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科发展规划

2024-05-05

放疗科发展规划(精选7篇)

篇1:放疗科发展规划

放疗与介入科护理发展规划(2013年)为了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打造优质护理品牌,促进护理事业可持续发展,结合我院护理工作实际情况,特制订本科室护理发展规划。

一、护理队伍建设

1、专科护士:加强主管护士培训及考核,逐步培养专科护士1-2名。

2、加强年轻护士培训,使其尽快适应工作,保证患者安全

3、护士人员结构合理化,能级对应,逐步符合护士岗位需求。

二、临床护理

1、继续推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2~3年内逐步达到工作标准。

2、配合护理部完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并按标准执行。

3、逐步建立院内领先的优质护理单元。

三、护理教学及科研

1、进一步建设临床护理教师队伍,提高临床护理教学水平。

2、进一步完善护士规范化培训体系

3、选拔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护士组建护理科研小组,力求完成高质量的护理文章。

4、每年组织优秀护理论文进行大会交流。

5、鼓励护士参加省市级学术交流,提高影响力。

篇2:放疗科发展规划

1.人员培养:派送一名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医生较少,申请医生4名。

2.申请设备:冠脉造影已成为确诊冠心病金标准,申请成立导管室(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血管造影注射系统,除颤监护仪,体外(临时)起搏器,心血管专用监护仪(含无创血流动力),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多道电生理记录仪,射频消融治疗仪,医用X射线防护服,麻醉剂,注射泵,人工心肺机,数字式医用红外热像仪),全院1台HOTER,不能满足病人需求,申请增加HOTER2台,运动平板1台,心电血压血氧监护2台,动态血压1台,呼吸机已老化,申请换一台新有创呼吸机,新增一台无创呼吸机,为专科进一步开展工作,提高专科专病诊断率,治愈率。3.结合我科的具体情况及新进设备,将胸痹心痛,心悸,心衰2015年诊疗方案中的其他疗法进一步丰富,增加了艾灸治疗仪、中药定向药透等治疗设备,根据实际情况,逐渐细化诊疗方案。

篇3:放疗科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

1 资料

对实行护士分层级使用前后2个月, 护士在岗位职责落实中存在问题的数量进行比较。

2 方法

2.1 制定放疗科护士分层级使用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护士职称、学历、工龄、护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对护士进行综合评估, 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分层级使用;制定各层级护士的资质和能力要求、制定各级护士岗位职责及工作标准, 将考核结果与奖金系数挂钩。

2.2 制定各层级护士的资质和能力要求

A级护士具有护理大专学历的注册护士, 从事护理工作满15年, 主管护师职称或者有急救监护护士资格证者, 具有观察疾病能力、重危病人抢救和疑难病人护理能力, 具有临床带教能力, 能指导监督下级护士工作;B级护士:具有护理大专学历的注册护士, 工作1年以上, 有一定的教学能力, 能够指导下级护士工作;C级护士:具有护理中专学历, 掌握基础护理操作技能。

2.3 制定各级护士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实行护士分层级使用后, 根据护理工作技术含量和工作难易度制定了各级护士岗位职责内容, 将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工作分配给A级护士, 技术含量与难度一般的工作分配给B级护士, 将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分配给C级护士。如物品交接班工作主要是清点、登记、补充物品等技术含量低工作, 由护士助理负责, 避免高技能护理人员从事低技能护理工作;病房病人外出检查与治疗时由高级护士负责安排, 危重病人由护理人员送检, 普通病人由外勤队负责, 既保证了病人安全, 又减少护士外出次数。

2.4 分析全科护理人员结构特点, 全面评估护士资质和能力

将护士分为5级, 正护士长、副护士长、A级护士、B级护士、C级护士。放疗科设床位46张, 加床4张, 共50张, 护士22人, 护士助理3人, 共25人。符合A级护士资质要求者6人, 分别担任护士长1人、副护士长1人、A级护士4人;符合B级护士资质要求者12人, 分别担任白班责任护士 (4人) 和倒班责任护士 (8人) ;符合C级护士资质要求者 (7人) , 分别担任C级护士 (4人) 和护士助理 (3人) 。

2.5 改变排班模式, 责任承包病人

正副护士长班, 每周上班5 d, 周六、周日轮流查房;A级护士班, 4名A级护士担任责任组长, 每组承包12例~15例病人, A级护士个人承包2例或3例病人, 周一~周五上4.5 d班, 周六、周日上0.5 d班带班, 遇有危重病人, 值护士二线班;B级护士12人, 分别隶属于4名A级护士下, 其中白班责任护士4人, 每人承包5例或6例病人;倒班责任护士8名, 每人承包2例或3例病人;C级护士共7人, 其中4人是2010年新护士, 不承包病人, 在上级护士的指导下承担。07:00~21:00的病人基础生活护理和各项非侵入性治疗工作, 3名护士助理, 承担基础护理及科室的外勤和内勤、办公室工作。

2.6 其他

实行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 有配套的绩效考核制度, 每月将护士考核结果, 统计入个人档案中, 并体现在护理人员的评优、奖惩、晋升、提拔中。

