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流行的经典微博签名

2024-05-13

超级流行的经典微博签名(通用4篇)

篇1:超级流行的经典微博签名

超级精辟经典微博签名

1、世界上有两种东西会趴玻璃上:一个是壁虎,另一个是班主任。

2、人生三大原则:要么狠,要么忍,要么滚。

3、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了自己口中最讨厌的那种人。

4、越长大,越是小心翼翼,越是瞻前顾后,越是脆弱。成长,带走的不只是时光,还带走了当初那些不害怕失去的勇气。

5、每天内心都在“我靠我也要像他那么瘦!”和“妈的这个也太好吃了吧!”中徘徊。

6、所谓放假,家里遭嫌,出门没钱,每天特闲。

7、对于这种喜欢把自己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上的.同学,我只想说“去的时候叫上我”。

8、每次过年,总有那么一两个长辈喜欢把你不堪回首的往事拿出来让大家高兴高兴。

9、你敢诅咒我吃方便面没有调料,我诅咒就你吃方便面只有调料。

10、“假期为什么感觉很短?”“因为假期没有上午。”

11、一直听别人说,开房怎么怎么爽,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去开房了。。还真是爽啊,一个人睡这么大一张床!

12、谎言有三宝:天长、地久、爱到老;韩剧有三宝:车祸、癌症、治不好。

13、别老埋怨老天对你不公,其实老天根本就不知道你是哪根葱。

14、一认真你就输了,一直认真你就赢了。

15、如果游泳可以减肥,那鲸鱼怎么肥成那德性。

16、能看穿你三方面的人值得信任:你笑容背后的悲伤,你怒火里掩藏的爱意,你沉默之下的原因。

17、“我想放狗咬你”“你舍得?”“我舍不得狗!”

18、我不羡慕她比我漂亮,我不羡慕她比我有钱,我羡慕的是她的身边有你。

19、男人讨厌女人猜疑,往往是因为她们猜的太准了。

20、生活中一定要记住这两件事:不在生气时做决定,不在高兴时轻许诺言。

21、真希望自己变回小孩,因为,摔破的膝盖总比破碎的心要容易修补。

22、人为什么会犯下同样的错误?原因或许只有一个:前一次不够痛。

23、人,小时候简单,长大了复杂;穷时简单,变阔了复杂;落魄时简单,得势了复杂;君子简单,小人复杂;看自己简单,看别人复杂。这个世界其实很简单,只是人心很复杂。其实人心也很简单,只是利益分配时很复杂。人,一简单就快乐,但快乐的人寥寥无几;一复杂就痛苦,可痛苦的人却熙熙攘攘。

24、吃完饭,男的买单的是情侣,女的买单的是夫妻,抢着买单的是同学,都不想买单的是兄弟。

25、突然想到一个很严肃的学术性问题,是谁把60分定为及格的。

26、成熟就是:你不理我,我也不会多说,你讽刺我,我就一笑而过,你若爱我,我便爱你更多。

27、男人根本没有资格喊热!你们戴上胸罩试试!你们把头发糊在脖子上试试!你们垫卫生巾试试!

28、过去的事情可以不忘记,但一定要放下。

篇2:超级流行的经典微博签名

想你的时候有些幸福,幸福的有些难过。

阳光碎如我手心的花瓣,瓣瓣无声。

要怎么说。那些想你的一分一秒?

一个人的存在每每在消掉很久以后才体现得出来。

一霎的轻别,换来半生的凄凉孤单;生命中无法填补的`空洞,只是一错手而已。相爱太深是错,没有恶意也可以导演出无法遏止的悲剧。爱的本身无分对错,所以也可以是错

沉默放手,希望别再看见你的笑。

当我们不能回头的时候,我们只能继续往前走。

和寂寞对话,只是不愿意相信你已经离开

红尘万里,很多人遇到了,散失了,误解了,错过了,所以,到年老仍是赤心怀念的人,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

即使是被捧在手心,却还是不确定心里有没有你。

即使说抱歉,也换不回我们的曾经。

寂寞只是一场华丽的虚张阵容.

