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重点单元复习提纲

2024-05-17

四边形重点单元复习提纲(精选9篇)

篇1:四边形重点单元复习提纲

四边形重点单元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四边形(重点单元)复习提纲

(一) 知识点

1、知道什么是四边形。 由四条直的边围成的图形。

2、知道什么是平行四边形。它的特点:对边相等、平行。

3、在方格中会画平行四边形。(不能画长方形、正方形)

4、周长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1)会正确计算长方形及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如果记不住周长计算公式,连加也可以。

(2)知道周长,求另外一个量

l 知道长方形的周长和长,求宽。 周长÷2―长 或 周长― 2长 = 2宽 2宽÷2

此题较难,运用填空的方法也行。

l 知道正方形的周长,求边长。 周长÷4

(3)围篱笆类型:一面靠墙(周长 ― 长 )

(4)正方形拼摆 几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求长方形的周长

1、先画图,标数据 2、求出长 3、利用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求出周长

(5)在方格里画周长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和长方形。

解题步骤:

画长方形:第一步:周长÷2 求出周长的一半,也就是一个长+一个宽

从宽是1开始试,宽是1,长是?宽是2,长是?……(任选其一画上)

画正方形:周长÷4 求出边长。

5、估算 会估计两个图形的周长, 谁长一些

(二) 易出错的题目

判断:

1、四个角都不是直角的图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

2、24米长的铁丝围成的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 √)

选择:

1、两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是 ( 短了 ) A长了 B短了 C不变

2、把一个长方形从中间剪开,剪成了两个小长方形,这两个小长方形的周长和比原来的长方形是( 长了 )A长了 B短了 C不变

(这两个题正好是相反的)

应用题:

1、长方形的周长是8米,宽是1米,长是多少?

2、正方形周长是24分米。边长是多少?

3、在一个长方形的菜地四周围篱笆。长是7米,宽是2米。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需要多少米?

4、把3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5、把3个边长是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6、在方格里画周长是16厘米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7、小明在一个长60米,宽40米的长方形跑道上跑步,跑了5圈,一共跑了多少米?合多少千米?(理解一圈就是一个周长,5圈就是5个周长)

篇2:四边形重点单元复习提纲

明朝 建立者:朱元璋(明太祖) 建立时间:1368年 都城:南京(后明成祖迁都北京)

后金 建立者:努尔哈赤。建立民族:满族

清朝 建立者:皇太极 建立时间:1636年 都城:北京

皇权高度膨胀 “胡蓝之狱”,发生在朱元璋时期,波及面最广。

① 废除宰相制度 使存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宰相制度消失,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②设立厂卫制度 其中东厂是在明成祖时设立的;③设立廷杖制度 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飞禽走兽);④雍正时期,设立军机处。

军机处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八股取士 科举制到明清时期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科举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不允许自由发挥。目的是实行文化专制。

文字狱 在清朝时期达到鼎盛,也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

第十九课 明清抗击外国侵略的英勇斗争

戚继光抗倭 倭寇:明朝时期,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戚继光:著名抗倭将领,人们把他的军队,称为“戚家军”,最初在浙江一带抗倭,著名的台江战役就在这发生的。后来又到福建、广东进行抗倭。1565年,倭寇基本肃清。

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在明末的时候,被荷兰殖民者给侵占,荷兰人在当地残酷压榨台湾人民。

1661年,在东南沿海一带坚持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登上台湾,把台湾从荷兰手中收回(1662年)。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意义: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雅克萨反击战 背景:17世纪40年代,沙俄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并强占了雅克萨和尼布楚。

过程:康熙皇帝决定反击,进行2次雅克萨反击战,分别在1685年,1686年,重创沙俄,最终双方谈判。

〈尼布楚条约〉中国和俄国签定的一个边界条约,也是清政府历史上唯一的平等条约,1689年签定。

具体内容: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的主权;条约还规定两国商旅凡持有护照者,可以过境进行贸易。

条约签定的意义:中俄东段边境地区相对稳定,两国人民和平往来,贸易得到很大发展。

第二十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平定准噶儿部、回部贵族叛乱 准噶尔:蒙古族的一支,17世纪上半叶逐渐强大。1690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并扬言要攻打北京。康熙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击溃噶尔丹。18世纪中叶(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清朝又平定了回部(维吾尔族)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

平定叛乱的意义:重新统一了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重大作用。

对西藏的管理措施:

① 历代__和**都要经过中央册封。五世__受到顺治皇帝接见,五世**受到康熙接见。

② 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__、**共同管理西藏。

③ 乾隆皇帝还制定“金瓶挚签”制度。

这些措施稳定了西藏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

清朝的民族政策:恩威并重。

避暑山庄:专门供少数民族贵族觐见皇帝的地方,有台湾的高山族。目的:“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

