不小心,极易混淆[3]。规范化使用管道标识,不同颜色的标识区别不同的管道,一目了然,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避免液体误接和管道误接的差错。

4.2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不同颜色的标识,能够帮助护士快速、有效地区分各种管道,有针对性地进行查对和交班,提高了工作效率。

4.3 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安全

通过健康教育,鼓励患者及家属参与护理安全管理,积极配合、监督、反馈规范使用管道标识的情况,帮助科室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篇3:护理标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资料与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3月手术室择期接受手术患者128例, 男71例, 女57例, 年龄21~72岁, 其中患有血液传染病3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 各64例, 观察组男33例, 女31例, 年龄26~68岁, 平均 (43.6±8.1) 岁, 血液病19例。对照组男38例, 女26例, 年龄21~72岁, 平均 (42.1±10.4) 岁, 血液病11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血液疾病患者比例方面 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 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护理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操作流程, 在此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标识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1确立护理标识种类:护理标识根据用途可分为3类, 具体包括警示标识、环境标识和患者标识。a.警示标识:主要采用不同颜色标签对患者手术所用药品加以区分, 如红色标识代表氯化钾等药物, 蓝色标识代表外用药, 黄色标识代表静脉用药[4]。b.环境类标识:可对手术室不同区域、手术设备、防护警示和卫生处置4种。其中区域标识是因为手术室中不同病区环境要求有一定的差异, 临床消毒常因误操作出现纰漏, 可根据不同要求进行颜色标识, 以红色标识代表污染区, 以绿色标识代表清洁区[5]。设备标识主要是方便手术用器械、仪器就近和方便取用的原则, 在其特定位置辅以标识, 以“火焰”标识代表防燃, 主要用于火 源、易燃 物和氧化 物 , 以“水”标识代表防湿。防护标识主要用于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在手术室门外悬挂警示标识, 同时提醒患者家属加以防护[6]。卫生处理标识主要用于对手术室卫生用品进行颜色标识, 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c.患者标识:是标记患者信息的快速身份识别标识, 是由护理人员在术前填写患者相关情况, 并将不同颜色的腕带标识佩戴于患者腕部, 其中蓝色标识代表普通患者, 粉红色代表女婴, 粉蓝色代表男婴, 对于高龄、昏迷、全麻、视听障碍和易坠床者以耀眼的红色进行标识。实施手术前由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理进行交接, 并核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区、诊断和手术区域等情况[7]。2护理标识的应用:对于药品使用过程中, 以及麻醉、管道、过敏和切口等情况也应进行标识。手术实施过程中, 在以多种药物混合配置时, 应在将药品抽吸至注射器内后加贴相关标识, 并标注混合后药品的名称、浓度、剂量和时间等。麻醉药品设专门的标识, 如在抽吸和稀释后的针管外贴以标识, 方法与药品标识方法相同。管道标识:对患者所应用的输液管、引流管等管道进行醒目标识, 可贴在管道接头的部位, 以减少护理错误的发生。存在药物过敏史者应对可能过敏的药物做好相关的记录和标识, 并将相关标识和记录悬挂于输液架醒目位置处。切口标识:主要采用蓝色或黑色油性标记笔标记, 并以碘酒固定, 护理人员在术前访视时检查切口标识是否黏贴, 以及位置是否正确[8]。3护理标识的培训:护理标识建立后, 对手术室护理相关人员进行统一培训, 熟悉并掌握标识的具体含义和使用方法, 定期组织考核, 对不合格者再次组织培训直至合格为止。

指标观察:定期组织两组考核, 并比较两组的护理质量评分、医生和患者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差异。其中护理质量评分包括:物品准备、无菌操作、无菌物品管理和护理文书4部分, 采用百分制, 分值越高则表示护理质量越高。满意度调查采用自制问卷的方式进行, 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项, 并计算总满意度, 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数以 (±s) 表示,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α=0.05为检验水准。

结果

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均较高, 其中以观察组在物品准备、无菌操作、无菌物品管理和护理文书书写等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医生和患者满意度评价:分别抽取34名手术室相关医生进行问卷调查, 其中观察组 总满意度94.1% , 对照组76.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对128例患者的问卷调查表明, 两组的护理 总满意度 分别为92.2% 和75.0% , 观察组显 著高于对 照组 (P<0.05) , 见表3。

护理风险事件差异评估:两组均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其中观察组4例, 总差错率6.3%, 对照组15例, 总差错率23.4% , 观察组显 著低于对 照组 (P<0.05) ,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4。

讨论

护理的精细化管理是我国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不仅可以避免因细节操作失误带来的安全风险事件, 还会提高护理质量, 满足医生和患者的需求。

手术室作为临床工作最前沿, 护理工作异常繁重, 尤其是护理工作中细节较多, 若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难以完成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护理标识是将日常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护理错误, 以及容易出现疏忽和纰漏的内容, 辅以不同颜色的护理标识, 以便在工作中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一项措施。目前, 护理标识在国内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有所应用,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杨素娟等[2]研究发现通过对手术中应用的药品、器械和环境加以标识, 利于护理人员识别, 不仅可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 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本组研究也发现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提升, 且同时对医生和患者的调查表明, 其对护理的总体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而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几率则较低, 这也说明护理标识制度是针对手术室常见的风险因素加以识别的有效措施, 不仅对护理人员有警示的作用, 还会对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有所帮助, 从而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总之, 护理标识有助于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效率, 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并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值得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李艳, 朱贞, 雷凤琼.完善的护理标识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 2012, 4 (1) :41-42.

