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国家》教学设计

2024-04-17

歌曲《国家》教学设计(精选9篇)

篇1:歌曲《国家》教学设计

歌曲《国家》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用切分音连贯、流畅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国家》。

2、通过演唱此曲,激发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整首歌曲对于本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太难演唱的,但由于歌曲中旋律的变化都是细微变化,对于稍粗心的学生来讲,就很容易混淆,不宜唱准确,所以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分析乐谱。

重点:指导学生唱好《国家》歌曲,以表达对自己《国家》的热爱。

难点:指导学生在识谱过程中初步掌握切分音节奏型,提高识谱演唱能力。

预习设计

预习C调的上下行音节,并能在不同的变化中唱准每个音。

教具准备

钢琴 歌曲音乐及歌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歌

2、发声练习:4/4 5 5 5 5 5 — | 6 6 6 6 6 — | 5 5 5 5 | i---‖ 我爱 我的 国,我爱

我的家,我爱

我国

家。

要求:打开口腔,注意气息的控制,要唱得深情些要有自豪感哦。

师:把它稍微改动一下,我们再来唱一唱,边唱边体会自己的情绪上有什么变化。4/4 5 5· 5 5 5 — | 6 6· 6 6 6 — | 5 5·5 5 | i ———‖ 我爱 我的国,我爱 我的家,我爱 我国 家。

要求:要注意节奏准确。

3、节奏练习:

师:恩,那是什么节奏型的出现使演唱效果起到了变化呢? 生:切分音节奏型。板书: 切分音节奏: 师:谁能把这一小节的节奏拍出来?那再加两个节奏怎么拍?那现在呢?自己拍一拍感受一下!

师:好,请同学们集体展示,我来给你们配上伴奏!

二、歌曲教学:

1、朗诵歌词:

师:刚才是我为大家表演弹伴奏,现在我想朗诵的小诗,请你们拍节奏为老师配伴奏,好吗?(小黑板)诗朗诵。

师:我想请大家一起一边拍一边把这首小诗朗诵一遍行吗?你们朗诵的真好,“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诶!那你能为我们朗诵的这首小诗加个标题吗?你觉得起个什么名字呢?

生:国家(板书课题)

2、导入:

师:这个名字起的好啊!同学们,有这样一个国家包括三十多的省市及行政区,虽然面积很大很大,其实它是由无数个家庭、学校、工厂的“小家”组合而成的。这个家的兄弟姐妹很多很多,他们团结友爱,勤劳、勇敢,用自己聪明的才智战胜了一切困难,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家,建设成了伟大的具有现代化的强国。那么,这个国家的名字叫什么呢?一起说——中国。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来学唱一首童谣版的歌曲《国家》,来表达我们对祖国的热爱。

3、初听:儿童版歌曲《国家》 要求:请同学们初步感受歌曲。

师:听了这首歌,歌词上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4、学唱歌曲谱:

生:跟磁带或者伴奏完整演唱曲谱。

师:解决学生在歌曲中难以把握的旋律。

设问:一拍子中的切分节奏怎么唱?连线下面相同的音应该怎么唱呢?4/4 1)3 5· 3 6 — ‖

2)2 2· 2 6 1 — | 1 — 0 0 ‖

2· i

i | i — — — ‖

提示:结尾处拍子的变化要看着老师的指挥手势演唱。

5、以对唱的形式,听一听哪个组声音最好听,音准、节奏唱的最准确。

6、朗诵歌词:

生:在老师的伴奏下,学生拍节奏朗读后半部分歌词。

师:同学们,爱国就要先爱家,工厂的叔叔阿姨爱工厂这个家,军队的战士们爱军营家,那我们要爱什么家呢?爱学校,还要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这个家,好,让我们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家的热爱。

7、演唱歌曲

师:请同学们随范唱音乐一起演唱歌曲《国家》。要求:在演唱的过程中把自己不会唱的的乐句记下来告诉我,我来帮助你唱好它。

师:有不会唱的地方吗?能告诉老师吗?我来帮帮你。师:鼓励、纠正不足。生:完整演唱练习。

8、欣赏歌曲《国家》。

师:在北京庆祝我们的国家六十岁生日的庆典晚会上我国著名的影视巨星成龙和刘媛媛演唱的《国家》将晚会的气氛推向高潮!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

师:成龙那洋溢着幸福的歌声,唱出了我们的心声。那,下面请同学们也带上对祖国的爱一起来演唱《国家》这首歌曲。

9、完整随伴唱音乐完整的演唱一遍。

三、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叫什么? 生:《国家》 师:国是? 生:我的国!师:家是?

生:我的国家!师:我的国家叫? 生:中国!

师:同学们!让“中国”二字永驻我们的心间,让我们把爱国之情化作一种无声的行动,去报答我们伟大的祖**亲!

