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2024-05-10

18关于牵牛花的评论(精选9篇)

篇1:18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18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教学要求:

1、正确人读本科五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干起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母女二人的对话中,感悟到对同一件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对事物的认识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理解评论

拿出苹果,老师想把这个苹果切一刀,结果会是怎样的?切开之后你会看到什么?我也想说说,切开之后会出现一个五角星。

指名切开这个苹果,谁愿意来?来做一做,向学生展示结果

刚才我们对切开苹果会看到什么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件事情我们就可以说是评论,可以说成是关于切苹果的评论,今天我们要讲一篇略读课文,也和评论有关,(板书)一块读读

二、看题质疑

看了这个课题,一看就知道要评论的内容是什么呀?关于什么的?你有什么问题?

三、初读感知,解决生字:

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这些问题是我们自己提出来的,靠谁来解决啊?

先来看看我们的课文,你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生字词可以问老师,和小组同学交流,小组内互相考一考,下面我们就打开书第十八课快点读读课文吧!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读课文,根据读文情况,正音

四、指导方法,解决问题。

1、看看就能解决哪个了?指名读问题

2、我们在学习前面的课文的时候你有没有好的学习方法?这些问题你怎么去解答,去思考?

可以和同学小组讨论讨论。还有常用的方法比如,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们在学习17课《画杨桃》的时候,还学习到有些句子可以画下来。好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可以有感情的朗读,可以勾画,可以和小组内讨论讨论来解决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4、汇报交流:

(1)妈妈是怎样评论牵牛花的?

(板书)生性软弱,不能独立

(2)孩子是怎样评论牵牛花的?

(板书)生病了 不软弱,有向往

汇报过程中着重读,汇报所应用的学习方法。

对分角色朗读的学习方法,加以扩大,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你觉得自己同意谁的观点?

预设:如果牵牛花生下来就软弱,妈妈非要让他独立,行吗?如果牵牛花可以自己生长,却要依靠别人,这样行吗?

五、读文拓展,开阔思维

在生活中也遇到了类似的事情吗?

(如果孩子没有好的事例教师可以提供)

我们班有个孩子叫小明,他很想加入我们学校的琵琶队,可妈妈却说不让他加入,说会耽误学习。你怎样看待这件事情?

(自己的观点,我觉得呀,每个人的聪明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学语文聪明,有的人学数学聪明,有的人学音乐聪明,有的人学美术聪明,我相信每一个孩子你们都有自己的聪明,但是要在学习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学。)

小结:通过我们刚才说呀,对一件事情,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没有固定谁就是错的,谁是对的,只要说出自己的观点,就是非常棒的!

六、体例学习,作文不难!

与其它课文比较文章在结构上得特别?

这篇课文时两个人的对话。原来你说我说大家说,就是一篇文章啊!这节课上我们也评论了两件事情,你可以课下把他整理一下,成为自己的一篇文章。你还可以搜集像这样对话式的文章,和你的同学一起分享。

篇2:18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教材分析】

柔弱的枝蔓、绽开喇叭状花朵的牵牛花,在一对母女的眼中却闪烁的不同的光芒。妈妈在批评,女儿在赞扬,恰恰体现了人与人的不同,体现了孩子们纯真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为人师者、为人父母者应该好好的反思,面对孩子们的好奇的、天马行空的想法,我们要怎样去回应!

【教学目标】

1.正确人读本科五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从母女二人的对话中,感悟到对同一件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见解。对事物的认识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设计理念】

本文的形式很特别,开头和结尾各占一段,中间主体部分就是妈妈和女儿的对话,所以课堂伊始就由教师和一名学生的表演来激起全体学生读的欲望,在读中去理解,在读中去感悟。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收集关于牵牛花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我来说说牵牛花

师:孩子们,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多植物,青青的草,绿绿的树,还有五彩缤纷的花儿。你们瞧瞧,这是什么花儿?(出示图片:牵牛花)

生:牵牛花

师:对,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牵牛花,小时候老师家的篱笆上就爬满了牵牛花,有红的、有蓝的、还有紫的,夏天的早上,牵牛花早早的就吹起了小喇叭,可好看啦!那你对牵牛花有什么了解吗? 学生介绍子自己收集的牵牛花的资料: 牵牛花别名喇叭花、牵牛。为旋花科牵牛属一年生蔓性缠绕草本花卉。蔓生茎细长,约3米至4米,全株多密被短刚毛。叶互生,全缘或具叶裂。聚伞花序腋生,1朵至数朵。花冠喇叭样。花色鲜艳美丽。蒴果球形,成熟后胞背开裂,种子粒大,黑色或黄白色,寿命很长。花期6月至10月,大都朝开午谢。

二、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1、教师示范(配乐),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师:今天我们就来讲一个关于牵牛花的故事吧!(配乐范读)

2、读中感悟 师:你也来学着老师的样子,与同学合作,美美的读一读吧!注意:“哦”(ò ó)“哩”的读音(分角色朗读训练)

3、简析课文

A.书上这样说: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后,在文中找出妈妈和女儿对牵牛花不同的看法。(教师板书)

B.我们这样说:说一说,你觉得谁说的更有道理呢?

C.老师这样说:(小结)我惊叹于牵牛花的魔力,就是那么一株小小的牵牛花,却引发了我们这么多的评论。妈妈的话,孩子的话,无不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从这篇充满趣味的文字里,有人看到了牵牛花永不放弃的精神,有人看到了牵牛花坚强的毅力,有人看的又是小树乐于助人的精神,有的人则看到的是对整个世界态度。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事物,或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空间中对某种事物,总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只要不超越道德、人性、伦理的界限,是无所谓对错的。

4.写一写,在书上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形成格言心语)

三、作业布置(拓展)

1.把今天学到的《关于牵牛花的评论》读给爸爸、妈妈听。

2.和爸爸、妈妈以《关于牵牛花的评论》为母本,一起完成一篇“采访手记”。(本单元习作是写一篇采访手记)

四、板书设计

18* 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妈妈 女儿

生性软弱 生病

篇3:关于建筑评论的评论

1. 建筑评论是建筑创作发展的必要因素

别林斯基说过:“美是到处都存在的, 人们缺乏的是发现美的目光”。建筑评论是行动的艺术, 在行动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美之所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建筑之所以能闻名遐迩, 往往与文人墨客的美文分不开。《兰亭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和《滕王阁序》都是很好的例证。读罢“落霞与孤骛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之类的文字, 一种美感令人油然而生。建筑评论对建筑的影响非常广泛, 有社会的、功能的、空间的、心理的、情感的、历史的、技术的、政治的……。建筑评论对于建筑创作的意义十分重大, 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建筑面貌和建筑传统。美国、法国大众媒体中的专栏建筑评论家说几句话就可以改变政府的一个决策, 捧红或捧杀一个建筑师。

创作的繁荣依赖于理论的建树和思想的活跃, 依赖于历史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建筑评论是整个建筑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建筑创作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它能对建筑创作的价值取向和目标产生引导作用, 有助于增强建筑师的创作思维能力, 有利于建筑创作的优胜劣汰, 也有利于全社会建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从而为建筑设计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和外部环境。建筑评论也是联系建筑理论与建筑实践的桥梁, 是建筑理论和历史发展的基础。优秀的建筑评论不仅可以总结建筑创作实践, 同时也可反过来推动和指导实践。可见, 评论是创作发展的必要因素, 没有建筑评论就没有建筑创作的发展。[1]当前, 中国建筑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思想、意识、观念和标准的争论, 繁荣建筑评论就是繁荣我国的建筑创作。