[2]杨素娟, 周黎华, 李梅.护理标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9) :135-136.

[3]颜咏梅.手术室使用护理标识进行风险管理的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51 (4) :131-133.

[4]王芳, 陈莹.风险管理在综合病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 2009, 27 (10) :60-62.

[5]吴雪琼, 马继, 陈丽, 等.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 (26) :152-157.

[6]冯迪.护理标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 (1) :133-134.

[7]陈蕾, 张育森.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 2010, 17 (11) :32-34.

篇4: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护理标识;手术室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1-0088-02

手术室护理管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如人员流动性较大、应急情况多、高值先进仪器的使用增多,同时患者维权意识增强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了护理质量的提高,护理风险也加大,而护理风险又会直接影响患者的安全。如何降低手术护理管理中的风险,降低不良医疗事件的发生成为手术室风险管理的焦点[1]。本院于2015年1月继腕带标识、手术切口标识后将护理标识管理引入到手术室护理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4年7月—2014年12月未实施护理标识的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150例为对照组,其中共有男性患者84例,女性患者66例,其年龄在12~69(26±4.5)岁之间;选择2015年1月—2015年6月实施护理标识后的手术室择期手术患者150例为观察组,共有男78例,女72例,年龄在26~67岁,平均(45.1±7.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引流管标识:采用红、蓝2种颜色的自粘防水标签纸,规格6cm×1.5cm长方形,印有导管名称、部位、日期、签名四个项目,手术过程中患者留置的管道均使用管道标识。根据管道的风险程度分为一类管道和二类管道,对应使用红、蓝色的贴纸,贴于据管道末端5cm处。

1.2.2、无菌物品的标识定位:手术间一次性物品定位、定量、分类放入统一购买的塑料筐内,塑料筐外贴有手术室护理领导小组确定的颜色醒目、格式统一的5cm×8cm自粘防水标签纸。无菌包区域标识清楚,按消毒日期先后顺序分科、分类摆放,统一以物架为准,并按“左取右存放”的使用原则取用。

1.2.3、仪器设备双标识、双向定位:

“双标识”仪器管理方法是对其参考数值采用警示性标识的方法以进行提醒,对其使用方法、保养及注意事项采用卡片标识的方法,以方便护士学习和应用。

“双向定位”是设计制作仪器分布表白板,并在每个仪器上标识它的归属位置,根据分布表正向找到仪器,根据定位标识反向将仪器物归原处。

1.3指标观察

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医生与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其中,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护士术中配合质量、物品准备、无菌物品管理及仪器使用与管理,利用百分制评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分析利用SPSS16.0展开统计学分析,均数利用( )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检验和 检验,利用 =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均达到较高的水平,护理标识实施后在护士术中配合质量、物品准备、无菌物品管理及仪器使用与管理等方面评分与对实施前比,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医生、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分别抽取58名手术科室医生展开问卷调查,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8.5%,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4.6%。护理标识实施后的总满意度与对实施前比,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抽取150名术后患者回访调查,在患者的术后回访满意度调查中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8.6%,对照组总满意率为78.5%。护理标识实施后的护理总满意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均发生了护理风险,护理标识实施后共发生5例,总差错率为0.03%(5/150),实施前共发生16例,总差错率为0.1%(16/1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3.1、管道标识的有效应用加强了手术患者安全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手术后巡回护士及时将管道贴上标识,对护士操作起到提示、警醒的作用,有效杜绝了护理缺陷的发生,形成了安全有效的预警机制,为管道的护理营造了安全的操作环境。标识颜色不同区分了不同导管方便观察,护理标识上标有置管日期及置入尺寸可提醒医护人员注意定期更换导管及观察导管是否滑脱,管道标识的设置能起到提醒警示的作用,不但减少了手术后护理隐患和缺陷而且也大大减少了病房护士重复无效劳动。规范有序的醒目标识,有助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准确的查对与交班【2】。

3.2、无菌物品标识在手术室推广以来取得显著成效。通过科学管理,物品放置整齐,标识醒目,一目了然,使每位工作人员明确物品摆放位置,取放方便。

3.3、仪器设备的双标识、双向定位大大提高了手术室护士工作效率、外科医生满意度和仪器的归位率,降低了仪器故障率。

总之护理标识的应用,使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医生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优于护理标识实施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这说明实施护理标识措施的有效性,不仅可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到警示性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对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护理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廖冰野,丁丽英,谢卫珊,陈柳云.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现代临床护理,2007,25(2):42-43+50.