作用:对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十一课 大一统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

明清皇宫 明成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以后,明清都把北京作为都城。

京城的构造 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旧称紫禁城,现在称为故宫。宫城的前方左右分别有太庙和社稷坛,太庙祭祀祖先,社稷坛祭祀国土和五谷。故宫的中心建筑太和殿,是当时规格等级最高的建筑、,凡是重大典礼均在此举行。

故宫的地位: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雄伟的长城

秦长城和明长城的比较 目的 秦修长城是抵御匈奴的进攻,明修长城是抵御蒙古族的进攻。

东西起止点 秦长城东起辽东,西到临洮;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大同,后来被称为塞上明珠。

长城又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第二十二课 科学技术与世俗文学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著作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本草纲目》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有医学、药物学、矿物学、生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宋应星是明末著名科学家,代表作是《天工开物》,详细记载了各种农作物和手工业原料的种类、产地、种植加工以及手工业生产技术,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后来还传到世界各地去,如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

与李时珍、宋应星齐名的有朱载育、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明清小说 随着工商业市镇繁荣和书坊、刊刻印刷业迅速发展,适合广大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广为流传。

著名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曹雪芹的〈红楼梦〉(前三部成书于明朝,最后一部成书与清朝)。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是根据北宋末宋江起义的题材创作而成,围绕官逼民反的主题。〈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神话小说,取材于民间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主要塑造孙悟空的形象。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第二十三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郑和下西洋 条件:①社会安定,国力雄厚。②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时间:14---1433年,先后七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评价: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书上的表格)。 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影响: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郑和在第五次下西洋的时候,到过泉州来行香。

闭关政策 含义: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实行的原因:①经济上没有迫切需要;②为了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表现:①限定通商口岸;②对进出口货物的限制;③提高关税,抑制进口;④实行行商制度,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对我国社会的影响:①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好的影响);②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③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第二十四课近代前夜的盛世与危机

明清经济发展 我国的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是从明中期到清前期。最后一个盛世是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中间有康熙、雍正、乾隆,史称“康乾盛世”。

1700年—18间,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一位。

世界上有一半的白银流入中国,成为当时中国的主要货币之一。商业也发达,山西、安徽有商帮。

19世纪初,世界上有十个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见书上的注解1)。

近代化因素萌发的趋向是从明中期(明中叶)开始的,商人在这一时期,地位上升到第二位,仅次于当官。

西方列强挤压下的危机 英国在1640年,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随后一些欧美国家也先后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而康乾盛世的帝王毫无认识,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在思想领域大兴文字狱。

篇3:四边形重点单元复习提纲

一、关注“内容理解”, 依托“同步阅读”, 实现课内向课外拓展

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单元复习课要对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温习”。但是, 复习课总归不是新授课, 要突出“有所提升”的原则, 所以这种“温习”就不能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 而应该尽量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向外拓展。平时的新授课教学由于受到教学进度、教学目标、教学时间等因素的限制, 不能随意拓展。复习课已不再受这些因素过多地制约, 已经具备拓展的条件。于是我依托“同步阅读”, 设计了这样的复习单 (以《詹天佑》为例) :

1. 我印象的是:詹天佑。原因是:他主持修筑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条铁路干线。课文中打动我的句子有:

(1) 詹天佑不怕困难, 也不怕嘲笑, 毅然接受了任务, 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2) 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 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3) 遇到困难, 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 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 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 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二、聚焦“表达形式”, 借助“选学课文”, 达成“必学与选学”贯通

人教版选录的课文, 文质兼美, 无论“内容”、“涵义”, 还是“形式”, 三者都堪称完美又和谐统一。宗白华先生引用歌德的话说:“内容人人看得见, 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 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表达的形式, 往往承载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中间又隐匿着作者的智慧与表达的技巧。表达形式如此重要, 也应该是复习课要聚焦的焦点之一。

一册教材是以课文和单元作为结构单位的。当一篇篇文章按一定的专题被编排在一起时, 无论是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精妙选择与穿插, 还是每册书后选学课文的选择, 都倾注着编者的独具匠心。我们教师拿到一册教材后, 往往会仔细研究“精读”和“略读”这些必选课文, 而忽视“选学”课文。不仅如此, 即使在“精读”和“略读”教学过程中, 一篇课文教完马上又转入到下一篇课文的教学, 教师有时也会引导学生比较某几篇文章写法和内容上的异同, 但是鲜有整组课文的比较, 更难有必学课文和选学课文的贯通。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和训练的能力, 还是相对的一个个点状或块状的, 没能形成一个相互联系、互相贯通的系统网络。于是, 我尝试借助“选学课文”, 在复习四上第五单元时, 设计了如下的复习单:

1.自学选学课文第5课《迷人的张家》并填空:作者来到张家界, 领略了仙境般迷人的景色:最使人难忘的? () , 群峰中最高的 () 和美丽的溪流 () 。因为有了这些奇山秀水, 张家界便成了植物的宝库、动物的乐园。迷人的张家界是名副其实的人间仙境。

2.作者来到张家界,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金鞭岩、黄狮寨、金鞭溪。因为:金鞭岩 () , 黄狮寨是 () 和金鞭溪是一条 () 。

3.选择印象深刻的景物来写, 是《迷人的张家界》这篇课文作者的写法。你知道本组课文其他几篇课文作者是怎样写的吗?

