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研究报告

2024-04-22

自然灾害研究报告(精选8篇)

篇1:自然灾害研究报告

自然灾害损失及工期延误报告

福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世纪学庭项目部:

唐山诚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世纪学庭监理部:

2012年7月21日夜晚唐山地区普降暴雨,降雨量普遍在200mm左右;局部地区300mm,自然灾害严重且不可拒,给世纪学庭工地造成严重损失。

大雨给世纪学庭2# 地块南区工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施工困难。主要表现在:土坡被冲刷,坡体部分滑落;已开挖的栋号积水很深,地基被水浸泡;所有放线控制桩被冲毁;已挖好的地基被冲遍体鳞伤;已绑扎好钢筋的八个塔吊基础被泥沙掩埋,需全部拆除钢筋清淤后从新绑扎;地基受到严重冲刷,需全部重新填充压实;切割好的桩头多处裸露在外,特别是222楼桩头裸露三处达一米多深;208西侧无护坡大雨来临被冲垮;电梯井、集水坑被冲平;泥沙满槽。施工机械被掩埋,施工道路冲毁,施工车辆无法进场,我方使用大量石子铺垫道路。201#在7月09日压桩完成、202楼在7月16日压桩完成,201在7月16日、202#在7月17日具备验收条件,但是不知何原因,直至7月21日,压桩实验报告始终未出,因而影响7

####月21日验收,7月21日晚暴雨,致使已经达到验槽标准的201、202203#楼需要重新修缮;已经开始砌筑201#南侧车库砖模全部倒塌。上诉损坏地段要逐一修复、加固,造成人工、材料费增加,工期相对延误八天,经济损失很大。

灾害发生后,我项目部全体人员,不等不靠,积极投入到抗灾工作中,迅速启动应急方案,积极组织排水,加固危险地段,检修生产设备,重新复测各控制点,加大人力抢修清理,努力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延误的工期缩小到最短。

分析这次灾害原因:

主要是自然灾害不可抗拒的原因。

其次是由于部分地段护坡底部未护,如202#东侧护坡加固影响工期、203#北侧加固影响工期、204#与208#西南加固影响工期处、221#楼西侧护坡加固影响工期,护坡不牢,被雨水冲刷。

再次地基砂土层多,容易被冲刷。

河南天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世纪学庭项目部

2012年7月23日

##、

篇2:自然灾害研究报告

我们美丽的家乡——南京,可以说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城市。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可是自然灾害却总是喜欢“临幸”这里。因此,我查了许多资料,写下了这篇论文。

众所周知的是去年的雪灾,一场全国范围内的大降雪过程开始了,持续了两周之久的严重雪情,一下子演变成了50年一遇的大雪灾。截止到1月31日18时,因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达到了537.9亿元。国务院23个单位联合成立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1月29日、30日、31日晚,国务院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应急指挥中心分别召开三次协商会,研究当前灾害发展情况,统筹协调当前煤电油运和抢险抗灾的重大问题及具体措施。现在已经得到了实质性的解决。这很让人欣慰。

人不能控制天气,但是可以战胜灾害。对此,我想提出建议,在把我们家乡建设地更美好的`前提下,要坚持环保,不要对自然进行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要取之有度。将环保进行到底。人民团结一心,发扬高尚的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美好的家园!

篇3: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对策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 人口、经济、灾害分布特征决定了我国必须加强应急需求分析和应急预案的研究, 做好各类灾害的应急物流预应准备。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主要分为6个地带, 而在这6个灾害带中, 东部和东南沿海灾害带是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区, 包括全国7 0%的大城市、5 0%以上人口、5 5%的经济生产力都聚集在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

东部地区既是我国洪涝、干旱、台风、暴雨等灾害频率较高的区域, 又是我国人口和生产集中分布地区, 二者的重叠使得我国每一次灾害损失较大, 如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是300670亿元, 灾害损失就占国家GDP的4.5%。

应急物流作为应急救助和经济发展的平衡器, 在增强国家、社会对消极性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能力, 减弱负面影响和损害方面, 作用非比寻常, 已成为我国和谐与科学发展必不可少的内容。

我国应急物流中的问题

国内目前对应急物流研究多局限于灾害发生后的物资调拨方案设计和救援系统仿真模拟, 对于灾前预警系统研究相对较薄弱。自然灾害的突发性要求各地政府从保障区域稳定出发, 提早制定应对措施。

我国应急物流运行管理体制主要是分类管理、分级负责, 条块结合、属地管理,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救援及其所需应急物资, 均由属地政府主管部门负责。应急物资的来源主要源于国家储备, 在应急事件发生时, 属地主管部门负责向上一级地方政府申请救灾物资的援助, 上级部门批准后逐级向下分配发放应急物资, 自上而下垂直式的补给通道, 不但手续繁琐、耗时较长, 影响了应急物资的救助效率和使用效率, 而且救援物资数量和种类上都难以得到满足。

我国应急救助是由国家政府主导下的行政指令式物资存储和调拨, 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应急物流, 它属于国家应急救助, 大多依靠国家储备和军事储备来完成, 在物资救助和援助灾区建设方面基本上是政府公共管理责任的落实, 完全无偿, 不考虑经济效益和回报。企业对于应急物流的微利和公益行为缺乏动力, 社会责任不强。由于缺乏应急物流方面系统的法律规范和激励机制, 相关政府组织在应急状态下社会资源调度时颇费周折、捉襟见肘, 征用民力的效率不高。

我国从建国初就注重国家储备体系的建设, 对粮食、帐篷、棉被等紧急必须物资建立了救灾专用仓储。但总体来看, 储备的救灾物资品种和量都较少, 其他应急救助必备的防疫、医疗器械、救生器械、能源等物资相对稀缺。近几年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的物流中心, 则是主要服务于工商业活动而很少虑及与全国应急储备协调。在全国已经建成14个国家重点粮食储备库和1100多座国家粮库中, 国家粮食储备库与物流中心分布不一致, 储备地和主要生产资料市场与全国的物流中心之间缺乏有效衔接和合理规划, 不利于在应急状况下应急物资的快速筹集和应急储备优化配送。

应急物流的需求特征

我国地处环太平洋灾害带和北半球中纬度灾害带之间, 是自然灾害高发国家之一, 需要制定紧急应对措施, 尤其是应急物流的储备和救援预案, 以备不时之需。改革开放深化和我国融入世界发展体系逐步深入, 承办的世界性会议和交流越来越多, 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 人口聚集度越来越高,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也越来越频繁, 要求建立公共卫生和公共安全的应急防护机制, 发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 完善世界应急救助物流体系, 共同应对全球性应急医药卫生和病毒防治、公共安全等治理。

作为新兴市场经济国家, 我国经济发展的试错率和出错的概率相对比经济发达定型的西方国家或者落后不发达不发展国家要多。经济发展中各类经济金融事件, 包括市场波动、信息失灵和产销失衡等也需要借助应急物流系统协作功能, 对各种市场短期波动和囤积行为进行干预和疏解, 消除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影响。

我国外贸依存度高, 是石油、钢铁等重要能源和原材料的主要进口国和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国。随着中国的强大, 中国发展所依附的国际环境和地缘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 国家经济平稳发展急需建立应急物流储备系统, 稳定国内经济发展的各类原材料、燃料需求, 开拓国内市场需求。

我国人口众多、地大物博, 人口、粮食、肉禽蛋、蔬菜、日用品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不一致, 经济中心与灾害分布的高度吻合, 需要加大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应急物流。

应急物流发展对策

从我国行政管理、人口分布、经济主体布局、灾害分布以及国家应急管理体制五方面综合考虑, 国家应急物流建设应该从平衡应急储备和强化应急救援功效出发, 应该建设三级应急物流中心, 完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

第一级:国家应急物流系统。以现有的21个国家物流中心节点、10个国家紧急物资储备中心、4个国家物资储备库以及4个石油储备中心、国家粮食主产区和畜牧生产加工基地为依托, 建设国家应急物流中心和国家物资储备系统。

