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反思的作文600字

2024-04-28

期中考试反思的作文600字(精选14篇)

篇1:期中考试反思的作文600字

这次考试不理想的原因如下:

1、考前没有好好复习。临急抱佛脚。正如毛泽东所说,不打无准备之战。言外之意是没有准备过得事很难做好,而我却没有好好准备,导致失分了。

2、平时没有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答完卷之后,没有认真检查试卷,马马虎虎、粗心大意,导致失分严重。

篇2:期中考试反思的作文600字

六年级

这次考试两个班成绩较上次而言有所下降,考试前一段

二、做题很不细心。

这一问题在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加”算成“减”,横式中的数抄到竖式中就抄错了.....这些问题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可一些学生总都犯类似的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上述六年级期中考试反思作文600字,是一篇流畅、自然的

相关推荐:

六年级描绘感恩节的作文:感恩让世界更好

篇3:期中考试反思的作文600字

著名学者威尔金斯说过:没有语法, 表达甚微;没有词汇, 表达为零 (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 。相信任何一个语言学习者都有深刻的体会:无论语法学得多好, 语音掌握得多好, 没有合适的词汇表达各种意义, 语言交际就难以实现。由此可见, 一个人掌握词汇的深度与广度, 直接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影响他思想表达的丰富与准确程度。

一般说来, 学习英语写作有三个步骤, 这三个步骤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第一, 语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 此阶段主要是学会表达正确的英语句子。第二, 语言和内容并举, 这一阶段主要是在掌握基本语法的前提下, 初步用英语表达个人的思想。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 这两者实际上是不可分的。目前有许多学生用英语记日记, 就正处于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 而且主要是练习第二阶段基本语言与思想的表达。第三, 主要强调内容。当学习者对一门外语的词汇和语法有了一定的掌握, 可以用它表达相对复杂的思想时, 就基本进入了第三阶段, 这时对于写作者主要的要求是内容的表达, 基本语法、语病句子已经不是考核的主要内容。对于学习英语写作的学生来说, 尤其是在第二、第三个阶段需要模仿范文。一些人通过大量地背诵优美的原版散文与政论文, 然后得心应手、落笔成章。如:

2012年12月份的四级英语考试的作文题目为:Education Pays。有些学生在写作时把握不了中心, 造成跑题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理解作文题中pay的汉语意思。实际上pay一词在英语中是一个极其普通的词汇, 应该理解为教育投资, 或者说教育回报。pay本身有“付款, 支付, 承担”的意思, 它的用法通常是pay for……也就是为……付款或者为……买单;这里pay强调的是目的性的支付, 像一项投资, 是有回报的。如果说按照有的学生理解的教育花费的话, 则应该是education costs。cost才是花费、费用的意思, cost强调花费。可见对于词汇的正确理解是写作的至关重要的前提。

2011年6月份的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作文题为“证件疯狂” (The certificate craze) , 具体内容要求是:用三十分钟时间写一篇不少于150字的短文, 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大纲: (1) 现在很多人热衷于各类证书考试; (2) 其目的各不相同; (3) 在我看来。当然此题非常适合作为学生的考试题目。笔者有幸看到学生的作文句子的表达, 觉得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思想方面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也就是说, 很多学生尽管通过多年的英语学习但还是无法正确地用英语表达想说的内容。词汇是写作的基础材料, 句子结构是写作的基本框架。学生在写作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正是这些基础的问题: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词的词义与语法用法, 其次是掌握英语写作时的思维习惯。

说来简单, 但是对于很多中国学生学习英语, 第一、第二阶段就很难超越, 下面主要探讨写作能力是如何受限于词汇的学习的。

一、词汇的基本用法问题

尽管学生已经有了最基本的词汇基础, 但是不能用自己学过的单词表达思想, 写出的句子不符合语法。

如果考试作文要求的第一点是“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对此学生就给出了如下对应的句子。

1. More and more museums to free admissions have enforced.

2. More and more Museums have become to be free to go to it.

3.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admitted to the public on free.

4. More and more Museums open to public in free.

5. The public have free admissions to many museums.

6.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opened freely to the public.

7.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free of charge.

8.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open to public free of charge.

9. More and more people can enjoy free admissions to muse-ums.

1 0.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museums to be free nowadays.

1 1.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free admissions to museums.

1 2.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free to the public.

1 3. More and more museums give the public free admission to visit them.

1 4.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free opened to people.

1 5.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open free nowadays.

