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素质 心理保健

2024-05-15

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素质 心理保健(精选7篇)

篇1: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素质 心理保健

第一节现代健康观念 健康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

一、个体的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的有机统一

健康的内容:身体发育情况、心理发展情况、社会化的程度、道德文明水平P3

二、个体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三、个体的心理健康是个动态连续变化的过程P5

四、心理保健不仅要重视预防疾病,更有全面提升素质 心理健康的2个要求 身体健康观的3个发展阶段P6 第二节心理健康及其界定

一心理健康的等级 3个等级:心理常态、心理失调、心理病态P7

二、区分心理异常与正常的心理学原则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2、心理活动的内在的一致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P7-8

三、心理异常与正常的评判依据

1、统计学的常态分布

2、社会规范3心理疾病的症状

4、个人心理体验

5、心理成熟水平

6、社会适应

7、文化标准 P8-10

四、中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讨论 P10 第三节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其运用

一、专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健康标准:

1、身心感觉良好

2、智力表现正常

3、情绪积极稳定协调

4、价值观和人生观与社会主导基本一致

5、自我意识有较高的水平

6、人格和谐健全

7、人际关系良好

8、具有高尚的伦理道德精神

9、热爱生活和工作,与现实保持良好接触

10、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和角色要求P22-27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心理健康标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1、标准的相对性

2、整体的协调性

3、适应的积极性

4、动态的平衡性

5、层次的高低性P27-29 第二章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及其成因 心理问题的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第一节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

1、虚荣心

2、攀比心理

3、猜疑心理

4、悲观主义

5、自卑心理

6、恐惧心理

7、逃避心理

8、嫉妒心理

9、报复心理

10、挫折心理

11、浮躁心理

12、完美主义心理P30-44

第二节专业技术人员常见心理问题成因分析

1、工作压力

2、经济状况

3、政治体制

4、科技进步

5、感情与家庭的变故

6、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P45-49 第三章塑造专业技术人员的健康人格

人格的定义 第一节什么是人格

一、各学科对人格的研究及界说

1、总和式定义

2、整合式定义

3、层次性定义

4、适应性定义

5、区别性定义P50-55

二、人格的综合规定性及其意义

1、人格内涵的阐释

2、人格的本质P55-57 第二节人格的特征

一、人格的基本特征

1、人格的社会性

2、人格的整体性

3、人格的稳定性

4、人格的独特性

5、人格的可塑性

6、人格的倾向性

7、人格的层次性P58-62

二、人格特征间的关系

1、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的关系

2、人格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3、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

4、人格的他控性和自控性的关系P62-66 第三节怎样塑造健康的人格

一、中西方人格理论家对健康人格的见解P66

二、健康人格的标准

1、人格健康者内部心理和谐发展

2、人格健康者能够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友谊

3、人格健康者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4、人格健康者能够面对并正视现实,而不逃避现实

5、人格健康者能协调、控制情绪,心情良好

6、人格健康者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

7、人格健康者对社会富有责任感

8、人格健康者有独立、自主的意识P38-70

三、塑造专业技术人员的健康人格

1、现代科学意识的陶冶

2、正当竞争意识的确立

3、超前创新意识的激发

4、全面开放意识的加强

5、民主法制观念的强化

6、高度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

7、合理需求意识的调整P70-73 第四章专业技术人员应对挫折的能力

挫折

第一节挫折的含义

一、挫折的含义P7

5二、挫折产生的原因

1、客观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2主观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P76

三、影响挫折承受力的因素

1、生理条件

2、心理状况

3、生活阅历

4、个体需要与动机的强烈程度

5、个体的抱负期望水平P78 第二节挫折对心理的影响

一、挫折对心理发展的双重影响

1、积极的方面(增强个体的适应性、认知力、耐受力、内驱力)

2、消极的方面(共6条)P79-8

1二、心理防御体制与个体感到挫折时的行为表现反映

1、侵犯

2、固执3退化

4、逆反

5、文饰

6、否认

7、投射

8、表同

9、替代(升华、补偿)

10、反向作用P82-86

三、专业技术人员挫折的基本类型及原因分析

1、类型:事业型挫折、人际关系型、生活型、心源型 P86 2原因:组织因素(组织中的领导不当、人际关系不良、内部利益分配不公、制度的不健全)P88个人因素(生理条件的限制、个人素质的欠缺、个人期望值过高、个人目标的冲突、个人对挫折的容忍力)P90

