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2024-05-17

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精选8篇)

篇1: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精神,有效整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面向全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素质。

二、活动目标:

1、活动主题:实现整合。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特色建设、德育活动等联系起来思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

2、活动形式:体现多元。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努力做到集中与分散结合,校外与校内结合,集体与个体结合,自主与创新结合。

3、活动过程:常态规范。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监控,要求做到课前有准备,课中有指导,课后有反思,力争每堂课都实实在在。

4、活动评价:不断完善。注重过程性评价,继续展开以现场观察、学生座谈,成果展示为主要形式的督查评价,促使活动深入开展。

5、活动资料:注重积累。每位任课老师要及时记录活动中的成败得失,及时收集整理学生的优秀成果。

三、课程的总体构想

1、课程总体目标

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

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形成对自己的周遭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2、三——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具体目标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认识社会资源,并能有效运用

〃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力所能及地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体会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注重生活卫生,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

〃认识各种灾害及危险情境,学会自我保护

〃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认识和了解自己,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关注日常生活及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课程原则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实践。指导教师尊重学生基于自己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所选择的活动内容与方式,支持和帮助学生展开实践活动。

(2)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实现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的彼此渗透,达成课程的理想的整合状态。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订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召开综合实践活动任课教师会议,贯彻活动计划。

3、各班讨论活动内容,制订本学期班级活动方案。

十月份:

1、抽查各年级各班开展活动的情况(主要看是否按计划进行)。

2、撰写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全校班级进行评比。

3、上交每月活动方案以及相关资料。

十一月份:

1、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网页制作、平台发布。

2、上交每月活动方案以及相关资料。

十二月份:

1、各年级进行一次活动成果展示。

2、上交每月活动方案以及相关资料。

一月份:

1、收集整理活动资料。

2、上交活动总结与案例。

3、完成综合实践活动师生考评工作。

篇2: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蛇窝泊中心小学2010、9

为了进一步深化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搞好地方与学校课程,根据栖霞市教研室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背景

地方与学校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它包括研究性学习、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地方与学校课程是一种基于学习者的直接体验,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社会,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特征的实践操作中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践科学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课程形态。地方与学校课程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地方与学校课程是基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追求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它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新的社会问题提供机会。

二、课程目标

地方与学校课程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的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具体如下:

1、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助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体验。

3、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隘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4、培养一支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需要的具有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5、构建学校新型的课程体系。经过数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校本教材体系。

三、课程实施

(一)成立组织

为促进地方与学校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成立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全校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总体规划、指导,教师的培训,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的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事务。

课程领导小组组长:刘俊

地方与学校课程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国庆

地方与学校课程领导小组组员:

隋洪涛黄玉成周春莲徐彩红李海玲鲁春琴

蒋英娜

地方与学校课程课题组成员:全体任课教师

(二)实施措施

1、物质保障。开发学校资源,利用好学校图书室,充分发挥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定时开放阅览室,供学生

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微机室,为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提供条件。

2、师资保障。地方与学校课程的实施,不仅是科任教师的职责,全校每个老师都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的组织者、指导者。

3、加大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家长、社会各界对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地方与学校课程工作的理解与支持,鼓励部分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活动,协同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活动,通过有关媒体,现代网络技术广泛宣传和展示本校实施素质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成果。

4、课程安排

由于地方与学校课程是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地方课程进行了合理地安排。

四、课程评价

1、评价对象:由学生、教师和课程本身三部分组成。

2、评价的方式:采用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要从学生发展的角度,不断调整的角度,不断调整活动策略,即使准确地给学生以肯定和鼓励,取得学生的主观认同。同时注意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社会的反映,获取更为详实全面的反馈,以客观地反映和鉴别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不断有新的发展,获取学习成功的乐趣。

3、学生的评价。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为每一个学生设置“成长档案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整理存放。

(1)学习成果:手工、劳技、科技作品、调查报告、专题研究小论文等。

(2)各种评价: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允许学生对不满意的他评进行重新学习直至获得满意的他评为止。

4、对教师的评价由学校行政和学生评价两部分合成。(1)评价内容: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环境、学习方式、评价方法等。(2)评价方法:整体评价与分段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文件分析、实地考察、课堂观察、问卷、访谈等。

篇3: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主动参与

综合实践课选题只有符合学生的生活和兴趣, 才能激发他们的探索动机,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克服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如教学三年级的《捆扎小件物品》时,课前我准备了一两个不同大小的鞋盒和一段长两米左右的绳子,课上询问学生:你自己或与同桌合作,可以把两个鞋盒捆扎在一起吗? 学生听了,纷纷动手,你说这样捆,他说看妈妈是这样捆的等。顿时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争先献计献策,各显其能,活动课气氛活跃。十分钟后,成果展现在眼前,孩子们捆扎的鞋盒有歪歪斜斜的,有松松垮垮的,有拎不起来的,也有捆扎得方方正正、结结实实的。于是,我趁机表扬会捆扎鞋盒的学生,并请他做老师,指导其他学生,最终学生掌握“十字法”。我校梁一明同学,就是利用课堂所学在节日期间向亲友大秀一场捆扎技巧:那天亲友领着孩子到她家玩,期间她母亲看到这个孩子脚上的鞋有些破旧,就说我家孩子有几双穿小了的鞋,都挺新的不知你能穿吗? 那孩子愉快地一试,正好,于是就打包,全要了。母亲正要把鞋装进方便袋里,梁一明同学忙制止:妈妈,要注意环保,少使用塑料袋,并说把几双鞋放在一起一压就变形了,看我的。于是利用课堂所学的“十字法”把鞋一一装在鞋盒里,片刻就把鞋盒工工整整地捆扎在一起。亲友看呆了,妈妈看笑了,直夸我姑娘没白上学。又如教学四年级的《餐巾折花》,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餐巾折花的图片、影像资料。为使学生更好地上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与汪清宾馆负责人取得联系,带领学生去宾馆参观,欣赏那里的餐巾折花,并请领班现场指导让,学生边看边学。特定的环境、特殊的指导老师,学生兴趣浓厚,学习热情高涨。并根据所学发挥创造一些不同造型的餐巾折花,有大鹏展翅、梅花朵朵、鸡冠花、孔雀开屏、仙人掌等富有创意的作品,创造性、趣味性、实践性在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得以充分体现。