2. 克服建筑评论中的不良倾向

在我国, 现代意义上的建筑评论是随着西方建筑学的引入才产生的, 又受到传统思维习惯等的影响, 至今没有得到充分重视, 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完善的体系, 建筑评论研究与建筑理论研究和建筑历史相比较显得相对滞后。由于建筑活动的特殊性使得建筑创作和评论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得不到发展, 从思维方式、调查手段和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一直沿用传统的建筑创作模式, 建筑评论与评价通常停留在意识形态和感性描述上。很多“风”能刮起来, 与缺乏认真思考是有关系的。目前的建筑评论界有两种明显的不良倾向:其一是断章取义地从国学的“经”、“史”、“子”、“集”中搜罗一些词句来显示其经典意识, 说来说去, 不外乎是“天人合一”、“上栋下宇”、“万物负阴抱阳, 充气以为和”之类的陈词滥调, 以势吓人, 陶醉于老祖宗古建筑的诗情画意之中。其二是盲目地抄袭国外的一些舶来品并随意发挥, 诸如“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和“移空间”等, 乐于奢谈大而无当的建设文化论、建筑存在主义和建筑现象学之类的玄虚论调, 以标榜新潮, 而对建筑中存在的实质性问题则避而不谈。两者貌似博古通今, 学贯中西, 实则是作浅尝辄止、华而不实的空论。有不少文章不是盛气凌人的霸道, 就是沾沾自喜的自娱。前者固步自封, 后者自以为是。也有不少文章往往局限于寻找建筑设计的说明和技术经验介绍的文字表达, 字里行间的遣词造句索然无味, 缺乏激情和思想启迪, 缺乏通过建筑评论来帮助公众去欣赏、识读建筑, 也缺乏通过建筑评论来提高公众的素养和审美意识。如果只是填补报刊版面空白的话, 就完全没有必要了。因为没有人接受的东西是无价值的, 对建筑思潮也起不到推动作用。

建筑评论实际上是一种思想, 西方国家为什么能够开展建筑评论而中国却难以开展呢?这与历史和国情的差异是密不可分的。国外一个重要建筑出来, 建筑评论铺天盖地, 各种报刊杂志都刊载。如在贝聿铭大师设计的卢浮宫“金字塔”方案出来后, 从业内、政府、到各种民间团体都十分关注, 有赞扬的, 也有把它偏得一文不值的。只要是立论有据, 就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是完全开放的。我国也有专门作建筑评论的, 但大都是在业内专业杂志上进行。各种大大小小的研讨会和评标会也会产生相当激烈的争论, 但由于牵扯到经济利益和各方面的微妙关系显得相当敏感, 在定论之前是保密的。在杂志报刊上看到的文章多属于介绍性的, 不少是赞美的文章, 缺乏实事求是的评论。重要的公共建筑往往是由领导阶层决定的, 涉及到政绩和经济发展策略, 比如一个开发区建设的成败关系重大, 要发表意见就比较困难了。而且越是重大的工程, 越是影响广泛的建筑, 就越是批评不得。似乎越重大的工程越好, 越是占据重要地段的工程越好, 批评它似乎就是否定改革开放的成绩。大家也不会去评论楼盘, 因为每个楼盘开发的背后都有一个组织, 说错一句话就可能得罪一大片。就在我们的建筑师们仍不舍得抛弃旧的观念、不情愿接收新观念的时候, 近邻的经济地理学家们、人口学家们和生态学家们已经开始从事本应属于建筑师的研究工作。他们运用GIS系统、资源评价系统、生态分析等对一些建筑师来讲还很陌生的理论和方法, 切切实实地对建筑环境进行了全新的研究, 使建筑学的内涵得以扩大, 也使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得以更新。建筑评论的声音的确太微弱了, 与我们今天进行的热火朝天的建筑创作极不相称。这不能不让人羡慕足球氛围, 在世界杯举办期间, 足球评论铺天盖地, 人人可以评球。能不能像评球那样去评论建筑呢?对比足球评论, 建筑评论缺少一个雄厚的市场基础、一个互动的关系。曾撰写了《建筑是首哲理诗》的著名作家赵鑫珊教授这样评论当今这种现象:“繁荣的建筑创作, 萎缩的建筑评论, 毕竟是不健康的繁荣”

3. 从不同角度充分认识建筑的本质

建筑是什么?谁是建筑的主人?应该设计什么样的建筑?建筑是人们为满足社会活动的某种需要而创造的物质实体和实体抽象形成空间, 两者相互依存而构成综合体, 共同完成建筑的功能。通过对建筑本质及构成要素的分析, 我们对建筑所具有特点已有所认识。剖开建筑变幻莫测的外在形式而深入其本质, 我们就可以看到建筑有三方面含义: (1) 建筑是人们创造性劳动的成果, 有着明确的目的, 即满足社会活动的需要。因此, 建筑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2) 建筑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材料构成的实体和由实体限定的空间的综合而实现的。物质的实体与科学技术是影响建筑的重要因素。 (3) 建筑的实体与空间是不可分割的的整体, 实体形成建筑的内外部空间, 实现着建筑的功能;空间容纳着社会活动, 并赋予实体以形式。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另外, 建筑是一种文化现象, 既有其物质的一面, 又有超出物质的一面, 是文化的载体, 它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蕴涵着人们的精神, 传达着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看法。这种传达使建筑具有一种“文本”的含义, 要求人们去理解它、感知它, 并且互相交流、互相认知, 建筑所传达的各种意义正是建筑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2]

建筑学是一个特殊的领域, 它介于艺术与工程之间, 必须让它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建筑就是建筑, 不能与其他学科混为一谈。只强调建筑的空间组合、比例和尺度等感性的因素而忽略建筑与社会、环境、文化、使用以及技术中的科学性, 就会使建筑完全变成了刻意追求风格和标新立异的个人情感的载体。曾几何时, “求洋”是我国许多建筑师、房产开发商所追求的风格, 外在的建筑特色、内在的装修风格, 都在追求欧陆风情, 都要起个“洋气”的名字。笔者认为, 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设计, 是将建筑视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一个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开放系统, 也是一个有人参与、受人控制的主动系统。有些建筑设计尽管在造型、比例、尺度和色彩方面都雕琢得似乎尽善尽美, 但把它们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 其与环境的结合就令人失望了, 不是标新立异与环境格格不入就是摆出自我为中心的架势。比如在平面布局上将锅炉房面向周围居民区、大片的玻璃幕墙将眩光反射到旁边的学校、为追求立面效果东西向开大窗使能源消耗大大超出规范要求等, 还有象形建筑这种违反建筑设计基本原则的建筑出现。相反, 国外有些获奖作品的造型极其普通甚至算不上美观, 但其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利用环境并融入自然的做法却研究得非常透彻, 尤其是巧妙地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风、良好景观、节能和储能设计的构想以及因此而衍生出来的全新建筑型制令人赞叹。可见, 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筑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在建筑这一人类生存的基本环境中, 我们应该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 借助于全新的生态观念、高超的科学技术, 创造出高质量的建筑环境。

