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天真作文

2024-05-14

童年的天真作文(通用16篇)

篇1:童年的天真作文

那是一天下午,我来到了楼下,悠悠闲闲地走着,眯着眼睛,晒着温暖的太阳,走在平坦的路上,渐渐的,慢慢的,来到了一个泥沙堆旁。看见了你在独自乐呵呵地玩着沙子,捏着泥沙,还笑眯眯的。你当时8岁,我见你在玩泥沙,不禁笑起来。当时我真是傻。

我在一旁看着,笑着,傻忽忽地笑着。你,不理会,想着自己美好的“太阳”,捏着自己的一个个童真,太阳,刺眼着,我,傻笑着,你,专心着。

我终于停住了笑声,仞傻忽忽的看着,我呆了,你用自己的小手捏着一点点泥,用你自己的小手玩着一颗颗沙。样子呆板,机器人一般。但这样子在我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一直在想、想、想,想不明白……

那年我满8岁了,不知由于什么原因,怪怪的、莫名其妙的,竟然喜欢上了玩泥沙,我玩着,捏着,快乐无比,极象从前的你。我一玩便一发不可收拾,可能你也是这样,我也专心致志了,太阳和以前一样照着我,照着童年的天真……

玩着玩着,我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2岁。终于我不玩泥沙了,甚至开始讨厌了。现在的我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玩泥沙的小朋友了。我,长大了!

现在我读四年级了,早已厌倦了泥沙。我不仅不玩泥沙了,办家家,玩石子,这些我童年的最爱,我童年的宝贝,都已飞远了,不回来了,我不再玩这些幼稚的游戏了,我,懂事了、成熟了。

又过了半年,我终于地、彻底地明白了,那时的你8岁玩泥沙,依然那么专心,我,8岁时玩泥沙,依然那么忘我。那,是因为那童年的梦,童年那美好的梦。童年那纯真、那天真。那些回忆,多么美好……

这时我才醒悟了,童年以随着岁月流逝,已淡化在我心。

篇2:童年的天真作文

看着那一张张小巧玲珑的照片,望着那一幅幅动人的情景,我不禁心头一颤。那几天,我们玩得多么过瘾啊!现在,都没有那些时光了。我想着想着,思绪飘到了那儿……

在我5岁时,我隐隐约约记得,我曾经去过一个地方:京广海立方。那儿好美,好漂亮。尤其是海立方,湛蓝湛蓝的,犹如一大片海。海立方形象很逼真,又大又蓝,好像真的海一样。海立方最低点高3米,最高点高30米,顶设计成了波浪形,从天空上看,好似一串波浪。长度很长,从开头望不到结尾。宽足足有80米。算得上是“大海”了。

刚到京广海立方附近,就有一股股凉凉的空气朝我们扑来。我天真的问妈妈:“妈妈,有空调耶!”妈妈迷惑地望了望我,突然恍然大悟:“哦,冷气呀!那是‘天然空调’:海立方发出来的。海立方是不是很厉害呢?”我拍着小手,高兴的说:“好好玩耶!”

我挣脱开妈妈的手,跑进了海立方。“哇!!好大啊!!”大啊……啊……“咦?怎么有我的声音?”声音……音……“好神奇啊!!”奇啊……啊……我高兴地忘乎所以,念出一些无关的句子,都有回声。好玩极了。甚至,我连“老师大笨蛋”,“我不想学习”之类的句子都叫了出来。那时,天真的我,才不管自己的面子呢,只要好玩就行。

我玩了好久,直到妈妈将我不耐烦的拖走。

我们又来到了海立方里的“娱乐时间”,我发现,里面归类的很清楚,有儿童区,成人区,老年区,里面玩的数不胜数。我这个玩玩,那个玩玩,直到太阳在我们头顶上,我们才依依不舍的.退去。

弟弟嚷着要买爆米花,妈妈拗不过弟弟,只好答应了。他边嚼着爆米花,边说着笑着往前走。我羡慕死了!