二、贴近学生生活,推动主动参与

我校地处城乡之际,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孩子,还有一部分是外来打工子女,虽然从小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娇生惯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俨然是他们的写照,种种收收的农活根本没有干过。学校修建的“绿色长廊”、“植物园”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春天,带领学生给小苗锄草、松土,指导学生:离苗根远的草要锄掉,离根部较近的要蹲下身子用手拔,以防伤根,施肥、浇水时要在相宜时机、时间,并带领学生亲自操作,部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到劳动乐趣。到了秧苗爬蔓时,教给学生掐枝、架蔓的技巧。开花季节,让学生亲自学会人工授粉:首先教会学生认识雄蕊、雌蕊,然后捏住雄蕊轻轻地向雌蕊抖动几下,完成授粉,保证瓜果茁壮生长。等到秋天瓜果成熟,绿色长廊就成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堂。学生在果实累累、枝繁叶茂、绿荫片片的长廊里,亲手摘下瓜果观察其外形、颜色,剖析各种瓜果的内部构造:葫芦气味清香;小金瓜微苦;玉女瓜、砍瓜气味清爽;苦瓜成熟时橙黄色、味苦,瓤鲜红色,味甜;冬瓜皮色青绿,带白霜,籽粒很小;丝瓜表皮薄而平滑,有翅状边,嫩瓤微甜。冬瓜丝瓜除可食用外都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对可食瓜果,学生亲自下厨,洗、切、炒完全独立操作,教师只是指导点拨。活动前,学生个个围上从家带来的围裙,王颖同学还戴上厨师帽,俨然一个厨师。洗完瓜,我先示范如何改刀:把瓜一切两段或三段(注意是横刀)去皮,丝瓜洗净即可。取出瓜瓤部分不吃,把瓜切成4厘米左右的段,姜、葱、蒜都切成薄片待用。我在指导此过程时强调学生注意安全,小心切到手。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切瓜的实际操作,慢慢切,切记不要急于求成。然后将炒锅放在电磁炉上,加油烧热后投入切好的葱、姜、蒜,翻炒几下加瓜片再翻炒两三分钟后加水,煮沸约十分钟。此时学生闻着扑鼻的汤香,迫不及待地嚷:“老师,汤好了吧? 快让我们喝吧! ”我笑着给身边一位同学盛了一小匙。他一尝,说:真香啊,就是太淡了。我打趣地说他:“你不是嘴馋嘛,汤里还没放盐呢! ”惹得学生哈哈大笑。最后陈杰同学在我的指导下,加入盐、酱油、味精,一道鲜美清淡的瓜汤做好了。学生品尝着自己亲手烹饪的香喷喷的瓜汤、瓜菜,个个乐开了花,并兴致勃勃地端给其他师生分享。

三、与各学科整合,促进主动参与

综合实践课与其他学科课程在内容、形式和目标上是互为补充、有机渗透、彼此促进的关系。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手段,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活动内容构成的课程。我们利用语文学科所学的写作知识通过学生在观察各种瓜果、烹炒出爽口菜肴的过程,纷纷写下观后感和第一次与师生共同下厨的感受,文章充满孩子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与自豪,语言畅快,表达真情实感。与美术学科整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学生在葫芦上创作出一幅幅精美、可爱的画面,有动漫系列、京剧脸谱系列、十二生肖系列、民族风俗系列及想象创作系列等,画面色彩艳丽,构思巧妙,充满童趣和创造力。很多学生的作品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作品展示窗前经常有同学在驻足欣赏。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课所学知识上网交流,查阅相关资料,为上好每一节综合实践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4: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一、转变观念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很多地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这种环境下,导致人们的观念往往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对于一些新的事物不易接受,在教育领域这一点体现的也比较明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特色学校建设、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农村中小学它却是一门被冷落的课程。当然,这其中有很多客观原因,但最为重要的一点还是教育领导者、教师、学生家长观念落后导致的,而在这部分人群中,学校校长的教育理念是最为关键的。农村中小学校长首先应该静下心来,认真的学习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书籍和国家有关教育的方针政策,充分认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只有校长的观念转变了,才能带动教师去行动,进而去影响学生家长的观念。虽然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但只要努力去做,我们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二、教师要善于挖掘教育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比较小,开放性很强,是一门灵活的课程,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课程资源。笔者在接触农村一部分基层中小学教师时,常听到他们反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我们农村学校开设简直是太难了,与城市学校相比,我们既没有资金,也没有场地、教学设备等。事实上,只不过是这些教师不善于观察,没有注意到社区内的教育资源。在农村这一广阔的天地里,有着无限的教育资源供教师和学生利用,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特色更加明显。农村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小镇、有神话传说、有淳朴憨厚的农民艺术家,还有独具特色山水和丰富多样的植被等等,这些都可以用于课堂、用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也是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学校有效实施的一种方法,而且效果很好。笔者曾经有机会认识一位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这位老师很善于琢磨,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他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语文作文教学整合起来,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了写作水平,这位教师由于这方面的创举,多次受到各级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表扬。通过这一事例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中小学开设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广大教师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善于利用本地独有的课程资源,农村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效果不会比城市差。

三、成立合作体

尽管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开设,体现不同学校的个性风格。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讲究合作性。“合作”一方面是指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之间需要合作,成立研究小组、合理分工,才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合作是指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尤其对于农村中小学来说,很多硬件条件确实是不具备的,如果开展合作交流,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得整个地区形成教育合力,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好的实施。同时,我们还应该成立各种合作体,扩大对外影响,仅仅靠一个老师或者是一所学校的力量是有限的,当然这是需要起带头作用的,要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搞得比较好的、学校领导重视的,在教学实践当中初见成效的教师和学校做“领头羊”,在他们的带领下,其他各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自愿加入的原则,充分利用区域资源,扩大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等社会各界的影响力,实现良性循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说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章法可循,需要的是中小学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合作中共同成长。

四、有效借助外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虽然是以学校自身为主导的,但同样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撑。这里的外力包括教育行政和业务部门、专家学者、社区等。近些年来,国家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从政策到投入,相应的各级地方政府也都很好的予以落实。为此,无论从学校还是教师的角度,都应该积极主动去争取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例如,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提供的各种培训、举办的各项教研活动等,这些对于我们了解最新信息,提高教学水平都有很大帮助,需要我们积极参与;还有就是要主动找专家、常联系。因为农村教师,尤其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在理论层面是相当欠缺的,在实施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很多困惑,需要专家学者理念引领,提供技术支持,农村中小学校要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不仅学校和教师要善于探索,还需要有效利用外部提供的系列条件,既解决了自身的问题,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篇5: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计划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学校校本特色和地方特色,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探究“校本综合实践活动特色”为目标,贯彻新课程理念,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组织各种研究性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常识。

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求证的方法。

5、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载体,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以非指定领域为拓展”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以学校各年级为重点,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验工作,任课老师要以布置综合实践性作业为主要形式,指导学生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

