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换届请示批复

2024-05-16

党组织换届请示批复(通用14篇)

篇1:党组织换届请示批复

关于XXX党(总)支部换届选举的

(供参考)

中共XXX委员会(党工委全称):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区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13年区级机关基层党组织集中换届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党(总)支部拟定于2013年X月,采取差额选举方式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

新一届党(总)支部委员会拟由X人组成,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X名,委员X名。

以上当否,请批示。

中共XXX党(总)支部委员会

2013年XX月XX日

关于XXX党(总)支部换届选举的

(供参考)

中共XXX党(总)支部委员会:

《关于XXX党(总)支部换届选举的请示》已收悉。经研究,同意你们2013年X月召开党员大会,采取差额选举方式进行换届选举;原则同意你们提出的《选举办法》(草案)。

请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进行,并在选举结束后1日内,将换届选举结果和相关情况报我党(工)委批准、备案。

中共XXX委员会

2013年XX月XX日

关于XXX党支部换届选举的

(党员不足7人的,供参考)

中共XXX委员会(党工委全称):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区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13年区级机关基层党组织集中换届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党支部拟定于2013年X月,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

因党员人数不足7人,不设委员会,拟采取直接差额选举方式,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1名(副书记1名)。

以上当否,请批示。

XXX党支部

2013年XX月XX日

关于XXX党支部换届选举的

(党员不足7人的,供参考)

XXX党支部:

《关于XXX党支部换届选举的请示》已收悉。经研究,同意你们2013年X月召开党员大会,采取直接差额选举方式进行换届选举;原则同意你们提出的《选举办法》(草案)。

请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进行,并在选举结束后1日内,将换届选举结果报我党(工)委批准。

中共XXX委员会

2013年XX月XX日

关于XXX党(总)支部延期换届的

(供参考)

中共XXX委员会(党工委全称):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和区委组织部《关于做好2013年区级机关基层党组织集中换届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党(总)支部应于2013年X月召开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由于......等原因,换届选举拟延期至XXXX年X月进行。

以上当否,请批示。

中共XXX党(总)支部委员会(XXX党支部)

2013年XX月XX日

关于XXX党(总)支部延期换届的

(供参考)

XXX党(总)支部:

《关于XXX党(总)支部延期换届的请示》已收悉。鉴于你们目前尚不具备换届条件,经研究,同意你党(总)支部换届选举延期至XXXX年XX月进行。

中共XXX委员会

2013年XX月XX日

篇2:党组织换届请示批复

预备人选的请示

中共城郊乡党委:

根据党委关于基层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意见精神和上级有关规

定,我支部组织党员对下届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了推荐、酝酿,并召开支委会集体研究,建议下届支部委员会委员候

选人预备人选为、、、等人,其中差额人。

当否,请批示。

中共

2011年 月 日

关于同意

预备人选的批复

你支部关于下届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的请示收悉。

经党委研究,同意、、、等名同志为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其中差额人。请按《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将预备人选名单提交党员大会酝酿讨论,确定正式候选人,并组织选举。

特此批复。

中共林州市城郊乡委员会

2011年月日

会议议程

参加对象:全体党员

主 持 人:现任支委成员(原则上要求是不当任党支部书记的干部委员)

主要议程:

篇3:党组织换届请示批复

一、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杭州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新农村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的不断深化, 农村各种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显现, 也对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带来了更多新挑战。文章通过分析, 认为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可能面临以下问题:

第一, 村组织管理职能模糊, 党组织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在《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过程中, 村委班子在竞选中, 拥有较高的民意基础, 对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权威性产生冲击。目前, 村级组织中, 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明显, 村委会管理村级事务不规范, 党组织与村委会关系没理顺, 部分干部群众中对于“以党组织为核心”和“村民自治”两者之间关系存在模糊认识等问题, 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村两委之间的矛盾冲突, 使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面临挑战。如双签、村务监督等, 村书记的核心作用难以发挥。

第二, 农村政治资源有垄断倾向, 家族化特性突出。农村往往是族群集居, 同姓族群、亲戚连带意识较为浓厚, 往往宗族势力大的, 在任何事务上都会有优先话语权。再加上随着经济的发展, 农村青壮年等素质较高的人群大部分都已进城务工, 造成村级党员和村干部后续乏人。如梅城镇洋尾片4个行政村在近两届的换届选举中, 连选连任者达到18人, 占现有两委人数的69.2%。政治资源被少数人垄断, 村班子有家族化、宗族化的倾向。

