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高三学习计划

2024-05-14

如何做高三学习计划(通用9篇)

篇1:如何做高三学习计划

高三学习计划该怎么做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制定一个计划。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三学习计划该怎么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消除无所事事的时间

使每一小时都变成富有成效的时间单位,我们一生中有些最重要的功课往往是在不到一小时的时间内学到的。利用白天时间。研究结果证明,白天学习一个小时等于晚上学习一个半小时。

2、背诵型课程在课前要进行复习

一门要求背诵或讨论的课程,在上课前复习会有很大的好处,这样做,可以使你对所学的材料记忆犹新。讲座型课程可在课后温习。对于一个讲座课来说,最后马上复习笔记,可以帮助你加深理解并记住讲课内容。

按事情的重要性排先后次序。把首要的事排在首位,你就肯定可以把最重要的事准时做好。

3、避免过多的细节

在一周的时间表中排入过多的细节是浪费时间。这样说有两个理由:

第一,制订这样一个时间表所花的时间不如用来直接学习一个科目;

第二,你要想按这份时间表来工作学习是不大可能的。

4、弄清楚自己在什么时候需要睡眠

我们每天都有困倦和清醒的周期。如果你的工作、课程和情况允许的话,在困倦的时候就睡觉,在自然清醒时就学习。

5、弄清楚自己应该学习多长时间

你上一小时课,就应该复习两小时,这个粗略的统计至多只在大体上有指导意义。学习时间实际上要根据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学生而有所变动。但是你可以从上课一小时复习两小时开始,在你搞清楚做完每门作业需要多少时间后,再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时间。

6、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医学研究证实每人每天必须有八小时的.睡眠。我们应该清楚这一点,即学习质量的好坏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睡眠。

7、要均衡进餐

三餐要吃得从容,吃得好。一般来说,大部分时间吃油腻的或其它低蛋白质的食物,对身体和大脑都是没有好处的。饮食不足会导致烦躁、疲倦以致没有干劲。

8、加倍估计时间,费时的事要提前做

大多数人都会低估工作所需的时间。为了避免你在交作业的前一天晚上终于发觉在三小时内赶不出一篇一千五百字的文章,你就应尽可能早地着手写作,这样就会有更多的时间。

9、别把你的时间安排得太紧

计算时间要精确,但你也得为在最后一分钟冒出来的问题留下解决的时间。制订一份生活计划,而不仅仅制订一份学习计划。生活是多方面的,你必须认清它的多面性。

篇2:如何做高三学习计划

如何做高三寒假复习计划

寒假马上要来了, 但是时间依旧是你的。 尤其是高三党, 时间紧,任务重, 成也寒假,败也寒假。 高三的寒假到底该怎么过? 往下看:

一 现实中的他们(高三学生)

1.一个学期的结束,多数学生都处于身心疲惫阶段,备考状态一般,包括期末考试,很多学生都没有在很好的状态下参加,目前处于补课中,他们没有得到充分修正,因此说,此时他们的状态也多数不会很好。

2.在即将过去的一月份,他们忙完会考,有集中精力备战期末考试,除了做本区的试卷,还要做一下其它区的试卷,整个一月份,学生改变很难,很多学生几乎就在被动地参加考试而已。对于备考中存在的问题,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即便发现了,他们也想调整,可是由于状态,时间的问题,很多没有办法落实。

3.家长、老师、学生眼里的寒假意义不一样;家长觉得孩子放寒假了,即便时间很短,那也是假期,假期嘛就得查漏补缺,自己不行可以找老师。老师觉得作业已经留足了,毕业班的学生寒假绝对不能荒废,当然作为毕业班的老师,一样会感到疲惫,可以短暂的放下包袱,休整一下。学生眼里的寒假,他们多数觉得时间很多,一方面要休息,一方面还有很多作业,有想法但是没有足够的信心来实现。这就是现实,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4.众多学生需要改变才能圆梦。期末考试中,很多考生出现“会而不对”的现象,觉得下次好好注意就行;出现了时间不够用的情况,很多人觉得以后加快速度就行;名次下降了,觉得自己还是有能力赶上去,只要努力就行。一切的一切,是那样地轻描淡写。轻描淡写不会带来改变,更不会巨变,对于很多学生来讲,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态度,还有眼界、方向等等。

要想更好地安排假期时间,我们必须要让自己活在现实的世界里,上述的现实,你看到了吗?

二 高三学生怎样安排假期时间最合理?

1.做最好的自己

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清醒,这是你的考试,这你属于你自己的备考,一切都要以你为中心。

(1)清楚自己遇到哪些问题,并且寻找导致问题的因素。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努力,有的还沉迷于游戏中,那么你认知到专注很重要,那么从今天起,就变得更加专注一些;如果你觉得书写不好直接让自己的表达能力减分,那么从今天起就注重书写质量;如果你觉得一些你认为不考的知识点和题型,在考试中却出现了,那么就抽时间好好的补救;如果你一切的一切,你自己的问题,只有你自己知道。

(2)清楚你自己力所能及能做到什么?