3、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班级要制订好班级的活动计划,鼓励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活动,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教务处。

4、从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教师要虚心请教各学科的教师,教务处会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

5、将综合实践活动与开发校本资源、社区资源、地方特色资源结合起来,也要与学校课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办出学校特色。

四、具体工作安排: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1)开发学校资源。

一是学校的图书室进一步增添藏书量,并发挥好现有图书的功能,提高图书的流通率,让图书进入班级,建设好班级图书角;

二是在规定时间开放阅览室,供学生博览群书和查找资料;

三是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教会学生围绕主题在网上搜寻资料。 四是继续完善以科技、艺体教育为特色的各类专用教室和宣传阵地,在已有的基础上,本学期将进一步完善各种专用教室;

五是继承好学校传统活动,办好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篮球赛等系列活动,同时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开发社区资源。

一是探究利用现有的自然状况,开展“五化资源的调查”活动,定期带领学生进行参观、考察;

二是与我镇的部分企业联系,了解我镇经济发展情况,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采访、调查;

三是聘请关心学校教育而又有特长的社会各界人士和家长担任我校的校外辅导员,定期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等。在实践过程中,要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四大指定领域融合在一起实施,使之彼此渗透,形成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与学校自主使用的课时结合在一起使用。

另外,指导老师要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充足的时间资源和丰富的校外资源指导学生以活动小组的形式开展好综合实践活动,期间也可发挥校外辅导员和家长的指导作用,以保证活动的质量和学生的安全。

五、规范管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水平:

1、扎实细致落实各位综合实践活动老师的行为要求:

第一:要理解、尊重、信任学生,倾听学生心声;

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各项自控能力,教会学生合理安排时间,做事有序;

第三:大胆而又真诚地指导学生,及时给他们真诚的鼓励和帮助;

第四:遇到问题,学会冷静,善于引导,运用最利于见效、最科学的方法去解决。

2、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可随意挤占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间。

3、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担任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其指导任务贯穿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对学生活动主题、项目确定的指导、活动过程中的指导、总结和交流阶段的指导。

(1)在活动的主题、项目的确定阶段,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基础及兴趣爱好、学生所处的特定社区背景和自然条件,引导学生确定合理的活动主题、项目。

(2)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搜集。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相关的课程资源,在活动开始阶段,可以结合实例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基础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利用工具书、使用视听媒体、做笔记、进行访谈、对资料做整理和分类等方面的技能。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要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实材料,指导学生运用调查、观察、访问、测量等方法;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引导学生形成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同时,教师要注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开发对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发生。

(3)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活动过程中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形成结论,指导学生着重对活动中的体验、认识和收获进行总结和反思。

4、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5、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篇6: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总体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综合课程,其内容及教学方法目前正在探索和研究之中。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尊重个性和谐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全面、主动地发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涵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结构时,作出如下阐述:“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强调通过学生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为了培养学生将来的社会生存能力,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我校特制定本课程实施方案:

三、课程目标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校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探究”、“设计”、“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美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他人、对自我的责任感。

2、课程内容上,我们立足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满足他们的各种发展需求。从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等入手,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立志改造社会的能力。

从学生的生活基础和兴趣爱好出发,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提出各自感兴趣的活动话题,归纳分类后投票筛选出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主课题。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确定各自的活动内容,自动生成了课题。活动思路为“自己确定研究对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汇报自己的所得所想”。教师的主导作用侧重于服务、帮助、指导。

四、课程实施

1、实施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标准。

(3)立足实践。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的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材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四部分内容,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社区服务与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一)指定领域

所谓指定领域是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明确规定的四大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1、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要因地制宜,要注意把文献资料和现实生活中“活”的资料结合起来,要注意从当代社会热点、焦点以及学生生活、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中选择设计。最主要的是把学生身边的事做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关注家乡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现实的生产、生活,关注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乡土和生活环境,从中发现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如,开展“家乡的变革”“家乡特产”、“家乡名胜古迹”“家乡文化名人”及河流、家庭生活变化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⑴小组合作研究。学生按学习小组或经过调整组合成4——6人的课题小组,聘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各有独立的任务,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尽其能,协作互补。⑵个人独立研究。一般采用“开放式作业”形式,由学生根据已选定的课题,各自独立的开展研究活动,用几个月或半年的时间完成研究性学习作业。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全班同学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信息,开展研讨,取得结论或形成观念后,再通过集体辩论,分享初步的成果,由此推动个体深化研究,之后形成各自的课题报告或论文。

各年级在开展好研究性学习课的基础上,要认真探索研究性学习在各年级学科教学中渗透的有效途径,做好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实践能力具有较大的帮助。农村小学可以组织学生考察身边的环境、帮助村里打扫街道、清理垃圾、帮孤寡老人干家务等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到光荣院打扫卫生、清扫街道、开展“大手拉小手”等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爱护社会环境,关心社区的发展。

3、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以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有:

⑴自我服务劳动

中年级:学会洗手、洗脸、刷牙、洗脚、剪指甲;会穿脱衣服、系鞋带;会洗手帕、红领巾等小件物品;会削铅笔、订本子、包书皮,能整理自己的书包,在教师

指导下做好值日生等。

高年级:能自己洗头、梳头、洗澡;学会洗衬衣、裤子等小件衣服;会使用针线钉钮扣,缝小手帕、沙袋等简单的布制品;能有条理地摆放课桌、凳,自觉打扫教室、学校卫生;能在教师

指导下办黑板报、手抄报、宣传栏等。

⑵家务劳动

中年级:

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铺床、叠被、刷洗碗筷、扫地、倒垃圾等。

高年级:能主动地扫地、拖地、抹家具;能有条理地放置、摆设室内小件物品,会整理自己的房间;会晒被褥和叠放衣服;能帮助家长摘菜、洗菜、淘米,在家长指导下,会做简单的饭菜;初步了解安全用电常识,了解收音机、电视机和电风扇等家用电器的使用方法,能自己开、关这些电器。

⑶简单生产劳动

中年级:学会拉花、剪贴小动物、手提袋等简易作品的制作;指导学生认识花生、玉米、小麦、苹果等主要的农林作物和家兔、鸡、羊、牛等畜禽。

高年级:会使用刀、剪、尺等工具制作纸风车、五角星,会用橡皮泥或泥巴捏制泥鸭、小狗等作品;能利用易拉罐等废旧材料制作简单的工艺品;能在教师或家长的指导下使用部分劳动工具学习花生、小麦、地瓜等当地农作物的种植和复收;会使用简单工具绿化、美化校园环境,能给学校、家庭种植的花草浇水、除草、消灭害虫;能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采摘苹果、树种等采集活动;能对损坏的课桌登进行简单的维修;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让学生饲养家兔等小动物,教师指导学生在劳动基地种植花草或花生等农林作物,搞好勤工俭学。

