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课堂家庭教育

2024-05-05

父母课堂家庭教育(共11篇)

篇1:父母课堂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 家庭教育的真相

家庭教育的真相之一: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最成功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孩子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的教育。不幸的是,孩子从小被期待做父母希望的样子,从而压抑了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慢慢的就和真实的自我失去了连接,灵性泯灭了,潜能阻滞了。越智慧的父母越少在孩子身上打上自己的烙印,允许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做自己,不干涉,不代替、不限制。孩子做自己的过程一定会不符合父母的期待,甚至会惹很多麻烦,父母所以干涉孩子做自己,其实只是为了减少自己的麻烦,而没有觉察到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影响。

家庭教育的真相之二:孩子的生命是圆融具足的,其实并不需要父母“教”什么。父母努力教给孩子的其实并不一定适合孩子的生命。父母在“知性”层面、“智性”层面是孩子的老师,孩子在“慧性”层面其实是父母的老师。父母知道的多是道理,而孩子知道的却是真理、真相。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孩子需要被“教育”,而是父母需要通过“教育”孩子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也许是陪伴在孩子身边,和孩子的生命能量共振。

家庭教育的真相之三: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情绪转移、能量传递的过程。父母教给孩子的知识、道理、规则,孩子会忘记,甚至逆反;而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的情绪状态却会传递给孩子,并被孩子内化到自己的生命中,成为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模式,一生受影响!情绪化的父母无法协助到孩子建立稳定的自我价值感,只会培养出情绪化的孩子。教育只有在父母平静地时候才会真正发生,父母不平静时候所做的努力,孩子接收不到。所以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到平静、喜悦的过程,平静、喜悦的状态就是爱,爱是最好的教育!

篇2:父母课堂家庭教育

我们学校现在正在为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而努力,去年,我们很多家长也征订了《父母课堂》,学习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家长。今天借这次家长会也讲讲我的一些学习收获。

为师者要终身学习,为父母者亦要终身学习。作为老师要不断学习,因为我们做的是育人的事业;作为家长的我们更要学习,因为孩子就是我们的未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他幸福,你才幸福。

作为老师,我在学习,作为家长,我也在学习,怎么教育孩子?我不是专家,甚至也不是一个成功的父母。这段时间我有机会外出学习,接触了些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我觉得自己做的真的太少太少,远远达不到一个好家长的要求,于是这几天我整合了学习的一些理念,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起来分享。

1、教育是一种相信,教育是一种祝福。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相信孩子,多鼓励,进行正能量的教育。比如成绩,我们要学习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胜不骄,败不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考试是一种评价手段,我们要看的不是分数,而是他的不足,他哪些地方没做好?哪些知识没掌握?我们是协助的角色,不是责怪的角色。如果孩子没有达到你的要求,家长第一要做的是在没有情绪的情况下给孩子正确的评价和判断。打骂有用吗?只能增加孩子学习的负面情绪而已。

2、家庭教育要达成一致。

孩子的问题就是父母的问题。教育可以诲人不倦,也可以毁人不见。教育失败,会折断孩子飞翔的翅膀。作为父母,你可以一个严格一个慈祥,但要有一致的教育方向,必要时一唱一和。比如有位家长,他孩子叫吃饭时老是不应人,要在楼上看完电视才下来吃饭。有一天他和妻子商量好了,叫孩子不应时,他们就自己先吃了,吃得光光的,一点也没有留下。等到孩子下来吃饭时,看到没有东西了,问:“爸爸,我的饭呢?”爸爸很平静地说:“我们叫你不应,以为你不饿。”孩子急了,说:“我饿!”爸爸依然很平静地说:“吃完了,等下一顿吧!”孩子一看,爸爸不生气,也不着急,好象没把她当一回事,觉得委屈,跑去找妈妈,妈妈早

就和爸爸商量好了,也很平静地说:“没有了,等下一顿吧!”孩子打开冰箱,冰箱清空了,什么也没有。孩子就哭了。这时候,如果做家长的心软,又去煮饭给孩子吃,那就前功尽弃了。一定要等到孩子受了教训,真的饿一顿,他才会真正受到教育啊!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为什么经常会失败呢?因为爸爸在责罚孩子时,妈妈的心肠软了,拆了爸爸的台!

3、正确的教育观念。

我想问家长们:学习重要?还是做人重要?除了学习,你最关注孩子的是什么?基础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我们要教会孩子什么?家长不是保姆,不是只管孩子吃得饱、穿得好就行了——子不教,父之过啊!不要说我没时间,老师教好就行了,老师面对的是五十多个孩子,不可能每个孩子都关注得到,你就这么一个孩子,教育他就是你的责任。作为家长,我们要教孩子什么?有位教育界的教授告诉我们说:男孩最重要的品质是勤快,劳动能锻炼一个人的身体,更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经历过辛苦劳动的人,才能坚强、坚持,能吃苦,方生财。女孩最重要的品质是干净。净生慧,爱干净的女孩做事有条理,想事情想得明白,黑白分明,经得起诱惑,以后才能做个清清白白的女孩。我也认真研读了很多教育书籍,总结出一个词:尽心尽力——二心三能力,分别是爱心、责任心;学习能力、劳动能力、合作能力。