篇5: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本论文是一篇关于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的优秀论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护理论文的写作者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摘要:本文主要对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讨论,以此来提高我院护理服务质量,推动无缝护理理念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通过选取了我院3月-11接受外科手术的患儿120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为60名。其中,对照顾采用常规的护理策略,而观察组采取了一对一的无缝护理模式,并对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论: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受到了患儿、家属的一致认同,大大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结果:无缝护理模式虽然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但在实践临床应用中,有效提高了护理水平,非常值得推广与应用。

篇6: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评价在手术室护理中细节护理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 整群选择该院12月―6月接收的96例行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8),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实施细节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评分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5.17±3.24)分,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79.25±4.29)分,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两组数据通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根据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实施细节护理,可缓解和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使其主动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提高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细节;满意度;并发症

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构成部门之一,是治疗疾病的一重要场所,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除了取决于医师操作技术外,还取决于其护理工作质量和水平的高低[1-2]。通过大量实践证明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针对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和治疗护理需求予以个性化且合理的护理措施,不仅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便于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3]。该研究在月―206月就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详细论述,并予以评价,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该院年12月―年6月接收的96例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4例,年龄在18~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46±8.23)岁,手术类型如下:骨科手术23例,普外科手术34例,神经外科手术14例,妇科手术12例,泌尿外科手术13例。采取随机把96例患者划分为研究组(n=48)与对照组(n=48),分别给出两组各项基线资料,研究组中男27例,女21例,平均年龄为(38.96±8.14)岁,手术类型:骨科手术11例,普外科手术18例,神经外科手术8例,妇科手术5例,泌尿外科手术6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23例,平均年龄为(39.17±8.29)岁,手术类型:骨科手术12例,普外科手术16例,神经外科手术6例,妇科手术7例,泌尿外科手术7例。两组患者在手术类型分布、平均年龄和性别比例构成等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可比性好。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简单介绍常规护理内容),即配合医生实施手术和患者麻醉以后体位放置、观察其生命体征,嘱咐其休息,控制饮食和减少活动量等。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施细节护理,如下:①术前:将手术原理、手术预期效果、术后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讲解给患者听,同时介绍手术成功案例,消除和减轻患者所存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可把关于手术方面的相关知识制作成为小册子,将其发放给患者,经患者自己阅读以及医护工作者介绍,使患者对于手术治疗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此使其积极配合手术。对于患者存在疑虑和所提问题,应及时解答且详细讲解,麻醉之前应予以其充分鼓励,防止因应激反应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检查床单平整性,以免手术时间较长使患者皮肤受损。②术中:护士应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好手术所需物品,检查手术仪器运作情况。以亲和的态度把患者带至手术室,待患者进入到手术室躺于床上后,应及时盖好被子,将其足心以及手臂包裹好,做好保暖工作,同时做好手术室外患者家属安慰工作。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全程陪伴于患者身旁,询问其主观感受,如果存在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手术期间可紧握患者双手,予以其勇气,以此消除和减轻其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此外,术中还应确保手术室安静,操作动作应轻柔,遮蔽患者隐私。行外科手术的时候,电刀应放置在干燥处,防止灼伤患者或者医生。手术中冲洗应用温热液体。③术后: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完成,从手术治疗效果开导患者,减轻和消除其心理压力,使患者心情保持顺畅,以促进其身体康复。术后应及时清点手术器械和纱布,术后1~3 d,手术巡回护士应予以相应的随访,及时了解患者手术后具体情况,在交谈和沟通过程中,应以真诚的态度,尊重患者,且注意患者情绪变化和脸部表情变化,说话语速不可过快,调整好语气,使患者感受到关心和尊重,同时还应提醒患者应加强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利用该院自制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表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满意度越高。同时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21.0软件对该研究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量资料对比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对比用χ2检验。

2 结果

研究组满意度评分为(95.17±3.24)分,并发症发生率为4.17%(2/48),对照组满意度评分为(79.25±4.29)分,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10/48)。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满意度评分上,t值为2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χ2值为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3 讨论

护理工作质量高低不仅关系着患者对于医疗行为满意情况,同时还关系着医疗过程安全情况。目前有很多国家对护理工作实施了精细分类,而这也使得护理系统更为标准化和规范化,便于护理工作质量以及水平的提高,继而进一步提高患者舒适度,加快其康复速度[4]。据调查研究发现引起手术医疗事故以及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忽略了手术中一些细节部分,在这种形势下,为确保手术顺利完成,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护理中细节问题也受到医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5-6]。曾国卫曾对细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该研究笔者选取了该院近3年收治的96例手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了病例数相同的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常规护理,基于此研究组加施细节护理,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从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5.17±3.24)分,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79.25±4.29)分,并发症发生率为20.83%,研究组满意度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和有关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8],可见,细节护理应用于手术护理,可行性强。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细节护理,针对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予以合理且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时讲解关于手术方面的内容,予以相应的心理安慰、支持,为患者提供体贴、周到以及细致的服务,可缓解和消除患者所存负性心理,比如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等,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的实施,以确保手术顺利完成,同时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继而进一步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对此,医院护理人员以及医生必须要重视护理中的细节,同时医院应健全细节护理方面的制度以及规程,针对该院实际情况和患者自身需求对常规护理工作进行合理改进,以确保护理服务满足要求,不断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关柏秋,曹晓艳,董淑琴,等.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2):57-60.

[2] 陈晓晶,原英姿,姚晓丽,等.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17(16):174-176.

