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境分析报告

2024-05-07

安全环境分析报告(共9篇)

篇1:安全环境分析报告

安全环境分析报告

单位: 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3月19日

填报人:邵德臣(安全管理人员)审核人:曹伟岐(项目经理或生产经理)

本表填报说明:

1、本表要求:标题用“华文楷体”20号字, 表中字体采用“宋体”9号字;

一、基础数据统计填报说明:施工管理包括:

1、设备设施未经验收;

2、无安全技术交底或安全技术交底针对性不强;

脚手架:

1、操作面未满铺脚手板及绑扎牢固,有探头板、飞跳板;

2、下层未兜设水平安全网,漏洞大;造成高空坠落;

3、施工过程中随意拆改拉接点,造成架体倒塌/高处坠落;

高处作业:

1、临边洞口不按规定防护造成高处坠落;

2、高处作业私自拆改防护措施造成高处坠落;

施工用电:

1、未达到三级配电、未采用逐级漏电保护;焊接作业:

1、施焊人员无证作业;

2、未开具动火证

3、施焊点无看火人;

4、施焊点周围有易燃物;外用电梯:

1、外用施工电梯设备安装后未经验收使用造成起重伤害/机械伤害/机械事故;

2、外用施工电梯设备无资质安装、拆除、维护造成起重伤害;

电动吊蓝作业:

1、电动吊蓝设备安装后未经验收使用,造成起重伤害/机械伤害/机械事故;

在填报本月重大危险源中,按重大危险源的分类填写,如:施工管理中是设备设施未验收,在方框1或2中点击√即可,其它也同样如此。

二、本月安全管理基本情况填报说明:通过月内对责任工程师现场记录的统计,共发现事故隐患:

脚手架内容包括:

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探头长度应为150mm,探头应可靠地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2、连墙件(拉接点是否被拆除,被拆除的连接点周边是否进行加固);

3、纵横向水平杆是否有变形;

4、作业层下方10m以内是否设置安全平网;

5、置纵、横向扫地杆及剪刀撑是否被拆除。

高处作业内容包括:

1、施工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帽、软底鞋等防护用品、施工人员作业安全带、安全绳的牢固程度;

2、施工用架体、人字梯是否有损伤、腐朽、松动清况;

3、高处作业施工区域是否铺满脚手板并钉牢、临边处是否有护护栏杆;

4、作业时是否有向下抛丢物体、材料;施工用电内容包括:

1、二级箱可采用漏电保护器是否灵敏、有效,参数应匹配,是否配备熔断器;

2、开关箱内是否安装漏电开关、熔断器及插座;

3、电缆架设或埋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是否使用五芯线电缆,电缆完好,无老化、破皮现象;

5、照明灯具金属外壳须作保护接零,使用行灯和低压照明灯具,其电源电压不应超过36 伏;

焊接作业内容包括:

1、施焊人员未持证作业;3施焊人员未开动火证;

3、施焊点周围有易燃物;

4、交流电焊机未装设专用防触电保护装置;

5、电焊把线应双线未到位、电缆线未绝缘有破损。违章作业包括:

1、无任何防护或防护设施不全的高空作业;

2、施工人员不系安全带;

3、高空作业凌空抛洒物料

4、违章动火;

5、违章使用电动工具及设备;

6、非电工违章接电;

7、现场违章指挥、野蛮作业;

8、其他;

火灾隐患包括:

1、现场吸烟;

2、未按规定配备消防设施或配备不到位;

3、用电设备线路接头裸露;责任工程师现场记录的统计填报中主要以现场隐患为主,同样是在方框1或2中点击√即可,其它也同样如此。

篇2:安全环境分析报告

按照东环发[2014] 24 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我厂多次组织专门会议进行贯彻落实,通过生产调度会议,让职工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的理念。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不断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现将环境安全百日大检查自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县委、政府及县环保局文件精神为指针,以优化企业环境,促进环境质量为原则,以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为内容,以安全隐患自查为行动,有效地预防对环境的污染,进一步提高社会效益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成立自查自纠领导组 组

长:何振水(厂长)副组长:王长征(副厂长)

波(副厂长)刘春雷(副厂长)

成员:刘庆立

王开晔

侯绪勇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控室。

三、工作目标及整改情况

1、工作目标

为进一步提高我厂全体职工对保障环境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在自环境安全自查中按照“三个不放过”(事件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件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的制度执行,牢固树立“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过救灾”的理念,严格落实各科室、车间班组环境安全责任制,强化环境安全工作,立足以预防为主,积极推进环境应急全过程管理,特别是对各车间等重点要害部门管理,进一步健全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提高环境风险防范水平,对不按要求执行的车间班组及部门,组织学习班,加强教育,对屡教不改者,进行重处重罚,限期整改,认真落实在无污染,无跑、冒、滴、漏的情况下生产,如发现设备管道有跑、冒、滴、漏现象,立即整改,要坚决做到发现一处,整改一处,达到全面消除环境安全隐患的目标。

2、自查整改情况

环境安全大检查自查领导组成立以来,严格按照县环保局有关规定执行,对照环评要求逐一进行排查,在自查中发现以下问题:

1、污泥池上部於塞;

2、厂区内部分排水沟不通畅;