我们来到吴欣广场。那儿好大好大,地面超光滑,妈妈把弟弟的“衰”样子给咔嚓了下来。我和几个妹妹各买了一个风扇帽,我是枫红的,三妹是朱红的,二妹是天蓝的,我们一起照了一张“风扇相”!

走着走着,我们发现了一处花团锦簇的地方,弟弟忍不住,拉着妈妈照了一张pretty的,colourful的photo。相片里,弟弟神采奕奕,高兴极了。

弟弟跳来跳去,不小心,将爆米花撒了一地。他大哭起来。我连忙跑上去,将自己采的一朵花送给了雨航。雨航立刻破涕为笑。妈妈趁机给他照了一张相。相上的他超自然,两颗大大的门牙显得异常突出,好看极了。

我们在一个又一个地方玩了好久,拍了好多张好多张照片,待我们到海立方vip专属娱乐区时,已是太阳西下。不过,我们并不在乎时间的流逝,进去玩了个痛痛快快。有我和弟弟妹妹们照的姐妹相;也有我玩摩天轮时的开心相;还有我参加鹦鹉会时的动物相。除此之外,有玩直升火箭时的惊叫相;有参观亚洲象的招呼相;还有外婆抱着我看长颈鹿的全家相。

篇3:童年的天真作文

“如果我们吞掉了南北极的最后一块冰”,这不必想象,冰川已在融化;“如果我们捕完了海洋里的最后一条鱼”,这也不必想象,许多物种正在消失;“如果我们喝干了最后一条小河里的最后一滴干净水”,这更不必想象,水资源正在日益枯竭……

如果地球就这样被我们一口一口吃掉……

即使不识字的孩子也看得懂这本书:从那些掉到海里的企鹅和北极熊无助的眼神里;从那些鱼儿逃脱不掉被网住的命运里;从没有水的水龙头、枯死的树、耷拉着脑袋的花、干渴的小猫和孩子惊恐的大眼睛里;从光秃秃的树桩、穿戴动物皮毛的人、满街拥挤的汽车和人们对呼吸新鲜空气的渴望中——哪怕你是名人也一样渴望;从人们只剩下了钱和金子的无奈——既不能吃喝、也不能呼吸的钱和金子。即使孩子也会为这样的未来而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这本书就这么被孩子翻来翻去地看,如果地球被我们吃掉了,看着盘子里的地球,孩子睁大了眼睛,显然是被震撼了。孩子是害怕还是沉思?反正绝不是兴高采烈。让天真烂漫的童年害怕和沉思是应该的,因为明天是他们的,他们有权知道明天,他们有责任保卫明天。孩子是美好未来的希望,“除非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某一个洞里还藏着一个小孩……”,这是一个孕育希望的小孩,这是一个让地球充满生机的小孩,这是一个让许多小孩喜欢和愿意做的小孩。

其实,读到这里我在想,当人类还是小孩的时候,对大自然是敬畏、爱护的;当人类还是小孩的时候,是不贪婪、不多占的;当人类还是小孩的时候,人类与宇宙万物是和谐相处的。虽然人类长大了,强大了,愚蠢到疯狂掠夺大自然了,但孩子们还如人类小时候一样善良、仁爱和充满大智慧。他们爱着世间万物,他们守候着美好的明天。

听听孩子们的话吧!

——如果我们吞掉南北极最后一块冰……北极熊该热得脱掉熊皮大衣,企鹅该戴太阳镜以适应炎热了。听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会被淹掉。

——如果我们喝掉最后一滴干净的水……想想小区停水的日子就苦不堪言,很欣赏一句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

——如果我们砍掉了最后一棵树……森林可是地球之肺。如果我们没有了肺,还能呼吸吗?还能活着吗?

——如果我们卖掉了最后几口新鲜的空气……到处充满了咳嗽声,地球也该感冒发烧得肺结核了,我们会气绝而亡。

——我们太迷恋钱了,地球没了,生命没了,钱也就没有任何用处了

——我们应该由贪婪的掠夺者变成希望的扶植者,像最后那个小孩,给地球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前程。

......