4、信息技术教育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小学段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是:⑴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⑵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⑶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⑷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⑸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3、(1)成立综合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级部主任、教研组长组成,负责领导、协调和指导工作。

组长:

副组长:组

员:

级部主任和教研组长

(2)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由教研组负责学生的活动指导工作。

组长:

组员:

教师采用专兼职结合的办法,专职教师上好每周统一时间课,兼职教师结合自己的学科内容进行整合,上好学科整合课。专职教师要对兼职教师的学科整合课实施进行指导和协助。

4、课程实施

(1)课程安排:

一至六年级各班每周一课时,若因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需要集中时间则临时调课。每学期各年级进行三到四个综合实践主题活动,每个活动时间为一个月。其它时间为方法指导课。

(2)主题确定:利用省编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挑选3个适合学生开展的主题3个,自主开发一个有地方特点的校本资源主题。

五、课程评价

(1)学生评价:

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结合,重在感受与体验、展示与表达、讨论与评价,评价将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提高、鼓励、肯定、积极和发展性评价。

鼓励帮助学生为自己建立起全面完整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把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收集到的有关数据、撰写的观察记录、调查报告、研究成果等,进行“写实性”地归档,采用形成性激励评价,以使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2)教师评价:对教师的指导方法,课程资源开发进行评价并评奖,优秀资源编入校本资源包,推荐全校使用。

篇7: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县域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

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纳入国家课程是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彰显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任何一门学科课程无法替代的。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大教育观的视域下定位学校教育的功能,已成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共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提出“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这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根据实际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并提供必要的专业支持。”

然而,课程实施过程遭遇了很大的困难与阻力,较多出现县区、学校之间不平衡与课程开设随意等问题。追其原因一是理念性问题,过分强调文化学习使得综合实践课程边缘化;二是课程管理、研究、落实与评价等机制性问题,课程正常开设难以保障;三是专业性问题,学校课程综合规划能力缺乏、课程管理经验不足、专业师资匮乏和课程评价滞后,教师课程开发和建设能力薄弱、常态化实施过程管理和方法指导缺失,地方管理和指导的弱化和缺失等,直接影响着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随着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认识和实施的逐步深入,面对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和国家教育大政方针,作为教学研究的指导部门我们深刻意识到作为高度综合的新型课程,仅靠学校的几个老师是无法完成的。我们教研室统筹规划,系统安排,立足实际,发挥优势,找准切入点,寻求突破口,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全县综合实践活动工作以“县域内整体推进,力争让每所学校都精彩”为目标,持之以恒地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育人环境建设,综合实践工作都有了较大幅度提升,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让教育真正回归生活,让孩子绽放生命精彩,享受幸福童年,正逐步成为临朐教育的常态。

过程与方法

一、明确方向,健全机制,努力夯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础

(一)政策引导,明确方向

县教育局高度重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专门制定下发了《临朐县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见》,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潍坊市教育局《关于关于进一步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见》和潍坊教科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明确发展方向,规范课程实施。教研室同时制定下发《临朐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指导意见》,统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全面落实与深入发展把关定向。

(二)健全制度,确保实施

建立健全课程管理制度是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保证,我们成立了以教育局副局长张兆伟同志为组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领导小组,加强对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管理,同时要求各乡镇、学校设立研究和协调综合实践活动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形成“县—镇—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整体规划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指导全县学校完善了组织管理、实施管理、资源管理等措施。1.学校课程组织管理

(1)各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分管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学校教导处、教科室、德育室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领导、规划、组织和协调等工作。

(2)重视教研组建设。学校建立由专兼职教师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组,具体负责落实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制订、管理和评价措施、指导开展活动等工作。

2.学校课程实施管理

(1)学校有课程总体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体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业评价等方面工作做好整体规划,并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

(2)学校和年级每学期制订课程实施计划。根据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总体方案,学校制订学校学期课程计划,年级组制订本学期各年级段“年级实施计划”。

(3)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在保证基本课时总数的前提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可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结合在一起使用,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散安排;同时注意开发利用周末、节假日等课外时间,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充分开展。

(4)主题(课题)实施管理。义务段学生每学期至少合作完成1-2个主题活动,让学生在主题活动中经历与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完整过程,并达到相应的目标要求。

(5)建立与完善各项保障制度。为保证综合实践有效实施,要完善如师资配备制度、教师工作量制度、教研制度、有利课程实施的奖励制度、课程实施校本培训制度、年级或班级实施情况评估方案、学生活动评价方案、安全责任书制度等各项制度,从制度上给予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约束。3.学校课程资源管理

积极进行课程资源开发。学校要围绕学生与生活、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等线索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重视案例的积累,逐步实现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管理的网络化。重视家长、专家、高年级学生以及社区工作人员等学校和社会方面课程指导力量资源。

(三)考核评选,确保落实

1.视导校校到。为整体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落实,从2011年起,我们拓宽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视导领域,从县直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延伸到村级小学,实现教学视导全覆盖。

2.细化程序。每学期开展一次课程实施量化考核,督查课程开设情况,评价课程实施质量。采取调查问卷形式对学校课程主题名称、开设与实施情况、学生满意度、方案的制定、活动流程概述等进行随机调查,根据调查问卷和实际查看综合评估学校课程实施情况。

3.特色学校评选。每2年进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特色(先进)学校评选,促进学校的课程建设。

(四)把握特点,合理设置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活动内容多、空间广、时间长,要求学校根据课程纲要合理设置课时,排入周课程表,纳入常规课程管理。可实行课内固定课时和课外弹性课时相结合、集中式课时与分散式课时相结合。课时有时相对集中,几节综合实践活动可安排在同一天,甚至连续几天都安排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保证大型集体活动、主题研究性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时综合实践活动在周五和周一分别安排课时,便于学生在星期天开展活动。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课时,保证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参与一个活动主题的完整实践过程。

(五)基地建设,拓展空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需要大量的活动场所和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对课程的实施

极为重要,而学校现有的场所和空间是远远不够,为此要求学校千方百计挖掘社会资源,近年来依托我县特有的人文、地理、经济资源优势,广泛联系并确立了一批较为固定的、学生喜爱的活动基地,如:①参观型基地(老龙湾、石门坊、沂山、嵩山、粟山、污水处理厂等);②实践型基地(学校种植养殖园、九山优质苹果基地、嵩山佛手瓜基地、上林大棚果基地、寺头红香椿基地、杨善有机西瓜基地等);③设计型基地(服装厂、玩具厂等);④体验型基地(医院、社区、敬老院、烈士陵园等)。另外,我们还充分挖掘家长的资源,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创造机会。

