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学词学句》教案

2024-04-13

《识字学词学句》教案(精选5篇)

篇1:《识字学词学句》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和词语。

2、学会认识搭、翔、鸣、网、汪这五个要求会认的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和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教学难点

1、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教具准备

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1、教师出示动物挂图。同学们你们都认识这些小动物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它们都有哪些本领呢?

2、让学生观看动物和昆虫的幻灯片,引起他们对这些动物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我们先来一一认识这些小动物和昆虫,接下来我们再来一起认识学习一下它们的名

字是怎么写的?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标上拼音。仔细拼读音节,看看这些生字都读什么音,用心记住它们的读音。看谁记得准,记得快。

2、同桌读一读短文,互相订正字音。

3、指名读,做到正确朗读课文。

4、学习生字。

1)教师分两部分板书生字。一部分是要求会写的生字,一部分是要求会认的生字。看哪个同学反应快,能第一个说出生字的读音。如果说错了,其他同学立刻纠正。达成共识后,教师写上音节。

2)拼读音节。可采用指名读,开火车拼读等多种形式。

3)记住字形。(开展小组间的合作学习)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喜鹊、杜鹃、黄鹂。

杜: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忆字形。左右结构。土字左边加上木字旁。

杜鹃、杜绝。

蜻: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左右结构。青字左边加上虫字旁。

蜓: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左右结构。廷字左边加上虫字旁。

蜻蜓是昆虫,所以是虫字旁。

蝉: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左右结构。单字左边加上虫字旁。

蜘: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左右结构。知字左边加上虫字旁。

蛛: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左右结构。朱字左边加上虫字旁。

蜘蛛是昆虫,所以是虫字旁。

猪: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左右结构。者字左边加上反犬旁。

野猪、小猪、猪崽。

狗: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左右结构。句字左边加上反犬旁。

小狗、狗熊。

5巩固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抢读。

鹊、杜、鹃、鹂、蜻、蜓、蝉、蜘、蛛、猪、狗。

2)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抢读。

喜鹊、蚂蚁、猫、杜鹃、蜘蛛、燕子、蜻蜓、狗、蝉、猪黄鹂、乌鸦。

老师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读一读。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生字在书中田字格中的位置。

2)看老师怎样写,记住笔顺。

重点指导:

鹂:左右紧凑些,不要写得又扁又宽。

蜓:笔顺,先写左面虫字,再写右面部分,撇、横、竖、横,最后写建字旁。

3)在书上描一个,写二个。写时要一气呵成,不能写一笔看一笔,要笔笔到位,不要涂改。

4)看范字写生字,每字写两遍。

三、再读课文。

1、在学生学习生字和词语的基础上,再联系课文,把生字和词语放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2、边读边看插图,看每幅图描绘的是什么。

3、在学生看图时,要注意指导学生看图的方法。

四、作业 。

1. 抄写生字和词语。

2. 朗读短文。

板书设计

识字学词学句(二)

1

喜鹊 杜鹃 黄鹂 蜻蜓

蝉儿 蛛蛛 小猪 小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复习巩固所学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理解文章的意思。

3、知道动物的分类和各种动物的本领。

教学重点

1、理解句子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

3、知道各种动物的本领。

教学难点

知道各种动物的本领。

教学过程

一、生字词的复习。

1、做摘苹果的游戏: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然后把写有生字的苹果贴在树上

鼓励学生摘苹果,认读生字。

2、教师让学生当小老师出示卡片学生读生字词语。

喜鹊、杜鹃、黄鹂、蜻蜓、蝉、猪、狗

二、逐段学习短文。

1、指名读课文,提问:同学们,你们数一数有几个小节,用手势告诉老师。

2、学习第一小节。

1)学生小声读第一小节,想一想这段里提到了哪些动物?它们有没有共同点?