她教会了我微笑,他教会了我爱护保重,又是谁教会了我忘记?

看着我,你在说谎,看着你,却无法伪装。

每天只是打打电话重复那几句话、我根本没法猜测你心里面的想法

偶然间,放弃一些东西才能得到一些甚么,得到了以后又想再得到放弃的那些.

破碎不是最残酷的事.最残酷的是踩着这些碎片假缀谂不痛楚悲伤固执地探求着。

我从来不知道爱一个人可以这样的深入骨髓。

篇3:解析社交媒体——微博的流行

微博, 即微型博客, 作为社会化媒体中的代表, 被越来越多的受众所接受并广泛使用, 2011年舆情热点事件信息来源分布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1年, 微博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社会第一大信息源, 22%的人群通过微博获得舆情热点事件。

1 微博用户的注册和使用现状

1.1 媒体机构的微博注册增多

根据《2011-2012媒体微博运维白皮书》的数据显示, 截至2012年11月18日, 新浪微博媒体机构账号总数从2011年12月底的1.16万增长到1.8万左右, 增长率为55.2%, 共有2379家纸媒在新浪微博上开通了官方微博, 其中杂志1632家, 报纸747家。

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选择利用微博进行信息的即时发布与更新, 是在新媒体的基础上对传统媒体进行的延伸, 同时使得微博信息源得到了扩展, 增强了信息的可信度, 从而加速了信息的传播。

1.2 企业官方认证微博增加

2009年10月, 欧莱雅开通新浪官方微博, 并首次将一年一度的“欧莱雅媒体风尚大奖赛”在该微博中进行全程直播。企业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沟通模式, 被越来越多的商家所利用, 将商家与消费者统一于一个平台, 即时沟通分享商业信息, 可以更大范围的传播企业信息, 同时也可以通过“搜索”功能寻找潜在消费者, 更针对地进行信息的传播与即时反馈。

1.3 个人微博的新型社交平台的流行

数据显示, 普通城市居民的社交媒体注册率已高达95%, 单国内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突破3亿大关, 并在持续增长阶段。

2 微博流行的原因

2.1 微博本身的特点

微博草根性更强, 且广泛分布在桌面、浏览器和移动终端等多个平台上, 使用门槛低, 信息的发布与传播方式简单易行, 自身的特点有利于微博的流行。

(1) 信息获取具有很强的自主性、选择性, 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偏好, 选择是否“关注”某用户, 并可以对所有“关注”的用户群进行分类。

(2) 微博宣传的影响力具有很大弹性, 基于粉丝数量, 与内容质量相关。此外, 微博平台本身的认证及推荐亦有助于增加被“关注”的数量。

(3) 内容短小精悍。微博的内容限定为140字左右, 内容简短, 不需长篇大论, 同时可以配合图片的发布, 画面感更强。

(4) 信息共享便捷迅速。任何时间、地点即时发布信息, 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 都超过传统纸媒以及其他网络媒体。

2.2 手机等移动终端给微博提供了运用平台

手机上网的便利促进了微博的流行, 便携式的终端让人们随时都可以分享身边的事情, 关注周边的信息。尼尔森最近发布了《2012社会化媒体报告》显示, 人们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大幅提升了, 但使用网页版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实际上减少了, 其最大的竞争者来自平板电脑 (2012年使用率增加3.5倍) 和智能手机 (2012年使用率为9%) 。

2.3 活跃的微博使用者带动微博发展

2.3.1 微博的使用者范围广, 使其可以最大范围的传播

从用户的身份来看, 包含了名人、学生、企业还有媒体机构等各个阶层的人群、组织。广泛的使用者, 从不同的身份和角度对某一事情进行传播, 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基数大、涉及面广为微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3.2 微博用户级别分层多, 巩固微博的使用

