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关怀作文

2024-05-10

人生关怀作文(通用9篇)

篇1:人生关怀作文

佳作:关怀的人生

我今天走上写作这条路,并且有一点成绩,便时常感念我高中时代的一位老师王雨苍先生。

高中二年级时,我的学业与操行都是学校的劣等分子,几乎到了教师都放弃我的地步,甚至被记了两个大过、两个小过,被留校察看,赶出学校的学生宿舍,学校担心像我这种顽劣分子,可能影响到所有住校的学生。

幸好我的导师王雨苍先生一直没有放弃我,时常请我到教师宿舍吃师母亲手做的菜,永远在我的作文本上给我100分,并且在他请假的时候,叫我上台给同学上国文课。时常对我说:“我教了50年书,第一眼就看出你是会成器的学生。”

老师对我反常的好,常引起同学的嫉妒,并且使我常在深夜反省,不致在最边缘的时候落入深渊。我不敢再坏下去,其实不是我真的好,而是我敬爱他,不敢辜负他,不敢令他失望。毕业那天,我跑去问他:“为什么所有的老师都放弃我,您却对我特别好?”他说:“这个世界上,关怀是最有力量的,时时关怀四周的人和事,不止能激起别人的力量,也能鞭策自己不致堕落,我当学生的时候正像你一样,是被一位真正关心我的老师救起来的……”

现在离开学校已经十几年了。王雨苍老师早已过世,但他给我的启示是永久的`,他的身教是永远的。这么多年来,我时刻关怀周围的人和事 并且同情那最顽劣 最可怜 最被社会不容的人 实在是激发我写作的最大力量 就在高中毕业那一天 我已经立志要有一个关怀的人生 并且一直深信 在这个世界上 关怀是最有力量的。

篇2:人生关怀作文

2.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

①我的导师王雨苍是我的大学教授国文的老师。 ( )

②我能在写作的道路上前进并且有一点成绩,是因为我的导师王雨苍给我打下了坚实的国文基础。( )

③王雨苍老师对我好,同学们也对我反常的好,所以我进步了。( )

④王雨苍老师反常地对我好,是因为他坚信“关怀是最有力量的”。( )

A、╳ √ ╳ √ B、√ ╳ √ ╳w C、╳ ╳ ╳ √ D、√ √ √ ╳

3、回答问题。

①王老师为什么要关怀“我”?简单写出王老师是从哪几方面关怀“我”的?

②“我” 为什么深深感念王雨苍老师?

4、写出句子的含义。

篇3:作文教学需要人文性关怀

那么, 作文教学如何实现人文性关怀?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应具备人文情怀。

语文教学具有丰富的人文性, 它灌注着主体的情感, 充满着人生的体验, 显示着沟通的渴望。《语文课程标准》不仅仅要求培养学生表达的能力, 同时也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乐观健全的人格。作文教学应该将人格的形成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结合起来, 即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 在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 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活动, 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 形成主体性的人格。应该摒弃纯形式的作文训练方法, 代之以人格的形成发展同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发展相结合的作文教学。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除了有一定的写作水平, 还应该具备人文情怀。其实这本身就是两个关联紧密的概念, 因为任何一个优秀的作家都对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有着强烈的人文关怀。正是有了这种关怀, 才使得他们的作品超越了个人的得失与个人的忧乐本身, 而具备了带有普遍意义的审美价值。屈原、杜甫、苏轼、曹雪芹、雨果、巴尔扎克等, 这些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的大师们, 哪一个不是怀着对整个人类 (包括自然界) 的大同情心、大悲悯心?我们无法、也不必苛求我们的学生达到这样的境界, 但是我们却有责任使学生具有起码的同情心、怜悯心, 让他们热爱生命 (广义的) 并敬畏生命, 让他们像爱惜自己一样去爱周围所有善良的人们, 让他们懂得大自然就是我们生活和生命中的一部分, 让他们知道和平与自由的珍贵并树立誓死捍卫和平与自由的理想。科技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物欲日益膨胀, 这种膨胀如果没有人文情怀的制约, 人类只会加快自取灭亡的步伐。说到底, 就是我们不能以精神的赤贫换取物质的富裕。如果我们的学生处于精神赤贫状态, 作文就会失去灵魂。学生精神层次的修养, 很大一部分来自老师, 所以, 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没有人文情怀, 对于学生来说后果是可怕的。

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 引导学生说写“自己”的话。

叶圣陶曾指出:“生活就如源泉, 文章犹如溪水, 泉源丰盈而不枯竭, 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处处留心皆学问”。虽然我们不是为考试而写作, 但作文题目总与政治、社会、生活有关, 这就要求我们关心政治, 关心社会, 注意人格修养, 懂得观察生活, 懂得如何去做人。传统作文教学以知识为本位的价值取向, 注定评价作文看中的是知识和技巧, 而忽视作文本身蕴涵的学生自己的思想。新课标强调教学应关注人生, 体现“人文性”。为此, 教师应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材料, 即作文同生活相结合, 从学生的心灵出发, 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 有自己的思想, 写出自己的“心声”。

为使学生有话可说, 就应拓宽学生的视野, 引导他们关注世界、关注人生。同时, 还应为他们疏通渠道, 引导他们到互联网、书刊、社会实践、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感知时代的脉搏、去体会生命的运动。适应新课标而设置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便是学生触摸社会、感知自然的好途径。自去年下半年起, 我引导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诸如周边环境调查、茶文化研究、擦亮一双眼睛、电脑探秘、四季放歌等活动。引导学生把作文放到现实的社会环境中来, 用现代的眼光加以审视。在活动中, 学生更加直观地对身边的世界进行观察、体验, 对社会进行更深刻的感知。因此, 他们常有独特的见解或深刻的感受产生。此时, 我便引导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用最真实的语言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记录下来。没有主题鲜明、结构完整、语言凝练等条条框框的束缚, 学生们大胆地想象, 真实地诉说自己的感受与见解, 文章显得内容充实、情感真挚。至于作文技巧的指导则应在学生作文实践之后自然生成, 不宜生硬拓展。相信随着学生作文实践机会的增加和生活阅历的丰富, 写作技巧的掌握也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三.教师应重视阅读教学, 引导学生写出“四气”之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经常会有“无米之痛”。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 没有丰厚的知识, 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的, 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 多读课外书籍, 特别是那些名著, 甚至自然科学知识, 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巧意, 数学使人精微, 博物使人深沉, 伦理使人庄重, 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通过阅读, 让学生开阔眼界, 使学生熟悉各种文学文本、热点问题, 甚至社会言语习惯;通过阅读, 使学生了解作家写作的方法, 以期对写作有所帮助;通过阅读, 锻炼记性, 积累写作素材, 使自己笔下流出的东西生动、鲜活、吸引人。因此, 只有读那些真正意义上的书, 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书, 写起文章才能信手拈来, 用词恰当, 语言流畅, 内容充实, 析理深刻, 从而写出具有“四气”的文章。