第三, 本位主义明显, 干扰选民民主意识。2007年梅城镇实行“大村”概念, 村级规模进行了调整。通过合并, 全镇建制村减少了近一半。合并村中各自然村相对比较分散, 且交通不便, 信息不通, 有些自然村到中心村有十几里, 给选举工作的宣传落实带来难度。一些选民的“原村本位主义”思想明显, 干扰选民表达民主意识, 阻碍选举进程。

第四, 利益驱动, 使得村干部竞争更趋激烈。目前, 村集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政府对“三农”的支持逐年增加;同时还有土地开发、征地拆迁等工作;另外村主要领导的工资由财政承担, 村两委干部的工资待遇有了较大提高。由于村干部的权力越来越大, 待遇也有了提高和保障, 因此,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的竞选参与面和激烈程度都将有所增加。

第五, 各种势力, 有可能干扰正常换届工作。从调查摸底和历届选举来看, 可能会出现黑恶势力干预;非法党派散布不法言论;老板势力贿赂选票;以及原村干部之间矛盾在换届选举时显现等现象, 可能会影响村级换届工作。

二、新形势下村级换届选举工作面临的挑战

第一, 历史遗留问题尚未解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村级情况比以前表现出更复杂, 大部分村都积累了一些矛盾和问题, 如土地征用后的遗留问题、拆迁征地的政策兑现问题、农村住房改造和宅基地整理的政策落实问题、集体资产有效管理和使用问题等等。部分村干部在上届选举时向村民作出的承诺事项, 在任期内因种种原因无法兑现, 加大群众对立情绪, 导致群众对村两委产生不满, 有些矛盾会在村级换届选举中凸显出来。

第二, 村干部的职责发生变化。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 政府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大力帮扶农村, 每年下拨项目资金较多, 村集体拥有更多资金, 使村干部在项目承包、资金调控等方面拥有较大的权力。另外近几年从农村村干部中直接招考公务员, 换届中当选村干部无疑拿到了含金量很高的“准考证”, 为进入公务员队伍提供了一条便捷通道。而在农业税征收的取消、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正常化、大量本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等原因减轻了村干部管理工作的难度。

第三, 选举组织工作难度加大。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人口的流动不断加快, 尤其是本镇边远山村人口向城乡转移, 有文化、有能力的青壮年大量离乡外出寻求发展, 给选举工作带来较大的影响, 如对认定选民资格、确保参选率特别是确保村党组织换届选举的参选率等, 增加了难度。另外, 各村在选举安排上, 普遍采取发放误工补助的方式鼓励选民参加投票, 也造成了选举成本的大幅度增加。

三、做好新一轮村级组织的换届选举工作的建议

第一, 统一思想, 加强对村级换届工作的领导。做好村级民主选举工作, 选好配强村级班子, 是提高各级党组织民主执政能力, 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必然要求。根据村级民主选举工作要求, 镇党委要成立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 落实领导分片包干责任制, 确保每个村有一名镇领导联系, 有一名联村指导员协助工作。镇纪委、派出所、民政、农办等职能部门加强协作,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第二, 注重引导, 扩大对村级换届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召开村民大会、党员大会、村民小组长会相结合的形式, 大力宣传村级两委换届选举的目的意义、法律法规和程序方法等真正让群众明白、积极参与, 引导群众正确对待选举, 正确行使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 把那些“双带”能力强, 有真才实学, 真心实意为民办事的人选进班子。

第三, 化解矛盾, 打好村级换届工作的基础。督促村两委对三年规划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 确保换届前逐一落实。做好村两委干部届末考核和履职情况的测评。同时要处理好一些历史遗留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新产生的热点、难点问题, 要进行细致排查, 逐条梳理, 认真分析矛盾产生的根源和症结, 积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对矛盾较为突出、宗族派性明显的村, 要摸清各派的底子, 找准关键人物, 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说服教育, 使他们摒弃狭隘的思想观念。镇党委除了要及时化解矛盾外, 还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及时调整村级班子或主要负责人, 充实班子力量, 为村级换届选举打好基础。