从用户的级别来分, 就有普通用户、达人用户和认证用户等级别。普通用户即所有申请用户, 而达人用户的申请则设有一定的要求和验证, 这就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升级, 而达人用户也有着初、中、高级之分, 这样一种潜在的升级方式, 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使用者的积极性。认证用户门槛较高, 也使得微博信息的真实性得到一定的保障, 一般认证用户的粉丝较多, 这一定程度又增加了粉丝间的互动和关注。不同的级别, 拥有不同的使用对象。以级别来巩固参与和使用者, 不断地加强微博的使用率。

2.3.3“微博”概念自身的传播与加强

微博的使用者, 加强了微博的流行, 病毒式的传播方式, 以人际传播为主, 既保证了传播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也增加了传播的趣味性与分享感。

3 微博的流行对传统媒体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3.1 对传统媒体的打击

即时的传播速度, 多对多的传播方式, 可以最大程度的还原新闻、信息的真实面貌, 同时还可以很快的得到受众反馈, 微博对于传统媒体的打击较大。然而, 传统媒体在公信力上面的优势依然是不可比拟的, 更多的人还是会选择相信具有普遍公信力的媒体平台获得信息, 从这点来看, 微博提供的更多是传

随着新技术的运用于发展, 新媒体技术也逐渐被运用到各个行业, 微博的出现, 不仅给网民提供了更加广扩的交流平台, 也为公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与渠道。微博问政作为官民互动的新方式和新载体, 在监督政府、引导舆论、影响受众等方面都体现出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微博问政从此搭建起了“政府——公民”互动沟通的新渠道。

随着微博问政的发展, 它又表现出一些新的价值与作用。

1官民互动, 回应民情

所谓官民互动就是政府和群众能够平等合作, 相互作用, 共同为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而努力。微博问政则是官民互动的最好体现。

微博问政一方面扩大了政府听取民意的途径与渠道, 这样政府就能听到更广泛和真实的民意, 更好的了解当下、了解民情、体察民意, 从而更好的做出回应, 制定相应的政策去解决和应付问题。这样, 微博就成为政府在传统信息发布外的补充渠道。政府不仅可以直接发出声音, 而且能够直接了解民意, 主动化解矛盾, 有效消除可能出现的隐患。

另一方面, 网络必然折射现实, 微博问政中也体现出现实与虚拟二元的交织与互动。许多民众的诉求在现实中得不到满足就再网络中寻找出路, 微博就为民众搭建起表达的平台, 成为民众利益的代言, 使民众对它寄予厚望。

这样, 真服微博就不单单是个传播者, 它同时也是个沟通平台。它是实现官民互动, 回应民情的有效途径。

2时效性、草根性、开放性的完美结合

网络的“秒互动”让微博问政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微博问政使政府能及时地参与到社会事件与群众态度中。这样, 政府就能通过筛选, 做出针对性、及时性地处理, 将矛盾冲突化解于无形之中, 避免突发性、群体性事件发生。

由于网络的准入门槛低, 所以微博问政也就呈现出草根性的特点。相对于以往传统问政方式而言, 微博问政更加简单。用户只要在网络上轻轻一点就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这一过程, 对于参与者没有限制, 只要你有网络, 有微博就可以参与问政, 突破了以往问政难的界限。

微博问政:官民互动的有效机制

文丨焦钰

摘要:以互联网、手机媒介等数字化的新媒介不断出现, 彻底的改变了以往线性的传播模式, 尤其是微博的不断发展, 使得公众寻求到更多表达自我的机会。而微博问政则给官民互动的有效机制。以微博问政的新特点及在官民互动中有优势来说明微博问政作为官民互动的有效机制将长期存在。

关键词:微博问政;官民互动;公众参与

播的渠道和受众的反馈, 因为巨大的受众群体可以迅速的将信息传播开来并且能直观的看到受众的反应, 但是在传播源上, 传统媒体则更站得住脚。

而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是, 从微博等社会化媒体上第一时间得到某条信息, 然后迅速在公信力较高的媒体或者是权威平台上进行求证和细节的查看。由此可见, 传统媒体作为信源发出者的作用减弱, 作为信息核实者的身份得以凸显。