这些句子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最基本的单词使用的问题, 主要涉及open, free的用法问题。虽然是最基本的词, 中学阶段就已经熟知这两个词了, 但学生还是不能清楚地掌握简单的单词基本词性和固定用法。分析这十五个句子, 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第六句、第十句、第十一句是不正确的句子, 其他句子是可以表达所提示的内容的, 但是所表达的内容还是有所差别的。

谷词在线词典把这一句子翻译成:The more and more museum opens to the outside world for free to the public. (1)

谷歌翻译把这一句子翻译成:More museums open to the public free of charge. (2)

当然正确的翻译还可以有:

1.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open for free nowadays.

2.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free of charge nowadays.

3.Admissions to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free for the public nowadays.

4.Nowaday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museums are open to the public with free admission

5.An increasing number of museums are open to the public for free.

下面我们分别看free和open的用法。根据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the Living Dictionary的解释, Free可以作为形容词和副词。作为形容词的例句有: (1) Admission is free for children under five; (2) All students are offered free accommodation。作为副词的例句有: (1) Children under four can travel free; (2) He offered to work for free; (3) All these services ar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free of charge。Open可以作为动词和形容词。作为动词的例句有: (1) Sarah hadrecently opened an office in New York; (2) French and Scandinavian offices are due to open in the autumn; (3) The bakery opens early。作为形容词的例句有: (1) The museum is open daily in the summer months; (2) The offices are open even in weekends。可见“free, open”是两个基本词, 由于它们的词性不同, 用法多样。

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基本词汇的用法, 这主要是由英语的表达方式、英汉对等词的词性不同造成的。具体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大多是在整个词汇教学过程中, 以教师讲授为主, 词汇教学和检查方式单一;缺乏运用机会;死记硬背, 习惯一词一义。这再一次证明词汇的掌握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与运用才会熟练。 (3) 学生学习词汇的时候, 虽然勉强记住了词汇的汉语对等意思, 但没有掌握英语中词的真正内涵及用法。也就是说当学生认识了某个词汇, 只是从汉英大致的对等意思的角度有了认知, 至于这个词如何使用还没有真正了解。这些词仅仅是词汇量中的消极词汇, 要想真正会使用这个词汇就要把消极词汇转换为积极词汇。

这提醒我们在教学中, 如何对待词汇教学, 只有正确理解每一个词, 尤其是每一个基本词汇的用法, 才能正确把握基本的句子结构。笔者认为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要首先清楚主动词汇与被动词汇的区别。对于主动词汇的教学, 要做到让学生多用。例如open及free, 就是非常基本的词, 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并且会用。经过反复练习, 学生掌握此类基本词汇的用法。写作教学尤其要重视学生基本词汇的使用。做到主动词汇也一定会用, 会表达, 这正是写作课与阅读课的不同。

二、强调词汇搭配关系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语言是由语块组成的, 了解经常出现的搭配方式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教师应帮助学生熟悉词语搭配, 让学生意识到某些词语是相伴相随的, 平时强调语言的共现, 语言的使用受语法的制约, 同时又有词汇本身的使用规律, 要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词汇, 防止学生孤立地学习词汇。应该注意: (1) 近义词的不同搭配要尽量一起教, 并强调其区别。如我们熟悉的:put on与dress:put on a coat, dress sb.;再如:rob与steal:rob sb.of sth., steal sth.from sb. (2) 词的搭配受语法的支配。如:The train has left for half an hour.这句中的错误在于没有弄清“leave”这类瞬间动词不能与for half an hour这样表示一段时间的状语搭配在一起。 (3) 英汉词汇搭配的区别。如汉语中“开车、开门、开刀、开灯”都用“开”, 但英语却要分别用drive, open, operate, turn on来搭配。

从上边出现的问题来看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时候没有把成块的语言材料free of charge, is free for sb., open free一起记住。这些简单的构成只要能够掌握, 就不难给出正确的表达。在此项的写作练习中, 教师强调学习与记忆语言的语块很必要。

三、重视词的风格意义

即对于不同的文体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的词汇。例如, 前边提到的例句中, admission一词就是相对比较正式的词汇, 一般用在比较正式的文体中。下列句子相对来说是比较正式的句子。

1. More and more museums to free admissions have enforced.

2. The public have free admissions to many museums.

3. More and more people can enjoy free admissions to muse-ums.

4. More and more museums give the public free admission to visit them.

5. Admissions to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free for the public nowadays.

6. Nowadays,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museums are open to the public with free admission

这些句子虽然正确, 但第一句、第四句、第六句却比较蹩脚。第一句因为用了enforce, 显得太强硬, 第四句to visit them, 有些多余, 第六句有些正式且多余, 如果把其中的with free admission改成for free, 就比较自如了。

7.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free of charge.

8.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open to public free of charge.

9.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free to the public.

1 0.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free opened to people.

1 1.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open free nowadays.

1 2.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open for free nowadays.

1 3. More and more museums are available to the public free o charge nowadays.

1 4.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museums are open to the public for free.

