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悲鸿的故事有感

2024-04-16

读悲鸿的故事有感(共14篇)

篇1:读悲鸿的故事有感

今天,我到我家附近的一间书店看书,读《徐悲鸿学画的故事》有感。

一进书店,只见书架上摆满了许许多多书本,什么百科类、文科类、儿童读物……应有尽有,真是书海浩瀚,扑进去其乐无穷! 作文网

其中《徐悲鸿学画的故事》映入了我的眼帘,我被文中感人的情景深深地吸引住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读完这本书。当我在读这本书时,眼前不断地浮现出徐悲鸿年轻时在巴黎学画的情景。

当时,有许多外国学生看不起他,徐悲鸿下定决心跟他们比试比试,从此以后,徐悲鸿就更加刻苦学习,一年后,皇天不负有心人,徐悲鸿终于画出了出色的油画,受到了法国有名的艺术家拉蒙先生的好评,他还多次在绘画比赛中获得第一名,轰动了整个巴黎的美术界。他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这本故事还告诉我们,只有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屈服、克服种种困难,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读了这本故事,我不禁想起了刚放暑假的时候,爸爸找我的问话,教训我说:“你看你写的字,一塌糊涂,还比不上子怡(我的表妹)写的呢,小学生作文《读《徐悲鸿学画的故事》有感》。”想到这儿,我非常惭愧,难道我的字真的写得差吗?我不甘心,我要象徐悲鸿一样下定决心,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有句名言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相信我自己一定会把字练好,不让爸爸妈妈失望,我要让爸爸妈妈有我这样的女儿感到骄傲、自豪!

徐悲鸿那刻苦的品格是多么令人钦佩!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像他那样刻苦学习,

努力再努力,那一定会出更多的人才,我们的社会也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篇2:读悲鸿的故事有感

今天,我读了《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文章,这让我深有感处。

它主要写的是:年轻的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

这篇文章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徐悲鸿为国争光的精神,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努力了付出了,你就会有回报。

就拿我来说吧,当我刚开始学习写毛笔字时,觉得很简单,我就随便的写了写,不仅不象,写的还是歪歪纽纽,一点了不好看。

然后在老师细心的教导下,我终于明白了写毛笔字的要点,首先是读贴,用眼睛仔细观察字帖,看好每一笔每一画,记住这个字的形态,粗细变化,然后开始用笔去写,但还是不像,经过反复练习,对比字帖,终于有点像了。

篇3:读悲鸿的故事有感

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直接说到中国艺术没落的原因是因为偏重文人画。在徐悲鸿看来这个是中国艺术没落的主要原因, 并且指出自从王维创造了水墨山水之后, 他的追随者的作品中就没有他前期或同期作品的高超, 特别是在明代董其昌以后追随王维水墨山水的潮流中的艺术家, 他们所画的山水体会不到画家真实情感流露, 大多是临摹前人的作品或者模仿他们的笔墨, 且褒南贬北的思想一直存在, 这就导致了中国画走向衰落。苏轼曾经说过:“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王维是以诗入画创造出了这种简单的抒情意境, 还有就是他创造的“破墨山水”技法, 发展了中国笔墨的意境, 对山水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只可惜他的后随者却是根据画面来做诗, 完全没有王维先前的境界和创新意识, 至于笔墨也是效仿没有鲜明的个性。笔墨和意境是不能分开而论的。此时的作品仅仅可以作为消遣娱乐来观赏, 根本不能发挥艺术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结合的这种功能。在此并不是贬斥王维创造的这种画法, 而说的是一种文人画的画风问题。文中有句话:“画人不但不能表情, 并且有衣无骨, 架头大, 身子小”, 这与徐悲鸿一直提倡的写实主义相呼应, 我们知道徐悲鸿先生留学八年, 接受的是学院派的教育, 可能这也是他一直都在强调写实重要性的原因。其实从这也可以看出中国艺术没落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过分注重绘画的神韵和意境而忽略了最基本的造型。

在徐悲鸿看来中国艺术没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一股劲的模仿古人的山水 (即八股山水) 没有自己的创造力, 也没有结合现实的情况, 在徐悲鸿那个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而中国的艺术却仍然处于小桥流水那种安逸的状态, 与现实完全脱离, 所以有志之士肯定要发动起艺术的社会作用, 结合现实来发展艺术。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是说林琴南的, 他是福州人, 却偏偏学八股的山水, 而福州的特色比如福建女人的服饰就是一个很有特征的装束, 尽在眼前, 他却不知道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上, 实为可惜。正好应验了徐悲鸿说的那句话:“放置奇丽之真美于不顾。”从这我知道了, 其实创作最好的题材就是自己所熟悉和自己所爱好的事物, 就地取材这样才能创作出好的佳作来 (取的是自己的最爱) 而又不违背自然, 自然界的万物是画家最好的老师和题材。画商的炒作也是导致艺术没落的一个原因。徐悲鸿一直主张和提倡的是写实主义, 而画商炒作当时的现代主义对中国艺术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那个时代的中国画只要人们看不懂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 如果你问他作品的意义何在, 他会笑你俗气和浅薄, 一而再再而三的就没有人问, 也就造成了这种画面, 同时又有好多不是很出众的画家也为了增加自己的名气, 而借画商之手来炒作自己的画, 并且去随声附和那些不堪入目的流派, 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心虚而已。有时画家为了追求意境而不遵循自然事物, 就像徐悲鸿说的暴殄天物。在徐悲鸿看来创作要根据现实而来, 不能凭空想象, 或为所欲为。在这个世纪对于艺术我们要放眼于未来, 扩大自己的视野充实艺术的知识。