第四, 优化职位, 提高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村两委干部选拔通过“民主选举和镇党委聘任”相结合的方式任用干部, 对采用非法或不正当手段选上的干部, 及明显不符合干部任职条件的人员不予聘任。探索实行主任书记“一肩挑”, 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实现新农村跨越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减少村两委的岗位编制, 推进村两委班子交叉任职, 有利于促进村两委干部凝心聚力干工作, 有利于提高效率、节省开支、减轻农民负担, 有利于促进干群关系。

第五, 重视对后备干部的培养和落选村干部的关怀。以杭州市开展“村村都有好青年”评选活动为契机, 重点培养选拔种养殖大户、双带能手、大学生村官等, 通过自荐报名、现场演讲方式评选好青年, 作为村级后备干部的重点培养对象。做好对落选村干部的关怀:一是要教育他们正确对待选举结果, 支持新班子工作;二是对一些年龄较大、工作时间较长的落选村干部, 可适当考虑一定的经济补助,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三是对一些思想作风硬, 有一定工作能力而又落选的村干部, 可根据各自的情况, 把他们放在合适的岗位上去发挥作用, 如担任护林员、村务监督员等工作。

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是当前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梅城镇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将面临的问题进行思考, 并积极查找对策, 全力保障杭州市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S].1999-02-13.

[2]、中共十一届人大常委会《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S].2010-10-28.

[3]、杭州市新型城市化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乡区域统筹发展[N].杭州日报, 2010-08-12.

篇4:党组织换届请示批复

罗宾:在文书档案管理中,有的单位把上级部门的批复放前面,本单位的请示放后面装订为一件。而外单位来文和本单位相应的复文一般还是分为两件管理的吧?是不是也可以把本单位的复文放前面,外单位的来文放后面装订为一件呢?请问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应为一件还是两件?

一井水:请示、批复,来函、复函既适合本单位请示、去函,外单位批复、复函;也适合外单位请示、来函。本单位批复和复函。均作为一件保存。沧海:一井水先生所说从理论上讲是行得通的,但在实际当中。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管理保存的恐怕大多是请示单位、来函单位;至于批复单位、复函单位,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管理保存的恐怕风毛麟角!

濮档人:俺见到的情况恰恰相反,有一个单位,几乎所有的请示都是关于设备与经费方面的,都差不多列为短期(10年或30年)保管。问他们批了没,回答有的批了,有的没有。但批复文件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就是比较重要的人事方面的批复也大多以通知形式发文:另外一个权力单位。多以批复单位、复函单位出现,却大多是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管理保存的。一井水:请示、批复的保管期限要根据内容而定,肯定不都是永久保管的。批复也不一样,有的专门行文、有的在请示上直接签字、有的电话答复。因此要想保存完整的事件情况,就不能分开,电话或口头答复应该在请示文件上注明,批复文件直接放在请示的前面,也就不肓而喻了。

茂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请注意措辞:可为一件。言下之意可以作为一件,也可以不作为一件。

沧海:王老师对“可为一件”的解释可谓经典之至。我个人认为,对于来文单位而言。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管理保存相对比较妥当(据我了解,实际当中大多来文单位都是这样做的),因为有复文的请示、函一般比没有复文的请示、函价值要高,即保管期限要长,有复文的请示、函如果不与批复、复函放在一起保存的话,会给我们造成此请示、函没有复文的错觉。对于复文单位而言,我认为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不一定都要作为一件管理保存(据我了解,实际当中大多复文单位都没有作为一件管理保存)。因为对于复文单位而言,复文是其本身形成的,价值一般要高,即保管期限要长:而来文价值一般要低。即保管期限要短。复文与来文放在一起似乎不太妥当,这恐怕是大多数复文单位没有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管理保存的原因吧!

茂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我以为还是作为两件管理好。就请示和批复而言。如果作为一件的话,那么归档文件目录中题名的填写就存在问题:该以谁为主?也许有人说。以批复为主,那实际上是将请示当作了批复的附件。其实,《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实施是有前提的,必须要实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因而将请示和批复作为两件,并不影响今后的管理、检索和提供利用。

田润:结合自身搞利用工作的经历谈点个人看法:众所周知。快捷、准确地搞好检索利用是我们档案部门主要目的之一。从这个角度而言,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应该作为一件。因为对于利用者而言,只有批复和复函才是他们日后所要查阅的,没有批复和复函,请示和来函基本没有查阅的意义。我们在归档时批复(复函)在前,请示(来函)在后作为一件。检索目录上只需显示批复和复函即可。利用者只需检索到批复(复函),他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如果作为两件,尤其是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不在同一年份的情况,势必增加检索的时间和难度。这就与我们所追求的快捷,准确的利用目标相背。