在这八个句子中, 第七句、第八句、第九句、第十一句、第十二句比较简洁明了, 其他句子或多或少都有些累赘。

因此, 从分析来看, 有些句子的语法是对的。从文体的角度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 正式的场合要求正式的语言形式, 而非正式的场合要求当然是简洁的语言更合适。就四级考试的作文来看, 没有必要写成很正式的文体, 中性文体形式就可以。从英语的发展来看, 文体形式趋向于非正式, 例如, 伦敦的公共汽车上写着:“Please do not speak to the driver while he is driving a car.”几年前, 这个牌子是这样写的:“Passengers are required not to communicate with the deriver while the vehicle ismotion.” (4) 所以我们在写作时要尽量注意文章的语体风格, 只有语体风格一致, 才能使得全文统一协调。作文中采用的文体大部分是一般文体。提醒学生使用词汇的时候要注意词汇的感情色彩, 尤其是文体色彩。阅读指导写作时可以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文体的文本的效果, 提高鉴赏力和写作能力。

四、过于强调每一个词都要在对应的句子中出现

这样容易造成句子的累赘甚至不合语法。从前边的句子来看, 如果用free, 就完全可以考虑open与admission的使用必要, 因为只有开放才能有免费进入的可能。在这一点上要考虑汉语对于英语的影响, 汉语主要是意合, 而英语主要是形合。且汉语强调表达清楚, 句子结构不如英语严谨。有时在学生写作初期没有完全的英语思维, 在汉语思维的基础上翻译成英文, 势必造成语言的错位或是不地道。

五、指出英语单词的相对应的汉语意思

强调词汇的对应意义只是相对的, 而非绝对的, 有些词汇的意思是从具体的句子中抽象出来, 如果脱离了具体的语境, 意思就会有变化。也就是单单记住单个词的意思, 很难从写作的角度还原。因而, 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词汇的含义和在句中的使用, 就很难真正掌握词的意义, 更谈不上正确地使用词汇, 形成合乎语法的句子。

词汇的学习是语言学习的基础, 是写作的基础。要想写好英语句子, 做好英语文章, 首先要重视词汇的积累、词汇的用法。写作能够帮助我们增强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写一个句子、一段、一篇, 都力求句法、用词、拼法、大写、标点等完全正确, 而且与前后句联系密切, 语气连贯。 (5)

写作教学应当以学生真正掌握词的用法为出发点, 尤其是对于基本词汇的教学, 更应该要求学生能认识、能读、能用。一要让学生真正掌握主动词汇, 尽量增加学生的主动词汇量。只有主动词汇量大了, 学生才能得心应手。

摘要:本文针对非英语专业英语六级考试作文试题中出现的错句, 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 以此透视语言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关键———词汇教学对写作教学的重要影响。词汇是语言的基础, 对于词汇的认知有很大的差别。只有在词汇教学中, 关注词汇的使用, 尤其是主动词汇的使用, 才能有的放矢地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错句分析,词汇理解,词汇教学,英语作文写作

参考文献

①http://trans.netat.net/index.php.

②http://translate.google.cn/translate.

③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方法探索http://blog.163.com/li-u_hong_1986/blog/static/1271488942009101772423898/.

④如何进行词汇教学http://daixintudou.blog.163.com/blog/static/122230179200971311215935/.

篇4:期中考试反思的作文600字

这套试题能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吸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命题注重知识的综合,强调考查学生对整体的把握能力。

整份试卷没有繁、难、偏、怪的试题,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与学生的学情相吻合,但是完形填空有点难。

听力部分考查了学生的理解日常英语的能力,相当部分题目难以直接从录音对话中找到答案,学生必须通过思考,从词语释义、句意理解或段意理解等不同方式悟出正确的选择,内容难度不大,而且语速不快,但部分学生本来基础知识欠熟练,而且没有掌握好答题技巧,也就是说没能按老师平时的要求,在听录音前,做到反复看透听力的题目,所以答题反应慢而失分,说明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还待提高。

单项选择,所测试的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语法。

考查学生在句子层次中对语法、词汇和习惯用语的掌握情况。

覆盖面比较广,涉及到交际英语、引导词、疑问词、动词搭配、词语辨析、动词时态、从句、介词、副词、语序等多种语法现象。

“完形填空”题着重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完形填空选项的设计仍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

篇5:七年级期中考试反思作文600字

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成绩公布后,我既失望又平静,反观七年级入学来的课堂表现,这样的成绩在预料之中,平时上课孤掌难鸣,问:“会了吗?”,是沉闷的寥寥无几的:“嗡”,问:“不会?”还是沉闷的寥寥无几的:“嗡”。有了问题我让举手,鸦雀无声,小组合作我引导着讨论,2分钟的热度。我使尽浑身解数,收效甚微。原因之一是期中之前内容确实难理解,原因之二是这级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确实不高。考试之时我去教导处看了看试题,兴奋的跑出来对李霞老师说:“这次考试的题我全猜着了”。李霞平静地说:“你别高兴了,你猜着了他们也不一定会”。结果果不其然!