4、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

孩子气最强的能力是模仿。你做什么,他就会学什么。你每天很随意地问一句:“作业做完了吗?”孩子也很随意地回答一句:“做完了!”到底做完没有?做得怎么样?不知道。父母随便了,孩子作业也随便了。正确的做法是:孩子放学回来,你高兴地说:“哎呀,儿子你学习了一天,辛苦了,来给老爸看看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如果孩子学习有困难,你应该这样说:“不会没关系,爸爸和你一起学,把不会的东西消灭掉!”我们有很多孩子上了中高年级以后,学习就越来越没劲了,固然知识的难度增加是原因,但还有个家长的原因,很多家长在低年级时很关注孩子的学习,等到中高年级了就撒手不管了,觉得自己教不了。其实

家长要教的从来都不是知识,而是学习习惯。知识有老师教,做家长的只要教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就好。比如课前预习,老师有具体的预习要求,孩子真的做到了吗?你有没有抽时间听孩子读课文呢?比如作业。这真是个大问题,书写马虎,字迹潦草的你有没有及时发现?还有作业完成了上面一大片的补丁又是怎么回事?所以家长,你每天不管多忙,都应该抽几分钟看看孩子的学习。看看他的课本有没有做笔记,就知道他今天听课认不认真,看看他的作业的书写,就知道他有没有专注于学习。

最后,向家长们推荐一些文章。。。。

篇3:探究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角色

关键词:家庭教育,父母角色,子女成长,角色重构

当今社会, 每一个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是毋庸置疑的, 尤其是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 父母们更是为孩子倾其所有。但是, 这并没有使家庭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反, 相继出现的家庭教育问题让人棘手。如今, 大部分家长对父母这一角色的扮演仍处于一种自发的、盲目的非理性状态, 他们大都凭借本能和经验在摸索中扮演着父亲或母亲的角色。

一、父母角色的概念及其特点

父母角色, 即有子女的社会成员在家庭中承担对子女抚养教育职责的固有的社会角色。父母角色表明了个体在家庭关系中所处的地位, 反映了社会和家庭成员对其的期待和要求, 规定了其与社会地位相适应的行为模式。根据这一诠释, 父母角色应具有以下特点:

1、唯一确定性

父母角色是不可转移的天赋的角色。父母与子女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 从生命萌芽的时候起, 就确定了父母的角色身份, 这一自然属性无法改变, 这一天然角色无人能取代。

2、延续性

天赋的角色不像职业角色那样可以下班、退休, 父母角色需要一个人一生一世去扮演。当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时, 父母的角色就随之形成了。由此可见,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极其深刻而长远的。

3、深刻性

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早期性、潜移默化性, 对其一生发展影响最大、最深刻, 父母的角色行为在子女身上会打上深深的烙印。

二、父母角色的差异

尽管父母作为子女的养育者具有一些共同的角色特征, 但由于受到历史和现实的、个人和社会的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父母在其各自的角色扮演上还具有一定的差异。比如, 在教养态度上, 母亲总是容易溺爱孩子, 对子女的要求多无条件地接受, 甚至有时子女做了坏事也会替他申辩;而父亲多把对子女的爱埋在心底, 不轻易流露, 不会过多干涉孩子的行为, 但对孩子缺乏耐性及抚慰、呵护, 当孩子犯错误时, 只会一味地呵斥或惩罚。在教养方式上, 母亲教养方式慈爱, 以静态的言教为主;而父亲更多的是严厉, 多采用动态的示范方式, 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适合负责制定规则。

三、父母角色的正确定位

母爱与父爱是不同的, 任何一方都不能忽视或放弃自己在家庭教育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

1、母亲角色定位

子女从出生到成人, 由于孩子对母亲具有天生的依恋性, 受母亲的直接影响最大, 因此, 母亲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无人能取代。正所谓“推动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

(1) 母亲会悉心照料子女

从子女诞生时起, 母亲便担负起了抚养的责任。根据埃里克森理论, 此时的婴儿正处于克服不信任感, 增强与人之间信任感的时期。母亲能够满足其生理欲望和生存需要, 对其进行母乳喂养和保护, 消除新生儿的不安, 保持情绪稳定, 这是子女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并且母亲对子女的照顾是贯穿他们整个的成长的过程。

(2) 母亲能够赏识子女的天赋和潜能

作为母亲, 会用独特细微的眼光去发现和赏识每个孩子的天赋和潜能。比如当孩子对什么问题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时, 母亲应该知道这是孩子求知欲强的表现, 并应针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 鼓励孩子不断探索;当孩子总喜欢天马行空地幻想时, 应该认识到这是孩子想象力丰富的表现, 更应该加以鼓励;当孩子出现破坏行为时, 要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培养。总之, 母亲要善于发现孩子闪光的一面, 创造让孩子发挥才智的机会, 用心诱导, 正确培养。

2、父亲角色定位

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 父亲的教育是孩子心理和个性发展的重要源泉。通常认为, 父亲参与教育, 有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性别角色的形成、智力水平的提高等等。当今社会现实生活中, 和母亲相比, 父亲们似乎有更多的理由去推卸自己的责任, 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父亲参与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一定程度被削弱, 有相当比例的母亲承担了过多的教育责任, 父亲角色被“缺席”。然而, 父亲在家庭子女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量, 做父亲要把教育孩子看作是必须担当的责任。

(1) 父亲有自己的育儿技巧

只要每个父亲能够全心投入, 都能得到婴儿的回馈。例如:父亲往往会把婴儿高高地举起, 或让婴儿骑在自己的肩上, 使婴儿能够清楚地看到周围世界, 这样能开拓孩子的眼界、增强孩子的独立性。更重要的是, 父亲在此过程中, 可以与子女建立起良好的依恋关系, 促进子女的社会化发展。

