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选修课计划

2024-04-25

声乐选修课计划(共9篇)

篇1:声乐选修课计划

声乐基础课感想

在这几周声乐基础课的学习中,通过老师上课对我们讲解声乐基础的知识还有训练我们发音的基本功,使我对声乐基础知识的了解有了很大的收获。声乐不仅是技术性很强的一种艺术,还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仅凭理论知识和文学资料去进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必须经过勤学苦练,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再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在前几周的课程中,我们主要是进行发声练习。我们练声的目的是要调整巩固科学的发声状态,把良好的歌唱状态保持到歌唱中去,改变平时生活中自然的发声习惯,使之成为符合歌唱发声的习惯和状态。我们在进行发声练习时老师着重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每位同学一定要充分理解和运用气息发声和气息控制的方法,因为在整个声乐功能系列中,歌唱呼吸是最重要的一环,是整个歌唱建筑的基础,因此必须明确呼吸的重要性,重视练好歌唱呼吸的基本功。

(2)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核心。很多同学声音上的毛病,多是由于歌唱时喉头不找开、不稳定造成的,而正确的喉头位置是协调呼吸器官的运动,获得稳定、流畅声音效果的关键。

(3)要恰当地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要使声音传得远,充满剧场,且圆润,优美动听,这是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课题。由于共鸣训练常常与其它发声基础要求分不开,因此要求歌唱者通过母音的转换,稳定喉头打开口腔,调节气息等手段,把声音振响在鼻咽腔以上的高位置头腔共鸣点上,来增大音量,扩展音域,美化音色,统一声区,使高、中、低三个声区的声音协调一致,天衣无缝,走动自如灵活。

(4)正确的发声要与正确的咬字、吐字相结合。通过字、声结合的练习来提高唇、齿、舌的灵活运动能力,使之更完美而生动地表现歌曲和情感和内容。

(5)在歌唱发声时,还要注意对音准、节奏的训练,通过发声练习,逐步掌握连、顿、强、弱等全面的歌唱发声技巧,丰富歌曲的表现手段,增强歌曲演唱能力。

(6)在每次练习时,都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进入良好歌唱状态的前提。

(7)在练声、唱歌前,一定要摒除一切杂念,稳定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要有良好的歌唱欲望,要充满信心、放松自如地进入歌唱状态,否则是唱不好歌的。

(8)从开始练声起,就要同音乐结合起来,即练声也要有良好的乐感。音程、音阶一方面是肌肉、音准、气息、共鸣等方面的技术练习,同时它们又都是乐曲的组成部分,要给它们以音乐的活力和生命。因此练声一开始,要求每个歌唱者把音程、音阶、练声乐句也唱得悦耳、动听。

老师还在上课的过程中跟我们讲了一些声乐方面的知识。声乐的基本功,除了声音技巧、歌唱语言、表现能力的严格训练等,还需要学习视唱练耳、民族音乐、音乐史、音乐理论、钢琴等必修基础课程。好的演唱,除了声音优美悦耳、感情真挚动人、语言形象准确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声音技巧运用自如。一首音域宽、句式长、力度大、感情炽热、强弱和音色变化大的歌曲,如果演唱者缺乏自如地运用声音的能力,必然会破坏原作的完整性。即使演唱一首音域不大、句式不长、内容优美、曲式活泼的小曲,如果声音缺乏训练,也同样不能很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所以,发声技巧只是艺术表现的手段之一,但它在歌唱艺术中,却具有独特的作用。

在进行基本功练习时老师着重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1)坚持母音要纯净。(2)先想好再唱。(3)保持声音的连贯。(4)音色变化。(5)呼吸需要有弹性。(6)音乐表演的适度感。除此之外,人们还有咬字的气官包括口腔,唇,齿,舌等。它们是我们演唱时表达感情,传达歌曲内容的重要器官。因此,基本功的训练是极端重要的,而且一定要精益求精。声乐是一门艺术,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原则和科学性。但人在歌唱时有关器官的活动,不能进行明确无误的人体解剖,把发声器官的活动规律弄得一清二楚。因此,声乐学习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老师除了在课上教我们理论知识还鼓励我们在课后选择一些自己喜爱且程度适宜的作品自学,或作为浏览曲目试唱。这样做,既扩大我们的视野,又加强我们独立处理作品的能力,从而使我们演唱作品及理解作品的水平得到较快提高。还让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逐渐培养和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艺术贵在独创。一个优秀的歌唱者,必须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唱个性,具备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演唱风格。因此,老师主张在理解和掌握中外声乐文献曲目规格的前提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声音特点及对作品的理解发挥个人的创造性,使演唱具有自己的风格。但这种创造性一定要在尊重作品原有规格的基础上发挥。同时,我们也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但不能提倡对别人的简单模仿。应该在学习、借鉴前辈及他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和自身的条件、特点,培养和创造出自己的演唱风格来。