四、专业技术人员挫折的预防和战胜

1、提高认知水平,做好心理准备

2、客观评价自我,确立相应报复

3、创设挫折情境,增强承受能力

4、正确归因,积极应对(冷静分析,正确归因;及时调整,以利再战;积极转化;合理宣泄)P91-94 第三节对应挫折的自我调节

一、自我调节概述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理因素;过去挫折的影响;对挫折的直觉判断;预见性高低;其他个人素质)P9

5二、自我调节的原则

1、在认知上

2、在态度上

3、在行动上P96

三、自我调节的方法

1、正确认识挫折

2、正确认识和接受自己

3、改变不合理观念(3条)

4、有意识的接受挫折锻炼

5、加强修养,勇于实践

6、优化自身人格品质(4条)

7、挫折应对妙招(9条)P97 第五章专业技术人员的人际交往心理

第一节专业技术人员的人际交往概述

一、1、人际交往概述P105

2、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本能需要、合群需要、自我肯定需要P106

二、专业技术人际交往P108

1、基本内容

2、人际交往的意义

3、人际吸引的条件:熟悉、个人特征(才能,外貌,个性品质)相似与互补

4、专术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P112 第二节专术人际交往常见的困惑

一、专术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

2、封闭性

3、面子心理作怪

4、不会说不P113

二、专术人际交往困惑的原因 自卑P114

三、专术解决人际交往困惑的办法

1、尽量改善、改变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客观环境,保持乐观心态

2、悦纳自己,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识

3、学会自我调适,有效调节不良情绪

4、乐于合群,善于交往,不断补充心理营养

5、拓展兴趣爱好,保持乐观心态P116-118 第三节专术社交调适

一、专术建立良好人际交往的原则

1、对人际交往要有清醒的认识(5条)P118

2、把握成功的交往原则(6条)P119

二、专术人际交往的艺术 人际魅力

1、语言艺术

2、非语言艺术

3、学会有效地倾听

4、努力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5、培养良好的个性特征

6、加强交往,密切关系

7、有提高心理素质

8、学会合理变通(回避、变通、转视、换脑、升华、补偿、求实)P121-126 第六章专术克服自我的不良情绪 情绪

第一节了解自我情绪变化

一、情绪的定义P128二情绪的特征

1、情绪的两极性(3条)

2、情绪的情景性

3、情绪的感染性P129

三、情绪的种类

1、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复合情绪(4条)P130

2、心境、激情和应激P1

32四、了解自我情绪变化P133

1、情绪的形态(迟钝型、暴躁型、迁怒型、转移型、报复型、麻木型、保留型

2、提高情绪自我觉察能力的五种态度(5条)P136

3、认识自我情绪的四种方法:情绪记录法、反思法、恳谈法、测试法

第二节专术常见的情绪困扰

一、专术常见的情绪困扰类型

1、焦虑

2、忧郁

3、冷漠

4、易怒

5、嫉妒

6、厌倦

7、孤独

8、人际关系紧张

9、消沉

二、专术情绪困扰产生的原因

1、外部原因

2、内部原因

三、情绪困扰对专术的影响

1、情绪对专术工作的影响

2、情绪对专术健康的影响

3、情绪对专术人际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专术如何调适情绪

一、情绪调适的五个阶段:情境选择阶段、情境修补阶段、注意分配阶段、认知改变阶段行为调控阶段

二、情绪调适的方法:

1、数颜色法

2、情绪日记法

3、不逃避现实法

4、暗示调节法

5、经常运动

6、音乐缓解法

7、合理饮食

8、睡眠充足

9、亲近自然

10、自我平衡法

11、疏导宣泄法 第七章专术如何远离心理障碍

第一节心理障碍的概述及判别

一、心理障碍的概念P1

53二、心理障碍的表现

1、严重的心理异常(共5条)

2、轻度的心理异常

3、心身障碍

4、大脑疾患和躯体缺陷的心理异常

5、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异常P1

54三、心理障碍的判别

1、个人经验标志

2、社会适应标准

3、统计学标准

4、症状与病因学标准P156 第二节专术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预防

一、专术常见的心理障碍的表现

1、自负

2、忌妒

3、多疑

4、自卑

5、干涉

6、羞怯

7、敌视P157

二、专术常见的心理障碍的种类

1、抑郁症

2、社交恐惧症

3、强迫症

4、焦虑症

5、疑病症

6、神经衰弱P159

三、专术心理障碍的预防

1、预防的内容(4条)P162

2、预防的方法(9条)P163 第三节专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一、心理咨询的概念及作用

1、心理咨询的概念P166

2、心理咨询的作用(共7条)P167

二、正确认识心理咨询

1、专术要相信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2、要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患心理疾病