(2) 父亲能与子女共同游戏

由于男性自身的特点, 父亲大多喜欢和子女一起玩运动性、技术性较强的游戏。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 父亲总是会鼓励孩子;还会很有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疑问。正因为父亲鼓励孩子独立自主、从事探索活动, 帮助孩子掌握技巧、获得经验, 再加上父亲具有较丰富的知识、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及较深刻的理解判断能力, 才使孩子学到了许多有益的知识, 开阔了视野, 培养了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四、现代父母角色的重构

当今社会, 父母必须重视角色意识的转变, 把握社会变迁的时代特征, 自觉地消除自身存在的落后、消极的亲子观和教育观, 形成正确的角色意识和行为方式, 充分地理解并积极地扮演现代父母的角色。

1、从教育者到终身学习角色的转变

进人信息时代, 面对文化反哺、代际超越, 父母在孩子面前已失去知识权威者的优势, 如果不注重继续学习、完善自我, 就无法承担起教育者的角色。因此, 父母应由教育子女为主向加强自我教育的转变, 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与子女共同学习、一起成长, 并努力成为子女终身学习的楷模。父母通过学习, 来提高自身运用现代信息的素养, 掌握现代亲子教育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改善亲子关系, 开拓与孩子沟通的有效渠道, 以赢得家庭教育的主动权。

2、从训斥者到沟通者角色的转变

父母要注重实现由一味训斥、谴责到参与交往、相互沟通的转变。缺乏民主的家庭教育只能加剧亲子间的冲突, 无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父母要重视沟通互动的价值, 保证一定的与子女交流沟通的时间, 开展有益沟通的家庭活动。还要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的做法, 提倡协商解决问题。通过协商让孩子掌握自主权, 帮助他们建立自尊以减少亲子间的冲突。同时, 协商有助于孩子掌握沟通技巧, 为他们日后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

3、从控制者到支持引导角色的转变

父母要由以权威管教为主转向以引导子女发展为主。父母作为子女的支持引导者, 要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兴趣爱好, 尊重他们的权利、情感和独特个性;尊重他们的抱负和志向, 以及孩子的自主选择和个人意愿。父母对孩子的鼓励、理解和欣赏, 对于保护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有着十分重要的

篇4:父母课堂家庭教育

1.通过课前、课中的生活体验,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对于我们的成长,父母倾注了无私的关爱。

2.感谢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培养从生活细节中去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设计课内调查表。

学生:课前调查父母一天内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发思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歌曲吗?

生:喜欢。

(播放歌曲《感谢你》)

师:这首歌曲中,你们听到最多的是哪个词?

生:感谢。

师:“感谢”是一个非常普通的词,我们经常对别人说“谢谢你”。你都感谢过哪些人呢?

生:我感谢邻居阿姨,有一次,妈妈突然要加班,是阿姨来接我的。

生:我感谢警察叔叔,学校后面的十字路口车很多,叔叔经常帮助我过马路。

生: 我感谢杨柳青,有一次,我上课没有带书,她借给我一起用。

……

师:是呀!一声声“谢谢”温暖了人们的心,它像一座座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桥梁,使我们彼此的心贴得更近了。但是,我们却常常忘记感谢我们最应该感谢的人。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生:是老师。老师工作很辛苦,每天要改几套作业本,还要上课、备课。

生:是交警。交警叔叔天天日晒雨淋,为我们指挥交通,我们也没有机会跟他们说“谢谢”。

生:是父母。爸爸妈妈为我们很操心,我们也没有对他们说“谢谢”。

师:大家提到的这些人都在为我们服务,都值得我们感谢。可是为我们付出最多、对我们帮助最大的是谁呢?

生:是我们的爸爸妈妈。

[点评]通过播放《感谢你》这首歌,自然生动地导入话题“感谢”,使学生知道感谢别人在我们生活中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接着,老师却提出我们常常忘记感谢却又最应该感谢的人,从而引发思考,激起学习兴趣。

二、感念亲恩,说出感谢

师:爸爸妈妈每天得为我们做多少事情呀!你了解吗?

(课件出示调查表,交流调查情况)

师:同学们,请你数一数,你记录的一共有几件事?仅仅是一天呀,父母就为我们做了这么多的事!你们今年多大了?从出生到现在,你跟父母一起生活了多少天?请拿起笔来算一算,好吗?

(生动笔计算)

师:看到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受?

生:原来爸爸妈妈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情,我以前一点都不觉得。

生:爸爸妈妈做的都是一些很琐碎的事情,所以我们没感受到。

师:你觉得这些小事情值不值得我们感谢呢?

生:值得!虽然事情很小,但是每件事都花了爸爸妈妈很多时间和心血,因为他们爱我们才会这么做。

生:爸爸妈妈也经常批评我,让我觉得他们不爱我,把他们为我做的事情都忽略了。

师:所以觉得爸爸妈妈烦了,是吗?

生:现在想想,他们其实是为了让我进步才会批评我,这也是爱我的表现。

师:是呀,自从我们降临人世,从呀呀学语到迈进学校大门,这其中的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哪一样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又有哪一样不连着父母的牺牲与无私的奉献呢!也许爸爸妈妈并没有为我们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只要细细体会,你就会发现,父母为你做的点点滴滴都令人感动。请你静静地想想,父母做的哪件事最让你感动?

