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5-18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通用14篇)

篇1:《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教材分析 重点 识字写字

难点 朗读感悟

教具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批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导言: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昨天我们学的识字(一)是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

二、揭题

1、板书课题,齐读,思:读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

2、翻书,自读课文。

3、思考:课文共有几句话?(4句)

4、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注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

5、小组合作读,好的帮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

三、认读生字

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

四、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4、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

5、比赛读,看谁读得美。

6、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7、看着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

五、扩展活动

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布置会场……

六、作业

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

(读一读,想一想,你们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还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你们怎么为秋天的图画增光添彩?)

2、小黑板出示“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

2、练习背诵。(优生必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言:同学们,

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

2、背诵课文

二、新授

(一)认记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

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

(二)识记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欢的识字方法:

提示:编字谜

加偏旁

换偏旁

做动作

(三)组词语理解字义

(四)范写指导

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

三、作业

四、资料袋

大雁

大雁是一种候鸟。随着季节的变更而迁徙。秋天,大雁南飞;春天,大雁北去。它们排成整齐的“一”字或“人”字,掠过长空,激起人们无尽的遐想。

重点指导学生

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

布置作业 1、我会做:

(1)用落叶做书签

(2)用自己的画做贺卡

(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

(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

2、读描写秋天的诗歌或文章,并做好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我会写:波浪灯作字苹丽劳

课后小结 这篇文章重点是对秋天景色的描写,由于我们的孩子在深圳长大,对秋天的认识并不深刻,所以我尽可能利用学校有用的教学资源,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加深认识。并在课后设计了一个拓展作业:为什么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你想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吗?以此来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取得满意的效果。由此而悟到一点:拓展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如何设计好拓展练习,如何紧扣课文内容,让学生把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多元的思维训练,是以后的备课中应该值得关注的。

[秋天的图画 教案教学设计]

篇2:《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1、你会唱关于秋天的歌曲吗?

2、回忆:你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关于秋天的课文吗? 《金色的秋天》:秋风阵阵吹,白云朵朵飘。天气一天天凉了。一片片树叶在风中飞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有红的,有黄的,还有半黄半绿的。它们飞呀,飘哇,纷纷向树妈妈告别。《丰收歌》:高粱熟了昂着头,稻子熟了低着头,玉米熟了歪着头,白菜熟了抱着头,我们唱着丰收歌,拍着手儿点着头。

3、你能说说和秋天有关的词语、句子或古诗吗?(离离原上草。停车坐爱枫林晚)

二、“画”秋天。要求。昨天晚上我们已经用笔画了“秋天”,这节课我们要用嘴来“画”秋天。用我们优美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的秋天的图画。“画”的内容。体现秋天特点的景物,注意秋天到了周围哪些景物发生变化。你观察到哪些地方?校园,路边,公园,花园,果园,稻田 景物:树叶(枫叶,落叶),菊花,小草,果实(苹果,梨,柿子,葡萄„„),大雁„„(板书)

3、怎样把一种景物“画”美。给画加上颜色。举例。果实:红通通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树叶:有红的,有黄的,还有半黄半绿的。请你选择一种景物试试 打比方。树叶:一片片树叶在风中飞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枫树的叶子红了,远远看去,像火红火红的彩云。果实: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枝头。梨树上果实累累,像是许多小葫芦。红艳艳的苹果像挤在一起的胖娃娃。请你选择一种景物试试。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画”得更美? 怎样“画”出一幅秋天的图画。*组合景物。按一定的顺序说。如:从上到下。蓝天白云大雁树木花草 举例:秋天的果园 秋天,果子熟了。阳光下,那熟透了的柿子像一颗颗红色的宝石。满树的苹果,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葡萄架下,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绿的、紫的,闪着迷人的光彩。多么美好啊!秋天的果园。一阵阵凉风吹来,果儿点着头,散发出甜甜的香味儿。秋天的公园 秋天,公园里可美丽啦!各种菊花开了,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还有紫的,漂亮极了。桂花也开了,小小的,黄黄的,还发出一阵阵香味儿。梧桐树的叶子黄了,一片片飘下来,像美丽的蝴蝶在空中舞蹈。枫树的叶子红了,远远看去,像火红火红的彩云。松树和柏树还是那么绿,高高地挺立着,像风雨中站岗的战士。让静的画“动”起来。画中加上动物或人物。如:池塘的边上有棵梧桐树。一片一片的黄叶从树上落下来。有的落到水里,小鱼游过去,藏在底下,把它当作伞。有的落在岸边,蚂蚁爬上去,来回跑着,把它当作运动场。学生练习。选择三种以上的景物组成一幅画,说给同桌听。全班交流。可以给“画”配诗。秋天的色彩 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大雁成群往南行。葡萄紫、柿子红,一串一串像灯笼。菊花黄,稻花香,天高云淡天气爽。缤纷的落叶,五彩的菊,五彩缤纷是秋季。

篇3:图画着色的设计与实现

1 VC++6.0和MFC

系统采用Windows XP操作系统平台,可视化编程方法。Microsoft的Visual系列开发工具以其特有的优势,成为许多开发者首选的开发工具[2]。本系统采用的Visual C++6.0编程,VC++可以有效地管理图像数据,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技术,有利于程序设计。

1.1 VC++6.0

Microsoft Visual C++6.0是由Microsoft公司推出的基于Windows系统的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同其他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一样,Visual C++6.0集程序的代码编辑、编译、连接和调试等功能于一体,再加上Microsoft公司为Visual C++6.0开发的功能强大的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使Visual C++6.0成为开发Windows应用程序的最佳选择[3]。

Visual C++6.0提供了对面向对象技术的支持,利用类将与用户界面设计有关的Windows API函数封装起来,通过MFC类库的方式提供给开发人员,大大提高了程序代码的可重用性;Visual C++6.0还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应用程序生成向导,能够帮助用户自动生成一个应用程序框架,用户只要在该框架的适当位置添加代码就可以得到一个满意的应用程序。

1.2 MFC

在Windows应用程序开发时,有两种主要方法:基于Windows API的开发方法和基于Windows MFC的开发方法[4]。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 Library)即微软基本类库。MFC中的各种类结合起来构成了一个应用程序框架,它的目的就是让程序员在此基础上来建立Windows下的应用程序。

Microsoft Visual C++提供了相应的工具来完成这个工作:AppWizard可以用来生成初步的框架文件(代码和资源等);资源编辑器用于帮助直观地设计用户接口;ClassWizard用来协助添加代码到框架文件;ClassWizard用来协助添加代码到框架文件;最后,编译,则通过类库实现了应用程序特定的逻辑。