五、下课。

板书设计

国 家

1=D 4/4

王平久

王小柯 金培达 曲

教学反思

课后想一想:如果我能在课堂上讲一讲1949年的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情景,让学生再看一些国家经历了60年来的风风雨雨的图片,让学生重温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想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再回到我们迎来了祖国60岁的生日,演唱表达我们对祖国热爱的歌曲《国家》,这样可能学生的情绪会激发的更好些。

篇2:歌曲《国家》教学设计

(一)《英雄儿女》 男:从踏青的山峦鸟瞰远方的云烟 女:从澎湃的海湾眺看搏击的风帆 男:我们团结一心拨响心海的琴弦 女:我们剪下一缕阳光献给祖**亲 男:我们是祖国的英雄儿女,女:我们用青春和热血书写着中华民族不屈的历史,男:爱国主义永远是激励我们振兴中华的精神支柱。女:愿经过我们的努力,男:共和国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惊异与幸福,合:华夏天空的每一片云彩都托举起新的希望与理想 歌曲国家串词

(二)甲:当中华大地遇到危难,是您用爱心相助。乙:当举世震惊的地震让儿童失去温馨家园时,是您用爱心援助,甲: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永远坚强,永远蓬勃的国家 乙;下面,请欣赏XX带来的歌曲《国家》 国家歌词: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 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 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国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个足迹 国与家连在一起创造地球的奇迹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我爱我……国家 歌曲国家串词

篇3:歌曲《五星红旗》教学设计

针对歌曲《五星红旗》的教学设计如下:授课班级为高职1班; 授课时间为2015年12月8日;人数52人;课标要求要充分体现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上要让同学们掌握好气息的大力支持与声音的流畅。教学过程和方法采用:示范法、分析训练法等。该课的教学重点是: (1) 气息平稳、流畅; (2) 在呼吸的支持下, 打开、调节腔体, 声音松弛、明亮、甜美。教学难点是:注意把握歌曲风格, 力争做到声情并茂。教学反思是: 结合该课内容,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学情分析:示学生情况, 具体对待。教学准备是钢琴多媒体。教学用时为1课时。

教学过程:

(1) 哼鸣练习:13531—m。

(2) 闭口音朗诵练习:歌词。

(3) 复习提问:《红月亮》。

(4) 新课教学:《五星红旗》。

1) 歌曲分析:这是一首我国国旗的颂歌, 歌曲旋律优美、音乐形象鲜明。作者以独特的视角讴歌了亿万人民对五星红旗的赞美与崇敬, 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2) 结构分析:一段体 (单段体) 。

3) 节拍:4/4拍。

4) 演唱提示:

1气息应富有弹性, 使声音贯通流畅, 声音统一。

2演唱高音时, 应在气息的支持下, 充分打开腔体, 保持松弛, 高位安放。

3演唱时应注重以情带声, 声情并茂。

5) 歌曲处理:

声音气息、咬字吐字准确相结合。

总结:不同条件学生, 不同解决方案;教师与学生互动。

歌曲《五星红旗》天明词刘青曲。

以上为歌曲《五星红旗》的教学设计方案。下面将针对此教学设计方案具体阐述一下如何引导学生把握好该课的音乐乐理知识和通过音乐课设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和素质。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同学都喜欢听动听优美的歌曲, 并有想尽情歌唱的欲望, 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却发现大多数同学学唱某首歌曲时却对自己的演唱效果感到失望, 以致有的同学想唱却不敢大胆地放声歌唱, 原因有很多, 有的是没有教师的专业指导, 没有掌握住唱歌的技法与技巧, 不会运用声和气, 再深一步则是弄不明白相关的乐理知识, 这些原因也是广大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需要为同学们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也就是教师要让同学们通过短短的课堂时间既学会一定的演唱技巧, 还要懂得一部分相关的乐理知识。

在教授歌曲《五星红旗》时, 教师要运用示范法和分析训练法来引导同学们如何把握好此歌曲的演唱技法。在此探讨一下示范教学法, 示范教学法一直是音乐课教学的主要教授方式和方法, 它的优势在于同学们在学唱一首歌曲前可以正确而清晰地听到教师的正确唱法, 而这一正确唱法可以在同学们大脑中形成一定的保留时间并一直保持到同学们下课, 同时在听取教师正确唱法的同时还可以先放松或振奋地欣赏一下优美或雄壮或激励的歌曲, 以此激发同学们演唱和学唱的学习欲望。但此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那就是同学们已习惯于音乐课的这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 可能会疲倦于这种学习模式, 不能给同学们独立创新学习和表现自我的空间, 束缚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音乐课的示范教学法教师需要合理运用并适度, 不能盲目追求和单一地运用此教学方式, 否则会造成不能调动起同学们学习积极性的不良后果。