徐悲鸿主张艺术的复兴乃完全回到自然, 师法造化, 采取世界共同法则, 以人为主题, 要以人的活动为艺术中心。他说:山水不是不可学, 但是要在学会人物花鸟动物之后在来学山水。当然并不是样样都得学会才能学山水, 山水是一门综合艺术, 如果有一样不会, 在作画时就会露出自身的缺点。如果只是学点皴法和树木, 然后在画几笔流水, 这样的山水让人看到后, 只会觉得作者的空洞无知和涵养很低, 所以要认真的做好基础。如果不打好基础而空洞的来谈, 那样只会亵读了艺术的作用, 与世界也将脱离轨迹。另外对于作品的品赏则要视环境而定, 且要学会欣赏的角度, 根据不同的环境作不同的作品, 或者欣赏不同的佳作。作者在此还谈到了艺术的流传, 根据当时的情况大的作品没法保留下来, 世界的动乱也给艺术造成了遗憾美, 不过通过遗留下来的一些作品我们就可以想象当时人们的成就应该是什么样的, 只可惜这么好的作品却没有遗作真是一大憾失。

在文章的最后篇幅中, 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措施。中国艺术要达到唐代的昌盛, 必须具备几个要素:第一, 需要一批有志之士, 且要给他们发展的机会他们还要有足够的艺术修养。只有千里马而没有伯乐还远远不够, 就像徐悲鸿本身也是一个艺术界的伯乐一样, 他很爱惜人才, 只要他发现一个可塑之才, 那他一定要培养他, 找出哪条路是最适合他的, 然后再做出决定。第二, 政治家也就是伯乐要有艺术的审美观念, 对艺术要有所了解和品读, 认识到艺术是发挥人类思想及智慧的工具, 要支持艺术家正确的艺术行为, 提供艺术发挥的场所。另外要促进艺术的繁荣, 还需要有正确的途径, 这就要正确发挥学校的作用, 学校在培养艺术教育时一不小心便会成为模式化的根源, 如果学校不能正确的起到指导的作用, 那只会对艺术起阻碍的作用, 它要作为艺术的启发场所和艺术创作者发挥才智的源泉, 而不是限制艺术的发展。第三, 要有足够大的知识库来支撑艺术, 也就是美术馆的建立, 人们都知道图书馆的作用, 它让人们来充实自己的知识视野, 其实美术馆和它的功能是一样的, 相比较而言它可能要比图书馆作用更大, 美术馆可以为审美疲劳的人们回复精神、扩大视野, 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 启发人们的智慧等。正如徐悲鸿说的:“美术馆是艺术天才的归宿地。”如果我们有很多艺术家的杰出作品却没有地方给他们展现, 那么长时间的下去, 只会造成艺术的呆滞。还有就是收藏家的作品, 当美术馆建的很合大众的意愿, 那么收藏家的作品自然也会把作品送到那里, 供人么欣赏, 何乐而不为呢?

他在文章的最后对从事艺术的工作者提出了要求:要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且不能自满和自足。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时时提醒自己, 但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勤奋来完成。这是徐悲鸿在一九四七年写的一篇文章, 文章主要围绕这两大问题来描述, 一是中国画衰落的原因;二是如何复兴中国画, 且徐悲鸿提出了要求和观点。作为一个负责和关心的艺术家看到中国艺术走向衰落, 他肯定要积极的倡导人们来发展和救济, 冲锋陷阵的来完成。其实人生也是如此, 做一个永远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人是值得尊敬和佩服的, 徐悲鸿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

参考文献

[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1]俞剑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

[2]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2]黄宗贤.中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3]徐庆平.奔腾尺幅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8.[3]徐庆平.奔腾尺幅间[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8.

篇4:读刘胡兰的故事有感

1946年秋,国民党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将大批干部转移上山。當时,刘胡兰也接到了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1947年1月12日,匪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自己坦然躺到了铡刀下。刘胡兰烈士牺牲时,还不到15周岁。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这个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流传开来。随后,毛泽东主席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读完刘胡兰的故事,我仿佛看到刘胡兰穿着破旧的衣裳,双手叉腰,怒视着敌人,眉梢眼角间透着坚定与刚强。

轻轻合上书,我迟疑了。一个跟我差不多大的女孩子,是什么力量使她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保卫自己的战友?是信念,是她对党的一片耿耿忠心啊!

如今,我们的祖国正走向繁荣昌盛,我们无忧无虑地活在当下,没有了战争,大家都团结友爱,和谐互助,可是,我们不能忘了所有为国捐躯的英雄们,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哪来这么幸福的生活呀!

我们在党的关怀下健康成长,是党把我们从一粒粒幼小的种子培育成高大的树木,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们大家应该学习刘胡兰同志这种不屈的斗争精神,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幸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英勇奋斗,无私奉献。虽然我们没有出生在战火纷飞的时代,也不需要我们去流血牺牲,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不懈的努力,刻苦学习,从点滴做起,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我们的贡献。

篇5:读《徐悲鸿励志学画》有感

那是1919年的春天,徐悲鸿遭受了外国人的侮辱,于是,徐悲鸿为了证实中国人是有才能的,奋发努力,用知识与智慧让外国人改变了对中国的偏见。

读完,我掩卷沉思,这是中国一爱一国知识分子一爱一国一精一神的充分体现。他以知识与智慧为国家复兴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我想到了钱学森为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历史一性一的卓越贡献。尽管当时人力和物力等条件都很差,但他还 是以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热一爱一与真诚投入到了我国国防尖端科学研究工作之中;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拒绝外国高薪聘请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为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领域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京剧大师梅兰芳为了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侵略者的刺刀下演出……一爱一国不仅是一种心情,在落实为实际行动中更需要一种坚定的信念。所有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人都应该把个人志向与民族振兴紧紧连在一起,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困阻都义无反顾。

一个走向世界的国家必须博采众长,才能挺一立于世界之中,“少年强则国强”今天作为中国少年的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要好好读书,天天向上,为祖国添一份力!