4. 探索建筑评论的标准和手段

4.1 建筑评论必须建立在评论的标准之上

建筑评论需要建立评论的标准 (评论背景、评论系统) 之上, 其中既有评论者自己的标准, 也有评论者和接受人群共同的标准, 包括审美、功能、形式、心理和地域等。采用不同的角度和标准, 其评论结果是不同的。事实上, 建筑存在的问题始终是围绕着建筑的实用功能、技术构造、审美趣味以及环境意识体现的,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牵涉到建筑是否能够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价值意义。建筑评论就是要对与这些问题的相关问题予以剖析与解决。换言之, 建筑评论的本质就是价值评价, 建筑的价值意义体现在其是否在功能、结构和审美等方面的关系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筑评论包括“真”与“美”两个方面:建筑的“真”表现在物质材料的合理利用与表达、结构与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经济上的有效性、功能的适应性以及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性等等。这是理性的判断, 可以得到科学的证明或数态、物态的表达。建筑的“美”表现在对建筑形式完美的理解, 对建筑形式美的规律与法则的理解, 如比例、尺度、色彩、体量、对比、韵律、均衡和稳定等等。这是感性的判断, 难以甚至是无法进行全面地表达。[3]

4.2 建筑评论要有独立的评论方法

建筑评论也必须要有一个独立的评论方法和评论氛围。现代建筑评论标准建立在客观的、科学的、定量的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这一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完全可以解决。GI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实态调查快速跟踪系统等近代科技手段已逐渐为建筑师所熟悉, 并越来越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评论中。事实上, 建筑评论是相对于建筑历史和建筑理论而独立存在的学科, 没有建筑现论和建筑历史的建筑评论是不可思议。在没有对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深入的了解、没有对一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以及建筑师的想法进行仔细研究之前就不宜随便地评论。当然, 建筑评论的切入点的确难以选择。建筑评论应该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 并以独立的方式出现。因此, 如果建筑评论把握了功能、结构和审美等方面的价值关系并揭示出来, 作为文化载体的建筑的价值就能够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而建筑评论因价值问题得以解决, 其实际效应也就显示出来了。另外, 在评论的过程中, 必须充分地发挥评论者的丰富想象力, 因为想象力不仅能使抽象的思想活跃起来, 而且也能够使评论所提出的一切观点具有生命力。还要带着问题去进行辨析,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所谓问题意识, 就是在进行建筑评论的过程中对评论对象存在问题予以质疑和分析, 进而提出建设性的思路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4.3 建筑评论需要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宏观指导

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在当今潮流中优秀建筑的标准已不再是单纯的造型问题了。没有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 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创造出来的建筑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仅代表建筑师个人情感和意愿的作品。对建筑而言, 和谐不仅指视觉上的融洽, 更应该包括物尽其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 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了, 那么这个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的甚至是具有破坏力的。只有充分考虑了环境问题, 才能进行下一步对功能、空间、比例、尺度和美观等的评价。因此, 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把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放在第一位。建筑不是孤立的艺术品, 它是人类活动的载体, 更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如果一幢建筑破坏了景观、污染了环境、造成了能源的巨大耗费甚至妨害了社会秩序, 即便它的造型再美也不能算是优秀建筑。建筑师应该以平常而客观的心态去研究环境, 研究建筑和人的活动, 以达到创作中的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境界。[4]

4.4 建筑评论应该是全方位和多角度的

建筑评论最主要的任务是推动思想的转型, 推动先进建筑思潮的形成。评论者不能只是对评论对象内涵的追问与揭示, 要对评论对象的思想和感情进行开拓, 以达到新的高度。评论者是否具有严谨和谦逊的态度, 这决定了他是否有严以责已、宽以待人的品格和境界。建筑评论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帮助公众欣赏建筑空间组合的意境, 提高人们的建筑审美意识和情趣, 这也是一个民族素质的组成部分。建筑评论应该成为一种人们能够普遍接受的活动, 而不应该局限于某些非凡的知识领域或特殊人物圈内的孤芳自赏, 没有必要弄得深不可测。因而在进行建筑评论的过程中, 所运用的理论只有回到能让人可以理解的常识的状态才能给人以实在感。评论者若具有独特的洞穴力、深邃的理性穿透力和个性化情感语言流露, 就可以使评论文章成为令人喜闻乐见的美文。建筑评论可以从评论外国的建筑开始, 这样做不单是为了评论, 也是给国人开阔眼界, 了解中国的建筑观念与世界的建筑观念相差有多远。

建筑评论包括评论者、评论对象 (建筑物) 、接受人群三方面因素。建筑评论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类型的评论、不同受众的评论, 非语言文字的评论, 还有通过建筑对建筑进行的评论、通过使用建筑进行的评论、通过建筑设计对建筑进行的评论等等。承担建筑评论的并不一定是业内人士, 但懂建筑是一个前提。近些年来, 建筑评论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而且开展建筑评论的途径在不断增多, 影响也在逐渐扩大。从评论的主体来看, 有建筑学家、其他艺术家、广大业主, 当然还有普通民众。除了专业的学术期刊, 还有各种传媒,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网络的发展为建筑评论的兴起提供了新的平台。建筑本身的内涵十分丰富, 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素养, 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去评论建筑。建筑评论还可以从国内外各种设计竞赛入手, 这此设计竞赛可以体现建筑思潮, 其中不乏代表着当今世界建筑潮流的东西。同时, 建筑评论还可以借助像评选十大建筑等公众参与的各种形式来进行。由《南方都市报》联合多家建筑专业媒体, 于2008年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国传媒建筑奖的评选。这次以“走向公民建筑”为主题的评选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建筑评选有所不同。具体来说, 它的评选理念不同, 从社会、人文和公众的角度切入;评选主体的性质不同, 既有民间又有专业学术媒体参与;评选的过程不同, 从提名候选取、网络抽票到专家评审体现共同参与;参与评选取与获奖作品不是规模宏大的官方工程, 获奖人员大多不是当红的“明星建筑师”。评选活动的成效是显著的, 有助于优秀建筑设计脱颖而出, 也缔造了一批基本功扎实、有社会责任心和不断追求完美的新一代建筑师。

结语

建筑评论是一面镜子, 是推动建筑创作的有力武器, 是提高建筑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建筑评论为已有的建筑风格分类, 解释建筑背后的东西, 预示建筑的发展方向, 为历史的建筑作出评价, 也为当代的建筑定位, 为未来的建筑设定道路, 为文化与建筑之间寻找连接的桥梁。随着中国一步步坚实地步入国际现代建筑大舞台, 中国的建筑创作水平将不断受到全球的关注。我们应向全世界展示的是中国不但自古就有“天人合一”的创造环境和改造自然的哲学思想, 更有今天研究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创作理念和水平。时代不仅呼唤世界级的建筑设计大师出现, 更呼唤世界级的建筑评论大师出现, 使建筑评论的春天真正来临!