3、患有心理疾病并不可耻,不能歧视或鄙视心理疾病患者

4、要相信心理疾病是可以治好的,不必害怕和恐惧P169

三、常见心理咨询方式

1、门诊心理咨询

2、信函咨询

3、电话心理咨询

4、专题心理咨询

5、访问咨询

6、现场心理咨询

7、互联网心理咨询P170

四、心理治疗

1、心理治疗的历史

2、心理治疗的必要性P174

3、心理治疗的方法与适用症状(共7条)P175 第八章专术如何应对职业心理压力

第一节专术的职业心理压力概述 压力 特点:带有明显的情境性和高度的自动化 影响因素:认知因素、人格因素、社会支持因素P178第二节专术的职业心理压力源

一、压力源及其特征3种:环境刺激、身体的生理适应机制、我们的思想 条件:不可控性、不确定性、挑战极限

1、压力源就在人们自己身上

2、很多压力都是自己找来的3、很多压力因习惯而来

二、主要的职业心理压力源(共11条)第三节专术的职业心理压力与健康 心理应激反应具有两重特性P184 第四节专术如何应对职业心理压力

一、学会休闲、缓解压力P186

二、学会放松,以退为进(4条)P188

三、学会倾诉,减轻压力

四、保持弹性,适应变化(13条)P190

五、学会快乐,战胜压力P192 第九章专术心理保健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三种解决途径:心理调适、心理咨询、心理治疗P195 第一节健全自我心理防卫机制

一、合理变通的主要方式

1、回避

2、淡化

3、文饰

4、转视

5、换脑

6、换位

7、补偿

8、升华P197

二、合理宣泄

1、倾诉

2、诉诸文字

3、大哭一场

4、纵情一笑

5、劳己筋骨

第二节强化社会心理支持系统

组成3条、支持方式

一、营建和谐的共事环境“绿色、有氧”P20

5二、健全必要的咨询网络

第三节 充分发挥心理咨询作用 心理含义的理解P207 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5条)P208 第四节重视心理休闲 休闲的意义3条P212 心理休闲的类型

一、简单便捷类的休闲3条

二、浪漫归真的休闲2条

三、激情刺激类的休闲2条P215

四、心理休闲的作用有两个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P217 第五节养成文明生活习惯

一、生活习惯与身心健康P220

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1、尊重人体生物节律P221

2、适度进行体育锻炼

3、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4、不吸烟少喝酒P226 第十章案例分析

第一节如何缓解焦虑

一、自我放松法

1、调息放松法

2、纵情想象放松法

3、肌肉放松法P229

二、认知转换法

第二节如何走出抑郁

一、抑郁症的自我检测

二、抑郁症患者的自我调节7条P236 第三节如何克服失眠

1、分类4条P238

2、失眠的原因6条P239

3、正确认识3条

4、讲究睡眠卫生,改善睡眠状况11条P240 第四节如何顺利与人交流沟通

1、从交流沟通的角度来分析心理误区3条P242

2、良好沟通的要领5条P244 第五节如何学会对别人说不

P246

3条 第六节如何磨平急躁性格 P248

4条 第七节如何克服火暴脾气P250

3条 第八节如何走出狭隘的自我P251

5条

篇2: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素质 心理保健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熟悉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发展沿革,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知道学习旅游心理学的价值和目的。【重点】

旅游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

理解人类心理的本质。

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旅游心理学的产生: 学科产生:1981年,美国CBI公司出版了由佛罗里达中心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小爱德华·J·梅奥和工商管理学院院长兰斯·P·贾维斯合著的《旅游心理学》。该书第一次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研究旅游者的旅游心理和行为,揭开了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序幕。

二、对旅游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

观点

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

观点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工作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观点

3、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本书观点)

旅游心理学分为研究内容与研究对象,其中,研究内容包括旅游者的个体、群体心理,研究对象包括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

三、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1、旅游心理学 是一门交叉性、边缘性学科。

2、旅游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畴,其目的是为旅游服务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与策略性指导,体现他的实践借鉴价值。

第二节:旅游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一、普通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历史:

(二)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1、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对象的属性及其本质联系的反映。

情感过程:是人们情绪、情感的发生与体验过程。

意志过程:是人们面对困难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自己行动的心理过程。

2、个性心理:

个性倾向特征:集中体现在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方面。

个性心理特征: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它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二、社会心理学