那么教师在教授歌曲《五星红旗》一课时, 不妨改变一下教师首先示范演唱此歌曲的方式, 可以采用先讲述此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以及此歌曲的创作意义等, 然后把同学们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让每一小组选拔出自己小组的演唱代表, 在听取歌曲《五星红旗》的多媒体音效后, 独立演唱此曲的前两句, 教师不要马上对小组代表的演唱做出评判, 而是由其他小组同学指出演唱中的问题, 以此激发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这时的课堂教学活动进入了互动阶段, 这时同学们为了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会更加专注地聆听同学的演唱, 教师这样做的目的可以充分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不论基础好的同学还是基础稍差的同学都会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找到表现自我的机会, 无形之中缩短了同学们参差不齐的学习水平。在同学们对演唱代表做出评价并展开讨论后, 教师根据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 与同学们一一对问题进行分析讲解, 并在分析过程中穿插入一些音乐乐理知识, 让同学们明白自己如果演唱好一首歌曲需要注意到哪些问题和演唱前及演唱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演唱技法与技巧, 这就是在示范法之中如何穿插入分析训练法的教学理念。以上的教学过程不但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而且活跃了课堂氛围, 使音乐教学的课堂活动不再是单一而枯燥的。

音乐课教学内容的学习应该具有它的独特性和灵活性, 要让同学们感受到音乐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的不同之处, 音乐学习的独特性也就是它的独特魅力在于同学们通过音乐课的学习不但陶冶了情操, 学到了一定的技能, 更重要的是在陶冶情操的同时提升了自己的各种素养和文化水平。因此教师要把音乐教学的独特性展现给同学们, 让同学们深深感受到音乐学习的乐趣。而音乐教学的灵活性在于教师与同学们时时互动学习的方式可以打破传统的学习观念, 让同学们积极地认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

歌曲《五星红旗》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精心准备的同时, 还要在授课过程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激发同学们创新学习的欲望, 培养同学们创新学习的能力, 同学们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教师全新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分不开的, 所以教师在重视同学们学习内容掌握好的同时, 要更加重视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与独立学习的能力, 培养同学们养成追求积极向上乐观的学习态度和不断进取不断追求掌握多种技能的新观念, 歌曲《五星红旗》的内涵就体现了它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这正是培养同学们爱国素养的优秀歌曲。

摘要:在学校发展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 课堂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教学设计的是否精彩到位是关系到课堂效率提高的关键, 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设计。那么音乐教育中歌曲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核心, 歌曲的教学方法要以审美为核心, 要让同学们懂得歌唱内容和内涵的感悟和审美。

关键词:组织教学,基本功训练,复习提问,新课教学,歌曲分析

参考文献

[1]余开基编著.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音乐专业考试大纲[Z].

篇4:快乐原始歌曲教学

【关键词】快乐 歌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231-02

亲爱的各位老师,你教过孩子们唱歌吧!在教歌曲时你也许会画一幅画帮助孩子们理解歌词;也许会制作成多媒体提高孩子们的兴趣;也许会制作成“歌词图谱”帮助孩子们学习歌词……殊途同归,这些方法的目地都是在于让孩子们在兴趣中学习。

虽然这些方法,老师们肯定会在公开课上使用,但是否会在日常的每一节唱歌课中坚持使用?是否城市、山区以及缺乏设备条件的老师都会坚持用?即使坚持使用,是否会觉得备课繁重,准备教具很辛苦?即使不觉得辛苦,是否会为让孩子们在巩固歌曲时,用小组唱、集体反复唱、轮唱等方法却引不起部分孩子的兴趣(特别是小小班幼儿)而烦恼?在繁重的教学准备下,再加上带班琐事的压力,教师们开心吗?试想教师们在重重压力下,心事重重,能教出快乐的孩子吗?

在此笔者是位“懒”老师,喜欢用最简便、最省力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所以通过多年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快乐原始歌曲教学方法,不但能供偏远山区幼儿教师日常教学不用准备任何教具使用,而且也能供条件好的地区的幼儿教师做辅助教学使用。这些方法供大家作为教学参考,既能让老师从繁杂的教具准备中解脱出来,又会让幼儿在快乐的演唱中学会歌曲,下面以小小班歌曲为例与大家作一些探讨。

一、动作想象法

动作想象法顾名思义是通过动作和想象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和学习歌曲。这是幼儿歌曲学习中理解歌词的主要方法,所有的幼儿歌曲都可以用此方法增加演唱乐趣。

以小小班歌曲“五指歌”为例:大拇指是爸爸(一手用手指指着另一手竖起的大拇指),爸爸开汽车(双手摆动方向盘),嘀嘀嘀(一手握住方向盘,一手按喇叭)……

再以小小班歌曲欣赏“大鞋和小鞋”为例:这首歌是大班的曲子,对于小小班幼儿来讲难度偏大,而且假如让每个孩子都准备一双爸爸穿的大鞋和一双布娃娃穿的小鞋,不但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她们始终在摆弄鞋子而忘了学歌曲,而且歌曲也不能在一节课中让幼儿完全掌握。这儿我用了动作想象法解决了困难,达到了预期效果。课前我布置了幼儿回家试穿爸爸和娃娃的鞋,并感受穿着不同鞋的声音,课上的动作为:我穿爸爸的鞋(沉重的拿过鞋并穿鞋),就像两条船(两只手手背朝上接在一起),开在大大的海洋里(接在一起的双手左右移动),踢拖踢拖踢踢踢踢拖……(两只脚用整个脚掌沉重踩地发出声音);我穿娃娃的鞋(用手指夹起小鞋),就像两顶帽(双手头上摸帽),套在小小的脚趾上(在脚趾上做套帽的动作),的笃的笃的的的的笃(踮起脚尖快速踩地)。