(1) 《长城》作者先写 () 再写 () 。

(2) 《颐和园》作者是按 () 顺序写的。

(3) 《秦兵马俑》作者先写兵马俑 () , 然后写 () 。

四上第五单元“世界遗产”的学习重点是:认真阅读课文, 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我的发现”安排的是发现句子的表达方法, 体会写出事物特征的写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游记类课文, 课文写了哪些景物, 四年级的学生有能力读明白。至于怎么写具体、写生动、写出事物的特征, 是新授课教师教学的重点。我觉得单元复习课上,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话编者, 揣摩编者安排这几篇文章的意图, 于是我想到了将选学课文设计进复习单:第1题, 让学生自学《迷人的张家界》。尽管选文篇幅较长, 但是借助填空的形式长文短读, 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读出作者写了什么。第2题仍旧以填空的形式, 让学生明白作者之所以只选择这三处景物来写, 是因为这三处景物最有特点———金鞭岩最使人难忘, 黄狮寨是群峰中最高的, 金鞭溪是一条美丽的溪流———让学生体会抓事物特征的写法。第3题则是帮助学生梳理本组课文的不同写法, 学习几位作者不同的安排材料的方法, 感受编者的良苦用心。清代教育家颜彦曾说过:“讲之功有限, 习之功无已。”与其在复习课上, 再头头是道分析、总结给学生听, 还不如在这样的语言练习中, 达成“必学与选学”的贯通。

三、留意“语言现象”, 选取“配套作业”, 实现“习得与运用”转换

根据年段特点, 三年级上册起, “我的发现”的内容开始拓展, 从之前单纯地识字, 拓展到引导学生发现词和句的一些规律, 认识一些语言现象。教学时, 如果止步于这些现象的发现, 就未免有些“可惜”。如果能留意这些语言现象, 并将此应用到配套作业的练习中, 那么, 无论是学生完成作业题的质量, 还是单元复习的效果, 可能就会实现“双赢”。例如三上《课堂练习本》语文园地三第6题:

小练笔

秋天, 我们已经看到了你缤纷的色彩, 听见了你美妙的声音, 感受到了你带给我们的欢乐。

三上第三单元“心中的秋天”, 学习重点是:随着课文的学习, 进一步发现秋天的美丽和美好, 并用手中的笔来描绘。通过一组课文的学习, 学生已经看到了秋天缤纷的色彩, 听见了秋天美妙的声音。复习单第1、4题是对课文的回顾, 是对描写秋天色彩与声音词语的整理。第3题是帮助学生发现拟声词的形式特点, 第5题是本单元“我的发现”的拓展。复习单的1~5题都是为小练笔提供“素材”, 要实现的是语言习得与表达运用之间的转化。

总之, 单元复习单的设计要紧扣单元重点, 在帮助学生整理的过程中, 融入语言练习, 借助“复习单”这一载体, 进一步强化单元复习课的应有功能。学生借助单元复习单的练习, 单元知能体系得以建立, 训练程度也得到深入, 语文能力正逐步加强。需要指出的是, 教师在设计单元复习单的过程中, 还应注意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 设计有差异的复习单;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设计由浅入深的复习单等。

摘要: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没有专门的单元复习, 而语文园地、回顾拓展等其功能近似复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教师却存在着只梳理不练习或者重整理轻练习的问题。笔者尝试设计紧扣单元重点, 在复习、整理的过程中融入语言练习的多功能单元复习单, 实现课内向课外拓展, 达成“必学与选学”贯通, 实现“习得与运用”转换, 以期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关键词:单元重点,语言练习,单元复习单

参考文献

篇4:思修重点复习提纲

第一节

P6 确立成才目标

大学生的成才目标是: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

3、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4、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第二节

P8 思想道德与法律

思想道德与法律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思想道德与法律虽然在调节领域、调节方式、调节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但是二者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相辅相成、联系密切;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为社会主义法律提供了价值准则和道义基础; 社会主义法律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P10-1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最根本的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内核及其遵循的根本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成: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4、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道德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各具功能、各有侧重,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有机统一的整体。马克思主义——灵魂,解决旗帜问题,理论基础 共同理想——主题,解决道路问题、目标问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精髓,解决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问题 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解决行为规范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社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

