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全文

2024-05-09

《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全文(通用5篇)

篇1:《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全文

深圳市人才安居暂行办法 第三章

领军人才安居

第十条 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领取过领军人才租房补贴的领军人才可以参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程序申请免租3年的住房,其中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须具有本市户籍。

领军人才免租住房建筑面积标准为:

(一)国家级领军人才150平方米左右;

(二)地方级领军人才100平方米左右;

(三)后备级人才80平方米左右。

领军人才及其用人单位应当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二)、(四)、(五)、(六)、(八)、(十一)项规定的材料。

第十一条 领军人才免租住房免租期内的管理,参照第八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执行。

免租期届满后需续租的,领军人才应当通过其用人单位,提交本办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的材料申请续租。经市住房保障部门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签订租期不超过3年的房屋租赁合同,租金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计算。

第十二条 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的领军人才,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的,可以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购房补贴,其中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须具有本市户籍。

领军人才应当按照下列程序申请购房补贴:

(一)申请人通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后,由用人单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二)、(四)、(五)、(六)、(八)、(十一)项规定的材料,以及房地产证或者房地产买卖合同(权利人或者买受人为申请人)、用人单位足额发放由其分担的购房补贴书面证明文件及凭证。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及其配偶是否享受过本市购房优惠政策的情况进行核查。

(三)核查合格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在本部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四)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用人单位、申请人签订购房补贴合同。购房补贴合同抄送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市财政部门、市房地产登记机关。

(五)购房补贴合同签订后,市住房保障部门向领军人才一次性发放30%的购房补贴,剩余70%在5年内按等额发放,由领军人才持本人身份证和购房补贴合同于年末到市住房保障部门领取。

第十三条 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租住过免租住房的领军人才,可以按照下列程序申请3年的租房补贴:

(一)申请人通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后,由用人单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二)、(四)、(五)、(六)、(八)、(十一)、(十二)项规定的材料。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及其配偶是否享受过本市购房优惠政策、是否在本市租住过免租住房等情况进行审核。

(三)审核合格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在本部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四)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用人单位、申请人签订租房补贴合同。租房补贴按月直接划入申请人个人账户。当年未领到租房补贴的,下一财政一次性补领上一应发的租房补贴。

第十四条 购房补贴不超过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住房建筑面积标准购房价的50%,由政府和用人单位分别承担80%和20%,购房单价以申请时市规划国土部门公布的上一市场普通商品住房平均价格计算。

领军人才租房补贴标准为:

(一)国家级领军人才4800元/月;

(二)地方级领军人才3200元/月;

(三)后备级人才2560元/月。

第十五条 购房补贴合同签订后,领军人才在本市工作满10年的,所购房屋产权可以转让。领军人才在本市工作未满10年申请办理房地产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因按揭而进行的抵押登记除外)的,市房地产登记机关应当暂缓登记。

领军人才在领取购房补贴、租房补贴期间离开原用人单位的(退休的除外),原用人单位应当自其离职之日起15日内书面通知市住房保障部门。市住房保障部门暂停发放其购房补贴、租房补贴。

领军人才被本市新用人单位录用后,由新用人单位持人才社会保险卡、劳动合同、身份证明等材料,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继续发放剩余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经审核无误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与新用人单位、人才签订购房补贴补充协议或者通知领军人才,并继续发放剩余购房补贴、租房补贴。

暂停发放购房补贴、租房补贴期间,不记入补贴时间。第四章

高级人才和中初级人才安居

第十六条 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的中初级人才和新引进高级人才,工作单位属于本市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名录范围,且其职称、学位、年龄条件符合以下规定的,可以申请租住公共租赁住房或者领取租房补贴:

(一)新引进的高级人才(以下简称高级人才):正高级职称且未满46周岁,副高级职称且未满41周岁;

(二)中初级人才:国内外全日制高校毕业,博士未满36周岁,硕士未满31周岁,学士未满26周岁。

前款所列年龄条件,以申请的1月1日为审查、判断时点。

高、中初级人才购买安居型商品房的条件、标准、程序及监督管理等,按照本市安居型商品房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高、中初级人才家庭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60平方米;单身高、中初级人才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40平方米。一套住房可以安排多人租住,但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

用人单位所在片区有空置公共租赁住房的,应当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无空置公共租赁住房的,方可申请租房补贴。高、中初级人才租房补贴标准为:

(一)具有正高级职称的高级人才,2000元/月;

(二)具有副高级职称的高级人才,1500元/月;

(三)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初级人才,1000元/月;

(四)具有硕士学位的中初级人才,500元/月;

(五)具有学士学位的中初级人才,200元/月。

高、中初级人才租住公共租赁住房或者领取租房补贴的期限均不超过3年。

第十八条 高、中初级人才公共租赁住房、租房补贴实行集中受理审查制度。

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每在市政府网站和本部门政府网站公布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数量、位置、受理期间、受理地点等信息,以及租房补贴的受理期间、受理地点等信息。

第十九条 高、中初级人才按照下列程序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一)用人单位持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计划生育责任书等材料,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申请报告及申请表。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用人单位所属产(行)业影响力、产(行)业紧缺程度、纳税贡献大小及其人才录用等情况,结合公共租赁住房供应数量,在30个工作日内确定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方案并在本部门政府网站上公布。对用人单位经批准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由用人单位符合申请条件的人才优先承租。

(三)用人单位依据配租方案中确定的住房数量,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报材料进行查验,确定本单位申请住房的人员名单,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三)、(四)、(五)、(七)、(十)、(十一)项规定的材料及经用人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申请人信息材料。逾期未提交的,视为放弃本次申请。

(四)市住房保障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在3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享受本市住房优惠政策情况、本市住房情况、缴交社会保险进行核查。

(五)核查合格的,审核结果在市住房保障部门政府网站上公示5个工作日。

(六)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市住房保障部门与用人单位签订为期3年的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用人单位依照租赁合同向市住房保障部门交纳3个月的租金作为保证金。

用人单位需要变更入住人的,应当在变更前按照前款第(三)项规定进行查验、提交材料,经市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变更入住人。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或者申请人需要提前终止租赁合同的,应当书面通知市住房保障部门,按照合同约定退回住房,经核查没有违规违约行为的,市住房保障部门收房后,退回保证金。

租赁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或者申请人按约定退房且没有违规违约行为的,市住房保障部门收房后,退回保证金。用人单位在合同期满后仍有租房需求的,应当在合同期满前3个月按照本办法规定提出申请。

申请人有严重违法行为不适宜享受人才安居政策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可退回保证金,单方终止租赁合同。

第二十一条 高、中初级人才按照下列程序申请政府租房补贴:

(一)申请人通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后,由用人单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三)、(四)、(五)、(七)、(十)、(十一)、(十二)项规定的材料。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在4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享受本市住房优惠政策情况、本市住房情况、缴交社会保险进行核查。