第二级:区域应急物流系统。以各省主要的省级应急储备库、特种商品仓库 (含捐赠储备仓库、化学品仓库、医药仓库、危险品仓库、冷藏仓库等) 、生产资料仓储市场、轻工业批发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干鲜果品批发市场、仓储式大型超级市场等为核心构建各省和区域性的应急物流中心及市场合同储备系统。

第三级:县市级应急物流系统。以各县、市应急储备仓库、商场、周转仓库、冷冻仓库、集贸市场、城乡居民家庭等构成应急物流的县市级储备及自救体系。

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和军事物流资源, 建立“商急一体化、军地一体化”的物流系统, 以市场化的合同约束与国内大型专业物流园区 (企业) 签订动态储备协议, 充分利用物流中心之间的基础设施、配送系统和信息网络以及军事物流完备的储运设施和社会服务功能, 发展多式联运, 将多个地区性的应急物流中心联成区域性、全国性的应急物流体系, 组成高效的应急物流储备和配送系统, 增强应对跨区域的突发事件或自然灾害的能力。

依据国家干支铁路和公路网格局、航空机场的分布、国家物流中心、粮食主产地和畜牧产品生产地、高密度人口消费地、国家粮库分布、历史灾害频发地的分布、国家现有应急储备中心布局、能源产地与主要物流通道等九大因素图谱对比分析、综合评价, 在北京、沈阳、天津、石家庄、济南、合肥、郑州、西安、武汉、长沙、南昌、成都、上海、杭州、厦门、南宁、广州、重庆、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全国20个城市建立一级国家应急物流园区:依托区域物流园区和商贸物流系统, 建设与商贸物流一体发展的市场化应急物流储运设施。

篇4:自然灾害研究报告

我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为480亿元, 70年代为590亿元, 90年代以后,年均已经超过1000亿元(王国敏,2005)。21世纪以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急剧上升(如表1所示),2001至2010年十年平均高达2861亿元,2008年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1752亿元,是新世纪以来的最高值。

为了增强自然灾害抵抗能力,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拦洪蓄水等, 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农业抗灾体系。 一是建设了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到2010年底全国有大型水库422座,蓄水总量2091亿立方米,对水资源季节、区域分布不均起到了一定的缓解作用。二是加大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新建、维护小型水源工程17.2万处,改善灌溉面积1360.1万亩,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885.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396.4平方公里,有效地增强了农业抗灾能力。三是建立了农作物植保体系,对各种农作物病虫害起到了一定防治作用。四是逐渐完善了农业自然灾害的预报体系。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使得农业自然灾害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为:大灾次数增加,小灾次数减少;面积和强度加大;发生周期缩短。从表1可知,从2001到2010年十年间,农作物年均受灾面积为3564.3万公顷。与受灾面积扩张、强度加大相对应,自然灾害发生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农业自然灾害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

二、我国财税政策在农业自然灾害防御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财政在农业投入方面严重不足,导致抵御农业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建设缓慢 由于大江大河、农田水利改造等抗灾基础设施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它们的治理、改造需要巨额财政资金投入。但目前我国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却严重不足,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总量处于增长的趋势,由1990年的307亿元上升到2008年5955亿元,增长了17倍,但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却没有多大的变化甚至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90年的9.4%下降到2005年的7.9%,近几年稍有回升(2008年为9.5%)。显然,微薄的财政投入,对于庞大的农业设施抗灾体系的改善来说,犹如“杯水车薪”。 财政农业投入的短缺,产生以下方面的负效应:一是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带病运行,二是排灌设施逐年弱化。从而导致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下降。

(二)中央财政支持下的风险分散机制尚未建立,巨灾风险转移制度不健全 农业保险的原理是大数法则,如果要有效地分散风险,则需要有足够多的风险单位投保,反之则会由于风险过分集中,导致保险公司无利可盈,农业保险无法经营下去。我国农业保险是从1982年正式恢复的,但由于缺乏财政的有利支持,基本上处于一种明存实亡的状态。2004年我国在部分地区如江苏、新疆、四川等试点,实施以省级财政补贴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后,农业保险得到一定发展;2007年中央财政第一次对农业保险给予补贴,承担的农险保费补贴比例为25%,选择6省(区)的玉米、水稻、大豆、棉花、小麦等5种主要农作物开展补贴试点;2010年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粮油棉产区和畜禽主产省,试点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央政策性险种扩大到了9个。但从总体来看,农业保险的供给与其需求相比,还远远不能满足,且灾后保险补偿占农业灾害经济损失的比重仍微乎其微。如在2008年雪灾中造成经济损失1516亿元,保险赔付仅为16亿元,占损失比例的1%,而世界上其他国家同类灾害中保险赔付超过30%。这说明我国保险赔付比率低、覆盖面窄及巨灾风险机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非常突出。

由于农业保险的发展存在市场失灵,需政府来弥补,但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却存在缺位现象,即对农业保险的补贴和扶持较少,这也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举步维艰重要原因之一。全球许多国家都建立了政府支持下农业保险体系,如实行强制性农业保险;对承保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和投保农民给予补贴;实施再保险;建立农业巨灾风险专项基金等。日本财政给予农业保险15%的补贴,在特大灾害发生时财政负担80%~100%的保险补偿。但我国目前除了对经营农业保险公司减免营业税外,基本上没有其他专门支持农业保险的财政政策。

(三)政府在农业灾害损失中直接补偿的作用非常有限 农业自然灾害管理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且农业灾害损失是一种突发的意外损失。因此当自然灾害发生后,在灾害损失的补偿中,政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政府在补偿金额方面却相当有限,只占灾害损失的很小一部分,且财政补偿还是以传统灾害救济方式为主。从表1可知:一是财政救灾支出占灾害损失的比重非常低。我国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年均损失2851亿元),但财政救灾支出占灾害损失的比却非常低,2001至2010年平均比例仅为3.09%,最高为2009年的5.5%;二是财政救灾支出占GDP比重不稳定。2001年为2.02%,之后又出现下降,2009年仅为0.75%,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达到3.92%。虽然救灾支出的多少与当年的受灾损失程度有直接关系,但也反映出我国救灾支出缺乏稳定性,同时救灾支出的增长速度在某些年份甚至出现负增长。这足以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已难以继续成为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的主体,其在农业自然灾害损失中的分担作用和地位已经非常有限了。

(四)当前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税收政策的不足 虽然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在减轻农业自然灾害方面,税收优惠措施在各个税种中有一定体现。但是这些税收优惠政策不成体系,比较零散、不明确,而且在防灾、抗灾、减灾方面的总体支持力度还不够。具体如下:

(1)没有形成完整的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体系。现行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主要分散在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税、资源税等单个税种中,如在《资源税暂行条例》中,纳税人在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过程中,因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重大损失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酌情予以资源税减免;又如2008年新的《企业所得税法》中规定,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如水灾、地震等造成的损失可在税前扣除;企业的公益性捐赠,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等。这些税收优惠措施对自然灾害的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减轻的作用,但自然灾害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情况,应当制定一套较完整的针对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体系,以便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能有效执行。

(2)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方式较少。目前我国应对自然灾害损失所实行的税收优惠方式主要有冲减应税收入(所得)、直接减免税和捐赠扣除,除些之外,其他方式很少,但在我国的税法规定中,税收优惠的方式却非常多,如退税、投资抵免、亏损弥补等。 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方式还是比较单一。另外现行对于先进的防灾救灾技术、新产品及新工艺的使用,国家也没有颁布相关的税收优惠措施,且税收政策对防灾救灾先进技术和物资设备的支持力度也不大,这非常不利于灾前的预防。

