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支玉恒老师《太阳》体会

2024-04-28

听支玉恒老师《太阳》体会(共4篇)

篇1:听支玉恒老师《太阳》体会

听支玉恒老师《太阳》体会

莱西市滨河小学

张磊

听了支玉恒老师《太阳》一课,觉得支老师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一、《太阳》一课,文字生动、优美,描写形象、具体,支老师主要是以读代讲,寓读于讲,在读上创新,增加了学生朗读课文的机会,学生在朗读中独立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规律,促进了自身思维的发展。

二、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打破课文的顺序教学。

支老师这节课,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法进行教学。而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问学生:“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在学生交流后,按学生的交流情况,将整篇课文分成两大部份,并冠以两个中队的名称。由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学生学得认真,兴趣盎然。

三、主要运用了逻辑引读的方法

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师生对读或几引读,引读学生在朗读中领悟文章思路,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文字,读清了小兴安岭的四季美,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语言感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讲读课文中,老师加强了朗读指导。如朗读“太阳大”这一部分,着重指导学生用加重的语调,读出地球与太阳的比较,突出太阳之大。读“太阳热”这一部分,朗读时读出害怕的感觉,以表现太阳的确是十分的热。

四、注重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如在讲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时,引导学生用换词的方法比较,让学生说说书上用的词语好在哪里,如把“抽出”换成“长出”,把“封”换成“盖”,从比较中,体会到课文用词的确切。

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课文最后一句话应该写在那儿,怎样写这个问题在讲读时,支老师尊重学生的意见,再学生相持不下 而又不愿意让教师讲的时候,实施的引导学生存疑,并通过用“如果---就”造句的方式是学生认识到问题的正确答案。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篇2:听支玉恒老师《太阳》体会

上星期有幸听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的课,他身着朴素灰色甲克衫,却显得是那么的容光焕发、精神抖擞,我不敢相信他竟是一位七十二岁高龄的老人。当时,我内心除了敬佩、激动之外,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支老师对教育的执著,更感动于老师在七十二岁高龄亲自为我们上展示课。

大师的亲自执教,我得益不少。他没用任何辅助教具,节节课都体现了一种质朴的美,那么的简单、轻松、愉快,真是“大道无痕”!大师的课给我留下了几点深刻的印象:

一、“简单”的谈话式开课

开课时,支老师看到同学们正襟危坐在舞台上,亲切地说:“同学们真精神。”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回答:“老师真精神.”极其平凡的话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少了老师的威严,多了长辈的关怀;接下来,支老师又问:“同学们真可爱。”孩子们也顺着说:“老师真可爱。”顿时,台上台下的老师和孩子都笑了起来。支老师与孩子们看似简单的对话,其实他在有意地训练学生将听、想、说有机统一起来,训练他们在具体语言环境里要把词用准确。

二、质朴的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其图、文、声、色、动画等特有的优势轰轰烈烈地走进语文课堂,但是,当我看到支老师所授的与之有着鲜明对比的课后,我不禁赞叹,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竟能演绎出如此美轮美奂的课来。就拿《晏子使楚》来说吧!整整一堂课,就是以学生的读为主,支老师让学生用心去体验,读出不同的滋味。现在的课堂大量出现一种现象,把大片大片的鱼断货一句一句的重点语句打在屏幕上,让学生读。久而久之,学生连翻书页都不熟练了。课堂上让学生读书,勾画重点语句的练习,也由课件直接打出了。不知损失了学生多少练习的机会。当然,现代科技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方便,但我们并不应该为了使用而使用,使现代科技不适当地变成不利教学的因素。

三、实实在在的读写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时下有的语文课,为了体现人文性、开放性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内容庞杂,形式令人眼花缭乱,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忽视了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语文效率、质量的减损。而支老师的授课无疑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将语文的工具性落在了实处。

