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中救人的真情故事:真情在人间

2024-05-13

火灾中救人的真情故事:真情在人间(精选5篇)

篇1:火灾中救人的真情故事:真情在人间

4月28日凌晨5时许,在一栋公寓里,人们尚在梦田之中,丝毫不知即将逼近的危险。

一位老人正在做早饭。突然腿下传来一阵热气,低头一看,老人不禁倒抽一口凉气,“着火了!”“着火了,着火了……”老人嘀咕着,一遍遍地小声重复着相同的三个字,无处安放的双手微微颤抖,手心里冒出了一丝细小的汗珠,冰冰凉的。

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老人赶忙跑向卧室,将熟睡中的家人叫醒,儿子和儿媳还睡眼惺忪着,弄不明白一向沉稳的父亲怎么弄得这般慌张。

然而火势不等人。

火舌舔舐着家中每一样易燃物。一家四口吓得手足无措。这会儿儿子和儿媳完全清醒了,而赤红色的火光也已笼罩了整个屋子。

在火神面前,人类显得十分弱小。

二楼的响声惊动了在六楼熟睡的陈龙根。他打开房门,一股浓浓的黑烟扑面而来,陈龙根吓了一跳:“该不是家里着火了吧?”他赶忙跑去厨房、卧室、书房,一个个房间排查危险。家里整个都检查一遍了,陈龙根又立马跑向阳台,到底是哪户人家着火了?

火源在二楼。

发现了火情,陈龙根立刻打开家门,冲下楼梯。浓烟伴随着呼救声飘荡在窄小的楼道里,像是死神在发出他的召唤。

二楼的熊熊火焰从门口窜了出来,陈龙根二话不说,把毛巾打湿了捂上口鼻,闷头和儿子冲进了火海。

在火灾中,最为致命的不是烈焰,而是浓烟。陈龙根忍着被火灼伤的疼痛,冲进火屋。火舌肆虐着,毁灭着,尽情地燃烧着,像是要把这整个世界吞并了似的。

老人一家四口蜷缩在墙角,用微弱的声音求救。年轻人的身上被烧伤了好几处,老人状况更是不佳。

陈龙根二话不说,盖上浸湿的被子,背上老人直冲楼下。浓烟滚滚,他呼吸越来越困难,情急之下,想伸出手去扶墙,可墙已被火烧得滚烫,刚一碰到就立刻缩了回来,顾不及了,只管向下冲去。

在极其强大的意念支撑下,陈龙根救出了一个又一个被火灾困在屋中的人。此时的他,衣服早已残破不堪,但却浑然不觉伤痛。他的心里只剩一条信念:救出他们!陈龙根再次冲进火海,背起一个人,背上的人由于害怕不由得掐紧了陈龙根的脖子,留下了几道血痕。陈龙根忍住疼痛,将这位住户背到楼下。

“嘭”公寓二楼爆炸了,火光冲天,火情已无法挽救。陈龙根有些犹豫:火烧的这么大,里面的人会不会已经遇难了?自己冲进去也于事无补?里面太危险了…万一我进去了就再也出不来了呢?万一没事呢?我会后悔一辈子的……

“看,那是谁,冲到火场里去了!”“真是不要命!”周围响起了各种声音。又过了一会儿,围观的人看到了一个身影:那是陈龙根!他救出了最后一个人!

那是一个勇敢的身影,是一个平凡的身影,更是一个伟大的身影!

“实在太感谢你了,那么大的火你不顾自己的危险救了我们一家人!”事后,被救的邻居找到他,登门致谢。他却满不在意地说:“这只是一桩小事。”因为火灾的原因,他家的车库也被熏黑淋湿,当对方想要补偿他时,他说:“大伙儿都是一个楼栋的邻居,如果自己不管不顾回家睡觉,楼内要是出啥事,自己心里得闹腾一辈子。”

陈龙根说,“发生火灾意外事件对于他们已经损失很大,所以自己也是尽量不去麻烦他们。”

大火无情人有情。陈龙根在火灾中冒着生命危险进行施救,使一家四口幸免于难。他给孩子作出榜样,在天灾面前,只有真正的勇敢之人才能与之抗衡!陈龙根,一个当之无愧的英雄!

陈龙根,不仅仅是一个人名,更是一个符号,在这符号之下,我们看到了人间的温暖,人间的真情,人间的无私与大爱。人间有真情,真情在人间。这个世界上有无数个像陈龙根这样的英雄,而我,也暗自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像陈龙根一样、无私奉献的人!