三、建立与完善应对农业自然灾害财税政策的措施

(一)加大财政抗灾农业基础设施资金投入,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防灾工作的主要内容,只有做到有备才能无患。当前应加大财政在小流域水利防洪能力建设、骨干排灌水利工程老化失修、除险加固、修复水毁工程等方面的投入,以不断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使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长足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在出现灾害时调动多方力量,力求使灾害的损失最小。在抗灾方案上,应坚持以预防为主,力争化大灾为小灾,化小灾为无灾,把自然灾害发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二)建立与完善政府、市场共同作用的农业灾害救助体系 政府作为众多公共资源的拥有者,在农业灾害发生后,对救灾物资的调动较为迅速和集中,有利于优先扶持和保证社会的弱势群体,较好地满足灾害补偿的公平目标,因此政府理应成为救助的主力军。现行政府灾害救助主要有财政补贴、民政救助、贴息贷款三种方式。但目前的问题是,这些救助方式仅仅是“临时性”和“紧急性”的特殊救助,尚未形成长效机制。针对灾害发生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特性,为克服这种高度不确定性给经济和社会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因此应急需对这些救助方案进行细化,提出长久可行的可操作性救助方案,进而以文件的形势固定,上升为农业发展政策体系。以增强政府在灾害管理投入方面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完善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除了发挥政府的兜底作用,还应引入企业、市场化的救助方式。首先要进一步健全 “龙头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建立农业生产者与企业灾害损失共担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农业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作用,分担财政救助压力。其次可考虑农产品生产风险基金的建立,这样既可以起到遭遇自然灾害后的救助作用,也可在农产品价格不稳定时、农业生产者出现亏损时给予一定补偿。第三,进一步推广并完善农村金融支撑体系,引导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农业灾害救助专项贷款业务,从而发挥金融机构的杠杆作用。

(三)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保险政策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在我国还处于试点阶段,其保险水平和标准离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赔偿的要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需要继续加以完善。现行中央财政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还有明显的不足:一是补贴范围窄,补贴品种少。虽然在2010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覆盖了全国主要的粮油棉产区和畜禽主产省,试点险种新增加了育肥猪保险和森林保险,中央政策性险种扩大到了9个。但区域性特色农业的保费补贴相对来说范围窄、覆盖面不全。如云南的烤烟、广西的甘蔗等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支柱作用的特色农业仍未纳入中央财政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中。二是地方政府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缺乏长效机制。2005年以来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虽然对参保农户的保险费给予了一部分财政补贴(有的补贴50%,有的补贴35%),但是试点如果全面铺开以后,财政补贴的压力必然增加,而中央的财政扶持手段和力度仍不明确,没有任何有关的政策期许和支持承诺,更重要的是在没有建立财政支持下的巨灾补偿基金和农业再保险的情况下,如果发生巨大灾害,需要巨额赔偿时,地方财政的力量也是非常有限。因此,虽然中央要求积极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但由于缺乏中央的支持,许多地方政府坐等观望,这也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发展。因此政策性农业保险要尽可能扩大范围,让更多的农业品种和更多的农民受益,这样对于政府在一个更大的范围里平抑风险,提高财政补贴资金效率起到一定作用。另外,现行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仅仅是保成本,以后在逐步过渡到保产量和保收入的成熟阶段。同时下一步要对农业承保机构的进行财政补贴,包括业务费补贴、巨灾风险补贴等。

(四)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体系,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 与其他国家不同,具有分散巨灾风险体系的再保险机制目前在我国仍没建立。如果巨灾一旦发生,承担农险业务的经营机构将受到严重打击,有些公司可能会一夜间倒闭,而农业保险业务也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必须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以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农业巨灾风险分散体系建立的主要内容就是要设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它是全国巨灾风险基金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采取财政拨款和财政补贴方式建立专项基金;二是政策性保险机构发行巨灾风险基金债券,以提高巨灾风险基金储备能力;三是地方政府每年拿出部分支农资金和救灾款,专款专用,充实后备;四是从保险公司的农业保险保费结余中,拿出部分充实到巨灾风险基金。巨灾风险基金的使用:此基金是用以应付特大农业灾害发生而积累的专项基金,用于发生巨灾时的大额保险赔付。首先支付农业保险公司超赔部分,这是主体。除此之外,此基金的一小部分还可用于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如通过兴修水利设施来预防洪涝和干旱的发生;支持研究机构分析我国农业灾害发生规律,为建立农业风险预警系统提供科学依据以及通过疫苗注射来预防禽畜传染病的发生和扩散等。

(五)完善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税收政策 首先,要扩大应对自然灾害税收优惠范围。从税种上看,自然灾害的发生对绝大部分税种的收入如所得税、财产税、流转税等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建议有关应对自然灾害的税收优惠范围应尽量扩大到所有税种。另外还可适当下放有关农业保险业务税收减免权限,扩大农业保险免征范围,对农业保险机构减征或免征所得税等。

其次,增加应对自然灾害税收优惠形式。可考虑根据自然灾害种类、级别等,采取多种税收优惠形式,即将现行的捐赠、直接减免两种方式扩大到延期纳税、亏损弥补等;另外对捐赠、金融机构贷款等适当放宽税收政策。如应允许捐赠在所得税前全额扣除;对金融机构给予自然灾害地区的贷款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这样一方面灵活应对自然灾害影响,另一方面将资金和技术较快吸引到受灾严重的地区,可尽快消除灾害影响,恢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第三,应实施对应用防灾救灾新产品、技术的税收优惠措施。我国现行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已颁布了相关的税收政策优惠,但是对防灾救灾产品、技术的应用还没有给予税收支持政策,应尽快实施对应用防灾救灾新产品、技术的税收优惠措施,以通过这方面的税收优惠的实施,使企业广泛采取防灾救灾的新技术、新产品,这样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大大降低其破坏程度。

第四,建立专门防灾、救灾税收制度。如果每次自然灾害发生后,都由财政预算负担,导致财政压力加大,从而影响财政收支的稳定性。遇到巨灾时,还会有国际借贷,这会对整个国家的财政支付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由于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造成经济损失巨大,因此建议构建一套在自然灾害发生时便于实行的税收政策体系。另外从民本思想出发和民生财政考虑,国家应与时俱进,开征灾害税,为平衡税收、减轻纳税成本以及便于税收征管等,建议灾害税作为附加税种,从企业和个人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中进行附加征税,专款专用。同时要加强对灾害税的宣传和纳税征管,从而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防灾、救灾财税制度体系。

参考文献:

[1]崔佳:《农业自然灾害风险控制和补偿机制研究》,《农村经济》2006年第12期。

[2]杨京钟:《让税“走在自然灾害前面》,《中国财经报》2008年第7期。

[3]祁毓:《财政支出视角下我国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构建的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24期。

[4]苗崇刚、侯建盛:《建立我国地震灾害资金补偿机制的思考》,《中国地震动态》2007年第2期。

[5]聂峰:《探索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救助的新模式》,《农业经济》2008年第5期。

[6]朱晓冲:《建立和完善应对自然灾害的财税政策》,《经济纵横 2008年第7期。

[7]李冬妍:《灾后重建制定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 》,《税务报》2008年第618期。

[8]秦凯:《我国自然灾害税收优惠政策》,《天府新论》 2009年第2期。

篇5:县级上报自然灾害灾情报告

市救灾办:

***年**月**日**时**分左右,受*****影响,****县(市、区)局部地区出现***,个别地方出现***等灾害性天气,(此处加入灾害天气基本描述:时间、形象描述等),造成****、****、****等乡(镇)***、***等村不同程度受灾,据初步统计,受灾人口***余人,倒塌房屋**户、***间(其中居民住房**户、***间),目前,已累计紧急转移安置群众****人,农作物受灾面积***亩(***公顷),成灾面积***亩(***公顷),绝收面积***亩(***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等受灾***亩,成灾***亩,绝收***亩;林果业:***、***等受灾***亩、***棵,成灾***亩、***棵,绝收***亩、***棵;其他经济作物:***、***等受灾面积***亩,成灾面积***亩,绝收面积***亩,其他:***、***等受灾面积***亩,成灾面积***亩,绝收面积***亩。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进行相对专业性描述),此次灾害共造成各项经济损失达****余万元。