板书:喜鹊、杜鹃、黄鹂

它们都是鸟。

2)自己读一读,在书中画出这些鸟的名称。

3)再读课文。

想一想,这些鸟都在做什么?你们知道它们都有什么本领吗?

a自己边读边体会。

b在小组内练习说一说,谁说得好的同学就是动物小专家,然后代表本组参与班级展示。

c进行展示:(学生可以借助图片和其他资料说明)

喜鹊、杜鹃和黄鹂生活在树上,都吃害虫,是益鸟。

它们有的在搭窝,有的在歌唱,有的在飞翔,一种和谐、自然、愉快的景象。

4)、读一读第一小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a自己练习

b指名读,大家评议。

3、学习第二小节。

1)指名读这一小节。

想一想:从这段我们知道了什么?

这段讲了三种昆虫。

2)再读这一节:

这段课文写了哪些昆虫?在图上找到它们,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它们都有什么样的本

领?(方式方法同上)

蜻蜓捉蚊子,是益虫。

蝉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知了,它的本领就是在树上叫,告诉我们夏天到了。

蜘蛛会抽丝结网,来捕捉蚊子,是益虫。

3)、有感情的朗读。

4、学习第三小节。

1)指名读这一小节。

想一想从这段我们知道了什么?

这一段是关于几种家禽的描述。

2)边读课文边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它们的特点。

小猫喜欢白天睡觉,晚上捉老鼠。

小猪整天吃了睡,睡了吃,没有别的本领。

小狗给主人看门,爱啃骨头。

3)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节。

5、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

同桌互相读一读,要读得准确,流利、有语气。

三、完成课后作业 第三题。

1、读题目,明要求。

把词语分类写下来。

2、老师出示卡片,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词语。

3、自己动脑筋,进行分类,并且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

4、汇报你分类的情况。

蚂蚁 蜘蛛 蝉 蜻蜓

猫 猪 狗

四、完成课后作业 第四题。

1、老师出示卡片,让学生读一读这些词语。

2、自己连线。

3、反馈。

五、布置作业 :写生字,读词语。

六、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动物都有各自的本领。鼓励认真负责的小专家。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看图,说一说这个动物属于哪一类,再动手画一画和它们是一类的动物。

篇2:《识字学词学句》教案

1、学会本课的前三组生字新词。

2、认识“伍、席、芳、桂、求、封、充、足”8个要求会认的字。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4、培养学生认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前三组生字新词。

2、培养学生认字的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区分字形、字音相近的字。

2、正确理解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以熟字导入 新课。

1、教师出示:正、平、直、分;指名读这些字,本课要学习的生字里就包含了这些字。

2、形声字有什么特点?

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构成,形旁表示义项,声旁表音。

今天我们来学习形声字,看谁学的好。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一组生字。

(1)教师板书“正”,学生齐读,并组词。

正在 立正

(2)教师点击鼠标,出现:言字旁和整齐的整的上半部分

这样就组成了“证”和“整”,请同学们想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

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你们能想得差不多是因为形声字的声旁具有表音的作用,但又不完全一样。

(3)同学们一起看由“整”字组成的词语“整齐”。多用于形容队伍排的整齐。

(4)学生自己读第一个句子,有不会认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5)用“整”字组词。整理平整 工整

(6)再看“证”字,板书“证明”

(7)读第一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会。认识生字“伍”和“席”。

(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9)再想一想,证明的“证”字为什么是言字旁?因为,证明一般都是通过说话来完成的事,所以是言字旁。

(10)用“证”字组词。证实 作证

2.学习第二组生字。

(1)教师板书“平”,学生齐读、并组词。平常平时

(2)教师点击鼠标,出现:言字旁和提土旁。

“平”加言字旁就成了“评”,加提土旁就成了“坪”。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

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3)同学们一起看由“评”字组成的词语“评比”,通常评是用语言来讨论和对比的,所以是言字旁。

(4)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5)用“评”字组词。评理 批评 评论

(6)再来看“坪”,板书“草坪”。

(7)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认识生字“毯”。

(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9)再想一想,草坪的“坪”字,为什么是土字旁。因为,草坪是在土地表面上,草离不开土,所以是土字旁。

3、总结学习方法:

1)认识熟字

2)在熟字的基础上加偏旁组成新字

3)用新字组词,了解字义、词意

4)用新词说一句话,以深入了解词意

5)再读字词句,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4、学习第三组生字。

1)按照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自学。

2)教师板书“直”,学生齐读、并组词。正直、笔直、直线

3)让学生点击鼠标:单人旁和木字旁。

“直”加单人字旁就成了“值”,加木字旁就成了“植”。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4)同学们一起看由“值”字组成的词语“值日”,通常值日是有人来完成的,所以是单人旁。

5)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6)用“值”字组词。值班 值岗 值勤

7)再来看“植”,板书“植树”。

8)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

9)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10)再想一想,植树的“植”字,为什么是木字旁。因为,植本身就有植物的意思,指草木,所以是木字旁。此处的“植”用做动词。

11)用“植”组词。种植 植物

三、指导书写:

1、让学生自己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

2、根据形声字的记法,找出记忆规律看谁记得又快又好。

3、教师指导。

整:上下两部分都较短,“正”字中间一竖压田字格竖虚线。

证:右边宽,左边窄,“正”字中间一小横压田字格横虚线。

评和坪:右边宽,左边窄,“平”字的第二横压田字格横虚线。

值和植:右边宽,左边窄,“直”字中间三横要写均匀,不能靠得太紧。

板书设计

识字学词学句(二)

正――整(整齐)平――评(评比) 直――值(值日)

――证(证明) ――坪(草坪) ――植(植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后三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

3、培养良好的记字及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习后三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

教学难点

1、正确识记后三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句子。

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及词语。

1.认读生字词。

整齐 评比 值日

证明 草坪 植树

2.认读要求会认的字词

队伍 主席台

二、复习学习方法:

1、认识熟字

2、熟字的基础上加偏旁组成新字

3、用新字组词,了解字义、词意

4、用新词说一句话,以深入了解词意

5、再读字词句,体会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学习第四、五组生字。

1、生按照学习方法自学。

2、请学生做小教师板书“分”,学生齐读、并组词。分钟 分数

3、小教师板书草字头和绞丝旁。

“分”加草字头就成了“芬”,加提绞丝旁就成了“纷”。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

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4、同学们一起看由“芬”字组成的词语“芬芳”,通常芬芳是指花的芳香,所以是草字头。

5、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

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认识生字“芳”和“桂”。

6、用“芬”字组词。芳香 芳草

7、再来看“纷”,板书“纷纷”。

8、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认识生字“求”。

9、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10、再想一想,纷纷的“纷”字,为什么是绞丝旁。

因为,纷纷是形容多而繁杂,而绞丝旁恰好能表现出这一现象,所以是绞丝旁。

11、用“纷”字组词。纷纷

12、请一名小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第五组生字。

1)小教师板书“主”,学生齐读、并组词。主要 主管

2)小教师板书三点水旁和木字旁。

“主”加三点水旁就成了“注”,加提木字旁就成了“柱”。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

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3)同学们一起看由“注”字组成的词语“注意”。

4)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

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5)用“注”字组词。注视 关注

6)再来看“柱”,板书“柱子”。

7)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

认识生字“雕”。

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9)再想一想,柱子的“柱”字,为什么是木字旁。

因为,柱子通常是木制的,所以是木字旁。

10)用“柱”组词。圆柱 水柱

四、学习第六组生字。

1、教师板书“共”,学生齐读、并组词。

共同 总共

2、教师板书提手旁和单人旁。

“共”加提手旁就成了“拱”,加单人旁就成了“供”。请同学想一想这两个字分别念什么?