今天,我们让孩子读到这本书,让天真烂漫的童年思考明天。明天,那些可怕的“如果”就难以变成现实,因为更多的孩子会成长为地球的守护者,希望的播种人。

篇4:天真活泼的童年

快乐童年 解传江 摄

孩子们笑着跑着、四处散开,充满运动感;孩子们近大远小、前重后轻,形成强烈的距离感;人物不完整的开放式构图,将画里画外的人融合在一起,共同进入这个欢乐的空间。作者采用纪实手法,较好地抓拍到这个快乐瞬间。很可惜的是,作为最主要的表现对象——小男孩脸上光效太差,形成了阴阳脸,主要部位还是在暗区,清晰度也不好(可用超焦距控制),这些都破坏了人物形象。这时只要用闪光灯对男孩正面背光处补光并控制好焦点,画面就会精彩十分。

人前背后 范文成 摄

作品抓取的是儿童生活中的一个场面,有情节有动作也有主次的区别,背景的虚化也很合适,显示出作者有一定的构图组织能力。但画面有点呆板,且在用光上也很平淡,使整个照片不吸引人。另外,作品的标题不好,寓含贬义,换作“悄悄话”可能合适一些。

觅 马湘麒 摄

典型的民族服饰,强烈紫外线照射下的紫红脸蛋,向我们说明这是地处高原的一个少数民族儿童。用光、色彩都不错,加上合适的曝光控制,使相关的一些细节得到真实的再现。从标题来看,作者是想叙述孩子的某种状态,整体看“寻觅”的效果有一点但不明显,因为缺乏鲜明的表情和相应的动作,取景构图也很随意。生活中有许多瞬间,只有抓住最典型的瞬间才能出彩。

春妞 刘 新 摄

画面上是小姑娘的一组动作:表情丰富,服饰统一,布局上利用立卧蹲靠姿势的变化来安排,加上戏剧化的肢体动作使每个人物各有特点,但在表现童真这个中心点上又十分统一,作品内涵让观众明明白白。要说不足的地方,首先叫人感到不太好的是浓艳的大红背景,虽然说“红配绿颜色足”,可是背景色彩太浓艳后,有损主体人物的表现。如果利用好摄影棚里灯光布景的变化,减弱背景色饱和度或者增加背景亮度,画面会更明快清纯。其次构图不太好,左边和上边显得有点挤,这在前期拍摄时调整机位构图就可以改善,现在将画面下边剪裁一点也会好些。

雪莲花 常国宣 摄

这是一个天山脚下的哈萨克族小姑娘:纯真的眼神,甜美的笑容,漂亮的头饰,幸福的期盼,真是一朵美丽的雪莲花。拍摄技术很到位,构图安排也很考究,使画面和谐好看。美中不足的是小姑娘脸上暗部的一溜光斑,虽然不太抢眼,但仔细欣赏时就不能接受了。其实这不难解决,拍摄中可以想法避开,后期制作时也可利用数码技术处理掉。

光与影 朱晓光 摄

篇5:天真无邪的童年趣事

无忧无虑的童年,已渐渐随着时光飞逝了。尽管我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却常常想起童年那五彩缤纷的时光,那有趣的童年,令我流连忘返……

想起小时候的那些事,我都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可最好笑的.还是那次——“种”糖果。

那次,我去外婆家过暑假。在外婆家,我无意中听到外婆和舅舅在谈庄稼的事。外婆眉开眼笑地对舅舅说:“今年庄稼收成真好,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呀!真不错。”舅舅也笑着说。他们说的话,被我一字不漏地听了去,此时的我正抓着一把糖果,我想:如果真像外婆说的那样,种什么得什么,那我种一大把糖,那我不是有一片糖果树林吗?那我就有好多糖果可吃了。嘻嘻!想到这里,我的口水直流三千尺,可光说有什么用,我马上行动起来。

我偷偷的拿了外婆一把小铁锹,捉起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为了不引人注目,我跑到外婆家的后院里,选了一块地,用铁锹挖开一个个小洞,然后把一颗颗糖果剥开糖纸按顺序地撒进洞里。最后,把一个个小洞用土填好。种了种子,就需要浇水,我看见奶奶种菜都这样做。我静悄悄跑到小河边用杯子装了一大杯的水,急急忙忙地跑回后院里去,给每一棵“糖果幼苗”都浇了点水。可没想到,我的全部举动,都被妈妈给看到了。