3、刮泥机电滑触线有接头裸露;

4、化验药品管理不够严格;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厂领导立即召开生产会议,制定严格措施,专人负责,责任到人,限期整改。

⑴污泥池上部於塞,由污泥处置科负责在自查后三日内整改;

⑵厂区内部分排水沟不通畅,由办公室负责在自查后一周日内整改;

⑶刮泥机电滑触线有接头裸露,由机电设备科负责在自查后三日内整改;

⑷化验药品管理不够严格,由化验室负责在自查后两日内严格按照药品管理规定整改;

通过环境安全大检查自查领导组组织验收,以上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毕。

四、下一步措施

为彻底杜绝跑、冒、滴、漏现象,自查自纠小组要定期不定期加强检查、巡查与抽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及时整改,做到发现一处,治理一处,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篇3:环境安全监测信息系统设计分析

1 环境监测信息的处理与组织

1.1 专题信息编码

专题信息的编码作为实现巨量数据管理的重要基础, 对其进行编码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去区分专题的属性、数据内容的分类。综合各专题特征或是在应用中的目的, 奠定了GIS所支持的专题类信息存储或管理以及分析等基础, 最终实现了环境的评价、动态监测指标。各专题的信息完全采用了统一方法进行编码, 且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数据分类标准体系。其内容包含了较多的专题层面, 故层面信息需要参照比例尺的差异标准、地形分幅等对单位或基础层面进行编码命名。各专题层面的内容应用了独立性编码的体系, 其编码代表着分类的专题信息结果, 进而形成了具有独立性分类的体系。

1.2 专题信息处理

针对专题信息的处理而言, 主要包括了统一化的坐标系统、标准化的数据以及数量化的专题信息。其中统一化的坐标系统为了要实现对不同专题的图件进行空间叠加的分析、在空间区域上连接单一的专题层面等, 务必令各专题的层面在地里空间位置上具有统一性;标准化的数据能够比较多指标的评价, 要想克服具有不一致性的指标量纲, 就需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它是空间叠加的分析、动态对比等开展的重要基础, 包括了对多专题数据进行统一、标准的量化以及分析统一化的管理。其研究方法为:将样本的容量设为N, 各数据项可取m个基本指标, 则数据的处理公式为:

其中对专题信息进行定性量化主要是想针对其各专题层面初始数据展开分级的划分以后, 由于其分级划分的本身足以体现出专题层面在内部呈现的差异, 不利于各专题间实行等级分区, 进而实现了统一、标准性的定量式分析, 令综合分析、计算多专题的要素同时, 确保专题要素之间具有的公平性以及合理性。例如:将专题内容的划分成多个等级, 标准化的定量值在0~10范围内, 这样就避免了由于初始数据的绝对值存在较大差异, 却进而影响了专题要素间对比、综合分析等。

2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处理与组织环境监测的系统信息, 为其环境监测的数据库提供了基础性保障。环境监测的数据具有海量、较多比例尺、较大时间的特征。因此, 设计完整性环境监测的数据库通常包含了: (1)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针对其不同的比例尺要求地理数据构建具有层次差异的数据库, 库间的差异根据空间位置、属性特征构建了联系。其中又根据各比例尺的差异数据库要依照实况、用途去构建出多个专题的字数据库。 (2) 属性数据库的设计。属性数据运用关系数据库在系统中实现了统一的管理, 其数据采用表格形式实现了存储, 空间地物、属性主要通过具有一致性的标识码实现连接, 其中空间地物是运用标识码去获取与之相应的属性。 (3) 遥感影像数据库的设计。环境的监测系统内遥感数据来源为中、低分辨率 (TM或STOP) 及其高分辨率 (Quick Bird) 等数据。影像类数据按照空间的分布、标准分幅实施分块的压缩, 编码了影像在空间上的位置、分辨率。与此同时, 构建影像数据的索引, 利用索引检索影像数据。 (4) 多媒体数据库的设计。所有多媒体的数据都需要独立式存储, 通过统一化压缩却构建数据相关索引, 利用索引和对应地物组建联系。 (5) 元数据库的设计。元数据能够定量、定性描述地理的空间数据, 主要包含数据自身定义、内容、空间的参考以及质量或地理数据的管理等数据。将其作为地理信息的数据描述重要技术, 涵盖了对数据集的概述, 标识、数据质量、空间参照、时空、空间数据的表示、分类、元数据的参照等多种信息。因而, 构建元数据库能够长期保存、持续性使用该数据。其环境监测的信息系统涉及的元数据库在内容上包含了:数据的类型、空间或时间的分辨率、生产时间、存储或提供的格式、精度说明、生产部门、更新日期、所有者, 初始数据的编号、内容的描述、数据库的编码、空间的范围以及投影方式等。