很多学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自己也想着解决,结果自己力量够不上解决这些问题,因为很多问题绝对不是轻描淡写就行的,要全面系统地分析,比如说,一个期末考试化学考88分左右的考生,绝对不仅仅是他们考试不认真那么简单,背后还有训练中追求完美的性格,需要拿高质量的题目,以及高标准、高要求的训练等等,这个是一个体系,如果很轻易解决,很多人不会因为这些而苦恼悔恨了。再有,很多学生都知道,写作要有深度,那么怎样做才能有深度,你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如果连一点思路都没有,那么在放假之前或者放假期间,可以找一些靠得住的资源,例如说资料、学校老师、信赖的人等等。

了解自己,清楚自己,然后做最好的自己。

2.寻找“可行性”的方案

还有150天就迎来2017年高考,如果你的备考没有“可行性”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一个基础一般的学生,有着这样的想法:利用假期的时间,补一下基础知识,自己打算过一遍基础。

可是对于很多人来讲,想法真的很美好,现实会告诉他们这样的想法很“天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结果,因为他们的方案没有“可行性”。

现实中,基础一般的学生已经错过了补基础最佳的时间(第一学期结束以前),目前从学校的进度上看,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接下来要进入第复习,物化生分开考已经成为过去,现在要面对理综卷,文科的学生要面对文综卷,那么对于基础还薄弱的学生来讲,他们觉得自己补补基础就行,那么这么长时间都过去的,都没有解决问题,接下来仅仅是看看基础就行了吗?无疑是不现实的。

一方面错过了最好的时间,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时间,还有自己转化能力等等种种因素,导致这样的想法不可行。

主线是:你在备考,从考试的角度看,为了考试的需要而准备,那么需要你要知道考试考什么,包括知识点、题型、要求、以及你要达到的分数等等。那么要求你,可以最大限度地做考试必考的综合题,看看做题的时候暴露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明确下来,一一弥补。也许这样的办法就是很可行的。

那么同样,语文成绩100分左右,看看书就行?看看高分作文就行,“就行”的背后,一定要回归到“可行性”上,自己想想可行的依据有哪些,要不很多人总是处于幻想中。

3.清楚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和对出现问题进行预测

一轮复习结束了,接下来,面对的是综合训练,你要面对很多新的问题:

(1)接下来时间打算怎么用?2、3、4、5月,学校会安排哪些教学,能属于自己的时间到底有多少?

(2)你在接下来的考试中,可能会暴露的问题有哪些?例如综合卷:

因为分值高,导致紧张的问题

因为体量大,导致答题时间的问题

状态一般的情况下,暴露出想不到的问题

存在哪些表达的问题

哪些题目你没有足够的把握应对

……

这些都是需要你考虑的,根据预测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才可能是高效备考的一种方式。

(3)你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有多远?看看期末排名,离梦想的学校还有多远距离,有希望,还有时间,信心和信念将会变得非常重要。

4.统筹中实现“最大化”

有的学生成绩不是特别好觉得自己英语语法不行,期末考试被扣了4分,决定利用寒假时间恶补语法,其实给你补好了,也只能多拿四分,那么高考中,总分最重要,一道理综选择是6分,一道文综选择题是4分,一道文综简答题可能是36分,一道理综物理可能是20分,作文是50分,你从哪里不能快速找补这个4分回来呢?

有一句话说得很好:“运动中的赛跑是看你在有限的距离内用了多少时间,而人生中的赛跑是看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跑完多少距离。”是的,备考一样如此,在有限的时间内,你有效的提升了多少分数?是否实现了最大化,这需要统筹。

再长的寒假,时间都是有限的,而你统筹能力,也许决定了你在这个寒假的收获。

◆◆◆

一要回头看看自己的一轮复习重点和要求的实现情况

一般来讲,第一轮复习应该以知识过关为主,主要是以教材为主,策略就是知识过关,到边到角;步步为营,成网成线。所有的考试,无论难易程度如何,它都是从课本出发,以书上的内容作为基础并延伸一些知识点来区分考生的掌握程度。在这一轮中,复习的主要对象就是基础知识。

一是对各科知识进行逐一梳理和归纳,使知识慢慢系统化,努力理清并扫除对那些原本模糊的基本概念的理解障碍,尤其强调全面、系统两点。

二是要既看到知识点就要想到它可以演变成哪些问题形式(即题目),看到题目时,又要想到这个(些)题目其实就是哪些知识点。这其中肯定又会发现不少的问题,不要紧,这正是一轮复习的收获,但要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破解,尤其强调剖析、补学两点!

二要回头看复习阶段的五个步骤的坚持与实践情况

一轮复习肯定不同于新课,因此,其常规的学习环节也是有较大不同的。建议高三生重视以下五步:

1.尝试回忆

所谓尝试回忆是将课堂学习的内容回想一遍。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己检查自己,逼着自己进行思维活动。尝试回忆的好处,至少可以表现为提高记忆能力、培养思维的能力、检查课堂学习的效果。

那么,你现在的复习是否还在坚持这一步呢?作为第一轮复习,这个步骤是非常重要的。高考名师认为,可以少做几道题,也要坚持住这个步骤,因为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知识过关。况且,一个经常尝试回忆的学生,不仅记忆能力会有所提高,而且思维的.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不是吗?