听支玉恒老师授课有感

——记沈阳外出学习

前进小学

篇3:读《支玉恒老师教语文》有感

诺江二小

邵清华

我当时看这本书时,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完成的,当时手上没有带笔,看到精彩的地方,我就把它折起来,想等回过头来再做做笔记,写点感悟什么的。结果我发现,一本书看下来我的这本书都鼓起来了,快有一本字典厚了,我竟然折了有40多页,理论的、实战的,在我脑海里一大堆,竟无从谈起。于是我就想起了支玉恒老师说的一个方法,“讲一篇课文,我便非常认真地读一遍,然后把书扣过来。我想,就读这一遍,这篇课文哪些地方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只读一遍就能留下印象的,一定是书中的精华。”于是我便静下心来细心地回味,整本书就告诉我6个字“勤奋、乐观、创新”,我发现这正是支老师励志人生的写照。

40岁才开始教语文,几年的时间里,一个比我们还要草根的老人家,他对语文教学达到了一鸣惊人的程度,不得不让人佩服。真的像永正老师所说:支老师有“五怪”。一怪:他只有初中学历,但文学功底深厚,出口成章;二怪:他不是科班出身,但他语文教学的造诣,大家众口一词,有口皆碑;三怪:支老师从没有进行过专业培训,但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匠心独具;四怪:支老师经常频繁地被邀讲课,而且年及古稀,但思维敏捷,思想深邃,但对教育教学形势、对教学改革十分敏感,他哪里来的时间设计这么多的课程,这使很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五怪:支老师不会上网,不认得英语字母,却可以用三个晚上突击掌握汉语拼音,这种反差,怪不怪?

读完这本书后,仔细想想,我发现支老师之所以取得这些意想不到的成果,究其原因,除去他具有一定的天赋之外,最重要的是他的勤奋。为了练好字,他整整花了三四年时间练写小楷毛笔字;为了练好朗读,他对着录音机自读自录,录了再听,听了再改,改了再录;为了掌握拼音,他拜其他老师为师;为了学他人之长,他听了无数老师的课;为了上好课,他每节课后都要做课后笔记,写下心得或教训;为了多读多学,他的个人购书能够开办一个小阅览室。他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绝不在同一个地方讲同一节课。因此,他的课就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地出现新的精彩。因此,勤奋是致使支老师成为“怪才”的第一位的原因。其次,在他身上,我看到了他的乐观和自信。我不认为他是天才,相反,我倒认为他身上有很都条裂缝,他只是善于利用了自己身上的特点而已。(我的一点谬论)学历不高,使他在语文课上尽量口语化,不需要咬文嚼字,更能站在一个学生的姿态去思考问题;教体育出身的他,更能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去看待语文教学,再说教体育的身体素质好,思维活跃呀!不会上网更好,拿一支粉笔就够了,走进课堂引领学生研读文字,仔细揣摩语言文字的运用,始终以读为本,读出情,读出义,读出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读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读出了情感,读出了价值观,就此创立了以读代讲的课堂。再说年纪大点也有好处,有成熟感,回家不用带小孩,能够真正静下心来钻研教学,不像我这么浮躁;不是科班出身算得了什么?穷嘛,穷则思变,置之死地而后生,就像当年的项羽一样,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篇4:听支玉恒老师《太阳》体会

——观支玉恒老师执教《地震中的父与子》有感

于临沂九中参加了全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讨会,有幸观摩了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感慨颇多,现总结如下:

一、备课之时,教师备了什么?