在最后几节课将要结束课程的时候,老师组织了一场小型音乐会,让每个同学都演唱一首歌,给所有的同学一个表现自己的舞台。我和我们班的几个同学唱了一首《真心英雄》。唱完后,老师对我们唱的歌作了点评,让我们四个人分开唱不一定一起合唱,还要大胆地唱,不要紧张,唱出那首歌激昂的情感。通过这几周的学习我感觉声乐学习也是学习一种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我们应该经常交流经验,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篇2:声乐选修课计划

一、课程分析

校本选修课程开发充分体现了课改的指导思想,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一种教材,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多样性,是一门全新的课程,需要在实验中不断地学习、求知,根据班级特点,安排主要教学内容为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不管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根据学校课外阅读教学计划和所教四年级的实际情况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二、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小计划

本着在教师制定的大计划的宏观调控下制定自己读书的计划,从而培养学生做事情有计划的去做并学会制定计划。

三、帮助学生选择书籍。

虽然是帮学生选择但不能过于禁固,在充分肯定学生所选书籍的基础上,帮学生看到自己视野以外的东西,从而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四、阅读目标:

1.加快学生阅读速度,增加阅读量,为学生的表现打下基础。

2.指导学生积累故事中的好词佳句及段落。

3.发展学生想象力。

4.训练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及概括能力。

5.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五、读书时间的安排

虽然为课外阅读活动,但将阅读指导放在课内。每周校本课上进行阅读指导。课外每周安排6小时阅读时间。

六、阅读方法指导

阅读的方法我们计划在语文课及课内阅读时间内进行,这样可打通课内与课外之间的障碍。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又可为学生高质量的阅读大量书籍奠定基础。

七、写读后感谈读书感受。

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读书的感受,可以向其他同学介绍一部自己认为很好的书,也可谈自己读书后的感想、感悟等等内容不拘一格。

篇3:声乐选修课计划

一、现如今我国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现状

(一)高校对声乐课没有选择合适的教师来授课

当今,我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关于声乐的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对声乐知识的渴望。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这种做法收效甚微。高等院校中关于声乐课程内容的选择过于单一化,且过于刻板。高校没有对声乐选修课进行专门的教师配置与优化,从教学设施上来看也是不全面的。这些硬件条件满足不了高校学生学习声乐的需要。据调查结果显示,高等院校大部分学生选修声乐课是为了能够修满学分,而并非自己愿意选择。少部分学生因为真正喜欢声乐而选择该课程,但由于高校内教学设施不够完善,课程的编排不科学,使学生们不能真正的坚持下来,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声乐课兴趣不高的出现。

(二)高校教育体制对声乐课程发展的影响

现如今,我国在高等院校中力开展素质教育,对选修课程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重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教育制度的重心定位仍有一部分偏移。究其原因,部分人把教育当成一种维持生活的途径。“只要有考试的存在,教育的中心思想就是为了应对考试”从高等院校的角度来看,开设声乐选修课的目的更多是为了符合上级部门的要求而开设。目前很多高校在声乐选修课的师资上也没有进行具体的优化配置。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很多学生或者家长把声乐课程看作是辅助性课程,没有对此加以足够的重视。或者说过于重视学生艺术比赛的成绩。声乐本身是有陶冶情操的功能。很多家长因为上述原因把声乐的实质扭曲化了。家长教导学生多学所谓“有用”的学科上,把声乐学习忽视了。

(三)学生声乐基础不同

经过长期的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声乐基础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域经济发展越好,学生的声乐基础也就越好,反之亦然。在一些经济发展迅速的大城市,例如在广州,上海,深圳这样的的学生,由于接触声乐年限较长,这些地区的学生在没进入高等院校学习之前已经有了良好的艺术功底。一些学生因为拥有好的基础,在上课的时候就会显得非常热情,对声乐选修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之相伴的,经济发达地区关于声乐教育方面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和音乐相关的教学活动也多。相反,一些来自偏远山区的学生对声乐选修课就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由于这些地区的学生大部分没有受过系统的声乐学习,基础没有大城市学生好。这就给高校声乐选修开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基于高校声乐选修课在实际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声乐课艺术和科学性相连接的原则

声乐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关于声乐课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声乐教师在想学生传授声乐知识应该选用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2.声乐教师传授学生声乐知识是准确的。

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了旧的声乐知识,或者使用了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这无论是在教学目标实现上,还是教学质量的体现上,均有很大的影响。声乐课程教学的艺术性也同样重要。学好声乐课的重点就是在于学生有良好的艺术修养。艺术修养的培养的前提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要求,是教学大纲中有所涉及的。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协调平衡两者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则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声乐课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