当然,在复习的过程中,适当地看一些参考书、做一些经典习题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切记前提是复习好课本内容,但不必做得太多、看得太泛,掌握即可。

2.听讲与探索

首先,必须肯定的是,复习的内容看起来都是曾经学过的,但千万不能因此否定听讲的重要性。课堂上,老师一般肯定比学生站得更高,纵横串联的情况时有出现,如稍不注意,可能就酿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其次,复习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重复课本上的内容,还应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发现,所谓“温故而知新”是也。其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质疑”,对于知识,不仅要懂得“是什么”,还要懂得“为什么”,既要找出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要明白知识与问题之间的转换关系,准确提出疑问,及时加以解决。

作为复习的最重要环节,到了这个时候,每一个考生都有必要认真地反思,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做好了。如果做好了这一步,我们的复习效果一定很好!

3.训练与检测

可以说这一步是广大考生的最爱,究其原因,一来不少考生认为训练可以提高能力、提高成绩,二来训练也是最好操作的环节,将有一定困难的题目做出来了也让自己很有成就感。但是,高考名师郑重告诫各位考生,训练检测只是学习诸环节中的一个环节,而且,还不能说是最重要的环节,千万不要舍本逐末。建议有三:一是重视训练的量更要重视训练的质,二是要选择经典题目并将其做成经典,三是坚决确保练后反思与补学。

作为高考前必不可少的常规环节,训练、检测和考试将一直陪伴你,但你是否真地做到了以上几点呢?

4.整理笔记

在复习过程中的整理笔记,是指要把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和课后练习等学习环节中所记的笔记如重点知识点、存在的主要疑难和需要深入钻研的问题,串联起来进行一定的加工和整理,使其成为一份经过提炼的全面复习资料。整理笔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知识深化、简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反思、深入的过程。所以,它要求索引清楚,中心突出,内容精练,最好还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这样,可以使这份经过加工整理后的笔记成为阶段复习和重要考试前的复习的得力助手。

篇3:如何做高三学习计划

一、自主学习, 确立学生在复习课中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希望你们要警惕, 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 这种做法不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 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 才是他们真正掌握的东西。”物理复习课必须摒弃“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不能由教师一言堂, 一讲到底, 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主动积极的探究活动中实现巩固知识;优化技能, 发展智慧, 内化情感的目标, 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科学素养。

1. 能让学生自己领会弄懂的, 教师就不要讲

教师如何把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复习课能否实现有效、高效的关键。教师不能面面俱到, 什么都讲, 其结果只能是似蜻蜓点水, 学生收获无几。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的要求,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组织教学。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弄懂的内容, 教师就不必讲。高三复习课要尽量做到精讲精练, 多留给学生一些自我消化的时间和空间。对于过难的知识或练习题, 也要避免“大讲特讲”, 而要采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分层教学策略。例如, 可根据复习内容, 先在黑板上列出几个相关的较简单的题目, 由学生自主完成, 然后通过师生研讨和点评, 剖析“难题”的解题思路, 揭示其精华所在, 学生便能在顿悟中轻松掌握解决此类难题的方法和技巧, 达到举一反三, 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复习课的课后作业不能过多过难

有老师以为高三复习课的作业越多越好, 越难越好, 学生也似乎把题海战术视为押题的法宝。孰不知, 面对选拔人才的高考, 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学生的运算能力、分析能力并不是仅靠大量做题, 做很多难题来获得的。笔者认为, 作业有两大功能:巩固和提高, 复习课的作业要求其质, 而不是量。在有限的时间里训练一定量的简单题更有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一份作业的难度一般应以80%学生下手没困难为宜。

3. 用小练习来推动概念的复习

笔者很少在高三的课堂上讲那些容易遗忘和混淆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而是先让学生做几个简单的题目, 然后让学生自己概括公式, 最后理解并记住它们。例如, 围绕分子动能理论的复习, 笔者就设计了以下几个简单例题: (1) 36克水有多少水分子? (2) 标准状态下, 有气体44.8升, 问有多少气体分子? (3) 铜的摩尔质量64g/mol, 求每个铜原子的质量。 (4) 铜的摩尔质量是64g/mol, 密度为8.9×103kg/m3, 求每个铜原子的体积。旨在通过练习, 促使学生巩固以下几个容易混淆的公式: (1) n=v/V; (2) n=m/M; (3) NA=V/v0; (4) NA=M/m0; (5) 分子数N=nNA。其中M为摩尔质量;V为摩尔体积;m为物质的质量;v为体积;m0和v0分别为单个分子的质量和体积;N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n是摩尔数。在学生顺利完成这些例题后, 教师再点评公式NA=V/v0不适用于气体的理由。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中巩固了原本较难掌握的知识。

二、趣浓情深, 提高复习课中的解题教学艺术

教学艺术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 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由于高三复习课中的解题量较大, 这就需要教师提高教学艺术, 将解题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让学生体验到物理的优美、奇异和魅力, 这样才能变苦役为享受, 有效防止智力疲劳, 保持解题的良好“胃口”。

一道好的物理题目, 即便具有相当的难度, 它却像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 又像一部发人深思的情境剧, 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 激起学生挑战自我的热情。那迭起的悬念、丛生的疑窦正是物理题目的诱人之处。“山重水复”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悦取代之后, 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 树立探究的自信的同时, 无不赞叹自己智能的胜利!笔者在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和“我会学”的过程中, 就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努力创设有效教学的情境, 激发学生勇于探究的兴趣等方面, 总结出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一是运用情感原理, 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二是运用成功原理, 变苦学为乐学;三是运用主体性原理, 在学法上教给学生“点金术”等。

例如:两颗卫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地球做绕向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设地球平均半径为R, a卫星离地高度为0.5R, b卫星离地高度为5R, 若某时刻两卫星正好同时通过地面同一点的正上方开始, 两卫星第一次出现最近距离的时间是a卫星周期的几倍?

