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技讲座心得体会

2024-05-14

人文科技讲座心得体会(精选8篇)

篇1:人文科技讲座心得体会

科技人文艺术系列讲座心得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大学科技文化艺术系列讲座听讲心得

转眼之间已经到了大四,在三年多的学习生活中,有酸甜苦辣,有欢笑和泪水,有成功和挫折!有人总结,在任何一个学校,平庸的大学生是相似的,不平庸的大学生各有各的辉煌,我们不能满足于平庸,应该以更好的方式开始新一天, 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在每个上午醒来。大学,是我们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地方,在此,我们不仅应认真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能力,那么,“学者视野——周末科技文化艺术系列讲座”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拓展知识和视野的渠道。周末科技文化艺术系列讲座的开设,完善了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促进不同学科的交流。受邀开设讲座的嘉宾,都是各个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的讲座,涉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及数学、计算机科学、电子等自然科学,他们带领我们涉猎各个学术领域,开阔了我们学术视野。同时,讲座的开设为广大同学提供了一个向专家学者直接学习的机会。讲座时,我们们可直接与专家学者交流,不但可以获得知识,还可以从他们身上获得治学的方法,可以激励我们践行立志、修身、博学、报国。讲座的开设,还可以使文科生增加现代科技知识,理科生增强人文知识底蕴,通过听讲座,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我也在不知不觉中也听了十几次讲座了,听讲证上已经有好多小红章,回顾之前的讲座,我觉得其实我在其中收益良多,现在来谈谈我的心得。

大一刚开学,第一次拿到听讲证的时候,我不以为意。认为这个是什么鬼,有什么用,以至于一直把讲座什么的落在一边。一直等到13年3月我才去听了第一次讲座。目的也是非常的简单粗暴,就是为了拿学分。那时候白云校区的教学资源还是非常匮乏的,晚上七点的讲座,下午五点就已经座无虚席。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挺疯狂的。这是一种很错误的思想,是一种功利主义。后面几次也是功利主义作祟。其实在身边还是有很多这样的同学,每次一说到讲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有没有盖章,这样的思想是非常危险的。之后出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又开始倦怠了,隔了好久都没有去听过讲座。可能是因为经过了岁月的和社会的洗礼,我也少了一些当年的浮躁,我又再一次走进了科技文艺系列讲座的课堂,静下心,好好的去体会,去感悟。我发现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去拓展知识,开拓视野。同时也在懊悔,为自己以前的被功利主义驱使的行为感到羞愧。

其实在大学生活里,有很多渠道,很多方法去获取信息和知识来拓宽视野。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一名大学生,获得一些信息的来源很大部分都来源网上,虽然能够上网获得很多的资料,但是网上的东西其真伪还得有一定的阅历才能辨别出来。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去听听讲座获得一些信息的来源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去听讲座也要有选择性的,不要盲目的。每一次讲座,都有可供我们借鉴的地方,当然并不是每个讲师讲的每一观点都是对,最起码有一些观点我个人并不是很赞同。但毕竟每次讲座都是经过讲师的精心准备过,就算有和自己观点不同的地方,也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在这十次听讲座的过程中,有一些讲座的具体内容我自己都忘记的,但有一些却留个我很深刻的印象。

在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日本侵略了中国,罪行累累。中华儿女恨不得把他抽筋扒皮。就算是现在还是有很多国人都有一种仇日心理,敌对心理,特别是近年安倍晋三的上台,他的种种行为,更是刺激了很多年青人。所以当我看到曾志灵教授的关于日剧以及日本文化的讲座时,特别感兴趣。作为一个留学日本的学者,我想对于日本文化,他是很有发言权的。静下心来,慢慢思考,其实你会发觉其实日本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不能只是一味的仇视,然后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比如说,危机教育:日本因其地域和物产的匮乏,从小就对孩子进行一种优患教育,明确告诉你我们什么资源也没有,要生存就要去争取,去创造,永远要靠自己而不能靠他人。还有就是虚心学习:向德国学习,走德国式的军国主义道路的建国方针,这也成为日本后来对外侵略扩张的原因。1945年日本败战后,再次认真向打败自己的美国学习,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民主主义改造,将军国主义的日本改造成为民主主义的经济大国。日本学习大唐文明的历史无论对于中国人还是对于日本人都可谓家喻户晓,100多年前的日本看到这个自己当年的“老师”面对西方列强是如此脆弱之后毫不犹豫的学起西方,并通过自身的改革,不但使自己免遭横祸,并很快也进入了西方的“文明”行列。其实还有很多,便不一一列举。我想说的是,爱国是必须的,但得是理性爱国,我们讨厌日本,那就超越日本,而不只是抵制他,日本的汽车产业发达,那我们就从汽车上超越他,日本电子产品先进,那我们就从电子产品上超越他。最然我们已经在经济上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这条路还是任重而道远。

总而言之,对于科技文化艺术系列的讲座,请你静下心来,就像喝茶一样,去细细品味,你才会发现他的美,从而收获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篇2:人文科技讲座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文科技讲座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文科技讲座心得体会1