二、情境渲染法

情境渲染法是在动作理解的基础上,编一个幼儿喜欢的故事或情境,增加学习乐趣。

以“饼干歌”为例:为了增加饼干歌的情趣,笔者创设了做饼干的全过程的情境。不但根据歌词配上了做饼干的一系列动作,而且还在歌曲的前奏中加入了放面粉、水以及调料的动作,间奏中加入擦汗的动作,歌曲唱完后还加入了幼儿先用鼻子闻饼干香味,再品尝饼干,再提问饼干味道。对于做得好的孩子,教师还可以品尝他做的饼干,并提出评价味道的意见和建议。教师还可以提示幼儿品尝饼干时做出相应的味道动作。如甜的开心的笑,辣的吐舌头抽气并用手在嘴巴旁扇风。

三、游戏活动法

游戏活动法是通过游戏,让幼儿喜欢歌曲,增加学习乐趣。在幼儿园中,幼儿最感兴趣的是游戏,对于那些比较抽象的歌曲,幼儿往往缺乏兴趣,但如果把每一首歌曲都编成游戏,就是幼儿喜成乐见的事了。

以小小班歌曲“秋天”为例,笔者在教此歌曲时用动作想像法幼儿兴趣乏乏,但编入了游戏幼儿是百唱不厌。此游戏为:幼儿唱完歌曲后,变成小落叶四散蹲在教室中,教师手拿丝巾(作扫把)轻轻触碰幼儿的头,表示教师在扫落叶,被碰到头的孩子回座位,直至所有孩子都回座位,游戏结束。

四、创编歌词法

在幼儿园歌曲演唱中,幼儿对于重复同一歌词的小组唱、轮唱等容易产生厌倦情绪,而运用创编歌词的方法,不但能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还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以小小班歌曲“大拇指“为例,原词是:大拇指大拇指,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在老师的要求下,小小班幼儿编出了食指食指,你在哪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你好不好?,在此基础上幼儿不但编出了中指、无名指等,还编出了眼睛眼睛,你在哪里?耳朵耳朵你在哪里的?头发头发你在哪里?……再如歌曲“我的好妈妈”,幼儿能创编成我的好爸爸、好爷爷等,这样在开心和快乐中,幼儿边唱边做动作完成了教学任务。

在教学研究,活动设计上,当然那些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繁多的教具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不是每一次的日常教学中教师都能坚持使用,而且日常的带班琐事已经给教师们带来了许多烦恼,更别提教学准备的繁重,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应付的,对于那些偏远山区设备条件低下的教师更加是望尘莫及的了。研究教学方法不是给教师增加压力,而是解放教师的劳动力,因此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准备中解放出来,用最原始最活泼的方法教学,让教师们把精力投入到更为有趣的事情中,是所有教师都渴盼的。

篇5:国家歌曲串词4篇(精选)

姜:当举世震惊的地震扫荡我们温馨的家园是,我们用坚韧顽强,铸就了一座座心灵的城池

b:当更多的困难、更激烈的挑战出现时,我们依然选择勇往直前,选择多难兴邦的坚强,选择不为艰险的前进

a:这就是我们的国家,永远坚强,永远蓬勃的国家

b;请欣赏xx带来的歌曲《国家》

国家歌曲串词(2):

《为了我的祖国》

男:我的祖国,是雄伟的泰山长城;

女:我的祖国,是浩荡的黄河长江;

男:我的祖国,是优雅的唐诗宋词;

女:我的祖国,是迷人的楷书狂草……

合:我的祖国,是鲜艳的五星红旗!

男:流泪的时候,是祖国给我们坚实的依靠。

女:受伤的时候,是祖国给我们栖息的家园。

合:祖国啊,你是华夏儿女以生命铸就的太阳,照耀在我们的心里,永不坠落!

国家歌曲串词(3):

《我向党来唱支歌》

女:党像母亲一样,时时刻刻,关注着我们的每一丝微笑,关注着我们的每一滴泪水。

男:党像母亲一样,岁岁年年,为我们的生活奉献出全部心血,含辛茹苦,鞠躬尽瘁。

女:看今日华夏,社会进步,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男:望今日神州,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国家兴旺发达……

女:人民不会忘记,是中国共产党指引我们走上胜利的道路

男:人民不会忘记,是中国共产党给与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合:永远跟党走,这是我们无悔的选择!