(三)核查合格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在本部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四)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通知用人单位同意给予申请人租房补贴。租房补贴按月直接划入申请人个人账户。当年未领到租房补贴的,下一财政一次性补领上一应发的租房补贴。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在领取租房补贴期间离开原用人单位的,用人单位应当自其离职之日起15日内书面通知市住房保障部门。市住房保障部门暂停发放其租房补贴。

申请人又被本市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名录内用人单位录用的,由新用人单位持规定申请材料,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继续发放剩余租房补贴。经审核无误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通知新用人单位同意继续给予申请人租房补贴。暂停发放租房补贴期间,不计入租房补贴时间。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申请人以隐瞒或者虚报学历、职称、人才认定文件、社保、户籍、住房等情况的方式弄虚作假提出申请,或者以弄虚作假、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骗取本办法规定的人才安居优惠政策的,依照《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理。

涉嫌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可以直接移送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四条 取得免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或者货币补贴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并单方解除房屋租赁、购房补贴协议或者终止发放租房补贴,收回免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

(一)人才认定文件被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撤销的;

(二)申请人被处以刑罚处罚不宜享受住房保障政策的。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万元罚款,在下一内不再受理该单位为其员工提出的公共租赁住房、租房补贴申请:

(一)隐瞒事实,帮助其员工提交申请或者骗取实物配置的;

(二)向本单位不符合条件者或者非本单位员工出租、出借公共租赁住房的;

(三)未及时查处其员工违规转租、出借公共租赁住房行为的;

(四)用人单位擅自调整入住人的;

(五)擅自改建、扩建或装修租赁房屋或者改变租赁房屋用途的;

(六)利用公共租赁住房从事非法活动的。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处3万元罚款,在下一内不再受理该单位为其员工提出的公共租赁住房、租房补贴申请:

(一)为本单位不符合条件或非本单位员工申请租房补贴的;

(二)申请人在领取租房补贴期间离开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未按本办法规定通知市住房保障部门的。

发生前款规定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市住房保障部门退回申请人已领取或者多领取的租房补贴款,并可以依法向申请人追偿。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及人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除依法进行处罚外,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将其纳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在本部门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示,同时将公示内容抄告其所属单位和征信机构。

征信机构应当依法将申请人违法行为在征信记录中作不良行为记录。

第二十八条 有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不按规定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自有形式的住房包括已经取得房地产证或者购买但未拥有完全产权的政策性住房、集资房、拆迁安置房、军产房、自建私房、商品住房等。

本办法所称政策性住房是指各类带有政策优惠性质的住房,包括准成本房、全成本房、社会微利房、全成本微利房、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型商品房等。

本办法所称购房优惠政策,包括购买过政策性住房或者享受过购房补贴政策。本办法施行前针对高层次人才实行的购房贴息视为本办法规定的租房补贴。

本办法所称新引进的高级人才,是指在2010年5月14日后与本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在此时间后首次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的高级人才。

第三十条 本办法涉及的相关申请材料如下:

(一)申请报告及申请表;

(二)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出具的人才认定证书;

(三)毕业证、学位证及有效鉴定、认定文件;

(四)社会保障或者医疗保险卡(港、澳、台同胞以及外籍人士可以提供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作为替代);

(五)劳动合同;

(六)申请人(配偶)身份证、户籍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已婚人员需提交结婚证,非本市户籍需另行提交居住证,港、澳、台同胞以及外籍人士应当提供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身份证明,可以不提供计划生育证明;

(七)申请人(配偶、未成年子女)身份证、户籍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已婚人员需提交结婚证,非本市户籍需另行提交居住证,港、澳、台同胞以及外籍人士应当提供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身份证明,可以不提供计划生育证明;

(八)申请人、配偶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的声明;

(九)申请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的声明;

(十)申请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的声明;

(十一)用人单位担保文件;

(十二)经登记或者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

已经提交的经登记或者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期限到期的,申请人须在房屋租赁合同期限届满10日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新的经登记或者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逾期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停发其租房补贴。

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制定本条第一款第(一)、(八)、(九)、(十)、(十一)项规定材料的格式文本,并在本部门网站公布供申请人及用人单位下载使用。

第三十一条 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理机构应当结合本区实际,参照本办法或者另行制定具体办法实施人才安居。

各区与用人单位、人才签订的人才安居相关合同应当抄送市住房保障部门备案。

第三十二条 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在市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中初级人才和新引进的高级人才,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一)、(二)项、第二款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租住公共租赁住房,但不可以申请租房补贴。

第三十三条 人才安居的具体实施形式、条件、标准、程序确需调整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提出调整方案,经市人才安居工作联席会议审议后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三十四条 人才安居政策与其他住房保障政策不可以同时享受。

各类人才已享受广东省有关人才住房货币补贴的,在享受本市人才安居政策时应当扣除广东省人才住房货币补贴金额。

本办法施行以前本市有关人才住房政策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篇2:《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全文

第229号

《深圳市人才安居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五届二十九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市长 许勤

二〇一一年四月十一日

深圳市人才安居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根据《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运用市级财政资金和市政府筹措的其他资金、实物,对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实行人才安居的活动。

本办法所称的人才根据《深圳市人才认定办法》进行认定。

第三条 市住房保障部门负责人才安居申请的受理、审核、分配及监管;负责定期向社会公布人才安居实施情况;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全市统一的人才安居信息系统,逐步实现全市人才的身份、户籍、婚姻、社会保险、住房情况和住房保障情况等信息共享,逐步实现人才安居网上申请、受理、查询、公示、投诉、监督等功能;负责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定期开展人才安居执行情况的核对和检查。

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定期拟订本行业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名录。

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负责牵头制定人才认定标准,根据市住房保障部门的要求提供人才参加医疗保险情况。

市财政部门负责会同市住房保障部门制定人才安居货币补贴计划,并按计划向市住房保障部门安排货币补贴资金。

市规划国土、公安、卫生人口计生部门负责根据市住房保障部门的要求,分别提供实施人才安居必需的住房产权登记、户籍、计划生育等相关情况。第四条 市人才安居工作联席会议由市政府分管领导召集,市住房保障部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市财政部门、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等参加,研究审议人才安居有关重大事项,日常工作由市住房保障部门负责。

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拟订的本行业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名录,由市住房保障部门汇总形成本市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名录草案,经市人才安居工作联席会议审议报市政府审定后,对外公布。

第五条 人才安居采取实物配置和货币补贴两种方式实施。

实物配置包括免租住房、产权赠与、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和购买安居型商品房等形式,货币补贴包括购房补贴和租房补贴等形式。

第六条 人才已婚的,应当以家庭为单位申请租住公共租赁住房或者享受购房优惠政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应当作为共同申请人。

每个家庭只能租住一套公共租赁住房,只能享受一次购房优惠政策;人才同时符合租房补贴、公共租赁住房申请条件的,只可以享受一种安居形式,不可以重复享受;申请人及其配偶均符合申请条件的,可以各自申请享受租房补贴政策。人才同时符合多个人才层级的,按照其最高人才层级实施人才安居,但其自愿按照低人才层级申请的,不可以按照高人才层级再次申请;人才层级提升后,符合本办法规定条件、标准的,可以再次申请人才安居。