所谓“四气”, 即正气、大气、文气、雅气。文有“四气”, 必然耀人眼目, 成为吸住阅卷人眼球的亮点。

首先说正气。作文要充满正气, 作者要满怀正义。人类文明正是在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中不断丰富起来的。仓颉造字, 鬼神泣;孟子“吾善养我浩然正气”;文天祥有《正气歌》……无数正义之士用生命作笔留下了一篇篇感天地泣鬼神的文学力作。初中毕业生应是意气风发的有为少年, 当有凌云之志, 以正义之心, 行正义之事, 作正气之文, 字里行间要充满正义之气。

其次说大气。充满正气的文章都彰显出一种大气。大气的文章有如下一些特点:体现大人生、反映大社会、揭示大自然、彰显大生命、张扬大自我、流露大智慧、呈现大境界等等。请看中考佳作片断:“我们为人处事应该像水一样, 做到平静而有耐力地去生活;应该像小溪一样, 心中装着大海, 毫不倦怠地奔流;也应该像穿石之水, 把伟大的事业付诸每日努力之中, 不追求外表的华丽, 默默地追求自己的信念。”作者指出怎样才能拥有似水人生, 把水与人生自然融合, 可见作者独到的思考视角和立意的高度, 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磅礴大气。

再次说文气。真正的文章一定是文气充沛的。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 气之清浊有体, 不可力强而致。”“文以气为主”, 强调文学创作的决定因素是作家独具的“气”, 也就是说作家独特的气质决定了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 进而导致其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是文气实足的。中考满分作文也应该是文味浓郁的。

最后说雅气。一篇文章有了正气、大气、文气, 自然就有了雅气。雅, 即正, 雅气, 即刚直、方正之气;雅, 即大, 雅气, 即广博、浩大之气;雅, 即文, 雅气, 即文雅、儒雅之气。

四.人性化的评价标准, 让学生有成就感。

教师批改作文时, 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写作成果。对学生交上来的每一篇习作, 要尽可能地认真去读。告诉他们, 并且以你的行动表明, 你是他们的最忠实的读者, 你在倾听他们的心声, 你在欣赏着他们的作品。切忌以自身的好恶和思维习惯作为评定的标准, 也不求全责备。而是客观地描述学生写作的进步和不足, 因文而异、因人而异, 饱含爱生之情, 仔细琢磨学生的写作优势, 善于发现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亮点, 多采用“批改+评语+奖励”的办法。对待“差生”和那些自卑、胆怯、孤僻的学生, 尤其应“另眼看待”。要尽可能发掘学生作文中的积极因素, 加以肯定、表扬、鼓励, 实行高分激励政策, 敢于给优秀作文打满分, 让他们看到成绩, 看到希望, 看到耕耘的成果, 看到成长的足迹。

在学生作文批改中, 离不开老师不断地点燃、唤醒、启迪和激励。当学生表现出松懈、灰心、颓丧的时候, 为他写上:“不经历风雨, 怎么见彩虹, 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当他取得了成绩有点翘尾巴的时候:“希望你的努力是不懈的、踏实的, 做灿烂星空中真正的英雄, 笑到最后才最迷人”等。采用这种充满真诚、充满关爱的评语方式后, 学生的作文中少了胡编滥造的东西和假大空的语言, 多了真情实感和鲜明的个性。学生不仅提高了写作水平, 同时也提高了对生活、对人生的认识。

篇4:语文教学与人生关怀

一、学科性质决定人生关怀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与人生关怀的关系密不可分

我们常说文学是人学,它的视点也可以理解为人生关怀。诚然,语文不仅仅是文学,但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结合的性质特点已决定人生关怀是它不可推卸的责任。语文作为一种工具,是交际和思维不可缺少的。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思维是人的大脑才具备的功能,因此离开人生关怀来谈语文的工具性是苍白无力的。语文又是一种载体,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所谓文化,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行为、制度层面的,特别是精神层面,其核心当然是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享受者。语文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育与人生关怀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知道,人文精神指的是人类最可宝贵的求真、求善、求美的精神。所谓人生关怀就是对生命意义的揭示,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对人的个性的尊重,对人性美的追求,对人生价值的提升。语文教育需要字词句章的积累,需要修辞逻辑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但这些仅停留在语文知识、能力的层面,语文教育更应该发挥其教育优势,让那些精品美文成为“关怀”人生的充足养料:积累人生经验,鉴别善恶,张扬人性之美。

以人生关怀的教育理念来反思目前的语文教育,会发现许多格格不入的东西,我们有的教师片面的认为青少年的人格形成与政治思想学科关系更大点,经常以讲大道理代替对学生的人生关怀;有些老师则喜欢滔滔不绝的讲解语文知识,内容无非是长谈的“老声”:写作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等,将一篇完整的美文当成支离破碎的分析字、词、句的训练材料,其实这一切都是“只见分数不见人”所致。青少年时代是需要人生关怀的时期:因为他们处于由心理上的“断奶期”逐渐走向成熟期的尴尬时期。他们像朝阳,放射出动人的光芒却不是十分明亮;他们是雏鹰,翅膀能飞却又不那么十分有力;他们像禾苗,躯干粗却不那么壮,需要输送充足的人生养料,才能经受人生中风风雨雨的考验。他们知之甚少却又不知天高地厚;他们满怀憧憬却不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们时而信心十足,时而困惑,时而意志消沉。总之一句话:目前的他们最需要人生关怀。然而我们往往给予得不够,甚至忽视了。

二、语文教学施以人生关怀的意义

语文教学是指以培养理解和运用本民族、本国语言文字能力等内容为中介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双边活动。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并通过语文教学的内容进行品德教育、审美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对中学生施以人生关怀,对于培养他们成为追求真、善、美的人品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在众多的语文教材中,有歌颂祖国、热爱党和人民的优秀篇章,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事迹,有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的评判标准,有做人的准则。教师通过语文教育,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使审美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可以直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荣誉感,进取心、自觉性、独立性和自制力等个性品质。还可以利用文学作品的感染力和榜样的示范作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我从事语文教学十几年,深感凡是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范文,都可以说与人生关怀有关。例如《白杨礼赞》对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予以高度赞美,《向中国人脱帽》歌颂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的爱国精神等等都是用来实施人生关怀的最好材料。