3.2 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网络媒体对于现在人们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微博作为现在最流行的社会化媒体之一, 改变甚至颠覆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使得“你就坐在我身边, 我却要用微博来看你在干什么。”的情况时常发生在我们周围。

3.2.1 沟通方式的改变

微博, 某种程度上减少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对身边人事物的关注度。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 它也扩展了你的交友圈, 将“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真正演变为现实, 增强了远距离的沟通。与此同时, 微博信息增加了话题性, 增进彼此的感情文字式的表达也更好抒发心情和情感。

3.2.2 获取信息途径的改变

作为即时性很强的工具, 信息的传播较为广、快, 尤其是对于具有区域性和针对性的信息以及其特有的传播受众。

4 总结

微博, 作为一种社交网站、新媒体形式, 存在于生活之中, 或许它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还没有完全的得出, 其缺点也没有完全的暴露。但是在相当一段时间里, 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将会持续的流行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媒体自身的发展, 还是手机等终端平台的进步, 抑或是大众趣味的不断变化, 都将改变着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发展。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 新媒体的势头较强, 传统媒体想要保留自己的绝对优势似乎略有压力。

参考文献

[1]《2011-2012年媒体微博运维白皮书》,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 灵思营销新媒体研究中心, 2012年12月

[2]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 《中国社交媒体铸就消费新时代》调研报告, 2012年

篇4:超级流行的经典微博签名

关键词:超级全景监狱 微博 话语权 主体构建

前言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凭借着信息技术,一个人可以延伸到所有的人,电子介质激活了人与人之间的弱联系,这种媒体形式曾被称为“自媒体”(We Media),也有叫“新媒体”的,现在争议最少的叫法是“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所谓社会化媒体,是指一种给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和流通性是其主要特征。这类媒体有个很重要的特点,即用户与用户之间的相互交流,这也是其强劲的“黏性”[1] 的表现之一,因而信息的传播能力更强。有人说,Twitter网站的最大吸引力之一在于一种交流感,这也是对这类社会化媒体的形象化概括。[2] 而我们习惯所说的传统媒体,在西方又称为“工业化媒体”。[3] 为社会化媒体分类,并不比为人群分类更容易。有学者将它分为六类:合作项目,博客微博,内容社区,社会化网络,虚拟游戏世界,虚拟社区。在这里我们挑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类博客微博从后现代的观点来分析。

微博的发展

微博时代的到来,尤其是2007年“Twitter”的出现更是引发了互联网全球即时内容的大爆发。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4] 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国内微博企业无一例外地把学习的榜样都锁定在了Twitter身上,由于是本土中文服务,与其他网站互通性更强,自然比Twitter更能吸引国内用户。易观国际CEO于扬将国内微博行业的发展比喻为正处于往上爬坡的阶段。在他看来,互联网化和泛媒体化的趋势开启了第一代博客的应用,而互联网持续的高渗透率以及当下媒体消费者也是媒体生产者的理念,催生了类似微博这种新生平台。微博与Twitter实质性内容相比,仍处于早期阶段。他分析,在Twitter上既有个人用户日常生活的感悟,又有企业注册账号用于推销产品等。而国内的微博则以个人用户为主,发布内容多表达自身的喜怒哀乐。受众也远不如国外的广泛和著名。在国外,奥巴马、韦尔奇等都使用Twitter。每家微博企业也主要依靠各自平台技术的优势特点来争取用户。2009年7月中旬开始,国内大批老牌微博产品(饭否、腾讯滔滔等)停止运营,一些新产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像1月份开放的大围脖,6月份开放的Follow5,7月份开放的贫嘴,8月份开放的新浪微博。其中Follow5在2009年7月19日孙楠大连演唱会上的亮相, 是国内第一次将微博引入大型演艺活动,与twitter当年的发展颇有几分神似。2010年,国内微博迎来来春天,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微博。