人才自愿承租或者购买低于其人才层级所对应的面积标准住房的,低于面积标准部分不予补偿。

第二章杰出人才安居

第七条 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的杰出人才,可以按照下列程序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免租入住200平方米的住房:

(一)申请人通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后,由用人单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二)、(六)、(八)、(十一)项规定的材料。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配偶是否享受过本市购房优惠政策的情况进行审核。

(三)审核合格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在10个工作日内安排住房,与用人单位、申请人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抄送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市财政部门。

第八条 杰出人才免租住房房屋租赁合同租赁期限不超过10年;10年期限届满后可以续租。租住免租住房的,不得转租。免租期间发生的物业管理、水电气等费用由承租人自行负担。

杰出人才离开原用人单位未退房的,在被本市新用人单位录用之前,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向市住房保障部门交纳50%租金,一年后仍未被本市新用人单位录用的,按照市场租赁指导价向市住房保障部门交纳租金。

第九条 杰出人才在本市工作居住满10年,或者经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认定作出突出贡献且入住后在本市工作居住满5年的,可以通过其用人单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二)、(六)、(八)、(十一)项规定的材料,申请赠与所租住房的房屋产权。

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对符合赠与产权条件的,提交市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审定。

经审定同意赠与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申请人签订房屋产权赠与合同。房屋产权赠与合同抄送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市财政部门,原房屋租赁合同自行解除。

第三章领军人才安居

第十条 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领取过领军人才租房补贴的领军人才可以参照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程序申请免租3年的住房,其中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须具有本市户籍。

领军人才免租住房建筑面积标准为:

(一)国家级领军人才150平方米左右;

(二)地方级领军人才100平方米左右;

(三)后备级人才80平方米左右。

领军人才及其用人单位应当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二)、(四)、(五)、(六)、(八)、(十一)项规定的材料。

第十一条 领军人才免租住房免租期内的管理,参照第八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执行。

免租期届满后需续租的,领军人才应当通过其用人单位,提交本办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的材料申请续租。经市住房保障部门审查符合规定条件的,签订租期不超过3年的房屋租赁合同,租金按照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计算。

第十二条 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的领军人才,在本市购买商品住房的,可以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购房补贴,其中地方级领军人才、后备级人才须具有本市户籍。

领军人才应当按照下列程序申请购房补贴:

(一)申请人通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后,由用人单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二)、(四)、(五)、(六)、(八)、(十一)项规定的材料,以及房地产证或者房地产买卖合同(权利人或者买受人为申请人)、用人单位足额发放由其分担的购房补贴书面证明文件及凭证。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及其配偶是否享受过本市购房优惠政策的情况进行核查。

(三)核查合格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在本部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四)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用人单位、申请人签订购房补贴合同。购房补贴合同抄送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市财政部门、市房地产登记机关。

(五)购房补贴合同签订后,市住房保障部门向领军人才一次性发放30%的购房补贴,剩余70%在5年内按等额发放,由领军人才持本人身份证和购房补贴合同于年末到市住房保障部门领取。

第十三条 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租住过免租住房的领军人才,可以按照下列程序申请3年的租房补贴:

(一)申请人通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后,由用人单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二)、(四)、(五)、(六)、(八)、(十一)、(十二)项规定的材料。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及其配偶是否享受过本市购房优惠政策、是否在本市租住过免租住房等情况进行审核。

(三)审核合格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在本部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四)公示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通知用人单位、申请人签订租房补贴合同。租房补贴按月直接划入申请人个人账户。当年未领到租房补贴的,下一财政一次性补领上一应发的租房补贴。

第十四条 购房补贴不超过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住房建筑面积标准购房价的50%,由政府和用人单位分别承担80%和20%,购房单价以申请时市规划国土部门公布的上一市场普通商品住房平均价格计算。

领军人才租房补贴标准为:(一)国家级领军人才4800元/月;(二)地方级领军人才3200元/月;(三)后备级人才2560元/月。

第十五条 购房补贴合同签订后,领军人才在本市工作满10年的,所购房屋产权可以转让。领军人才在本市工作未满10年申请办理房地产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因按揭而进行的抵押登记除外)的,市房地产登记机关应当暂缓登记。

领军人才在领取购房补贴、租房补贴期间离开原用人单位的(退休的除外),原用人单位应当自其离职之日起15日内书面通知市住房保障部门。市住房保障部门暂停发放其购房补贴、租房补贴。

领军人才被本市新用人单位录用后,由新用人单位持人才社会保险卡、劳动合同、身份证明等材料,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继续发放剩余购房补贴、租房补贴。经审核无误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与新用人单位、人才签订购房补贴补充协议或者通知领军人才,并继续发放剩余购房补贴、租房补贴。

暂停发放购房补贴、租房补贴期间,不记入补贴时间。

第四章高级人才和中初级人才安居

第十六条 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的中初级人才和新引进高级人才,工作单位属于本市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名录范围,且其职称、学位、年龄条件符合以下规定的,可以申请租住公共租赁住房或者领取租房补贴:

(一)新引进的高级人才(以下简称高级人才):正高级职称且未满46周岁,副高级职称且未满41周岁;

(二)中初级人才:国内外全日制高校毕业,博士未满36周岁,硕士未满31周岁,学士未满26周岁。

前款所列年龄条件,以申请的1月1日为审查、判断时点。

高、中初级人才购买安居型商品房的条件、标准、程序及监督管理等,按照本市安居型商品房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高、中初级人才家庭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60平方米;单身高、中初级人才租住公共租赁住房,建筑面积一般不超过40平方米。一套住房可以安排多人租住,但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10平方米。

用人单位所在片区有空置公共租赁住房的,应当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无空置公共租赁住房的,方可申请租房补贴。高、中初级人才租房补贴标准为:

(一)具有正高级职称的高级人才,2000元/月;

(二)具有副高级职称的高级人才,1500元/月;

(三)具有博士学位的中初级人才,1000元/月;

(四)具有硕士学位的中初级人才,500元/月;

(五)具有学士学位的中初级人才,200元/月。高、中初级人才租住公共租赁住房或者领取租房补贴的期限均不超过3年。

第十八条 高、中初级人才公共租赁住房、租房补贴实行集中受理审查制度。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每在市政府网站和本部门政府网站公布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数量、位置、受理期间、受理地点等信息,以及租房补贴的受理期间、受理地点等信息。

第十九条 高、中初级人才按照下列程序申请公共租赁住房:

(一)用人单位持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企业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文件,计划生育责任书等材料,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申请报告及申请表。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用人单位所属产(行)业影响力、产(行)业紧缺程度、纳税贡献大小及其人才录用等情况,结合公共租赁住房供应数量,在30个工作日内确定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方案并在本部门政府网站上公布。对用人单位经批准利用自有建设用地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由用人单位符合申请条件的人才优先承租。