二、挖掘潜力,优化调整,精心培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

师资配备是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对现有中小学教师而言,由于普遍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和完整的专业培训,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困难。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真正走进课堂、走进学生,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师资问题。这既涉及“谁来上”,更涉及“怎样上好”问题。为了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教研室在教师的选择与配备、培训与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立足教学实际,优化配置教师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需要大量教师和相关人员参与,教研室指导各学校初步组建了包括专任教师、兼任教师、指导教师和职能教师等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

1.发挥教师特长。将特长突出的教师纳入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队伍中来,充分利用教师自身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给予学生实践活动的有效指导。

2.挖掘教师潜能。各学校结合教师的业余爱好、兴趣倾向、知识领域等来安排课程师资,使现有教师资源得到最优的开发与利用。

3.吸纳专业人士。各学校邀请社会专业人士参与课程活动指导,充实课程师资队伍。一大批社会专业人士、民间文艺工作者等担任了学校兼职教师,一些退休老教师、老干部也经常到校指导学生活动。

(二)着眼校本研训,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等特点,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着眼校本研训,针对教师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加强教学研究和交流研讨,切实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1.课程培训。利用暑假教师全员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4 —

认识到它对推进学生发展和促进教师发展的意义,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专题培训,使广大教师理解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的性质、特征、目标和途径。

2.校本研训。学校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承担深化、拓展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研究任务,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规划提供决策参考;根据学校课程的总体设计和规划,确定各年级的课程实施方案。教研组每周开展一次活动,组织学习交流、研讨反思等活动,每次活动要有相关主题和记录,以确保教研组活动的规范开展。

3.选派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各级专业培训和省市优质课、教学能手评选及课堂教学观摩,与课程专家和名师零距离接触。骨干教师培训结束后在本单位组织二次培训,汇报学习内容,分享学习收获,放大培训效果,把先进理念传达给每一教师。

4.专家引领。邀请省、市级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获得者、教学能手执教示范课,组织观摩学习,借专家和名师之手,引领课改方向,指导专业发展。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彭磊老师、省教研室党好政、魏秀玲老师、潍坊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家孙俊勇老师多次莅临我县深入课堂,调查研究,现场指导,极大地鼓舞了科任教师的工作热情,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度实施。

(三)依托课题研究,有效促进教师成长

课题研究是培养和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课题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理论水平,紧跟教育形势,从而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通过课题研究,可以指导教师主动搜集和积累素材,及时发现和研究新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县先后承担并顺利结题的国家级课题17项、省级课题6项、市级课题20余项,通过课题研究,有效的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教师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科研含量,从而真正将综合实践活动落实到教育、教学、教科等各项工作中。

(四)优化师资,提升课程实施能力

鉴于当前老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有畏难情绪,师资不足、专业能力不高、积极性偏低的实情,我们鼓励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校领导积极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指导教师,不断优化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激发工作热情,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我们鼓励有志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教师自我举荐,根据自身优势和特长自选课题,开发特色课程。辛寨小学侯晓芹老师酷爱剪纸艺术,她的剪纸作品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学校尊重她的特长和优势,鼓励她在学生中开设剪纸艺术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专门为她开设了“侯

晓芹剪纸工作室”,像这样的工作室全县一共达到20余处。

(五)机制激励,激发热情

1.全县层面:制定评优树先政策,创造成功机会。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优质课评选、课堂教学大赛、基本功比赛、教学能手评选等活动中,为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创造成功机会,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激发参与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工作热情,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优秀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和快速成长。仅2013年我们推荐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论文案例评选105篇、优秀课程15本,以说课大赛为契机评出8名县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16节县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推荐市公开课2节,国家级8节。

2.学校层面:给予政策倾斜,享受更多优惠待遇。要求基层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纳入教师业绩考核,科学合理地评价任课教师的工作情况。基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殊性和作为新兴学科需要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实情,学校在工作量核算、业绩评定方面给予该科教师一定的政策倾斜,在评优树先方面,同等情况下该科教师享有优先权,2013年评选的临朐名师十人中就有2名是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三、准确定位,突出重点,充分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资源开发要从遵循自主学习、直接体验、个性养成 “三个维度”,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课程文化的构建,积极开展“学生化”、“本土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1.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现实生活,开发课程资源; 2.从地方资源出发,结合乡土文化,开发课程资源; 3.从学科整合出发,结合学科内容,开发课程资源; 4.从主题研究出发,结合专项活动,开发课程资源; 5.从公民素养出发,结合社会活动,开发课程资源。

四、深化研究,开拓创新,着力打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特色

(一)培植示范学校,发挥典型带动作用

1.分类示范。根据学校级别、发展规模等,确定县直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和村级小学三类学校,分类示范。

2.包靠制度。开展“挂点包靠”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确定包靠学校,对课程实施进行指导,培植学校的特色项目,确保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真正起到示范和引领作

用。

3.观摩学习。组织同类学校观摩学习,从简单学习到个性创新,从不规范到规范,从粗糙到精细,从一枝独秀到万紫千红,逐步、渐进、台阶式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二)构建运作模式,实行范式推进

1.“县域推进”资源开发模式。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围绕学校和周边环境进行发掘、筛选、梳理和归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资源,编制“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从资源介绍、问题联想、主题生成、活动建议等方面,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提供内容保障和策略支持。

2.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以“资源包”为线索,围绕学校、年级、班级、教师四个层面制定长期、连贯、系统的课程整体规划方案,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3.“一题三段式”课程设计模式。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进行课程设计,其中,实施部分是核心和重点,需要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划,保证课程实施有条不紊。

4.“四课型”教学模式。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流程,构建方案制定课、亲历实践课、方法指导课、展示交流课。通过适用不同课型,分解活动任务,达成课程目标。

5.课程整合。把小学科学、品德、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等多门课程中交叉重复或需要拓展的内容,按照综合实践活动课方式进行整合,统一调配课时和教师,以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五、城乡联动、资源共享,努力实现整体均衡发展

我们注重开展校际交流活动,缩小学校之间的差异,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多赢,解决课程整体推进不均衡的问题。

(一)城乡联动,建立发展共同体

针对城乡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我县成立“学校发展共同体”,我们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突破:

1.观摩学习“面对面”。一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规模较大的观摩学习活动,定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研讨会,促使学校优势互补,均衡发展。