灾情发生后,我县(市、区)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要求有关部门及受灾乡镇组织力量立即深入到各村组察看灾情,组织受灾群众开展自救,并对农作物采取得力措施进行及时补救,使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受灾情况仍在进一步核查中。目前,我局已申请启动《****自然灾害救助应

急预案》,并成立了*****领导小组,组织民政部门干部职工,查看灾情,抗**救灾。累计紧急转移安置群众***人,筹措

救灾资金**万元,共为**乡**村、**乡**村***户***人发放

了**、**、**等救灾物资(主要是民政部门初步采取的救助

措施)。

******(单位)年月日

灾 情 报 告(续报)

在灾情初报基础上,据灾害发生及救助情况进行,模式

基本同初报。(灾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已基本恢复,情绪

基本稳定。)

灾 情 报 告(核报)

市救灾办:

***年**月**日**时**分至**月**日**时**分,受*****

影响,****县(市、区)局部地区出现***,个别地区出现

***等灾害性天气,造成****、****、****等乡(镇)***、***等村遭受***(确定灾种)灾害。灾害发生后,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受灾乡(镇)民政所人

员第一时间深入到各村组进行查灾、统计、上报灾情,并组织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及时对农作物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补救,使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月**日由局领导带队分**个小组,奔赴受灾乡(镇)对灾情进行核查。经核查,这次***灾害造成我县(市、区)受灾人口***余人,倒塌房屋**户、***间(其中居民住房**户、***间),累计紧急转移安置群众****人,农作物受灾面积***亩(***公顷),成灾面积***亩(***公顷),绝收面积***亩(***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等受灾***亩,成灾***亩,绝收***亩;林果业:***、***等受灾***亩、***棵,成灾***亩、***棵,绝收***亩、***棵;其他经济作物:***、***等受灾面积***亩,成灾面积***亩,绝收面积***亩,其他:***、***等受灾面积***亩,成灾面积***亩,绝收面积***亩。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进行相对专业性描述),共造成各项经济损失****万元。

至报告时,我局筹措***万元救灾资金,共为**乡**村、**乡**村***户***人发放了**、**、**等救灾物资(主要是民政部门采取的救助措施)。灾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已基本恢复,情绪基本稳定。

灾 情 报 告(核报)附:受灾乡及村基本情况

**乡:耕地面积***亩(***公顷),农业人口***人,大牲畜***头。农作物播种面积***亩(***公顷),其中,小麦***亩,玉米***亩等等;烟叶种植***亩(***公顷),苹果种植***亩(***公顷)、约****棵。

该乡受灾人口***余人,倒塌房屋**户、***间(其中居民住房**户、***间),紧急转移安置群众****人,农作物受灾面积***亩(***公顷),成灾面积***亩(***公顷),绝收面积***亩(***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等受灾***亩,成灾***亩,绝收***亩;林果业:***、***等受灾***亩、***棵,成灾***亩、***棵,绝收***亩、***棵;其他经济作物:***、***等受灾面积***亩,成灾面积***亩,绝收面积***亩,其他:***、***等受灾面积***亩,成灾面积***亩,绝收面积***亩。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进行相对专业性描述),共造成各项经济损失****万元。

***村:耕地面积***亩(***公顷),农业人口***人,大牲畜***头。农作物播种面积***亩(***公顷),其中,小麦***亩,玉米***亩等等;烟叶种植***亩(***公顷),苹果种植***亩(***公顷)、约****棵。

该村受灾人口***余人,倒塌房屋**户、***间(其中居民住房**户、***间),紧急转移安置群众****人,农作物受灾面积***亩(***公顷),成灾面积***亩(***公顷),绝收面积***亩(***公顷)。其中,粮食作物:***、***等受灾***亩,成灾***亩,绝收***亩;林果业:***、***等受灾***亩、***棵,成灾***亩、***棵,绝收***亩、***棵;其他经济作物:***、***等受灾面积***亩,成灾面积***亩,绝收面积***亩,其他:***、***等受灾面积***亩,成灾面积***亩,绝收面积***亩。基础设施受损严重:(进行相对

****(单位)

年月日 专业性描述),共造成各项经济损失****万元。

篇6:关于自然灾害的分析调查报告

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3班***

近年来,随着全球自然灾害不断地发生,人类开始渐渐懂得大自然的重要性了。但是,只是

懂得它的危害还是不够的,还要认识到怎样去保护它。环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定义,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调查方法:上网查询,个人分析等。

(一)史上发生的自然灾害

1.北美黑风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

2.秘鲁大雪崩 1970年5月31日20时30分,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区。

3.孟加拉国特大水灾 1987年7月,孟加拉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

4.印度鼠疫大流行 1994年9-10月间,印度遭受了一场致命的瘟疫,30万苏拉特市民逃往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时也将鼠疫带到了全国各地。

5.喀麦隆湖底毒气 1986年8月21日晚,一声巨响划破了长空。

6.伦敦大烟雾 1952年12月4日,英国伦敦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

7.百慕大地区神秘灾难 据说自从1945年以来,在百慕大这片地区已有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神秘失踪,失踪仿佛是在一瞬间完成,就像天空破了个洞,飞机一下掉进洞里而无声无息了,或者大海突然张开大口,把船只吞噬„„百慕大这个黑洞,至今还没有看见底。

8.通古斯大 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场罕见的惨祸降临到西伯利亚偏僻林区。

9.智利大海啸 据说,智利是上帝创造世界后的“最后一块泥巴”。

10.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能量比日本广岛-的原子弹强烈400倍的大地震发生了。

11.印度洋海啸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

12.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中国发生了自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是自

1950年8月15日西藏墨脱地震(8.5级)和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8.1级)后的第三

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

13.海地地震这次海地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包括总统府和联合国维和部队驻地在内的数百

栋建筑坍塌。据国际红十字会初步估计,此次大地震将为海地带来多达300万

14.15.(二)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

人类自从创生之日起,就以生物界前所未有的能力对自然进行着干预。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特别是社会组织功能的发挥,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生存需要,人类向大自然无节制地索取土地、淡水、空气、矿产等资源,并将废料遗弃地球表层,使致灾的人为作用日渐增加。加之人类工程活动对自然环境随心所欲的改造和破坏,致使环境恶化,灾害从生。长期以来,滥垦、滥伐、滥牧、滥采、滥捕、滥用和无处理排污等,对自然界实行了掠夺性的开发、利用,已造成土壤浸蚀、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森林枯竭、物种消亡和环境严重污染,加剧了洪涝灾害、风沙灾害、浸蚀灾害和滑坡、山崩、泥石流灾害,使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其严重程度已危及经济建设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现在应该是人类清醒的时候了!我们应该面对现实,自我反思,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与大自然重修旧好

(三)为什么自然灾害会如此频发?

“自然灾害”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界所发生的异常现象,众所周知,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也往往是触目惊心的。近年来,自然灾害呈频度加大、强度增强、损失加重的发展趋势,究其原因,则是因为(1)人口城市化,人口密度大;(2)经济增长,资产积累;

(3)人类不合理的开发;(4)不安全的工程设施增多;(5)灾害的牵连性;(6)自然多变异性。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

俗话说:“天火为灾(災),人火为火(祸)”,自然灾害的诱发原因不外乎两种,一为人为因素,二为自然因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依靠日益先进的科学技术无限制地向自然进攻,一方面掠夺式地开发自然资源,拼命向自然索取,另一方面,人类不断地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超过了自然净化能力。所以,人类要从科学的意识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少它们所造成的灾害,我们认为,首先应全面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

(四)难道人类在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面对这一切我们应当如何做呢?