3 环境监测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GIS应用的集成系统主要分为松散式、紧密式2种, 松散式的集成系统构建在多平台的GIS基础之上, 很好地集成了软件件的所有优势, 同时获取了统一的环境实现运行, 运用了GIS空间的分析、统计等功能。然而紧密式的集成系统, 是以单个、大型的商业软件作为平台功能开发的基础, 且集成了对语言系统的二次开发。该软件集成重点采用较为先进的开发理论及思想, 就是面向开发对象的部件模型、技术将其视为软件集成的基础方法。COM模型的体系、结构与自动化的服务器、控制器等有相似特征, 包括很多个COM的接口, 其用户界面也可有可无。COM模型的协议将若干个组件以组合方式组建起较大、较复杂的监测系统。现今COM模型应用的技术已然成为其软件在发展中的主流, 例如:美国资源系统的研究所研发及推广的“Map Objects”就提供了35个控制部件的对象;相继研发了“Arclnfo8.0”, 同样利用COM模型的技术实现相关研究。另外, 在其他公司中也有相关研究动向, “Geo Media”有11个种类、30个控制部件。该技术在应用领域中令系统实现了高效、无缝的集成, 且不需进行专业、二次去开发语言, 具有标准化、普及性以及低成本的重要特征。因此, 环境的监测系统在开发上使用本技术, 在“Arclnfo8.0”“MO”控件基础上, 运用具有可视化的语言开发, 集成了C语言等。

开发项目的系统时, VC的语言由于具有灵活的运用、高效的执行能力等特征, 要求系统的整体界面或系统各功能的模块在数据组织中应用“VC++”的语言进行编写, 其VB的语言由于具有简单且快速的编程基本特征, 故部分功能控件需要依靠“VB”的语言进行开发。环境的动态监测在系统上其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的模块, 主要是掌控土地资源在开发、利用时其空间具有的特征、时间序列在变化中产生的信息, 进而分析该土地被利用的类型、结构、程度等产生的变化情况;植被变化的模块, 主要是掌控森林等植被产生了动态的变化、监测;水体变化的模块, 主要是针对湖泊一类地表、水体的面积进行动态分析以及预测变化趋势等;水土流失的模块, 掌控某区域土壤产生侵蚀的强度以及水土流失的总面积;环境的综合分析功能模块, 权衡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 运用多个数学模型, 展开相关性的综合分析或评价。针对项目对系统的功能性要求, 可适当添加系统控件, 以此改善系统的用户界面, 在优化系统时达到用户对环境进行安全性监测的需求。

4 系统运行实例分析

以湖北省为例对系统的运行展开分析, 该省在我国长江的中游, 横跨万里长江且在洞庭湖的北部。其土地的总面积大于1800万公顷, 大约占我国土地资源面积的19%左右。其地势为西高东低的特征, 此区域为水灾的多发区, 有必要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展开综合评价以及监测的研究。将湖北省选为试验的区域, 在作定性分析基础上, 还从水热的条件和植被的指数以及地形、地貌等选取9个评价的指标, 将其输入检测系统中, 运用“主成分”的评价法对其湖北省近些年环境的状况实行监测。在综合监测的结果中, 依照生态环境内综合指数的大小把试验区域分为不同等级生态环境的质量区, 其第九级区域占了整个区域的较大比例, 接近29%。而后是第八、七、四等级区域, 大约占整个湖北省的22%, 16%和10左右, 在这些质量区域是湖北省当前生态环境的重点区域, 全区占总面积78%左右, 其他等级质量区域却占有很小的比例 (见表1) 。

5 结语

通过分析环境在安全信息方面监测的系统, 涉及了较大的数据量, 其在科学的处理以及组织下令系统在环境监测中有着关键的影响作用。构建相对具有完善性、灵活性以及高效率的数据库和对应的管理系统, 将其作为了监测系统构建的重点工作。元数据能为各部门的使用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 对数据维护和更新有着重大意义。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而对资源环境实行动态式监测以及评估等, 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同时, 它还具有较快的速度、超高精准度以及低成本的特征, 有利于我国落实防灾和减灾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思远, 刘纪远, 张增祥, 等.资源环境监测信息系统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0 (29) :230-233.

[2]刘纪远.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1.

[3]张增祥.西藏自治区中部地区资源环境遥感监测与综合评价研究[M].北京:宇航出版社, 2011.

篇4:安全环境分析报告

关键词 云计算 移动网络 安全问题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移动互联网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云计算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计算优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云计算的发展给移动互联网络的安全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云计算环境下的移动网络安全问题涉及多个方面,下面对这些安全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移动网络

移动网络也可以称为移动互联网,是在传统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将传统的互联网络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巧妙的结合,形成更加具有特色的移动网络。移动网络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具有很明显的优势,移动网络可以随身携带,也可以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识别,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利用移动终端对互联网进行访问。但是移动互联网也具有一定的缺点,移动终端的数据处理能力存在局限,也没有相对较好的网络带。

2云计算

云计算是一种超级计算模式,可以将计算机资源进行高效的整合和利用,并通过云技术对互联网中的计算机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云计算具有不同的模式,可以将整合出来的资源通过互联网络传递给用户。云计算之所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是因为云计算自身具有很多优势。云计算的可靠性较高,采取多种措施对资源的可靠性进行保障,用户可以利用云计算得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云计算的规模也非常大,计算能力超强。云计算并不限制用户所使用的设备,用户可以不受到时间、地点、设备的限制获得云计算提供的服务,及其方便快捷。云计算虽然为用户提供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和优质服务,但是却并没有收取高额的费用,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云计算进行合理的购买,可以称得上物美价廉。