妈妈疑惑着,一边静悄悄走进后院。我正在全神贯注的照顾“幼苗”,一点也没注意到身后的妈妈。妈妈看了一会儿,奇怪地问我:“女儿啊,你在干什么啊?”妈妈一说话,吓我一跳。“干什么啊,妈妈?”我连忙护住我的“幼苗”说。在妈妈的严刑逼供下,我招了所有的事。“傻孩子,外婆种的是真种子,而且糖果不是种子,不可以用来种的。”妈妈听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听了这话,我沮丧极了,原本我还想拥有一片真正的“糖果树林”。

篇6:天真的弟弟作文

我的弟弟,一双小小的眼睛,一个大大的嘴巴,一身脏脏的衣服,这就是我的弟弟,没想到吧,脏脏的衣服,正好照应了我天真的弟弟。

那是一个清香袅袅的早晨,还没有睡醒的我,被他叫醒了,唉!真是“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今天可是周末,我还不想这么早起来呢。”我无奈的说。弟弟却只用行动来告诉我:和我一起玩呗,今天天气很好,我可不想浪费这美好的一天。我不起来,他就一直摇啊摇,最后,我被打败了,只好起来和他玩。

每次和我弟弟玩的时候,他都很开心,因为我喜欢挠他,就算我不挠他,他也会开怀大笑,即使我假装挠他,他也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哈哈大笑。

还有一次,我正在玩手机,我弟弟走过来,看那眼神,是想和我一起玩的样子,我仔细想了想:虽然我只有30分钟的时间可以玩手机,但我可不想让我的弟弟失望啊。就这样我们两个就一起玩手机。我弟弟看着手机的`时候,我喝了口水,就喝一口水的时间,弟弟的举动真的让我开怀大笑,没想到,我的弟弟竟然不是想和我一起玩手机,而是把手机当成了食物,唉!真是个贪吃的弟弟。哈哈,我在想起那件事,顿时觉得我的弟弟真是太天真了。

篇7:天真可爱的小狗作文

它长着两只眼睛,眼睛里的小珠子仿佛钻石般闪着亮光。一只耳朵是白色的,而另一只耳朵是黑色的,这只耳朵的颜色与下面左眼的颜色形成了一个椭圆形。它的嗅觉很灵敏,就算是一小粒米饭,也能闻到。它的嘴巴很馋,吃了以后,没过一会儿它又要吃。这只小狗全身长着白色的毛,毛上面有着黑色的小斑点。

小狗的毛你可别小看了,它们的用处可大了:睡觉时可以保暖,洗澡时以把身上的水打掉。

它的尾巴特别有趣。吃东西时,尾巴就会摇来摇去,仿佛在对人说走开,我还在吃东西呢;找食物吃得时候,尾巴也会摇动。

小狗喜欢吃肉或肉汤配成的饭。每当我把装满饭的饭盒摆在它面前时,它就冲上来,像一头凶猛的老虎,吃得非常快,没过多久,它就已经吃完了。它的食量很大。小狗的四肢很细,可是身体却非常强壮。

篇8:找回人类的天真

当然, 我这里的“天真”所指的, 恰如我们祖先在遥望着闪烁的星星, 脸上露出孩童般的痴迷, 想去追究这个宇宙的秘密;它也指人类的天真, 是我们祖先对大自然的一种谦卑和敬畏;它还是祖先们对大自然的有限索取, 仅限于满足自己的生存, 而没有其他非分的贪欲;它也是指祖先们每时每刻总是扶老携幼, 共赴生活的这样一种本分。