3 结果

4 讨论

4.1 护士分层级使用的优点

护士分层级使用的根本目的是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按学历、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分层级上岗, 充分调动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最终使病人受益, 使护理质量提高[1]。护理技能是螺旋上升的, 护士经验的积累也是如此, 即来自客观规律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2]。护士在长期的护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练就了处理事务和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技术经验与护理安全有着必然的联系, 技术向经验转化, 经验提高了技能, 成为护理安全的前提与支撑。护士分层级使用后护士能力与工作内容相适应, 按能上岗, 按岗取酬, 责权利分明。高年资护士增强了信心, 在临床上有了用武之地。年轻护士看到了发展前途和希望, 奋发努力, 他们为了更高一级需要的实现而不断努力学习, 从而使护理队伍更加稳定, 推动了教学与科研, 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3]。

4.2 存在的不足

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的方法使用仅3个月, 由于时间短, 护理工作质量指标还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分析后进一步证实。

摘要:[目的]探讨放疗科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制定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制度、放疗科绩效考核制度、各层级护士的资质和能力要求、各层级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 分析放疗科护士的结构特点, 综合评估护士的能力, 对护士进行分层级使用, 改变护理排班模式, 责任护士承包病人。比较护士分层级使用前后2个月护士岗位职责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数量。[结果]实行护士分层级使用后在晨晚间护理、物品交接班、病人外出检查陪送、病房取药、电子医嘱执行、病人健康教育、检查化验结果回报等方面优于实行护士分层级使用前。[结论]护士分层级使用有效发挥各级护士的作用, 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 体现护士的专业价值, 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护士,分层级使用,护理质量,放疗科

参考文献

[1]胡思平.新时期高年资护士在职培训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9, 6 (4) :415.

[2]王芳, 叶志弘, 葛学娣.护理安全管理研究及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11) :1053-1055.

篇4:放疗科发展规划

关键词 肿瘤疼痛 专科护理 护理管理研究

为了提升护士疼痛管理理念,减轻或消除患者疼痛,最大程度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我院肿瘤放疗科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建立了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近1年以来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现介绍如下。

注重人员培训、教育与考核,落实职责和管理目标

注重人员培训、教育与考核:按无痛病房建立的要求设计培训与教育方案,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和考核成常规化、制度化,贯穿在无痛病房建立与实践的整个过程。实施前先了解医护人员对疼痛控制的知识和态度;然后,针对不同层次护理人员能力及需求的不同,确定培训内容,制订培训方案。每名护士至少参加15~20学时的学习与研讨。

制定明确的岗位职责:无痛病房工作由科主任、肿瘤科主治医师、护士、患者及其家属组成的团队共同完成。病区按护士床位比0.38:1的标准配备护士,按责任组长、主管护士、助理护士进行分工。①责任组长由高年资、具备护师以上技术职称的护士担任,工作职责包括:a.除做好本组患者的无痛治疗护理工作外,同时承担指导、协调、督促和评价本组护士的责任和义务;b.定期组织无痛护理个案点评、护理业务查房,分析和解决疼痛护理中的疑难问题,必要时组织进行院内会诊;c.定期组织授课,提高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②主管护士由注册护士担任,每名主管护士负责8~15例患者,主要工作职责是与肿瘤科主治医师及其他专业人员协作,共同完成对患者入院到出院的无痛治疗和护理,做好观察与记录,落实健康教育,进行效果评价,并依据评价效果修订护理计划、措施。③助理护士由尚未获得注册资格的护理人员担任,工作职责是协助主管护士完成基础护理,共同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护士长督促检查工作流程执行情况并定期考核,综合评估护士的疼痛护理能力,进行持续、动态的管理来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无痛病房工作流程

疼痛控制流程:①疼痛评估:从患者的入院评估到出院评估是一个系统、持续、动态的过程,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评估,各大系统症状体征的评估和专科情况评估,疼痛作为第五大生命体征被列为无痛病房必评项目。在整个住院过程中使用同一种评估工具。4岁以下及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采用修订版的面部表情疼痛量表。制订并落实疼痛评估的频率、方法及规范疼痛问询方式。在每例患者入院时开始使用疼痛护理单。患者入院8小时内完成首次评估,此后每天上午8:30进行疼痛评估。疼痛评估≥5分,报告医生,药物疼痛处理后,静脉或肌内注射后30分钟,评估1次,口服药后1小时后评估1次,以后每4小时评估1次,直至疼痛评估≤3分,评估过程充分相信患者主诉。②疼痛宣教(告知):a.告知患者及家属疼痛是可以缓解的;b.告知患者医、护、患三者共同使用的疼痛评估工具;c.充分尊重患者知情同意的权利,告知治疗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注意事項及预处理办法;d.疼痛评分≥4分,立即告诉医生处理。③实施镇痛(药物与非药物干预):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后,与主管医师一起,实施镇痛。措施:a.营造和谐舒适的病房环境,安慰、鼓励患者树立信心;b.采取舒适体位,局部冷、热敷,防止不良因素加重疼痛;c.在病房张贴无痛病房相关宣传资料,派发疼痛教育小册子,张贴疼痛数字评定量表和面部表情评定量表,并教会患者正确应用;d.心理护理,识别并消除负性情绪,应用暗示、劝导、启发等心理学技术手段对患者进行心理舒缓,听音乐、聊天分散患者注意力;e.药物干预,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进行。疼痛评分<4分,实施非药物干预;疼痛评分4~6分,实施非药物及药物,当疼痛评分≥7分时,强阿片类药物与非甾体类抗炎药等联合使用;f.部分疼痛患者采用放疗联合羟考酮口服止痛治疗。④效果评价及措施修订:对患者进行疼痛干预后,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观察与记录药物疗效、不良反应。评价患者疼痛知识掌握情况,治疗服从性如何,疼痛控制状况。疼痛评分是否≤3分、24小时内疼痛频率、暴发痛次数。依据评价结果重新制订新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并及时记录。