作者|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五(4)班 毛翰晨

公众号|玉峰文苑

篇2:火灾中救人的真情故事:真情在人间

考虑到孩子还处在深昏迷之中,首先需要的是挽救生命。我没有立刻进行保肢手术。看到主管是一个刚刚从北方调来的青年医生,阿潘产生了怀疑,要求转院去中山医科大学。我提醒他,重新入院可能要产生更多费用……孩子还是转院走了,我有些恼火。

不久的一天,护士长告诉我那个病人又从中山医科大学转回来了。患者家长仍然要求由我来进行主管。

19天之后,孩子从昏迷中苏醒了过来。经过评估,我给孩子进行了清创、骨折复位内固定、神经血管修复和股前外侧皮瓣移植等手术,保住了孩子的伤腿。现在他已经是一位30岁的成人了。

阿潘的全家对我充满了感激。其实,我只是尽了医生的本分而已。如今,阿潘有两个女儿都已经从医学院毕业后成了医生;还有另外一个女儿,也在一家医院里从事财务工作。阿潘说,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与我们家的那次就医经历不无关系。为此我感到欣慰。

阿潘用最朴素的情感和执着,二十年始终不渝地表达着对我,也就是一个医生的感激。这让我非常感动和自豪。这个故事也能告诉大家,医患关系并不都是阴云密布,还有大量的真情在人间。

篇3:火灾中救人的真情故事:真情在人间

陌生人的5000元,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59岁的刘天荣,多年前和丈夫离婚后,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过活,日子过得很艰辛。

刘天荣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08年自己下岗后,拖欠未缴的养老保险金让她犯了难。为了筹措补缴养老金的钱,她几乎愁白了头。“一共要补缴3万多元。”刘天荣说,自己东挪西凑了2万多元,结果算来算去还差5000元。找亲朋好友借,结果一分钱没借到,这让她精神恍惚。4月的一天中午,她准备到沛县人民医院看病。横穿马路时,由于注意力不集中,险些撞上一辆小轿车。

小轿车急刹车后停下,但没想到的是,司机下车后和蔼地询问她:“你没什么事吧?”刘天荣说,当时小轿车根本就没碰着她,可对方看到自己精神状态不好,就没有急于离开。

司机说:“大姐,现在已经中午了,你想找的医生可能也下班了,不如我先送你回家,等下午你再去医院看看吧。”司机开车把刘天荣送回家后,当得知她生活困顿,吃着低保,一人拉扯两个孩子,正为补缴养老金的事情心急如焚时,这位司机安慰了她一番,没说什么就离开了。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这位司机来到她家,二话没说,撂下5000元钱,说这钱是让刘天荣补缴养老保险的。

“当时我就哭了。”刘天荣说,当她想问下好心人的名字时,对方却不愿意说,转身开车要走。慌了神的刘天荣赶忙记下了他的车牌号,后来又把车牌号记在保险金收据上,提醒自己不能忘了恩情,想着将来有条件了,把钱还给人家。

凭借一个车牌号,7年来苦寻恩人

7年前雪中送炭的那一幕让刘天荣铭记于心。生活逐渐好转后,她不忘寻找恩人,寻找那个车牌尾号是“0069”的司机。“人家在困难的时候帮过我,我不能忘记,做人就要懂得知恩图报!”刘天荣说。

2015年春节过后,她去当地电视台求助,她的叙述打动了工作人员的心,工作人员告诉她,那个车牌号可能是县委党校的车。于是,刘天荣到党校说明了来意,从县委党校得知了当年开那辆车的司机叫王家启,现已调离,不过查到了他的电话。

刘天荣拨打了这个电话,当听到那头就是恩人的声音时,她哽咽着说不出话。电话那头的王家启听说原委后也很感慨:“好多年前的事了,大姐你还一直惦记着啊。”

3月31日上午,在沛县子隆小区,刘天荣一眼就认出自己多年来一直苦苦寻找的恩人王家启,激动得泪眼婆娑。“大姐啊,情谊比金钱珍贵。”刘天荣要还钱时,46岁的王家启摆摆手拒绝了,“还钱的事不要提了,要是有什么困难还可以来找我!”

他还曾默默帮助过其他人

王家啟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年他将刘天荣送回家时,看到她家“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当得知刘天荣的不幸遭遇后,王家启决定帮她一把。

5000块钱,当时不是一个小数目,而王家启家也并不富裕,那5000块钱几乎是家里的全部积蓄。一番思想斗争后,王家启最终瞒着自己的爱人,把钱给了刘天荣。王家启说,爱人是一个朴实善良的人,后来知道了事情真相,并没责怪他。

受到过王家启帮助的,不止刘天荣一个。听说刘天荣的恩人也是王家启,53岁的街坊黄玉敏特意赶来。

2004年,王家启路过一家幼儿园时,看到黄玉敏正在幼儿园门前哭。当时,黄玉敏一人带着双胞胎孩子,生活陷入困顿。王家启了解情况后,劝说了一番,把她送回了家。

从那以后,每个月的上旬,黄玉敏家都能收到一笔钱,从最初的几十元到后来的几百元不等。“这钱是从门缝里塞进来的。”黄玉敏说,她都不知道谁在暗中帮助他们。

直到有一天,对方通过门缝塞钱的时候被她一把抓住,这才知道是当年那个在幼儿园门口劝说她坚持并送她回家的人。说起此事,黄玉敏也是含泪感谢恩人的义举。

(摘自《现代快报》 )