(一)个体社会心理

这一层面的研究包括社会化、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感情、社会态度等几个领域。

(二)社会交往心理

这一层面的内容包括对人际沟通、人际 影响、人际关系的研究。

(三)群体心理

三、消费者行为学

(一)个体变量与消费者行为的关系

(二)营销策略与消费者行为

(三)环境变量与消费者行为

四、旅游学

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测量法

二、研究和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2、有利于改善旅游业的经营管理

3、有利于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和安排旅游设施

4、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及职业素养

篇3:刍议会计人员心理素质

关键词: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心理素质

众所周知, 美国的“安然”, 中国的“琼民源”、“银广厦”等财务造假事件都与会计人员缺少起码的职业道德有关;随着经济的发展, 许多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活动, 几乎都与财会人员做假账分不开。而应用型高端会计人才在中国内地的匮乏, 同时又是低层次会计从业者的泛滥的现实, 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就业压力和在岗压力也在逐渐增大, 心理不健康因素也在不断增多。不容忽视的现实, 使得对会计人员心理素质的探讨也显得日益重要。

一、提升会计人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 会计人员都是只重经验不重理论, 使得好会计都成了做账经验丰富的代名词。只要能为企业谋得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会计不需要太多的理论知识和能力, 只需把账作好即可。由于职业道德的缺失, 导致许多会计人员不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许多企业的会计人员也都把老实本分、沉默少语, 不善交往, 性格内敛当成了做一个合格会计的自我要求, 不注意与人沟通, 也造成了人际关系的不愉快时有发生。心理学告诉我们, 人的个性是具有可塑性的, 同时也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所以要使原有个性得到改造, 不是轻而易举、朝夕可就的, 而需要长期的锻炼和坚强的意志才能达到。

1、保持理性冷静的会计工作心态的必然要求

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 才能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 才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譬如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的信念的人, 就能胸怀宽广, 勇敢顽强, 不怕困难, 并能自觉地克服缺点, 不屈不挠, 奋发向上, 就能不计较个人得失, 保持乐观精神, 这样长期下去, 就会逐渐形成优良的个性品质, 提高心理素质。这样, 不仅给工作、学习、事业带来力量, 也让自己的生活变得快乐。

2、养成处理会计事务对事不对人的会计工作态度的内在动力。

一个拥有良好思想素质的人, 会充分认识自己, 正确估价自己, 会受到社会和大家的认可。而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与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联系密切。一方面, 心理健康的人更易于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并能内化为自己的信念, 外化为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 一些错误的思想与不良品德往往是在不健康的心态下形成或表现出来的, 其中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就是心理障碍的结果。因而,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对身心健康有好处, 同时也有利于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3、有效沟通并能提高会计工作效率的客观需求

只有宽容待人, 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 相互帮助, 相互学习, 并学会拒绝不合理事情, 才能在遇到各种问题时, 有效缓解和解决矛盾。

4、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的必然结果

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 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只有好的心态和健壮的身体才能适应和承受激烈竞争所带给会计人员的巨大压力。

二、会计人员心理素质的构成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 有时会有不良个性的出现。要想对不良个性进行改造, 必须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会计人员的心理素质包括:

1、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 适应环境

在各种实际生活中, 培养其各种能力, 并培养勇敢和自信, 使不良个性朝着健康的方面发展, 这样就会变孤僻为合群, 由兴趣狭窄变为兴趣广泛, 变多疑为开朗, 变胆怯为勇敢, 由对生活缺乏信心变成充满信心等。学会对自己既要看到优点, 更应注意缺点, 不可自以为是, 独断专行, 要使其认识到每个人都各有千秋。注意尊重他人, 严于律己, 宽于待人, 遇事多和大家商量, 逐渐克服主观、急躁、任性, 自觉地加强自我克制能力, 这样就可以和他人和睦相处, 避免矛盾激化, 改善人际关系, 消除一些导致出现问题的精神因素。

(二) 能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和工作, 从而提高会计工作水平

加强会计人员心理健康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完善自我意识, 正确认识自身角色;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积极参加各种会计活动及社会活动;培养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培养与他人及社会环境和谐相处的情绪情感;培养较高的自信心和接受现实挑战的勇气;培养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坚强意志。会计人员心理健康水平对其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三、提高会计人员心理素质的成效

心理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会计人员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 会对会计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 更好的适应会计国际化的要求

会计人员心理素质的提高会给我们各项制度的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促进因素。加入WTO后, 必须促进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 积极进行企业会计人员管理模式改革, 完善会计法规建设, 加强会计人员监督管理, 规范会计人员聘任管理, 重视会计人员继续教育, 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实现企业会计人员管理由国家直接管理向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转变, 建立以企业所有者独立管理为主, 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企业会计人员管理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层次、国际型会计人才的巨大缺口已经成为威胁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大的不利因素, 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方面, 我国的人才缺口接近百万。