不得不承认, 其实我们已经丢失了许多人类的天真。我们一定要设法把它找回来, 至少能够部分地找回来。为什么?因为人类的天真是追求真理的动力。你受了更多的教育, 并不表明你就应该变得似乎高深莫测, 其实此刻你更应该恢复人类的天真。因为只有天真的人, 才会无穷无尽地去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基本道理, 去探究关于自然、关于社会的造化。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说过:“研究的动力必然不是来自哲学问题, 而是来自事情的本身”。因此, 教育所要造就的不是貌似高深莫测的人, 而是有着苏格拉底般天真的人——他明明可以活着, 但是为了他心中的学问, 为了人类的天真, 可以去赴死。我们也要造就阿基米德般的天真, 即使当士兵拿长枪对着他的时候, 他仍然说, 请你不要把我在地上画的圆给踩坏了。我们也需要爱因斯坦、黑格尔、老子、孔子, 包括像顾准这类学问家们的天真。他们的天真不是因为无知, 这些人都知之甚多, 不仅知道得多, 而且非常通达。他们的天真当然也不是愚蠢, 更不是愚昧, 只不过是他们不在乎, 或者不谙于世故。他们常常看起来冒着傻气, 但这恰恰是一种真诚和没有经过任何人工修饰的原始的纯真。有时候, 他们在现实的社会中, 看起来非常羸弱, 但他们却拥有伟大的、理性的和道德的力量。

但凡大学问家, 他们都有这样一种天真。而那些老于世故的、所谓“成熟”的人, 对那种冒着傻气的人的天真似乎都不屑一顾, 这些“成熟人”看似左右逢源, 但他们只会随波逐流, 他们没有必要去探索任何东西。他们永远认为只要存在就一定合理, 而合理的东西似乎就没有必要去追究, 要做的只是去逢迎而不必去改变;一切只需要适应, 而不必坚持;一切只需以个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 而不必去顾忌道德。这种老于世故的成熟人, 实际上失去的就是那种我说到的人类本来应该有的天真。

人类的天真是谦虚, 也是纯真。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教育, 你们无疑有了相当精深的专业知识。然而, 现代知识生产体制把专业分得细而又细, 使得知识分子成为非常狭窄学科的专家。因此我们必须谦虚地认识到, 专业知识只是你最原初的出发点。不少人在专业领域内堪称一流, 甚至是世界一流, 但是只要跨出自己的专业知识领域半步, 就会变得相当无知。

如果我们只将自己局限于某一专业知识领域, 那么只能是这个专业领域中具有知性的人。因此知识分子如果要在专业以外的领域指手画脚, 甚至以民众的代言人自居, 或者自以为自己是个启蒙者, 那么我觉得这是一种不自量力。有些人还会更加偏执, 以为自己是专家, 他说的东西别人就一定要照办, 这些人显然缺乏最基本的自知之明。因为他们丧失了人类基本的天真, 所以显得高傲。所谓的人类天真, 也是对复杂的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谦卑, 一种谨慎, 更是对人类生命的一种根本的尊重。

失去了这种人类的天真, 知识的积累会让你变得——至少使某些人变得——更加狂妄, 貌似豪气冲天, 天天叫着要改天换地, 似乎可以无所不能, 无所不为。但, 我们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他们只会犯下难以挽回或者根本就不可能挽回的错误, 反而贻害人类。

人类的天真也是道德的纯真。现代知识的生产体制已经使知识、价值以及道德发生了分离, 而且这种分离在渐行渐远。但是在现实中知识分子既是知性的存在, 同时也更应该是德性的存在。作为知性存在的知识分子, 他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分工, 他能够用其所学的专业知识来服务人类、服务社会。然而作为德性存在的知识分子, 则是一个精神性的群体, 不在乎你是哪个专业, 不在乎你是哪个职业。作为德性的存在, 他们就必须具备道德上的良知, 拥有公共的关怀。德性也包含了对自然和社会的谦卑, 尤其是对生命的尊重。任何一门应用型的知识都是一把双刃剑, 你可以用它服务于人类, 但是你也可以用它贻害人类, 乃至毁灭人类。如果掌握专门知识的人只是一个知性存在的知识分子, 那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危险。因此越是受过高等教育, 越是掌握专门知识的人, 越要具备健全的人格, 越要成为一种德性的存在。