(三)用人单位依据配租方案中确定的住房数量,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报材料进行查验,确定本单位申请住房的人员名单,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三)、(四)、(五)、(七)、(十)、(十一)项规定的材料及经用人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申请人信息材料。逾期未提交的,视为放弃本次申请。

(四)市住房保障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在3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享受本市住房优惠政策情况、本市住房情况、缴交社会保险进行核查。

(五)核查合格的,审核结果在市住房保障部门政府网站上公示5个工作日。

(六)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市住房保障部门与用人单位签订为期3年的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用人单位依照租赁合同向市住房保障部门交纳3个月的租金作为保证金。

用人单位需要变更入住人的,应当在变更前按照前款第(三)项规定进行查验、提交材料,经市住房保障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变更入住人。

第二十条 用人单位或者申请人需要提前终止租赁合同的,应当书面通知市住房保障部门,按照合同约定退回住房,经核查没有违规违约行为的,市住房保障部门收房后,退回保证金。

租赁合同期满后,用人单位或者申请人按约定退房且没有违规违约行为的,市住房保障部门收房后,退回保证金。用人单位在合同期满后仍有租房需求的,应当在合同期满前3个月按照本办法规定提出申请。申请人有严重违法行为不适宜享受人才安居政策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可退回保证金,单方终止租赁合同。

第二十一条 高、中初级人才按照下列程序申请政府租房补贴:

(一)申请人通过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用人单位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材料进行查验后,由用人单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本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一)、(三)、(四)、(五)、(七)、(十)、(十一)、(十二)项规定的材料。

(二)市住房保障部门会同市规划国土、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在4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享受本市住房优惠政策情况、本市住房情况、缴交社会保险进行核查。

(三)核查合格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在本部门政府网站向社会公示5个工作日。

(四)公示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通知用人单位同意给予申请人租房补贴。租房补贴按月直接划入申请人个人账户。当年未领到租房补贴的,下一财政一次性补领上一应发的租房补贴。

第二十二条 申请人在领取租房补贴期间离开原用人单位的,用人单位应当自其离职之日起15日内书面通知市住房保障部门。市住房保障部门暂停发放其租房补贴。申请人又被本市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名录内用人单位录用的,由新用人单位持规定申请材料,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继续发放剩余租房补贴。经审核无误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通知新用人单位同意继续给予申请人租房补贴。暂停发放租房补贴期间,不计入租房补贴时间。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三条 申请人以隐瞒或者虚报学历、职称、人才认定文件、社保、户籍、住房等情况的方式弄虚作假提出申请,或者以弄虚作假、贿赂等不正当手段骗取本办法规定的人才安居优惠政策的,依照《深圳市保障性住房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处理。

涉嫌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可以直接移送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十四条 取得免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或者货币补贴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并单方解除房屋租赁、购房补贴协议或者终止发放租房补贴,收回免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

(一)人才认定文件被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撤销的;

(二)申请人被处以刑罚处罚不宜享受住房保障政策的。

第二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万元罚款,在下一内不再受理该单位为其员工提出的公共租赁住房、租房补贴申请:

(一)隐瞒事实,帮助其员工提交申请或者骗取实物配置的;

(二)向本单位不符合条件者或者非本单位员工出租、出借公共租赁住房的;

(三)未及时查处其员工违规转租、出借公共租赁住房行为的;

(四)用人单位擅自调整入住人的;

(五)擅自改建、扩建或装修租赁房屋或者改变租赁房屋用途的;

(六)利用公共租赁住房从事非法活动的。

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处3万元罚款,在下一内不再受理该单位为其员工提出的公共租赁住房、租房补贴申请:

(一)为本单位不符合条件或非本单位员工申请租房补贴的;

(二)申请人在领取租房补贴期间离开用人单位,用人单位未按本办法规定通知市住房保障部门的。发生前款规定情形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市住房保障部门退回申请人已领取或者多领取的租房补贴款,并可以依法向申请人追偿。

第二十七条 用人单位及人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本办法规定的,除依法进行处罚外,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将其纳入不良行为记录,并在本部门政府网站上向社会公示,同时将公示内容抄告其所属单位和征信机构。

征信机构应当依法将申请人违法行为在征信记录中作不良行为记录。

第二十八条 有关监管部门工作人员不按规定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所称自有形式的住房包括已经取得房地产证或者购买但未拥有完全产权的政策性住房、集资房、拆迁安置房、军产房、自建私房、商品住房等。

本办法所称政策性住房是指各类带有政策优惠性质的住房,包括准成本房、全成本房、社会微利房、全成本微利房、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型商品房等。

本办法所称购房优惠政策,包括购买过政策性住房或者享受过购房补贴政策。本办法施行前针对高层次人才实行的购房贴息视为本办法规定的租房补贴。本办法所称新引进的高级人才,是指在2010年5月14日后与本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在此时间后首次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的高级人才。

第三十条 本办法涉及的相关申请材料如下:

(一)申请报告及申请表;

(二)市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出具的人才认定证书;

(三)毕业证、学位证及有效鉴定、认定文件;

(四)社会保障或者医疗保险卡(港、澳、台同胞以及外籍人士可以提供个人所得税完税凭证作为替代);

(五)劳动合同;

(六)申请人(配偶)身份证、户籍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已婚人员需提交结婚证,非本市户籍需另行提交居住证,港、澳、台同胞以及外籍人士应当提供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身份证明,可以不提供计划生育证明;

(七)申请人(配偶、未成年子女)身份证、户籍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已婚人员需提交结婚证,非本市户籍需另行提交居住证,港、澳、台同胞以及外籍人士应当提供护照或者其他合法身份证明,可以不提供计划生育证明;

(八)申请人、配偶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的声明;

(九)申请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的声明;

(十)申请人(配偶、未成年子女)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的声明;

(十一)用人单位担保文件;

(十二)经登记或者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

已经提交的经登记或者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期限到期的,申请人须在房屋租赁合同期限届满10日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新的经登记或者备案的房屋租赁合同,逾期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停发其租房补贴。

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制定本条第一款第(一)、(八)、(九)、(十)、(十一)项规定材料的格式文本,并在本部门网站公布供申请人及用人单位下载使用。

第三十一条 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理机构应当结合本区实际,参照本办法或者另行制定具体办法实施人才安居。

各区与用人单位、人才签订的人才安居相关合同应当抄送市住房保障部门备案。

第三十二条 在本市未拥有任何形式自有住房,未在本市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在市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中初级人才和新引进的高级人才,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一)、(二)项、第二款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租住公共租赁住房,但不可以申请租房补贴。第三十三条 人才安居的具体实施形式、条件、标准、程序确需调整的,市住房保障部门应当提出调整方案,经市人才安居工作联席会议审议后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三十四条 人才安居政策与其他住房保障政策不可以同时享受。

各类人才已享受广东省有关人才住房货币补贴的,在享受本市人才安居政策时应当扣除广东省人才住房货币补贴金额。

本办法施行以前本市有关人才住房政策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主题词:法制 人才安居△ 办法 令 分送:国务院法制办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法制办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4月11日