虽然很多地区是位于台风或飓风区,很容易受其影响,但是我们是不是就没有办法去减少其对我们的伤害呢?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我们在灾害发生后,只知道埋怨,有谁想过,其实这些自然灾害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例如,在很多沿海地区生长着很多可以妨碍台风或飓风前进的红树林,是我们将其破坏的。

(1)洪涝灾害:由于盲目砍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江河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2)干旱灾害:中国有 45% 的国土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加上人类活动对植被及土层结构的破坏使大量天然降水无效流失,导致了中国的水资源持续减少;

(3)滑坡灾害:中国滑坡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分布的广泛性在世界少有。滑坡发育地区主要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东部、甘肃省南部和黄土高原沟壑区。除了自然形成的条件外,多难民。智利地震北京时间2010年2月27日14:34,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特大地震。自然灾害还在发生中......种人为活动会对滑坡灾害有引发作用;

(4)生物灾害:由于生态失衡、外来物种入侵、大面积单一种植等,中国每年都有一些重大的病、虫、草、鼠害暴发或流行,造成每年粮食损失数十亿公斤,棉花 300-400 万担,木材近千万立方米,加上其它经济作物的损失,每年全国的的总损失近百亿元;

(5)泥石流灾害: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丘陵占国土面积的 69%,复杂的地质条件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受泥石流危害的主要地区是西南、西北山区,其次是青藏高原东部、南部和北部边缘、秦巴山区、太行山辽南山区。泥石流灾害给城镇、农田、工矿企业、交通运输、能源和水利设施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每年造成数亿元的经济损失,数百甚至上千的人员伤亡。虽然地质结构的演变孕育了发生泥石流灾害的条件,但地表自然结构受到人为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等因素会促使泥石流的发生。引发泥石流灾害的人为活动主要有:在山区建工矿企业,城镇、交通、农田和水利建设不断发展,滥伐森林、草地过牧、陡坡垦殖、开矿弃渣、筑路弃土、劈山引水等。

面对这以上的问题我们可以:1.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2.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3.增强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能力。4.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研究、监测、预报、预警水平。

篇7:自然灾害研究报告

来源:民政部网站

一、2011年自然灾害情况

2011年,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含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旱灾为主,风雹、低温冷冻、雪灾、台风、地震、森林和草原火灾、病虫害等灾害也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全年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沿海地区台风灾害、华西秋雨灾害、西藏亚东地震灾害等重特大自然灾害,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较大影响。

经核定,2011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3亿人次受灾,1126人死亡(含失踪112人),939.4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3247.1万公顷,其中绝收289.2万公顷;房屋倒塌93.5万间,损坏331.1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096.4亿元。与2010年相比,2011年全国因灾死亡(含失踪)人数减少85.6%,紧急转移安置人次减少49.5%,农作物受灾面积减少13.2%,农作物绝收面积减少40.5%,倒塌房屋数量减少65.8%,损坏房屋数量减少50.6%,直接经济损失减少42%。其中,死亡(含失踪)人口数为2000年以来最少,损坏房屋数量为2000年以来次少。(本评估报告中关于全国灾情和应对工作的统计数据和表述不含我国的港、澳、台地区。)

二、自然灾害应对工作评估

2011年,面对频繁发生的各类自然灾害,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大力提升应急保障能力,在抗灾救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受灾群众生命放在第一位,灾后迅速组织开展抢险救援、灾害救助、医疗救治等工作,及时、高效、有序地应对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夏连旱、南方暴雨洪涝灾害、云南盈江5.8级地震和西藏亚东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得到尽快恢复,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保障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组织领导方面。国家减灾委召开了2011国家减灾委全体会议,分析研判灾情形势,研究部署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组织召开了两次减灾委联络员会议,进一步健全了沟通协调机制。国土资源部先后召开两次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动员部署防治工作,派出50多个工作组,在18个重点地区派驻专家,督促指导工作。交通运输部对公路部门防汛抗旱、防抗台风及汛期公路桥梁保通进行全面部署,召开9次防台风视频会议。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召开了国家防总全体会议、全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会议和全国防台风工作视频会议,科学合理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农业部多次召开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会议和全国抗旱促春管工作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农业生产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国家林业局多次召开全国森林防火专题会议,对各地方防火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召开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了2011-2013年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书,全面落实防治责任。成立了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建立和完善应急机制,进行沙尘暴灾害应急重大问题的研究、决策、指挥和协调。中国地震局组织召开了防震减灾工作联席会议,研究部署了2011年重点工作任务。中国气象局召开全国汛期气象服务动员电视电话会议,对汛期气象服务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国家海洋局开展了沿海地区汛前海洋防灾减灾专项检查,督促沿海各省(区、市)海洋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做好汛期海洋灾害应对工作。

各地结合本区域灾害特点和救灾工作需求,切实加强对灾害防范应对工作的组织领导。山西省将自然灾害应对工作作为“省政府目标责任考核指标”督促落实,做到了组织、人员、职责三明确。上海市建立了市、区两级的灾害管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各街道、乡镇和有关部门、单位建立了应急救助、防汛指挥、防震减灾、地质灾害应急、疫情防控领导责任制度。浙江省成立了海洋灾害应急指挥部、生活必需品市场应急保供工作领导小组和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加强对灾害突发事件的组织领导。海南省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组织指挥体系,各市、县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

(二)制度建设方面。各有关部门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抗灾救灾相关政策法规。一是推动防灾减灾法制建设。国家防总、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积极做好《洪水影响评估管理条例》、《地震应急救援条例》、《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的起草修订工作。国土资源部积极推动发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指导各地做好贯彻落实工作。二是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组织修订编制《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农业部草原寒潮冰雪灾害应急预案》,国家林业局积极推进《国家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修订,中国气象局修订并印发了《中国气象局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三是编制出台防灾减灾规划。《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全国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和《全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建设规划(2011-2020年)》正式颁布实施。国土资源部开展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二五”规划》和《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编制工作。国家海洋局开展了《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和《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各地继续推进基层应急预案建设。截至年底,所有省和地市、98%的县制定了应急预案,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应急预案数量分别达到5.6万个、40.8万个,分别占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总数的89.8%和55.4%,全国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不断完善。

(三)队伍建设方面。各地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从机构、制度、规划等方面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一是制定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印发《国家防灾减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将防灾减灾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起草完成规划实施任务分解方案,明确未来10年我国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二是推进基层应急队伍建设。民政部有序推进灾害信息员职业化进程,全国灾害信息员人数达63.1万人,通过职业鉴定的灾害信息员人数达4.7万人。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增加到35万人,在汛期看守20万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国地震局协助武警部队在全国组建了33支武警工化中队应急救援力量。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达49万人,覆盖71%的行政村。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村级森防员近100万人,基本实现了1村1林场1名森防员。三是加强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民政部组织开展地方救灾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导河北、江西、山东、湖南、广东、青海、西藏等地设计实施当地救灾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推动地方救灾志愿者队伍发展。

各地自然灾害应急队伍建设不断得到强化。北京市对应急志愿者进行注册管理,全市有志愿者队伍24支2.3万人。山西省在105个县(市、区)9个省直林业局组建30人以上的标准化森林消防专业队。河南省黄河河务局通过签订责任书组织群众防汛队伍101万人,对800余名专业抢险队员进行专题技术培训。海南省“三防”办对农村青年组成的抢险队伍进行核实、登记造册,各市县增加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人员450人,专业队伍得到进一步充实。

(四)应急保障方面。各地、各有关部门不断强化救灾物资、资金保障力度和科技支撑能力。全国救灾物资储备布局更加合理,物资储备品种不断增加,救灾补助标准较大幅度提高,救灾资金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应急管理科技水平不断提升,为灾害应急和受灾群众生活救助提供了有力保障。