摘要:首先明确建筑评论的含义及其积极作用, 然后强调克服建筑评论中不良倾向和明确建筑本质的必要性, 最后从四个方面重点探讨建筑评论的标准问题和实施途径, 旨在呼吁大力繁荣我国的建筑评论事业, 促进建筑创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评论,建筑本质,标准,可持续发展,建筑创作

参考文献

[1]弗朗索瓦·沙士林.建筑评论的现状.世界建筑, 1999 (6) :60-61.

[2]黄绳.建筑设计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185-195.

[3]孙洪利.谈建筑的审美与品评.房材与应用, 2005 (5) :45-46.

篇4:关于文学评论的“放”谈

我从王府井那家大书店里抢购到一本王蒙的《漫话小说创作》,当天就顺顺溜溜地读完了,很过瘾;之后,这本书在朋友间辗转旅行,至今尚未归来。可见它人缘儿不错,“可读”。当然,也可能认为那仅仅是漫话,没什么理论价值!

对某一本书点头摇头,评头品足,都是文坛常事,甚至是人间常事,不一定是坏事情;使我感到需要动脑筋想一想的,是什么是理论价值的问题。究竟“理论价值”或“理论水平”或“理论色彩”是个什么样子?作为一个读者,总得有点自己的看法。

自己翻看了一点书,可惜收效甚微。原来,《辞海》等书上只对“文艺理论”作了解释,几乎没有专谈理论的价值或水平的(也许有,只怪我读书甚少,孤陋寡闻)。既然“本本”不能回答我的问题,只好求救于实践。回想已往常常读到的某些文艺理论文章,大多是以《论……》或《……论》为题目,文章中旁征博引,不是黑格尔就是别林斯基,起码也得是高尔基和鲁迅的。上自希腊罗马春秋战国说起,不到憋不过气来的时候决不点逗号。有的万把字的文章就有三四十条引文注释。这样的文章硬梆梆、梆梆硬,有功架,有气派,相比之下,王蒙的这本书可就太缺乏“功架”和“气派”了。全书二百五十多页,只有可怜巴巴的四条脚注,一篇带“论”字的题目。

当然,“硬”一点的、真正的理论著作也是有它的重要作用和价值的,但我以为不能单纯据此论“价值”。高攀一点举例说,革命导师们的文艺理著显然不是因转述别人的意见而辉煌,永远闪闪发光的是他们自己对文艺问题的真知灼见。一部光辉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写得何等深入浅出,言简意赅,而又何等高屋建瓴,发人深思!我说这番话,决不是想假伟人之名以唬人,而是就事论事讲讲自己的看法。在文艺理论、批评著述中,“价值”不等于“功架”,“功架”代替不了内容。关键是看内容即观点、见解如何。从内容上说,王蒙收在这本集子中的三十篇文章,不管是他阐述自已对文学创作的思考,还是回顾自己的创作和评论别人的作品,涉及到的文艺理论问题相当广泛。比如,文学与时代、生活的关系问题,文学的社会作用问题,文学创作中的现实主义、典型塑造问题,真实性与倾向性的辩证统一问题,艺术创新问题,风格问题,技巧问题,直至文艺评论的学风、文风问题,他都谈出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其中谈得最多也最好的当然是有关小说创作的一系列艺术创新问题。这些,不正是多年来文艺理论界为之争论不休,磨秃了若干笔尖的文章官司吗?论述的问题相同,怎么这样写来就发生了“价值”问题呢?我想不通。是的,王蒙对这些理论问题的回答,未必尽如人意。比如我,对他在本书中所表述的见解,在绝大部分引起共鸣和启迪的前提下,也有我不完全信服的地方:在我国目前的文学创作中,人物形象塑造难道真的不是中心课题了?我不敢完全苟同。再如,不同层次的读者不仅有不同层次的欣赏水平,而且都在不断地提出新的审美需要,这就要求艺术创造者不断地求新、创新,以平衡供求矛盾。这是新时期创作与欣赏关系的一个新特点。王蒙同志从创作到理论都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可是他在某些谈艺术创新的文章中,相对地忽视了文学创作与文学欣赏中的继承性一面,甚至过于偏激地强调了少数人的审美需要。但是,我认为这些缺欠之处,并不影响到“理论价值”的有无,正象某些理论家们的文章也有不足之处一样。

经过这么反复想了一想之后,我觉得,王蒙的这本《漫话小说创作》不仅从内容上说是一种文学理论著述,而且它本身还提出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文学理论文章除了体现“百家争鸣”之外,是否也应“百花齐放”?我认为不应例外。

中外的文学先辈们从来都是重视文论的文风、文采的,他们象从事文学创作那样讲究文艺论著的艺术性,力求写得文理并茂,多态多姿,甚至写成警辟绝伦的诗句。不知怎么,到了我们这儿,日积月累地把文论几乎弄成了一副面孔。路子不是越走越宽,反而大家共同挤进了一条窄胡同,以致张三李四王二麻子的文章没有明显的你我他的分别,可以互相调换署名。这不是一种好现象。照理说,理论家们是最腻烦文学的“雷同”现象的,他们经常嘱告:文贵创新;文贵多样;文贵有自己的风格、特色;文贵百花齐放……这些意见都很对很正确,美中不足的是难以施之于己。文艺理论、批评也姓“文”,对创作的上述要求,同样适用于它。王蒙的这本评论文集,写得观点鲜明,语言生动,行云流水,富有文采,具有与众不同的文论家的个性。当然,我还得当然一回,我并不是认为王蒙的理论水平这就差不离了。或者说文学评论就此只要这一种就够了。我只是认为,这样的文论应该既是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的这“一”家,又应该是理论园地“百花齐放”的这“一”朵花。我们当读者的早就盼着有人写出这样文采飞扬的好文章,开拓开拓文艺评论文章写作的新局面了。

既然提到了文学评论也应“百花齐放”,作为一个读者,干脆再“放”几句。读者的胃口大得很,只要是好东西,都爱“吃”,最怕单打一,一道汤;但是,难免也会有偏爱。老实说,同着那些太硬、太干、太少自己独到的见解的文艺理论文章比起来,我宁愿多看王蒙这样的文笔和见解。读理论家们写的文章,一般说,他们的论述有助于我认识文艺的本质、特性、发展规律和社会作用等原理和原则,理智上受启发,但阅读时的心情是冷静的;读王蒙的这本书,则是思绪活跃,感情激荡,之后才是理智上的多种启迪和收获,有视野开阔之感。比如,他说作家的本事应该比只会抡三板斧的程咬金还多几下子;比如,他说文学创作“要允许例外”,两且常常是“例外”偏能出奇制胜,谁也不敢说小说的写法就是这些了,因为大千世界的一切都不是静止不变的;比如,他说小说创作不仅要讲究人物、语言、情节、结构,还要象画一幅画、谱一曲乐曲、作一首诗那样讲究色调和节奏;比如,他说作品要永远有个“新鲜劲”,“我不能老是《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风格”,“一眼可以看得出”的风格未必就是真成功;比如,他说创作就是对生活和艺术的发见……读到这些地方,你怎能不思绪万千,技痒难捺。这是一位艺术创造者的“竞技状态”的记录,无坐而论道之板滞,有启迪心智之佳趣。王蒙的这本书之所以使我感到“透”,“不隔”,我想,原因之一在于他用自己的创作甘苦和追求,多方面地生动论证了毛泽东同志总结过的一条艺术规律:文艺是“创造性的劳动”。