这道题首先得求出两颗卫星的周期, 这一点不是本题的难点。该题难在圆周运动追及问题的列式。笔者于是避开原题, 像讲故事一样给学生描述了另外一个情境:老师和班上的一位王同学一起到操场上跑步, 老师跑得快, 跑在小王前面。后来, 老师追上了小王。请问这是怎么回事?你能列出一个表达式吗?因为这是学生在体育课上, 在生活中时常经历的事, 学生们讨论很热烈, 很快就有了结论。在领会原题意思后, 很快完成了解题过程。可见, 教学艺术不仅体现在题目情境的巧妙设计上, 更体现在智慧地启发学生理解题意, 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上。

三、集思广益, 讲究试卷讲评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阶段总难免要做一些试卷, 但做试卷并不是越多越好, 关键是从解题中, 从试卷的讲评中受到启发, 得到收益。笔者认为试卷的讲评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 对症讲评, 突出重点

在讲评试卷时, 不应该也不必要平均使用精力, 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 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点和难点的知识, 并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关注;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 则要对症下药, 讲清讲透。为此, 教师必须充分准备, 精心备课, 如认真批阅每份试卷;细致统计每题的得分率, 错误率;准确分析每一个错误的原因, 精心设计评讲思路等。只有做到评讲前心中有数, 才会做到评讲时有的放矢, 才能真正做到有效、高效讲评。

2. 贵在方法, 重在思维

方法是关键, 思维是核心, 渗透科学方法, 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物理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评讲, 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 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训练“多题一解”和“一题多解”, 不仅仅停留在方法的罗列上, 而应着重进行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对比, 从而把握解题规律, 提高思维的敏感性和灵活性。

3. 分类化归, 集中讲评

讲评试卷同样需要讲究有效和高效, 不可能一张张试卷逐一讲评, 更没必要一题题逐一分析。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 应通过归类, 进行比较;形异质同的题, 应通过分析, 找准实质;形似质异的题, 应通过鉴别, 避免误解。讲评过程要注意详略得当、张驰有度。

4. 教师先“错”, 学生纠错

例如: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一卫星的高度为h, 试求该卫星的速度大小。

错解:mg=mv2/R。笔者直接告诉学生老师做错了, 叫学生找出错误, 并改正, 再引申到“黄金代换”及双星问题。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的任务是点拨、启发、引导、调控, 这些都要以学生为主体。复习课的时间紧, 内容多, 既要处理大量题目, 又要充分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二者似乎很难兼顾。笔者采用“焦点访谈”法, 较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因大多数题目是“入口宽, 上手易”, 只在连续探究的过程中, 常在某一点或几点上搁浅受阻, 这些点被称为“焦点”, 其余的则被称为“外围”。教师大可不必在外围处花过多的精力去进行浅表性的启发诱导, 而是要在焦点处指导学生探寻突破口, 集中精力打歼灭战。通过交流访谈, 集中学生的智慧, 让学生的思维在关键处闪光, 能力在要害处增长, 弱点在隐蔽处暴露, 意志在细微处磨砺。通过交流访谈实现学生间、师生间智慧和能力的互补, 促进心灵和情感的沟通, 真正实现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师生一起发展、共同成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4:如何做高三学习计划

在高三化学总复习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有些同学听课与记笔记常顾此失彼从而影响学习,课后又不及时复习,成绩总是提不高。因此,做好课堂笔记,是高三化学总复习教学活动中,化学教师辅导环节中的重要内容。我认为做笔记不是简单的把授课老师讲的内容一字不漏的记录下来,或者做流水账,下面几点有关怎么做好笔记是非常重要的。

一、要有固定的笔记本

有的同学做笔记非常随意,今天用这个本,明天用那个本;今天记书上,明天记本上,甚至一本笔记本上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种科目应有尽有,最后笔记记得乱七八糟,到复习时东翻西找,影响到了学习效率。

例如,在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教师为学生归纳了中学化学课本上所有有关工业制取的反应原理及化学方程式:工业制取漂白粉、工业制取氨气、工业制取硫酸、工业制取金属铝、工业炼铁、工业制取酒精、工业制镜、工业制肥皂、氯碱工业、粗铜精炼等等。如果学生课堂上不记笔记,复习时只好从头到尾去读教材,在高三中复习阶段,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这样既花时间,又难得要领,而且效果不佳。