2 图画着色模块软件架构

“画图软件”中图画着色模块主要包括5个子模块:身份验证、区域选取、区域编辑、线条修饰和区域填色,如图2所示。

身份验证负责判断当前用户身份权限,根据权限确定用户是否可以对图画进行着色修改,以保证图画的完整性。身份验证子模块接受用户传递的消息,对其身份权限进行确认,根据身份确定用户是否具有填色的权限。如果此图不能为当前用户修改,则拒绝用户填色;否则,进入区域选取模块。

对图形着色,可以是局部区域,也可以是整副图画。区域选取主要实现对一幅图局部区域的选取功能。首先接收身份权限验证子模块提交的信息,然后允许用户对图画进行区域选取。

图画局部区域选取算法如下:

1)在画中选取起始点,并逐渐扩大区域,最后得到一个矩形区域;2)将这个矩形区域与图形进行交集运算;3)如果有交集,表示已经选中该图形局部区域,并将该图形局部区域插入到链表中;4)依次检索整个已绘制图形链表后,得到一个被选择对象的链表。

图形修饰子模块主要包括:移动图形、旋转图形和缩放图形等3个部件。其中,移动图形是针对被选中的局部区域进行幅度较小的移动操作;旋转图形是针对被选中的局部区域进行小幅度的旋转操作;缩放图形是指可以对被选中的局部区域做小幅度的放大和缩小。线条修饰子模块主要对被选中图画局部区域的线条颜色以及线条粗细做相应的修饰。区域填充是指对被选中图形的局部区域内部做填色操作。

3 图画着色的实现

图画软件系统采用的编程语言为C++,集成开发环境是Visual C++6.0。它是Windows环境下最主要的应用开发系统之一。图画着色是本画图软件的关键部分,表1给出了图画着色部分用到的部分重要方法及其说明。

图3是“画图软件”中通过调用图画着色算法实现对图形局部区域着色处理的一个GUI截图。其中,猫的左眼珠子已被着色,右眼正在被处理之中。

4 结论

该文针对“画图软件”对图形局部区域着色的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并成功地解决了图形局部区域的选择和着色问题。重点提出了局部区域选取算法,并使图形数据得以处理。图形局部区域选择算法可推广到类似系统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育龙网校.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应用[EB/OL].www.china-b.com.

[2]蔡利梅,黎少辉.自动测量相似材料模型变形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7).

[3]刘锐宁,宋坤.Visual C++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篇4:《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

【教学分析】

本次习作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作文要求:选一幅或画一幅秋天的图画,先跟同学说说图画的内容,再写一写你选的或者画的。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写好后读给同座听,根据他的意见认真改一改。再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这一次的作文练习,重点是激发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的课文,积累下来的写作方法、写作思路、写作修辞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秋天、画秋天,进行一次以“秋天”为主题的习作训练,在运用中学习语言。

【教学重难点】

1.比较清楚有序地介绍秋天里的故事和有关秋天的画。

2.在习作中应用自己积累的语言。

【学前准备】

1.让学生到校园、大自然观察秋天。

2.搜集秋天的资料、拍秋天的图片。

3.学生画一张秋天的图画。

【学情预设】

学生在学习本单元的作文正值金秋时节,他们可以通过观察校园秋天的景色、野外秋游等方式感知秋天的美景。在体验中,积累关于描绘秋天的词汇。由于这个单元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写景,难度非常大。因此,教师在学习第三单元的过程中,由课文的学习迁移到写作上,并不断地鼓励学生画秋天的画,拍相片等活动。学生通过一周的积累,慢慢地感知秋天的特有的景物特点。

【教学设计的流程】

一、激发习作兴趣,集体展示作品

1.在习作前,同学们完成的小小任务:采集树叶、收集果子、拍照图片、积累词句、创作图画等。现在,就请你把成果拿出来,大家一起展示。(将图片、图画粘贴在教室后面的展板上。)

2.请你来给组员说说画上的内容或者采集过程的有趣环节来说一说。

3.小组派出代表上讲台讲关于体验秋天美景的小故事或收集资料的小故事。

【设计意图:写作是三年级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棘手的学习任务。为了让学生有亲身的体验,教师带着学生去校园里采集秋天很特别的树叶。教师引导家长学生写作前秋游,去拍秋天的美景,去画秋天的图画。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慢慢地体验秋天的美,在细雨润无声中,慢慢地积累许许多多的写作素材,这个环节就是通过展示和讲故事等有趣的活动,去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回顾范文写法,有效学习迁移

1.每个自然段都是围绕第一句话来写的,再具体地分写秋天的雨的特点,是先总后分的结构。(总起句:每段的第一句话,有总起的作用。)

第一段: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第二段: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第三段: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第四段: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2.聚焦关键词。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总起句后面,选一些代表五彩缤纷的景物来写:叶子:银杏树的叶子,枫叶;水果:橘子、柿子、花卉:菊花仙子。)用上好句(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句子)

3.修辞手法的巧妙应用。如比喻句: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如拟人句: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设计意图:有位作家说的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课本中的经典佳作的写作方法,是三年级学习写作的关键。特别是在这个单元,主题写秋天。重点是模仿《秋天的雨》一文,从文章的选材、结构和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模仿学习。在品读文章的同时,学生的脑海里已经构建了写秋天景色的思维。在作文教学之始,这个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三、欣赏秋天佳作,由对比促写作

1.以课文图画为例子,引导学生先说一说。

2.学生说说图画内容,教师出示对比的文章。

学生:

美丽的秋天

秋天来了,秋天来了!一排排大雁飞过蓝蓝的天空。

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金黄的稻田,一望无际。地里的高梁红红的,都成熟了。

果园的果子也熟了。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还有个小朋友在摘水果呢!

秋天真美丽呀!

教师:

美丽的秋天

悄悄地,秋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

秋天,秋高气爽。在高远的蓝天上,有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看一排排大雁唱着欢快的歌曲飞过蓝蓝的天空,好像在告诉人们秋姑娘已经来了。

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瞧!金黄的稻谷,就像一片金色的大海,随风翻起金色的波浪,一望无际,美丽极了。地里的高粱举起了火红的旗帜,就像熊熊燃烧的火把。

再看看瓜果飘香的果园,苹果露出红红的笑脸。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小朋友提着篮子迫不及待地去摘水果呢!

秋天里,蓝蓝的天空,金黄的稻田,丰收的果园构成了一幅秋天的图画,她是多么的美丽呀!

