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好人主义

2024-05-15

透视好人主义(精选6篇)

篇1:透视好人主义

透视好人主义

透视好人主义“表”与“里”

好人主义几种表现

1、不作为型: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讲求“混”,工作马马虎虎则可,表现勉勉强强为上,上不得罪领导,下不招惹同事,办公室里看看报纸,工作时间喝喝茶水,终日精神不振、思想涣散,在他们看来工作不是干出来的而是混出来的,因为就是这种混的思想让他们得到很多人的好评以及领导的赏识,既不会被同事嫉妒,又不会被领导“拔刺”,他们成了标标准准的“老好人”,工作的唯一目的就是安安稳稳拿工资,而唯一的工作也是安安稳稳拿工资。

2、粉饰太平型:遇到矛盾绕道走、碰到困难往后退。发现同志有是非过错,宁愿说些奉承话,也不肯“拉拉袖子提个醒”,该批评的不批评,该劝阻的不劝阻,该制止的不制止,最后使得有错误的同志执迷不悟,错失改正错误的良机,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酿成无法挽回的大错。

3、一种是曲意奉迎型:这种人见了上司弯腰如虾,柔声如猫,即使不在口头上说自己是孙子,也要在精神是自贬三辈。遇事随声附和,对上级的工作不作辨别,不提意见,口中常挂的就一句话“您哪说我哪办”,有时明知上司有错,也不纠正,不制止,不提不同意见,生怕因此影响自己的前程。有的更是唯唯诺诺,刻意奉迎,如果上司说轮船能在天上飞,他便会说轮船在天上比飞机飞得还快还好。这种人时时处处迎合上司心理,让上司很受用。

4、相互利用型:有心“栽花”,无意“栽刺。为了进退自如、升迁有余。他们就象水中的鱼儿一样,上边能游下边也能游,领导面前“抬轿子”,下属面前“吹哨子”,两头逢迎两头惹,不但是领导眼中的“好下属”,而且是下属心里的“好领导”,在善“游”者的观念中,出不出成绩没有关系,反正只要“轿子”抬的好,领导就会提拔,只要“哨子”吹的响,下属就会拥护,就算偶尔犯点错误,也有领导庇护、下属求情。

解构好人主义

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

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处世哲学总是教诲人们要明哲保身,力求中庸,“只说好,不说坏,大家自然不会怪”,“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自我们一出生就被这种思想文化影响,父母引导,学校教育,仿效身边人,久而久之,“好人主义”思想变得顺理成章、根深蒂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地方这种“好人主义”文化愈发盛行,逐渐渗透蔓延到军队中来,加之近年来地方入伍新兵成分愈发复杂,经历越来越丰富,有的一入伍就将这种“好人主义”思想带入军营,使得群众思想逐渐被污染同化。

受党性修养锻炼局限

有的党员干部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丢掉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特别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越来越钝化,对上级大献殷勤,对同级随波逐流,对下级虚伪哄骗,不能积极开展思想斗争。有的干部丧失了远大理想,胆小怕事,畏首畏尾,风吹两边倒,谁硬听谁的。有的领导干部作风不端正,为人处事讲求一团和气,为下级树立了错误的导向,上行下效,导致所在单位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的现象日益蔓延。有的群众不能正确使用手中的民主权利,觉得开会讨论是走过场,举手表决是图形式,民主意识淡薄,助长了歪风邪气。有的群众是非不明,美丑不分,自律意识也随之弱化,更谈不上帮助他人走出误区。

受社会不良风气侵蚀

社会中出现的一些不良风气和阴暗面,一定程度上扭曲了群众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好人主义”提供了滋长的土壤。例如有的单位在干部选拔上的民主测评、民主推荐中简单地以票取人、唯票取人,使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批评的“老实人”进入不了视野,为八面玲珑的“老好人”提供了投机的舞台。在评功评奖过程中,奖惩不分明,照顾身边人,搞暗箱操作,使“老实人”没有得到应有的奖励,“老好人”没有得到应有的批判,再加上少数领导爱听吹吹拍拍、歌功颂德,更为“老好人”提供了发育的温床。总之,诸如此类的问题,使得群众认为“好人主义”在社会环境下更有市场,不当“老好人”则会“步履艰难”,正是这种错误思想在社会的逐渐蔓延,进而影响了更多的人,往往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受不良思想意识左右