执行疼痛健康宣教:①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全程健康宣教,同时让患者和家属参与疼痛管理过程;②按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减用药剂量及频次;③告诉患者及家属具体用药方法,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④让患者及家属明确,叙述疼痛在疼痛治疗中非常重要,无需忍痛,疼痛是可以控制的。

阶段总结与反馈:护士长每周进行疼痛护理管理总结与反馈:①护士按照各自分工履行职责情况;②护士的无痛护理服务流程进行情况;③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及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

效 果

提高了患者疼痛控制质量:患者疼痛程度评分采用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疼痛程度越强。采用自身对照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下降。患者满意度采用李克强5级评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得分越高表示对疼痛控制越满意。该问卷在临床上已被广泛使用,经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重测信度R=0.86;内一致性R=0.98)。共调查了200例患者,结果显示,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的满意度评分4.646±0.52分,住院期间疼痛照顾的满意度评分4.61±0.65分,对止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4.46±0.71分。24小时内需要临时止痛药物≤2次。

提高护士关于疼痛控制的知识和技能: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前后,采用“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和态度问卷”进行调查,比较实施前后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有无差异。问卷由FERRELL等制订,共计39个条目。其中,33个条目为客观性题目,6个题目为主观性题目。计分方法:客观性问卷条目,护士回答正确者计1分,未回答或回答正确者计0分,总分33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人员的疼痛知识和态度越好;主观性条目,计算每个选项的选择者百分比。该问卷在国内外使用广泛,其内在一致性0.70~0.73,重测信度R=0.80[1]。本研究以客观性条目得分进行比较,见表1。

讨 论

建立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意义:癌痛是癌症患者最痛苦最主要的症状,影响患者睡眠和治疗的顺利进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面对及正确处理疼痛,增进其舒适感,提高生活质量。开展建立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能最大程度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建立起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足患者需求的长效机制,从而真正实践“三好一满意”的医疗服务质量。重视疼痛管理继续教育是建立无痛病房的前提:对从业护士进行规范化的继续教育与考核,重点是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通过继续教育增加了护士疼痛管理知识,转变了护士疼痛处理态度,能正确评估病人疼痛,处理药物不良反应。继续教育提高了护士素质,护士素质是工作质量的保证。

无痛病房护理工作规范化流程化的效果:以护理程序为核心指导,通过评估-教育-干预-效果评价-再干预再教育—再评价的疼痛控制程序,提高了患者疼痛控制质量,提升了疼痛管理服务水平。

对今后发展的建议:目前,我国护士疼痛知识水平与实践尚待改善[2]。①国内可借鉴国外护理经验,发展疼痛护理专科,培养疼痛护理专科人才。进行护士的持续继续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与考核,提高护士护理水平;②制定统一的操作流程、指引,使护士有章可循,领导重视为制度的实施提供保证并进行持续质量管理;③在各专科推广肿瘤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总结经验,提升护理水平。

在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的支持下,创建肿瘤放疗科无痛病房,是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一部分。通过这项工作,提高了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患者的疼痛控制质量,使患者得到了优质的无痛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真正实践“三好一满意”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 Straton L.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a hospital’s pain management program[J].J Nurse Care Qual,1999,13(4):8.

2 喻惠丹,Marcia Petrini,刘义兰,等.护士对老年患者疼痛知识掌握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95.

篇5:医院康复科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的卫生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医院康复科的发展水涨船高般的得到了飞速提升。而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将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十八大提出的“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性分开、完善国民健康,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等卫生工作部署,实现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切实加强科室建设,保证我科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特结合我院发展的实际需要与科室的具体情况,制定我科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我县各次重要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决执行和贯彻党和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和政策。春夏秋冬走健康之路看四季养生网 健康饮食 养生问题 母婴保健 养生小常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在全科干部职工中加强爱国主义和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思想教育,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进一步提高职工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抢抓机遇,谋篇布局,加强科室内涵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优秀人才为核心、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培养、加强医院科学管理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临床工作模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争创品牌效益,不断增强全科职工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全体医护人员改革创新能力。全方位提高我科的整体综合实力,把我院建设成为百姓放心的中医医院,把我科建设成为市级重点专科。