1.物资储备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民政部继续加快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中央储备库建设,格尔木、乌鲁木齐储备库建设工程全面展开。目前全国建设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35个,租用18个,仓储面积共计29.6万平方米,304个市和2212个县建立起救灾物资储备库点。各中央储备库将民政部组织采购的7.5万顶单帐篷、30万床棉被、5万件睡袋和5万张折叠床及时入库,进一步充实了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国家防总、水利部新设立11个中央防汛抗旱物资仓库,中央仓库总数达到26个,现存防汛抗旱物资规模达到5亿元。农业部建设物资库站15个,新增风力灭火机2870台、野外生存装备1300套、防火服3830套、防火车41辆等。国家林业局共采购扑火物资41055件,向有关省区调拨价值约2122万元的扑火物资24644件。中国气象局建立了专门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物品包括便携式自动气象站、油机、雷达配件、火箭弹及高炮、作业火箭配件等上百类应急物资。

各地区进一步加大本级救灾应急物资储备力度。河北省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由5000万元调整到1亿元,省民政厅启动了4000平方米大型省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浙江省与大型商场、超市签订协议,代储救灾物资,确保救灾物资灾后12小时到位。四川省各级防汛部门储备冲锋舟、编织袋、救生衣、探照灯等应急物资近3亿元,自贡市投资2260万元建成了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西藏自治区民政厅完成1个自治区级、5个地(市)级、51个县级、36个高海拔乡(镇)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并投入使用。

2.救灾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经国务院批准,提高了灾害紧急转移安置补助、旱灾救助、受灾困难群众冬春救助补助标准,全年财政部、民政部安排中央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86.4亿元。中央财政支持各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安排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资金25亿元。交通运输部全年安排2亿元公路灾毁抢修保通补助资金,投入2011年公路灾毁恢复重建计划项目20亿元。农业部商财政部向24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拨农业生产救灾资金37亿元。全国启动重点火险区建设项目183个,中央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全国省、地、县三级财政共投入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约56.6亿元,其中省级32.7亿元、地级7.9亿元、县级16亿元。

3.应急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继续强化高新技术在减灾救灾领域的应用,不断引进新技术,添置装备,积极开展新项目研究,不断提高减灾救灾工作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民政部完成了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技术方案论证,“国家自然灾害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专项”论证取得初步成果。交通运输部启动了6个“十二五”交通运输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道路交通安全行动计划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完成技术研究125项、硬件开发集成44项、软件开发32项,完成全部44项标准规范制修订大纲,12项示范工程已开始实施。农业部农业大棚育秧、深松整地、播后镇压、浇越冬水、“一喷三防”等抗灾增产关键技术得到大面积应用,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等防控措施得到大力推广。国家林业局完成了气候变化的林业生物灾害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研发了灾害预测及信息发布软件,明确了林业生物灾害气象预警指标,提出了应对对策措施。中国气象局组织试点省围绕城市内涝灾害风险评估数据库建设、风险评估技术方法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技术开发,建立了以GIS为平台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系统。

(五)监测预警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信息共享,逐步改进监测预警设施设备,制定监测预警相关工作规范和制度,不断增强灾害监测预警和信息发布能力,提高灾害预警预报社会服务水平。

1.加强灾害监测分析会商。民政部继续健全部际灾情会商机制,灾情会商成员单位增至17个,全年组织10次月度灾情会商会、1次灾害趋势预测会商会和2次灾情会商会。水利部汛期每日进行防汛会商,11次召开有关部委和重点地区参加的防汛抗旱异地视频会商会。农业部加强重大灾害性天气的沟通会商,与中国气象局开展10多次会商;在年初冬麦区抗旱期间,中国气象局、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多次组织调研组深入灾区,会商研判旱情发展动态。国家林业局与中国气象局联合组织开展了2011年春季沙尘天气和全国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预测分析会商会议,做好沙尘暴及重大突发林业生物灾害预警工作。中国气象局组织各类灾害性天气会商和应急服务专题会商60次,发布灾害预警615次,发布强对流天气预报712次,为防汛和强对流天气防御提供及时的监测预警服务产品。

2.建立灾害预警协作机制。民政部与19家单位签订环境减灾卫星数据用户服务协议,实现22类气象数据资源的共享,向国内100多家用户提供数据2万余景,无人机应急监测合作机制站点增至8个。中国气象局召开了24个部门参与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部际联络员会议,与民政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利用手机短信、电子邮件、传真等手段及时将台风、暴雨、高温、干旱等13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分类分级发给39个部委和相关单位。3.构建监测预警支撑体系。国土资源部以县(市、区)为对象开展有组织、有经费、有规划等的“十有县”建设,全国“十有县”总数达到1337个,覆盖95%以上的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国家林业局对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森林火灾卫星监测系统进行了更新升级,全国近600个森林火险监测站并网运行,进一步完善了全国森林火险预警体系。中国地震局以地震监测台网扩能增效为重点,强化监测台网建设和运行管理,推进全国成场、区域成网观测。中国气象局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国气象频道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79个地级以上城市落地,建成7个气象海洋广播电台。全国农村气象手机短信用户达3000万个,农村高音喇叭逾10万个,乡村电子显示屏近7万块,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近4万个。国家海洋局完成了31个海洋站升级改造,在天津滨海新区、苏北沿海、浙江台州、长江口、闽江口、珠江口等地初步建立了精细化的预报系统。

4.做好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民政部利用减灾卫星监测、数据共享渠道,持续开展新发灾害风险监测与预警业务,累计向12个省提供86期灾害遥感监测产品。国土资源部与中国气象局进一步推进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服务工作,制作预警产品153份。交通运输部发布360余期公路交通气象预报和21期重大公路气象预警,编写路况信息快报40期,发送路况短信3万余条。水利部在国新办召开3次新闻发布会,组织召开2次新闻通气会,播发防汛抗旱信息500余条。农业部全年共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160多期,针对灾害性天气可能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下发紧急通知14份,提前部署防御工作。国家林业局发布火险信息近600期,提供火场气象服务70多期,监测热点11000多个,发现林火1580起,保证了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处置。中国气象局向国务院报送《重大气象信息专报》123期,报送专题材料25期,发布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快报198期、《中国气象局值班信息》543期,向43亿人次发布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国家海洋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海洋预报节目1089期,国家、海区和省三级预报机构全年共发布灾害预警信息3300多期、短信1760多万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显著增强。

(六)应急处置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专项预案,密切关注灾情,及时组织会商,加强部门协作,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及时投入救灾物资资金,保障受灾群众生命安全,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灾区社会秩序,尽最大努力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1.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国家减灾委、民政部针对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启动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33次,启动救灾预警响应9次。国土资源部启动地质灾害应急响应30多次,交通运输部启动四级应急响应2次,国家防总、水利部启动国家防总防汛抗旱应急响应14次,农业部针对冬麦区旱情启动抗旱二级响应,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全年启动应急响应10余次,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16次。部分省(区、市)为紧急应对自然灾害群众生活救助,启动省级救灾应急响应127次,其中,江西启动响应次数最多达15次,贵州其次为14次。

2.加大抗灾救灾督察指导。民政部全年共向灾区派出41个救灾应急响应工作组,完成现场工作组报告43份,动态反映灾区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交通运输部12次赴重点省份检查指导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通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派出150多个防汛、抗旱和防台风督查组、工作组指导抗洪抢险和抗旱减灾工作。农业部共组成6个督查组赴重点草原防火区,对草原防火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国家林业局派出火场工作组近20个,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督导组12个,实现突发火情、疫情及时有效处置。中国地震局和各省地震局共派出工作组30批、300多人次,派出国家地震现场应急队3批23人次,协助云南、西藏、新疆等地做好震灾处置工作。3.及时发布灾情信息。民政部通过国家减灾中心和各地民政部门加强应急值班,累计报送《救灾快报》370余期、发布《灾情和救灾工作情况通报》150余期。国家防总、水利部汛期坚持全天侯应急值守,共编发防汛抗旱简报382期,国家防总汛(旱)情通报164期。国土资源部加强应急值守,报送《国土资源部值班信息》100多期。国家林业局建立3月至5月沙尘暴应急值守和监测值班制度,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跟踪监测沙尘天气过程,及时报告灾情信息。中国地震局动态开展重点危险区震情跟踪与研判,组织实施华北、南北带强震监视跟踪,对云南盈江、保山2次地震作出了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测。