(二) 能有效的提高会计业务能力

会计人员应具备熟练的记账、算账以及会计电算化技术等操作能力, 作为更高要求, 还要会预测、会编制计划、会分析、会决策等, 还要有较强的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抓住主要矛盾并妥善予以解决。这些能力的养成, 是伴随着心理承受能力的增强才可以做得到的, 长期以来, 会计行业只重视工作年限与经验, 不注意理论素养成了中国会计行业发展的一大顽疾。国家正在积极的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高级会计人才区别于一般会计人才的地方不仅仅是会记账、算账、报账, 更要参与决策和管理, 掌握宏观经济、企业管理、法律行政等学科的知识和会应用有关的分析框架, 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律能力、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三) 能不断的提升职业道德素质

会计职业道德素质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 人们应遵循的职业行为和规范, 是调整与单位有关各方面经济利益关系, 有效实现财务会计目标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手段, 是规范会计行为的基础。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规定, 会计职业道德主要包括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六个方面。职业道德素质由理论素质、意识素质、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四部分组成, 它们之间既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又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 才能有助于会计职业道德的养成。

只有从心理上会计人员真正作到爱岗敬业, 不断提高业务技能, 及时向有关经营管理者提供完整的、可靠的会计信息, 将有利于加强单位的财务管理和会计监督, 降低业务成本, 保证有关决策的质量, 从而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 实现企业和国家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何奎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生成功的基石《内江科技》2007年第28卷第04期

篇4:试析边防情报人员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心理素质;情报意识;边防情报人员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新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1]

边防情报人员的心理素质,是指从事边防情报工作的人员由于情报工作的需要所应具备的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要想做好边防情报工作,边防情报人员除了要具备很高的智力因素外,还必须具备很强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在边防情报实际工作中,边防情报人员担负着从边防情报的获取到边防情报的分析整个过程的任务,压力是可想而知的。笔者认为,边防情报人员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

一、强烈的情报意识

“情报意识是指人脑特有的,客观存在的情报和情报活动在人们头脑中能动的反映。表现为人们对所关心事或物情报的敏感力、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及对情报的创新能力”[2]。实际上情报意识主体对具体情报的认识过程就是情报意识过程。该过程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开始,经过注意、表象、记忆、想象、思维,到获取情报用于实践结束。[3]在这一过程中,情报意识主体对具体情报的反映能力,表现为其对情报的敏感性、洞察力、鉴别力和联想力。情报意识是边防情报工作必不可少的,它贯穿于边防情报工作的整个过程,对收集、组织传递、吸收过程提供必要的主观调控和指导。[4]

首先,情报意识能指引边防情报人员收集到有价值的情报。现在是信息社会,边防情报人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大量的情报,但哪些是真情报,哪些是假情报,哪些情报更有价值,哪些情报没有价值,都需要边防情报人员进行深入研判才能知晓。边防情报人员具有敏锐的情报意识,就会在所需要的情报出现时很快作出反应,及时收集,认真研判,发掘真正有价值的边防情报。而如果边防情报人员缺乏情报意识,面对有价值的边防情报就会无动于衷,即使情报送上门来也会将其拒之门外。

其次,情报意识能引导边防情报人员找到情报分析的切入点。在边防情报分析过程中,面对大量的情报,边防情报人员常常会出现不知从哪里开始着手的情况,这时有经验的分析人员往往会稳定自己的情绪,调动自己的情报意识,从不同角度透视材料,找到情报分析的“切入点”,进而对边防情报进行深入分析。边防情报人员情报意识不同,对边防情报也会形成不同层次的分析。情报意识淡薄的边防情报人员只能形成浅层次片面分析,而情报意识强的边防情报人员则能根据自己对情报的特殊敏感度,透过表面现象看到其本质,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最终形成有价值的成果,为领导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产品。

最后,情报意识能保障边防情报工作安全顺利进行。边防情报工作具有很强的对抗性,因此从事边防情报工作的人员要时刻坚持安全的原则。情报意识强的边防情报人员,会十分注意边防情报工作过程中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安全问题,保障边防情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可见,情报意识在情报工作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报人员的情报意识中对相关信息筛选速度与思维习惯、观察能力和大脑的活跃程度有关。所以,情报意识实际包含着情报人员对情报及情报工作的认知、思维和态度诸多因素。因此,边防情报人员要增强自己的情报意识,就要从这几方面着手,通过充分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更好地完成边防情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良好心态的自我调节能力