生:我小时候体质不好,经常咳嗽,经常是爸爸凌晨4点起床到萧山中医院挂老中医号,妈妈在家照顾我,等7点半医院开诊了我们再去。爸爸要在医院排3个半小时的队,我很感动。

生:我脾气很差。有一次,我嫌妈妈烧的菜不好吃不想吃饭,妈妈一定要我吃,我就发脾气把碗打碎了,妈妈没有骂我,一声不响收拾干净了,还问我想吃什么。我觉得很对不起妈妈。

……

师:听了你们的故事,我感受到,你们的父母虽然平凡,却很伟大。他们日夜为我们操劳奔波,为我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有了父母的爱,我们才得以健康成长,有了父母的爱,我们才有灿烂的笑容。让我们来看一组爱的镜头。

(课件播放学生家庭生活照片)

师: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他们说什么?

生:爸爸妈妈,你们为我做了那么多事情,可我却认为我是你们的孩子,你们对我好是应该的,我错了,谢谢你们。

生:爸爸妈妈,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你们帮助了我;我参加兴趣小组,是你们风雨无阻接我送我;我取得好成绩的时候,你们鼓励我夸奖我。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进步,谢谢你们。

生:我想对爸爸妈妈说声谢谢,我很后悔时常对你们发脾气,以后我会改正的。

……

[点评]教学活动的内容既要依据教材,又要不拘泥于教材,要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父母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爱通常是通过一些平常小事体现出来的,这些小事对学生来说司空见惯,甚至认为这些都是父母该做的,并没什么大不了。吴老师对教材中的小调查“请找出家中最常用的家务工具,看看一周中爸爸、妈妈和我各用了几次”进行了大胆改变,将学生的注意力从次数转移到具体的关爱内容上来,使学生从细微中见真情,感受到父母无私的爱。同时,教师循序渐进,巧妙引导,把学生带入了对家庭生活的回忆之中。加上背景音乐的巧妙渲染,教室里弥漫着浓浓的亲情氛围,富有感染力,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师生共同解读着什么是父母的爱;在真切的情感体验之后,学生对父母的感谢也必定发自肺腑。

三、亲情比拼,感受差距

师:说来容易做来难啊!父母对我们情深似海,我们对父母的爱又有几分呢?让我们来一次亲情大比拼吧。

调查表

(学生填写调查表,反馈、交流填写情况)

师:看得出有很多同学很细心,懂得去关心父母的衣食起居、喜怒哀乐,真是父母的知心儿女,做你们的父母一定很幸福。但是也很遗憾,许多同学都忽略了你的父母,你想,他们该有多伤心呀!

(出示典型调查表填写内容,如“我帮父母洗过衣服”“我帮父母拖地板”……)

师:从你们为父母做过的事情中,我看到了一个字眼频频出现(板书):帮。这个字让我联想到了一个故事。

(课件演示故事《两份账单》)

师:看了这两份帐单,你怎么想?

生:我们和爸爸妈妈的想法不一样,爸爸妈妈认为这些都是他们应该做的,所以账单上是0元,而我们做了一点点事情就觉得是在帮爸爸妈妈的忙,所以想要得到报酬。

生:虽然我也有过这样的行为,但现在我觉得向爸爸妈妈要报酬是不应该的,家务活并不是一定要爸爸妈妈做的,我们吃父母的穿父母的,做些家务活也是应该的。

生: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并且这些付出永远不会停止,我们为爸爸妈妈做的却太少太少了,如果还要向他们索要报酬就太不应该了。

生:我们做的这些事情是家里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

师:是的,你的这个观点非常正确,我们和爸爸妈妈一样,都是家庭的一员。这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是我们应该做的。

生:爸爸妈妈为我们做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像我们这样计算报酬的话,那就不得了了。

师:是啊,父母十年来为我们付出的,就仅仅是账单上的4项吗?

生:还有10年来洗的衣服。

生:十年来买过的书。

生:10年来交过的学费。

……

师:那如果父母的账单不写“0”,你认为应该写多少呢?

生:应该是无穷多吧。

生:多到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还清。

师:是啊!父母为我们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他们的爱是无价的,是无法回报的,而我们作为家庭成员之一,也应当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家庭责任感。

[点评]本环节旨在通过巧妙的对比,让学生了解家庭中付出最多心血的便是我们的父母。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强烈的责任感带给这个家温暖和幸福。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养尊处优,以自我为中心的居多,很少会体会到父母的辛劳,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深深懂得自己作为家庭的一员,也要为家庭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和父母一起,共同创造幸福温暖的家庭生活。

四、情感升华,课后延伸

师:当我呱呱落地,就迎来了爸爸妈妈灿烂的笑脸!转眼已经十年了,爸爸妈妈为我们操劳了十年,他们只有付出,没有怨言,就让我们用这一首小诗,略表我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吧!

(生集体配乐朗诵《我感谢……》,背景音乐为《感恩的心》)

是您,将我带到人间。

教会我在成长中,如何走过沟沟坎坎。

是您,领我认识世界。

天寒地冻时,将我双手放入怀中温暖。

您用爱心穿引的线,

那一针一线,都是您的爱在悄悄蔓延。

如果我是风筝,您就是拉动风筝的线;

如果我是一条船,您就是灯塔是港湾;

这就是父亲的爱,这就是父亲的情。

她柔柔如水,轻轻如烟,深沉如海,恩重如山!