4.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生活。民政部商财政部安排23.9亿元用于保障灾区群众应急期和过渡期生活困难,共调拨7万顶救灾帐篷,解决近100万人次临时住所需求;调拨36.8万件棉大衣、46.4万床棉被,解决80余万人御寒问题;调拨1.32万张折叠床、5100条睡袋、20个简易厕所、112吨彩条布。陕西、贵州、四川、青海、云南、湖南、江西、西藏、山东、湖北、广东、内蒙古和辽宁等省(区)各级中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投入数额均超过1亿元,占全国地方资金投入总量的80%。

5.努力减轻灾害损失。国家防总、水利部及时分析研判水旱灾害形势,组织转移危险地区群众838万人,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98万人,解决了2055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国家防总和有关流域、地方防汛指挥机构,通过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适时加大下泄流量向下游补水,有效缓解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严重旱情;调度三峡、丹江口、小浪底等水库和杜家台分洪道拦洪削峰、分流减压,成功应对了汉江、嘉陵江、渭河严重秋汛。国家林业局及时组织南方各省开展越冬代松毛虫防治,有效扭转了松毛虫暴发势头。各级气象部门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跨区域飞机、火箭、高炮等人工增雨作业,组织开展飞机人工增雨作业1012架次,开展人影地面作业62131次,有效地增加了降水,缓解了旱情。

(七)恢复重建方面。灾区地方各级政府合理统筹、科学规划、通过投入资金物资、制订政策方案、调动社会参与等多种方式,加快推进灾区农房恢复重建工作。全国共完成倒房重建24.3万户、73.4万间,损房维修加固62.2万户、174.1万间。

1.加强指导,科学安排部署。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民政部领导亲自带队赴甘肃舟曲、吉林永吉等受灾地区,调研了解灾区农房恢复重建状况,帮助解决灾区农户住房重建困难,督促指导地方扎实推进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灾区各级党委、政府根据当地倒房恢复重建需求,周密部署,科学安排,有序推进重建任务顺利完成。湖南省召开了全省救灾工作会议对灾民生活安排和重建工作进行了部署,组织7个工作组对民房重建情况进行了督查。海南省民政厅及时制定出台了《关于切实做好灾后受灾群众生活安置及倒房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灾民生活救助及灾后倒塌民房重建工作的指导。

2.以人为本,坚持科学规划。各地坚持统筹规划和群众意见相结合,合理规划,科学选址,确保房屋重建质量,注重经济合理性,将以人为本和科学重建的理念贯穿于恢复重建全过程。在重建工作中,各地因地制宜,采取集中、分散相结合的重建方式,强调灾害风险意识,避开灾害易发地段,提高建筑质量标准。西藏以地震烈度分布图为依据,确定恢复重建范围,制定恢复重建规划,科学选择建设场地,有效避开活动断裂带以及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区域。玉树地震灾区在重建规划中,优先考虑地质灾害治理,合理规划利用地理条件,既保证恢复重建房屋安全,又充分考虑群众的生产生活便利性,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科学规划。

3.制定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在制定出台中央和地方救灾资金分级负担的实施办法后,中央财政加大重建资金支持力度,地方各级根据自身财力状况,统筹安排本级财政资金,帮助受灾群众开展倒房恢复重建。湖南省本级财政投入灾害生活救助资金6000万,较去年增加了50%,地市及以下各级财政累计安排1.5亿元。陕西省在中央财政补助1万元的基础上,省级财政补助5000元,对损房群众每户补助1900元。各市、县根据自身财力状况,投入本级补助资金,提高重建补助标准。西安市加大地方财政投入,整合其它资金,农房重建每户补助达到4.24万元。

4.加强监管,开展专项检查。各地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审计等部门全程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倒房重建工作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浙江省建立恢复重建通报制度,要求各地每半个月报告重建工作进展,及时汇总通报,加快重建步伐,要求各地管好用好重建资金,坚持资金发放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进行民主评议、张榜公布、定期公示。同时充分考虑受灾户的自救能力,突出重点,优先保证低保户、自救能力差的全倒户和军烈属,做到专款专用,按建房进度,分阶段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建房补助款真正用在建房上。

(八)科普宣教方面。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通过多种手段,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应急人员培训和应急演练,不断加强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提高群众参与度,不断增强基层社区和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1.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民政部参与了全国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舟曲灾后一周年纪念等系列主题活动。结合防灾减灾活动主题,各地发放科普书籍和宣传手册4000余万册,发送公益短信1.16亿条,举办讲座3000余场,演练6000多场次,5600余万人直接参与宣传教育活动,防灾减灾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国土资源部积极部署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培训,着力提高受威胁人员的识灾辨灾和临灾避险能力。交通运输部在全行业部署开展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交通安全和防灾减灾知识。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记者赶赴灾区一线,现场采访防汛抗洪情况,广泛宣传防范暴雨洪水、地质灾害和群众转移自救等相关知识。农业部通过多种新闻媒体对本部门和各地防灾减灾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国家林业局组织开展了“森林防火宣传周”活动,在人民日报推出森林防火专版,向各地发放1.5万套《森林火灾预防与扑救挂图》和2万册《画说森林防火》宣传册,在沙尘暴多发期,加大沙尘暴灾害预防常识宣传力度。中国地震局组织全国各级地震部门做好“5•12”防灾减灾日和“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普宣传,利用社会资源,通过大众传媒加强宣传,提升科普宣传效果。中国气象局接待国内外媒体采访800次,在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播出气象新闻2000余条,在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等网站刊发气象类新闻稿件1万多篇。国家海洋局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和“6•8”海洋日等重要契机,开展了一系列面向社区、学校和社会公众的海洋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北京市组织专场减灾宣传活动120余场次,参与市民达200多万人。海南省举办各类防灾减灾大型广场宣传教育活动50多场(次),发放宣传材料50多万份,印发科普资料读物10万多本,举办了“海南省第二届地震应急救助知识技能大赛”。云南省实施防灾应急“三小”工程建设,发放《公众安全应急手册》1300万册,发放应急小包157.5万个,开展应急小演练1434次。

2.推进示范社区和示范点建设。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加强城乡社区综合减灾工作,新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281个。黑龙江、浙江、广东等省利用福彩公益金鼓励支持国家级和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安徽省新确定24个省级应急管理示范点,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不断提高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安徽省、重庆市依托省级行政学院组建了应急管理示范基地和培训基地,重庆永川区依托气象业务系统开展信息发布试点,获得上级部门好评,通过典型示范,大部分县(区)按“永川模式”完成平台建设方案。3.加强灾害应急专业人员培训。民政部针对新出台的有关条例政策制度,培训地方救灾工作人员1000余人次。培训基层灾害信息员近700人。农业部对全国草原防火重点地区草原防火办约65人进行了培训,强化了草原防火信息系统应用、项目管理、GPS使用和维护等技能。国家海洋局编制完成《风暴潮预报培训教材》,组织开展了“海洋台站观测业务管理培训班”。

各地结合灾害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需求,大力开展应急管理专业人员培训工作。上海市举办防汛专职干部培训、地质灾害应急处置专业技术培训、动植物疫病检疫培训,3000多人得到专业培训。浙江省组织专家深入基层开展“送一套书、贴一幅画、放一部片、讲一堂课”的地质灾害防治“四个一”活动,对1万多名群测群防监测员开展培训。