篇5:18关于牵牛花的评论

1.正确认读五个生字,会写九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从母女二人的对话中,使学生感悟到对事物的认识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教学设计(1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牵牛花挂图,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牵牛花是什么样子的,注意引导学生从颜色、形状等不同角度去叙述。

板书课题。

二、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一说什么叫“评论”?文中的母亲和女儿在讨论牵牛花的什么话题。画出妈妈和女儿最能表现自己对牵牛花见解的句子。

2.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自读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自己解决不懂的生字生词。

指名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新字新词。

3.引导学生思考:

你同意妈妈的说法还是同意女儿的说法,为什么?让我们全班同学都加入这场“关于牵牛花的评论”,要鼓励学生不一定非要同意女儿或妈妈

的观点,勇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4.全班以男、女生为单位分角色读课文,再次理解文章内容,带着新的理解悟中读。

5.让我们从自己的身边说起,举行一场小型的“生活感悟会”,选择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之后从儿童的角度对这个事物展开评价,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再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

三、知识拓展,情感升华。

篇6:关于广播评论的几点思考

广播评论一定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

广播评论从属于广播新闻, 它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 既要表达党和政府的意志又要充分反映民意、引导舆论, 甚而言之, 它是喉舌中的喉舌。我们新闻工作者要牢记, 广播评论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不是背离党的中心工作, 只能帮忙不能添乱。

当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时, 各地各级政府都提出大招商的口号, 起初很多人对这一观点发生质疑, 认为招商就是卖土地、卖资源……一部分人在观望等待, 丧失了很多的有利机会。县委县政府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 我们就及时推出《大招商带来大发展》系列广播评论, 从招商的目的、形式以及一些先进地区的经验, 多角度、多方位阐述了大招商的真正含义, 纵横对比, 激发了人们的招商士气。

挖掘广播优势, 秀出声情并茂的广播评论

信息传递快是广播的独特优势之一, 在发挥主功能作用方面有着其他媒体很难替代的作用。现代广播还具有传播射程遥远、覆盖率超常、包容面广的特点, 可以定时连续传播、频繁展示相似和渐进的事实与观点, 给人们特定意识的增长提供近日或当日意见。在现代信息工具的帮助下, 广播的声音优势也是不容忽略的, 它一方面可以给我们的广播评论增加可信性和震慑性, 另一方面声音的奇妙频率给人们提供想象和思辨的空间。记者在全县首次最佳、最差部门评选现场发现, 少数单位和部门出现哄抢选票、雇人选票等不正当行为, 通过现场音, 报道逼真地反映了当时的场面, 同时, 通过对群众、主办负责人、部分单位工作人员的采访, 全面揭示了评选的真正意义和评选现场出现不和谐音符的实质, 广播评论《不该这样选先进》播出后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促进了主办部门工作方法的改进。

有人说“广播评论往往过于肤浅”, 的确受广播传播方式的制约, 在很大程度上受众不容许广播长篇累牍、语言艰涩的评论文章存在, 然而现实中有很多的事情不就需要我们进行长篇的叙述和评价吗?广播评论如何张扬优势、立足市场?这需要广播人的共同努力、精心策划、大胆尝试, 扬长避短, 以其滴水穿石的能量成就新闻的最大价值。今年4月, 全省、全市、全县都提出了学习“宝胜精神”的口号, 这是在新形势下企业及个人在创业过程中需要的一种精神, 是时代的一个主流, 在宣传这一事件时, 我们完全可以连续地进行新闻报道和评论, 从具体的、平凡的、琐碎的、日常的新闻事件或人物中告诉人们事实 (WHAT) , 解答人们为什么 (WHY) , 引导人们怎么样 (HOW) 。试想, 每天同一个时间、同一个频率, 向人们阐述着一个近似或渐进的观点, 有什么力量不可以凝聚?有什么样的激情不可以迸发?

今天的听众已不满足广播评论仅仅停留于简单的肯定与否定、歌颂与批判上, 他们需要的是全方位了解社会热点新闻, 既要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 又要能展示宏观背景, 从总体联系上把握其真实性, 还要从各个角度去反映, 从时间上说是跨时空的, 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 从事实上来说要由外到内、由现象到本质、由主干到细节, 从人物上要有当事人, 也要有关联人, 有歌颂的也有鞭挞的……广播评论要以全景观照的综合思维方式, 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式地满足受众的开掘感和新鲜感。

撰写广播评论一定要注意理性和公正

广播评论是对最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进行评论, 那么, 对于新闻价值的理解就成为广播评论作者重要的参照系。有的人认为, 由于广播评论的旗帜性、政治性, 就是要反映党和政府的声音、高扬社会主流的东西, 但笔者认为党和政府是人民利益的代表者, 反映社情民意也是新闻传播的功能之一。广播评论坚持围绕党的工作中心, 与反映社情民意也是不矛盾的, 广播评论《不该这样选先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老百姓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评价。群众的评论是客观和现实的, 事后的事实也证明, 群众的意见对政府部门改进工作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当然还是那句话, 广播评论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而不是背离党的中心工作, 只能帮忙不能添乱。

近年来, 有些媒体的言论严重存在着情绪宣泄的倾向, 失去了评论的理性和公正。作为广播评论, 一定要把握好评论的尺度和边界, 做到公正判断、理性应对。广播评论与其他媒体评论不同, 它是以声感人、以声夺人, 所以广播评论必须大众化、口语化, 一般句子要短、节奏要明快, 让人一听就懂, 易懂好记, 入情入理, 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对广播评论的质量要求降低了, 而是给我们的广播评论更增加了难度, 就是要多思考、多琢磨, 把深邃的道理说得顺口。《个人一小步社会一大步》这篇评论, 为了向人们宣传社会文明新风, 从一个小小的红绿灯谈起, 让人听来新鲜有趣, 道理明了。在广播评论中, 还要记住少用空谈议论, 少耍数字游戏。

篇7:关于办好评论栏目的思考

学习徐光春书记的指示,结合当前的新闻宣传任务和党报的办报实践,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

一、党报要发挥优势,高扬起评论的旗帜。

徐光春书记在1月5日视察河南日报,和采编人员交谈时说:“报纸更要注重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要认真抓好重点报道、重点文章,深度新闻是报纸的一个重要优势。”我理解,重点文章、深度新闻就包括报纸的言论。也是我们常说的新闻的延伸,或者说是深度报道。党报要发挥这个优势,高扬起评论的旗帜。言论是解读省委重要思想、重要信息的有效手段。比如前年6月份河南日报的评论员文章“用更多精力加倍的努力抓经济工作”,去年12月份河南日报《今日社评》栏目刊发的“让利于民的莫大善政”、“要放手、放活、放心发展非公经济”等等,都及时准确地传达了省委的重要信息。言论也是体现党报权威性的重要载体。言论具有提醒的功能,诠释的功能,引导的功能,也有强调的功能,通过党报这种媒体,传递的是党的声音,信息源来自首脑部门,因而影响力大,权威性强,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言论也是展示编辑记者水平的很好平台。言论的水平,在某种意义上反映着一张报纸和办报人的政治业务水平。在历史上,很多出名的报纸都和有名的言论带动有关,很多著名的文化人都有在报纸上开辟言论专栏的历史。因此,办好言论专栏,不仅是提升河南日报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需要,也是展示我们编辑记者水平,提升知名度的一个舞台。