二、建设目标

把握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机遇,顺应时代要求,凝聚全科意志,进一步完善与加强医院科室管理、人性化医疗流程、高水平科技创新、低成本高效经营,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和综合实力,使我院的医教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力争完成五项工作,即人才建设、文化建设、基础建设、专科建设、质量建设;打造出一支仁心仁术、迎难而上的临床技术与经营管理队伍,从而实现我科中长期规划的奋斗目标,即:把我科建设成医院的一支医疗技术精湛、医疗设施先进、科室管理规范、医德医风良好的优秀科室与重点科室。

三、初步工作规划

(一)基础建设

基础设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硬件,是衡量一个服务单位能否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未来,我们将准备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通过呼吁医院改建、扩建等方式,扩容科室的病床数,提高医院及科室硬件设施竞争能力。同时,努力向医院申请增加和更新部分陈旧、老化的医疗设备,如:牵引床、牵引椅等医疗器械设备,让医师在诊疗时,能及时得到相应的帮助,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有力保障。以便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推动科室尽快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二)人才建设

人才是科技兴院的第一资源,是科室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卫生事业发

展的最根本力量。我们将坚持“用好现有人才、引进急需人才、激活优秀人才、培训未来人才”的原则,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对此,我们将完成好以下几点:

一 稳定现有人才,特别是骨干人才,要继续强化实施人才兴科战略,并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努力做到“以情感留人,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

二 加快人才培养力度,对学术骨干进行重点定向培养,充分利用全国对口支援我区的有利时机,选送思想品质好、业务基础强、具有开拓精神的优秀中青年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三 积极向医院申请引进科室急需的学科人才和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是我科专业特色的人才,如中医康复师等方面的人才。

四 定期及不定期举办科内人才培训班,分期分批培训科室干部职工,提高医疗水平。同时注重业务学习,通过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定期进行“三基”知识考试、定期开展技术操作考核、比赛、科室晨会、科室内集中学习、医护人员三级查房、病案讨论、岗位练兵、以考代评等多种方式逐步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理论与实际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推动科室发展。

(三)专科建设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坚持以临床为中心,医疗、教学、科研全面发展的思路。以医疗技术创新为动力,继续采取各种方式,进一步加强专科建设,重点提高危重、疑难患者诊断水平和救治能力。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对学术骨干进行重点定向培养,使他们的学科特点更加突出。以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优化人才梯队,提高学历层次,优化专业结构、合理调整、充实知识,加大专科专业人才的培养,选送优秀专业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以高层次人才为学科骨干、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通过建立学习型科室,进一步明确科室的目标定位,构建龙头专业、重点专业、特色专业三级学科体系。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努力培育专科带头人;加强学科制度建设,完善学科发展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实现“院有专科、科有专人、人有专用”的专科建设目标。不断提高科室的医疗专业技术水平,为我科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四)科室文化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传承的灵魂支柱。医院科室文化,则是一个医院科室的灵魂。我县作为革命老区,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县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化,优秀的医院科室文化能以其良好的医德、医技、医风和服务获得病人的信赖。为此,我们将积极学习和发展本地区的人文民俗,严格管理,强化科室内涵建设,强化质量管理,注入人文关怀,突出医院科室内文化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道德观,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加强科室文化建设与医师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大医疗、护理工作管理力度,加强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坚持依法行医,确保医疗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加强临床医疗队伍建设,为患者提供整体的、持续的、个性化的、高质量的临床医疗服务。同时大力推进医德医风建设,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努力实现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的目标。在科室形成“人性化服务、亲情化关怀、温馨化环境”的良好氛围。通过科室文化建设,实现科室文化与医院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科室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和谐统一。

(五)质量建设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科室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集中精力,着力抓好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在认真贯彻基本医疗制度,基本诊疗规范和诊疗标准的前提下,重点加强基础质量、环境质量和终末质量管理,全面落实医院制定和提出的各项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科室质量管理组织。制订可行性的管理措施,对医疗质量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质控小组的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使整个医疗过程成为一个不断检查、不断反馈、不断调整、不断规范的过程,从整体上加强和推进科室医疗服务的规范化、法制化和标准化;加强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医疗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科室全体工作人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落实核心制度;要健全并认真贯彻落实医疗技术准入、应用、监督、评价制度。在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同时,做好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确保患者安全。

(六)发挥中医药特色

我科开设传统针灸、拔罐、推拿、牵引、艾灸、穴位注射、小针刀等治疗方法,还结合现代康复医学,开展了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收治病种以颈痹、腰腿痛、面瘫、偏瘫(截瘫)、骨关节病及慢性病后期功能训练为主,在治疗上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中西结合,开展特色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我院的特色专科。并制定我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在优势病种的诊断与治疗上发挥自己的特色,为患者提供最优秀的服务,并做好临床疗效分析总结和评价,进一步完善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七)教学与科研

加强医护人员继续教育,每年选派优秀医师、护士外出学习培训。选送住院医师与主治医师到卫生部确定的医师规范化培训定点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科室有计划、分步骤的开展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医疗队伍专业技术水平。认真带教好实习生与进修生,建立一支具有临床经验及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通过临床总结整理研制我科特色制剂,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业务,树立品牌,提高竞争力。