试卷发下来后,我带着学生仔细的讨论,一边提问一边给他们讲解,一如既往的老问题,连基础知识他们都背不过,更不用奢望去变通了,上课上不动,提问不会,不会就不会,他们也不问,也不放在心上,不在乎。我心想,成绩不好也不能一味指责学生,该怎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后来我直接问学生:“你们怎么上课才觉得有劲?”学生大喊:“加分!”呵呵,我心花怒放,终于找到他们的软肋了,他们的小组集体荣誉感很强。

于是我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加减分制度,现在刚说完问题,学习好点的就开始争着回答,每次一扣了分,他们既失望又想扳回残局,一遇见难题我就加分,他们现在讨论不但不会犯愁,而且还会争先恐后。希望他们对我的奖惩制度不再是以前的2分钟热度,期末看成效之后才能知道成与败吧!

篇6:期中考试反思的作文600字

我知道老师对于我有着很大的期望,可是我还是没有考好,对于这点我感到十分抱歉。但是既然犯了

首先我要改掉不细心读

对于各科老师,我希望老师不要对我失去信心,虽然我这次考得并不

这篇六年级600字期中考试反思作文,是一篇很有意义的

相关推荐:

小学六年级美丽的

600字六年级描述感恩节的作文: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 初三化学要怎么学

★ 要坚强作文

★ 要加油作文

★ 要学会靠自己作文

★ 要下雨了作文

★ 要勇往直前作文350字

★ 真爱要等待作文

★ 为何要坚持作文

★ 要爱上读书作文

篇7:期中考试反思的作文600字

一、说方向定位, 强化目标意识

很多教师在命题时缺乏前瞻性, 往往将自己认为的“好题”堆砌在一张试卷上, 有的甚至把竞赛题放在其中, 造成偏、难、怪的现象, 这都是对考试方向与目标缺乏正确的认识与定位。

教师命制的试卷大多数是期中、期末、单元试卷, 通常是阶段性水平考试, 与高中会考 (终结性水平考试) 和高考 (常模参照性考试) 有着本质的区别, 阶段性水平考试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次检查、比较、回顾与反思的机会, 以便发现自己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调整和指导后面的学习与教学。

如某次期中考试一位数学老师对“高二数学试卷”命题目标的描述:

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选修1-1第1章为命题重要依据, 紧扣《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江苏省高中数学教学要求》, 参考江苏省《考试说明》, 不回避重难点, 要回避繁难及补充拓宽的课本外内容;加大思维量, 减少计算量;重通性、通法的考查;着力体现检测功能、导向功能;难度在0.75;知识点覆盖100%。

二、说试卷内容, 强化整体意识

说内容的过程就是命题老师对教材知识、教学要求、学生状况的认识与思考梳理的过程, 首先要列出双向细目表, 本次考试范围为高中数学必修5, 再加高中数学选修1-1 (2-1) 中的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 具体内容见后表。

三、说命题依据, 强化推理意识

命题的依据通常是教材、教辅、学科课程标准、省教学要求和学生现实整体状况, 参考高考学科试卷的格式与内容, 因为学生毕竟要参加高考, 接受人生一次重要的检验。

按照《江苏省高中数学考试说明》, 高中数学必修5共有三章7个知识点, 再加1-1 (2-1) 的四种命题与充要条件2个知识点, 共9个知识点[1], 其中4个C级要求、两个是B级要求、3个A级要求:通过《双向细目表》可以清楚看出本次测试的内容详细情况及能级分布, 便于确定解答题及填空题的编选, 确保C级重点考查, 及时把握编题方向, 动态控制试卷的质量。

填空题编制。填空题编制重在基本概念与基本方法的考查, 以课本的原题或原题变式为主;填空题的1—5题定为送分题, 6—12为中档题, 13—14为把关题, 编题时, 考虑到不同层次中各个知识点的均衡分布, 以及相同知识点的不同思想方法的兼顾。

解答题编制。解答题重点考查C级内容, 兼顾B级内容, 前3题为送分题, 后3题为把关题。我们在命题时呈现了较多学生易于上手, 但不容易完全解对的题目, 易于上手”便于提高学生信心, “不易完全解答”有利于突出诊断功能。