[3] 张玉荣.探讨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的具体措施和临床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3中旬刊):1474.

[4] 张媛芳.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细节护理的具体措施及效果[J].医学信息,2013(26):374.

篇7: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行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健康宣传、术前准备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记录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配合状况,并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整体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37.4±4.1)分,干预后(30.2±3.8)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37.2±3.8)分,干预后(34.8±2.4)分,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动配合手术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与整体护理满意度,且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焦虑评分

临床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手术室护理,其对满足患者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手术室日常护理工作中,传统护理的主要内容是护理人员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因而缺乏整体护理的理念与优质护理服务的意识[1]。本文将我院收治80例行择期手术患者实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80例均为择期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9~72岁,平均(41.4±6.2)岁;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0~71岁,平均(40.7±5.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健康宣传、术前准备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具体为:①术前访视:为患者介绍手术环境与麻醉方面的知识了,消除器对麻醉的恐惧心理。将手术室湿度、温度调节到适宜状态,术前通过安慰消除患者不安情绪。做好心电监护工作,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状况[2];②术中护理:认真、严格执行手术操作流程,保持手术室安静,做好各种引流管理;③术后随访:手术后1 d开展随访,询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安慰患者存在的不安心理,同时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④对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安全管理进行加强: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定与手术部位标识,严格执行交接、输血、手术室等等流程的制度,为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提供保障;⑤强化优质护理服务:加强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识,同时开展相关护理培训[3]。护理人员应从温柔、耐心、礼貌、细心等方面进行自我认识与提高。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的焦虑评分,记录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配合状况,并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整体满意度,级别为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率的比较,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37.4±4.1)分,干预后(30.2±3.8)分;对照组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37.2±3.8)分,干预后(34.8±2.4)分,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动配合手术36例,基本配合3例,勉强配合1例,满意38例,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主动配合手术28例,基本配合9例,勉强配合3例,满意31例,满意度为77.5%,观察组患者主动配合手术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手术室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要求护理人员依据优质护理服务的要求实施护理内容,这不但能够提升手术室相关护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与护理能力,还可以提高医疗护理工作效率,有利于患者术前恐惧与焦虑等不良情绪的缓解与消除,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对手术操作的配合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整体满意度[4]。

本次研究中,观察观察组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服务对患者恐惧、焦虑情绪的缓解起到良好作用;观察组患者主动配合手术的比例以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且有利于构建和谐美好的医患关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围手术期医院护理服务的规范化及人性化,最终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患者的需求[5]。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心理,提高患者对手术的配合度及满意度,而且能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篇8: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480例患儿。男280例, 女200例;月龄 (75.9±12.3) 个月;疾病分类:呼吸系统疾病202例 (42.1%, 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哮喘) , 消化系统疾病12 1例 (25.2%, 包括腹泻, 腹痛, 肠易激综合征等) , 耳鼻喉疾病84例 (17.5%, 包括中耳炎, 急性咽炎, 扁桃体炎等) , 皮肤疾病73例 (15.2%, 包括荨麻疹, 疱疹, 皮炎等) 。入选标准[1]:非手术患儿, 具有活动能力;无精神疾患;发育正常, 无先天性畸形或疾病;亲属陪同住院。按照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40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大体相似。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患儿常规护理, 如指标监测、症状观察、用药督导、饮食护理、卫生护理、安全管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

1.2.2 观察组

1.2.2. 1 护理标识

在对照组护理内容的基础上加用护理标识, 采用腕带卡片, 选用专门的防水软质塑料制成, 表面光滑, 对皮肤摩擦小, 采用防脱落式设计, 扣上后患儿不能轻易自己打开[2]。腕带卡片上记录有患儿基本信息, 包括住院号、病房号、床号、姓名、年龄、疾病类型、陪同者联系方式 (主要为患儿父母) 。由护士和患儿家属确认无误后, 在家属的帮助下给患儿佩戴。

1.2.2.2建立患儿档案

为每位患儿建档, 具体包括: (1) 基本信息:除腕带上的信息外, 还包括患儿性格、体质状态、病史 (护士通过直接观察, 与患儿交流, 与患儿家属沟通等方式获得) 。护理信息包括基本护理项目和重点护理项目; (2) 基本护理:根据患儿病情, 在何时实施何项护理, 每落实一项, 则记录一项; (3) 重点护理:包括卫生护理、病菌感染和过敏患儿的护理, 如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荨麻疹等, 这些患儿要避免交叉和继发感染, 重点做好患儿个人卫生和病房环境卫生; (4) 用药管理:用药种类较多或用药频繁的患儿,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特殊药物的使用方法和药物不良反应; (5) 其他护理:对性格活跃的患儿以及睡眠不安稳的患儿, 输液治疗期间需特别注意防止输液管道受压或脱落、坠床、跌倒等意外。