(八)医疗安全

篇6:医院设备科发展规划

(一)建立维修中心为了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作用,除加强管理外,由于长期使用的磨损或因元件质量较差,在使用中会经常发生故障而影响正常工作,给医院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如将发生故障的仪器设备送到修理工作去进行修理,不仅时间长,而且修理费用昂贵。所以,医院有必要建立医院器材及医疗设备维修中心,这样即有利于病人诊断治疗,又可为医院节省经费开支,同时也符合科学管理医院的要求。因此,应根据医院规模,设立医疗设备维修中心,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装备一定数量的测试仪器和机械设备以及必要的修理工具,储备各种维修材料,逐步向医学高科技方向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二)设备保养和检查

1、设备保养;是仪器技术性能的客观要求,主要做好防尘、防湿、防蚀、专人保管、定期保养、定点存放、定期检验。医院设备一般实行三级保养制。

①日常保养:由仪器保养人负责,它的内容是表面清洁,紧固易松动的螺丝和零件,检查运转是否正常,零部件是否完整。日常保养主要在设备外部。

②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人按计划进行,主要是内部清洁,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湿度、声音等),局部检查和调整。

③二级保养:一种预防性的修理,由仪器保养人及修理人员共同进行,检查设备的主体部分,成立主要组件,调整精度,必要时更换易损部件。

2、设备检查:设备检查就是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工作精度、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常与维护保养结合起来进行,检查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①每日检查:一般在下班前或交班时同日常保养结合起来,由保管人员或操作人员执行,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②定期检查:由保管人员、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参加,全面检查,根据所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护措施。

③检查内容包括两种:一是功能检查,二是精度检查。功能检查指测定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仪器说明书和技术文件的要求。精度检查指测定设备的精度,特别是计量仪器,如天平、比色剂等,还需定时地由国家计量部门来检查、鉴定。

(三)设备维修

设备的修理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不能相互代替,修理主要是修复和更换已磨损或损坏的零件,使仪器设备的功能得以恢复。实践证明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维修的好坏。目前设备维修工作已被人们所重视。

1、修理类别

①小修理:是指工作量最小的局部修理。在设备所在地点更换和修复少量零件,或调整设备的结构,以保证设备能够使用到下一次修理。

②中修理:是指更换与修复设备的主要零件,或数量较多的其它损坏部件,或校正仪器,以恢复其精度,达到设备规定的技术参数。

③大修理:是指工作量最大的一种修理,有时需要将设备全部解体,更换和修复全部损坏的零件,恢复设备原有的精度,性能和效率。

2、修理方法

(1)强制维修:即对大型仪器或精度较高、结构复杂的仪器,根据仪器的修理日期,类别和内容都先制订维修计划,不管仪器技术状况如何,都要严格按计划执行。

(2)定期拆修:根据设备实际使用情况,参考有关修理周期,制定设备修理工作计划日期和大致修理工作量。其优点是有利于做好修理前的准备,缩短理所占用的时间。

(3)预防维修:即对仪器异常进行发现和早期检修对一些贵重的仪器设备,可在故障发生前有计划地进行维修。

(4)事后维修:即仪器发生故障时才进行维修,这种修理需停机进行,修理费用高,管理上被动。

(5)快速维修:即在不影响设备正常情况下的修理。

(6)改造维修:即对仪器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结构改造,可减少维修工作量,提高其效率,降低保养费用。

3、设备维修登记制度仪器设备在保养维修后必须进行登记,保存文字记录。维修登记内容包括:

①精修:即填列单位、部门、设备名称、主诉故障等。

②维修报告:写明故障情况、程度、原因。

③停机时间。

④工作时间:包括日期、开始时间、常规工作时数、加班时数、运送仪器所占用的时间等项目。

(1)生产维修制度现代设备管理制度叫做PM制,即生产维修制,这种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分类检查,重点维修,一般分为A、B、C三类,以A类设备为重点,此类设备属于较贵重的仪器,而且修理复杂系数较高,对于这类设备要重点及预防性维修,B类设备为次重点,C类设备是非重点设备。医院应参照PM制对医疗设备分类进行重点检查和维修。

(2)设备故障维修制度医院的设备维修管理应减少设备故障和损坏,同时更应加强设备维修力量,适应临床需要,分别轻重缓急,及时修理,在执行设备维修制度同时,要定期登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使之成为设备管理反馈信息。

(3)设备维修的主要技术指标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说明设备维修和管理方法得当,设备的技术状态可以用完好率表示,完好率是衡量仪器设备技术状态的指标,一般医院或科室的仪器完好率应经常保持在80%以上或90%以上,完好率不高,仪器利用率也不会高。

1)设备完好率按以下公式计算:设备完好率=(完好设备台、件数+基本完好台、件数)/总台、件数×100%.2)设备报废率按以下公式计算:设备报废率=(单位时间内鉴定报废台、件数)/总台件、数×100%.浅谈医用耗材的管理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医院开展医疗、教学、科研等物质基础的医用耗材,已经成为医院参与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用耗材的品种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量越来越大,对其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医用耗材的购进、验收、入库、领用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科学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对医用耗材的管理进行讨论。