3云计算环境下的移动网络安全问题

云计算的强大优势为用户提供了很多的便利,但其中的安全问题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云计算中采取的虚拟化技术等,对互联网中的数据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而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移动网络安全问题,不仅要对传统互联网中的安全问题和移动通信网络中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关注,同时也不能忽略云计算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3.1虚拟化技术的安全问题

云计算环境中,为了避免非法访问的出现,采取了各种技术对这种风险进行防范,但由于各种漏洞的存在,防范效果并不明显,非法访问现象依然存在。云计算环境中的移动网络,会出现一些数据的残留,如果不进行及时的清理很容易造成用户信息的泄漏。

3.2数据管理的安全问题

云计算环境中,数据管理方式是将数据资产进行分离,移动网络用户在通过移动终端对云计算进行使用时,需要将自己的数据提供到云客户端,这就使移动网络用户的数据安全存在风险。移动网络用户所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通常都是用户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其中存在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料,并且用户使用移动设备将长时间在线,为不法分子窃听带来了便利,极易造成移动网络用户隐私的泄漏。

3.3身份认证和访问安全问题

移动网络用户的移动终端设备基本上都需要进行身份认证,以保障用户信息资源的安全,或者在访问权限上进行限制,禁止非法访问的发生。但是在云计算环境下,经常会发生外来因素对身份认证服务器进行攻击的情况,非法访问的情形也并不少见,这会对移动网络用户的数据安全和合法信息造成泄漏,给移动网络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4云计算环境下的移动网络安全防护建议

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移动网络安全问题,可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针对云计算环境下存在的网络安全问题,采取可行性措施,有效防止移动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云计算的资源收费标准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加不法分子进行网络攻击的成本,利用高额费用减少云计算环境下对移动网络的攻击行为。对云计算中的网络密码破译进行防范,避免在云计算环境下,对移动网络客户端中的密码进行破译的行为,增加移动网络使用云计算的安全性。同时可以对云计算活动进行实时监控,虽然难度较大,但可以有效避免移动网络上的数据进行非法的迁移,提高移动网络环境的合法性。

5总结

云计算与移动网络都是在科技高速发展下的技术产物,对人们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但是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云计算环境下的移动网络安全也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对移动网络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要在综合考虑云计算环境与移动网络的安全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防范,促进云计算与移动网络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石莎.移动互联网络安全认证及安全应用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

[2] 王立伟.基于云计算的用户核心数据保护模型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3(2):165-170.

[3] 邓仲华,朱秀芹.云计算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初探[J].图书与情报,2010(4):79-82+86.

篇5: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分析

我国周边形势20多年的相对稳定来之不易,短期内不至于发生牵动全局的战乱。然而,周边地区的一些固有矛盾尚未完全解决,影响和平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依然存在,我国周边安全仍然面临着不同对象、不同程度、不同原因的威胁和挑战。对于这种挑战,我个人认为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理论上的,二是行动上的。对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加强国防建设,提高防范能力,确保国家安全。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美国重返亚太

美国虽然和我国并不接壤,其本土也与我国相隔万里,然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未来的走向面临的最强烈挑战依然来自美国。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霸权主义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断膨胀。由于中美之间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根本差异,因此美国不希望中国快速崛起。在中国东部,凭借美韩共同防卫条约、美日共同防卫条约,以及其在韩日和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实力对中国进行遏制。在中国东南,为了控制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连接通道,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构成了三道岛链防线:第一道防线是韩国、台湾、越南;第二道防线是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第三道防线是小笠原群岛、澳大利亚、新西兰。在中国西南,美国实施了联印制华政策。在中国西部,美国借反恐之机将军事实力渗透到了阿富汗,为插手中亚事务、遏制中国制造条件。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拥有世界排名第一的军事力量,结成了最广泛的联盟。就目前的实力和影响而言,中国还无法与美国相提并论,因此,“中美共治”对中国而言还是一个名不副实的说法。赞同这一说法的结果很可能是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却没有获得相应的权利。

在亚洲,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大国,有着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美国重返亚太,但毕竟不是亚洲国家。因为只要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继续赢得十年左右的高速发展,亚洲“人和”的天平必定会向中国方面倾斜。

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对国际社会所作的贡献,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同。制衡、规范和引导将是未来一个时期美国对华的主要举措。由于地理上相隔太远,美国充当亚太地区的平衡者和调节者的主要途径有:建立跨太平洋的伙伴关系和机制;美国还力图在各种合作框架中要求中国按规则行事,如希拉里说:“我们在前进过程中将继续把同中国的关系置于一个更广泛的地区性安全同盟、经济网络和社会纽带框架内。” 因此,在未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对美战略的正确选择应是:因势利导,以静制动,以柔克刚。此外,对那些积极呼应甚至高调呼吁美国重返亚太的周边国家,应表现出足够的理解和宽容;对那些在美国的策动下不断找中国麻烦的周边国家,更要保持足够的理性与克制。