国家歌曲串词(4):

《英雄儿女》

男:从踏青的山峦鸟瞰远方的云烟

女:从澎湃的海湾眺看搏击的风帆

男:我们团结一心拨响心海的琴弦

女:我们剪下一缕阳光献给祖**亲

篇6:利用歌曲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一、地理歌曲发挥的作用

1. 优化新课导入,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新课导入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成功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明确学生的思维方向, 激发其学习兴趣, 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一支联系新课的歌曲会在课堂上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 在讲《大气的热力状况》一节时, 先播放一曲《打靶归来》:“日落西山红霞飞, 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迎彩霞, 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放完歌曲后, 笔者提问:“同学们一定能体会到战士们披着彩霞胜利归来的心情, 但是同学们想过没有, 在这首歌曲中, 作曲者为什么说日落西山是红霞飞, 而不是绿霞、紫霞或其他颜色的云霞飞呢?”这个问题激起了同学们对日常生活中这一自然现象的极大兴趣, 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 但都不能从根本上回答出来。趁此机会, 笔者引入新课《大气的热力状况》。这样, 在学完本节内容后, 学生们轻松地明白了:太阳光线射入大气层后, 遇到大气分子和悬浮在大气中的微粒而发生了散射, 此时的太阳光线穿过很厚的大气层, 太阳光在大气层中传播的距离越长, 波长较长的红光就越容易被散射, 使到达地面的红色光也相对增加。因此, 才会出现满天红霞和血色残阳。

2. 优化新知探求, 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新知探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掌握方法的主要途径。教学活动应该是开放、有序、活而不乱的动态生成系统。学生渴望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 教师活教, 学生才能活学;教师讲得传神, 学生才能听得入神, 才不会走神。这就需要教师有随机控制课堂、调节教学的能力。

地理知识并非都有趣好懂, 遇到学习难点,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 在此情况下, 可适时地引入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歌曲, 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堂气氛, 从而解决教学难点。如, 在《全球性大气环流》一节中, 季风环流是本节的重点, 学生不容易接受, 理解起来感到困难。为了调节课堂气氛, 使学生对季风的风向有更深刻的理解, 可引入歌曲《黄土高坡》, 歌中唱到:“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西北风, 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听完这首歌之后, 教师总结:“冬半年, 亚欧大陆非常寒冷, 上空形成势力强大的亚洲高压, 而北太平洋上空则形成阿留申低压, 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 气流由高压吹向低压形成西风, 然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变成西北季风, 这就是歌词中所指的西北风;而夏季则相反, 亚欧大陆非常炎热, 处于亚洲低压的控制下, 北太平洋上空的气流形成夏威夷高压, 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形成东风, 然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 变成东南季风, 这就是歌词中所指的东南风。这首歌的字里行间都充满了词作者对他所生活的黄土高坡的热爱, 我们也生活在黄土高坡上, 也能体会到, 冬季的时候‘西北风’从坡上刮过, 夏季的时候‘东南风’从坡上刮过。”几句歌词充分反映的不仅是我国典型的季风气候, 而且还使教学中的难点通过歌曲得以解决, 加深了学生对课本中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3. 优化巩固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复习巩固的必要手段, 也是提高学生知识迁移、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但由于地理课课时较少, 不可能通过布置大量作业的方式去发现学生本身知识的漏洞和缺陷。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超的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 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准确定位, 在有限的时间内把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把歌曲以课堂练习的形式展现给学生, 既是一种就地取材, 又是一种较好的发挥, 让学生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也巩固了知识。

例如, 在讲完《中国地理》第五章《中国的河流和湖泊》第二节《长江》之后, 笔者引入《长江之歌》:“你从雪山上走来, 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 揽起高山大海……”并设计下题目: (1) 根据歌曲的内容说出长江的发源地在那儿? (2) 根据歌词指出长江注入哪个海?长江的发源地是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东雪山, 海拔6621米, 那里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雪山和冰川的滴滴溶水构成了华夏第一大河的发源地, 所以说:“你从雪山上走来”;长江最后汇入了我国东部的四大领海之一──东海, 所以说:“你向大海奔去”。歌曲与课堂练习的结合, 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巩固知识, 效果要比单纯的练习好。