教育实践证明,语文教学渗透人生关怀,学生对语文课的态度会有根本的改变。语文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训练,而是与提高自己人生品位休戚相关的武器。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改善,主体精神受到激发,学习积极性得到调动,语文素养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三、语文教学落实人生关怀的策略

近几年,我在语文教学实施人生关怀方面作了些探索。

第一、教师要自觉学习教育心理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在教育实施人生关怀上,要针对学生年龄特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是教师高度责任感的表现:更着眼学生未来的发展。

第二、语文课必须从语文的“工具性”与“载体”的特点出发,来落实人生关怀。语文教学要倡导人生关怀,关心人、尊重人,然后才能造就人。从语文的工具性角度来谈,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语文的文化载体角度来谈,要挖掘文化的精神内涵,体现人生关怀。“工具”与“载体”之间应当和谐统一。语文教育必须在让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同时,接受人生关怀。如七年级语文上册中有篇小说节选题为《端午日》,文中描写端午习俗“龙舟竞渡”场面的材料便可利用来对学生实施人生关怀。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想象假如自己是一名赛手或观众可能会怎样想,怎么做,并且表演给其他同学看。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体会学习乐趣,还可以培养想象力。然后再组织四组学生进行室内模拟赛龙舟,体会一下胜方得胜的必须条件,体会并弘扬“同心协力,奋力争先”的民族精神。最后在捉鸭子活动中体会与民同乐,万民同乐的人情美。

第三、语文教学要落实人生关怀,传统的教法必须受到挑战,不仅要着眼于教材要求,更要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仅要传授语文知识,更要调动情感因素;不仅要注重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情感陶冶;不仅要强调主观努力,更要激发兴趣;不仅要接受昨天的知识,更要致力于培养创造明天的能力;不仅要教会他们独立意识,更要灌输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为了在教法的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语文教师的角色转变必须及时跟上。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习惯牺牲课堂里的45分钟,把课堂从室内搬到校园,甚至搬到社会。

例如教老舍的写景名篇《济南的冬天》完全可以抛却传统教法,采用新法,但要做好承受尝试新法失败的思想准备。鼓励学生对这篇传统美文进行审美再创造。把老舍这位语言大师的用语言体现的济南冬天的美丽用色彩表现出来。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去校园走走,到田野里看看,然后把自己理解的济南冬天的美丽用画笔描绘出来并且起个响亮的名字。四天后交初稿。开始时我还在心里嘀咕:那些连写几个字都不像的人能画出个什么东西经呀?直接说不让他们画吧又怕伤他们的自尊心。结果出人意料:经过熟读——绘画——指导——修改的过程后一个星期个个交上作品,真令人大跌眼镜,且不说绘画手法素描、水彩、水墨都有,就说那一幅幅充满个性的画幅居然可以连起来毫不夸张的说可以成为一部《济南的冬天》的“连续剧”呢。印象最深的有两点:一是几个绘画爱好者联袂画了一幅济南的冬天长卷,成为本次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二是一个平时被人瞧不起的学習“困难户”画了一幅名为《更美的肌肤》的画,为《济南的冬天》陪画系列填补了空白,从此我对“孩子个个能创造”的理论有了真正的认识。这个教学活动的尾声是在教室里开了一次小型画展请来愿意参加活动支持孩子的很多家长和同年级其他班级的部分同学,引起不小的反响。事后请同学把活动感受写成作文,作文中大家各抒己见,不难看出一些平时表现平平的同学信心大增。这个教学活动看似没有课文分析,但我感觉同学们的收获比课堂上课得到的更多:培养了动手能力,展示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美得情趣以及表现美得欲望和自信心。

第四、应当把人生关怀的理念渗透到作文教学中。作文命题要贴近生活,选材、立意要把人生关怀作为作文的主旋律。作文应成为关怀人生、交流思想的载体,宣泄情感、调整心态的通道,提高生活质量、进行自我教育的武器。在《三颗枸杞豆》这篇小说的教学后,主人翁“三叔”蹉跎一生,、三个计划都因为自己不作努力就放弃追求,最终一事无成后悔不已的事本该给学生不小的启发,但是孩子就是孩子,还不能切身体会不惜时、不努力的真正后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给学生们来了个“续思”的环节,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体现语文教育的人生关怀。我的具体做法如下:在上好课的当晚,我与坐在后门边得同学约好,同时拉灭日光灯,让同学在黑暗中做自己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五分钟后还他们光明,然后些题为《五分钟》的小作文,内容、形式不限,很多同学写出了一篇篇自我教育要珍惜时间、开创美好人生的好作文,一些平时不爱惜时间的同学明显懂得惜时的重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现在应将对学生的人生关怀课作为语文的常规教学内容,因为只有在对学生实施人生关怀的基础上落实的知识技能的教学与培养才是行之有效的教学与培养。在对学生施以人生关怀的同时,语文教师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必将得到升华。只要做个有心的教师,教学生活中处处皆有实施人生关怀的活教材。

篇5:命题作文要多些人文关怀

事情是这样的, 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在单元测试中做完所有的基础题后, 她没有写后面的作文。改完试卷后, 老师问她为什么不写作文, 那个孩子伤心地说:“我没有妈妈。”而这次作文题就是《我的妈妈》, 我也不清楚这个小孩的妈妈是离婚还是去世了, 听完孩子的话, 她的语文老师是如何对孩子说的, 我也不得而知, 但却让我想起五年前在乡下的一件事情。那是一节作文指导课, 作文题是《妈妈的爱》, 班上一个叫晶的女孩迟迟不动笔, 我觉得很反常, 因为晶平时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 字写得很漂亮, 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便问她原因, 晶无奈而伤感地说, 她的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她已经回想不起妈妈的容颜了。我的心为之一震, 深感半节课的指导不知对孩子内心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她肯定很悲伤。当别人在回想妈妈的爱的时候, 她却沉浸在失去母爱的痛苦中。我轻轻地对她说:“爸爸给了你这么多的爱, 你就写《爸爸, 我对你说》吧。”这时, 晶才如释重负地写起来。

我们的作文命题有时太生硬了, 考虑的多是一些普遍的情况, 没有考虑个性差异。对有些特殊的情况, 我们的作文在命题的时候就没有顾及到, 显得很武断, 缺乏命题范围的弹性, 让学生无从选择, 只能机械服从。像前面《我的妈妈》这个作文题, 教师在命题时完全可以改成半命题作文《我的……》让学生自己选择, 这样也能兼顾各种不同背景的家庭, 现今的社会, 离婚已不是什么稀罕事, 单亲家庭越来越多, 很多孩子从小就缺少母爱或父爱, 我们应在命题时多给孩子一些人文关怀, 不要让孩子在写作时受到二次伤害。给孩子以素材选择的余地, 也就不会使一些单亲孩子无话可写。