1.2.2. 3 准确施护

(1) 将基本护理信息制成表格, 同时发放给患儿家属, 以便在要对患儿实施护理时, 家长能将患儿召唤至施护地点 (主要为病房) , 护士能及时施护, 减少护士寻找患儿的时间; (2) 护士根据患儿档案和腕带, 核对患儿姓名和病床号, 以迅速确定施护对象; (3) 根据档案上患儿的病情信息、当前状态、服用药物和相关检查, 准确完成对症施护, 提高护理效率; (4) 护士向患儿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及其住院期间注意事项, 如开水房、药房、食堂、相关的检查科室等, 告知患儿在其年龄段可能具有的潜在住院风险, 如跌倒、坠床、误食、误吸、乱跑等, 让家属加强对患儿的防范。

1.3 效果评价

统计两组护理意外发生率, 每例患儿每天平均护理时间, 家属满意度等。家属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 4分为满意, 3分为比较满意, 2分为部分满意, 1分为不满意, 0分为非常不满意。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u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意外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意外拔管1例 (0.4%) , 及时发现后得到妥善处理;对照组发生护理意外8例 (3.3%) , 其中3例意外拔管, 2例采血错误, 3例遗漏服药, 均在当日核查中发现, 并及时得到纠正。两组护理意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0 8, P<0.0 5) 。

2.2 每例患儿每日护理时间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表1)

观察组每例患儿每日平均护理时间低于对照组, 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显示了更好的护理效果。

3 讨论

儿科患者由于年龄的特殊性, 发生护理意外的可能性比成年人要高。成年患者可以通过相关的健康教育告知其注意事项, 即使成人患者有不确定的疑问时, 也可以通过询问护士得到解疑, 从而自觉地遵守相关注意事项[3]。小儿的理解能力发展不完善, 相关的健康教育不能准确理解。另外, 患儿的叛逆心理较强, 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遵守缺乏自控能力, 也是导致护理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

本次对照组相关护理意外均在当日核查中得到发现和纠正, 从而避免了不良后果的进一步扩大。但纠正问题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成本和精力, 儿科护理量本来就较大, 护理工作烦琐, 纠正问题的过程会不同程度的降低护理效率。从我们的临床体会来看, 提高护理工作的针对性, 采用护理标识的方法, 对特定对象及时, 准确地施护, 可以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 提高护理效率。皮英等[4]采用腕带标志, 但其腕带上所记载的信息量较大, 这会增加腕带卡片的面积, 降低患儿的可接受性, 施护时要在卡片上阅读大量信息, 不利于及时把握关键信息。我们在腕带卡片上记录患儿的少量基本信息, 便于快速阅读, 掌握关键信息, 其实只需要及时准确找到患儿就足够了。然后将患儿的其他信息记录在我们为之建立的护理档案中, 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基本护理和常规护理, 具有较好的条理性, 可以较快和准确施护, 对于提高护理效率和减少护理差错具有积极意义。

设立环境护理标识临床上也有报道, 对卫生间, 床头等增加说明性标志[5]。我们认为, 这类标志的阅读者主要为患儿家属, 患儿对此不一定能准确理解, 事实上患儿家属主要是在开始阶段对医院环境不熟悉, 通过一两次说明性的指导后, 会迅速适应医院环境, 所以我们对这类标识未过多涉及。

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护理意外发生率和每例每天平均护理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显示了更好的护理效果。我们认为, 鉴于儿科患者年龄的特殊性及护理工作的繁重性, 采用腕带卡片和患儿档案的护理标志方式, 并请家长加以配合, 对于提高护理效率和降低护理意外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风玉.规范化护理标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 (23) :5.

[2]张文俐, 彭翠香, 夏秋江.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29) :3493.

[3]刘艳, 鲜于云艳, 吴建红.管道档案在神经内科监护病房管道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32) :3924.

[4]皮英, 姜晓芬.护理警示标识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5) :26.

篇9: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护理标识;手术室;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722.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562-01

护理标识是医院为了防止患者在住院期间,由于心理、生理、环境、社会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或者难以预料的风险与意外事件的发生,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所制作的文字与图案相结合的特殊标识[1]。而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由不确定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患者死亡或伤残后果的可能性,它具有风险水平高、复杂性的特点,并存在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2]。而护理标识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并且还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因刺激本研究采用在手术风险管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手术风险管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11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63例,女性49例;年龄35-63岁,平均年龄(48.7±2.1)岁;护理时间8-41d,平均护理时间(23.2±2.4)d;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手术室未实施护理标识的10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58例,女性51例;年龄33-61岁,平均年龄(47.3±1.8)岁;护理时间7-43d,平均护理时间(25.6±2.1)d。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护理实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标识应用方法

1.2.1患者腕带标识的应用:腕带制作的材质为PVC塑料,柔软舒适,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前一日可以通过腕带信息对患者信息逐实查对,包括其姓名、年龄、病区、床号、病症、手术部位等。而且根据手术需要避免手术侧、输液侧肢体佩带腕带。腕带标识普通患者一般采用蓝色,婴儿采用浅蓝色,重症患者采用红色,来进行区别。