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变桑田。

但父母的爱,却永远留在我们的心间!

师:父爱如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母爱是盎然的绿草地,芳菲而宜人。在父母的爱中我们快乐地生活,幸福地成长。也许我们永远都无法回报父母对我们的爱,但我们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心动不如行动,下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在三天后,就让这三天成为我们的孝心体验日,感受一下我们可以为父母做些什么,并且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孝心行动方案。让我们从内心深处珍惜父母的厚爱,对他们多一份感激,多一点回报吧!

[点评]教师非常艺术地拨动孩子们的“情”弦,以情感人、以情促思、以情导行。伴随着音乐《感恩的心》,师生有感情朗诵《我感谢》这首诗,再加上老师充满激情的总结,把师生感情推向高潮。学生的道德行为只有回到真实的生活中才能得到强化和巩固,在本环节教师能很好地把握契机,在学生情感得到充分激发的同时,通过设计孝心方案,引导学生把已有的情感体验再次深化,把对父母的感谢之情引向具体行动,同时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作者单位:杭州萧山区宁围镇第一小学

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篇5:父母课堂家庭教育

每一位父母都深爱自己孩子,并心甘情愿的付出。但是,每一位父母经历和方式都不尽相同,成功的的经验要持之以恒的不懈坚持,更要精益求精的深入总结,并举一反三地全面借鉴,失败的教训要引以为戒,防微杜渐和标本兼治。科学有效地开展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学),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但是,若想实现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科学有序、快乐健康的成长,却并非易事。帮助孩子科学有效地养成好的品质和习惯,也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结合我十年期间与儿子共同学习成长的经历,我感觉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父母要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积极向上、以身作则,为孩子启动榜样作用:

一、针对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的自身特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该具备的能力,父母首先要提前虚心学习,并针对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进入正确的轨道。父母要甘于做好孩子垫脚石,父母的素质对孩子影响巨大。

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养成擅思考、勤参与、多动手和常总结的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并勇于实践、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过度包办、代劳和溺爱孩子的父母其实是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学习权利。

三、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学习超过孩子年龄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家庭教育不仅要科学有效、系统有序,更要形成良性的循环。

任何知识在初次学习的时候对孩子的触动和促进最大,假如孩子都提前学习,不仅减弱了孩子的这种认知能力的培养深度,还会导致孩子厌学的不良习惯。

四、父母要学会和孩子一起去面对荣辱成败和艰难困苦,战胜挫折和困难更快的成长,减少指责和批评,多些鼓励和引导。父母和孩子一起养成积极文明的言谈举止。培养孩子养成敢于担当的好品质,也能获得更多学习机会。

五、很多好吃好喝好玩的礼物和生活品,或者一些特殊的自由和权限都可以针对他们的具体良好表现,以奖励的方式发给孩子。让好孩子多体验下付出就有收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促进孩子形成好的习惯,并坚持不懈地去提高。

六、孩子在不同事情第一次出问题时,要积极主动及时分析改正,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成为孩子最信赖的良师益友。在父母身体力行的潜移默化中,父母与孩子一起快乐的成长,让美好快乐的童年充实着每一位孩子的憧憬。

篇6:父母课堂

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为教育好女儿、儿子,经常到处寻找教子良方,虽有收获但绩效不明显,常常觉得心有千百卷而无法解读的感觉,不知如何做才是对孩子教育最好的。

多年寻觅和苦心的查阅,天不负用心人。《父母课堂》的出现让我觉得如获珍宝,里面每一篇文章都让我眼前一亮,从中受益非浅,也感觉到平时对孩子教育的不足之处。如《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卢勤访谈录一文,让我读后感触很深,也许我们家长的经意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或剥夺了孩子的快乐,同时也让父母失去了希望。

文中所说的现在的父母给孩子的物质太多,在精神上给的太少,这也是现在父母的统一的缺失,平时忙于工作,很少时间陪孩子。文中说的“与其把财富留给孩子,不如把孩子培养成财富”我觉得让我感触很深,是的把财富财留给孩子那只是暂时的,把孩子培养成财富才是对孩子最好的。

让我明白了过去的家长式教育已不适合现在的教育理念,和孩子成为朋友,像朋友一样的相处,多聆听孩子的心声,多听孩子的想法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父母课堂》里的文章,篇篇精彩,文文让我深有体会,受益良多,父母课堂真是教子良方的宝库。

最后祝《父母课堂》越办越好,多多为我们做家长的提供精彩的教育文章,让我们一起努力把每一个孩子教育成国家的栋梁,社会的精英!

谢谢!