试卷的组配。 (1) 根据编好的试题, 按题型及试题难易程度认真进行排序, 做到易在前难在后才有利于学生顺利答题, 但有的需要兼顾是否容易入手来考虑, 例如18题实际难于19题, 但19题学生对“题境”不熟, 看不到或走错路不易上手, 18题虽然难, 但学生都知道怎么下手, 所以让其在前。 (2) 兼顾到同一知识点的不同考法, 如解三角形中考了3、6、9、12、13、15五个小题和一个大题, 3、9、15都是考正弦定理, 但3题考的是已知两边及一对角求另一对角, 9题是考已知两角夹边解三角形, 15题虽然是已知两边一对角但是它是以外接圆半径的形式给出, 6、12都是考余弦定理, 但6考查的是已知三边求角问题, 而12考的是已知一角求边的问题;再如1、10、11、18都是考一元二次不等式, 但1是考分式, 10是考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 11题是恒成立问题, 18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避免了重复。

四、说题目来源, 强化公平意识

命题时, 部分教师会参考一些报纸、教辅、杂志、成卷 (部分知名学校试卷、自己用过的试卷、报纸杂志的检测卷等) , 有的甚至大块地选用, 对此, 在组织命题时要明确提出要求, 会卷时要讲清题目 (特别是分值大的题目) 来源, 确保考试的公正公平与信度和效度。

通常原题选用可以限于教材、学生通用的教辅, 从其他资料选择的题目首先同一份资料不能选用两个及其以上的题目, 其次要对题目实行背景、数据、图像、设问的适当改编, 提倡自编原创题, 但不能多且要慎重, 因为这类题容易出现不严密、甚至是逻辑上的错误[2]。

原创题是试卷的亮点, 一张试卷要想题题出彩是不可能的, 并且题题出彩的试卷一定不是好试卷。

本张试卷的1~11、13、14题为课本题目的原题与改编题, 15~18、20题为部分大市模拟卷和高考卷的改编题, 原创题为填空题的12题, 解答题的19题。

例如填空题第7题:如图, 在边长为2的等边△ABC中, 连结各边中点得△A1B1C1, 再连结各边中点得△A2B2C2……如此继续下去, 则△ABC、△A1B1C1、△A2B2C2、……、△AnBnCn的面积和.

答案:

本题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38页第7题改编题, 原题是求证面积成等比数列, 改成求这些三角形的面积和, 考查的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属中档题, 这里的一个陷阱是并非n项而是n+1项, 这也是我没有叫Sn求的原因, 兼顾考查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及细心程度, 评讲时可以变化讲解, 如求周长和等。

填空题第11题: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

(m+1) x2- (m-1) x+m-1≤0, 对一切x∈R恒成立, 则m的取值范围是

本题是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94页第11题第 (2) 小题改编题, 是将x的系数m改为 (m-1) 而已, 主要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中恒成立问题, 考查了函数与方程思想, 属中档题, 讲解时可以考虑各种情形。

五、说试卷预期, 强化责任意识

为了试卷的内容、形式、结构、梯度、难度等的科学与合理, 我们要求命题教师不光要选题、编题, 还要认真地、全面地、实际地做题, 切实感受整张试卷的综合效应, 深刻而精确地对试卷进行相关参数的预期, 以题的“卷感”, 体味学生的“困惑与艰辛”。

估计难度。预计难度在0.7~0.8之间。一是从计算量上进行估计, 命题老师认真试答了试题, 并对试卷进行多达八次修改, 从而控制了难度, 另外就是从思维量上估计, 80%的学生用90分钟 (75%的时间) 可以拿到135分 (85%的分) 。考虑到全县1.5万学生使用该卷, 再加上学生心理因素, 因此估计整体难度在0.75左右。

六、说重点题目, 强化过程意识

例如解答题第18:已知函数f (x) =x|x-a|+3x-4, a∈R.

(1) 当a=0时, 解不等式f (x) ≤0;

(2) 当x≥a时, 解不等式f (x) +4>0.