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讲,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原本抽象难懂的声乐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对学生进行讲解和传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激发高校学生学习声乐的主观能动性。检验真理正确与否,关键在于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多留出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我实践。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世界名家的声乐作品,让学生受到艺术的熏陶。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空间,加强与锻炼高校学生的自我心理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声乐课教学应遵循由浅入深和系统性的原则

高校声乐课只有进行系统化的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传授音乐知识的时候要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来进行系统化的教学,使学生能够顺利掌握声乐知识。由于高校学生声乐基础,音乐感知能力,乐理知识的积累程度等均有所差异,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由浅入深的进行声乐课程的学习。从而达到实现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结语

篇4:声乐选修课计划

摘 要: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高校拥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对于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而言,声乐教学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声乐课不仅是为了培养和提升非音乐专业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68-02

我国从2008年开始,普通高校都开设了相关的艺术类课程,同时也将公共艺术选修课纳入了教学计划中。有高校规定,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选修一门2学分的艺术类选修课程,并且通过考核,才可毕业。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在理解力和表现力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当代大学生面临学习、就业方面的压力,歌唱可以起到一定缓解情绪的作用,一些励志的歌曲还能能起到保持积极乐观心态的作用。

一、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现状

目前普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艺术类公共选修课程,如《音乐欣赏》、《音乐基础知识》、《歌唱方法》等。但是由于各学校的教学硬件不同,这项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师资力量的限制,很多高校没有能力和精力开设更多的选修课,学生选择的余地不大。特别是当前高校扩招,学生人数猛增,更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另外,有的学校艺术选修课根本没列入教学计划,因此,公共艺术选修课在个别学校还存在时断时续、随意性大等问题。近年来一些重点院校纷纷成立了与公共艺术教育有关的组织机构,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都先后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

注重艺术选修课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元要求,才能使艺术教育变得更有层次、更科学、更具合理性。艺术选修课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的教学,它应该有艺术教学本身的情感性、创造性特点。同时,它也应该给予教师更开阔、更解放、更具艺术性的教学思路与创新空间。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作为审美教育中的核心内容,在提升了学生的审美层次的同时,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美的表现力、创造力和鉴赏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起到了陶冶情操、激励鼓舞的作用。

二、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综合性特征分析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是音乐课程教学中基本形式中的一种,作为艺术课程,它所具有的语言性、表演性和歌唱的表达性等特点使其与其他艺术课程形成了一种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关系。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目的就是普及声乐艺术,使大学生们学会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了解世界各时期、各地区、各民族的相关音乐文化,在此基础上掌握一些基本的演唱技巧。

(一)歌词的文学特征

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国古代诗歌的灵魂,同时也是艺术歌曲产生的源头,很多诗歌的传承与发展又是因为艺术歌曲的不断传唱而得以保留下来。因此,音乐的发展离不开诗歌,诗歌的传承脱离不了音乐创作。古曲《阳关三叠》的歌词就是在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诗歌《送元二使安西》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珠联璧合的效果。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艺术门类,石惟正先生认为:“声乐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对歌唱主体而言,它是自己内心的印象、认识、感情、愿望以歌曲为载体的一种表达,一种抒解,一种信息的输出。”②歌词具有传达内心世界,表达真实情感的作用,从而能与大家产生共鸣。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不仅是如何唱歌的问题,它更是一种修养、一种素质、一种文化标志。

(二)音色的美感特征

选修公共艺术选修课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没有声乐基础的,许多学生认为,谁唱的音量大,谁唱的音调高,谁的水平就好。因此,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柔美的歌唱音色。

音色是无法用个人的喜好决定的,起决定因素的是个人的生理和声带条件。比如,男低音的音色特点是低沉、深厚,音域宽广,在歌剧的表演中,主要以抒情性或戏剧性的特点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男高音的音色特点是高音区具有明亮的音质色彩,中低声区形成特有的刚健有力的特点。女中音的音色特点既没有女低音的低沉,也没有女高音的明亮,但是音质色彩较浑厚,伸张性较强,比如音乐作品《军港之夜》演唱者苏小明。女高音音色特点是声音宽广明亮而不缺乏细腻,以演唱流畅起伏的歌曲为主,如《送给妈妈的茉莉花》等。在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中,让大家理解和辨别各声部音色特点,体会不同声部以及声部混合后所形成的声音的美感,同时依据每个人不同的生理特点,定位自己不同的声部唱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声乐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歌曲的时代特征

声乐艺术作为一种特有的艺术文化,通过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进行传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了解音乐作品的魅力,同时也使大学生认识世界各民族地区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作品了解其产生的背景以及歌曲所具有的不同风格,培养综合性人才,这已是我国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例如,以我国著名音乐家刘炽所创作的《我的祖国》为代表的歌曲,歌唱的就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因此,了解歌曲音乐文化和创作背景,不仅对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作用很大,而且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有好处。