二、把握言论特点,增强宣传效果。

根据省委书记徐光春同志的批示精神,针对党报的特点和实践“三贴近”的要求,我认为做好党报的言论工作,有几点要注意把握好:一是导向正确。要体现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要立足于诠释省委的重要思想和重要信息;立足于讴歌我省改革发展的新成就、取得的新经验、涌现的新典型;立足于点评于国于民有利的德政和体现人文关怀的善举;还要有一些针对时弊的剖析指正等,从而充分体现省委提出的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二是围绕中心。所谓中心,就是居重要地位的事物,或事物的主要部分。言论,就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工作中心,抓影响和决定全局的大事,抓省委、省政府强调的、关注的事情,抓对社会影响力大、有新闻价值的新政策、新举措、新观点,把有关重要思想阐释得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这样做,就会符合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就会起到推动省委、省政府决策落实的效果。做到这一点,要求我们必须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判断力。三是主题鲜明。就是要既新鲜,又明确,也就是内容要新鲜,主题要明确。要抓那些让人耳目一新、社会关注、人们感兴趣的内容,切忌泛泛而谈、平淡无奇的话题。一篇言论,主题只有一个,要突出、明确,论据围绕一个主题说清、说准、说透。四是语言有力。也就是要有感染力、有震撼力、有冲击力。文章立意高远,表述准确贴切,用词精当绝妙。体现激越之情,要掷地有声,铿锵有力;体现人文关怀,要柔情似水,让人动容。要适当引用伟人、古人和平常人的语言,以增强文章的可读可信色彩。每一篇言论,都应成为一个文化精品。五是短小精练。这里主要指《今日社评》等一些短言论。这些评论一定要短,一般不超过一千字。

三、抓好重点,办出特色,形成品牌。

河南日报的言论栏目,我感觉现在重点抓好两个,一个是抓好“何平”,一个是抓好“今日社评”。这两个栏目又各有特点。“何平”主要对重大政策、重要思想进行阐释和评述,体现更深层面的东西,大气恢弘,文字可长一点,但长而不俗,长而不平。出版时间上,一般两个月左右一期,间隔时间太长会淡化效果。“今日社评”要抓住一个观点,针对一件事,用“短、平、快”的方式去阐释,文字不过千字,两天或三天一篇。“何平”和“今日社评”这两个栏目原则上放一版。

总之,河南日报是省委机关报,是我省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是任何其他媒体所不可替代的。言论是报纸的旗帜;河南日报的言论,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我省媒体中最权威的声音,应当是省委决策意图的最准确的表达。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也是徐光春同志的批示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篇8:关于昆德拉与卡尔维诺的文学评论

有一句话很古老了,作为一种常识,它游离于我们的生活之外,使文学成为了一种与生活无关的疏离之物。充其量也就是对器官伦理或社会价值的事件演绎。这句话是:文学是人学,文学必当是为人生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昆德拉和卡尔维诺就是通过这两本书在阐明文学作为一种人学的本体论任务,文学是如何为人生的。

关于文学的本体论任务与文学为人生的路径之廓清基于两位大师对人本身的判断。昆德拉认为,人总是热衷于道德判断。对任何事情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不加任何思索的进行信口雌黄的道德判断。糟糕的是,这种判断不是无意义的,而是极其有影响的,这使人类社会为一种审判精神所控制,审判的精神全面社会化,导致人们产生自我认同的危机,生活变成了一种对自我的有罪推定。换一句话说,就是人在这种道德审判的热情中,将自己的生活变成了一场寻找罪行迎合道德判断权威的残酷过程。人的无罪的正常的生活彻底消失了!很显然,人类的判断热情使人的现在迅速消失了。生活变成了一场寻找有罪记忆的自我审判。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文学承担起了寻找失落生活的重任。在昆德拉看来,文学对这种重任的承担不是勉为其难,为某一个精神病天才或伟大导师强加的,而是文学本身的功能。当然,只有真正的文学,伟大的文学才能如此。因为真正的文学,伟大的文学中始终贯通着一种幽默的精神,这种精神使道德判断延期,使一切事情都变得模棱两可,无法轻易下结论,于是,人类的道德热情在幽默面前遇到了无可置疑的溃败。那么,是不是文学不需要道德呢?昆德拉从未这样说过,这也是昆德拉最为遭人诟病的地方。有许多人就认为昆德拉所说的幽默精神实际上就是相对主义,其可能导致的后果是一切价值的失落,最终世界会为虚无所笼罩。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昆德拉的意思是,文学对道德判断的搁置是最大最好的道德,是一种道德的不讲道德。人类的道德热情从古至今都秉持着一种普遍的神性的形而上的道德观,有时以上帝的名义,有时又冠以理性或非理性等等诸如此类的价值范畴。这种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判断在将生活与道德规条的逐一对应中形成了一种对人性对生活的不容任何置疑的审判。而昆德拉则提倡一种不讲道德的道德,实际上是推崇道德价值的多元化。当然,那些多元化的道德价值始终都要遵守一个基本底线:守卫人格与生活本身的尊严!的确,只有在道德价值多元化的情况下,人类才不至于自以为真理在握,对他人横加指责,生活才能在一种不被意识到的无罪的安全感中自在的流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昆德拉认为,文学的本体论任务是寻找生活的散文,所谓生活的散文显然不是与诗歌戏剧并列的文体,而是一种与神圣性、普遍性、确定性相对的面孔,意味着一般性,特殊性,偶然性,微观性等等。散文成为文学的最高美学追求,其目的是寻找并守卫在道德判断的热情笼罩下一度失去了的隐匿的生活。是的,所谓生活的散文,正是生活的隐匿性。生命总是在向死亡流动,没有一个固定的现在使生命永存,那些转瞬即逝的思想、情绪、行为不能不是隐匿的,但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也正是含蕴在这些隐匿的东西里面,而我们的道德热情却从不关心这些隐匿的生命存在,恰恰相反,总是有意无意的忽视甚至压制她们。