3.小组讨论哪篇文章好?好在哪里?选代表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对好的文章的写作方法做出总结:

(1)认真观察。

a.看景。看都有哪些景物,哪些是我们熟悉的,哪些值得我们写,哪些富有秋天的特征。

b.看物。图画中的事物可以突出秋天的气息。

(2)按空间顺序写。由远及近的顺序。

(3)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辭手法。

(4)在好的文章中,小作者动用五官,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尽可能地做到具体和形象。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写作指导,关键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来指导。学生刚刚起步学习写作,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回到体验中去写作。这样的写作很直观,很真实。因此,这个环节只要引导孩子调动感官的作用,写自己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感受到的,写自己亲身体验的,直观,真实,有内容可以写。】

四、精准拟定题目,展现画龙点睛

1.引导学生自拟题目。

(1)以描写图画中主要事物为题。如《美丽的秋天》《秋天的图画》《丰收的秋天》等。

(2)以对秋天的情感拟题。如《美丽的秋天,我爱你》《秋天,我最喜欢的季节》。

2.开头:开门见山,开头点明题目。如课文:《秋天的雨》。

3.中间:抓住秋天里特有景物来写。如《秋天的雨》,课文重点写树林里的树叶,果园里的果树,花园里的花,都象征着秋天。

4.总结自己对秋景的切身感受。如《秋天的雨》,最后写出,它是一首欢乐的歌。

五、应用科学方法,写作秋天佳作

练习第三单元的习作。

板书设计

秋天的图画:1.准确审题方法

2.迁移写作方法

3.精准拟定题目

篇5:1《秋天的图画》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优美的小短文,写出了秋天收获的美丽景象和人们喜悦的心情。全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第一学段阅读提出这样的要求: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要能在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通过课文插图,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让学生感悟到秋天的美好,表达出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课前准备

1.制作相关教学课件。(教师)2.搜集有关秋天的儿歌、诗歌。(教师)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4.查找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画画、摘录诗歌、制作树叶书签„„)(学生)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谈话导入

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为什么喜欢秋天呢?用上学过的词语来说一说。注意语言要简单明了。

预设:

生1: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秋高气爽、五谷丰登。生2: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瓜果飘香。

生3:我喜欢秋天。因为秋天层林尽染、叠翠流金,非常漂亮。„„

2.过渡:是啊,秋姑娘一路欢歌,笑着向我们走来了。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欣赏这秋天的图画。

3.板书课文题目:秋天的图画。

4.生齐读课文题目。认读生字“图”,并用“图”组词。

设计意图:《识字1》的内容和本课的内容息息相关。在引导学生讲话的时候,注意和前文的衔接,通过简单明了的交流,了解秋天的特点,同时教会低年级小朋友懂得前后课文的联系。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同时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文中的生字,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要求: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会的可以通过“苹果”里的拼音或向别人请教来解决。

2.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前后鼻音和平翘舌音。后鼻音:笼 浪 粱 灯 苹 前鼻音:燃 勤 翘舌音:燃

平舌音:作 字 3.摘苹果游戏。

(课件出示一棵长满果实的果树,果实上写着本课生字。)看,果园的苹果成熟了,赶快去摘吧!只要能把苹果上的字读准确,这个苹果就属于你。4.学生自主认读。先读字,再读词语“梨树”“脸颊”“波浪”“图画”“燃烧”“勤劳”“灯笼”。相机正音:“笼”在“灯笼”一词中读轻声,“粱”在“高粱”一词中也读轻声。

5.开火车读生字。

6.出示课文第二句话,引导认读:注意看,这句话把这里的很多生字都装进去了,赶快读一读。

7.学生认读,注意读准、读通。

8.生字放到课文里读准确,课文读流利。指名分句读课文,根据情况正音。9.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创设富有童趣的学习情境,能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已学的生字词。同时采用多种方法复现生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老师读课文时的语速、语调,并且一边听一边想:这秋天的图画里都画了些什么?

2.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图画是怎样的。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用横线画出图画中的景物。4.生交流,教师板书:梨树 苹果 稻海 高粱 5.生简单说说自己喜欢哪个景物。6.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流利、准确。7.小结:秋天到了,带给我们美丽的图画。那么,这幅画美在哪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细细品味。

设计意图: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为学生创造读书的机会,做到以读为主。这样,不但在文中再次巩固识字,而且熟读课文也为接下来的阅读教学作好铺垫。

四、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波、浪、灯、作”,让学生观察这四个字的特点。2.生交流: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而且都是左窄右宽。3.教师着重指导带“三点水”的字。

(1)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边观察边说。

(2)教师范写,学生按笔画顺序书空。强调“波”字的第四笔是“乛”,指导学生注意三点水在写的时候,第二个点在横中线上,三笔略微呈弧状。“波”字的第六画竖要写在竖中线的右侧。“浪”字的第八笔竖提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画捺要舒展。“作”字右边上面第一横较长,二、三横较短。

(3)学生描红、临写一遍,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4)展示有代表性的字,一起评议。4.学生再练习写一遍。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是第一学段的重点内容。通过教师的示范,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学生能直观地感受到如何把字写规范、写正确,使他们初步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

第二课时

一、激趣引入,巩固生字

1.导入: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和秋姑娘交了朋友,今天,你们还想见她吗?只要你们把昨天学过的生字词认好、写好,秋姑娘就会出现。

2.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先读生字词,再跟着老师书空写“波”字和“浪”字。3.过渡:小朋友们把昨天学过的知识记得真牢固。看,秋姑娘来了!

设计意图:在上节课认识秋姑娘的基础上,创设富于童趣的学习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阅读期待,还能使学生有效地巩固已学的生字词。

二、创设情境,丰富积累 1.欣赏秋天风光的图片。

2.同桌合作,学生用学过的描写秋天的词语,向对方介绍秋天的美好风光。3.班内交流。4.过渡:有这么多描写秋天的好词语,秋天实在是太美了,就像一幅多彩的画。请小朋友们打开第1课:《秋天的图画》,你们能把课文美美地读读吗?