篇3:《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全文

10月9日, 隶属于深圳市国资委、由市住建局管理的国有独资企业——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 (以下简称“安居集团”) 正式成立。成立安居集团是贯彻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批准通过的《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和《人才安居房集团有限公司组建方案》, 关于“成立专门从事人才安居房投资建设、运营管理的政策性市属国有独资公司, 重点打造人才安居房投融资、建设和收购平台”政策的重要步骤。

二、供给缺口倒逼住房保障体制革新

安居集团的成立是深圳市住房保障供应缺口倒逼、供应管理机制亟待创新、资金空间来源走向多样化和需要灵活处理的结果。目前, 深圳住房供应无法满足住房需求, 根据《深圳市“十三五”住房建设规划》, 预计在“十三五”期间, 深圳商品住房需求规模将达到89.8万套, 其中新建商品住房购房需求大约4400万平方米, 共计55万套。但是, 结合供地计划和潜力, “十三五”期间新增商品住房不会超过30万套, 其余部分全部要靠“减少存量”的城市更新。这意味着, 存量商品房基数减少, 商品房供应短缺叠加城市更新, 将导致需求驱动、成本推动和结构调整 (高价商品房取代低价存量房) 下的房价报复性上涨。反过来, 房价继续上涨的话, 对于深圳“创新型”国际城市的目标来说是莫大打击。深圳市委组织部的报告显示, “十三五”期间, 能否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将是保持深圳核心竞争力的最大筹码。为此, 深圳将引进大约132万名本科以上学历的、技能型的人才, 这将是历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才工程。在深圳高房价、资产收益拉大收入差距的背景下, 住房才是最大的资产, 安居才能真正乐业和留住人才。

三、人才战略和现状需要加大保障的力度

目前, 深圳的高房价已经引发了人才外流、企业外迁等现象。未来, 类似于互联网、金融业、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对于实体资本投入的需求下降, 对于智力资本投入的需求上升。当前, 影响智力资本流入某地的最大因素或成本, 就在于住房。深圳高房价与周边低房价的“水位落差”很明显, 企业和人才“择水草丰美”之地而居是全球规律, 我国30多年外向型经济大发展和成为“世界工厂”, 靠的是劳动力、土地、环境的低成本。近期, 富士康、苹果等新兴企业部分总部由中国迁往印度, 华为、中兴、比亚迪等部分总部迁出深圳绝非偶然。

由此, “十三五”期间, 深圳提出要新增筹集建设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40万套, 其中人才安居房30万套, 总建筑面积2600万平方米, 相当于深圳特区建立以来政策性住房的总和, 并希望以大规模保障房建设, 缓冲近年来房价暴涨100%~150%后住房困难人群扩大、人才引入成本上升、优质人才和企业被高房价“逼走”的可能。同时, 在房价高企、新增土地供应短缺 (从2011年起未来十年每年只能拿出4平方公里) 的背景下, 由政府主导供应, 以新增供地建设和开发商代建的传统模式, 空间不允许, 供应的效率也越来越低, 前面两个“五年规划”就是例证。

根据深圳市住建局不完全统计, 截至2015年底, 深圳保障性住房及货币补贴覆盖率仅有16%, 低于国家《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提出的20%的要求。在深圳房价收入比超过20倍、房价水平已比肩国际大城市, 但收入水平仅为后者1/5~1/4的情况下, 深圳理应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的范围和力度。深圳市住建局测算, “十三五”期末, 保守估计深圳常住人口将达到1200万, 实现保障人口达到20%, 深圳保障房供应缺口30万~40万套。如此大规模下, 必须要创新供应模式。

四、存量盘活需要企业化的机制

目前深圳5.4亿平方米的存量住房中, 51%的部分 (2.7亿平方米) 为原农村私房 (俗称“小产权房”) 。目前, 掌握在原农村集体经济继受组织 (村股份公司) 约390平方公里 (占深圳可建设用地1/3) 的土地, 有300平方公里属于“飞地”, 目前处于“政府拿不走、企业不能用”的低效状态。要达到深圳市地均产值超过1亿美元, 彻底实现土地城市化的话, 这些被称为历史遗留问题的区域亟待改造。未来20年, 深圳计划将解决一半原农村私房, 通过“赎买或上市-改造”的模式, 将这部分违规违法的住房向合规合法的人才住房转变, 毫无疑问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另外, 随着深圳产业结构的升级, 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在2015年达到了58.8%, 金融、物流、文化、高新技术等“四大支柱”贡献了GDP的65.5%。因此, 传统的基于成本优势的外向型产业、传统制造业应当逐步退出和外迁。但是, 改革开放30多年, 深圳从“三来一补”到后来发展外向型制造业, 诞生了大大小小数千个工业园区。近年来, 尽管工业园区效益下滑, 但由于房价上涨, 这些工业区都希望搭上房地产顺风车, 基于产业转型的“工改工”非常困难。

由此, 未来保障房建设的空间资源, 应该向城中村改造、产业园区升级改造中获取。但是, 高房价的背景下, 过去以城市更新为主的改造越来越难以为继。对于城中村而言, 与村集体继受单位股权合作、市场化回购、公共配套换空间等市场化的模式才是破解矛盾、合作共赢的坦途;对于工业区改造来说, 种子基金激活民间投资、参股开展规模化租赁经营、参股与企业共同开发 (包含PPP) 等等;对于人才住房供应主体来说, 房价越来越高、拆迁成本越来越高, 必须要探索资金来源和利用的新渠道, 通过向支付能力较强的人才配给, 至少实现投资收益内部平衡。

所有这几种情况下, 传统的政府主导的保障房建设套路, 已经完全不可行了, 成立企业化运营、市场化运作、政府做背书和保障, 引入市场化资金和机制的国有企业, 这是现有住房保障供求模式的转型路径。在资本金上, 由深圳市政府出资的300亿元资金已到位, 后续将再追加700亿元投入。这1000亿元将完全是种子资金, 其目的并非在盈利, 而在于以少量国企资金叠加政府背书, 以市场化机制, 不回避亏损, 吸引社会主体和市场资金, 释放出社会参与人才住房建设的动力。

比如, 在深圳人才集中的产业或科技园区, 我们正在探索研究加大针对园区员工定向配租的比例, 研究调整闲置商业用房、工业厂房转为租赁住房, 完善相关配套, 鼓励规模化租赁经营, 构建“租售并举、先租后买、梯度消费”的住房供应新模式。目前, 很多产业或科技园区在国资委或下属企业管理之下, 多数处在升级和转型过程中。借助市场化的机制, 激励其向人才住房 (或租或售) 转型, 不仅能够盘活这些低效的物业, 还能降低企业用工成本、增加企业盈利。

目前, 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深圳湾软件产业基地, 计划将一栋创新型产业用房 (M0) 配套宿舍和公寓项目 (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 , 以“创客基地”的形式对外长期租赁, 并向全社会公开招标, 引入专业化的机构租赁和管理该栋宿舍, 主要解决园区及周边员工的住房需求。毫无疑问, 这是非常典型的盘活企业存量用房用地, 转向支持企业自身或园区内部就业人群住房问题的一条捷径。同时, 这也为企业找到了一条可持续经营的路子, 即规模化租赁经营。