1.2.2药物标识的使用:①过敏药物标识:凡对青霉素等药物过敏的患者,用长方形标牌写明过敏药物名称,手术室护士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后带入手术间悬挂在输液架上,提醒医务人员。②普通药物警示标识:手术室护士在配置手术所需的药物时,注射器贴上不同色彩、不同形狀的标签予以区分,并标明药品的名称、剂量、有效期、浓度等。而对于外观相似的药物以及内用外用的药物必须分开存放。③手术中用药警示标识:手术台上常需多种药物,对于颜色以及质地都非常相近的药物,应用不同的颜色且容易分辨的标签,写明白药品名称,再经高压灭菌消毒,然后应用于手术台,于注射器张贴无菌标签,避免错误用药。

1.2.3环境标识:在手术室的通道注明“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提示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到了相应的区域应有相应的着装规范。

1.3统计学处理

3.讨论

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不仅能够降低安全隐患,而且还能够增加用药的安全性以及护理质量[3]。患者的身份标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患者的安全,减少其接错、用药错误以及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标识之后,其护理风险的比例大大下降。药物标识的使用,能够使医务人员注意到患者正在使用的特殊药品,尤其是手术中的药物,用错药物对于患者来说都有可能是致命的,而在手术室护理标识中对相近药物的药物贴上颜色不同且容易分辨的颜色,可以减少药物用错的几率;而环境标识的应用,可以使医务人员在进入手术室时很容易辨清无菌区与非无菌区,提高医务人员的警觉,能够约束自己。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风险管理中应用手术护理标识,有效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的发生,减少护理差错,而且还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马黎容.护理安全管理中护理标识应用的效果探讨[J].中外医疗,2013,10(2):25-26.

[2]陈蕾,张育森.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0,17(6A):32-34.

篇10: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是临床治疗过程中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科室,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医院的服务质量及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手术是拯救患者生命具有创伤性的重要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将手术当作一次重大的痛苦经历。因此,绝大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在手术前普遍存在紧张、焦虑、多疑、害怕、恐惧、抵触、消极等不良心理活动[6]。人性化护理是整体的、个性化的一种临床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入手,为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一个优良的人文环境,对其进行细致地关怀,为其提供周到的服务。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感受到人文关怀,使其在生理、心理、精神等方面都能达到愉快状态,使其不良心绪充分消除。可以使手术室整体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性提高。2营造人文环境和氛围 2.1手术室设备的配备、完善和使用手术室应配备层流手术间,物品的摆设规范化、标准化,做到整洁、明朗,减少血迹、污垢对患者的视觉刺激。配置保暖设备,补充足够的柔软棉垫,适合各种手术体位使用,防止患者术中压伤。

2.2强化人文知识的学习,营造人文护理环境护理人员着装整洁,淡妆上岗,端庄大方。态度主动热情,语言文明礼貌,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不但要学习医学知识,还要学习心理学、法学、美学、伦理学以及预防、保健知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尊重患者的人格和权力,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新型护患关系。营造人文关怀的手术室环境和气氛,可以为手术患者带来安全、舒适的感觉。在医疗服务中的人文关怀两大要点:一是全面了解患者心理、生理需求;二是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心理、生理需求[9]。营造具有人文关怀的手术室气氛要做到以下几点:①规范护士的礼貌用语。②融洽手术室内的各种人际关系,如护患关系、医患关系、医护关系等,营造一种温暖的充满爱意的环境气氛。③进行护理操作前给予解释说明,将人性化理念融入护理技术服务中。3人文关怀方法

3.1术前当班护士接到患者手术通知单之后,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一天到患者病房对其进行访视。首先对即将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进行仔细的翻阅,就患者的一般情况向主管医生或护理人员进行全面彻底的询问,如病史、发病时间和手术部位,以制定人性化的护理措施。然后到病房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将手术室的具体环境、术前的准备措施、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进行介绍。讲解同类患者手术治疗成功的实例。使患者对手术室的环境以及进入手术室的准备工作有一定的了解。热情回答患者的提问,通过与其进行的交谈,对患者的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帮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的术前恐惧心理得以减轻,能够以更加稳定的心态更好的配合手术及术后治疗。

3.2术中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当天,当班护士到病房把患者接到手术室,将手术室的环境向患者进行介绍,使患者的陌生感尽早消除,室温保持在22-25度之间,防止患者受凉。对患者的情感变化情况进行仔细观察,根据实际需要,提供适当的关怀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对患者保持足够的尊重,术中要进一步了解患者心理变化情况。如大部分患者对身体的过多暴露感到羞怯,在对其进行护理时应进行必要的解释,并注意不必要的部位暴露。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充分感觉到护理人员对其的关心和体贴;在手术进行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液体的通畅情况进行观察;对患者的暴露肢体进行有效的保暖,对意识清醒的患者要不时进行舒适度询问,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对每位患者都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及责任感,在护理服务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保持环境的安静,各项操作稳、准、轻,避免刺激与影响,使患者较平稳舒心地度过手术期。3.3术后巡回护士要和麻醉师一起将患者送回病房。注意患者的保暖,为其穿好衣裤或盖好被单,注意其病情变化情况,防止发生意外事件。如果有引流管应进行妥善固定,对患者进行移动时动作要保证轻柔,避免由于震动导致疼痛。将患者安置好后,向病房护士进行详细的交班,并告知家属日常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向患者说明手术很成功,鼓励患者战胜术后24小时所产生的疼痛。对手术进行评价,加强术后护理知识的宣传。采取适当有效的护理方案进行术后护理。如给予患者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支持,讲解术后的一些常见反应,如何预防和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在术后的回访过程中,应该注意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神志、体温、饮食、二便、睡眠、疼痛、伤口等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观察,对患者与其家属给予护理工作的配合和支持表示感谢,再次向患者说明手术非常成功,使患者安心,避免患者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顾虑进而对其情绪造成影响。