兴利:如果还是手工检索,作为一件好处多一些:如果实现了计算机检索,各为一件利大于弊。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问函与复函等来往性文件应各为一件。在排列编号时,如果是同一年度,应作为同一事由排在一起,回复性文件在前,报请性文件在后。其理由有二:其一,来往性文件作为一件,在编目时只对复文进行编目,可能会造成文件的漏检;其二,有些报请性文件报出后,由于种种原因,主报单位迟迟未作批复,有的也就可能不批复了。如果要等复文来了再一起归档,在跨年度的情况下,就会造成一些重要的请示因为没有复文,而人为地变成了零散文件归类不当或漏归。

一井水:现在说的就是针对计算机管理说的啦,跨年度的放在一个年度,计算机不认可,归档文件目录打不出来,必须按年度打印,所以,过去立卷讲针对年度,现在讲文件形成年度。我们在业务指导中掌握的原则是:对于同一年度的请示与批复不论请示单位还是批复单位都应该视为一件保存,批复是根据请示形成的,保管期限应该是一致的,如企业改制方案的申请和体改办的批复。如果不存方案、只保存批复(一般就是同意此方案),文件就不完整。对于上一年度的申请、下一年度的批复就只能视为两件存档了,然后再在备注中注明参见号。

赛维:我个人认为:对于请示和批复、来文和去文(或往来文件)应当尽量摆放在一起。跨年度的,应该以批复文件形成年度为准,将请示摆放过去。如果是计算机进行管理,且实现全文或目录级检索的话,可以在系统内进行关联,实体则可以不摆放在一起(可以提供电子版本使用的前提下)。在著录时,个人认为还是分开著录相对好一些,摆放的先后次序,我还是习惯按时间顺序,因为就同一件事情可能会有多次请示或者申请,而最后,可能会有批复,也可能没有批复。批复在前,请示在后的摆放方法,较适合按“一件”装订这种方式,著录时,建议对批复和请示文件都进行著录:如果是分作两件进行装订,著录方面则可以更为详细。实际工作中,使用批复的概率要大于请示,从借阅和复印的角度,显然“件”越小,使用就越方便。当然,在使用中,按“件”管理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按“卷”(同一事项涉及多份文件)查阅,且那些文件不在一起的情况下,调“件”很繁琐。所以有些单位采用了虚拟“组卷”的这个称法,虽然是以件为单位,但是同组卷类似,相同相近的事项在实体上尽量放在一起。

张奇明:在现实工作中,有些请示领导只是在处理笺上批示。或者一些请示事项并没有单独的批复文件出现,很多时候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告知结果。我个人认为还是各为一件好,不过在整理时应相对集中。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它们是内容联系非常紧密的文件,没有“请示”与“来函”电就无从说起“批复”与“复函”。之所以主张它们各作为“一件”处理,正如王茂跃老师所言:“毕竟。这是两个责任者形成的文件,作为两件

对待,在整理时便于整理。在检索时,多一个检索条件,便于检索。”再则,在实际工作中,有同一事由或问题多次请示情况出现,但往往还是没有批复或最后一次才迟迟批复,如果我们把其作为“一件”处理,是把N次的请示与批复作为一件处理,还是只把最后一次的请示与批复作为一件处理呢?至于相对集中。就是说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在排列时排列在一起,做到批复在前、请示在后;复函在前、来函在后。

濮档人:请问你说的“相对集中”和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归档是不是一回事?

张奇明: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各作为一件时,排列得相对集中与只作为一件是不一样的。从装订而言,前者是分别装订,各为一个保管单位:后者是把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装订在一起的。就排列而言,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保管时,我们一般是将批复在前、请示在后,复函在前、来函在后:而两者各为一件时,我认为无所谓谁在前在后的问题,只要能够尽量做到这一组文件相邻就行。

濮档人:我基本同意张老师的看法,但对于张老师所说的“两者各为一件时,我认为无所谓谁在前在后的问题,只要能够尽量做到这一组文件相邻就行”观点不敢苟同。我认为两者各为一件时,不仅仅要尽量做到这一组文件相邻就行,还应该按行文时间先后排列,即请示或来函在前、批复或复函在后。