五、安居集团——住房保障全面提速的标志

由安居集团与同为国资委下属的深圳投资控股对接, 研究市场化的、利于双方诉求 (人才住房供应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的合作机制, 这比政府直接参与, 要更加市场化、更加灵活和高效。安居集团的成立, 也是纠错深圳住房保障与住房市场失衡现状, 补缺住房保障并成为未来住房供应主渠道。根据《关于完善人才住房制度的若干措施》, 人才住房从原来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中单列出来, 并与现有保障性住房 (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赁住房) 平行, 建立深圳特色的住房供应新体系。

按照国家“住房保障保基本、防范住房福利陷阱”的最新原则, 深圳不该有介于商品房和保障房之间的人才住房。但是, 深圳是改革开放前沿阵地, 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一个狭小的“试验田”而诞生, 而并非像京沪穗一样是面积辽阔、历史沉淀厚重的国际化大城市。问题是, 谁也没有想到深圳会成为后来居上的国际化大都市, 产业转型的先锋城市、中国“硅谷”、创业创新氛围最好和基础最扎实的城市。

篇4:《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全文

来源:网易 | 2014-12-18 09:15 编辑:卢善娟 有0人参与

分享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日前,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分别对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新引进人才的安居作出安排。杰出人才住安居房十年后可申请房屋赠与,国家级领军人才每月可领4800元租房补贴,新入职且符合条件的本科生可领取6000元住房补贴。

据悉,该办法将于明年元旦起正式实施,2011年6月实施的《深圳市人才安居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杰出人才:申请租房可免租金住10年

2011年6月1日,深圳出台实施《人才安居暂行办法》,为人才安居工作探索经验。日前经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的《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暂行办法作出了部分修改。根据《办法》,深圳人才安居采取实物配置和货币补贴两种方式实施。实物配置包括免租金租住、产权赠与、租住公租房和购买安居型商品房等形式;货币补贴包括购房补贴和租房补贴等形式。

《办法》指出,未在深圳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的杰出人才,可申请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最长可以免租金住10年。如果杰出人才住满10年,而且在工作岗位上有突出表现,可以通过用人单位向住房保障部门申请赠与所租住房。如果市人才安居工作联席会议审定同意赠与,杰出人才将获赠房产。

领军人才:租房补贴每月最高4800元

深圳把领军型人才划分为三类,包括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和后备级人才,《办法》针对三类人才也给出了差别化的安居政策。其中,符合条件的国家级、地方级和后备级人才都可以享受免租金住房3年,但面积略有不同,分别是150平方米、100平方米和80平方米。住满3年后,领军人才还可以最多续租3年。如果领军人才想自行租房,还可以申请租房补贴,三类领军人才的标准分别为每月4800元、3200元和2560元。

在拥有不超过1套商品房的情况下,领军人才还可申请购房补贴,补贴资金由领军人才用人单位和政府平摊。同时,政府对补贴金额的上限作了规定,一名国家级领军人才,最多可以每年领15万元购房补贴,累计5年75万元。《办法》指出,领军人才拿着政府提供的房补买房时,前期的公租房租金需要抵扣。另外,领军人才拿补贴款购买的安居房,若在10年内交易,必须退回房补。

新引进人才:本科生符合条件可领6000元

大学毕业生刚入职,收入低,租房压力大,也是安居政策重点关照的对象。《办法》提出,深圳接收的应届毕业生、新调入的在职人才、新引进的归国留学人员,如果学历在本科以上,具有深圳户籍而且没有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正在租住公租房,可申请租房补贴。其中,本科、硕士和博士分别可以领到6000元、9000元和12000元。

《办法》提出,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申请经审核合格后,由人力资源部门发放50%补贴。首次补贴发放半年后,经审核申请人户籍仍在深圳、未正在租住公租房且已累计缴纳3个月社会保险的,由人力资源部门发放剩余补贴,经审核不符合条件的,不再发放剩余补贴。

公租房:政府可将公租房卖给企业

《办法》提出,公租房可以通过个人轮候、重点企事业单位定向配租(售)等方式面向人才出租。其中,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名单由深圳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市政府重点扶持产业政策拟定,经市人才安居工作联席会议审议并报市政府批准后对外公布。一旦被确定为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该单位可自行配租公租房,统一缴纳租金。《办法》还提出,市、区住房保障部门可以将公租房或安居房出售给经本级政府批准的企事业单位。

根据《办法》,住房保障部门应当每年在本级政府网站和本部门政府网站公布面向重点企事业单位配租(售)的公租房的数量、位置以及配租(售)情况。定向配租(售)的承租(买受)单位应当将本单位配租公租房的条件、程序以及结果等在本单位网站或者信息公告栏公示,并将配租结果报住房保障部门备案。此举旨在提升公租房配租(销售)的透明度,确保资源分配公平。

骗取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罚款3万

新《办法》指出,相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对虚报学历等材料骗取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者,由人力资源部门处3万元罚款;向本单位不符合条件员工或者非本单位员工出租配租(售)住房等行为,由住房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处3万元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10万元罚款,提请取消其重点企事业单位资格。

相关报道: 《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明年1月1日实施 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有较大调整 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备受社会关注的《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将于2015年1月1日起实施。新引进人才补贴方式等条款有所调整,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可分别获得6000、9000、12000元租房补贴。受访者反映新政策比正在实施的《深圳市人才安居暂行办法》更为人性化。

杰出人才可申请免租金租住200平方米左右住房

新《办法》对杰出人才的安居政策基本延续了《暂行办法》相关条款。《办法》规定,本人及共同申请人在本市未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的杰出人才,可申请免租金租住建筑面积200平方米左右的住房。免租金期限累计不超过10年。免租金期限届满后可以续租3年,但应当按照公租房租金标准缴交租金。

《办法》明确,杰出人才签订免租金住房租赁合同后,在本市全职工作满10年,贡献突出并取得本市户籍的,可通过用人单位向市住房保障部门申请赠与所租住房。经审核符合赠与条件的,市住房保障部门提交市人才安居工作联席会议审定。经审定同意赠与的,由市住房保障部门与杰出人才签订住房赠与合同。

领军人才购房最高补贴75万元

本人及共同申请人在本市未享受过购房优惠政策、未拥有商品住房、未领取过领军人才租房补贴的领军人才,可申请租住免租金住房3年。国家级、地方级领军人才及后备级人才免租金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不超过150平方米、100平方米、80平方米。

符合相关条件的领军人才也可选择申请累计不超过3年房租的货币补贴,国家级、地方级领军人才及后备级人才租房补贴标准分别为4800元/月、3200元/月、2560元/月。租房补贴由市住房保障部门按季度发放。