二、课前预习是做好课堂笔记的重要因素

仅仅通过课堂上的时间,让大家分清重点难点、知识网络和思想方法是不容易的,何况还要迅速地记下来。比如,进行有机合成推断复习时,通过预习,要求学生先对所要复习的有机化合物的各官能团转化关系、衍变关系知识网络和重、难点有大致了解,特别是哪些地方还有疑问,需要先掌握部分知识,形成一个课堂笔记的框架,将涉及到的各官能团的性质、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等,在课前预习梳理一遍,课堂上只要跟着授课教师进行知识回顾,把容易混淆的性质在笔记上做一个记号,课后再进行巩固,把记笔记的重点放在授课教师讲解推断的过程、技巧和思路。例如,当课堂上老师对芳香醇和酚区别,醇和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条件特点进行分析时,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有效地解决“听”与“记”的矛盾。

三、把握时机记笔记是关键

由于高三化学复习课的课堂教学,授课教师都是用课件进行教学,教学内容多,课堂容量大,不一定每个内容都需要记笔记,毕竟听才是更重要的,即上课要以听讲和思考为主,做笔记的前提是不能影响听讲和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在做笔记时把握好时机。如何把握时机记笔记呢?我要求学生把课堂上有关复习内容的课本、上新课时做过的笔记,都带到课堂上,老师讲授重点内容时,要挤时间速记、简记,如在课本上做记号,用“____”或“!!!”表示重点词句,用“?”表示疑问等标明重点,提出疑问,引起注意。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标记不同的内容,如用红色标记重点,其它颜色表示疑问。如果课堂上抽不出时间来,下课后,要尽快抽时间去补记,当天的重难点,当天解决。

四、要记好、记全、记准重难点

通常,在课堂上,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往往以关键词和线索性语句形式出现,这些内容往往是重要的考点,学生可能因记下这些知识而取得优势。例如:“下面这几方面非常重要”“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考试时要考的主要问题是”等等。听到这样的语句,教师要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并准备记录老师即将讲到的关键内容。如,化学中常用到关于“酸化”的物质参与的反应:酸化的高锰酸钾(稀硫酸酸化),酸化的硝酸银(硝酸酸化),酸化的氯化钡(稀盐酸酸化)等所需要的酸不同;还有关于有CO2、SO2等参与的反应中,加入CO2、SO2过量与少量的产物不同,一类像AlCl3与NaOH的反应,相互滴加反应现象不同等对知识点归纳总结,作为高考考试中常用知识点,都要记录在笔记醒目的地方,有助于随时查阅。

五、课后整理笔记要及时

由于课堂上时间比较紧迫,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当时可能漏记,书写也许会很潦草,下课后,要及时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补充。也可以经常对笔记进行阶段性整理和补充,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能使笔记干净整洁、有条理,还是一种很好的课后复习方式。

要教会学生不仅仅是概念、原理的复习要记笔记,习题课、试卷讲评课更应该记笔记,并与一般笔记本分开记,称之为“订错笔记”,整理每次练习和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并做剖析,高三高考总复习,“订错笔记”的作用越大。因为记录的都是每一次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反映出对该部分知识点的掌握并不牢固,还需要强化。这样坚持下来,不断扩大成果,就能克服“盲点”,走出“误区”,到了紧张的综合复习阶段,就会显得轻松、有序,还可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把所学知识系统化、信息化。

篇5:如何制定高三学习计划

拿任何一次成绩或者学校任何一次排名来划分考生优劣的方法都是不全面的,这是因为考生在高考的时候所面对的对手是全省(直辖市、自治区)所有考生。而每年的高考录取工作都是依照一本、二本及专科这三大块来进行的。那么,我们不妨也依据此对学生在学习水平上进行划分。

优等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所谓优等生,也就是成绩在一本线以上的考生。这些考生的成绩在班里应该说是名列前茅。特别是成绩没有较大起伏的同学,更是具有一种优越感。可是,这些优越感却是高考复习的大忌,因为考生往往会因此而漠视学习上的薄弱环节,从而使考试中的失分点渐渐变成了“盲点”。倘若你是处于这个层次,就需要时不时给自己敲一下警钟。

1、继续保持优势是前提。高三是个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阶段,其他同学很有可能通过正确的复习方法,追赶上来,因此不能对以往取得的成绩过于满足。而是要向前看,不仅要保持学科内的相对优势,更要保证相对于其他同学总成绩上的领先优势。

2、从小处着手是原则。优等生对绝大部分知识点的整体把握比较到位,失分的地方往往是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因此要经常检查自己在学习和考试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习惯性失误和习惯性失分的现象,抓紧时间及早规避。

3、学科均衡前进是目标。虽然优等生在分数上具有领先优势,然而仍然存在自身的弱科弱项,因此这些学生的复习重点应是把弱科补好,让强科更强。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科均衡地向前发展,而不至于担心考试中弱科弱项随时可能带来的隐患。

中等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所谓中等生,也就是成绩在二本线上、一本线下的考生。成绩处于这个水平的学生占了整个考生群体中的绝大多数,因此在高考当中很多标准都是根据他们的情况来确定的,比如,老师们的复习进度大多是依照班级里中等生的接受能力来安排的;高考命题也往往是依据中等生刚好能做完试卷来分配习题的难易程度及题目数量的;统计下来每年各地高考录取率也往往在50%以上(也就意味着绝大部分中等生有大学可上)„„这些数据虽然让人感到安心,然而却不可麻痹大意,中等生们更要在高三这关键的一年好好努力一番,争取使成绩从中下游变为中上游,甚至突破中等生的框框,一跃成为优等生。

那么,中等生在制定复习计划的时候,有哪些原则需要关注和遵守呢?