对照课本,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这两个生字,看看你想的对不对。

3、同学们一起看由“拱”字组成的词语“拱桥”,拱最早是双手抱在一起向人作揖,所以是提手旁。

4、学生自己读第一句,有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汉语拼音,知道它的读音并用心记住生字的字形。

让学生在读句子的同时进一步理解词意。

5、用“拱”字组词。

拱手 拱洞

6、再来看“供”,板书“供应”。

7、读第二个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按照前面的方法自己学习。认识生词“充足”生字“丰”。

8、再读句子,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注意读出语气。

9、再想一想,供应的“供”字,为什么是单人旁。因为,供应是人来提供补充,所以是单人旁。

10、用“供”组词。

供给 提供

五、指导书写。

(1)自己观察田字格中的字,注意每部分、每一笔的占格情况。

(2)照范字书写。

芬:“分”字要短一些,宽一点。

纷:“分”字要细一些,长一点。

主:中间一竖压田字格的竖虚线。

共:第二横要比第一横长一些,第二横要压田字格横虚线。

供和拱:“共”要稍宽点。左右紧凑一些。

六、句子练习。

1.同学自己读,理解句子意思。

2.同桌互相读,每组句子一人读一句。

3.教师指名一组同桌读,看哪组读得好?

七、完成课后习题。

1.将课本打开到课后习题三。

(1)读题目明要求。

按拼音填空,巩固本课生字。

(2)学生自己对照本课生词表,完成填空。

八、看课后习题4。

1.读题目明要求。

2.学生根据词意完成连线。

3.汇报完成情况。

(1)教师说前边的形容词部分,学生集体答后边名词部分。

(2)指名回答。

(3)读一读。

九、作业 。

抄写生字词。

正确、流利的读句子

板书设计

识字学词学句(二)

分――芬(芬芳) 主――注(注意) 共――拱(拱形)

探究活动

1、让学生自己画一棵苹果树,做一些小苹果,在上面写上生字,然后与同桌做摘苹果的游戏,比一比谁在规定的时间内摘得多。

2、做一字带多字的练习:

篇3:识字、学词、学句

对字义准确全面的理解是学词学句的根本,根据学生认知能力低、理解能力差的年龄特点,我把汉字分为象形、会意、形声等类型,在课堂上随着课本生字的出现,逐个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容易接受,也容易记忆。如"日"的教学,先画一个太阳一样的圆形,告诉学生太阳里有许多黑子,我们用一点来表示;再讲解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让学生理解"日"字的形与义的联系,这样,学生对"日"的记忆就深刻了。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的比例最多。我们可利用分析其结构、规律来进行识字教学。如"青""晴""睛""情""清""蜻"等。这一族字都读"qing"音(或有变音),但偏旁"形"不一样,其字义也就不一样了。"晴"跟太阳"日"有关,因此表示天气晴朗,"睛"跟眼"目"有关,因此是眼睛,"情"中的竖心旁明显与情绪有关,而"清"中的三点水则与水有关联,"蜻"则肯定跟某昆虫有关。为突出不同点,用彩色笔写出不同的偏旁,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字义,又记住了不同的字型。同时,鼓励学生用这种举一反三的方法自主识字。这样简化了教学过程与儿童识记过程,达到了扩大识字量,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目的。

猜谜识字和接龙游戏识字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也只比较好的识字方法,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无穷的乐趣,增加学生的记忆强度。这种识字形式教材里经常使用。如"一口咬掉牛尾巴","牛"字尾巴被咬掉,竖下面不出头,加以"口",是为"告"。接龙游戏则可分小组进行,教师出示一组生字卡片,让学生按顺序读出生字来,每读对一组则用小红花、小红旗等加以表扬,相信识字效果一定很好。

常言道:"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小学课本中有一些单音词,一个字就是一个词,可以在句中独立表达明确的意思,学这个字也是学词。为数更多的是双音词及多音词了,它们中单个的汉字只有作为词素组合在词语中才有明确具体的意义,更有不少字(词)只有联系句子才能领会其意思。因此,应把识字与学词学句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学会用字遣词、造句、写文章,才能不断扩大学生的概念系统,发展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为他们发展读写能力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如何把识字与学词学句结合起来呢?笔者采用了如下做法:

一、丰富多彩的组词扩词

每教学一个字,在掌握教材中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扩大组词范围,例如"石"字可扩出"石头"、"石灰"、"岩石"、"陨石"、"石沉大海"、"点石成金"、"水落石出"、"心如铁石"等许多词语,让学生从这些与"石"字相关的词语中深刻理解"石"的字义和字形,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石"在许多新鲜词语的组合中多次出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定会留下不灭的印象。