一是功利思想。信奉“好人主义”的群众“怕”字当头,怕讲上级的真话遭报复、讲同级的真话伤和气、讲下级的真话丢选票、讲自己的真话暴露缺点,只好昧良心说假话,掩盖真相。有的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为能给自己的工作开“绿灯”,赚取人气,甘当“老好人”,圆滑处事。二是雇佣思想。个别群众没有把自己看作是社会的主人、单位建设的主体,而把自己当成了“打工仔”、“临时过客”,把上级赋予的权利用来做顺水人情。有的干部责任心淡化,集体荣誉感缺失,关系到自己的认真做主动干,与己无关的一言不发,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观念。三是安于现状的思想。当一个单位处于稳定上升时期,有的领导往往存有求稳怕乱的心态,只愿讲表扬、搞和气,怕因有不同意见而影响单位的发展稳定。有的群众随大流思想严重,工作标准不高,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认为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没有必要当“出头鸟”。

篇2:透视好人主义

论文摘要:创作思想是作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其作品中的审美体现,它影响和决定着作家的创作成就。本文考察了巴金人道主义创作思想的形成渊源,探讨了巴金人道主义创作思想在《急流三部曲》中的渗透形式,为人们进一步理解《急流三部曲》开拓了新视野。

一、巴金人道主义创作思想的形成渊源

1.巴金受母亲和家庭环境的熏陶。巴金童年生活在一个有着浓厚封建宗法色彩的大家庭里,父母的爱,骨肉的爱,别人家的爱使巴金生活在爱的世界里。巴金曾说过:“我的第一个先生就是我的母亲,我已经说过使我认识‘爱’字的是她。她使我知道了人间的温暖,她使我知道爱与被爱的幸福。她教我爱一切的人,不管他们贫或富;她叫我帮助那些在困苦中需要扶助的人;她教我同情那些境遇不好的奴婢,不要把自己看得比他们高,动辄将他们打骂。”巴金母亲这颗仁爱之心和浓厚的家庭文化环境,使幼小的巴金具有了仁爱和博爱之心,从而造就了巴金宽广而又博大的人道情怀。

篇3:透视好人主义

《荒野的呼唤》写一条生长在南方的名叫布克的狗, 起初在一个法官的家里过着优裕的生活, 它温文尔雅、养尊处优。一天它被盗走并被卖到北方, 被人“从文明的中心扔开, 投入原始生活的中心”, 布克在寒冷的北方遭受无情的鞭打, 被强套上革具替人拉雪橇。它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无情, 凶恶、野蛮的狗相互争斗。为了适应生存, 布克开始学会了“不顾道义, 只求活命”的哲学, 渐渐变得野蛮起来。它与同行的狗争抢食物时, 表现得凶悍、机智而狡诈。它打败并咬死原来的狗群中的首领, 自己当上了头领。后来它听到森林中的狼群的嚎叫时, 野性复苏了, 跟着狼群走了。

《荒原》写一只荒野中的动物, 它的母亲是一只爱斯基摩狗, 父亲是一只狼, 它生于荒野, 很早就懂得了生活是一桩吃与被吃的事情。后来它的母亲回到了主人身边, 它也被转送他人。从此它进入了人类社会, 并且开始学会顺从、忠实和工作的纪律。它忠于主人, 拉雪橇时他也是领头的狗。当它被主人拿去和别人交换威士忌以后, 它的命运发生了变化。它的新主人, 白人史密斯以训练雪原去杀死其他动物为乐, “雪原”遭受了新主人的残酷虐待。雪原以它的强悍、凶猛、战无不胜被人称为“战狼”。一次, 雪原同一只狗争斗时, 险些被一只狗咬死。它所以能从死亡线上挣扎过来, 不是因为它的本能和其他的天性, 而是被一个有教养的白人斯科特营救了。斯科特的爱终于感化了雪原, 它以自己的衷心和爱来回报斯科特, 雪原为了救斯科特的命, 自己几乎丧了命, 但它奇迹般地活了下来。雪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幸福, 成为一只高雅的狗, 安度自己的晚年。

《荒野的呼唤》是从原始的雏形出发来构思的, 它是一部动物的传奇。而《雪原》是从基本概念出发来构思的, 是一部反映社会的小说。正如杰克·伦敦所说:“……这就是我写雪原的全部动机。有机体中的每一个原子都是可塑的, 现有的最好的狗崽, 从一方面加压力, 我们就得到返祖现象——回到野性中去;从另一方面加压力, 就出现了驯化和教化现象。我总是深深地体会到生活的极大的可塑性, 我感到对环境的巨大的威力的影响, 怎么强调也不过分。”这段杰克·伦敦对自己的创作思想的论说, 可看出杰克·伦敦想通过《雪原》证明一种观点, 而这种观点是同在《荒野的呼唤》中的观点有机相连的。