1、跟上复习进度是前提。老师的复习进度往往是根据中等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安排的,所以考生无论怎样都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在高三复习的时候,一些中等生往往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弱科弱项而忽略了与老师复习同步,就好比

狗熊掰棒子,错失了吸收老师讲授重点知识和解题技巧的最佳时机,使自己整体成绩提升举步为艰。

2、合理分配时间是保障。中等生在时间分配上是最为难的:一方面想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一方面又想努力提高弱科弱项。因此中等生要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将完成作业、消化吸收课堂知识的时间,自我补习的时间以及必要的睡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以保证复习能够高效而持续稳定的进行下去。

3、补足弱科弱项是关键。弱科弱项是中等生们感到特别棘手的地方,但也确实是提高成绩最具希望的地方。事实上,弱科弱项是可以攻克的,只要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加以努力强化,那么弱科很快就会变得不弱甚至由弱变强。从中等生变成优等生的日子就指日可待!

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

所谓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就是成绩在专科线上、二本线下的考生。这部分考生所面临的处境有点尴尬,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是不是想要提高成绩就无计可施了呢?当然不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呢?

1、树立临考自信是前提。成绩不理想的考生一般存在自卑心理,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对自己全盘否定。因此在制定计划的时候也会畏首畏尾,不敢对自己有太多的期待。这个时候,树立信心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是在模拟考试当中还是最后的高考,只要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就是高考成功。要知道,对于这些考生来说,只要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之上有所提高就是一种进步,我们应该为每跟上一个知识点而高兴,成绩哪怕有点滴进步也应感到自豪!更何况,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成绩不好也就意味着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只要学习方法运用得当,想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成绩,困难并不很大。

篇6:如何正确制定高三学习计划

要认识到,到了实际高考的时候,是没有时间去复习每一门功课的。坚持做到有一到两门课程每次考试前不复习,如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错,考生在高考的时候就会对这几门功课特别有信心。

2.没有特别弱的课程,也就是没有拉分的课程。

首先,把学生目前的水平做一个判断,暂且分为四档:

1.入门-不能够完成老师作业的;

2.初级-刚刚能够完成老师作业的;

3.中级-能够完成老师作业的,有一定的自由时间;

篇7:如何制定高三新学期学习计划

对于高三年级学生来说,未来这一年是迎战高考的关键一年。我们都明白,仅仅一年的备战时间注定紧迫,如何制定有效利用时间的学习规划,是高三备战时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在规划高三学习时,希望同学们能够有明确而详尽的计划。在制定计划过程中,要明确如下几个问题,会让自己的全年学习规划更有针对性,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一定要制定明确的目标。有的放矢要好于漫无目的不分主次的复习方式。我们在日常教学时,经常向同学们强调,在制定自己的计划前,先要明确四个目标:“复习有目标,分数有目标,自招有目标,大学有目标。”这四个目标是有递进关系的。学生必须先要明白自己在四年后想要进哪一所或哪一个档次的学校,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自己独有的复习计划。不同的大学决定了不同的录取分数段,也就决定了学生现有的分数和录取分数间有多少差距需要填补,也才能决定是否要参加自主招生,以及具体的复习计划应如何制定等。很多同学的心态是“我先学着,等到明年四五月份看看学成什么样再决定报什么学校”,这样的心态缺乏明确的方向和动力,是很难在分数上有所突破的。

其次,在制定目标后,一定要细化自己的具体操作办法。如果只有一个宏伟的目标而没有切实达到它的途径,那么这样的规划是不具备任何可操作性的。比如说,一个学生的高考目标是650分,在努力向这个目标迈进时,需要在自己的规划中将这个分数分解细化下去,比如:650分这个分数具体分解到各科应该分别是多少分?我的哪个科目较强,可以多分摊一点分数?我现有成绩和这个目标差多少?这个差额分摊到各科,我每一科应该进步多少分?这些分数应该落实在哪个知识模块?哪个题型?我哪一科还有较大的进步空间?应该给每科分配多少时间?有了这样的一番思索,这个目标才有了一步步去实现的可操作性。除了以学科、知识点去分解目标外,同样也要注意按照时间为界制定短中长期目标,比如月考、期中、期末分别要达到什么阶段性成果等等。

最后,在制定规划时,一定要留出总结和归纳的时间。现在很多同学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误把手段当做目的,以做题的数量和速度来印证自己复习的效果。实际上,做题和归纳总结的时间,在规划中应当占到至少三成。做题只是发现漏洞或演练方法的一种手段,关键是做题之后有没有成果保留下来,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储备有没有提供帮助。如果只是简单地重复劳动,其实时间是在被浪费的。复习时勤奋地做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必须辅以思考和沉淀的过程,才能真正把做题中的收获化为自己真正掌握的能力。比如说,用一道题掌握一类题的解法,或用一道题演练十种方法,就要好于重复做十道题,但只是在同一个知识点或同一种方法上打转。