三、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方法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的教学对象是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他们的音乐基础是各不相同的。在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音乐欣赏和审美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增强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力。由于学生整体的音乐水平较低,因此,教学模式应以集体课为主,小组课、个别课为辅。集体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们的理论水平,同时也为学生们相互交流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得到锻炼,知识结构得到优化。而小组课则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以节目编排为目的训练。在演唱的过程中加入形体表演和队形的变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合唱、重唱的特点。个别课的教学形式,最大特点就是因材施教,为他们打造适合自己特色的演唱方式。但是,这种教学模式,更适合应用于已经在声乐方面受过训练的特长生或较有潜力的学生。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以及音乐知识普及的教学,应采用集体课的教学方式,而小组课教学又可以弥补集体课单一性及枯燥乏味。所以,应根据高校对于声乐课程的相关配套设备、硬件条件和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基础,将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有机的结合,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形成统一的教学整体。

声乐作为情感艺术的一种,它通过感性的理解和科学的方法运用,通过优美的旋律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人们内心感情的。同时,音乐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手段,通过了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情感。

在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使高校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声乐作品进行亲身体会,增加欣赏作品的数量和种类,提升他们的鉴赏水平。课堂教学离不开实践,而实践教学又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艺术实践是声乐教学的必然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完善,同时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声乐教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不仅促进了我国艺术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而且也是现代化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加快高校公共艺术学选修课声乐教学改革,也为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注 释:

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

②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4.

参考文献:

〔1〕崔颖.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袁志正.新建普通本科高校公共艺术课教学现状与对策[D].陕西教育,2012,(7).

〔3〕蒋娟全.普通高校公共声乐选修课声乐选修课教学之我见[J].安徽文学,2011,(10).

〔4〕梁娜.普通高校声乐选修课“知识+欣赏+学唱”的教学模式探究[J].音乐大观,2013,(1).

〔5〕曾南英.谈歌唱表演艺术中的思想感情表达[J].新课程学习,2011,(6).

〔6〕耿彩芳.高校公共选修课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7〕马爱聪.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存在的问题探讨[J].金田,2012,(9).

〔8〕汪莹.高校公共选修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篇5:声乐工作计划

一、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1、开学前积极制定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

2、第二周开始审签各教研组长学案。

3、开学第一周及时印制、下发学案附页、业务学习资料及听课笔记。

4、第二周召开中小学各学科教研组长会议,学习本学期教研工作计划及工作要点,并讨论各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5、完善督导组及考评小组检查的工作资料及档案。

6、组织上报九年级全国数学、物理竞赛并督促按时参赛。

7、制定全校公开课、示范课听课安排表,并组织各教研组及时及时进行听课、评课。

8、上报我校参加全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资料及xx年以前我校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摸底上报。

9、第四周举行三至七年级作文竞赛;第七周举行了三、六、八年级数学知识竞赛。

10、第五周、第七周检查全校教师导学案。

11、六至八周动员教师在“一课一优师”国家、省、市教育平台注册,并组织参赛教师课堂录制及资源上传。

12、宣传并组织教师上报省级、市级课题省报。

13、第十周向教育局、学区上报我校xx年高效课堂竞赛人员。

14、十一周组织并督导赛课教师参加全区课堂教学决赛,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5、十二周英语组举行了七年级学困生英语单词识记竞赛,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16、十三周组织教师参加全省的“希沃杯”电子白板大赛和全市的“天翼杯”“班班通”教学应用大赛。

17、十四周举行八年级物理实验操作竞赛,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实验课的重视。

二、后半学期教研室工作要点

1、加强集体备课的时效性。各教研组长利用教研活动组织学习学案备写要点。

2、加强各教研组评课活动。听评课活动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为教科研活动服务。

3、继续深入推进“导学导练,自主互助”高效课改模式,统一、规范我校课改模式的建设。

4、各教研组、备课组每周的教研活动要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开展主题研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篇6:声乐教学计划

一、注重讲授科学的发声方法

前苏联声乐专家捷米采娃曾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声音的来源。”演唱前,首先要保持全身心自然放松、积极向上的状态。双肩与胳膊自然松垂,呼吸不能抬肩,面部肌肉不紧张,表情兴奋且舒展。开口演唱时,口型要自然,不能撅;下巴不要往前伸,松弛的向后下回收一点。

1.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掌握、领悟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歌唱者最重要的基本功,呼吸方法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歌唱发声的声音质量。在歌唱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发“嗨”字,让他们体会吸息,也就是让快速小腹鼓起来。其次做“吹灰”练习,从桌子的左边均匀地向右边吹,体会“气息逐渐膨胀”的感觉,也就是歌唱发声最关键的气息保持与支持。再者做“狗喘气”练习,寻找快速换气的感觉。