篇6:读徐悲鸿 奔马图 有感范文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内容是: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地冲着他说:“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他被激怒了,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从此,他更加奋发努力,他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终于用实际行动让外国学生心服口服,那个外国学生看了他的作品后,非常震惊。外国学生找到他,鞠了一躬说:“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能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那个外国高傲者是谁,我不知道,但是励志用行动反驳他的中国人,相信你也知道吧!是的,他就是在国际上很有影响,在国内更是家喻户晓的美术大师徐悲鸿了。

徐老出生贫寒,父亲是一名乡间画家,从小他就随父亲习画,为了学画,他饱受艰辛,被人嫉妒,被人侮辱,甚至吃不饱,穿不暖„„但是他始终记得他的语文老师对他说的一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老凭着他坚毅的精神和毕生的努力,终于踏上了画作的高峰。而且徐老还长期致力于美术教育工作,他爱惜人才,甘当伯乐,以极大的热情发现和扶植有才能的青年,为他们创造成材的机会。徐老为祖国培养了众多人才,也为国家的美术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初中时美术老师就经常对我们讲徐老最擅长画马,画的马是何其的出神入化,可能是受当时美术老师的影响,我也开始对徐老的马感兴趣了。徐老经常画马,因此他对马有一种偏爱,和马在一起,听着马蹄哒哒,看着马御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这时他的心就 1

像和马一起在驰骋。在这我不得不讲一个徐老爱马的故事:一次在成都坐马车,马车夫是一位和善的老人,他爱马,马养得非常好。当他走下马车,马车夫正忙着给马预备水和饲料。徐老忽然对马车夫说:“这个给你。”这是他昨天晚上才画好的一幅《奔马图》(这幅《奔马图》中:马四蹄生风、精神抖擞、豪气勃发,而且仰天长啸,有着不畏艰难的气概)。马车夫迷惑地抬起他那满是皱纹的前额,眯细着眼睛呆望着徐悲鸿,马车夫眼角湿润了,连声说:“我碰到好人了!谢谢老爷,谢谢老爷。”他用右手扯起左臂的袖口,擦去已流到面颊上的泪水。徐老握着马车夫那双粗糙得像石头般的手,连声说着“再见”,才离开他走了。因为徐老爱马,也爱善待马的人,马车夫对马的爱打动了他的心啊!

马,在中国人心目中始终是民族振奋的象征,执着于现实的徐老不厌其烦地画马,正是因此感而发,尽抒胸臆。同时,马也最能反映徐老的个性,最能表达他思想感情。徐老的马受到人们喜爱,除了他所下的功夫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倾注于其中的感情,并将这种情感化作一种精神,以马为载体表现出来。观赏徐老的各种马作图,无论是三骏图,六骏图,还是八骏图,哪怕是单马,亦或是双马,都是永不屈服,高昂着头颅,恣肆奔腾。这些就犹如一声摧人奋进的呐喊,向我们心底深处的倦意摇旗呐喊,向我们摇摆不定的决意呐喊,将所有信心不余丝毫地唤醒。

徐老画马无需多么细致的勾勒,只大块富有变化的灰墨已经足够;无需多么繁花簇锦的场景,只一页素纸,几撇淡草已经足够。每一匹马都是那么坚强有力,挺起高昂的头颅,一双俊目如电,饱含一股凛然傲气,鬃毛横飞如竖,四肢强健有力,在原野上奔驰,直踏起滚滚巨浪。画家爱国的热情,与对梦想信念追逐,在一笔一画里充分地流露出来。因为有爱所以这么的激情,因为饱含深情,所以有那么 2

飞快、激昂的笔触。这是画家对梦想的呼唤,对黑暗压迫的倔强反抗,更是对自己所爱的这个国家、这片土地喷涌而出的爱呀!

凝目赏画时,仿佛可以清楚听见,这些生灵们正踏着急急的马蹄,伴着雄健的嘶鸣,穿透薄薄宣纸,跃进我们的心灵深处。所以总会不知觉间陶醉在浓墨的激情里,被它的力度感染,思想跟着马共同向前奔腾。这些烈马,无绳无疆,恣意狂奔,步子是这样的痛快淋漓,健壮飞腾的力度让人向往,狂放的姿势让人沉醉。这样的马看多了,也想将自己心中的奔勇放出来,凭它在短促的生命里放歌﹑飞腾。不求千里之遥,只求一辈子无悔无憾,做自己想做,爱自己所爱。多想这样无牵绊,为爱、为梦想一路狂驰。只是我们总是为太多无形的疆绳牵绊,牵绊住我们的肉体,我们的思想,甚至有时笑都带着牵强。在命运的路上,我们一直就像一匹马,只是不见那样的洒脱和那样的雄健,一直被自己懒散地放任着,或被无形的绳索牵着,甚至被无形的身影骑着,更多时候,我们只是跌跌撞撞走在自己的路上。我们也有前方,只是不见长久的执著;我们也有激荡的胸怀,只是我们的豪情壮语太过短暂。更多的是,我们太容易满足,一丁点成功就足于让我们喜形于色,自喜沾沾;我们太过脆弱,一旦身陷困难挫折,便会满腹牢骚,步履沉沉。有时一腔热血堆在胸前,却只能四顾茫然。

徐老的一生是坎坷的﹑是艰辛的,作为一名艺术家,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人民,献给国家是何等的伟大,可贵啊!徐老不畏挫折,不怕困难,披荆斩棘,一切困难都甩在身后。他执著坚强的一生,使我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使我知道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面对现实,如何去赢解困难。我会向徐老学习,以他为榜样,认真严谨的完成自己的学业。

参考书目:《徐悲鸿的一生》

徐悲鸿的奔马图

篇7:读徐悲鸿励志学画有感300字

(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更不能以不礼貌言词代称,要用准确的称呼,如爸爸、奶奶、老师、叔叔等。

(2)不给他人取绰号、说花名。

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时间、场合、节庆不同,采用不同的问候。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父母下班回家:爸爸、妈妈回来啦。