档童刃:关于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应为一件还是两件问题,我是这样想的,一件也好,两件也罢,都不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重要的是两者应集中放在一起,就好像一对夫妇一样,你说是生活一起好哪,还是两地分居好哪?答案不言而喻。当然对于一些跨年度的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放在一起的情况还是很多的,但这毕竟不是主流,就好像两地分居的“夫妇”不是夫妇生活的主流一样。至于集中放在一起的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谁放在前面、谁放在后面问题。我想也不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重要的是两者集中放在一起就好,就好像生活在一起的一对夫妇一样,只要在一起生活,不管谁老大、谁老二都没有关系,总比两地分居好吧。

一井水: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作为一件保管也好,两件保管也好,只要放在一起,保持二者联系,方便查阅就行。茂跃:实际上,作为一件或两件。都是可以的。还以请示和批复为例,如果作为一件,在填写题名(即文件标题)时。是以批复作为题名,还是以请示作为题名呢?还是对请示和批复进行概括再得出一个新的题名呢?无论怎么处理。都是有点问题的。毕竟,这是两个责任者形成的文件,作为两件对待,在整理时便于整理,在检索时,多一个检索条件,便于检索。《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在当初制定时规定“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没有强调必须作为一件,我的理解就是考虑到了实际整理过程中,有的认为一件好,有的认为两件好。其实,作为一件或两件都不是原则问题,只要便于保管和利用都是可以的,没有必要什么都搞成“一刀切”、绝对化,全国所有的机关单位都是一个做法。因为《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规定“来文与复文可为一件”,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另外,有的批复不在同一年度,比如第二年6月份以后批复的,甚至还有时间更长的(如机构暂时冻结可能两三年后才有批复)。因此绝对地说应为一件,不具有可操作性。也就是说。特殊情况必须作为两件,即使是正常情况(在同一年度的请示与批复)作为一件可以,作为两件也可以。这样说绝对不是墙头草。其实,我更倾向于作为两件的。由于档案一般是按年度分开的,对不是同一年度的请示和批复、来函与复函而言。肯定是要作为两件对待的。同一问题的档案被分割保存在不同年度的不同的档案盒中,是否割裂了档案之间的历史联系了呢?是否不便于利用呢?以件为单位,采用计算机辅助管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当然。在实体管理时。我们最好在归档文件目录的备注栏上都加以标注。具体可以这样操作,如在请示所在的归档文件目录的备注栏中注明该件批复的档号。同样,在批复所在的归档文件目录的备注栏中也注明该件请示的档号。

金玲:从目前的全宗内事由原则的基础上考虑,请示与批复是一件。从实际工作出发来看。整理为一件对整个事件是个全面过程的反映,有利于文件在利用时,对同一事件反复核对有没有批复,批复是什么。至于不同年度内的同一事件的请示和批复,在计算机检索中,有附件情况说明这一项,并不影响计算机对内容的不支持。如果对于同一事件进行多次的请示,又因为批复时间隔很长。这个情况倒不多见,就是作为几件来对待,也可以在备注上写明以前的请示情况,标明存址。这个也是对文件的特殊处理。

崔松飞:请示与批复、报告与批示、问函与复函等来往文书,原则上作为一件。如果报请性文件归档整理后才收发回复性文件,也可各为一件。并在“归档文件目录”的备注栏中加以说明。

魏新: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在数量上是两件。但就其内容来说,它们是针对某一问题所形成的材料。将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视为一件可以保证对某一具体问题的提出与解决的完整性。对于日后了解和查考这一问题提供了便利,有利于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为解决相似的问题提供方便。

丁从建:新的《规则》采用“件”作为归档文件的整理单位,对归档文件进行装订、分类、排列、编号、编目、装盒。最终实现对立档单位归档文件的有序化管理。为此。准确地把握和界定“件”,就显得尤为重要。《规则》明确以自然件作为一件。并由此适度延伸,将关联性较强的正本与定稿、正文与附件、原件与复制件、转发文与被转发文、来文与复文以及装订完好的报表、名册、图表等也认可为一件。作为归档文件整理的基本单位,体现了《规则》的灵活性,而且兼顾了后续检索的需要。我认为,请示与批复、来函与复函还是应作为两件处理,其一。它符合《规则》中的对“件”的要求;其二。能准确填写归档文件目录,便于后续的准确检索;其三,在计算机辅助档案管理条件下,档案人员可以轻松实现文件的“实时归档”,实现“随办随归”、“办结即归”,不必等到复文后才一起归档。