4.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优化服务流程

4.1.每周一、三两次简短晨会布置工作,其余时间要求护士陪伴在病人身边,准时完成手术前各项工作准备工作,保证手术按时开始,保障了病人安全。

4.2采用弹性排版模式,按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配备护士,保证病人得到应有的照顾与护理。

4.3.排器械清洗班,把由每位护士手术结束后清洗腔镜器械改为专人清洗,暨保证了清洗灭菌质量,也让洗手护士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做好下一台手术的器械准备工作。

4.4.再造手术室护理工作流程,提前一天将手术器械、体位用品送人手术间,减少了护士的无效劳动。

4.5.加强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的沟通,合理安排手术室人力、物力资源,保证任何时间病人的手术需求。

手术室会积极探索更多的措施和方法,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推广、深入。细化护理服务内涵,将优质护理指标具体化。努力深化各项措施落实使病人满意度提高到98%,术中压疮发生率下降刀1%。同时根据国家和等级医院评审精神,进一步实施护士岗位管理,科学设置护理岗位,通过岗位说明书将职责和任职条件有效统一,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安岗聘用,逐步将护士按身份管理转变为按岗位管理并逐步完善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4结果

4.1手术室护理人员思想观念有明显转变体现了人文素质和人文感情的素养,从本质上认识到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之上,护士才能在工作中主动融入到人文关怀里,为患者提供更加体贴细致的护理服务。

4.2患者满意度提高由于人文关怀的优质护理落实到位,提高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也使护士自身价值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实现了护患双满意。手术中的人文关怀,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丰富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内涵。让患者感受到护士亲人般的照顾与关怀,在心里上获得了满足感和安全感,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了信心,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提升了护士的素质修养,进一步提高了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4.3护理质量提高,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良好的人文关怀,可以减轻或消除患者对就医的恐惧感,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关怀越深,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就越高。

4.4减少了护理纠纷的发生人文关怀式的优质护理拓宽了护理范围,丰富了护理内容,使各项护理行为更加规范。尤其是面对特殊的肿瘤患者,“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显得更为重要,因此,要给予更多的尊重、理解与安慰。使患者和家属更加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心、耐心、细心和关心,对医院的各项治疗和护理更加的放心、安心、使护理纠纷和患者的投诉消灭在萌芽状态。5小结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新的医学模式从“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医学模式改变的方向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呼唤人文精神的回归。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扩展,人文关怀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要求手术室护士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推行充满人文关怀的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围手术期服务。有效的人文关怀能增强患者应对压力的能力,促进患者的康复。人文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也推动了护理事业的发展,为患者康复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医疗、心理和社会环境。

篇11:各种护理标识在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摘 要】目的:分析人本护理服务在外科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外科手术室收治患者90例分为常规组(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常规护理+人本护理服务),均为45例。结果:观察组整体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本护理服务在外科手术室中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外科手术室;人本护理服务;临床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humanistic nursing service in surgical operating room.Methods : From July 2016 to May 2017,9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routine nursing measures)and observation group(general nursing and nursing service),all of 45 cases.Results : The overall nursing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 0.05).Conclusion :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ursing service in surgical operation room is high and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Key words: Surgical operating room ; Human-based nursing service ; Clinical value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1-03-0-01

近几年,临床逐渐采用人本护理服务法,可以减少对患者创伤,减少术中出血量,进而促进康复。为探究人文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行外科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展开分组,现进行如下详细报道。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入选病例都参与本次研究,而且通过我院伦理学会审核;排除不积极配合治疗患者、精神疾病患者及存在手术禁忌症等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展开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均为45例,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本护理服务。对照组45例患者中,男患26例,女患19例;年龄介于20岁~78岁范围,均值(40.36±5.32)岁。实验组45例患者中,男患27例,女患18例;年龄介于21岁-76岁范围,均值(40.32±5.51)岁。对比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上,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同时实验组结合人本护理服务。内容有以下几点:

①树立人本护理理念。医院要不断强化护理人员人本护理理念,深刻了解到患者生命价值及人格自尊和隐私,将人本护理核心牢记心中。必要时,医院可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人本护理服务相关理论知识,以便可以与患者更好的沟通,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

②打造人性化护理环境。布置病患环境,挂上风景画或者是增添合适病房环境的绿植;为了更好的保护患者隐私,可以在床位之间设置隔离窗帘,使得患者在换药或者是有不良反应时有一个独立的空间,保护患者隐私;另外,要确保治疗环境的干净、整洁,提升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舒适度。