2.结对子。探索帮扶机制,先进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发展,以强带弱,力促均衡发展。3.城乡交流。我们建立的城乡发展共同体,不但有校际交流,还开展了“岗位互换”活

动。县区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乡镇学校工作一年,实地指导,传经送宝;乡镇学校选派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到县区学校工作一年,实地学习,提高能力。

(二)巡回走教,送教下乡传帮带

发挥名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在“全县教育一盘棋”思想指引下,依托骨干和名师,开展“骨干支教”“送课下乡”等活动,促进均衡发展。

1.骨干支教。开展“骨干支教”活动,选派综合实践活动课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支教,指导课程实施,开展师资培训,解决专任教师不足的难题。近年来,有7名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参加了骨干支教活动。

2.送教下乡。组织骨干教师和教研员“送课下乡”,到农村学校传递课改成果,深入学校现场培训、现场示范,与师生交流,展示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力求贴近受授学校实际。几年来,共推出送教下乡示范课20余节,15名教师参加了巡回走教和送课下乡活动,有效促进了城乡学校的共同发展。

(三)资源共享,促进均衡发展

以“临朐教学研究”网站为载体,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科学规划子栏目,打造网络学习与发展平台,开展网络学习、交流、研讨和展示,与专家沟通,与名师对话,与骨干磋商。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库,发布名师教案、课程设计、活动方案,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的难题,实现城乡教师间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

成果及效果

经过几年不懈努力,我县在整体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摸索出了一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方式方法,总结出一些有用的经验,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一)课程开设 “常态化”

学校和老师能够认识到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学生成长的独特作用,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按标准设置课程,安排课表,配齐教师,开足课时,保证课程的正常运行,实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常态化。学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和备课组,安排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教学研究,提高上课水平。学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教学常规管理,要求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做好教学工作总结,对课程开发、资源包编制以及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教学常规进行定期检查和指导。同时完善学校考核方案,对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教学常规落实、参加教研活动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

(二)课程实施 “规范化”

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经历了从机械模仿到独立创新,从认识模糊到深度理解,从无序混乱到日趋规范的发展历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整体规划。多数学校开始重视课程顶层设计和系统开发,避免活动开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模式运作。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整体规划与体系建构、课程设置、课程设计、主题活动组织与开展到课程质量评价,从专兼职教师配备、教学常规落实到教师考核等工作都形成了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运作模式和流程。

3.活动实施。学校和老师以学生为本,通过组织开展主题活动,以“考察”“实验”“设计”“展示”“反思”“交流”等形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生活,分析研究问题,实现了依靠老师“教”到依靠学生“做”的转变。

(三)课程资源 “特色化”

我县各学校依托各自独特的地域环境资源、文化资源,提高课程意识,慧眼发现,用心打造,探索个性化实施方式,开发特色化品牌课程。一批有代表性课程开发与实施特色学校的学校脱颖而出,泛海希望小学开发的《碑林文化》;九山宋王庄小学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实验二小《奇石文化》;谭马小学《走进石门坊》;外国语学校《饮食文化》;冶北小学《走进老龙湾》、实验一小《空中植物园》;柏林小学《根雕育人》;石河店小学《做活水文章》、朐山小学《我与气象》、东城双语《纸浮雕》、洼子小学《腰鼓飞舞》、柳山小学《闲暇教育》、辛寨小学《田园教育》、寺头小学《七宝山下我的家》等都开发出极具学校特色系列课程,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成果推广“系列化”

几年来,四所学校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七所学校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学校”;临朐县两次被评为“全国综合实践活动先进实验区”; 2012年4月山东省普通中小学“1751”工程学校发展现场观摩会,2012年10月山东省第一届小学课程整合专题研讨会在我县召开;1名教师被评为省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6名教师在全国会议上提供公开课;2011年“一题三段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模式被评为省教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我县教学实践一体化做法在省教育厅网站交流;“利用当地资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做法,被《中国教育报》报道;2012年5月在冶北小学在深圳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综合实践研

讨会做经验交流;自2009年以来17个国家级综合实践课题全部顺利结题;截至2013年底全县80%的小学开发出了与极具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课程并应用于实践,15所学校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全国评选中分获一、二等奖,教研室组织编写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获一等奖;《当代教育科学》、《创新教育》、《潍坊教育》等多家刊物对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专门推介。

总结反思

作为一种新兴的课程,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不仅仅是教师在认识方面存在误区,更深层的原因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缺乏一种相应校园文化的支撑。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想在实践中生根发芽,除了修正其理论自身的“合理性”之外,当务之急是重建一套相应的校园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充满挑战性的新型课程,它是考验我们教育良知的一面镜子,也是衡量学校课程建设能力的一把尺子。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将在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块实验田里获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因为我们正在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努力!整体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迎接挑战、解决问题、破除困惑的过程,是不断反思、探索、创新的过程。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抓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把课程改革推向更大的范围、更深的层次,为提升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开创素质教育的新局面作出更大贡献。

篇8:学校社会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一、自主课程实验与高中学校课程的校 本实施

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是指学校以国家课程纲要、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 经专家评审和主管部门批准, 结合学校办学方向、育人目标、课程需求和已有基础等整体设计并创新实施新课程的实验。该实验不仅包括必修课程的校本实施、选修课之间的整合并进、校本课程的动态生 成以及三级课程之间的有机整合, 更要形成基于学校发展定位、育人目标的学校课程体系, 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学校的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 支撑学校的特色发展。实验的主要特点有:一是突出学校作为课程设计和实施最直接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课程探索;二是突出基于学校价值和目标的, 包涵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的整体建构;三是突出学校课程实施的创新探索, 该实验是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学校整体变革;四是突出学校课程特色形成和课程建设, 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 体现课程是学校功能发挥、学校文化传承、学校特色形成的核心载体的作用。

课程校本化实施是在坚持国家课程改革纲要基本精神的前提下, 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 将国家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面向全国所有学生的书面的计划的学习经验转变为适合本校学生学习需求的实践的学习经验的创造性实践。[1]当前任何学校的课程都是国家课程设计与学校实际情况相互调适相互融合的结果, 体现为共同价值和个性价值的统一。从本质上说, 自主课程实验就是学校整体设计和创新实施学校课程, 是新课程 (三级课程) 在学校高度的校本实施 (整体课程的校本实施不否认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国家课程课堂层面的差异化处理, 此处根据自主课程实验的重点即学校整体课程建设的角度突出学校层面整体的课程建设) 。“自主课程实验”不同程度的“自主”, 其实就是不同程度的“校本”。就高中阶段的教育功能和课程的共同价值而言, 自主课程实验要遵循国家的“共同要求”, 即体现忠实取向;而在体现个性价值和学校特色方面, 则体现出相互适应和创生取向。校本课程实施或自主课程实验以学校为本就国家设计的课程进行“自下而上”的“二次开发”, 既满足了提高公民素养的共同要求, 又关注到每一所学校的差异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对当前高中阶段人才培养和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高中学校课程校本实施的行动策略