杰克·伦敦在创作《荒野的呼唤》之初是想写一部短片小说《杂种巴特》的姊妹篇, “但后来我失去了控制, 当我停下笔时已不是四千字, 而达到三万两千字了。”从作者的这段自述, 不难想象, 他不能抑制脑中不断涌现的画面, 一气呵成地写下了这部作品。这很像荣格所说的那种“原始幻觉”的人。《荒野的呼唤》的成功似乎体现了陶渊明所说的那句“文章本天成, 妙手偶得之”, 但这种“幸运的创作”并非偶然, 我们只要看到《荒野的呼唤》之前已出版的30篇克朗代克故事就明白了。这种兴奋的力量是“利比多”的生命力, 是隐藏在心底的冲动, 而更要明白的是这些“隐藏在心底的冲动”主要是人类的而不是狗的。“狗的世界”在这个表面的共性之下, 《荒野的呼唤》和《雪原》是成功的作品。如果撇开这个表面的共性, 《荒野的呼唤》和《雪原》同样也是成功的。

我们从杰克·伦敦的作品中总是能看到强者的形象, 他是金发超人。在《荒野的呼唤》和《雪原》中我们也时常可以感觉到强者的力量, 强者适应环境的能力, 和他们骨子里萌发的, 被唤醒的或是与生俱来的非凡的力量, 还有那赤裸裸的弱肉强食……由此我们想到了斯宾塞的“自然主义”, 杰克·伦敦的确是一位“自然主义”者。他称自己为“不可救药的唯物主义者”和“唯物一元论者”。而“自然主义”的重要前提正是唯物主义, 杰克·伦敦的自然主义是有着明显的个人特色的“而不是改头换面的, 老早以前就被人咀嚼过的”, 是在其独特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

自然主义产生的源泉通常可追溯到几部重要的作品: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亚当·斯密的《原富》、康德的《纯理性批判》、本杰明的《社会进化》、斯宾塞的《第一原理》, 还有尼采的著作。这些作品在杰克·伦敦成长的过程中他都读过, 并深深地影响了他。他早年家境贫寒, 对家庭经济地位低下的敏感, 再加上要摆脱这种情况的强烈愿望使他视生活为一场斗争, 在他边为了生活边奋斗边勤奋地汲取各种知识时, 这些自然主义著作使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无疑是给他注射了一支兴奋剂。他没有明确的关于自然主义的哲学著作, 但他同左拉等其他自然主义文学家一样, 把自己的自然主义和对它的探讨应用到小说创作中去。他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是意志坚强的“原始人”类型的, 就如同《荒野的呼唤》中的布克和《雪原》中的雪原一样鲜血淋淋, 因为它们同样为了生存而斗争的。杰克·伦敦说, 求生的欲望是人的第一本能。他笔下的主人公常常在生死的分界线上活动, 在死亡的威胁下, 主人公更能鲜明地表现出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生存的决心。人和动物在许多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在与他人的冲突中, 在与恶兽的斗争中, 在与自然界和宇宙的斗争中, 都无可辩驳地证实了人是没有多少选择余地的, 杰克·伦敦在作品里表现了所有这些斗争都具有一种决定论的特点。

杰克·伦敦的自然主义观中的一些思想已沉淀在他的潜意识里, 仅仅作为和他同等性质的生命体的人的形象已无法表达他的思想。他笔下的传奇人物在其自身求生存的能力已达到极限, 但都通过努力或多方面的原因幸存下来。杰克·伦敦尊重强者, 并希望其永生。宋顿被人杀害后, 布克终究是回到了荒野中, 随着狼群的嚎叫——这是原始的象征——远去, 返璞归真了。但布克仍是“在狼群的前面奔跑, 象巨人一样高人一头地跳跃着, 他的大喉咙高歌一曲, 唱着一支原始的、年轻世界的歌曲, 那是狼群之歌”。

《雪原》从主题上和语气上, 比《荒野的呼唤》更具自然主义色彩。文章中描写的自然环境是极端残酷的, 那里并不是充满生机的, 而是虐杀生命的地狱般的雪原, 在这自然主义的世界中出生的是一个具有狼的顽强残忍和狗的灵性以及从人类那感染到的灵性。这些优秀的先天素质是强者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昌切.“一支原始的年轻世界的歌曲”——略谈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J].写作, 1997 (08) .

[2]尚晓进, 诸逢佳.从《荒野的呼唤》探析杰克伦敦的生态主题[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03) .