公安边防部队肩负着打击偷渡、走私、贩毒等犯罪活动的重要任务。在“大情报观”的背景下,边防情报人员所从事的边防情报工作更为艰巨,特殊的工作性质、特殊的工作环境,常常使边防情报人员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容易导致其心理上的问题。因此,边防情报人员应该具备调节自我心态的能力,使自己在从事边防情报工作中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1.适当调节工作压力。边防情报人员在从事边防情报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工作压力,当压力过大时,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消极情绪,包括消沉情绪、抑郁情绪、焦虑情绪、愤怒情绪等负面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不仅对情报人员自身造成伤害,同时会对情报分析工作产生不好的影响,比如降低边防情报工作效率、降低对边防情报工作的积极性、造成边防情报工作失误等等,从而导致整个边防情报工作无法顺利完成。所以边防情报人员应寻求适合自己的缓解压力的途径,释放过大的压力,把适当的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从而更好地进行边防情报工作。

2.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边防情报工作实质上是一种服务性质的工作,目的是为边防工作服务,为上级领导的决策服务。很多时候边防情报人员通过艰苦的劳动甚至冒着危险得到的有价值的边防情报,为上级领导作出重要决策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保证了边防工作任务的出色完成,但到最后自己可能却依旧默默无闻。边防情报人员要认清边防情报的工作性质,看到边防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和自己的价值所在,要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拥有甘当无名英雄的胸怀,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作出自己最好的成绩,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

3.保持持久的工作积极性。边防情报工作需要边防情报人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开展各项情报工作。而积极性的调动,首先是情报人员要对边防情报工作培养工作兴趣,情报兴趣是做好边防情报工作的前提。只有对边防情报工作拥有浓厚的兴趣,边防情报人员才能更加关注边防情报,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边防情报工作任务。而不是迫于工作的压力,被动地从事边防情报工作。其次,勇于探索。如果说兴趣是边防情报人员做好边防情报工作的前提,那么探索则是做好边防情报工作的必要条件。只有兴趣是不够的,它只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只有勇于探索才能深层次挖掘隐藏在表面下的真正价值。所以探索精神也是边防情报人员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之一。

三、良好的职业习惯

做好一份工作要养成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尤其是在边防情报工作中,需要边防情报人员具有严谨的作风、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断探索的精神、坚韧不拔的韧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边防情报工作。

1.实事求是的态度。边防情报人员在情报工作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出发,遵循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认清事物的本质。边防情报人员工作要实事求是,尊重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边防情报工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才能使边防情报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

2.严谨的作风。边防情报工作是上级决策的基础,为了确保决策正确顺利进行,边防情报人员在工作中必须保持严谨的态度,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疑点,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忽视一个小小的细节也许就会导致整个边防情报工作的失败,同样,重视每一个小小的疑点也许就会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得到有价值的情报。因此,边防情报人员一定要做到严肃认真、严密谨慎、一丝不苟。

3.不断创新的精神。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情报信息更是瞬息万变,这就要求边防情报工作必须不断创新。创新就必须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必须勇于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摆脱传统经验的束缚,努力寻求更为科学,更为高效的工作方法,推动边防情报工作的发展。

边防情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从事边防情报的人员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而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边防情报人员需要不断培养和增强其心理素质,保证边防情报工作的顺利开展。边防情报部门也应对从事情报的人员进行心理培训和选拔,使心理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从事边防情报工作,促进边防情报工作更好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旭.心理素质的结构与心理素质教育[J].社会心理科学,2001,(1).

[2] 程鹏.情报心理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110.

[3] 成高帅,王肖戎.浅析军校研究生的情报意识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08,(S1).

[4] 于建,辛越.公安边防情报意识的界定及其特性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21).

About the Mentality of Frontier Defense Intelligence Personnel

ZHANG Xiang-yi1, ZHAO Wei-zheng1, LIU Fang2

Abstract: The mentality of Frontier Defense intelligence personne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work of frontier defense intelligence. To some degree, the success of frontier defense intelligence work depends on the mentality of its staff. This thesis probes into the mentality of frontier defense personnel, hoping to enhance their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 of mentality and therefore solidate the basement of a better frontier defense work.