但是常常让我感到困惑的是, 表面上看来, 受过更多的教育的人应该能够更加自主地对自己, 包括对人类、对社会进行反省, 他的反省能力应该比受过比较少教育的人更强。但是, 严酷的现实告诉我们, 事实似乎并不尽然。比如某些人他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不错的建树, 但是在道德领域却是那么令人汗颜。

因此, 知识的堆积和堆垒, 似乎也能使人变得世故, 甚至变得狡诈, 变得趾高气扬, 总觉得国家、社会、家庭乃至所有人都是亏欠于他, 总觉得自己的人生欠缺还是太多太多, 要去不断满足。我认为诸如此类问题的产生, 恰恰是因为他们丢失了人类应该有的、应该保持的那份天真。失掉了人类的这份天真, 知识就很容易被误用, 就会变得残忍。难怪刘瑜女士曾经有过一句话, 她说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 而恰恰是要恢复人类的天真。

篇9:还孩子一个天真烂漫的童年

刘万里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

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为他制定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

为了培养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上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

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高考终于来临,父母请了假,陪着孩子去考场。

高考成绩出来了,孩子考得非常好,是全省的高考状元。

记者闻讯后涌进了他的家。面对记者的提问,孩子不知道说啥。孩子的母亲化解了尴尬的场面:“孩子这几天累了,有啥问题就问我吧,我是他的代言人。”

很快,孩子收到了北京某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孩子拿着通知书傻笑了半天,然后就坐在那儿发呆。

母亲说:“我带你出去玩。”

“没意思。”

母亲又说:“那你在家看电视。”

“没意思。”

母亲说:“那就玩游戏。”

孩子说:“没意思。”

无论母亲问啥,孩子总是三个字——没意思。后来,孩子整天坐在那里发呆。母亲问他话,他就呆呆地望着母亲一言不发。

连续几天孩子都是这样,母亲想是不是孩子身体不舒服,就带孩子去医院,一检查啥都正常。

母亲偷偷咨询了几位教育专家和心理医生,他们说孩子可能得了考试综合征,只有考试才能提起他的精神。就像一个战士,没仗可打,他的内心就很寂寞。

回家后,母亲说:“你今天想吃啥?我给你做。”

孩子木然地望着母亲无语。

母亲又重复了一遍,孩子依然木然地望着母亲。

母亲毕竟是个教师,她用笔在纸上写道:你今天想吃啥?

A.包子 B.米饭 C.面条 D.稀饭。

孩子接过纸条,突然来了精神,双目炯炯有神,他在“B、米饭”后边打了一个“√”。

母亲非常高兴,看来孩子一切正常,她又在纸上写道:你今天心情如何?

A.好 B.非常好 C.一般 D.糟糕。

孩子高兴地在“C.一般”后边打了一个“√”。

吃完饭后,孩子坐在房间发呆。母亲见时间不早了,就说:“孩子,睡觉去吧。”孩子木然地望着母亲,好像根本没听见母亲说啥。

母亲在纸上写道:你现在的任务是:

A.睡觉 B.不得不睡觉

C.一定睡觉 D.还是睡觉。

孩子陷入沉思,最后笑了笑,在“A.睡觉”的后面打了个“√”,然后就乖乖地睡觉去了。

开学报到的日子快到了,母亲开始给孩子准备行李,她突然想到孩子长这么大,从没做过家务,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从没跟陌生人打过交道,这该如何是好?

母亲失眠了。第二天,孩子把房间翻得很乱,把床都掀了起来。母亲问:“孩子,你在找啥?”母亲见孩子没反应,立即在纸上写道:“论述题:你在找啥?”