作为白云校区的第一届学生,遥想初来乍到时白云校区只有荒凉的几座建筑,荒凉偏僻的背后是刚踏入校园求知若渴的激情和奋发向上的动力。偌大的白云校区,野草丛生的背后是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匮乏,连图书馆都没有的我们渴望知识的洗礼和熏陶,在没有网没有书的日子里,我们只能通过阅读教材认真听课中度过,憧憬着的丰富多彩校园生活太遥远。在学习道路上茫然的我们在白云恍如隔绝尘世,内心安然沉静的背后是空壳的灵魂。

20XX年11月,当学术讲座走进白云时,无数12级学子和我一样拿起宿舍的椅子前往还没有装修好的饭堂三楼听讲座,犹记当初为了抢到好位置,讲座开始前的两个小时就去排队,还带本小本子认真地做笔记,没有地方坐的同学还席地而坐,只为汲取知识。演讲的老师在上面讲着,同学们在下面听着,下午的阳光晒进食堂里,照在同学们后背,食堂里响起的是老师演讲的声音和底下同学们刷刷做笔记的声音。一双双盯着演讲者的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满足,老师也讲得起劲,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拉长到了两个小时,汗水已经湿透了他的衬衫。一场知识的盛宴下来大家意犹未尽,这让我想起了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尽管搬到了穷山恶水的云南,无所的学生和老师们都能饱含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术严谨的治学态度。成长中的白云有其艰苦期,纵使荒凉落寞,不变的是求知向上的精神品质,而人文科技讲座正如一汪清泉送来了一抹甘甜,是精神传续的纽带,带给一个新生求学道路上的希望,丰富了我们学识的同时也让白云校区愈发有人文气息。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12年周卫忠院长的讲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周卫忠老师,是我院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在西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西方文学、文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重点研究俄罗斯文学和文论,近年来侧重巴赫金诗学研究。先后开设过《外国文学》、《西方文论》、《西方文化概论》、《俄罗斯文学专题研究》、《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巴赫金诗学研究》等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在西方文学、西方诗学、西方哲学和文化的研究中有一定成就,尤其在巴赫金诗学研究领域较有造诣。周老师生动地探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在小说当中展现出的哲学思想,引发了我的深思,也因此我开始喜欢上俄罗斯文学和哲学,开启了我对哲学的认识和思考。尽管不是文院学生,但可以说听过周老师的讲座后,我开始大量阅读有关俄罗斯文学的`书,对俄罗斯民族有了一定的认识。可以说看小说成为了除了专业课之外的第二兴趣。看文学作品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思考,也让我浮躁的心沉淀下来。

学术讲座在白云已经走过了四个年头,四年里经历过10次讲座,虽然讲座的质量不一,涉及到学科范围也很宽广,也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金融的,有科技类的,有人文类的,讲座的地方也有饭堂到了礼堂课室,越来越正规越来越正式的同时也见证了白云校区的成长。在如今这个注重物质的时代,开设讲座在大学变得难能可贵,学术讲座的背后是大学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体现。学术讲座的举办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求知精神的延续,是大学自由思潮的交融碰撞。四年的学术讲座对于一个行将毕业的学生来说是不舍的,走出社会也就没能听到这么多元化的声音,那颗逐渐浮躁的心也没法再回归这片学习至上的的净土,心中不免叹息遗憾。在这个社团占据半边天的学校,校园生活沉浸在娱乐和交际的社团活动中,学术讲座的无疑是一份令人安心的净土,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讲座质量提高的同时,一些同学抱着为了学分而刷印章的目的去听讲座,讲座的秩序混乱等情况,还有就是一些高质量的讲座却一票难求的境地,盖章的鸡肋要求还不如学生的自发兴趣来得实在。学校的讲座制度成为被学分至上逐渐污染的境地,个别听讲座同学态度散漫,讲座设置无提问环节、缺乏学生交流都难免让人为一个高质量讲座感到遗憾。

四年讲座获益匪浅,但愿讲座越办越好,不要为了盖章而盖章,不要让学分制污染了这块福地,也让学生能在四年的讲座时光里且听且珍惜。

人文科技讲座心得体会2

从刚进入大学到而今大学四年生活即将结束。此间听了很多场的讲座,现在就听过的人文与科技讲座谈谈自己心得。

科学和人文从来都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着的领域,它们代表着人类探索研究自然的两个方面的成就,同时也代表着人类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一种主体精神。其核心就是把人作为评判一切的标准,作为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就是指由科学性质所决定并贯穿于科学活动之中的基本的精神状态和思维方式,是体现在科学知识中的思想或理念。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核心;开拓进取,是科学精神的活力。科学精神要求我们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看待问题、评价问题而不借用非科学或者伪科学的手段去解释和看待。

人文精神也可以说是艺术精神,亦即诗意的精神。这种精神以想象为其主要特点。它并不是要真实的反映现实,而是在脱离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创造的意识活动。人文精神追求人的多元化发展,主张每个人都应当是有个性的,在此意义上常常发展为个人主义。多元精神坚持价值和意义的多样性,反对统一化、普遍化的要求。人文精神有追求永恒价值的倾向。人文精神有超出目前的状况、不计较当前的得失,尤其是物质利益得失而为信仰、目标或价值而献身的倾向,具有非理性的特点。科学精神,是一种实证精神,是属于理性思维的范畴。理性的本质就是符合逻辑和规律,就是要有可控制性,就是要按部就班地进行活动,而科学最严格地体现了这一点。科学必须成体系,必须具有严格的逻辑自恰性,必须精确等等,这些都是理性特征的体现。