领军人才购房补贴由用人单位和政府按照1∶1的比例分担,政府根据用人单位实际补贴情况确定补贴金额,但政府补贴金额不超过相关标准,即国家级领军人才每年15万元、总额75万元,地方级领军人才每年10万元、总额50万元,后备级人才每年8万元、总额40万元。领军人才购房补贴发放方式有所调整,《暂行办法》规定购房补贴合同签订后,市住房保障部门向领军人才一次性发放30%的购房补贴、剩余70%在5年内按等额发放,新《办法》则要求总额在5年内按发放。此外,领军人才可申请购买安居型商品房,按我市安居型商品房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时,领军人才可以申请购买不超过90平方米的住房,且不参加安居型商品房轮候,住房面积不受家庭人数的限制。

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有调整

新《办法》有关新引进人才的租房补贴制度较《暂行办法》调整较大。新引进人才是指本市接收的应届毕业生、新调入的在职人才、新引进的归国留学人员。

《暂行办法》要求用人单位所在片区有空置公共租赁住房的,应当申请公共租赁住房,无空置公共租赁住房的,方可申请租房补贴,其中,具有副高、正高职称的高级人才分别按月补贴1500、2000元,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的中初级人才分别按月补贴1000、500、200元,租房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新《办法》则简化为三个层级,规定符合相关条件的新引进人才的租房补贴标准为本科6000元/人、硕士9000元/人、博士12000元/人。该租房补贴申请经审核合格后,由人力资源部门发放50%补贴。首次补贴发放半年后,经审核申请人户籍仍在本市、正在租住公租房且已累计缴纳3个月社会保险的,由人力资源部门发放剩余补贴。

市住建局领导日前做客深圳新闻网直播间时,介绍了本科生住房保障政策调整的部分内容,引发广泛关注。“新发放方式更能救急,毕竟租房时要预交两个月的押金、一个月的租金,对毕业生来说是一大笔钱。本科生6000元的补贴分两次集中发放,比按月发200元更为人性化。”多位受访对象如是表示。

重点企事业单位可定向配租

新《办法》增加了定向配租(售)的有关条款,提出公租房通过个人轮候、重点企事业单位定向配租(售)等方式面向人才出租。市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根据市政府重点扶持产业政策,定期拟订本行业人才安居重点企事业单位遴选条件及初选名录。各区政府根据本区重点扶持产业政策确定本区重点企事业单位名录。

篇5:《深圳市人才安居办法》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范保障性安居工程管理,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活动。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政府确定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管理部门(以下统称安居工程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财政、物价、国土资源、民政、公安、税务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依照规定的权限,负责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 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应当从我省省情出发,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满足基本住房需要;坚持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引导社会参与;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经济、适用、环保,确保质量安全;坚持分配过程公开透明,分配结果公平公正。

第二章 规划

第五条 市、县政府应当依据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本行政区保障性安居工程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报省安居工程管理部门备案。

年度实施计划以及项目开工和竣工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地址、建设方式和建设总套数等,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布。

第六条 市、县政府依据保障性安居工程发展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编制土地供应计划。

涉及新增建设用地的,应当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优先安排,单列指标,确保及时供地。

储备土地和收回使用权的国有土地,应当优先安排用于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以下统称保障性住房)建设。

禁止改变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用途。

第七条 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按照下列方式筹集:

(一)市、县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资金;

(二)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

(三)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照国家规定比例安排的资金;

(四)中央和省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

(五)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收入;

(六)保障性住房购房人上市交易所缴纳的土地收益等相关价款;

(七)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款;

(八)捐赠资金;

(九)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

第八条 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应当专项用于下列支出:

(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二)收购用作保障性住房的其他房屋;

(三)以货币补贴方式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支出;

(四)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的维护和管理;

(五)偿付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融资本息;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支出。

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筹集、拨付、使用、管理和租金收支,依法接受审计机关和有关部门的监督。

第九条 建设保障性住房应当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就学等需要,完善公共交通系统,按照规定同步配套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保障性住房户型设计应当符合户型小、功能齐、配套好、质量高、安全可靠的要求,合理布局,科学利用空间,满足各项基本居住功能。鼓励通过公开招标、评比等方式优选户型设计方案。

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应当提供简约、环保的基本装修,具备入住条件。

第三章 建设

第十条 廉租住房应当主要在经济适用住房以及普通商品住房小区中配建,也可以相对集中建设。市、县政府应当在用地规划和土地出让条件中明确规定建成后由政府收回或者回购。新建廉租住房套型建筑面积应当不超过50平方米。

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中小户型住房面向社会出租。

第十一条 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项目采取划拨、出让等方式供应土地。市、县政府应当事先规定建设要求、套型结构等,作为土地供应的.前置条件。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可以规划建设配套商业服务设施,统一管理经营。

新建普通商品住房项目,应当规划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具体配建比例和管理方式由市、县政府确定。

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开发区、产业园区,应当按照集约用地的原则,统筹规划,集中建设单元型或者宿舍型公共租赁住房,面向用工单位或者园区就业人员出租。

第十二条 市、县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群众生活水平、住房状况、家庭结构和人口等因素,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和各种套型的比例。经济适用住房单套的建筑面积应当不超过60平方米。

第十三条 市、县政府应当编制棚户区改造计划,并制定实施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棚户区改造计划纳入市、县政府保障性安居工程发展规划。

棚户区改造应当满足基本居住需要,尊重群众意愿,并按照节能、省地、环保的要求,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改造资金由政府适当补助,住户合理负担。

第十四条 市、县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农村危房改造规划,并建立农村危房改造农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确保农户档案及时、全面、准确录入系统。

第十五条 居住在农村危房中的农村分散供养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农村低保边缘户和其他贫困户,应列入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补助对象(以下简称补助对象)。

补助对象由农户自愿向村民委员会申请,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政府审核后,报县政府审批。补助对象基本信息和各审查环节的结果应当在村务公开栏公示。

第十六条 拟改造农村危房属整栋危房的,应当拆除重建,属局部危险的,应当修缮加固。重建房屋以农户自建为主,农户自建确有困难且有统建意愿的,乡(镇)政府应当帮助农户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统建。陆地边境一线农村危房改造重建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农村危房改造中,新建翻建或者修缮加固住房的建筑面积,应当控制在40至60平方米之间。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七条 农村危房改造建设应当执行农房抗震安全基本要求。符合农民生产生活习惯、体现民族和当地建筑风格、传承和改进传统建造工法,推进农房建设技术进步。

县政府应当组织技术力量编制可分步建设的农房设计方案并出台相关配套措施。乡(镇)建设管理员应当加强农房设计图纸审查,并对施工过程进行逐户现场检查。

改造后农户住房产权归农户所有,县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做好与经批准的危房改造农户签订合同。

第十八条 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

第四章 工程质量与安全

第十九条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实行招标投标制、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监理制,并遵守法定建设程序和技术标准规范。

项目法人对住房建设质量负永久责任,其他参建单位按照工程质量管理规定负相应责任。

第二十条 保障性安居工程参建各方,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按照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进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