2.打开喉咙,稳定喉结,是歌唱基本训练的关键。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常常在歌唱时发出白声、尖声,高音上不去,低音憋着唱不出。打开喉咙、喉结不稳定是最显著的特征。在歌唱教学实践中,我常常教学生做“打哈欠”练习,目的是“打开喉咙”。首先让学生张开大嘴,不发声地缓慢吸气,在吸气时体会喉结随深呼吸下沉、下降的活动感觉。在演唱过程中,随着旋律音高的上行,学生想象喉结随着吸气一起往下沉。要让学生明白,只有下沉喉结的动作没有下沉喉结的外在力量,喉结的下沉是在松弛的状态中完成的。

3.适当地运用共鸣,使其音色纯净、声音悦耳、和谐。沈湘教授曾说:“共鸣状态和呼吸状态特别密切,好的共鸣状态就是深呼吸状态。”对于初学者来说,共鸣训练是比较难掌握的技巧。共鸣训练与基音训练是分不开的,训练方法可以用“落、贴、张”三歌字概括。基音共鸣的基础在胸腔,最简明找到胸腔共鸣的方法是“让声音落下来”,落在喉底的胸口上,也就是第二个纽扣处。“贴着咽壁吸着唱”,初学者在后颈的位置找咽壁,想象在这里好像有一张“嘴”,从后头“张嘴”,想着“贴着咽壁吸着唱”。“扩张鼻咽腔,共鸣音色向鼻咽腔里集中”,只要一张嘴,就在鼻咽腔里找扩张吸气的感觉。初学者可以想象,鼻咽腔像一个“倒悬的小圆瓶”,口朝下,这个圆的空腔把声音“拢住”。

二、朗诵歌词的重要性

我国传统歌唱理论中主要以口语朗诵为基础,如明代魏良辅的《曲律》说:“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这表明古代歌唱家对字、声的重视。同样,在西方声乐理论中,意大利的歌唱家卡鲁索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一书中提出:“歌唱者读字比起歌唱者的声音更为重要,在歌唱中扎实的读字是正确发音的重要基础。”

朗诵歌词要随着歌曲的旋律有线条的起伏。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都要有强弱对比、快慢变化,这样才能清晰、有顿挫地发音,更好地演绎歌曲,提高声乐演唱技巧。例如,歌曲《小杜鹃》,如下图:

歌词中有模仿小杜鹃声音的拟声词语,学生首先模仿小杜鹃的发音,发出“咕咕”声,然后根据表情记号演唱,第一个“咕”为顿音,在演唱时时值较短,快速换气,也就是发声与换气同时进行。第二个“咕”,有加重号,唱得饱满有力。最后一句的拟声词,学生先完整地朗读出来,然后根据歌曲的速度要求,带着活泼、可爱的表情朗诵歌词。这样训练之后,在演唱中就很容易地掌握歌曲的节奏与速度,能够完美地演绎歌词。

三、运用多样性的方法进行声乐教学

学前教育音乐课的根本目的是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进行审美教育。所以可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如欣赏法、练习法、示范法、听唱法和视唱法。

1.为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记忆力和注意力,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我们运用欣赏形式让他们接触大量优美的音乐。

2.感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练习法就是为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作音乐而进行一系列技术和知识的传授和简单训练。所以练习法理所当然应该成为音乐教学中广泛使用的基本方法,也是重要的方法。如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它的歌词作者运用了两个具象化的比喻:其一是“我和我的祖国”是子女和母亲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我的祖国和我”是大海与浪花之间的关系。在演唱过程中,前者是情因,抒发的是母亲与孩子眷眷与拳拳之情,后者是情据,感受的是大海与浪花的依托与忧乐之据。

3.学生学音乐是从模仿开始的,特别是在唱歌和律动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相当重要的。所以,示范法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此外,教师范唱时可灵活采用图画、教具和手势提示辅导孩子。如《望月》,这一首思念亲人的歌曲,由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在演唱中,我采用图画法教学生深情地演唱,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篇7:声乐兴趣小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最容易为儿童喜爱、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对声乐训练,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百灵鸟一样美妙动听的歌喉。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只快乐的小鸟,他们带着颗颗童心,对歌唱无不充满着美好的向往,对学好这门艺术也无不充满着坚定的信心。而兴趣则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声乐教学不只是让小学生学会几首歌曲,单纯地解决一些声音技巧问题;而是培养小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所学知识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去。