1、编制医用耗材的采购计划

传统的耗材采购计划是由医用库房保管人员按前几月的材料领用量及实际库存数,估算下月计划采购量的,但这样做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与不足之处。为充分保障物资正常供应、确保医疗工作顺利开展,各科负责人应根据各科的实际情况,定期编制本科室下月的物资需求量。库房保管人员对各科购置计划进行归类统计,结合库存物资编制下月医院总采购计划。为医院经济管理的需要,月计划表除反映下月材料采购需求量外,还应反映本月计划购置量及消耗量情况,一方面使计划的编制更真实、准确,另一方面,便于计划完成情况的对比分析,以达到控制库存,提高库存物资的周转率,提高医院资金的利用率。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医疗业务的特殊性及患者的不确定性,临床往往会出现计划外添置项目的需求,对于这些因业务所需而实现无法预计的需求,可采取假话外采购申请单独审批的方法,即由所需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相关责任科室初审后,按规定报有关领导审批确认后再实施,以达到计划管理规范、又及时满足医疗业务的需求。

2、医用耗材的采购

对于大批量或高价值的医用耗材,可采用招标采购方式。在招标工作前,应突出主题,根据采购内容确定招标品种和类别及招标的方式和具体操作方法。招标工作应该贯彻公平、公正、公开的精神,每次招标参加单位不得少于三家。在招标过程中,相关责任科室负责人及采购人员、使用科室专家等到场,按各自职责在招标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把价廉、物美、质优作为定标依据。选定质优价廉的产品,即为医院创造了最大的利益条件,又相对减轻了病人负担,还可以有效刹住意思高额回扣等不正之风。对于其他零星的医用耗材的采购,应遵循四比原则。即同一产品比质量,同一质量比价格,同一价格比服务,同一服务比信誉。在采购过程中,还应按医疗器械管理法规的要求来检查各供应厂家的三证是否齐全,并将三证存档保管、以备留查。

3、医用耗材的库存管理

仓库管理人员必须严格把医用耗材的验收关,做到“三对”,对型号、对型号、对数量、对质量;四看,看外观是否有破损,看数量是否有短缺,看配套物品是否齐全、对于一次性医用耗材看是否出具相应批次的检验报告。验收合格入库的物品,按不同品种规格对方整齐。仓库管理人员按照医院物资管理工作的要求,办理相应入库手续,在办理入库手续时,库房管理人员要按送货单或发票登记入库记账,并打印出相应入库单,做到单单一致、帐物相符。在医用耗材的管理中,必须贯彻零库存的模式,零库存概念绝不是实际衣衣上的没有库存存贮,二是通过所需医用耗材直接进入治疗、诊察过程产生效益,即量出而入、按需而购,它是利用最小的资金、库存,以达到发挥最大效益的手段,它符合精减、高效、低耗的办院原则。

4、医用耗材的领用管理

为更好的配合临床开展工作,我院率先推行“送货上门、服务到家”的服务方式。具体操作方式是库房管理人员在办理完验收入库手续后,根据各科的领用需求计划统一打印出库单,整理好各类物资后,及时把月计划医用耗材送到各科室。这样以来,既确保了临床工作的顺利展开,减少了临床科室领用医用耗材的往来奔波,又可以了解各科室物资材料的使用情况,也体现了指导和服务的精神。

另外,对于大宗贵重医用耗材的领用管理上,采用处方核对方法,即由医生开具病人所用医用耗材的处方,再经记账收费后,凭其处方领用材料,库房管理人员核对病人收费情况无误再发放。这样做有利于贵重材料的管理,也有利防止漏收费现象的发生。

篇7:2016年针灸康复科发展规划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医药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中医药发展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扶持、促进中医药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了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随着医改的深入,2012年中医药特色优势走到台前,2013年,新版基药目录实施、药品管理法修订、医药分开全面推广、中药价格再调整、中医药健康产业兴起,中医药政策以点带面、多点开花,中医药行业整合创新、提档升级,迎来新一轮发展契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对重大疾病防治的研究,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大力发展中药产业,中医药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法律政策环境。中医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老龄化社会进程的加快,对中医药的服务需求进一步增加,为中医药发展创造了新的空间,中医药的发展潜力巨大。

2009年4月21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国务院为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各级政府将《意见》落实为地方政策,转化为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具体措施,亦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中医药带来的实惠。

《意见》中把中医药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区域卫生规划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规划。并

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发改、财政、人事、教育、科技、卫生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要求各级政府要确保对中医药投入的增长比例不低于对卫生投入的增长比例。到 2012年,市本级和各县(市、区)经常性中医事业费占经常性卫生事业费的比例达到10%以上。自2010年起,新增对中医类经常性经费补助范围,由市、县两级财政分别对同级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按每中医门诊人次8元、每中医住院床日15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同时,加大对中医药“三名三进”工程建设经费的支持力度。对新招本科及以上中医药毕业生的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同级财政要安排成长资助经费,并连续资助3年,主要用于上述毕业生中医药基础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的强化培训。