所以,应当说,昆德拉所说的被背叛的遗嘱实际上就是指人类道德热情所背叛了的文学的精神:完成文学的本体论使命,寻找生活的散文。当然,与其说昆德拉阐明的是一种文学的美学伦理,不如说他阐明的是一种合理的生活伦理,因为真实生活或者说生活的散文在文学中的失落首先是因其在现实人生中已先行失落。所谓真实生活或生活的散文已在现实人生中失落,是指那种幽默的精神为专制独断的精神所取代,并以此去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当然,这里有一个疑问,那就是究竟是先有幽默的现实生活精神才有了伟大的文学艺术历史,还是伟大的文学艺术滋养了这种精神并进而改造了生活。我的看法是,这二者不可能存在一个先后关系,而应当是相互促进互为生存的。然而,昆德拉显然不作此想,在他看来,幽默首先是一种文学的精神,而后才施惠于现实生活。为什么他如此理解呢?因为昆德拉认为自笛卡尔以来,由于科学理性主义独大导致了欧洲全面的精神危机与文化危机,人类的生活已全面失落,唯有在真正的文学艺术中还保留着那种不为一种道德理性所支配的多元丰富的生活。话说到这里,昆氏写作《被背叛的遗嘱》的苦心就很明显了:他企图通过对欧洲伟大文学艺术中的美学伦理的提纯,为人类危机四伏的生活提供一种正常合理的生存伦理。也正是基于此,昆德拉才说,欧洲是小说的产儿,但这个小说的产儿现在正在背叛小说的精神。这个结论是殊为惊人的,他的意思是说欧洲作为小说的产儿,一度产生了人类最辉煌最伟大的文明成果:民主自由社会的产生;人类在欧洲,享受着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甘甜,人类的生活一度是其所是的任情蝶舞。可见,民主与自由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对隐匿性的生命存在,转瞬即逝的思想、情绪、行为的民主与自由。只有在她们民主自由的根基上,一种制度化的民主自由和生活方式化的民主与自由才是可能的。

但,昆德拉说,现在,欧洲正在背离小说的精神,欧洲人的生活百年来一直遭受着无止境的审判与删刈。昆德拉不厌其烦的描述了自卡夫卡以来,一系列伟大的艺术十字路口和其他伟大人物,如斯特拉文斯基、雅纳切克、高尔基、萧伯纳、布菜希特……等所遭受的审判。而且,这些人遭受的还总是双重审判。在因价值观念不同而被区分开来的每一个时代,他们都被无情的批判。很明显,这些人被时代所批判不仅仅是因为他们难以为时代所接受的美学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因为这些美学实践中所内含的生活伦理。不能不说,昆德拉的确说得有道理。我想指出的是,我们不是伟大小说的产儿,但我们为人类的道德所苦更甚于欧洲。我们甚至于热衷于将一个人或一个团体的一切大而无当的狂热言语作为判断一切的最高律令,我们没有现在,只有诚惶诚恐的寻找有罪记忆的自我审判,这种审判用昆德拉的话说:“总是绝对的,它所涉及的不是一件孤立的行为,一个确指的罪行,而是被告者人格的全部。” (《被背叛的遗嘱》第210页)也正是因此,我们对小说精神的需要一如欧洲人。

无独有偶,卡尔维诺在他的《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也通过对伟大文学的梳理,为未来文学推荐了五种文化遗产。实际上,应当是五种文学伦理,不,应该是十种。对于卡尔维诺来说,每一种还意味着对立面。十种?显然,卡氏也有一种道德多元化的信念。

具体说说吧,他给未来文学推荐的第一种美学原则是“轻逸”,这显然不是一种方法,甚至也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生活态度,或者说是一种生存伦理。卡尔维诺认为,生活过于沉重,文学不得不如柏修斯一样既要承担现实,但又要于承担中寻求快乐,这就是轻逸。这很显然是一种生命行为,是如何承担生活并为生活寻求幸福的路径。在他的文学备忘录里,卡尔维诺说:“只要人性受到沉重造成的奴役,我想我应该像柏修斯那样飞入另外一种空间里去。”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第5页) 有谁能说,这仅仅是在谈论文学呢?或者,我们应当修正自己关于文学的观念,要充分意识到,真正的文学,是对生活可能性的探讨。

从轻逸开始,卡尔维诺专题阐述的另外四种美学原则无不是为了让人如何实实在在的生活。如何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寻求快乐与丰富,充盈与繁美。比如说,他在阐述“易见”这一美学价值时这样说道:“如果说我把可见性列入了应予挽救的价值清单之中,那么,这不外是对我们正在陷入的一种危险境地的警告,即丧失人类基本能力的危险;这基本能力是:闭目而令景象集中、化白纸上的行行黑字为形体和色彩、事实上用形象来思维的能力。” (《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第65页) 在我们这个思维日益平面化的时代,一个将模仿当做创造的时代,卡尔维诺所强调的易见的价值显然是针对我们越来越丧失想象趣味的生活,谁又能说他仅仅是在谈文学呢?于此可见,与其说两位大师是在为未来总结过去伟大文学的美学规律,不如说是在阐明自己的文学伦理学,或者说是文学化的生命伦理学。

很显然,两位大师尽管没有高调言说文学是一种人学,文学是为人生的,但他们却实实在在的告诉了我们文学在形成一种伦理精神并在此精神的引领下去实践一种伦理追求的情况下,文学是可以开拓存在的可能性,捍卫生活世界的尊严的。当然,二位大师所说的文学的历史是那些与他们一般有着独立的人格追求的人们一同创造的。没有对个体人格的持守与发展,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尽管他们两人又是遗嘱又是备忘,但这种警告并非是指那种由文学的精神所滋育的对独立人格的追求已成过往,恰恰相反,这正是一种希望所在,因为在欧洲 (文学意义上的欧洲),的确存在着这样一种伟大文学的历史,也的确拥有由此文学精神所参与创造的人类伟大的生活历史,他们有理由对文学一如既往的寄予期望。

篇9:关于评论的闲言与碎语

2.评论应具备品格的弹性,即: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而不是,必须这样,或必须那样。

3.理论的选用首先是一种调和。注意,该调和有调节、缓和之意,若调和变为专制,那理论就是帮凶。

4.同时要清楚,理论无罪,使用者有嫌疑。

5.“引用”只能保障作品暂时性地安全,我个人认为:理论引用得越少,作品稳定性越大。否则,你要么跟作品有仇,要么跟理论有染。

6.读后感也是“评论”,但这种评论是类似儿童游戏般的打闹,不易进入到正规赛制。被评论者不要拿读后感当真,你当真了,写读后感者便当真了。

7.评论讲求观点陈述、论据推演、叙述技巧等,而读后感除了不讲这些,什么都讲。所以,评论承认“法制”,读后感强调“人治”。

8.读后感是风格,评论也是风格,但这两种风格却不隶属于同一文体。这从文本层面宣布,读后感式的评论只是读后感。

9.有人会反问:漫画也是画,油画也是画。你不能指责漫画低于油画,人为制造艺术间的不平等。艺术间本来就没有平等,水墨何时跟现成品平等过,影像何时跟油画平等过?平等的只是同一艺术间的风格,如浪漫主义跟批判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跟超现实主义等。

10.没有阅读积累的评论者也是评论者,但不会是优秀的评论者。阅读积累是什么?它是人无法到达高度时所凭借的阶梯,是视野无法开阔时所仰仗的目镜。

11.换一种说法,阅读积累不该成为妄言的依据,不该变成炫耀的资本。它仅仅是一种参照,是一种对风格、文本、范畴(哲学意义上)等进行迅速定位与比较的精准仪。有它,不盲目,没它,会暂时迷失。

12.评论者有两位老师:鉴赏力,写作力。鉴赏力倚重判断、知性、理性等一切认识能力;写作则偏重技术。鉴赏力是写作的蓄水池,写作是蓄水池的水龙头。缺乏写作能力的鉴赏形成不了观点输出,评论也就无从谈起。于是,述而不作,成为它最后的尊严。