设计意图:把美景搬进课堂,并让学生用上学过的词语来介绍,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为感悟秋天的美奠定了基础。

三、朗读感悟,激发情感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老师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3.生交流自己“看”到的景象。

4.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景物的句子,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思考:秋天的景物美在哪儿?把让自己觉得美的词语圈出来。

5.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美在哪里。相机出示并品读理解重点句。(1)课件出示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美在颜色:“金黄”。美在样子:“灯笼”。①出示灯笼图片,认识灯笼。

②出示挂满梨的梨树,对比感受作者的比喻,了解这里的灯笼就是指梨。美在动作:“挂”。

指名学生边做挂的动作边读句子。(2)课件出示句子: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①指导体会“红红的脸颊”:

看到这红红的脸颊,你还想到了什么?(小妹妹嫩嫩的脸蛋。)②指导体会“露”:

这个小妹妹在干什么呢?(在笑、开心得脸都红了、有点害羞„„)③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这句话。

(3)课件出示句子: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①指名学生做动作表示“波浪”。

②理解“翻”。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看到风吹稻田,稻穗随风摇摆。)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4)课件出示句子: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①图片出示“燃烧的火把”,对比体会这个比喻的妙处。②指名学生做动作“举”。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6.小结:秋天的田野真的像一幅图画。颜色艳丽,有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子、火红的高粱。“挂”“露”“翻”“举”更让我们看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7.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句话。(1)学生自由练读。(2)指名读并评议。

(3)四人一小组配上动作合作读(每个小朋友读一种景物)。(4)四个大组配上动作合作读(每组读一种景物)。

(5)过渡:小朋友们,刚才,我们在秋天的图画里看到了金黄的梨、红红的苹果、金色的稻海和火红的高粱。现在,请你们睁大眼睛再仔细看看,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屏幕出示秋天的其他景物)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图上景物的样子和颜色,也像课文那样说一说。(出示文字)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辣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赏词、品句,用心体会秋天的美,尽情抒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体会,在读中表达,从而使三维目标和谐统一。

四、深入体会,情感升华

1.导思:是谁使秋天这样美丽?哪位小朋友愿意告诉大家? 预设:一群大雁迫不及待地赶来了(板书大雁并画简笔画)。2.读资料袋资料,认识大雁。3.屏幕出示最后一句话,学生齐读。

4.导思:为什么说是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农民伯伯都做了些什么? 5.预设:

生1:农民伯伯在田里播种、除草、施肥。生2:农民伯伯在忙碌地收割庄稼、摘果子。

6.小结:是呀,正是有了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才换来了秋天丰收的景象,才有了这幅秋天的图画。“勤劳的人们”只有农民伯伯吗?还会有谁?(工人、解放军、医生„„)7.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身边许许多多正在努力工作着的人,他们都是勤劳的人。你最想对勤劳的人们说些什么?

8.下面,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读最后两句话,衷心感谢勤劳的人们!生自由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

设计意图: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到勤劳的人们不仅有农民,还有更多洒下辛勤汗水的人们,从而激发学生对劳动者们的赞美与敬佩之情。

五、诵读体会,抒发情感

1.过渡:这么美的图画,你们想把它永远留在脑海里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把这篇课文背下来吧。先请大家自由背背。(学生自由背诵。)2.出示填空,尝试背诵。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______________。梨树挂起____________,苹果露出________________,稻海翻起__________________,高粱举起______________。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像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名指着板书背,全班站起来配上动作背。

设计意图:通过填空的形式,帮助学生及时回忆学过的内容,逐渐达到自主背诵,形成对优秀诗文的积累要求。

六、拓展延伸,自由表达

过渡:勤劳的人们画出的秋天实在太美了,请小朋友们在四人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你可以用自己的话介绍心中的秋天,也可以唱一首关于秋天的歌曲,还可以背诵赞美秋天的古诗或儿歌。

1.学生在小组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2.全班交流。

3.小结:刚才,小朋友们用丰富多彩的形式给大家展示了一幅秋天的美丽图画。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秋天更是个收获的季节,希望你们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都有所收获,用自己的努力画出最美的图画。

4.指导写字,写好“字”“苹”“丽”“劳”这四个字。5.教师范写,着重指导两个带“草字头”的字。6.生描红、临写。7.交流反馈。8.生再练。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秋天,能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听、说、读、写有机结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七、布置作业

做一做:给秋天画一幅画、拣落叶做书签、制作卡片。把自己画的画,做的书签,采集的野果,写的日记、诗歌收集起来,在班级举办“我爱秋天”的展览活动。板书设计

秋天的图画

真美啊!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入手,遵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每个环节都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听音乐欣赏图片、游戏识字等,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1.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领读、开火车读、摘苹果游戏等趣味性很强的活动,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认识了汉字,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篇6:《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认识“图、梨”等8个生字,会写“波、浪”等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 喜欢秋天,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天的喜爱,愿意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秋天风光音乐片片断。

2、生字、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 创设情景导入

1、 复习《识字 1》今天我们就到田野、果园去欣赏秋天美丽的风光。

2、 直观感知:观看秋天风光音乐片片断。

3、 引导回顾、表达:欣赏了秋天的风光,你想说什么?

4、 总结学生感想,到如:秋天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秋天的。

5、 出示课题并朗读,猜字谜(图):一个大镜框,冬天里面藏。

二、 朗读感悟

1、 初读感悟:

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

开候车,一句一句读,正音。

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读给好朋友听--评价

朗读展示:选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教师引读课文,感知全文。

多种形式朗读课后练习中的四句话,要读初感情。

2、 再读入情,练习背诵

看图找句子练习朗读,指导背诵。

三、 指导认字

1、 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自读正音。

2、 借助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同桌互读。

3、 重点学习下列生字:笼、浪、梁、燃、勤、劳

4、 交流识字经验

5、 总结识字方法:梨树是木,灯笼有竹,波浪有水,高粱为米,燃烧要火,勤劳靠力。

6、 玩字卡游戏:

我说你拿

字卡词语接龙

抽字读句

四、 课后活动

创作一幅秋天的画,配上一句优美的话。

第二课时

一、 激情导入,再读课文

配乐师引读课文--齐读课文--背诵课文--开火车,一人读一句

二、 复习词语

1、 看画面照相应的词卡,带大家读

图画 梨树 灯笼 波浪 高粱 燃烧 勤劳

2、 比赛读词语

3、 摘苹果:教师摘苹果(词语),学生就背诵课文中带有该词的句子。

三、 指导写字

1、 字型分析、范写:

波、浪:都有三点水,左窄右宽

灯、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灯:火字旁,捺变成点;

作:右边的上面一横长,下面的两横短。

字、苹:上下结构,上短下长

丽:上面一横是长横

劳:要与“旁”区分,这样记:用力背起一捆草,不在旁边看热闹。]

2、 学生书空、描红

3、 展示、评价

四、 拓展活动

1、 合作交流:自己创作的秋天的诗歌、儿歌、图画

2、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

3、 推荐有关秋天的读物课后阅读。

教学后记

篇7:秋天的图画教案及教学反思

根据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孩子们的实际学情,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

⑴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⑵体会秋天的美丽和喜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⑶能够仿照课文中的一些句式,写一写秋天的其他景物。

⑷通过拓展阅读,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积累更多的语言表达形式。

为突破重点难点,我结合教学目标,计划用三课时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学生理解课题,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会生字,并理解部分词语。第三课时带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秋天、欣赏秋天,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赞美秋天:如画秋天、写秋天、唱秋天等。