二,南海局势

南沙群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因为南沙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使周边国家垂涎三尺,纷纷插手,企图据为己有。目前,南沙问题形势严重,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目前南海争夺涉及“六国七方”,我国海域被分割、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掠夺的形势相当严峻。1973年“石油危机”前后,在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掀起了一股瓜分岛屿、开发石油的狂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包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和中国台湾地区,其中印度尼西亚提出海域分割要求,越南提出对南海拥有全部主权。而目前,我国只控制南沙群岛中的7个岛屿,我国台湾控制其中的太平岛,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家则抢占其中的50多个岛屿。其中,越南占据岛礁29个,控制海域面积20万平方公里,打井60多口,2002年与美国在南海西南部发现了东南亚最大的油田,储量2至4亿桶。菲律宾占据13个岛礁,控制海域面积41万平方公里,打井70多口,年产石油35万吨。

二是有关国家加强控制和军事准备。越南反复宣称对南沙群岛拥有主权,并成立南沙地方行政机构,还准备向南海占领岛礁移民。越南海军专门组建了应付南海突发事件的“海上快速作战旅”。2002年还组织10多次以南沙作战为背景的较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菲律宾设立卡拉延市政府,将部分占领南海岛礁划归其管辖,军事上组建了西部联合特混部队,专门负责南沙方向的巡逻和作战任务,2002年举行了5次以南海作战为背景的军事演习。其他国家也有相应的行动,一方面加强控制,另一方面进行作战准备。

三是南海问题国际化倾向日益严重。南海周边国家纷纷引入外部资金,与美、日、俄、法等诸国联合对属于中国领海范围12海里的南海油气资源进行疯狂的掠夺性开发。到上世纪90年代末,已钻井1000多口,发现含油气构造200多个和油气田180个。同时,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既得利益者,一方面联手借助国际舆论压我就范,企图使南沙问题争议多边化、国际化、复杂化,另一方面与美国达成协议,使美国军舰有权进入这些国家港口和基地,借美国完成在东南亚军事基地的作战和后勤保障体系建设。除美国外,日本、印度也积极加强在南海地区的军事活动。

三,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目前相对平稳,但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发展和政治野心的进一步膨胀,日本现实和潜在危险仍呈上升趋势。战略上,日本将我国列为主要潜在对手,追随美国压制中国发展,寻求国防战略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政治上,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意图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军事上,日本拥有巨大军事实力,具备成为军事大国的物质和科技基础,拥有制造核武器的科技水平和重要原料。在领土问题上,日本一直在暗中加强对我国有争议岛屿和海域的控制和开发。

篇6: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及分析

近来,三股势力威胁继续上升,中国反恐怖形势严峻。近年来,中国周边地区恐怖活动活跃,反恐形势日趋严峻。印度和巴基斯坦恐怖事件频发,两国的很多地方都遭到了恐怖袭击,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8年11月26日晚至27日凌晨,近年来中国周边安全形势的基本态势: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未来中国周边局势有望继续保持稳定,但原有矛盾爆发和新安全热点出现的可能性增大,中国将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国际风云激荡,国际关系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多变。中国周边安全环境更趋复杂,九一一事件后,中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固然中美关系因反恐而增加了新的合作基础与合作领域,合作气氛渐浓;固然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形象日益凸显,或者有可能成为全球资本的避风港。但无庸置疑的是,九一一事件后,中国面临的国际尤其是周边安全环境更趋复杂。

尽管冷战已经结束,世界仍然很不安宁。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此起彼伏。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也不容乐观,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部分地区热点问题呈现出缓和趋势,但局部问题凸显,高危因素和敏感因素增多。朝核问题在六方会谈落实第二阶段行动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朝鲜向六方会谈主席国中国提交了核申报清单,炸毁其宁边核设施的冷却塔,重新允许国际核查人员进入宁边核设施开展核查工作。美国宣布启动将朝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名单中删除,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向朝鲜提供了250万美元用于帮助其销毁冷却塔。尼泊尔举行9年来首次制宪会议选举。制宪会议成员通过了尼临时政府提出的议案,宣布尼为“联邦民主共和国”,废除君主制,尼步入共和时代。与此同时,周边局势动荡加剧。朝韩关系转冷,朝鲜半岛呈现紧张态势,双方经济合作受挫,军事形成对峙。伊朗核问题僵局难破,伊朗依然在从事铀浓缩活动,加快铀浓缩进度。

另外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态势得以迅速推进与强化。过去人们一直也在说,美国在构筑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但总觉得这个包围圈还不完整,还远没到位。九一一事件后的今天,再检索美国近几个月的战略部署,我们会发现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包围圈已经赫然成型。环太平洋的对华遏制链条是既有的基础,而在过去美国难以立足的南亚、中亚地区,也就是中国的西部、西北和西南部边界外,美国已经在事实上完成了投棋布子。北约东扩已直抵中国西陲,美国在中亚的军事存在已是事实,与印度的军事合作已然进行。这一切都表明,美国在反恐战争的旗号下,已经在事实上推进和强化了对华战略遏制圈。

日本借鸡下蛋,力图冲破重重限制,继续推进军事大国战略。近来,以支援美军在阿富汗展开战争为由,日本紧锣密鼓地在法律程序上实现了海外派兵的新突破。,印度孟买发生连环恐怖袭击,造成了190多人死亡,300多人受伤。2009年7月17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市中心商业区的丽思卡尔顿酒店和万豪酒店当天连续发生爆炸事件,已造成至少9人死亡50人受伤。塔利班分子在阿富汗境内多次发动袭击。阿富汗负责与塔利班等阿境内反政府武装组织谈判的“国家和解委员会”的负责人遭塔利班武装袭击身亡。三股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继续向中国国内渗透。“基地”组织对“东伊运”的援助由来已久,伊拉克和阿富汗境内的基地“圣战”组织也与“东伊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对中国的安全形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中国新疆公安机关破获了“东伊运”恐怖组织预谋针对北京奥运会实施暴力恐怖活动的案件。2009年7月5日新疆地区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再次暴露了三股势力对中国安全的威胁。