高中学校课程的校本实施是一个包含了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所有课程开发活动要素在内的完整的课程建设过程, 就其行动策略而言, 北京市自主课程实验学校的探索涉及课程目标的细化、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模式创新、学生评价的优化等方面。

1.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

高中课程方案提出了高中阶段人才培养的共同目标, 如何将这个共同目标转化为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目标呢?需要把握共同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以及学校个性化目标的体现这两个方面, 并且二者是以一个整体体现出来。前者需要把握整个高中阶段教育的功能定位、培养目标和高中课程的共同价值, 后者是学校可能具有的改革切入点、自身的个性追求和独特传统等, 二者统一形成学校课程目标后还需要在课程实施中进一步调试。课程目标细化和具体化过程中明确培养目标及其所具体化的能力素质结构是关键, 一般而言, 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明线, 培养目标所规约的能力素质结构是暗线。北京四中围绕“培养杰出的中国人”这一目标, 将课程目标确立为:以人文教育为基础, 以科技教育为特色。该目标是一个不断发展与变化的目标体系, 由核心目标与具体目标组成, 核心目标体现了学校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 具体目标体现了课程建设的阶段性和具体要求, 两类目标相互支撑、共同构成统一的目标体系。北师大附中在继承百年办学传统的基础上, 将其定位为“全人格、高素质”, 并具体化为“德育为先、注重实践、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课程目标。

2.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完善

衡量新课程校本实施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是学校是否形成了涵盖三级课程的、结构合理的、具有学校特点的课程体系, 自主课程实验强调课程的结构创新及其所带来的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效应。经过前期实验, 学校也认识到要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学校的特色发展, 仅有课程的局部适应性调整是不够的, 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从结构上进行构建和完善。实验校在分析学校培养目标、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发展远景、学生特点、教师优势、课程基础和课程资源等前提下, 整体设计学校课程结构, 具体有三级课程整合、突出与培养目标的对接、体现学校传统和文化基础、凸显学校特色课程、培育学校课程文化等切入点。如首师大附中设计了“基础通修、专业精修、兴趣选修、自主研修”的四修 课程结构, 体现了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办学宗旨。各校课程结构在实施中进一步增强适应性, 基本框架逐步稳定, 各结构要素不断完善, 配套措施逐步到位, 逐步形成了学校的课程特色和课程文化。

3.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整合

课程校本实施中内容的调整和整合主要在三级课程的整合、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协调、综合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课程内容和教育技术的整合等领域。衡量课程整合是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 凸显出学科的特色, 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2]目前实验学校一般按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前者突出学科体系和活动系列) 来统筹, 以学科作为整合的主要切入点, 同时兼顾跨学科的主题统整、实践活动的综合设计等。具体而言, 学科内容整合的策略主要有衔接、调整、补充、拓展、压缩、融合、整合、分层等, 如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适当补充或压缩国家课程的相关内容, 抓住三级课程内容的关联处尝试课程的整合、融合, 整合优质课程资源探索课程的拓展、分层等, 力图以课程内容、课程水平和课程修习期限等的多样性, 适应学生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如北京十五中的探索:增删部分课程教学内容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调整教学顺序实现学科内和学科间的互补、课程内容分层次实施以因材施教、尝试不同学科间课程整合、部分学科课程活动化和生活 化、多样化地设置体育课程、整合专题教育与国家课程学科教学等。

4.课程编排的变式与创新

课程编排的变式与创新是课程创新实施的重要内容。课程编排创新主要有变式编排和个性化的适应性编排两种方式。前者主要包括调整课程开设的起点、模块之间的顺序、模块开设的学段长短、模 块开设的次数, 以及必修课与选修课并行、学科间的相互补充等;后者主要根据学校整合部分课程内容、新开发课程和专门课程的需要以及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进行专门的编排, 如根据需要设置长短课时、在总时间不增加的情况下根据需要适当增减和合并某些课程的课时、设置学生个性化学习时间等, 这样能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需要、本校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的工作量以及教学设施设备的实际情况。课程编排的变式与创新不仅仅是编排技术的变化, 而且是学校独特办学思想、培养目标和课程思想的体现, 实质是课程实施条件和课程内容的动态适应并力图实现全盘优化和增强活力的过程。实验学校在实验前期的课程设计中, 课程编排创新是主要特征, 力图通过课程编排带来的适应性调整盘活学校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增强课程活力、提升课程效益。

5.教学实施的多元与更新

自主课程实验学校注重形成全校性的教学特色, 突出教学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方式的探索。目前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三个形成”, 即形成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具有学科特点的教学方式、学科教学的质量标准。北师大实验中学形成了“课程纲要 + 教学设计 + 学案”三位一体的整体教学模式, 该尝试不仅仅是学科教学方式的探索, 更是学科教学知识体系和有效实施方式的系统梳理。北京101中根据学科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 研制了《国家课程校本实施标准》, 从课程目标、教学安排、学习要求、策略建议等方面细化相关要求;同时在部分学科、年级进行“自我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并编制《探究学习指导手册》和《可持续发展探究作业本》,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北京二中在教学活动中分别构建了探究性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模式、导师制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 以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提供实践依据, 实现了把课堂教学中的学科特色上升到校本课程的特色。

6.课程资源的关联和利用

有什么样的课程资源, 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校本化程度和实施效果, 课程资源的特质直接决定了课程的品味和特色。自主课程实验学校将课程与丰富的校内外资源建立联系, 并创造条件转化和开发、利用潜在课程资源和动态课程资源使课程实施具有明显的“校本化”特点。北京二中在“空气养人”理念的熏染下, 学校的一草一木, 甬道、长廊、座椅等设施都透露出“空气养人”的气息。以此为基础, 学校课程实施的“文化”意味浓厚。学校还重视利用丰富的校外课程资源, 如与相关单位建立共建关系, 涵盖众多社会领域;与部分国家和地区学校建立友好关系, 与国内部分中学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聘请校外专家授课, 邀请跨国公司与学生家长共同开设选修课等。学校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 在高三年级设立“双导师制” (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 ;开展“六百”教育活动 (即“百位名人进校园”“百位校友进校园”“走进百个学生家庭”“百所高校进校园”“百位教师进班级”“百节学科素养课”) 等, 都是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形成课程特色的实践。