③开展人性化护理流程。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要做到主动、积极这两点,且在服务过程中尽量保持温柔的语气,做到微笑服务,且耐心回答患者的疑问,有条不紊的开展护理工作,安抚患者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人性化护理流程如下:a术前:责任护士负责与患者交流,主动询问或了解患者基本信息、疾病情况、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受教育程度等,通?^一系列信息为患者开展心理评估。因为部分患者对手术治疗存在恐惧、疑惑等心理,护理人员要及时回答患者的疑惑,鼓励其说出内心的不安,并为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法以及相关护理措施等知识。术前在不影响他人及患者治疗的情况下尽最大能力满足患者的要求,让患者以最放松心态下接受手术治疗,增加手术治疗配合度。b术中:待将患者平稳移到手术床上时,护理人员可以与患者交流,并协助患者取正取的手术体位,将患者衣物、头发整理好,避免影响手术治疗,并询问患者体位感受。术中需建立静脉通道前要注意通知患者,然后熟练的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不能让患者觉得护理人员护理专业度不强,导致患者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怀疑,使得手术无法顺利进行;另外,手术室温度、湿度也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是手术部位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为患者遮盖好,注意保护其隐私,消除患者紧张感;术中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生命体征等,且不得随便议论患者病情[1]。c术后:根据手术要求将切口包扎好后,帮助患者穿戴好衣物,注意做好保暖措施,因为术中有出血,手术刚刚结束患者体温会有所降低,避免受凉影响其恢复;并告知患者手术顺利;将患者送往病房时做好引流管等工作。术后1~3天定时做随访,查看患者切口、疼痛、饮食等情况,适当进行健康教育。

④术中人本护理。将患者送入手术室后,使用轻松的语气询问患者姓名、年龄等信息,让患者无需过度紧张;术中熟练操作,对意识还清醒患者,护理人员与之交流,分散其对手术的注意力,同时还可以播放轻柔、舒缓音乐缓解术中疼痛感。手术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且无菌条件下操作,减少感染的出现;手术室室温控制在21摄氏度、湿度50%上下为宜,并定期做好空气指标检测,严格控制手术室人员出入次数;另外还可以建立手术室感染管理组,严格监督各项手术室感染指标,完善无菌消毒、隔离等手术室制度;无菌手术操作有助于降低感染率,术中规范使用口罩、手套,术中清理好伤口分泌物、脓液,减少伤口感染。

⑤术后人本护理。术后移动患者动作要轻,避免对伤处造成二次伤害;护理人员要及时通知患者家属手术情况,并向患者介绍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状况决定探视时间,保证患者术后得到足够的休息时间;术后疼痛时,先找出疼痛原因再给予对症护理,必要时给予止痛药,疼痛影响睡眠时,可结合312经络锻炼法展开护理,采用其中的下蹲运动及腹式呼吸。下蹲运动:双足并立,使其与肩部同样宽度,下蹲过程中和双臂膀向前,而且平行举起,每天一次,每次五分钟。呼吸:在安静情况下,患者呼气过程中收起腹部,吸气过程中鼓起腹部,每天两次,每次五分钟;术后引流管位置摆放不要让患者感觉不适,避免引流管扭曲、挤压,保证其流畅度,及时更换引流管;术后患者可能因为疼痛等,出现焦虑、烦躁等负面情况,护理人员要细心安抚患者,同时注意维护病房安静。

1.3 观察指标分析

①对比2组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包括绝对依从、一般依从和不依从。

②分析2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心理变化,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③2组术后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度和不满意三种,满意度评价表内容包括工作责任心、手术室护理技能操作、服务态度的以及手术室环境,总分设置为100分,非常满意需超过90分;介于80~90分,包括90分评为基本满意;而低于80分则表示不满意[2]。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组、对照组选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量资料用()表示,展开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展开检验;P<0.05表示对比差异显著。结果

2.1 组间手术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可见表1,实验组、对照组的治疗依从率分别为97.78%(44/45)、86.67%(39/45),对比差异明显(=5.026,P<0.05);实验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56%(43/45)、88.89%(40/45),(x=5.074,P<0.05)。

2.2 ?M间护理前/后SDS、SAS评分对比

可见表2: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都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

随着国人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手术室是医院主要场所,手术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及预后,因此,要重视手术室护理工作。人本服务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的新型护理方式,在护理工作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追求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可见,探究人本护理服务在外科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人本护理追求为患者提供优质、舒适的护理,全面推进的护理事业发展,以病患为中心,重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3]。

人本护理服务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使得病患在就医过程中体会到舒适、满意护理,从心理、生理上等方面满足患者,体现人性化护理。实施人文护理服务有助于规范手术操作、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室感染风险,照顾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情绪,提升手术治疗依从性,降低患者痛苦,使其顺利度过手术。本次人本护理服务首先提升护理人员人本护理理念,积极为患者打造人性化护理环境,规范开展人性化护理流程,从书中及术后给予护理服务。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依从率97.78%高于对照组86.67%,对比差异明显(=5.026,P<0.05);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8.89%,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明显(x=5.074,P<0.05)。且经过护理后,患者护理前后的SDS、SAS评分均有所变化,护理后,两组SDS、SAS评分都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力证实,实施人本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的不良情绪,这对顺利开展手术治疗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将人本护理服务应用在外科手术室中可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进而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上一篇:延期还款申请书格式下一篇:初中生必读经典名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