4. 利用歌曲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时代呼唤环境保护, 时代强烈要求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协调一致, 环境问题就如同一把高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随时都有坠落的危险。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所以,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地理学科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中明确提出:“增强学生保护环境资源的意识和法制观念, 使其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呼唤环境保护的歌曲很多, 可尝试把呼唤人类要保护环境的歌曲运用到地理课堂上,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例如, 引用齐秦的一曲《狼》进行环保教育:“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走在无垠的旷野中, 凄厉的北风吹过, 漫漫的黄沙流过。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 报以两声长啸。不为别的只为那传说中美丽的草原……”这首歌中体现了怎样一个环境问题, 可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最后进行欣赏性评价:一只来自北方的狼, 站在旷野中, 听着凄厉的北风, 看着漫漫的黄沙, 眼前萦绕的是沙尘暴漫天飞扬的场景, 狼咬着冷冷的牙, 发出两声长啸, 那是对人类破坏环境的控诉, 狼已经没有了栖息之地, 它只能向往着传说中美丽的草原。这种把歌曲和现实联系起来, 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的教学, 达到了巩固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用歌曲进行环保教育, 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在欣赏歌词的同时增强环保意识。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歌曲的例子很多, 例如, 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歌《好汉歌》和《三国演义》的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可运用于《中国的地形》一节的教学, 说明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黄河谣》和《黄河颂》两首歌曲, 可运用于《黄河》一节的教学, 说明黄河的特点;歌曲《大中国》和《爱我中华》, 可运用于《中国的民族》一节的教学, 说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这些歌曲在教学中的应用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将歌曲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 要把最适合的歌曲用到地理教学的关键处, 有时一首歌曲所获得的知识要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解释。

其次, 要在教学内容和歌曲之间选择恰当的信息联系, 注重在学生的兴趣点和对教学内容理解的难点处进行歌曲的应用, 效果会更佳。

最后, 地理教学毕竟不是音乐课, 在课堂上引用歌词是借用歌词中蕴含的地理知识内容, 为地理教学服务, 切忌在地理课堂引吭高歌而喧宾夺主。

课堂教学要源于教材, 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尽可能地采取多种途径引导学生获取知识,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在地理教学中,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 恰如其分地点缀上几句歌词, 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智慧, 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使学生牢牢地掌握所学的地理知识, 同时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篇7:歌曲《姑苏风光》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苏少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歌曲《姑苏风光》

教学目标:①培养学生对吴音乐文化的兴趣;②在欣赏、体验、表现等音乐活动中学习歌曲;③用吴方言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委婉地用吴方言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①用方言演唱歌曲;②体会吴音的特点。

教具准备:钢琴、琵琶、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学歌曲,感受吴音乐文化

⑴导入:同学们,《丝竹流韵》单元,从《紫竹调》到《外婆桥》再到《小巷风韵》,我们感受了江南曲调别样的风格。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江苏民歌《姑苏风光》,聆听180年前的民歌。⑵初听歌曲:播放《姑苏风光》。⑶介绍歌曲背景:《姑苏风光》是民歌套曲《大九连环》中一段,“码头调”是整个套曲的序引。歌曲赞美了苏州的美丽风光。⑷再听歌曲《姑苏风光》,仔细听一听它是用哪里的方言演唱的。⑸介绍“吴语”,渗透吴文化。⑹三听歌曲:教师用琵琶自弹自唱《姑苏风光》。⑺试用吴语根据歌曲节奏朗读歌词(教师大声读,学生齐声读)。⑻跟着歌曲轻声哼唱。⑼跟老师的钢琴学唱,个别难点句子单独学唱,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⑽完整地跟着钢琴伴奏演唱歌曲(分男女声、小组等多种方式演唱)。⑾跟着录音伴奏有感情地唱一遍。⑿学做兰花指、手腕花等舞蹈动作,完整地表演歌曲《姑苏风光》。

[设计意图:通过反复聆听和感受,减小歌曲学习的难度,学生不但学会了歌曲,也对“吴”这个概念产生了好奇。]

二、看图片,了解吴音乐文化

⑴师:“刚才我们说,苏州地区在古代称‘吴’,其实吴地面积很大。”(播放“吴地”地图)吴地:以太湖流域为核心,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东接上海,南临浙西地区。⑵师:“说‘吴语’的地方也很多。”(播放词条、图片)吴语:南至浙江温州、永嘉,东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西至镇江丹阳交界处的地方方言。⑶师:“特殊的区域,特殊的语言,造就了特别的文化。”(播放词条)吴歌:吴地民歌民谣的总称;吴乐:吴地的民间器乐;吴舞:吴地范围的舞蹈。⑷小结,师:“唱吴歌,奏吴乐,跳吴舞是吴地特有的音乐文化现象。”(板书:吴歌、吴乐、吴舞——吴音乐文化)

[设计意图:了解“吴地”“吴语”是感受“吴歌、吴乐、吴舞”的前提。这个环节,通过简单的介绍,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三、赏吴歌,走进吴音乐文化