孩子在纸上写道:“我做了一个梦,他们都在找童年,我不知道童年是啥东西,我醒来后就找童年……”

母亲眼里有泪,她转身悄悄地擦了擦。

【赏析】

这篇小小说让人读后不禁心生沉重之感。作者欲抑先扬,起笔处铺陈“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在父母的苦心规划下,他的生活一帆风顺,“高考成绩出来了,孩子考得非常好,是全省的高考状元”。但这种为很多人所羡慕的成功,却是以牺牲孩子童年的快乐为代价换来的,还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面对记者的提问,孩子不知道说啥”,“孩子长这么大,从没做过家务,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从没跟陌生人打过交道”。甚至在生活中,他唯有在面对考试时才能提起精神——“孩子接过纸条,突然来了精神,双目炯炯有神,他在‘B.米饭’后边打了一个‘√’”;“孩子陷入沉思,最后笑了笑,在‘A.睡觉’的后面打了个‘√’,然后就乖乖地睡觉去了”,其余的时间则“木然”“一言不发”“整天坐在那里发呆”。小说以孩子诉说在梦中寻找童年和母亲流下悔恨的泪水作结,启发我们去思考这一与教育、成长有关的问题。童年是美好的,更是一去不复返的,如何避免应试教育剥夺孩子童年的悲剧再度上演,确实应引起全社会热切的关注、深沉的反思和积极的探讨。

从写法上看,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拘泥于真实的生活,而是对生活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提炼,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和幽默讽刺的笔调,反映了令人担忧的社会现实。颇具荒诞、滑稽意味的故事,让人唏嘘,使人满腹酸楚,更催人自省。此外,文中“孩子拿着通知书傻笑了半天,然后就坐在那儿发呆”等语句,颇具意蕴,耐人寻味。

篇10:天真可爱的小猫作文

小猫的脑袋圆圆的,头顶竖着一对尖尖的小耳朵,一双灵活透亮的大眼睛像一对大玻璃球,溢出一股灵气,漆黑如夜的瞳仁还会变:早晨,像枣核,中午就成了针般的细线,夜里,就像两颗闪光的宝石,发出幽幽的光。小猫三角形的鼻子下有一张人字形的嘴,两旁还有许多白胡须,一扇一扇,挺神气。

白天,小猫总是懒洋洋的,样子可爱至极。松散的眼神眨着。茸茸的脚垫向前一搭,夸张地伸了个懒腰,眯着的眼睛会一下子透出灵光。如端庄的绅士步出门外,只见皮毛微微一颤,小爪子轻踮墙壁,便爬上了高处,再抬起眼来便寻找不到了……

别看它们平时一副小懒虫的模样,抓起老鼠来可谓尽职尽守,动作麻利,似闪电,如利箭,总是瞪着葡萄般大的眼睛宁在鼠洞边静静等待,一有目标出现,小猫便会迅速扑去捉住美餐一顿。

篇11:天真可爱的小猫作文

我家的小猫名叫咪咪,它今年1岁半了,有一身雪白的毛,尾巴上有黑黑的斑点,还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它总是用它的舌头来舔我的手,显得可爱极了。

咪咪刚到我家来的时候很害羞,总是不吃东西,每天都是躺在一个角落里,后来我很着急,就每天一放学回家就给咪咪最喜欢吃的小鱼干给咪咪吃,后来咪咪就把我给它吃的小鱼干全部吃完了,慢慢的我就和咪咪成为了好朋友,它每天在桌子上转来转去,我就给咪咪小鱼干吃,咪咪就笑了起来。

有一次我生病了很没精神,咪咪就围着我转来转去,还在叫喵喵好像在说:小主人,你怎么了?我就说:咪咪别担心,再过两天我的病就好了,我又可以和你玩捉迷藏的游戏了。

篇12:天真可爱的弟弟作文

每当我读书回来,他总是第一个去迎接,口里还不停地喊着:“姐姐,姐姐回来喽!”我总是把他楼在怀里,朝他红扑扑的脸亲好几下。因为他有一张甜嘴,所以我姐姐和奶奶都非常喜欢他,奶奶整天抱着他不放,有的时候对我理也不理。那时候我心里总会感到生气,但不会发怒,因为我明白,谁都会喜欢一个嘴甜而天真可爱的小孩。

有时我觉得弟弟比其他小孩聪明些。他在奶奶面前表现得非常好,但在我面前却是一个“大坏蛋”。他动不动就撕我的本子,我十分恼火,但我不像别人一样打他或骂他,我是用“怪脸”吓唬他。我弟弟是个很胆小的人,他做任何坏事或不听话时,我就立刻戴上我制作的面具来吓唬他,所以他根本无法在我面前“称王称霸”。但有时他也很乖,像我奶奶头疼时,他一点也不闹,自己躲在大厅里玩球;当姐姐学习有困难时,他就搞个笑话,逗我姐姐笑。