在进行高等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应该保持怎样的态度,结合人文教育深化科学精神培养,努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创造出有价值的新概念、新体系、新方法。学生科学观的建立是高等教育的目的。

教科书是现代教育中最有效的学习工具,它是经编排而成的知识体系。只要从头到尾接受它的灌输,循序渐进,就可以全面而完整地掌握这个学科。但是,人们在把握以先辈们的智慧荟萃成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常常忘记了它的反面:因为省略了这个学科漫长的发展过程,把人们在生生不息的探索过程中的不同思路、不同表达方式、还有不完善或错误统统去掉了,留下来的虽然是目前为止这个领域里最正确的知识,但它的生命却凝固了。人们通过教科书掌握知识、应付考试,用它解决具体问题,但人们也被它禁锢了思想,把它当成真理的标准,难以发现它所有的缺陷,就导致难以永远走出它的思维框架。专业人士乐于重复有限的科学事实,而缺乏有想象力的大胆假设和艰辛论证,从而导致没有创造性的科学追求。有些中国学生去美国后,发现自己掌握的知识远比那里的同龄人多,就因为教科书灌输式的学习模式。但是,他们缺少独立思考的体验,没有无数试错性的游戏,没有个人化的即兴探索,独立工作、探索创新的能力远不及别人。

所以,我们教师在进行教育时,要培养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科学观。我们要培养学生反对知识迷信、科学崇拜、科学主义、教科书主义,建立为求知而求知,为科学而科学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理论敢怀疑、敢探索、敢想象的态度,而不是对科学顶礼膜拜,奉之为遵守客观规律的迷信。要克服教科书教育的缺陷,一方面要从课程教学本身着手,课程设置应当适当社会需求;上课应当有更多的对话,更多的思考;多一些学科历史,多一些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多一些问题,包括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要从课程之外着手,学校不仅是上课的地方,还是自修、研究、对话、交流、游戏、实践的园地。

教育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扩散和推广,也是文化的创造和再生。科学精神立足于特定的哲学、信念,并依托广泛的文学、艺术修养,专业研究不是科学探索的全部内容。科学创造力的源泉在于广泛的文化修养,其中主要是人文修养,而不是单纯的科学知识本身。任何学科,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通向自由的阶梯。一切思想在它最终的状态下是一致的,共通的。科学的每一重大发展都与非科学的滋养有关。哲学构成各种文化形式、各门学科内在的思想基石。

总之,在高等教育中,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是战胜“科学迷信”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然选择。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教师更要重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必须明确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倡导科学精神、道德素质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篇3:广州人文社科讲座发展现状调研

在对我国人文社科讲座发展总体情况进行考察后发现, 从总体来看, 人文社科讲座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构建区域文化软实力的必要性方面, 广东省乃至全国都已形成初步共识, 主要体现在认识、操作和评估这三个方面。在认识层面, 重自然科学普及、轻社会科学普及, 社科普及的理论研究与机制相对欠缺;在操作层面开展主体多为政府主导、开展内容具有地域性、注重名人效应;在评估层面, 对开展过程与开展效果缺乏科学考量和评估体系。

因此, 对现行人文社科讲座加以深入实证研究, 以期发现和解决其发展中的难题,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广州人文社科讲座的开展现状

1. 调研说明

课题组选取调研对象包括:区域内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学校 (包括高校和中小学) 、相关文化事业单位、街道办事处等举办过社科类讲座的相关机构, 对调研期内 (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 举办人文社科讲座的情况, 包括主办方、主题、主讲人、讲座地点、听众情况等信息进行深度调研, 采取问卷调查、访谈、座谈等方式相结合。问卷发放对象包括主办方和听众, 涉及调研单位130余家, 发出问卷1380份, 收回1278份。

2. 总体情况

根据人文社科讲座所发挥的社会公共管理与社会教化职能, 可以看出人文社科讲座具有较强的外部收益性, 即收益主体虚化, 由此衍生出人文社科讲座参与的自愿性与举办的开放性特征, 因此政府作为操作主体, 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 广州地区开展的人文社科讲座大致有以下几种: (1) 政府主导的、全社会范围开放的人文社科讲座, 此类多依托公共图书馆等单位或场所协办, 具有系列化特征。 (2) 高校作为文化高地, 具备较为丰富的人文社科知识资源, 且举办多具有常规化和开放性。 (3) 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针对特殊群体在限定范围内举办的人文社科讲座, 具有一定的准公共物品特性, 作为“俱乐部产品”, 其受益面有限, 且选题较为专业。 (4) 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结合本单位资源优势, 对全社会开放的、选题相对专业的人文社科讲座。