二、活动目标

1、掌握基本呼吸及基本歌唱状态,能演唱初级声乐乐曲。

2、培养良好的音乐感觉,能试唱二分、四分、八分的节奏。

3、让孩子们在歌声中陶冶情操,启迪聪明智慧,丰富精神生活。

三、活动要求

1、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在少儿声乐教学中,我们一开始就要考虑到孩子们的年龄特点,理解孩子的思想,采用人性化的教学,努力创造宽松愉快的氛围,此时此刻,教师的一言一行、每一个表情、甚至每一个眼神,都会对孩子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时,你一定要表现出亲和力,不要吝惜你温和的语言和灿烂的笑容,让他从你的眼神里感觉到你发自内心喜欢他,使他认为你是值得交往和信赖并能够给他带来快乐的朋友。不要板起面孔给孩子一种师道尊严的感觉。如果孩子对老师产生了惧怕心理,那么只会造成学习上的拘谨,而对奔放自由的歌唱艺术来讲,拘谨是前进道路上的最大的羁绊。

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杜绝揠苗助长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学习声乐更是如此。孩子学习声乐,精神本身就很可贵。但就其学习的难度也可想而知,学生的条件也不一样,有的条件好,有的可能就差一些,所以,我们要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要揠苗助长。无论是练声曲还是歌唱曲目都要先易后难,一步一步地进行。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没有感觉到学习的困难,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信心倍增。

3、注重演唱的情感投入

声乐的演唱是需要我们投入情感的。我们都知道:无情不唱歌,唱歌为抒情。针对这样的目的,在声乐的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就显得比气息、发声等技术训练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就要对学生进行一种人文教育,要求学生真正体会生活,感受生活,在社会的熔炉里学会感动,那时情感的流露就是发自内心的。

四、活动对象:

5—-7年级学生,共35人。

五、活动时间: 每周三第三节课。

2016-2017下学期

音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社综合素质,满足部分音乐爱好者的兴趣.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现将本学年音乐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简介如下:

一、音乐知识方面

本学期将具体教给小组学生的有:音乐知识及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拍子音名、音的分组、二声部合唱等。

音乐是凭借声波震动而存在的,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觉器官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音乐语言的基本要素有节奏、旋律、节拍、音色、力度、速度、和声、曲试。其中最重要的是节奏和旋律。表示拍子的叫拍号。上方的数字表示每小结几拍。下放的数字表示已几分音符为一拍。

二、基本要求

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有一定的兴趣性。

2、学生不得旷课迟到,学生认真完成辅导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音乐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三、具体工作措施

1、上好音乐活动课,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2、在完成音乐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音乐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并在此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平时将定期不定期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音乐,好的舞蹈。

4、对小组的课程做出规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音乐能力为主要内容,不让学生放人自由。

5、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活动时间:利用每周三下午活动课进行训练

五、活动内容

1、在各年段中选拔歌唱条件好的学生参加。

2、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体裁作品进行演唱教学。

3、训练学生计划节奏感,使学生体态、动作协调优美。

篇8:声乐选修课计划

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历史从时间上来说分为三大部分, 它们是古代声乐教育、近现代声乐教育以及当代声乐教育。要学习当代声乐, 就必须了解我国声乐的历史演变历程。

我国古代的声乐教育是从上古开始到鸦片战争结束, 从最初对声乐知识模糊的认识, 到声乐知识的不断深化和普及, 唱歌逐渐成为我国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组成部分。具体来看, 在古代我国不断完善和提高声乐演奏水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其一, 周王朝就已经出现了较为完整的礼乐教育制度, 主要是在宫廷里进行表演;其二,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诗经》, 里面囊括了当时地方民歌以及对宫廷的歌功颂德的音乐, 称之为风雅颂, 这些都是通过演唱的形式表达出来;其三, 秦汉时期的声乐随着乐府的设立, 让我国声乐教育从此步入新的发展时期;其四, 唐宋时期随着诗词的出现, 官府设立了众多音乐管理部门, 从上层专门享有过渡到大众民间享有, 让文学与音乐开始相互融合, 使得声乐表演领域更为广阔;其五, 元明清是戏曲的发展时期, 出现了新的表演艺术形式, 这时期为将来戏剧奠定了基础, 例如国粹京剧、昆剧等等, 都是从这一时期演变过来的, 极大地扩展了、完善了戏剧领域, 使得声乐艺术又一次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我国近现代声乐教育是从鸦片战争后至建国初期, 西方歌唱艺术表演形式进入我国的声乐表演艺术圈后, 我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新的声乐艺术, 极大推动了声乐教育的发展。在随后的发展中, 我国声乐教育进入学校课堂, 并且开设声乐教学课程, 这才真正过渡到了开始正规化的声乐教育体系, 我国声乐教育也开始具备专业化和科学化等特性。

我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至今的当代声乐教育, 在全国推动教育事业的推动下, 声乐教育领域也有了焕然一新的变化。众多专业的声乐教育学院的建立, 为声乐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歌唱家并为创作出大批高水准的歌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有很多专门论述声乐表演艺术和声乐教育的理论著作,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时代的声乐教育, 使得我国声乐教育体系日臻完善。