《意见》规定,凡符合定点医疗机构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都应列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药诊疗项目、院内中药制剂、中药品种和门诊煎药费纳入报销范畴,将院内中药制剂尤其是外用药列入甲类药品目录,并逐步扩大目录里甲类中药饮片的品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县及县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中药饮片、院内中药制剂、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药服务项目补偿比例原则上高于西药、西医诊疗项目20%以上。并积极推广应用中药、针灸、推拿、刮痧、火 罐、熏洗等多种中医药适宜技术,使9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能掌握并应用5种以上。

目前在台州市其他县市都出台了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具体措施,提高了中医药服务报销比例,如椒江区,农医保病人在住院期间,中草药报销比例提高到90%,黄岩区规定农医保在二级中医院门诊,中药

饮品可报销30%,三门县级医院门诊农医保中草药报销比例达到35%,天台是25%。

但我市虽在人代会第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至今在扶持和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没有具体措施和相关政策。为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落实我市的中医药扶持政策,参照其他县市具体措施,建议:

1、新增对中医类经常性经费补助范围,由市级财政分别对综合医院和中医医院按每中医门诊人次、每中医住院床日给予一定补助。

2、加大“对名中医、名院、名科”工程建设经费的支持力度。我院将面临医院整体搬迁工作,希望上级单位能进行经费等多方面扶持,医院自身也需做好名医、名科的培育工作。我院针灸康复科是临海市唯一一个台州市重点学科,可作为本院的重点科室来培育,做好品牌效应,发展自身的中医药特色。

3、对新招本科及以上中医药毕业生的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财政要安排成长资助经费,并连续资助3年,主要用于住院中医师的3年规范化培训。

4、各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县及县以下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中药饮片、院内中药制剂、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药服务项目补偿比例原则上高于西药、西医诊疗项目20%以上。

5、农医保病人在市级医院门诊提高中药饮片的报销比例并可报销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服务项目费用。

6、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施中医优势病种拓展计划,在我院各科室遴选和推广应用疗效确切、技术

规范、水平先进的中医优势病种,制定诊疗规范,发挥诊疗优势,促进中医药临床特色优势标准化建设,我院已开展膏方、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等中医药特色优势,并做好推广工作。实施社区中医药服务示范单位创建计划,抓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区、示范中心创建活动,全面提高城乡社区中医药服务工作整体水平。

7、长期以来,我市关于中医药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导致中医药管理制度出现缺漏,我院作为临海市中医类医院,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政府及时完善中医药组织。

8、加强院内中医文化氛围建设,如我院早期开展的百草园文化,向院内职工、患者及患者家属展示中药盆栽,认识一些中药的功效,提高中医知识水平,在原有的数量上可增加新品种,时常更新。

9、做好膏方节的各方面工作,认真煎煮,及时将成品送至患者手中,并加强膏方节的宣传,让更多的群众认识膏方,更好调理身体及治未病。并借鉴外来专家的临床经验,培养本院优秀人才。

针灸康复科发展规划

针灸科作为我院的重点科室之一,也是临海市唯一一个台州市重点学科,我科于2014年在针灸科的基础上成立临海市康复中心,为进一步发挥中医传统和西医康复技术相结合的优势,加大改革力度,加强科室管理,规范中医诊疗及护理技术水平,在突出中医特色的基础上继承创新,促进学科发展,争取在短时间内努力将本科建成科目齐全、服务、基本设施、技术水平达到临海市内一流水平,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特制订2016年科室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医改为动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立足提高本专科(专病)疗效,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核心,以人才培养、引进和科技进步为依托,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针灸特色优势,促进针灸科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今后一年,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服务便捷高效的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中医重点学科,为人民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中医医疗保障服务。

二、具体规划

(一)人才引进及培训规划。

1、人才引进:现共有医生10人,其中1名为今年引进的研究生,有利于科室科研发展,根据科室发展的需要,可酌情再引进匹配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发展梯队。

2、人才培训:学科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人才,专科医师业务素质的高低、技术是否过硬是专科建设水平高低乃至生死存亡的大事。针对这一现实,科室紧抓时机实施专科人才培训达标计划,并从资金上、政策上予以倾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加强人才培养。科室要不断发展创新,医学知识不断更新,定期选派科室人员,特别是中青年医师赴上级医院进修、培训,主攻神经科及康复科,吸收最新诊疗方案,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疾病诊疗水平,定期选派人员下乡义诊及推广中医技术项目。鼓励科室成员努力提升学历,积极参加在职研究生同等学历考试。

(二)、针灸科硬件设施建设规划。

1、拟在2016年病区内康复治疗室改造调整,扩建成3张病区床位,大多数治疗转移至门诊治疗中心完成。

2、将在三楼门诊设立康复治疗中心,设有PT室、言语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评定室、熏疗室,并配备相关急救设施,方便病人急救。

3、完善各相关康复治疗仪器,部分向残疾人联合会申请,另一部分医院自行购买。

(三)外延发展

针灸康复科并非是独立的一个学科和科室,它和其它学科和科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全局出发,以发展、联系的眼光来发展针灸康复科。也即加强与内涵建设相对应的外延发展。