[3]孙绪华.杰克伦敦小说中的自然主义——《野性的呼唤》和《白牙》的解析[J].黑河学刊, 2006 (06) .

[4]申红.杰克伦敦作品中的生态呼唤——以《野性的呼唤》为例[J].长城, 2011 (02) .

[5]刘海霞.《野性的呼唤》和自然主义[J].语文学刊 (外语教育与教学) , 2011 (03) .

[6]赵颖.《野性的呼唤》中“自然主义”的色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12) .

[7]刘洁.论《荒野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体现[J].山花, 2010 (08) .

篇4:马克思主义角度透视“普世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普世价值;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B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43-02

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学界形成了非常热烈的景象,实际上,针对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已经有过相关的论述。马克思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根本没有“普世价值”存在。可见,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客观看待普世价值的争论和正确的认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科学理论和科学方法。目前,关于普世价值问题的研究方向已经在实践层面展开了深入地探讨,面对新一轮的思潮,如何透析普世价值的内涵,正确把握其本质,俨然成为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答的重要问题。

一、普世价值的概述

在学术领域,“普世价值”指的是绝大多数人心中共同存在的价值观。从特征方面来看,“普世价值”不仅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同时也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而从字面意义上来看,“普世价值”由“普世”和“价值”这两个词组组合而成,对“普世”进行考察其实就是考察“世”所代表的范围。部分学者认为,“世”代表的是所有人,因而将“普世价值”宣扬为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够被所有人认可的价值,可见,这样的“普世价值”是根本不存在的[1]。同时,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普世价值”是人类社会共同体当中的大多数人所任何的价值,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存在这种趋势,当时至今为止并没有真正出现。关于“普世价值”中的“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是由客观的某种属性和主体的需要两者组合而成,是主体需要与客观属性之间的效用关系,因而具有主体性和客观性[2]。因此,价值共识是普世价值的基础,而普世价值则是价值共识的递进,两者都必然要求尊重特殊价值。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推进的今天,在解决全球范围内的重大问题方面不断增加各个国家的价值共识,无疑有助于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如果对于其它的各种价值观以及大家所认同的特殊价值没有予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那么必然不会存在价值共识,也就无从体现普世价值[3]。

二、马克思主义对“普世价值”的本质透析

吹嘘“普世价值”的人们往往习惯于将不同人群“人权、自由、民主”等价值观当中的共同点抽象出来作为“普世价值”。资本主义国家在如此宣扬,社会主义国家也在如此宣扬,因而得出“人权、民主、平等、自由”,乃至“博爱”等价值观是全人类普遍追求的普世价值。这样的思维方式忽视了人的个性,而仅仅只考虑到人的共性,因而属于一种形而上学的做法[4]。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看,共性必须寓于个性之中,是不无法独立存在的,需要通过特殊性和个性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并且,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人的认识能力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人的思维既是至上的也是不至上的。从普世价值的每次实现和个别实现而言,是有限的和不至上;而从普世价值的历史终极目的和本质而言,是无限的和至上的。因此,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水平需要经过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5]。通常情况下,人们在抽象概括共性事物的时候往往会受到认识手段和认知能力的限制,因此,事物共性的内涵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的。由此可见,将随着人类认知能力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共性事物作为具有永恒性质的“普世价值”显然是无法成立的。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的角度来看,“人权、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实际上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这些意识形态的产物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联系,而且是由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所决定。而价值观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因而同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社会经济基础来决定,而且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一向强调价值观的阶级性,从来没有将“人权、民主、平等、自由”等价值观宣扬为“普世价值”。可见,世界上并不存在抽象的民主和自由,而只有具体的民主和自由。在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没有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权利,而只有资产阶级剥削工人阶级的权利,当资产阶级追求利益的需求得到满足时,工人阶级就只能够被迫忍受他们的剥削;而当资产阶级的统治受到威胁时,“人权、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就会代替“炮兵、骑兵、步兵”。马克思主义认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够说服人,就能够掌握群众。”这里所说的彻底就是看清事物的本质[6]。因此,我们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点充分运用起来,并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和阶级观点,才能够真正看清楚“普世价值”的本质。