现在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秋天的图画》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切地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和文中意境的美,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李吉林曾经说过:“教师的情感对于儿童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了第一课时的教学后,对秋天的美丽和喜悦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如何才能让这种感受进一步升华,让他们不仅有对秋天美景的喜爱,更有对文中优美语句的喜爱。于是教师开始动情地朗诵小诗,将学生带入那幅诗意的秋天的图画中,这时学生情感就得到了真正地激发,接着让学生谈读后感受。这样学生就感受到了秋天的美。

二、发挥想象,读好重点句:

在让学生动情朗读和谈感受之后,我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从那些句子感受到了这份快乐?”将学生的思维从感性逐渐带入理性,孩子们很聪明很快就找到四个重点句。如何让学生读出喜悦来呢?这时我想到了爱因斯但的一句话:“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对,动用学生的想象,让学生眼中的文字活起来,不仅能帮助孩子更深入地感受秋天美丽的图画,而且还能潜移默化渗透比喻句的教学,为学生奠定写的基础。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再读读这四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孩子们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所以后面读这四句的时候,情感上更多了一份有趣和可爱。

三、借助课件,读写结合: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切实把握好语言训练的点,扎扎实实地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这篇课文中的四个重点句,句式整齐,对仗工整,是很好的仿写载体。在第二环节想象朗读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四个重点句的句式规律。再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秋天的美丽图景,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秋天的美景就在学生脑海中有了深刻的印象。

四、拓展阅读,丰富积累:

要真正的学好语文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丰富自己的社会阅历。所以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和习惯,指导他们做个细心观察的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因此,我在课的最后一环节,我将孩子们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感受秋天,寻找秋天,画秋天、写秋天……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赞美秋天。

篇8:图画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一、书本中插图、挂图的使用及作用

现行的英语课本中,有很多教学插图、挂图,它们并不只是为书本、版面的美观而增设,而是一种较直观、形象、生动的语言,对语言的教学起到辅助、相得益彰的作用。现代英语教学,注重素质教育,重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应用英语的基本技能,即听、说、读、写。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也就是要学生最终掌握听、说、读、写能力,从而灵活应用语言。那么,如何使用图画并以此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呢?

l. 图画教学在听方面的使用及其作用

听是针对人的听觉,图画是针对人的视觉,两者怎么能揉合到一起呢?其实这并不矛盾。怎样才能把这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我们可以这样进行:在课堂上,教师放一篇文章录音或读一篇文章,让学生仔细听懂文章的意思,然后把听到的内容画成一幅画(简笔画),用图画来反映、复现文章的内容之后,看学生做的效果怎么样。图画能一目了然,直观地反映学生哪个地方听懂了,哪个地方没听懂。再者,使用图画比单纯让学生听讲能使课堂更生动、有趣,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调节课堂气氛,使教学取得较好效果。

2.图画教学在说方面的使用及作用

“说”是英语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方面。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要求学生只要会做题目就行,“说”的能力被忽视了。其实学习了基本知识就要能够把它说出来。在课堂上,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可以通过图画教学进行。其一,教师可以挂一幅图,然后叫学生应用本课的基本句型或以前学过的基本句型把图画的内容“说”出来;其二,可以让学生分组活动,看图后进行会话,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把图画内容“说”出来;其三,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组长准备一幅挂图(此图其他同学不知内容),先描绘图画的基本特征,然后其他同学可以就细节方面向组长详细提问,组长依图画内容回答,之后,其他同学就自己所知晓的信息把图画出来,然后组长公布挂图。通过这些方法,既可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组织及应用语言表达能力,巩固知识,又能使课堂气氛活跃、生动有趣,这对开发学生智力是有益的。

3.图画教学在写方面的使用及作用

看图写作这可以较好地考察学生以下能力:①理解能力,即对整幅画有一个整体概念,能理解其表达的内容;②概括能力,也就是使用语言概括图画的内容;③想象力,图画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④应用语言表达的能力。一个人看懂了一幅图画只有表达出来,别人才能知晓,这就必须使用语言再现图画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挂图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发挥想象,应用一定的句型、句式根据图画的内容叙述一个小故事或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简笔画的使用及其作用

1.简笔画对概念的理解起辅助作用

概念一般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把握和理解,但如果辅之以简笔画,那么就能取到直观、形象的概括。如在英语教学中对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最高级较难掌握,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就可辅之以简笔画。

2.简笔画在单词、词组教学中的使用及作用

英语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中最苦恼和头疼的问题是记忆单词,有许多人做过有益的尝试。简笔画不失为帮助记忆单词或短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能使学生对事物有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这样更易于被接受、掌握。

篇9:秋天,美丽的图画

听,“沙沙,沙沙……”那是树叶们在进行狂欢派对。(一段一个中心句,总领全文,使得后面的描述不跑题,点赞!)银杏树的叶娃娃们穿着漂亮的黄色蓬蓬裙,在空中一边跳着优美的舞蹈,一边“哗哗,哗哗”地唱着歌。而枫树的叶宝宝呢,在畅快地喝酒呢,喝得脸红扑扑的,还一边跳着扭腰舞,一边拉着小提琴。(不同的树叶,不同的姿态,相同的美,用拟人手法描写出来,一边听秋天,一边想画面,点赞!)

看,小动物们正忙着准备过冬呢!(总起句又出现了,这样的写法,紧扣中心)褐色羽毛的大雁,排成“人”字,正忙着挥动翅膀,跟我们说了几声“再见”,就匆匆向南方飞去。蚂蚁排着整齐的队伍,背着粮食,向蚂蚁洞爬去……(看大雁,看蚂蚁,看秋天,点赞!)

瞧,果园里长出了丰盛的果子。苹果树上的苹果娃娃,掀开了“小被子”,露出了红彤彤的小脸,正冲着我们笑呢。柿子树穿着绿色的连衣裙,上面还镶着一颗颗橘色的珍珠呢!(“小被子、绿色的连衣裙”,看见了吗?这就是拟人的魔力,点赞!)

秋天,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结尾呼应题目,一赞到底!)

篇10:《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认识图、梨等八个生字;会写波、浪两个生字。

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并感悟到是勤劳的人们使秋天更美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将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体现出来。教学用具:

课文插图的放大挂图。

(包括生字、词以及句子练习)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秋天来啦,天空是那样蓝,白云是那样美,老师特别喜欢秋天,因为秋天景色宜人,五谷丰登、瓜果飘香,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今天,我们一起到野去郊游一番,好不好?(出示挂图。)

2.看图说说是谁告诉我们秋天来啦?怎么告诉的?

对,它们告诉小朋友们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这么美的景色不就是一幅秋天的图画吗?(板书课题:秋天的图画。)

3.指名读并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课文中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书中的红苹果帮忙。

2.读完后你知道了些什么?