第一章

第一节

P15-17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理想:

含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特征:时代性,阶级性,(源于)现实性,超越(现实)性,(可)实践性,多类型性。信念:

含义:信念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特征:(相对)稳定性,多样性,层次性(高层次支配低层次,其中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两者关系:

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保障。第三节

P29-30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个人理想: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追求,它包括个体具体的社会政治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等。

社会理想: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指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关系:

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有相互区别,相互制约。

一方面,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确立,要有社会理想作指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只有同社会的需求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可能变为现实。

另一方面,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凝炼和升华。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理想代表和反映这个社会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社会理想建立在许许多多个人理想基础之上的,是个人理想的凝炼和升华,要靠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实践才能实现。P35-38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2)坚定的新年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第二章

第一节

P39-4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科学内涵: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基本要求:(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4)爱自己的国家。第二节

P44-46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2)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P49-50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2)团结统一。(3)爱好和平。(4)勤劳勇敢。(5)自强不息。

第三章

第一节

P64-65人生观的科学内涵

含义: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决定着一个人做人的标准,其作用主要是通过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什么活着,人生态度表明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人生价值判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三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其中人生目的是核心,决定着其他两个方面,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尺度。P67-69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影响人生态度的因素:认知情感意识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1)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2)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正确的人生态度:(1)人生须认真;(2)人生当务实;(3)人生应乐观;(4)人生要进取。P69-70正确认识人生价值

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关于什么是价值、怎么评判价值、如何创造价值等问题的观点。价值观的内容:1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目标价值

2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成为人们判断事物关于价值的评价标准。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P71-74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自觉以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指引人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人生的价值。抵制错误的思想观念:

(1)反对拜金主义(2)反对享乐主义(3)反对极端个人主义 第二节

P74-76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1)自我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2)社会价值: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表现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3)联系:1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实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2.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人生价值的标准:

(1)根本尺度: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2)基本尺度: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第三节

P85-87 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社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社会的前提,两者对立统一。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关键在于把握个人在社会中的定位:(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第四章

第一节

P90-91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1)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2)人类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3)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条件是统一于生产实践的。劳动是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第二节

P99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中华民族道德传统是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1)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面照搬,也不能全盘否认,全盘抛弃。评判标准: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标准。(2)反对两种错误观点:虚无论(全盘否定,全盘西化),复古论。(3)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第三节

P102-104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3)为人民服务体现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P104-106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辨证统一。(2)社会注意集体主义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强调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第四节

P107-11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和诚实守信 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爱国守法——强调公民应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地学法懂法用法守法和护法。明礼诚信——强调公民应文明礼貌、诚实守信、诚恳待人。团结友善——强调公民之间应和睦友好、互相帮助、与人友善。勤俭自强——强调公民应努力工作、勤俭节约、积极进取。敬业奉献——强调公民应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社会。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

(1)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3)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4)诚实守信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1)诚信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2)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3)诚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

第五章

第一节

P119-120法律的一般含义 法律的一般含义:

(1)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2)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3)法律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

综合以上三方面,可以将法律定义为: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规定权利和义务,以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第二节

P125-127法律的规范作用 作用:(1)指引作用(主要通过授权性规范、禁止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实现)(2)预测作用(3)评价作用(4)强制作用(主要手段是国家强制力,包括警察、法庭、监狱等)(5)教育作用 P128-130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1)法律制定(立法)

大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法律案的提出;法律案的审议;法律案的表决;法律的公布。立法的机关和权限:

(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2)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3)国务院各部门:制定部门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5)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法规

(6)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

(7)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8)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本行政区的法律。(2)法律执行(执法)

在狭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不包括权力机关(即人大机关)和司法机关(即法院和检察院))执行法律的活动,也称为行政执法。在我国,大部分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在法律运行中,行政执法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行政执法的主体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

(2)各级政府中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主要有工商、公安、税务、物价、环境保护、食品卫生、技术监督、国土资源管理、城建、农业、水利、交通、海关、金融、计量、统计、审计、劳动、人事、教育、科技、文化、新闻出版、计划生育等部门。

(3)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和行政机关委托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如《食品卫生法》授权卫生防疫部门、食品卫生监督站对食品卫生检查监督。(3)法律适用(司法)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机关)(4)法律遵守(守法)

主体: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公民个人。

两层含义:一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二是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第三节

P130-132我国宪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宪法的特征:

(1)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2)在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

(3)在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全国人大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的基本原则:(1)党的领导原则。(2)人民主权原则。(3)人权保障原则。(4)法治原则。(5)民主集中制原则(国家权力由人大行使)。P137-139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