实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责任终身制。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当在保障性安居工程施工现场出入口明显位置,设置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公示栏,向公众公示负终身责任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检测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等的姓名、职称、执业资格等。

工程竣工时,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设置工程质量永久性标识牌,标识牌应当载明工程名称、开竣工日期以及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名称、法人代表及工程项目负责人姓名。

未按照规定设置的,不得通过验收,不得办理竣工备案手续,不得交付使用。

第二十二条 保障性安居工程施工作业时,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和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在岗在位;监理单位应当制定监理工作细则,总监理工程师、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当在岗在位,实施旁站式监理。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按照保障性安居工程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量化考核规定并定期进行量化考核。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住宅分户验收有关规定和标准,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对保障性安居工程逐户验收,并建立台账。验收应包括各分部分项工程和各工程质量技术资料。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对建设单位分户验收结果进行检查核对,并对检查核对结果负责。

建设单位组织保障性安居工程验收时,应当按照规定实行专家评价验收制度。

第二十四条 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每月进行一次抽查,抽查比例不得低于当地保障性安居工程单位工程总数的1/3;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每季度普查一次。

省安居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定期组织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巡查。

第二十五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以及其他从业人员的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等事项。

施工单位应当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落实,建立安全生产管理档案。

第五章 分配与运营

第二十六条 市、县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居民收入、住房状况,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定期合理确定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并依法向社会公布。

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民政、公安、税务等部门完善住房保障申请、联合审核、公示、轮候、复核和失信惩戒制度。

第二十七条 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应当如实申报家庭住房、收入和财产状况,声明同意审核机关调查核实其家庭住房和财产等情况。审核机关调查核实申请人住房和金融资产、车辆等财产的,有关机构应当依法提供便利。符合保障对象条件的每一家庭只能申请一套保障性住房。禁止向不符合保障对象条件的家庭供应保障性住房。

第二十八条 保障性住房实行轮候分配制度,按照轮候号先后顺序出租或者出售。

经审核符合保障对象条件的家庭,市、县政府应当在合理的轮候期内安排保障性住房。具体轮候期限和办法由市、县政府确定并公布。

保障性住房的分配房源、分配方案及分配结果,由安居工程管理部门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第二十九条 保障性住房申请人在轮候期间,家庭人口、收入(资产)、住房等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保障对象条件的,应当如实向所在地市、县安居工程管理部门申报,退出轮候。

第三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在轮候时可以优先分配:

(一)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或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家庭;

(二)孤寡老人;

(三)申请家庭成员中有重点优抚对象或者获得省部级以上劳动模范、全国英模称号的;

(四)符合条件的单亲家庭;

(五)国家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一条 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标准,由市、县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平均租金、保障对象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其中,对符合条件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可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和市场平均租金给予补贴。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应当按月或者季度及时发放,确保每年12月25日前发放完毕。

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标准,由市、县政府结合当地实际,按照略低于同地段住房市场租金水平的原则确定。公共租赁住房租赁合同期限不超过5年。租赁合同期满后承租人仍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申请续租。

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租赁合同,应当载明租金、租期以及使用要求等内容。

第三十二条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满5年,购房人可转让经济适用住房,但应当按照届时同地段普通商品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差价的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土地收益等价款,具体交纳比例由市、县政府确定;政府可优先回购,重新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家庭出售。

限价商品住房的上市交易收益调节办法,由市、县政府制定。

第三十三条 市、县政府应当建立住房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完善保障性住房和保障对象档案,动态监测保障对象家庭人口、住房和经济状况变化情况。

第三十四条 保障性住房使用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使用住房,不得出租、转租、转借、调换、经营、转让保障性住房,不得擅自装修或者改变房屋用途,不得毁损、破坏和改变房屋结构和配套设施。

第三十五条 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经济状况改善,或者通过购置、继承、受赠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不再符合相应的保障对象条件的,应当在2个月内腾退。

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通过购置、继承、受赠等方式取得其他住房,不再符合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对象条件的,应当退出经济适用住房,或者补交土地收益等价款。

第三十六条 保障性住房小区可以结合住户实际情况,自主决定选择适合本小区条件的物业管理方式。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 省政府对市政府保障性安居工程实施情况实行绩效考核。市、县政府应当定期检查保障性住房使用情况。

第三十八条 省安居工程管理部门应当会同省监察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问责制度,对没有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相关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

第三十九条 安居工程管理部门应当配合统计等有关部门,建立保障性安居工程统计信息分析与发布制度,及时审核评估统计数据,做好统计信息分析与发布工作。

第四十条 安居工程管理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受理有关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举报或者控告,并依法及时查处。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申请保障性住房或者在轮候期间,不如实申报家庭人口、住房和财产等情况的或者家庭人口、住房和财产等情况变化后不申报的,由安居工程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对不符合保障标准的,取消其轮候资格。

第四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以弄虚作假等不正当手段获取保障性住房或者租赁补贴的,由安居工程管理部门解除保障性住房租赁、买卖合同或者租赁补贴协议,收回保障性住房或者补贴资金。

因前款规定被取消租赁补贴的,自解除合同之日起5年内,安居工程管理部门不予受理其住房保障申请;被收回保障性住房的,自保障对象搬迁之日起5年内不受理其保障性住房申请。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出租、转租、转借、调换、经营、转让保障性住房,擅自装修或者改变房屋用途,毁损、破坏和改变房屋结构和配套设施的,由安居工程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拒不改正的,按照有关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收回住房,并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罚:

(一)属于非经营活动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属经营活动,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3倍的罚款,但是最高不得超过3万元;没有违法所得的,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保障性住房承租户在接到办理入住手续通知后3个月内未办理手续并入住的,由安居工程管理部门取消其承租资格;承租的保障性住房无正当理由连续空置超过6个月的,由安居工程管理部门收回房屋。

第四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应当退出保障性住房的,自应当收回之日起按照市场租金标准缴交租金,并可给予3个月的过渡期;过渡期满仍拒不退出的,由安居工程管理部门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六条 安居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监察机关或者任免机关依照人事管理权限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二)不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

(四)有其他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所称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指为改善城乡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和环境而实施的、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建设,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工程。

廉租住房,是指政府为住房困难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补贴或者规定相对低廉租金的保障性住房。

公共租赁住房,是指限定建设标准和租金水平,面向符合规定的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出租的保障性住房。

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供应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限价商品住房,是指政府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商品住房用地时,提出限制销售价格、住房套型面积和销售对象等要求,由建设单位通过公开竞争方式取得土地,进行开发建设和定向销售的普通商品住房。

棚户区,是指集中连片简易结构房屋较多、建筑密度较大、基础设施简陋、房屋建成年限较长、使用功能不全和安全隐患突出的居住区域。具体包括城市棚户区、国有工矿棚户区、林业棚户区、国有垦区危房和中央下放地方煤矿棚户区等。

农村危房,是指农村中结构严重损坏或者承重构件危险,并随时可能丧失稳定和承载能力的,不能保证居住和使用安全的危险房屋。

上一篇:2011年学院领导元旦致辞下一篇:2022年治超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