想起几年前的一次考试, 那次命题作文的题目是《美丽的校园》, 而我所教的那个村小破破烂烂, 下雨天到处都是烂泥, 教室是内外都没有粉刷的砖木房, 根本没有绿化带, 也没有操场, 校园就比一个农家院子大一点点, 教师宿舍就像牛栏一样阴暗, 没有一点美丽可言。要写出美丽只能写那些假、大、空的东西, 按现实写是一点也不“美”的。我不知出卷老师是不是抄袭某张试卷的作文题, 还是由着性子弄个想当然的作文题出来。而没有考虑到那些偏远村小的孩子, 是否有环境美丽的校园。既然没有这个素材, 那为什么还要逼着人家去造出美丽来呢。我们为什么不以《我的学校》来命题呢?有些题稍微改动一下, 就不会让学生绞尽脑汁而无从下笔。

真实是作文的灵魂, 要使孩子有话可写, 作文命题也是需要艺术的。我们在命题时不能把作文题的范围限得太死, 要留有余地, 兼顾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学生有话可写, 给孩子以人文关怀。让孩子在习作中唤起生活体验, 唤起曾经的情感积淀, 在有话可写中爱上作文, 而不是生硬地抛出一个题, 让学生去做无米之炊。

篇6:摄影是对人生的关怀

行摄匆匆是摄影和人生的聚合点。每个人的人生是漫长的历史中短短的一瞬间,摄影是将自然和人生结合的光影、变化固定下来的瞬间。何为好的照片,何为美的照片呢?照片产生的冲击力永恒的基础是什么?我认为是尊重,关心,是爱。对自然的尊重和爱便产生了无数的美景在你的胶片上;对人生的关怀让众多难以忘怀的场景浮现在你的脑海,亦呈现在你的底片之上。

拍摄所依赖的是你的心灵,镜头是你的另一双眼睛,底片或是CCD呈现的则是你头脑里的画面。美也好,丑也好,都已存在,如何发现这一切全依于你。没有绝对的标准,人人都是摄影者,这正是摄影的乐趣。

我拍过很多地方,给我最深刻印象是苏州,确切地说是苏州博物馆。贝聿铭老先生用心去完成了一幅精美的画卷,建成了中国最好、最美、最好玩的博物馆。他基于对历史的尊重,对文化以及文明的理解和热爱,对天、地、人的感觉和感情,用简单的材质复元了历史的苏州,展现了新时代的苏州,苏意盎然。我的照片只是记录下片刻的感觉,当然这也是难得的对心灵的冲击。几棵树、几丛竹、几片石,简简单单,可这后面的一切,是你用顶级镜头永远拍不完,永远看不完的。揣摩、拍摄、回味,感受大师的思想,用心地去生活——我想这才是摄影的真正意义所在。

篇7:教育的当下关怀和终极关怀

我列出一张单子,

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

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

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

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二十年回忆中真正感到幸福的时刻屈指可数,

我不明白,

为什么小学的时候无比盼望中学,

曾经以为中学会更快乐。

中学的时候无比盼望大学,

曾经以为大学会更快乐。

……

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最后,

充满了难以再继续下去的悲哀,

不得不靠环境的彻底改变来终结。

……

令人深思的是:为什么这样一位登上考试竞争最高奖台的胜利者, 偏偏找不到学业生涯里的一丝快乐?为什么这样一个有着让人艳羡的人生前景的年轻生命, 恰恰找不到活下去的理由?

我想原因是多方面的, 而教育对于学生的当下关怀和终极关怀的双重缺位则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先说教育的当下关怀。教育的当下关怀, 是指教育应对学生的当下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给予关注和引导。存在主义哲学认为, 人是活在当下的“孤独的个体”, 是精神性的存在, 人的生命历程中诸如恐惧、忧郁、孤独、沮丧、焦虑、绝望等各种人生况味, 是人的本真状态。因此, 关注学生的当下, 关注他们是否学习愉快, 身心健康, 生活幸福, 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应尽之责。是否把儿童当下的快乐、幸福、自尊、纯真和活泼作为人之生活权利的一部分而加以尊重, 是涉及到教育是否“人道”、是否具有人文关怀的根本性问题。

但事实恰恰相反, 我国教育对学生的当下关怀严重缺失。

第一, 中国教育有着崇尚“苦学”的文化传统。古代封建社会“悬梁刺股”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称颂。“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的古训更是激励莘莘学子发愤图强的精神武器, 它旗帜鲜明地传递出这样一种信息:为了明天出人头地, 今天吃再多的苦, 受再大的累都是应当的合理的, 今天的生活只是手段, 明天才是目的。

第二, 近年来中、高考竞争加剧, 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 打着“为了学生未来”的旗号, 野蛮剥夺学生休息娱乐和锻炼的时间, 把本应拥有完整生活的“人”, 变成埋头读书的学习机器, 把本应充满“诗意”的校园, 变成充满残酷竞争的角斗场。对此,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华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基础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异化, 而不是学业失败。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生存危机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并且他还大声呼吁“当前课程改革乃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基本任务, 是采取包括立法在内的各种有效措施, 把孩子的身体从成人的功利主义的驱使中解放出来, 让他们好好睡觉, 享受应有的健康的权利。”

教育即生活, 而不是为未来完满的成人生活作准备。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 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因此教育应该密切关注儿童的当下生活。

如果说教育当下关怀的缺位是导致自杀悲剧的直接原因, 那么终极关怀的“不在场”则是造成生存危机的深层缘由。教育的终极关怀在于生命价值的自我建构和生存意义的获得, 也就是要引导学生于大千世界、浩渺宇宙中, 寻求安身立命之本, 使灵魂得到安顿, 使精神找到家园。

未经审慎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人之所以为人, 就在于追求超越自身的有限, 寻找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类社会如果不追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就不会欣欣向荣”, 甚至可以说“就根本无法存在。”

反思我国的教育, 其最大的失误之处就是对人生的终极问题缺少观照。中国是个缺少终极关怀的民族, 孔子的“未知生, 焉知死”一下子就把生死的问题悬置了起来。在中国文化的设计中, 人们关注的中心问题是“人应该怎样活着”, 怎样处理好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各种人际关系, 而对于比“人应该怎样活着”更高的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 缺乏丰富的、富有深度的思考。