篇4:火灾中救人的真情故事:真情在人间

她个儿不高,头发花白,白白净净的脸上挂着笑容,一幅慈祥的样子。上身穿一个大红色的单袿儿,下身穿条黑色的裤子,脚穿一双休闲鞋。虽然是初冬天气,穿得却很单薄。拉着个红布兜儿小车儿,里边儿装得满满的,看样子是买菜回来的。萍水相逢,一时也找不到更合适的话题。而后,我们相互微笑示意,她转身就走了。

第二天上午,我们不约而同,就在这个老地方,又遇见了她,还穿着那身衣服。手里还拉着那个小车儿。只是来的方向与昨天相反。看样子,这是去买菜了。我先跟她打了个招呼:“您好!今天我们又在这儿相遇了。”她说:“我去买菜,路过这儿。”我说:“大姐,您的精神状态真好,这么冷的天,你看我都穿上羽绒服了,你怎么还穿这么单薄呀?”她说:“就这我还觉得热呢。”说着,就看见她的脸上已经渗出了汗珠。“我今年七十岁了,大家都说我精神状态好,其实,我有一身的毛病。好出汗是其中之一,腰间盘突出也好几年了。医生说让我做手术,我害怕,所以推到现在也没有做。难受归难受,干活儿归干活儿。家务活儿我都做。儿子儿媳他们上班都忙,我尽量多做,让他们回来休息。这么多年了,也习惯了,不干活还不适应呢。出来买菜就当散散步,也挺好的。”说完,就朝着菜市场的方向去了。

看她走路的样子,还有点蹒跚,大概是腰间盘突出导致的吧。我目送着她,直到她的背影渐行渐远,消失在人群中。

大姐的话最朴实,最通俗易懂,也最让我敬佩。已经七十岁的人了,忙家务乐此不疲。对子女的爱,不减当年。

顺着大姐行走的方向,我的心也飞到了菜市场。在拥挤的人群中,花甲或古稀之人,不在少数。其中,为了自己的儿孙们而买菜做饭的,也大有人在吧?他们虽然年过半百,虽然患有某些疾病,但是,从没有把自己放到是家长的位置上,而是放到了一个家庭服务员的位置上,并且,尽心尽力,不辞劳苦,不求回报。

他(她)们虽然在事业上已经是退休的人了,可在家里却是乐于当班的人。这是流淌在血液里的爱,父母永远疼爱自己的子女,这是用心血写出来的爱,她像一本大书一样厚重,让我们永远读不完。

此时,大姐的身影,在我的心中越来越高大了。脸上的笑容,也更加灿烂了。

我为大姐点赞!为同样为了子女们而辛勤劳作的父母们点赞!

篇5:暖心的人间真情故事:陌生的真情

记得那是暑假的最后一个礼拜的下午,我和妈妈准备从老家回来上学,约定好送我们去车站的舅舅临时有事,就这样我们被舅舅华丽的放了鸽子,妈妈的心情瞬间变成了烈日下那无精打采的树叶----蔫吧了!

“车站离姥姥家有一段距离,我们该咋整了?”

“妈妈,你的手机不是可以叫滴滴打车吗?”

“对呀!我怎么急的都忘记这个超级好用的软件了呢?马上,马上,只是不知道人家滴滴司机愿不愿意进来接我们?”

于是,妈妈打开手机叫了滴滴,有人接单之后,妈妈立马打电话给那个司机叔叔:“师傅啊,那个不好意思啊,能不能麻烦你帮我开到小区里面这边7号车库来。”

不过一会,一辆白色的小轿车稳稳地停在了车库门前,摇下窗户,冷漠的对我们说:“是你们叫的车吗?”

“是的,是我们叫的车。”

“那就快上来吧。”

“额!那个,可是我们有很多的行李。”妈妈很为难地说。那个冷漠的叔叔一听,立马就跳下车子,打开后备箱,帮我们把行李一件一件地搬上车子。

一路上,那个叔叔依然很冷漠,没有跟我们说一句话,只有车子里的音乐在静静地播放。而我心里知道,妈妈根本没有心情听音乐,心里一定非常忐忑,到了车站,这么多的行李可怎样搬到车厢里面?话说不一会,我们就到了车站的门口,原本以为叔叔会在路边让我们下车,因为进车站的那个巷子很窄。没想到那个叔叔居然把车开到了最里面,很体贴的帮我们把行李一件一件地搬下车,再主动帮忙搬上那个高高的台阶,这样我和妈妈就方便多了。妈妈很感激地对叔叔说:“谢谢!真的很感谢您!不然这么重的行李我可真没办法!”那个叔叔依然很冷漠地说道:“没得事啊!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心里不禁感慨:这个叔叔可真是一个“热水瓶”一样的人呀!我以后也要像这位叔叔一样,帮助所需要帮助的人!

那个叔叔可能觉得这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却给我和妈妈在炎热的夏天送上了一阵凉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作者|昆山市同心小学四年级(5)班 潘雨萌

上一篇:美丽易逝,魅力永存下一篇:青春赞歌作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