(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

(5)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6)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7)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8)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离家时间较长,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篇8:读悲鸿的故事有感

让艺术服务于思想是许多艺术家的追求,黄公望就认为“作画只是个理字最要紧”。军事题材美术并非一定是战争的场面或军人的形象,因为战争未必是解决现实矛盾和冲突的必然手段,《孙子兵法》云:“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美术史上有许多战争题材的作品,但《九州无事乐耕耘》却是独具一格,画面上几乎没有任何与“军事”相关的形象,表面上看似一幅反映农耕的美术作品,但它却深刻地诠释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思想。

《九州无事乐耕耘》整个画面色彩淡雅,近景的一棵大树,用重墨画出,极其醒目。虽然画面只截取了树干的局部,但其粗壮而沧桑的质感给人以巨大的力量。树干呈“V”字形向上伸展,与淡墨细笔写成的轻柔柳条和藤黄渲染出的柳叶形成对比,古树新枝,意寓着伟大祖国的古老文明和新中国的勃勃生机。挺拔粗壮的树干象征着祖国的强大,清新的柳枝象征着新中国的青春活力。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此时,数十万志愿军官兵奔赴朝鲜,浴血战斗,但祖国大地却仍然是“九州无事乐耕耘”。作品的款识表明了徐悲鸿的创作目的:“沫若先生为世界和平奔走,席不暇暖,兹届出席第三次和平大会归来,特写欧阳永叔诗意赠之”。作品题目取自于欧阳修《寄秦州田元均》中的句子“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乐耕耘”。这是一首边塞诗,徐悲鸿选用了后面一句,只是把“诸蕃”改为了“九州”。这是颇具匠心的。这犹如摄影师在一个宏大的场景中只摄取一个特写镜头,而把“万马不嘶”、军纪严明的“军味”隐去,以达到“若隐若现”的艺术效果。1951年郭沫若率团参加了在柏林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第三次会议,会议上郭沫若揭露和控诉美国在朝鲜和我国东北地区投掷细菌弹的罪行,会后郭沫若赴莫斯科参加“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金奖颁奖仪式。徐悲鸿为了表达对郭沫若这位老友的敬重和赞佩,创作了这幅作品。作品充分地表现出了徐悲鸿热爱祖国、渴望和平的精神和不惧战争的勇气。时至今日,这幅作品仍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现实意义。我们有一支强大的国防力量,任世界风云怎样变换,南海暗流涌动,老百姓仍可“乐耕耘”。祖国的强大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关键。品读《九州无事乐耕耘》,我不由得想起刘长卿的诗句:“千里按图收故地,三军罢战及春耕”。

《九州无事乐耕耘》与其他的许多军事题材美术作品不同,画面上没有战争的硝烟,也没有军人的形象,只有两位老汉和一位妇女在“乐耕耘”。画家采用西画中焦点透视的方法,三个人依次渐远,渐小,背景仅以数笔松散的淡墨表现出土地的模糊形象,进而使视觉焦点集中在农耕场景上。画面上三个农民没有丝毫的疲惫、倦怠和恐慌,正在积极、安宁、乐观地从事着农耕。作为新中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徐悲鸿在该作品中非常巧妙地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也许是因为青壮年都去参战了,所以农田里才只有老人和妇女,但他们却没有丝毫的怨气,仍然保持着高昂的生产热情。徐悲鸿在作品里想表达的是前线与后方同心协力,全国各族人民积极支援抗美援朝战争的动人场面。这是“抗美援朝”战争终将胜利的根本保障。从这一点讲,该作品为军事题材美术创作在风格、样式、语言等方面做出了新的拓展和探索。

优秀作品所表达的内涵往往是含蓄的,用陈传席先生的话说,就是“形以隔下,意以隔高”。该作品正是意隔而形不隔,乃真佳作也。在军事题材美术创作中达到“意隔”是极其不容易的,因为军事题材美术作品的意义指向是明确的,而《九州无事乐耕耘》非常巧妙地实现了这一点。它含而不露地告诉我们:人民群众的支持是“屈人之兵”的基础。这是该作品对于军事题材美术创作的价值所在。虽然军人无疑是战场的主力,但人心的向背在现代战争中仍然是影响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徐悲鸿立志以美术救国,他希望通过美术创作唤醒和动员民众,投身社会,建设祖国,支援抗美援朝前线。这种精神在现代战争中仍然散发着灿烂的光辉。《九州无事乐耕耘》直接从生活对象出发,以朴实的艺术语言别开生面地表达出战争的规律。画卷上的题识:“和固所愿,但农夫农妇皆英勇战士也”,更加深刻地推进了作品的主题:我国各族人民个个都是战士,体现的人民战争的思想。他坚信人民的力量是可以战胜一切的。尽管画面上只有三个农民,但他们却象征着人民的力量。徐悲鸿在《新中国一年来美术上之成就》一文中就说道:“职业画家和非职业画家,各级学生,均利用这一武器,策应前方作战;在宣传方面,不能低估其成就。”美术工作者也是抗美援朝的战士。画家手里的画笔也可以成为一把利器。不论年纪多大,也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为抗美援朝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徐悲鸿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1951年6月中旬,徐悲鸿“为响应文联捐献‘鲁迅号’飞机的号召,画马二十幅义卖,每张五十万元(旧币)将全部收入一千万元捐献购机。”(《徐悲鸿年谱》)。

虽然《九州无事乐耕耘》的整个画面并不张扬,但却具有一种沉稳雄健的视觉效果和意高韵亢的自信格调。画中的耕牛以赭石敷色,笔致精确,每笔的浓淡和干湿皆表现了牛毛的质感,画出了牛身各部分的向背凹凸,尽管瘦骨嶙峋,但却竭尽全力。牛象征着勤奋踏实,犁和锄象征着开拓进取的精神。此时全国各条战线正需要这样的一种精神。这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全力支援前线的精神写照。作品中,最前面的那个老农双脚迈开,身躯前倾,手掌攥紧,正辛勤地耕耘,脸部和手部的肌肉因凝聚力量而呈现出收紧之感,这个瞬间的动态生动逼真。后两者一挥锄,一弯腰,均在“乐耕耘”。这种脚踏实地的劳动场面引人深思:也许前线将士正在浴血战斗,后方人民只有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的工作才是对前线的最好支援。