篇7:父母课堂读书笔记

今晚在帮孩子整理书包时,无意间发现有两本《父母课堂》,突然想起前几天孩子叫我写读后感。于是,我就打开看看,一下子就被“帮孩子选报兴趣班”那篇文章深深地吸引了。看完那篇文章后,静下心来反思自我,慢慢地想到自己对孩子教育的误区。

记得在上学期刚开学没多久,孩子兴高彩烈地拿着一张通知,高兴地说:“妈妈,报兴趣班了,我喜欢画画,我想报画画!”我拿过通知看了一下,说:“孩子,女孩子最好报形体舞,可以练下体形对你长大后用处更大,还有老师刚才发信息来说画画班己经报满人数了(说谎)。”孩子听了失望地点点头。现在回想起这件事,觉得十分惭愧,自己没有尊重孩子的兴趣,强行把自己的意愿加在孩子的身上,想让孩子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其实这样做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有可能会挫伤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读完这篇文章后,我获益良多,懂得了如何为孩子选报合适的兴趣班。主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我们要明白是帮孩子选报兴趣班,而不是帮自己选报,必须要以孩子的兴趣和意愿为前提,绝对不能强迫。哪怕孩子只有一天的学习和训练的体验,也会有一定的收获。

篇8:家庭教育是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过去, 家长把子女当做私有财产, 可以任意处置, 爱娇养就娇养, 爱打骂就打骂, 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 听话才是好孩子。养儿是为了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而现在家庭教育又普遍存在过分溺爱, 过度教育, 过高期望的“三过”现象, “三过”导致孩子普遍出现无情, 无能, 无责任感的“三无”现象, “三过”、“三无”现象说明家长的亲子观、人才观和责任观亟待转变, 家庭教育观念必须更新。家长要树立为国教子, 全面发展的观念, 注意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并举, 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要达到“教育好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家庭教育目的!

二、强化家长的育人责任观

不少家长把“教”和“养”截然分开, 认为对孩子的责任就是将孩子“养”大, 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诚然, 孩子在学校接受系统的教育固然十分重要。学校教育只有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 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问题孩子的产生往往源于问题家庭,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功、幸福、快乐, 也竭尽全力帮助孩子, 但是常常却用自以为“为孩子好”的方式和目标要求培养着孩子。这样很有可能即使费尽心思, 不但没给孩子带来幸福, 相反将孩子带上了一条与快乐、幸福相反的道路。其实, 让孩子跑得最远的不是孩子达到了你——家长的目标、家长的期望, 而是让孩子找到自己的兴趣。所以, 如果我们改变育人观, 把创造条件发现、挖掘、培养孩子的兴趣, 把“单纯性生活型”转变为“教育型”当作家长的责任, 毫无疑问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不但是社会有用人才, 而且孩子幸福快乐。

三、正确把握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是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要全面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 切忌要求太高, 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 揠苗助长, 不仅无益, 反而害之。二是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要了解孩子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最想干的事情是什么, 发现、挖掘孩子的潜力, 发挥孩子的优势, 重视孩子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这样您就给了孩子一把走向成功和幸福的金钥匙。三是要求一致, 教育统一。孩子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既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 又是一个连续完整的过程。家庭成员间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要一致, 互相配合, 彼此维护威信。即使要求出现分歧, 也要背着孩子协商, 或一方先保持沉默, 事后再商量, 不要把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 否则孩子无所适从, 使他们听不进正确批评。不仅如此, 还应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和统一。四是以身立教, 言行一致的原则。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样子,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在孩子的心目中, 家长是最可信赖的人, 家长的品德行为高尚, 待人接物文明礼貌, 关心爱护孩子, 孩子就会对家长信任和崇拜, 并以家长为榜样模仿效法。五是民主平等, 尊重信任。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心虽是长辈和晚辈之间的关心, 但地位和人格是平等的。不能让孩子从小就觉得, 家长就像一个高高在上的“大法官”, 使孩子有一种防备畏惧的心理, 这样即使孩子的内心世界再丰富多彩, 也不愿将心里话与家长交流。而要像个“小律师”对待自己的当事人一样, 了解其内心需求, 庇护其自尊、维护其权利, 凡是做出与子女有关的决定时, 尝试着征求孩子的意见, 给孩子更多的发言权。这样, 孩子就感觉到自已的存在, 感觉到自已受到尊重, 他就会不甘人后, 尊重他人。六是及时教育与计划教育相结合。教师教育学生要认真备课, 要有严密的计划, 随意教书的老师肯定不称职。我们家长能否扪心自问, 我们教育孩子备了课吗?有精巧的设计和苦心的安排吗?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缺乏科学计划, 没有认真“备课”。往往是孩子有了问题便不加思索随口批评, 随意唠唠叨叨教训几句, 使孩子生烦、顶撞、逆反, 即使不吭声心里也不服气, 生出一肚委屈和怨气。教育孩子要“备课”, 家长在教育孩子前要先想一想:给孩子讲什么道理, 选取什么事例, 准备达到什么目的等等。每次讲道理都要说得有水平, 有新意, 说到孩子的心坎上。只有这样, 才能打动孩子的心。

四、恰当运用家庭教育方法

篇9:家庭教育之殇:问题父母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2016年高考的硝烟刚刚散去,四川渠县高三学生小斯就扔了一颗“重磅炸弹”,刚刚走出高考考场的他,留下了一纸遗书,谴责完父母之后,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小斯的这一枚“炸弹”,炸伤了他的父母,也炸醒了天下的父母。他的学习不够优秀吗?他的同学交往不够融洽吗?这都不是他决绝离去的理由,他从小学开始就学习优秀,到了高手云集的达州外国语学校,他依然出类拔萃。但是这么优秀的他仍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爱,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认可,感受不到一个孩子应有的快乐。

这让我们不禁深思,是我们的教育有问题吗?该苛责学校,还是该苛责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其实,小斯的问题,也是整个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家庭教育问题。而家庭教育之殇,则是我们的问题父母。

我不禁想起了前两天的广场心理咨询会的现场,看着围绕在我身边连珠带炮不停发问的家长,再看看到处欢蹦乱跳的孩子,我不禁反问自己,这些孩子真的都不够优秀?真的有那么多的问题?当孩子出现了所谓的“问题”时,家长们都抱着求医问药的态度找老师,找过来人,希望可以得到一剂治疗孩子的“灵丹妙药”,让孩子朝着他们预想的方向发展。殊不知,真正应该“吃药”的不是孩子,而正是那些家长自己。我们的这些问题父母,都存在哪些致命伤呢?