解: (1) a=0时, 不等式f (x) ≤0为x|x|+3x-4≤0

1°x≥0时, x2+3x-4≤0, 解得-4≤x1, ∴0≤x≤1…………3分

2°x<0时, -x2+3x-4≤0, 恒成立, ∴x<0, …………6分

综上可得:所求不等式的解集为{x|x≤1}………8分

(2) 当x≥a时, 不等式为x (x-a) +3x>0,

即x[x- (a-3) ]>0

(1) a-3=0, 即a=3时,

解得x≥a…………10分

(2) a-3>0, 即a>3时, , 即或x<0x≥a

解得x≥a…………12分

(3) a-3<0, 即a<3时,

1°当a≤0时, x>0

2°当0

综上所得:当a≥0时, 不等式的解集为{x|x≥a}

当a≤0时, 不等式的解集为{x|x>0}…………16分

对函数与不等式问题的考查是江苏高考试卷的一大特色, 分类讨论思想又是高考反复考查的重点。因此,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思想、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分类讨论思想, (1) 题考查的是分段讨论, 即对第一未知数讨论, 结果必须并; (2) 题考查的是分类讨论, 是对第二参数讨论, 所以结果不能并, 属难题。本题的难点是学生容易忘记把讨论的结果与大前提求交, 即二级讨论, 这与2011高考试题第19题的思想方法类似, 本题容易上手, 学生都知道怎么做, 但很难得全分。通过对本题的思考与求解, 可以强化学生的解题规范, 如果写成不等式组形式解题就不会出现漏掉求交集问题, 而且可以简化解题过程, 降低解题的繁难程度, 让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得到有效的训练。本题源自2010年某大市模拟试题的改编。

解答题第19题:如图, 已知半径为6的扇形AOB的圆心角为150°, 过半径OA上一点D, 作直线CD垂直于半径BO, 且与BO的延长线交于E, 与弧AB交于C, 当D在半径OA上移动时

(1) 求△OEC的面积S△OEC的最大值;

(2) 求△ODC周长L△ODC的最大值.

解: (1) 在△OEC中, ∵OE⊥EC, OC=6,

∴OE2+EC2=36, …………2分

又∵OE2+EC2≥2OE·EC, (当且仅当OE=EC时取“=”)

∴当时, S△OEC取得最大值9

(2) 在△ODC中, ∠ODC=∠OEC+∠EOD=120°

∴OC2=OD2+DC2-2OD·DCcos∠ODC, …………10分

即OD2+DC2+DC2+OD·DC=36

即 (OD+DC) 2-OD·DC=36

又∵, 当且仅当OD=DC时取“=”…………12分

∴, 即 (OD+DC) 2≤48,

∴当时, OD+DC取得最大值…………14分

∴当时, △ODC的周长取得最大值…………16分

本题可以算是原创题, 实际是由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115页复习题14题和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24页复习题第7题的合成题, 属中档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在变化的过程中找到不变的条件解题, 可以用正弦定理解, 也可以用余弦定理解, 也可以用和积不等式解, 还可以用函数解;可以设线段为变量, 也可以设角为变量;可以设一个参数, 也可以设两个参数;着力体现“入口宽”的特点。但本题的题境对学生来讲比较生疏, 所以放在第19题, 评讲时可以用多种方法讲解, 开拓学生的思路。

解答题第20题[3]:在数列{an}中, , 在数列{bn}中,

(1) 证明:成等比数列, 并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

(2) 求数列{bn}通项公式bn;

(3) 是否存在实数λ, 使得对一切n∈N*恒成立, 若存在, 求出λ的取值范围, 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1) 证明:∵3anan+1=4an-an+1, ∴,

又∵是以14为首项, 1/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1/4…………4分

综合 (1) (2) 得…………16分

本题是改编题, 原题是《中学数学月刊》2008.11期第35页, 前黄高级中学宋书华老师的文章《基本不等式在数列证明中的妙用》中的例1, 原题是“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 求证:

, 我是从出发, 先构造出{an}的递推公式, 然后再由构造出{bn}的递推公式, 从而得到 (1) 、 (2) 两小题, 第三题仍然是原题, 最后考虑到路子太窄, 再加上考求和的太多, 所以改成现在的问题, 之所以能改成现在的问题主要是考虑到{an}、{bn}都是有界数列, 通过系数调整一定可以实现范围大小的控制;第 (3) 题还补充了前面没有分离参数方法的不足, 并且引入了函数的单调性和不等式;属难题, 讲解时可以考虑补充原题的证明部分, 了解这种证明的思想方法, 以及改编问题的策略。本题针对少数优秀生和参加“奥数”培训的学生, 但对大多数学生, 第 (1) 题甚至第 (2) 小题完全可以拿下, 这就看学生的品质与智慧了。

七、说考后感受, 强化反思意识

考试后, 命题老师要认真地做好试卷分析, 通过对考试对象 (相关学生和参与同场考试的部分教师) 的访谈、与阅卷教师的讨论、对考试数据的分析, 结合命题前的预期, 总结命题的得与失。

通过说卷的形式锻炼和提高年轻教师驾驭教材与课堂的能力与水平, 对提高教学能力与效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还可以“说高考试卷”、说学生试卷、“说题”等, 引导年轻教师认真研究与思考, 挖掘“卷”、“题”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江苏省考试院.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说明.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

[2]魏良亚.感受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亲和力.教学与管理, 2009 (2) .