由于中国周边国家对美倚重增加,新加坡与美签订了新的军事协定,韩新任总统李明博在战略上力争强化韩美同盟关系。俄美在反导和北约东扩问题上矛盾突出,俄的战略空间受到美国的挤压,被迫绝地反击。总之,今后一段时期,大国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变,斗争也会不断增加。

美国伊朗舰艇在霍尔木兹海峡发生摩擦。双方还在同一天于海湾地区进行了互相针对对方的军事演习。随着金融危机后续效应释放,亚洲国家经济风险突出,韩国、印尼、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已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泰国民主制弊端进一步暴露,政局稳后有乱,一年内两届政府下台,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持续数月,曼谷国际机场被示威者占领,造成数千旅客滞留,泰经济受到重创。尼泊尔建立共和制后国内局势仍不太平,忠于国王的势力依然存在,联合政府困难重重。

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我国应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坚持原则,不失灵活,积极主动地开展外交工作,以求取得重大成就。

我国应坚定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在事关我国核心利益的西藏、台湾等问题上,既毫不动摇地坚持原则,又在具体问题上体现灵活精神,坚定维护了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粉碎了“藏独”势力制造国家分裂和破坏北京奥运会的图谋,对一些西方国家借西藏、人权等问题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台独”势力分裂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并抓住机遇,积极推动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两岸交流与合作稳步展开,逐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发挥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作用。几年来,中国领导人多次参加有关重大事务的地区和全球性国际会议和对话,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主张和倡议。近年来,中国还积极参与了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达尔富尔等热点问题的解决,积极参与了国际反恐斗争和国际维和行动。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中国是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目前有近两千官兵在联合国9个维和任务区和联合国维和部执行任务。对气候变化、环保、能源安全、国际救灾、公共卫生等一系列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中国都采取了认真负责的态度,并以自己的切实行动推动有关问题的改善和解决。

(五)全面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在连续遭受严重冰雪灾害和四川汶川地震灾害的情况下,中国一方面全民动员大力救灾,一方面克服困难成功地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和特奥会,随后又成功主办了第七届亚欧峰会,既展现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也反映出中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有力的组织与工作能力。我国在救灾、举办奥运会和亚欧峰会的卓越表现,受到了世界众口一致的积极评价和热烈赞赏。

当前,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处于建国以来的最好时期,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同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得到了改善和发展。所有这些,都进一步改善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

篇7:校园周边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报告

学校无小事,安全是大事。平安校园,和谐教育,细节管理是学校安全工作的永恒主题。由于我校地处交通要道,安全隐患存在于方方面面,为维护学校及校园周边良好的治安秩序,保障师生人身、财产安全,为师生营造一个和谐、健康、文明、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组织了此次安全大排查,现将排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存在的问题

我校周边环境存在以下安全隐患,希望上级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给予协调解决。

1、校门口交通来往车辆较多,车速较快,常有交通事故发生,上下学时接送孩子的车辆拥堵在大门口;小滩贩占道经营,影响通行,特别是上下学时较突出。严重阻碍了师生的安全通行,威胁师生生命安全,希望每天早上6:30—7:15;11:30—11:45;下午2:00—2:30;4:50—5:10派交警到校门口执勤。

2、校园周边一些商贩引诱学生套圈圈,小卖部搞抽奖等活动,滋长学生赌博的不良行为。

3、上放学时校园周边的小摊贩所卖食品卫生极差,常引起部分学生腹痛、腹泻,严重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成长。

4、收保护费的现象时有发生,有学生间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的现象,也有学生受校外人员指使和校外人员直接收取的现象。

5、红旗路段路灯不亮已有好长时间,冬季天亮的晚,路面看不见,师生上放学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校园及校园周边治理要求

1、内部治理。开展各种有趣活动,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增强学 1

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外部治理。学校与学生家长加强联系,配合教育学生。

3、行政治理。希望上级领导协调公安、交警、工商、城管、卫生防疫等职能部门经常对我校校园周边进行联合执法,依法治理校园周边不良环境。

篇8:安全环境分析报告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应用, 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全球定位、激光扫描等信息传感设备, 根据指定的协议, 把客户、商品与互联网相连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平台, 实现网络对商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物联网被称为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它是互联网基础上的业务拓展和网络应用。[1]

2 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物联网技术主要是为人和人、物和物以及人和物之间建立一个信息共享相互联系的网络, 这样就可能存在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被泄露问题。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型信息共享网络平台, 它的发展和建设都要涉及到海量的隐私信息和数据保护, 然而当前还是缺乏认可的统一的技术的手段以及基于安全隐私保护监管法规, 导致对物联网应用缺乏信心和安全感。只有在隐私信息受到安全保护, 在提供完善的信息数据安全保护措施以及完善的安全管理策略保障的前提下, 物联网才能被广大用户接受和使用。因此互联网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问题, 对信息的处理主要包括信息采集、汇聚、融合以及传输和控制等进程, 这其中每个环节都决定了物联网安全的特性与要求。[2]