篇5:党支部换届选举结果请示的批复

你支部《关于中燃宁波公司团支部换届选举的请示》已收悉。经研究,同意你们按规定要求提出支部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并按照《团章》规定如期进行选举。在选举后5日内将换届选举情况上报公司团委。

共青团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油港轮驳分公司

委 员 会

篇6:党组织换届请示批复

中共×××委员会

关于同意中共×××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请示的

批 复

×××党支部:

你支部《关于中共×××支部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的请示》收悉,经局党委研究,批复如下:

一、同意你支部于××年××月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意见;

二、同意你们关于新一届支部委员会由5名委员组成,其中设书记1名的意见;

三、原则同意你们关于党员大会主要议程和选举办法的意见;

四、同意×××、×××、×××、×××、×××、×××等6位同志为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其中差额1人;***同志为支部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

请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上届支部委员会向党员大会说明候选人预备人选酝酿产生的情况,提请大会讨论,根据多数党员的意见确定正式候选人,而后提交党员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差额选举产生新一届支部委员会。新一届支部委员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等额选举产生书记,并进行委员分工。

请将选举结果于党员大会后5日内报党委审批。

特此批复

中共×××委员会

篇7:同意党组织换届批复格式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条例》等党内法规文件规定,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进行了换届选举工作,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选举结果报告均已收悉。经校党委研究,同意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选举结果,现批复如下:

中共商丘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委员会由王洋、闫朴(女)、阮家港、何保建、袁海霞(女)等五位同志组成,何保建同志任党总支书记、王洋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闫朴同志任宣传委员、阮家港同志任纪检委员、袁海霞同志任组织委员。

中共商丘学院商学院委员会由冯芬芬(女)、孙霞(女)、杨世松、张意恭、董明皓等五位同志组成,杨世松同志任党总支书记、张意恭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孙霞同志任宣传委员、董明皓同志任纪检委员、冯芬芬同志任组织委员。

中共商丘学院思政支部委员会由马仁峰、祁凯丽(女)、杨凯、耿向娟(女)、梁建委等五位同志组成,梁建委同志任支部书记、马仁峰同志任支部副书记、祁凯丽同志任宣传委员、杨凯同志任纪检委员、耿向娟同志任组织委员。

中共商丘学院中等专业学院委员会由王继臣、刘敏(女)、张婉英(女)、武模忙、蒋亚丽(女)等五位同志组成,王继臣同志任党总支书记、刘敏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武模忙同志任宣传委员、蒋亚丽同志任纪检委员、张婉英同志任组织委员。

中共商丘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委员会由李伟华(女)、李振山、刘世博、张志芳(女)、侯江涛(女)等五位同志组成,李伟华同志任党总支书记、刘世博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李振山同志任宣传委员、张志芳同志任纪检委员、侯江涛同志任组织委员。

中共商丘学院外国语学院委员会由何倩(女)、宋凯悦(女)、周红英(女)、金素云(女)、张绪明等五位同志组成,金素云同志任党总支书记、张绪明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宋凯悦同志任宣传委员、何倩同志任纪检委员、周红英同志任组织委员。

中共商丘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委员会由刘舒婷(女)、杨景花(女)、张玉中、曹婕(女)、韩艳娜(女)等五位同志组成,张玉中同志任党总支书记、曹婕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韩艳娜同志任宣传委员、刘舒婷同志任纪检委员、韩艳娜同志任组织委员。

中共商丘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委员会由丁凤(女)、李书锋、李苏苑(女)、王文斌、张智勇等五位同志组成,张智勇同志任党总支书记、李书锋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李苏苑同志任宣传委员、王文斌同志任纪检委员、丁凤同志任组织委员。

中共商丘学院人文学院委员会由王增文、闫莉(女)、何玉巧(女)、张静静(女)、姜英君等五位同志组成,王增文同志任党总支书记、姜英君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何玉巧同志任宣传委员、闫莉同志任纪检委员、张静静同志任组织委员。

中共商丘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委员会由杜陈龙、徐寅森、陶卫丽(女)、彭国栋、魏彬等五位同志组成,彭国栋同志任党总支书记、徐寅森同志任党总支副书记、陶卫丽同志任宣传委员、魏彬同志任纪检委员、杜陈龙同志任组织委员。