在以上四种类型中, 前两种举办的讲座场次多、举办规范, 易于量化, 而后两种则表现出相对分散、个体性强和不易量化等特点。

⑴区域分布情况。根据本文调查结果显示, 广州地区一年举办社科讲座近1500场, 听众约25万人次。各区域举办讲座场次情况如图1所示。排在前四位的为番禺、天河、海珠、越秀四区, 这与番禺区建有大学城、天河区教育机构相对密集、越秀区为政治文化中心等原因有关。在考虑了各区人口与区域面积的因素后, 通过人口讲座均等系数 (ELP) 和区域讲座密集系数 (ELA) 两个指标测算后, 番禺区的ELP最高, 即人均资源拥有量最大;越秀区的ELA最高, 即讲座资源密集度高。但均无法改变各区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的状况。

⑵主题选取情况。在考察期内举办的人文社科讲座中, 涉及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文学等主题的讲座场次较多, 以经济学为首, 而伦理学、军事学、考古学、人类学等则举办较少。在访谈中了解到, 主办方在确立讲座主题时, 60%的主办方首选社会热点话题, 20%由嘉宾自行确定主题, 依据受众的建议来确定主题的比例只占17%。这种较少与受众沟通的现状, 也许是影响受众参与热情以及降低受众需求的满足程度的重要原因。

⑶举办动机情况。从主办单位举办讲座的目的来看, 调查结果显示, 大约有57%的主办方为了宣传科普知识、服务公众, 20%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交代的任务, 13%为了获得潜在经济收益, 10%为了提升自身知名度。可见, 绝大多数讲座仍以公益性为宗旨, 发挥着公共文化传播与服务功能。但仍有少数主办方出于提升自身知名度与获取经济收益的目的而举办讲座, 恰恰说明了人文社科讲座附加的经济功能也可让主办方收获间接或潜在的利益, 这为打破政府主导型投入模式创造了发展契机。

⑷操作困境。主办方在举办讲座时, 常常受到经费、地点、主讲人、宣传、确定主题等局限, 难以将讲座开展的更好。困难主要来自:经费不足、主题难确定、主讲人难邀请、讲座地点难确定、民众参与度不高、讲座宣传难等。但民主参与度不高造成的困难仅占不足10%, 说明民众对公共文化讲座的需求, 尚未得到有效满足。

⑸受众特点。调查发现, 77%的受访者对社科类讲座更感兴趣, 而仅有23%的对自然科学类讲座感兴趣。其中, 最感兴趣的讲座主题较多集中在社会学、艺术学、经济学, 其中有27.27%听众对社会类的讲座最感兴趣, 艺术学、经济学分别为16.9%、18.2%。从而说明了, 人文社科公益讲座的选题除了考虑实用性外, 还需结合现阶段群众的专业知识特征, 避免选择令人费解的专业性主题。

⑹受众参与情况。从受众方参与讲座的原因来看, 出于感兴趣而参加的比例最高, 这表明好奇心、求知欲是听众积极参加讲座的最主要动因。其次是被要求参与的, 这些受调查听众绝大多数为高校学生、政府工作人员等。此外, 退休人员多为打发时间而去参加, 这也恰恰与其拥有较丰裕的时间资源相吻合。总体而言, 在2003年广东揭开建设“文化大省”的序幕后, 社会教育、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观念逐渐深入民心, 众多青年学生、精力旺盛的中年人以及时间充裕的退休人员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社会教育与学习活动。

⑺对新形式的接受程度。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前举办形式可谓多种多样, 如网上直播、视频讲座。据调查显示, 仅有12%的听众认为“网上直播”或“视频讲座”这种新形式效果不错, 有58%的听众认为这些新形式效果一般, 根本没达到听众期望。听众不认可主要是由于该形式不利于与主讲人进行交流互动。由此看来, 听众参与现场讲座所看重的是与名人、专家面对面的感受与交流, 这为讲座开展的形式创新提出了挑战。

二、广州人文社科讲座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广州市人文社科讲座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弘扬普及时代文化, 强化社会教育职能以及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等作用, 但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1. 缺乏统一规划的组织体系

我国从国家到地方早已建立了完备的科普机构, 但人文社科讲座形式单一, 发展缓慢,

在组织体系上缺乏统一规划与部署, 出现各自为战的局面。目前广州地区的人文社科讲座, 虽具有较大的数量, 一定程度体现出文化大省的实力。但呈现分布不均衡、区域差异明显的特征, 表现出各级部门各自为战、各占一地、各立一牌的分散现象, 难见整体协调发展之势, 资源缺乏整合, 难以可持续发展。

2. 缺乏科学的宣传机制

人文社科讲座的信息宣传途径多种多样, 如横幅、宣传广告、网络、微博等多种形式, 根据本文调查发现, 主办方大多采纳海报、横幅、报纸杂志的宣传方式, 利用相关网站进行宣传的比例则较低, 仅有10%。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主办方采用何种宣传途径, 仅考虑经费是否允许, 或直接采用一贯的宣传方式, 并为形成一种科学的宣传模式或者机制, 并未能使得相关讲座的信息传递达到效果的最大化。同时, 由于讲座形式创新不足, 新的宣传渠道的开发既无主观因素的推动, 又无客观条件的需要, 从而进一步制约了相关宣传机制的完善发展。