课文第一句就告诉我们美丽的秋天来啦,想想该怎么读?

秋姑娘还给我们带来了好多礼物,不过得先过生字关。3.熟悉生字(展示)。

图-图画 梨-梨树 笼-灯笼

浪-波浪(见过大海的波浪吗?是什么样子的?)

粱-高粱 燃-燃烧 颊-脸颊(摸摸自己的脸颊)

勤劳-(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是勤劳的?)

4.书中有一句话把这里的好多词都装进去了(出示课文第二句)。

(1)指名读。猜猜秋姑娘带来了什么本物?

(2)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小秘密?

师:这多有趣呀,灯笼变成了金黄色的梨,脸颊变成了红红的苹果,波浪变成了金色的稻海,火把变成了红红的高粱,这么好的句子谁来读读?

(3)指名读、齐读。这时候,如果你走到梨树、苹果树、稻海、高粱身旁,你想对它们说些什么?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大雁都说了些什么?从书中找一找,读一读。(4)大雁说得对吗?为什么?

勤劳的人们,你们真了不起!

(出示)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______的图画。

师:是你们把秋天变得这样的美丽、神奇。梨树、苹果、稻海、高粱都会感谢这些勤劳的人们,让我们问问它们吧!(出示)

谁使你这样美丽?梨树说:是把我变成金黄的灯笼。

苹果说:是勤劳的人们让我____。

稻海说:____________________。

高粱说: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写波、浪两个生字

四、总结全文

今天大家在野里玩得高兴吗?由于时间关系,我们马上就要离开这儿了,不过我们相信明年这里会变得更美丽!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二

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松柏小学 杨 玲 陈 列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美的道理。

2.学习生字,会认八个生字,会写八个生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教学过程:

一、说话入境,绘画导入

秋姑娘悄悄来到我们身边,你们找到她了吗?

1.先同桌交流自己课外在小道旁、广场中、公园里、草地上观察到的秋天景象。

2.在音乐声中,让孩子们画、剪、贴,自己动手装扮教室。成熟的瓜果,金色的稻浪,南飞的大雁

3.就让我们在这喜人的丰收图中学习《秋天的图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画画生字,把生字读准确;

想想生字,把生字认一认;

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三、诵读课文,读中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默读、同桌互读、表演读)。

2.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最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3.读句子(读哪句,演示哪句),师生欣赏、评议,练习朗读。

对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这一重点句,不仅要进行朗读训练,还应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如:你觉得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很美?(:黑白色的秋天的图画),你觉得美吗?对,色彩不仅使图画变美丽,而且使句子更生动。你还能说出哪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能不能用它来说一说你的同学、教室、家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感悟劳动创造了美。

5.用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可看深件背,同座位互背,下位找好朋友背)

四、各展所长,赞美秋天

1.启发谈话:小朋友,你眼中的秋天美吗?你

喜欢它吗?勤劳的人们用双手画出了秋天的图画,我们也用不同的方式来赞美秋天,好吗?

2.自由组合,赞美秋天

画画组:画秋天

写作组:写秋天

表演组:演秋天

歌唱组:唱秋天

篇11:《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秋天的图画》是一幅色彩艳丽的图画,画上有金黄的梨和红红的苹果,有稻海翻起的波浪和高粱举起的火把。它是人们用汗水绘出的山水画,它是山野对人们辛勤劳动的报答。“秋天来啦,秋天来啦!”这不正是人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呼朋引伴地来欣赏秋天的图画吗?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招呼人家,体验这份喜悦。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在色彩的搭配上以金黄、火红为主色调,简单几笔便把丰收的热闹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其中的“挂、露、翻、举”使整个画面洋溢着勃勃的生机,极富生命的动感。针对于二年级孩子的已有发展水平,我采用表演诵读法,把静态的语言文字,化成动态的行为表现,从而内化为一种情感的积淀,扩展了“最近发展区”。在体验、感悟图画的美和语言的美时,我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探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同时考虑到二年级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够强,所以利用学习伙伴“乐乐”来搭建自主探究的平台,调动学习和积极性,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预设目标

1、会认读8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2、通过语言感悟,表演诵读,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从而喜欢秋天。

教学重点:如何通过朗诵、感悟唤起学生的语言感悟和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对“稻海”和“火把”及文章最后一句“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的理解,是孩子们学习的难点。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学习感悟第一、二句。书写“波、浪、灯、作”。

第二课时,学习第三、四句,体会“勤劳”;各展所长,表现秋天;书写“字、苹、丽、劳。”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引发兴趣

1、孩子们,你们喜欢秋天吗?你可以从哪儿找到秋天?

2、是呀,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秋天的图画(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图”。

3、课件展示画面(秋天的图画)

4、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随机出示词语:梨子、苹果、稻子、高粱、大雁。正音:“高粱”的“粱”读轻声。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师范读。

2、出现学习伙伴“乐乐”,帮助自学,解决生字词,读通课文。

动画展示学习伙伴“乐乐”:大家好,我是乐乐,学习语文真快乐的乐。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欢迎吗?

“乐乐”提出学习要求:

(1)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读给同桌听,让同桌给你记上成绩。读得好的打上三颗五角星;有进步的打上两颗五角星;还要努力的打上一颗五角星。

(3)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再多读几次。

3、检查反馈

乐乐:我得了两颗五角星。你呢?

(1)、分别请各种水平的学生朗读。注意正音。

(2)、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诵读体验,感悟语言

1、读着读着,你觉得秋天的图画怎么样?指导学习第1句。

2、山野美在哪儿呢?快看看图,再读读课文,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跟周围的小伙伴谈谈你有什么发现?

3、出示句子: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呢?

预设点拨: 1学习“梨树”一句时,可以引导学生招呼大家去果园看看。

2“苹果”一句引导学生摸摸自己的脸颊笑眯眯地读。

3后面两句可以在质疑中学习语言。

4、指导朗读、感悟语言.

四、积累内化、指导背诵(背诵第1、2句)

五、启发想象,练习表达

秋天的图画,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请小朋友画上去,你想画什么?

六、指导观察、书写生字

乐乐:小朋友,没有骗你吧?学习语文是不是很快乐?我有进步了,可以得三颗星了。你呢?我要写生字了,写得好还可以得一颗星呢!加油啊!

1、出示生字“波、浪、灯、作”。你发现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指导书写

七、各展所长、准备节目

课上到这儿,老师收到了一封邀请书。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来布置会场,你们要去吗?好,那就请你回家赶快准备节目吧!节日单:画秋天、写秋天、唱秋天、诵秋天……

篇12:《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1、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秋天。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教学准备:

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演示课件:演示课件或出示相关内容的风光图片:看图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看到了什么?教师板书:秋天的图画。

二、自读

1、自由读课文。标出课文共有几句话?