中国文化的世俗性、功利性特征, 使教育蒙上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教育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 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这样的教育只能让人感到奋斗的无望, 价值的迷失, 精神的空虚, 甚至许多人功成名就之日便是生存危机之始。

中国教育当下关怀与终极关怀的双重缺位, 无疑将学生抛入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和“生命之轻”两重境地。在轻与重的两极, 在当下与终极的两端, 许多鲜活的生命在呻吟、呐喊和挣扎, 在挣扎和呐喊声中, 教育也在远离它的初衷和本义。

让我们回到本初, 教育原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耕耘者和守护者, 它像一位温良敦厚的长者, 给人内心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般温柔的冲撞, 使心灵变得温暖而澄明, 使生命变得丰润而充盈。

篇8:人生关怀作文

为临终者创造幸福一刻

2002年4月初的一天上午,时年30岁的张大诺随一名医生走进了黑龙江省肿瘤医院的一间病房。病房里的患者是一位年仅18岁的大男孩,患有血癌。

时任《黑龙江广播电视报》记者的张大诺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中文系。此前,医院在社会上招募一批临终关怀志愿者,他报名了。今天,是他第一次走访患者。

病床边,男孩轻声地问张大诺:“你会做填空题吗?”孩子做的是“开心辞典”上的填空题。床边一角,还放着一把吉他,上面盖着一本曲谱。孩子的父亲说孩子喜欢唱歌。

张大诺一连答了六七道题,答对的,男孩就在卷子上打上对号;答错的,两人一起翻书找答案。转眼间就过去了15分钟。怕影响病人休息,张大诺起身告辞。孩子的父母极力挽留:“再说会儿吧,今天孩子兴致高……”“下次,还有下次呢!”张大诺安慰他们说。他用“下次”表示,有两层含义:对临终者来说,是还活着;对志愿者来说,是还会再来。

第一次走访临终者,张大诺心中有了底,因为自己被接纳了。此后一连几个周末,张大诺都来病房陪孩子答题。

有一次,张大诺正在答题,突然间,很多题他都答不上来了,孩子很失望。张大诺趁机说:“不答题了,唱一首歌吧,听说你歌唱得非常好听。”其实,张大诺不是不会答题,而是不能答。当时,孩子的身体已经很虚弱了,答题、找答案,会让他很累。

一听弹吉他、唱歌,孩子果然来了兴趣。他调音、拨弦、清嗓子,然后坐在椅子上,非常投入地唱了一首流行歌曲。唱完了,张大诺说:“唱得真好,不如进录音棚把你的歌声录制成碟片!” 十天后,正准备与孩子一起去录制歌曲时,张大诺却因为有紧急采访任务没能去录音现场。那天,他心里一直挂念着,孩子不会出什么意外吧?直到晚间,孩子的父亲打来电话,说:“孩子一共录了10首歌,唱得开心、投入……谢谢你!”

张大诺完成采访任务后,随即被请到男孩的家里。进了门,他看见桌子上摆放着一台影碟机,边上放着音箱,一块绒布上放着一张碟片。男孩一脸兴奋,坐在床上等着他。音乐声响起,男孩的声音传了出来,有点儿沙哑,有点儿喘息。围在桌子旁,张大诺和孩子的父母闭着眼睛听着,这是最动听的天籁之声。

十天后,孩子的生命戛然而止。孩子的父母再见到张大诺时,语调和缓地说:“其实,在心里,我们早已经把你当成我们的另一个孩子了……”这一刻,张大诺暗下决心:临终关怀,自己要一辈子做下去。

2004年9月,张大諾应聘为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和爱人亓昕一起来到北京。亓昕在一家杂志社担任编辑部主任。工作之余,张大诺再一次做起了临终关怀志愿者。

一天上午,张大诺来到一家医院的病房里。病床上,一位面容憔悴却很漂亮的女人冷淡却不失礼貌地冲他笑了一下。他轻轻地喊了一声:“大姐好!”大姐姓李,年约40岁,未婚,只有一个妹妹。张大诺想再说点儿什么,李姐抱歉地回一句:“有点儿累,改天吧!”

张大诺退了出去。前后来了三次,都是这结果。

一天中午,张大诺又来到这家医院,刚好碰见李姐的妹妹端着一碗馄饨上楼。他走上前,把馄饨接过来,说:“我来!”他推开病房的门走了进去。见是他,李姐想说什么,张大诺却先开口了:“妹妹在接电话,让我帮着送来!”李姐接受了,说:“她呀,总是忙。”

床头上,一幅色彩鲜艳的国画引起了张大诺的注意。画面上,一颗鲜艳的桃子翠润欲滴。张大诺明知故问:“李姐,这颗桃子,寓意什么呀?”李姐来了兴致:“桃嘛,代表长寿呀!”接下来,李姐给他上了一节国画入门课。说到后来,李姐主动说:“再来时,我给你说色彩!”

第二天,张大诺再来时,李姐昏睡未醒。他来到院里,捡了一块树皮,拿起一个尖尖的小石子在上面画了一张笑脸。画完后,他走上楼,轻轻地推开病房的门,把这幅树皮画摆在了李姐的床头……此时,他只有以这样的形式为李姐送去祝福。

几天后,张大诺再来看李姐时,她的病床已经空了。护工告诉他说:“她走之前,还问‘小张来了吗?”

回去后,张大诺把这句话记在了日记上。见他眼里有泪痕,妻子心动了:“不行就辞职做吧,我养活你!”

永远走在临终关怀的路上

2008年11月,张大诺辞去公职,成为一名专职临终关怀志愿者。

张大诺第一次去看秋姐时,她正在“气头上”。她说:“做会计,在账上我是清清白白的,没打过一分钱的念头。都说好人好报,可回报竟然是不治之症!”这是秋姐的心结。

张大诺再去时,直言道:“秋姐,你知道焦裕禄吗?”“焦裕禄?知道啊,就是那位县委书记嘛,老百姓都夸他好!”张大诺开导说:“他也是患癌症去世的,是肝癌。”秋姐没再吭声,若有所思……

此后,秋姐再没感觉委屈,她甚至开导别的病人:“别瞎想,病就是病,与人品无关……”临终前,能把病人的心结解开,张大诺开心地笑了。

不知不觉,张大诺已做了十多年的临终关怀志愿者。2015年年初,张大诺依据他关怀过的近百位80岁以上的老奶奶的生活素材写的《她们知道我来过》一书出版了。这是中国首部高危老人深度关怀笔记,引起很大反响。

最让张大诺心痛的,是那些年轻的临终者,他放不下……

2015年3月底,张大诺来到一位病人家中。尽管事先有心理准备,可当一位眉清目秀、不满10岁的小女孩上前冲他笑了一下时,他的心还是猛地哆嗦了一下。他不敢相信,才这么小的孩子,会是一个临终病人?看她笑得多天真、多灿烂啊!