经过八年抗战和四年内战的炮火,国内生产力受到严重摧残,社会物资严重缺乏,新中国可谓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数十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参加残酷的战斗。可以说,当时国家面临着建设国家和夺取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双重任务。“自美帝发动侵朝战争,吾国全国,展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工作,美术界热烈展开这一运动”,“旷观大地谁有为,旋乾转坤中国事,百年悔懈怠”。悲鸿大师用他的作品激励着全国各族人民以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去争取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任何人都应该发扬老黄牛精神,勤勉耕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支援抗美援朝战争。该作品的画面生动活泼,内涵丰厚,对军事思想的切入点和契合点极其巧妙,为军事题材美术的样式、语言都作了新的尝试,而且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

一幅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真正重要的东西,不是表面视觉上的一时快感,而是它所蕴含的“理”,是我们的肉眼看不到的,需要我们用心来体会的精神养分。现实主义不等于简单的摹写,同样需要精神的滋养和表达。现代西方学者也认为“现实主义绘画的真实性,丰富着我们的思想和意识”。人们的心灵世界是需要艺术哺育的,而现实主义艺术无疑滋养人们精神成长的乳汁。徐悲鸿站在历史的高处呼吁:“今日中国一切衰落之病根,在偷安颓废。挽救之道,应易以精勤与真实,而奋发其精神。”这种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财富。当前国际形势极其复杂,美国重返亚洲的战略正在推进。我们只要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也许徐悲鸿先生并不懂得《孙子兵法》,但他的作品却充分地表达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军事思想。PR

篇9:读悲鸿的故事有感

在没读《精油的故事》这本书之前,精油对于我亦或是很多人来说,印象中只是一个个相同规格的小瓶,只是里面的气味和瓶外的标签各自不同而已。而即使作为一名消费者,很多相关的故事也都是从销售人员嘴里听说的,根本无法追溯那些遥远而神秘的故事,究竟是真实的还说杜撰的。

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精油爱好者开启一扇尘封的大门,去与生长孕育芳香植物的土地连接,去探寻芳香植物循势而长的生机灵动之美,去关注生存在精油产业链上的个体命运的悲喜。

它不是一本游记,不是一本旅行攻略,也不是一本芳香指导的图书;它是作者的一种经历,但又不仅仅是经历。它呈现的是,那些被握在手心的精油小瓶背后的故事。精油只是锁在蓝绿色玻璃瓶中的10毫升液体,只是柜台上印着不同植物名字的商品标签,只是宣传彩页上如神似画、不知真假的传说。而读了这本书,跟随着这位芳疗师飞跃全球,保加利亚卡赞勒克(玫瑰),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埃及亚历山大(茉莉),马达加斯加诺西贝(依兰依兰),澳大利亚黄金海岸(茶树、尤加利)……5个国家、6款精油,深入旅行社无法到达的山间田野,程揭秘芳香种植农场。让我们从中看到了精油除了商品之外的植物生命的光彩,看到精油除去售卖交易之外的种植栽培的用心,看到那些寄托在芳香产业上幸福与不幸的个体,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时间和一群不一样的人及人生。感受着呈现在一瓶瓶精油背后,蕴涵的天地、人文以及种植者在祖辈耕种过土地上而演绎出的故事。书中随不同种植地而出产的特色精油植株附有精油配方和作者的增减小方,来帮助我们更真切的体味植物带给我们的生命感受以及使用方法。

篇10:读《读革命英雄的故事》有感

这本书非常的好看,里面诉说了:左权、董存瑞、赵一曼、邓中下、叶挺、狼牙山五壮士等各个革命英雄的故事,但是,我最喜欢的就是:狼牙山五壮士和左权大将军他们七个人。

我喜欢左权大将军的原因是:他有勇有谋,在长征中指挥了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以及罗镇、东征等着名战役。他以自己出众的军事指挥才能,军事家的胆略和才识立下了赫赫战功,保存了红军实力。在1938年2月,日寇出动四万兵力,分三路向临汾地区进犯,左权率领三百余人阻击敌人,他以自己的才能对敌人产生了重大的杀伤力,给了敌人当头一棒,敌人就撤退了。在1942年5月,左权遭到敌人炮弹袭击后壮烈牺牲,年仅37岁。

篇11:读《渔夫的故事》有感

他们夫妇俩住在一间破烂的小木棚子里,后来渔夫救了金鱼,渔夫答应报答他们。渔夫妻子没完没了地向金鱼提条件,金鱼也依次帮他们实现了。妻子得寸进尺,想要做海上的女霸王,统治大海一族,惹怒了金鱼。最后,他们又恢复了老样子。

这就是贪心的下场。渔夫妻子真是贪得无厌,如果她早知足,早就享受到好日子了。以前的荣华富贵也不至于一无所有了。

说起贪心,我也有过一段经历。

小时候,我去商店买盐 ,售货员把找回的钱放在柜台上,我当时没在意,就拿起钱揣兜了。回家才知道,售货员多找了钱。我把这件事隐瞒了下来。最终,纸包不住火,事实暴漏了。我的下场真是惨极了。

我日后一定要远离“贪心”这个魔鬼远点,做一个好孩子。所以,我要劝告大家,贪心不但不会给我们带来好运,带给我们的往往是惩罚。像古代那些贪官,虽然有时贪心会给他们一些利益,但最后哪个逃过了正义的手掌心?那个没被处死?那个没接受惩罚?