具体到秋季学习的学习重点上,不论目前学习状况处于哪个层次的同学,此时都要做好一轮复习的相关工作,保证全面深入地遍历高中所有学科所有知识点,不留盲点和后遗症。一轮复习的重点在于全面铺开知识,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同学们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总结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同时对于知识点在整个“知识树”中所处的位置有明确的认识,才能够在复习时收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来说,一轮复习是一次重新学习的机会。如果在高一高二阶段有什么知识模块没有掌握的,有一些知识点已经遗忘的,一定要趁次机会把它弄懂或重新落实,否则将会对后续的复习产生影响。

对于中档学生来说,一轮复习是重新验证自己过往两年学习状况的机会,也是查缺补漏的关键阶段。同时,在弥补漏洞之余,也要趁机巩固基础,将基本知识点掌握到滚瓜烂熟的程度,保证自己在基础题和中档题上的得分率。

篇8:如何提高高三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注重推理环节, 重视论证严密性

链接高考 (2009年高考浙江文科试卷4) 设α, 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l是一条直线, 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 .

A.若l⊥α, α⊥β, 则l⊂β

B.若l∥α, α∥β, 则l⊂β

C.若l⊥α, α∥β, 则l⊥β

D.若l∥α, α⊥β, 则l⊥β

解题探究此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的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 通过对平行和垂直的考查, 充分调动了立体几何中的基本元素关系.答案:C.

实战训练设m, n是平面α内两条不同的直线, l1, l2是平面β内的两条相交直线, 则α∥β的一个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是 () .

A.m∥β且l1∥αB.m∥l1且n∥l2

C.m∥β且n∥βD.m∥β且n∥l2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讲究严密的逻辑性, 立体几何更是如此, 诸如证明线面垂直, 除了必须有两条直线与之垂直外, 必须加上这两条直线是相交直线, 不可或缺;如线面平行, 除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外, 还必须加上此直线不包含于此平面中.这是立几中应用定理证明中必须具备的条件, 缺失不得.数学无闲语, 题干中的每个词每个条件都是环环相扣, 紧密相连的, 缺一不可.曲解其中的任何一句或一字都可能导致解题过程不严密, 结论不正确, 与原始题意的出发点大相径庭, 背道而驰, 全盘皆输.细节决定成败,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 特别是在后期的复习中, 重视对每个定理所必需的条件理解清楚, 在进行立几证明书写过程中, 应不厌其烦地书写每个条件, 关注推理的每个环节, 注重论证严密性训练, 使学生脑海中留下严密的逻辑记忆, 不仅是证明的书写严密, 也是对一些立几判断题的解答起到较好的效果

二、注重平几联系, 重视图形可逆性

注重与平几的联系与区别, 特别重视平几中成立而立几中不成立的几个判定及性质.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平面拓展到空间、从二维拓展到三维, 不论是概念还是图形的拓展变化, 都是难点.立体几何中的许多定理、公式和法则都是类比平面几何中的一些定理、公式、法则在空间中的推广, 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理解时不能照搬照抄, 必须注意这两者之间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有时平面几何的局限性会对立体几何的学习产生一些干扰和阻碍作用, 如果仅凭平面几何的经验, 用平面几何的结论套用到空间中的几何体, 有时会产生错误.例如, 平面几何中命题1“若a⊥b, b⊥c, 则b∥c”, 命题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都为真命题, 但在立体几何中不是真命题.又如, 平几中两线位置关系只有平行与相交, 而立几中还有异面;平几中的相交两线有夹角, 立几中异面直线也有夹角, 但立几中有夹角的两线却不一定相交;平面中的两线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况, 而立几中垂直的两线却不一定相交;等等.正因为平几对于学生来讲比较容易理解, 而且经过初中时的学习, 一些定理和性质根深蒂固, 不时会迁移到立几学习中来, 所以更应该对这些平几与立几中的区别之处一一列举出来, 便于学生的分析、理解与应用.

三、注重模型应用, 重视图形关联性

链接高考如图, 在四面体ABCD中, 3组对棱棱长分别相等且依次为, 则此四面体外接球半径R为 () .

解题探究此题如用常规做法很难完成, 如能巧妙地构造数学模型, 把此四面体的四个顶点放入长方体中, 棱长作为长方体的面对角线, 则此四面体的外接球成了一个长方体的外接球, 从而简化了解题方法及过程, 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答案的准确率.答案是C.通过此题的训练, 能让学生熟悉抓住问题的本质, 运用构造法实现轻松高效解题的方法, 并且更有利于空间想象力的培养.长方体是“新课程标准”确定的立体几何的一个重要载体之一.此类问题可促使学生重视将一般常见几何体向长方体转化, 也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图形构造能力.

实战训练已知三棱锥S-ABC的三侧棱两两垂直, 且SA=2, SB=SC=4.若点P到点A, B, C, S四点的距离相等且为同一个值d, 则d=________.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立体几何中的两个重要的模型和载体.所学的几个常见的几何体, 如三棱锥、四面体、四棱锥等, 往往可以放入此两几何体中作为其中的一部分, 补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利用这两几何体的性质解题, 简化解题过程, 更有效地提高了答案的准确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注重直观图、三视图, 重视图形空间性

由于三视图比直观图更抽象, 距离实际几何体要更远些, 而且一个三视图可能实际几何体不止一个, 因此, 学生碰到有关习题时, 都会发生一些想象上的错误.因此, 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三者之间相互转换的训练, 通过给出简单几何体, 绘制直观图与三视图、由直观图绘制三视图, 更应由三视图转化直观图, 想象实际几何体.要求学生对图形既需要直观地感觉, 也需要辨析论证.通过教学使得学生能通过“实物模型——三视图——直观图”这样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认识空间几何体.这些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有效途径.