Key words: mentality; sense of intelligence; frontier defense intelligence personnel

篇5: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素质 心理保健

一、单选题:

1、常被迫采用多种心理防御机制来应付,外界的要求的人格障碍类型是()

B、回避(焦虑)型人格障碍

2、定义为一个人在客观有目的活动中受到阻碍,使其需要得到满足,内心剧烈冲突时的情绪状态。()

D、挫折

3、对于压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需要正确的认识和应对

4、评价心理健康的统计学标准的理论基础为()

A、正态分布

5、情绪的心理体验主要有担优、害怕、焦灼、不安()

D、焦虑

6、当我们从明亮到黑暗处,会在一段时间里对突然出现的暗光产生不适应感,静待一会儿后,会逐渐地适应的现象是()

C、暗适应

7、个体内心的想法,观念与认知属于低效利用时间()

D、深层原因

8、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和身体素质,经验、能力内心感受等因素的组合及其变化过程()

D、内职业生涯

9、安静平稳,反应缓慢,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波动和外露的人属于()

A、黏液质

10、人体内有两种调节机构,神经系统调 节和()调节

A、内分泌系统

11、失败的时间管理既有行为习惯不良因素,也存在()因素。

D、观念偏差

12、专业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完成()的方式来评估自己在各方面能力,也可以通过分析。

A、心理测验

13、强迫症包含强迫行为和()两个成分。

D、强迫观念

14、()是贯穿于个人整个生命同期的与工作相关的经历的组合D、职业生涯

二、多选题

15、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尝试着从改革中找到()的面

A、积极

D、有利

16、改革我们,一种新的情境,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一情境的意义,我们就无法()

C、修正

A、选择

D、控制

17、以下属于工作缺乏计划的具体事例的有()

A、文件整理缺乏规范性

C、办事拖沓,长期积累导致问题变化 D、形式优先及错误

18、猜疑是指猜忌,多疑,对人际交往的对象难以信任的一种心理现象,主要表现在:

D、与人相处过程中斤斤计较

A、怀疑一切

C、无中生有

19、在制定职业目标时,要遵循SMART准则,即()

A

B

C

D 20、一般而言,自我效能感高的人()

A、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C、对自己的控制感高

21、人际关系有很种分类方法,按表现内容分为()

A、法律性人际关系

C、伦理性人际关系

22、对于抑郁质描述正确的选项有()

B、体验深刻,多愁善感

C、行为孤僻、反应迟缓

23、根据希波克拉底的气质类型说,胆汁质的人()

C、容易冲动

A、脾气暴躁

D、精力旺盛

24、心理障碍的特点()A、B、C、D

三、判断题

25、过于强烈的 情绪反应,不属于不良情绪。(错误)

26、肾上腺功能亢进的人,神经系统兴奋性高,个人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就越多,反之则越少。(错误)

27、企业改革中,只要关注组织战略规划等大方向问题,不需要重视改革可能引起的心理不适。(错误)

28、周末综合证,属于严格的医学上的疾病(错误)

29、在经济形势稳定的情况下,人口规模越大,个人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就越多,反之则越少(错误)

30、由于时间问题和兴趣问题,很多从事专业技术人员更愿意与其它人交往。(错误)

31、不良状态,在正常人群组中不常见。(错误)

32、当个体难以做出决断,或者当个体难以判定事务的轻重缓急时,这肯定是个体性格所致。(错误)

33、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满足需要心理状态。(正确)

34、运动越多,缓解压力效果越好。(错误)

35、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我们改革环境,选择环境的范围是有限的,因此更多是通过调节身身来完成适应过程。(正确)

36、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一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正确)

37、性格是稳定的,但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正确)

篇6: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素质 心理保健

B抑郁质

C胆汁质

D粘液质

2(3分)下列预防“假期综合征”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怵自适j

B拒绝“角色转换”

C假前调试

D多想开心事

3(3分)在人的意识结构中,在整个心理活动中最其动力性的部分是()。

A前意识

B意识

C意识氚

D潜意识

4(3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养成有很大的影响,下列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中容易使孩子养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等性格特点的是()。

A放纵型

B 民主型

c 开放型

D权威型

5(3分)在下列各种心理防御机制中,属于积极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A反向作用

B投射

C认同

D升华

7(3分)离婚对当事人及其子力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害的,要注意保持心理平衡。下列离婚的心理调适方法中错误的是()。

A给自己一个不受打扰的心灵空间

B克服自暴自弃的心理

C善待自己,多给自己一些关爱

D以更大的工作量以逃避感情苦恼

8(3分)爱情三元理论认为,人类的爱情虽然复杂多变,但基本成分都是三个,即()。A热情 交流 支持

B亲密 激情 承诺

C分享 承诺 激情

D亲密 婚姻 理解

9(3分)构成挫折的必要因素有()。

A挫折认知和挫折应对

B挫折感和挫折应对

C挫折源和挫折感

D挫折应对和挫折源

10(3分)下列选项中,对不同性格的人的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权力型的人努力获取权利,有强烈的支配欲