1、注重学科之间的联系

就目前而言,到针灸康复科的病人有很大一部分是老年患者,往

往兼杂有其它基础疾病,如果出现突发病变,就要求我们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在成立病房之后,就更应对在院患者病情作全面分析,综合考虑,以作出正确处理。这廉洁涉及到内科、外科、骨科、妇科、急诊科等很多学科的知识,有时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针灸康复科医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需对各个学科都有所涉猎及了解,否则,我们就只是一个纯粹的针灸匠,而不是针灸师了。所以在未来的几年内,我科将利用业余时间,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科内资深医师、内针妇儿骨科的业务骨干为针科讲课。

2、注重科室之间的横向联系

针灸康复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它和各个临床科室、各个辅助科室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针灸康复科医生必须会看片子,会分析化验结果,会读各类报告,能够将各种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要和各临床科室加强沟通和联系。而且各临床科室存在很多潜在康复病人,这就要求我们发展多中心专科康复,根据医疗市场发展方向及康复医学科的实际情况,扩建康复治疗病种:如偏瘫康复、截瘫康复、心肺康复、脑瘫康复、骨折康复、颈腰椎病康复、言语康复中心等,那么科室之间的互相配合、互相学习尤显重要。因此,与院内各个科室建立定点定向联系,加强协作与沟通,是以后的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3、探索社区康复发展模式及管理模式,以我院相互扶持的社区康复发展为切入点,探索社区康复的发展及管理模式,实施多社区战略布点,抢占市场。探索区域合作模式:与各县级及区级医院合作,提供技术指导,安排人员进修及开展学习班,以我院康复医学科牵头,探索建立区域康复合作模式。

(四)、成立科研基地,开发出自己的特色制剂,并做好推广工作。我科现已开展鼻炎贴膏、骨痛膏、三黄膏等多种制剂,在未来的1年中,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研制出更多具有自身特色的中药制剂。

现我院所开展的传统“冬病夏治”有四十多年的历史,2008年开始膏药的进行技术改良,病人反映良好,在2009年“外用咳喘膏的临床应用”项目列为临海市科技计划,并于2012年底结题,2013年2月通过临海市科技局验收。期间完成论文三篇(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46例、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101例),总结一篇(咳喘膏三伏贴治疗慢性支气管炎202例)。7年来“咳喘膏”穴位贴敷除应用于“冬病夏治”外,亦于全年在辩证施治的基础上,治疗过敏性鼻炎、咳嗽变异型哮喘、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我们现已具备课题研究的相关条件,拥有主任中药师及主治中药师的膏药制作团队,具有丰富制作经验及所需的仪器设备,拥有丰富的“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理论知识与临证经验,可以满足本课题相关的“鼻炎贴膏”研制要求。“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我院的优势传统项目,在本地区久享盛名,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临海乃至台州都具有相当之影响力。对台州市中医院、温岭市中医院等市县医院相关科室亦进行了“膏药贴敷技术”的交流指导,并在本市各街道社区及乡镇卫生院推广应用该成果,成效明显。临海市有120万人口、整个台州市有580万人口,故相应需求很大,我们可以努力推广鼻炎贴膏的临床应用,并在扶持的社区医院做好膏药的宣传工作。

(五)做好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的申报

中医药继续教育是继承发展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举措,是中医药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医药继续教育应当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继承、增新、补充、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目前,世界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我国则面临更大压力,而人口老化带来的老年病亦日益增多,尤其是中风及中风后遗症更给社会与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影响人民群众工作与日常生活。针灸是治疗中风的重要方法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也发布文件确认中风是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在基层医院加强针灸疗法在中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和推广,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风”及“中风后遗症”之康复治疗效果,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临海市中医院级针灸科是台州市中医(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我科在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症”的过程中疗法独特,疗效显著,获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在临海乃至台州都具有相当之影响力。我们学科主攻方向是进一步提高“中风”及“中风后遗症”之治疗效果,减少致残率,提高病人康复水平。我科以在基层医院中加强针灸疗法在中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和推广为宗旨,邀请浙江省内各知名专家来我院作学术交流,进一步完善了“中风病科”,促使临海市康复医学中心发展更强大。

(六)确定优势病种,制定并实施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根据科室门诊及住院收治病种情况,确定至少2种及以上专科优势病种,并制定中医诊疗方案,组织实施。定期对中医诊疗方案进行分析、总结、修改,以逐渐提高临床疗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临床路径方案,制订针灸科至少2种及以上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并组织实施,以规范治疗流程,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七)开展专科诊疗技术,制订特色疗法操作规范。根据中医特色专科建设要求,至少再开展3种以上专科特色治疗技术,并制订特色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在科室内贯彻执行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八)做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在马向明名医工作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专科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规划。通过开展学术继承工作,继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中医药学术,培养造就一批热爱针灸工作、中医理论深厚、针灸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高层次针灸专业继承创新型人才。

(九)加大宣传力度

上一篇:面试中亮眼优秀的简历自我评价下一篇:致客户道歉信范例900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