一、问题父母之隔代教养模式

由于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生存压力等种种现实原因,很多年轻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就把他们交给自己的父母,请老人帮助照顾自己的下一代。这种隔代教养的模式导致老人对孙辈过度溺爱。孙辈在成长的过程中关爱有余,监督和教育的力度严重不足。当孩子满六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年轻的父母蓦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很多的问题,于是就开始了问题拯救行动。他们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放任自流,一种是严格管教。放任自流的孩子,缺乏了必要的监督与管教,他们的发展就会随心所欲。他们任性、自私,缺乏责任感,对学习和生活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自由散漫。被严格对待的孩子,则处于父母的无休止的言辞管教,甚至是体罚之中。从极度的关爱到被体罚,这种巨大的落差不仅不能让他们努力修正自己的错误,反而会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跟父母对着干。这两种教育方式最后往往让孩子的发展趋势与父母的想法背道而驰。试想,我们到底是应该在小树发芽的时候就开始管理,还是等到小树长歪之后再来纠正呢?所以,家长们请亲自抚育您的孩子成长吧,不要放弃孩子最初的、最佳的教育时机!

二、问题父母之家庭教育中的“比文化”

由于“比”文化的存在,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缺乏赏识心态,总让“别人家的孩子”笼罩于自己孩子的头顶之上。家长们只看到别人家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不仅忽视自家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而且对自己家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如数家珍。他们会将自己家的孩子与成绩、表现更加优秀的孩子比较,希望借此让孩子明白自己与优秀之间的差距,进而激发出自家孩子积极向上、奋勇向前的动力,争取让自家孩子向优秀靠拢,甚至超过优秀,成为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可這只是家长们一厢情愿的想法。别人家的孩子总是盘踞在自己的头顶,不仅使孩子们的学习信心全无,学习兴趣杳然,更使他们讨厌和排斥别人家的孩子,造成人际关系紧张。所以,很多家长反映自家孩子在学校里人际关系紧张,对学习没有兴趣,这全都是孩子的错吗?我们家长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所以,家长们请放弃您的攀比心理吧!

三、问题父母之消极言语的暗示

估计很多的家长都没有听说过“罗森塔尔效应”,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平常对该效应的应用。罗森塔尔效应是指热切的期望与赞美能够产生奇迹,期望者通过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使被期望者的行为达到他的预期要求。但生活中,很多家长对于罗森塔尔效应的应用不是正面的积极应用,而是消极应用。他们在对自己孩子的教育过程中,会有很多消极的语言暗示。他们的本意是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动力,但是事实上他们的语言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使自己的孩子朝着他们消极暗示的方向发展。我的兄弟从小就在父亲“你们这一辈子就完了”的预言中成长。一语成谶,现在他们就如同父亲预言的一样,事业平平,碌碌无为。所以,家长您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请谨言!

四、问题父母之不当的“言传身教”

古语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以身作则。但是事实上,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的时候,他们却在投机取巧、撒谎、食言、失信;在教育孩子要多读书,提高自己修养的时候,他们一下班就抱着手机或者电脑开启了整晚的游戏模式;在教育孩子认真完成作业的时候,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则是马马虎虎,漏洞百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的言传身教,让孩子不仅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更是不断地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己的不良行为。孩子不仅是我们的教育对象,他们也是我们行为的监督者。所以,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请慎行!

五、问题父母之父母梦想的实现者

每个人降临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都是白板一块,都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形成自己的爱好,追求自己的梦想,但是很多的孩子却是背负着父母未竟的梦想来到这个世界的。他们的父母曾经有过美丽的愿望,美好的梦想,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梦想没有变为现实。当孩子降临之后,他们就责无旁贷地肩负起父母梦想大使的重任,去实现父母未竟的人生理想。但孩子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当他们被迫以父母的梦想为梦想时,就会消极懈怠,必然没有良好的表现。孩子不是家长手里的提线木偶,他们要表演的是真实的自己。所以,家长们请放下手里的提线吧!

小斯给天下父母的“药”很苦,但“良药苦口利于病”。请借着这剂“苦药”,审视我们每个家长的心态和做法,做优秀的父母,让小斯的悲剧不再重演,克服我们的家教之殇!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威海,264205)

篇10:父母课堂

《父母课堂》读后感

关于儿童教育的书和文章我们大概都看过一些,我认为难就难在“耐心”和“坚持”。很多家长可能在事业上已经很成功,但面对孩子,我想大部分父母可能都和我们一样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奈。自从读了《父母课堂》后,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家庭教育是很复杂的,家长有教育孩子的权利和义务。读了《父母课堂》后,我发现我是一个不合格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调皮、任性和学习上的错误性问题,往往是除了训斥、批评,还有太多的不耐烦。通过《父母课堂》,让我知道了,要深入了解孩子内心动向,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

篇11:感恩父母课堂实录

——班队课

师:在上课之前,首先感谢各位家长按时来参加今天的主题班会活动,也感谢各位领导、专家和老师光临指导我们的工作!