备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现在无从得知支老师在短短的时间里备了什么,但是我们是否可以从课堂教学活动中揣测他“没备什么”?又“备了什么?”支老师“没备‘现代化的武器’”。可能这是像他们这样老师的“弱点”,不会用“现代化的武器”;也可能是他们不屑于用“现代化的武器”。总之,支老师手中没有“神奇的指挥棒”,这可能让部分年轻老师准备在课后拷课件的愿望重重地落空了。支老师“没备‘自己华丽的语言’”。可能他那时的学历太低了,不是本科或者硕士之类的证书,写不出洋洋洒洒的词句;也可能他觉得说起来太麻烦了,或许,觉得自己老矣,不用像年轻教师那样给听课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可能让部分老师觉得有些许的失落。支老师“没备‘详细的教案’”。青蓝小学陪伴支老师,照顾他在杭日常生活的老师说,没看到支老师的教案,从他拿到教科书起,没看他写过什么字。大家也都看到,备课的时间,从现场教师选定执教内容后,支老师上午居然坐在会场听课,后来说是中午休息一下,再看看课文。谁知道他的教案在哪里?当然,支老师“没备”的很多,我们不能一一穷尽。那么,他总该要“备”些什么吧,他“备了什么”?支老师“备了学生”。每一位老师都会说,备课要备教材,要备学生,但支老师的“备学生是丰富而具体的”。学生,在支老师的眼中是“实实在在的个体”,而不是“概念化的集团人”。课堂上,支老师举重若轻,游刃有余,他能始终围绕着学生在行进。“有没有到现在没读过的同学?有没有没发过言的同学?”他深怕漏了那么一些学生,他不敢漏了他们,他要以此方式来提醒同学,提醒自己。支老师“备了教材”。《地震中的父与子》也可算是新课改后颇受老师青睐的文章,课堂教学公开展示着众多。最初,有教者把文章主旨定位于“父”,教师极尽所能渲染“父爱”之伟大,音乐响起,言语激越,让听者感动不已;后又有人定位于“父”与“子”的伟大,两相互衬,让人觉得耳目一新;支老师好像没有过多的阐释,而是通过让学生讨论课题,使学生感悟到“信念的力量”,这样的解读,对学生的学习或者今后的生活而言,是不是更有深层的意义?支老师“备了教法”。有听课者问

我:“支老师这节课好像没有主问题?只是让学生不停地读呀读。”可能我们习惯于让学生围绕着老师的“主问题”,不断地挖呀,刨呀,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聚焦于所谓的“深度”,演绎于所谓的“感动”,好像唯有如此,才会彰显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是多么的“高明”。支老师却是“没有问题的问题”设计,他的教学设计全基于学生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杂而乱”,因此,支老师的教学也“杂而乱”而起来。

二、课堂之中,学生学了什么?

《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样的课文,似乎不配上音乐,不展示让人心跳加快的语言,不把听课者感动得心潮起伏,就不算是好课。尤其是今年四川发生了大地震,按常规的想法,一定会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深刻教育学生。往往这样的课,执教者很激动,听课者很感动,我们喜欢这样的模式,喜欢想当然地判断学生肯定跟我们一样。但,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如何,感动之余学了什么?可能很少有人在深思。那么,在支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学了什么”?我们很容易地发现:学生“学了读”。说这样的观点,可能有些老师会觉得很惊讶,我们不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也很注重让学生“读”吗?但,支老师指导学生的“读”却与我们不尽相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不是仅仅停留在理念上,更需要落实在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支老师让同学一个又一个地接着读课文,一次又一次地练习,看似枯燥而乏味,实则是努力让每一个同学都有读的机会。现在我们的家长常常感言,学生不愿放声读,老师也常常叹息,学生不想开口读,究其原因,我们在课堂上常常无意识地扼杀了学生读的机会。我们喜欢让优秀的学生来读,而让更多的学生当听众。面向全体地读,超大规模地读,彰显得是理念,更是一种气魄。学生读得不够“好”,支老师提醒他们:“这是挖了38小时后的问!这是隔着废墟在说!这是在喊话!„„”这远别于我们平常教学时对学生说:“请你带着悲伤的感情读一读!请你读出快乐的感情!”支老师的朗读指导立足于文本的语境,立足于学生的朗读实际。“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支老师干脆告诉学生,“不能一个调子去读,要有起伏。”说了之后,他像一个音乐指挥家,用手势配合着学生的朗读一高一低地舞动起来。有时,支老师也来那么一两句,那深厚地男中音直透我们的心际。几乎每个学生读后,支老师总是说“谁再来读读”,很少评价孩子读得技巧怎样。“道而弗牵,强而弗抑”,(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其鼻子走;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其感到压抑)我认为这8个字是支老师对于本节课“读”活动评价指导的根本策略,少了常规的“评价”,看似可惜,实则是让更多的孩子有了读的时间。读着读着,就让学生背一背课文。在不经意间,所有的孩子们“一不小心”就会背课文的相关词句与段落。“语

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新课标如是说。我们敢在这样的课堂上让孩子们练习背诵吗?

三、师生之间,心里多了什么?

上一篇:混泥土公司考勤制度下一篇:讲廉洁、守规矩、正风气自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