篇8:期中考试总结反思600字

平时在学习的时候,我也是村在问题,考试结果出来之后,我真切的体会到了自己各方面的不足我现在还是应该要认真维持下去的,一直以来我还是接触到了非常多的经验,我平时上课的时候还是的还是比较松懈,特别是在数学课上面我真的是存在一些不足,本来在数学成绩就不是很好,自己各方面还是应该要继续维持下去的,在这方面我也认识到了自己问题,初二阶段的学习也是非常的重要,下个学期就是初三了,我一定要认真去接触一些细节的东西,这学期我的数学成绩,我也反思了自己很久,我所以接下来应该要好好的去安排,总结之后我还是要做出好的成绩。

数学是主科,而我却不重视对待,平时在学习当中也是马马虎虎,我真心感觉有很大的压力,成绩也不是很好,问题之所以存在还是自己付出的努力不够,身为一名__的学生,我一定要端正好心态,这也是考试期间出现的一些问题,这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应该要改正,希望在学习方面能够锻炼到自己更多,反思之下,我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定,作为初二学生我也不希望这样的情况继续发生了,回顾这学期以来我上课明显松懈了很多,各科成绩也正在慢慢的倒退,我真的是觉得自身压力很大,考试反思了自己才知道接下来应该要做的更好一点,因为松懈了很多,我真的需要好好的改正。

虽然期中考试的这段时间还是缺少一些经验,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一定会继续维持下去,做出好的成绩来,这次考试我也是反思了自己很长的时间,我不得不去让自己学习到更多的经验,初二的学习时间宝贵,接下来也会做得更加到位,提高各科成绩,也是非常珍贵的,反思了自己各方面的成绩,这让我对自己更加充满了动力,考试结束之后我会认真的端正好态度,上课更加认真的听讲,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让自己各方面做的更加有动力,我也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反思了自己很久之后,我会做的更好。

g

期中考试成绩已经揭晓,虽然我心里早有准备,知道与其他班级会有差距,但是不知道差距如此之大,这是我始料未及的!看看七年级各班的成绩表,比较各科的考试成绩:总分靠后,三门主科中,语文和英语拉分不大,数学成绩不理想,其他副科成绩普遍靠后。

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650分—700分段:有三个人,分别是杨__ 671分,陈g 653分,胡__652分;600分—649分段:有四个人;550分—599分段:有七个人;500分—549分段:有五个人;400分—499分段:有12个人;400分以下的就有六个人。全年级前50名中,只有11个人。

二、班级目前存在问题

1、从期中考试的成绩分布看我班的尖子生不多,学困生较多。

2、有些同学对数学、英语等较难科目学习主动性不够,特别是男生,有畏难情绪。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偏科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3、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4、个别有潜力的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不够,不肯下功夫,导致成绩上不去。

5、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头,虽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效果不太明显。

三、反思我这两个月的工作情况

我自认为还是比较尽力的。从早到晚几乎都跟上。所有的任课老师也特别认真负责,晚饭后上班指导、个别辅导,一有问题就互相沟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考出这样的成绩真感到对不起这些从早忙到晚一心一意为学生付出的任课老师。我想主要原因是:

1、作为班主任的我工作方法不够灵活,思想疏导不够到位,虽然殚精竭虑,但还没有寻找到适合本班的行之有效的良药。

2、本班学生虽然平时比较活跃,但大多数学生学习比较浮躁,很不踏实。

3、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得不够细致,如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不具体,学习的习惯很差。

四、后期的工作的改进方案是

1、加强与各位课任老师的沟通联系,尽量减少偏科现象,特别要做好学生的薄弱学科的提高工作,从而增加总分的高分层同学。

2、继续加强思想教育,转变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教育学生乐学、苦学。

3、勤跟细查、联系家长,作好后进生和捣蛋学生的教育工作。

4、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还要多下功夫,切实做好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

篇9:初二期中考试总结与反思600字

星期一,早上来到学校,我刚进入班级,就感到一股无形的气息,让我喘不过气来。一个上午,语数英三门的成绩都已经发下来了,我考得很不好,其中我的强项英语也只考了136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我已经不知所措……

总算熬到了放学,走在学校的小道上,我的脑中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道。天空阴雨绵绵,我的心也好像被这雨水所淋湿,冰冷冰冷的,我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天真冷……

回到家,我已经做好了被责骂的准备,可是当妈妈看过的试卷后,却并无责备之意,只是说了句:“这次考试不好,下次要好好努力。”妈妈这是怎么了,是因为考试不好儿不管我了,我哭了……

周二,副课成绩下来了,还好,副课成绩不错,我总算没白费平常背书的时间。回到家,我赶忙跟妈妈报告了这个消息,妈妈摸着我的头,说道:“嗯,副课考的不错,下次还要保持。昨天我没说你,不是因为不管你,而是因为一次考试考的不好并不能代表全部,下次努力考好就行了;而一次考的好也不能代表全部,下次还要保持就行了。”没等妈妈说完,我就和妈妈紧紧地抱在一起……