1、平等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18周岁公民,被剥度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政治自由(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注:不包含罢工))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自由权(公民具体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实际享受其他权利的前提,广义的人身自由还包括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

5、监督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

6、社会经济权:财产权、劳动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

7、文化教育权

8、特定主体的权利(妇女,离退休人员,残废军人,残疾人,军烈属,母亲,儿童,老人,青少年,华侨)第四节

P144-15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层次),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1)宪法相关法:

宪法相关法是与宪法相配套、直接保障宪法实施和国家政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调整国家政治关系,主要包括国家机构的产生、组织、职权和基本工作原则方面的法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方面的法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国家标志象征方面的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权力方面的法律。

例如: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组织法;香港、澳门行政区基本法;反国家分裂法,国旗法;集会游行示威法。

(2)民法商法: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遵循民事主体地位平等、意思自治、公平、诚实信用等基本原则。商法调整商事主体之间的商事关系,遵循民法的基本原则,同时秉承保障商事交易自由、等价有偿、便捷安全等原则。

例如: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3)行政法:

行政法是关于行政权的授予、行政权的行使以及对行政权的监督的法律规范。例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许可法。(4)经济法:

经济法是调节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

例如:预算法,价格法,中国人民银行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反洗钱法,农业法,种子法,铁路法,公路法,电力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水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5)社会法:

社会法是调节劳动关系、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法律规范 例如:劳动法,矿山安全法,劳动合同法,红十字会法,工会法,社会保险法。(6)刑法:

刑法就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

刑罚的种类(1)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2)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适用于犯罪的外国趋逐出境)

犯罪种类: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7)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

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是规范解决社会纠纷的诉讼活动与非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例如: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引渡法。

第六章

第一节

P154-156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

(1)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基本要求: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执法为民(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基本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和保护人权,文明执法。

(3)公平正义(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价值追求)基本要求:坚持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并重,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

(4)服务大局(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保障和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局(5)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第二节

P159-160 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与特征

法治思维方式是人们按照法治的理念、原则和判断标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思维方式,法治思维方式的基本含义与特征表现为对待和处理法律、权力、权利、程序的态度和方式:

(1)法律至上。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优先于其他社会规范)和不可违抗性。(2)权力制约。四项要求: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3)人权保障。宪法保障(前提和基础),立法保障(重要条件),行政保护(关键环节),司法救济(最后防线)

(4)正当程序。中立性(底线标准),参与性(核心要素),公开性(重要特征),时限性(内在要求)P161-163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权利与权力的关系:

(1)权力来源于权利(2)权力服务于权利(3)权力应当以权利为界限(4)权力必须受到权利的制约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结构上的相关关系(2)总量上的等值关系(3)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第七章

第一节

P173-174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1)文明礼貌(2)助人为乐(3)爱护公物(4)保护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5)遵纪守法

P175-176治安管理处罚法

立法目的:维护社会治安,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基本原则: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违反该法的行为:扰乱社会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侵犯公私财产,情节轻微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

处罚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处境或者驱逐出境等。处罚程序:调查,决定,执行。第二节

P180-182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P183-184劳动法 基本原则: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

劳动者的权利: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劳动者权利保护制度: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职业培训制度等。P185 劳动合同法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劳动合同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劳动合同应具备的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地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劳动合同法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尚未履行完毕之前,可以由双方或一方当事人依法解除。

集体合同:工会组织或职工代表可以依法与所在企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等事项达成书面协议,订立集体合同。集体合同适用于企业全体劳动者,但集体合同不能代替劳动合同。

P186-187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争议内容: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程序: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须程序,不愿协商的,可向本单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须程序,不愿调解的,或者调解不成的,可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在自收到仲裁裁决书的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第三节

P194-196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婚姻的成功体现为家庭的幸福,家庭的美满又彰显出婚姻的意义。家庭美德:(1)尊老爱幼(2)男女平等(3)夫妻和睦(4)勤俭持家(5)邻里团结 P196-200婚姻家庭生活中的有关法律(婚姻法、继承法)Ⅰ婚姻法: 基本原则:(1)婚姻自由(2)一夫一妻(3)男女平等(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5)计划生育。

关于结婚: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它包括三层含义:结婚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结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遵守法定程序;结婚是男女双方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结婚的必备条件: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结婚的禁制条件: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

法定程序:男女双方亲自到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符合规定条件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结婚登记是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家庭关系:

(1)夫妻关系:

1)夫妻间的人身关系:

指夫妻双方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没有直接经济内容的在人格、身份、地位以及生育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2)夫妻间的财产关系:

指夫妻双方在财产、抚养和继承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2)父母子女关系: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父母子女间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3)其他家庭成员关系 关于离婚:

两个原则:一是保障离婚自由;二是反对轻率离婚。两种方式:(1)协议离婚(婚姻登记机关)(2)诉讼离婚(人民法院)离婚后的财产问题:

夫妻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则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由法院判决。离婚过错损害赔偿制度:

当夫妻一方有下列过错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重婚;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有过错方应向无过错方支付赔偿金。Ⅱ继承法:

有关概念:在继承关系中,遗留财产的死者成为被继承人,接受财产的人成为继承人;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的遗产的权利称为继承权。

方式: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抚养协议四种。

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

遗赠:公民以遗嘱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给国家、集体组织、社会团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之外的人,并于遗嘱人死亡后生效的法律行为。

遗赠抚养协议:是公民与扶养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集体组织)之间签订的关于扶养和遗赠的民事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协议。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高于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第四节

P200-201个人品德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稳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特点:(1)实践性(2)综合性(3)稳定性。作用:(1)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有重要的推动作用;(2)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3)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主题精神力量。P201-203个人品德与道德修养

(1)加强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性;(2)采取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3)自觉向道德模范学习;(4)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P204-205个人品德与法律修养

篇5:九年级下册历史《重点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 十月革命的时间、城市、推翻的政权、影响(对国内、对国际、对中国)、俄国国名的演变(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改变俄国社会性质的事件(俄国1861年改革—十月革命—苏联解体)。

2、新经济政策的时间、特点、作用、苏联成立的时间、两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成就、新宪法通过的时间、意义、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3、巴黎会议召开的目的、时间、操纵国(人物)、签订协约、实质、对中国的影响、一战前后欧洲版图的变化;华盛顿会议与巴黎和会的关系、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加剧哪两个国家的矛盾、针对中国签订的协约、《九国公约》的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展提供了便利)、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影响、一战后的体系、评价、两次会议的相同点、两次会议的启示(弱国无外交)

4、1929—1933经济危机开始国家、特点、影响(失业人口增多、人们生活流离失所、引发政治危机)、罗斯福新政的时间、根本目的、直接目的、特点、中心措施、为减少失业率的措施、作用。

5、欧洲和亚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时间、轴心国集团形成的影响(威胁世界和平)、受1929—1933经济危机影响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德国和日本法西斯犯下的暴行。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慕尼黑阴谋的时间、参与国、影响、损害哪国利益、绥靖政策代表人物(英国张伯伦)、推行国家(英法)、表现(慕尼黑会议)、影响、二战的爆发、二战扩大(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太平洋战争爆发)三个史事(时间和事件)、莫斯科保卫战的影响。

7、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成立的背景(课本)、时间(1942年)、成立的标志、作用;尔塔会议召开的目的、时间、参与国、内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底登陆(美英联军)、攻克柏林三大战役的时间和作用;欧洲战争与二战结束的时间及标志;促进日本投降的三件事;二战的性质、二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启示(读)、二战中体现合作的事件(政治: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雅尔塔会议;军事:诺曼底登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二战中的三个转折点(苏德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北非战场—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中途岛海战)。南京大屠杀的时间1937年12月13日,公祭日12月1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9月3日)。

第四单元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8、美国20世纪90年代进入什么时代?特点;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50/60年代繁荣、70年代危机、80年代调整、90年代持续繁荣,进入新经济时代)

9、欧共体(欧盟)成立的目的(原因)、欧盟成立的时间、货币、性质、地位、作用(3点)、欧洲发展轨迹(由战争到联合)、启示(加强国际合作、合作共赢);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资本主义经济强国、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高速发展)、战后美国、日本、西欧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启示。

第五单元 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0、苏联解体的时间、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实质。

11、东欧剧变的实质、根本原因、结果(南斯拉夫一分为五等)、时间、对中国的启示。

第六单元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2、印度独立的时间、国家性质(资本主义)、人物、印巴冲突的根源(领土归属问题:克什米尔归属)、取得显著成就领域(课本);非洲独立年的时间、原因;纳米比亚独立的时间、标志;埃及革命的代表人物;古巴革命的领导人物、独立后是社会主义国家、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运河主权是。

13、中东问题的关键、以色列建国的时间;中东错综复杂的原因、为中东和平作出贡献的的人物、如何解决国际冲突(战争)。

第七单元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4、冷战的含义、目的、提出国、开始标志、拉开序幕、三大表现;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美苏争霸的双方人物、美苏争霸的表现(古巴导弹危机等)

15、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的三次演变(白皮书)、决定性因素(经济实力)、一超多强分别指什么、多强的作用;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科索沃战争的影响、面对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中国应对措施。

16、经济全球化的动力(第三次科技革命)、表现(读一读)、重要表现、影响(评价);中国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应对措施、中国的表现(加入WTO/20举办上海APEC会议)。

第八单元 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

17、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开始标志、核心、理论基础、起始国家、时代特征、能源、发明(电子计算机、手机、磁悬浮列车)、启示、三大特点、影响、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基础)。

18、一战以来国际关系出现怎样的发展趋势?(由对抗走向合作)

篇6: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重点复习提纲

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主要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3、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4、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进一步政府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5、政府的作用:

(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务。

5、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行为,使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政府工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2、具体要求:

(1)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2)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工作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上)

(3)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4、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篇7:“四边形”复习专题

1.下面几组条件中, 能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 .