⑴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吴民歌?”生举例——《杨柳青》《拔根芦柴花》《外婆桥》。⑵演唱歌曲《外婆桥》。⑶师:“有一首全世界都熟悉的中国民歌《茉莉花》,就是吴歌中的经典。下面我们来欣赏《茉莉花》的音乐及舞蹈。”(播放歌舞《茉莉花》视频)⑷师:“诗人这样赞美吴舞——‘舞袖一何妙,变化穷万方’。吴舞的魅力真让我们折服啊。”⑸师:“同学们,我们南通地区的方言也属于吴语。请大家来欣赏南通的民歌《南通渔歌》。”(播放《南通渔歌》视频)⑹师:“和前面歌曲的相比,它们的风格非常类似,是什么样的风格呢?”生:“秀丽、清新、细腻、流畅。”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通过唱“吴歌”、听“吴乐”、赏“吴舞”,学生走进一个纯美的“吴“音乐世界。丰富的体验,真切的感受,让学生自己感悟并总结吴音的音乐特点。]

四、编歌词,创造吴音乐文化

⑴師:“同学们,在隋唐年代,贵族就以会说吴语为荣,在老百姓当中,也以唱吴歌作为一种时尚。我们生在吴地,会说吴语,同学们是不是也很自豪呢!下面,我想请同学们用方言来歌唱我们的家乡。旋律就用《姑苏风光》。歌词要求自己创作,大家可以相互讨论一下。”⑵学生讨论(课件出示:题板《通州风光》以备打印歌词,背景音乐《姑苏风光》)。⑶学生汇报创作结果。⑷用通州方言朗读歌词。⑸用通州方言演唱歌曲《通州风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即兴创作歌词,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别具风格的方言也让学生体会到吴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唱家乡,传承吴音乐文化

⑴师:“同学们,你们创编的《通州风光》真好,我们的区歌《通州好风光》你们熟悉吗?”生:“熟悉,我们学过这首歌。”⑵师:“歌中甜津津、油汪汪、蓝青青 、宽敞敞的词语都是典型的吴语。这首歌曲的词曲作者都是我们通州人,他们紧紧把握住吴语和吴音的特点,创作出这首清新、委婉、脍炙人口的通州人自己的现代版吴歌。”⑶播放歌曲《通州好风光》视频(跟着视频一起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欣赏并演唱我们身边的现代版的“吴歌”,让学生再次体会吴音乐的风格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吴音乐和传承吴音乐的情感。]

六、赞吴韵,概述吴文化

⑴师:“今天,我们通过唱吴歌、听吴乐、赏吴舞,感受了吴音乐文化的高雅与奇妙。其实,吴地的书画、戏剧、园林、丝绸等同样出类拔萃,吴地的民俗博厚丰繁,吴地的能人辈出。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丰厚、鲜明、极富生命力的吴文化。”⑵播放吴文化的视频。⑶师:让我们再次唱起《姑苏风光》,感受吴文化的迷人风韵。⑷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演唱《姑苏风光》。

篇8:英文歌曲与中学英语教学

一、运用歌曲, 学字母

只要我们听过中文的字母歌和英文字母歌的人都知道, 通过学字母歌, 我们可以在那欢快的音乐声中不知不觉地记住26个字母。在学英文26个字母时, 我们英语教学中还要求学生掌握A, E, I, O, U这五个元音字母。其实这五个元音字母也可以通过教英文儿歌来记。

教学实例:

二、运用歌曲, 巧记新单词

众所周知, 越是英语学不好的学生越怕记单词, 也越记不住单词。通过唱英语歌曲, 易于激发学生的情绪和想象力, 在无意识状态下可以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因此避免了学生在学习和记忆语汇时感到枯燥乏味。如在教七年级上册的人体五官名称head, face, shoulder, legs, nose, eyes, mouth和形容词big, small, round, wide等单词时, 我先教课后的Let’s chant, 教学实例:

Let’s chant

I see a round face, just like mine.

I see big eyes, and the shine.

I see a small mouth, with a smile.

Ah, it’s a monkey’s face, just like mine.

然后再教歌曲“Head and Shoulder, Legs and Feet”。

Head and Shoulder, Legs and Feet

Head and shoulders, legs and feet,

Legs and feet, legs and feet.

Head and shoulders, legs and feet.

Eyes, ears, mouth and nose.

歌曲那欢快的节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 同时可以让全体学生站起来, 边学边跳, 边触摸与英语歌中相匹配的自己的各个身体部位, 就这样在旋律中不知不觉的学习,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新单词的发音。因此记住这些单词就容易多了。

三、运用歌曲, 学习语音

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语音教学, 学生不但可以正确发出新学语种的语音, 而且可以进行言语交际。如在教学生元音因素/u/音时, 可以利用以语音为内容的歌曲。如歌曲“I WISH I KNEW”中的歌词含有单词Knew, do, would其中的字母”o”和字母组合ew, ou都发/u/, 因此我们可以用这首歌

I WISH I KNEW

I wish I Knew what I should do.

I wish I Knew what I should do.

What I should do.

I wish I Knew what I should do.

I would it if I wish I Knew what I should do.

I wish had a friend or two.

I wish had a friend or two.

Not one but two.

I’d be happy if I had a friend or two.

A friend like you

I wish had a friend or two.