马可波斯特的超级全景监狱概念

全景监狱,囚犯居于单人囚室,围着一个中心塔楼,塔楼中有狱卒驻守,他可以看到囚室而囚犯则看不到他。因此就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权威,这一权威能看到所有而又是隐形的。对于福柯来说,他以这样的文字来归纳全景监狱的运作特点:“通过这种监督,规训权力变成一个完整体系……它还被组织成一种多重的、自动的匿名权力,因为监督要依赖个人来实施,但其功能的发挥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关系网的作用……而横向地讲……这一网络以其权力效应维系一个整体并完全覆盖该整体,其权力效应来自监督者与被监督者之间,即监督者永远被监……”[5]

正确的理解是,全景监狱并不仅仅是塔楼上的那个狱卒,而是施加于囚犯,把他或她构成为一个罪犯的整个话语。全景监狱是监狱的话语/实践构建主题的方式,即把主体构建成一个罪犯并把他或她规范化到一个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程序中。而美国学者马可·波斯特的论点是,随着电脑网络时代的降临,一种新的话语/实践便在社会场中运作,你可以把社会场当作一个超级全景监狱,它重新构成了主体的构建。[6]

在笔者看来,马可·波斯特的超级全景监狱的内容包括两种含义:话语权和主体建构。我们用后现代的观点来看这两种解释非常合情合理,这两个方面并非是简单的独立概念,而是具有逻辑上的顺联关系。在我们看来,超级全景监狱的作用在于大家彼此都可以看到对方,并可以在话语权方面绝对掌控,每个独立个体都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绝对权威所在,这样就能够实现去中心化,实现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到的观点:未来的传播形式是一个人的传播。这样的话语权的存在将会导致一种状况的出现,那就是主体的构建,即受众的言语和行为、思想、权力都将得到充分的增强。今天我们所面对的真正变化是,传播的技术革命正在促成一种新的社会结构——“超级全景监狱”。与“全景监狱”相对,“超级全景监狱”是一种围观结构,是众人对个体展开的凝视和控制。他们之间信息的分配已经比较对称了,管理者在信息资源把控方面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试图通过信息的不对称所实现的社会管理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人们不再一如既往地凝神聆听管理者和传媒的声音。人们在“交头接耳”中沟通着彼此的信息,设置着社会的公共议程,质询、甚至嘲笑着处于公共视野之中的领导者或者媒体。[7]

微博的话语权

微博的诞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人们要求话语权力的呼声。微博首先是话语,它是一种书写形式,一种铭写符号痕迹的形式,它把书写的基本原则延伸成延异(differance),使该原则改变了它必然的终结认识并疏远、区分和宕延了这种认识。呈现为电子的数字化形式的微博可以在空间中完美传输,在时间中无限保存。微博不像说出的语言,它不仅远离任何作者的在场,而且许多人都成为“作者”,以至它愚弄了作者即权威这个原则。作为一个有意义的文本,微博不是任何人的却又是每个人的,但它还是“属于”某人,属于它作为财产“拥有”的社会机构,属于公司、国家、军队、医院、图书馆和大学。微博是纯书写的话语,直接增强其所有人/使用人的权力。

微博使精英阶层的话语权提高到一个高层次:比如说广东公安微博群是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公安微博群。以群形式亮相的公安微博群在工作上实行联动,对公众关心的热点话题通过微博群工作模式联动发布,使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及时转发和共享,如广州市局第一时间在公安微博上发布了“暴雨中失踪的清远来穗女大学生”一事的最新情况,并及时发布后续调查进展。“使警方声音第一时间被网民读取和播报,避免了误读和谣传。”随后,北京警方也宣布将开通微博,实现与网民平等交流。这一系列公安微博,被网友称为“微博110”。从综合评价的角度而言,笔者认为,“公安微博”值得我们大声叫好,这标志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中,“民众知情权”的日益兑现。广东的警方在过去发布案情进展,主要依赖“纸媒、广播和电视”。有了网络微博这一工具,使得警方能占据“网络高地”,从而抢得第一时间的“话语权”,确实是一个重大的进步。