五、注重空间坐标, 重视计算正确性

实战训练在四棱锥P-ABCD中, PA⊥底面ABCD, AB⊥AD, AC⊥CD, ∠ABC=60°, PA=AB=BC, 点E是PC的中点.

(1) 求PB与面PAD所成的角的大小;

(2) 求证:AE⊥面PCD;

(3) 求二面角A-PD-C的大小.

新课标引入了空间向量解决几何问题后, 极大部分的立体几何题都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把几何问题的计算和证明转化为代数式的计算.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对于极大部分的立几题而言不是一件难事.难点往往在于对坐标系中的各点的坐标的求解.有许多同学总是由于误解点面、点轴的位置关系而错设点的坐标, 从而导致整个立几题得分所剩无几.

篇9:如何做高三学习计划

您好!我是一名高三的学生,最近一阶段我们进入了第一轮复习,我感觉好累。我数学成绩很差,每次考试都得30分左右。我想改变现状,可是我却有心无力。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根本就看不懂教材,也听不懂老师讲课。更让我头疼的是,上课听讲时我还总分心,每当看书或者听课的时候总会去想一些事(有时还会想起一些不健康的事),有时还会想起一些很奇怪的事,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我想全神贯注的学习,可是我做不到,这些事困扰着我,希望您能帮助我。

婷婷

婷婷,你好!

关于你数学成绩差的问题,我建议你回归课本,从高一的第一册课本学习,并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要点、重点、难点和例题弄懂弄通,并认真做课后练习题来强化和巩固。只要你把课本读熟读精、吃透,我们的成绩就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我们知道,高考80%的试题都是课本上的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的翻新和运用,当你抓住了课本,那么也就等于抓住了高考的80%的分数。你可以算一算,这80%自己可以得多少分数,这个成绩对你来说是相当可观的。

你说“更让我头疼的是我还总分心,每当看书或者听课的时候总会去想一些事(有时还会想起一些不健康的事)”,其实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心理学研究证实,人的注意力一方面很难长时间集中,另一方面易受外界环境以及内心情绪波动的干扰,应该说这是人的正常心理现象,也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你注意力不集中或“走神”,可能是因为你常常要求自己能够完全“心无杂念”,心思百分之百的用在学习上,如果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就不断地责怪和强迫自己,结果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注意力越发难以集中,这时候你就会把正常的心理现象当成了异常。

越是苛求自己要注意力集中,注意力越是跑到了“怕被干扰”、“怕注意力不集中”上,导致对于外界刺激过于敏感,结果真的“注意力不集中”了,于是更加苦恼,更加想摆脱这种状况,更加关注注意力的问题,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难以自拔。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必过于责怪和强迫自己,采取一种“顺其自然”,该做什么事就去做什么事,坚持把自己该做的事和能做的事做好。以这种不怕、不理、不主动克制的态度去对待,相信你“分心”情况肯定会有所改观的。

首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自己心无旁骛。课前注意预习,也就是在课前把本次课将要讲授的内容进行预习,初步熟悉课程内容,找到听课和理解的重点、难点、疑点,记下自己的困惑之处、薄弱环节,带着问题进课堂,以期在课堂学习中得以解决。这样你在课堂上就会跟着老师的思路、节奏走,把不懂的问题弄懂弄透,自然就不会“听课的时候总会去想一些事,”也会有效控制分心。

其次,设立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让目标和时间来排挤自己无意义的“胡思乱想”。除完成当天老师所布置的作业之外,每天规定自己必须有语、数、外三科各1小时的学习,隔天必须保证“x”学科之中的某一科1小时的学习时间,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到章节以及数量,然后按部就班,以恒心和毅力每天坚持不懈地完成计划,一旦这样坚持下来就会换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采取“橡皮圈”提示的方法,适时提醒自己集中注意力。在手腕上戴一个橡皮筋,当你“沉不下心”、“分神、跑神”时,就及时拉橡皮圈弹击自己,提醒自己把心思转移到听课上来。

第四,把课堂学习和做作业看作是考试,它的重要性会使你自觉自愿的把注意力集中到听课或做作业之上。

第五,自我提示。找几张卡片写一些提醒自己的警句,置于平时学习时容易看到的地方,以起提醒自己的作用。

第六,寻求支持。当遇到问题时,多方寻求别人的意见、寻求支持的力量,抑或寻求情感上的慰藉,以减轻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让自己的心理压力和情绪困扰得到舒解与调整,或者得以宣泄,进而达到调适自我、专注学习的目的。

第七,大方的与你所钦慕的同学交往,不妨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告诉他,通过他的支持、鼓励、帮助来达到化解和调节的目的。

上一篇:2010年元旦食品安全总结下一篇:公文写作 上行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