3. 缺乏健全的策划机制

主办方在进行讲座的主题策划上, 与受众沟通的意识较弱, 对受众需求的关注度较低, 而这极有可能会降低受众参与讲座的热情。同时, 资源未实现共建共享, 普遍是“各建各的、各管各的、各用各的”, 呈现“各自为政”局面, 协作性不强, 资源整合共享欠缺;存在随意性较大现象, 规范性与针对性不强;人文社科讲座的社会化程度不高, 尚未形成服务主体与对象的良性互动。

4. 缺乏充裕的经费支持

80%的受访主办方认为经费不足是讲座举办过程中遇到的首要困难;57%的主办方认为充足的经费支持是讲座举办成功的原因。宣传、讲座场馆的软硬件设施、后期调查反馈等各项活动进行有效的布置安排均需充足的经费保障。目前常见的经费投入模式是:政府供给+政府管理, 政府供给+社会供给+政府管理+非政府组织协作, 人文社科讲座的目标发展模式应为:“社会供给+政府促进”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

5. 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及评估机制

绝大多数的讲座主办单位缺乏相应的评估机制, 并没有相应的便于受众表达诉求的渠道, 或在诉求后难以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回应。若对公众的诉求关注不够, 则难以有效满足公众真实的文化需求, 并吸引更多公众进行参与。

三、开展人文社科讲座的对策建议

针对目前广州地区开展人文社科讲座在组织、宣传、策划、评估等方面存在的困境, 需要政府、相关文化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但核心是政府层面的统筹与规划, 在高效配置资源、形成合力上不断开拓创新, 使人文社科讲座逐步走向群众化、社会化、科学化、现代化。

1. 成立科普小组, 加强机构设置

建立市级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或社科普及工作领导小组, 从机构设置、组织建设上夯实人文社科普及队伍, 这是做好社科普及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2. 全面整合资源, 设立科普基地

通过设立人文社科普及基地项目, 更好的整合多方资源, 对具有知识资源和场地资源等单位以项目形式进行资助和管理。可通过鼓励申报横向联合项目, 加强人文社科普及工作的横向合作和研究,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科普资源的有效集成, 全面整合资源, 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率。

3. 加强交流合作, 建立交流平台

通过建立统一的人文社科讲座信息交流平台, 结合当今时代特点, 充分利用网络作用, 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合, 对全市范围内的讲座信息进行集中搜集与发布, 整合讲座信息的宣传渠道。

4. 加大经费投入, 健全政策扶持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的相关规定:将科普场馆、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对现有科普场馆、设施应当加强利用、维修和改造。

摘要:人文社科讲座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渠道, 广州市人文社科讲座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文化发展, 提升了民众的科学文化素质, 但也存在着缺乏统一规划的组织体系、科学的宣传机制、健全的策划机制、充裕的经费支持以及有效的公众参与及评估机制等问题。本文在对我国人文社科讲座进行研究述评的基础上, 结合在广州进行的有关人文社科讲座的实地调研结果, 对广州市的人文社科讲座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并提出了以政府统筹规划为核心, 进一步完善人文社科讲座开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人文社科讲座,现状,广州

参考文献

[1]蔡彦.绍兴图书馆“越州讲座”的实践和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11 (2) .

[2]朱小燕.拓展公益性讲座, 提升公共图书馆品质——以浙江图书馆“文澜讲座”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0 (7) .

篇4:科技与人文交汇

世界上第一台冰箱是谁发明的?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1978年,我记得当时湖北随县出土了一个著名的文物,是古代的一个冰酒器,是曾侯乙的陪葬品。事实上这是一个双层容器,中间可以加冰,用来解决酒的冰镇问题。于是,很多考古学家说追溯到战国时代,曾侯乙铜冰鉴是世界上第一台冰箱。但是,如果这台冰箱没有后世的考古发现,从这个铜冰鉴到曾侯乙,就被历史的长河淹没掉了。因为当时的铜冰鉴,只有权贵阶层能使用。

再追溯到1862年,苏格兰有一个人叫哈利生,他用乙醚清洗东西的时候,发现了物质冷却现象,他运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一些人合作生产出了世界上最早的冷藏系统,也可以说是一个冰箱。这项技术用于当时啤酒的冷藏,让啤酒爱好者喝到冰镇的啤酒,享受生活的快乐!

2009年,有一个女孩,她的名字叫安德米·卡敏思,她发明了一台不用电的便携冰箱。她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因为她想帮助穷苦的非洲人民解决生活问题,根据人的出汗挥发热能原理做出的便携冰箱,能够不用电就能够在炎热的非洲达到冰镇的效果。也是用了双层容器原理,在容器中间加入一些水,把热量吸附掉,然后把热量带走。因为这项发明,到今天为止,她获得了很多奖项,很多非洲人牢牢记住了这个女孩的名字。她的创造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大改变。

三个例子,可以比较一下,哪些是被记住的,哪些是被忘却的。因此,我的第一个观点,就人文和科技的交汇点来说,价值取向决定了科技原创。而价值取向是人文思想一个重要的核心。自然而善良的愿望、探索和创新的精神、普惠大众的喜悦、造福人类的愿景,共同构筑了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点。很多品牌和很多产业的崛起和发展都来自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提供了生活解决方案的科技原创。