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摆着布娃娃和几本童话书。墙壁上,还画着一幅“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水粉画,这就是女孩的家。虽然简陋,看上去却非常温馨。年轻的爸爸和女儿手握手。妈妈则坐在一边给女儿揉脚,边揉边说:“你这双小脚丫呀,当初踹得妈妈好疼呀!”说得女孩咯咯笑。爸爸也笑了,笑完后又悄悄地抹了一把眼泪……

不一会儿,脚揉完了,妈妈给女儿准备吃的去了,年轻的爸爸也急着去打工挣钱。屋子里只剩下张大诺和女孩了。拿起书,他开始给女孩读成语故事《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国君王率军出征时,因大雾迷失了方向。此时,一匹老马自告奋勇,走在前头,带着大队人马成功地回到了老家……”读完了,看一眼,女孩还睁着眼睛,根本没睡,显得有心事。他想问她哪儿不舒服,女孩直接拉着他的手坐了起来,轻声说:“如果我没了,你劝劝他们,不要吵架了……”

女孩口中的“他们”,指的是她的爸爸妈妈。声音虽小,在张大诺听来,却如闻炸雷。小小年龄,却藏着这样的心事。生活中,女孩一定是听了太多爸妈之间的争吵,在心里留下了阴影。这时,他的心里一阵难受……女孩说出这话,是不是感觉自己快要离去了,在说出最后的心愿?

张大诺强忍住泪,向女孩保证说:“一定劝,你放心好了,以后你的爸妈再也不会吵架了!”见他答应了,女孩闭上眼睛,安然地进入梦乡。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张大诺多次看望这个小女孩。

5月中旬的一天下午,张大诺又来到女孩住的小区。几天不见,女孩怎么样了?他心里在不安地揣测。大门口,有几个胳膊戴黑纱的人,面色凝重,眼睛红红的,正在商量着什么。张大诺正疑惑时,女孩的爸爸走出来,看见他,上前紧搂住他的肩膀,哽咽着说:“孩子上午10点多……走了!”

拉住年轻父亲的手,张大诺一时语塞……好久,他才忍住眼泪,把女孩的话重复给年轻的父亲听。闻听孩子的遗言,这位父亲号啕大哭起来,边哭边保证说:“不吵了,再不吵了!”

怕自己泪流不止,张大诺快速逃离了女孩的家。在路上走了好久,他的心才慢慢地平静下来。晚上,坐在书房里,他写下了一行字,给自己:“别担心,到那时候,会有人帮助你的,他是一位临终关怀志愿者……”

篇9:人生关怀作文

一、作为美德的关怀

(一) 孩子需要与父母关怀

哈佛大学著名教授卡罗尔·吉利根从女性“关怀”视角提出了完全不同于柯尔伯格道德理论“公正”视角的新的理论框架。受吉利根的影响, 斯坦福大学教育哲学教授内尔·诺丁斯“进一步研究道德教育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关怀缺失问题, 形成其著名的关怀教育理论”。[1]关怀教育理论关注需要, 强调通过回应被关怀者的需要来避免或减少对人对己的伤害。诺丁斯根据需要的来源, 把需要分为推断出的需要和明示的需要。推断出的需要来自于关怀者的推断, “包括慎思被关怀者的情况、可供利用的资源、文化对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要求, 但是, 它不直接产生于被关怀者的需求或愿望。”[2]明示的需要产生于被关怀者的行为或愿望, 如孩子需要食物、水和安全等生理性的需要和孩子表达出的一些愿望, 如想得到一件玩具。

现在中国的孩子很多是独生子女, 一方面父母把孩子视为掌上明珠, 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另一方面父母在孩子的发展和教育问题上却往往忽视他们真正的需要与兴趣。“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父母为孩子推断出一系列的需要, 例如过分重视学习成绩和考试排名, 很少甚至从来不倾听孩子的心声。纵观这种家庭教养方式可以发现, 父母关怀孩子存在矛盾性, 即父母尽量满足孩子明示出的需要, “再苦不能苦孩子”, 同时又抱着“我这是为了你好”的心理推断出一系列需要并强制孩子执行。那么, 中国父母主要关怀的是孩子的哪种需要?显然是推断出的需要。而孩子明示的需要, 固然也是中国父母关心的, 但是这种需要是要为推断出的需要服务的。也就是说, 在中国父母看来, 让孩子衣食无忧, 就是要让孩子有充足的体力、精力和时间学习, 考出好的分数, 进入好学校, 找到好工作。至于孩子精神、情感等方面的需要, 则是父母“推断”不出来的, 因而都不在父母考虑范围之内。

(二) 父母之作为美德的关怀

父母关怀自己的孩子, 为他尽可能地提供各种条件去学习、去接受教育或好的教育———这种关怀是每个父母都具有的一种美德。诺丁斯将这种关怀称为作为一种美德的关怀。作为美德的关怀是把“关怀视为一种美德, 一种道德卓越的表现”, 其出发点着眼于关怀者。作为关系的关怀“把关怀看做是一种令人向往的关系属性”[3], 其出发点倾向于被关怀者。

父母展现关怀的美德就是使孩子去做那些被认为对他们有益的事。父母“我这是为了你好”式的关怀把关怀未成年人的成长和发展视为自己的责任, “关怀者往往觉得他们知道被关怀者的长期利益是什么”, 他们“轻易地决定那些利益是什么”[4], 其表达美德的方式是根据已有经验、被关怀者的情况、可供利用的资源、文化和社会发展对未成人年的要求等因素推断出孩子的一系列需要, 这些需要不直接产生于孩子的需求或愿望, 这种关怀不一定是孩子想要或需要的。“我这是为了你好”式的关怀如果没有考虑孩子自身情况, 本是出于好心的引导就会变成控制。