篇12:读《林村的故事》有感

摘要:作者黄树民通过与厦门近郊的一个农村书记的交谈,了解了这个村庄的历史和变革过程。作者从整体出发、由小及大,透过一个农村在1949年后的变迁史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张具体、清晰的中国农村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图。

一、书名与作者

(一)书名

本书是使用英文写成的,书名为“The Spiral Road: The Change in a Chinese Village Through the Eyes of a Communist Party Leader”。书名直接翻译过来就是《盘旋之路:一位村党委支书眼中的中国农村变迁》。在国内被翻译为《林村的故事》,这是一本人类学的著作。《林村的故事》这个名字既确切又不太确切,说它不确切是因为作者想说的故事不仅仅局限于林村,作者更想讲述的是整个中国农村变革的故事。确切在于,《林村的故事》这本书里面大部分讲的都是林村村支书叶文德亲身经历的故事,整个历史过程的发展是由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的,作者在研究中的问题和答案也在一个接一个的故事中呈现给读者,这种研究手段为人类学的研究拓宽了思路,提出了新的方法。

(二)关于作者

作者黄树民是在大陆农村出生,移居台湾,在美国担任人类学教授,可以说作者的身份也赋予了这本书不一样的性质,这个特殊的身份使得这本书是一个从中国出身的西方学者对中国农村的观察和思考,可以说是东方和西方双重视角了解中国的三农问题。

本书内容主要由作者和厦门市郊林村党支部书记叶文德的对话组成。所以也能够说这本书是有两个作者共同完成的,第一个作者是书中的主人公叶文德书

记,他提供了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内容,这个作者是“公开”的;第二个作者是“隐藏”在叶书记背后的黄树民教授,他在这些对话中选择最有代表性的一些事件来剖析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对农村生活的影响,在叶书记所讲的每一个故事背后,都穿插了作者对要考察的内容的精心安排以及人类学思想引发的思考。

二、变革中的故事

(一)作者与叶文德相识

林村是坐落在厦门市北端约10公里处的一个小村庄,因为林村被官方指定为发展生产责任制的“模范村”,所以作者被安排到林村做驻村调查研究。整个研究像故事般发展,故事以林村的村支书叶文德为主干,透过他的生活来了解政府如何改变村民的生活和村中的风俗。

这本书像游记一样,我们随着作者进入了林村,认识了主人公叶文德,起初作者对他的印象是“最恶劣的乡间干部代表:机警过人、居心叵测、消息灵通、好管闲事”黄树民当时在厦门大学人类学系做研究,经主管部门安排到林村做田野调查,原来已经和房东说好每月60元的伙食费,电费自付不收房租。就在黄树民刚刚搬到林村的时候,叶文德出现了:“你知道在厦门经济特区房租是多少么?一平米四块钱人民币,当然我会算便宜一点给你。我想一平米二块五挺合理,这层房子大概有一百平方米,你要想让林同志出租这个房子,就得一个月付二百五十元。”[1]黄树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想把桌子上的蜜饯砸到叶文德的脸上。因此黄教授在林村的第一个月,一直与这位林村的最高长官保持着距离,除了表面上的礼貌外,能避开就避开。两人关系的缓和是因为叶书记父亲的坟墓被村民偷偷捣毁,在去现场的路上,叶书记像黄教授宣泄了压抑已久的感情,从而引导出两人的友谊和后续的交往。

(二)宗族和政治斗争的影响

叶书记首先讲述的是闽南农村一个固有的社会组织——宗族,林村之所以叫林村自然是因为是由姓林的人掌控村子,可是三十年间的两次大型瘟疫,导致了村内的人口锐减;妇女不育造成了林姓村庄单一姓氏的转变,叶书记的爷爷就是 [1] 《林村的故事》黄树民著 素兰,纳日碧力戈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P2

外姓人入赘林村,因为农村规矩得以保存外姓。村庄宗族间的械斗导致冤冤相报,叶书记的岳父成为了林村和另一村庄长期斗争中的牺牲品,这也是农村人口锐减的一大原因。可是对于农村来说最可怕的还是贫困,村里人辛苦工作一天也不能保证每个人每顿饭都有足够的地瓜可吃。当解放浪潮来到的时候,农民们欢欣鼓舞,打土豪分田地。在政府有力的领导下社会进步,迅速改变了农村的贫困面貌,农民们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四清运动和文革在农村也有很大的影响力,农民对于政治活动非常狂热。然而随着政治上的狂热和天灾的到来,农民们不得不面对大范围的饥荒,从上至下的路线斗争更是影响着从中央大员到普通农民的命运。叶书记是从“四清”运动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却在大革命中被边缘化,直到改革开放才由农村的治保主任提升为村支部书记。

(三)政策和叶书记的变革

政府的政策对于农村条件的改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算是在1960年代闹饥荒的时候,也有改善的地方:因为盖了水库,大部分的旱田都有水可以灌溉,改成了水田,所以生产提高了不少。1969年,为了因应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又发动全村做的动的人进行一项规模较小的建设:便是将水田的水位齐一,并重造田埂,让每一垄田尽量扩大。”[2]

1978年3月,叶文德当选大队党支部书记不久就去公社推销自己的改革理念。提出两项实验:1.用选举的方式选出生产队的队长和副队长,并允许非党员人员参选。2.红利制度:各生产队队长应该有权保留某些百分比的生产盈余作为红利。生产队长可以自己判断,将红利分给队上最努力的人。他认为只有借着控制这个经济杠杆,生产队队长才能提高该队的生产,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通过叶文德的改革使林村在短短的五、六年间村产值上升6倍,达到200多万元,成为有名的先进村。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农村集体制解题,而叶书记用自身的力量尽量拖延集体制的解体,目的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叶书记说:“1978年时,政府的农村政策改弦易辙之后,大队集体制的解体似乎无法避免了。我尽量抵制来自上 [2] 《林村的故事》黄树民著 素兰,纳日碧力戈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P119