A.一组对边相等B.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

C.一组对边平行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2.如图, 在中, ∠B=60°, AB=5 cm, 则下面正确的是 () .

A.∠D=60°, BC=5 cm B.∠C=120°, CD=5 cm

C.∠A=60°, AD=5 cm D.∠A=120°, AD=5 cm

3.如图, 已知四边形ABCD中, R、P分别是BC、CD上的点, E、F分别是AP、RP的中点, 当点P在CD上从C向D移动而点R不动时, 那么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 .

A.线段EF的长逐渐增大B.线段EF的长逐渐减小

C.线段EF的长不变D.线段EF的长与点P的位置有关

4.一个多边形截去一个角后, 形成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720°, 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 () .

A.5 B.5或6 C.5或7 D.5或6或7

5.将矩形纸片ABCD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 得到菱形AECF.若AB=3, 则BC的长为 () .

6.如图,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 点E在AB边上.四边形EFGB也为正方形, 设△AFC的面积为S, 则 () .

A.S=2 B.S=2.4

C.S=4 D.S与BE长度有关

二、填空题

7.正方形有_______条对称轴.

8.矩形形一条边长为3 cm, 面积为12 cm2, 则该矩形对角线为_______cm.

9.如果菱形一个内角为120°, 且平分这个内角的对角线长为8 cm, 则该菱形周长为_______cm.

10.如图, 三个边长均为2的正方形重叠在一起, O1、O2是其中两个正方形的中心,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

11.如图, 在周长为20 cm的中, AB≠AD, AC、BD相交于点O, OE⊥BD交AD于E, 则△ABE的周长为_______cm.

12.如图, 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 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 点M、N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 则PM+PN的最小值是_______.

三、解答题

13.如图, 点E, F, G, H分别是的边AB, BC, CD, DA的中点.

求证:△BEF≌△DGH.

14.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 点E、F在OB、OC上, 且BE=CF.

(1) 写出所有以点E或F为顶点的全等三角形 (不得添加辅助线) ;

(2) 证明:AE⊥BF.

15.学校植物园沿路护栏纹饰部分设计成若干个全等菱形图案, 每增加一个菱形图案, 纹饰长度就增加d cm, 如图所示.已知每个菱形图案的边长为其一个内角为60度.

(1) 若d=26, 则该纹饰要231个菱形图案, 求纹饰的长度L;

(2) 当d=20时, 若保持 (1) 中纹饰长度不变, 则需要多少个这样的菱形图案?

16.如图, A是∠MON边OM上一点, AE∥ON.

(1) 在图中作∠MON的角平分线OB, 交AE于点B; (要求:尺规作图, 保留作图痕迹, 不写作法和证明)

(2) 在 (1) 中, 过点A画OB的垂线, 垂足为点D, 交ON于点C, 连接CB, 将图形补充完整, 并证明四边形OABC是菱形.

17.如图, 四边形ABCD中, AB=AD, CB=CD, 但AD≠CD, 我们称这样的四边形为“半菱形”.小明说“‘半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他的说法正确吗?请你判断并验证你的结论.

18.【阅读材料】

宽与长的比是 (约为0.618) 的矩形叫做黄金矩形.

下面, 我们用宽为4 cm的矩形纸片折叠出一个黄金矩形.

第一步, 在矩形纸片的一端, 利用图 (1) 的方法折出一个正方形, 然后把纸片展平.

第二步, 如图 (2) , 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两个相等的矩形, 再把纸片展平.

第三步, 折出内侧矩形的对角线AB, 并把它折到图 (3) 中所示的AD处.

第四步, 展平纸片, 按照所得的D点折出DE, 如图 (4) ……

【问题解决】

(1) 图 (3) 中AB=_______cm;

(2) 你发现图 (4) 中有几个黄金矩形?请都写出来, 并选择其中一个说明理由;

篇8:初二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复习提纲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把中国变为英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

3、开始:1840年6月英军侵入中国广东海面。

4、结果:1842年中国战败,签订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清政府战败的原因:

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加上军事装备及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的态度,最终清政府战败。

6、《南京条约》主要内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7、影响:①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②中国逐渐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经济开始解体。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二、虎门销烟

1、背景: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19世纪初,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长期处于出超的有利地位。英国商人为牟取暴利,竟丧心病狂地把大量鸦片偷运到中国。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罪恶的鸦片走私,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大批官僚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

2、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史称“虎门销烟”。

3、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振奋了民族精神,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4、启示:我们要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1856-1860年英法为了扩大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2、侵略者:主凶:英国和法国,帮凶:美国和俄国。

3、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

4、沙俄的侵略: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从1858年起,到19世纪80年代,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结合第8页表格和第9页图掌握)

5、历史影响:中国进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太平天国运动

1、建立: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

2、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3、发展: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为清朝统治,派军队北伐和西征.