二、我国高校声乐选修课教学现状

(一) 声乐选修课教育教学在地域上存在着巨大差距。

根据调查显示, 农村接受声乐选修教育与城市接受声乐选修教育相比, 农村接受声乐选修教育的比例很小, 由此可见声乐教育在全国的开展没有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很多高素质高水平的声乐教育工作者不愿去偏僻的山区进行声乐教育教学, 更愿意呆在城市, 这导致了声乐教育的城乡差异。

(二) 从声乐选修课的意愿程度来看, 喜欢音乐并且喜欢唱歌的学生人数占的比例相当可观, 只有极少数人是不喜欢。

从这个调查情况我们不难看出, 大部分同学们是特别喜欢学习专业的声乐, 有着很高的唱歌热情, 这就为普通高校对于开设声乐选修课先奠定了深厚的学生基础。

(三) 在普通高校进行对声乐基本知识的调查中, 得出的结果是有很少一部分人真正接触并专业学习过声乐, 大部分同学对声乐知识是知之甚少。这份调查报告说明我国的普通高校的声乐教育发展很落后, 广大学生没有接受过较为系统的声乐学习过程, 因此必须对这种教育制度进行改革, 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四) 通过对声乐很专业的知识进行的调查, 比如五线谱或者简谱等。

对于很专业的乐理知识, 大部分学生表示根本不懂或者不认识乐谱, 能够简单认识的人少之又少。由此观之, 同学们对乐理知识学习程度很低, 就连基本的音乐素质都不具备, 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五音不全, 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五) 在有关调查中, 对开设声乐选修课的必要性, 绝大部分同学支持声乐选修课的开设, 从大部分观点中得到如下几点:

其一, 可以通过声乐选修课来继承发展传统音乐, 提高声乐艺术涵养;其二, 通过学习声乐理论和表演的训练, 可以了解不同民族风格的声乐;其三, 有助于使学生产生爱国情感和集体感以及民族自豪感;其四,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 普通高校大部分没有开设声乐选修课, 从学校的兴趣小组或者合唱团中调查声乐教育的情况。

很多同学参加合唱团最主要的原因是通过这个渠道来学习声乐, 但由于合唱团一般没有固定的专业老师进行指导, 学生们只有通过合唱团这个平台互相交流、学习声乐。

三、我国高校声乐选修课的对策研究

首先, 对声乐教育者的道德素质进行提高, 通过提高待遇等措施, 鼓励这些教师去偏远山区教学, 尽快拉平城乡差距, 让山区喜欢唱歌的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系统的声乐教育。

其次, 在普通高校开设声乐选修课, 要做好开设这门课的宣传工作, 要让学生知道修这门课将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

再次, 在上声乐选修课期间,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对声乐知识的了解情况, 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使学生能够尽快学到声乐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唱歌的技法。教师也要因材施教, 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给予指导, 多和学生进行思想上的交流沟通, 激励表扬学生的表现, 让他们获得学习声乐知识的自信心。

最后, 通过在普通高校开设声乐选修课, 先通过声乐表演专业的同学在课堂上作示范表演, 让同学们更直接地了解声乐, 从而能激发学习声乐的兴趣。

摘要:我国的声乐发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从上古至今, 陪伴着我们的祖先日常生活, 成为我们现在精神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丰富着我们的审美需求。本文简要阐述了我国声乐教育的发展历程, 结合有关调查, 分析了我国高校声乐选修课教学现状, 并且提出了我国高校开展声乐选修课教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声乐,选修课,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颜诗斌.试论声乐公共课的教学特点与基础训练[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003 (04) .

[2]陈乃平.关于高师声乐集体课程性质和定位的几点认识[J].淮北煤师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002 (05) .

篇9:声乐选修课计划

[关键词] 公共声乐选修课 非声乐专业学生 声乐教育 有效教学

一、引言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一部分,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全国包括理工科在内的许多高校都安排了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人文学科课程,其中音乐选修课是必不可少的。公共声乐选修课作为音乐选修课的一部分,面对的是非声乐专业的学生,那么,在其教学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如何确保其有效教学的问题。

二、声乐教育的有效教学

在论述针对公共声乐选修课的有效教学这一论题之前,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有效教学。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学生掌握教学的有效知识量(即新观点、新材料、学生不知、不懂的,学生有所得、有所感的内容)的程度达到了有效教学时间和总教学时间的最大比值,最大限度减少教学浪费的过程。有效教学对于声乐教学来说,就是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师生双方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控掘出生的声乐潜能,加大声乐有效教学量,提高声乐教学的效率。

在现行声乐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大量的教学效率低,学生成才速度缓慢的低效教学,还存在着学生声乐水平停滞不前的无效教学,更有甚者,导致学生声乐水平倒退和坏嗓的严重的教学失误也时有发生。可见,声乐教育的有效教学仍然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