级领导和部分村民的压力,延后这个必然结果的到来。我有的是理由,不要让集体制过早解体。1980年初期,大队在集体制下运作得相当好。本大队是这18个大队中,个人平均所得最高的。如果这个方式做的好好的,就没有理由喊停。再说,我希望年老的、弱势的村民能够得到保护。在集体制下,我们可以很轻易的用公家的基金来补助他们。要是集体制解体了,他们怎么办?”[3]

三、叶书记的性格特征

叶文德是一个孝子, 但是村干部的身份又使他不得不批评其积极参与庙会活动的父亲。改革开放之后, 林村逐渐脱贫致富,其受封建迷信影响的父亲认为是“上苍”有眼, 积极动员村民重修村庙, 来答谢三位地方神抵。叶书记为了维护自己公家人的形象, 提出与父亲分家另过, 以便在象征意义上划清自己同搞“ 封建迷信” 的父亲之间的政治关系, 而且分家仪式举行的时间又正是在村庙落成之前。通过这些细节故事的描写从而读者在书中看到的叶文德的形象既是党和政府的代表, 同时又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叶文德是黄树民研究中最重要的报道人,他是林村社会变迁的灵魂人物。他是林村的“酋长”,也是执法者。由于他的精明,他最终成为全镇最成功的基层领导,林村也是在他的领导下,踏上了小康之路。一方面, 叶书记维护村里的公理和秩序、提高村民收入、保护弱者, 是一个勤政、廉洁、为民的好干部;另一方面, 叶书记又“毫不掩饰他的关系遍及大小官员, 且在适当的运用下”, 为他和村民谋到了好处。而且, 叶书记利用自己的关系为村民谋取利益的行为, 获得了村民一致的拥护和支持。在叶书记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传统农民的老实、传统和一点点狡黠,也能看到叶书记作为国家强制政策与村民对抗之间的中介和调机制,一方面要执行上级的指令,另一方面要为村民的利益不断同更高一级政府讨价还价,使村民得以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和环境。

四、本书特色与总结

在写作方法上,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及一问一答的形式深刻地揭示了自 [3] 《林村的故事》黄树民著 素兰,纳日碧力戈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P180

1949年以来,中国农民生活是如何在地方传统延续与政府政权渗透这两股力量交叉的背景下曲折改变的。本书想要说明的中国现状有两点:首先,中国农民的生活从解放以来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是林村的变化,也是中国广大农村共同的变化;第二点,在中国有一种全国性的文化氛围和形式正在形成,村民似乎变得非常政治化,这又与国家政治形势息息相关。[4]

作者在书中记录了从土地改革、叶书记的童年、学校生活、四清运动、文革、改革开放和农村改革的故事,并通过一个村庄的故事找到整个农村的共同点。以下是作者对中国农村的一些总结:

“过去三十年间起起落落的风潮,也都具体而细微地反应在林村的岁月里:对政治活动和群众运动的狂热,消灭贫穷和文盲的可观成就,在农村中卫生条件太差的一段不算长的时期,为了达成政治目的,以暴力或残酷手法处决特定人士,全国上下一致的欺瞒、背叛行为等。从叶书记的一生和工作中,我们目睹了这个新生国家的澎湃汹涌。将叶书记在林村中所见的欢乐与痛苦,以软弱的脚步蹒跚学步,在尝试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成就,通通放大百倍千倍,就成了所谓‘中国’这个集合体。”[5]

参考文献:

[1] 《林村的故事》黄树民著 素兰,纳日碧力戈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 中国学术论坛 《林村的故事》及书评

[4][5] 中国学术论坛 《林村的故事》及书评

《林村的故事》黄树民著 素兰,纳日碧力戈译

篇13:读悲鸿的故事有感

观其书, 阅其文, 如见其人。该书作者布鲁诺·内特尔 (Bruno Nettl) 1930生于布拉格, 1939年到美国居住, 在印第安那大学 (1953年得到哲学博士学位) 与密歇根大学就读, 是现在在世的最有名的民族音乐学家之一。他的授课生涯是从韦恩州立大学与德国基尔大学开始的, 1964年之后快要退休的布鲁诺从始至终在地处厄巴那-香槟的伊利诺伊大学任教, 用音乐教授与人类学教授的身份教授民族音乐学。他的田野调研的重要经历是在以下几个地方完成的:蒙大拿州的黑足人区域;伊朗德黑兰;印度马德拉斯 (目前的金奈) 。他一生编写过多部著作, 而且作为民族音乐学协会的前任主席 (1968-1970) 以及该协会刊物《民族音乐学》 (Ethnomusicology) 和《传统音乐年刊》 (Yearbook For Traditional Music) 的主编 (1961-1965, 1998-2002) , 他被芝加哥大学与伊利诺伊大学授予了名誉学位, 同时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一、内容概要

这一书主要包含31个论题与理论被分散在全书四个部分里, 内容主要涵盖了民族音乐学的学科阐释、音乐的共性、音乐的多样性、多类音乐的对比探究、田野调查的相关内容、音乐民族志、音乐里的性别元素、各类音乐划分系统等等许多层面的调查和探究。除去以上的之外还由作者中文版序、原书序言、参考书目、索引、附录 (作者自述与校订说明) 、附论 (内特尔:从“29个论题”到“31个论题”——民族音乐学写作和话语二十五年之间的变化) 等总共10个部分构成。