(三) 作为美德的关怀之困境

作为美德的关怀, 是一种强制性的关怀, 不顾对方实际需要而强行关怀, 造成关怀双方的不对等性。作为关怀者的父母和被关怀者的孩子之间缺少必要的尊重、宽容和平等的对话。作为美德的关怀往往不自觉地就变成父母式的关怀、包办式的关怀、控制式的关怀, 最终成为孩子不喜欢、不需要的关怀。内尔·诺丁斯说:“这种强迫意识的延续实在是传统教育的一大悲剧。”[5]其结果是出现了我们经常见到的“不领情”或“不理解父母及教师的良苦用心”的孩子。作为美德的关怀经常得不到孩子的积极反馈, 这令很多父母感到不满, 难以理解。此乃平时父母所说的“好心没好报”。其实, 这真的不能怪孩子不知道感恩、感激, 因为有些父母本就没安什么“好心”。有些父母关怀孩子, 为他们提供各种各样的条件学习和发展, 实际上是为了自己, 为了实现自己曾经没有实现的梦想或目标, 为了孩子将来有出息好回报自己。孩子成了实现自己目标或利益的工具, 这能算是“好心”吗?既然没有“好心”, 就别指望“好报”了。

二、作为关系的关怀

作为美德的关怀的根本困境在于, 它仅仅从关怀者自身出发, 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实现自己的利益。那么, 如何走出这种困境呢?诺丁斯提出了另一种关怀形式———作为关系的关怀。

(一) 关怀的关系性及关怀者的意识特征

诺丁斯在对人类生活做了现象学观察后, 最终以“关系”判断一个人是否真的关怀。“关怀意味着一种关系, 它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接触或交流。”[6]关怀的关键是看是否创造了能够让被关怀者感知到的关怀关系。一般来说, 关系是双向的, 而美德是单向的传输。因此, 从根本上来说关怀是关系伦理, 而不是美德伦理, 这是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鲜明特色。

在关怀关系中, 关怀者的心理特征是关注和动机移置。关注是以一种开放和真正的方式接纳他者, 但不暗含迷恋、沉溺或头脑简单[7], 不是将自己投射到对方身上, 不是把他人作为一堆客观的数据来分析和“接受”, 不是强加于人, 而是与之交流, 共同努力———以己度人的结果可能是操纵和控制。鉴于两个主体之间的平等性, 关怀者和被关怀者之间是布贝尔所说的“我—你”关系, 而不是“我—它”关系或人与物的关系。[8]关注的前提是避免控制, 搁置不同的意见。关怀的第二个环节是动机移置———关怀者的动机能量流向被关怀者及其追求的目标。诺丁斯并不赞同类似父母“为孩子而活着”的极端的动机移置。关怀者首先关注被关怀者, 接受他的信息, 然后做出反应, 体验动机移置。

(二) 作为关系的关怀的良性结构

关怀的本质是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关系, 这与我们传统理解的关怀不尽相同。我们将关怀者称为A, 被关怀者称为B, A与B形成了关怀关系, 当且仅当:A关怀B, 而且:A做出与关怀相符的行为, 而且:B接受A的关怀。[9]如果这次关怀是一系列关怀的一部分, B的回应会影响到下一环节A接受的信息。由此过程可以看出, 关怀的形成取决于关怀者对这种关系的维系, 包括关怀者对被关怀者开放的、无差别的接纳, 同时也依赖于被关怀者的回应及其感受能力。由此可见, 关怀关系本身就是一个良性结构, 这种良性结构能鼓励新的关系不断生成。关怀关系的这种良性结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 是关怀关系的包容性, 即关怀者以一种包容的心态去接受被关怀者, 把对方真正地当成一个主体完整地接受。其次, 关怀关系的相互性。关怀者和被关怀者双方关怀关系的展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双方都对关怀关系的建构有贡献, 并且双方在关系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关怀者接受被关怀者并给予关怀, 而被关怀者也积极地对关怀者的行动做出回应, 这是一个理想的关怀关系的必要条件。再次, 关怀关系的生成性, 关怀者与被关怀者都是独立自由的创造主体, 他们在关怀关系中不断建构自己的同时也在建构他们所处的关系, 从而使新的关系不断生成和持续。

三、父母对孩子关系性关怀的依据

父母与孩子之间有天然的关系属性, 家庭是关怀关系的天然土壤。不同于师生之间的关怀, 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具有以下四大优势, 可以作为关系的关怀的建构依据。

(一) 父母对孩子天然的爱

父母与孩子之间有血缘关系, 对孩子有天然的爱, 正所谓“虎毒不食子”。诺丁斯把关怀者与被关怀者比喻成远近不同的同心圆, 圆心是关怀者。在离圆心最近的内圈, 是因为爱而关怀, 多数指亲子间的关怀。越靠近圆心越容易做到动机移置。在远离圆心的圈层, 被关怀者是与关怀者有社会关系的人, 如师生关怀等。靠近圆心和远离圆心的人对关怀者的期待和要求是不同的:外圈的关怀是一些指导性规则, 对被关怀者没有强迫意义, 行为是出于自主的。父母与孩子的内圈关系决定了父母要责无旁贷地关怀孩子。

(二) 孩子对父母的依赖与信任

很多人可能认为当孩子上学以后, 他们已经不完全受父母的影响了。相反, 他们对教师的教育言听计从, 父母的影响越来越轻。其实不然, 教师对他们的关怀大多是作为美德的关怀, 基于一种教育美德来关怀他们。因为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对较疏远, 又属于管理和被管理关系, 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与服从包含被动与强制。而对于父母的教导, 基于天然的血缘关系, 他们敢于“不听”“不接受”, 表面上看似乎对父母的教导不在乎。但是也正是基于这一层关系, 他们觉得, 关系近的人, 总要比关系远的人可信一些, 自然就对他们发出的信息容易接受一些。父母的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 都会使孩子受到影响, 不仅如此, 孩子还要在实践中不断重复和复制父母的这些东西。

(三) 父母与孩子相处的亲密性和长久性

在内圈关怀中, 关怀频频发生, 产生一种恒久的记忆。[10]父母与孩子, 天天相见, 父母的言行几乎是丝毫不落地融入了孩子的心灵, 也丝毫不落地被孩子接纳, 孩子还缺乏较为成熟的是非善恶观念, 其判断的依据当然是父母。即便是孩子长大后进入学校, 与父母的接触也是频繁而持久的, 这是关怀的一大优势。关怀理论强调连续性, 诺丁斯认为“教育的关怀不同于一般的关怀关系, 它需要时间, 需要连续性”。[11]与其他连续性相比, 关怀者的连续性是最重要的。亲子间关怀关系的连续性不需要刻意去创造就已存在。诚然, 孩子会因求学、工作、婚嫁等原因离开父母, 但这种分离是有慰藉的, 相反, 孩子该独立时仍依附父母才会带来忧虑或痛苦。“别离会加强、加深关怀。”[12]比如, 孩子远离家在外面读书, 反而加深了父母与孩子的关怀关系。