A friend like you

其实有关与语音有关的歌曲也很多, 我们应该有利地使用资源, 把歌曲带进语音课堂, 消除学生学音标的枯燥和疲劳, 让学生高高兴兴、轻轻松松地学语音。

四、运用歌曲, 学习时态

英语中的每一个句子都离不开时间, 因此英语的八大时态不仅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重点, 而且还是难点。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运用歌曲来辅助教学, 活跃课堂, 注意动词形式, 了解时态。如我们在学现在进行时的时候, 我们可以先教“Are you sleeping?”这首歌, 让学生区别动词的形式和句子结构:“主语+be+V-ing”, 对时态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 再学习现在进行时。通过唱这首歌让学生在愉快的空气里记住现在进行时的句子结构, 这样学生更容易记忆, 教学效果更佳。

事实上, 不但在教学中可以用现成的英文歌曲, 而且还可以把一些语法结构和用法编成顺口溜, 让学生唱读所编的顺口溜可以让学生记得更快且不易忘记。比如我们在学习一般过去时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以下的顺口溜:

一般过去时, 陈述过去事, 动词要用过去式;

肯定句变否定句, didn’t加在动词前;

一般疑问句很简单, did提在主语前,

特殊疑问句也不难, 疑问词加在一般疑问句前。

五、运用歌曲, 渲染情境

篇9:英语教学中的歌曲教学

【关键词】英语教学 歌曲教学 意义 作用

随着人们对英语教学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所意识到,英语教学者致力于探索一种新的、适合于中国学生的、力求使学生在轻松自然地运用英语的同时达到英语交际熟练程度的方法。事实证明,歌曲教学是达到该目的的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以下我就歌曲教学的意义、作用、学编英语歌曲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歌曲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意义

马克思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所以说,歌曲是一种语言,它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手段。洛扎诺夫在他提出的暗示教学中就特别强调音乐的作用。他认为,当我们舒舒服服坐着听音乐时,尽管身心特别松弛,但在我们身上却展开着大量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和超级的内心活动,这时候,精神状态在形成,自由联想在奔驰,观念、情绪在起伏,创造力在活跃。根据实验获得的结果表明,有音乐伴随的教学和没有音乐伴随的教学相比,前者比后者记忆有效率高2.17-2.5倍。

再说,歌唱和说话的生理机制是相同的。从心理上看,唱歌是以听觉感知为主的形象记忆.由于歌词和旋律可激发人的情绪和想象力,因此它又有助于情绪记忆.而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要先于语词——逻辑记忆。从另一方面,少儿时期无意识记忆在记忆中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我觉得,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利用英语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课堂气氛并传授相应的歌曲内容,应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英语歌曲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强化记忆的作用。歌曲对于记忆的作用在教学中表现为两个方面:(1)用歌曲可激发兴趣,转移兴奋或集中注意。例如,在上课前的准备阶段,我让学生唱上一首《Teddy Bear》、《Bingo》、《If you are happy幸福拍手歌》,并伴着有节奏的拍掌声,这样使学生从课间的兴奋转移到课堂上来,也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保证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知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通过填词谱曲的方法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

2.可通过歌曲学习背景知识。如教《Traffic Lights》时,可告诉学生在中国、美国等国家,司机开车时靠右行,而在英国、澳大利亚,司机开车时却靠左行。在教《圣诞歌》时可向学生说明: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节的时间,圣诞节的食物、聚会、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礼物等[1]。

3.也可通过歌曲传授语音、语法和句型基本知识。例如语音方面,在《This is the way》一歌中,着重训练了某个音素。语法方面,在《The more we get together》中可以练习比较级的用法,通过唱《Are you sleeping》巩固了现在进行时的学习。句型方面,在歌曲《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中我们可以学到:We wish you a merry Christmas.和Wherever you are.两个句型;唱《I want to be》时可学到用英语表达将来想成为什么人,如“I want to be a worker. I want to be a teacher.等。

4.学唱英文歌曲可以让学生得到美的熏陶,这也是贯彻思想性教育原则不可缺少的内容。通过英文歌这种艺术形式,可以给学生以美感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和审美感情的目的。

三、编英语歌曲,激发学趣

由于谱曲是一项很复杂的艺术创作,谱得不好反而妨碍学生审美能力的健康发展和对英语知识的巩固,因此我们可以借别人的曲子填词。

在配词时,要结合曲子各方面的特点,处理要配曲的教学内容。根据唱音注单词,根据节奏配句子,根据音高长短配英语元音,根据曲子的结构考虑用句的长短、重复等这一系列音素都要表现和组织得较为统一、和谐。如可以将《小蜜蜂》的曲子配以下列的英語教学内容: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to you.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 to you all.《新年好》也可配以下列英语的教学内容: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to you all. We are singing. We are dancing. Happy new year to you all.

把教学的有关内容配上曲子,不但能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能给学生美的享受,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上一篇:后勤管理中心党支部上半年工作总结8.20下一篇:助残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