篇10:反思期中考试的作文400字

当然,语文之前先考数学,数学还是四面,但是题量还不少平常我都给自己留40分钟检查,今天就留了三十分钟,但是也不少,我检查了一遍,很慢,发现有个“了”写的很像“3”,而且那个题没加单位名称,但是我漏了一个大错题,一下扣了两分,这也是唯一导致我没考满分的缘故,我觉得应该把这类题在巩固一下,这样就不会再错了。

语文还不错,虽然有六面,但是我的写作文的速度超快,我是在10:35写完所有基础部分,40分钟写完作文,还检查完正面,虽然有错,教诲的“诲”写成“悔”还没看出来,我觉得我检查得在认真仔细些,这样就能抢回更多的分数了。

篇11:期中考试的反思作文250字

我怎么没考满分?翻开试卷一看,这些题我都做过呀,为什么错了呢?我仔细地看了看,都是因为太粗心的原故,所以没得满分,可是我考试的时候,怎么感觉都写对了,这都是对自己太自信了,结果吃了大亏,我感觉很不是滋味。

每次考完试的`时候,我都感到成绩不怎么理想,还是班长呢,同学们都指望着我考满分,我却……可是很多同学都考了一百分,我倒没有给大家做出好样来,我……

篇12:期中考试的反思作文250字

这一星期,期中考试的成绩出来了,虽然这次我总分还是在全班前五名之列,但这次远远出乎我的预料,这次考的实在不是太好啊!

这一次,我语文考了108分,但改错了一道题,所以,我的语文分数应该是在110分以上,这个成绩一般,还算可以,英语这次因为粗心,又错了一道选择题,所以只考了99分,数学这次,全年级都考得不是太好,可能是因为这次的题比较难吧!最高分是87分,我只考了66分,但是其实改卷老师给我考错了7分,如果加上那7分的话,我就应该是73分了,但是这样,我仍然不太满意,今后,我将会在学习中、生活上更加努力,争取在期末考试把成绩再提上去!我不会就此服输的!

篇13:期中考试的反思作文300字

期中考试就这样结束了,成绩也随之产生,看到每个学生的成绩顿时感觉有种失败感,这次的成绩考得很不理想,这段时间的付出,就等于0。

看看试卷上的题目,发现出题者的意图有点侧重于新旧知识的结合,最近一段时间一直联系新的习题,可是他的应用题的侧,重点偏向于上学期的,而这学期的学的.多余条件,分类整理都没有考 到,知识和上学期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感觉学生学的不够扎实,很多简单的的问题都还出错误,考试的时候特别的不细心,比如,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8的数是(),好多同学都写成28,这是练过好 多次依然做错;还有一部分同学失分在计算题上,做计算题不够细心,加强平时作业的检查力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从多方面下手。

根据这几次的大考,看出试卷上好多习题都是在网上可以搜到的,平时要多多在网络上找一些好的习题,给孩子练习,全面攻克难点重点。希望下次考试会有所进步!

篇14:紧张的期中考试作文600字

今天就要考期中考试了,心里紧张地像十五只吊桶——七上八下,所以今天我早早的就从被窝里起来,生怕浪费复习时间,要知道我可是个“忙人”每天还要足球训练呢!在考试的前一个礼拜我们彭埠二小,就要向江干区区冠军备战了,虽然我们取得了区冠军,但我的复习课程就耽误一大段了,所以我复习起来肯定就特别认真了,但我还是特别紧张。

“叮铃铃……”,上课铃敲响了,这节课要考试科学,我早已做好了准备但却还是很紧张,好像有只小兔子在我胸里蹦蹦跳跳的。当监考老师下发考卷时,似乎我能听见“砰砰”直跳的心,心情紧张得好像快要从悬崖上跳下万丈深谷似的。只见每个同学都在奋笔疾书,教室里出奇地安静,但我反而更紧张了,只能听见“刷刷”的声音,监考老师的高跟鞋在教室里走动的声音也听得清清楚楚,同学们的呼吸声能听见,在这紧张的气氛中,我也深吸一口气,开始埋头苦干起来,有的同学胸有成竹,笔一直在动个不停;有的.同学为了一道难题而不知所措,咬着笔,皱着眉头;有的同学可能在考前,没有充分复习,正在用手托着下巴,发着呆;偶尔能看到一开始想不出而后来又开窍了的正在喜滋滋的同学……但我还非常紧张,突然一只“拦路虎”突然跳了出来,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打得我措手不及,我苦思冥想还没想出来,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复习资料上得一条刚好符合这道问题,我便填了上去。考试完后,第二天分数出来了,我考了全班的前五名,我高兴地手舞足蹈!

上一篇:公司员工励志主题演讲稿下一篇:学普通话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