(四) 父母长远的关怀目标

父母着眼于孩子长远的发展, 其关怀的目标是长远的, 并且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兴趣、优点、缺点比较了解, 对孩子的关怀更有针对性。相对于教师, 父母更能把孩子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 去悉心对待。学校和教师要面对很多孩子, 很多的问题, 有时无法保证真正能从根本上去关怀孩子。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关怀是阶段性的, 随着某一阶段教育过程的结束而结束。而父母与孩子的相处却是长期性的、持久的, 在孩子的每个教育阶段都需要予以关怀, 持续性的关怀。

综合上述, 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作为关系的关怀要比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这种关怀要容易得多。因此, 父母应利用这种天然的优势, 去建构作为关系的关怀, 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四、关系性关怀的实现路径

父母具有天然的优势去实现对孩子的关系性关怀, 但是并不等于说就一定能够实现, 这还需要父母自身从多方面努力。

(一) 尊重和认可孩子明示出的需要

诺丁斯认为:“指导孩子之所以如此困难, 是因为我们很少能肯定我们应该接受还是拒绝他们明示的需要。”[13]根据明示的需要的来源, 我们已知孩子明示出的需要包括一些基本的需要和期待与需求。对于明示的基本的需要, 父母应无条件满足, 向孩子传达出“我在这里, 你可以呼唤我”的安全信息。这个安全信息表明父母乐于保护、帮助和引导孩子, 这是理想家庭的特征, 这种包容性也是关怀与信任关系的基础。除了基本需要, 孩子还会明示出一些需求或愿望———在父母关爱的保护下, 他们会表达出这种需求。对于基本性的需要, 我们可以以“我在这里, 你可以呼唤我”回应, 但是对于孩子明示出的其它需要, 我们却不能说“你要什么, 我都会满足”。大多数父母也都知道对孩子百依百顺并不好。关怀表示对被关怀者负责, 保护其利益、促进其发展[14], 但不是盲目满足孩子需要, 而是内含有智慧成份的理性关怀。如果孩子的需要确实是不合理的, 有碍于他的长远发展, 父母就不能满足此类需要。

对于孩子的期待与需求, 父母应持开放、感兴趣的态度, 给予尊重和认可, 正面地回应, 且帮助孩子做出正确的选择。诺丁斯认为, “认可”是指关怀者要能对被关怀者可能的最好的动机做归因和解释, 让被关怀者发现自己行为中好的与善的动机, 从而不至于让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 而丧失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孩子的道德理想是非常脆弱的, 这就要求父母清楚地了解孩子的需要, 在“认可”中积极地培养和呵护孩子的道德理想。但是, 认可并非是要放任孩子的错误, 而是要适当地干涉。父母积极地、创造性地干涉孩子明示的需要, 将自己的动机能量流向孩子, 一方面孩子从父母“我在这里, 你可以呼唤我”中获得安全感, 另一方面又能在父母的尊重和认可中感受到他们“可信任的”“持续性”的关怀, 关怀关系的良性结构自然就建构起来了。

(二) 与孩子平等对话, 慎重对待推断出的需要

对很多中国父母来说, 自己就是家庭教育的权威, 孩子是未成年人, 且不懂事, 当然要听自己的话。在很多父母看来, 孩子能有什么自己想法, 他们怎么知道将来社会竞争的残酷?他们怎么知道现在需要学习哪些知识本领?因此, 父母认为要帮助孩子推断出各种各样的需要, 代孩子决定上各种辅导班、兴趣班, 学习“十八般武艺”。这种情况下, 中国父母怎么会让孩子与自己平等对话?

诺丁斯认为严格用教育成果来判断孩子的成长, 无论这种结果多么美好, 都会削弱、扭曲当下与未来的关怀关系, 不利于关怀关系的持续。这种家庭虽然给孩子提供了好的教育条件, 却让孩子读懂了这样的信息:“他们必须以某种方式证明自己配得上父母的恩典———哪怕是这种恩典不是基于孩子明示的需要而给予孩子的, 甚至可能与之截然相反。”[15]但是为了孩子更好地成长, 推断出的需要却又是必需的。在这种情况下, 父母要明确地说出他们推断出的需要, 儿童可能拒不承认也可能接受这些需要, 把推断出的需要强加给孩子往往涉及到强制, 而强制的使用对关怀关系的形成与维持造成许多阻力。从某种意义上说, 关怀中的强制很难完全避免, 但是父母应明确, 在必须使用强制的情况下, 首先要和孩子进行沟通和对话。

诺丁斯认为, 对话在学习如何创造并维持亲密的关怀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关怀关系的形成不可避免地要针对推断出的需要进行对话。关怀者发起对话, 旨在达成双方都 (基本) 可接受的结果。在有实质意义的对话中, 参与者进行探索, 探寻意义或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怀者在开始时并不知道答案, 最终的结果是不确定的。[16]对话把关怀者和被关怀者联系在一起, 从而建立一种充满关怀的人际关系。对话是评价关怀努力效果的一种手段, 其目的是在明示的需要与推断出的需要间找到一种平衡, 这就要求父母深刻地了解孩子的需要及需要产生的根源, 允许孩子表达他的不满与意见, 并给予理解和同情的回应。比如在现行的社会制度下, 父母无法改变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方式, 无法消除这种评价方式给孩子带来的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但是“他们可以安慰这个无法解除的痛苦”, 鼓励孩子倾诉, 而不是时时刻刻地盯住他们或约束他们的活动。诺丁斯认为最佳家庭不为提升孩子而让其吃苦头, 而且孩子在外面吃了苦头, 父母还会安慰他们。

对话不是父母和孩子间的随意聊天。对话是双方共同理解、同情和欣赏的过程。[17]对话在亲子关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就凸显出:关怀必须是连续的, 父母要乐于陪伴孩子, 与他们分享信息、表达善意, 尽量不将观点强加于孩子。在对话和满足父母推断出的需要中, 儿童感到父母的认可、支持和关怀 (而这些正是孩子基础性的需要) , 正常健康的发展就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朱晓宏.超越柯尔伯格:美国当代道德教育理论的变革[J].比较教育研究, 2010 (1) :54-58.

[2][3][9][10][12][13][15][16][美]内尔·诺丁斯.始于家庭:关怀与社会政策[M].侯晶晶,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65, 12, 18, 183, 20, 192, 188, 289.

[4][5][6][11][17][美]内尔·诺丁斯.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M].于天龙, 译.2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4, 4, 32, 77, 38.

[7][美]奈尔·诺丁斯.教育哲学[M].许立新, 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39.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下一篇:作风整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