B宗教型的人以追求超越世俗的存在为生活目标

C社会型的人注重人际联系和社会福利,关心他人,乐于奉献

篇7: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概述 心理素质 心理保健

答案:正确

专业技术人员常见的心理问题有:()A、职业倦怠 B、网络依赖症 C、抑郁症 D、焦虑症 答案:ABCD 专业技术人员个人压力来源主要包括:()A、个性特点 B、家庭 C、经济问题 D、职业发展 答案:ABCD 沟通是人际关系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人与人之间传递情感、态度、事实、信念和想法的过程。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减轻工作压力的方法有:()A、学会放弃 B、强制休息 C、寻求支持 D、心理调适 答案:ABC 自我概念偏差是影响自我悦纳的的主要心理障碍之一。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心理压力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个性和竞争四个压力源。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抑郁质的人行动缓慢、敏感、情感体验深刻,容易感觉到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小事物、易疲倦、孤僻、具有内倾性。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气质是顺利完成任务及取得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喜好,构建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俗话说“化压力为动力”,在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压力越大越好。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在人际关系中要尊重他人,即使对方不尊重你的时候,也要适当地请求对方尊重。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外部因素有:社会变革、角色压力和()A、行为模式 B、个人期望 C、生活事件 D、社会事件 答案:C 专业技术人员克服职业倦怠的具体策略有:()A、积极调节心理状态 B、合理管理时间 C、改变思维方式

D、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答案:ABCD 在气质类型中,哪种气质类型具有精力旺盛、直率、热情、刚强、动作迅速、情绪体验强烈、智力活动具有极大灵活性的特点?()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A()是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价值观 答案:A 影响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个人因素有:个性特征、个人能力和()A、社会事件 B、个人期望 C、生活事件 D、行为模式 答案:B 因为不同的上级个性不同,因此在与上级沟通时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在影响人际关系的诸因素中,()是最重要的因素。A、外表 B、个性品质 C、交往频率 D、态度 答案:B 心理不健康就是心理变态。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在人际交往中第一次见面容易留下深刻印象被称为()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A 气质是人的天性,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有利有弊。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发泄是心理学中提倡的心理防御机制之一。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只要对方和自己的态度相似,哪怕在其它方面有缺陷,同样也会对自己产生很大吸引力。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自我悦纳是培养健全自我概念的核心和关键,它有三层含义:接受自己的全部,无条件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心理障碍是指一些非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这种非正常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一般不会给社会带来危害。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职业倦怠主要是个人原因造成的,不是组织管理的问题。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心理健康的新标准:()A、良好的自我意识 B、良好的适应能力 C、良好的应付能力 D、良好的社会功能 答案:ACD A型性格就是A型血的人具有的性格特点。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职业倦怠的表现:()A、喜欢与人聊天 B、身体疲惫

C、人际关系的疏远 D、缺乏职业价值观 答案:A 专业技术人员的外在压力来源于()A、生活琐事 B、生活压力 C、情感压力 D、工作压力 答案:ABD 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要善于表达自己。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下列哪个不是人际交往的功能:()A、心理保健 B、行为协调 C、展示个人魅力 D、协调关系 答案:C 消极情绪对健康不利,我们应尽量避免消极情绪的产生。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从内在的角度看,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有:()A、气质与性格 B、情感与冲突 C、认知方式 D、早期的经历 答案:ABCD 职业规划经过慎重的、全面的职业规划有长效性,无需再改变。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心理韧性不足是职业倦怠的()A、个人内在原因 B、外界客观原因 C、职业原因 D、心理危机 答案:A 心理危机是指一些危险性的刺激引发人的心理失衡。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A、强迫症

B、一般性焦虑障碍 C、抑郁症 D、躁狂症

答案:A一个人总是反复检查是否锁了门或不停的洗手,这属于下面哪一种心理障碍?()A、强迫症

B、一般性焦虑障碍 C、抑郁症 D、躁狂症 答案:A 下列关于人际交往的说法,正确的有()。A、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 B、在对熟悉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更为明显 C、第一印象不会形成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倾向性,因而不必在意 D、刻板印象都是消极的,应该避免 答案:AB 良好的沟通是单向的过程,一方说,一方听。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阻碍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有:()A、私心过重 B、自我中心 C、过分服从 D、过分自卑 答案:ABC 成功最终由人格决定。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与上级沟通时,应该持有的基本态度是:领导说啥就是啥,让怎么着就怎么着。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上一篇:毕业论文我国信用卡市场的风险问题及其防范对策下一篇:xx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协议书2011120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