三、马克思主义对资产阶级“普世价值”的超越

对于真正的人权、民主、自由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不可能持有反对观点,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寻求全人类的解放,而“人权、自由、民主”等价值观正是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的理念,也是全人类解放课题中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对“普世价值”持有反对观点,实际上是反对资产阶级打着“人权、民主、自由”的旗号强行推行文化、政治以及经济领域的全盘西化;反对资产阶级对“人权、民主、自由”等价值观的曲解;反对敌对势力以“人权、民主、自由”为由干涉和破坏社会主义的建设[7]。在现阶段,彻底消除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的根源无疑是走出西方“普世价值”困境的关键所在。从“普世价值”的本质来说,彻底消除阶级差别和阶级对立的根源就是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努力克服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对立关系,避免活动着的个人成为资本增值的手段,将人与物的颠倒关系纠正过来,从而将人对物的依赖性彻底消除。馬克思主义认为:“黑人就是黑人,只有在特定的关系下才会变成奴隶;纺织机是纺织棉花的机器设备,只有在特定的关系下才会成为变成资本。”这里所提到了的“特定的关系”其实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8]。由此可见,只有将这种特定关系彻底消除,人们才能够真正意义上摆脱异化状态,从而真正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共产主义属于一种现实的历史运动,要求通过现实的物质条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变革的解决,而不是一种抽象道德原则的呐喊和呼吁。实际上,共产主义就是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现实运动[9]。具体而言,无产阶级人员要想取得社会生产力,则必须将自己现存的占有方式彻底废除,从而废除保障和保护私有财产的一切。马克思主义认为:“与过去的所有运动不同的是:共产主义是推翻所有旧的交往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基础,而且是第一次将所有自发形成的前提视为前人的创造,将这些自发形成的前提彻底消除,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支配,他们构成一个真实的共同体,每个人在这个真实共同体当中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最后,在他们占有了全部的生产力之后,私有制便宣告终结了。”在阶级差别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还没有彻底消灭之前,“普世价值”是不可能得以真正实现的。所有声称能够在现阶段实现普世价值的相关学说均是不正确的。因此,《共产党宣言》才会提出:“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彻底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决裂,所以,它在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与彻底与传统的观念实行决裂。”而西方资产阶级学者根本不可能做到最彻底的决裂,可见,他们所宣扬的普世价值是错误的,更是虚伪的[10]。只有將阶级对立彻底消除,并且在实际生活当中将这种对立的社会发展阶段彻底忘却,使全人类得到解放,才能够真正意义上实现“普世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否定“人权、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的合理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角度上来看,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对于普遍意义上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是人类和社会发展的共同追求这一观点表示认可。然而,也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对于西方资本主义所普遍宣扬的“人权、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表示否定,因为代表资本主义性质的价值根本无法代替普遍意义上的价值。因此,针对西方资本主义以普遍意义上的人类对“人权、民主、自由、平等”等价值观的追求为由,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价值观宣扬为普世价值的批判,必须从马克思主义角度加以审视。

参考文献:

〔1〕尹新新.论“普世价值”的兴起原因与内在悖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5(05):1023-1025.

〔2〕张宁然,倪东明.全球化、文化霸权主义与普世价值[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17):188-189.

〔3〕许丹,张洪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诞生地和秘密[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71(06):1003-1005.

〔4〕寇东亮.从“阶级的道德”到“真正人的道德”——马克思恩格斯对道德演进的一种诠释[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66(01):563-565.

〔5〕肖光荣,肖建平.论领导干部无为问责制的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为中心[J].湖湘论坛,2013,33(05):186-188.

〔6〕王虎学.论青年马克思哲学视域中的“人”——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83(02):2033-2035.

〔7〕钟卫华.不应用西方“普世价值”否定“中国模式”——兼与秦晓先生商榷[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55(06):139-140.

〔8〕于淑红,张永侠.对马克思的价值理想——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一点理解[J].社科纵横,2013,49(02):233-234.

〔9〕李士坤.对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普世价值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6(04):1456-1458.

〔10〕郝孚逸.马克思劳动价值与“普世价值”之争——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之八[J].湖北社会科学,2010,88(09):90-92.

篇5:透视好人主义

从建构主义视角透视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

[摘 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知识的获取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代写商务英语论文人的帮助,利用相应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主要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当前,大部分院校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翻译人才的标准不相适应。商务英语翻译教学进行改革,应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即要重新定位师生角色,丰富教学设计,强化情境实践,采用动态多元考核。这样,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学生则可以通过这个情境主动建构翻译技能。