继博客之后,微博正日益成为草根公民重要的正常表达的渠道。在传统博客上写作的人士,尤其是那些点击率高的博客,往往会成为网络上的意见领袖。一些博客更为这些意见领袖开设专栏,提供更好的平台。例如博客中国的口号是“汇聚万名意见领袖,中国第一思维集散地”。这一博客无疑把那些无法发布具有深刻思想的博客排斥在外,而这些不具有深刻思想的博客往往就是那沉默的大多数。传播学中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声音强势者越是大声疾呼,那些劣势者则越是沉默,呈螺旋式的扩展过程,直至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诞生。这些意见领袖的观点阐释是通过洋洋洒洒的博文实现的,显然这一形式将那些无法进行长篇大论写作的人群排斥在外。正如上面所述,微博的碎片化写作带来了这一机遇。在微博写作中,沉默的大多数有了更多的发声机会,不论是传统博客中的意见领袖还是那些原本沉默的人群,在微博中大家都是在140个字符以内表达自己,为自己大声疾呼。

微博对于主体的构建

如果我们把微博作为福柯话语观念的一个例证看待,那么我们也就不认为它们是行动者所构建的,而把它们视为话语的“外在形式”。我们就会寻求它们的“形成规则”,并以此作为它们构建个体的方式的关键。这层意义上的微博是仔细排列的清单,之所以数据化是为了利用电脑的电子化速度。纵向分隔这些微博就生成不同的“域”,具有诸如名字、地址、年龄和性别等项,横向分隔就成为“记录”,标注这每一条目。结果,微博的存在就变成了每个人为电脑而构建的额外的社会身份,他们会因为自己的匿名性而构建为积极的社会行动者。微博时代的话语是一种运作于主体构建机制之中的文化力量,该机制对抗着把主体视为中心、理性自律的那种霸权原则。因为通过微博的形式,主体就能够被多重化和去中心化,这样使得主体存在的虚拟的网络空间发挥着自己难以在现实世界中发挥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主体是被重建的。

微博元年正成为公民主体性构建时代的里程碑。在美国,微博是人际关系交往的工具,但在中国,微博正日益成为伸张正义的舞台。这意味着个人和消息都不再孤立,这种自相连接、自我净化和自由讨论会在极大程度上促进公民意识的成熟,并且也会对社会和政治形成有效的监督。如果以后各大微博系统打通,形成一个统一的讨论场,未来社会的权利会更大,如此以来在社会跟国家的二元博弈中,公民的主体性构建作用将会在微博时代得到喷薄性发挥,社会公民将会获得更大的发言权。比起Web 2.0时代,一些普通的社会问题在微博的推波助澜下也会更加迅速地被上升到公共事件。如果没有微博直播,很难想象宜黄拆迁中的钟家姐妹最后会被如何处置;如果没有通过微博发声,很难想象被浙江警方通缉的经观记者最后会面临怎样的下场。无论是周久耕、韩峰日记等网络反腐典型,还是宜黄自焚、邓玉娇案、“我爸是李刚”等社会事件,概莫能外。数以亿计的中国网民,正成为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监督力量,微博正在悄悄地构建着中国社会主体新的使用习惯和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

“微博监狱”的另类解读

微博时代其实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微博对于话语权和主体建构的好处,同样我们面临着微博对于我们日常言行和媒体伦理的挑战。由于微博技术实质上是“自媒体”(We Media)的一种延伸,因此当人人得以成为传播者时,基于群体社会心理,传播者的责任感相对少,虚假信息也就可能自由传播得很远。

微博作为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其信息质量也因其信息发布的随时随意性而受到质疑。因为在微博上发表信息相当容易。并且发布的内容大多是些唠叨、琐碎的小事,从而促使了“无聊”信息的增长,使人们再次淹没在信息的汪洋之中,很难从中找到高质量的信息。《魔鬼经济学》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说道:“在微博中,有价值的信息占到的比例仅为4%左右。”此外,来自微博的信息不仅其质量难以保证,而且由于微博的发布,没有审核机构,没有人把关,没有人对真假对错进行控制。加上其即时的传播速度,快得让人根本来不及查证它的真实性,因而面临着“真伪难辨”的难题。如何保障上传信息的可靠性。去芜取精、去伪存真,已经成为微博运营商的一大难题。当信息源越来越多,信息的平均可靠度就在随之下降。当下,真实性的下降是微博用户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没有人愿意为无效或低效的信息支付时间和金钱。随着微博的日益普及和影响力日渐扩大,面临的问题也将越来越多。