整本书通过学界十分具有争论的观点与理念作为切入点来看待民族音乐学, 归纳历来与新兴的大量的学者看法, 加入作者的自身观点与评论, 而且利用作者本身在北美大平原印第安文化、波斯、印度南部与西方古典音乐里展开的田野调研作为辅证, 不仅能够看成是一系列小规模民族志的集结, 还能够看成是一部大规模民族志。其框架为:第一部分的9章论述学科基本概念, 相当于民族志的引论;第二部分的6章描写了田野工作的每个方面, 叙述了调查经历;第三部分的9章在文化的整个构架中进行论述;第四部分的7章以多元视野讨论一些详细的范畴。以上四个部分又包含了许多个小个案, 收纳了很多个小故事, 这些故事开头均是用对比的视角这样的互文性连贯起来, 能够看出, 作者善于用对比的视角来连贯全文, 作者本身调查的四个范畴均是有涉及到比较:印第安黑足人土著音乐, 伊朗德黑兰古典音乐, 南印度古典音乐, 和母语氛围里的西方音乐文化。作者将以上四种截然不同的文化放于相等的位置进行比较, 不仅比较共性, 还比较区别, 在互文构架里强调世界“全部音乐都是平等的”的意义。

二、著作特点

全书的体例和写作手法都是以一个个具体问题为切入点来展开论述, 这样的写作方式在民族音乐学的历史上实为罕见。假如把这一本书看成是一个民族音乐学盛大的晚会的话, 作者就像是盛会的主持人, 而参加盛会的来宾们就是那些民族音乐学界和参与过民族音乐学探究的学者、田野调研里的讯息给予者和所调查的各类族群的人们。

(一) 采取说故事的方式用生动的口语叙述田野工作的过程。描述里插叙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小说体也偶尔出现, 让读者觉得这不仅仅是一部专业的学术著作, 同时也像是一部探险小说, 可以跟随着作者的描述身临其境的去体会当时调研的所感所思。内特尔讲述了一个音乐人类学家对音乐的观察, 在“局外人”和“局内人”这两种身份中自由的转换, 他试着通过一些通俗易懂的事情使得读者们能够理解书里所要表达的一些学术探究理论, 将本来古板无趣的单纯的学术理论运用人文叙事的写作方法使其变得灵动有趣起来, 因此使得观看此书的读者不仅仅局限于专家学者当中, 也将读者群扩大到了普通的百姓, 让他们也愿意了解更多相关的学术理论。

(二) 串联整篇文章比较的角度, 使用了巴赫金所谓的对话体的叙述文体。对话体强调意义的创建是一种非静态的历程, 和互文性及意义的延异产生共鸣。汤亚汀认为“对话”也有多层面及多种意义, 从详细到隐喻式的层次分别是“1) 具体场景的对话;2) 设问式对话 (自问自答) ;3) 对立观点所产生的辩驳;4) 局外-局内的对话;5) 学科历史和现状的‘对话’;6) ‘29个问题’与‘31个问题’所形成的‘对话’。”前面三类体现的是微观的详细文体与修辞, 后面三类即是宏观的串联整本书的广义隐喻式“对话”。这之中最关键的串联性“对话”, 也就是作者以局外人的身份与这一地区的文化局内人间关于特殊文化“文本”不一样理解的对话, 体现了两者对于相同问题不同观点的差别与矛盾。内特尔认为这体现出来的差异与冲突不仅是对立, 同时也为互补, 实现两类意义系统跨越文化交流的有效目的。

三、结语

该书在国外被用作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教科书使用, 但文字语言却并不拘谨刻板, 作者带着跳跃性的思维, 通过民族志描述与对比说明等方式, 用作者具有的特殊的口语描述文体与一类文学性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民族音乐学的学科进展与印第安黑足人、伊朗人、南印度人和西方文化的故事。成功的描绘出了西方尤其是北美视角下的“民族音乐学”是为何物, 让读者可以了解到不同于中国的音乐家和学者关于本学科的看法, 认识到与西方民族音乐学家最大的不同是中国学者研究的兴趣更多在于中国自己的传统而非跨文化的国际研究。

该书虽然是一本纯粹文字性的著作, 这之中也涉及到了很多民族的民歌与在田野工作里记载下来的每个民族的音响, 让人略感不足的是只用文字进行了描述, 如果再附有相关的图片和音响的话, 将会有助于读者更全面生动的了解著作中所描述的不同的音乐文化差异性和相似性。但放眼整体来看还是瑕不掩瑜, 作者将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觉悟融合到一起, 文章中说理不仅仅存在理论的思索, 还有这鲜明的第一手田野考察的佐证, 让人读来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他将全球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当做考察主体进而得到立论, 从而为我们构建了各个地方性知识, 拥有某种程度的普遍适应性, 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们展开学科研究的视角。

参考文献

[1][美]布鲁诺·内特尔.闻涵卿, 王辉, 刘勇译.民族音乐学研究——31个论题和概念[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12.

篇14:读《成长的滋味》有感

我常常想,成长的滋味到底是什么?今年暑假,我在网上购买了一本书,书名叫《成长的滋味》,里面讲述了许多成长故事,让我对成长有了更深地了解。而让我无法忘怀的就是——《出门》。

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一个在青春期的女孩,名叫凌子。她刚刚踏入青春期,有点自信,有点迷茫,有点兴奋,还有一点点自恋。她决定出去游泳,却在更衣室里看见正在长大的自己。整部小说写的虽然是凌子的一天,却仿佛为我们展开了每个女孩都即将经历的那段迷茫的岁月。

成长是一个永不止息的过程,但我们总会在某个日子、某个时刻,忽然清楚地听见它的声音,闻到它的味道,感觉它像风拂过脸颊一样,拂过我们的身体。于是,我们就把这些日子、这些时刻,用文字小心地裁剪下来,做成一枚记忆的书签。它无论多美,终究虚幻;它虽然虚幻,但终究带来过美丽。也许,这正是青春的一道风景吧。小说的结尾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惆怅,我想,这就是成长的一种滋味吧。

成长的滋味到底是什么?这本书给予了我坚定的回答。成长的滋味是美妙的,但是却需要勇气、独立和爱。在我们的成长之路上要学会这三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完整的成长之路。成长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可能一路上有悲也有喜,但这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

浙江省温岭市箬横镇第四小学五(2)班

指导老师:林小丹

上一篇:审美要素及平面设计应用研究论文下一篇:大学大二心得体会