2、指名分句朗读,读后评议。

3、小组合作读,要求读正确。

三、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自由认读。

2、借助生字卡片,同桌互相检查读。

3、小老师领读。愿意当教师的同学到前面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带同学认读。

4、交流识字经验。把自己好的识字记字方法讲给同学听。

5、多方式检查读。

四、朗读

1、小组内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2、寻找自己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

3、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丽、灯、波、浪。学生认读。

2、观察生字特点,交流写时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习,同桌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复习

1、开火车读生字。

2、选择喜欢的生字组词并造句。精读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

3、小组内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4、挑战读,向你认为读得好的同学挑战,看看谁读得更好。诵读

5、课件出示秋天的画面,启发学生谈感受。

6、师引读课文:(随即指导朗读)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梨树„„苹果„„稻海„„高粱„„谁使秋天这样美丽„„

3、同桌互相提示背诵。

4、背诵展示。比一比谁背得有感情。练习

1、出示课后“我会读”,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习读。

2、说说句子描写的画面。拓展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我们也搞一个“颂秋天”作品展,可以像学习伙伴那样画秋天,用落叶做书签,还可以写句子、儿歌、小诗赞美秋天,等等。在班会上我们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作品。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作、字、劳、苹。学生认读。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3、学生练习,同桌评价。

板书设计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 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1秋天的图画 勤劳的人们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

篇13:《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一、发展现状及必要性

素质教学的脚步不断加快,很多地方的初中英语课堂上出现了很多素质教学的一些方法和手段,这些方法手段的应用前提是学生要配合教师的教学,积极主动的参与课程的教学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不断适应教学的需要。这诸多的教学手段之中,图画是最为直接的、感官性最强的教学工具,可以直接将教师所要表达的事物或问题直接反映给初中生,例如在导学法中就有一种直观导入法,其中就可以利用这种图画的教学手段进行初中英语教学,这种教学工具相对比较容易制作,在教学过程之中的作用也十分明显,因此在很多初中英语的教学之中都有相应的应用。

由于这种教具相对比较简单,直观,所以更加适合初中低年级的英语教学,这些学生刚刚从小学升到初中,一些思维还没有得到转变,教学过程需要进一步适应他们的形象思维的需要,这种图画式的教具完全切合这种教学对象的需要,这种图画教具可以给学生更多联想的空间。同时为初中生营造了一个良好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对英语教学兴趣的激发。只有兴趣有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也就产生了。初中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中,智力的开发是其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种智力的开发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提倡素质教育的现代初中英语课程开始不断地重视其重要作用,这种图画得教学方式,可以进一步开发学生想象空间,不断提升学生的智力能力,

二、具体应用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很多地方出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画图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可以进一步承担一些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具体落实。例如,导入式教学法就可以运用这种教学工具进行直接导入相应的初中英语课程,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相应的实际应用。

1.应用在导入课程的教学工具。在图画的教学导入作用相对比较直观、形象,可以有效地提起初中生的学习集中力,进而整堂课程教学英语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增加一下氛围的营造,例如,在苏教版的色彩这一个章节中,课程的教学可以从教室的不同色彩的画图中开始,有红色、黑色、绿色等等,可以制作相应色彩的图板,这种色彩的集中将对初中生有一种感官上的强烈刺激,一下子就想初中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手里,很多这时候,教学过程也可以进一步延伸到新的颜色单词上来,例如,red是红色,green是绿色,white是白色。下面可以结合学生自己穿的衣服颜色,反复练习不同颜色的口语发音。进一步强化这种对词汇的记忆。

2.应用在激发学生主动性上。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是这种教学工具的主要目的,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喜爱,不断培养这种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自己发现英语学习的感觉,在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是不断加深的,很多地方的英语教学随着学期的推进,教学任务在不断的加深,很多教学任务难度较大,学生学习较为困难,成为学习的瓶颈,只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潜能,这种学兴趣将进一步开启学生克服眼前困难的模式,成为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手段。苏教版的初中英语中有“No Smoking”等广告牌的课文学习,这就需要教师事前可以准备相应的广告牌,这种广告将有效提出相应的作用,例如禁止吸烟。

3.进一步辅助对西方文化的理解。现代很多初中英语的课本中蕴含着一些西方的文化,这种文化与我国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西方文化的理解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度,很多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这种异国文化造成对课本整体的不理解,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异国文化,图画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进一步弥补语言上的缺位,使得这种文化交流更加的顺畅。例如,苏教版初中英语中有一章节《Let’s celebrate》这是对西方感恩节的介绍,教师再上这张课程的时候,可以准备一些画图,将西方人在感恩节喜欢吃的东西、做的事情等等制作成一组画图,一张一张展示被学生看,使得学生可以系统地理解西方人是怎样过感恩节的。然后在跟着教师阅读课本,很多蕴藏在课本中的异国文化已经被学生理解,不存在阅读上的障碍。

4.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观察事物、精神集中力以及相应的记忆能力。整个初中英语的教学需要极强的观察事物的能力。教师可以将相应的课本中配上相应的图片,使得学生通过观察画图理解相应的课程内容,长期的这种观察图片,就成为了一种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图画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其精神集中度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这种强烈的图画会给学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记忆能力。

篇14:图画书阅读教学的“三弃三重”

在众多读物中,图画书被喻为“上帝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被看成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本书。图画书用直观精美的图片、自然清浅的语言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个丰富美妙的故事世界。图画书的神奇魅力还在于从零岁到一百岁的人都能从中获得乐趣。所以,图画书作为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被许多一线教师认同,并积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但是,由于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和阅读视野的影响,在指导孩子阅读图画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笔者拟针对这些常见的错误做法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总结为图画书教学的“三弃三重”。

一、弃盲目跟风,重图画书的甄别与选择

图画书受到了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青睐,但是他们在选择将什么样的图画书推荐给学生时,却缺乏课程意识和一定的审视眼光,存在“跟风”的态势。至于某本图画书适合几年级的孩子,在教学上有什么价值,究竟能带给孩子什么等等,很少有老师加以思考。

1.什么是图画书?日本图画书研究者松居直先生曾用公式来说明带插图的书与图画书的区别:文+画=带插图的书,文×画=图画书。文字书中的插图以及连环画都只是对文字的说明,如果图删掉,你依然能读懂故事,但如果把图画书中的图删掉,故事就变了味道。在图画书中,图画是主体,具有和语言叙述同样的功能,本身就承担着讲故事的任务。