(1) 信息采集传输中的安全。信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很可能对数据不能进行有效的加密保护, 导致在广播或多播等方式的传输过程中特别无线模式下, 传输的信息可能会遭到诸如恶意节点中断、中途拦截、篡改路由协议以及伪造虚假的路由信息等方式对网络中传输的信息进行窃取和破坏。另外, 网络中节点多源异构性、多样性, 网络节点中电池的续航能力, 耐高温、高寒的能力以及道路导航的自动控制能力, 数据传输和消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也关系到网络安全。这些对物联网的发展的安全保护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物联网业务安全。物联网运行中存在着不同的与业务相关的安全平台, 像云计算、海量信息处理以及分布式计算系统等, 这些支撑物联网业务平台必须为它们相应的上层服务管理以及相应的大规模应用建立一个可靠、高效的安全系统, 这些都会对安全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3) 物联网中隐私信息的安全性。物联网在应用中使用了数量庞大的电子标签和无人值守设备, 让隐私信息受到安全威胁, 比如设备劫持等是用户的信息甚至关系国家安全的信息遭到泄露, 导致用户被恶意跟踪或隐私信息被利用做一些不法勾当。因此物联网的安全的机密性、完整性以及使用的灵活性对于隐私信息的保护至关重要, 直接体现物联网的安全可靠性问题。[3]

(4) 物联网的稳定、可靠性关系到隐私安全。 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在整个物联网应用中贯穿整个数据流, 如果由于网络攻击、拒绝服务攻击、路由攻击等都会使物联网的数据流不完整、遭到破坏, 物联网业务不能完成, 其中一些敏感的隐私信息就有可能被窃取。并且在物联网的应用中需要和大量的其他应用领域的物理设备相关联, 因此物联网必须要稳定可靠地运行, 保证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信息完整性, 可用性以及安全性。

3 物联网安全保障技术

物联网应用的广泛性、普及性和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物联网安全问题特别是某些关键信息的保护的程度。现在物联网应用领域广泛, 其安全性研究牵扯到各个行业, 研究难度广。

(1) 密钥系统是物联网安全的技术基础。包括非对称和对称密钥系统, 一种方式是通过互联网密钥分配中心对密钥系统进行管理和分配。二种方式是通过各个网络中心进行分布式管理, 通过各自的网络结构对各个网络节点的通信节点间的密钥协商来管理。密钥算法生成的密钥的安全强度与网络攻击破解之间的代价大小来保障数据包传输过程的机密性, 尽量缩短密钥周期性, 让先前截获的密钥破解后无法再生成有效的的密钥继续进行非法勾当。[4]

(2) 数据处理中隐私信息的处理。物联网在信息采集、传输过 程中都关系着隐私信息的安全保护, 在可靠、可信的网络安全技术下保证信息在传输中不被篡改或被非法窃取。特别是在物联网应用中基于位置信息的服务是最基本的服务, 定位、电子地图或者基于手机信号的位置定位、无线传感网的定位和隐私信息查询等安全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目前多采用空间加密、位置伪装和时空匿名等方式加以保护。

(3) 网络中的路由安全协议。物联网平台跨越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平台, 每个平台都有各自的路由协议和算法, 比如基于IP地址的路由协议、移动通信和传感网的路由协议, 因此需要解决多网融合中间统一的抗攻击的路由安全算法, 尽量防止虚假路由、选择性转发攻击、虫洞攻击以及确认攻击等通过路由的安全漏洞进行攻击的模式。目前比较有效的路由技术是根据路由算法实现进行相关的划分, 比如以数据为中心的层次式路由、根据位置信息的路由建立的地理路由。[5]

(4) 认证和访问控制技术。物联网的使用者需要通过通信确认对方的身份的真实性并交换会话密钥, 其中及时性和保密性是其基础。另外还包括消息认证, 通过给对方发送确认消息来确认对方的真实性。物联网的认证机制主要包含公钥认证技术、预共享密钥认证技术、随机密钥预分布技术以及其他辅助认证技术等相结合来对用户进行合法认证和控制。

(5) 入侵检测以及容错技术。在有恶意入侵时网络要具有容错性 , 防止由于恶意入侵导致网络的停止或崩溃, 提高网络的抗干扰性。主要表现在网络拓扑中的容错、网络覆盖中的容错以及数据检测中的容错机制等, 保证在网络出现断裂、部分节点、链路失效和恶劣环境下特定事件发生时网络、通信正常, 数据传输无误。[5]

4 物联网安全面临的挑战

物联网发展中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问题更加突出, 相应关键安全技术的研究关系着其中的成本、复杂性, 安全技术的开发和研究与所投入成正比的。物联网的应用范围广而且安全技术复杂, 设防和攻击是相辅相成的, 逐级提高, 破解反破解, 攻击反攻击高效并存。因此物联网系统受到攻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很难把握, 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各种攻击。网络环境、技术条件以及应用的要求的复杂性加大了物联网安全技术研究的难度, 再加上当前硬件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物联网需求的发展要求。计算设备的更新换代频繁, 计算能力的迅速提高对于当前密钥技术的研究也提出了挑战。[6]因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物联网就需要能够适应各种变化的全新的具备灵活性、可编程、可重构的蜜钥算法。

参考文献

[1]李海涛, 范红.物联网安全性研究与分析[J].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2, 11.