指导学生组词扩词应持之以恒。扩词的类型、难易程度、数量要根据学生的年级高低和实际水平而定,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少到多。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识字,积累词语,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训练多项思维。

二、形式多样的词语搭配

培养学生正确搭配词语的能力,实际上就是在为培养遣词造句能力打基础,如果忽视这个环节,学生到中高年级就会出现用词不当的现象。因此,应从低年级开始训练。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做到词语搭配的结构形式尽量全面些,搭配的方式也尽量多种形式,如线段连线、火车接龙、选词填空组短语、填空补充句子等。这些不拘一格、创新合理的形式教材中常见,应长期坚持,如此下来,即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循序渐进的组词造句

这种形式在第 册后面就已出现。如:"时、时候、你什么时候回家?",这是组词造句的综合训练。教师除了指导学生训练课本中安排的内容之外,更应多结合字词指导学生做补充。特别是一些虚词,关联词语,(如:"一……就……"、"因为……所以……"、"如果......就……")它们意思抽象,难于理解,应反复进行造句练习。对于一些易错易混字词也可通过组词造句加以比较辨析,常见的有"做"和"作","再"和"在","哥"和"歌"等,它们音同形却不同,意义更不同,可通过造句来对照分辨。

四、轻松愉快的说话训练

教过一个生字后,可引导学生用这个新字词说话。随着学生识字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的不断提高,应逐步要求学生从说一句完整的话到说几句连贯的话,再到一段连贯的话,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时应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敢说、乐说。同时又要严格要求学生说话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不重复啰嗦,培养学生严格推敲词句,组织语言的能力和习惯。

此外,编唱儿歌也是常见的一种识字学词学句的方式。把生字、新词和易错的字词编成内容生动、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的儿歌,让学生朗读、背诵或抄写。如《小青蛙》"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多编一些这样的儿歌,不仅复习巩固了生字,牢记了课文内容,还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识字教学与学词学句相结合,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认字,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我们应在识字教学中充分进行词句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理解和运用书面语言的能力,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宽广而坚实的基础。

篇4:识字学词学句教案

1、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祖国首都北京是世界闻名的古都,也是一座现代化城市。

2、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懂句子。

教学重点:

掌握13个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句子中的“古城”和“现代化的城市”。

教学用具:

挂图、生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识:

(1)回忆一下学过的知识,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填空。

出示小黑板:我是()人,我国的首都在()。

(2)同学们集体读说:我们的祖国叫——“中国”,全称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借助图和音节、识字、理解词义。

1、边看图认识建筑物的名称边学习词语

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区中心,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建筑群,是古代艺术的特色。

天坛:明、清皇帝祭天祈求丰收的地方,著名的回音壁就在天坛。

小结:这些雄伟壮丽的建筑物在我国的首都——北京。

三、学习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1、朗读句子

2、理解句子的意思

(1)为什么说北京是闻名世界的古都?

(2)为什么说北京是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四、指导朗读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首、图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五、巩固练习。

1、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

篇5:识字学词学句教案示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

3.了解我国8处名胜古迹及其所在地。知道我国历史悠久、山河壮丽、文物古迹遍及各地,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了解8处名胜古迹的主要特点及所在地。

教学难点:掌握部分生字的字形及通过理解词语与短文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了解课型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名胜古迹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么?

你们介绍得都很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给我们介绍了哪些名胜古迹。

二、借助拼音,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音,难读的字词做记号,多读几遍。

2.自由看图读词,读短文,初步建立图与词语,词语与短文意思的联系。

三、纠正读音,质疑问答。

四、看图学词学句。

l.出示短文,请同学们齐读两遍。

2.从哪儿可以看出我们祖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山清水秀的国家呢?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旅游”,在游览中我们边识字识词,边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在游览时,你们一定要仔细看,认真听。

(l)第一个旅游点,我们到山东泰山:出示幻灯片,放录音,学生边听边看。

①读词:山东泰山。

②学字“泰”。

③谁来帮大家记住这个字?