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科技创新增进了人类整体的物质福利。当然,弗兰西斯·培根很早就讲过这样的观点。但是,在探讨这些问题时,我们观察到,目前在营销环境中,那些重商主义,那些唯利是图的重商主义,可以说是科学原创精神最大的一个敌人。今天我们发现,所谓的科技主义是盛行的,但是人文主义非常衰弱。

首先,在谈科技主义的时候,呈现出一种故弄玄虚的状态。比如前段时间媒体谈的水牛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根据媒体解读,其实是故弄玄虚。还有一种,是缺乏实际的广泛应用意义。但是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时间的利益,呈现出一种极致化的追求。

曾经有一个故事,我不知道是不是真实的故事,就是苏联在发展航空航天事业时,花了大量的精力研究如何避免圆珠笔在真空中出墨。有人就问:“为什么在真空中不用铅笔呢?”这可能仅仅是一个故事,但说明了如果过分追求商业利益,而忽视了广泛应用的实际性,是不可取的。

这也成为现在流行的一种“科技主义”,就是大家普遍看到的标榜自我,一些人成了科技的“化妆师”。我想说的是,这样的科技主义事实上是一种伪科技主义,伪科技主义绝对不是人文主义,而是本质上的重商主义。

在如此理解的基础上,我的第二个观点是:科技原创催生了产品的人文主义。

我本来想用“决定”两个字,但是为了慎重起见,我还是用了“催生”。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如果你的科技是高高在上的,不能将你的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不能将科技转化为产品,不能将产品力进一步转化为大众的满意度,那么,我想科技本身只是科技,而科技的价值与使命就是要将复杂的科学技术变成大众的日常生活方式。

作为科技载体之一的产品,往往要更充分地体现对人的重视。当我们说到科技对人的重视的时候,我们在脑海中自然会呈现诺基亚的经典广告语:科技以人为本。可能,现在我们可能更愿意谈乔布斯,而不是诺基亚。因为,你怎么做,你怎么说,在消费者的感受上是完全不同的。

再来说人本主义。人本主义是人文主义的中心部分,但我不想多说,因为它的体系太复杂了。我想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反过来解读。佛教有一本重要的经典,是《华严经》,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叫做“王以人为本,亿兆同一身”,意思是说王以所有的大众为施政行为的根本,所有亿亿万万的子民,就相当于他自己。所以说并不是爱民如子,而是爱民如己。并且佛经中说:“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不能成无上正觉。”

因此,究竟是个体还是群体,是小众还是大众,构筑了产品人本主義的一个核心的思想。从京都议定书到哥本哈根会议,到前不久召开的德班会议,节能、减排、低碳已经成为造福大众的一种趋势。如果把场面上的东西留给政治家去做秀,我们可以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是如何为社会大众和人类实现科技对人文主义的真正贡献。

曾经有一位电信工程师,他是从农村成长起来的,他有这样的创想,就是把农村种水稻发芽的过程,复制到饭煲中去,将饭煲的普通煮熟饭功能发展到能够煮出好的口味,一直到通过发芽技术的应用,看能不能让大米的营养成分有效提升。当他带着这个主题,从科技的原创设计产品的时候,他达到的境界,使得他不再仅仅考虑产品的功能,他想到的是“我”如何改变大众的生活方式,如何能够让更多的消费者从健康的角度享受科技的关爱。

所以,一个具有人文特质的产品,它与使用者交流,不仅强调人机关系和谐,强调人机界面和谐,也强调细部的视觉、听觉审美,也强调产品功能的简洁与准确,更是从另外一个更为广义的角度,构建一个有价值的、影响人类生活方式的实施方案。

我以上所讲的,几乎是一个完整的从狭义到广义的工业设计概念。但仅仅是一个概念,我认为并不是它的全部,所以我要提出第三个观点,就是人文科技,具有人文特质的科技创新将为普罗大众创造更多的精神福利。

如果当年弗兰西斯·培根谈到物质福利的时候,看到了科技价值,那么站在现在的历史阶段,我们更应该提出科技与产品给社会大众创造的精神福利,我想它应该有五个方面的成绩。第一,安全可靠,可以信赖。就像《非诚勿扰》电影里的台词,“你在与不在,他就在你的身边”,非常安全,非常可靠。第二是功能带来充分愉悦的体验。第三是价值,是文化和产品共赢。第四是人文主义的关爱。第五是对使用者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激发。

对此我不得不提微波炉,真正将微波炉进行家庭普及化的,虽然格兰仕是一个始创者、推动者,但是真正推动其普及的仍然是消费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不是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对西式烹饪工具中式挖掘的创意,就没有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从20世纪90年代一直到现在,厚厚的一大本菜谱。对于中国菜肴的微波炉烹饪方式并不是格兰仕发明的,而是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发明的。从当初方形的微波炉到今天的圆形,正是由于消费者的创意,激发了我们制造者的原创精神。所以,我想说大众的精神福利不简单只是由产品本身创造,而是消费者、制造者共同创造的,它不仅是大众的精神福利,更是社会的精神福利。所以,人文科技的使命不仅是满足,而且还是提升。