[关键词] 建构主义;商务英语;翻译教学

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大大刺激了人才市场对翻译人才的旺盛需求,使我国的翻译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截止到2009年,中国注册的翻译公司有3000家,翻译从业人员达50多万人。从规模上看,中国已成为“翻译大国”,但专业翻译人员却只有6万人左右[1],尤其是具有扎实翻译功底和翻译能力的人才严重不足。虽然我国每年也有大批不同层次的毕业生进入翻译市场,但能够真正胜任翻译工作的人员与市场需求的差距还很大,这充分说明我们的商务英语翻译教学存在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倾向[2]。为此,本文从建构主义视角对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改革进行尝试性研究。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内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瑞士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它以全新的视角探索新型的 各种多媒体信息引入教学过程,直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联想思维,使学生手脑并用,视听并举,又为学生搭建一个平等交流、自由讨论、互相支持、互相帮助的合作平台。以商务广告翻译为例,用图文并茂的中英文广告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提出“分析中英文广告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技巧”这样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形成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在小组互动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广告文体的语言特点以及翻译技巧的理解,并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翻译规律、去纠正和补充翻译中出现的错误,培养学生在讨论、交流、修改、再审校完善的过程中形成对同一广告具有不同的翻译答案的创新精神,在平等、自由、相互接纳的学习气氛中消化当前学到的新的翻译知识和翻译技能,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

篇6:从电视剧中透视中国女权主义发展

从影视中透视中国女权主义发展

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专业:编辑出版

学号:0121111712 姓名:梁森

导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演进,女性的权益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女性的价值也得到了肯定,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妇女运动和妇女研究从西方世界开始蓬勃,人们的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但是与男性相比,世界各国,个文化中的妇女仍处于比较低下的地位[1],这样的处境表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方面我们需要法律体系的健全,另一方面,女性需要树立权利意识,正确看待自己的价值。

摘要:

中国影视剧,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许多有志之士纷纷加入其中,在群雄逐鹿的年代中,一些优秀的女制片人,女导演格外引人注目。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电影数量逐年攀升,创作题材也不再拘泥于构建英雄式的男性,而是塑造了大批的充满智慧,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女权运动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为女性争取尽可能多的权益,在女权主义在西方大行其道之时,中国的多数女性却得不到法律法规的庇护,制度的健全是一方面,而女性自身的权利意识却经常被传统思想所禁锢,难于启齿,或者碍于颜面不敢同罪恶作斗争。女性已不再应该忍辱负重,在一个文明的,法制化的国度,女性的权利意识逐渐在苏醒,相比百年前,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是这需要更多的人成为参与者。

关键词: 女权主义 影视 女性意识

一.中国女权主义的形成

1.五四时期的启蒙

五四运动以前,在封建主义的压迫下,中国妇女长期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封建精神枷锁的束缚,她们在政治上没有自由,经济上不能独立,又不能

第 1 页

接受教育,生活境遇十分悲惨。有许多妇女为获得自由解放而进行顽强的反抗。然而,封建的经济形态决定了妇女不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她们不能摆脱家庭的圈子回归社会劳动中去。也正因为这样,一旦中国妇女觉醒,她们的强大革命力便会带来一场波澜壮阔的社会风暴。

在长达数千年封建统治中,真正自觉的妇女运动是在五四运动中揭开的。她们组织爱国团体,创办妇女刊物,从行动上、组织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她们争取男女教育平等,主张社交公开,婚姻自由,经济独立,从思想上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她们直面封建旧思想的禁锢,展现“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身姿。本文从五四时期妇女运动的几方面特点出发,讨论了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解放思潮兴起的原因,妇女解放所表现的几个方面及对后世的影响。

2.法律体系的建构

1949年年前的中国妇女,深受封建纲常礼教的束缚,毫无地位可言,所谓“三从四德”就是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行为最高准则。1949年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关于男女平等和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100余件涉及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和规章,构建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婚姻法》和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包括其他单行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律法规,彻底颠覆了千百年来妇女在家庭中被支配的地位,有力的促进了妇女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和妇女自主意识的觉醒,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和实施,使妇女成为一个政治上,法律上独立的社会人,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婚姻法》为基础的妇女解放是由党和政府从外面推动的,是一种被动式的社会性解放,而不是妇女自我意识的觉醒。

3.女权意识的逐步觉醒

改革开放后,妇女的自主意识逐步觉醒,大量直接服务于妇女的组织出现,权利意识与法律意识较以往显著增强,更多的女性走上了工作岗位,从而经济独立,在家庭的地位也发生了扭转,很多女性在婚后掌握着家庭的财政大权,在教育方面,女性能够获得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女企业家,女政治家纷纷应运而生。