中共商丘学院体育学院支部委员会由李帅、卢利达、李博、赵利民、崔本来等五位同志组成,赵利民同志任支部书记、崔本来同志任宣传委员、李帅同志任纪检委员、卢利达同志任组织委员,李博同志任青年委员。

中共商丘学院机关总支委员会由刘瑾(女)、朱霄、李亚如(女) 、郑磊、董峰等五位同志组成,董峰同志任党总支书记、朱霄同志任宣传委员、李亚如同志任纪检委员、刘瑾同志任组织委员、郑磊同志任群工委员。

特此批复。

中共商丘学院委员会

篇8:党组织换届请示批复

关于村党组织委员会换届选举结果的批复

各村党(总)支部:

你们报送的《关于村党组织委员会换届选举结果报告单》已收悉,经镇党委研究,同意你们的选举结果。现批复如下:

忠义村党支部:

委员:

永清村党支部:

委员:

水桐树村党支部:

委员:

西海村党支部:

委员:

永和村党支部:

委员:

永胜村党支部:

委员:

胜利村党支部:

委员:

福利村党支部:

委员:

世城西村党支部:

委员: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太阳村党总支:

委员:书记: 春光村党支部:

委员:书记: 公产村党支部:

委员:联丰村党支部:

委员:鞋工厂村党支部:

委员:召滩村党支部:

委员:十大股村党支部:

委员:中心村党支部:

委员:团结村党支部:

委员:民富村党支部:

委员:联星村党支部:

委员:明星村党支部:

委员: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书记:

篇9:请示报告批复制度

第一条 总 则

一、各级企业须认真履行请示、报告、批复的有关规定,实行逐级报请、批复制度,不得越级请示、报告和批复。

二、请示、报告、批复的材料经整理后,由综合部(办公室)及涉及部门分别存档。

三、下级企业报送上级企业的请示、报告,请示必须批复或答复,报告可不必批复或答复。

第二条 请示、报告内容

一、各级企业重大涉外事项,须向上级企业请示,批准后方可实施。

二、各级企业对诸如立项、投资等重大经营活动,须向上级企业书面请示,按权限、程序批准后方可实施。

三、需向XXX总经理单独报告的事项,必须由专业化集团、直属企业总经理、党委(总支)书记报告。因总经理、党委(总支)书记不在需立即报告时,可由副总经理、副书记进行汇报。需请示汇报时,应由XXX综合管理部事先约定。

第三条 请示、报告要求

一、各级企业须向上级企业请示、报告的事项,须形成文字材料,经班子成员讨论,主要领导签字并加盖本企业印章后,方可呈送。

二、请示、报告的材料,须按程序报送上级综合(办公)部门登记备案,由上级综合(办公)部门分送有关领导和部门。除不宜公开的内容外,不得直送有关领导和部门。不得越级行文。XXX只受理和批复直属企业的请示报告。

三、请示、报告材料应视涉及的领导和部门确定数量,不得多头主送。

第四条 批复要求

篇10:对请示的批复

你院《关于下级人民检察院对上级人民检察院不批准不起诉等决定能否提请复议的请示》(宁检〔〕126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上级人民检察院的决定,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下级人民检察院认为上级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有错误或者对上级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执行的同时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报告。

二、下级人民检察院对上级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有不同意见,法律、司法解释设置复议程序或者重新审查程序的,可以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或者报请重新审查;法律、司法解释未设置复议程序或者重新审查程序的,不能向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议或者报请重新审查。

三、根据《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组织条例》第十五条的规定,对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作出的不批准不起诉等决定,下级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请复议;上级人民检察院非经检察委员会讨论作出的决定,且不属于法律、司法解释规定的可以提请复议情形的,下级人民检察院不得对上级人民检察院的决定提请复议。

篇11:对请示的批复

你公司《关于保监会文件执行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请示》(平保发〔xxxx〕056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关于人身保险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xxxx〕15号)中的有关问题。

1.第一条“关于条款、费率的使用”第三项规定“人寿保险不允许用协议书的形式承保”。此处的“人寿保险”是广义的,包括意外险和健康险。

2.第一条“关于条款、费率的使用”第三项规定“批单和批注不得改变条款中规定的保险责任和保险期间。”这一规定不适用于根据核保结果,按惯例作出加收保费、部分责任免除或限定给付等约定。