13.评论者可培养,前提是鉴赏力可培养,而评论者之所以有高下,不仅在于鉴赏能力有高下,更在于写作能力的差异。这构成了宏观意义上评论作品的优劣。

14.评论中没有标准答案,这源自被评论作品的不稳定性,由不稳定性所得出的一定是不稳定。

15.当然,没有标准答案,不代表没有优质答案。这条共识所依赖的基础要回到鉴赏力与写作力的根本上来。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肢解得如此复杂与零碎,是阐释者的智慧。进一步说,在阐释的进程中,对人物、背景、主题、结构、技巧等的分析,总是鉴赏力居高者占据话语权。这跟鲁迅所说的道家、易家、男女怎样看《红楼梦》无关,而是道家,易家、男女内部的看法比较。同是波浪,有的水手能通过波纹判断出南北,有的只看到褶皱,这就是差异。

16.任何艺术作品都没有满分,这为评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而通过寻找丢分点并以批判的方式将问题呈现,则是评论的首要任务。赞美就不同了,它只强调得分过程,并把已经完美的答案再书写一遍,这是无意义的。因为,所有人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没拿到高分。

17.《寻隐者不遇》在我看来,其关键不是没找到隐者,而是隐者主观上拒见寻者。所以我推测,该隐者是真隐士。

但贾岛的深意在此吗?

评论的一幕就是如此:评论者常从原作中开发出异于作品的观点。当然,这会引来追问:你怎么知道作者这样想?但你也可以反问:你又怎知道作者没这样想。所以,类似的循环论证问题总被判决是无效。

18.猎人打猎时很少有猎物会给他充足的准备时间。当野兽出没,拔枪、上膛、瞄准、射击都在瞬间完成。

评论的价值便是让这瞬间变为可逻辑,可推演。这就引出另一个问题,作者有时也不清楚自己的作品会携带哪种思想与惊喜。没关系,评论家负责挑明。毕竟,猎人天长日久地射击训练,为的是猎物,而不是总结射击。大家目的不同,允许各取所需。

19.人文关怀、视觉张力、栩栩如生等评论术语,如今已流行于各类作品内。然而,流行却是一种“病”,它随着词语的被频繁提及而感染作品肌体的健康,进而影响其各项指标。由此来说,任何作品都恐惧上述词语的包围。但目前的状况是,许多作品已成了他们的大使馆。

20.许多评论者在总结作品时会把焦点集中在“人性”上。人性并非不可,而是太大,大到所有的艺术作品当且仅当用两个字来陈述时,没有比“人性”更标准的。但人性只保障了评论者的安全,却忽视了原作的感受。我们不该看到婴儿,就说其必然死亡,这是正确的废话。要清楚,婴儿的出生、成熟、衰老等各阶段的样态更具现实意义。所以说,“人性”式的评论是一种懒政。

21.可以有评论式的抒情,但不要抒情式的评论。因为你无法驱除谄媚在此时作祟。

22.优秀的评论作品经受得起减法——先减掉名人名言,再减掉理论概念,最后减掉原文引用。剩下的,便是它的真面目,俗称家底。

23.评论者与被评论作者之间应该是种善意的“敌对”关系。判断对手是否值得尊重,要看敌人,而非同行。

24.对评论而言,有两种倾向很危险,不懂的时候,理直气壮;懂的时候,又心不在焉。

25.评论者应该是逆行者,如果随波逐流,那恐怕不是评论,而是交际。

26.“诋毁”跟“批评”有时通过技巧的润色,会变得界限不明,这就使得某些人假以评论之名滥用权力。不要怕,诋毁大部分是奔着作者去的,评论则是奔着作品去的。只要行规没坏,都可宽容对待。

27.在评论中夹带私欲是难以杜绝之事,这跟乘坐飞机身上带根牙签一样,无法以绝对的态度批判。但私欲是有疆界的,过了,相当于牙签变打火机,升级成违禁品,那会遭受惩戒。

nlc202309082132

28.上世纪九十年代,评论界有“坐台”评论的说法,大意是评论者跟作者以利益换利益。仅从评论的发展史来说,作者给予评论者费用,自始有之。换个角度说,评论者跟作者索取物质也是常有之事。即便二者之间没有利益往来,变成某种权力置换就可被接纳?不是!问题的关键不是谁输送了谁利益,而是评论能否在利益之外独立发声。这条线若能守住,付费了的创作或会更好。事实也证明,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艺术评论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9.如今某些搞评论的比“坐台”评论向后又退了一步,我把这称之“小三”评论。其特征是:为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而突破底线。这也造成当下评论的呻吟、摩挲、瘙痒状。毕竟,他们为的不是批判,而是分赃。

30.所有的艺术绕不开哲学,并非哲学统治了艺术,而是人类思维中对陌生领域的好奇,哲学解决了好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哲学式评论的流行是一桩善事,想想这场景吧:张口黑格尔、闭嘴叔本华,以康德过渡,用尼采结尾。对照19,而同样是“病”,哲学病真的比庸俗病高级?

31.不到万不得已时不“引用”,不到关键之处不“理论”,这应该成为评论的共识。引用是协调,协调各方的不同意见,但引用理论不当则会变为镇压,镇压作者外他者的疑问,这应视为艺术内的非法运动。

32.所以,可以如此认为,评论中较为重要的,不是通过你的口讲:某某这样说。而应以质疑语气问:某某这样说,对吗。

33.引用不一定代表认可,它也可能代表反驳。但之所以引用,是因为那一刻——我要表达该意思时——对方说得比我好,或是比我早。这种引用是尊重,是无可奈何。

34.从评论来说,我更关注论证与叙述,至于结论如何,不重要。毕竟,评论之结论不会让太多人满意。因此,这需要某种能力让怀疑者信服——依靠论据跟叙述。

35.假如评论者只是用评论的语言将原作重述一遍,那这种评论就变成对原作的模仿——拙劣式的模仿、献媚式的模仿。

36.评论者尽量不要一厢情愿揣测作者写作时的情感状态。影响情感的因素远多于主题所需要的内容,写作当天的温度乃至前一天青蛙的叫声,都会嬗变为作者写作的动因。而这,评论者恰恰不掌握。到此,你就该知道,所谓“作者怀着巨大的悲情写下史诗般的巨制”的腔调,是多大的误会。

37.作者须了解基本的评论常识。这种常识首先是:对评论功能的认知,其次是:对作品属性的认识。前者要求作者排除情感因素,吸收、容纳他者的意见。后者则要作者懂得,作品的价值来自交流语境的活跃(最大限度的被解读)。二者缺一不可。否则,作者将陷入到深深的脆弱中,脆弱到连不标准的赞美都恼羞成怒。

38.要相信,无论体制内,还是体制外,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绝对的公允是不存在的。那种 “要是怎样怎样,就怎样”的念头,毫无价值。评论从出现之日起便是一只乌鸦,而艺术是另一只乌鸦,不要寄任何希望于两只乌鸦形成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世界怎样爱乌鸦。

39.评论有道德规则吗?应该没有,道德规则若变为使用品,就意味被消费,那将是更大的不道德。

40.我相信我质疑的,我质疑我相信的——评论的起点,应该在此。

〔责任编辑 丛黎明〕

上一篇:少先队员入队申请书写下一篇:出租车租车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