微博兴起之时还只是供人们展示个人才华、记录身边趣事、发表思想感悟的平台,但现在,却容易成为攻击他人、发动大规模诋毁活动的有力武器,或者沦为一些投机者肆意炒作、扩散谣言的工具。由于微博用户登陆采取匿名制和微博信息的实时更新,再加上其真实性难以考证,如此一来,微博网站也就最终成为了谣言的温床,虚假新闻的沃土。在这个肆无忌惮的崭新传媒面前,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能被攻击。一个信息出来,往往淹没在随后蜂拥而来的信息更新中。其中难免有恶意歪曲事实真相的人和一些动机不纯的造谣者。而与手机和其他即时通讯软件的连接,使其传播领域超越了互联网,能够迅速蔓延到现实生活中,影响人们的观点。美国专栏作家约翰·德沃夏克也直言不讳地评价说:“微博客很容易受到操纵,目前已经有操纵微博客发布虚假新闻的事例出现。”微博的危害性已经超出了人们的估计。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规制,只会变得越来越危险。

结语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媒介技术,它已开始影响着人们的信息发布、获取方式、交流方式,而且还会在其发展过程中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使微博沿着传播新锐的轨迹健康成长,避免微博成为一些人手中的攻击利器,让微博在自由、平等、开放和言论自由之间获取平衡,减少微博所引发出来的一系列社会负面问题。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尽管微博的出现只有短短的三年,在中国发展也只有两年,但微博以其超乎寻常的发展速度、跨国界性的影响效应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在给人们带来便捷即时的信息共享的同时,留给人们的是激烈的争论和无尽的思考。微博的出现,无疑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社会进步。但是新兴网络互动模式的开发和出现不应仅仅只是网络传播技术的一次大变革,为了更好地实现技术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融合性和谐效应,需要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下,需要在政府正确有力的制度规范引导下,充分发挥新媒介的自身优势,趋利避害,以实现微博的健康发展。

注释

[1] 这里,“黏性”一词指的是网络对受众的吸引力的大小及其内部受众之间的亲密度。

[2] 孙卫华,张庆永《微博客传播形态解析》《传媒观察》2008

[3] 《未来力量—负责报道一切》 《南方周末》 特别报道第二版 2010年12月

[4] 引自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67099.htm

[5] [美]马可·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2005年第二版85页

[6][美]马可·波斯特著范静哗译《第二媒介时代》2005年第二版85页

[7] 喻国明《社会话语能量的释放需要"安全阀"——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的社会场域的转换说起》 《新闻与写作》 2009年

参考文献

[1] 马可·波斯特著范静哗译 《第二媒介时代》 2005年8月第二版

[2] 何瑶, 陈晓芝《从受众视角解读微博现象》新闻爱好者 2010年第10期

[3] 牛梦笛《后博客时代的媒介参与——"微博"现象初探》 新闻界2010年第3期

[4] 高亚春 《数据库:信息方式下的"超级全景监狱"——一种新的主体之自我构建方式》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8年第1期

[5] 段钢 《微博时代:报纸"变"与"不变"》 中国记者 2010年第4期

[6] 韩晓芳 《微博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 编辑之友2010年第2期

[7] 刘丽清 《微博虽"微"足值道尔——微博特性之浅析》 东南传播2009年第11期

[8] 喻国明《社会话语能量的释放需要"安全阀"——从"全景监狱"到"共景监狱"的社会场域的转换说起》 《新闻与写作》 2009年第九期

作者:冯立,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2010级传媒经济研究生

上一篇:万名干部走进万村清洁万家活动方案下一篇:电气焊作业事故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