3.第二条“关于代理手续费和佣金”第二项“团体人身保险保单的手续费”规定“个人代理人不得办理团体人身保险业务”。这是《保险代理人管理规定(试行)》第五十二条的规定,你公司的建议目前不具备实施的合法性和可行性。

4.第三条“关于业务经营”第二项规定“禁止用个人寿险条款承保团体寿险”。你公司关于团单的界定标准中第二项标准不宜采用,因“团体汇缴”方式不能明确确定保费来源。

5.第三条“关于业务经营”第四项规定“团体养老金保险保单约定的被保险人领取年龄,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既包括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也包括有些特殊行业各自的退休年龄标准。在团体保险中,对被保险人养老金领取年龄进行约定时,只有特定行业被保险人的养老金领取年龄可以采用该行业的相应退休年龄标准。

6.第三条“关于业务经营”第四项规定“团体寿险的满期生存给付和退休金,一律通过银行转账支付给原投保单位”,你公司认为这一规定可能会将保险公司引入纠纷。为避免纠纷,你公司可在团体保险条款中加入“满期生存给付和退休金由保险公司以银行转账的`方式支付给投保单位,由投保单位负责向个人支付”的内容。

二、《关于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死亡人身保险限额的通知》(保监发〔xxxx〕43号)中的有关问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一条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因此,“未成年人”的年龄界定标准为18周岁以下。

2.“死亡保险金额”指保单约定的死亡给付金额。

3.对于死亡保额的限定应在保险合同中进行明确,不得采取特别约定的方式。

篇12:请示批复格式

工人联合会、安全环保部:

你部《关于举办“xxxx年度安康杯”竞赛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为了满足公司安全生产建设的需要,同意举办“xxxx年安康杯”竞赛活动。

二、竞赛要求:

(一)竞赛内容

召开经验交流会,由各分厂等介绍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其次可根据职工要求制定竞赛项目,并通过工会系统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切实办好此次竞赛。

(二)竞赛时间

竞赛为期两天,根据最近公司安排,自行确定竞赛时间。

(三)经费安排

经费不得超过5000元,由公司统一支付

XX钢铁公司董事会

篇13:请示批复格式

请示由标题、主送单位、正文、发文机关、日期构成。

1、标题

一般由请示单位、请示事由、文种或请示事由和文种组成。

2、正文

正文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

①请示缘由

提出请示的原因和理由。

②请示事项

提出有关问题要求上级指示或批准,有的要求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意见,供上级机关参考。提出的请示,要符合有关方针、政策,切实可行,不可矛盾上交。

③请示要求

篇14:经费请示的批复

你部门(单位)编制的xxxx年度部门预算(草案),经我局审核,按照法定程序,已通过县第十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查并批准。现批复如下:

一、核定你部门(单位)xxxx年度收入预算256.81万元,其中:经费拨款(补助)256.81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安排 _____万元、其他收入安排______万元、专项收入安排_____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安排_____万元、切块资金安排_____万元、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_____万元,纳入专户管理的教育等事业性收入安排_万元,详见数据文件。

二、核定你部门(单位)xxxx年度支出预算256.81万元,基本支出116.81万元(工会经费按基本工资的2%预算0.36万元,其中0.8%部分0.144万元由财政代缴县总工会,1.2%部分0.216万元留单位或由财政代缴县直机关工委),项目支出140万元,详见数据文件。

三、各部门(单位)的预算支出应当按照预算科目执行。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预算级次或者项目间的预算资金的调剂,确需调剂使用的,按照财政部门的规定办理。

四、各部门(单位)根据批复的基本支出预算申报分月用款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按月办理支付;根据批复的项目支出预算,按项目进度申报项目用款计划,经财政部门审核后办理支付。

五、各部门(单位)应当积极组织收入,压减一般性支出,确保年度收支平衡。

六、各部门应当在接到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预算后15日内向所属单位批复预算。各部门(单位)应当在收到部门预算批复后20日内通过单位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xxxx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xxxx年收支预算总表、xxxx年收入预算总表、xxxx年支出预算总表、xxxx年单位“三公经费”预算表。

宁乡县财政局

上一篇:第三方物流研究意义下一篇:丰都中心小学毒品预防教育“五个一”活动:三班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