篇8:我国农业预防自然灾害机制研究

1 当前我国农业预防自然灾害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农业自然灾害的监控与预警能力偏低。农业领域应对自然灾害的最关键之处就在于做好事前预警工作。实事求是地讲, 如今科技水平对于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能力离开人们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尤其是对极端天气事件缺乏良好的预判能力而且因为技术水平之限制, 即使有了预警信息也很难快速传递至广大农村地区, 让人们及时做好应对准备。 二是用于预防自然灾害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预防农业自然灾之基础当属基础设施, 但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裹足不前, 主要表现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农业机械化建设水平亟待提升等。三是农业保险推广举步维艰。防控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一项重要保障就是加快农业保险推广力度。依靠农业保险, 广大农民群众能够稳定农业领域生产经营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但是, 现实中我国诸多地区的农业保险处在萎缩的状态下, 从而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之间格格不入。究其原因, 既有农业保险缺少法律法规的积极支持、商业化农业保险体系尚未健全等因素, 也有农业保险工作人员总体素质较低、农民群众缺乏现代保险意识等因素, 从而造成农业保险的积极作用无法得到发挥。四是农民群众自身素质偏低。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农民群众, 由于受到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现代农业观未能建立等原因的影响, 导致预防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降低。

2 健全完善我国农业预防自然灾害机制的几点措施

2.1 积极推进农业预防自然灾害法制体系建设进程

政府部门应当更加注重预防农业自然灾害工作, 落实好风险防控, 健全完善更加强大的自然灾害救助机制。首先是政府部门要不断强化农业自然灾害管理方面的法律制度体系, 制定出更加全面的灾害管理以及救灾法律体系, 应对洪水与干旱等各类重大灾害的管理法律制度, 健全配套性的法律法规体系, 强化各地灾害立法方面的工作, 并且不断推进各地灾害执法人才队伍创建工作, 从而让救灾的行为真正进入到法制化渠道之中。其次是各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实施符合本区域实际的预防农业自然灾害与减灾整体规划, 并且要把其列入到当地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当中, 从而让经济建设能够和灾害防治保持协调发展, 并且积极推动彼此之发展。在此基础之上, 还应当在国家防灾减灾宏观规划的指导之下, 全面制定出各相关部门以及政府扎实可行的防灾减灾具体方案。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应对农业自然灾害规划, 则应当重新加以审议和补充, 切实加以提升与健全完善。最后是各级地方政府应当制定实施农业预防重大自然灾害方面的应急预案, 而且还应当建立起统一化体系, 这样一来就能很好地弥补目前单一性预防自然灾害法律体系所存在的缺陷, 从而明确各减灾参与者的责任以及义务, 从而指导本地的各职能部门以及民众在出现涉及农业的重大自然灾害之后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通过协调行动以降低自身的灾害损失。

2.2 大力完善科学规范的农业自然灾害防御机制

农业领域的自然灾害具备了极强的无法预知性, 依据往年多发生的自然灾害总体状况, 从中找到相应的规律。有鉴于此, 一定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防御机制, 从而有效避免以及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率。我国是全球范围内的农业自然灾害多发与高发国家之一, 更加应当强化农业预防自然灾害机制的创建工作。首先是要创建农业防范自然灾害预警体系。各地气象、农业等部门应当全面运用各类气象资料以及先进的设施设备, 更加科学地分析与判断, 更为及时和准确地对各类旱涝灾害以及生物灾害等予以预测和预报, 并且及时发布有关的信息, 从而为各级领导实施科学化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例如, 通过灰色系统预测模型来实施预测工作, 即可得到干旱灾害有可能会逐步成为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一种主要自然灾害类别, 而且在今后中长期之中发生重大旱情的机率相对来说比较大, 所以, 为尽可能地提升东北地区的气象预报准确率, 这就需要相关省份加快实施气象改革, 把各类行业性气象站台归并到国家气象部门, 并且在现有的防范机制基础之上结合了相应的资源以及设备, 通过重新组合技术设备以及监测方式, 在全面发挥气象技术设备的前提下, 实现诸多系统彼此之间的联结和互通, 并且在总体上对农业自然灾害能够形成显著的预警机制。与此同时, 应当积极引入农业预防自然灾害专业人才的引入和培育, 从而对各类数据实施全面分析整理与研究等, 并且结合实际状况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预警措施, 从而实现形成防御体系之目的。其次是要形成更加紧密的组织体系。从省、市、县, 到乡镇, 均应建立负责防灾减灾工作的领导小组, 而且要制定出能够预防与应付农业自然灾害的相应预案, 确定有效地规范应对自然灾害的预警、处置方式, 进而提升其可操作能力, 这样一来就能够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更好地保障。最后是要健全完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要立足于实施更大范围、更大规模的宣传教育工作, 让家家户户都能够了解到避灾与防灾的重大价值, 切切实实地做好防灾物资的准备工作, 致力于提升预防自然灾装备的筹备能力, 提升应急处置方面的能力, 在强化农业自然灾害预测性预报的基础上, 致力于加强抗灾技术方面的培训, 让农民群众能够切实掌握减灾与抗灾等技术。

2.3 努力健全农业保险机制

农业保险机制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为有效控制与分散农业领域自然风险而自然形成的一种全新的经济补偿机制。我国的农业救灾体系理应从单一依赖于政府财政救助方式往网状保障方式进行转变。具体来说, 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创建以政府给予的补贴为主体的政策性农保机制。国家相关部门应抓紧时间制定并尽快通过《 农作物保险法》 , 其中应规定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作物一律开展强制性保险。政府部门对于强制性保险的相关农作物必须实施低费率与高补贴的相关政策, 这也是西方国家实施的通行做法。二是要形成自然灾害合作保险机制。这一保险制度以农民群体的互助与共济为基本原则, 以自愿为基础, 把防险和保险进行彼此结合, 属于纯民间性的农业合作基金组织。可采用政府补助一点、以工补农经费中挤一点、农户自己出一点而组成。三是创建政府与社会一起联办的农作物保险企业。这类企业以政府控股为主, 通过社会参股组建而成, 对部分实施商业保险, 从而有效转移其中之风险。这就要求国家、社会、企业与农民一起形成合力, 运用制度加以保障, 以求真正实现农民群体利益的最优化。

2.4 不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创建步伐

加快农业基础设施的发展可以说是农业预防自然灾害的重中之重。 唯有进行全面而充足的前期准备, 才能够更好地预防自然灾害的快速发生。1.是要不断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进程, 提高旱涝保收类农田的实际面积。这就需要对那些已经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实施除险与加固工作, 要通过清除其中的淤泥与障碍来全面修复各类水毁工程, 以保障在突发旱灾或者水灾之时能够快速采用积极主动的举措以实现减灾与抗灾之目的。要积极建设我国农田沟渠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工程, 从而做到旱灾时能灌溉、水灾时能排涝, 提升能够进行灌溉的面积, 有利于降低干旱以及洪涝等危害所造成的各类经济损失。2.是要完善动植物防疫机制。近些年来, 我国的动物防疫机制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 然而植物检疫体系依然十分薄弱, 尤其是对外向型农业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好。3.是要下大力气稳定我国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因为基层农技队伍始终处于农村工作的一线, 负责直接落实农业领域的自然灾害预防工作, 应当依据相关政策来加以保障, 并且落实好各项经费。4.是要推动农业农机化建设的进程, 提升机械预防自然灾害之投入。在此基础上, 应当组建相应的农机抗旱服务组织, 落实中小型农机的相关补贴政策, 并且提升农民群众运用机械来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防灾与减灾是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最主要策略。由于现代科技的持续发展, 尤其是随着通讯技术、卫星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极大发展, 让现代人能够做到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能更好地预防自然灾害并且让防灾工作产生出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市场经济的科学规律, 利用对农业自然灾害应对机制的不断创新, 更好地控制与降低自然灾害对我国农业以及广大农民群众所造成的巨大损失, 为推进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文亮, 张冬有, 张丽娟.黑龙江省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干旱区地理, 2009 (5) .

[2]张昶, 胡志全.黑龙江省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及其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08 (1) .

上一篇:整饬解释及造句下一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更加具有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