第 2 页

二.女权主义在影视中的凸显

1.女性导演,制片人队伍的庞大。

中国影视剧,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许多有志之士纷纷加入其中,在群雄逐鹿的年代中,一些优秀的女制片人,女导演格外引人注目。例如著名导演李少红,由她导演的作品《橘子红了》,《大明宫词》,《新红楼梦》几乎家喻户晓,《橘子红了》是一部由李少红执导,归亚蕾、周迅、黄磊、寇世勋领衔主演的家庭伦理电视剧。该剧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中国清朝末年的江南小镇上,由容家大太太和佃农秀禾为代表的传统女性,以自身的经历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而演绎的有关觉悟与抗争的动人故事。《大明宫词》主要讲述的是盛唐时期的大明宫地处长安城中,是武则天之女太平公主的生活舞台。即以武则天与太平公主这一对母女一生权力和情感的矛盾争斗为主线,向人们讲述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又饱含人生力度的故事。而这些作品中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女性视角成为了影片最为卖座的地方,不同于很多男性导演旷达豪迈的叙述风格,李少红导演的作品大多站在女性的角度,紧扣女主人公的命运,使影片更显细腻与感性,而瑰丽的画面色彩与梦幻的拍摄风格更显女性魅力。剧中,传统“好女人”的形象被颠覆,秀禾勇于突破传统礼教的束缚,至情至性的书写着自己的人生,秀禾对爱情的追求终于打动了大妈,使她决定帮助秀禾,自己也不再做传统礼教做殉道者,女性的诉求与呼声被放大,冲击着这个以男权为主的社会,也流露着导演自身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2,以女性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增多。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电影数量逐年攀升,创作题材也不再拘泥于构建英雄式的男性,而是塑造了大批的充满智慧,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性。如《杜拉拉升职记》中的主人公杜拉拉,出身中产阶级,无背景有知识,依靠自己在职场中的辛苦打拼,八年之后终于修成正果,爱情与事业双丰收。在许多军旅题材电视剧中,女性也不再甘当陪衬,例如《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和《麻辣女兵》都是在讲述女兵接受部队的训练与洗礼,最终成为优秀特战队员的故事,虽然剧情略显幼稚,拍摄手法有待提高,但却也真实的反映了女性的政治军事意识在增强,不甘落后的思想。《甄嬛传》自开播以来就创国产电视剧之新高,直到现在依然被各大地

第 3 页

方电视台热播,剧中为我们塑造了以甄嬛为首的诸多后宫女性形象,她们有的原本单纯善良,有的生来刁钻蛮横,有的口蜜腹剑阴险狡诈,但最终只为了一份荣宠而展开了腥风血雨般的宫廷斗争,突出了女性的谋略与生存智慧,她们屈从男权,却又懂得如何利用男权,其中的残酷与无奈,可见一斑。电影《柳如是》再现了江南名妓柳如是飘摇的一生,柳如是虽出身秦楼楚馆,但却才华横溢,德艺双馨,她不仅精通音律诗词,而且关心国家安危与民族存亡,主张男女平等,她不甘心明珠暗投,以匹嫡之礼嫁给了尚书钱谦益,而在明朝灭亡的最后关头,她保持着一份难得的民族气节,奋身投入荷花池以死殉国,这与贪生怕死的钱谦益形成了鲜明对比,给那些妄自尊大的男权主义者当头棒喝。柳如是在对爱情与生命的选择上,都是超脱的,有着男子都不可匹敌的勇气与见识,这与当代女性的爱情观,价值观都是不谋而合的。诸如此类的电视剧,电影还有很多,但反映的问题都是如出一辙的,女性渴望主宰自己的人生。3.女性权利意识的觉醒

女权运动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为女性争取尽可能多的权益,在女权主义在西方大行其道之时,中国的多数女性却得不到法律法规的庇护,制度的健全是一方面,而女性自身的权利意识却经常被传统思想所禁锢,难于启齿,或者碍于颜面不敢同罪恶作斗争。2002年,我国第一部反映家庭暴力问题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正式播出,反响强烈,主人公名叫梅湘南,是一位温柔知性的好妻子,可在婚后却总是遭到丈夫的猜疑与毒打。随着家庭暴力的持续升温,梅湘南也最终不再忍气吞声,开始懂得利用法律维护自己。该剧播出后,家庭暴力这个原本在许多女性眼里难以启齿的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据世界银行调查统计,20世纪全世界有25%-50%的妇女都曾受到过与其关系密切者的身体虐待。全国妇联的一项最新抽样调查表明,在被调查的公众中,有16%的女性承认被配偶打过,14.4%的男性承认打过自己的配偶。每年约40万个解体的家庭中,25%缘于家庭暴力。特别是在离异者中,暴力事件比例则高达47.1%。据资料统计,目前,全国2.7亿个家庭中;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已高达30%[2]。这部剧的播出,使得许多人能够正视这一问题,既是我国女权思想的一次胜利,又号召更多的人去关注妇女的地位与命运。2003年播出的《女人不再沉默》与该剧有异曲同工之妙,女主角苏静大学毕业之后来到杂志社工作,通过自身职务的优势帮助了许多遭受 第 4 页