[2]施荣华, 杨政宇.物联网安全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

[3]李维, 冯刚.物联网系统安全与可靠性测评技术研究[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3, 4.

[4]张学记.智慧城市:物联网体系架构及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5]张硕雪, 宋增国.物联网安全问题分析[J].计算机安全, 2012, 5.

篇9:安全环境分析报告

关键词:网络环境;企业信息;安全管理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社会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网络环境下信息安全问题不仅在信息发展过程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在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数据丢失、信息传输中断、信息泄露等一系列信息安全隐患,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网络环境下,加强企业信息安全监管,增强企业对网络信息系统的控制和管理能力,保护企业信息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发挥网络技术作用,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信息安全与信息安全管理

现代企业的信息安全是指企业为确保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不因偶然或恶意原因遭受破坏、更改和泄露而在计算机管理和技术上对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的安全保护,信息安全的根本目的是保障企業内部信息不受任何因素的威胁,确保系统能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保护企业的生产运营安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是企业为实现安全目标进行的信息安全风险相互协调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制定信息安全政策、风险评估等系列工作尽量做到在有限的成本下保证资产的安全,维护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一般来说,存储设备配置和信息安全管理中的漏洞、网络环境和企业内部局域网潜在的危险是企业信息安全的主要隐患。结合企业实际特点和需要,构建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避免企业机密资料外泄,保护企业的生产运营安全是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自身的不确定性

网络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制造者、传播者和接受者,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以及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不仅导致网络产生许多虚假信息、表述不明确信息,混淆视听,甚至误导网民,引发群体性事件,而且还为不法分子盗取企业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加之,网络资源的共享性为网络系统安全的攻击者提供了破坏企业信息安全的机会,给企业信息资源带来大量的安全漏洞,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二)安全软件设计滞后

进入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而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网络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资源,拓宽了企业获取信息的渠道,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拓扑结构的设计和各种网络设备的选择容易感染病毒或被黑客侵略的问题,给企业信息安全带来直接的安全隐患。而相关病毒查杀软件都是为应对问题而设计的,也就是说,病毒查杀软件是针对病毒研发的一种“见招拆招”的软件,具有严重的滞后性。合理的安全软件设计能够为企业信息安全提供较好的保护,不合理的安全软件设计则会成为企业信息安全的隐患。此外,由于安全软件设计不合理或维护工作不完备,也极易造成病毒入侵、系统瘫痪等状况,影响企业正常运转。

(三)网络操作系统的漏洞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作为网络服务得以实现的载体,网络操作系统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漏洞,这些漏洞作为一种伴生性漏洞不仅一直存在,而且还为病毒的滋生和入侵提供了机会。不断更新换代的网络软件在设计时考虑到便于软件的扩展和维护,常会为编程人员设置后门,但网络协议实现的复杂性使得操作系统的缺陷和漏洞成为网络安全的硬伤,这些后门一旦被不法分子发现,会对企业信息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如黑客攻击就是基于网络操作系统漏洞而产生的一种难以防范的、人为恶意攻击,对企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四)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企业只重视利益的发展,将全部精力集中于企业生产经营,并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保护的重要性,造成企业信息在存储过程中没有适当的制约机制,造成企业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存在漏洞和隐患。加之网络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企业对信息安全管理投入不足,员工普遍安全意识缺乏,信息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这不仅浪费了企业的网络资源,而且还极易出现安全隐患和漏洞。

三、网络环境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法制建设

企业的机密文件不仅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且还关乎着市场竞争环境的优劣,因此,国家应加强法制建设,为企业保护自身权益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同时企业也应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信息的安全与完整。

(二)运用网络技术保证信息安全

依靠防火墙、信息加密与认证、数据备份、加强入网访问控制等网络技术来保护企业信息安全是当前最有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方式。通过在本地网络与外界网络之间设置屏障,阻止黑客访问和病毒入侵的防火墙技术是增强企业信息安全性的重要技术之一;直接对企业信息进行加密与认证也是保证企业信息安全的一种有效方法,企业通过设置专用访问密码,能够有效防止企业信息泄露,提高企业信息安全性;入网访问控制通过验证用户身份达到控制其他用户非法访问的目的,极大地增强了企业信息的安全性;一旦电脑中毒,文件就会丢失,因此,数据备份也是降低损失,提高信息安全的重要方法。此外,企业还应注意杀毒防毒的更新换代,杀毒防毒版本越新,系统越完善,防毒杀毒的效率就越高,越能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三)加强制度建设,提高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网络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培训增强企业所有人员的信息安全常识,提高其安全意识;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员工操作行为,做好信息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防止病毒产生和入侵,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与完整。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企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和挑战。企业要想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就应重视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运用多种手段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可靠,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参考文献:

[1]薛伟莲.保证信息与网络安全的网络伦理规范体系的构建[J].网络与信息,2010,(11).

上一篇:志愿者招募计划下一篇:2024年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