我希望消费者能够记住格兰仕品牌,记住它不是因为它做了很多广告,因为格兰仕品牌消费者早已耳熟能详,是希望大家看到在中国有像格兰仕这样的一大批企业,它们正在寻求更为完美的科技与人文交汇,而格兰仕只是其中的一员。要记住它们并不是因为它们在市场上取得了多大的成就,也不是因为它们是成功者,而是因为它们坚守理念,并付诸实践。它们的实践告诉我们:科技无处不在,人文无微不至。

篇5:聆听大学人文科技讲座有感

转眼间已经大四了,临近毕业,走在校园中总感觉有那么一丝丝离别的伤感在校道中弥漫,时刻提醒着我自己,我的大学生涯即将要写上句号了,当初稚嫩的我踏进广技师的情景还仿佛历历在目,好多人总是评论说这学校的面积太小了,不符“大”学的名号,但是我这个人比较乐观,不会在意学校面积是否符合“大”学名号这种问题,因为我是来上大学的,不是来上“大”学的,正所谓古人有云:“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何陋之有?”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精彩的大学生活,而现在也依依不舍地迎来了毕业季。回忆起这四年缤纷多彩的校园生活,有太多令我难忘的人事物,其中不得不说的就包括排着长长的队伍在讲学厅外等候入场以及站着听完讲座后拥挤地离场的情景。

常听一些人说:“大学就是半个社会的缩影,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阶段,独立的生活能力、独立的思考和选择能力以及独立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在这一时期基本成形”。通过大学四年的生活之后,我明白了这些人这么说都是有道理的,大学的生活真的是可以树立填补人的三观,并影响其一生。一开始进入大学校园时,是刚刚从压抑的高考中解放出来的时候,犹如从地狱突然到达天堂的感觉,觉得一切都太自由了,自由到自己无法突然间适应这种巨变带来的冲击,所以对于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一开始十分地迷茫,没有人会教你应该怎么做,做什么,一切都得自己独立完成,这让我感到无所适从和焦虑不安,还好那时候学院组织了辅导员对我们新生进行了心理辅导的讲座,组织开展一系列关于如何调整心态,如何面对压力、如何树

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具有指导性思想的讲座。听着老师讲关于生活、情感、人际交往、未来等等的一些话题,也情不自禁的思考起自己的人生,然后三省吾身而后行,这令我受益匪浅。

转眼间大学时代的讲座就要离我而去了,总的来说这几年我在讲座中的收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事。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轨迹,有的人成为单位的中流砥柱,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有的人一直碌碌无为;有的人牢骚满腹,总以为与众不同,而到头来仍一无所。但是众所周知,除了少数天才,大多数人的禀赋相差无几。那么是什么在造就我们的不同呢?我们做任何事情,成败的关键不在于客观因素,而在于我们做事的态度。客观困难的确存在,但关键在于我们是直面困难、解决困难,还是回避困难、在困难面前放弃,这便是一个态度问题。现在我们即将告别青青校园,步入社会,重新面对人生的另一挑战,或许道路不一定那么平坦,但是只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不为困难所吓倒,一定就能够战胜困难。

二、为人处事要时刻保持谦逊的作风。四年的时光,在这属于我的校园中,听过的讲座内容逐渐也随着时光的消逝慢慢淡出我的脑海,但是依稀还记得曾经的某一次讲座是讨论学习这个话题的。从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结束,整个过程都在不停地学习,人的生命太渺小了,而世界又是那么的大,我们只有不停的汲取生活中的养分,才能够不停地增长见识以面对这个足够强大的世界。而当今的社会正在快速地发展当中,如果想要在生活面前做一个强者,就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习不同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而现在,经过大学四年的洗礼,我们这群学生即将转变身份投入到社会的大家庭中,虽然学生时代的生活将要进入尾声,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的学习也就此宣告结束,步入社会中等待我们去学的知识更多,我们更要时刻保持谦虚、虚心的求学态度,活到老,学到老。

篇6:人文社科讲座心得体会

张金钟教授是中共天津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天津中医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性学会理事长。天津中医大学书记,南开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博士学位。范F教授是现任新疆临床营养研究所所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新疆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乌鲁木齐市学生营养餐与饮用奶专家组副组长,这两位教授所学的专业虽然不同,但是,他们对医学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国家就是需要这样子的人才,为我国的医学事业注入不竭的新鲜血液!

张金钟教授激情洋溢的演讲,给我有很多的感触和收获。在这次大会中,张金钟教授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深化医学人文素质”的主题;如何提高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提出了几个点子:教育观念、形成合力、建设载体和注重实践。张教授都一一给我们作了解答,以前我们总觉得,当一个医生很容易,只要把自己的分内事情做好就行了,就不管接下来的事情了。这样子的心理往往会让我们与病人之间产生紧张的医患关系。 作为一名医生,不能只注重理论还要重视实践。张教授在这次会议中,给我们提出很多医学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和医学人文科学性质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都直射出我们医学界中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我们进行完善和改革。 范F教授是一位著名营养师,在这次人文医学论坛会上,他给我讲解了营养对我们的生长发育和各项机能有很大的影响。一次他接了一个重症患者,是一个只有一岁的婴儿,这个婴儿得了一种怪病,变得非常消瘦,生命已经接近边缘,婴儿的父母以为是得罪了神灵,遭到了神的惩罚,但是,他们这种愚昧的心理差一点断送了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最后在范F教授的 精心救治下,这个婴儿重获了生命,变得非常可爱。所以,我们每一个人要始终的相信科学,远离愚昧无知。