三、公共声乐选修课的教学特点

在了解声乐教育的有效教学之后,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公共声乐选修课的教学特点。

公共声乐选修课主要讲授声乐的基本理论、唱法的类别及其基本特征、训练科学的发声方法和演唱技巧、声乐作品欣赏及经典声乐作品分析。该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全新教学理念为指导,采用分层次教学、分声部训练、分唱法辅导、理论讲授、科学训练、作品赏析、艺术实践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培养大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唱水平为最终目标。

在公共声乐选修课的教学过程中,它有其自己的特点:

首先,公共声乐选修课面对的是非声乐专业的学生。非声乐专业学生的声乐基础普遍较差,有些甚至是零基础。他们在自身条件和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上一定是参差不齐的,并且与教师对于学生的心理期望也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因此,在种种差距之下,如何保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便成为有效教学的关键。其次,公共声乐选修课不同于专业声乐课的设置,每周上课的时间十分有限,学生和教师的沟通机会也十分有限。声乐学习需要大量的练习,并及时与教师沟通,如何在沟通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保证每次课的效果,避免每次上课都“重头开始”也同样是实现有效教学必须面对的难题。

四、针对公共声乐选修课如何实现有效教学

针对公共声乐选修课如上的教学特点,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确保有效教学的实现:

1、加强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

要实施声乐有效教学,声乐教师的教学能力至关重要。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莱·泰巴尔迪直截了当地宣称:“歌唱和秘密就是找到一位好教师”。的确如此,声乐学生如果遇不到一位好教师,还不如不学或者自学,而声乐要完全靠自学几乎是不可能的,特别对于非声乐专业的学生来说,一位优秀教师的指导是如此重要。针对公共声乐选修课,优秀的声乐教师必须着重加强以下三点教学能力:

第一,声乐教师要有总的正确的歌唱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唱法。只有老师明白了,学生才可能明白,如果教师本人都没有搞懂正确的唱法,教学时难免陷入“盲人骑瞎马”的境地。

第二,要有个好耳朵。声乐教学这门艺术主要通过听觉来进行,声乐中的绝大多数问题,只能说一个梗概和一般原则,更具体的就要靠听觉去把关了。声乐教师必须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听觉去准确地判别学生发声和演唱时的音准、节奏、音质、音色、共鸣、气息、读字等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发声和演唱作出调整。

第三,声乐教师必须具有“对症下药”的能力。每一位声乐学生在声乐学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歌唱发声技巧和歌唱艺术表现上的问题,声乐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和动用有效的训练手段逐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不妨把声乐教师比喻为医生,把声乐学生比喻为患者,教师用听觉去判断学生的歌唱发声,就相当于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和运用先进的仪器检测设备,为患者诊断出病因。而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则相当于“对症下药”。特别是非声乐专业的学生,他们自己并没有特别高的对于声乐学习的自我领悟能力,因此教师因材施教的引导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从来都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更以其特殊的“师徒”关系,离不开师生间密切的配合,良好的互动。 1987年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发表了题为《高等教育教学新动向》的报告,该报告在总结美国高校50年的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良好本科教育的七项原则,其中首项原则就是鼓励师生间的接触。该报告认为课堂内外学生与教师经常的接触是影响学生动机和参与的最重要因素。

在公共声乐选修课的课堂上,由于学生对于声乐学习的空白,必然导致学生对老师更强烈的依赖性。教师的关心能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而学生很好地了解一些教师的情况,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对自身的价值和未来进行思考。

要实施有效教学,必须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在很大程度上声乐教师与声乐学生是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成功了,老师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老师也就失败了。因此,师生之间应该经常地进行学术交流、思想感情的交融,建立良好的合作与互助关系。其次,应建立无权威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主观、武断、生硬、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在一切可能的教学环节上,都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和质疑。第三,教师是为了学生而存在的,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努力成为学生所期待的良师和益友,学生也应该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尊重教师的劳动。

3、遵循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公共声乐选修课的课堂上,教师应当正确地、恰当地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活动去探索获得知识、技能,并在探究获取中进一步发展智能的过程。 教学过程的本质决定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体现在把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方面,声乐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范,培养学生对学生歌唱的正确动机、浓厚的兴趣、真挚的情感、顽强的毅力。真正把学生吸引到歌唱中来,全身心地投入声乐学习。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按照非声乐专业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学会学习。非声乐专业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沟通的时间有限,声乐教师就应当引导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或与同学结成学习伙伴进行合作式的声乐学习;非声乐专业学生虽然专业基础较薄弱,但是其认识能力还是很强的,尤其是思维达到了较高的程度,教师就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堂内外探索式地进行声乐学习和研究。

五、总结

上一篇:县领导在庆七一老干部座谈会的讲话下一篇:杨桥镇创新社会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