篇13:天真可爱的弟弟作文

接下来,我将把他介绍给你。

他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不管多远,他都能看见食物。他还有一张美味的嘴。只要他看到你吃东西,你就不想吃剩下的。他也有一个小鼻子,但是很敏感。即使食物在门外,他也能闻到。他还有两只听力很强的耳朵。他睡着了,当他听到你走路的声音时会哭着醒来。

有一次,他想拿走我的玩具,但我不想玩它,因为它是我最喜欢的玩具,所以我把玩具放在桌子上,我想:他不应该拿着它。结果,他把爷爷的手拉到桌子上,他成功了。

每次我手里有好东西,他都不能做,除非他想要。如果他不给我,他会逮捕你,让你浑身是伤,痛苦不堪。

篇14:天真可爱的弟弟作文

我有一个可爱的弟弟,名叫森森。他个头很小,浑身上下像豆腐一样软软嫩嫩的。我总想抱抱他,可妈妈说我还小,不能抱他,但是可以帮妈妈一起照顾他。他吃奶的时候,我就拿着小手绢帮他擦嘴巴;他洗澡的时候,我就给他洗小手小脚;他哭的时候,我就唱歌给他听。妈妈常常夸我是好帮手,我特别自豪。

虽然我很喜欢小弟弟,但有时候也会生他的气,因为我发现爸爸妈妈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了。妈妈说弟弟都是她心爱的宝贝,我要学会和弟弟一起分享快乐。我想妈妈说的对,我们是一家人,弟弟还小,我要好好照顾他!等弟弟长大了,我要带他去我最喜欢的北京海洋馆看海豚表演,和他一起去“比如世界”体验各式各样的职业游戏,还要教育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真希望弟弟能快快长大,我还想当他的小老师呢!

篇15:天真可爱的弟弟作文

他很有想象力。让我告诉你其中一个。

有一天中午,家里人正在吃午饭,只有弟弟还在玩自己的。他跑到卫生间,拿着一卷卫生纸跑出来,打开纸卷铺在地上,说是一条长河,搬了一张新板凳放在健康合同上,把磁棒放在红色上面。我有点不解。我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他刚要说话,他妈妈递给他一只煮熟的虾吃,他弟弟接过来,他没有吃。他把虾放在卫生纸上,一本正经地说:“嘘,别出声,我在钓虾。你要是出声,就把虾吓跑了!”我全家都被我哥哥逗乐了。有的仰头大笑,有的拍手大笑,有的捂着肚子笑。你看,我弟弟是不是很有趣?

篇16:天真可爱的弟弟作文

我的好朋友有个弟弟,那弟弟既可爱,又懂事,可讨人喜欢了!

弟弟有着一个圆嘟嘟的小脸;小脸上还长着一对水汪汪的大眼睛,就像黑葡萄似的;他还有一个十分灵光的鼻子呢!就算再远的地方发出香味,他也闻得到,还会指着那里说:“好香!好香!”对了!他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巴呢!说出的话有时能让人哈哈大笑,有时又能让人泪奔不止。当然,他那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对大耳朵了,阿姨经常对大家说:“大耳朵有福呢!”弟弟十分懂事。记得有一次,我去好朋友家玩,当时,她正在帮阿姨搞卫生,我见了,怪不好意思的,便也加入了。过了一会儿,从我耳边传来一个幼嫩的声音:“姐姐,姐姐!我来!”我回头一看,竟然是弟弟,见他那认真的情神,我也只好点了点头。嘿!你可别看他年纪小,干起活来可像样了:一会儿扫客厅,一会儿又扫房间。他扫的可认真了,有时还会哼着歌呢!你要是见了,一定会哭笑不得的。

怎么样?这个弟弟可爱吗?懂事吗?

上一篇:六年级班级文化建设方案下一篇:2008年安监局副局长述职述廉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