④游览了“泰山”,你们是不是觉得咱们的祖国山很美?(是)下一站,老师带你们再去游览一座山。

(2)出示幻灯片2,放录像,学生边听边欣赏。

①师说:黄山在安徽省南部,由花岗岩构成,风景秀丽,以苍松、怪石、云海、温泉著名。

②读词:安徽黄山。

③看图,谁能说一句赞美黄山的话”?

过渡:我们的祖国不但山清而且水秀,下面,老师带你们到杭州西湖去看看。

(3)出示幻灯片3,放录音,边听边欣赏西湖美景。

①西湖美不美?怪不得人们称西湖是杭州城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读词;杭州西湖。

②学习生字“州”。杭州在浙江省。是我国有名的旅游城,杭州最有名的风景点,就是我们刚才游览的西湖。

过渡:“秀”就是美的意思,但美的`姿态不一样,西湖的水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宁静的美。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看水的另一种美。

(4)出示幻灯片4,放录音,边听边感受,瀑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什么美呢?

①读词:贵州黄果树瀑布。

②了解黄果树瀑布在什么地方,知道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之一,读准“瀑”的字音。

③学习“贵”的字形。

(5)读句子:“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

理解“秀”字。

五、复习巩固

1.刚才我们一起游览了哪几个地方?

(洛阳、安徽、杭州、贵州是地名,黄山、西湖、黄果树瀑布是景点名称。)

2.看书,读一读词句。

3.做猜字游戏。

六、写字:“泰”“州”“贵”

l.范写。

2.指名上台写一个,其他同学在书上写一个,集体评议。

3.独立写:每字写3个。

4.作业展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评议订正。

3.我们上节课游览了哪些地方?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二、识字、学词、学句

1.我们的祖国不但山清水秀,而且历史悠久,出示句子:

“我们祖国历史悠久。”

个人读、齐读。

问:“悠久”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年代久远的意思。)

识记“历”“史”“悠”“久”的字形。

2.哪些景点可以看出我们祖国历史悠久呢?出示:“西安兵马桶”、“洛阳龙门石窟”、“四川乐山大佛”、“南京中山陵”幻灯片。

师:你知道图上分别是哪些地方吗?关于这些古迹你知道哪些知识?

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读词。

3.学习:西安兵马俑。

(1)生字正音,俑yǒng

(2)讲述兵马俑的来历,强调修建年代(强化“历史悠久”一词的印象)。

4.洛阳龙门石窟

(1)读词:洛阳龙门。

(2)学字“龙”。

(3)谁来帮大家记这个字?

(4)参观洛阳龙门你看到什么?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再次理解“历史悠久”)

5.四川乐山大佛

(1)识记“佛”。

(2)你知道乐山大佛在哪里吗?你知道哪些关于乐山大佛的事情?

6.南京中山陵

(1)生字正音,陵,读líng,识记“陵”的字形。

(2)中山陵在哪里?你知道它的来历吗?你还知道什么?

7.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祖国又多了一层了解那就是:历史悠久。而正因为我们祖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所以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到我国来观光、旅游。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三、学习短文的第二句

1.自读,齐读。

2.理解词语和句子。

“中国人民欢迎您DD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您”指谁?“来自”什么意思?

世界各地的朋友为什么喜欢来我国?我们应怎样对待他们?

3.识记“迎”。

4.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朗读,背诵短文

学过这课,你觉得我们的祖国怎样?(山清水秀,历史悠久。)连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想到我国来参观游览,你作为一个中国人,此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读出你的感情吗?

五、练习写字

“兵”“龙”“佛”“历”“史”“悠”“久”“迎”

1. 教师范写。

2.学生仿写一个。

3.演示,评议。

4.学生练写。

5.作业展评。

六、扩展延伸

1.除了课文介绍的,你还知道哪些名胜古迹?

2.看介绍我国其他名胜古迹的录像。

七、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你还知道哪些名胜古迹和优美的风景区?说给大家听。

上一篇:过周岁贺词下一篇:毛巾的经典广告词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