篇7:医学人文讲座心得

今天晚上,我有幸听了时玉舫教授的医学人文讲座,讲座主题为“Your Value,Your Career,Your Life”,时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他对于人生观,价值观,职业与梦想的思考。时玉舫教授主要从事不同T细胞群体的AICD的过程、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免疫抑制和肿瘤免疫学等研究。作为知名免疫学家,时教授创导了细胞凋亡的重要理论,迄今为止,时教授已发表SCI收录的研究论文上百篇,包括国际知名学术期刊Nature等,其研究成果对探讨干细胞调控、癌症、传染病、过敏及自身免疫病病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时教授从他的经历谈起,给我们分享了他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他说自己是一个幸运的“老头儿”,他经历过文革,是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另外,他也成为了改革后首批出国的留学生。当时,正赶上现代免疫研究高潮,他有幸发现了淋巴细胞凋亡机制,随后逐渐研究干细胞免疫到转化。时教授也给我们讲述了他的大学时光。他指出,大学教育是走向独立的过程、迈向成熟的标志,也是情商培养的过程。大学是人生中难得的美好时光,怎样去享受这一段时光,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是每个大学生都应该去思考的命题。同时,时教授告诉我们不要拘泥于刻板的学习,要多参加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并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

接着,时教授又谈到了职业的选择。通过与同学们的互动,他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但经过学习和工作后,他发现是否喜欢自己的选择,取决于所从事的事业是否能带来成就感和心快感。时教授在硕士阶段原本不是研究免疫领域,硕士期间有关寄生虫免疫的文章发表在Nature,Science,Immunology等大杂志上。在博士期间,他得到了他后来的博导的邀请,于是放弃了原有的博士学位,重新从硕士开始攻读免疫学。时教授说,这是他做过最有勇气的一件事。时教授还谈到了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学生。他强调,成绩绝不是决定一个人优秀与否的关键,综合素质才是最关键的。我们应该重视情商的培养,体会学习的力量,寻求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感受生活的乐趣,享受生活的美妙,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目标、有追求的人。

讲座过程中,时教授的机智幽默、豁达阳光深深地感染了大家。我们在毫不吝啬地送出自己掌声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时教授用身边的事例耐心的解答了同学们的疑问,并且为大家树立信心鼓劲加油。

时教授的演讲也引起了我对于自己未来的思考。医生这个职业向来具有极大的特殊性,这项工作直接与人类最为宝贵的生命相联系。当人们遭遇病痛的折磨甚至危及生命,医生理应没有任何回避的理由。放眼当今社会环境,唯权唯钱的物质主义大有占上风的趋势,而作为医生这么一个可以用“特殊”来形容的群体,他们的内心便会受到空前的挑战。换句话说,当一个医生还只是一个医学生的时候,他就要为将来所可能遇见的各种诱惑和挑战做好充足的准备,而达到这一要求的前提无疑是对于社会的深入观察和思考。身处大学这座象牙塔,没有人回来逼迫我们去认真省视社会的种种现实,我们可以因为一时的社会风潮变得心系天下,也可以在一个月后再次两耳不闻天下事。要认真面对我们可能拥有的未来,就必须做好面对未来的思想准备。

篇8:科技培土 人文生花

在我看来,如今科技的沃土之上,亟需人文之花的绽放。

科技进步与道德沦丧表面看似无直接联系,但科学所崇尚的技能的培养无疑造成了人程序化、机械化的刻板,唯“技术至上”的思维,抹杀了感性,放逐了情感。我们正在一步步走向爱因斯坦的预言:“人类比他们居住的星球冷却得更快。”霓虹迷乱的今日,每个人成了按程序运作的冷冰冰的“机器”,谁还会顾得上仰望头顶的星空、俯察心中的道德?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复旦投毒案”随着林森浩死刑的执行而告一段落,而林森浩作为“去人性化”的“精英”典型,不正是技术思维的牺牲品吗?具有完备的知识却致命地缺乏了对生命的基本尊重,这难道不是科技最致命的贫瘠之处吗?想起了爱因斯坦曾有的告诫:“光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其实,冷静下来思考的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科技与人文、道德并非完全对立。技术进步打破了重复劳动的生存桎梏,让我们得以去创造、去思考,但同时,我们还要去丰富与滋养我们的道德世界。

正如蒋勋在《生活十讲》中反复倡导的那样,要从“机械魔咒”中跳将出来的最好方法是在全面利用科技培育的沃土之上,用绘画,用文学,用美,来让人文之花抽枝发芽。

人文内涵之于科技,正如花之于春天;美之于人文素养,正如朝露之于鲜花。龙应台曾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在思想的沉淀之外,这份观照让我们求索内心,柔化了我们硬化的心灵,从而对人性又多了一份宽容与接纳。

同时我们又要破除单一化的思维,从多个角度而非单极的“科技至上论”来审视复杂变幻的世界,否则难免倒向实用主义与利己主义。

上一篇:肯德基店应聘钟点工下一篇:创业计划书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