4、抗击洋枪队:

①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发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由美国人华尔统领。

②1860年,在青浦李秀成率领太平军痛击洋枪队。1862年,在浙江慈溪太平军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

③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是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典型事例。

5、失败原因: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因中外发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

五、左宗棠收复新疆

1、新疆危机: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虎视耽耽地想争夺新疆。新疆面临危机。1865年,阿古柏侵入新疆。后来,建立伪政权,侵略势力由南疆扩展到北疆。英俄两国都想通过支持,进而控制新疆。新疆危机被形象地称为“一仆二主”。仆人是阿古柏,二主指英国和俄国。

2、海防和塞防之争

①背景: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边疆危机,西北形势严峻,东南警报频传。

②代表人物及主张:李鸿章的观点:强调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左宗棠的观点:主张海防塞防并重,力主收复新疆。

③结果: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意见,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3、左宗棠收复新疆

①策略: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

②经过: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1878年,左宗棠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在左宗棠的军事配合下,通过外交努力,中、俄两国签订条约,1881年收复了伊犁。

③作用:左宗棠收复新疆,巩固了中国的西北边疆,捍卫了中国的领土及主权。

篇9: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及问题

学校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课标要求】

1.讲述新中国成立的史实,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2.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基本史实。

3.讲述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事迹,体会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4.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理解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意义。

【单元概述】

这一单元主要阐述了建国后头三年的历史。内容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为标志,表明新中国在建国后继续完成新民主主义的基本任务,巩固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成果,巩固了新中国人民民主政权。这一时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新民主主义在全国范围胜利的重要时期,做好了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准备。

【单元知识网络

【知识结构】

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改,广

大人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时间:1950——1952年底

一、选择题【典例分析】 1.(中考试题)你升过国旗吗?那么把五星红旗定为我们的国旗,是在A.中共“七大”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八大”()上 2.中考试题)新中国成立后,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历史事件是()A.1947年土地改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改造D.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3、下列内容中,发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的有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通过的《共同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③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④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辽宁宽甸县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这封信内容反映的历史背景是()A.全国农业合作化高潮B.土地改革运动C.“大跃进”运动D.改革开放新时期

5、下列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是()

①西藏和平解放②抗美援朝战争开始③土地改革运动开始④土地改革运动胜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下面不属于抗美援朝原因的是()

A 美国入侵朝鲜的同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想以朝鲜为跳板进一步侵略中国B 朝鲜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C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台湾

D 哪里有侵略,中国就要派军队去维护和平,制裁侵略()7、1950年土地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当时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地方是

A、浙江B、江苏C、江西D、西藏()

8、毛泽东拿起五星红旗的式样指着说:“我们这个图案,表现我们革命人民大团结”。这一情景发生的历

史背景是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B.1924年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D.1949年新中国诞生前()9.“在那个千钧一发的时刻/你的胸膛是一道胜利的高墙/敌人的罪恶枪口被堵住了/你生命的火花像长虹一样闪耀/„„”。该诗赞美的英雄人物是: A.邱少云B.雷锋C.罗盛教 D.黄继光()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0年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果断作出了和平解放西藏的重大决策。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人民解放军迅速进军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西藏宣告和平解放。“十七条协议”的签订,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它标志着西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和经济羁绊,开辟了西藏人民从黑

福的伟

代。

-------纪念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⑴你认为材料中“中央人民政府和原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是在哪一年?

⑵“西藏的和平解放是西藏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你认为这一“转折点”的重要历史意义是什么?

⑶为了密切祖国内地同边疆的联系,“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先后建成了哪三条著名的入藏公路?(3分)

2、材料一:土地改革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辽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

材料二:社员苦干两年,生产发展了,产量一年比一年提高,社员收入一年比一年增加,生活也一年比一年改善。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

材料三: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责任明确,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连年获得得丰收。农民高兴地说:“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农村生产状况?

(2)材料一中,农民积极性高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三反映了农民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态度怎么样?为什么?

(5)综合三则材料,你会发现同样在农村,不同时期实行不同的制度,却取得了相同的效果,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上一篇:思想政治心理疏导下一篇:初中生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