7.学生评价的调整与优化

课程校本实施必然要求校本化的学生评价。自主课程实验学校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特色, 积极开展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评价方式探索, 力图从评价环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体现学校在评价环节“校本实施”。如北京二中按“学科基础能力”“创新能力”“领导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五种能力, 建立可量化的分级指标体系, 从动态、发展的角度积极评价学生某一方面的优异能力和整体进步。北京101中积极探索学分制管理, 学生学分由德育学分、学科学分、活动学分和奖励学分组成。德育学分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 由基本学分和奖励学分组成, 每学期考核一次;学科学分采用学生学习课程并经考核, 核定基本学分和学分积点的多少, 以评定学生学习课程的数量和质量;活动学分是根据本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学校统一安排参加的各种活动, 根据活动完成情况给与相应的学分;对于学生的发明创新和各种获奖, 由学生申报经学校审核后给予学分奖励。

三、高中学校课程校本实施中应注意的 问题

1.参与者观念的转变是前提

课程校本实施首先是全体参与者观念的转变, 包括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等。要有效地进行课程的校本实施, 学校就不能只是被动地实施“官方课程”, 而是要主动地发展课程即有体现校本特质的过程。学校课程是基于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 学校、教师、学生和资源特点的综合体现;新课程实施应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科实力和课程资源等, 对国家课程方案进行差异处理, 包括结构的优化和效益的提升。学校应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的管理与决策, 分享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权力, 构建一种尊重实践、尊重差异、多元民主、合作参与的课程实施文化。学校课程的校本构建, 课程体系应与学校的价值与目标系统有内在的一致性;课程的校本实施体现在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学校在不同发展阶段可有所侧重和采取不同的策略, 但都必须基于本校学生的实际课程需求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改革始终是一项教育实验, 也始终是学校校本实施的过程, 是学校教育智慧集中体现的过程。高中新课程虽已实施多年, 但观念的转变是一个更长期的过程, 在新课程经过初期实验进入理性发展的阶段, 课程的校本实施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工作, 而观念的转变是这个过程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2.学校的课程领导是核心

高中新课程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主权, 同时意味着学校有课程设置权、教师有课程开发权、学生有课程选择权。在新课程的校本实施中, 学校的课程领导尤为关键。学校课程领导包括明确学校课程建设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培养目标的能力素质结构与课程结构的内在一致性、学校课程结构设计和特色发展的着眼点、调动教师课程开发和实 施的积极性、对课程实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等, 集中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上。学校课程规划是推进课程校本实施的决定性因素之一。[3]学校课程规划需要校长出思想、出思路, 要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办学理念和课程建设结合起来, 考虑学校发展对课程的影响, 同时通过课程支撑和彰显学校特色。具体规划中须确立学校培养目标和课程发展目标, 分析学校课程基础 (学校传统、师资力量、学生特点、课程资源等) , 整体设计课程结构, 理清各部分课程之间的关系, 营造课程实施的良好环境, 在规划与积累中逐步形成课程文化, 并凝聚形成特色主题, 在此基础上以课程文化的主题统领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和特色发展。

3.教师的探索和实践是关键

课程校本实施是当前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策略, 而其中教师的探索和实践是关键环节。课程校本实施既是学校和教师应有的权利, 同时也是应负的责任。[3]教师参与课程校本实施, 是在学校课程整体规划的前提下对相关课程进行“二次开发”, 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和符合学校发展方向的具体的课程形态。教师成为课程开发者, 更多是指教师参与课程的校本实施。就学校整体而言, 教师对课程的“二次开发”主要体现在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整合中;就一门具体的课程来说, 教师的创造性实施也包括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课程内容的创新处理、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评价的适应性改进等。只有教师积极投入到课程实施的创新中, 课程的校本实施才能实现。同时, 课程的校本实施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教师在课程改编、扩充、新编、教学设计等校本实施过程中专业素养得以不断提高。

4.把握好底线和层次是原则

学校课程实施严格说来都是校本实施, 但因为“校本”的底线和层次难以明确界定和把握, 故而存在很多课程校本实施的争论。对于课程的校本实施, 首先必须把握一个底线, 即在国家课程框架和标准的前提下进行适应性、差异性改造, 即内容标准和水平标准有基本的参照。其次, 校本的程度有层次区分, 忠实执行、适度调适和鼓励创生是课程校本实施的三个关键词[5]。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校本实施都是课程的适度调适, 要真正实现学校的课程自主, 课程创生是必经的一个阶段。课程创生是在现有国家课程框架内创造性地开发相关课程内容或课程单元, 其最能体现教师的主体性和学科专长, 最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最能体现学校的办学传统和特色。不管是哪一种校本的层次, 都应坚持体现学校的特色, 而这一特色不仅是局部特色; 校本实施的最大特点就是体现学校特点, 只有充分把握学校实际, 才能说得上是课程的校本实施。

5.学校内外条件和资源是保障

课程的校本实施挑战学校的条件和资源, 其首先必须具备一些基础条件, 如政策层面, 国家课程设计留有空间, 下放课程自主权;地方层面, 鼓励学校特色发展, 提供相应支持;学校层面, 教师具备课程调试和创生的能力等。除了课程设计中的政策因素外, 学校要转变课程资源观, 重新审视学校所在发展阶段、所在区位特点、社会人才需求、面临的发展机遇等, 全面梳理显在和潜在以及可能创生的资源, 是课程校本实施的基础和保障。为了应对课程校本实施的挑战, 学校还需要构建学习型组织的氛围与文化, 鼓励教师的研究和合作, 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 以保障课程校本实施的水平。

摘要:课程的最终落实需要学校层面的校本实施。当前学校课程校本实施的主要策略有:课程目标的细化和具体化、课程结构的构建与完善、课程内容的调整和整合、课程编排的变式与创新、教学实施的多元与更新、课程资源的关联和利用、学生评价的调整与优化。在实际操作中还应进一步转变参与者的观念, 加强对学校课程的领导, 鼓励教师的探索和实践, 把握好底线和层次, 同时须有学校内外条件和资源作为保障。

关键词:普通高中学校,课程校本实施,行动策略

参考文献

[1]徐玉珍.论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教育研究, 2008 (2) .

[2]熊梅, 脱中菲, 王廷波.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实践模式.江苏教育研究 (实践版) , 2008 (6) .

[3]宋时春.关于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几点思考.江苏教育研究 (实践版) , 2008 (6) .

上一篇:我的猩爱450字作文下一篇:入党志愿书 积极分子 预备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