上课起立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

生:感恩节。

师:在美国,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在这一天,具有不同信仰和不同背景的人们,会按照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感谢上苍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和惠顾。我们中国也有着 “感恩”的传统,像:“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都是很好的写照,但严峻的现实是,现在有不少学生令人遗憾地成了不会感恩,只知道汲取的“冷漠一代”。由此我们举行这次以《感恩父母真情沟通》为主题的班会,希望同学们以此为契机,学会感恩,刻苦学习,拼搏进取,来回报父母,老师和社会,下面请王雨果和刘子涵一起主持这次班会,大家欢迎。

李丹丹:敬爱的老师

张雨涵:亲爱的同学

合:大家下午好!

李丹丹:现在我宣布四(8)班“感恩父母 真情沟通”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张雨涵:美国人,对上苍一年里对自己的恩赐和惠顾心存感谢。同样的,我们也应该心存感恩,对大自然感恩,因为她无私地给予我们一切生命的源泉。

李丹丹: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让我们健康成长。

张雨涵:对老师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教诲,让我们抛却

愚昧。

李丹丹:对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让我们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和我们血脉相连;

张雨涵: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了我们友爱,让我们在孤寂无助时可以倾诉和依赖。

李丹丹:感谢曾帮助过我们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们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

张雨涵:感谢肯接受我们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们可以把这份善良延续。

李丹丹: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张雨涵:感激这个世界上所有值得我们感激的人。

李丹丹:然而其中,最能激起我们心底最深的感恩的字眼莫过于“父母”。

张雨涵:是的,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在父母的心中,我们永远都是最可爱、最需要被保护的孩子。我们不断的接受着他们无私给予的爱和雨露。

李丹丹: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听一个感人的故事:《苹果树和小男孩》

张雨涵:大家和我一样,都是故事中的那个小孩,从出生到现在,父母的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我们不断的索取,父母是尽其所能,我们接受的是那么的心安理得,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都不会很平静,下面这首歌是否能引起大家的共鸣呢?把“母亲”这首歌献给我们伟大的母亲!

李丹丹:这首歌不禁使我们回忆起,在我们成长的这十来年中,父母为我们所做的点点滴滴。那么谁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他的感动呢?请大家举手

(同学发言)

张雨涵:虽然同学们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尽相同,但谁也不能否认,成长的每一步无不透着父母辛勤的汗水,体现着父母深沉的爱。我们的父母在时时刻刻挂念着我们,祝福着我们,请听一下来自父母的心声:

(家长代表3个)

李丹丹: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当我们落寞时,抚慰我们孤寂的心灵;当我们迷茫时,照亮我们人生„„可我们又对父母了解多少呢?李丹丹:下面进行现场调查

(屏幕显示问题)

问题:

1、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你是怎样给父母过生日的?

2、知道父母最爱吃什么呢?

3、知道父亲节、母亲节是哪一天吗?儿童节是哪一天?

4、周末你为父母做哪些事情?

5、你母亲最喜欢的是哪套衣服?

6、你爸爸今年多少岁?属什么的?

7、你爸爸喜欢喝白酒吗?那他一般喝什么牌子的?

8、你父亲喜欢吃的菜是?

„„„

张雨涵:通过刚刚的调查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个同学都十分了解自己的父母,可是反过来如果被问的是父母,不用调查也会知道结果,父母会对我们的一切记忆都很深刻!

李丹丹:下面,请听邹越老师的演讲:《感恩父母》

张雨涵:相信此时此刻,大家都有很多心里话要对父母说。同学们,让我们从座位上走出来,到爸爸、妈妈面前,给他们一个深情的拥抱,送上一句真诚的感谢吧!

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李丹丹:希望我们一定要对父母多一份关怀和理解,做个懂父母的人。

张雨涵:其实不止是父母,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人是我们应该感谢的,比如我们的老师、同学、朋友。他们都在我们身边支持我们,鼓励我们!

李丹丹:无论是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予„„人自从有了自己的生命起,便沉浸在恩惠的海洋里。那就让我们感谢一切使你成长的人吧!请同学们齐读:

(教师出示)1.感谢生育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体验生命。

2.感谢抚养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不断成长。

3.感谢帮助你的人,因为他们使你度过难关。

4.感谢关怀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了你温暖。

5.感谢鼓励你的人,因为他们给了你力量。

6.感谢教育你的人,因为他们开化了你的蒙昧。

7.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们强化了你的双腿。

8.感谢欺骗你的人,因为他们增进了你的智慧。

9.感谢藐视你的人,因为他们觉醒了你的自尊。

10.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们磨炼了你的心志。

张雨涵: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手语表演表达出我们内心的感谢吧!

(放歌曲《感恩的心》表演手语。)

李丹丹:请班主任孙老师为我们此次班会做总结

师:刚才这首歌唱出了我心中的最想说的话。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其实父母并不需要你们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多一些沟通,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赌气,彼此关心,相互尊重,时时怀着感恩的心,时时想着对方的苦衷,我想一个家庭就能美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张雨涵:学会感恩,就要学会尊重他人。

李丹丹:学会感恩,就要有奉献精神。

张雨涵:学会感恩,就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李丹丹:一颗感恩的心,一粒和平的种子。

张雨涵: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

李丹丹: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更是学会做人。

上一篇:美容师礼仪培训要求下一篇:苏州市民办幼儿园收费成本认证材料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