男性侵害的女性利用法律保护自己,但她却也陷入被上司骚扰的尴尬局面,最终,她选择不再沉默,勇敢的向有关部门检举上司的行为。该剧中,沉默隐瞒往往是女性遭到侵犯之后唯一的做法,影片将这一想法表现的淋漓尽致,女性总是用各种理由说服自己不去伸张正义,家庭,工作,爱情,人生,一切似乎都会在罪行曝光之后离开自己,受害人内心受到百般煎熬,可罪犯却屡屡得手,也正是这些思想在作怪,也是整个社会为女性强加的传统贞洁观念在作祟,其实,父权社会对女性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早已该淘汰,这两部作品正是给予了我们这样的希望,女性已不再忍辱负重,在一个文明的,法制化的国度,女性的权利意识逐渐在苏醒,相比百年前,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但是这需要更多的人成为参与者。

三.影视剧中所反映的问题

1.女性仍然“被观察”。

在一些国产电视剧中,女主角往往是以完美的姿态呈现在观众面前,高学历,相貌出众,家庭背景优越,性格随和开朗,心思单纯善良,无论是什么场合都能轻松地吸引周围男士的目光。这些外部条件犹如公式一般被嵌套在不同的女主人公身上,例如《裸婚时代》中的童佳倩,《婆婆来了》中的何琳,而她们的男友则相形见绌,家世平平相貌平平,收入不高,但却能使女主人公对自己死心塌地,当然不排除人品爆发的可能,我想更多的还是由于女性处于被观察的位置,所有的男性都在幻想着一个完美的配偶,在优秀的同时却也能听命于自己,这样的标准似乎成为了所有人眼中的潜意识,男性可以被塑造的不着边际,而女主人公却要循规蹈矩的不偏离自己的人生轨迹,尽管白玉微瑕却能在电视剧的结尾痛改前非,人们对女性的高标准也潜移默化的引导者女性的价值观,使自己处于被观察的状态,在标准与自我之中难以取舍,女权主义所做的,正是将女性从男性的目光中解放出来。

2.难以摆脱爱情与家庭的宿命。

在电视剧中,女主人公无论在职场上有着多么突出的表现,但是最终的归宿却还是爱情与家庭,这与现代生活中许多女性的观点相吻合,在经历一番事业的

第 5 页

打拼,达到一个自己理想的圈层,在这个圈层中找到心仪的男性,如果制片人没有为女主人公安排美满的爱情和婚姻,那么在观众眼中,这个女性就是不完美的,例如在《杜拉拉升职记中》,女主人公在事业有成之余收获了爱情,和前者相比,这来之不易的感情似乎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中的伍媚,是典型的女强人,可是强大的内心和事业上的成就却更是衬托出爱情上的缺失,于是人们便会发出感慨“女人还是不要太强了,找一个好工作,家庭美满就可以了。”这便是国人对女性普遍的价值取向,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工作的目的就是以办公室为交友平台,充分展示自我并最终找到真命天子,完成人生大事,结婚就意味着幸福,而工作,只是通往幸福的阶梯而已。而男权主义的思想似乎更加深了这一观点,3.地方差异与经济差距使女权主义发展不平衡

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文化上的发展不平衡尤为突出,而这种不平衡也体现在了女权在中国的发展上,从一些农村题材的电影与电视剧中我们不难看出,农村及一些不发达地区的女性在教育水平和生活方式上相较于发达城市的女性有着显著的差距,重男轻女的思想时有体现,“围着灶台转”的观念仍然根植于心,例如在电视剧《婆婆来了》中,女主人公何琳是一个养尊处优的“千金小姐”而她来自农村的嫂子却与她形成了鲜明对比,她文化水平不高,包揽着家务农活,小心翼翼的恪守其道,相夫教子,却总遭到丈夫的抱怨甚至是殴打,这也是农村女性的真实写照。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中国的女权主义不但要在发达城市站稳脚跟,而且需要普及化,提高国民的整体意识。

参考文献:

[1]《女性权利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 [2]《女性主义》.浙江人民出版社

上一篇:作文 校园“浪花”下一篇:勾股定理说课稿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