2.什么是好的图画书?图画书的“好”应该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注意“图”的品质。图画书中的图应当能传达引人的细节或者情绪的起伏。美国最具权威的图画书奖“凯迪克奖”,其遴选标准中就有这样一条:“透过图画,是否能完整传递出书中的故事情节、角色、气氛与讯息。”松居直认为:“如果是优秀的图画书,只要看插图就能大体明白故事梗概和内容。”[1]所以,一本好的图画书,孩子即使不识字,仅仅靠“读”画面,也应该能读出大概的意思。二是注意“文”的精粹。好的图画书有一个共同特点:语言清浅,却有深厚的意蕴,留给读者极为开阔的想象空间。比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的大兔子微笑着轻声说的一句话:“我爱你一直到月亮那里,再从月亮上回到这里来。”语言里藏着的深情与温暖会带给读者很多“上天入地”的无比广阔的联想。

3.什么样的图画书适合用来教学?教师在挑选图画书进行教学时不仅要做一般性的社会阅读,更要做“教育性”的阅读。不妨从几个方面思考:图画书的故事能否引起儿童的兴趣?“这一本”图画书适合几年级的孩子?图画书的内容主题是否适合教学?“这一本”图画书可以用来做语言的模写还是拓展想象的空间?更多的是用来连接孩子的生命体验还是指引未来行动的方向?这些问题其实涉及的就是用图画书“教什么”的问题。多问一些这样的问题,教师的课程意识就会逐渐明晰,课堂教学也就有了方向。

另外,选择图画书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这一本”图画书要能打动教师本人。松居直曾说:“讲图画书的人能决定图画书最终的价值。一个讲图画书的人,如果能与好的图画书产生共鸣,充分理解书的内容,并自得其乐,必定能将更丰富的内容传达给孩子。”作为教师,心中的感受越丰富,越是能加深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从而产生阅读上的共鸣。

二、弃频繁提问,重故事意蕴的完整与丰富

笔者听过不少图画书的阅读教学课,发现不少教师喜欢不时发问,总想从图画书中挖掘出一些教导性的意义。其实,图画书阅读教学中的提问颇有窍门,提问点不宜过多,否则可能会破坏故事的完整性。那么,怎样以教师的“导”带领儿童“渐入佳境”呢?

1.讲述前稍加讨论。讲述前可通过一两个小问题引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时间一般以2-3分钟为宜。比如可以从故事的名字入手,聊一聊相关联的事物,也可让学生看看封面,猜一猜故事会讲些什么。课始的提问,重在唤醒孩子对故事的兴趣,把故事的手与孩子的手牵在一起。

2.讲述中适当停顿。讲述的过程中更要较少提问,以免打断孩子对故事的整体感觉,保持故事的完整性。当然,为了进一步引领孩子走进故事的最深处,教师可在故事转折的关键处故意停留,让学生猜一猜情节接下来会如何发展,以唤醒他们更强烈的阅读探究欲望,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

3.讲述后分享交流。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最大的就是交流的乐趣。要想讨论分享富有实效且能走向深入,教师的话题设计至关重要,要顺着一个核心话题层层深入,最终抵达故事的“内核”。比如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图画书《爷爷一定有办法》,如果教师从“小毯子变成过什么”或者说“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这样的过于细小或宽泛的角度来提问,没有太大的意义。南京芳草园小学的刘颖老师在讲完故事后,就下面两个问题与孩子进行了讨论:第一,为什么约瑟舍不得丢掉那些老旧的毯子、外套、背心、手帕?第二,那颗纽扣究竟到哪儿去了呢?两个话题中,一个指向了故事的主题,一个指向了这本图画书蕴含着的另一个故事,让孩子从讨论中获取到分享的乐趣,提高了阅读的认识。

三、弃拘囿文字,重“图”与“文”的合奏

不少教师因自身读图能力的薄弱,在讲述图画书时往往只关注文字传达的故事。其实,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来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加拿大教授佩里·诺德曼先生认为,一本图画书至少包含着三种故事:一个是文字讲述的故事,一个是图画暗示的故事,还有一个就是文字与图画相结合而产生的故事。[2]所以,在进行图画书阅读教学时,不能仅从文字出发,更要关注“图”与“文”的合奏,让儿童享受更多发现的乐趣。

1.图画也是“语言”。图画书的图就是“语言”,可以直接讲述故事。在图画书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去品味每一幅图的色彩、形状及相关细节,读懂图画想说的“话”。一般而言,图画书的封面、扉页、封底等都有故事,扉页的图画往往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门,不仅仅告诉我们谁是故事的主人公,有时还会故意在这里埋下一个悬念,吊起你的胃口。图画书的环衬一般会通过色调或图案营造出故事的氛围。还有,故事中的小物件也会传达一定的意味,如《团圆》里那个回家过年的爸爸,虽然自己的衣服上缀满补丁,可是他拎着的旅行箱却是鲜艳的红色,箱子里装着他带给妻子和女儿的礼物,这样的色彩就在言说着一个丈夫、一个父亲的心情。还有,图画书的封底内容同样不容小觑,很可能会成为另一个阅读的起点。

2.“图”与“文”的合奏。在图画书中,图画和文字有一致的方向,两者共同编织着一个奇妙的世界。比如《母鸡萝丝去散步》这本书,从文字上来看,故事讲述了一只母鸡在农场里兜了一个圈子,但画面里却出现了一只狐狸,于是,母鸡散步的故事就变成了一个狐狸追母鸡的故事。由于“图”与“文”两条叙事线索相互交叉,使得阅读图画书成为一次探索与发现的旅程,难怪有人说图画书是一张到处都隐藏着秘密的“神秘地图”。

3.图画书中的“声音”。这里的“声音”,其一是指图画书中的图画与文字发出的声音。日本的河合隼雄在《倾听绘本的声音》的讲演中说道:“画中并没有声音。虽然没有声音,侧耳倾听的人却能听到声音。”[3]这里的“侧耳倾听”可以理解为用心聆听。在引导儿童阅读图画书故事时,最好的境界就是故事结束了,但故事中的声音会留在孩子的心中。其二是指教师讲述故事的声音。讲述不是“读”,不是照着文字“念”,而是要通过教师的前期阅读与理解,把自己看到的、琢磨到的糅合进声音里,再现故事的趣味。如此,儿童便能敞开心扉,与图画书讲述的故事温暖相逢。

参考文献:

[1](日本)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31.

[2](加拿大)佩里·诺德曼,梅维丝·雷默.儿童文学的乐趣[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484.

[3](日本)河合隼雄,松居直,柳田邦男.绘本之力[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22.

(邵龙霞,高邮市实验小学,225600)

上一篇:韦庄《清平乐野花芳草》阅读答案以及赏析下一篇:应届毕业生实习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